醉美是家乡作文梨乡作文

& &分享到:
由四川省摄影家协会、中共苍溪县委宣传部主办,苍溪县旅游局、苍溪县文联、苍溪县摄影家协会承办的“醉美梨乡?水墨苍溪”摄影大赛作品展,展出“醉美梨乡?水墨苍溪”摄影大赛获奖作品26幅、入选作品74幅,并特邀了数位摄影家在苍溪拍摄的慧心佳作40幅,共140幅摄影作品。
二等奖《醉美梨乡》 作者:范波 (苍溪)您当前位置: >>
>> 浏览文章
“相约醉美梨乡”网络媒体采风团走进宁陵县
&&& 9月7日至8日,&相约醉美梨乡&网络媒体采风团在省网信办副主任蔡新民带领下走进宁陵进行采风活动。市委宣传常务副部长刘玉杰以及宁陵县委书记李振兴、县长马同和、县委副书记袁其杰以及县委常委、宣传部长侯公涛等有关领导陪同参观采访。
  这次采风活动是由省委网信办、市委网信办共同主办,旨在是利用新媒体宣传宁陵梨园美景和发展变化,展示宁陵对外良好形象。采风团由人民网、新华网、央广网、商都网、新浪、网易、凤凰、和讯、中国搜索、大河网、金水河客户端、映象网等40余家新闻媒体组成,采风团成员深入到企业生产车间,工作一线,梨园景区,农家小院进行实地采访,用手中的笔和镜头记录了宁陵美的瞬间,共同感受&酒都梨乡、长寿福地&的魅力。
  9月7日下午,采风团一行首先来到了河南张弓酒业有限公司,先后参观了酿酒工艺和流程、包装车间、窖藏车间,现场品尝原酒。一路参观一路讲解,让采风团一行充分了解了张弓酒千年来的发展历程,大家纷纷被深厚的张弓酒文化所陶醉。
  9月8日上午,在宁陵万顷梨园景区,采风团欣赏了皇家梨园、梨树王等景点。梨园内,一个个忙于采摘酥梨的梨农、一筐筐个大酥脆的梨果、一串串幸福悦耳的笑声&&走进石桥刘花桥村,一派丰收的情景映入眼帘,令采风团的媒体大伽们流连忘返。
  当天,参加此次采风的媒体记者、摄影达人、自媒体大V等在走访过程中不间断以文字、视频、照片等形式通过网站、报纸、自媒体平台向广大网友传播梨园美景和工业发展态势,受到网友称赞。
(作者:佚名)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主办:商丘市宁陵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备案序号:豫ICP备号-1
建议使用:分辨率,32位颜色以上设置
技术支持: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南有限公司商丘分公司贵德醉美梨乡迎客来
记者/陶亚荣
“香风百里梨花雨,莫道高原不江南”。素有梨都之乡美誉的贵德,如今借“醉”美梨花编织着文化旅游的蓝图。
每年4月中旬,正是贵德梨花盛开的时节,别开生面的高原花海,吸引各方游客赏花踏青,尤其是每年一次的黄河文化旅游节更是吸引着众多的游客。
“贵德县境内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其中有代表性文昌宫、玉皇阁是贵德县唯一的一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国家3A级旅游景区。”贵德县旅游局副局长秦玉兰介绍说。
从黄河岸边的水车广场一路走到黄河吊桥,沿途梨花和土木结构的房屋、长出嫩芽的麦地相互映衬,如诗如画。“这比我去年来的时候要美得多,远处淡蓝的黄河水,中间青绿的麦地衬托着梨花,眼前古老的土房被梨树包裹幽静淡雅。”来自四川的刘女士感慨地说,“城市里的花开得再艳,也没有古老村落与田园美景相融的沁人心脾的美。”
然而吸引游客的不仅仅是“增色添彩”后的美不胜收,也有吃、住、行的便利。
“今年自驾车来贵德看梨花的人是去年的一倍多。”贵德县交通警察大队队长羊新告诉记者,初步统计今年梨花节当日机动车数量达到7000多辆,为满足车辆停车需求,今年增加了3个停车点,车辆拥堵现象得以改观。同时,吃、住、行等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实现了旅游路上不堵心。
“全县旅游从业人员达2850人,一次性可满足6300余人住宿,4万余人就餐,以食、住、行、游、购、娱等主体要素全面发展的旅游产业体系日趋完善。”秦玉兰告诉记者。
梨花节开幕式当天,在河西镇泉水湾度假村,记者看到,门前停满了很多外地牌号的车辆。在这个面积不大的小度假村里面,就餐、住宿、游玩、娱乐样样俱全。在一块小鱼塘附近,几个游客正在悠闲的钓鱼,不远处的小木亭里面,一对母女正拿着手机拍照,舞台上几个小孩在嬉戏打闹。“现在到贵德旅游比以前方便多了,随便到一处农家院,就可以解决吃,住,玩的问题,而且好多都是原生态的,可以自己采摘食物,自己做,让我们真正体验到了游玩的乐趣。”来自陕西的王先生说。“最近几年,随着贵德景点的不断开发,来旅游的人也在不断增加,只要我们用心经营,给客人提供便利,不愁挣不到钱。”泉水湾度假村的老板郑彬红说。
秦玉兰告诉记者,今后贵德县将注重发挥旅游的联动作用,以开发旅游产品为主体,使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相互配套形成完整体系。通过发展旅游业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对外开放,促进招商引资,使旅游活动与经贸洽谈结合起来,使产业相互协调发展,形成“一业兴、百业兴”的局面。“天下黄河贵德清”,如今,这一响亮的口号已经被众人所周知,也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看,在旅游景点及文化、服务不断完善的当下,贵德正以这一名片编织着美好的发展蓝图。打开微信扫一扫
醉美梨乡拍摄记
梨花醉春风,又见香雪海。在这最美浪漫的人间四月,我们一行五人从沈阳乘火车赶往梨乡辽阳县八会镇。我们在鞍山火车站下车,迎接我们的是姜志文大哥。说来话长,姜哥我第一次相见,但他已是我老伴的老朋友了。去年末她们四人海南行就是姜哥驾车,带着她们畅游了海南的小村镇和游客很少去过的原生态村落。他们用相机记录了那里饱经风霜的彝族老人,四季常青的原始森林,风景如画的山村小镇……。姜哥今年68岁,精神头非常好。他与佘大姐不愿意生活在喧闹的城市中,几年前就来到了辽阳县的八会镇,过起了田园生活。老两口喜欢摄影、旅游,一年有半年的时间生活在旅游线上。今天我们是应姜哥之邀,前来拍摄梨花。
佘姐为我们准备了丰盛的农家午餐,水豆腐、红烧肉、山野菜、玉米面大饼子等。我们这些花甲以上的人最喜欢吃这样的饭菜了,比城里的大鱼大肉强多了。席间我还认识了家住鞍山同我们一起摄影采风的任育信老夫妇,经过攀谈才知道他与我是同乡家人,论起来今年77岁的他还要管我叫小叔呢,真不好意思,这真是萝卜不绩长在埂上了。他十分喜爱摄影,特别是退休之后,与老伴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海外也去了几十个国家。  午休过后,姜大哥开车带我们行驶在山村的公路上,道路两侧随处可见盛开的梨花,田间地头村民们正在忙着种地。随着汽车的前行,一座座民房向后闪去,一棵棵梨树迎面扑来,田埂由直变弯,由弯又变直。打开车窗泥土的清香味立刻沁入心田,我们深深地呼吸着城市没有的新鲜空气。汽车径直开上通明山,我们站在山上,举目望去,满山开遍了梨花,因昨天下过一场雨,天空湛蓝,梨花似朵朵白云,眼前出现了一张美丽的风景画。我们情不自己地举起相机,贪婪地将这张画卷收入镜头。
1.jpg (514.25 KB, 下载次数: 3)
23:28 上传
3.JPG (516.81 KB, 下载次数: 2)
23:29 上传
7.JPG (403.02 KB, 下载次数: 4)
23:29 上传
  我们一行五人中的熊大哥今年72岁,因同在辽宁老干部大学学习,我们都亲切地称呼他“小熊同学”。这时只见小熊同学的老伴王大姐,一边手持相机拍摄,一边招呼熊大哥为她拍照,将此时的美景与自己合成一张美丽的照片。佘大姐忘记了中午为我们准备饭菜的疲劳,也举起相机频繁地按动快门。
4.JPG (428.8 KB, 下载次数: 3)
23:31 上传
  第二天,姜大哥又拉着我们去了隆昌镇、吉洞峪满足乡、下达河乡和华严寺村,我们走一路拍一路。这里的梨树与其他地方的不大一样,很少看见成片的,都是独株或三五株生长在一起,分布在房前屋后、山坡路旁、田间地头。雪白的梨花有的含苞欲放羞羞答答,有的花枝招展露出笑脸,一簇簇盛开的梨花好似蓝天中的白云,好似大海中的浪花,又似草原上的羊群,大家用镜头将这些美景永久地定格在相机中。
10.JPG (528.92 KB, 下载次数: 3)
23:32 上传
11.JPG (457.89 KB, 下载次数: 3)
23:32 上传
  在一棵百年梨树下,今年66岁的康姐拿出了早已准备好的道具,有满族的格格帽、用锡纸做的长指甲、彩色纱巾等,与姜哥装扮起来。康姐性格开朗,幽默大方,多才多艺。在梨树下,一会她与姜哥扮成荣容嬷嬷与太监,一会又扮成小媳妇和老大爷,逗得大家捧腹大笑前仰后合,举起相机将这些小品片段收入镜头。
5.JPG (509.48 KB, 下载次数: 3)
23:33 上传
6.JPG (513.14 KB, 下载次数: 4)
23:33 上传
  在梨树映照下的田间,我们看到了三五成群的村民正在种苞米,他们在已经整好地的垄台上用简易点种机进行播种,好似每人拿着一个大钎子,双手抬起等距离地点到地上,发出“哒哒”的声音。长长的垄沟好似五线谱,村民们好似在五线谱上画着音符,多么勤劳的人们,多么美丽的图画,再次收入相机中。
8.JPG (534.23 KB, 下载次数: 3)
23:34 上传
  两天采风拍摄很快就结束了,我们真的不愿意离开姜哥、佘姐,更不愿意离开这梨树之乡。列车缓缓的开动了,我们又回到了喧闹的城中,打开照片继续欣赏大自然带来的美景。
9.JPG (452.78 KB, 下载次数: 3)
23:35 上传
使用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醉美梨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