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分析高考志愿的平行志愿必知问题:志愿为什么分

高考模拟题:我是作者 却答不准文章的作者原意|高考模拟题|作者|作者原意_新浪教育_新浪网
高考模拟题:我是作者 却答不准文章的作者原意
  问:文中蓝色窗帘表达了作者的什么心情?
  答:我看见窗帘就是蓝色的。
  如此错位的问答,一个来自一张试卷的阅读理解问题,一个是这篇阅读理解文章原作者的回答。
  几年前,原作者说笑着调侃这张试卷,说问题处处都是“陷阱”。近几天,网上流传的一套模拟试卷给了我同样的尴尬:我的一篇文章成为阅读理解的材料,而我答不对文后列出的问题。
  文章源自日《中国青年报》3版的报道《揭秘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选址过程——如何为“中国天眼”找到合适的家》。文章见报前一天,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在贵州省平塘县竣工。
  这篇阅读理解的第一题给出4个选项,要求考生选出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在这道没有说明单选还是多选的问题中,“不符合”是设下的第一个“坑”。
  不符合原文意思的正确答案是“科研团队在选址实地考察中得到过当地政府和一些地方官员的大力支持”。试卷摘录的文中并没有直接说到这句话,只写明一些地方官员打听到选址消息后千方百计联系科研团队,希望项目落地,但科研团队抱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坚持选址结果要靠科学计算得出。
  通读过《中国青年报》原文的读者才会发现,原文中的一句话被考卷摘录时删去了,“调查途中遇到困难,科研团队也不敢求助,当时,这还是一项保密的科研任务。科研团队同时回避着一些地方政府的‘公关’”。这句试卷上没有的话,能直接说明科研团队得到过地方政府和官员的大力支持表述是错误的。命题者这里就误解了我的“作者原意”。
  第二题要求选出与文章内容相符的两项。标准答案中,“科研团队有时考察一个‘窝’就要花一天时间”应为“科研团队有时考察一个‘窝’路上要花一天时间”;“‘中国天眼’落户贵州,极大地促进了贵州的发展”应为“‘中国天眼’落户贵州,会极大地促进贵州的发展”。这道题没看答案时,我也做错了。
  第三题问:科研团队在选址过程中展现了哪些可贵的精神,并简要分析。此题5分,标准答案是攻坚克难、崇尚科学、开拓创新、团队合作和坚持原则。
  我看到有考生答卷写的是脚踏实地、艰苦奋斗、坚韧、创新系统,应该勉强拿到4分吧。在紧张的考场上,估计我也就能保证3分到手。
  由此看来,这篇12分的阅读理解我最多只能拿到6分,处于不及格的边缘,看上去略显尴尬。但我们不禁要问一句:挖了那么多“坑”的考题究竟能不能很好地测出学生的阅读能力?
  其实,作为一篇科普性的文章,理应考查学生到底能不能读懂、有没有消化、会不会转述。作为原作者,我更倾向于请学生分析文中体现的大型望远镜选址核心技术是什么?解决了什么选址难题?大射电望远镜的落成可能会带来什么变化?这样的问题才更有可能测试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综合知识积累。
  “挖坑”式的命题思维,只会让越来越多必须应试的师生陷入对“坑”的研究,少一些这样的套路,学生才可能远离技巧训练,真诚拥抱知识。
  原标题:我是作者,却答不准文章的“作者原意”
  责任编辑:戴全英
更多信息请访问:
(收录2595所大学、506个专业分数线信息、提供29省专家服务)
三步报志愿
43117人已测试
88169人已测试
分数线查询
找专家报志愿
一对一服务
咨询电话:
01058983379高考志愿App免费发送,需要的留邮箱
转给高三的小伙伴
我能说为什么离职率高,因为这些专业的孩子大部分都是艺术心,专业培养了他们的不安稳现状的心。如果一直很安分,哪来的创作~~~2017年高考不服从调剂 可能会不被录取?|高考|高考志愿|技巧_新浪教育_新浪网
2017年高考不服从调剂 可能会不被录取?
  对于志愿填报的相关事项,学生肯定不是很了解,很多家长也更是模糊不清,所以对于高考,一定一定要了解透相关的填报注意问题,避免退档风险。
  一、一旦被退档,会发生什么?
  所以,好好了解高考志愿填报应如何避免退档风险对自己是非常必要的。
  二、很多高考生自视过高,怎么办?
  三、报考技巧指导
  四、填报应坚持原则
  祝贺,预祝大家早日考取自己心仪的大学!
更多信息请访问:
(收录2595所大学、506个专业分数线信息、提供29省专家服务)
三步报志愿
43117人已测试
88166人已测试
分数线查询
找专家报志愿
一对一服务
咨询电话:
01058983379山东专家分析高考志愿填报 掌握技巧切忌盲目盲从
来源:齐鲁网
关键词:高考志愿填报 山东高考 填报技巧
[提要]  自7月3日起,山东高考本科一批、二批志愿填报将陆续开始,填报志愿有哪些技巧和需要注意的问题,记者就这些考生和家长关心的话题,采访了有关专家。
视频来源:山东卫视
  7月1日讯 据山东卫视《山东新闻联播》报道,自7月3日起,山东本科一批、二批志愿填报将陆续开始,填报志愿有哪些技巧和需要注意的问题,记者就这些考生和家长关心的话题,采访了有关专家。
  &考得好,还得报得好&,枣庄文科考生潘原秀考了625分,报211高校有风险,但报考普通省属高校又觉得亏分。眼下,类似潘原秀这样的考生不在少数,他们的成绩高不成低不就,在多个高校间举棋不定。不仅考生焦虑,各高校也有担心。山东财经大学今年刚刚揭牌成立,考生普遍担心学校分数会很高,但山财大却忙着降温,因为合校的影响去年就已经显现,考生怕分高,不敢报,导致录取最低分降到了济南的二本线。
  山东财经大学招生办副主任王燕说:&咱们的录取批次普通本科,还是本科二批录取,他的情况应该是在文科一本线下10分以内,理科一本线下15以内,报考是很有希望的,不要害怕我要高出一本线下多少分才敢报,不存在这种情况。&
  考生填报志愿,专业优先还是学校优先?这也值得思考。以部分省属高校为例,虽然很多在二本招生,但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王牌专业,录取分并不低。像山东建筑大学的土木工程、建筑学等专业,录取分多年一直高于一本线。是选有名气的学校,还是选有名气的专业,考生需要认真平衡。
  山东建筑大学招生办主任郭念峰说:&有的家长可能认为比较知名的学校,考生的培养更有利,有的家长认为好的专业对考生的未来更有利,这就看家长和考生在定位上怎么选择,建议选择这种不太知名的学校,但是比较好的专业。&
  学校所在的地域也是重要标准。像北京、上海等热点城市,省内济南、青岛的高校比较热门,中、西部同样有好高校,录取分可能会相对较低。专家建议,考生一定要综合学校、专业和本人特长、意愿、身体状况及家庭经济情况,慎重填报各批次院校志愿和专业志愿。
  山东师范大学附中教师牛化军说:&你得感觉这个适合不适合你,有的孩子特别内向,非要搞营销,那显然不是强项,有的文笔很差,你非得搞中文,那显然是不行的,所以说要适合自己的。&
  需要提醒的是,考生一定要认真研读招生简章,综合分析过去三年各专业的录取平均分数线,结合自己的分数,重点把握第一志愿,做到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切忌盲目盲从。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拨打新闻热线0,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提供新闻线索。
编辑:彭芳
齐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山东广播电视台下属21个广播电视频道的作品均已授权齐鲁网(以下简称本网)在互联网上发布和使用。未经本网所属公司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山东省广播电视台下属频道作品以及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考志愿的平行志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