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转第1第三周期扭转系数偏小/平动第1第三周期扭转系数偏小=30% 怎么办

第一周期平动,扭转分量不宜大于30%
1.00 ( 1.00+0.00 )
0.64 ( 0.00+0.64 )
0.42 ( 0.00+0.42 )
1.00 ( 1.00+0.00 )
0.70 ( 0.00+0.70 )
0.39 ( 0.01+0.38 )
0.85 ( 0.85+0.00 )
0.65 ( 0.62+0.03 )
0.64 ( 0.47+0.16 )
0.61 ( 0.04+0.57 )
0.67 ( 0.00+0.67 )
0.43 ( 0.00+0.43 )
地震作用最大的方向 =
-0.118 (度)
周期就是上图,分量满足,为什么图审还是说这句话
第 二 周期平动,扭转分量不宜大于30%
x1xqq 发表于
第一周期平动,扭转分量不宜大于30%
你帮忙看一下,扭转分量是否满足,如下图
x1xqq 发表于
第 二 周期平动,扭转分量不宜大于30%
怎么又变成第二周期了
你的第一、二振型平动没有问题,第二振型扭转分量0.36不太合理,我这一般控制第一、二振型的周期相差不大于20%
四层楼而已,咋按高层来审呢,审图师没学好结构
尽量把结构调规则。
Copyright& CO土木在线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481545',
container: s,
size: '20,3',
display: 'inlay-fix'高层建筑平动周期及扭转周期比的控制问题--《建筑结构》2014年06期
高层建筑平动周期及扭转周期比的控制问题
【摘要】:从分析结构周期与顶点位移、层间位移角的关系出发,论证了控制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实际上就隐含控制了相应结构的平动周期值,确定了高层建筑的最大层间位移角限值就没有必要再另行控制结构的平动周期。论述了结构抗扭设计的三个核心问题,分析了单一控制扭转周期比存在的问题。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TU973【正文快照】:
0前言《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1](简称高规)没有规定要对高层建筑的基本平动周期进行控制,但要求对结构在风荷载和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最大层间位移角进行验算和控制,使其不超过规定的最大层间位移角限值。对于高层建筑,在一定的刚度和质量分布状态下,控制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魏琏;[J];建筑结构;2000年06期
魏琏;王森;;[J];建筑结构;2006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邓明科;梁兴文;王庆霖;蔡东艳;;[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8年03期
沈朝勇;周福霖;黄襄云;陈建秋;任珉;金建敏;;[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9年01期
魏琏,龚兆吉,孙慧中,朱锦心;[J];建筑结构;2000年06期
李哲明,宁文奎,宋玉普,车轶,夏国明;[J];建筑结构;2004年08期
魏琏,王森;[J];建筑结构;2005年05期
魏琏,王森;[J];建筑结构;2005年08期
魏琏,王森,韦承基;[J];建筑结构;2005年08期
张伟;梁兴文;;[J];建筑结构;2006年02期
魏琏;王森;;[J];建筑结构;2006年S1期
魏琏;王森;;[J];建筑结构;2006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魏琏;王森;;[A];首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魏琏;王森;;[A];首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郭伟亮;[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史庆轩;[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2年
李应斌;[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赵艳静;[D];天津大学;2004年
邓明科;[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门进杰;[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吴学淑;[D];同济大学;2008年
杨克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韩军;[D];重庆大学;2009年
邹浩;[D];湖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毛林涛;[D];青岛理工大学;2010年
熊丽;[D];重庆大学;2011年
谭俊清;[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1年
方高倪;[D];合肥工业大学;2003年
张伟;[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周世炜;[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廖宇飚;[D];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05年
张国胜;[D];同济大学;2006年
郭培成;[D];河北工业大学;2006年
王鑫;[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魏琏,龚兆吉,孙慧中,朱锦心;[J];建筑结构;2000年06期
魏琏,王森;[J];建筑结构;2005年05期
魏琏,王森,韦承基;[J];建筑结构;2005年08期
魏琏;[J];建筑结构学报;1994年02期
何广乾,魏琏,戴国莹;[J];土木工程学报;1982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董安正,赵国藩;[J];建筑结构;2003年02期
吕玉梅;尤德清;;[J];山西建筑;2006年03期
梁远森,许红,王云昌;[J];河南科学;2005年05期
李春和;[J];结构工程师;1999年02期
姚大庆;孙景江;;[J];世界地震工程;2005年04期
杨克家;梁兴文;李波;;[J];建筑结构;2008年02期
孙业扬,余安东,蒋陆生,金瑞椿;[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1年02期
林建翔;;[J];广东土木与建筑;2009年05期
魏琏;王森;王志远;周清晓;;[J];建筑结构;2006年08期
杨克家;梁兴文;张茂雨;;[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石建光;宋继强;程义;朱丽华;;[A];第七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1998年
金宗长;;[A];第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1994年
杨琦;李彪;赵惠麟;马军;赵才其;;[A];第六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卷)[C];1997年
周德源;马升东;孙良宏;;[A];第十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4年
林树枝;;[A];首届海峡两岸土木建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倪佳女;康澜;王忠全;;[A];第七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黄超;韩小雷;季静;;[A];庆祝刘锡良教授八十华诞暨第八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刘之春;张鑫;傅传国;;[A];山东土木建筑学会建筑结构专业委员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张吉红;孙云龙;;[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8卷)[C];2007年
李春林;王涛;宗长龙;;[A];第六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N];中国技术市场报;2010年
徐征;[N];中华建筑报;2008年
吴建强 方辉;[N];中华建筑报;2008年
记者 安治永;[N];中国建设报;2006年
柯梅丽;[N];广东建设报;2007年
李国军;[N];中国建设报;2006年
马野新?吕东浩;[N];人民政协报;2008年
顾玉兔 阮银良 连鑫茂;[N];中华建筑报;2006年
李玉明;[N];中华建筑报;2008年
本报记者  汤璇 实习生 黄慧珍 李诗;[N];广东建设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尚晓江;[D];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08年
夏心红;[D];湖南大学;2008年
吕杨;[D];天津大学;2012年
张淑云;[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武成浩;[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苏成;[D];华南理工大学;1997年
韦斌凝;[D];广西大学;2005年
汤海波;[D];华南理工大学;1996年
孟焕陵;[D];湖南大学;2007年
张杰;[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鄢定保;[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毛健宇;[D];湖南大学;2009年
孙俊;[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李斌;[D];同济大学;2006年
周婷;[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梁立;[D];湖北工业大学;2005年
谢飞翔;[D];中南大学;2007年
卢博;[D];四川大学;2006年
帅源;[D];湖南大学;2009年
李永贵;[D];湖南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结构第一扭转第一平动周期大于0.9该如何处理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结构第一扭转第一平动周期大于0.9该如何处理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混凝土机械行业领导者!
& 高层混凝土结构平动周期调整分析
高层混凝土结构平动周期调整分析
核心提示:【摘 要】结构整体计算中,应调整结构刚度,让第一周期、第二周期为平动周期,第三周期为扭转周期,使结构整体具有较强的抗扭性能,结构更加安全、可靠。 【摘 要】结构整体计算中,应调整结构刚度,让第一周期、第二周期为平动周期,第三周期为扭转周期,使结构整体具有较强的抗扭性能,结构更加安全、可靠。 【关键词】平动周期;周期比;扭转系数 前言 高层结构长宽比介于3~6之间的建筑物,结构计算时第二周期往往是扭转周期,按《高层商品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的规定,结构周期比只要满足‘结构扭转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t与平动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1之比,A级高度高层不应大于0.9,B级高度高层建筑、超过A级高度的混合结构及复杂高层建筑不应大于0.85’即满足要求,虽未指明第二周期必须是平动周期,但笔者认为应尽量调整结构刚度使第一周期、第二周期为平动周期,第三周期为扭转周期。 1、问题提出的依据 《高层商品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第3.4.5条及条文说明,‘限制结构的抗扭刚度不能太弱,关键是限制结构扭转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t与平动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1之比,当两者接近时,由于振动耦联的影响,结构的扭转效应明显增大;若周期比小于0.5,则相对扭转振动效应一般很小,而当周期比大于0.85时,相对扭转效应急剧增大’;由此可见,抗震设计中应采取措施减小周期比值,使结构具有必要的抗扭刚度,工程中两个方向的第一振型周期比值均能满足限制要求,则抗扭刚度更为理想,因此结构计算中应调整结构刚度使第一周期、第二周期为平动周期,第三周期为扭转周期。 2、如何判定平动周期 现阶段高层结构设计基本上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SATWE进行建模计算,SATWE计算中扭转耦联振动的主振型,可通过计算振型方向扭转系数来判断,在两个平动和一个扭转方向系数中,当扭转系数小于0.5时,则该振型可认为是平动为主的振型,即该周期为平动周期;当扭转系数大于0.5时,则该振型可认为是扭转为主的振型,即该周期为扭转周期。 3、工程实例分析调整平动周期 3.1 本工程位于6度抗震设防区,丙类建筑住宅工程,剪力墙结构,地上层高均为3米,地上层数为30层,建设场地基本风压值W0=0.55KN/㎡,基本雪压S0=0.45KN/㎡,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三级,各层剪力墙、梁、洞口布置见结构平面布置图1示。 3.2 按《高层建筑商品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7.1.4条要求,在结构平面布置图中跨高比小于5的连梁按剪力墙洞口输入模型,跨高比大于5的连梁按框架梁输入模型,结构采用SATWE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见下表1示。可见第一周期Y方向平动系数为1.00扭转系数为0.0,则此周期为Y方向平动周期;第二周期扭转系数为0.81,则此周期为扭转周期,结构周期比为0.87,虽然周期比满足规范要求,但结构第二周期为扭转周期,结构抗扭刚度很差。 3.3 在结构平面布置图1所示模型输入中,X方向梁按框架梁输入模型,结构采用SATWE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见下表2示。可见第一周期Y方向平动系数为0.99扭转系数为0.0,则此周期为Y方向平动周期;第二周期X方向平动系数为0.53扭转系数为0.81,则此周期为X方向平动周期,第三周期扭转系数为0.53,则此周期为扭转周期,Y方向结构周期比为0.88,X方向结构周期比为0.88,周期比满足规范要求,但第二周期扭转系数接近于规范上限,结构抗扭刚度较弱。 3.4 在结构平面布置图1所示模型输入中,X方向梁按框架梁输入模型,Y方向梁按剪力墙洞口输入模型,结构采用SATWE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见下表3示。可见第一周期Y方向平动系数为0.99扭转系数为0.0,则此周期为Y方向平动周期;第二周期X方向平动系数为0.70扭转系数为0.30,则此周期为X方向平动周期,第三周期扭转系数为0.70,则此周期为扭转周期,Y方向结构周期比为0.87,X方向结构周期比为0.89,X、Y方向周期比均满足规范要求,结构抗扭刚度理想。 3.5 SATWE结构计算分析模型中,框架梁、柱构件为一维构件平面模型化假定,剪力墙为二维构件壳体模型化假定,因此模型输入中,采用框架梁输入或采用剪力墙洞口输入,结构整体刚度不同,计算周期结果也不同。当结构第二周期为扭转周期时,可通过减弱较强方向(X方向)的结构刚度,增强较弱方向(Y方向)的结构刚度,使第二周期变为平动周期,结构整体刚度趋于均衡。 4、结语 结构整体计算中,应调整结构刚度,让第一周期、第二周期为平动周期,第三周期为扭转周期,使结构整体具有较强的抗扭性能,结构更加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商品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高层建筑商品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多层及高层建筑结构空间有限元分析与设计软件》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微信“扫一扫”资讯全知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第二周期扭转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