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城县医院儿科门诊健康教育流程今天值班医生是谁

沪儿科医生存缺口 或恢复大医院儿科门诊、病房-上海频道-东方网
> 滚动新闻
保护视力色:
沪儿科医生存缺口 或恢复大医院儿科门诊、病房
来源:东方网 作者:刘轶琳、鲁琳、徐程 选稿:单冉
上海市卫生计生委主任徐建光(点击图片查看东方网独家组图)
  东方网记者刘轶琳、鲁琳、徐程5月23日报道:近年来,儿童就医需求逐年增加。但有市民发现一些三甲院没有开设儿科,这些情况是不是说明上海儿科医生存在比较大缺口,对于大医院不开设儿科,或者开不出儿科情况您有没有关注到?有没有解决的办法?
  在今天上午的“2013上海民生访谈”中,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徐建光表示,现在上海儿科医生、产科医生在人员方面存在缺口。由于历史的沿革原因,很多大医院确实没有儿科,或是有儿科但后来不断萎缩。
  徐建光表示,之所以会出现这个情况,是因为许多病患小孩集中在几家专科医院,所以其他综合医院不断萎缩。“这样也带来了很大的不方便,集中在几家医院里面那么就是人满为患,确实是看病难,家长苦不堪言。”徐建光说。
  对此,徐建光表示结合这次卫生改革,市卫计委也在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一是对医学院校重新要求,恢复儿科作为特殊专业的医学,培养更多的儿科医生。二是要求一些中心大医院必须恢复原有的儿科。”徐建光表示,据现在的需求,原来儿科包括有门诊,没有住院病房也希望在之后改革中能够恢复。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儿科医生新春出诊 儿子生病无暇照顾(图)
(原标题:儿科医生新春出诊儿子病了无暇照顾(图))
彭淑梅医生在出诊2月8日是大年初一,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以下简称“省妇幼”)越秀院区儿科主任彭淑梅一大早就回到医院查房。除了询问每位住院小患者病情外,她还带领科里的同事,为小患者们送上气球、棒棒糖等新年的礼物。彭淑梅在省妇幼干了21年的儿科医生,几乎每年春节都留守值班。行医26年,她没有出过一单医疗差错;这些年诊治的患儿超过15万人次,参与抢救危重患儿1万人次以上。新春期间,羊城晚报记者跟随彭淑梅出诊,体会了一位儿科医生的苦与乐。给患儿看病得先要哄2月4日,离除夕还有3天。早晨7点50分,与往常一样,彭淑梅提早10分钟来到病房,开始每日的例行查房。“彭阿姨,早上好!”“彭主任,早晨!”听到小患者及家属热情地与她打招呼,彭淑梅都会笑着一一回应:“早上好,今天感觉怎么样?”9时许,彭淑梅来到诊室,门口已有患儿在等候。10来平方米的诊室,干净、整洁。一张办公桌,一张床,室内唯一的装饰品就是贴在墙上的三张色彩缤纷的儿童画。彭淑梅介绍,这都是康复的小患者送给她的。看病过程中,大多数患儿都会哭闹。“要看病得先哄。”彭淑梅可有办法,她的口袋像个百宝箱,不断地掏出可爱的玩具娃娃,小朋友一看就忘记了哭闹。玩具送完了,连包装得花花绿绿的压舌板都能成为她手里的哄孩子的法宝。“你看,这是什么呀?”消除小朋友的恐惧后,彭淑梅就会掏出听诊器,把它贴在患儿的前胸、后背上“打电话”,再看看患儿的咽喉,诊断就能迅速而又顺利地完成。彭淑梅自豪地说:“我用的这套方法对百分之九十多的患儿有用。”把发烧的儿子留家里“咦,彭阿姨,你的墙上多了3幅画!”11点20分,6岁的小姑娘于洽闻走进了彭淑梅的诊室,她是这个诊室的熟客。一进门,她就嘟起了嘴:“彭阿姨,我不想打针,好不好?”在得到了肯定的答复后,小姑娘乐得跳了起来。住在附近的于先生介绍,小洽闻就在这里出生,从出生到现在,每回生病都是找彭主任看,“彭主任医术高明,小洽闻每次生病都找她看,不出三天,肯定痊愈。而且她特别爱孩子,我女儿很喜欢她。”“叮叮叮……”4个多小时的门诊时间多次被电话打断。每次电话一响,彭淑梅不是忙着接,而是先跟患者讲完那句话,再扭头接电话:“喂,我现在在出门诊,没空。”只有来自儿子补习班老师的这通电话,彭淑梅就多说了两句:“老师你好,我儿子发烧,下午没办法来上课。对,我是医生,正在看门诊,没空带他去看病……”终于有空拿起手机,彭淑梅发现有一通儿子的未接来电,时间是11点30分,那时正是她诊室人最多、家属最躁动的时候。彭淑梅连忙打了回去,听闻儿子好些了,她才松了口气,叮嘱儿子吃药、注意休息。“我真的对不起我的孩子和我的家庭……”提到儿子,脸上一直挂着笑容的彭淑梅突然抹起了眼泪,令记者感到有些手足无措。把时间用来给患者看病中午12点45分,彭淑梅结束了上午的门诊。从在诊室里的椅子上坐下、戴上两层口罩那一刻开始,她接诊了41个病人。这4个小时,她不停地说话,哄小病人,跟家属沟通。期间,她没有喝一杯水,没上一次洗手间。据说这已算是“清闲”的时刻,在春季高峰时,彭淑梅半天最多接诊过65位病人,门诊要开到中午一点半。彭淑梅庆幸说:“这不是在夏天,不然早就说不出话来了。其实,我不喝水就是担心上洗手间而耽误患者的时间。”彭淑梅家住小北,打车到医院只要十分钟,“这也是无奈之举。我365天24小时待命,只要手机一响,就必须马上赶回医院,如果住得太远,就没办法及时赶回医院了。”好几次,彭淑梅跟家里人约好一起去玩,但都因紧急手术来电而作罢。这样的事多了,家人也习惯、理解了。想到这些医生家属,记者不禁想起了那句歌词:“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2014年,彭淑梅被评为第二季度的“广东好人”。忙活了一上午,在病人不时的打断中,彭淑梅开始断断续续地吃饭。她饭量不大,只吃了一两米饭、一小碗汤和若干蔬菜。出门诊只是彭淑梅每天工作很小的一部分,下午等待她的将是上课、带学生、与患者家属谈话。心忧儿科医生的短缺“春节期间,广州街道上的人少了,但医院的人是不会少的,这里每天都像春运的火车站一样。”彭淑梅说。记者在医院门诊看到,即使临近春节,来院就诊的患儿仍然络绎不绝。据彭淑梅介绍,省妇幼越秀院区儿科只有23个医生,其中不少还是退休后返聘的老医生。他们面对的是每日近千的门诊量,以及数十床的住院病人。“没办法,招不到人啊!”彭淑梅很是无奈,去年儿科想招4个人,结果一个都没招到,今年的情况似乎更不乐观,“听说今年全院要招25个儿科医生,但只有十几个人来应聘……”“我刚毕业那时,医生很受尊重,能念医学院的都是学霸。”彭淑梅回忆,1995年之前,医患关系非常好,病人也很尊敬医生,而现在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现在很多高三学生在填报志愿时,都不愿意学医,医学专业只好降分录取。你能想象将来是一群学习不好的人给我们的儿孙看病吗?”彭淑梅担忧,儿科效益不好,不少医学院都撤销了儿科系,来当儿科医生的很多都是“半路出家”。
招不到人怎么办呢?在电梯里,记者跟彭淑梅谈起最近热议的“儿科医生不够,内科医生来凑”的话题。“内科和儿科是两门完全不同的学科,让内科医生跨专业执业,就好像让兽医来给人看病,这对病人不负责。”已退休又再次返聘的内科主任李莉群站在一旁,忍不住插嘴道。李莉群执业内科数十年,深知内科、儿科的病理、生理发展完全不同,隔行如隔山。“如果非要让内科医生改行去当儿科医生,至少需要规培三年,而且越年轻越好,以免养成了内科的思维定式。再说,内科也缺人啊。”“儿科待遇低,孩子病情发展变化快、难控制,病人家属期望值高等,都是造成儿科医生短缺的原因。”李莉群说,不少孩子家长以为只要将孩子送到医院就万事大吉,实际上很多病是治不好的,医生也没有办法。“希望社会对医院和医生能多点理解和爱护,毕竟‘爱护我们就是爱护祖国的花朵’。”彭淑梅说:“我们辛苦点无所谓,但以后怎么办呢?我们子孙的生存率、生存质量必须要得到保证。国家要赶紧出台政策才好。”
本文来源:金羊网-羊城晚报
责任编辑:耿敏_NN3629
关键词阅读:
不做嘴炮 只管约到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实拍北京儿童医院夜间门诊人满为患
我的图书馆
实拍北京儿童医院夜间门诊人满为患
实拍北京儿童医院夜间门诊人满为患
&&& 潇潇这次生病之前,我还没有去过儿童医院,一是因为潇潇每次感冒我是能自己处理的就自己在家处理,实在要去医院的,也都是就近去一些普通医院,反正就是感冒嘛,又不是什么疑难杂症一般医院看不了的;第二是因为早就听说儿童医院每天人满为患,带孩子去看病排队等待实在是受罪,而且那么多生病的孩子,难免不被交叉传染。
&&& 这次潇潇感冒,第一天其实烧的并不高,我就想着自己在家护理来着,她一开始精神也不错,肯喝水。刚才看米妈给我留言说刚发现发烧就要喝苦瓜水,我也想来着,只是无奈我一个人带着潇潇都没发去买,这么冷的天她发着烧也不能跟着一起出去呀,唉!结果第二天凌晨就发到了39.7度的高烧,我原先一直认为腋下量的体温要加0.5度的(这次儿童医院的医生说不用加),那就是40.2度了,真是让我有点慌了,不去医院不行了。于是我还是选择去了就近的电力医院,血象稍微有点高,医生得出的结论是扁桃体发炎,吃消炎药。其实我事后也怀疑是否是病毒性的感冒,因为血象真的只是有一点点高,不过今天去医院问了,医生说都第六天了,就算是病毒性感冒,也没必要用什么药了,现在既然发展成肺炎,肯定是要用抗生素的。
&&& 吃了两天消炎药,竟然越来越严重,潇潇的精神状态非常差,整天的昏睡,我怕耽误孩子病情,决定连夜再去医院检查,当时就想着不行就输液吧,好的快些。可是到了电力医院,那里竟然没有夜间的儿科门诊,一位值班的医生说赶紧去儿童医院吧,于是我们又赶往儿童医院。
&&& 进了儿童医院大门,我就看到还有卖气球和玩具的,还有卖吃的,那时候可是半夜一点左右,谁还买这些东西呀?其实真的有很多人!我早听说儿童医院人特别多,但是真的不知道夜里也那么多人。一进急救中心大厅,竟然满满的都是人,我们挂了号,还要排号,我们是138号,当时医生看到105号。先租了体温计量体温,还好血象是前天做的还能用,不需要再挨针了。所有这些准备事先做好,为了一轮到医生就能赶紧看完换下一个。
&&& 我发现我真的很out,当时的场面让我很是惊讶,如果是白天我肯定不会奇怪,但是现在是半夜呀!我坐下跟旁边一位妈妈聊天,她说今天人还是少的!我其实一进来就后悔没有拿着相机来了,这么壮观的场面应该拍下来呀!一想,不是还有手机吗,虽然效果差很多,但是一样可以记录呀。于是让陪我们去的小磊叔叔帮忙拍了几张:
这些都是在大厅里等着看病的孩子家长
都是一脸的倦容
有的人在歪七扭八的打瞌睡(还有很多睡在地上的,我竟看到有先见之明者带了那种拼插的爬行垫来铺地上睡觉,实在是因为是来看病,没有心思再去拍)
有的人在诊室门口焦急的等待,被叫到号才能进去看病
似乎家长比孩子多多了,看来外面卖东西的那些人是很有生意做的
这边是问询台,护士一直在嚷嚷着:发烧的孩子把衣服脱了,穿单层到通风的地方去!
我用“嚷嚷”这个词不过分哦,值夜班估计心情肯定好不了
而那个大厅里其实真的挺冷的,我觉得也不太适合穿单层衣服吧
这边贴了张告示,竟然说夜间急诊的病人要等5-6个小时!
还好我们没有那么久,大概等了两个小时左右
因为是自己测体温,得租体温表
这是我正抱着潇潇在等待,就这个姿势我抱了一天一夜,左胳膊几乎要断掉
旁边空着的座位那家刚进去看病,听说孩子是一吃西瓜就发烧,还头一次听说这种现象
所以我等着的时候也在听别人谈话,有好多孩子只是发烧37度多就大半夜的跑来看病,感觉真是没必要
再加上全国各地的得奇怪点病的孩子只要有条件的就往这边跑
再加上夜里有那么多医院没有儿科,难怪儿童医院人多呀
潇潇这几天就一直是这样昏睡,而且不能放床上,只有抱着才能睡得踏实点
今天虽见好转了,但这会儿还是这样在我怀里睡着,我一边在这里码字
&&& 我们等了两个小时左右,终于看上病,医生用了两三分钟的时间听诊、问询,怀疑是肺炎,叫我们去拍片。我们拍完片子又等了将近两个小时拿到结果:轻度肺炎。医生又用了两三分钟的时间给我们开药,叫我们去输液。要说输液的护士真的技术高超,很年轻的小姑娘,手法娴熟,单手搞定,一下子就扎进去了。潇潇只是一开始有点害怕哭了一会儿,之后我指着针头后面那个蝴蝶形状的东西告诉她:阿姨给你戴蝴蝶结呢。小妞儿就高兴了,当然还是没表情,只是不哭了,继续昏睡。输液倒挺快的,半个多小时结束,加上中间走来走去的时间,等我们出来,已经是早晨六点多了。一出急诊楼的大门,又一壮观场景让我叹为观止:门诊挂号的队伍已经排成一条长龙!我没相机,天还很黑,手机拍不出来,可惜呀!
这是昨天早上输液刚回来,潇潇没精打采的坐着,等我放包、换鞋、脱衣服
虽然在很权威的医院看上了病,可是折腾了一整夜
孩子虽然都在睡,可是睡的不好
&&& 今天忍不住发这篇,是因为今天早上去儿童医院输液,又让我长了见识。这次我不得不承认我简直比out还out!我们经过一小时的堵车,八点半来到儿童医院,才知道我们不是在那个急诊楼输液了。而是得到门诊再挂号再让医生开药再输液,看看前面的队伍,我想人家都排了两三个小时了,等轮到我们看病,估计得到晚上了吧。最让我无语的是门诊楼问询台的一位阿姨,我们去问她情况,态度及其恶劣。本来我们想排队的,小磊叔叔在排队,我又想去问问轮到我们估计得什么时候。那位阿姨正在对一位家长发飚:我没法儿跟你说话!你已经问了我四遍,还在这里装傻!MY GOD!我想谁疯了才会大冬天的一大早跑到医院来跟一位问询人员装傻吧!我也不敢再问,立刻决定不在这里输液了,还回电力医院,那里人少,让医生听一下,还开这几种药就行了,真要在这里输肯定得到傍晚,就耽误今天的用药了。于是再回来,很快便输上了,潇潇今天表现非常的好,一点也没有哭,而且扎针时还是面无表情。之后我问她刚才疼吗,她说疼,仍然面无表情,可怜的孩子,被这病折磨的!
&&& 不过话说回来,儿童医院虽然人多、某些个别人员素质有点问题,但技术肯定还是好。今天上午在电力医院,我说明天还到这边来输液吧,那里人实在太多了,太折腾。医生说:只要你们家孩子好扎针就没问题,因为我们这边的护士扎针没有那边的技术好。还真是,昨天那位护士手脚麻利准确,真的是让我大开眼界。而且昨天夜里在儿童医院候诊时跟别的妈妈聊天时听她们说,儿童医院的药效果就是好,外面买不到,很多是他们自己研制的,来一次保准看好,不用跑很多趟,她们都很信任儿童医院。我是第一次带潇潇去儿童医院看病,我只能自我安慰的说,还是小妞儿身体好,所以我才不了解那里人多的状况,才这么没有经验,哈!
&&& 今天午饭后,潇潇同学精神状态明显好转,竟然开始画画,还在家里跑了两圈。虽然此刻仍然是趴在我身上睡觉。终于见到曙光了!而我也开始有点感冒了~~~~
&&& 最后,虽然还没完全好,大概可以算一下这次看病的花费了:第一次去电力医院,150还多点;昨天去儿童医院,500;今天输液,80多;假设明天再输一次就OK了的话,就再加80多,一共是800多!
儿童医院“挂号须带孩子”引争议
06:43:22& && & &
半夜排号 连累孩子(资料图)(1/1)页
  昨晨6时,儿童医院挂号楼旁的急诊大厅内,挤满了等候挂号的孩子。怕孩子冻着,家长们轮流在外面排队,等排到了再抱孩子过去。近日,北京儿童医院挂号处宣布,如不带孩子挂号将不发放分诊号,很多家长无奈之下半夜就带着孩子来到挂号处排队等候看病,众多家长认为此举太折腾孩子了,而院方称意在防范号贩子。
  上周开始,儿童医院推出一条新规,为打击号贩子,家长为孩子挂号看病,必须要带孩子来,才能领取分诊号。多位家长认为医院打击号贩子可以理解,但忽略了患儿的身体状况。儿童医院工作人员表示,医院此举一方面是为了遏制号贩子倒号,同时也是对患儿做初检;如果家长未带孩子前来,也可凭以往病历领分诊号。
  “领号须带孩子”不够人性化
  昨晨6时许,儿童医院外,为孩子挂号的家长排起长队,从挂号大厅一直延伸到马路边。有的家长有备而来,带着小马扎,全家轮班排。
  “早晨5点就到了,排队等着领分诊号,刚给家打电话,让他们赶快抱孩子过来,见不到孩子就不给号。”一位家长说,6点40分,排队长达200多米。近7时,医院工作人员查看,见家长带孩子来,才发放分诊号。
  分诊台电子显示屏上滚动播出医院新规:为打击号贩子,请家长们前来领取分诊号时,要带上自己的孩子。医院维持秩序的保安讲,新规已实行4、5天。
  该规定引起很多家长不满,“排队领分诊号,凌晨就要把孩子带来,实在不够人性化,孩子本就患病,一旦冻坏了会加重病情。”
  家长许先生质疑,带孩子排队,不能根本上起到打击号贩子的作用。“号贩子也可以找孩子,带来排队。”
  不带孩子凭病历也可领号
  儿童医院投诉部门一工作人员表示,此举医院以前就实行过,不过因患儿过多,有所中断。其目的是为了遏制号贩子倒号,另一方面,也是对患儿病情做初步检查。
  该工作人员称,医院周边的号贩子仍屡打不尽,医院既没精力管理,也没执法权限。为彻底让号贩子失去市场,医院出台这项规定。同时,医院也考虑到患病孩子的实际情况,如果家长携带病历,也可以作为领取分诊号的凭证。如果连病历也没带,可以把排队号暂存在分诊台,并在排队号上写下自己的联系电话,由工作人员负责保管,待取来病历或者孩子来了,可向工作人员要回分诊号。
  该院另一位负责人称,从目前看,此举起到一定作用。目前也是一种尝试,医院也在研究更好的办法,对于家长的质疑,其将向院领导汇报,院方会认真考虑。
  ■ 探访
  号贩子:免费排队号最低150元
  昨晨,从医院地下停车场到急诊大厅,只要见到患儿家长,号贩子就围过来兜售排队号。“(排队号)150一张。”而这排队号,医院是不收费的。
  一名号贩子称,他手里的排队号是170多号,“医院对我们都有记录,得专门雇人排号,算上雇佣费、饭钱,我这号要不卖到150元,连成本都捞不回来。”即便如此高价,急于为孩子求医的家长仍会购买,河南来京带孩子看病的蒋先生,就掏钱买了一张排队号。
  排队号上面印着“北京儿童医院排队号”,用水笔写着编号。蒋先生说,他为孩子挂的是“泌尿外科”,他凌晨3点过来排队,来后才知道,到一些专业诊室看病,每天只放最多30个号。“多花点钱买个号,能省点时间。”
馆藏&20224
TA的最新馆藏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儿科急诊后半夜多数关闭 我们该带孩子去哪里看病?
市卫生局:有儿科的医院医生要24小时值班接诊
  半夜里,网友&晴心乐乐&见孩子咳得厉害,担心支气管发炎,就送孩子到市妇儿医院,只见急诊室里全是大人小孩,挂到了1000多号,有将近80个孩子还未就诊。心急的他就转身去了鄞州人民医院,可医生已经下班了,建议他去市妇儿医院就诊。往返折腾,孩子还是没看上病。7月11日,她在网上发微博责问:&半夜,我们该带孩子去哪里看医生?&该微博被许多网友转发评论。
  记者昨日从市卫生局了解到,市卫生局已要求有儿科的医院要在夜间开放儿科门诊。
  现状 一般需等候两三个小时才能看上病
  &晴心乐乐&的经历不是例外。最近,晚上带孩子去看病的家长大多有这样的遭遇,要么白跑了几趟医院,要么就在市妇儿医院苦等。记者采访了解到,最近几天,晚上在市妇儿医院看病的,一般都需要等候两三个小时。
  每年夏天,市妇儿医院都会迎来就诊高峰,最近这段时间,市妇儿医院门诊量都在6000人次以上。而下午5时至次日早上7时30分,市妇儿医院夜间急诊量均超过800多人次,接近该院白天的门诊量。
  市妇儿医院儿科急诊是24小时开放。在晚上9时前,有5至6名医生当班,比平时增加了2名医生。&晚上6时至10时是就诊高峰。针对目前夜间急诊激增的情况,医院要求所有人员,包括党员、行政人员都去帮班。&市妇儿医院医务科科长朱利华说,晚上9时后,儿科急诊安排至少2名医生当班。
  市卫生局 有儿科的医院都要开出夜门诊
  如果后半夜孩子突然不舒服,除了妇儿医院,就没其他医院可看病了吗?记者昨日调查了解到,目前在市区开设有儿科的医院,多数在后半夜没有开放儿科门诊。
  宁大医学院附属医院和明州医院儿科门急诊,是24小时开放,目前在夜间,均是一名儿科医生在坐诊。考虑到患儿较多,宁大医学院附属医院正在调整排班,争取在夜门诊再增加一名儿科坐诊医生。
  鄞州人民医院儿科夜门诊开放至凌晨1时,有2至3名儿科医生值班,其中在晚上6时至9时30分,有儿科专家门诊。鄞州二院儿科夜门诊开放至晚上9时,一名医生值班。市第六医院儿科夜门诊至晚上10时结束,有5名医生当班。江北区儿童医院(白沙医院)儿科夜门诊开放至晚上8时。
  为什么不24小时开放儿科夜门诊?鄞州人民医院等院方解释说,医生人手太紧,考虑到前半夜患儿多,可以加班的医生都安排在前半夜。后半夜,他们就会建议患儿到市妇儿医院去就诊。
  昨日,市卫生局医政处处长高巍表示,针对目前儿科夜间门诊量激增的情况,市卫生局已要求有儿科的医院都要开出夜间门诊,并根据患者数量,灵活配置医务人员和调整夜门诊时间。医生要24小时值班,接诊急诊的患儿。
  相关链接 高热惊厥患儿要立即就医
  小孩子的病大多比较急,不能耽误,什么样的病应该马上去看医生,即便是半夜?
  鄞州人民医院儿科主任竺乖叶主任医师告诉记者,如孩子发烧,其他症状不明显,精神状态良好,可给孩子服用降温药,多喝开水,在家观察。孩子一发烧,体温都会高于成人,家长没必要太心慌。但是,如孩子有高热惊厥(即俗称的抽筋)的病史,就要当心了,服用降温药后,一定要马上上医院。
  另外,有些孩子体温虽然不算很高,却脸色苍白、无精打采、反应迟钝、不思饮食、嗜睡、尿量减少,这就属于重症,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咳嗽的患儿,如有哮喘病史,或者喘得很凶,呼吸急促,应立即就医。如孩子腹泻,拉的是水样的大便,次数多,尿量减少,嘴巴很干,有脱水现象,也应马上就医。宁波晚报记者&叶海英
  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儿科门诊病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