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格达奇是大兴安岭地区加格达奇的行政中心,既然是这样,为什么不直接划给黑龙江,在地图上还要画为内蒙古的?

已解决问题 &
为什么加格达奇在内蒙古省,行政上却属于黑龙江省?
更新时间: 05:47
加格达奇是大兴安岭林管局所在地,大兴安岭林管局归黑龙江管辖故行政上属于黑龙江&
JE技校网推荐内容
找不到你想要的专业吗?
JE技校本地:
JE技校导航:
内蒙古是自治区,加格达奇是黑龙江省下辖的地区,行政设置称专员。
这是历史问题,当年开发大兴安岭时黑龙江把大兴安岭要了过来.加格达奇在地理上是属黑龙江,但大兴安岭在地理上是内蒙.由于加格达奇是一个地理中心,当时以铁路运输为主.在加格达奇有铁路支线向西南直通齐市和哈市,向北可达内蒙牙克石等重要城市,所以设地区行政公署在加格达奇....
加格达奇是大兴安岭地区行署所在地。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人口18万,面积约1587平方千米。行政区划辖6街道和2乡。经济加格达奇是大兴安岭地区政治文化金融交通中心。第一产业以林业为主,第二产业以木材加工、食品加工、机械、建材为主,第三产业以对外商贸、旅游为主。物产特产猴头磨、木耳、榛子、雅格达(别名红豆)、都柿、松子等。...
属于卫东街道...
这个是个很好的行业,但是你想过发展吗?考虑过你的朋友亲人不认可吗? 一些盲目的加入进去都是被眼前的百万甚至亿万诱惑,实际是这么好赚的吗?放下心来静静的思考一下, 相信你也不想先叫你的家人,如果你做不下去了,你想过你的亲人吗?那时候他们会怎样?不要盲目的 接受新的事物,也不要想美好的将来,因为你才接触,等你加入了你就知道了什么是苦不堪言。约不来 人,约来人的开销等等都要一笔经费,你的腰包鼓吗?就算姿...
招生信息与资讯
微信扫一扫咨询技校问题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不确定的因素,有可能原文内容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网友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站学校简介、学校招生信息的版权属于各个学校!
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联系我们(邮件)
&&本站QQ官方微博:@jixiaoJE &
&Copyright &2016&&&&All Rights Reserved.
JE技校网 , 中国技校品牌网!黑龙江 大兴安岭地区卫星地图 (行政区划)
概况  【位置面积】 大兴安岭地区位于祖国最北部边陲,东与小兴安岭毗邻,西以大兴安岭山脉为界与内蒙古自治区接壤,南濒广阔的松嫩平原,北以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与俄罗斯为邻。东经121°12′至127°00′;北纬50°10′至53°33′。面积8.46万平方千米。  【人口民族】 总人口54万人,有24个民族,其中农村人口仅5万多人。  【地形气候】 地势呈西高东低,位第一阶梯第二阶梯及其结合部,南北走向的中山系大兴安岭山脊以东为第一阶梯地,以西为第二阶梯地。海拔300-700米。全区地形总势呈东北--西南走向,属浅山丘陵地带。北部、西部和中部高。平均海拔573米;最高海拔1528米,系伊勒呼里山主峰--呼中区大白山;最低海拔180米,是呼玛县三卡乡沿江村。冬寒夏暖,昼夜温差较大,年平均气温-2.8℃,最低温度-52.3℃,无霜期90-110天,年平均降水量746毫米,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驻地邮编】 地区行政公署驻加格达奇。邮编:165000。行政区划代码:232700。区号:0457。拼音:Daxing'anlin Diqu。--------------------------------------------------------------------------------行政区划  2005年,辖3个县。  大兴安岭地区   面积46755平方千米,人口52万(2003年)。  呼玛县      面积14285平方千米,人口34万。邮政编码165100。县人民政府驻呼玛镇。  塔河县      面积14103平方千米,人口10万。邮政编码165200。县人民政府驻塔河镇。  漠河县      面积18367平方千米,人口 8万。邮政编码165300。县人民政府驻西林吉镇。  * 以上面积、人口数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05)》,呼玛县人口包括加格达奇等4区人口。*   * 以下面积、人口(2001年底),以及区划根据“大兴安岭地区网站”*  大兴安岭行政公署辖3个县、4个区,23个镇、12个乡、6个街道办事处,60个社区、80个村民委员会。  【呼玛县】 人口5.2万人。面积1.43万平方千米。辖2个镇、6个乡,8个居委会、64个村委会:呼玛镇、韩家园镇,兴华乡、北疆乡、白银钠乡、鸥蒲乡、金山乡、三卡乡。  【塔河县】 人口10万人。面积1.4万平方千米。辖3个镇、3个乡,29个居委会、11个村委会:塔河镇、盘古镇、瓦拉干镇,依西肯乡、开库康乡、十八站乡。  【漠河县】 人口8.5万人。面积1.84万平方千米。辖4个镇、1个乡,4个居委会、7个村委会:西林吉镇、兴安镇、图强镇、劲涛镇、漠河乡。  【加格达奇区】 人口15.5万人。面积0.14万平方千米。辖6个街道、2个乡,60个居委会、8个村委会:卫东街道、红旗街道、曙光街道、长虹街道、东山街道、光明街道、加北乡、白桦乡。  【松岭区】 人口3.5万人。面积1.68万平方千米。辖3个镇,8个居委会,即小扬气镇、古源镇、劲松镇。  【新林区】 人口4.9万人。面积0.87万平方千米。辖7个镇,17个居委会:新林镇、翠岗镇、塔源镇、碧洲镇、宏图镇、大乌苏镇、塔尔根镇。  【呼中区】 人口5.2万人。面积0.94万平方千米。辖4个镇,11个居委会:呼中镇、碧水镇、呼源镇、宏伟镇。--------------------------------------------------------------------------------历史沿革  1964年设大兴安岭特区。  1970年大兴安岭特区改为大兴安岭地区,地区驻加格达奇。原属黑河地区的呼玛县(驻呼玛镇)和原属呼伦贝尔盟的鄂伦春自治旗(驻阿里河)、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驻尼尔基)划归大兴安岭地区。辖1县、2自治旗。  1979年将鄂伦春自治旗和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划归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地区辖呼玛县。  日,中共黑龙江省委批准大兴安岭地区革命委员会更名为大兴安岭地区行政公署。  日,国务院批准:(1)设立塔河县,以塔河区和呼玛县的开库康、依西肯、十八站3公社为其行政区域,驻地塔河镇。(2)设立漠河县,以阿木尔、图强、古莲3区,呼玛县的漠河、兴安2公社为其行政区域,驻地西林吉。  (本部分沿革资料摘自地方志) 先秦时期,为东胡部落联盟体属地。西汉时期,为汉廷护乌桓校尉和辽东属国都尉双重统辖。三国、两晋时期,为鲜卑拓跋部辖区。北魏时期,岭南为乌洛候地,岭北为室韦地,均隶属北魏王朝。  隋唐时期,为室韦督都府属地,受平卢节度使管辖。辽代,岭南为上京道东北路招讨司所辖,岭北为乌吉敌烈统军司所辖。金代,岭南归蒲与路所辖,岭北为东北路招讨司所辖,北部为乌古敌烈统军司所辖。  元代,成吉思汗于1214年,将岭南分封于大弟弟拙赤·哈萨尔和二弟合赤温·额勒赤,将岭北分封给三弟帖木哥·斡赤斤。1288年,元朝实行行省制,为辽阳行省开元路管辖。明代,属奴儿干指挥都司管辖。今漠河县为木河卫管辖,塔河县为塔哈卫管辖,呼玛县和新林区为额克卫管辖,加格达奇区、松岭区和呼中区为坚河卫管辖。  1645年(清顺治二年),为盛京驻防内大臣(1646年改称昂邦章京)管辖。 1653年(清顺治十年),由镇守宁古塔昂邦章京管辖。 1662年(康熙元年),由镇守宁古塔等处地方将军所辖的宁古塔副都统衙门管辖。 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由镇守黑龙江将军衙门所辖的瑗珲副都统管辖。 1689年(康熙二十八年),达斡尔、鄂温克和鄂伦春族人由布特哈总管衙门管理(副都统级)。 1690年(康熙二十九年),岭南由黑龙江将军衙门所辖墨尔根副都统管辖。岭北由瑗珲副都统管辖。  1731年(雍正九年),布特哈总管总理大兴安岭各族八旗事务,隶属黑龙江将军。 1734年(雍正十二年),岭南划归呼伦城总管统辖。岭东南由墨尔根副都统管辖,岭北由瑗珲副都统管辖。 1743年(乾隆八年),岭西改由黑龙江将军所辖的呼伦贝尔副都统管辖。 1871年(同治十年),清廷将大兴安岭鄂伦春族人按住地分为五路编为佐。阿力河流域为阿力路佐领管辖,呼玛河流域为呼玛尔路佐领管辖,多布库尔河流域为多布库尔路佐领管辖。  1882年(光绪八年),由黑龙江将军兴安城总管管理鄂伦春五路。 1883年(光绪九年),兴安城总管撤裁。鄂伦春阿力路、多布库尔路由黑龙江将军墨尔根副都统管辖,呼玛尔路由瑗珲副都统(亦称黑龙江副都统)管辖。 1884年(光绪十年),布特哈衙门改制为布特哈副都统,总领鄂伦春五路和索伦部。 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清廷撤裁布特哈副都统,以嫩江为界分设东、西布特哈总管衙门。今大兴安岭地区为西布特哈总管衙门管辖。 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岭南为黑龙江行省(简称黑龙江省)呼伦兵备道呼伦直隶厅管辖,岭北为瑗珲兵备道瑗珲直隶厅管辖。 1909年(宣统元年),今漠河县为珠尔干河总卡伦和漠河总卡伦管辖,今塔河县、呼玛县为呼玛尔总卡伦管辖。  1912年(民国元年) 6月25日,岭北隶属民国政府黑龙江瑗珲兵备道(同年8月26日改为黑河道)瑗珲直隶厅。同年7月1日,呼玛尔总卡伦改制为呼玛设治局。岭南属少数民族上层叛乱分子的“伪呼伦贝尔地方自治政府”。  1914年(民国三年),岭南隶属黑龙江省龙江道布西总管公署。同年1月11日,岭北呼玛设治局改制为呼玛县,漠河总卡伦改为漠河设治局,隶属黑河道。 1915年(民国四年),岭南改制为布西设治局管辖,隶属黑龙江省龙江道。 1917年(民国六年),岭北漠河设治局改制为漠河县,隶属于黑龙江省黑河道。 1920年(民国九年),岭南隶属于呼伦贝尔善后督办。 1925年(民国十四年),呼伦贝尔善后督办改制为呼伦贝尔道,辖岭南地区。 1929年(民国十八年),岭北呼玛县辟设欧浦县。呼玛县、漠河县、欧浦县隶属于黑龙江省黑河市政筹备处。岭南隶属于呼伦贝尔市政筹备处。  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岭南为伪兴安分东省管辖,岭北三县为黑龙江省管辖。 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岭南为新合并的伪兴安东省所辖的巴彦旗管辖,岭北三县为伪黑河省管辖。 1943年(民国三十二年),岭南由新合并的兴安总省所辖的巴彦旗管辖。  1945年11月,东北人民政府将原伪北安和伪黑河两省合并,设立黑龙江省。岭北三县由黑龙江省黑河地区行政办事处管辖,岭南由呼伦贝尔自治省(1946年3月,改为呼伦贝尔临时地方政府)巴彦旗管辖。 1946年3月,岭南由纳文慕仁盟巴彦旗管辖。8月12日,岭北三县由黑龙江省黑河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管辖。 1947年2月, 岭北三县隶属黑嫩省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3月,漠河县、欧浦县合并于呼玛县。9月呼玛隶于属于新黑龙江省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5月,兴安岭省撤销,内蒙古自治区成立,纳文慕仁盟隶属内蒙古自治区,岭南属纳文慕仁盟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与巴彦旗合并)管辖。  日,岭南隶属于新成立的呼伦贝尔盟。9月,岭北呼玛县隶属于黑龙江省新改称的黑河专员公署。 日,岭南由呼伦贝尔盟新成立的鄂伦春族自治旗领导。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成立会战指挥部,开发建设大兴安岭东北坡。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行政区一部分,黑龙江省黑河专区呼玛县全部和嫩江县行政区一部分,划归会战区。初步规划在会战区内建设大杨树、松岭、呼中、新林、塔河、阿木尔、古莲、十八站、库伦斯、南瓮河、霍龙门11个林业公司。同年8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于大兴安岭会战区成立大兴安岭特区人民委员会(省辖市级),受会战指挥部和行政区所在省(自治区)双重领导,地方行政工作受黑龙江省政府领导。各林业公司设区政府,林场设乡(镇)政府。  1965年1月, 林业部在大兴安岭会战区设立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与大兴安岭特区政府实行政企合一的管理体制。 日, 黑河专区呼玛县“嫩漠公路”以北和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东南部划入大兴安岭特区的行政区。  日,大兴安岭特区人民委员会改为大兴安岭特区“革命委员会”。  日,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划归黑龙江省领导。大兴安岭特区改为大兴安岭地区。原属黑河地区的呼玛县和原属呼伦贝尔盟的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鄂伦春族自治旗,全建制划归大兴安岭地区管辖。原属牙克石林管局管理的阿里河林业局、甘河林业局、吉文林业局和克一河林业局划归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领导。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隶属于黑龙江省林业总局。  日,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和鄂伦春族自治旗划归内蒙古自治区管辖。原属鄂伦春族自治旗的加格达奇区、松岭区仍由大兴安岭地区管辖,但原属地权不变。阿里河、甘河、吉文和克一河林业局划归牙克石林管局管辖。 同年6月,大兴安岭林管局为林业部直接领导的企业。  日,大兴安岭地区“革命委员会”改为大兴安岭行政公署,成为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  日, 古莲区改设漠河县,塔河区设塔河县。  日,大兴安岭林管局企业管理体制(计划、财务)单独运作,仍直属林业部,与行政公署合署办公。  日, 国务院批准行署、林管局所在地加格达奇区为县级区建制。  1991年,国务院确定大兴安岭林管局为全国首批55家企业集团之一。1996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大兴安岭林业集团成立。--------------------------------------------------------------------------------备 注  大兴安岭地区面积8.46万平方千米,其中位于黑龙江省内6.66万平方千米,包括呼玛县、塔河县、漠河县和新林区、呼中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内1.8万平方千米,包括加格达奇区、松岭区。有韩家园、十八站 、阿木尔、图强等十个林业局。大兴安岭地委、行政公署和林业集团公司设在加格达奇。  (附:本站目前关于大兴安岭地区及其所辖区县的资料还不齐全,甚至有互为矛盾之处。大兴安岭地区具有特殊情况,请到本站论坛参看相关讨论。)加格达奇区  【概况】 面积1587平方千米,人口15.5万(2002年)。邮政编码。拼音:Jiagedaqi Qu。  【区划】 辖6街道(卫东、红旗、曙光、光明、东山、长虹)、2乡(加北、白桦)。驻加格达奇。松岭区  【概况】 面积7408平方千米/15799平方千米,人口3.9万。邮政编码。拼音:Songling Qu。  【区划】 辖5镇(小扬气、大扬气、劲松、古源、新天)。驻小扬气镇。新林区  【概况】 面积8790平方千米/8786平方千米,人口5.8万。邮政编码。拼音:Xinlin Qu。  【区划】 辖8镇(新林、翠岗、塔源、大乌苏、塔尔根、碧州、林海、宏图)。驻新林镇。呼中区(呼中林业局)  【概况】 呼中区(呼中林业局)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大兴安岭伊勒呼里山北麓,东与新林区毗邻,南隔伊勒呼里山分水岭与松岭区、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相望,北和塔河县、漠河县相连,西与自然保护区、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左旗交界。四面环山,中部为呼玛河河谷,地形西南部多高山竣岭,东北部多丘陵河谷,形成同西南向东北拔逐渐降低的地貌特征。面积7698平方千米/9403平方千米/7419.99平方千米,人口5.7万。邮政编码。拼音:Huzhong Qu。  【区划】 辖6镇(呼中、呼源、碧水、宏伟、雄关、苍山)。驻呼中镇。地图林业局  一、林业部所属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林管局)辖10个林业局,61个林场。   松岭林业局(驻小扬气镇) 辖5个林场,即绿水林场、古源林场、大扬气林场、壮志林场、新天林场。  新林林业局(驻新林镇) 辖8个林场,即塔源林场、宏图林场、新林林场、大乌苏林场、碧洲林场、翠岗林场、塔尔根林场、富林林场。  塔河林业局(驻塔河镇) 辖6个林场,即瓦拉干林场、蒙克山林场、塔林林场、绣峰林场、盘古林场、沿江林场。  呼中林业局(驻呼中镇) 辖6个林场,即雄关林场、呼源林场、苍山林场、宏伟林场、呼中林场、碧水林场。  阿木尔林业局(驻漠河县劲涛镇) 辖6个林场,即长山林场、依林林场、龙河林场、兴安林场、红旗林场、青松林场。  图强林业局(驻漠河县图强镇) 辖7个林场,即奋斗林场、二十八站林场、育英林场、壮林林场、潮河林场、卧龙河林场、潮满林场。  西林吉林业局(驻西林吉镇) 辖5个林场,即河湾林场、前哨林场、河东林场、古莲林场、金沟林场。  十八站林业局(驻塔河县十八站乡) 辖6个林场, 即十八站林场、查班河林场、小根河林场、白银纳林场、永庆林场、双河林场。   韩家园林业局(驻呼玛县韩家园镇) 辖1个林场,即韩家园主伐林场。  加格达奇林业局(驻加格达奇区) 辖10个林场,即古里林场、白桦林场、东风林场、翠峰林场、跃进林场、多布库尔林场、达金林场、大黑山林场、大子扬山林场、罕诺河林场。  二、黑龙江省所属大兴安岭行政公署营林局系统辖3个县林业局,6个林场。  呼玛县林业局(驻呼玛镇) 辖十二站林场、三卡林场、金山林场、嘎拉河林场。   塔河县营林局(驻塔河镇) 辖二十二站林场。  漠河县营林局(驻西林吉镇) 辖漠河林场。
“”,& 2006-, Some Rights Reserved.释放政策效力
动态信息报送统计
单位名称采用量总分
【友情链接】
县区林业局
各地市政府网站
林业子站群
版权所有:大兴安岭地区行政公署办公室
技术支持:大兴安岭行政公署计算机网络中心 ICP证号:黑ICP备号您的位置:首页 &
& 大兴安岭地区地图
历史改革先秦时期,为东胡部落联盟体属地。西汉时期,为汉廷护乌桓校尉和辽东属国都尉双重统辖。三国、两晋时期,为鲜卑拓跋部辖区。北魏时期,岭南为乌洛候地,岭北为室韦地,均隶属北魏王朝。隋唐时期,为室韦督都府属地,受平卢节度使管辖。辽代,岭南为上京道东北路招讨司所辖,岭北为乌吉敌烈统军司所辖。金代,岭南归蒲与路所辖,岭北为东北路招讨司所辖,北部为乌古敌烈统军司所辖。元代,成吉思汗于1214年,将岭南分封于大弟弟拙赤·哈萨尔和二弟合赤温·额勒赤,将岭北分封给三弟帖木哥·斡赤斤。1288年,元朝实行行省制,为辽阳行省开元路管辖。明代,属奴儿干指挥都司管辖。今漠河县为木河卫管辖,塔河县为塔哈卫管辖,呼玛县和新林区为额克卫管辖,加格达奇区、松岭区和呼中区为坚河卫管辖。1645年(清顺治二年),为盛京驻防内大臣(1646年改称昂邦章京)管辖。1653年(清顺治十年),由镇守宁古塔昂邦章京管辖。1662年(康熙元年),由镇守宁古塔等处地方将军所辖的宁古塔副都统衙门管辖。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由镇守黑龙江将军衙门所辖的瑗珲副都统管辖。1689年(康熙二十八年),达斡尔、鄂温克和鄂伦春族人由布特哈总管衙门管理(副都统级)。1690年(康熙二十九年),岭南由黑龙江将军衙门所辖墨尔根副都统管辖。岭北由瑗珲副都统管辖。1731年(雍正九年),布特哈总管总理大兴安岭各族八旗事务,隶属黑龙江将军。1734年(雍正十二年),岭南划归呼伦城总管统辖。岭东南由墨尔根副都统管辖,岭北由瑗珲副都统管辖。1743年(乾隆八年),岭西改由黑龙江将军所辖的呼伦贝尔副都统管辖。1871年(同治十年),清廷将大兴安岭鄂伦春族人按住地分为五路编为佐。阿力河流域为阿力路佐领管辖,呼玛河流域为呼玛尔路佐领管辖,多布库尔河流域为多布库尔路佐领管辖。1882年(光绪八年),由黑龙江将军兴安城总管管理鄂伦春五路。1883年(光绪九年),兴安城总管撤裁。鄂伦春阿力路、多布库尔路由黑龙江将军墨尔根副都统管辖,呼玛尔路由瑗珲副都统(亦称黑龙江副都统)管辖。1884年(光绪十年),布特哈衙门改制为布特哈副都统,总领鄂伦春五路和索伦部。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清廷撤裁布特哈副都统,以嫩江为界分设东、西布特哈总管衙门。今大兴安岭地区为西布特哈总管衙门管辖。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岭南为黑龙江行省(简称黑龙江省)呼伦兵备道呼伦直隶厅管辖,岭北为瑗珲兵备道瑗珲直隶厅管辖。1909年(宣统元年),今漠河县为珠尔干河总卡伦和漠河总卡伦管辖,今塔河县、呼玛县为呼玛尔总卡伦管辖。1912年(民国元年)6月25日,岭北隶属民国政府黑龙江瑗珲兵备道(同年8月26日改为黑河道)瑗珲直隶厅。同年7月1日,呼玛尔总卡伦改制为呼玛设治局。岭南属少数民族上层叛乱分子的“伪呼伦贝尔地方自治政府”。1914年(民国三年),岭南隶属黑龙江省龙江道布西总管公署。同年1月11日,岭北呼玛设治局改制为呼玛县,漠河总卡伦改为漠河设治局,隶属黑河道。1915年(民国四年),岭南改制为布西设治局管辖,隶属黑龙江省龙江道。1917年(民国六年),岭北漠河设治局改制为漠河县,隶属于黑龙江省黑河道。1920年(民国九年),岭南隶属于呼伦贝尔善后督办。1925年(民国十四年),呼伦贝尔善后督办改制为呼伦贝尔道,辖岭南地区。1929年(民国十八年),岭北呼玛县辟设欧浦县。呼玛县、漠河县、欧浦县隶属于黑龙江省黑河市政筹备处。岭南隶属于呼伦贝尔市政筹备处。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岭南为伪兴安分东省管辖,岭北三县为黑龙江省管辖。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岭南为新合并的伪兴安东省所辖的巴彦旗管辖,岭北三县为伪黑河省管辖。1943年(民国三十二年),岭南由新合并的兴安总省所辖的巴彦旗管辖。1945年11月,东北人民政府将原伪北安和伪黑河两省合并,设立黑龙江省。岭北三县由黑龙江省黑河地区行政办事处管辖,岭南由呼伦贝尔自治省(1946年3月,改为呼伦贝尔临时地方政府)巴彦旗管辖。1946年3月,岭南由纳文慕仁盟巴彦旗管辖。8月12日,岭北三县由黑龙江省黑河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管辖。1947年2月,岭北三县隶属黑嫩省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3月,漠河县、欧浦县合并于呼玛县。9月呼玛隶于属于新黑龙江省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5月,兴安岭省撤销,内蒙古自治区成立,纳文慕仁盟隶属内蒙古自治区,岭南属纳文慕仁盟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与巴彦旗合并)管辖。日,岭南隶属于新成立的呼伦贝尔盟。9月,岭北呼玛县隶属于黑龙江省新改称的黑河专员公署。日,岭南由呼伦贝尔盟新成立的鄂伦春族自治旗领导。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成立会战指挥部,开发建设大兴安岭东北坡。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行政区一部分,黑龙江省黑河专区呼玛县全部和嫩江县行政区一部分,划归会战区。初步规划在会战区内建设大杨树、松岭、呼中、新林、塔河、阿木尔、古莲、十八站、库伦斯、南瓮河、霍龙门11个林业公司。同年8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于大兴安岭会战区成立大兴安岭特区人民委员会(省辖市级),受会战指挥部和行政区所在省(自治区)双重领导,地方行政工作受黑龙江省政府领导。各林业公司设区政府,林场设乡(镇)政府。1965年1月,林业部在大兴安岭会战区设立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与大兴安岭特区政府实行政企合一的管理体制。日,黑河专区呼玛县“嫩漠公路”以北和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东南部划入大兴安岭特区的行政区。日,大兴安岭特区人民委员会改为大兴安岭特区“革命委员会”。日,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划归黑龙江省领导。大兴安岭特区改为大兴安岭地区。原属黑河地区的呼玛县和原属呼伦贝尔盟的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鄂伦春族自治旗,全建制划归大兴安岭地区管辖。原属牙克石林管局管理的阿里河林业局、甘河林业局、吉文林业局和克一河林业局划归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领导。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隶属于黑龙江省林业总局。日,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和鄂伦春族自治旗划归内蒙古自治区管辖。原属鄂伦春族自治旗的加格达奇区、松岭区仍由大兴安岭地区管辖,但原属地权不变。阿里河、甘河、吉文和克一河林业局划归牙克石林管局管辖。同年6月,大兴安岭林管局为林业部直接领导的企业。日,大兴安岭地区“革命委员会”改为大兴安岭行政公署,成为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日,古莲区改设漠河县,塔河区设塔河县。日,大兴安岭林管局企业管理体制(计划、财务)单独运作,仍直属林业部,与行政公署合署办公。日,国务院批准行署、林管局所在地加格达奇区为县级区建制。1991年,国务院确定大兴安岭林管局为全国首批55家企业集团之一。1996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大兴安岭林业集团成立。自然概况大兴安岭地区是国家重点国有林区和天然林主要分布区之一,也是我国唯一的寒温带明亮针叶林区和国内仅存的寒温带生物基因库,森林覆盖率79.83%。截止2008年末,全区有林地面积665.1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5.14亿立方米。主要树种有兴安落叶松、白桦、樟子松等。在浩瀚的绿色海洋中繁衍生息着寒温带马鹿、驯鹿、驼鹿(犴达犴)、梅花鹿、棕熊、紫貂、飞龙、野鸡、棒鸡、天鹅、獐、狍、野猪、雪兔等各种珍禽异兽400余种,野生植物1000余种,成为我国高纬度地区不可多得的野生动、植物乐园。在千山万壑间纵横流淌着甘河,多布库尔、那都里、呼玛、额木尔等二十多条大小河流,最终注入了边陲人民的母亲河---黑龙江。这里盛产鲟鳇鱼、哲罗、细鳞、江雪鱼等珍贵的冷水鱼类,用“棒打獐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来形容这里的野生动物资源实在不为过。人们赞美大兴安岭是聚宝盆,称它“遍地皆为宝,天下也难找。”这里的地上、地下资源极为丰富。地势特点:地势呈西高东低,位第一阶梯第二阶梯及其结合部,南北走向的中山系大兴安岭山脊以东为第一阶梯地,以西为第二阶梯地。海拔300-700米。全区地形总势呈东北--西南走向,属浅山丘陵地带。北部、西部和中部高。平均海拔573米;最高海拔1528米,系伊勒呼里山主峰--呼中区大白山;最低海拔180米,是呼玛县三卡乡沿江村。冬寒夏暖,昼夜温差较大,年平均气温-2.8℃,最低温度-52.3℃,无霜期90-110天,年平均降水量746毫米,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森林资源:大兴安岭地区是国家重点国有林区和天然林主要分布区之一,也是我国唯一的寒温带明亮针叶林区和国内仅存的寒温带生物基因库,森林覆盖率79.83%。截止2008年末,全区有林地面积665.1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5.14亿立方米。主要树种有兴安落叶松、白桦、樟子松等。动植物资源:大兴安岭是我国高纬度地区不可多得的野生动植物王国。这里生长着野生维管束植物900多种,包括笃斯、红豆、山葡萄等野生浆果;黄芪、灵芝、五味子等药用植物;木耳、蘑菇、猴头等食用菌类;蕨菜、百合等山野菜。这里有鸟类250种(亚种),国家重点保护鸟类46种。哺乳动物56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9种。其中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有紫貂、貂熊等;二类保护动物有棕熊、猞猁、马鹿等。这里还有味道鲜美的冷水鱼类哲罗鱼、细鳞鱼等均为水中珍品。矿产资源:大兴安岭地区矿产资源富集,素有“乌金铺地,黄金镶边”之美誉。已发现的有色金属、贵金属和非金属等矿产43种(含亚矿种),已被国家列为重点找矿靶区。在德尔布干和大兴安岭两个成矿带先后发现了漠河砂宝斯岩金矿、新林塔源铅锌矿等一大批大中型矿床,现已成为我国有色金属开发和冶炼加工的潜在经济区。水资源:大兴安岭地区可利用水资源总量160.76亿立方米/年,水能理论储备78.04万千瓦,电站装机容量可达89.6万千瓦,年可发电25.3亿度以上。旅游景区旅游景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龙江呼中自然保护区;黑龙江南瓮河自然保护区;黑龙江双河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北极村国家森林公园,呼中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大兴安岭的旅游资源占据了当今世界三大旅游资源——森林、冰雪和海洋中的两项,种类众多、功能齐全、含量巨大。这里天蓝、水净、空气清新、无工业污染,堪称一方人间净土。中国旅游专家对大兴安岭旅游资源的总体评价是:神奇天象、本态自然、神秘民族、迤逦界江、浩瀚林海和高寒冰雪。截止到2009年9月,全区共有国家A级以上旅游景区景点10家。其中,AAA级的有7家,分别是北极村、北山公园、地区资源馆、万亩种子园、新林大乌苏鹿苑、塔河栖霞山公园和图强林业局博物馆。AA级的有漠河五六火灾纪念馆和兴安湖渡假村。A级的有古里旅游区。一、史迹遗存:嘎仙洞石室“嘎仙洞”是古代鲜卑族人的发源地,嘎仙是鄂伦春语“猎民之仙的意思。“鲜卑石室”嗄仙洞是拓跋鲜卑的祖庙所在之地。嘎仙洞是天然山洞,洞口在高出平地约25米的峭壁上,面积约2000平方米,最高处达20多米。西北有一向上的斜洞,坡度约20°。主洞中部放置一块约3米见方的天然石板,地下堆积较厚的青苔。洞内西壁上有北魏太平真君拓跋焘派遣中书侍郎李敞来祭祖时刻的铭文。在地表以下1.3米的黄色粘沙土层中,曾出土有打制的石器,表明这里可能存在着更早的文化遗存。雅克萨古战场遗址雅克萨古战场位于漠河境内。1650年(清顺治七年)9月,我国领土漠河雅克萨被沙俄侵略军强行占领,并修筑大量工事,取名阿尔巴津诺。1684年雅克萨已成为沙俄侵华的军事基地。清政府为稳定边塞,收回领土,于1685年开始了雅克萨之战。康熙皇帝趁平定三藩、台湾已统一的有利时机,对沙俄侵略者实施反击,并一举取得了胜利。雅克萨之战沙俄侵略军以失败而告终,签署了中俄两国的第一个边界条约《中俄尼布楚条约》。现在,在雅克萨古战场遗址上,当时的炮台、城堡仍清晰可见。李金镛祠堂位于漠河金沟林场。清代爱国名人李金镛,清光绪十四年奉朝旨深入漠河开矿屯垦。2007年,漠河县投资650余万元在原址上进行重、扩建。祠堂主殿陈列着李金镛塑像、清政府有关老沟金矿事宜的奏折及部分实物文本。东厢房为幕僚馆,陈列着刻有协助李金镛创办和管理金矿的90余名幕僚的浮雕画;西厢房为功德馆,陈列了2000余件出土的采金工具和20余幅图片,充分展示了当年老沟金矿的采金生活,讲述了李金镛为国为民、镇守边疆作出的卓越贡献。胭脂沟位于漠河县西林吉镇,又称老金沟。它全长14公里,是额木尔河的支流,以盛产黄金闻名于世。相传,1877年一位鄂伦春老人在此葬马掘穴,不但发现了许多金苗,还在老沟河底捞起的河沙中发现金沫几乎占了一半。此消息迅速在周边地区传开,吸引了大批俄国人来此窃采黄金。与此同时大批中国人也逐渐寻金而来,仅1883年至1884年两年就盗采21.9万余两。1887年清政府指派北洋大臣李鸿章督办,调吉林候补知府李金镛主持办理漠河金厂。仅1889年清政府从这里就获得黄金达两万两,1895年获5万多两,老金沟的黄金开采达到了顶盛时期。胭脂沟开采黄金100多年来,这里的沙土已被筛淘过几十遍,但至今仍可淘到黄金,可见黄金储量之丰富。二、风景名胜神州北极黑龙江漠河县、抚远县与新疆喀什市、海南省三亚市是我国东西南北四个极点的行政区,并称为中国“四极”。漠河县北极村是我国位置最北的村落,一年四季不断有游人寻北而来。这里有“最北一家人”、“北陲哨兵”、“北极沙洲”、“北极林海观音”等众多最北特色景观。北极光与极昼极夜北极光现象是大气层受到太阳发射出的带电粒子的冲击而引起大规模放电形成的。极光瞬间变幻,一般可分为弧状极光、带状激光、片状极光、放射状极光等。全世界只有芬兰、阿拉斯加等少数高纬度国家和地区可以观测到北极光。漠河县的北极村是我国唯一可观赏到北极光和极昼、极夜现象的地区。五花山每年9月开始随着气温的变化,山上的树叶便开始逐渐变黄,整个大兴安岭也开始由北向南呈现出秋光绚丽、层林尽染的景象。大兴安岭的五花山红似丹霞,绿如翡翠,黄像傲菊,橙似火焰,让人看了眼花缭乱。每到这个季节,都有来自祖国各地的摄影家和摄影爱好者前来采风。映山红滑雪场位于加格达奇光明社区南部3.9公里处,山顶可俯视兴安美景,鸟瞰加格达奇市容。这里每年积雪期180天以上,从每年的10月下旬到次年5月上旬均可以开展滑雪旅游活动,是我国纬度最高、雪期最长、距离中心城市最近的滑雪场,也是我国初冬滑雪胜地、晚春滑雪的乐园。映山红滑雪场占地16万平方米,山顶海拔581.252米,垂直落差近200米,有初、中、高级雪道及雪圈娱乐道、单板公园道共计6条,全长5500多米。一些滑雪队在这里进行全运会、大冬会的备战训练。大白山风光大白山在北温带最大的森林生态自然保护区——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是大兴安岭北段最高峰。山势南陡北缓,海拔较高,峰顶为1528.7米。它具有典型的森林植被垂直带景观特色,5、6月份的时候往往可以见到山巅白雪皑皑,山下万木葱绿的景色。大白山山腰有山泉,山顶多石海,石头上多生有石耳。山坡下部平坦的地方则形成了石堆、石海、石河。90年代后期,这里就成了一些旅游网站和登山爱好者、驴友的重点旅游目的地之一。吴八老岛位于黑龙江上游413公里处,黑龙江主航道我方一侧,现归呼玛县三合村管辖。它由三个椭圆形彼此孤立的沙岛组成,枯水期连成一片,面积约1.55平方公里。因三合村居民吴相连,绰号吴老八,全家五口在岛上居住耕种土地而得名。吴八老岛历来属于我方领土,在中苏关系紧张时期,曾发生过著名的“吴八老岛”事件。日至9月6日,苏方向我方进行了多次射击,共八千多发子弹,射击最大纵深约1000多米。如今经中俄堪定国界后确定吴八老岛为中国领土,三合村民依旧在岛上耕种生活。如今,游客可以乘船登岛游览,不但可以品尝黑龙江鱼的美味,还可参观边防山顶观察哨,看到俄方村民的生活活动的情景。鄂族风情鄂伦春族是我国56个民族中人口较少的民族,在大兴安岭主要分布在塔河县和呼玛县。鄂伦春族世代靠逐狩猎为生,上世纪50年代,他们才走出白桦林,开始半耕半猎的定居生活。“鄂伦春”是民族自称,鄂伦春语称山顶和鹿为“鄂伦”,称人为“春”,故“鄂伦春”意为“住在山岭上的人们”或“使用驯鹿的人们”。清朝以前,鄂伦春族被称为“索伦部”、“打牲部”或“使鹿部”。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为鄂伦春族。鄂伦春族信奉萨满教,崇拜自然物,有自己的语言,无文字。服装以狍式为主,狍皮服、狍皮帽是鄂伦春族人的传统服饰之一。最具特色的是狍头皮帽,这种帽子不仅保暖御寒,还是狩猎的极好伪装。鄂伦春族最擅长手工艺品,能将桦皮经蒸煮后制成饭盒、针线盒箱子或者轻巧的桦皮船等桦皮制品,并在上面雕绣各种美丽的图案,曾受到过朱鎔基总理的赞许。交通运输大兴安岭地区境内有嫩林、伊加铁路。客运列车南出可直达哈尔滨、沈阳、北京,西出可直达海拉尔、满州里,林呼、塔韩支线贯通区内全境;城乡公路四通八达,嫩漠公路、111国道、黑河公路均与大兴安岭相连,直通哈尔滨并加入黑龙江省内各地市公路网,公路通车里程达1560公里;水上航运沿黑龙江顺流而下直通佳木斯,哈尔滨,经俄罗斯庙街可出海实现江海联运。漠河机场是我国在最寒冷地区、在永冻土地质条件下建设的首个机场,是祖国最北端、北纬50度以上建成的第一个民用机场,是我国第一个实现运营由机场集团公司管理,应急救援、公安、急救、消防由地方政府负责,成本由国家、地方、企业共同分担的小型机场。漠河机场飞行区技术人员等级为4C级,设计2015年旅客吞吐量为12.2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为720吨,飞机起降架次3588架次,机场总占地面积158.7万平方米,跑道长度2200米、宽45米,航站楼、航管楼及附属设施建筑面积7000余平方米,航管、导航、助航、灯光、通讯、供电、供油等配套设施齐全。漠河机场已于日正式通航。44年前,英雄的开发建设者们挺进高寒禁区,铸造了大兴安岭精神。今天,新时期的大兴安岭人又征服长年冻土,在中国的最北极,成功地架起了一条空中“天路”。其他大兴安岭地区的特殊性:说它特殊,原因有三:一:大兴安岭地区地跨黑龙江、内蒙古两省区,其行署所在地的加格达奇区在内蒙古境内,松岭区也在内蒙古境内,这两个区在行政上隶属黑龙江,但在地理上属于内蒙古,内蒙古的地图上将这两个区划归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这两个区在鄂伦春自治旗的行政体系上连乡镇都不是(当然内蒙古管辖不了这两个区),因为这个原因,黑龙江省每年都要支付一定的土地补偿费给内蒙古。二:作为地区,其行署所在地一般都是县和县级市,行署所在地是“区”的建制的,全国仅此一个!,三:中国的行政区划体系官方只承认大兴安岭的3个县,而不公开承认大兴安岭的4个区,这4个区没有全国统一的行政区划编码,不在国家各项统计范围之内,这4个区的人口被计算在塔河县人口内。从某种意义上讲,是“黑区”。另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列表中找不到加格达奇等4个区。行政区划争议:关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要求收回加格达奇区和松岭区的问题,由于加格达奇和松岭区在地理上属于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为此黑龙江省政府每年要支付一定的费用给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加格达奇作为地区公署驻地,已经具备了一个地级市的规模,在经济实力和城市规模建设上远远超过了它地图上隶属的县城鄂伦春自治旗的县城规模。基于各种原因,呼伦贝尔市和鄂伦春自治旗纷纷要求内蒙古自治区政府能够协调黑龙江省政府,收回加格达奇和松岭两地,呼伦贝尔市政府、人大、政协多年来多次向上级要求收回两地,但两地作为历史遗留问题,同时涉及林区问题,又涉及国家林业局,成为短期内无法解决,只能维持现状的棘手问题。备注:大兴安岭地区面积8.46万平方千米,其中位于黑龙江省内6.66万平方千米,包括呼玛县、塔河县、漠河县和新林区、呼中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内1.8万平方千米,包括加格达奇区、松岭区。有韩家园、十八站、阿木尔、图强等十个林业局。大兴安岭地委、行政公署和林业集团公司设在加格达奇。大兴安岭欢迎您!城市建设概述:近几年来全区的城镇改造和建设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全区城镇建设得到了大发展、大提高、大变样,实现了地委提出的“一年一小变,三年大变样”的目标。加格达奇、漠河、呼玛、塔河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群众安居乐业,经济繁荣,人心稳定。一座座小区楼房拔地而起,城镇绿化初见成效,道路宽阔平坦四通八达,夜晚城镇灯火辉煌,大兴安岭变得一天天美起来……,人们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我区城镇建设取得的长足发展。城镇建设规划先行,按照城市建设以规划为“龙头”,在总体规划控制下,我区以控制性详细规划为指导,实现城市建设综合开发、成片改造的建设思路,全区相继完成了新一轮规修编工作。1999年后完成了新世纪广场、站前广场、商业步行街、职业学院以及阳光小区、北秀小区等建设规划,从此我区建设走上了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正轨。在规划指导下,我区尤其是大兴安岭首府所在地加格达奇开始了大规模城镇建设,从1997年建成加格达奇安悦小区开始至去年末,相继新建了阳光、北秀、青松苑、康庄等小区,共建经济适用住房和商品房101万平方米,全区人均居住面积达到14.8平方米。以加格达奇为重点的城镇建设全面铺开,以新世纪广场为核心,人民路为轴线,以道路改造、步行街和西道口立交桥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相继完工投入使用。新世纪广场的建设结束了我区没有大型文化广场的历史,2001年被评为全省十佳广场之一,还建成了我区第一条商业步行街。2002年建成了西道口立交桥,极大地改善了加格达奇南北交通瓶颈制约问题。加格达奇城镇建设带动了其它县区局城镇建设的发展,1998年至2003年末,全区共投入城镇建设改造资金36亿元,使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目前建成大型文化广场10个,占地12.9公顷,总投资4310万元,提高了城镇品位,为林区人民开展文化生活提供了休闲娱乐集会场所。我区还加快城镇道路改造步伐,提档升级;共新建改造城镇道路103公里,总投资2.12亿元,现在高级和次高级道路已达到209公里。建设城镇白色出口路67.9公里,结束了我区没有高等级公路的历史,去年574公里的加漠公路已全线交付使用。为解决我区人民吃水难问题,完成了加格达奇自来水改造工程,塔河、新林等8个林业局的自来水改造工程也交付使用,共新增日供水能力6.25万吨,全区日供水能力达10.4万吨,使10万人结束了长期饮用地表水的历史,目前,全区自来水普及率达60%,比1998年提高15.6个百分点。新增集中供热面积103万平方米,目前全区集中供热面积达到148万平方米。建成了一批我区标志性公共建筑如会展中心、林田大厦等。2002年地委、行署、林管局决定把办公楼建在铁道南,从而带动了加格达奇铁道南区域的发展。发展概况:纵观大兴安岭地区的开发历史,它经历了“因林而生、因林而兴、因林而衰”的发展过程。1998年以来,在国家天保工程、西部开发等政策的支持下,全区逐渐摆脱了资源危机、经济危困的“两危”困境。经过“十五”时期的调整和发展,林区经济社会呈现出逐步加快的良好态势。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大兴安岭地区确立了“实施生态战略,发展特色经济,构建和谐兴安,建设社会主义新林区”和“生态立区、项目兴区、工业富区、打造园区、富民强区”的工作思路,抢抓有利机遇,着力推进生态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开辟了一条“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林区特色发展之路。2008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9.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1%,增速较上年加快1个百分点,是近十年来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一年,经济实力得到显著提升。
| W3C XHTML 1.0
Copyright & 2016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兴安岭加格达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