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手足口病吃什么药病

预防手足口病 关键提高抵抗力 - 预防/手足口病/益生菌 - 育儿网
当前位置:
预防手足口病 关键提高抵抗力
更多关于// 的文章
的其他文章
最新宝宝图片
推荐博客文章
“何老师,我家儿子不肯阅读,回家就是玩玩具,怎么办啊?家长们无比的郁闷与焦虑。
育儿论坛每日精选
育儿网 版权所有
苏公网安备号春季幼儿预防手足口病的知识 让宝宝健康成长 - 七丽女性网
春季幼儿预防手足口病的知识 让宝宝健康成长
来源:七丽女性网
春季是疾病传染的高峰季节,特别是手足口病,家长如何才能让幼儿预防手足口病呢?今天育婴达人就要教大家几个手足口病的预防知识,让宝宝能够健康快乐成长!
什么是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手足口病预防知识:1、首先要让宝宝严格遵守爱卫生的好习惯,不管是饭前便后、还是外出后都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宝宝洗手,避免接触其他已经患了手足口病的孩子。2、然后要纠正宝宝爱吸吮手指、抠鼻孔、咬食玩具等不卫生的小动作,以免病毒从口中进入到身体中。3、还有就是家长在接触宝宝之前,不管是替宝宝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4、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奶嘴、奶瓶、餐具、毛巾等物品用50℃以上的热水浸泡30分钟或者煮沸3分钟,食具也要用煮沸20分钟的方法进行消毒。5、不要让宝宝喝生水、吃生冷食物,在为宝宝烹饪食物的时候,要将食物彻底清洗干净,并加热煮熟,不给孩子食用剩饭剩菜,不要将蛋糕、饼干等食品长时间暴露于空气中。6、手足口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宝宝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如果宝宝出现手足口病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扩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大家都在搜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专家访谈视频
北京地坛医院感染一科主任陈志海在访谈中告诉了我们什么是手足口病,详细介绍了它的发病症状,如何预防手足口病,并解答了手足口病相关问题。
  手足口病(HFMD)是婴儿和儿童的一种常见疾病。以发热、口腔溃疡和疱疹为特征。初始症状为低热、食欲减退、不适并常伴咽痛。发热1-2天后出现口腔溃疡,开始为红色小疱疹,然后常变为溃疡。口腔疱疹常见于舌、牙龈和口腔颊粘膜。1-2天后可见皮肤斑丘疹,有些为疱疹,皮疹不痒,常见于手掌和足底,也可见于臀部。
  手足口病通常不严重。几乎所有病人不需治疗便可康复。手足口病通常在7-10天内痊愈。并发症不常见。极少病人可并发无菌性或病毒性脑膜炎,其症状是发热、头痛、颈直或背痛,这需要住院治疗一段时间。
精彩访谈实录
问:手足口到底是怎么回事?它传染是怎么样的?
通过饮食进入消化道进行繁殖,脱落以后随着粪便然后消化传播,我们直接可以说叫做粪口传播。另一个途径就是呼吸道,这个病毒复制的过程在整个消化道的长度非常长,包括咽部进行传播。疱疹里面有很多病毒,这些病毒随着你有咳嗽,打喷嚏都可以传播,这些就是呼吸道传播。既然有疹子,疹子里面就很多很多病毒,如果破了就会污染小孩的玩具或者是周围的座椅或者衣服。另外它也可以直接人和人的接触也可以造成传播。
问:手足口病有没有一些相对明显的症状?
作为手口足病来说,我们觉得最典型的就是发热,当然也有患者不发热。就是有皮疹,手口足的一个疱疹,除了手口足这是在其他的部位,像肛门周围、臀部、膝盖这些区域,甚至其他身体的其他部位都可以有皮疹,这就是手口足病一个比较普通的情况。这种情况甚至不需要治疗,你只要在家隔离,正常的饮食,不要传染其他人,因为一个星期或者十来天就好了。
问:周继红:手足口病有没有一个潜伏期?
有,所有的病人都有潜伏期。我们传染病是一种病原体,这个不引起我们的患病。但是进入体内,病毒和细菌大量的在你体内繁殖。事实上它是借你的活细胞内才能够繁殖,细菌只要有营养,他就可以利用外界的营养繁殖,细菌可以,病毒不行。要繁殖到一定的量,引起我们身体的反应,才能够引起身体的疾病,这个就是一个潜伏性。手口足一般是两到七天,所以一周之内差不多。
问:手足口病一般采取什么样的治疗方式?
轻的病人我们采取一些对症治疗,体温比较高的我们进行退烧,还有的输一些能量维持他的身体需要,一般简单的处理一下就行了。如果是重的病人那就不一样了。用的药物也不一样,我们特别积极的方法,最积极的算是激素,减轻脑水肿,减轻全身的炎症反应,这个是我们最重要的激素。根据病人的激素量大和量小可以进行选择。有人说激素会不会引起骨头坏死和病情加重,也有一些人顾虑。有人说用激素会不会长胖大家都会有这样的顾虑。激素其实是一个比较好的药,但是我们必须用的时候要求要用得好。
  流行特点
本病常易在托幼机构中发生集体感染。院内交叉感染等也可造成传播。此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强度大,传播快,在短时间内即可造成大流行。“手足口病”地区分布极为广泛,欧美及亚洲等地没有严格的地区性,“手足口病”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冬季的发病较为少见。
专家表示,成人虽然不发病,但也可能成为隐性感染者,虽然没有症状却具有传染性,但记者在阜阳两家医院看到的情形是,患儿家长都没有任何防护,也不具备隔离条件,这给疫情防控带来一定的隐忧。
推荐阅读:
  易感人群
人对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普遍易感,受感后可获得免疫力,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但病毒隐性感染与显性感染之比为100:1,成人大多已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相应的抗体,因此,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4岁以内占发病数85%~9 5%。据国外观察报告,在人群中,每隔2~3年流行一次,主要是非流行期间新生儿出世,易感者逐渐积累,达到一定数量时,便为新的流行提供先决条件。我国天津市1983年流行后,散发病例不断,1986年再次发生流行,而且两次均为Cox Al6引起。
推荐阅读:
   流行方式
手足口病分布极广泛,无严格地区性。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冬季的发病较为少见。本病常呈暴发流行后散在发生,该病流行期间,幼儿园和托儿所易发生集体感染。家庭也有此类发病集聚现象。医院门诊的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严格,也可造成传播。天津市两次较大流行,托幼单位儿童发病率明显高于散居儿童。家庭散发,常一家一例;家庭暴发,一家多人或小孩子与成人全部感染发病。此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强度大,传播快,在短时间内即可造成大流行。
推荐阅读:
预防手足口病
(一)个人预防措施
1、饭前便后、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4、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5、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二)托幼机构及小学预防控制措施
1、本病流行季节,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
2、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3、进行清扫或消毒工作(尤其清扫厕所)时,工作人员应戴手套。清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
4、每日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
5、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
6、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要对患儿采取及时送诊、居家休息的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
7、患儿增多时,要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根据疫情控制需要当地教育和卫生部门可决定采取托幼机构或小学放假措施。
推荐阅读:
分享您防止手足口病的经验
网易博友申申宝贝:可怜小申申,最近不断生病,感冒咳嗽几乎没有停过。今天更是中招,去幼儿园时被卫生老师“拒之门外”,去医院检查,确诊是手口足病,非常容易传染的流行病。虽然高烧不过七八分,但是满口的疮口看了教人心疼。疼得他什么东西都不能吃,一整天几乎没有吃什么。睡觉还一直哭,唉~
网易博友fan_lina:回到家,发现儿子脚上有一个小红泡,我警觉了一下,马上翻开他的嘴唇一看,心理好疼呀,孩子的嘴里已经溃疡的不成样子了。是手口足病,是一种小儿常见传染性疾病,我抚摩他的小脸说:“你的嘴里疼不疼?”他点点头.我说,那你怎么不早点告诉妈妈你嘴里疼呢?他用无辜的眼神看了看我。[]
  入夏应预防手足口病
经过专家研究指出,手足口病是由柯萨奇病毒和肠道病毒所引起的,并具有流行性,病前患儿有接触史。发病时,患儿有发烧或感冒样症状,比如头痛、鼻塞,容易误诊为感冒。但一般小儿体温都不高,多在38℃以下,且持续时间较短,最短仅半天,长的也不超过三天。发病时,患儿的口腔、舌头、腭部、颊头会出现程度不等的大小疱疹,手足出现粟粒大疱疹和小丘疹。有的患儿在臀部和肛门处也会出现皮疹。部分患儿在口腔发生疱疹、破溃以后形成了小溃疡面,于是出现咽痛、流涎、拒食、哭闹不宁等症状,一般口腔溃疡可持续4周左右。
手足口病没有特异性治疗方法,只能对症治疗,比如:可以在疼痛的溃疡而上涂抹扑热息痛溶液,或者用盐水漱口可以缓解口胜疼痛。供给孩子足量的奶和水等饮料,但不要给孩子含水果汁的酸性饮品和固体食物。而中医认这种病是由于夏季气候炎热,儿童稚嫩体质容易遭受热毒侵袭而发病,所以治疗应以清热为主。
手足口病相关知识阅读
手足口病可以通过母亲胎盘传播给婴儿,而孕妇对疾病的免疫力一般会下降,是感染病毒的高危人群。在昨天由中福会主办的“妇幼保健公益咨询活动”中,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专家刘志伟提出了如此告诫。[]
肠道病毒EV71型感染主要表现为手足口病,但也可表现为其他疾病,手足口病可以由肠道病毒EV71型感染引起,也可以由柯萨奇病毒A组等其他肠道病毒感染引起,两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并不是一对一的关系。[]
编辑:申芒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什么是手足口病
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儿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为主要特征。少数患儿可能会出现中枢、呼吸系统损害,引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驰缓性麻痹、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容易发生死亡。少年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大多数不会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包括肠道病毒71型和A组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的某些血清型。
手足口病发病原因
引起的病原体主要为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的柯萨奇病毒A组的2、4、5、7、9、10、16型等,B组的1、2、3、4、5型等;肠道病毒71型;埃可病毒等。其中以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16型较为常见。肠道病毒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下生存与传播,对乙醚、去氯胆酸盐等不敏感,75%酒精和5%来苏亦不能将它灭活,但对和干燥敏感。各种氧化剂(高锰酸钾、漂白粉等)、甲醛、碘酒都能灭活病毒。病毒在50℃可以被迅速灭活,但1mol浓度二价阳离子环境可以提高病毒对热灭活的抵抗力,病毒在4℃可以存活1年,在-20℃可以长期保存,在外环境中病毒可以长期存活。
手足口病症状
1、一般症状表现(1)急性起病,潜伏期3-5天,有低热、全身不适、腹痛等前驱症。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疼痛性粟粒至绿豆大小水疱,手、足出现斑丘疹、疱疹,初起为斑丘疹,后转变为疱疹,圆形或椭圆形,约3-7mm如米粒大小,较皮疹为小,质地较硬,周围有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在灰白色的膜下可以见到点状或片状的糜烂面。皮疹消退后不留瘢痕或色素沉着,如有继发感染常使皮肤损害加重。(2)除了手足口外,也可以在臀部及肛门附近,偶尔看到在躯干和四肢出现疱疹,数天后干涸、消退,皮疹无瘙痒,无疼痛感。(3)个别小孩可出现泛发性丘疹、水疱,伴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心肌炎等。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4)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全病程约5-10天,多数可自愈,预后良好,无后遗症。2、重症病例表现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者)可出现脑炎、脑脊髓炎、脑膜炎、肺水肿、循环衰竭等。(1)呼吸系统表现为:呼吸浅......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
1、传播方式传播方式多样,以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病毒可通过唾液、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手绢、牙杯、、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亦可经水感染;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合格亦是造成传播的原因之一。2、易感人群人群对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由于不同病原型别感染后抗体缺乏交叉保护力,因此,人群可反复感染发病成人大多已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相应抗体,因此,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据国外文献报道,每隔2-3年在人群中可流行一次。3、流行方式手足口病分布极广泛,没有严格的地区性。四季均可发病,以春夏季多见,冬季的发病较为少见。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幼儿园和托儿所容易发生集体感染。家庭也有此类发病集聚现象。医院门诊的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严......
手足口病潜伏期
一般为3-6天,发病初期出现类似的症状,如发热、咳嗽、流鼻涕、恶心、呕吐等,发热情况可持续4-5天。的其它症状中,口腔黏膜疹出现比较早,起初为粟米样斑丘疹或水疱,周围有红晕,一般无疼痛及痒感,痊愈后不留痕迹。除此之外,口腔内会有疼痛的,导致吞咽困难,食欲减退;手足等远端部位出现或平或凸的斑丘疹或,皮疹不痒,斑丘疹在5天左右由红变暗,然后消退。手足口病的并发症并不常见,在罕见的情况下,才会引发病毒性脑膜炎。
手足口病严重吗
属于儿童常见疾病,到医院治疗后,按医嘱吃药,涂抹医生开的药膏,大约1周左右就会康复,爸妈不用太担心。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手足口病治疗
1、普通病例治疗(1)加强隔离:避免交叉感染,适当休息,清淡饮食,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2)对症治疗:发热、呕吐、腹泻等给及相应处理。(3)病因治疗:选用利巴韦林等。2、重症病例治疗(1)合并受累的病例:① 对症治疗:如降温、镇静、止惊(地西泮、苯巴比妥钠、水合氯醛等);② 控制颅高压:限制入量,给予甘露醇脱水,剂量每次0.5-1.0g/kg,Q4h-Q8h,根据病情调整给药时间和剂量,必要时加用呋塞米;③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每次1g/kg*2次或每次2g/kg*1次;④ 酌情使用糖皮质激素:甲泼尼龙1-2mg/(kg·d),分1-2次静脉滴注。重症病例可以短期大剂量冲剂疗法:甲泼尼龙15-30mg/(kg·d),3天后减量为小剂量;⑤ 呼吸衰竭者进行机械通气,加强呼理。(2)合并呼吸、循环系统受累的病例:① 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② 建立静脉通路,检测呼吸、、血压及血样饱和度;③ 呼吸衰竭时及时气管插管,使用正压机械通气,根据血气分析随时调......
手足口病治疗费用
在三甲医院,如果是没有什么并发症不住院,普通抗病毒输液每天大约120元左右,一般5-7天可治愈;如果是重症,需要住院,费用就会比较高,可能在左右,根据医院的情况和治疗药物不同,费用也有所不同。
手足口病如何护理
1、一旦发现感染了,宝宝应及时就医,避免与外界接触,一般需要隔离2周。宝宝用过的物品要彻底消毒:可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不宜浸泡的物品可放在日光下曝晒。宝宝的房间要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流通,温度适宜。有条件的家庭每天可用乳酸熏蒸进行空气消毒。减少人员进出宝宝房间,禁止吸烟,防止空气污浊,避免继发感染。2、饮食营养:如果在夏季得病,宝宝容易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需要适当补水和营养。宝宝宜卧床休息1周,多喝温开水。患儿因发热、口腔疱疹,胃口较差,不愿进食。宜给宝宝吃清淡、温性、可口、易消化、柔软的流质或半流质,禁食冰冷、辛辣、咸等刺激性食物。3、:(1)宝宝会因口腔疼痛而拒食、流涎、哭闹不眠等,要保持宝宝口腔清洁,饭前饭后用生理盐水漱口,对不会漱口的宝宝,可以用棉棒蘸生理盐水轻轻地清洁口腔。(2)可将粉剂直接涂于口腔糜烂部位,或涂鱼肝油,亦可口服2 、,辅以超......
相关知识点
相关专家解答
您好:手足口主要表现为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等特征,手足口病可服用抗病毒药物及清热解毒中草药及维生素B、C等治疗。日常作好口腔卫生。进食前后可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漱口,食物以流质及半流质等无刺激性食物为宜。 祝身体健康。
手足口病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潜伏期一般为2-10天之间。
您好:孩子手足口主要表现为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等特征,可服用抗病毒药物及清热解毒中草药及维生素B、C等治疗。日常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勤晒衣被,多通风。
病毒、细菌感染疾病都有潜伏期,病毒感染的潜伏期一般是2-10天。在医学角度,一般手足口病如果症状消失后再隔离一周没有出现皮疹或发热症状等,就可以解除隔离。
手足口病一般一周就可痊愈。约90%的手足口病属于轻症。重症手足口病需要医生判断症状,进行针对性治疗,这种情况一般较少。轻症手足口病一般在门诊就能解决,医生开药之后,让小孩在家好好休息,确保睡眠,补充足够的水分,吃些清淡食物和水果,自然就可以好的。
相关网友问答
相关词条712
联系编辑:吴佳子
联系邮箱: .cn (#改为@)
联系电话:020-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孩手足口病怎么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