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低碳经济的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因素有哪些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低碳经济作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保障能源供应安全及引领新一轮全球经济发展潮流的基本途径与战略选择,这已成为全球各国或地区政府的共识。低碳经济以其“低能耗、低排放和低污染”的优势受到世界各国政府所青睐,将其作为实现节能减排目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速经济快速复苏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发达国家凭借其低碳技术和制度创新优势,在政治、经济、技术、贸易和金融方面构筑全球新的竞争格局。中国作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也为全球气候变化作了积极贡献。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将绿色循环低碳经济作为生态文明建设重要内容,纳入到国家气候变化行动方案实施计划之中,采取一系列积极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据最新数据统计显示,以2005年为基准,2014年我国单位GDP能耗和CO2排放分别下降29.9%和33.8%,“十二五”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可如期完成,已成为世界节能和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国。但是,我国当前面临经济下行和应对气候变化双重压力,全球低碳经济发展对中国的影响不容忽视,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挑战。为此,厘清全球低碳经济发展趋势、影响以及给我国所带来的挑战,不仅对协调我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保障能源供应安全与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我国深度参与全球气候治理,推进人类共同发展重要担当。
一、全球低碳经济发展趋势
全球低碳经济发展竞争日益激烈,其发展趋势表现为国际政治、经济、技术、贸易、金融等方面构筑新一轮全球竞争格局。
趋势一:在政治上,抢占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进程领导者地位
低碳经济作为一种以“低耗能、低污染和低排放”为特征的全新经济发展理念,是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人类生产消费方式变革的更高级、更进步的生态文明,这一由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的生态价值观已形成全球共识。今后,低碳经济发展必将成为世界潮流,谁将引领低碳经济发展,谁就将占领未来经济发展的制高点。然而,世界低碳经济发展速度取决于全球气候变化谈判进程,为此,发达国家竞相抢占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进程领导者地位。全球气候变化谈判进入后京都时代,欧盟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谈判进程的实际主导者,但美国奥巴马政府已开始向欧盟全球气候战略主导权发起挑战,日本也不甘示弱,迫切抢占全球气候变化主导者地位。
趋势二:在经济上,谋求新一轮工业革命的领跑者
人类发展至今,历史上共经历了以蒸汽机、电力、原子能的发明和使用为标志的三次工业革命,前三次工业革命带来人类生产方式呈现几何数增长的同时,也带来生态环境恶化、自然资源和能源过度消耗、核灾难威胁,以及全球气候变暖等日益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棘手问题。过去曾经以追求人类物质财富增长为傲的经济发展模式,忽视了人类生态环境保护,已不适应当前人类转向生态文明的生态价值观要求。为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破解人类生存环境恶化、缓解能源日益短缺等问题,人类未来应走向以“新能源、新材料、新环境和新生物”为标志的人类第四次工业革命―“绿色工业革命”。新能源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标志,将引领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方向,其蕴含着巨大的市场潜力。为此,欧盟、日本继续保持新能源战略的强大优势,美国奥巴马政府也积极调整新能源战略,力求成为新一轮工业革命的领先者。
趋势三:在技术上,追求低碳技术的制高点
低碳技术是低碳经济的核心与动力,对提高和节约能源具有关键作用,也是低碳经济发展的技术保障,决定了低碳经济发展的深度与广度。发达国家非常注重低碳技术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基础和先导性作用,加大财政资金投入激励低碳技术创新,力求抢占全球低碳技术的领先地位和制高点。英国投入巨额资金致力于开辟新的清洁能源,发展海洋风能、海藻能源等绿色低碳技术,使得英国清洁能源技术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德国实行气候保护高新技术战略,致力于气候保护技术研发,抢占全球气候变化技术垄断优势。日本通过“新产业创造战略”计划推广太阳能发电、节能电器等低碳项目,保持在节能电器技术先进地位。美国凭借其先进的制造技术、酶催化剂技术、白色生物技术、原材料研究等四项绝对领先技术大力发展生物能源,追求新能源领域的领跑者。
趋势四:在贸易上,追求WTO规则下绿色贸易优势
近年来,国际贸易与全球气候变化问题越来越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得国与国之间的对外贸易摩擦不断。因国际贸易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产生重要影响,导致全球污染转移和变化,因此,世界贸易组织许可基于环境保护目的采取强制性或资源性标准(除“这些标准会产生国际贸易不必要的壁垒”以外)的“绿色贸易技术壁垒”。发达国家或组织为保护自身贸易优势对其他发达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采取以保护环境和消费者健康为托词的严格技术“绿色贸易壁垒”。自上世纪90年代起,欧盟就不断在产品标准、贸易及投资规则方面制定欧盟指令,甚至给全球制定诸如汽车尾气排放指标“欧Ⅲ”、“欧Ⅳ”等欧洲版的能源效率标准,试图与美国主导的“国际质量认证标准体系”相抗衡,力求成为全球标准体系规则制定的领导者。
趋势五:在金融上,寻求新金融体系下新话语权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目标,《京都议定书》不仅制定了全球温室气体承诺减排中长期目标,还制定了清洁发展机制(CDM)、联合履行机制(JI)和排放交易机制(ET)三种碳交易市场机制。碳排放交易限额将是未来新型的一种生产要素,蕴含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市场空间,其对应的结算货币随着全球碳交易市场的蓬勃发展迅速成为国际通行的结算货币,就可以在国际结算体系中与当前通行货币结算美元分庭抗礼。欧盟经过多年的内部磋商谈判和苦心经营,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交易市场,也是全球第一个跨越国界的碳排放交易体系,其碳排放限额交易总额也位居世界首位,该碳排放交易体系明确规定碳排放交易结算货币使用欧元标价直接结算,无须与美元挂钩,显示摆脱美元倾向。
二、全球低碳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
低碳经济作为以“低能耗、低排放和低污染”为特征的一种全新的可持续经济发展方式,将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经济结构,能源结构,贸易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
低碳经济是一种高效率、高效能、高效益的全新经济发展理念,注重清洁生产和和谐消费,将低碳思维贯穿于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中。清洁生产通过对生产过程的全程污染防治监控,减少环境污染风险,提高生态效率,使生产过程既满足人类需要又合理节约和消耗自然资源,以求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清洁生产对低碳清洁技术要求极高,是一种富有创新型的生产方式,是未来人类生产方式的主要发展方向。此外,低碳经济不仅带来人类生产方式的改变,也对人类生活方式产生重要影响,使生活消费转向理性和科学低碳消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保护消费观念,摆脱以往高碳的人类生产生活方式。
(二)低碳技术使经济结构产生根本性变革
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低碳技术的创新,脱离低碳技术的保障,低碳经济发展就成为空谈。低碳经济反映在经济结构领域就是要求经济结构绿色化、信息化、低碳化、轻型化,需要全球各国加大低碳技术研发投入,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以最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取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由以往的“高消耗、高污染和高排放”的“高碳”经济发展方式转向“低耗能、低污染和低排放”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在重工业化过程中,注重投入要素、生产过程、生产产品等轻型化,减少工业化过程中物资循环比重,实现传统重工业的转型升级。
(三)能源结构将告别“高碳”时代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迫切需要减少对化石能源消费与需求,降低化石、煤炭能源在人类一次能源消耗比重,加大对新能源的开发和使用力度,加强与人类生产密切联系的交通、建筑产业领域节能和清洁能源技术的科研攻关研究,尤其是加大以“风能、太阳能、核能、生物能”为代表的可再生新能源的技术研发,改变当前全球对煤炭、石油等碳基能源依赖的“高碳”能源消耗结构。新能源高效利用及总能源消耗比重大小是低碳经济的重要特征,全球海洋水能源、风能资源极为丰富,地球的70%由海洋组成,海洋风速大,对海洋风能利用潜力也大,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
(四)国际之间的碳博弈异常激烈
随着全球低碳经济的迅速发展,国际贸易的绿色壁垒将成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不可逾越的鸿沟,全球各国竞相抢夺低碳技术的制高点,形成相对比较优势,从而引导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可见,国际之间的碳合作与博弈异常激烈,将影响未来政治、经济等全方位的世界格局。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到《京都议定书》的签定,再到“巴厘岛路线图的”形成,以及“哥本哈根会议”的召开,这些协议及会议的达成无不体现国际间的碳合作与博弈,也是相互之间妥协的结果。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碳合作与碳博弈将不断的持久下去,直到双方力量相均衡达成一个稳定的协议为止。
三、低碳经济发展给中国所带来的挑战
(一)低碳经济相关法制建设滞后
中国是《京都议定书》缔约方国家之一,协议所承诺的具体减排目标对我国具有国际法律约束力,我国政府需要健全节能减排等低碳经济相关法律法规,确保依照协议执行国际碳减排义务。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在低碳经济发展领域应做好榜样,依据低碳法律法规严格执行碳减排标准。在中国,虽然制定了《可再生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等相关低碳领域法律法规,但各法还未健全,存在粗条规划,执行力不强的弊病。目前,当务之急是需要厘清法律法规体系,制定详细统筹低碳经济发展的纲领性《低碳经济法》,以求中国低碳经济发展道路有法可依。
(二)碳交易和碳金融体系亟需建立
碳交易是全球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产物,碳减排限额富余一国可以将其出售给碳减排限额紧缺一国,总体上可以实现全球碳减排总量目标,减少温室气体总体排放。将市场机制引入低碳经济领域,可以为低碳经济市场带来丰厚的资金。但是,目前中国低碳交易与碳金融体系还仍处于初级阶段,面临低碳领域投融资困境,在中国的低碳项目基本依赖政府的财政投入机制和国际机构的援助贷款,没有形成稳定的政府和市场投融资体系,尤其是直接融资、碳期权期货交易等一系列包括金融衍生品在内的碳金融体系几乎处于空白阶段,这成为中国低碳经济发展与壮大的最主要障碍之一。
(三)碳关税威胁我国的对外出口贸易
目前,发达国家欲将应对气候变化与国际贸易挂钩,纷纷实行碳关税政策,这给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出口贸易带来了巨大挑战。依据世界资源研究所对中国各部门碳排放统计,我国出口产品所含碳排放量是全球最高的,如果发达国家一旦对进口发展中国家商品征收碳关税,逼迫发展中国家实行碳减排,我国出口贸易将蒙受巨大损失。当前,我国对外贸易能常处于顺差状态,归于我国的传统粗放的高耗能经济发展方式,加之我国建材、机电、钢铁和化工等高碳产业占据了我国出口部门的50%以上,为此我们可以预见,碳关税对中国的出口贸易将带来严重的灾难。
(四)能源结构的失衡阻碍低碳经济发展步伐
我国以煤炭、石油为主的能源消耗结构,是长期影响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中国“富煤、缺油、少气”的自然资源禀赋特征,以及我国新能源研发及清洁能源技术的滞后,决定了我国以煤炭、化石为碳基能源为主的消费格局仍将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维持。这种高碳能源消耗结构,在传统经济形态中,因其具有比较成本优势受到青睐。然而,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这种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耗结构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技术改造和升级的枷锁。低碳经济是以“低排放、低污染、低能耗”为特色的高效率的经济发展方式,因此,当前以“高耗能”为主的消费结构与低碳经济的“低耗能”格格不入,日益成为低碳经济发展的一个障碍。
四、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加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健全低碳法律法规体系
由于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技术某种程度上带有公共产品属性,需要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加大低碳技术的研发支持力度,制定健全的低碳法律法规体系,为低碳经济发展保驾护航。通过激励政策引导,优化投资结构,重点倾斜低碳相关产业项目,对高碳产业项目进行限制,低碳领域项目给予优惠的财政、金融等政策激励其发展。健全与低碳发展相关的低碳技术、交易、投资、融资、监管等法律制度体系,增强低碳法律制度的可执行性、可操作性、公平性、可持续性,使低碳经济发展顺利推进。
(二)建立碳交易和碳金融体系,探索低碳经济国际合作
市场是低碳经济发展的活力剂,金融是低碳经济发展的枢纽,碳交易和碳金融已成为盘活低碳经济发展的“两大法宝”,将市场和金融两大因素引入低碳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目前,中国亟需建立政府投入机制、市场直接投资机制、市场直接融资机制等体系建设,加大商业银行对低碳项目的金融支持力度,为低碳经济发展解除资金瓶颈问题。中国是全球碳排放大国,也是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最大供应国,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碳交易市场具有重要意义,这为中国在全球范围内加强与发达国家碳减排合作提供重要了平台。
(三)构建绿色贸易体系,优化对外出口贸易结构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低碳经济发展势必与国际贸易相联系,国际贸易规则将在全球气候变化框架下有所调整,以适应未来低碳经济发展方向。发达国家纷纷制定不利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碳关税政策,迫使发展中国家实施碳减排,倒逼发展中国家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出口绿色产品,为全球气候变化作出积极贡献。我国应适时调整对外贸易政策方向,限制含碳排放量高的产业发展,出口低碳能耗产品,走绿色可持续对外出口贸易模式,切实履行国际碳减排义务,优化中国国际碳减排合作环境。
(四)调整能源消耗结构,构建节能减排科技创新机制
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共识,中国作为全球能源消耗大国,有责任有义务履行碳减排目标。为此,中国经济发展必须走低碳环保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将低碳节能观念贯穿三次产业运行之中,在人们日常生活当中推行低碳消费理念,优化能源消耗结构,摆脱以煤炭、化石为碳基能源消费依赖。中国要进入全球低碳技术创新先进行列,就必须将绿色科技创新作为经济发展战略,健全节能减排科技创新机制,加强低碳科技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创新发展低碳节能环保技术,保障和促进中国低碳技术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新华网.李克强:着力推进提质升级发展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EB/OL],/politics//c_.htm.
[2]何建坤,周剑,刘滨,孙振清.全球低碳经济潮流与中国的响应政策[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04):18-35.
[3]周杰,李金叶.发达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战略与中国的策略选择[J],世界农业,2015(02):1-4.
[4]周杰,李金叶.英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实践经验对中国低碳经济发展之路的探讨[J],世界农业,2015(06):155-159.
[5]纪玉山,纪明.李全叶.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及中国的对策研究[J],社会科学辑刊,2010(02):83-89.
[6]叶前林,何伦志.美国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做法及启示[J],经济纵横,2014(04):105-108.
[7]李艳君.世界低碳经济发展趋势和影响[J],国际经济合作,2010(02):28-33.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 ? ? ? ? ????
? ????? ??
? ? ? ? ???????
? ? ??省地方志办???? ???
?? ????省招商服务中心????
? ? 无为县高沟镇 ? ? ?马鞍山塘南镇??? ? 天长铜城镇
? ? ? ? ? ? ???
? ? ? ? ?????
?? ????旌德县人民政府?
? ?雨山区人民政府 ?杜集区人民政府 ?宿州马鞍山现代产业园区管委会?亳州芜湖现代产业园区管委会??
??合肥市董铺大房郢水库管理处 ? ???
?马钢股份有限公司第二炼铁总厂?安徽亚夏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合一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无为高沟镇人民政府?安徽盛世天源有限公司?
??安徽无为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 ?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中山路1号省行政中心1号楼8楼 邮编:230601
技术支持:决策支持网络中心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低碳经济有答案.doc15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1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1.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近期目标是什么?
2.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中期目标是什么? 3.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长远目标是什么? 4. 发展低碳经济,加速煤炭企业转型的对策与出路有哪些? 5. 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光伏产业发展存在哪些问题? 6. 简述我国低碳汽车产业化的创新思路? 7. 简述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 8. 要人口与环境、资源协调必须采取哪些措施? 9.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支持系统中的技术支持包括哪些?
10. 我国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容有哪些?
11.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意义有哪些? 12. 森林减少的影响和危害有哪些 13
低碳经济发展机制的构建包括哪些内容? 14. 低碳经济的特征有哪些?
128页 15. 在实践上,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在能源和环境方面还存在哪三个难以克服的问题?
156-157页 16. 中国低碳经济存在哪些问题?
17. 发展低碳经济的制约因素有哪些?
1. 在实践上,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在能源和环境方面还存在下列哪些难以克服的问题()。
A B C 156-157
A节能减排问题凸显
B能源结构严重高碳 C产业模式极不合理 D温室气体过量排放过多
2. 在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设计原则中,3R原则指()。
A B C 235 A减量化
3. 低碳责任就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
A技术创新B制度创新C产业转型D新能源. 低碳经济的内涵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
A生产的低碳化B分配的低碳化C消费的低碳化D投资的低碳化. 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其实质是()。
A能源高效利用B清洁能源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中国低碳经济的影响因素及发展路径研究--《天津财经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中国低碳经济的影响因素及发展路径研究
【摘要】: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引发的极端恶劣天气频频发生,对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愈演愈烈的温室效应也引起了各国政府和民众的广泛关注,因此,减少碳排放量、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各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也面临着碳减排工作的巨大压力。在此背景下,研究中国低碳经济的影响因素及发展路径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影响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选取了全面反映这些因素的十项指标,根据1985年-2012年的相关数据,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筛选出与低碳经济发展关联度较高的指标,对其与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行协整分析并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以期从长期均衡和短期波动两个方面分析二氧化碳排放量与其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路径进行实证研究,将其主要影响因素加入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模型中,拟合了中国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判断其存在性并分析其拐点的具体位置。研究结果共分两个部分:第一,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包括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能源消费、技术进步和国际贸易五个方面,其中前三者对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影响较为显著,同时能更加准确地表征这三个因素的指标分别为国内生产总值(GDP)、城镇化率和能源消费总量,它们与二氧化碳排放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及Granger因果关系,并且在短期内,它们的波动也会对二氧化碳排放量产生影响,其误差修正速度为39.76%。第二,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路径为正“U”型曲线,其拐点值为GDP等于20253.06亿元,远小于我国目前的GDP,这说明我国已处于拐点的右侧,即环境质量随着经济增长而逐渐恶化的阶段。依据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了稳定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控制人口增长,鼓励低碳生活;开发清洁能源,优化能源结构;加大技术投入,提高能源效率;改善出口结构,加强国际交流等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财经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4【分类号】:F124.5【目录】:
内容摘要5-6Abstract6-9第1章 绪论9-15 1.1 选题背景9-10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10-11
1.2.1 研究目的10
1.2.2 研究意义10-11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11-13
1.3.1 研究内容11-12
1.3.2 研究方法12-13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13-15
1.4.1 主要创新点13-14
1.4.2 不足之处14-15第2章 低碳经济的相关研究理论15-25 2.1 相关研究回顾15-18
2.1.1 碳排放的影响因素15-17
2.1.2 碳排放与经济发展17-18 2.2 相关研究理论18-25
2.2.1 灰色系统理论18-20
2.2.2 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20-23
2.2.3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23-25第3章 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现状及其影响因素25-30 3.1 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现状分析25-27 3.2 中国低碳经济的影响因素分析27-30第4章 中国低碳经济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30-41 4.1 指标的确定30-31 4.2 样本数据的选取及处理31-33
4.2.1 二氧化碳排放量31-32
4.2.2 解释变量32-33 4.3 灰色关联分析33-35
4.3.1 分析过程33-34
4.3.2 分析结果34-35 4.4 协整关系检验35-39
4.4.1 平稳性检验36-37
4.4.2 Johansen协整检验37-38
4.4.3 Granger因果检验38-39 4.5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39-40 4.6 定量分析结果小结40-41第5章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路径的实证研究41-45 5.1 模型的构建与估计41-42 5.2 模型的检验与修正42-44 5.3 实证研究结果小结44-45第6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45-49 6.1 研究结论45-47
6.1.1 中国低碳经济影响因素的分析结论45-46
6.1.2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路径的分析结论46-47 6.2 政策建议47-49参考文献49-52后记52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程金龙;王发曾;;[J];经济地理;2009年10期
薛邦城;;[J];经济视角(中旬);2011年07期
穆广利;孙锐;;[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3年02期
郑士贵;[J];管理科学文摘;1995年03期
林翰雄;;[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06期
耿韶磊;[J];中国牧业通讯.养殖场顾问;2004年04期
邵正光;[J];宏观经济研究;2005年11期
吴君槐,王东;[J];统计与决策;2005年19期
沈必扬;陈炜;;[J];统计与决策;2006年07期
宋楚平;刘鸿君;;[J];中国棉花;2006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于海峰;张向葵;;[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程秋生;李建丹;程建华;;[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王渭玲;;[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宁式颖;郑璐;李响;惠文佳;;[A];第七届全国心理卫生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4年
范巍;王重鸣;;[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张腾;;[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青春;高兴;;[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C];2011年
李洪弢;周代全;黎川;;[A];2009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七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王晓凌;沈萌;邱君;;[A];农业经济问题(2009年增刊)[C];2009年
马文杰;冯中朝;;[A];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三农问题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分论坛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兴业期货高级研究员
施海;[N];第一财经日报;2013年
山西山煤宁武晋海洗煤有限公司 赵云鹏;[N];山西科技报;2014年
曹乘瑜;[N];中国证券报;2013年
本报特约分析师 张春良;[N];粮油市场报;2013年
曲德辉;[N];期货日报;2009年
郝前进 王淼薇
复旦大学国土资源经济研究中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国家兔产业技术体系营养与饲料研究室主任
河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二级教授
谷子林;[N];河北科技报;2013年
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N];中国经济时报;2014年
刘依;[N];中国石油报;2008年
中宏形势跟踪课题组;[N];上海证券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养忠;[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叶磊;[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申洪源;[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聂鑫;[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芦鹏宇;[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吕一博;[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张骏;[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
孙东;[D];南京大学;2015年
王馨竹;[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李沁芳;[D];同济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沙沙;[D];燕山大学;2015年
梁宵;[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傅婧;[D];辽宁大学;2015年
贾玉杰;[D];辽宁大学;2015年
李竹梅;[D];延边大学;2015年
楼雪娘;[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杨曦;[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胡世勇;[D];石河子大学;2015年
王阳;[D];兰州财经大学;2015年
解季非;[D];天津商业大学;201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制约两岸发展的因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