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的症状我是不是被尿路感染的症状了

如何自我判断是否感染乙肝
[添加时间]: [来源]:生活妙招网
  提起乙肝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它们的传染性。因此,当我们家里有亲人或者亲戚朋友患有乙肝的时候总是担心自己是否会被传染。有时还疑神疑鬼的怀疑自己已经感染了乙肝病毒了。那么我们该如何来判断自己是否感染了乙肝呢?乙肝患者的症状又有哪些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常常听到这样焦虑的声音:我最近总在外面吃饭,见到油腻的食物就恶心,我会不会得了乙肝了?这可能是很多人困惑的问题。到底乙肝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它有哪些表现症状呢?全面地了解该疾病的相关知识,一定能够很好地解决你心中的疑惑。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一种肝功能异常导致的疾病。该病的病毒存在于所有人中,患病人数的比例是10%左右,而治愈率仅为0.0001%。乙肝患病的比例不算低了,是因为该病具有传染性。其传播的途径主要有5个方面:母婴传播、医源性传播、血液传播、密切生活接触传播和性生活传播。
  乙肝患者的体液是具有传染性的,其唾液、泪液、汗液、乳汁、精液、内分泌液和血液等,都含有乙肝病毒。所以,当我们经常在外面吃饭的时候,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使用未经消毒的碗筷,最好就是注射乙肝疫苗,防止该疾病的发生。然而,在医学上,目前并不认为蚊虫叮咬会传播乙肝病毒,所以大可不必因为被蚊虫叮咬而惊恐万分。
  乙肝究竟有哪些表现症状呢?恶心和讨厌油腻的食物,是不是乙肝的症状呢?医学上认为,乙肝病毒的潜伏期大约在6周到6个月,一般大概在3个月左右。根据发病的特点和病情的轻重程度,乙肝的类型主要有急性乙肝、慢性乙肝、重型乙肝和淤胆型肝炎。
  急性乙型肝炎又根据病因的不同,细分为急性黄疸型肝炎和急性无黄疸型肝炎。急性黄疸型肝炎,按其病情发展和变化的不同阶段,可分为3期,总病程为2到4个月。在这个过程中,约有5%到10%的病人脾大,而且ALT(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明显升高,可持续2到6周。主要的表现症状有厌食、恶心、乏力等,有的还可能会出现一些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持续发热和腹痛等。而急性无黄疸型肝炎的发病较为缓慢,其表现症状与急性黄疸型肝炎类似。在检查患者血液标本的时候,偶尔会发现其血清中ALT有所升高。这些乙肝患者约有5%~10%的会转为慢性肝炎。
  慢性乙肝的病程大多超过半年,呈现一种潜伏的状态。它的表现症状复杂多变,主要有食欲不振、厌油、恶心、腹胀等。有的患者还会出现乏力、肝区不适、头昏、失眠、注意力不集中、全身不舒服等,还有的患者会出现牙龈出血、鼻子出血、皮下有血斑等。总之,根据乙肝慢性患者病情的复杂程度,其发病的症状是各不相同的。
  重型乙型肝炎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重型乙肝。急性期,病情发展迅猛,发病的10天内就会出现行为反常、日夜倒错、走路不稳、视物不清等症状。亚急性和慢性重型乙肝的发病相对缓慢些。
  淤胆型肝炎的病人在治疗的时候,凝血酶原活动度下降,用维生素K1补充,3~7天后可纠正。通常的症状有皮肤瘙痒、大便色异常等。
  温馨提示:生活中很多人嫌自己煮饭麻烦又不好吃,相比之下却选择在外吃快餐,但是长期在外吃快餐是很不利自身健康的,最好少吃。 (文章整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注生活妙招网微信公众号方法1:搜索微信号"lifeskillcn"方法2:搜索"生活妙招网"方法3: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最新推荐 >>
相关内容 >>
内容评论 >>
猜你感兴趣
关键词链接8点-22点医疗服务热线400-082-1008
如何自我判断是否得了艾滋病
  艾滋病是目前尚无有效治疗办法的一种传染病,故应以预防为主。如果怀疑自己感染了艾滋病,可首先回顾自己是否有过"危险行为(主要指:1不安全的性行为如卖淫嫖娼、与多个人有性接触、肛交等;[-hzh-]2共用不洁针具静脉吸毒;3接受有可能被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4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针具或其他可能引起出血的器械如剃须刀、穿耳针及纹身器具;5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妇分娩等)"而握手,礼节性接吻,共用衣服、手套和鞋袜,共用电话、拥抱、共用马桶和厕所,共用桌、椅、板凳,共用书、笔、纸,共同进餐,共用游泳池和浴池以及被蚊子叮咬等不会传染艾滋病病毒。
  当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后并不会很快使人体有异常的感觉。开始几年可能性没有任何症状,外表看上去完全正常。他们能够没有任何症状的工作和生活几年。已感染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平均经过7~10年才会出现症状。
  在感染艾滋病病毒数周(4~8周)内可能出现一些急性早期病状,如淋巴结肿大、皮疹、盗汗、头痛、咳嗽等,有的与一般感冒差不多。有高危行为的人如出现以下症状可高度怀疑感染了艾滋病,如长期低热、慢性腹泻、体重下降、咳嗽、盗汗等。
  如果怀疑自己有可能性感染上艾滋病病毒时,应尽早到有条件的在医院、卫生防疫站或其他指定的卫生部门去作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以确定是不是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每一个刚感染上艾滋病病毒的人,都存在一个“窗口期”过程。所谓“窗口期”,是指HIV最初进入人机体到产生可检测出病毒抗体的时间,通常为两周到三个月,甚至可能到六个月。因此一个人如果有了一次“危险行为”,害怕自己感染上艾滋病,立即去作了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结果为阴性,这时下结论说这个人没有感染上艾滋病还为时过早,而应该在过了“窗口期”后再作一次检查。如果第二次检查没有问题,才能确定此人没有感染艾滋病病毒,但还必须确定此人在第二次检查前再没有过新的“危险行为”。特别要指出的是,如果一个人的确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即使在所谓的“窗口期”,此人仍可传播艾滋病病毒。
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肿瘤相关知识和肿瘤的检查治疗以及全国肿瘤三甲医院的,请随时拨打我们的全国免费热线:400-082-1008或者我们的在线医生,我们将为您做出最详尽、最专业的解答。
关于精彩点评
已经有 19,257 名检查者预约成功
已经有 52,11314 名检查者预约成功
已经有 59,421 名检查者预约成功
已经有 94,521 名检查者预约成功
已经有 94,521 名检查者预约成功
400-082-1008
现代想要做PETCT检查的人有许多,但是这些想要做PETCT检查的人各自
伽玛刀成为大家治疗肿瘤较多的选择,尤其是对于那些身体状况不
肺癌晚期都是怎样护理的?经常会有朋友咨询这方面的问题,肺癌是
肝癌晚期症状有哪些?由于肝癌的早期发病无明显症状,起病隐匿
胃癌的治疗效果与胃癌的发病早晚,病理类型,手术根治的彻底与
说起癌症,相信没有人不知道这种病情极为严重的疾病,然而癌症
只有恢复自身的免疫力才能真正意义上的控制癌细胞生长,人体内
乳腺癌的潜伏期是现在很多的女性十分关注的问题,如果你可以在我怀孕3个月检查感染了风疹病毒为什么没有任何症状
我怀孕3个月了这段时间我去检查了医生说我感染了风疹病毒,可我没有什么不舒服啊
09-12-13 &匿名提问
孕妇一旦感染风疹,病毒可通过胎盘及羊膜的破损处进入胎儿体内。在胚胎初期,3个胚层均可受到病毒的侵犯,病毒在胚胎细胞中繁殖,减慢了细胞的分裂速度,当细胞分裂增殖时,病毒又可传入下一代细胞,形成慢性感染,损害胚胎器官,影响各系统的发育,产生各种畸形和疾病。常见有白内障、青光眼、小眼畸形、耳聋、心脏病,智力发育不全,骨髓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溶血性贫血等。这些疾病出生时不明显,但是生后数周、数月或数年即可明显地表现出来。妊娠月数越小,发生畸形可能性越大,表现越严重。据统计妊娠1个月内感染病毒,婴儿先天性畸形发生率为11%~58%;2个月内为11%~36%;3个月内为 7%~15%;4个月内为7%以内;5个月内感染仍有先天性耳聋胎儿出生。有人统计在妊娠头三个月感染风疹病毒者约有70%小儿在4岁时才显出异常,其中约有10%~20%的畸形儿在出生后一年左右死亡。由于风疹病毒感染对胎儿健康关系重大,因此,预防风疹病毒感染是孕期及围产期保健的重要课题之一。从优生优育角度考虑,我们采取必要有效措施利用各种形式,大力宣传及普及优生知识,开展孕前4种病毒检测和孕期监测。(1)我们对育龄妇女在孕前进行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弓形虫、单纯疱疹的IgM抗体检测。对风疹病毒阳性者采用细胞增强免疫疗法加抗病毒药物治疗。待转阴后再怀孕。这样从根本终止了由母体因素传给胎儿途径,我们认为在计划怀孕前检测4项病毒IgM抗体是非常必要的。(2)我们还给孕妇每个人建立优生围产期保健卡,对孕 3个月、6个月、8个月时定期检查,对于异常妊娠分别进行及时治疗,复查和终止妊娠处理,以避免和减少病残儿童出生。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风疹是风疹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小儿患风疹多数症状不重,对小儿威胁不大,但孕妇妊娠前4个月感染风疹病毒,可造成胎儿先天畸形,对胎儿和婴儿危害极大。感染风疹病毒后,经过2周至3周的潜伏期,患者出现发烧、咳嗽、流鼻涕等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然后出现皮疹,颈部淋巴结肿大。风疹的皮疹第一天即可布满全身,第二天开始消退,3日内基本消失。成人患风疹时多数不出现皮疹。风疹临床表现轻微而不典型,故很难确诊,必须通过病毒学检查才能确诊。孕妇妊娠头4个月感染风疹,病毒可通过胎盘传播给胎儿.造成胎儿先天感染,常见的损伤有白内障等眼部损伤、心血管系改变、耳聋、智低、小头畸形等。耳聋、白内障及心血管损伤,称为先天性风疹综合征的三联症。孕妇感染风疹后,胎儿出生后有三种情况,一种胎儿出生后无症状,第二种胎儿出生后出现典型的临床症状,第三种胎儿出生时无症状,而在出生后数周、数月甚至数年才出现症状。因此,孕妇感染风疹,对小儿应进行长期随访观查。由此看来,控制风疹的发生是预防胎儿感染,保护育龄期妇女,防止畸形儿出生的关键环节。1969年风疹疫苗问世以来,不少国家已采取不同免疫方案进行疫苗接种。有以下三种方案:(1)以美国为代表的l——12岁的男女儿童普遍接种疫苗,目的是提高易感儿童的免疫力,控制野毒株的传播。(2)以英国为代表的只给11——14岁的女孩接种,目的是在育龄前期,给几年以后可能怀孕的女孩免疫,达到保护胎儿的目的。(3)采取婚前检测风疹病毒抗体,阴性者接种疫苗,此种方法,适合于绝大多数育龄期妇女患过风疹、已有免疫力的一些国家。我国80%以上的育龄期妇女已患过风疹,符合第三种,婚前应检测风疹病毒抗体,如阴性应接种风疹疫苗。我国现在尚未全面开展此项工作,风疹病毒抗体阴性的孕妇,应避免与风疹患者接触,并定期检查风疹病毒抗体,如阳性应追踪观察胎儿情况,如妊娠4个月内患风疹,医学界多数人主张进行治疗性流产。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看,像“幼儿急疹”。推荐百度百科词条如下: 幼儿急疹  幼儿急疹也叫婴儿玫瑰疹,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小儿急性传染病。临床上以突起发热,热退出疹为特点。本病古称“奶麻”、“假麻”,其病因是由于外感风热时邪,郁于肌肤,与气血搏结所致。  病因与流行病学: 病原体为人类疱疹病毒6型,病毒颗粒呈球形,直经为200nm。其核衣壳为163个壳微粒组成的立体对称20面体,其内是由双股DNA组成的核心,核衣壳外有一层脂蛋白包膜。无症状的成人患者是本病的传染源,经呼吸道飞沫传播。胎儿可通过胎盘从母体得到抗体,出生后4个月时抗体阳性率为25%,11月为76%,5岁时90%,17岁时达98%。本病多见于6~18月小儿,3岁后少见,春、秋雨季发病较多,无男女性别差异。  临床表现: 本病的潜伏期为7一17天,平均10天左右。起病急,发热39一40度,高热早期可能伴有惊厥,病人可有轻微流涕,咳嗽、眼睑浮肿. 眼结膜炎,在发热期间有食欲较差、 恶心、呕吐、轻泻或便秘等症状,咽部轻度充血,枕部,颈部及耳后淋巴结肿大,体温持续3一5天后骤退,热退时出现大小不一的淡红色斑疹或斑丘疹,压之退色,初起于躯干,很快波及全身,腰部和臀部较多,皮疹在1一2天消退,无色素沉着或脱屑。肿大的淋巴结消退较晚,但无压痛. 在病程中周围血白细胞数减少,淋巴细胞分类计数可达70%-90%.  诊断依据: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特点,发病年龄和发病季节,有以下几点:   1.骤起高热,而其它临床症状较轻。   2.颈. 枕. 耳后淋巴结肿大压痛。   3.周围血白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分类计数较高。   4.发病年龄在2岁以内。  【鉴别诊断】   (1)麻疹 上呼吸道卡他症状重,病初口腔粘膜有Koplik斑,发疹和发热可同时存在。   (2)风疹 出疹前已发热6~24小时,高热同时发疹,颈后、枕后淋巴结肿大。   (3)药疹 有服药史,末梢血淋巴细胞不高。   治疗原则: 本病为一自限性疾病,无特殊治疗方法,主要是加强护理及对症治疗。   1.一般治疗:患儿卧床休息,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要多饮水,给予易消化食物,适当补充维生素B.C等。   2.对症治疗:高热时物理降温,适当应用阿斯匹林5一10mg/(kg·次),每日2一3次,一旦出现惊厥给予苯巴比妥钠或水合氯醛,可适当补液。  中医治疗早期治宜疏风解表,出疹期宜清热凉血。   一、幼儿急疹   幼儿急疹是儿童早期的一种常见病,大多数儿童在2岁前都得过此病,本病特点是突发高烧,一般持续4天左右,然后全身出现粉红色斑点样皮疹。   临床幼儿急诊的症状有:   幼儿急疹有两个阶段,在5—15天的潜伏期后,首先出现如下症状:1、体温达到39—40℃,但孩子状态良好。2、有时出现高热惊厥,但有些孩子还会出现咳嗽、颈部淋巴结肿胀、耳痛等症状。   发病后4天左右进入第二阶段,这时的症状有:1、体温迅速恢复正常。2、出现细小、清晰的粉红色斑点状皮疹,多分布在头部和躯干部,可持续4天左右。   健康的孩子很少出现并发症,但免疫功能低下的孩子可能发生肝炎或肺炎等并发症。   因为脑膜炎与幼儿急诊相似,所以医生会对患儿做进一步检查,以排除细菌引起的脑膜炎。幼儿急诊没有特异治疗方法,但应注意给孩子退烧,可给孩子洗温水浴,或者用温水擦身。此病的恢复迅速,孩子在皮疹消失后很快能恢复正常。   二、幼儿急疹会传染吗?   幼儿期常突发高热,退热后全身出现玫瑰色的斑丘疹,令父母亲常困惑不解。其实这种情况医学上称为幼儿急疹。   幼儿急疹的临床特点是以突发高热起病,热度可高达39.5度以上,一般发热持续3~4天,后体温便突然降至正常。退热时或退热后数小时至1~2天全身出现玫瑰色的斑丘疹。整个病程约8~10天左右。   幼儿急疹是由病毒引起的,通常是由呼吸道带出的唾沫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所以是会传染的。如果你的孩子与病儿密切接触,体内缺乏免疫力,就完全有可能被传染。由于幼儿急疹的潜伏期是是1~2周,所以,这段时间应密切观察你的孩子,如出现高热,应立刻采取措施暂时隔离,以免扩大传染。如果2周后孩子仍安然无恙,说明没传染上幼儿急疹的病毒。幼儿急疹预防的关键,在于不要与患幼儿急疹的孩子接触。   同时,应提倡和鼓励孩子增加运动,提高自身的免疫力,才能从根本上防患于未然。   三、幼儿急疹及其护理   有不少年轻的妈妈因孩子出了一身皮疹而前来就诊,经常被儿科医生诊断为“幼儿急疹”。幼儿急疹是婴幼儿期常见的发疹性疾病。目前多数学者认为与病毒有关。   本病主要多见于周岁内婴儿,四季均可发生,一生中感染两次以上者极少见。其临床表现是起病急,高烧达39-40℃,持续3-5天自然骤降,精神即刻好转。它的特点是烧退疹出或疹出热退。皮疹多不规则,为小型玫瑰斑点,也可融合一片,压之消退。先见于颈部及躯干,很快遍及全身,腰部及臀部较多。皮疹在1-2天内消退,不留色素斑。该病在出疹前可有呼吸道或消化道症状,如咽炎、腹泻,同时颈部周围淋巴结普遍增大,这对幼儿急疹的诊断很有意义。   本病尚无特效治疗,抗生素治疗无效。只需对症处理,高烧、烦躁或易惊跳时,可用退热镇静剂;如果持续高热,就需要补充更多液体,多喝白开水、菜汤、果汁等.   四、得了幼儿急疹怎么办?   ①让患儿休息,病室内要安静,空气要新鲜,被子不能盖得太厚太多。   ②要保持皮肤的清洁卫生,经常给孩子擦去身上的汗渍,以免着凉。   ③给孩子多喝些开水或果汁水,以利出汗和排尿,促进毒物排出。   ④吃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⑤体温超过39℃时,可用温水或50%酒精为孩子擦身,防止孩子因高热引起抽风。   五、幼儿急疹应重在护理   幼儿急疹多发生于6至18个月的婴幼儿,常常是突然发病,体温迅速升高,常在39℃至40℃。高热早期重症患者可能伴有惊厥,有的出现轻微流涕、咳嗽、眼睑浮肿、眼结膜炎。在发热期间有食欲较差、恶心、呕吐、轻微腹泻或便秘等症状,并且咽部充血,颈部淋巴结肿大。发热三至五天后体温骤降,退热后孩子全身可出现大小不等的淡红色斑疹或斑丘疹,先从胸腹部开始,很快波及全身。这时孩子已经退烧,可安然入睡,在医学上称“退热疹出”,是幼儿急疹的特有表现。   幼儿患了急疹一般不用特殊治疗,只要加强护理和给予适当的对症治疗,几天后就会自己痊愈。孩子患幼儿急疹后,家长要让孩子卧床休息,尽量少去户外活动,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孩子发热时,要给患儿多饮水,给予容易消化的食物,适当补充维生素B和维生素C等。如果体温较高,孩子出现哭闹不止、烦躁等情况,可以给予物理降温或适当应用少量的退热药物,以免发生惊厥。年轻的妈妈在遇到这种情况下,不要急于给孩子退烧,应查看疫苗接种情况,配合医生治疗。
如果退疹后没有疹印和脱屑就是婴儿急疹,如果有那就是麻疹了。一般两到三周出同粮皮要脱屑。这医院也很糊涂。
可能是病毒疱疹,可以用疱必消进行有效治疗的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链球菌感染的症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