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20表示一个水分子的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为什么水分子的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也是H20

当前位置: &>&&>&&>& > 课件信息
2015秋粤教版化学九上3.4《物质构成的表示式》ppt课件2
课件名称:2015秋粤教版化学九上3.4《物质构成的表示式》ppt课件2
创 作 者:未知
课件添加:admin
更新时间: 5:34:45
课件大小:104 K
课件等级:★★★
授权方式:免费版
运行平台:Win9x/NT/2000/XP/2003
◆课件简介:
2015秋化学九上3.4《物质构成的表示式》ppt2 3.4 物质构成的表示式 第1课时 
讨论:化学式H2O的含义(宏观和微观方面) 作业 P93页3.(1)、(2)、(3)、(4) * 我会做:请大家思考并写出以下物质
的化学符号:
O2 H2O NaCl MgO CO2 一、化学式 1.定义:由元素符号和数字构成的式子 注意:每一种纯净物只有一种固定的组成,因此每一种纯净物都有一个对应的固定的化学式,混合物没有化学式
请同学们回忆以下内容
前面我们学习了一个重要的化学用语――元素,我们已经知道用元素符号来表示各种元素。
符号N、2N各表示什么意义?
宏观:表示氮元素 N
( 既有宏观又
有微观2个意义)
微观:表示1个氮原子 2N
表示2个氮原子(没有宏观意义,只
有微观 1个意义)
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 表示一种物质 表示物质的元素组成 表示物质分子的构成 宏观 微观 重在理解 2、化学式表示的意义: 一种物质 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该物质的分子构成 微观 宏观 CO2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一个二氧化 碳分子 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 练习:化学式CO2表示什么意义? H2O 2 表示2个水分子
表示每个水分子 中有2个氢原子 思考:2H20中“2”表示的意义 交流讨论 下列符号中“2”的意义: 2H、H2、2H2、2H2O 、Ca2
2H :两个氢原子 H2:
一个氢分子由两个氢原子构成 2H2:两个氢分子、每一个氢分子由两个氢原子构成 2H2O :两个水分子,每个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 Ca2 :一个钙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 提出问题:如何书写化学式? 二、化学式书写方法 1、单质 (2)在相应的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写出分子中 所含原子的数目。 (1)用相应的元素符号表示 气态非金属单质:如氧气( )氮气(
) 金属单质:如镁(
)等 固态非金属单质:如硫( )、磷(  )、碳( ) 稀有气体:如氦气( )、氖气(  )、氩气( ) Mg Fe Cu S P C He Ne Ar O2 N2 O3 提出问题:如何书写化学式? 二、化学式书写方法 2、化合物 水
H2O NaCl MgO CO2 三、化学式的读法: 右到左读作“某化某”, 有的把右下角的数字也读出。 如:MgO读作氧化镁、
P2O5读作五氧化二磷。 练习: MgCl2
氧化铝(三氧化二铝)
氧化铁(三氧化二铁)
四氧化三铁 [知识梳理] 、化学式
1.定义:用________和____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一种纯净物只有一个化学式。)
2.化学式的意义:包括宏观意义和微观意义。 二、化学式的书写方法
1.单质 2.化合物 三、化学式的读法
物质构成的表示式 一、化学式
1.定义: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一种纯净物只有一个化学式)。
2.化学式的意义:包括宏观意义和微观意义。 二、化学式的书写方法
1.单质 2.化合物 三、化学式的读法 [板书设计]
◆其他下载: [] [] [ ]
◆关键词查询:[查找更多关于的教学资源]
◆相关课件下载:
〖专题栏目〗& &湖南省郴州市湘南中学2015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蜡烛燃烧 B. 酒精挥发 C. 瓷碗破碎 D. 雪糕熔化
2.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熄灭酒精灯 B.
给试管内液体加热 D.
3.下列仪器中,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是()
A. 烧杯 B. 试管 C. 集气瓶 D. 量筒
4.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A. 氮气 B. 氧气 C. 稀有气体 D. 二氧化碳
5.如图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
B. 该实验证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C.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D. 通过该实验还可以了解氮气的一些性质
6.加热氯酸钾制氧气时,忘记加入二氧化锰,其结果是()
A. 不放出氧气
B. 放出氧气速度慢
C. 放出氧气的总量减少
D. 放出氧气总量会减少且反应速度慢
7.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蒸馏水 B. 清新的空气 C. 海水 D. 加碘食盐
8.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黄色火焰
B.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C.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D.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9.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中属于离子的是()
10.如图是镁和氯两种元素的有关信息,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镁原子结构图中X=8
B. 氯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7
C. 镁是金属元素、氯是非金属元素
D. 镁和氯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Cl
11.建设城市,市政府向市民征集到的下列措施中,你认为不可行的是()
A. 使用清洁能源代替煤和石油
B. 实施绿化工程,防治扬尘污染
C. 分类回收垃圾,并露天焚烧
D. 使用燃煤脱硫技术,减少SO2污染
12.欲鉴别分别装在三个集气瓶中的氧气、氮气、空气,可以采用的最简便的方法是()
A. 分别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 B. 分别测量它们的密度
C. 分别测量它们的溶解度 D. 分别伸入燃烧的木条
13.有人通过闻茶的方法就能判断出茶的产地,人们能够闻到茶香的原因是()
A. 分子间有间隔 B.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D.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14.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 碳酸→二氧化碳+水
B. 氧化汞汞+氧气
C. 碳酸钙+盐酸→氯化钙+二氧化碳+水
D. 氢气+氧气水
15.若要对自然界中的水进行净化处理,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是()
A. 吸附 B. 沉降 C. 过滤 D. 蒸馏
16.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别表示质子数不同的3种原子,下列有关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乙中含有四种元素
B. 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C. 反应的本质是原子进行了重新重合
D. 甲属于化合物
17.1991年我国著名化学家张青莲教授,精确测定了铟(In)元素等相对原子质量新值.铟元素的核电荷数为49,相对原子质量为115.铟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 115 B. 49 C. 66 D. 164
18.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 过氧化氢(H2O2) B. 二氧化锰(MnO2) C. 二氧化碳(CO2) D. 空气
19.“含氟牙膏”中的“氟”指的是()
A. 单质 B. 元素 C. 原子 D. 分子
20.下列符号中,同时表示一种单质、一种原子、一种元素的是()
A. 2O B. H2 C. N D. Fe
21.下列符号既有微观含义,又有宏观含义的是()
A. S2﹣ B. 2O2﹣ C. O D. 2H2O
22.中围科学院院士徐光宪研究稀士理沦,荣获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如图是稀土元素钇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钇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9
B. 钇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C. 钇元素的元素符号为Y
D. 钇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8.91
23.交警用于检测司机是否酒后开车的检测仪中含有的一种成份是重铬酸钾(K2Cr2O7),其中铬元素的化合价是()
A. +3 B. +4 C. +5 D. +6
24.下列对于化学式“H20”的各种表述不正确的是()
A. 表示水这种物质
B. 表示水分子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C. 表示1个水分子
D. 表示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25.草莓具有芳香气味,其中含有乙酸乙酯(化学式为C4H8O2)等物质.下列关于乙酸乙酯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物质属于氧化物
B. 其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分子构成
C. 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8
D. 该物质中碳、氢、氧的质量比为2:4:1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26.用化学符号表示:
(1)负二价的氧元素;
(2)两个水分子;
(3)三个硫原子;
(4)1个钙原子
(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6)两个亚铁离子
(7)2个氢氧根离子.
27.下列的化学式有错误,请加以改正:
(1)NaCO3;
(2)MgCl;
(3)Mg2O2.
28.有关空气成分的填空:
(1)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
(2)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会出现浑浊现象,说明空气中含有;
(3)夏天,盛放冰棒的杯子外壁上附有一层水珠,说明空气中含有.
29.如图是表示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Ο”分别表示质子数不同的两种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表示单质的是;表示混合物的是.
30.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是有100多种元素组成的,为了便于研究元素的性质,常常需要寻找它们内在的规律.表1列出的是1﹣18号元素的部分最高正化合价和最低负化合价,请你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4﹣4 15P 16S
+6﹣2 17Cl
+7﹣1 18Ar
(1)15号元素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推测该元素的最低负化合价为,最高正化合价的氧化物化学式为.
(2)原子序数为18的元素名称是氩,在化学反应中,该元素的化学性质 (填“活泼”或“不活泼”).
(3)表中第三横行开头的元素和靠近尾部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别为和它们的单质易发生如图所示变化
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写一点即可)
31.如图是电解水的装置图,则试管C内产生的是气,试管D内产生的是气,两者的体积比是.
由此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三、简答题(共15分)
32.日是第38个世界环境日,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为“低碳减排,绿色生活”.
(1)由于(填化学式)气体的大量排放,造成全球气候变暖.
(2)请你分别从防止大气污染和爱护水资源两个方面提出合理的具体的建议(各写一条):
①防止大气污染的建议;
②爱护水资源的建议.
33.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如图,仪器A可用于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或用于做某些气体性质实验,仪器A的名称是.
(2)如图B,在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事先在容器底部放水或细沙的原因.
(3)如图C,贮存某气体的仪器正放在桌面上,由此可推测出该气体具有的性质.
(4)如图D,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时,要收集的气体应从(填“a”或“b”)口通入.
34.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多数只与氧气反应,也有不同的,如镁在空气中燃烧不仅与氧气反应,还与氮气和二氧化碳反应,都生成固体物质.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图,燃烧匙内放入红磷,测得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1)若用木炭代替红磷,在不改动装置的情况下进行实验后,几乎没有水进入集气瓶中,原因是.
(2)若用镁条代替红磷,实验后,集气瓶中进入的水量应该(填“大于”或“小于”).
四、我会实验(共12分)
35.请根据如图提供的实验装置(部分铁架台、铁夹省略),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①、②的仪器名称:①;②.
(2)实验室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所用制氧气的发生装置为(填图中代号,下同);收集装置为;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
(3)实验室利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所用制氧气的发生装置为.
(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有如下操作步骤:①点燃酒精灯,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品,④用排水集气法收集,⑤把导气管撤离水面,⑥熄灭酒精灯,⑦连接仪器,⑧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其中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②⑦③⑧①④⑥⑤B、⑦②③⑧①④⑤⑥C、⑤⑦⑧②①④⑥D、⑦③①⑧②④⑥⑤
(5)二氧化碳是一种能溶于水,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的装置是.
五、我会计算
36.为防止碘缺乏病采取的有效措施是食盐“加碘”.市场上销售的“加碘食盐”,是在食盐中加入了少量的碘酸钾(KlO3),
(1)“加碘食盐”为人体补充的是(填“碘元素”或“碘单质”)
(2)计算碘酸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碘酸钾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是(计算结果保留到0.1%);
(4)若一个人一天从食盐中摄入的碘酸钾的质量为25.4mg,则进入人体的是碘元素是mg(计算结果保留到0.1mg).
湖南省郴州市湘南中学2015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蜡烛燃烧 B. 酒精挥发 C. 瓷碗破碎 D. 雪糕熔化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解答: 解:A、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正确;
B、酒精挥发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
C、瓷碗破碎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
D、雪糕熔化是由固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
点评: 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2.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熄灭酒精灯 B.
给试管内液体加热 D.
考点: 加热器皿-酒精灯;液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
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A、根据熄灭酒精灯的正确操作进行分析;
B、根据闻气味的正确操作进行分析;
C、根据给试管中液体加热的正确操作进行分析;
D、根据胶头滴管的正确使用方法进行分析.
解答: 解:A、熄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故A正确;
B、闻气体的气味时,要将鼻孔放在集气瓶口,用手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气体进入鼻孔,故B正确;
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要用试管夹,不能用手拿,故C错误;
D、向试管中滴加液体的操作要领是“悬空、竖直”,胶头滴管不能进入试管,更不能碰触试管内壁,故D正确.
点评: 熟悉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3.下列仪器中,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是()
A. 烧杯 B. 试管 C. 集气瓶 D. 量筒
考点: 用于加热的仪器.
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可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仪器有:坩埚、燃烧匙、试管、蒸发皿
解答: 解:A、烧杯加热时要垫石棉网,不可直接加热,故错误;
B、试管可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故正确;
C、集气瓶不可用于加热,故错误;
D、量筒不能用于加热,故错误.
点评: 本题考查用于加热的仪器,属于基础知识,容易做好.
4.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A. 氮气 B. 氧气 C. 稀有气体 D. 二氧化碳
考点: 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专题: 空气与水.
分析: 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空气的成分主要以氮气和氧气为主,氧气约占五分之一,氮气约占五分之四.
解答: 解:A、氮气占78%,化学性质稳定,故选项正确;
B、氧气21%,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故选项错误;
C、稀有气体0.94%,化学性质稳定,故选项错误;
D、二氧化碳0.03%,比较少,故选项错误;
点评: 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和气体的性质,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5.如图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
B. 该实验证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C.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D. 通过该实验还可以了解氮气的一些性质
考点: 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探究.
分析: 保证本实验成功的关键是:装置气密性要好;红磷要足量;要冷却到室温再读数.本实验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发黄光,放出热量,冒出大量的白烟.通过该实验还可以了解氮气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氮气难溶于水等.
解答: 解:A、红磷要足量,故选项正确;
B、本实验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故选项正确;
C、冒出大量的白烟,不是白雾,应使装置冷却后再打开弹簧夹并观察水面变化情况,故选项错误;
D、通过该实验还可以了解氮气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氮气难溶于水等.故选项正确;
点评: 本考点考查的是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探究实验,根据实验操作图,回忆实验中现象,由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从而理解该实验的探究目的.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是近几年2015届中考的重点之一,要好好把握.
6.加热氯酸钾制氧气时,忘记加入二氧化锰,其结果是()
A. 不放出氧气
B. 放出氧气速度慢
C. 放出氧气的总量减少
D. 放出氧气总量会减少且反应速度慢
考点: 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
专题: 课本知识同类信息.
分析: 二氧化锰在“加热氯酸钾制氧气”的反应中,不是反应物,而是催化剂,它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只是改变该反应的速度.
解答: 解: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的速度,不能改变生成物的量,加热氯酸钾制氧气时,忘记加入二氧化锰,只能导致反应速度减慢了.
点评: 催化剂只是改变反应的速率,对反应的生成物及生成物的量都没有影响.
7.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蒸馏水 B. 清新的空气 C. 海水 D. 加碘食盐
考点: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专题: 物质的分类.
分析: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
解答: 解:A、蒸馏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
B、清新的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C、海水中含有水、氯化钠、氯化镁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D、加碘食盐中含有氯化钠、碘酸钾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点评: 清新的空气是指不含有污染物的空气,例如不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空气是洁净的空气,仍然属于混合物.
8.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黄色火焰
B.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C.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D.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考点: 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专题: 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
分析: A、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而不是产生明亮的黄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
9.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中属于离子的是()
考点: 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根据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A、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错误;
B、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错误;
C、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错误;
D、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正确;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10.如图是镁和氯两种元素的有关信息,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镁原子结构图中X=8
B. 氯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7
C. 镁是金属元素、氯是非金属元素
D. 镁和氯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Cl
考点: 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1)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一种元素占一格,每格包含的内容有该元素的原子序数、元素名称、元素符号和相对原子质量,所以可直观的得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代表的是原子核,圆圈内的数字代表的是核内质子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所以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也可以判断该元素的原子序数.
(2)根据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和元素名称的偏旁部首可判断该元素是金属元素还是非金属元素.
(3)根据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可判断该原子的得失电子情况,从而判断其化合价以及与其它原子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解答: 解:A、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直观的看出镁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2,因为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即12=2+x+2,x=8,故A正确.
B、据元素周期表和原子结构示意图可得到氯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7,故B正确.
C、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4,非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4,由镁原子和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看出镁元素是金属元素,氯元素是非金属元素;另外镁是金字旁,氯是气字头,所以镁元素是金属元素,氯元素是非金属元素,故C正确.
D、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2,易失去最外层的2个电子而形成+2价的阳离子,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7,易得到1个电子而形成﹣1价的阴离子,所以镁元素和氯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Cl2,选项D错误.
点评: 该题考查的是元素周期表的应用以及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知识,只要熟练掌握这部分知识,灵活运用就可以了,是基础题.
11.建设城市,市政府向市民征集到的下列措施中,你认为不可行的是()
A. 使用清洁能源代替煤和石油
B. 实施绿化工程,防治扬尘污染
C. 分类回收垃圾,并露天焚烧
D. 使用燃煤脱硫技术,减少SO2污染
考点: 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三废"处理的必要性和一般原则.
专题: 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 A、根据化石燃料的污染性考虑;
B、根据绿化工程的作用做题;
C、垃圾的处理方法考虑;
D、根据燃煤脱硫技术的意义.
解答: 解:A、煤和石油属于化石燃料,燃烧后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使用清洁能源代替煤和石油就减少了空气污染,故A正确;
B、绿化工程是植树造林对空气有净化作用,防治扬尘污染,故B正确;
C、分类回收垃圾是正确的,露天焚烧就不行了污染了空气,故C错误;
D、使用燃煤脱硫技术,减少SO2污染,也就减少了对空气的污染,故D正确.
点评: 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减少污染的方法有:使用清洁能源代替煤和石油,实施绿化工程,分类回收垃圾,使用燃煤脱硫技术.
12.欲鉴别分别装在三个集气瓶中的氧气、氮气、空气,可以采用的最简便的方法是()
A. 分别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 B. 分别测量它们的密度
C. 分别测量它们的溶解度 D. 分别伸入燃烧的木条
考点: 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
专题: 物质的鉴别题.
分析: 根据氮气、不支持燃烧和氧气具有助燃性来考虑本题.
解答: 解:用燃着的木条分别深入各集气瓶中,燃烧得更旺的是氧气,熄灭的是氮气,照常燃烧的是空气.
点评: 此题主要是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不但要求学生具备有关气体的基础知识,而且要有实验操作的经历和分析、解决化学实验问题的能力.解题时需要认真分析题目给出的条件,联系实际,逐一分析推断.
13.有人通过闻茶的方法就能判断出茶的产地,人们能够闻到茶香的原因是()
A. 分子间有间隔 B.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D.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考点: 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分析: 微观粒子的特征: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微粒与微粒之间有间隙;都是不断运动的.
解答: 解:分子是不断运动的,茶叶中含有的分子总是不断运动,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茶香.
点评: 本题考查了微观粒子特征方面的问题.
14.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 碳酸→二氧化碳+水
B. 氧化汞汞+氧气
C. 碳酸钙+盐酸→氯化钙+二氧化碳+水
D. 氢气+氧气水
考点: 化合反应及其应用.
专题: 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
分析: 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碳酸→二氧化碳+水,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B、氧化汞汞+氧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C、碳酸钙+盐酸→氯化钙+二氧化碳+水,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三种,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
D、氢气+氧气水,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正确.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合反应的特征(“多变一”)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5.若要对自然界中的水进行净化处理,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是()
A. 吸附 B. 沉降 C. 过滤 D. 蒸馏
考点: 水的净化.
专题: 空气与水.
分析: 蒸馏可以得到纯净水,净化程度最高;吸附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过滤、沉降(静置沉淀)可以除去不溶于水的物质.
解答: 解:
A、吸附沉淀是利用明矾能使水中不溶性固体小颗粒凝聚,而沉降到水底,初步分离;活性炭吸附是除去水中的异味和有色物质.
B、沉降是依靠杂质本身的重力作用,将固体自然沉降到水底,初步分离;
C、过滤可除去水中不溶性固体杂质,所得水还会含有可溶性杂质等;
D、蒸馏,把水通过蒸发、冷凝处理,处理后的水中只含水一种物质,所得水称为蒸馏水为纯净物;因此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是蒸馏;
点评: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各种操作的净水效果,然后结合具体的情况进行分析.
16.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别表示质子数不同的3种原子,下列有关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乙中含有四种元素
B. 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C. 反应的本质是原子进行了重新重合
D. 甲属于化合物
考点: 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化学反应的实质.
专题: 化学反应模拟图型.
分析: 结合图示利用分子的结构判断其组成,分子在化学变中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没有发生改变,所有的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 解:A、乙物质的分子中含有两种原子,所以乙物质的组成元素有两种,故错误;
B、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了变化,分子的种类一定发生改变,分子的数目经图示可知反应前是3个,反应后是4个,不相等,故错误.
C、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在化学变中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故正确;
D、甲的分子是由同种的原子构成的,属于单质,故错误.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如何根据图中信息正确进行分析、判断方面的问题,同学们要抓住有用信息,联系所学知识加以解答.
17.1991年我国著名化学家张青莲教授,精确测定了铟(In)元素等相对原子质量新值.铟元素的核电荷数为49,相对原子质量为115.铟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 115 B. 49 C. 66 D. 164
考点: 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
专题: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 根据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A、根据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由题意铟元素的核电荷数为49,则铟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49,不是115,故选项错误.
B、根据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由题意铟元素的核电荷数为49,则铟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49,故选项正确.
C、根据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由题意铟元素的核电荷数为49,则铟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49,不是66,故选项错误.
D、根据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由题意铟元素的核电荷数为49,则铟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49,不是164,故选项错误.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所在.
18.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 过氧化氢(H2O2) B. 二氧化锰(MnO2) C. 二氧化碳(CO2) D. 空气
考点: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专题: 物质的分类.
分析: 由题意,含有氧分子的为氧气或空气,应为空气中含有氧气这种物质,则知正确答案.
解答: 解:A、H2O2中含有氧元素,而无氧气分子,故A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锰(MnO2)中含有氧元素不含氧分子,故B不符合题意;
C、CO2中含有氧元素,而无氧气分子,故C不符合题意;
D、空气中含有氧气,则一定会含有氧气分子,故D符合题意.
点评: 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了解物质的组成和物质的构成是解题的关键.
19.“含氟牙膏”中的“氟”指的是()
A. 单质 B. 元素 C. 原子 D. 分子
考点: 元素的概念.
专题: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 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加氟牙膏中的氟指的是氟元素
解答: 解:加氟牙膏中的氟指的是氟元素,所以本题答案为: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中含有的成分方面的问题
20.下列符号中,同时表示一种单质、一种原子、一种元素的是()
A. 2O B. H2 C. N D. Fe
考点: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分析: 根据元素符号的含义进行分析解答,金属、固体非金属、稀有气体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它们的元素符号,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单质.
解答: 解:元素符号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化学式能表示一种物质,当元素符号又是化学式时,就同时具备了上述三层意义.
A、该符号可表示2个氧原子,不是元素符号,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该符号是氢气的化学式,不是元素符号,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N属于可表示氮元素,表示一个氮原子,但不能表示一种单质,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Fe属于金属元素,可表示铁元素,表示一个铁原子,还能表示铁这一单质,故选项符合题意.
点评: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考查学生对元素符号与与化学式含义的理解、掌握及灵活运用进行解题的能力.
21.下列符号既有微观含义,又有宏观含义的是()
A. S2﹣ B. 2O2﹣ C. O D. 2H2O
考点: 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离子只能够表示微观意义;
元素符号可以表示一种元素,还可以表示该元素的1个原子,有时还可以表示一种物质,例如金属元素的元素符号可以表示该金属;
水的化学式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只能够表示水分子的个数.
解答: 解:A、表示硫离子;
B、表示2个氧离子;
C、O表示氧元素,1个氧原子;
D、2H2O表示2个水分子;
由分析可知,只有O既有微观含义,又有宏观含义.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理解能力,题目重点考查了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小.
22.中围科学院院士徐光宪研究稀士理沦,荣获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如图是稀土元素钇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钇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9
B. 钇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C. 钇元素的元素符号为Y
D. 钇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8.91
考点: 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明确39、Y、钇、88.91的含义,然后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小格所提供的信息进行解答本题.
解答: 解:A、钇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9,故A正确;
B、根据化学元素汉字名称的偏旁可辨别元素的种类,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金”字旁,钇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B错误;
C、钇元素的元素符号为Y,故C正确;
D、相对原子质量是有单位的,其单位为“1”,只不过常省略而已,因此钇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8.91,故D正确.
点评: 本题考查是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小格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23.交警用于检测司机是否酒后开车的检测仪中含有的一种成份是重铬酸钾(K2Cr2O7),其中铬元素的化合价是()
A. +3 B. +4 C. +5 D. +6
考点: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常见元素与常见原子团的化合价;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专题: 化学式的计算;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在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解答: 解:重铬酸钾中,钾元素的化合价是+1,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可以求出铬元素的化合价是+6.
点评: 解答本题要理解在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零,在化合物中,各种元素的化合价不为零,但是代数和为零.
24.下列对于化学式“H20”的各种表述不正确的是()
A. 表示水这种物质
B. 表示水分子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C. 表示1个水分子
D. 表示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考点: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根据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的含义:微观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表示一个分子的构成;宏观:表示一种物质;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进行解答.
解答: 解:A.化学式“H20”表示水这种物质;故A说法正确;
B.化学式“H20”表示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B说法不正确;
C.化学式“H20”表示1个水分子;故C说法正确;
D.化学式“H20”表示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故D说法正确;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物质化学式含义的理解与在解题应用的能力.
25.草莓具有芳香气味,其中含有乙酸乙酯(化学式为C4H8O2)等物质.下列关于乙酸乙酯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物质属于氧化物
B. 其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分子构成
C. 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8
D. 该物质中碳、氢、氧的质量比为2:4:1
考点: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A、根据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相对分子的质量为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解答.
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乙酸乙酯是由碳、氢和氧三种元素组成的,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乙酸乙酯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C、乙酸乙酯的相对分子量为12×4+8+16×2=88,故选项说法正确.
D、乙酸乙酯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2×4):(1×8):(16×2)=6:1:4,故选项说法错误.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26.用化学符号表示:
(1)负二价的氧元素;
(2)两个水分子2H2O;
(3)三个硫原子3S;
(4)1个钙原子Ca
(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Al;
(6)两个亚铁离子Fe2+
(7)2个氢氧根离子2OH﹣.
考点: 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元素的化合价应该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
每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元素符号可以表示一种元素,还可以表示该元素的1个原子,有时还可以表示一种物质,例如金属元素的元素符号可以表示该金属元素组成的物质;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
每个亚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每个氢氧根离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解答: 解:(1)负二价的氧元素可以表示为;
(2)两个水分子可以表示为2H2O;
(3)三个硫原子可以表示为3S;
(4)1个钙原子可以表示为Ca;
(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可以表示为Al;
(6)两个亚铁离子可以表示为Fe2+;
(7)2个氢氧根离子可以表示为2OH﹣.
故填:;2H2O;3S;Ca; Al;Fe2+; 2OH﹣.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重点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小.
27.下列的化学式有错误,请加以改正:
(1)NaCO3Na2CO3;
(2)MgClMgCl2;
(3)Mg2O2MgO.
考点: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规律: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解答: 解:(1)碳酸钠中钠元素显+1价,碳酸根显﹣2价,其化学式为Na2CO3.
(2)氯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氯元素显﹣1价,其化学式为MgCl2.
(3)氧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MgO.
故答案为:(1)Na2CO3;(2)MgCl2;(3)MgO.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规律(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8.有关空气成分的填空:
(1)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氧气;
(2)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会出现浑浊现象,说明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
(3)夏天,盛放冰棒的杯子外壁上附有一层水珠,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考点: 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专题: 空气与水.
分析: 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78%、氧气大约占21%、稀有气体大约占0.94%、二氧化碳大约占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氧气用途有: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因此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氧气;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会出现浑浊现象,说明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夏天,盛放冰棒的杯子外壁上附有一层水珠,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解答: 解:(1)氧气用途有: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因此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氧气;故答案为:氧气;
(2)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会出现浑浊现象,说明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故答案为:二氧化碳;
(3)夏天,盛放冰棒的杯子外壁上附有一层水珠,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故答案为:水蒸气;
点评: 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和气体的用途,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9.如图是表示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Ο”分别表示质子数不同的两种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A;表示单质的是BD;表示混合物的是C.
考点: 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专题: 物质的分类.
分析: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
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解答: 解:A中的物质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
B中的物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
C中的物质是由两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
D中的物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
故填:A;BD;C.
点评: 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时,就是判断物质的物质组成;判断是否是单质、化合物时,既要判断元素组成,又要判断物质组成.
30.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是有100多种元素组成的,为了便于研究元素的性质,常常需要寻找它们内在的规律.表1列出的是1﹣18号元素的部分最高正化合价和最低负化合价,请你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4﹣4 15P 16S
+6﹣2 17Cl
+7﹣1 18Ar
(1)15号元素属于非金属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推测该元素的最低负化合价为﹣3,最高正化合价的氧化物化学式为P2O5.
(2)原子序数为18的元素名称是氩,在化学反应中,该元素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填“活泼”或“不活泼”).
(3)表中第三横行开头的元素和靠近尾部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别为和它们的单质易发生如图所示变化
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化学反应中,金属元素的原子比较容易失去最外层的电子,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比较容易得到电子,得到最外层电子数目为8的稳定结构.(写一点即可)
考点: 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硫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形成硫离子,根据表格提供的信息可以看出,同一列元素具有相同的化合价;
(2)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特点:氩原子最外层上有8个电子,化学性质不活泼;
(3)根据表中新信息和第三横行开头元素和靠近尾部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确定11号和17号元素的名称及元素的化合价,根据化学式的写法写出化学式即可.
解答: 解:(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每一个周期都从金属元素开始到非金属元素,到稀有气体元素结束,由图中15号元素位置可知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同族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由此可推测该元素的最低负化合价为﹣3,最高正化合价为+5,它的氧化物的化学式可利用十字交叉法写出为 P2O5,故答案为:非金属;﹣3;
(2)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特点,氩原子最外层上有8个电子,化学性质不活泼;故填:不活泼;
(3)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钠元素和氯元素及图中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在化学反应中,金属元素的原子比较容易失去最外层的电子,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比较容易得到电子,得到最外层电子数目为8的稳定结构.故填:在化学反应中,金属元素的原子比较容易失去最外层的电子,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比较容易得到电子,得到最外层电子数目为8的稳定结构.
点评: 本题有一定难度,考查同学们新信息获取、理解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元素概念、元素符号、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化学式的书写等)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31.如图是电解水的装置图,则试管C内产生的是氢气,试管D内产生的是氧气,两者的体积比是2:1.
由此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考点: 电解水实验.
专题: 空气与水.
分析: 根据电解水的知识进行分析.电解水时正极生成的气体较少是氧气,负极生成的气体较多是氢气,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解答: 解:由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可知,试管C收集的气体较多是氢气,则试管A为电源的负极.试管D得到的气体较少是氧气,两者的体积比约为:2:1.由此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故答为:氢;氧;2:1;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点评: 本题考查了水的电解,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电解水实验的现象和结论分析回答.
三、简答题(共15分)
32.日是第38个世界环境日,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为“低碳减排,绿色生活”.
(1)由于CO2(填化学式)气体的大量排放,造成全球气候变暖.
(2)请你分别从防止大气污染和爱护水资源两个方面提出合理的具体的建议(各写一条):
①防止大气污染的建议使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等,积极植树造林等;
②爱护水资源的建议使用节水型洗衣机、用洗菜水浇花、生活污水处理达标再排放等.
考点: 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
专题: 化学与环境保护.
分析: 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因此要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减少的方法有多种如:植树造林、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合理的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等.爱护水资源的措施有: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再排放;农业上要合理的使用化肥和农药;用洗菜水或淘米水浇花等.
解答: 解:(1)低碳减排,主要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答案为:CO2
(2)减少大气污染的方法有多种如:植树造林、合理的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等.爱护水资源的措施有:用洗菜水或淘米水浇花、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再排放等;故答案为:①使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等,积极植树造林等(答案合理即可);②使用节水型洗衣机、用洗菜水浇花、生活污水处理达标再排放等(答案合理即可).
点评: 本考点考査了化学与环境保护问题,如果其中一种成分的含量过多,就会造成相应的危害.有关二氧化碳造成的温室效应问题,不仅引起了全球的重视而且也是近几年2015届中考的热点问题.本题中还有一点要注意要用化学式表示,不能用名称.
33.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如图,仪器A可用于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或用于做某些气体性质实验,仪器A的名称是集气瓶.
(2)如图B,在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事先在容器底部放水或细沙的原因防止反应中的熔融物溅落到集气瓶底,将集气瓶炸裂.
(3)如图C,贮存某气体的仪器正放在桌面上,由此可推测出该气体具有密度大于空气密度的性质.
(4)如图D,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时,要收集的气体应从a(填“a”或“b”)口通入.
考点: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
专题: 实验性简答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分析: (1)实验室中常用于收集或储存少量气体或用于某些气体性质实验的仪器是集气瓶;
(2)在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事先在容器底部放水或细沙以防止反应中的熔融物溅落到集气瓶底,将集气瓶炸裂;
(3)装满气体的集气瓶正放于桌面还是倒放于桌面,取决于气体的密度;
(4)D装置中装满水,因为气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应从a导管进入.
解答: 解:
(1)仪器A可用于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或用于做某些气体性质实验,仪器的名称为集气瓶;
(2)在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为防止反应中的熔融物溅落到集气瓶底,将集气瓶炸裂,事先在容器底部放一层水或细沙;
(3)盛满气体的集气瓶正放于桌面能说明该气体密度大于空气密度;
(4)气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故用D装置收集气体时应从a管通入.
故答案为:(1)集气瓶
(2)防止反应中的熔融物溅落到集气瓶底,将集气瓶炸裂
(3)密度大于空气密度
点评: 此题重点考查在实验中的一些基本操作.对于药品的取用、药品的称量、药品的加热、过滤等基本操作中的注意事项要了然于胸.另外深入探究课堂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问题的实质,密切注意与生产、生活相联系真正做到融汇贯通.
34.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多数只与氧气反应,也有不同的,如镁在空气中燃烧不仅与氧气反应,还与氮气和二氧化碳反应,都生成固体物质.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图,燃烧匙内放入红磷,测得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1)若用木炭代替红磷,在不改动装置的情况下进行实验后,几乎没有水进入集气瓶中,原因是碳与氧气反应,消耗氧气,但同时又生成二氧化碳等气体,瓶中的压强没有减小.
(2)若用镁条代替红磷,实验后,集气瓶中进入的水量应该大于(填“大于”或“小于”).
考点: 空气组成的测定.
专题: 空气与水.
分析: (1)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及碳的化学性质结合压强知识分析;
(2)根据题中信息“镁在空气中燃烧不但与氧气反应,还与氮气和二氧化碳反应”结合压强知识分析.
解答: 解:(1)若用木炭代替红磷,该实验不能获得成功,理由是:碳与氧气反应,消耗氧气,但同时又生成二氧化碳等气体,瓶中的压强没有减小;
(2)由于镁条既能与氧气反应又能与氮气反应,因此消耗的气体体积应大于.
答案:(1)碳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是气体,瓶中的压强没有减小;(2)大于.
点评: 本考点考查的是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探究实验,是考试的主要考点之一.本题主要考查了若用木炭、镁条等代替红磷是否可行,并对此进行分析,从而总结出实验药品选择的条件,难度不大.
四、我会实验(共12分)
35.请根据如图提供的实验装置(部分铁架台、铁夹省略),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①、②的仪器名称:①试管;②集气瓶.
(2)实验室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所用制氧气的发生装置为(填图中代号,下同)A;收集装置为C或E;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防止水蒸气冷凝、回流炸裂试管.
(3)实验室利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水+氧气; 所用制氧气的发生装置为B.
(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有如下操作步骤:①点燃酒精灯,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品,④用排水集气法收集,⑤把导气管撤离水面,⑥熄灭酒精灯,⑦连接仪器,⑧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其中操作顺序正确的是B
A、②⑦③⑧①④⑥⑤B、⑦②③⑧①④⑤⑥C、⑤⑦⑧②①④⑥D、⑦③①⑧②④⑥⑤
(5)二氧化碳是一种能溶于水,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的装置是C.
考点: 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 (1)要熟悉各种仪器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
(2)高锰酸钾受热时能够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为了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管,通常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
为了防止水蒸气冷凝、回流炸裂试管,试管口应该略向下倾斜;
(3)通常情况下,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4)利用加热的方法制取气体,并且利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要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特别是要注意集满气体后的操作顺序,以防发生安全事故;
(5)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可以选择收集的装置.
解答: 解:(1)①是试管,常用作反应容器;②是集气瓶,常用来收集气体.
故填:试管;集气瓶.
(2)实验室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加热,应该用A装置作为发生装置;
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用C装置收集,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即用E装置收集;
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防止水蒸气冷凝、回流炸裂试管.
故填: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A;C或E;防止水蒸气冷凝、回流炸裂试管.
(3)实验室利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水+氧气;
利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不需要加热,应该用B装置作为发生装置.
故填:过氧化氢水+氧气;B.
(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有如下操作步骤:①点燃酒精灯,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品,④用排水集气法收集,⑤把导气管撤离水面,⑥熄灭酒精灯,⑦连接仪器,⑧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其中操作顺序正确的是:连接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药品,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点燃酒精灯,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把导气管撤离水面,熄灭酒精灯.
(5)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用C装置收集.
点评: 本题综合考查了学生的基本实验能力,涉及仪器的用途、反应表达式的书写、装置选择、实验基本操作等知识,只有综合理解化学知识才能够正确的解答.
五、我会计算
36.(8分)为防止碘缺乏病采取的有效措施是食盐“加碘”.市场上销售的“加碘食盐”,是在食盐中加入了少量的碘酸钾(KlO3),
(1)“加碘食盐”为人体补充的是碘元素(填“碘元素”或“碘单质”)
(2)计算碘酸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14;
(3)碘酸钾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是59.3%(计算结果保留到0.1%);
(4)若一个人一天从食盐中摄入的碘酸钾的质量为25.4mg,则进入人体的是碘元素是15.1mg(计算结果保留到0.1mg).
考点: 微量元素、维生素与健康的关系及摄取方法;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
专题: 化学与生活健康.
分析: (1)根据“加碘食盐”为人体补充的是碘元素进行解答;
(2)根据碘酸钾的相对分子质量等于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解答;
(3)根据碘酸钾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100%进行解答;
(4)根据碘酸钾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可以求出进入人体的是碘元素的质量进行解答.
解答: 解:(1)“加碘食盐”为人体补充的是碘元素;
(2)碘酸钾的相对分子质量=39×1+127×1+16×3=214;
(3)碘酸钾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100%=59.3%;
(4)进出进入人体的是碘元素的质量=25.4mg×59.3%=15.1mg.
故答案为:(1)碘元素;
(2)214;
(3)59.3%;
(4)15.1.
点评: 根据物质的化学式可以表示物质的组成及分子构成,利用物质的化学式可以计算组成元素的质量比、组成元素的质量分数等.
该会员上传的其它文档:41 p.24 p.25 p.40 p.20 p.13 p.15 p.13 p.18 p.20 p.29 p.13 p.41 p.19 p.16 p.30 p.11 p.11 p.31 p.40 p.38 p.84 p.湖南省郴州市湘南中学2015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下..湖南省郴州市湘南中学2015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蜡烛燃烧B.酒精挥发C.瓷碗破碎D.雪糕熔化2.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熄灭酒精灯B.
闻气味C.给试管内液体加热D.滴加试液3.下列仪器中,能在相关文档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关于我们常见问题关注我们官方公共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