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教育督导评价赋予新课改评价功能更

教育督导指导职能感悟_新课改论文_七七范文网
当前位置: >
> 教育督导指导职能感悟
教育督导指导职能感悟
时间: 16:53来源:点击:
为之忙碌的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终于顺利翻篇了。一直绷着的一根弦蓦地放了松,心中好不畅快!在指导样本校测试前准备工作中,对于从前关于教育督导指导的相关理论格外有感触......我所负责的两所样本校一所是市直中学、一所是民营中学,均不属于区教体局行政管理所辖。介于区里督学和市直学校这种不对等的工作关系,我没有权力对他们实行行政监督,虽说权力在管理的过程中十分重要也十分必要。作为督学,我深知指导是督导工作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成功的指导是以督导人员与被督导人员之间相互信任为前提的。身处这种微妙的工作关系中,我只能努力获取所负责样本校对我的高度信任,继而才能很好地提高管理效能。不必说样本校负责人最初对我数次登门检查测前工作准备情况的不够理解,也不必说耐心倾听他们对区里工作的点评,但就当下对教育领域内一些工作做法的探讨和对教育理念的交流一个切入口,我用专业的话语和真诚的态度最终换来了对方的理解和工作上的大力支持。督导工作的监督和指导不能分离,更不应该对立。因为监督不是目的。前苏联伟大的领导者列宁曾说过这样的话:任何一次的监督,不仅仅是“研究事情的过程,发现并记录缺点,而且当事情不能令人满意时,主要的不单是捕捉、暴露,而是要善于帮助、确定和纠正它,其实质也在于此”。因此,作为专职督学,组织教育督导,我们更要成为成功的管理与调节者。督导人员的专业水平是教育督导工作质量的关键保证。指导职能发挥的如何,与指导人员的工作作风、政策水平、理论水平、业务能力、实践经验有很直接的关系。所以,督导人员平时要不断学习,领会掌握党和国家关于教育工作的方针、政策、法规,认真学习教育科学理论,坚持深入实际,掌握第一手材料,提高认识水平和工作能力。
本文来源七七范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责任编辑:)
三全五优化公开课《雨之歌》中得到的启示 一、 设计背景: 本学期我接受了三全五优化...
课改,让我爱上了学习 郑州市第七十四中高一刘家玮 如果把课改之前的我们比作水中鱼,...
作文讲评课案例分析 [ 摘要] 我在针对学生习作进行的评价中,努力放大学生习作中的优...
取缔无证民办教育机构通知书 幼儿园: 为进一步促进幼儿教育的发展,规范幼儿教育的管...
一、认真学习《信访条例》及有关文件精神,积极广泛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搞好...吉林省松原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罗& 然
(2004年4月4日)
课堂教学评价改革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启动,加快建立起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成长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新一轮课程改革不仅在培养目标、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及学生学习方式方法上提出明确要求,而且特别强调了要发挥评价的功能,进一步改进和加强教学评价工作,并把课堂教学评价看作是实施新课改的保障。那么实施新课改究竟要从哪几个方面来评价课堂教学,什么样的课才算是一节成功的好课,下面从教育督导的角度,谈一点个人粗浅认识。
一、突出参与,营造学习环境
传统课堂教学只注重教师讲,忽视学生的学,课堂上不给学生参与的机会,学生只能处于被动接受。实施新课改首先在这方面有所突破,把学生课堂参与问题提到重要议程,目的是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价值。因此在实施新课改课堂教学评价中,我们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营造一种有利于学生参与的学习氛围和环境。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替代学生,而是启发学生自己去想、去说、主动观察、善于发现,真正实现学生的参与。教师在课堂上是否这样去做,课堂是否达到了这样的效果,这将是我们评价的重点要素。
为了确保学生课堂上的参与,我们评价时要突出强调三个&凡是&,即在课堂上凡是学生能自己掌握的知识,教师不要讲或少讲;凡是学生能发现的结论,教师不要代替学生得出;凡是学生能动手做的事,教师不要代替学生去做。目的就是突出学生的参与,体现教师营造的一种学生参与的环境。
二、注重实践,引导动手操作
以往课堂教学中,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方面比较薄弱,教师往往只注重讲,而忽视学生动手操作,人为造成学生张口等食、死记硬背的教学现状。实施新课改,我们就要一改过去的弊端,注重实践教学,突出学生动手操作。
课堂上教师要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挖掘教材潜在因素,教学内容中的任何一个规律,都要与学生共同反复来探讨,然后得出结论。师生在探讨过程中,自然体现学生的动手实践和操作,这也是课堂评价的基点所在。课堂教学中切忌的是教师把现成的结论写在黑板上,学生抄到笔记本上,回家去千遍万遍死记硬背。
三、探究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对课堂教学提出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这种研究性学习,不仅局限在课堂上的研究,更倡导和强调把研究延长到课外,根据研究课题的内容,来确定延长的时间。几周、几个月,或一年乃至几年。研究性学习追求的是一种精神、一种过程,不是急于得到一种结论,而是通过学生参与活动,受到新的启迪和教育,培养一种潜在的探究意识。
那么教师在课堂是否能给学生引发一些课题开展研究,这将是传统教学与改革教学的分水岭,也是我们评价一节课的着眼点。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师生不断产生思维碰撞火花,使一个个课题走进师生生活,让一个个课题带着师生从课堂走进社会。实施研究性学习教师要及时转变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
四、积极探索,改变教学形式
传统教学的组织形式就是班级授课制,教师在前边讲,学生在下边听,这也是几十年一贯制。这种教学形式的结果是一张讲桌成了师生情感的隔离带,教师成了隔着讲桌与学生会面的陌生人。实施新课改,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必然随着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改变而改变,因此教学组织形式也就固然成了我们评价的要素。
在班级授课制的前提下,教师要积极探索新的教学组织形式,有效开展小组教学,个别教学或活动教学。根据不同的课型,可以一改过去&黑板、讲桌、课桌&的传统教室设计格局、创造一种全新的师生合作交流的界面,或者圆桌式、舞台式、扇面式,给学生以新鲜感,使师生在兴奋中度过教学过程。同时也有利于学生间的交往,真正使学习的过程成为一种师生合作过程。
五、尊重学生,体现人性化教育
传统课堂教学就是教师讲学生听,不容学生去质疑,哪怕教师讲错,学生绝对处在一种被动接受地位。实施新课改课堂教学评价,我们就是要看教师是否尊重学生,体现人性化教育这一主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孩子看成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装知识的容器,课堂上要体现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和自主学习。
一个孩子一个精神世界,就象两滴水不能折射同样的太阳光线一样,孩子们有他们的痛苦也有他们的欢乐。教师在课堂上就是要想到孩子的喜怒哀乐,为每个少年儿童创造不同的发展机会,鼓励学生发表和教科书、和老师、和其他同学不同的意见和想法,给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和看法的机会,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展示自己,表现自己,寻求发展的机会和可能。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能给孩子们过多的限制,要让孩子感到是在受尊重的前提下进行学习和生活,增强主体意识。
六、创设情境,更新教学手段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惊奇,不断产生思维火花,这一直是许多教师苦苦探求的课题。在实施新课改课堂教学评价中,我们要特别强调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来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课堂上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参与活动、表现和体验中反思自己的经验与观念,在交流和分享中学习他人的长处,产生新的思想,提高新的认识。
此外,现代教学手段带给学生的那种视觉冲击力,音乐震撼力,那种形象逼真、模拟联想,是传统课堂教学几件老掉牙的教具所无法比拟的,甚至是不可想象的。实施新课改,不仅要求教师思想观念的更新,更要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做支撑,培养创新型人才,再不是凭着教师的一块小黑板、一根粉笔、一张嘴所能替代。
七、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自主学习
学生自主学习是新课改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评价要素,学校教育要为学生的终生学习,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使学生学会学习。也就是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培养学生会阅读,会查阅资料,会归纳概括,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会收集信息,会自我检测。而传统课堂教学中恰恰就缺少这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环节,只考虑教学手段,忽视学习手段,强化教法,不讲学法,这与新课改的要求大相径庭。
因此,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我们万不可穿新鞋走老路,课堂教学评价的着眼点和落脚点一定要放在教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上。要坚决杜绝新瓶装旧酒的现象,鼓励和支持教师扎扎实实地抓学法指导,在学法改革方面作大胆的探索和实践,真正使学生学会学习。
( 原载《吉林教育督导》2004年第1期)
关注排行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课改下的评价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