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蛋白质变性沉淀的沉淀及变性实验中不能先加agno3溶液,再加蛋白质变性沉淀溶液?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实验三蛋白质的沉淀反应,蛋白质沉淀,蛋白质沉淀技术,蛋白质的颜色反应,免疫沉淀实验,沉淀反应,免疫沉淀反应,沉淀反应的应用,沉淀溶解平衡实验,沉淀实验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实验三蛋白质的沉淀反应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正确教育旗下网站
题号:1818502试题类型:单选题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离子的检验,粗盐的提纯&&更新日期: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A向两份蛋白质溶液中分别滴加饱和溶液和 溶液均有固体析出蛋白质均发生变性B向溶液中先滴加稀硝酸,再滴加溶液出现白色沉淀溶液中一定含有C向一定浓度的溶液中通入适量气体出现白色沉淀的酸性比的酸性强D向浓度均为 和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溶液出现黄色沉淀A.AB.BC.CD.D
难易度:中等
必须注册登录后,才可以查看答案解析!
橡皮网学生APP下载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名校试题,天天更新,免费查看!
分离与提纯的原则和要求:(1)选择分离与提纯方法应遵循的原则 ①不增:指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②不减:指应尽可能减少被分离与提纯的物质的损失。 ③易分离:指如果使用试剂除去杂质时,要求反应后的产物跟被提纯的物质容易分离。 ④易复原:指分离物或被提纯的物质都要容易复原。 (2)分离与提纯操作过程应遵循“三必须” ①除杂质试剂必须过量;②过量试剂必须除尽(因过量试剂会带人新的杂质);③除杂途径必须选最佳。
常见的分离与提纯的方法:
(1)物质分离与提纯常用的物理方法
(2)物质分离与提纯常用的化学方法:①加热法混合物中混有某些热稳定性差的物质时,可直接加热,使热稳定性差的物质分解而分离出来。例如:食盐中混有氯化铵、纯碱中混有小苏打等均可直接加热除去杂质。 ②沉淀法在混合物中加入某试剂,使其中一种以沉淀形式分离出去的方法。使用该方法一定要注意不能引入新杂质,若使用多种试剂将溶液中不同粒子逐步沉淀时,应注意后加入试剂能将先加入的过量试剂除去,最后加入的试剂不引入新杂质。例如:加入适量BaCl2溶液可除去NaCl中混有的Na2SO4。 ③转化法利用化学反应将某种物质进行多次转化而分离。例如:分离Fe3+和Al3+时,可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生成Fe(OH)3和NaAlO2,过滤后,分别再加盐酸重新生成Fe3+和Al3+。注意转化过程中尽量减少被分离物质的损失.而且转化后的物质要易恢复为原物质。 ④酸碱法被提纯物质不与酸或碱反应,而杂质可与酸或碱发生反应,可用酸或碱作除杂试剂。例如:用盐酸除去 SiO2中的石灰石,用氢氧化钠除去铁粉中的铝粉。 ⑤氧化还原法 a.对混合物中混有的还原性杂质,可加入适当的氧化剂将杂质氧化为被提纯物质。例如:将氯水滴入混有FeCl2的FeCl3溶液中,除去FeCl2杂质。 b.对混合物中混有的氧化性杂质,可加入适当还原剂将杂质还原为被提纯物质。例如:将过量铁粉加入混有FeCl3的FeCl2溶液中,振荡过滤,除去FeCl3 杂质。 ⑥调节pH法通过加入试剂来调节溶液的pH,使溶液中某组分沉淀而分离的方法。一般加入相应的难溶或微溶物来调节。例如:在CaCl2溶液中含有FeCl3杂质,由于 Fe3+水解,溶液呈酸性,可采用调节溶液pH的方法将 Fe3+沉淀除去,为此,可向溶液中加氧化钙或氢氧化钙或碳酸钙等。 ⑦电解法此法利用电解原理来分离、提纯物质。例如:电解精炼铜,将粗铜作阳极,精铜作阴极,电解液为含铜离子的溶液,通直流电,在阳极铜及比铜活泼的杂质金属失电子,在阴极只有铜离子得电子析出,从而提纯了铜。
离子的检验:(1)焰色反应:Na+:黄色;K+: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Ca2+:砖红色; (2)H+:H+酸性。遇紫色石蕊试液变红,遇湿润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3)NH4+:在试液中加强碱(NaOH)加热,产生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NH4++OH-NH3↑+H2O;NH3+H2ONH3?H2ONH4++OH- (4)Fe3+:①通KSCN或NH4SCN溶液呈血红色:Fe3++SCN-==[Fe(SCN)]2+;②通NaOH溶液红褐色沉淀:Fe3++3OH-==Fe(OH)3↓ (5)Fe2+:①遇NaOH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在空气中迅速转化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沉淀:Fe3++2OH-=Fe(OH)2↓;4Fe(OH)2+O2+2H2O==4Fe(OH)3; ②试液中加KSCN少量无明显变化再加氯水出现血红色: 2Fe2++Cl2==2Fe3++2Cl-;Fe3++SCN-==[Fe(SCN)]2+ (6)Mg2+:遇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NaOH过量沉淀不溶解:Mg2++2OH-==Mg(OH)2↓,但该沉淀能溶于NH4Cl溶液; (7)Al3+:遇NaOH溶液(适量)有白色沉淀生成,NaOH溶液过量沉淀溶解:Al3++3OH-==Al(OH)3↓;Al(OH)3+OH-==AlO2-+2H2O (8)Cu2+:遇NaOH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加强热变黑色沉淀:Cu2++2OH-==Cu(OH)2↓;Cu(OH)2CuO+H2O (9)Ba2+:遇稀H2SO4或硫酸盐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加稀HNO3沉淀不溶解:Ba2++SO42-==BaSO4↓ (10)Ag+: ①加NaOH溶液生成白色沉淀,此沉淀迅速转变为棕色沉淀溶于氨水Ag++OH-==AgOH↓;2AgOH==Ag2O+H2O;AgOH+2NH3?H2O==[Ag(NO3)2]OH+2H2O ②加稀HCl或可溶性氧化物溶液再加稀HNO3生成白色沉淀:Ag++Cl-==AgCl↓ (11)OH-:OH-碱性:①遇紫色石蕊试液变蓝;②遇酚酞试液变红;③遇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12)Cl-:遇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加稀HNO3沉淀不溶解:Ag++Cl-=AgCl↓ (13)Br-:加AgNO3溶液有浅黄色沉淀生成,加稀HNO3沉淀不溶解:Ag++Br-=AgBr↓ (14)I-: ①加AgNO3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加稀HNO3沉淀不溶解:Ag++I-=AgI↓;②加少量新制氯水后再加淀粉溶液显蓝色:2I-+Cl2=I2+2Cl-;I2遇淀粉变蓝 (15)S2-:①加强酸(非强氧化性)生成无色臭鸡蛋气味气体:S2-+2H+=H2S↑;②遇Pb(NO3)2或(CH3COO)2Pb试液生成黑色沉淀,遇CuSO4试液产生黑色沉淀:Pb2++S2-=PbS↓;Cu2++S2-=CuS↓ (16)SO42-:加可溶性钡盐[BaCl2或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再加稀HCl或稀HNO3沉淀不溶解:Ba2++SO42-=BaSO4↓ (17)SO32-:加强酸(H2SO4或HCl)把产生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SO32-+2H+=H2O+SO2↑ SO2使品红溶液褪色 (18)CO32-:加稀HCl产生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CO32-+2H+=H2O+CO2↑;CO2+Ca(OH)2=CaCO3↓+H2O (19)HCO3-:取含HCO3-盐溶液煮沸,放出无色无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或向HCO3-溶液里加入稀MgSO4溶液,无现象,加热煮沸有白色沉淀MgCO3生成,同时放出CO2气体。 (20)NO3-:浓缩试液加稀硫酸和铜片加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溶液变成蓝色: Cu+4H++2NO3-=Cu2++2NO2↑+2H2O (21)PO43-:加AgNO3溶液产生黄色沉淀,再加稀HNO3沉淀溶解:3Ag++PO43-=Ag3PO4↓;Ag3PO4溶于稀HNO3酸。
粗盐的提纯:(1)实验仪器和药品 药品:粗盐,水 器材:托盘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药匙,漏斗,铁架台(带铁圈),蒸发皿,酒精灯,坩埚钳,胶头滴管,滤纸,剪刀,火柴,纸片 (2)实验原理:粗盐中含有泥沙等不溶性杂质,以及可溶性杂质如:Ca2+、Mg2+等不溶性杂质可以用溶解、过滤的方法除去,然后蒸发水分得到较纯净的精盐 (3)实验操作 ①溶解:用托盘天平称取5克粗盐(精确到0.1克)。用量筒量取10毫升水倒入烧杯里.用药匙取一匙粗盐加入水中,观察发生的现象。用玻璃棒搅拌,并观察发生的现象(玻璃棒的搅拌对粗盐的溶解起什么作用?)。接着再加入粗盐,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一直加到粗盐不再溶解时为止。观察溶液是否浑浊。 在天平上称量剩下的粗盐,计算在10毫升水中大约溶解了多少克粗盐. ②过滤:按照过滤的操作进行过滤,仔细观察滤纸上的剩余物及滤液的颜色。滤液仍浑浊时,应该再过滤一次。如果经两次过滤滤液仍浑浊,则应检查实验装置并分析原因,例如:滤纸破损,过滤时漏斗里的液面高于滤纸边缘,仪器不干净等,找出原因后,要重新操作。 ③蒸发:把得到的澄清滤液倒入蒸发皿,把蒸发皿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用酒精灯加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滤液。等到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 ④用玻璃棒把固体转移到纸上,称量后,回收到教师指定的容器,比较提纯前后食盐的状态并计算精盐的产率。
相关试题推荐
扫描二维码马上下载橡皮网APP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名校试题,天天更新,免费查看!
接收老师发送的作业,在线答题。解读用重金属盐沉淀蛋白质遇到的几个问题--《化学教学》2009年08期
解读用重金属盐沉淀蛋白质遇到的几个问题
【摘要】:正大家知道,用CuSO4、Pb(Ac)2、AgNO3、HgCl2等重金属盐的溶液作沉淀剂去沉淀蛋白质,可使蛋白质变性,这是中学化学讲有机化学时最简单的试管实验,可以说几乎不存在有实验不成功的记录,还有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G634.8【正文快照】:
大家知道,用CuSO4、Pb(Ac)2、AgNO3、HgCl2等重金属盐的溶液作沉淀剂去沉淀蛋白质,可使蛋白质变性,这是中学化学讲有机化学时最简单的试管实验,可以说几乎不存在有实验不成功的记录,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值得去研究?去解读的呢?笔者认为,即使是没有失败的记录,也不能说这种实验就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成国;;[J];化学教育;2009年06期
李梅兰;[J];怀化学院学报;1992年06期
蔡文锁;;[J];化学教与学;2010年12期
刘重威;;[J];化学通报;1957年08期
陶海霞;;[J];广东教育;2002年04期
廖旭杲;;[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0年10期
徐睿;[J];化学教学;1997年08期
肖中柱,史吉田;[J];化学教学;1985年01期
裘建浩;;[J];化学教学;2009年08期
邵国光;;[J];考试(高考试题设计版);2010年10期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生物化学精品课程
生物化学实验指导书
生物化学实验指导
蛋白质的性质实验(二)(沉淀反应)
一、蛋白质等电点的测定:
&&&&1.目的:
&&&&(1)了解蛋白质的两性解离性质。
&&&&(2)学习测定蛋白质等电点的一种方法
&&&&2.原理:
&&&&蛋白质是两性电解质。在蛋白质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
&&&&蛋白质分子的解离状态和解离程度受溶液的酸碱度影响。当溶液的pH达到一定数值时,蛋白质颗粒上正负电荷的数日相等,在电场中,蛋白质既不向阴极移动,也不向阳极移动,此时溶液的pH值称为此种蛋白质的等电点。不同蛋白质各有其特异的等电点。在等电点时,蛋白质的理化性质都有变化,可利用此种性质的变化测定各种蛋白质的等电点。最常用的方法是测其溶解度最低时的溶液pH值。
&&&& 本实验借观察在不同pH溶液中的溶解度以测定酪蛋白的等电点。用醋酸与酷酸钠(醋酸钠混合在酪蛋白溶液中)配制成各种不同pH值的缓冲液。向诸缓冲溶液中加入酪蛋白后,沉淀出现最多的缓冲液的pH值即为酪蛋白的等电点。
&&&&3.器材:
&&&&(1)水浴锅。
&&&&(2)温度计。
&&&&(3)200毫升锥形瓶。
&&&&(4)100毫升容量瓶。
&&&&(5)吸管。
&&&&(6)试管。
&&&&(7)试管架。
&&&&(8)乳钵。
&&&&4.试剂:
&&&&(1)0.4%酪蛋白醋酸钠溶液
&&&&取0.4克酪蛋白,加少量水在乳钵中仔细地研6,将所得的蛋白质悬波移入200毫升锥形瓶内,用少量40~50℃的温水洗涤乳钵,将洗涤液也移入锥形瓶内。加入10毫升1当量/升醋酸钠溶液。把锥形瓶放到50℃水浴中,并小心地旋转锥形瓶,直到酪蛋白完全溶解为止。将锥形瓶内的溶液全部移至100毫升容量瓶内,加水至刻度,塞紧玻塞,混匀。
&&&&(2)1.00当量/升醋酸溶液
(&&&&3)0.10当量/升醋酸溶液
&&&&(4)0.01当量/升醋酸溶液
&&&& 5.操作方法:
&&&&(1)取同样规格的试营4支,按下表颠序分别精确地加入各试剂,然后混匀。
&&&&(2)向以上试管中各加酪蛋白的醋酸钠溶液1毫升,加一管,摇句一管。此时1、2、3、4管的pH值依次为5.9、5.3、4.7、3.5。观察其混浊度。静置10分钟后,再观察其混浊度。最混浊的一管的pH即为酪蛋白的等电点。
二、蛋白厦的沉淀及变性:
&&&&1.目的:
&&&&(1)加深对蛋白质胶体溶液稳定因素的认识。
&&&&(2)了解沉淀蛋白质的几种方法及其实用意义。
&&&&(3)了解蛋白质变性与沉淀的关系。
&&&&2.原理:
&&&&在水溶液中的蛋白质分子由于表面生成水化层和双电层而成为稳定的亲水胶体颗粒,在一定的理化因素影响下,蛋白质颖拉可因失去电荷和脱水而沉淀。
蛋白质的沉淀反应可分为两类。
(1)可逆的沉淀反应:
此时蛋白质分子的结构尚未发生显著变化,除去引起沉淀的因素后,蛋白质的沉淀仍能溶解于原来的溶剂中,并保持其天然性质而不变性。如大多数蛋白质的盐析作用或在低温下用乙醇(或丙酮)短时间作用于蛋白质。提纯蛋白质时,常利用此类反应。
(2)不可逆沉淀反应:
此时蛋白质分子内部结构发生重大改变,蛋白质常变性而沉淀,不再溶于原来溶剂中。加热引起的蛋白质沉淀与凝固,蛋白质与重金届离子或某些有机酸的反应都属于此类。
蛋白质变性后,有时由于维持溶液稳定的条件仍然存在(如电荷),并不析出。因此变性蛋白质并不一定部表现为沉淀,而沉淀的蛋白质也未必都已变性。
3.试刘与材料:
(1)蛋白质溶液
5%卵清蛋白溶液或鸡蛋清的水溶液
(新鲜鸡蛋清:水=1:9)
(2)pH4.7醋酸—醋酸钠的缓冲溶液
(3)3%硝酸银溶液
(4)5%三氯乙酸溶液
(5)95%乙醇
(6)饱和硫酸铵溶液
(7)硫酸铵结晶粉末
(8)0.1当量/升盐酸溶液
(9)0.1当星/升氢氧化钠溶液
(10)0.1当员/升碳酸钠溶液
(11)0.1当量/升醋酸溶液
(12)甲基红溶液
(13)2%氯化钡溶液
4.操作方法:
(1)蛋白质的盐析。
无机盐(硫酸铵、硫酸钠、氯化钠等)浓溶液能析出蛋白质。盐的浓度不同,析出的蛋白质也不同。
如球蛋白可在半饱和硫酸铵溶液中析出,而清蛋白则在饱和硫酸铵溶液中才能析出。
由盐析获得的蛋白质沉淀,当降低其盐类浓度时,又能再溶解,故蛋白质的盐析作用是可逆过程。
加5%卵靖蛋白溶液5毫升于试管中,再加等量的饱和硫酸铵溶液,混匀后静置数分钟则析出球蛋白的沉淀。倒出少量混蚀沉淀,加少量水,是否溶解,为什么?将管内容物过滤,向滤液中添加硫酸铵粉末到不再溶解为止,l此时析出的沉淀为清蛋白。取出部分清蛋白,加少量蒸馏水,观察沉淀的再溶解。
(2)重金属离子沉淀蛋白质
重金属离子与蛋白质结合成不溶于水的复合物。取一支试管,加入蛋白质溶液2毫升,再加3%硝酸银溶液1~2滴,振荡试管,有沉淀产生。放置片刻,倾出上消液,向沉淀中加入少量的水,沉淀是否溶解?为什么?
(3)某些有机酸沉淀蛋白质
取一支试管,加入蛋白质溶液2毫升,再加入1毫升5%三氯乙酸溶液,振荡试管,观察沉淀的生成。放置片刻,倾出上清液,向沉淀中加入少量水,观察沉淀是否溶解。
(4)有机溶剂沉淀蛋白质
取一支试管,加入2毫升蛋白质溶液,再加入2毫升95%乙醇。混匀,观察沉淀的生成。
(5)乙醇引起的变性与沉淀
取3支试管,编号。依下表顺序加入试剂:
振摇混匀后,观察各管有何变化。放置片刻,向各管内加水8毫升,然后在第2、3号管中各加一滴甲基红.再分别用0.1当量/升醋酸溶液及0.1当星/升碳酸钠溶液中和之。观察各管颜色的变化和沉淀的生成。每管再加0.1当量/升盐酸溶液数滴,观察沉淀的再溶解。解释各管发生的全部现象。
实验二蛋白质的两性反应及等电点的测定
蛋白质和氨基酸一样是两性电解质。调节溶液的酸碱度达到一定的离子浓度时,
白质分子所带的正电荷和负电荷相等,以兼性离子状态存在,在电场内该蛋白质分子
不向阴极移动,也不向阳极移动,这时溶液的 pH
值称为该蛋白质的等电点(pI)。当
液的pH值低于蛋白质等电点时,即在
较多的条件下,蛋白质分子带正电荷成为
离子,当溶液的pH值大于等电点时,即在OH 较多的条件下,蛋白质分子带负电荷成
本实验采用蛋白质在不同 pH
溶液中形成的混浊度来确定其等电点,在等电点
蛋白质溶解度最小,最容易沉淀析出。
(三) 蛋白质的沉淀反应
蛋白质分子由于形成水化层和双电层而成为稳定的胶体颗粒。但是,蛋白质胶体颗
粒的稳定性是有条件的、 相对的。 在一定的物理化学因素影响下, 蛋白质颗粒失去电荷、
脱水,甚至变性而丧失稳定因素,即以固态形式从溶液中析出,这种作用称为蛋白质的
沉淀反应。该反应可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1. 可逆沉淀反应
在发生沉淀反应时,蛋白质虽已沉淀析出,但其分子内部结构并未发生显著变化,
基本上保持原有的性质。沉淀因素除去后,蛋白质沉淀可再溶于原来的溶剂中。这种沉
淀反应称为可逆沉淀反应。属于此类反应的有盐析作用;在低温下,乙醇或丙酮对蛋白
质的短时间作用以及等电点沉淀等。
用大量中性盐使蛋白质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称为蛋白质的盐析作用。
蛋白质是亲水
胶体,在高浓度的中性盐影响下,蛋白质分子被盐脱去水化层,同时,蛋白质分子所带
的电荷被中和,蛋白质的胶体稳定性遭到破坏而沉淀析出。沉淀出的蛋白质仍保持其天
4然蛋白质的性质,若减低盐的浓度时,还能溶解。
沉淀不同的蛋白质所需中性盐的浓度、种类不同,所以在不同条件下,采用不同浓
度的盐类可将各种蛋白质从混合溶液中分别沉淀析出,这种方法称为蛋白质的分级盐
析。它在酶的生产和制备等工作中被广泛应用。
2. 不可逆的沉淀反应
在发生沉淀反应时,蛋白质的分子内部结构,空间构象遭到破坏,失去其天然蛋白
质的性质,这时蛋白质已发生变性。变性后的蛋白质沉淀不能再溶解于原来的溶液中,
这种沉淀反应称为不可逆沉淀反应。重金属盐、生物碱试剂、过酸、过碱、加热、震荡、
超生波、有机溶剂等都能使蛋白质发生不可逆沉淀反应。
重金属盐类易与蛋白质结合成稳定的沉淀而析出。 蛋白质在水溶液中是酸碱两性电
解质,在碱性溶液中(对蛋白质等电点而言) ,蛋白质分子带负电荷,能与带正电荷的
2+ 2+ 2+ 2+ 3+
金属离子,如Zn 、Cu 、Hg 、Pb 、Fe 结合成蛋白质盐。在有机体内,蛋白质常以
其可溶性的钠盐或钾盐存在,当加入汞、铅、铜、银等重金属盐时,则蛋白质形成不溶性的盐类而沉淀。 经过这种处理后的蛋白质沉淀不再溶解在水中,
说明它已发生了变性。
重金属盐类沉淀蛋白质的反应通常很完全。因此,生化分析中,常用重金属盐除去体液
中的蛋白质; 临床上则用蛋白质解除重金属盐食物性中毒。但应注意,过量的醋酸铅或
硫酸铜可使沉淀的蛋白质再溶解。
蛋白质在有机酸的作用下带正电荷, 与酸根的负电荷结合成为溶解度很小的盐类而
沉淀。三氯乙酸和磺基水杨酸最有效,可将血清等生物体液中的蛋白质完全除去,因此
得到广泛应用。
【实验试剂和器材】
(一)试剂
卵清蛋白溶液:取 5ml 鸡蛋清,用蒸馏水稀释至 100ml,搅拌均匀后用 4— 层
纱布过滤,新鲜配制。
0.01N NaOH 作溶剂)
酪蛋白-醋酸钠溶液:称取纯酪蛋白 0.25 克,加蒸馏水 20ml 及 1.00N NaOH 溶
液 5ml (必须准确)。摇荡使酪蛋白溶解。然后加1.00N醋酸 5ml ((必须准确),倒入 50ml
蒸馏瓶内,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混匀,结果是酪蛋白溶于0.10N醋酸钠溶液内,酪蛋
白的浓度为 0.5% 。
蛋白质-NaCl 溶液: 取 20ml 蛋清,加蒸馏水 200ml 和饱和氯化钠溶液
分搅匀后,以纱布滤去不溶物(加入氯化钠的目的是溶解球蛋白) 。
甘氨酸,0.3%
酪氨酸,0.5%
尿素,双缩脲试剂,0.1%茚三酮乙醇溶液,浓硝酸,10%NaOH
7. 0.01%溴甲酚绿指示剂, 0.02N HCl, 0.02N NaOH, 0.01N HAc, 0.10 N HAc, 1.00N
饱和硫酸铵溶液,
硫酸铵粉末, 2%硝酸银, 0.1%硫酸铜, 饱和硫酸铜, 10%三氯乙
(二)器材
试管及试管架,酒精灯,玻璃漏斗,滤纸,移液管,滴管,恒温水浴。
【实验方法】
1. 双缩脲反应
取少量尿素结晶,加入干燥试管中。用微火加热使尿素熔化。熔化的尿素开始硬化
时,停止加热,尿素放出氨,形成双缩脲。冷后加入 10 滴双缩脲试剂,混匀,
另取 1 支试管,加入卵清蛋白溶液 1ml 再加入 5 滴双缩脲试剂,混匀,观察颜色
2. 茚三酮反应
分别加入卵清蛋白溶液和0.5%甘氨酸溶液4滴
, 再加入2滴0.1% 茚
三酮乙醇溶液,混匀,在沸水浴中加热 1-2
分钟,观察颜色变化,并比较蛋白质和氨
基酸呈色深浅。
3. 黄色反应
按下表分别向 6
支试管中加入试剂,微火小心加热(不必沸腾),观察颜色变化。再
溶液使呈碱性,观察颜色变化。
0.3%酪氨酸 0.3%色氨酸 5%苯酚
4. 蛋白质的两性反应
支试管,加入 1ml 0.5% 酪蛋白和 5-7 滴 0.01% 溴甲酚绿指示剂(变色范
围是 pH 3.8—5.4,在酸性溶液中为黄色,在碱性溶液中为蓝色)
,混匀,观察溶液的颜
(2)用滴管缓慢加入 0.02N
HCl 溶液,随加随摇,直到有大量沉淀产生。说明原因,
并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3)继续滴入 0.02N
HCl 溶液,观察沉淀和溶液颜色的变化,说明原因。
(4)再缓慢滴入 0.02N
溶液,观察沉淀和溶液颜色的变化过程,说明原因。
5. 酪蛋白等电点的测定
试管编号后按下表顺序准确加入试剂。加入每种试剂后应混匀。
(单位:ml)
酪蛋白-NaAc
溶液的最终 pH
沉淀出现的情况
静置约 20 分钟,观察每支试管内的混浊度,以-,+,++,+++,++++符号表示沉淀的多少。
根据观察结果,指出哪个 pH是酪蛋白的 pI。
6. 蛋白质的盐析作用 (选做)
支试管,加入 3ml
蛋白质- NaCl 溶液和 3ml 饱和硫酸铵溶液,混匀,静置
分钟,球蛋白则沉淀析出。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硫酸铵粉末,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
至粉末不再溶解,析出的沉淀为清蛋白。静置,弃上部清液,取部分清蛋白沉淀加水稀
释,观察它是否溶解。
7. 重金属沉淀蛋白质 (选做)
支试管, 各加入约 1ml
卵清蛋白质液, 分别加入2%
硝酸银溶液及 0. 1%
酸铜溶液 1 滴,观察沉淀的生成。
对第 2 支试管再加入过量的饱和硫酸铜溶液,观察沉淀的再溶解。
8. 有机酸沉淀蛋白质 (选做)
支试管,加入卵清蛋白质液约 0.5ml,然后滴加 10% 三氯乙酸溶液数滴,观
察沉淀的生成。
【思考题】
如果蛋白质水解作用一直进行到双缩脲反应呈阴性结果,此作何结论?
茚三酮反应的阳性结果是否经常是同一色调? 若不是,为什么?
在等电点时蛋白质的溶解度为什么最低?
蛋白质分子中的哪些基团可以与
(1)重金属离子作用而使蛋白质沉淀?
(2)有机酸、无机酸作用而使蛋白质沉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蛋白质变性的本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