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武汉可以在武汉异地办理护照照吗?

身份证异地受理今年7月全面实施
关注新华网
  随着异地办理制度的全面推开,越来越多的人们享受到这种“就近就地”式的贴心服务。
  记者今天从公安部了解到,目前,全国31个省区市在已实现省内异地办理的基础上,在大中城市和有条件的县市均已开展对其他各省区市身份证的异地办理工作,累计异地办理身份证近500万张。
  服务紧跟着群众呼声走
  群众的呼声就是改革的努力方向,群众在哪里、服务就要跟到哪里,这不仅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是无数身在异乡群众的期盼。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口大流动,作为人们工作生活必不可少的证件,他们希望身份证到期、丢失以后能够迅速换补领,而且越快越好、越方便越好。
  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公安部研究起草的《关于建立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挂失申报和丢失招领制度的意见》,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
  一年多来,全国公安机关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全力推进身份证异地受理工作,公安部两次召开全国电视电话会议作出部署,先后派出12个督导组对改革措施落地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切实把制度的顶层设计落实到“最后一公里”,为实现身份证异地受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公安部部署各地科学合理地开展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窗口建设,方便群众就近异地办证。各地公安机关结合当地流动人口数量、分布等实际情况,共设立居民身份证跨省异地受理点10838个,基本满足群众就近办理居民身份证的需求,其中北京、吉林、上海、安徽、福建、广东等省市在所有派出所均设立了异地受理点。
  各地改革了居民身份证原有办理流程,突破了地域限制,密切了相互间协同配合,普遍建立了“异地受理——原籍审核签发——异地制作发放”工作机制。目前,共有3700多个县级公安机关可签发异地受理、本地户籍的居民身份证,全国39个居民身份证制作中心(所)均已具备制作异地受理居民身份证的条件。各地按照公安部的部署要求,进一步完善相关工作规范,简化工作流程,优化窗口服务,努力为办证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实现身份证异地受理,关键是要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公安部加快推进人口信息管理技术创新,拓展人口信息系统应用,依托部级人口管理业务支撑信息平台、全国居民身份证信息数据库,先后建成了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系统和包括多种民族文字版本的异地制证系统。在部署各地梳理汇集丢失、被盗及过期居民身份证数据信息的基础上,建成全国失效居民身份证信息系统,既有效防止了冒领、冒用身份证等问题的发生,也为全国公安机关和社会各用证部门及单位开展身份信息核查提供了支撑。
  群众办证不用来回奔波
  2015年7月,公安部部署天津与河南、江苏与安徽、浙江与江西、重庆与四川、湖北与湖南10省市开展异地受理一对一试点。
  日,公安部部署全国大中城市和有条件的县(市)开展异地受理试点。
  2017年7月,全国各地将全面实施异地受理制度。
  各地公安机关按照公安部的部署,由点到面、逐步推开,扎扎实实把这项便民利民的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据了解,到2017年7月,身份证异地受理制度将在全国各地全面实施,届时,你无论在哪里,都能轻松享受到这种异地办理服务。
  江苏省公安机关统一推进跨省身份证异地办理工作,统一办理手续和业务规范,统一工作保障,第一时间处理业务技术问题,实现行政区域内全覆盖。安徽省公安机关推行专业生产调度、专线生产制作、专门仓储分拣、专人邮寄送达“四专”工作模式,保证了异地证件制作质量和效率。浙江省杭州市公安机关为满足去年G20峰会期间大幅增加的群众异地办证需求,所有户籍窗口实行全勤工作机制,赢得办证群众的广泛好评。
  为充分展示异地受理制度的含金量,各地公安机关积极创新服务举措,为群众办理居民身份证提供更多便利。天津、河北、山东公安机关为满足广大群众对居民身份证照片质量的要求,全面开展了居民身份证照片“多拍优选”“满意拍”服务。河北、山西、河南、湖南、广东、陕西公安机关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技术优势,建设便民服务平台,群众可查询身份证办证进度,增强工作透明度,让群众踏踏实实办证,明明白白领证。
  记者在采访中深深地感受到,身份证异地受理制度,因其实实在在地解决亿万身在异乡群众的麻烦事,受到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肯定和欢迎。这种改革,切合了发展的需要、群众的期盼,成为人口大流动下创新社会服务的一个标志,推动更多异地政务服务成为现实。(记者蔡长春) 
责任编辑:
Copyright (C) 2000 -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异地办理身份证业务将推行 盘点哪些还能异地办?_网易财经
异地办理身份证业务将推行 盘点哪些还能异地办?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异地办理身份证业务将推行 盘点哪些还能异地办?)
今后,可在、挂失、补证、换证了。这一重大利好消息让民众喜大普奔。很多人在网上为这项便民政策点赞,希望尽快出台并实施更多这样接地气惠民生的便民举措,真正实现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专家也呼吁,与身份证相关的其它公共服务也尽快联动起来,实现身份证的改革增量。
2017年全面推行身份证异地受理
公安部11月12日印发的《关于建立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挂失申报和丢失招领制度的意见》明确,离开常住户口所在地到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合法稳定就业、就学、居住的公民,本人到居住地公安机关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点申请换领、补领居民身份证,申请换领的交验居民身份证,申请补领的交验居民户口簿或居住证,凭领证回执到异地受理点领取证件。对难以确认身份和不良信用记录人员,不予受理异地办理申请。
公安部已部署天津与河南、江苏与安徽、浙江与江西、重庆与四川、湖北与湖南10省市在今年7月1日开展一对一试点。2016年7月,在全国大中城市和有条件的县(市)推广异地受理。2017年7月,在全国全面实施身份证异地受理、挂失申报和丢失招领工作。
当然,异地受理不增加制发证周期和任何收费。群众只需缴纳证件工本费。有效期满换领居民身份证的,证件工本费20元,损坏换领、丢失补领的,证件工本费40元。
对于此项便民举措,众多网友纷纷表达了赞许之情。网友“宅可夫斯基”说,利用信息数据库实现身份证异地受理,实实在在地为群众带来便利,既节约了办证人的时间,也降低了经济成本, 提高了行政效率,希望尽快落实。
公安部副部长黄明表示,建立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等制度,彰显了全面深化改革“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的目的要求。改革现有运行机制,解决当前居民身份证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多便利。“这项改革为群众减负,为行政管理提效,使身份证的应用更加安全。”
但也有网友质疑,这么好的政策为何要等到2017年才全面推行呢?对此,黄明解释,全面实施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等制度,需要一个过程。我国人口多,各地情况不同,还涉及信息系统升级改造、流程调整完善、装备设备配置和人员技能培训等大量工作,必须整体设计、分步实施、不断完善,确保安全可靠。
专家:与身份证相关的其它公共服务也应联动起来
身份证相关业务可异地受理,是基于便民原则对公民权利的保障,亦是公共服务对互联网+背景的顺应,值得肯定。
专栏观察家川认为,从无数网友奔走相告可知,这确是善政,正是解决了民众身份证办理难的问题,但仍需快马加鞭。期待异地可办证的善政再多一些,让民众切实享受到改革成效。
而著名媒体人朱昌俊认为,身份证异地受理不仅从技术上解决了身份信息流通问题,而围绕身份证的社保、医保也等相关信息和服务有必要随之联网、互通,减少因地域区隔给公民带来的麻烦,真正实现改革增量。
他呼吁,与身份信息相关的其他证明和公共服务的“去属地化”借此东风,尽早纳入到更大范围更深度的改革中去。
盘点:异地还能办哪些业务?
其实,像异地办身份证这样去属地化的改革举措也不是第一次出台了。中国网《深读》记者梳理发现,从2013年起,公安部推出了43个城市可以异地办理护照,31个城市可以异地办理台湾通行证及签注申请。2015年2月,6个城市可以异地办理港澳通行证。还有异地办理交管业务,异地办理车辆年审,,公积金异地贷款等便民举措大大方便了长期在外地工作生活的居民,让民众大为赞许。随着各领域不断深化改革,再有互联网+的助推,相信将来这样的善政只多不少,民众生活会越来越便利。
  43个城市可异地办理护照
公安部决定自日起,北京、天津、石家庄、太原、呼和浩特、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上海、南京、杭州、宁波、合肥、福州、厦门、南昌、济南、青岛、郑州、武汉、长沙、广州、深圳、南宁、海口、重庆、成都、贵阳、昆明、西安、无锡、常州、苏州、温州、嘉兴、舟山、泉州、株洲、湘潭、珠海、东莞、佛山等43个城市的本市户籍居民的外地户籍配偶、未满16周岁子女,以及在本市暂(居)住的外地户籍的就业、就学人员及其配偶、未满16周岁的子女可以就近提交普通护照申请。但此次暂不含港澳通行证。
 31个城市可异地办理台湾通行证
北京、天津、石家庄、太原、呼和浩特、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上海、南京、杭州、宁波、合肥、福州、厦门、南昌、济南、青岛、郑州、武汉、长沙、广州、深圳、南宁、海口、重庆、成都、贵阳、昆明、西安等31个城市的本市户籍居民的外地户籍配偶、未满16周岁子女,以及在本市暂(居)住的外地户籍的就业、就学人员及其配偶、未满16周岁的子女可以就近提交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及签注申请。
  6城市可异地办理港澳通行证
2015年2月,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州、深圳6个城市的就业者和非本地户籍的在校大学生可以在异地办理港澳通行证及签注申请。
  全国范围可异地办理交管业务
2015年7月,公安部称正积极构建面向公众的互联网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平台,通过网页、手机APP、短信、语音电话等多种方式提供10大类130余项在线服务。该平台已在陕西、福建、广东等3省部分地市试点,将于2016年底完成全国推广应用。
该平台可以进行驾考预约、办牌办证,机动车年检、驾驶证审验、交通违法记分等业务,还可进行牌证网上申领、邮政寄递上门等业务。同时取消补换领牌证时审核居住、暂住证的要求,并破除地域限制,实现全国范围内异地办理交管业务。
  60%以上异地就医问题已解决
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李忠表示,在医疗保险方面,目前全国职工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已有90%的地市实现市级统筹,解决了60%以上异地就医问题。现在还有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海南、西藏等省市实现了省级统筹。
公积金“异地贷”让异地购房有新选择
2014年10月,住建部等三部委出台政策,要求公积金缴存异地互认,并推进异地贷款业务。到日,具体操作细则终于面世。
细则指出,缴存城市公积金中心负责审核职工缴存和已贷款情况,向贷款城市公积金中心出具书面证明,并配合贷款城市公积金中心核实相关信息。贷款城市公积金中心及受委托银行负责异地贷款的业务咨询、受理、审核、发放、回收、变更及贷后管理工作,并承担贷款风险。(《深读》记者 张艳玲)
本文来源:中国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您当前的位置:&&&&&&正文
省内异地户口可以在烟台申请办理护照
08:33:43 来源:胶东在线 
  胶东在线消息 近日,问题编号为的网友留言咨询:我户口是山东临沂的,但是一直在烟台居住,(在烟台买的房子)没有办理居住证、暂住证,但在烟台社保持续缴纳3年了,我现在在烟台可以办护照吗?
  对此回复: 您好,省内异地户口可以在烟台申请办理护照,需提供:
  1、制证照片(符合《出入境证件相片照相指引》)一张以及填写完整的《中国公民出入境证件申请表》一张。
  2、交验本人居民身份证原件(在身份证领取、换领、补发期间,可提交临时身份证),并提交复印件。申请人未满十六周岁,也可交验居民户口簿,并提交复印件。
  3、未满十六周岁的申请人还应当提交监护证明(如出生证明、独生子女证、载明亲属关系的户口簿等),以及监护人的身份证或护照等身份证明及复印件,监护人应当到场陪同,监护人无法陪同的,可以委托他人陪同,但还应提交监护人委托书,以及陪同人的身份证或护照等身份证明及复印件。
  4、国家工作人员还应提交本人所属工作单位或上级主管单位按照人事管理权限审批后出具的同意办理出国(境)证件的证明(关于同意 申办出入境证件的函)。
  5、现役军人提交具有审批权的军队系统主管部门出具的同意办理普通护照的意见以及本人的身份证明(如身份证、军官证等)及复印件。
责任编辑:宋君
网民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您的昵称: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胶东在线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热线电话:
责任编辑:宋君 刘梦雨
& &| &&&&| &&&&| &&&&| &&
Copyright@ JiaoD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武汉居住证功能再升级 外省人口持证可办护照
&&当前位置&&
武汉居住证功能再升级 外省人口持证可办护照
14:56:37&&&&华夏经纬网
  居住证功能又升级了。昨日,长江日报记者从武汉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获悉,按照公安部统一部署,即日起,无论你户口在哪个省,只要持有武汉市居住证,就可在汉申请办理出入境证件,无需再回户籍地。此前,持居住证在汉办证仅限湖北省内居民。  据了解,此前,在武汉市居住证提供的“福利”中,就包含办理出入境证件这一项,但限制颇多。具体来说,仅湖北省内户籍人员才能凭武汉市居住证申请办理出入境证件,外省户籍人员不可在汉办理,且仅限办理护照和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  新政的推出,消除了“湖北省内户籍人口”限制,无论你来自全国什么地方,只要拥有武汉市居住证,就可申请办理出入境证件,办理范围还将港澳通行证和签注纳入其中。另外,户籍地没有开放赴港澳个人游的申请者,在武汉只能办理团队游签注,新规也做出改变,持武汉居住证,还可申请办理赴港澳个人游签注。  长江日报记者从武汉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获悉,有武汉居住证的申请者(登记备案的国家工作人员除外),可凭本人居民身份证、居住证以及照片、申请表等材料,在武汉各出入境办证窗口申请办理。申办过程中,武汉警方出入境管理部门将代申请人户籍所在地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接收申请材料,并制发出入境证件,证件申请仍由户籍地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审批,证件在受理申请后的30日内签发。(记者岳源&通讯员冯威&沈军)
来源:&长江日报& 转自:新华网
&&相关文章
主办单位:湖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异地护照办理流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