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想做科研,读完博士后多大了30岁年龄有点大吗

关注今日:36 | 主题:596239
微信扫一扫
扫一扫,下载丁香园 App
即送15丁当
【原创】奉劝外科的童鞋不要考科研型博士
页码直达:
这个帖子发布于2年零295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我觉得外科学博士,还是考临床型,,,多余时间,多研究手术,我是神外的,把科研的时间,来研究解剖,手术,
远比基础有意义,,基础研究就让给那些基础(生化)博士搞吧。
外科业余时间还是多想办法锻炼技能,,,影像,病理的学习,新的手术技术(多研读国外,新的手术技术,这方面,美国强调创新)。 据说美国聘医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你有他们医院不会的新技术。
能有机会还是多进修学习,多看临床类的文献。我们现在的科主任,去了多个国家(欧美,日本等)学习。手术技术是一流的。
因为有的主任医师了,(偶尔)还把影像搞错了,毕竟现在开刀的话,影像的对术式影像太大。
科研费脑细胞,,,太多科研博士,提前白头发的。
(至少,我听不少国外的外科医生,多数还是不怎么基础科研的。科研的不确定性很大,要搞科研,就去美国吧。不要看到别人发了几篇SCI,就脑袋发热。。一个神外博士后,吃饭的时候说,准备提前一年去科室锻炼下基础。因为临床丢了好几年。
外科医生的舞台永远是OR,,,非要是LAB,那也是给动物手术,或者尸体上练习。
非得要是科研,那也是如何改进手术,新的手术方式,更安全更少并发症的手术。
肿瘤切得多一点,病人就能活得久一点。切得精细一点,病人并发症少一点。
科研,今天上午刚好有空和主任聊一下,在过去几十年美国为人类进步贡献最大,至少未来几十年人类的进步仍然主要是靠美国。
人的生命是短暂。不是对科研狂热,建议不要搞,对于临床型硕士,科研型博士绝对是炼狱。
外科手术成长就那几年。对于绝大多数人,年龄越大,手术的可塑性就越差。
要SCI,中国特色,说直白点,花钱买。现在2分一下SCI,价格已经很实惠了,一路贬值,5年前是什么行情,现在是什么行情,大家清楚的。
此外,再次说,对于某些童鞋,觉得手术就要那样,很快成长的。告诉你,其他科不说,神外,你能在5年把解剖搞熟吗?耳鼻喉,就是一个颞骨解剖,据说某院士搞很多年了。但只是打算这辈子做个普通的外科医生,,科研也行。博士完了,工作,相信绝大部分人,科研会丢掉(因为你必须得开始学习手术了,这时开始做住院总之类的)。那么你科研型博士3-4年学的东西,对于手术,(外科医生终究要回到手术),有多少价值,浪费生命3-4年,除了一个博士文凭敲门砖。(因为,有人是博士是敲门砖,事实上也是)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科研型博士越好学校、科室SCI觉得高(有老板要求5分的),喜欢自虐的童鞋欢迎报考。建议报考科研型博士,多问一下在读的童鞋。
昨天去实验室,经介绍我们医院一堆女性博士后(因为我们医院博士后待遇较好,很多愿意来),这些东西,就留给那些女性同胞搞吧,她们绝对擅长,也很适合。(说到这里,我觉得有些在实验室呆着男生,和临床同学,说话的方式,少了点男人气息)
来句狠话--(博士不留校,其价值至少减一半)读博士第一要目的就是留院。(嫡系与非嫡系,在中国永远逃脱不了)
所以某些超级名校几乎留不了院的,读了也没有意思,因为你最终工作还是市级医院,你的平台就是市级医院,你的手术成长将会缓慢,科研(不知道),你在科室就是一个孤儿。尽量想尽各种办法留在附属医院吧(该花钱的就花钱),至少省医院。。毕竟附属医院对外科医生的成长来说,,一般来说,要远好过地级市医院(尤其40岁后差别),还有平台真的很重要(我已经无数次听我老板,聊到他不同同学混到什么样,平台决定高度),这个应该是共识。
尽量还是考老家所在地的大学博士吧(也是很多人给我说的),毕竟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
不知道邀请谁?试试他们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happynow09 edited on
收起全部有料回复
我发现科研型博士和临床型的博士在论坛里各种掐啊,如果我没说错的话,好多都是临床出身说科研不好,科研出身总是不服气,在当年我懵懂躁动的年纪里我也是这种心态。不过,经过了这些年,也看明白了很多事。我用我的历程跟大家说一下这个问题吧。我读硕士的时候,当年要求的是必需有执业医师资格证的人才能够报考临床型的,所以我们当年的七八百人统一都是科研型的。但是当时在天津好多的导师也不愿意要临床型的,一个是以前没带过,不知道怎么培养,一个是什么科研型临床型的,科里缺人的就是临床型,不缺人就是科研型。我们科室就是那种缺人的,然后我就在科里过了三年痛并快乐的临床。刚开始进临床的时候用我导师的话是她要拔苗助长,然后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基本病历那套还有术前术后的病人怎么处理都会了,六个月的时候所有的小手术都已经很熟了,一年的时候开始跟导师出门诊,自己接病人。我把我导师哄的比较开心,所以一年以后也可以自己主刀做个宫外孕什么的小手术,有时候也能偷偷的剥个肌瘤什么的。但是,在此后的一年多的日子里,我就局限在这个水平了。用我师姐的话说,一年时间,能让你学到的你都能学到,不能让你学到的,在这待个三五年也学不到了。确实,现在的手术都有级别限制的,像子宫切除这种都必需主治以上才能做。像宫外孕手术这种,已经是违反规定让我练手了。关于那时候的科研:我们当时毕业的时候要求核心期刊上发表一篇,我的导师没有课题,也没有研究经费,当时真的不知道怎么毕业,现在想想核心期刊简直太低端了,但是当时那个时候就觉得怎么都毕不了业。我就只能逼着自己狂看文献,后来用我导师的名义申请了卫生局的一个小课题。但是申请课题的时候真的很痛苦,各种基础实验方法,各种看不懂,到处求人,我的导师更是给不了任何意见。当时我就决定,我一定要考个科研型的博士,我要学科研。所以,后来,等我快毕业的时候,我们科里的主任一直暗示我,让我留下,然后报她专业型的博士,我拒绝了。当年我就报了协和医学院。可是妇产科一直都是协和的招牌,报考的人各种多。我入了协和的线,但没有复试资格。后来有所院给我电话问我远不愿意调剂,是免疫方向,我想的是反正是科研,什么专业都无所谓,而且这个方向很好啊,搞肿瘤的都应该知道,免疫和肿瘤的关系是研究的大热。所以我就义无反顾的去面试了。到今天我还能记得其中一个老师的问题,他说,你觉得搞科研最有成就感的是什么,我当年刚从临床下来,满脑子都是临床思维,我很肯定的说当然是能用到临床上了,他们就都笑了,说基础实验能用到临床上的太少了,最大的成就就是发高分的SCI,那个时候我对这种想法简直是极端的鄙视,当时就觉得用不到临床上的都是垃圾,我就有点打退堂鼓了。但是,我很喜欢这个研究方向,也很喜欢我的导师,后来就上这个博士来了。我博士导师属于真的学者那种,不喜欢应酬,不喜欢搞政治,他都是送走一个博士再招另一个,非常负责任。我入科前他就告诉我不会让我做国自然的课题,给了我一个大方向,然后让我自己写课题思路,就是为了锻炼科研思维。通过了以后我就开始做实验了。刚一开始的时候,我就连加样器都不会用,没办法,我就天天跟在科里老师后面录他们手术操作,回来找视频,真的比学手术还认真。我原来在实验室呆10个小时左右,后来我师兄去听讲座,说人家什么什么牛人博士发了多少SCI,多少分,说我这种就是不努力型的。然后我就大受刺激,从那以后基本上16到18个小时都待在实验室。然后,渐渐开始出结果,这种感觉让我简直兴奋死了,我开始迷上了实验。我的老师给我的方向对科里来说是全新的方向,基本就是从零摸索。他不怎么限制我的经费,我就基本上尝试了各种生物医学常用的方法。我是按期毕业的,本来导师想发更高分 文章,我拒绝了,发了一个3分左右的,反正够毕业,剩下的部分,让我又拆成了两篇文章,现在在审稿,基本也都是3分左右的杂志。我导师坚持让留下工作我也拒绝了,因为我知道我还是想做的还是临床医生。在找工作之前,我一直觉得我妇科基本的什么都会了,我还有法律执业资格证,还是博士,找工作应该不难。但是,理想是理想,现实是现实,找工作碰到很大困难。第一,北京确实歧视科研型,人家收简历之前都会问科研还是临床,科研型的简历收都不收,更不用说换专业的了;第二,嫡系问题很严重,后来我听说有些特别牛的科室临博都不要,但是科研硕却留下了。所以,我就决定出国。我不想做博士后,那样就彻底跟临床告别了,所以我的选择是重新读博士,而德国是允许中国人读MD的。我就出来了,这边的导师在是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权威,也算我比较幸运吧,他听说我已经有个PHD学位,就让我上了临床,然后我的小导师就让我帮他做课题,写文章,写标书,换来他带我上台的机会。说实话,在实验室待了三年,临床这些东西真是生疏了,但是一个月左右就捡回来了,就像骑自行车,学会了,一辈子都忘不了。我该庆幸的是,我有一个PHD文凭,在做课题或者写文章方面已经比硕士的时候轻松很多,现在我小导师在课题上不确定的地方都会在跟我探讨一下,所以我觉得过去真的在实验室没白呆。我也得到了好多临床操作的机会。如果不是实验室的那三年,我现在很可能跟大多数出国的人一样,天天窝在实验室里,那在国外这几年对于手术医生来说真的是浪费了。因为他们从来都不缺临床医生和临床医学生。他们自己就是手术的权威。现在,我想说的是,真的不要把临床和科研割裂,不然真的是单腿走路。我不能说德国比中国先进多少年,但是,中国现在的医改是在学美国。但是,即便是美国和德国这样的国家,也是非常重视临床科研的,我的小导师手术特别的厉害,在国内这个年龄的医生不可能做到这个水平的,但是天天的还是挖空心思的在做科研,而且每个月都会问我好多次,最近有没有想法,有没有写文章。当然,不是说让每个医生都去做基础实验,但是,做过基础实验再做医生,对临床科研真的帮助很大,这一点我是真的深有体会。我不想说临床型博士不好,临床型博士在找工作真的很有优势的,特别是在北京,少轮转几年,就比科研型的年轻,学的也快,人不服老真的不行,我现在觉得我的记忆力比以前就差好多。但是,如果我当年留下,做临床博士,我很肯定我无论手术还是理论,就是那个水平了,因为不会做科研真的不会有什么提高,如果我想学科研,恐怕也还得出国做博士后。临床型的博士还是得以后学科研,科研型的博士还是得花时间学临床,哪个时间都省不了的。科研型,临床型,真的没有谁好谁坏,因为不管缺哪方面都是要花时间补的。在临床中善于发现问题,用科研解决问题,只有临床和科研两条腿走路才能走的更远。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你说的没错,实话实说,真心想搞研究的,或者搞得不错,有成就感的确实不多,但是还是要结合现实,或者时髦词语“体制”来说这个问题。2 现在的问题是博士这么难考,招临床博的学校更是少之又少,我知道的就北京协和还有吧~~北医只能七年制考,复旦是给本校的转博,交大对外都是科研型,华科同济医院对外只有科研博。。。。3 博士毕业一般都会是省级以上的单位,都会要求写基金。人家招来一个博士,不是让你马上就能接主任班的~~而是,让你写基金发文章的~~所以自己定位要准~~我师兄因为年龄原因去了以市级医院,照样还是要写基金发文章,不然人家还想你这博士有什么比我强的~~4 至于你说的临床指南,最新治疗进展啥的,大部分我们还是只能作为一个学习者吧~~科里的副教授们还在摸索,我们这些小孩子们能看一下,学点皮毛就不错了~~不然,咱们都学会了,主任们还干什么呢~~5 很多时候不是我们能选择什么,而是在目前仅有的选择中,我们去选最好的,最有利于我们发展的~~6 预祝你转博或者考博顺利吧~~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happynow09 再次回到先前的那个病例。属于误诊误治。12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半面部感觉异常,呈冷痛样,伴有视物重影,无头痛呕吐,无抽搐,无耳鸣听力异常,大小便正常。当时未在意,1年后症状无缓解,就诊本院查头MRI见左侧桥小脑角区一大小约4cm占位病变,考虑三叉神经鞘瘤,未行开颅手术切除,患者返当地医院行r-刀放射治疗。(事实上,教科书上说了,胆脂瘤r-刀放射治疗是没有用的)。
现在随着占位的长大,左眼睑下垂,左眼球内视,不能向外上下活动。视物重影明显,右眼视力视野粗测可,左眼视力较差,左眼视野颞侧半缺损,鼻侧半少量缺损。左侧半面部及左半舌感觉减退,左侧张口咬合无力。左耳听力明显下降。左眼角膜反射消失,右侧灵敏。
到这次我科手术再次误诊,当然不影响治疗结局。
其实胆脂瘤影像特点是很明确的。CT上,和脑脊液相似,MRI,T1,T2,也和脑脊液信号差不多,基本上不增强。重要的区别在于DWI和FLAIR像的信号明显差异,可以确诊的。
结果今天早上我做病例汇报时(我科常规研究生相对大一点手术后,影像及术中剪辑),因为老板让我查一下汇报下胆脂瘤的鉴别诊断,竟然,有些主任医师不知道,胆脂瘤区别在于DWI和FLAIR。(即使发病率相对较低)。(一句话,对很多医学新的诊断方式,新的技术不熟悉)。我们学生就算了,我第一次碰到,主任级别的情何以堪。确实胆脂瘤在DWI上有很特征的信号,你的图片也没上传全面。但就你上传的这几张片子来看确实首先考虑三叉神经鞘瘤也没错。另外,颅底肿瘤的手术难度还是很大的,不假以时日很难有所成就。楼主的钻研精神值得敬佩,但是多向上级医师请教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上级医师水平可能确实层次不齐,但是某些方面还是有可取之处的,个人觉得应该学习他们的长处,而不是拘泥于他们的不足。还有一点想强调的是神经外科作为一个高精尖的外科领域,新技术新手段确实极大的提高了手术效果,但是新技术新设备并不是万能的,有内镜有导航有术中核磁并不能根本上解决问题,决定因素在人,我们科室用着上个世纪90年代的设备却能完成很多高难度的手术(有机会可以上传几张图片)并不是靠设备而是靠几位主任的外科技术和经验以及整个治疗组的围手术期管理。外科医师永远不能是孤胆英雄,一个成功的外科医师背后必须要有一个精诚合作的团队,手术本身很成功术后管理一团糟的话,病人的预后恐怕也不怎么样。另外就临床医师应不应该做科研这个问题来说,其实我是不反对临床医师做科研的,国外很多著名的教授也都是科研和临床齐头并进的,我们应该反对的是全民科研,反对赶鸭子上架。对于科研,我觉得应该因地制宜,有能力的人上,能力欠佳的人就别去趟混水了。纵观人类医学的进步,每一次的飞跃都是科研取得的胜利,临床病例对照研究也是科研的一种。我们需要鼓励的是以解决临床问题为基础的科研,也就是从临床工作中发现问题,用基础的手段去解决问题。试想你能指望一个乡镇医院去做科研吗?或许他们连常规的脑外伤都无法熟练的掌握,更何谈科研创新!临床工作是中心,科研技能是工具,具有科研头脑的医生才是具有远见卓识的医生。只会开刀的医生永远都是在用一条腿走路,很累,也走不远。一点愚见,还望楼主海涵!日于北京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哥们…在哪里读博士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博士还是做会发SCI的临床博是不败原理。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丁香园版主
I wish you make an excellent doctor and
a pure scientist.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Hidden Post:1]
您无权限看这个帖子,您的积分需要大于 1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happynow09 edited on
医院手术新技术的落后,,远比科研落后更加可怕。
尤其现在的越来越多患者及其家属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每个医院的技术呀,排名呀。技术好的科室,病人信任,少些纠纷,留得住病人。
现在医疗环境,1.没有扎实的基本操作。2.没有良好的术前术中判断(来自于经验与培训) 3.没有良好新技术应用(比如导航,内镜等,或新的入路)。。。。给你主刀的机会,,相信大多数人还是没有那么自信吧。(上面三点肯定句是美国某知名教学医院对住院医师的说的)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严重同意,术业有专攻。而且现在的科研环境,也出不了什么真实的成果,还不如提高临床技能,解决病人实际问题。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临床课题只要数据真实,或多或少还是有指导意义的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同意!外科博士只会跑western算什么医生。楼主很厉害,请问是主治之后又上的博士么?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FENGNEURO 同意!外科博士只会跑western算什么医生。楼主很厉害,请问是主治之后又上的博士么?没有,应届研二。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Hidden Post:1]
您无权限看这个帖子,您的积分需要大于 1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外科考博再读学术型绝对弊大于利,但有时候也是无奈之举啊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同意楼主的观点,外科医生还是先把手术技术提高,科研能力不是不重要,手术做的多,体会深刻后自然会有很多体会和见解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你文章写好没? 临床型,,要求不高,拟下个月出科,弄这个事情。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Hidden Post:1]
您无权限看这个帖子,您的积分需要大于 1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谢谢,呵呵呵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对于刚毕业的人来说 估计谁都想考严格按照培养计划的那种全日制临床型博士 谁也不想曲线救国啊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科研还是很有必要的,一边做临床一边搞科研确实很累,要放弃的东西也很多。临床这个东西怎么说呢,很多主任强调的都是悟性,有些人做助手被主任骂了2次就记住了,可有些人骂一百遍还是那样。博士个人觉得还是应该读科研型的,博士是培养科研想法的关键,如果真的是未来的手术大家,主任真的喜欢又愿意教,还怕手术做不来。如果天资一般,个人觉得还是做不成飞刀的,毕竟手术这个东西很多靠悟性,不是手把手教能够带出来的。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三叉神经鞘瘤和胆脂瘤的片子看多了,就有感觉了不过楼主最好不要自报家门,俗话说&家丑不外扬&嘛!也得防消息传到主刀那里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中国人还是不要随大流的去搞什么科研,根本就是混科研经费混文章,制造了多少的SCI,有哪些成果结论应用于临床了,有哪些有实际意义了,都是自己骗自己而已,例如现在外科搞肿瘤,内科搞肿瘤,病理搞肿瘤,检验搞肿瘤,生化也搞,最可笑的见过护理的也来凑热闹。我们现在临床上常用的那一套,还不是外国人早就定性了的东西,都是人家玩剩下的,所以脚踏实地多扎根临床,把病人伺候好,当然有闲工夫多造几篇文章也是好的,别本末倒置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特点,科研型博士出身的大夫手术做得好的也有很多,临床型博士出身的大夫手术做的不怎么样的更多,手术操作确实很需要人的悟性,人与人不同,关键还是在于后天修行,博士学位并不意味着具有了多高多高的能力,而在于获取了更好发展事业的平台和资历,不管临床还是科研,每个读了博士的人关键在于收获了多少。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你说的没错,实话实说,真心想搞研究的,或者搞得不错,有成就感的确实不多,但是还是要结合现实,或者时髦词语“体制”来说这个问题。2 现在的问题是博士这么难考,招临床博的学校更是少之又少,我知道的就北京协和还有吧~~北医只能七年制考,复旦是给本校的转博,交大对外都是科研型,华科同济医院对外只有科研博。。。。3 博士毕业一般都会是省级以上的单位,都会要求写基金。人家招来一个博士,不是让你马上就能接主任班的~~而是,让你写基金发文章的~~所以自己定位要准~~我师兄因为年龄原因去了以市级医院,照样还是要写基金发文章,不然人家还想你这博士有什么比我强的~~4 至于你说的临床指南,最新治疗进展啥的,大部分我们还是只能作为一个学习者吧~~科里的副教授们还在摸索,我们这些小孩子们能看一下,学点皮毛就不错了~~不然,咱们都学会了,主任们还干什么呢~~5 很多时候不是我们能选择什么,而是在目前仅有的选择中,我们去选最好的,最有利于我们发展的~~6 预祝你转博或者考博顺利吧~~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非常同意,所以特地读了临床博士,就是希望自己多干点临床。回自己医院有专门的科博写文章,我们做好自己的手术就行。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aer8850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特点,科研型博士出身的大夫手术做得好的也有很多,临床型博士出身的大夫手术做的不怎么样的更多,手术操作确实很需要人的悟性,人与人不同,关键还是在于后天修行,博士学位并不意味着具有了多高多高的能力,而在于获取了更好发展事业的平台和资历,不管临床还是科研,每个读了博士的人关键在于收获了多少。 国内现已毕业的临床型博士数量非常非常少,此前,也就协和北医培养临床型博士较多,但每年毕业的学生也寥寥数人,留京的比较多,楼上何以得出“临床型博士出身的大夫手术做的不怎么样的更多”的结论?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卡戎3521 1
你说的没错,实话实说,真心想搞研究的,或者搞得不错,有成就感的确实不多,但是还是要结合现实,或者时髦词语“体制”来说这个问题。2 现在的问题是博士这么难考,招临床博的学校更是少之又少,我知道的就北京协和还有吧~~北医只能七年制考,复旦是给本校的转博,交大对外都是科研型,华科同济医院对外只有科研博。。。。3 博士毕业一般都会是省级以上的单位,都会要求写基金。人家招来一个博士,不是让你马上就能接主任班的~~而是,让你写基金发文章的~~所以自己定位要准~~我师兄因为年龄原因去了以市级医院,照样还是要写基金发文章,不然人家还想你这博士有什么比我强的~~4 至于你说的临床指南,最新治疗进展啥的,大部分我们还是只能作为一个学习者吧~~科里的副教授们还在摸索,我们这些小孩子们能看一下,学点皮毛就不错了~~不然,咱们都学会了,主任们还干什么呢~~5 很多时候不是我们能选择什么,而是在目前仅有的选择中,我们去选最好的,最有利于我们发展的~~6 预祝你转博或者考博顺利吧~~ 说的很客观实在,赞一个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happynow09 再次回到先前的那个病例。属于误诊误治。12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半面部感觉异常,呈冷痛样,伴有视物重影,无头痛呕吐,无抽搐,无耳鸣听力异常,大小便正常。当时未在意,1年后症状无缓解,就诊本院查头MRI见左侧桥小脑角区一大小约4cm占位病变,考虑三叉神经鞘瘤,未行开颅手术切除,患者返当地医院行r-刀放射治疗。(事实上,教科书上说了,胆脂瘤r-刀放射治疗是没有用的)。
现在随着占位的长大,左眼睑下垂,左眼球内视,不能向外上下活动。视物重影明显,右眼视力视野粗测可,左眼视力较差,左眼视野颞侧半缺损,鼻侧半少量缺损。左侧半面部及左半舌感觉减退,左侧张口咬合无力。左耳听力明显下降。左眼角膜反射消失,右侧灵敏。
到这次我科手术再次误诊,当然不影响治疗结局。
其实胆脂瘤影像特点是很明确的。CT上,和脑脊液相似,MRI,T1,T2,也和脑脊液信号差不多,基本上不增强。重要的区别在于DWI和FLAIR像的信号明显差异,可以确诊的。
结果今天早上我做病例汇报时(我科常规研究生相对大一点手术后,影像及术中剪辑),因为老板让我查一下汇报下胆脂瘤的鉴别诊断,竟然,有些主任医师不知道,胆脂瘤区别在于DWI和FLAIR。(即使发病率相对较低)。(一句话,对很多医学新的诊断方式,新的技术不熟悉)。我们学生就算了,我第一次碰到,主任级别的情何以堪。确实胆脂瘤在DWI上有很特征的信号,你的图片也没上传全面。但就你上传的这几张片子来看确实首先考虑三叉神经鞘瘤也没错。另外,颅底肿瘤的手术难度还是很大的,不假以时日很难有所成就。楼主的钻研精神值得敬佩,但是多向上级医师请教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上级医师水平可能确实层次不齐,但是某些方面还是有可取之处的,个人觉得应该学习他们的长处,而不是拘泥于他们的不足。还有一点想强调的是神经外科作为一个高精尖的外科领域,新技术新手段确实极大的提高了手术效果,但是新技术新设备并不是万能的,有内镜有导航有术中核磁并不能根本上解决问题,决定因素在人,我们科室用着上个世纪90年代的设备却能完成很多高难度的手术(有机会可以上传几张图片)并不是靠设备而是靠几位主任的外科技术和经验以及整个治疗组的围手术期管理。外科医师永远不能是孤胆英雄,一个成功的外科医师背后必须要有一个精诚合作的团队,手术本身很成功术后管理一团糟的话,病人的预后恐怕也不怎么样。另外就临床医师应不应该做科研这个问题来说,其实我是不反对临床医师做科研的,国外很多著名的教授也都是科研和临床齐头并进的,我们应该反对的是全民科研,反对赶鸭子上架。对于科研,我觉得应该因地制宜,有能力的人上,能力欠佳的人就别去趟混水了。纵观人类医学的进步,每一次的飞跃都是科研取得的胜利,临床病例对照研究也是科研的一种。我们需要鼓励的是以解决临床问题为基础的科研,也就是从临床工作中发现问题,用基础的手段去解决问题。试想你能指望一个乡镇医院去做科研吗?或许他们连常规的脑外伤都无法熟练的掌握,更何谈科研创新!临床工作是中心,科研技能是工具,具有科研头脑的医生才是具有远见卓识的医生。只会开刀的医生永远都是在用一条腿走路,很累,也走不远。一点愚见,还望楼主海涵!日于北京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是的,搞科研跟小孩子学奥数一个道理,学有余力的去搞下,挺好。。有的人连基本的东西都学不会,还去搞奥数就得不偿失了。。但是奥数还是有它存在的必要。。科研还得大型教学医院来搞,这是烧钱的玩意。。。neuromedic wrote 确实胆脂瘤在DWI上有很特征的信号,你的图片也没上传全面。但就你上传的这几张片子来看确实首先考虑三叉神经鞘瘤也没错。另外,颅底肿瘤的手术难度还是很大的,不假以时日很难有所成就。楼主的钻研精神值得敬佩,但是多向上级医师请教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上级医师水平可能确实层次不齐,但是某些方面还是有可取之处的,个人觉得应该学习他们的长处,而不是拘泥于他们的不足。还有一点想强调的是神经外科作为一个高精尖的外科领域,新技术新手段确实极大的提高了手术效果,但是新技术新设备并不是万能的,有内镜有导航有术中核磁并不能根本上解决问题,决定因素在人,我们科室用着上个世纪90年代的设备却能完成很多高难度的手术(有机会可以上传几张图片)并不是靠设备而是靠几位主任的外科技术和经验以及整个治疗组的围手术期管理。外科医师永远不能是孤胆英雄,一个成功的外科医师背后必须要有一个精诚合作的团队,手术本身很成功术后管理一团糟的话,病人的预后恐怕也不怎么样。另外就临床医师应不应该做科研这个问题来说,其实我是不反对临床医师做科研的,国外很多著名的教授也都是科研和临床齐头并进的,我们应该反对的是全民科研,反对赶鸭子上架。对于科研,我觉得应该因地制宜,有能力的人上,能力欠佳的人就别去趟混水了。纵观人类医学的进步,每一次的飞跃都是科研取得的胜利,临床病例对照研究也是科研的一种。我们需要鼓励的是以解决临床问题为基础的科研,也就是从临床工作中发现问题,用基础的手段去解决问题。试想你能指望一个乡镇医院去做科研吗?或许他们连常规的脑外伤都无法熟练的掌握,更何谈科研创新!临床工作是中心,科研技能是工具,具有科研头脑的医生才是具有远见卓识的医生。只会开刀的医生永远都是在用一条腿走路,很累,也走不远。一点愚见,还望楼主海涵!日于北京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neuromedic 确实胆脂瘤在DWI上有很特征的信号,你的图片也没上传全面。但就你上传的这几张片子来看确实首先考虑三叉神经鞘瘤也没错。另外,颅底肿瘤的手术难度还是很大的,不假以时日很难有所成就。楼主的钻研精神值得敬佩,但是多向上级医师请教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上级医师水平可能确实层次不齐,但是某些方面还是有可取之处的,个人觉得应该学习他们的长处,而不是拘泥于他们的不足。还有一点想强调的是神经外科作为一个高精尖的外科领域,新技术新手段确实极大的提高了手术效果,但是新技术新设备并不是万能的,有内镜有导航有术中核磁并不能根本上解决问题,决定因素在人,我们科室用着上个世纪90年代的设备却能完成很多高难度的手术(有机会可以上传几张图片)并不是靠设备而是靠几位主任的外科技术和经验以及整个治疗组的围手术期管理。外科医师永远不能是孤胆英雄,一个成功的外科医师背后必须要有一个精诚合作的团队,手术本身很成功术后管理一团糟的话,病人的预后恐怕也不怎么样。另外就临床医师应不应该做科研这个问题来说,其实我是不反对临床医师做科研的,国外很多著名的教授也都是科研和临床齐头并进的,我们应该反对的是全民科研,反对赶鸭子上架。对于科研,我觉得应该因地制宜,有能力的人上,能力欠佳的人就别去趟混水了。纵观人类医学的进步,每一次的飞跃都是科研取得的胜利,临床病例对照研究也是科研的一种。我们需要鼓励的是以解决临床问题为基础的科研,也就是从临床工作中发现问题,用基础的手段去解决问题。试想你能指望一个乡镇医院去做科研吗?或许他们连常规的脑外伤都无法熟练的掌握,更何谈科研创新!临床工作是中心,科研技能是工具,具有科研头脑的医生才是具有远见卓识的医生。只会开刀的医生永远都是在用一条腿走路,很累,也走不远。一点愚见,还望楼主海涵!日于北京近日,术后复查的MRI,其他序列和术前很相似。只有DWI能够显示,与术前的差别,哪些切除了,哪些部分残留了。以及以后复查,是否复发。
楼上是神外前辈,,班门弄斧了。
我只是觉得神外的东西太多,光临床部分,手术学,解剖,影像,等都够学很久了。
我只是针对读博期间,基础科研,很浪费时间及费脑细胞。神外成长缓慢。
并没反对以解决临床问题的研究哈,不用海涵,那是很有必要的,毕竟科研是医学的后天(教育是医学的明天)。
关于设备,你说的是对的。比如张俊廷到我院做手术,一点都不挑器械,都可以做到很漂亮。技术及术中经验到位了,高手嘛。
但是据说9.0T的磁共振,可以达到病理级别的。那么岂不对肿瘤很有帮助。
我说的新技术,并不单纯像内镜导航之类。包括了,新的手术方式,手术改进等,
MIS LATERAL Retroperitoneal
Approach .X-tube.
与前辈分享一个我看了很久了,相当不错老美手术视频及讲解,每个月有更新。从这里也可以看出,美国神经外科医生,业余时间主要还是在研究手术如何做。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wushubin126
国内现已毕业的临床型博士数量非常非常少,此前,也就协和北医培养临床型博士较多,但每年毕业的学生也寥寥数人,留京的比较多,楼上何以得出“临床型博士出身的大夫手术做的不怎么样的更多”的结论? 我就在北大,切身感受。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我就在北大,切身感受。 楼主好牛,很崇拜北医的学生,北医教学很好!但你的结论仍是不完全推理,何况全国更多的院校根本没有临床博士!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happynow09 我觉得,,外科学博士,还是考临床型,,,多余时间,多研究手术,我是神外的,把科研的时间,来研究解剖,手术,
远比基础有意义,,基础研究就让给那些基础(生化)博士搞吧。
外科业余时间还是多想办法锻炼技能,,,影像,病理的学习,新的手术技术(多研读国外,新的手术技术,这方面,美国强调创新)。 据说美国聘医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你有他们医院不会的新技术。
能有机会还是多进修学习,多看临床类的文献。我们现在的科主任,去了多个国家(欧美,日本等)学习。手术技术是一流的。
因为有的主任医师了,(偶尔)还把影像搞错了,毕竟现在开刀的话,影像的对术式影像太大。
科研费脑细胞,,,太多科研博士,提前白头发的。
(至少,我听不少国外的外科医生,多数还是不怎么基础科研的。
最后考了上博士的战友们,,,尽量想尽各种办法留在附属医院吧(该花钱的就花钱),至少省医院。。毕竟附属医院对外科医生的成长来说,,一般来说,要远好过地级市医院(尤其40岁后差别),还有平台真的很重要(我已经无数次听我老板,聊到他不同同学混到什么样,平台决定高度),这个应该是共识。
尽量还是考老家所在地的大学博士吧(也是很多人给我说的),,毕竟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
我觉得最终,还是临床科研要分家,只是现在科研作为相对客观的,评价,升职称的量化指标。(少数大牛除外)。
不足之处,欢迎补充与纠正。。。。。只是觉得还有不少人,纠结。。。。关键是哪里有临床型博士收人?首先要找到学校。。。跨学校报考临床型难度不是一般大的感觉啊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临床型博士很多学校都留给了自己的8年制,培养一点也不规范,要手术没手术,要科研没科研。 只有北大协和等名校的临床型博士规范化培养,含金量高。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fengneuro 临床型博士很多学校都留给了自己的8年制,培养一点也不规范,要手术没手术,要科研没科研。 只有北大协和 ...首都医科呢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考博这回事,学生这方能有选择权?读博士为什么?还不是为了一个好点的平台,这平台招博士进去开始是为什么?还不是为了科研,写标书发文章。。国内形势如此,虽然确实本末倒置,但是你想进这平台,你能咋办?当然你有关系那怎么样都行谁都知道,学临床没错。。但是本科就上班的,如果在一个牛医院,6年后,开刀技术比读研读博出来的,要强很多吧?博士这东西,就是敲门砖,大医院的敲门砖,或者说,文章基金是敲门砖,敲进去了,后面就看个人了。。各种方式起点不同,各有各的方法,没什么对错,也不必要有什么优越感,最后赢的才是赢,临床,说真的,进了好平台,别人给机会了,自己有天赋,起来很快的,身边的例子太多了!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关于丁香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读完博士多少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