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产品图纸可以编写控制计划编写规范吗

猜你感兴趣
&热门工作范文《产品质量控制计划》_精选优秀范文十篇
产品质量控制计划
产品质量控制计划
范文一:编号:TV产品质量控制计划(版本:2.0)产品名称: CRT
TV产品型号:
29E12/UOC-TOP确
认:产品设计中心:
结构设计部:DQA部:质量管理部:
生产技术部:批
准:编制时间:
日TV产品质量控制计划产品名称: CRT TV
产品型号:
UOC-TOP设计类型分类: A3A
产品任务书编号:
项目经理:
郭广源产品销售市场:
电压范围:
90-270V(从下列流程选择)1试验和检测项目在需要试验的项目栏打“√”;若有因更换部品而增加的检验项目,需要在√后写明“更换(部品名)”;若需要增23原文地址:编号:TV产品质量控制计划(版本:2.0)产品名称: CRT
TV产品型号:
29E12/UOC-TOP确
认:产品设计中心:
结构设计部:DQA部:质量管理部:
生产技术部:批
准:编制时间:
日TV产品质量控制计划产品名称: CRT TV
产品型号:
UOC-TOP设计类型分类: A3A
产品任务书编号:
项目经理:
郭广源产品销售市场:
电压范围:
90-270V(从下列流程选择)1试验和检测项目在需要试验的项目栏打“√”;若有因更换部品而增加的检验项目,需要在√后写明“更换(部品名)”;若需要增23
范文二:产品质量控制计划产品名称: 产品图号: 客户名称: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控制内容 设计 设计总图上许可印章审查 设计文件完整性、符合性审查 设计文件更改 材料 合格分供方 材料质量证明书 材料外观及几何尺寸检验 材料标记及移植 材料复验 作 业 作业(工艺)及检验 工艺 控制点的确定 焊接 工装模具设计 焊接工艺评定 焊接工艺及检验 焊工资格和焊工钢印 焊缝返修 母材缺陷处置 控制依据 《设计控制程序》 实施时间 见证资料 《压力容器设计图样、资料审核记 录》 原设计单位同意的证明文件 《供方评定表》 材料(含焊材)《质量证明书》 《材料验收记录》 材料标记 《理化检验报告》 《制造过程及检验记录卡》(含封头) 执行部门/人 设计责任师 控制点 R R R R R E E E RE R R R RE RE RE RE R R E RE产品编号: 工作介质:容器类别: 主体材料:《材料零部件控制程 序》《作业(工艺)控制程 序》 《焊接控制程序》 《焊接控制程序》 《不合格品 ( 项 ) 控制程 序》材料责任师 采购部 材料部 材料部 理化责任师 工艺责任师 质检部《工装模具设计任务书》 技术部 相关 PQR、WPS 《焊接工艺过程及检验记录卡》 焊接责任师 相应的《作业人员证》 、焊工钢印 《焊缝返修工艺过程及检验记录卡》 质检部 《母材缺陷返修工艺过程及检验记 录卡》 《无损检测工艺规程》 无损检测作业人员证 《无损检测委托单》备注 《无损检测报告》 无损检测责任师 质检部无 损 无损检测工艺 检测 无损检测人员资格 检测前对工件外观质量检查 无损检测实施《无损检测控制程序》阅读详情:序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控制内容 焊 后 热处理工艺 热 处 热处理实施 理 耐 压 耐压试验工艺 试验 耐压试验实施 泄漏 泄漏试验工艺 试验 泄漏试验实施 酸 洗 酸洗钝化工艺 钝化 酸洗钝化实施 油漆 包装 产品 出厂 资料 油漆包装工艺 油漆包装实施 按《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 监察规程》要求,编制并向使 用单位提供技术文件和资料控制依据 《热处理控制程序》 《压力试验控制程序》实施时间《压力试验控制程序》 《作业(工艺)控制程序》《作业(工艺)控制程序》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 技术监察规程》 《检验与试验控制程 序》32监 督 接受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对 《执行许种设备许可制 检验 制造过程的监督检验 度管理程序》 注: R 审核点 W 见证点 E 检验点 H 停止点见证资料 《加热及热处理作业指导》 《热处理工艺过程及检验记录卡》 热处理的时间与温度关系曲线 《压力容器水压试验工艺守则》 《压力容器气压试验工艺守则》 《压力试验检验报告》 《压力容器气密性试验工艺守则》 《气密性试验检验报告》 《不锈钢压力容器酸洗钝化工艺守 则》 《不锈钢压力容器酸洗钝化检验记 录》 《压力容器油漆包装工艺守则》 《压力容器油漆包装检验记录》 设计文件及竣工图样、压力容器产 品合格证(含产品数据表)、 产品质量 证明文件 ( 包括主要受压元件材质 证明书、材料清单、质量计划、结 构尺寸检查报告、焊接记录、无损 检测报告、热处理报告自动记录曲 线、耐压试验报告及泄漏试验报告 等)和产品铭牌的复印件 《产品安全性能监督检验证书》执行部门/人 热处理责任师 制造部、质检部 工艺责任师 质检部 工艺责任师 质检部 工艺责任师 质检部控制点 R RE R WH R WH R E工艺责任师 质检部 检验责任师 质检部R E R检验责任师 质检部H编制:审核:批准:年月日
范文三:上海星杰克企业有限公司《产品质量控制计划》编写导则为了规范和明确编写(产品质量控制计划)的内容、要点、方法、格式,特编写本导则。 《产品质量控制计划》是描述产品在生产全过程中如何进行质量控制的一个指导性文本。 文本在没有任何具体、重要技术参数的前提下(如果需要这样做)也可以作为提供给客户,使其了解产品如何在受控状态下进行生产的一个文件。 1. 批准页本页作为封页,需写明以下几项内容: A
公司或工厂名称B
受控产品名称C
编写、审核、批准的签名 D
版本号、修改次数
建议签名范围:编制------具体编制人,如技术质量工程师
审核------质量部门主管批准------总经理、厂长、QA代表 2. 目录页目录页可列出章节内容和页次,便于翻阅和找到需要了解的内容。 3.
修改页修改内容和日期记录之 4. 正文内容 4.1. 目的要写明使产品的生产、检验处于受控状态。4.2. 范围要指出:适用于生产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产品出厂的质量控制,及检验测试方法。 4.3. 产品简介描述产品的结构、性能、特点等。 4.4. 职责:必须表述与产品质量相关的主要部门的职责 A 供应部门------原材料及外购件质量。B 生产部门------仓库、生产过程、包装、运输的质量。 C
质保部门------生成过程中质量的控制及出厂检验、测试。 4.5. 引用文件生产产品用到的相关标准和质量文件,技术文件。 A 国家标准B 客户技术质量要求 C
国外标准 D 抽验标准E 公司内部的其他质量文件 4.6. 产品缺陷的定义根据产品的性质及客户的要求而定,一般可以分为:A 致命缺陷------导致使用者不安全的缺陷,客户绝对不能接受的缺陷,违反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的缺陷。B 重要缺陷------严重影响产品畅销的缺陷,影响及减弱其部分功能的缺陷。C 轻微缺陷------不影响产品功能,不改变产品外观,但数量较多实惠遭到顾客反对的缺陷。4.7. 质量缺陷的处理可以写明质量控制中的不符合项的处理和生产过程中出现有缺陷产品的处理。一般先不符合项,应及时找出原因并纠正。发现缺陷零件,除应及时找出原因,采取纠正预防措施外,还应将有缺陷产品从生产线上拿走隔离,并进行修复。只能经再检验后,确认合格的零部件才能流入下工序。4.8. 主要质检环节控制流程图:要反映主要质量控制环节先后的程序,以及检出不合格品后的处理流程。使人看后对整个质量控制程序有个总的了解。4.9. 生产过程主要工序的检查:在编写本书时,应根据产品的复杂程度而定。对有组装要求的电动工具而言,可按部件来逐次编写,而手动工具则可按关键工序编写。必须写明工序名称,测试内容,描述和测试方法、使用量具、仪器等。 4.10 出公司产品的性能测试:主要是对商品的测试内容,方法的描述。并指明测试所用的量具仪器等。同时要表述抽检的方法、判断依据。4.11. 功能性检查: 要确定功能性试验的方法确定功能试验的项目,可以包括在一定时间内模拟正常使用情况的使用测试,特定操作下的寿命测试,在某种条件下的单项功能测试(简单的手动工具可省略)。 5. 推荐格式推荐格式见附件(公司名称)(产品名称)质 量 控 制 计
版本号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划目录章节
页次 1 目的 2. 范围 3. 产品简介 4. 职责5. 引用文本6. 产品缺陷的定义 7. 质量事故的处理8. 主要质检环节控制流程图 9. 生产过程主要工序的检验10. 出公司产品的性能检验11. 功能性检查(简单的手动工具可省略) 12. 相关表格1 目的为使------产品在生产、检验的过程中处于受控状态,特制定本计划。 2. 范围此文件适用于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出厂产品的质量控制,及检验、测试方法。 3. 产品简介4. 职责------部门
(职责内容)各职能部门协同工作,保证按此程序发运的产品可以获得质量保证。 5. 引用文本文件代号
文件名称 6. 产品缺陷的定义6.1. 致命缺陷:导致使用者不安全的缺陷,客户绝对不能接受的缺陷,违反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的缺陷。例如:------6.2. 重要缺陷:严重影响产品畅销的缺陷,影响及减弱其部分功能的缺陷。例如:------ 6.3. 轻微缺陷:不影响产品功能,不改变产品外观,但数量较多时会遭到顾客反对的缺陷。例如:------7. 质量事故的处理
7.2.7.3.8. 主要质检环节控制流程图 9. 生产过程主要工序的检验 9.1. ------工序控制内容检查:
检查要点描述
方法 (1) (2)(3)10. 出公司产品的性能检验
10.1. 抽样检验方法
(1). 致命缺陷------%
(2). 重要缺陷------%
(3). 轻微缺陷------% (或按GB2828列表)检查要点描述
(1)(2)(3)10.3. ------检查(同上)
10.4. ------检查(同上)11. 功能性检查(简单的手动工具可省略)
11.1. 试验周期批量
每次试验件数 ≤00
>1. ------试验11.2.1 试验条件11.2.2. 技术要求(实验规范)
11.3. ------试验
11.3.1 试验条件11.3.2. 技术要求(实验规范) ------12. 相关表格
范文四:上海星杰克企业有限公司《产品质量控制计划》编写导则为了规范和明确编写(产品质量控制计划)的内容、要点、方法、格式,特编写本导则。 《产品质量控制计划》是描述产品在生产全过程中如何进行质量控制的一个指导性文本。 文本在没有任何具体、重要技术参数的前提下(如果需要这样做)也可以作为提供给客户,使其了解产品如何在受控状态下进行生产的一个文件。 1. 批准页本页作为封页,需写明以下几项内容: A
公司或工厂名称 B
受控产品名称C
编写、审核、批准的签名 D
版本号、修改次数
建议签名范围:编制------具体编制人,如技术质量工程师
审核------质量部门主管批准------总经理、厂长、QA代表 2. 目录页目录页可列出章节内容和页次,便于翻阅和找到需要了解的内容。 3.
修改页修改内容和日期记录之 4. 正文内容 4.1. 目的要写明使产品的生产、检验处于受控状态。4.2. 范围要指出:适用于生产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产品出厂的质量控制,及检验测试方法。 4.3. 产品简介描述产品的结构、性能、特点等。 4.4. 职责:必须表述与产品质量相关的主要部门的职责 A 供应部门------原材料及外购件质量。B 生产部门------仓库、生产过程、包装、运输的质量。 C
质保部门------生成过程中质量的控制及出厂检验、测试。 4.5. 引用文件生产产品用到的相关标准和质量文件,技术文件。 A 国家标准B 客户技术质量要求 C
国外标准 D 抽验标准E 公司内部的其他质量文件 4.6. 产品缺陷的定义根据产品的性质及客户的要求而定,一般可以分为:A 致命缺陷------导致使用者不安全的缺陷,客户绝对不能接受的缺陷,违反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的缺陷。B 重要缺陷------严重影响产品畅销的缺陷,影响及减弱其部分功能的缺陷。C 轻微缺陷------不影响产品功能,不改变产品外观,但数量较多实惠遭到顾客反对的缺陷。4.7. 质量缺陷的处理可以写明质量控制中的不符合项的处理和生产过程中出现有缺陷产品的处理。一般先不符合项,应及时找出原因并纠正。发现缺陷零件,除应及时找出原因,采取纠正预防措施外,还应将有缺陷产品从生产线上拿走隔离,并进行修复。只能经再检验后,确认合格的零部件才能流入下工序。4.8. 主要质检环节控制流程图:要反映主要质量控制环节先后的程序,以及检出不合格品后的处理流程。使人看后对整个质量控制程序有个总的了解。4.9. 生产过程主要工序的检查:在编写本书时,应根据产品的复杂程度而定。对有组装要求的电动工具而言,可按部件来逐次编写,而手动工具则可按关键工序编写。必须写明工序名称,测试内容,描述和测试方法、使用量具、仪器等。 4.10 出公司产品的性能测试:主要是对商品的测试内容,方法的描述。并指明测试所用的量具仪器等。同时要表述抽检的方法、判断依据。4.11. 功能性检查: 要确定功能性试验的方法确定功能试验的项目,可以包括在一定时间内模拟正常使用情况的使用测试,特定操作下的寿命测试,在某种条件下的单项功能测试(简单的手动工具可省略)。 5. 推荐格式推荐格式见附件(公司名称)(产品名称)质 量 控 制 计
版本号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划目录章节
页次 1 目的 2. 范围 3. 产品简介 4. 职责 5. 引用文本6. 产品缺陷的定义 7. 质量事故的处理8. 主要质检环节控制流程图 9. 生产过程主要工序的检验 10. 出公司产品的性能检验11. 功能性检查(简单的手动工具可省略) 12. 相关表格1 目的为使------产品在生产、检验的过程中处于受控状态,特制定本计划。 2. 范围此文件适用于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出厂产品的质量控制,及检验、测试方法。 3. 产品简介4. 职责------部门
(职责内容)各职能部门协同工作,保证按此程序发运的产品可以获得质量保证。 5. 引用文本文件代号
文件名称 6. 产品缺陷的定义6.1. 致命缺陷:导致使用者不安全的缺陷,客户绝对不能接受的缺陷,违反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的缺陷。例如:------6.2. 重要缺陷:严重影响产品畅销的缺陷,影响及减弱其部分功能的缺陷。例如:------ 6.3. 轻微缺陷:不影响产品功能,不改变产品外观,但数量较多时会遭到顾客反对的缺陷。例如:------7. 质量事故的处理
7.3.8. 主要质检环节控制流程图 9. 生产过程主要工序的检验 9.1. ------工序控制内容检查:
检查要点描述
方法 (1) (2) (3)10. 出公司产品的性能检验
10.1. 抽样检验方法(1). 致命缺陷------%
(2). 重要缺陷------%
(3). 轻微缺陷------% (或按GB2828列表)检查要点描述
(1)(2) (3)10.3. ------检查(同上)
10.4. ------检查(同上)11. 功能性检查(简单的手动工具可省略)
11.1. 试验周期批量
每次试验件数 ≤00
>1000011.2. ------试验
11.2.1 试验条件11.2.2. 技术要求(实验规范)
11.3. ------试验
11.3.1 试验条件11.3.2. 技术要求(实验规范) ------12. 相关表格
范文五:泉州****电子有限公司 产品质量控制计划书(PMP)序 流程 号 记号 1 工序 设备/仪器/ 治具 管理项目 检查项目 规格控制编号版本01共 1 页,第 1 页 生效日期 审批 审核 黄品源 胡国华 无线呼叫系统 系统类别 名称编制 陈联兵 无线呼叫主机2检查/作业依 抽样 异常处理 管理担当 管理方法 品质记录 异常处理 据 数量 者 产品防护与 入库的 仓库部品 采购员/仓 隔离、退货 电子称 入库数量 符合请购单要求 交付控制程 仓管员 数量清点 送货单 暂收 每批 管员 联络 序 进料验收单确认 样品 LCR数字电 标识标签确认 承认规格图 来料检验 桥 包装确认 纸 检验规范 目视检查样 符合BOM、规格 进料的 报告品质 反馈采购、 进料检查 游标卡尺 外观确认 BOM IQC 品比较参数 品质经理 图纸、工程要求 每批 异常处理 PMC 晶体管测试 尺寸确认 工程变更 测试 报告 仪 性能确定 GB/T 试装确定 2 手工插件 目视 元器件规格 位置 方向 烙铁温度 符合样品、 作业指导 书; 配料清单 (BOM) 全数 操作员 目视检查样 品比较参数 测试确认 N/A 产线组长 反馈组长并 修正 反馈组长并 修正34执锡温度测试仪符合器件耐温要 1次/2小 作业指导书 求 时 1 元件脚长度2 短路 3 空焊 4 少锡 5 浸润不 作业指导书 足 6 锡珠 7 冷 焊 8 偏位 符合样品 检验作业指 导书 检验作业指 导书 GB/T 2操作员N/A产线组长5检板目视装配焊接工艺全数目视检查样 QC检查员 品比较参数 测试N/A产线组长反馈组长并 修正6示波器、 单板检测 测试工装、 电脑 示波器、 单板抽验 测试工装、电性能 功能 软件版本 电性能 功能 软件版本全数QC检查员 测试确认测试检验 维修报表按不合格品 产线组长 控制程序进 行处置 按不合格品 控制程序进 行处置7符合样品AQL、 1.0FQC检验 员测试确认FQC抽检记 录表QE/IE8面壳检查目视外观确认面壳表面无划伤 、裂痕、丝印不 样品 良、毛刺、斑点 塑胶检验规 、孔位不通等不 范 良 LCD屏表面无刮 伤、裂痕、变 形,边框是否氧 化 符合SOP工艺要 求 电批 扭力满足SOP要 求 符合样品、全数作业员目视确认N/A产线组长隔离、退货 联络9模块检查目视外观确认样品全数作业员目视确认N/A产线组长隔离、退货 联络10组装电批组装工艺 电批扭力 外观、电性能 功能 软件版本 电性能 功能 外观、电性能 功能 软件版本设备操作保 养指导书2次/日作业员 目检 扭力测试 产线组长 扭力测试 点检表产线组长反馈IE并修 正 批量停线、 个别不良分 析 QE/IE分析处 理11功能检测相应的系统 匹配机器、成品检验作 业指导书全数QC检查员 测试确认测试检验 维修报表 老化记录 表QE/IE12常温老化老化车老化24小时-48 0.5小时 老化作业指 FQC检验 小时检测功能正 /呼叫一 导书 员 常 次 成品检验作 业指导书 GB/T 2 AQL, 1.0 FQC检验 员测试确认产线组长14成品抽检相应的系统 匹配机器、符合样品、测试确认FQC日报表 返工单按不合格品 品质经理 控制程序进 行处置 产线组长 不良品隔离 处理 不良品隔离 并处理 联络品质部 并处理 按不合格品 控制程序进 行处置16外观检查目视外观确认壳表面无划伤、 检验作业指 裂痕、丝印不良 导书 、毛刺、斑点、全检作业员 作业员 FQC 物料员目视确认N/A N/A17包装 产品入库目视 手推车外观,包装材料 符合样品及订单 包装作业指 及方式,数量 要求 导书 合格批 成品送检单合格 、盖章、签名外观、电性能 成品出货送检单 功能 、盖章、签名 软件版本 ” 表示过程 “ 工程符号说明:“ ”表示起始 “ 策 备注: “N/A”表示无 18 产品出库 相应的系统 检验 匹配机器全检 入库的 每批 入库的 生产订单 每批 出库的 生产订单 每批全 检 ”表示决 “目视确认FQC日报表产线组长产品防护与 成品入库 成品仓仓 交付控制程 单 管员 成品检验 OQC 测试确认 报告返工 品质经理 单 ” 表示终止 “ ”表示存储
范文六:T9 5/8″×5 1/2″-35 抗硫采气套管头技术规范一、 总述:T9 5/8″×51/2″-35抗硫采气套管头是根据油田用户需要设计生产的产品,主要用来固定钻进井的井口,连接井下套管柱,可靠地密封和控制管间的环形空间,是油田采油(气)井口装置的重要部件。二、执行标准:2.1 所有零部件的设计、制造、验收、包装等均符合API Spec 6A 20版《井口装置和采油树规范》。2.2 螺纹扣的加工及验收符合GB/T 9253《石油天然气工业套管、油管和管线管螺纹加工、测量和检验》。2.3 螺栓的制造验收符合A193《高温用合金钢和不锈钢螺栓材料》,螺母的制造验收符合A194《高温高压用碳钢和合金钢螺栓用螺母》。 2.4 无损检测应符合JB/T 4730《压力容器无损检测》的要求。2.5 承压零件应符合NACE MR0175《油田设备用抗硫化物应力开裂的金属材料》的要求。2.6 产品的设计、制造、验收应符合API Q1第7版《质量管理纲要》和ISO9001:2000《设计、制造、安装和服务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三、主要技术参数:a.连接规范:按API Spec 6A20版和SY/T 标准要求。 b.工作介质:天然气、泥浆、原油。 c.产品性能级别:PR1。 d.产品规范级别:PSL2。 e.产品材料级别:FF。f.额定温度级别:L.U(-46℃~121℃)。 g.额定工作压力:5000Psi (35MPa)。h.套管头最小通径:保证215.9mm钻头自由起下。四、主要结构形式:a. 套管头上部法兰为11″×5000Psi(35MPa) R54,圆周均布4套顶丝。 b.套管头下部采用9-5/8″WD型卡瓦悬挂,并配有双BT注脂密封,在BT密封间设计有用于密封测试的试压孔,并用单流阀堵住,注脂、试压单流阀出口连接螺纹为1″-14UNS公扣。 c.旁通:两端2″LP母扣,并用堵头堵住。d.5-1/2″套管采用5-1/2″W型卡瓦套管悬挂器悬挂,卡瓦4片,卡瓦的轨道为对开式,圆周均布,用轨道固定,承载能力不低于300吨,卡瓦与套管头内锥面贴合性好。五、防腐措施所有承压件选用不锈钢制造,并严格控制热处理硬度(HB 197~235),具有良好的防腐蚀效果。六、包装运输要求在运输过程中,为防产品碰伤,随机配件(如压力表,截止阀、缓冲器等)用小木箱包装,包装和外面用不褪色油漆,清晰标明以下内容: (1)合同号(2)目的地及收货名称 (3)货物名称、装箱数 (4)发货日期 (5)箱号、毛重、净重 (6)制造商名称 (7)其它标记七、随机文件1、主要零部件质量检测报告 a、化学成分报告 b、机械性能报告 c、无损检测报告d、压力试验报告(附原始记录纸) e、载荷试验报告 f、合格证明书 2、产品使用手册 a、产口总装图b、关键部件结构放大图 c、使用及维护保养要求 d、征求用户意见书T9 5/8″×7″-70 抗硫采气套管头技术规范一、 总述:T9 5/8″×7″70抗硫采气套管头是根据油田用户需要设计生产的产品,主要用来固定钻进井的井口,连接井下套管柱,可靠地密封和控制管间的环形空间,是油田采油(气)井口装置的重要部件。二、执行标准:2.1 所有零部件的设计、制造、验收、包装等均符合API Spec 6A 20版《井口装置和采油树规范》。2.2 螺纹扣的加工及验收符合GB/T 9253《石油天然气工业套管、油管和管线管螺纹加工、测量和检验》。2.3 螺栓的制造验收符合A193《高温用合金钢和不锈钢螺栓材料》,螺母的制造验收符合A194《高温高压用碳钢和合金钢螺栓用螺母》。 2.4 无损检测应符合JB/T 4730《压力容器无损检测》的要求。2.5 承压零件应符合NACE MR0175《油田设备用抗硫化物应力开裂的金属材料》的要求。2.6 产品的设计、制造、验收应符合API Q1第7版《质量管理纲要》和ISO9001:2000《设计、制造、安装和服务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三、主要技术参数:a.连接规范:按API Spec 6A 20版和SY/T 标准要求。 b.工作介质:天然气、泥浆、原油。 c.产品性能级别:PR1。 d.产品规范级别:PSL2。 e.产品材料级别:FF。f.额定温度级别:L.U(-46℃~121℃)。 g.额定工作压力:10000Psi(70MPa)。h.套管头最小通径:保证215.9mm钻头自由起下。四、主要结构形式:a. 套管头上部法兰为13 5/8d.7″套管采用7″W型卡瓦套管悬挂器悬挂,卡瓦4片,卡瓦的轨道为对开式,圆周均布,用轨道固定,承载能力不低于300吨,卡瓦与套管头内锥面贴合性好。五、防腐措施所有承压件选用不锈钢制造,并严格控制热处理硬度(HB 197~235),具有良好的防腐蚀效果。六、包装运输在运输过程中,为防产品碰伤,随机配件(如压力表,截止阀、缓冲器等)用小木箱包装,包装和外面用不褪色油漆,清晰标明以下内容: (1)合同号(2)目的地及收货名称 (3)货物名称、装箱数 (4)发货日期 (5)箱号、毛重、净重 (6)制造商名称 (7)其它标记七、随机文件1、主要零部件质量检测报告 a、化学成分报告 b、机械性能报告 c、无损检测报告d、压力试验报告(附原始记录纸) e、载荷试验报告 f、合格证明书 2、产品使用手册 a、产口总装图b、关键部件结构放大图 c、使用及维护保养要求 d、征求用户意见书T9 5/8″×7″-70 采气套管头技术规范一、 总述:T9 5/8″×7″70采气套管头是根据油田用户需要设计生产的产品,主要用来固定钻进井的井口,连接井下套管柱,可靠地密封和控制管间的环形空间,是油田采油(气)井口装置的重要部件。二、执行标准:2.1 所有零部件的设计、制造、验收、包装等均符合API Spec 6A 20版《井口装置和采油树规范》。2.2 螺纹扣的加工及验收符合GB/T 9253《石油天然气工业套管、油管和管线管螺纹加工、测量和检验》。2.3 螺栓的制造验收符合A193《高温用合金钢和不锈钢螺栓材料》,螺母的制造验收符合A194《高温高压用碳钢和合金钢螺栓用螺母》。 2.4 无损检测应符合JB/T 4730《压力容器无损检测》的要求。2.5 承压零件应符合NACE MR0175《油田设备用抗硫化物应力开裂的金属材料》的要求。2.6 产品的设计、制造、验收应符合API Q1第7版《质量管理纲要》和ISO9001:2000《设计、制造、安装和服务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三、主要技术参数:a.连接规范:按API Spec 6A 20版和SY/T 标准要求。 b.工作介质:天然气、泥浆、原油。 c.产品性能级别:PR1。 d.产品规范级别:PSL2。 e.产品材料级别:EE。f.额定温度级别:L.U(-46℃~121℃)。 g.额定工作压力:10000Psi(70MPa)。h.套管头最小通径:保证215.9mm钻头自由起下。四、主要结构形式:a. 套管头上部法兰为13 5/8d.7″套管采用7″W型卡瓦套管悬挂器悬挂,卡瓦4片,卡瓦的轨道为对开式,圆周均布,用轨道固定,承载能力不低于300吨,卡瓦与套管头内锥面贴合性好。五、防腐措施所有承压件选用不锈钢制造,并严格控制热处理硬度(HB 197~235),具有良好的防腐蚀效果。六、包装运输在运输过程中,为防产品碰伤,随机配件(如压力表,截止阀、缓冲器等)用小木箱包装,包装和外面用不褪色油漆,清晰标明以下内容: (1)合同号(2)目的地及收货名称 (3)货物名称、装箱数 (4)发货日期 (5)箱号、毛重、净重 (6)制造商名称 (7)其它标记七、随机文件1、主要零部件质量检测报告 a、化学成分报告 b、机械性能报告 c、无损检测报告d、压力试验报告(附原始记录纸) e、载荷试验报告 f、合格证明书 2、产品使用手册 a、产口总装图b、关键部件结构放大图 c、使用及维护保养要求 d、征求用户意见书T13 3/8″× 9 5/8″×-70 抗硫采气套管头技术规范一、 总述:13 3/8″× 9 5/8″×-70抗硫采气套管头是根据油田用户需要设计生产的产品,主要用来固定钻进井的井口,连接井下套管柱,可靠地密封和控制管间的环形空间,是油田采油(气)井口装置的重要部件。二、执行标准:2.1 所有零部件的设计、制造、验收、包装等均符合API Spec 6A 20版《井口装置和采油树规范》。2.2 螺纹扣的加工及验收符合GB/T 9253《石油天然气工业套管、油管和管线管螺纹加工、测量和检验》。2.3 螺栓的制造验收符合A193《高温用合金钢和不锈钢螺栓材料》,螺母的制造验收符合A194《高温高压用碳钢和合金钢螺栓用螺母》。 2.4 无损检测应符合JB/T 4730《压力容器无损检测》的要求。2.5 承压零件应符合NACE MR0175《油田设备用抗硫化物应力开裂的金属材料》的要求。2.6 产品的设计、制造、验收应符合API Q1第7版《质量管理纲要》和ISO9001:2000《设计、制造、安装和服务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三、主要技术参数:a.连接规范:按API Spec 6A 20版和SY/T 标准要求。 b.工作介质:天然气、泥浆、原油。 c.产品性能级别:PR1。 d.产品规范级别:PSL2。 e.产品材料级别:FF。f.额定温度级别:L.U(-46℃~121℃)。 g.额定工作压力:10000Psi(70MPa)。h.套管头最小通径:保证215.9mm钻头自由起下。四、主要结构形式:a. 套管头上部法兰为13 5/8d.9 5/8″套管采用9 5/8″W型卡瓦套管悬挂器悬挂,卡瓦4片,卡瓦的轨道为对开式,圆周均布,用轨道固定,承载能力不低于300吨,卡瓦与套管头内锥面贴合性好。五、防腐措施所有承压件选用不锈钢制造,并严格控制热处理硬度(HB 197~235),具有良好的防腐蚀效果。六、包装运输在运输过程中,为防产品碰伤,随机配件(如压力表,截止阀、缓冲器等)用小木箱包装,包装和外面用不褪色油漆,清晰标明以下内容: (1)合同号(2)目的地及收货名称 (3)货物名称、装箱数 (4)发货日期 (5)箱号、毛重、净重 (6)制造商名称 (7)其它标记七、随机文件1、主要零部件质量检测报告 a、化学成分报告 b、机械性能报告 c、无损检测报告d、压力试验报告(附原始记录纸) e、载荷试验报告 f、合格证明书 2、产品使用手册 a、产口总装图b、关键部件结构放大图 c、使用及维护保养要求 d、征求用户意见书T9 5/8″×5 1/2″-35 采气套管头技术规范一、 总述:T9 5/8″×51/2″-35采气套管头是根据油田用户需要设计生产的产品,主要用来固定钻进井的井口,连接井下套管柱,可靠地密封和控制管间的环形空间,是油田采油(气)井口装置的重要部件。二、执行标准:2.1 所有零部件的设计、制造、验收、包装等均符合API Spec 6A 20版《井口装置和采油树规范》。2.2 螺纹扣的加工及验收符合GB/T 9253《石油天然气工业套管、油管和管线管螺纹加工、测量和检验》。2.3 螺栓的制造验收符合A193《高温用合金钢和不锈钢螺栓材料》,螺母的制造验收符合A194《高温高压用碳钢和合金钢螺栓用螺母》。 2.4 无损检测应符合JB/T 4730《压力容器无损检测》的要求。2.5 承压零件应符合NACE MR0175《油田设备用抗硫化物应力开裂的金属材料》的要求。2.6 产品的设计、制造、验收应符合API Q1第7版《质量管理纲要》和ISO9001:2000《设计、制造、安装和服务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三、主要技术参数:a.连接规范:按API Spec 6A20版和SY/T 标准要求。 b.工作介质:天然气、泥浆、原油。 c.产品性能级别:PR1。 d.产品规范级别:PSL2。 e.产品材料级别:EE。f.额定温度级别:L.U(-46℃~121℃)。 g.额定工作压力:5000Psi (35MPa)。h.套管头最小通径:保证215.9mm钻头自由起下。四、主要结构形式:a. 套管头上部法兰为11″×5000Psi(35MPa) R54,圆周均布4套顶丝。 b.套管头下部采用9-5/8″WD型卡瓦悬挂,并配有双BT注脂密封,在BT密封间设计有用于密封测试的试压孔,并用单流阀堵住,注脂、试压单流阀出口连接螺纹为1″-14UNS公扣。c.旁通:两端2″LP母扣,并用堵头堵住。d.5-1/2″套管采用5-1/2″W型卡瓦套管悬挂器悬挂,卡瓦4片,卡瓦的轨道为对开式,圆周均布,用轨道固定,承载能力不低于300吨,卡瓦与套管头内锥面贴合性好。五、防腐措施所有承压件选用不锈钢制造,并严格控制热处理硬度(HB 197~235),具有良好的防腐蚀效果。六、包装运输要求在运输过程中,为防产品碰伤,随机配件(如压力表,截止阀、缓冲器等)用小木箱包装,包装和外面用不褪色油漆,清晰标明以下内容:(1)合同号(2)目的地及收货名称(3)货物名称、装箱数(4)发货日期(5)箱号、毛重、净重(6)制造商名称(7)其它标记七、随机文件1、主要零部件质量检测报告a、化学成分报告b、机械性能报告c、无损检测报告d、压力试验报告(附原始记录纸)e、载荷试验报告f、合格证明书2、产品使用手册a、产口总装图b、关键部件结构放大图c、使用及维护保养要求d、征求用户意见书T9 5/8″×5 1/2″-35 抗硫采气套管头技术规范一、 总述:T9 5/8″×51/2″-35抗硫采气套管头是根据油田用户需要设计生产的产品,主要用来固定钻进井的井口,连接井下套管柱,可靠地密封和控制管间的环形空间,是油田采油(气)井口装置的重要部件。二、执行标准:2.1 所有零部件的设计、制造、验收、包装等均符合API Spec 6A 20版《井口装置和采油树规范》。2.2 螺纹扣的加工及验收符合GB/T 9253《石油天然气工业套管、油管和管线管螺纹加工、测量和检验》。2.3 螺栓的制造验收符合A193《高温用合金钢和不锈钢螺栓材料》,螺母的制造验收符合A194《高温高压用碳钢和合金钢螺栓用螺母》。 2.4 无损检测应符合JB/T 4730《压力容器无损检测》的要求。2.5 承压零件应符合NACE MR0175《油田设备用抗硫化物应力开裂的金属材料》的要求。2.6 产品的设计、制造、验收应符合API Q1第7版《质量管理纲要》和ISO9001:2000《设计、制造、安装和服务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三、主要技术参数:a.连接规范:按API Spec 6A20版和SY/T 标准要求。 b.工作介质:天然气、泥浆、原油。 c.产品性能级别:PR1。 d.产品规范级别:PSL2。 e.产品材料级别:FF。f.额定温度级别:L.U(-46℃~121℃)。 g.额定工作压力:5000Psi (35MPa)。h.套管头最小通径:保证215.9mm钻头自由起下。四、主要结构形式:a. 套管头上部法兰为11″×5000Psi(35MPa) R54,圆周均布4套顶丝。 b.套管头下部采用9-5/8″WD型卡瓦悬挂,并配有双BT注脂密封,在BT密封间设计有用于密封测试的试压孔,并用单流阀堵住,注脂、试压单流阀出口连接螺纹为1″-14UNS公扣。 c.旁通:两端2″LP母扣,并用堵头堵住。d.5-1/2″套管采用5-1/2″W型卡瓦套管悬挂器悬挂,卡瓦4片,卡瓦的轨道为对开式,圆周均布,用轨道固定,承载能力不低于300吨,卡瓦与套管头内锥面贴合性好。五、防腐措施所有承压件选用不锈钢制造,并严格控制热处理硬度(HB 197~235),具有良好的防腐蚀效果。六、包装运输要求在运输过程中,为防产品碰伤,随机配件(如压力表,截止阀、缓冲器等)用小木箱包装,包装和外面用不褪色油漆,清晰标明以下内容: (1)合同号(2)目的地及收货名称 (3)货物名称、装箱数 (4)发货日期 (5)箱号、毛重、净重 (6)制造商名称 (7)其它标记七、随机文件1、主要零部件质量检测报告 a、化学成分报告 b、机械性能报告 c、无损检测报告d、压力试验报告(附原始记录纸) e、载荷试验报告 f、合格证明书 2、产品使用手册 a、产口总装图b、关键部件结构放大图 c、使用及维护保养要求 d、征求用户意见书T9 5/8″×7″-70 抗硫采气套管头技术规范一、 总述:T9 5/8″×7″70抗硫采气套管头是根据油田用户需要设计生产的产品,主要用来固定钻进井的井口,连接井下套管柱,可靠地密封和控制管间的环形空间,是油田采油(气)井口装置的重要部件。二、执行标准:2.1 所有零部件的设计、制造、验收、包装等均符合API Spec 6A 20版《井口装置和采油树规范》。2.2 螺纹扣的加工及验收符合GB/T 9253《石油天然气工业套管、油管和管线管螺纹加工、测量和检验》。2.3 螺栓的制造验收符合A193《高温用合金钢和不锈钢螺栓材料》,螺母的制造验收符合A194《高温高压用碳钢和合金钢螺栓用螺母》。 2.4 无损检测应符合JB/T 4730《压力容器无损检测》的要求。2.5 承压零件应符合NACE MR0175《油田设备用抗硫化物应力开裂的金属材料》的要求。2.6 产品的设计、制造、验收应符合API Q1第7版《质量管理纲要》和ISO9001:2000《设计、制造、安装和服务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三、主要技术参数:a.连接规范:按API Spec 6A 20版和SY/T 标准要求。 b.工作介质:天然气、泥浆、原油。 c.产品性能级别:PR1。 d.产品规范级别:PSL2。 e.产品材料级别:FF。f.额定温度级别:L.U(-46℃~121℃)。 g.额定工作压力:10000Psi(70MPa)。h.套管头最小通径:保证215.9mm钻头自由起下。四、主要结构形式:a. 套管头上部法兰为13 5/8d.7″套管采用7″W型卡瓦套管悬挂器悬挂,卡瓦4片,卡瓦的轨道为对开式,圆周均布,用轨道固定,承载能力不低于300吨,卡瓦与套管头内锥面贴合性好。五、防腐措施所有承压件选用不锈钢制造,并严格控制热处理硬度(HB 197~235),具有良好的防腐蚀效果。六、包装运输在运输过程中,为防产品碰伤,随机配件(如压力表,截止阀、缓冲器等)用小木箱包装,包装和外面用不褪色油漆,清晰标明以下内容: (1)合同号(2)目的地及收货名称 (3)货物名称、装箱数 (4)发货日期 (5)箱号、毛重、净重 (6)制造商名称 (7)其它标记七、随机文件1、主要零部件质量检测报告 a、化学成分报告 b、机械性能报告 c、无损检测报告d、压力试验报告(附原始记录纸) e、载荷试验报告 f、合格证明书 2、产品使用手册 a、产口总装图b、关键部件结构放大图 c、使用及维护保养要求 d、征求用户意见书T9 5/8″×7″-70 采气套管头技术规范一、 总述:T9 5/8″×7″70采气套管头是根据油田用户需要设计生产的产品,主要用来固定钻进井的井口,连接井下套管柱,可靠地密封和控制管间的环形空间,是油田采油(气)井口装置的重要部件。二、执行标准:2.1 所有零部件的设计、制造、验收、包装等均符合API Spec 6A 20版《井口装置和采油树规范》。2.2 螺纹扣的加工及验收符合GB/T 9253《石油天然气工业套管、油管和管线管螺纹加工、测量和检验》。2.3 螺栓的制造验收符合A193《高温用合金钢和不锈钢螺栓材料》,螺母的制造验收符合A194《高温高压用碳钢和合金钢螺栓用螺母》。 2.4 无损检测应符合JB/T 4730《压力容器无损检测》的要求。2.5 承压零件应符合NACE MR0175《油田设备用抗硫化物应力开裂的金属材料》的要求。2.6 产品的设计、制造、验收应符合API Q1第7版《质量管理纲要》和ISO9001:2000《设计、制造、安装和服务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三、主要技术参数:a.连接规范:按API Spec 6A 20版和SY/T 标准要求。 b.工作介质:天然气、泥浆、原油。 c.产品性能级别:PR1。 d.产品规范级别:PSL2。 e.产品材料级别:EE。f.额定温度级别:L.U(-46℃~121℃)。 g.额定工作压力:10000Psi(70MPa)。h.套管头最小通径:保证215.9mm钻头自由起下。四、主要结构形式:a. 套管头上部法兰为13 5/8d.7″套管采用7″W型卡瓦套管悬挂器悬挂,卡瓦4片,卡瓦的轨道为对开式,圆周均布,用轨道固定,承载能力不低于300吨,卡瓦与套管头内锥面贴合性好。五、防腐措施所有承压件选用不锈钢制造,并严格控制热处理硬度(HB 197~235),具有良好的防腐蚀效果。六、包装运输在运输过程中,为防产品碰伤,随机配件(如压力表,截止阀、缓冲器等)用小木箱包装,包装和外面用不褪色油漆,清晰标明以下内容: (1)合同号(2)目的地及收货名称 (3)货物名称、装箱数 (4)发货日期 (5)箱号、毛重、净重 (6)制造商名称 (7)其它标记七、随机文件1、主要零部件质量检测报告 a、化学成分报告 b、机械性能报告 c、无损检测报告d、压力试验报告(附原始记录纸) e、载荷试验报告 f、合格证明书 2、产品使用手册 a、产口总装图b、关键部件结构放大图 c、使用及维护保养要求 d、征求用户意见书T13 3/8″× 9 5/8″×-70 抗硫采气套管头技术规范一、 总述:13 3/8″× 9 5/8″×-70抗硫采气套管头是根据油田用户需要设计生产的产品,主要用来固定钻进井的井口,连接井下套管柱,可靠地密封和控制管间的环形空间,是油田采油(气)井口装置的重要部件。二、执行标准:2.1 所有零部件的设计、制造、验收、包装等均符合API Spec 6A 20版《井口装置和采油树规范》。2.2 螺纹扣的加工及验收符合GB/T 9253《石油天然气工业套管、油管和管线管螺纹加工、测量和检验》。2.3 螺栓的制造验收符合A193《高温用合金钢和不锈钢螺栓材料》,螺母的制造验收符合A194《高温高压用碳钢和合金钢螺栓用螺母》。 2.4 无损检测应符合JB/T 4730《压力容器无损检测》的要求。2.5 承压零件应符合NACE MR0175《油田设备用抗硫化物应力开裂的金属材料》的要求。2.6 产品的设计、制造、验收应符合API Q1第7版《质量管理纲要》和ISO9001:2000《设计、制造、安装和服务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三、主要技术参数:a.连接规范:按API Spec 6A 20版和SY/T 标准要求。 b.工作介质:天然气、泥浆、原油。 c.产品性能级别:PR1。 d.产品规范级别:PSL2。 e.产品材料级别:FF。f.额定温度级别:L.U(-46℃~121℃)。 g.额定工作压力:10000Psi(70MPa)。h.套管头最小通径:保证215.9mm钻头自由起下。四、主要结构形式:a. 套管头上部法兰为13 5/8d.9 5/8″套管采用9 5/8″W型卡瓦套管悬挂器悬挂,卡瓦4片,卡瓦的轨道为对开式,圆周均布,用轨道固定,承载能力不低于300吨,卡瓦与套管头内锥面贴合性好。五、防腐措施所有承压件选用不锈钢制造,并严格控制热处理硬度(HB 197~235),具有良好的防腐蚀效果。六、包装运输在运输过程中,为防产品碰伤,随机配件(如压力表,截止阀、缓冲器等)用小木箱包装,包装和外面用不褪色油漆,清晰标明以下内容: (1)合同号(2)目的地及收货名称 (3)货物名称、装箱数 (4)发货日期 (5)箱号、毛重、净重 (6)制造商名称 (7)其它标记七、随机文件1、主要零部件质量检测报告 a、化学成分报告 b、机械性能报告 c、无损检测报告d、压力试验报告(附原始记录纸) e、载荷试验报告 f、合格证明书 2、产品使用手册 a、产口总装图b、关键部件结构放大图 c、使用及维护保养要求 d、征求用户意见书T9 5/8″×5 1/2″-35 采气套管头技术规范一、 总述:T9 5/8″×51/2″-35采气套管头是根据油田用户需要设计生产的产品,主要用来固定钻进井的井口,连接井下套管柱,可靠地密封和控制管间的环形空间,是油田采油(气)井口装置的重要部件。二、执行标准:2.1 所有零部件的设计、制造、验收、包装等均符合API Spec 6A 20版《井口装置和采油树规范》。2.2 螺纹扣的加工及验收符合GB/T 9253《石油天然气工业套管、油管和管线管螺纹加工、测量和检验》。2.3 螺栓的制造验收符合A193《高温用合金钢和不锈钢螺栓材料》,螺母的制造验收符合A194《高温高压用碳钢和合金钢螺栓用螺母》。 2.4 无损检测应符合JB/T 4730《压力容器无损检测》的要求。2.5 承压零件应符合NACE MR0175《油田设备用抗硫化物应力开裂的金属材料》的要求。2.6 产品的设计、制造、验收应符合API Q1第7版《质量管理纲要》和ISO9001:2000《设计、制造、安装和服务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三、主要技术参数:a.连接规范:按API Spec 6A20版和SY/T 标准要求。 b.工作介质:天然气、泥浆、原油。 c.产品性能级别:PR1。 d.产品规范级别:PSL2。 e.产品材料级别:EE。f.额定温度级别:L.U(-46℃~121℃)。 g.额定工作压力:5000Psi (35MPa)。h.套管头最小通径:保证215.9mm钻头自由起下。四、主要结构形式:a. 套管头上部法兰为11″×5000Psi(35MPa) R54,圆周均布4套顶丝。 b.套管头下部采用9-5/8″WD型卡瓦悬挂,并配有双BT注脂密封,在BT密封间设计有用于密封测试的试压孔,并用单流阀堵住,注脂、试压单流阀出口连接螺纹为1″-14UNS公扣。c.旁通:两端2″LP母扣,并用堵头堵住。d.5-1/2″套管采用5-1/2″W型卡瓦套管悬挂器悬挂,卡瓦4片,卡瓦的轨道为对开式,圆周均布,用轨道固定,承载能力不低于300吨,卡瓦与套管头内锥面贴合性好。五、防腐措施所有承压件选用不锈钢制造,并严格控制热处理硬度(HB 197~235),具有良好的防腐蚀效果。六、包装运输要求在运输过程中,为防产品碰伤,随机配件(如压力表,截止阀、缓冲器等)用小木箱包装,包装和外面用不褪色油漆,清晰标明以下内容:(1)合同号(2)目的地及收货名称(3)货物名称、装箱数(4)发货日期(5)箱号、毛重、净重(6)制造商名称(7)其它标记七、随机文件1、主要零部件质量检测报告a、化学成分报告b、机械性能报告c、无损检测报告d、压力试验报告(附原始记录纸)e、载荷试验报告f、合格证明书2、产品使用手册a、产口总装图b、关键部件结构放大图c、使用及维护保养要求d、征求用户意见书
范文七:1、 目的为满足特定的产品、项目或合同规定要求而采取专门措施和资源。2、 适用范围适用于新产品工艺开发或老产品工艺改进时的质量策划、编制、实施和控制。
3、 定义质量计划:针对特定的产品、项目或合同,规定专门的质量措施、资源和活动顺序的文件。4、 职责5、 程序细则5.1 总则5.1.1 质量计划是针对特定的产品、服务、合同或项目,规定专门的质量措施、资源和活动顺序的文件。5.1.2 质量计划应符合质量方针和政策,成为质量手册支持性文件的一部分,作为现有体系文件的补充。5.1.3 制订质量计划前应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统筹安排,确保所制订的质量计划具有可操作性。5.2 质量计划的编制5.2.1 编制依据编制的依据是顾客的质量要求,产品图样及有关技术规范和文件,产品协议书等。5.2.2 质量计划的内容质量计划的内容随着产品的结构、技术复杂程度及生产性质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其内容一般包括: A) 开发工作程序; B) 质量措施及组织分工; C) 工艺路线安排、工艺定额; D) 设备、工装配置; E) 控制计划; F) 检验规程必要时可包括生产基础设施配置及上岗培训计划。5.2.3 质量计划的编制要求A) 明确质量目标和必须达到的质量水平,满足顾客的期望,符合适用的标准和规范,以有竞争力的价格实现产品的可用性并实现以最低的成本生产。B) 开发工作程序应针对不同的产品技术难度,规定其特定的工作程序,并以书面文件加以明确,视实际需要,针对单项质量措施编制更为具体的实施计划。C) 制定经济合理的工艺路线,综合考虑工艺特点、工装设备条件、车间分工和物流、搬运条件、生产场地等因素。D) 确定工时定额及材料定额,要求合理。E) 考虑是否需专用工装。F) 对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分析研究,制订工序控制点文件,研究控制手段和方法,提出对资源的具体专门要求,并形成文件。G) 质量计划的格式和标识应符合VQP04001《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的要求。 5.2.4 对于新产品质量策划按VQP07002《产品质量先期策划控制程序》执行。5.3 质量计划审批,修订和存档。5.3.1 质量计划由项目经理审核后,报总经理批准。5.3.2 质量计划实施过程中,认为有必要修订时,由该计划原编制者修订,并报部门负责人审批。5.3.3 质量计划为受控文件,由信息中心负责归档管理。6、 相关文件VQP07002《产品质量先期策划控制程序》 VQP04001《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 VQP04002《质量记录控制程序》7、 相关记录无编制:潘超庭、丁燕梅审核:黎志航、薛金 刚、肖雄图、刘培华、李赛力、黄荣、岳修富 批准:王继金
范文八:▋制o修订履历1. 目的本程序确定了YOUNGJI Ltd.(以下称“公司”)对新产品、改型产品及工程变更的产品进行质量先期策划(APQP)和控制计划的活动规范与管理,确保客户订单的技术要求在接收、转换、输出各环节的正确性及有效性,以保证产品质量、功能、成本及制造工艺都能符合客户的各项要求.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汽车用配件产品或顾客要求进行APQP的产品的开发、生产及其控制等活动. 3. 术语的定义3.1产品质量先期策划(APQP): 是用来确定和制定确保产品使顾客满意所需步骤的方法。由跨部门小组(多方论证小组)实施,为新产品或更改产品做生产准备,其输出一般是控制计划.3.2控制计划: 对控制产品和过程的系统的书面描述,并阐明产品和过程的重要特性及其制造过程的控制要求.3.3特殊特性: 由顾客指定的产品和过程特性(包括政府法规和安全特性)和/或由供方通过产品和过程了解选出的特性.3.4特殊过程:例如有些产品要使用后才知道其缺陷,不能通过检验和试验充分验证产品结果的制程叫做特殊过程.本公司特殊过程为:硫化过程(导电胶产品)3.5关键过程:对产品质量起决定性作用的过程为关键过程;包括形成关键、重要特性的过程和加工难度大、质量不稳定以及易造成重大损失的过程等。本公司关键过程为:印刷过程。 4. 职责4.1技术部具体组织APQP活动并监督验证效果.4.2跨部门小组负责APQP活动的策划与实施,并编制相应的输出文件. 4.3管理者代表批准APQP活动的输出文件. 5. 作业内容5.1策划的准备与原则5.1.1成立跨部门小组,由技术部、营业部、生产部(包括相关生产车间) 、品质部、人事部、资材部等部门选派人员组成,必要时可邀请顾客和供应商代表参加。跨部门小组由管理者代表批准成立,小组组长负责策划安排和进度监控以及与相关部门协调沟通.5.1.2 跨部门小组必须明确任务与工作范围,并规定每位成员的职责与义务.5.1.3全新产品必须进行全面的产品质量策划;改型产品和类似产品的质量策划主要针对不同部分进行策划,相同部分的内容可参照以前的策划和控制计划.5.1.4产品质量先期策划的基本程序和要求应以《产品质量先期策划和控制计划》为指南并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策划的结果必须形成文件,并按规定程序审批、发行、受控和归档保存. 5.2 计划制定与项目确定5.2.1根据顾客要求(图纸、技术规范),进行项目/产品策划,制定《APQP工作计划》,为此,跨部门小组应收集下列资料:
A. 顾客要求和期望; B. 法律法规的要求;C. 顾客的抱怨、建议、资料和信息、经常发生的不合格项目及小组其它经验等. 5.2.2跨部门小组应对上述资料进行分析、评价并确定: A. 产品的可靠性和质量目标; B. 《产品保证计划》;C. 经批准的《APQP工作计划》. 5.3 产品技术引进本公司暂未进行产品设计和开发活动,但对输入的产品策划结果和制造可行性必须进行评审。评审的内容和输出可包括:A. 技术图纸、工程规范和特殊要求的评审;B. 产品和过程特性的识别与确定,形成《产品和过程特殊特性》; C. 《产品初始材料清单》(包括指定供应商名册)与材料规范; D. 新设备与工装(模具等)要求; E. 样品制作/更改方案与《控制计划》; F. 检验、量测与测试设备要求;G. 产品(制造)可行性评审(可采用《小组可行性承诺》形式). 5.4 过程设计和开发5.4.1 产品/过程质量体系评审5.4.1.1当有新产品投入生产时,应对产品类别及其服务要求进行评审,若超出《质量手册》中产品范围时,跨部门小组应对《质量手册》提出修改意见.5.4.1.2产品制造过程中,若有任何额外的控制和/或程序上的更改都应在《质量手册》中予以体现并且还应在控制计划中加以说明.5.4.1.3产品/过程质量体系评审可借助《产品/过程质量检查表》进行. 5.4.2 过程流程图5.4.2.1策划并编制过程流程图有助于分析产品生产的各过程及其相互关系,识别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检查表》进行评价.5.4.2.2当产品生产过程复杂或存在交叉工序时,应先设计总体(主过程)流程图,再设计分支(子过程)流程图,并注明产品和过程特殊特性.5.4.2.3过程流程图应经跨部门小组评审,并作为PFMEA和编制控制计划的基础。可借助《过程流程图5.4.3 产品和过程特殊特性5.4.3.1顾客指定的特殊特性,可使用顾客的特殊符号加以标识;顾客未指定的特性,由跨部门小组决定并加以标识.5.4.3.2过程特性应在过程设计时予以确定。影响产品特性的过程都应被视为过程特性。这些过程应予以适当标识(如FMEA、控制计划、作业标准书),以便严格控制.5.4.3.3所有特殊特性都应选用适当的统计技术进行监控,以确保产品和过程能力符合要求. 5.4.3.4关键过程中各类文件所涉及有关产品和过程特殊特性的标识符号为(非顾客指定):“★”表示产品的特殊特性; “☆”表示产品生产过程的特殊特性.5.4.4 工厂平面布置5.4.4.1新产品投入生产或现生产布局不适用时,应制定《工厂平面布置图》,以表明检测点的可接受性、控制图的位置和目视辅具的应用等,并且要考虑物流与搬运路线合理,节省空间. 5.4.4.2《工厂平面布置图》应反映过程流程图的特点并与控制计划相协调.5.4.4.3《工厂平面布置图》应经跨部门小组评审,可借助《工厂平面布置检查表》进行. 5.4.5 过程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PFMEA)5.4.5.1 PFMEA应在开始生产之前、产品质量策划过程中进行,它是对新的/ 修改的过程的一种规范化的评审与分析。PFMEA的开发过程参见《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程序》.5.4.5.2 PFMEA是一种动态文件,当发现新的失效模式时,应对它及时进行评审和更新.5.4.5.3 PFMEA应由跨部门小组进行评审,可借助《过程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程序检查表》进行. 5.4.6 试生产控制计划5.4.6.1策划并制定试生产控制计划,以确定工序控制点、规范过程控制要点.5.4.6.2为了防止初期生产运行过程中或之前的潜在不合格,应总结样品制作经验,必要时可采用:1)增加检验频次,2)增设检验点和监控点,3)统计分析与评价等方法.5.4.6.3试生产控制计划的编制要求参见5.7。试生产控制计划应经跨部门小组评审,可借助《控制计划检查表》进行评价. 5.4.7 过程作业标准书5.4.7.1在试生产之前,必须对所有过程或操作岗位进行策划并编制相应的作业标准书。作业标准书应简明易懂、可操作,并对相关参数的设定进行说明.5.4.7.2策划并编制作业标准书时,应考虑:1)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FMEA);2)控制计划;3)技术图纸、性能要求、材料规范、接受标准;4)过程流程图,5)过程参数;6)操作者的技能和经验;7)工厂平面布置图;8)产品特性和过程特性;9)包装标准和规范;10)搬运要求等.5.4.7.3作业标准书应按规定发行、受控,并张贴在作业现场的适当位置上,以便操作者和管理人员易于得到。具体要求参见《文件控制程序》. 5.4.8 测量系统分析计划5.4.8.1策划并编制《MSA计划》的目的是为确保测量系统符合规定要求.5.4.8.2测量系统分析应针对控制计划中注明的产品特性;测量系统分析的项目应包括:偏倚(准确度)、线性、重复性、再现性和稳定性.5.4.8.3所有新增和改进后的测量和检验设备必须列入计划进行测量系统分析. 5.4.8.4《控制计划》中涉及到的测量系统项目必须列入测量系统分析计划. 5.4.9 初始过程能力研究计划5.4.9.1顾客指定的和/或PPAP要求的初始过程能力研究项目必须列入计划进行研究.5.4.9.2顾客指定的特殊特性和质量策划确定的产品和过程特性均应列入计划进行初始过程能力研究. 5.4.9.3初始过程能力研究项目和过程能力指数要求可在《控制计划》中注明. 5.4.10 包装标准与规范5.4.10.1若顾客指定包装标准/要求时,按顾客标准/要求设计包装规范并执行.5.4.10.2当顾客委托包装设计时,应对包装材料、外观要求、包装标识、标签和防护要求等进行设计并形成文件,提交顾客批准;如果顾客无明确要求,应根据产品的结构、防护要求和运输经验,制定包装标准、设计包装规范并在试生产后进行评审. 5.4.11 教育训练在试生产之前应针对相关作业人员、检验人员进行FMEA、《控制计划》、作业标准书等内容的相关教育训练活动,以便作业人员在试生产前已掌握所有的要求. 5.5产品和过程确认5.5.1 试生产(本公司首批订单的生产即作为试生产的过程)5.5.1.1生产部应按照试生产《作业指示书》和试生产《控制计划》策划并安排试生产活动. 5.5.1.2试生产应采用正式生产的设备、模具、工装、人员、方法和材料进行生产作业.5.5.1.3试生产产品的最小数量应由顾客设定;顾客未明确数量时,通常应不少于300件,以《生产传票》进行标识.5.5.1.4试生产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其调整应记录并归档列入试生产资料中.5.5.1.5顾客要求提交的试生产资料必须在试生产过程中准备齐全,具体要求参见《生产件批准程序》. 5.5.1.6新产品和改型产品在试生产过程中应进行工时测定或计算,并作为编制《作业指示书》的依据之一.5.5.2 测量系统评价5.5.2.1测量装置在进行测量系统评价前,应制定测量装置的使用条件和方法并编制相应的作业标准书. 5.5.2.2在试生产的适当时机(当中或之前),应使用规定的测量装置和方法,按工程规范和要求来检查《控制计划》中注明的特性.5.5.2.3在试生产过程中,应按计划对其测量系统进行分析和评价。具体要求参照《测量系统分析程序》.5.5.3 初始过程能力研究5.5.3.1初始过程能力研究有助于分析过程状态,确定生产过程是否符合策划要求或规定要求. 5.5.3.2在试生产的适当时机,应对《初始过程能力研究计划》确定的项目(或《控制计划》中注明的特性)进行初始过程能力研究,计算并分析Ppk值.5.5.3.3初始过程能力研究的结果应形成文件并按规定审批、受控和归档保存. 5.5.4 试生产产品检验和试验5.5.4.1试生产产品应按设计(图纸)要求和/或顾客要求的项目进行检验和试验(包括可靠性试验),如:1)全尺寸检验,2)功能验证,3)试验方法与设备,4)试验条件、数量和时间等,5)试验前后比较. 5.5.4.2全部检验和试验项目完成后,其结果必须形成文件并按规定程序进行审批、受控和归档. 5.5.4.3检验和试验过程中发现的任何问题必须记录,归档列入试生产资料中. 5.5.4.4顾客要求的附加验证应作好标识和记录. 5.5.5 试生产质量目标评估试生产质量目标评估,包括初始过程能力研究、质量成本统计、良品达成率以及生产力(率)分析,通过统计分析,借鉴试生产能力情况,以评估批量生产是否能满足顾客需求及有利于公司经营持续发展.5.5.6 生产件批准(PPAP)试生产产品完成规定项目的检验和试验后,且符合工程和技术要求,应按《生产件批准程序》的规定提交PPAP文件给顾客批准。具体要求参见《生产件批准程序》. 5.5.7 包装评价进行评价.根据试生产产品的包装及其试验结果,对包装标准和规范进行评价和确定. 5.5.8 (批量)生产《控制计划》确认应根据试生产的经验对试生产《控制计划》进行充实、扩展、更新。可借助《控制计划检查表》5.5.9 质量策划总结和认定5.5.9.1在试生产产品发运前,跨部门小组应就产品质量策划的项目和实施过程进行总结与评审,以便对此工作进行正式认定并为批量生产作必要的准备.5.5.9.2检讨与评审的内容可包括:1)过程评审(含初始过程能力研究的评价、过程指导书的确认等),2)测量系统评价(量具和试验设备的确认),3)(批量)生产控制计划的确认,4)PFMEA的确认与更新,5)包装评价,6)最终可行性评审,7)存在的问题点及其对策等。检讨与评审的过程应作记录并归档保存. 5.5.9.3评审的结果应形成文件(可采用《产品质量策划总结和认定》形式),并按规定在内部通报、传阅和沟通,以便各相关部门改善与跟进. 5.5.10 文件化对APQP过程中所形成的文件(FMEA、控制计划、作业标准书等)应交由品保部受控发行,并保存原稿件,具体作业按《文件控制程序》执行. 5.6 反馈、评定和矫正措施 5.6.1 减少变差5.6.1.1应使用控制图和其它统计技术对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进行监控,及时了解过程状况和变差状态。详情参见《数据分析管理程序》.5.6.1.2对《控制计划》中注明的特殊特性应使用控制图进行监控;对超出上限或下限的部分,应分析原因,采取矫正措施,依据《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执行.5.6.1.3对变差过大的工序,不仅要分析特殊原因,还要寻找普通原因,以利持续改进,减少变差. 5.6.1.4不良率评定:当过程处于稳定状态(即Cpk值符合规定要求)时,应定期对不良率(尤其是高不良率的产品)进行分析评定并设定降低不良率的目标,以便持续改进. 5.6.2 顾客满意5.6.2.1应确定与顾客进行联络和信息传递的接口部门和组织(包括项目小组),并明确其职责与工作程序和方法,以便及时沟通和信息反馈.5.6.2.2产品交付后,顾客的任何反馈信息必须迅速传递到跨部门小组成员或相关部门,必要时营业部可召集相关人员开会研究顾客问题,及时回复顾客.5.6.2.3顾客的投诉、抱怨或退货等信息和资料,必须及时传递到各相关部门(质量问题应传达到跨部门小组成员),并迅速组成专案小组、分析原因、按顾客的要求采取矫正措施,及时回复顾客. 5.6.2.4营业部和/或跨部门小组应通过多种方式调查和收集顾客在产品使用过程中的信息和建议,适时评审顾客满意度,并及时将其反馈到相关部门加以改进。具体方法可参见《客户不满管理程序》《顾客满意度控制程序》《员工满意度控制程序》 5.6.3 交付评定5.6.3.1营业部和生产部应对交付系统的各环节进行监控,以保证:1)防止不合格品的非预期交付;2)100%交付能力的改进。具体要求参见《100%交付能力监控程序》.5.6.3.2营业部和/或跨部门小组应对交付状况进行适时评定,以确定交付目标和改善途径,达到优化库存、减少浪费、降低成本. 5.7 控制计划的编制要求5.7.1 《控制计划》应对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或每道工序)所需的控制要求和方法/措施进行描述或规定(尤其是产品和过程特性),以减少浪费和过程变差,达到过程稳定,并按顾客要求制造出优质产品. 5.7.2 《控制计划》分表头和正文两部分,一般应包括以下栏目:1)分类:(□样件□试生产□批量生产),2)控制计划编号,3)产品编号/最新更改等级,4) 产品名称/描述,5)供方/工厂名称,6)供方/工厂代码,7)主要联系人/电话,8)核心小组成员/电话,8)供方/工厂批准日期,9)日期(原订),11)日期(修订),12)顾客工程批准/日期(如需要),13)顾客质量批准/日期(如需要),14)其它批准/日期(如需要),15) 产品/过程编号,16)过程名称/操作描述,17)机器、装置夹具、工装,18)特性编号,19)特性产品,20)特性过程,21)特殊特性分类,22)产品/过程规格/公差,23)计算/测量技术,24)样件容量/频率,25)控制方法,26)反应计划。具体格式参照《控制计划》.5.7.3 《控制计划》根据产品制造阶段的不同可分为:1)样品(样件)制作控制计划,2)试生产控制计划,3)批量生产控制计划.5.7.4 《控制计划》是产品质量策划输出的重要文件,应按规定要求进行审批和受控. 5.7.5 《控制计划》是一个动态文件,应根据工程更改和过程变化而修订或更新. 6. 相关文件 《质量手册》《潜在失效模式用后果分析程序》 《生产件批准程序》 《100%交付能力监控程序》 《客户不满管理程序》 《顾客满意度控制程序》《文件控制程序》 《数据分析管理程序》 《测量系统分析程序》 ××作业标准书《员工满意度控制程序》 《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产品质量先期策划和控制计划》 7. 使用表单《APQP工作计划》
格式-RD-000012 《产品保证计划》
格式-RD-000034 《产品和过程特殊特性》
格式-RD-000035 《产品初始材料清单》
格式-RD-000036 《小组可行性承诺》
格式-RD-000039 《控制计划》
格式-AA-000054 《产品/过程质量检查表》
格式-AA-000072 《初始过程能力研究计划》
格式-AA-000077 《过程流程图检查表》
格式-RD-000047 《工厂平面布置检查表》
格式-AP-000031 《过程FMEA检查表》
格式-AA-000078 《产品质量策划总结和认定》
格式-AA-000083 《作业指示书》
格式-FI-000019 《MSA计划》
格式-AA-000074 各类《生产传票》
范文九:产品质量先期策划和控制计划—APQP一、基本概念1、什么是APQP(1)QP是为了开发新产品/更改产品做准备的活动。(2)APQP是一种结构化的策划方法。a)策划过程包括了从市场调研至批量投产全过程。b)该方法明确了确保产品使顾客满意的各策划步骤。c)该方法明确了每一步骤的工作内容和要求。d)该方法明确了步骤之间的相ス叵担?词淙胗胧涑觯?(3)APQP具有的特点:a)目标明确:满足顾客要求,不断改进。b)按规定的方法和组织形式进行策划。c)应用各类分析工具:FMEA,MSA,SPC、流程图,QFD等。d)保证跨职能活动的效率:横向协调小组。(4)APQP的工作原则:a)过程方法的原则:活动的P.D.C.A循环。b)多方论证的原则:跨部门的项目小组高效活动。c)预防为主的原则:对不合格加以预测,并实施控制。d)坚持改进的原则:APQP工作:永无止境。e)强化培训的原则:新技术新知识的认知。2、为什么要实施APQP——目的(1)为了早期识别质量问题,以便采取预防措施。(2)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以低成本提供优质产品。(3)使策划过程具有可重复性,防止不合格重复出现。(4)为改进提供便利。3、APQP的基本方法——同步技术(1)传统的逐级转换:即:产品设计→工艺设计→试制等,其缺点:过程之间不沟通,缺乏统一性,成本高。(2)同步技术取代逐级转换,不同阶级同时开始运行。4、APQP的阶段性(1)工作阶级:计划和确定项目阶段,产品设计开发阶段,工艺设计开发阶段,产品及过程确认阶段,反馈评定阶段。(2)APQP5个阶段的起止时机。产品实现过程:市场调研立项→项目批准→设计样件→试生产→投产Ⅰ阶段APQP阶段:二、APQP的实施1、计划和确定项目阶段(1)本阶段工作目的及任务a)进行总体策划,包括人员,资源及时间安排b)确定顾客的需要和期望,提供比竞争者更好的产品c)确定设计目标和设计要求(2)本阶段的输入及形成的文件a)本阶段的输入为:顾客要求、以往的经验、企业确定的产品目标及要求、市场调研结果。b)输入形成文件:立项可行性报告,包括:①市场调研结果:②保证记录和质量信息:③小组经验:④业务计划/营销策略:⑤产品/过程指标:⑥产品/过程设想:⑦产品可靠性研究:⑧顾客输入:(3)根据输入,完成下列工作,并形成相应文件。a)成立跨门的横向协调小组,并明确组长及相关职责,输出“小组名单”。b)进行总体策划,明确所需资源(硬件,软件及资金)和时间安排,输出“APQP策划表”。
c)明确项目设计开发的具体要求,输出“设计任务书”,包括:①设计目标:产品性能及可靠性目标、PPK目标、故障概率目标、废品率目标、过程能力目标、制造成本目标、生产节拍目标等。②设计要求:顾客要求、产品标准要求,法规要求,企业附加要求等。③初始材料清单:假想的材料,外协件清单。④初始过程流程图:假想的工艺流程图。⑤初始特殊性明细表:根据经验及顾客指定来确定,包括:总成、零件、工序、工艺参数4级特殊特性。⑥进行各项试验的要求:试验项目(要考虑顾客要求及产品标准)及接收准则。
d)明确设计项目的各类保证措施,输出“产品保证计划”,包括:①明确产品设计及工艺设计要注意的问题。②确保可靠性,耐久性的具体措施。③对本项目所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进行风险及可行性评价,并提出相应措施。
④对以往的故障及失效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措施。⑤初始工程标准要求:以表格形式列出材料,外协件及成品的技术要求。e)对小组名单及APQP策划表进行评审,输出“设计策划评审记录”。f)对设计任务书,产品保证计划进行评审,输出“设计输入评审记录”。2、产品设计开发阶段(1)本阶段工作目的及任务a)将顾客及各类要求转化为具体的技术要求。b)进行产品设计,包括、结构、材料选用、各类参数确定。c)进行设计环节中的风险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d)提出设备设施及各类相关要求,制造设计样件。(2)阶段输入:Ⅰ阶段所输出的文件即为本阶段的输入(3)根据输入,完成下列工作,并形成相应文件:a)小组成员确定特殊特性,包括总成及零件的特殊特性,(即1.2级特性),明确需重点控制的质量特性,形成“特殊特性明细表”。b)设计人员针对总成/分总成/零件进行风险分析,输出“DoFMEA报告”其结果在设计文件中要描述。c)小组成员针对DoFMEA报告进行评审,提出改进建议并实施,输出“APQPA—1检查单”。
d)设计人员对制造及装配过程中的变差进行分析,包括公差累积所产生的影响,关键尺寸的离散性,提出产品/工艺设计时需注意的问题,输出“分析报告”。e)进行产品设计和计算,输出“各类图纸”“材料规范”“工程规范”“验收准则”“服务指南”必要时,还需输出:计算书,试验大纲,产品标准等。f)小组成员根据设计输出文件,提出设备,设施、工装、检具的配置要求,输出“设备设施的综合要求”。g)小组成员针对“分析报告”、“设计输出文件”“设备设施综合要求”进行评审,包括完整性、可靠性,提出完善建议,输出“设计输出评审记录”。h)由设计人员针对“设计输出文件”进行设计评审,会议形式,并提出措施建议,输出“设计评审及措施记录”。i)由设计人员进行设计验证,采用类似设计对比/变换计算方法对设计结果进行验证,输出“设计验证及措施记录”。j)由设计人员编制样件控制计划,明确对设计样件进行检验与试验的要求,输出“样件控制计划”。k)由设计人员针对样件控制计划进行评审,并提出改进建议,输出“APQPA—8检查单”。
l)制造设计样件,并按“样件控制计划”的要求进行各项检验与试验,将结果与设计任务书对比,以验证设计正确性,输出“样件检测报告”。m)由小组成员对设计各环节进行再确认,提出需进行改进的环节及要求,输出:APQP附录E“小组可行性承诺。”3、工艺设计开发阶段(1)本阶段工作目的及任务a)将产品设计所输出的技术要求转化为可操作的制造系统。b)进行工艺设计,包括加工方法,控制手段,工艺参数。c)进行设计环节中的风险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d)完成作业文件的编制。e)为小批试生产做好准备。(2)阶段输入:Ⅰ、Ⅱ阶段的输出即为本阶段的输入。(3)根据输入,完成下列工作,并形成相应文件:a)根据设计文件,明确产品包装要求,包括包装材料,方法、唛头等,输出“包装规范”。
b)根据设计任务书,产品保证计划,设计文件,对该项目所涉及的质量体系进行评审,并提出改进意见,输出“APQPA—4检查单”。c)根据设计文件,设计任务书等,进行工艺方案设计,明确工艺流程图平面布置图。输出“过程流程图”及“平面布置图”。d)对工艺流程图及平面布置图进行评审,并提出改进建议,输出:APQPA—5,A—6检查单。e)明确与产品特殊特性及重要特性相关的工序及工艺因素,为风险分析及特殊控制提供依据,确定3.4级特殊特性,输出“特性矩阵图”,特性矩阵图:是特殊特性明细表的延伸。
代号名称尺寸编号描述公差工序编号代号—产品代号,名称—零件名称,尺寸编号—特殊特性编号描述—特殊特性名称,公差—特殊特性技术要求。f)针对特性矩阵图中的工序及过程流程图中的重要工序进行风险分析,并制定相应措施,输出“P—FMEA报告”其结果在后续控制计划中要描述。g)针对P—FMEA进行评审,提出改进及完善的建议,输出“APQPA—7检验单“。
h)根据工艺方案、,设计文件、P—FMEA、特性矩阵图,明确试生产的要求,规定专门质量保证措施及检验要求,为作业文件的编制提供依据。输出“试生产控制计划”。i)针对试生产控制进行评审,提出改进及完善的建议。输出APQPA—8检验单“。j)针对试生产控制计划,进行设备,设施、物流、工装、检具的策划,明确相应的配制,输出“策划报告”。k)根据控制计划,编制工艺文件,输出“各工序工艺文件”。l)根据试生产控制计划,编制检验文件,输出“进货,过程,最终检验指导书”。m)根据物流策划报告,配备相应设备、设施、工装(设计及制造)、检具等,输出“各类硬件及工装图纸”。n)根据特殊特性明细表,特性矩阵图,试生产控制计划,明确需进行MSA的测量系统,为下一步分析提供依据。输出“MSA分析计划”。o)根据特性矩阵图,试生产控制计划,明确需进行初始过程能力研究的工序,为试生产评价提供依据。输出“PPK研究计划”。4、产品及过程确认阶段(1)本阶段工作目的及任务a)进行小批试生产,对产品设计及工艺设计进行确认。b)通过试生产形成工装样件,向顾客进行生产件批准。c)完成对测量系统分析及工序能力的研究。d)完善控制计划,作业文件,为批量生产做好准备。(2)阶段输入:Ⅰ、Ⅱ、Ⅲ阶段的输出即为本阶段的输入。(3)根据输入,完成下列工作,并形成相应文件。a)根据控制计划,作业文件进行试生产,对总体设计进行综合评价。要采用与大生产相同的设备、工装、环境、操作者、设施,生产节拍进行,生产数量要符合顾客要求。输出“试生产评价报告”。b)根据PPK研究计划,进行初始过程能力的研究。能力不足要采取措施。输出“PPK研究报告”。c)根据MSA分析计划,进行测量系统分析,不合格要采取措施。输出“MSA分析报告”。
d)据试生产控制计划、检验指导书,对工装样件进行检验与试验,并与设计任务书对照,若不满足要采取措施。输出“试验报告”(包括产品及材料)e)通过试生产,进行工艺验证及工装验证,为改进提供依据。输出“工艺验证记录及工装验证记录。”f)根据试生产评价结果、工艺验证、PPK研究资料,编制现生产控制计划为批量生产做好准备。包括:试生产控制计划的补充和完善、工艺参数及方法的调整,检验频率的变化等。
输出:现生产控制计划。g)针对现生产控制计划进行评审,提出改进建议。输出:APQPA-8检查单。h)根据现生产控制计划,对工艺文件及检验文件进行补充和完善。输出:完善后的工艺文件及检验文件。i)汇总上述资料,形成PPAP资料,想顾客提交。J)对全部等划活动进行总结认定,主要对控制计划、作业文件、初始过程能力,测量系统进行认定。输出:APQP附录“质量策划认定报告”。5、反馈、评定和纠正措施阶段(1)本阶段工作目的及任务。a)对策划各阶段进行评定采取相应纠正措施。b)实施改进c)向顾客提供合格产品,并使其持续满意。(2)本阶段输入:Ⅰ、Ⅱ、Ⅲ、Ⅳ阶段的输出。(3)本阶段输出:a)合格产品,b)持续改进,c)顾客满意本阶段的工作永无止境。三、控制计划的编制。1、控制计划的性质(1)APQP的输出,(2)编制作业文件的大纲(3)表明产品重要特性和过程要求,(4)特殊的质量计划2、控制计划的编制时机和目的(1)新产品开发时,要编制样件,试生产,现生产控制计划。a)产品设计阶段要编制样件控制计划,以明确对设计样件及相关材料、外协件检验与试验要求,要包括必要的加工过程。b)工艺设计阶段要编制试生产控制计划,以明确对试生产过程中的检验与控制要求。
c)确认阶段要编制现生产控制计划,以明确批生产过程中的检验与控制要求。(2)对于稳定生产的产品,要补充编制现生产控制计划,并覆盖正常生产所有产品。3、控制计划中的栏目解释(1)零件/过程编号:工序编号。(2)过程名称/操作描述:工序名称。(3)生产设备:该工序所使用的设备。(4)产品:该工序所形成的产品质量特性名称。(5)过程:与产品质量有因果关系的工艺因素。(6)产品规范:产品质量特性的技术要求。(7)过程公差:工艺参数的技术要求。(8)评价测量技术:该工序产品质量特性的检测手段及工艺参数测量手段。(9)容量:在一个检验时段,抽取的检验样本数量。 若全数检验,则填100%。(10)频率:隔多长时间抽取一个检验样本容量,如:每班、每小时,或GB2828的抽样方案。若全数检验,则填连续。(11)控制方法:控制过程及质量特性的具体方法。a)控制质量特性的方法:检验、控制图b)控制过程的方法:防错,监视。(12)反应计划:产品不合格/过程不稳定准备采取的措施。4、控制计划的编制(1)样件控制计划的编制a)准备资料:设计输出的材料规范、产品标准及顾客要求,特殊特性明细表。b)确定进货检验的范围:包括检验对像(原材料,外协件)检验的质量特性、技术要求、检验手段。c)将所确定的进货检验范围填入“过程名称”“产品”“产品规范”“评价测量技术”相关栏目。d)依产品标准和顾客要求,确定成品检验的范围:包括检验与试验的质量特性、技术要求、检验手段。e)将确定的成品检验范围填入:“过程名称”“产品”“产品规范”“评价测量技术”相关栏目。f)注意:所有的进货及成品检验项目要完整,不要遗漏。g)依据特殊特性明细表,凡涉及特殊特性者,要在“特殊特性分类”栏目中做符号。
h)要包括必要的制造过程。(2)试生产控制计划的编制a)准备资料:过程流程图,特殊特性明细表,特性矩阵图,样件控制计划,P-FMEA报告,设计文件,设计任务书等。b)依样件控制计划,将进货检验部分内容填齐。c)依据过程流程图、P-FMEA报告、设计文件、设计任务书,将各工序的相关内容逐栏填齐。d)依据样件控制计划,将最终检验部分内容填齐。e)依据特殊特性明细表,特性矩阵图,在相关的产品或过程对应的“特殊特性分类”栏目做标记。f)依据特性矩阵图,凡涉及特殊特性或重要特性的工序,对于该工序的主要质量特性应在“控制方法”栏中明确控制图的使用。(3)现生产控制计划的编制。a)现生产控制计划是通过试生产后,对试生产控制计划的补充和完善。b)现生产控制计划中的检验频率一般较试生产控制计划宽。c)若通过试生产,未发现试生产控制计划的不足,则现生产控制计划也可与试生产计划一样。四、APQP实施过程中需特别注意的问题1、APQP各环节的活动都不是孤立的,必须注意其相互关系。2、FMEA的措施结果必须在后续的设计中体现。a)D-FMEA的措施结果必须在产品设计文件中体现。b)P-FMEA的措施结果必须在试生产,现生产控制计划中体现。3、FMEA的三度经采取措施后会变化,必须有依据。4、三类控制计划中进货检验及成品检验项目要完整a)进货检验中,必须包括完整的材料、外协件、外委加工的检验。b)成品检验中,必须包括产品标准、设计任务书所要求的所有检验和性能实验项目。5、工艺文件,检验文件必须包括现生产控制计划的所有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拓展、完善。6、特殊特性明细表与特性矩阵图要相互关联,在技术文件上要标注其符号,涉及的零件、特性、工序、工艺参数要进行FMEA分析,涉及的测量系统要进行MSA,涉及的工序要进行PPK研究,并采用控制图控制。7、产品类别与APQPa)体系所覆盖的产品要分成若干类别,确定各类产品中的典型产品。b)针对典型产品要做完整的APQP(近期未开发业要补做)。c)典型产品的现生产控制计划、FMEA、特殊特性明细表,特性矩阵图等4个文件,要做成平台,以便同类产品共享。8、稳定产品的APQPA处理a)稳定产品要分类,明确该类产品的典型产品,即平台。b)稳定产品的控制计划,FMEA,特殊特性明细表、特性矩阵图借用典型产品的相关资料。
c)若典型产品的4个文件不能完全覆盖所有生产的产品,则需针对未覆盖的产品编制4个文件。9、各类评审不能仅采用简单划√方式,应有资料支持。10、无产品设计的APQP处理a)无产品设计即无APQPⅡ阶段,但Ⅱ阶段中的某些活动不能缺少。b)下列Ⅱ阶段的工作需移至Ⅲ阶段。(1)特殊特性明细表(2)变差分析报告(3)设备设施的综合要求(4)样件控制计划及样件检测报告(5)小组可行性承诺
范文十:产品质量先期策划和控制计划(APQP)主办单位:上海普瑞思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日期:-25日 上海培训费用:2400元/人(含培训费、资料费、午餐、培训证书等)。培训对象 采购、仓贮、设计、工艺、设备、工装、计量、检验、营销、培训等所有参与产品开发过程的人员。课程目标学员能了解APQP五个阶段输入输出要求和CP的方法论,用同步工程方法开展产品开发活动,从而为组织引导资源,使顾客满意,促进对所需更改的识别、避免晚期更改、以最低的成本及时提供优质产品。 - 辅助产品质量策划小组,以开发适当的交流形式来满足顾客的要求- 具备应用APQP方法对现有产品和过程实施过程评估的能力- 理解PPAP过程和PPAP提交的差别,掌握需要和不需要提交的原则- 指导如何进行提交零件和相应文件课程大纲一、先期产品质量策划APQP(2008版)1、APQP新旧版本的区别结合客户强调之流程方法更新术语和概念2、产品质量先期策划(APQP)概述APQP的定义和目的APQP的十大基本原则APQP和其他核心工具的关系3、产品的设计和开发DFMEA定义设计验证计划与报告产品和过程特殊特性研究4、过程的设计和开发过程开发与过程流程图PFMEA 定义控制计划和包装规范5、产品和过程的确认测量系统分析初始过程能力研究生产件批准质量策划认定6、APQP五个阶段的输入和输出计划和确定项目产品设计和开发验证过程设计和开发验证产品和过程确认反馈、评定和纠正措施7、APQP实用技巧APQP检查清单的使用APQP审核中的常见问题8、控制计划方法论(CP)控制计划的三个阶段控制计划的制定依据控制计划栏目描述及填写要求变差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计划的输入文件控制计划编制技巧控制计划的练习二、产品件批准程序PPAP(第四版)1、产品件批准程序(PPAP)概述PPAP的定义和目的–PPAP适用性–PPAP过程要求2、PPAP的提交提交要求–概要–顾客通知和提交要求–何时需要提交–何时不要求提交–无论是否提交提交等级零件提交状态–完全、临时批准–再次提交PPAP情况–顾客拒收情况?向顾客提交PPAP证据的五个等级3、PPAP 过程要求设计记录的尺寸编号授权的工程变更文件IMDS报告样初始过程研究的性能指数有资格的实验室外观件批准报告(AAR)生产件样品与批准样品检查辅具顾客设计记录规定的特殊性和顾客特殊要求的区别4、记录的保存要求记录的保存时间使用记录的包括或引用5、实际案例解析6、疑难点解答讲师介绍
刘老师高级工程师、曾长期任职500强企业西门子公司质量经理,20年制造业工作经验,参与了公司ERP的建立和精益生产的6西格玛项目,并委派到德国总部系统学习质量管理。专长领域APQP、PPAP、FMEA、SPC、MSA、QC七工具、8D、QFD、质量成本、供应链管理、VDA6.3、VDA6.5、供应商质量评估、审核、各大主机厂特殊要求等课程培训与辅导。工作经历20年汽车仪表、传感器、发动机零部件工厂工艺、研发、质量工程及质量经理岗位,擅长工厂内部质量体系推进,新进质量与管理工具在工厂内部推进,按照顾客的要求对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开发、评审、培育供应商,有很丰富的质量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经验。授课风格William在质量管理培训领域有丰富的授课经验,讲授公开课暨企业内训逾百次。同时也受聘与BSI等认证机构,讲课主要特点是能针对不同的企业特点、学员层次、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授课手法,注重实用,把握基础,避免常见的枯燥无味的灌输型讲课,采用企业的实际案例和课堂练习、点评,帮助学员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识点,并提升知识实际运用的能力。服务企业培训过客户:武汉本田汽车、广州东风本田发动机、奇瑞汽车、奇瑞科技、潍柴集团、福耀集团、宝钢贸易、宝钢宝兴不锈钢、马钢股份、中钞防伪、普利斯通轮胎、韩泰轮胎、圣戈班(上海)、德尔福、罗杰斯科技、施耐德、伦福德、空调国际、GATES- UNITTA盖茨优霓塔、伟世通、德科、卢卡斯、威廉姆斯、Saflex首诺、罗托克阀门、库博赛阳、葵和精密电子、中鼎集团、宁波拓普集团、仪征双环、上海豫新世通汽车空调、日本NGK、埃泰克汽车电子、杭州摩菲、中兴通讯、江阴宝柏、苏州紫兴纸业等国际一流汽车行业和其它行业提供过培训;辅导过客户:河北中兴汽车(原田野汽车)、大众一汽发动机(大连)有限公司、BOSCH博世-无锡威孚汽车柴油系统、东风伟世通、GATES- UNITTA盖茨优霓塔(上海)、江铃汽车集团发动机有限公司、宾科精密部件(中国)、扬州柴油机、常柴股份、富士常柴罗宾汽油机有限公司、青岛高丽钢线、河南中轴集团、Amphenol-TFC安费诺-泰姆斯、远东连杆集团、南京泰艺电子、苏州轴承厂、江阴万事兴汽车部件、上海利富高塑料制品、浙江临海东星机械、上海联达安全气囊、潍坊宝威滤清器、上海利用汽车锁、上海祥豹塑业、山西汉通机械、吴江新亚金属、上海豫新世通汽车空调、无锡好达电子等近40余家知名汽车企业提高过质量管理和生产管理的咨询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控制计划编写规范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