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选择考研与就业选择感悟还是就业好

当前位置: >
你是适合考研还是找工作?数据告诉你!
发布时间: 15:52:22 | 来源:中青在线 |
考研就会好就业?
有调查显示:
毕业生选择读研主要的考虑仍为就业。
其中“就业前景好”(34%)仍为国内读研第一位的理由。
其次是“想去更好的大学”(26%),“职业发展需要”和“想做学术研究”分别占19%;
值得注意的是,“随大流”者占4%。
其实我相信,想去更好的大学也是为了更好的工作,更多的获得就业单位的信任,迈过越来越高的就业门槛。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
更好的学校,更高的学历=更低的工作门槛
可你问过企业了么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企业亦如此
如果你还习惯企业对研究生笑脸相迎,对本科生横眉冷对,那你可能已经误读了当今企业对于学历的暧昧态度。
作为互联网企业的龙头老大阿里巴巴就是一个例子。
在面试时,阿里巴巴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一个起薪,一个升职待遇,一个面试标准。
在高学历热潮面前冷静下来的企业似乎已经意识到了一件事:
英雄不问出处,学历不等于能力。
想靠读研“水”三年来给自己镀金的同学,你可能只是在浪费自己的青春。
“大学生越来越多,当人人都大学毕业时,大学生就开始贬值。
于是,用人单位开始看学历:本科比专科值钱,研究生比本科好就业。
可如今,当本科生和研究生都越来越多时,用人单位就更注重出身了。
从经济学角度来说,学校牌子和学历——研究生尤其是好学校的研究生——对用人单位是个名片:在不了解求职者的情况下,录取好学校的研究生,遇到好用的人可能性就会大一点,“用人单位在不了解一个求职者的情况下,实际上是投资,就像做风投的时候,可能失败,但愿意投资到成功可能较高的项目上”。
用人单位不可能花很大的精力去仔细、专业地甄别每一个学生。于是,从入口、出身看,至少是最简单、理想的选择,对于多数人的判断还是准确的。
于是,在招聘中提出985、211高校毕业生这条线的用人单位比比皆是。陈志文说,不仅是就业,各学校招收研究生、招聘老师,也纷纷提出了出身的要求,所谓清查三代。
而一个更现实的问题则摆在我们面前:
举例来说,今年大学毕业,如果再上2~3年研究生后,很多机会就没有了。
3年前,就读于北京某211高校的王鸣(化名)在考研中发挥失常,未能考上理想的985高校。
选择放弃调剂直接工作的他现在更坚定自己当初的选择:“我室友选择了调剂到另外一所同是211的高校读研究生,现在毕业了连工作都找不到,这有什么意思?”(个例!)
麦可思数据调查显示,2010届本科毕业生3年后学历为硕士的人群月收入为5792元,学历仍然为本科的人群月收入为5983元。
分析认为,刚毕业的硕士不比没读研一直在工作的同届本科生的收入高。
但是,有质量的硕士教育可能在更长的岁月中才能取得经济回报。这点尚需深入讨论。
还在坚定不移的相信读研绝对有利于就业么?
什么专业适合读研,什么专业需要立即就业
研究生就业率高的专业
从热门专业来看 电气、计算机、材料、车辆、机械、医学,这些专业的研究生就业率都达到了百分之百。
但是专业的就业率是有专业的特殊情况的,一些学校本身名气不大,但是身在热门专业的同学,可以选择努力考研,在就业市场浪出一片天。
来源:中青在线
责编:宋志荣
()()()()()()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86-10-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号 京网文[5号
| 电话:010-(新闻) (监督)| 投稿邮箱:推荐到广播
278787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weilaikeyi)
(mushroom)
第三方登录:大学生毕业的困惑:选择考研还是就业?
  每年的毕业季都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最困惑的时候,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选择考研(微博)还是工作,一直困扰着大学生以及初入职场的年轻人。一方面想早一点进入社会,为家里分忧;一方面又因招聘单位的高要求望而却步,不甘心目前的定位。大学毕业生陷入深深的困惑中……工作机会竞争大  考研又怕浪费时间  徐明是四川农业大学今年的应届毕业生,近期转战于各大招聘会和网投,参加一场又一场的面试,却毫无收获。名校才子的锋芒让他黯然失色,招聘单位的高要求让他望而却步,父母的殷切期望更加重了他的心理负担,原本踌躇满志的徐明对于前途感到一片茫然。经过反复思量,他想尝试考研。  “找工作太难了,感觉高不成低不就,自己满意的工作大部分都要求研究生学历以上,或是有工作经验,我大学本科才毕业,根本不能满足用工单位的要求。”徐明告诉记者,这段时间他也咨询了不少前辈的意见,目前自己偏向于考研。  “不同于高中紧张的学习生活,大学的生活很自由,没那么多的条条款款,平时学习也不怎么用心,整天上网,玩手机。我也知道这样不对,但提不起学习的劲,感觉很迷茫,没有方向感。”在校生小王说,自己即将升入大四,面对未来的抉择很迷茫,是继续考研深造,还是走出校门?现在工作难找,自己又没出众的能力,每每想到父母期待的眼神,就感到头大,连吃饭都没有胃口。  如今许多大学生虽然没有稳定的收入,但其消费能力却不可小视。“自己平时的日常开支还是相对较大的,其中吃就占了很大一部分。学校的饭菜不合自己胃口,于是常常和同学去校外吃饭,远比在食堂吃花钱多。每月还要买衣服,再加上一些日常开销,父母给的1500元生活费常常不够用。”刚毕业的胥驰说,面对这种情况,自己想在毕业后选择就业,至少能够做到自给自足,不再向父母要钱,可是找工作的巨大竞争力让他望而却步,屡次碰壁后渐渐失去了找工作的信心。  据了解,研究生录取率虽然高达3:1,可是万一没有考上,那就得选择去工作或明年继续考。去工作,意味着浪费一年时间;而继续考研直至考上,这是一条永无止境的路。并且,读研究生是在学校中继续三年的全日制学习,这是不是又浪费了时间?在求职过程中,“工作经验”这道门槛让无数大学生倍受打击,这样的继续深造而不积累经验,真的对以后的人生有帮助吗?面对继续找工作或是考研,许多大学生都犹豫了。  选择见仁见智  切勿跟风  如今大多数选择考研的学生早已不是单纯做学问的心态,而是各种性格、价值观、人生态度交织在一起产生的综合反映。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讲,考研还是就业,成为一个现实的两难问题。  “从我女儿刚进大学开始,我就鼓励她在平时要多注意学习积累,大四的时候就要着手准备考研了。读研究生多学习一点知识,对以后的人生道路都会有帮助的,毕竟现在本科文凭已经不稀奇了,一抓一大把,不断地充实自己才能在当今社会立于不败之地。”市民王小琴说,她女儿现在在成都某高校读大三,班上一半的同学都有考研的打算,竞争也相当大。  “我认为不一定非要花一年的时间去复习考研,考上了固然是好,若是没有考上,那岂不白白浪费一年,青春不等人,何不趁这一年的时间去好好锻炼自己,寻求更多的工作机会,说不定有更好的发展呢?”大学毕业后在市区某银行上班的陈先生这样认为。  面对众多毕业生面临的彷徨与无措,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先考研还是先就业,是见仁见智的事情,切勿跟风。总体来说,要根据大环境,如果大环境对就业有利,不如先就业,但一定要提醒自己,即使是工作了,也要提高自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自己的追求、自己的目标。不同的人,经历不同,背景不同,选择也是不一样的。考研与工作,到底该怎么选择,应该根据自已的实际情况决定而不是盲目地跟风,别人考研,你也跟着考研。即使有一部分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研究生,两三年以后所学专业的就业形势未必会比现在更好,这种变化单凭个人的能力很难准确地预料到。读完研究生出来后,学历起点高了,但社会经验和实践经验与已经就业的同届毕业生比起来,会显得有些单薄,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还是不利于就业的。  该负责人介绍,现在很多工作,只有大学本科学位已经不够了,至少需要有硕士学位。比如说金融专业的硕士,如今的金融行业发展飞速,金融产品不断推陈出新,即使是硕士也不一定懂得,那就不能抱着“我是硕士,我什么都懂”的想法。没错,你可能是硕士毕业,但如果不注重学习,你仍然无法面对日新月异的金融产品。还有一种人也要注意,就是那大学本科毕业后,找到了一份薪水不错的工作,然后就把自己原来想读硕士的想法抛到了脑后。人迟早会遇上职场瓶颈的,如果没有提高,就会在竞争中吃亏。所以,也不要因为眼前利益,而忘记了提升自己。  记者手记:  摆正心态 为将来负责  毕业前夕,不要先着急去盲目地选择考研或工作,而要先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结合行业状况、发展趋势以及就业形势进行综合分析,再确定是要考研还是工作。考研是否有利于就业,答案不一定是肯定的,不过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不管你是选择就业还是选择考研,都必须要摆正自己的心态,看清自己的位置。从某种意义上说,考研是一次成年人的考试,从做出这个选择开始,你就要为自己的将来负责。  总之,大体有两种人的想法是有偏差的,一种是把读研究生当作避风港,不愿意去社会上“硬碰硬”检验自己;另一种是完全不懂得自己需要的究竟是什么,对自己认识不够,迷迷糊糊,认为必须拿到硕士学位才行,其实这只不过是在欺骗自己。学习是要拿来用才是活的学问,不然就是死的知识。  未来是自己的,该走怎样的道路也由自己决定,不要再因为一点挫折而躲进“象牙塔”里,好好规划自己的人生道路,做了决定就义无反顾坚决执行,直到自己收获成功的那一刻。  (北纬网-雅安日报)
&&&&&&&&&&&&&&&&&&&&&&&&&&&&&&&&&&&&&&&&&&&&&&&&&&&&&&&&&&&&&&&&&&&&&&&&&&&&&&&&&&&&&&&&&&&&&&&&&&&&&&&&&&&&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考研到底有多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