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bon噶怎么读还是ge读

Autriche-Hongrie
在法汉-汉法词典中发现10个解释错误,并通过审核,将获赠《法语助手》授权一个
添加笔记:
<div id="correct" title="在法汉-汉法词典中发现10个解释错误,并通过审核,将获赠《法语助手》授权一个">有奖纠错
奥匈帝国(德语:?sterreich-Ungarn;:Osztrák–Magyar Monarchia),又名双元帝国(Duale Monarchy)、二元帝国,旧译奥斯马加(匈牙利语的音译),正式名称是「帝国议会所代表的王国和皇室领地以及匈牙利」(德语:Die im Reichsrat vertretenen K?nigreiche und L?nder und die L?nder der heiligen ungarischen Stephanskrone;:Birodalmi tanácsban képviselt királyságok és országok és a magyar Szent Korona országai)。奥匈帝国在国际地位上属于欧洲传统五大强国(、、奥、、)之一、也是一个军事、经济、领土、资源和人口都名列各国前茅的世界级强国;它的存在时间从至1918年结束为止。
奥匈帝国在历史上最著名的事件是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即1914年发生;在事件中、奥匈被的激进分子刺杀,引发了。奥匈帝国在战争期间属于和同一战线的,但同盟国(包括、奥匈、和)于1918年战败。战争期间、奥匈帝国的政局空前动荡,由古老的皇室联姻合并而来的旧帝国终究抵不过境内独立运动的风起云涌,遂于解体、分裂为11个国家。
奥匈帝国的创建源于,奥地利的德意志民族和匈牙利的马扎尔民族创造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双元帝国体系;这是一个与在争取维持原来的时所达成的一个和解方案,所以匈牙利国王与奥地利皇帝是同一个人。虽然奥地利帝国首都一直都在,但奥匈帝国在匈牙利王国的首都却是。匈牙利王国境内享有很大程度的的、、、税收、、等自治权,但、、等对外事务方面则与奥地利协同一致,统一由帝国的中央政府处理。
该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极其严重,内政主要由组成她的12个民族之间的商议所决定;但当时欧洲各地民族独立思想不断发展,虽然奥匈帝国在其成立期间不断有民族主义起义和其它纠纷,但在它所存的约50年间整个国家的经济不断发展、国家实现了现代化、许多开明的改革得以施行。
奥匈帝国是当时世界八大(、、、、、奥、、)之一,也是地跨、、的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其国土面积之辽阔、在当时欧洲排名第二,仅次于;其总人口数量之众多、稍逊于和,位于欧洲第三;与此同时,奥匈帝国的机械仪器制造业之繁荣、和钢铁军火工业之雄厚,排位世界第四,仅仅在、和之后;其资源总储备之广泛、和动员总兵力之庞大,亦是欧洲第四,只少于、和;而奥匈帝国的农产品种类之繁多、和原油产量之丰富则是超越拥有精致农业的、和以粮食出口为导向的,位居全欧之冠;最后,斯柯达兵工厂生产的重炮武器的工艺之先进、精准度之良好、命中率之稳定、弹射距离之远、炮火之猛烈,更是遥遥领先其余列强、雄踞世界第一。
1867年2月创建奥匈帝国的原因是一种折衷和妥协的方案。在此之前,是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帝国(1804年—1867年),而且是凌驾于之上、能左右步伐的欧洲列强。但19世纪中叶,这个帝国的国力被大幅削弱:1859年的使它丧失了在意大利的所有非奥地利历史领土;1866年的迫使它被排除之外;同时它境内的匈牙利对维也纳的统治也非常不满,在帝国的其它许多地区民族主义思想也不断加强、造成了空前的叛乱。匈牙利对奥地利的统治不满出于多种原因,其中之一是奥地利在俄罗斯帝国的支持下对1848年的镇压。
匈牙利民族是奥地利帝国中第二大民族,而且它的面积占了帝国的约二分之一;为了保障奥地利皇帝在匈牙利的地位、和防止这么一个强大的国家脱离奥地利独立,皇帝不得不与匈牙利的贵族举行安抚性质的谈判,寻求一个可以使他们支持他的。
一些政府官员劝告弗朗茨·约瑟夫与所有民族主义领导份子谈判,来创建一个联邦国家。他们担心单独与匈牙利贵族谈判会遭到其它民族更大的反对。但弗朗茨·约瑟夫无法忽视匈牙利贵族的势力,而这些贵族只肯接受一个他们与奥地利传统贵族之间的二元体。当时,和等少数民族亦曾要求参予政权,创建多元(七元)政府,但基于奥地利和匈牙利贵族的反对,此方案被废除,而奥匈二元帝国则正式创建。
匈牙利贵族尤其要求皇帝特地在匈牙利加冕为匈牙利国王来证明匈牙利在帝国内的特权。他们还要求在设立一个有立法权的议会,这个议会设立的法律在历史上归属匈牙利王国的地区有效。这个议会的组成保证匈牙利人(尤其是其贵族和市民阶层的精英)在其中占多数,而国内众多的罗马尼亚人和斯拉夫人等少数民族则基本上无权。
未吞并波斯尼亚的奥匈帝国。图中颜色越深的识字率越高、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奥匈通过吞并识字率低的领土、以强制的日耳曼和匈牙利化教育来加强各民族的国家认同感;不过也大大增加了区域间的贫富差距和各民族的叛乱。
奥匈帝国有三个不同的政府:匈牙利政府、奥地利政府和一个位于皇帝之下的中央政府。匈牙利和奥地利各有各自的议会和自己的首相。皇帝的权力理论上是至高的,但实际上是有限的。皇帝的中央政府负责、、和对外。奥匈帝国内的一些地区如和享受特别地位,它们拥有特殊的形式。
奥地利和匈牙利两个地区的共同政府由一个共同部长会议组成,这个共同部长会议的成员包括三个部长(、和),两个地区的,一些大公和本人。
两个议会各派出一个代表团,各六十人分别对共同部长会议的财政计划及其他议案讨论,这样每个地区政府对共同政府的工作有一定的影响力,不过总括来说,议会的联席是没有甚么真正的权力,因为它仅能互相提出照会,在奥、匈两代表团两次照会均无法达成共识时,才分别进行表决,由始至终它都不能对中央的事务进行共同辩论及质询。
行政上,最终共同政府的部长仅对皇帝负责,而非议会及人民,而皇帝本人有权对外交和军事政策作最后决定。两个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权力交叉往往导致摩擦和低效率。尤其军队在这方面受到阻碍。尽管军事是中央政府的职权范围,但奥地利和匈牙利政府有“征兵、提供驻扎地、运输和补给,以及负责军队人员民事的和非军事事务的责任”。因此每个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的决定有很强的影响力,而每个地方政府都使用每一个机会来扩大它们自己的权力。
两个地区之间奥地利部分占总人口的约57%以及主要经济资源。从1867年开始两个政府与中央政府之间最大的争执是关于每个政府向中央政府交纳多少费用的问题。在帝国组成初期,奥地利部份负担帝国总体开支百分之七十,匈牙利部分负担百分之三十。这个问题每十年进行一次协商,而每次协商都造成很大的争议。尤其是从1900年代中开始(1906年4月)匈牙利的议会中民族主义者占多数和组织政府开始,这个争议问题造成了一个持久性的宪法危机。1907年10月和1917年11月,这个问题在一个“始终如旧”的基础上暂时获得解决,匈牙利负担比率仅上升到36.4%。
1914年的,成员为(蓝色)和奥匈帝国 (红色)
奥地利和匈牙利的外交部长经常进行外交关系谈判、磋商。奥地利部分和匈牙利部分地区政府对中央政府的外交政策的态度也稍不相同。布达佩斯的政治家害怕帝国的扩大会使得匈牙利人的比例和影响变小。不过,帝国政府与德国在1879年结成,对付俄罗斯的同盟,则受到两个地区政府的欢迎,因为它们都将俄罗斯看作最大的军事威胁。
按,奥匈帝国于1878年8月**。1908年10月它正式被并入帝国。这块地方被作为双方共同管理地区,并被配属于财政部管理。为解决这个不正常的状况,一些维也纳的政治家考虑将这块地区,与帝国南部的其它一些斯拉夫人占多数的地区,合并为帝国的第三个地区。当地的克罗地亚人可能较为亲近维也纳,而非布达佩斯。
奥匈帝国版图叠加在如今的欧洲版图之上的疆域
领土的大致划分
莱塔河以西的部分、即(包括等奥地利大公国历史领土);但的内莱塔尼亚还包括、摩拉维亚等原成员国,以及自和所得之、伊斯特利亚滨海省份及等地区。这部分被统称为“帝国议会所代表的王国与领地”。
莱塔河以东的部分、即匈牙利王国;但不仅包括匈牙利本土,而且还包括、、等匈牙利王国历史领土。这部分领土被统称为『圣史蒂芬王冠领』。是匈牙利的第一位基督教国王,他后来被尊为。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新吞并的领土,是德国为奥国在中丢失的意大利领土而做的补偿。吞并后奥匈超越和、成为上最大的势力,间接引发。
:天津奥租界
在当时,奥匈帝国还占有它第一个、也是唯一的租界—1030亩的。虽然简称为“奥租界”,但实际上租界内的建筑物全是模仿匈牙利首都而建造的。奥匈帝国曾以此为中的奥军基地镇压。
海外领地:
1873年奥匈帝国探险家发现位于北冰洋的一个群岛,并以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命名,但未派人驻守。
本土行政区划
的王国和帝国领地:
奥匈帝国行政区划
奥匈帝国内的王国及国家:内莱塔尼亚:1. ,2. 布科维纳,3. 卡林西亚,4. ,5. ,6. ,7. 滨海省份,8. ,9. ,10. ,11. ,12. 施蒂利亚,13. ,14. ,15. ;外莱塔尼亚:16. ,17. ;帝国直辖省份:18.
奥地利大公国(包括和,Erzherzogtumen ?sterreich ?sterreich ob der Enns und unter der Enns)
(Herzogtum Steiermark)
蒂罗尔伯国和前阿尔卑斯地区(Gefürstete Grafschaft Tirol und Land Vorarlberg)
(Herzogtum Salzburg)
,由以下诸邦构成:
(K?nigreich B?hmen)
摩拉维亚侯国(Markgrafschaft M?hren)
西里西亚公国(Herzogtum Ober- und Niederschlesien)
伊里利亚王国(K?nigreich Illyrien),由以下诸邦构成:
(Herzogtum K?rnten)
(Herzogtum Krain)
滨海省份(?sterreichisches Küstenland),1861年再度分割为
与伯国(Gefürstete Grafschaft G?rz und Gradisca)
伊斯特利亚侯国(Markgrafschaft Istrien)
帝国自由市(Reichsunmittelbare FreiStadt Triest)
达尔马提亚王国
(K?nigreich Galizien und Lodomerien),包含
布科维纳公国(Herzogtum Bukowina)
和王国领地:
阜姆()自由市(Stadt Fiume)
波斯尼亚帝国直辖区:
属于独立的帝国直辖省份,由匈牙利和奥地利共同管理。
时期的行政分区图,在意大利的部份为数字19。可以看到在后、奥匈帝国虽然失去了,但却得到了波斯尼亚作为补偿、面积不减反增;加上也成为统治阶级、工业革命的迅速扩张,所以奥匈帝国无论在民族向心力上、工业实力上、还是在国土面积上也超过原来的奥地利帝国。
资料来源:奥匈帝国1910年。
2,083,630人
1,232,026人
奥匈帝国的宗教分布
内莱塔尼亚
外莱塔尼亚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民族区域分布
奥匈帝国民族组成,1910年人口普查
奥匈帝国民族组成
罗马尼亚人
克罗地亚人
斯洛伐克人
塞尔维亚人
斯洛文尼亚人
在帝国的两个部分起支配作用的两个民族其实都是少数民族:在奥地利部分,只占36%,而在匈牙利部分,匈牙利人也不到半数。
人、人、人、人和人都试图在奥地利部分获得更大的发言权。同时在匈牙利部分,人、人、人和人也向匈牙利人的统治挑战。罗马尼亚人和塞尔维亚人还争取与新成立的罗马尼亚和塞尔维亚王国合并。
相对于在奥地利部分的日耳曼统治者来说,匈牙利的统治者更不愿交出他们的权利。但1868年,在他们获得自主权一年后,他们授予克罗地亚王国部分自主权。
奥匈帝国内争议最大的一个问题是语言的问题。哪些语言是官方语言或官用语言总是一个问题。少数民族总是希望使用他们自己的语言以及教育他们自己的语言。比如日奥地利首相下令在波希米亚将捷克语和德语作为同等的内部官方语言,结果受到整个帝国日耳曼民族主义者的抨击。最后这位首相被解任。
在其存在的51年间,奥匈帝国的经济发展很快。经济GDP总量占世界7.5%(美20.8%、德15.7%、英14%、法8.9%、俄6.6%、意4.3%、日3.5%),世界第五。技术的改进促进了工业化和城市化。在这51年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传播到整个帝国。旧的封建主义制度不断消失。维也纳附近、奥地利腹地、阿尔卑斯山麓、捷克和布达佩斯是经济发展的中心。19世纪末,匈牙利中心平原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很快。
整个帝国内的经济发展速度相差相当大。总的来说西部的发展比东部高得多。20世纪初整个帝国的经济发展速度都很高。从1870年到1913年,国家每人平均生产率每年约提高1.45%。与欧洲其它国家相比(英国1.00%,法国1.06%,德国1.51%),这个发展速度是比较高的。但国家的经济发展的来说还是落后于其它国家,原因是它的起步比较晚。英国的数字约是奥匈帝国的三倍,德国是它的两倍。这个粗的比较还无法体现帝国内部发展的不均衡性。
铁路在奥匈帝国普及很快。1841年奥匈帝国的前身就已经从维也纳出发在西部创建了一个铁路核心。此时政府认识到铁路的军事意义,因此开始在其建设上大量投资。、、、、、和都被联入铁路网。到1854年为止整个帝国内的铁路网长度达2000公里,其中约60-70%为国有。由于1848年的革命和帝国政府为解决其经济困难开始将其铁路出售给私人投资者。
从1854年到1879年几乎所有的铁路建设都是由私人投资完成的。在奥地利部分铁路网延长了7952公里,在匈牙利部分铁路网延长了5839公里。许多新的地区被连入铁路网,现有的铁路网被连接到一起。在此之前奥匈帝国的主要运输工具是船运,铁路网的发展使整个帝国的经济发展得以协调。
1879年后政府开始慢慢地重新将铁路网国有化。其主要原因是1870年代的经济萧条使私人企业对铁路的投资减缓了,无法满足政府的要求。从1879年到1900年奥匈帝国修建了25000公里铁路,大多数是补充已有的铁路网。在东部也创建了新的铁路。一些地区一直到此时才接通铁路。铁路网大大地降低了帝国内的运输费用,为其内部经济打开了新的市场。
随着普奥战争的战败,奥地利帝国在德意志维持300多年的绝对影响力、受到普鲁士的取代,并最终永远放弃整个德意志地区的宣称权和领导权;在这以后,帝国开始努力向巴尔干方面扩展影响力,企图攫取土耳其退出东欧后的留下的以斯拉夫人为主体的前土耳其**地区。这就使得帝国和其几个世纪以来的亲密盟友,以斯拉夫人守护者自诩的俄罗斯帝国反目成仇;所以奥匈不得不把自己绑到德国的战车上,来对抗疆域广阔无边、人口庞大众多的沙皇。
随着第二次的展开,帝国在19世纪的最后50年中无论工业、商业还是金融业都有了大幅提升;以致到了战前,帝国仍然依靠着广阔的领土(欧洲第二)、庞大的人口(5200万,欧洲第三)、丰富的资源、极速发展的经济和不弱的军事工业实力(世界第五),所以在表面上依然是欧洲列强乃至世界强国之一;正是这种繁荣昙花一现的闪耀在世纪末的维也纳、还有对奥匈力挺到底的坚持,使帝国毫不犹豫地投入到战争中,然后被击得粉碎、甚至完全回归万劫不复的自灭。
两大防卫军
反映到具体军事部署上,则是将原来作为后备军使用的“地方防卫军”(Landwehr)升格到正规军的位置,而由于该升格是和自治同时开始的,所以,匈牙利得以被允许创建自己的“地方防卫军”(Honvéd)。因此,到了战前,帝国陆军就由如下三部分部队构成:
奥地利皇家禁卫军(BewaffneteMacht / Wehrmacht)
皇家和王家地方防卫军(Kaiserlich K?nigliche Landwehr,这里的皇家、是指奥地利皇帝,王、指的是国王;然而仅有王国之名,却没有如匈牙利一般的自治权)。这是帝国的非匈牙利部分(又称内莱塔尼亚地区)的地方防卫军,虽然被称为地方防卫军,然而却具备野战能力,只是根据法律规定,其部署和作战有一定地域限制,不像帝国国防军可以在帝国任意区域部署和作战。
帝国国防军的各团经常调换驻地,这主要是为了防止国防军士兵和当地居民创建过于深厚的友好关系,使得发生叛乱的时候无法放手镇压这一政治考虑,这也是由帝国国防军的角色决定的,和地方防卫军不同,它是直属于皇帝的机动性打击力量,这一点,在总动员前更加明显,由出生于效忠哈布斯堡皇室的贵族的军官们和基本上出生于同样效忠皇室的下级公务员家庭的士官们指挥的帝国国防军,不仅仅是威慑民变的力量,根据从来没有公开表述但是私下心照不宣的官方看法,它更是威慑作为其补充力量使用的地方防卫军的力量,特别是那些处于不稳地区的地方防卫军,这些部队由心怀不满的当地人组成,由具有分离主义倾向的乡绅们指挥,被看作是对于帝国政府的一种超过民变的威胁,因为他们拥有组织和武器,而且是合法的。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被动员淹没的是帝国国防军而不是被认为不稳,被视为威胁的地方防卫军。总动员令下达后,大批的帝国臣民们被补充进帝国国防军,使帝国国防军从30万膨胀到近200万,然而结果却是灾难性的,那些由于长期培养而效忠皇室的贵族军官和下级士官以及常备军士兵被动员部队的人海所淹没,成为孤岛,大量饱含着来自具有分离情绪的民族的士兵的部队迅速丧失战斗力,拒战,投降和哗变称为家常便饭,只有那些由来自上下奥地利地区和匈牙利马扎尔地区的士兵组成和补充的部队才具备水准之上的战斗力,其他部队不哗变就是谢天谢地了。
匈牙利王家警卫军(Honvéd)
其使命和性质与皇家和王家地方防卫军一样,是帝国的部分(地区)的地方防卫军,也属于正规野战部队。在军事行政管理方面,帝国国防军由维也纳的帝国战争部直接统辖,皇家和王家地方防卫军由同样设在维也纳的奥地利地方防卫部管辖,王家匈牙利地方防卫军由设在佩斯港(现在的一部分,港口区域)的匈牙利地方防卫部管辖,而这两个地方防卫部,共同统于的帝国战争部。在军令指挥体系方面,由这三部分共同组成的帝国陆军,由维也纳的帝国总参谋部指挥。
这些部队士兵大多来自本乡本土,下级指挥官就是当地人,语言问题不严重,因此到了战争后期,地方防卫军的战绩明显好于帝国国防军。战争后期,估计是吸取了这种经验,王家匈牙利地方防卫军又被划分为王家匈牙利地方防卫军和王家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地方防卫军。其实,早在1868年,根据适用于克罗地亚的“小平权法案”(相对于适用于匈牙利的“大平权法案”,根据该法案匈牙利取得了和奥地利同等的地位),克罗地亚语就已经成为匈牙利地方防卫军中的克罗地亚单位的指挥和勤务语言。
与帝国国防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地方防卫军,这些为了保卫本乡本土而战的部队经常死战到底,成为战争后期帝国陆军的支柱,其代表就是蒂罗尔地方射手部队,他们是皇家和王家地方防卫军的一部分,是蒂罗尔(奥-意)边境地区的地方部队,在战前仅有四个团建制,在意大利对奥宣战后的边境战役中,这只小部队坚守奥意边境,迟滞意大利著名的阿尔卑斯山地步兵和庞大得和自己不成比例(150:1)的意大利主力部队的进攻,为奥匈大部队和德国援兵南调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如若不然,奥匈在1915年就崩溃了,因此,卡尔一世继位后,赐予蒂罗尔射手部队“皇家射手部队”荣誉称号。然而地方防卫军毕竟不是帝国主力部队,对其部署和使用颇多法律限制,例如上述的蒂罗尔地方射手部队,就被蒂罗尔州议会明确限定只能参加保卫蒂罗尔或者在战略上对保卫蒂罗尔有利的战斗,因此在后来对意大利的进攻作战中,该部队一度袖手旁观,直到帝国战争部曲解引申了法律条文,宣称对意大利的进攻作战是属于“在战略上对保卫蒂罗尔有利的战斗”,才得以调动其参战。由此可见,虽然地方防卫军具有较强的战斗力,却只能进行防御作战,或者小纵深的进攻作战。
从军政和军令向上引出的两条线,共同指向一个人:理论上的帝**队最高统帅:皇帝兼国王。然而实质上,由于帝国已经立宪,君主对帝国战争部长的影响力已经不如帝国宰相,更由于君主已经垂垂老矣,军令指挥权实质上是由总参谋长在行使,在战争初期灾难性的惨败之后,军令指挥权又落到了德国顾问手中,这种情况,在老皇帝驾崩后有所改变,继位的皇帝卡尔一世年富力强,又是颇有经验和成就的野战军官,这使他拿回了部分军令指挥权。
帝国战争部部长在理论上高于帝国总参谋长,其属下除了总参谋长外,还包含各兵种总监和战地救护部队总指挥,帝**官团团长(荣誉性职务,荣誉上的全**官之首),军事建筑总工程师,军医委员会(注意其主任和战地救护部队总指挥不是一个职务,该委员会和战地救护部队总指挥部也不是一个部门),战地宗教军官总监,军事技术委员会以及各行政性部门。
虽然是内阁部门,然而帝国战争部长却必须是现役军人。帝国战争部将帝国划分为数个军管区,每个军管区一般驻扎或者预计总动员后将创建一个辖数个师和辅助部队的作战军,军管区司令由该军军长兼任,军管区司令部由四部分组成:
战时参谋部:由军参谋长担任主任,负责军事事务。
军事建筑部:负责军事建筑事务。
后勤经理部:负责后勤和军事经济事务。
后勤辅助部:包含军旅长,军法处长,战地救护主任,军事事务委员会(由于帝国各民族信仰极为庞杂,因此各教会和教派都有自己的随军**人员,包括随军牧师,随军拉比,随军)和德国的地方防卫军是预备役不同,奥匈的地方防卫军是现役。
帝国国防军的作战团按照其作战指挥语言的不同,分为奥地利(德意志)团和匈牙利团两种。这种粗疏的划分也是一种不得已而为,帝国民族众多,语言混杂,一个军官不可能通晓帝国所有20余种语言(据说只有皇帝一人能够说全这些语言,不愧为帝国统一象征和联结纽带)。
于是,只要是从帝国的非匈牙利部分征来的士兵,一概分入使用德语为指挥语言的奥地利团,而不管他是否是波希米亚人或者意大利人;从帝国匈牙利部分征来的兵一概分入使用匈牙利语为指挥语言的匈牙利团,而不管他是否是罗马尼亚人,波兰人,克罗地亚人或者斯洛文尼亚人。这种情况到总动员后更加恶化,大批操各种语言的农民被填入军队中,发展到最后,甚至到了连排长也无法让他所搜罗来的那一大堆乱七八糟的人全部听懂他发令的地步,整个基层作战指挥趋于瓦解,整个帝国国防军,预期中的帝国主力部队变成了一头患有神经末梢麻痹绝症的庞大怪兽,根本无法正常运转,更遑论作战了。
奥匈帝**队中的捷克和德意志民族的军人素质最为优秀,可是由于战绩不佳,再加经战争检验显得不合时宜、不符合实战需要;到了1915年,帝国战争部取消了所有部队的历史性荣誉称号和附属标志,直接按照编号来称呼部队。
这也是奥匈帝国这种中世纪体制应付现代民族国家间战争的一种无奈的折中反应。和中世纪的皇家雇佣兵战争不同,现代民族国家间的战争要求动员大批国民参战,在这种情况下,要是不创建自己的动员体制,奥匈帝国将被敌人潮水般涌来的服普遍义务兵役的部队人海所淹没,所以必须创建自己的动员体制,创建自己的后备和预备部队,可是,这些部队的忠诚却由于没有民族认同感的维系而十分脆弱,尤其是奥匈帝**队中的波兰和乌克兰民族的军人。
军队和兵团
帝国国防军的四大陆军师:
哈布斯堡禁卫军(所属奥地利)
王室警卫军(所属匈牙利)
波希米亚军(所属现在的,德国的西里西亚地区因为传统意义上仍是波希米亚的一部份,所以在一战时、德国的军统一并入奥匈的波希米亚军)
波斯尼亚军(所属现在的)
帝国的军事官僚队伍并不缺乏人才,的战败,反倒使帝国迅速吸收了其原来的敌人、现在的盟友的经验,创建了自己的总参谋部和大规模动员体系。和德国的地方防卫军是预备役不同,奥匈的地方防卫军是现役。奥匈动员计划是:动员令下达后,在预备军中服预备役的男子立即转入帝国国防军现役、服地方防卫军替代性预备役的士兵转入地方防卫军现役、地方后备队的后备人员则集中训练负责整补战时兵力损失。
奥匈兵役法规定,所有身体健康的男性青年必须服普遍义务兵役,年满21周岁的健康男性经由征兵局挑选和分配,在帝国国防军部队服现役3年,然后在预备军中服预备役7年,然后在地方防卫军中再服现役2年,或者在地方防卫军中服为期10年的“替代性预备役”(每年服役数星期)。在帝国国防军中服现役期满的士兵可以继续服为期一年的志愿兵役,服志愿兵役期间有工资和入读随营初等军校的机会,技术部队和海军鼓励服志愿兵役。其他所有未被征入国防军,预备军和地方防卫军的年满19周岁,不满43周岁的男子,必须在地方后备队服后备役。和德国的地方防卫军是预备役不同,奥匈的地方防卫军是现役。
奥匈动员计划是,动员令下达后,在预备军中服预备役的男子立即转入帝国国防军现役,服地方防卫军替代性预备役的士兵转入地方防卫军现役,地方后备队的后备人员则集中训练,负责整补战时兵力损失。
奥匈帝国的动员和整补体制和德国不同,它没有设立和每个团同一编号的补充团来负责该团的兵力补充,而是采用了以预备军,补充营,补充区和“地方后备队”四者相结合的复杂体制。动员期间,奥匈帝国国防军创建的新部队较少,主要是使用预备军人员填充各现有部队,主要是各部队不满员部分和某些团下属的补充营。该营拥有全部军官,大部分士官和少量士兵,动员令下达后的兵力展开期,该营被用预备军人员填满后,大部分跟随该团作战,少部分则编成新团。每个团将补充营填满投入战斗后,立刻创建新的补充营,用来接收和训练后方补充来的新兵,这些动员后新建的补充营留驻团的原驻地,由其团所属的补充区所属的地方后备队人员进行补充,通常是完成训练后立刻成建制加入原所属团作战并且再创建新的补充营,战时最高记录是有一个帝国国防军的匈牙利团使用过20个补充营,如果算上它在动员前所拥有的4个营的话,再假设该团在战争结束的时候拥有4个营(就算满员),则该团也相当于全灭5次了,这说明奥匈军队的战损之巨大简直不可思议。
奥匈兵役法规定,所有身体健康的男性青年必须服普遍义务兵役,年满21周岁的健康男性经由征兵局挑选和分配,在帝国国防军部队服现役3年,然后在预备军中服预备役7年,然后在地方防卫军中再服现役2年,或者在地方防卫军中服为期10年的“替代性预备役”(每年服役数星期)。在帝国国防军中服现役期满的士兵可以继续服为期一年的志愿兵役,服志愿兵役期间有工资和入读随营初等军校的机会,技术部队和海军鼓励服志愿兵役。其他所有未被征入国防军,预备军和地方防卫军的年满19周岁,不满43周岁的男子,必须在地方后备队服后备役。
奥匈帝国国防军总共拥有步兵部队如下:
62个奥地利步兵团
40个匈牙利步兵团
4个波斯尼亚-黑塞哥维纳步兵团(1908年帝国新吞并的地区,为了这个地区,赔上了王储,甚至整个帝国)
28个战地步兵营
1个波黑战地步兵营
4个蒂罗尔步兵团(注意,这是属于帝国国防军的部队,和上文提到过的,属于皇家和王家地方防卫军的蒂罗尔射手部队不是一支部队)。
奥匈帝国的人口分布。由于民族复杂、人口不均,导致和地区的军事力量就占了奥匈帝**队的1/2,作为主流民族的奥地利和匈牙利的军人却少之又少。在一战中,官方使用的奥地利德语和无法把作战指令传达给使用和的军队,虽然奥匈拥有雄厚的军工实力、终究抵不过单一民族国家的浪潮。
帝国国防军炮兵部队实力最强,兵种最齐全。其军队素质,就算在世界范围内也是首屈一指。但一战开始的时候,奥匈炮兵储存了大量炮兵、却没有相应的充足弹药补给;更糟糕的是,奥匈最大的兵工厂-斯科达兵工厂虽然产能还有富裕,却没有储存原材料;结果战争开始后,由于英国海军的封锁,兵工厂生产大炮的原材料迅速耗尽。奥匈炮兵之前在俄罗斯和巴尔干的战争中遭到了巨大的损失,这使得奥匈炮兵的大炮到1915年意大利参战的时候近乎枯竭,以致于几乎不能在意大利前线上部署一门大炮的地步。帝国战争部疯狂地搜罗一切还能打响的重火器来装备它的炮兵部队,那些没有制退复位器的老式火炮被重新下发到部队,甚至一门1861年生产的65毫米铜制山地加农炮也被拉到了前线。近300名俄罗斯战俘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这门炮拉上了海拔3905米的阿尔卑斯山奥尔特勒峰。
奥匈帝国国防军总共拥有炮兵部队如下:
42个野战加农炮团
14个野战榴弹炮师(营级建制)
11个乘骑炮兵师(营级建制)
14个重榴弹炮师(营级建制)
11个山地炮兵团
6个要塞炮兵团
10个独立要塞守备炮兵营
奥匈帝国的骑兵部队也是分别隶属帝国国防军,皇家和王家地方防卫军,王家匈牙利防卫军。骑兵团分为三种:骠骑兵、枪骑兵、龙骑兵。然而实质上到了开战的时候,这三种骑兵的武器装备根本就没有区别;这些名字仅仅是在历史上的一种区分方法而已,和实际部队已经毫无关系。
奥匈帝国国防军总共拥有骑兵部队如下:
16个骠骑兵团(到了1916年,由于战马的奇缺,所有骠骑兵团改为“骠骑兵射手团”,实质上就是步兵团。)
10个枪骑兵团(按照传统,这些枪骑兵都是从奥属波兰地区征募来的,其编制和骠骑兵团已经完全没有任何不同之处。)
15个龙骑兵团(全部是从上下奥地利区域和波希米亚地区招募,龙骑兵团的编制同骠骑兵和枪骑兵。)
所谓战地猎兵部队,和德国将猎兵作为宪兵使用不同,奥匈的战地猎兵部队其实就是轻步兵部队,由于传统上这些部队的士兵都是招募自猎人,所以有此名字。和普通步兵不同,战地猎兵部队要求具备深入敌后,游击作战,不依赖重火器支持,不参与大兵团作战等任务。同时,部分战地猎兵部队实际上是山地轻步兵部队,这些部队从传统的山民中招募,爬山涉水习惯成自然地如履平地,由于经常打猎而枪法出色,而且具备一定的野外生存能力,是执行山地渗透,袭扰等任务的不可多得的优秀部队。
奥匈帝国国防军总共拥有猎兵部队如下:
29个独立战地猎兵营
4个蒂罗尔猎兵团(这四个团和属于皇家和王家地方防卫军的蒂罗尔射手部队4个团共同构成帝国的山地部队。)
4个波斯尼亚猎兵团(1882年,帝国战争部正式将波黑划分为4个补充区;然后于1885年将连扩展成营,1889年又把营扩展成两个营;1892年再度将每个营扩编成两个营,此时四个团所需的16个营就全部构建完成了;1894年,创建团部和补充营后,4个波黑步兵团构建完成。)
奥匈帝国海军
欧根亲王号邮轮,是奥匈帝国最大的军商两用运输船。
菈薇号蒸汽船,是奥匈帝国一战时最常用也是量产最高的的运输船。
奥匈帝国海军存在于,是奥匈帝国的海上力量。德文正式名称为Kaiserliche und Konigliche Kriegsmarine,即帝国与皇家战争海军,简写为k.u.k.Kreigsmarine。奥匈帝国海军继承自奥地利帝国海军,1867年奥地利帝国改称奥匈帝国时海军也随之改名。1918年奥匈帝国解体,奥地利不再拥有海岸线,于是帝国海军不复存在。(今天奥地利有在多瑙河巡航的水上部队,但隶属于联邦警察,而非海军建制了。)
皇家海军学院
奥匈帝国海军的人才教育系统非常完善,并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海军开办了一些院校,在这些院校中设置了相当多的课程,为培养海军军事人员提供了有力保证。本章节仅详细介绍三所院校,其中两所专门培养士官人才,另外是海军军官学校,专门为海军培养海军军官。
皇家希夫荣根学院:皇家希夫荣根学院位于西贝尼克,是一所海事学院。学院的课程分三年完成,课程主要传授基本的军事理论、基本的海军常识和比较简单的海军专业知识,学生在校属的船只和场地上进行实际操练。从这里毕业的学生将会成为初级士官,依据成绩的好坏,毕业生将成为军需官、水兵、一等兵和二等兵。毕业之后所有的学生(当然也就是现任的初级士官)将会开始学习专业课程。
皇家机械学院:皇家机械学院位于普拉,学院的课程分三年完成。学院只为校内这些将成为士官的学生们设立了两种专业:电机学和电气工程学。该学院声誉极高,事实上它是当时欧洲最好的电气工程学院之一。毕业生的晋升方式与皇家希夫荣根学院基本一致,但是有所不同的是,皇家机械学院的学生在毕业后马上就可以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
皇家大洋学院:皇家大洋学院坐落于里耶卡,主要为海军培养军官。学生的入学年龄一般为十五岁或十六岁。毕业生将直接晋升为海军军官下士,以下士身份服役一段时间后可以晋升为高级候补军官,大部分海军军官都是毕业于皇家海洋学院。如果海军需要更多的海军军官,那幺海军还可以公开在高中毕业生中选招海军军官。这些毕业生将参加十八个月的培训课程,包括十个月的理论培训和八个月的海上实习。课程期间这些学生被定为候补军官。课程培训结束后,通过毕业考试的学生将会成为海军后备军下士。这些地方大学选出来的都是些非全责军官,一般在军中任工程人员、医务人员或者教职人员。
在奥匈帝国领土上成立的新国家
1918年夏,战事对同盟国越来越不利。虽然到目前为止奥匈帝国内的少数民族领导人一直对哈布斯堡皇帝保持忠心,但此时他们不得不考虑他们自己的利益。当协约国的胜利显而易见时,对他们来说也是脱离旧的帝国的最佳时机,此时的奥匈帝国已经无法将这么多不同的民族联合在一起了。其它成员也对帝国丧失了信心:因为战争使经济发展停止,许多战前在奥地利部分引入的开放政策被取消,这使社会主义者非常气愤。在这些条件下极端民族主义者获得了许多支持者。
1918年9月和10月,一系列地区宣布独立。日奥匈帝国与协约国达成停火协议。10月28日首先宣布独立,其次。大多数地区加入,其中还包括了很多匈牙利少数民族。南部的斯拉夫地区联合组成了后来的。战后战胜国承认这些新的边界,大大地改变了当地的政治地图。一系列条约保障这些边界的合法性。
和成为共和国,被永久驱逐。在匈牙利首先成立了一个,但1919年入侵后保皇势力又开始抬头。1920年匈牙利恢复为一个,但没有国王。奥匈帝国的最后一位皇帝企图占据这个王位没有成功(1921年3月至10月),他被放逐到属,后来在那里逝世。霍尔西成为执政者。
解体后的国家
(有些国家只是一部份属于奥匈)
(从奥匈独立出来,今&)
**(牺牲最大,今&)(从奥匈独立出来)
&(现在分成&、&二国,从奥匈独立出来)
&(现在分成&、&、&、&、&、&、&(未获广泛承认),获得奥匈领土)
&(获得奥匈领土)
罗马尼亚(获得奥匈领土)
&(获得奥匈领土)
解体后遗留问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奥匈帝国四分五裂。对战胜国来说,按照美国总统宣布的,奥匈帝国被肢解为多个民族国家是必然发生的事。值得注意的是,肢解奥匈帝国并非协约国的最初目的,这个建议一直到战争后期才获得支持。因为当初不少人认为奥匈帝国的解体,不但无助解决当地的民族问题、反而只会使这个地区的局势更不稳定。后来这些不稳定的局势果然成为了法西斯纳粹和**主义渗入的源头。
虽然奥匈分裂出的国家表面上遵从民族自决,但实际民族疆界的划分极其混乱不堪(例如匈牙利、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等),而且有些直到战前都拥有过完整历史疆界国家(例如匈牙利)惨遭肢解,而有些组成民族不同、本不应草率合并的国家(例如捷克斯洛伐克和罗马尼亚)却占有了很多原本不属于他们领土。这些民族和历史疆域的划分非但没有使得东欧和巴尔干人民过上自给自足的新生活,反而招致这些小国专注于互相攻击、而不是良性合作,以至于很多国家走上、**集权的道路,给了和后来的更多可乘之机。
这些国家中大部份的基础工农建设、财政贸易结构、教育军事体系基本沿用奥匈的老路,却又因为国内市场迅速萎缩、原料人力严重不足而不能像在原奥匈时代那样各司其职的进行产业分工。虽有相同的交通和通讯设施这些便利条件,但因为政治上的敌对和高额的关税壁垒而不能发挥原本的作用。事实上,很多国家虽然从奥匈帝国获得了独立,但无论从国际地位、经济状况(这一点除捷克以外)、和军队实力都无法再与之前的奥匈相提并论,有些国家人民(例如:在波兰的乌克兰人、在南斯拉夫的克罗地亚人)的生活水平和国际地位甚至还不如在奥匈还存在时候。加之很多国家刚独立,民族主义的气焰正浓、为本国争取利益而不择手段,结果让今后直至现在的东欧和巴尔干问题埋下更多祸根;以前这些小国还能由于自己的皇帝和国王有着自己国家人的血统而感到统一和自豪,到放到远远不及奥匈的现在、重新跻身世界大国已经是个遥不可及的幻想。这比在统一状态下的奥匈种下的苦果更加难以调解。
旗帜与纹章
尽管奥匈帝国没有官方的共同(奥地利地区使用黑黄旗,匈牙利地区使用带有匈国徽的红白绿),在需要使用国旗时,奥匈帝国通常使用在1869年设计的旗帜代替国旗使用,地位等同于国旗。但是,奥匈帝国海军直到1918年仍在使用他们从1787年就开始使用的奥地利舰艏旗。
&匈牙利主题首页
奥匈海军使用的奥地利舰艏旗
1869年设计的旗帜
1915年设计的舰艏旗(未使用)
军旗(未使用)
匈牙利皇家海军旗
奥地利帝国国旗
匈牙利王国国旗
奥匈帝国的“国徽”存在着多种版本。
奥匈共用的小国徽(至1915)
共用小国徽()
共用的大国徽(至1915)
共用大国徽()
同样地,奥、匈两部分拥有自己的纹章。
奥地利小国徽()
奥地利大国徽()
匈牙利大国徽(至1915)
匈牙利大国徽()
关注我们的微信
下载手机客户端
赞助商链接
在法语课堂快速找到适合自己的法语学习课程/course
欧洲最具活力的中文社区.最大的关于法国的中文网络平台
法语爱好者的家园 留学与考试的助手 提供各种法语相关的信息与服务
提供大量法语阅读听力资源的免费法语学习站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读音ge 胜利的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