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小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研究

您的位置: >
来源:  作者:杨升;
浅析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通过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使得小学生掌握较为常见的,浅显的科学知识,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进而形成科学、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小学科学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通过问题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以及科学精神。一、现阶段小学科学教学问题意识培养的现状问题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已经得到了广大教师的认同,问题教学法也已经在各科目教学中积极的实施。但是我国现阶段小学科学教学问题意识的培养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没有问题可问由于学生知识面的狭窄以及学生惰性心理的约束,部分学生不能积极思考并探究问题,没有问题可问,这严重抑制了学生问题意识的产生与发展。2.学生不敢提问部分教师因为担心学生提问影响课程的进度,课堂中严格按照教学计划进行教学,不给学生提问的机会,对于部分学生的提问也持否定的态度,这导致许多学生在课堂上不敢提问。3.学生不善于提问部分学生思维比较活跃,但由于表达能力不好,提问的问题往往是词不达意,教师不明白。还有的学生担心“问不好”或“问不明白”,导致他们不敢问问题。二(本文共计1页)          
相关文章推荐
看看这些杂志对你有没有帮助...
单期定价:3.80元/期全年定价:3.04元/期 共36.50元
      参考文献:
上篇论文: 下篇论文: 没有了
&&&&&&&&&&&&&&&&&&&&&&&&&&&&&&&&&&&&&&&&&&&&&&&&&&&&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400-675-1600小学科学探究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小学科学探究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 摘要:一切探究源自问题,学生是否具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将直接影响到科学探究的真正展开。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心理学研究表明,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思维。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也提出,让学生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 关键词:意识&& 习惯&& 能力
&& Abstract:To explore issues from all students have found the problem, ask questions of the ability to directly affect the real start of Scientific Inquiry. Einstein said: a question to solve a problem than is often more important. Psychology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it is aware of the existence of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inking, there is no problem with thinking is shallow thinking. Primary school science curriculum standards also allow students to pass on his observation of natural things, to discover and ask questions.&& Key words:Awareness&& Habits&& Capacity
&& 学生天生就具有提问的欲望,他们有问不完的问题,而我们的教育往往不能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没有去精心呵护和引导。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这种宝贵的素质就逐渐衰退以致消失,这就是年级越高,学生提问越少的原因。因此,如何促使学生主动的发现问题,成了深入开展探究活动的关键所在。
一、示范引导,培养提问习惯&小学生刚接触科学探究活动不久,心中会有许多困惑和疑问,但不知该怎样提出来,因此老师首先要做好提问的示范,设计好提问的问题,逐步地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1.引导学生初步学会按老师提问题的方法来质疑。 如学习&#8220;我的手&#8221;这一内容时,学生就会用教师经常用的提问方式提出&#8220;手有什么作用&#8221;这样的简单问题。&2.引导学生在学会简单模仿提问的基础上,开始有意识地思考提出一些有新意的问题。如学生经过对前一个问题的思考回答,进一步提出了&#8220;手为什么这么灵活?与哪些因素有关?&#8221;等问题,显得比较成熟了,教师应及时加以肯定和鼓励。&3.引导学生深思熟虑后提出问题。如对上面学生提出的问题" 教师不要急着回答,让学生通过讨论、实验,真正了解了手的灵活性与关节及关节上皮肤的褶皱、五指的分开等因素有关。这时学生又会提出&#8220;手有残疾的人怎么生活?我们应该怎样帮助他&#8221;等问题,反映出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了一定的飞跃。经过这样有步骤的培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提问习惯。&二、设计情境,激发问题意识&我们在科学课的 教学中,应从学生及教学的实际出发,通过创设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情境,去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1.通过游戏活动,创设问题情境&如学习《轮轴》时,上课伊始"教师从班上选出一名最高大强壮的男生和一名最矮小瘦弱的女生,并拿出一个大可乐瓶,让女生握住瓶子较粗的一端(靠近瓶底这端),让男生握住细的一端(即瓶颈),然后教师问:&#8220;如果让他们俩往不同的方向拧,你们认为谁会赢?&#8221; 学生们毫不犹豫地异口同声回答:&#8220;男生赢!&#8221;结果却是女生赢了。这时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与实验结果发生了矛盾冲突,产生了&#8220;为什么&#8221;的问题,学生在这一问题情境中,形成对新知识的探索需求。&2.通过观察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在科学课教学中,教师应多创设条件,让学生多做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实验中的新奇现象发生的条件和产生的原因,学生的各种疑问就会随之而生。&如教学《物体的热胀冷缩》前,让学生注意观察炉子上壶水烧开时的变化,学生自然会问:&#8220;壶水为什么外溢?&#8221;上课时,让大家都提出自已的设想,有的说:&#8220;壶里的水胀大了。&#8221;有的说:&#8220;可能是壶里的水多了,盛不了了。&#8221;有的学生反驳:&#8220;没有人向壶里添水。&#8221;学生的思维在碰撞,经争辨达成共识&#8220;可能是壶里水被烧开后,体积胀大了。&#8221;&#8220;怎样证明呢?&#8221;学生又争先恐后谈自己的设想&#8230;&#8230;这样创设情境反复训练,学生才能做出深人的多维度的思考,才会进行创造性的思维。&3.通过矛盾设置,创设问题情境&矛盾是思维的&#8220;触发剂&#8221;,矛盾引发的问题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在状态转入活跃状态,能有效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点拨指导,提高提问能力&在探究活动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尽可能地从不同的方面提出问题,在学生提出各种问题的基础上,再指导他们对问题进行整理、分类,然后引导他们讨论这些问题的研究方法和进行研究所需要的条件,选出典型的、利用现有条件可进行探究的问题。这样做既解决了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又使他们兴趣盎然、探究愿望强烈。如果只是刻意追求让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不引领学生分析所提出的问题就让学生自由选择研究方向,很容易导致放任自流或作秀作戏的形式主义。&如在学习《奇妙的指纹》时,教师提问:&#8220;你想研究有关指纹的哪些问题?&#8221;学生提出了许多个问题,如指纹是什么形状的?我的指纹和其他同学的指纹一样吗?我的手上各手指的指纹都一样吗?教师让学生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归类,然后再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筛选,确定本堂课能够研究的问题。&问题选定后,教师及时组织学生的讨论、交流、评价活动。讨论并交流用什么方法来进行研究,选择最科学的方法,使学生相互取长补短,提高提问和选题的质量。
四、 延伸教学,提高问题质量&新课标指出&#8220;教师不要把上下课铃当作教学的起点和终点,小学生探究科学的活动往往不是一节课所能完成的&#8221;。因此,科学教育不能&#8220;以问题开始,以答案结束&#8221;,而要&#8220;以问题开始,以问题结束&#8221;,我们的课若能教出许多有价值的、有趣味的&#8220;问号&#8221;来,那才是高质量的课。&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问题来学习,再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以推动学生打破时空界限,开展课后的后续性研究活动。如教学《各种各样的茎》,课上通过观察学生采集来的各种植物的茎,总结出常见的四种茎,即直立茎、攀援茎、缠绕茎、甸旬茎。下课时,学生仍觉得&#8220;这么多的植物不该只有这四种茎&#8221;,他们便萌生了这样的问题&#8220;是不是还有好多茎,我们没有找到?它们分别生长在什么样的环境里?&#8221;带着这个问题,他们又进人了课后的自发性研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非那么简单,需要一个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过程,既要让学生为解决&#8220;无知&#8221;而问,更要让学生为求得&#8220;新知&#8221;而问。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巧妙地设疑、激疑和质疑,有的放矢地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
[参考文献]1.《教育实践与研究》. 2008年Z1期2.《教育科研论坛》. 2007年05期&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最新公告:目前,本站已经取得了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音像制品许可证,协助杂志社进行初步审稿、征稿工作。咨询:400-675-1600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小学科学课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定制原创材料,由写作老师24小时内创作完成,仅供客户你一人参考学习,无后顾之忧。发表论文
根据客户的需要,将论文发表在指定类别的期刊,只收50%定金,确定发表通过后再付余款。加入会员
申请成为本站会员,可以享受经理回访等更17项优惠服务,更可以固定你喜欢的写作老师。
小学生活泼好动,对一切新鲜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教师应抓住学生的年龄和性格特征,设置一系列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勇于提出疑问,并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小学科学教学;问题意识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体现在以下四个环节中:第一,学生要敢于提出自己的问题,要具备敢于质疑的勇气;第二,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选择提问的时机,要确保问题的提出能够有效推动教学进程;第三,教师要具体分析学生提出的问题,提高学生的问题质量,更好地发挥其学习辅助作用;第四,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学生最好的回答,并注重启发学生,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具体来说,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需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从基础教学入手,不断夯实学生的学习基础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教师要夯实学生的学习基础。学生只有掌握了牢固的基础知识,才能在课堂讨论中提出自己的观点,才能针对相应的学习内容提出疑问,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天气变化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学生对这种现象十分熟悉,所以对《观测天气》的教学内容具有浓厚的兴趣。教师可以天气变化现象引导学生展开探究学习,鼓励学生提出疑问。有的学生提问:“为什么春天的雨水天气比较频繁?”有的学生提问:“为什么下雪后比下雪前要冷?”上述问题主要是基于学生观察到的表面现象,教师在回答上述问题时可讲授更深层次的知识,以便学生提出更有深度的问题,从而开展更深入的科学探究学习。
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都是为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做铺垫。思维能力的高低决定了学生对某个问题认知程度的深浅,当学生具备了发散思维,他们便会自觉地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只有当思考问题的范围和角度变得更加多元化,学生才会产生更多的疑问,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如在教学《风的成因》时,笔者借助精密的实验仪器模拟风的形成过程,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和记录相关数据。在实验初期,学生通过了解风的形成过程,思考了问题:“假设消除其中一个实验元素,风的形成过程将发生怎样的变化?”以此类推,笔者针对不同情况下风的变化,提出了不同问题让学生思考,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三、增强课堂教学的开放性,营造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还要营造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如果课堂教学氛围总是死气沉沉的,而教师又不鼓励学生提问,就会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长此以往,学生必将失去学习的动力,逐渐失去创造能力。由此可见,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离不开合适的“土壤”,而教师便是培育这块土壤的“园丁”。为此,教师首先要革新教学思想,创新教学方式,将科学教学变成一场愉快的知识之旅;其次,教师要善于和学生进行互动,与学生做朋友,全面了解学生,认真细致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另外,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创造性,鼓励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学习问题。如在教学《生物的进化》时,为了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人类的进化史,笔者播放了反映人类进化主题的纪录片,生动地向学生展示了生物进化的历史沿革,激发了学生无穷的探究兴趣。同时,笔者又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设计了相应的教学实验和游戏,进一步活跃了课堂教学氛围。
综上所述,小学科学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积极为学生营造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加强交流,促进师生之间良好的互动。只有具备上述教学条件,学生才能真正主动参与到科学学习中,才能在不断深入探究科学问题过程中勇于提问、敢于质疑,进而培养自己的问题意识。
参考文献:
[1]董浩轩,米袁熙.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策略探讨[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3,(5).
[2]刘兴洋,王书华.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及培养措施研究[J].江西教育,2014,(7).
作者:蔡琦 单位:江西省瑞昌市实验小学
小学科学课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责任编辑:冯紫嫣&&&&阅读:人次
上一篇论文: 下一篇论文:
按栏目筛选
                        
小学科学论文热门范文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小学科学论文相关文章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了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探究的心理" />
免费阅读期刊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如何在小学科学课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013年6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了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探究的心理状况。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让学生在课堂上敢问、有问题问以及会问,是现今教师应探究实践的课题。 中国论文网 /9/view-5248129.htm  一、创设学生敢于提问的氛围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加重要。”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可以多说这样的话:“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好吗?”“老师是这样认为的,你认为可以吗?”等等,这样,学生对老师才会产生亲近感,才会大胆提出问题,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   例如,在学习《溶解》一课时,我问:同学们,现在老师口渴了,很想喝一杯果珍,你们有什么办法在最短时间里冲一杯果珍呢?泡果珍对学生来说是最熟悉不过了,一听到能为老师出谋献计更来劲了,学生马上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你一言我一语就说起来了:“用筷子不断搅拌。”“用热水来泡溶解决。”“用一杯子倒来倒去,这样才快呢!”在这种平等、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学生才能消除胆怯的心理,毫无拘束、自由而勇敢地表现自我、表述自我。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总题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提供学生有可问的内容   南宋教育家朱熹曾经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此方是长进。”课堂教学中,常有一些学生在学习中发现不了问题,提不出疑问。在学生具备了敢于提问的心理后,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充分利用语言、实验、电教等各种教学手段,创造出让学生善于提问的情境。   1、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质疑。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根据展示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例如:在教学《折形状》一课时,一开始,教师就做了一个踩生鸡蛋的游戏。学生在看着老师和同学们一个个踩生鸡蛋后,鸡蛋完好无损,这样,大家的问题就很自然地出来了,学生也就带着许多问题投入到积极的探究活动中去了,这节课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注意观察比较,引导学生质疑。观察是思维的窗口,学生通过观察,摄取丰富的感性材料。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材料的比较和过滤,常能诱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发现问题。在教学《动物和环境》时,我在课前布置学生去寻找蚯蚓,并且比一比谁找得多。通过不同地点、不同蚯蚓的数量的比较,学生的问题就出来了:“蚯蚓喜欢怎样的环境呢?”“为什么喜欢阴暗、潮湿呢?”学生因此就产生了学习本课的欲望。   3、利用实践活动,激发学生质疑。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教师应鼓励学生勇于参与野外采集考察等实践活动,大胆探索,让学生在探究中产生疑问。   三、帮助学生抓住重点问题进行提问   问题是怀疑精神的表现,是未知向已知的重要过渡,能自主提问更有着培养科学精神的重要意义。探究的问题从哪里来?当然是从大自然中来,从生活和体验中产生、发现并提出问题,使学生逐步地从无问题到有问题,能从一个角度提出问题到从多个角度提出问题,从提出比较浅显的、一般的问题到提出比较深刻的、典型的问题。这样才会真正达到会问的目的。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启发学生抓住重点,切中难点,紧扣疑点,使问题设计得有价值、有深度。例如在教学《摩擦力》时,我先让学生根据课题说说想知道什么。结果学生争先恐后提出了一连串问题:摩擦力是怎样产生的;生活中有哪些摩擦力,摩擦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摩擦力有哪些作用;摩擦力的危害;如果没有摩擦力,将会是一种什么景象等等。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探究、去研究,取得了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可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本“问题本”,让学生把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五花八门的问题记录下来。这些问题可以让学生利用课堂或课外的时间,通过学生自己或师生共同参与的形式来解决。渐渐地,学生问得多了,懂得也就多了,上课时,有的学生就会提出一些质量更高的问题来了。   在探究性的学习中,若经常对学生加以提问方法的训练,那么,对学生的勤思善问、创新精神的培养是极有帮助的。   英国一位科学家曾说过:“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越来越多深化的问题,越来越能启发新问题的问题。”可见,问题意识是促进学生不断发展的教学模式,在课改轰轰烈烈进行的今天,尝试问题教学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必将有所收获。将问题教学进行到底,让科学课堂在充满乐趣中衍生!   【作者单位:沈阳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 辽宁】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