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男女性别比失衡谣言这么严重,怎么女大学生,留

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进一步失衡
  据新华社北京8月9日电&9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卫生部副部长刘谦表示,我国出生人口的性别比有持续升高的迹象。  刘谦介绍,根据1982年、1990年、2000年和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我国出生人口的性别比分别为108.5、111.3、116.9、118.08,我国出生人口的人口性别比有持续升高的迹象。这既有“重男轻女、养儿防老”等传统观念以及经济因素、劳动力因素的影响,同时也与一些医学技术、检查技术的滥用有关。  他说,我国严厉打击“两非”,即非法胎儿性别鉴定和非医学需要的人工终止妊娠行为,对于参与“两非”违法行为的医生将吊销行医执照,取消行医资格,对医疗机构也同样采取严厉的处罚。(责任编辑:Newshoo)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
高清影视剧
汪成荣面临的奖金被收回再分配难题,并不是一个单一事件。[]
数字之道:
搜狐论座:
慢画慢活:
搜狐侃事:
这样逛街图什么呢……
近期热点关注山东出生人口性别比严重失衡 个别地区男女比120∶100
山东出生人口性别比严重失衡 个别地区男女比120∶100 &1&来源:央视新闻
本文标题:山东出生人口性别比严重失衡 个别地区男女比120∶100 中国性别比失衡的影响 性别比失衡的国家 新闻网
也许你对以下内容也感兴趣
  学者预警中国人口严重萎缩:2100年将跌至6亿  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中国,到本世纪末,还有多少人口?到底是10亿还是6亿,甚至更少?一场争论正在人口学界展开。2100,看似遥远的未来,却在今天大势已定。  2100年中国人口:10亿......
  山东等29省份出台户改方案:部分地区放宽落户条件  随着上海近日出台户籍制度改革意见,目前中国出台户籍制度改革方案的省份已达29个。梳理各地方案可见,各地普遍提出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不少地区降低了落户门槛,放宽了落户条件。......
  近日,湖南省发布《关于积极化解商品房库存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去库存10条措施,其中提到,对“库存去化周期超过36个月的,原则上停止新增房地产开发用地审批和供应。”无独有偶,4月11日,辽宁省国土资源厅也下发通知,......
山东一90后性侵95岁老人受害者身心受到严重伤害  楚秀网讯2月25日在枣庄有一个90后的男子王某,因为强奸罪被枣庄市的中区法院判刑11年6个月。这个强奸罪强奸的还是一个已经是95岁的老人了,这个孩子到底是怎么想的,已经变态到这种程度了,简......
  中新网大连6月16日电(记者石岩)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翟振武16日在此间表示,受年龄结构的影响,未来数年国内出生人数还有大幅度攀升,这一过程将一直持续至2015年。  翟振武是在当日召开的中国it人才教育与培训高峰论坛上作出上......
《山东省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办法》10月1日实施后,暂住证将在我省成为历史。(资料片)  本报济南6月20日讯(记者郭静)20日,从省政府获悉,今年10月1日起,我省将实施《山东省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办法》(下称《办法》),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实行居住......
最新图文推荐
大家感兴趣的内容
为您推荐的内容上海城市精神: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
您现在的位置: >
“她时代”来袭 学生性别比失衡局部存在
高校招聘会现场。
□ 中国妇女报记者 张园园
  随着女性在各行业崛起,“她时代”已成为热词。近日,有媒体报道,因为女生在大学生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有些高校女生人数一路攀升,甚至占据了大半江山,“女主席”“女学霸”越来越多,高校“阴盛阳衰”现象已渐趋普遍,因此有人认为,高校也迎来了“她时代”。
  近年来,我国在推进男女平等和教育机会公平方面做了大量切实有效的工作,中国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显著增加,但是,女生在高校真的已占据了优势地位?大学“她时代”真的到来了吗?
  学生局部存在
  数月前,中国高校新媒体联盟发布的一条《传说中全国高校男女比例排名》的长微博被多次转载,榜单上详尽列出了女生人数占比最高的前100所高校名单和百分比,位居前十的有8所是师范类和外语类院校。
  这份榜单上的数据来源于一家主要研究和公布人才大数据的导航网站中,在这份《2015年中国妹纸最多的大学》榜单中,由计算715所高校最近三年毕业生中的女生比例得来,排名居后的不少为理工类大学。
  而2015年9月发布的《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白皮书中显示,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和硕士研究生在校生中的女生比例分别为52.1%和51.6%,博士研究生在校生中的女生比例增至36.9%。因此,从总体上来说,在本科和硕士阶段,我国高校男女生比例相对均衡,因此从人数上简单判定全国高校已是“阴盛阳衰”并不妥当。
  不过,无论这份高校男女比例排名的数据准确与否,榜单也揭示了一个长期存在的现象——男女生。在外语类院校或一些文科类专业,历来女生相对较多,但也有不少高校和专业男生一直占据多数。
  例如,厦门大学从2008年起至今,已连续八年女生比例多于男生。早在2012年,西南某高校一名学生根据学校教务处提供的数据,统计出该校各学院的男女生比例,并列出排行榜,榜单中指出,该校本科生男女比例为2.2∶1,位列榜首的土木工程学院男女生比例则为10.9∶1。这所高校的一位工作人员也向中国妇女报记者确认,该校每年男女生比例都在2∶1左右,基本没有变化,尤其在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等该校的传统优势专业中性别失衡的现象更为明显。
  不仅在国内一些高校和专业中如此,中国学生在留学选择专业时也呈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据新东方前途出国发布的《2015中国留学白皮书》的调查数据显示,选择商科的女生人数更多,选择工科的男生比例则远超女生,在传媒、教育、艺术等文科类专业,女生占比更大。
  男多女少的无奈
  入学已近半年,广州某民航学院航空地面设备维修专业(以下简称地设专业)的学生小马还是有些惆怅。
  地设专业所属的飞机维修工程学院是全校闻名的“和尚学院”,男女生比例严重失衡,全院大一至大三几千名学生中,只有8名女生,小马就是那1/8,也是整个学院2015级唯一的一名女生。
  作为“万绿丛中一点红”,入学以来,小马感受最多的是孤独。尽管和班里的男同学相处“挺好的”,但入学至今她一直独来独往,也不热衷参加学院组织的活动,除了上课和睡觉,其余时间都泡在图书馆看书。
  地设专业并非当初小马报考志愿的首选,被调剂至此的她尚未适应单独和一大群男生长期相处,而因为学院是独立校区,她也没有更多机会去接触女生群体。小马一直很羡慕女生较多专业的同学,希望自己也能有个伴。当被问到是否喜欢自己的专业时,她没有正面回答,“走到这一步了,就算不喜欢也没办法,所以还不如喜欢上呢。”
  “没办法,就是女生少”,飞机维修工程学院机电设备维修专业的辅导员廖老师有些无奈地说,由于招生限制,她所带的班级全是男生,作为学院的团总支副书记,男女生比例严重失调也令她很头疼,因为想组织什么活动也开展不起来,学生观看活动积极性也不高,“一群大老爷们也没什么好看的”。当然,也有例外的时候——那就是其他学院的女生来表演时,届时现场便是一片沸腾,热闹非常。
  不只是小马,对于正值青春年少的男生们来说,他们也渴望班级里有更多女同学。
  “因为女生少,男生找对象都得去外校找,相对女生就很受宠。”中北大学软件工程专业的男生刘成(化名)说,中北大学是所工科院校,男女生人数比例约为7∶1,刘成所在的专业则为3∶1。虽然他们对班里的女生照顾备至,但大家还是希望多认识一些活泼的女生。为了跨校搞联谊,他们在贴吧中自黑找乐,也由此开发出了一条与外校女生联络的重要渠道。
  多重因素导致高校性别失衡
  越来越多的女生正进入传统观念中与她们“无缘”的“纯爷们”的专业,一些原本被男生“垄断”的专业中性别比例也在逐渐缩小,然而,为何有部分高校和专业依旧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呢?
  “一些高校或专业男女生比例失衡的因素一般为专业特性、文化观念、考核制度三方面。”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林杰总结说。
  这点中国妇女报记者在采访中也得到证实。在招生层面,2014年教育部对高校录取划定的“红线”禁区之一,就是除军事、国防和公共安全等部门特殊院校(专业)外,高校不得规定男女生录取比例。而几家男女生比例失调比较严重(均为女少男多)的高校工作人员也表示,高考招生时都是一视同仁,并未有任何性别歧视。
  “报考何种专业更多是出于学生自己的选择。”西南某高校的工作人员认为,该校长期主要由学校性质造成,学校的工科专业极具优势,愿意报考这些专业的女生本身较少,“有些专业一听名字,很多女生就会望而却步。”
  “除非调整学科”,这位工作人员表示,虽然近几年学校进行过学科调整,但都是微调,并未对学生比例产生直接影响。
  对此,廖老师也很认同,她表示,出现这种情况确实有专业的特殊性,像小马所就读的地设等民航机务类专业经常跟飞机部件打交道,学生实训时,大夏天穿着厚厚的实训服在机库里敲敲打打、焊钢板,手都磨破了皮。工作后也是风吹日晒的高强度工作,经常要熬夜进行飞机大修等,非常辛苦,因此男机务师较多。“可能这样学生和家长就判定这个专业是男生的专业,不会去主动选择。”
  在学习层面,尽管女生人数少,但受访对象普遍反映女生学习成绩更好。刘成所在的班级,女生不但成绩优秀,保研率也更高。
  然而,这种成绩的优势并未转化为就业优势,“才以稀为贵”经常输给了性别差异。
  事实上,在一些理工类行业我国涌现出了不少优秀女性,但某些工种苦、累,“不太适合女生”的社会普遍认知不光让女生在报考时犹豫,也影响着企业的选择。
  日前,在北京的一场招聘会上,一家高科技公司的招聘台前并未张贴“男生优先”等字样,负责人却表示,在招聘研发方向的员工时确实更倾向于男生,理由是这一岗位经常要加班,工作压力较大,除非特别优秀的或者有强烈意愿想要在该部门工作的女生才会考虑,但她之后又强调“我们部门经理也不愿意用女孩”。
  “企业需求就是风向标”,廖老师说,“一旦企业更倾向于要男生,女生就业前景没那么明朗,便没有家长会让孩子报读,女生就业时也会考虑换行业,久而久之就有了种理所当然的感觉”。
  女生多,不一定占据优势地位
  在一些高校或专业,如果女生数量比男生多,就一定会导致“阴盛阳衰”?并不尽然,男生的性别优势并未就此丧失。
  女生张彤(化名)就读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该系280名学生中,女生有172人。
  因为“觉得女生在那些高精尖的科室里没有竞争力”,才上大二的张彤已经开始隐隐忧虑,据她了解,在医院的心外科、脑外科等“高精尖”科室里几乎都是男生,因为这些科室风险大、工作难度高、做手术时间长。而据老师描述,实习时男生也有更多的锻炼机会,因为女生被认为胆子小,所以连缝皮的活都干不上,“带实习的医生看到这种活,就想也不想地让男生干。”对于这种情况,张彤有些不服气,“其实缝皮技术女生也差不到哪儿去,如果争取一下,也是可以的。”
  至于有人担心女生崛起会引发“男孩危机”,也可能是多虑。
  有人认为,高校女生占比增多,并且成绩更好,是因为现有的考试制度更利于女生,但也有不少人认为,这更多是女生比男生更认真、更努力、更细心的结果。
  就读于沈阳师范大学英语专业的研究生小于目前正忙于求职,在她看来,本专业女生人数多并不意味着在就业时会占据优势,都是公平竞争,“工作难找不是在性别,而是在学校名气和个人能力的差别”。
  “专业学习方面,男女平等”,林杰认为,只要有兴趣,男生女生可以选择任何同样的专业。“我也没有见过什么研究证明在某些专业女性优于男性,或男性优于女性。”同时,林杰也指出,院校和专业性别比例不均衡属于正常现象,但如果比例过于失衡,则不利于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因此,他建议应加强宣传,去除公众或考生对一些专业的刻板印象。一些女生比例居高不下的院校希望通过改革相关考试选拔制度,适当提高男生比例,也要在保证公正公平的前提下进行,“不能出现反向歧视,即故意偏向男生”。
  也有专家提醒,无论性别比例是否失衡,女生都应努力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使成绩更优异、能力更突出、履历更丰富,从而在就业时更具竞争力。
侬好上海由新民网出品微信号:helloshanghai2013
吃喝玩乐、上海故事、同城活动每天热爱上海多一点,加入小侬家族就对啦!
新民晚报官方微信微信号:xmwb1929
有用、有益、有趣
街谈巷议微信微信号:xinminwangshi
街头访谈,麻辣点评
新闻热词榜
数据加载中……
又到年底,元旦、春节在即,又将迎来一个出境旅游高峰。如今,旅游已...
你可以这样设想:你每天起床前都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在赖在床上做你没...
三个老人组成“老年人互助睦邻点”,相约一起买菜、看病、遛弯、聊天...
据英国媒体auto express报道,英国Warrantywi...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All rights reserved当前位置 & &
& 中国性别比失衡严重:光棍危机5年后全面爆发...
中国性别比失衡严重:光棍危机5年后全面爆发
07:34:54&&出处:&&
编辑:雪花 &&)
让小伙伴们也看看:
阅读更多:
好文共享:
文章观点支持
当前平均分:0(0 次打分)
[09-30][09-30][09-30][09-29][09-29][09-29][09-29][09-29][09-29][09-29]
登录驱动之家
没有帐号?
用合作网站帐户直接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性别比失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