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钙的化学方程式遇到什么化学物质会变白

(2005o北京)有A、B、C、D四瓶失去标签的白色粉末(均为纯净物),已知它们可能是硫酸铜、碳酸钙、氯化钾、硫酸钾中的一种.某学生的鉴别实验过程记录如下:步骤1:取A、B、C、D四种白色粉末各一药匙,分别放入四支洁净的试管中,各加蒸馏水2mL,振荡后静置.四支试管底部均有固体存在,只有盛放A的试管中液体呈蓝色,其他均呈无色.步骤2:继续向盛放B、C、D的试管中加入等量的稀硫酸,只有D的试管中有气泡产生,其他均无明显变化.步骤3:将步骤2盛放B和C的试管中固体滤出后,向滤液中分别滴加氯化钡溶液.请根据该学生的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1中“四支试管底部均有固体存在”,与该学生预测的“只有一支试管中有固体存在,其他试管中均为澄清溶液”的现象不同,其原因可能是取用固体过多(或加水量较少,或固体未能完全溶解.(2)步骤3中,可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两支试管中均出现白色沉淀(或C)中产生的沉淀多,而C(或B)中产生的沉淀少.(3)根据该学生的实验,请选择下列①或②中的一个问题回答:①四种白色粉末均已一一鉴别出来,分别是A是CuSO4;B(或C)是K2SO4;C(或B)是KCl;D是CaCO3&(写代号及其对应物质的化学式).②四种白色粉末只能部分被鉴别出来,分别是A是CuSO4D是CaCO3(写代号及其对应物质的化学式);对尚未鉴别出来的物质,请设计实验进行确定,并填写下表.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及结论1.取少量B、C的粉末分别放入两支洁净的试管中,分别加入足量水,充分振荡后,观察2.向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氯化钡溶液两支试管中均为无色澄清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的原物质是K2SO4;仍是澄清溶液的原物质是KCl
解:(1)上述药品只有CaCO3不溶于水,当四支试管中中均看到有固体,可能是因为溶剂少而固体多,在一定温度和一定溶剂下达到饱和;(2)根据信息,硫酸铜溶于水得到蓝色溶液,所以可判断A为硫酸铜,而能够和酸反应生成气体的只有碳酸钙,所以可以判断D为碳酸钙,则B和C可能为K2SO4或KCl,由于溶液中混有了硫酸根离子,所以向试管中加氯化钡溶液,B和C中都会产生白色沉淀但是硫酸钾中含有的硫酸根多,所以产生的沉淀也多,;(3)①根据(1)的解答可以知道A为硫酸铜,而D为碳酸钙,步骤3中加入氯化钡,则产生白色沉淀的为硫酸钾假定为B,剩余的C为氯化钾;②根据(1)的解答可以知道A为硫酸铜,而D为碳酸钙,而B和C无法断定,根据硫酸盐及氯化物的性质可以利用氯化钡溶液来进行鉴别,注意为了保证加入的固体全部溶解,应该加入足量的水.故答案为:(1)取用固体过多(或加水量较少,或固体未能完全溶解);(2)两支试管中均出现白色沉淀,B(或C)中产生的沉淀多,而C(或B)中产生的沉淀少;(3)①A是CuSO4;&B(或C)是K2SO4;C(或B)是KCl;D是CaCO3;②A是CuSO4&&&D是CaCO3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及结论1.取少量B、C的粉末分别放入两支洁净的试管中,分别加入足量水,充分振荡后,观察2.向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氯化钡溶液&两支试管中均为无色澄清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的原物质是K2SO4;仍是澄清溶液的原物质是KCl本题是对缺失药品成分的探究,主要是利用物质之间的反应现象来鉴别.解决本题注意三点:①Cu2+在溶液中显蓝色;②上述四中药品只有CaCO3能与酸反应有气泡产生;③硫酸钡是白色沉淀,结合步骤1和步骤2的结论可以完成判断;本题难度:0.70&&题型:填空题
化学课堂上老师演示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1)上述实验中出现的现象,与CO2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都有关的是:&&&&(填序号);(2)图A所示实验中,紫色干花(用石蕊溶液浸泡过)最终会变红,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解释);(3)图C所示实验中,经振荡后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填序号).①软塑料瓶变瘪&&&&&&&&&&&&&&&&&②瓶内生成了白色的碳酸钙③瓶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④瓶内溶液变红.
来源:2016o陕西模拟 | 【考点】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
正确观察、描述实验现象是同学们必备的实验技能,化学课堂上老师演示了如如图所示的实验:(1)若图1中集气瓶盛的是二氧化碳,则燃着的蜡烛会立即&&&&.若是盛的是氧气,则燃着的蜡烛会&&&&,一段时间后,该蜡烛渐渐熄灭,其原因可能有&&&&.(2)溶液图2所示实验中,&&&&(填化学式)使紫色干花(用石蕊溶液浸泡过)变红.(3)如图3所示实验中,应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填序号);①试管内液面上升&②试管变瘪③试管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④试管内溶液变红.
化学课堂上老师演示了如下图所示的几个实验:(1)图1中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据此说明二氧化碳的性质有:①&&&&;&②&&&&;(2)图2所示实验中,应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填序号);①试管变瘪&&&&&&②试管内液面上升③试管内液体变浑浊&&&&&&④试管内液体变红(3)图3所示实验中,&&&&(填物质的化学式)使紫色干花(用石蕊溶液浸泡过)变红.
化学课堂上老师演示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1)上述实验中出现的现象,与CO2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都有关的是:&&&&(填序号);(2)图A所示实验中,紫色干花(用石蕊溶液浸泡过)最终会变红,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解释);(3)图C所示实验中,经振荡后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填序号).①软塑料瓶变瘪&&&&&&&&&&&&&&&&&②瓶内生成了白色的碳酸钙③瓶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④瓶内溶液变红.
解析与答案
(揭秘难题真相,上)
习题“化学课堂上老师演示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1)上述实验中出现的现象,与CO2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都有关的是:(填序号);(2)图A所示实验中,紫色干花(用石蕊溶液浸泡过)最终会变红,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解释);(3)图C所示实验中,经振荡后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填序号).①软塑料瓶变瘪②瓶内生成了白色的碳酸钙③瓶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④瓶内溶液变红.”的学库宝(/)教师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分析】图A所示实验是:紫色干花喷上水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因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呈酸性能使紫色花变红色图B所示实验是:把二氧化碳倒进烧杯中使右面的蜡烛由下到上依次熄灭证明了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的物理性质不助燃也不可燃的化学性质图C所示实验是:把澄清石灰水倒进盛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软塑料瓶变瘪.
【解答】解:(1)图B所示实验中把二氧化碳倒进烧杯中使右面的蜡烛由下到上依次熄灭证明了二氧化碳物理性质--密度比空气大和化学性质--不助燃也不可燃(2)图A所示实验中紫色干花(用石蕊溶液浸泡过)最终会变红因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呈酸性能使用石蕊溶液浸泡过的紫色花变红化学方程式为:H2O+CO2=H2CO3(3)图C所示实验中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所以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塑料瓶中二氧化碳被消耗使瓶内压强小于外界压强在外界压强作用下塑料瓶变瘪.故答案为:(1)B(2)H2O+CO2=H2CO3(3)①③.
【考点】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看答案
知识点讲解
经过分析,习题“化学课堂上老师演示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1)上述实验中出现”主要考察你对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知识点试题推荐
1&&&&2&&&&3&&&&4&&&&5&&&&6&&&&7&&&&8&&&&9&&&&10&&&&11&&&&12&&&&13&&&&14&&&&15&&&&
作业互助QQ群:(小学)、(初中)、(高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碳酸钙的化学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