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婴儿社保怎么办理大学社群,这个社群你们觉得加入有处多吗?

杜克校长普莱斯:给新生最重要的建议是要睡饱
杜克大学校长在中国行期间,阐释了对昆山杜克的期望。他还建议大学生保证充足睡眠,“把正在做的每件事列出来,然后删掉四分之一,大多数人做得太多,却不一定做得好。”
杜克大学第10任校长文森特·普莱斯
2017年,前宾夕法尼亚大学教务长文森特o普莱斯就任杜克大学第10任校长,接替已任职13年的理查德o布洛德海德。普莱斯曾主导位于北京的宾大沃顿中国中心的设立,在全球布局方面颇有建树,而杜克大学近年在全球扩张足迹,昆山杜克大学更是布洛德海德任内留下的重要“遗产”,不知杜克大学此时选择普莱斯有无几分“中国因素”的考虑。
普莱斯将昆山杜克大学定位为一个独立的学校。它中美结合的特征非常明显:对中国内地学生的录取综合考虑高考成绩和申请材料及各项表现的评估;大学二年级才选定专业;没有内地大学常见的政治必修课,却有一门名为“中国与世界”的必修课,关注历史上以及当代中国与其他地区在商贸、人文、学术和科学等领域的交流。
昆山杜克大学于2014年招收首批硕士生,今年8月将迎来首届本科新生。学校原计划招收175名中国内地学生以及约50名港澳台与国际学生,然而截止到5月初,已有来自近30个国家的约90名国际学生接受了昆山杜克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今后的招生规模预计将达到每届500名左右新生。
普莱斯对在任内推进教学模式创新想法颇多。美国大学多采用传统的“倒金字塔”模式,本科的初级课程浅显,以授课讲座为主,学生人数多,越深入学习,班级规模越小,研讨型课程增多。普莱斯希望颠倒这一模式,从入门课程开始即采用“小课”,学生以团队为单位参与项目。已试用此模式的杜克大学工程学院发现,学生在新模式下不仅学得更好,学院还因此吸引了更多学生最终选择工程相关专业。
初来乍到,普莱斯惊艳于这所几乎建在森林和花园里的学校。南方人特有的热情,以及体育带给杜克社群的团结感,令他倍感亲切。他承认这与宾大等很多常春藤学校不同,杜克 “有犀利的思想,但没有犀利的摩擦”。
这位老本行是传播学的校长在采访的最后,建议学生们能多睡一会儿。“在这个充满娱乐与通讯的世界里,大家一度相信每出现一种新媒介,都有旧媒介被取代,比如电影取代戏剧,电视取代电影。但历史告诉我们事实并非如此,被取代的只有睡眠。我建议学生们把正在做的每件事列出来,然后删掉四分之一,因为大多数人做得太多了,而并不一定做得好。当学生来到杜克,我希望他们明白,他们获得了一个国际社区的终身入场券。最精彩的经历或许是读书的这几年,但他们在剩余的岁月都可以随时‘返回’,一生受用。所以有什么可急的呢?不需要处在不必要的忙碌中,最终事倍功半。”
以下为部分访谈实录:
FT中文网:作为杜克校长,在任期内,你希望为杜克带来什么改变?
普莱斯:首先,我们擅长发现和培养人才。在我的任期内,我希望确定能够招募到世界上最聪明的大脑,让这些教师和学生来解决最有挑战性的难题。未来五年,我们会有一个新的项目,以增强科技领域的师资。我们也在跨院系合作招募教职,来促进一些特定领域的研究。
当下是重新定义教与学,创造一个有前瞻性、适应现代科技的新课纲的好机会。本科部正在考虑重新制定大学前两年的课程。
我们希望与北卡州以至全球的伙伴更紧密地合作,不管对方是政府、业界、还是非营利机构,我们都希望把杜克和他们的资源和优势结合起来,迎接挑战。
另外,杜克的全球校友网络可能是我们最大的优势。杜克全球有约17万位校友,在中国就已经有几千。我希望杜克成为最会利用校友社群的大学。所以我们将为以下几个领域增加投入:新的校友项目;吸引校友人才重回杜克;随着校友职业兴趣随时间改变,研究如何服务于他们新的需求。
FT中文网:当谈到教学创新,我们能想到很多关键词。你认为未来教与学创新的关键是什么?
普莱斯:杜克是一所研究型大学。人类学习最有效的方式是通过解决问题。在杜克的学校层面,教学正在越来越围绕解决问题。有人可能会说,在人文学科领域,多涉及对艺术品、建筑等的深度思考,并非解决问题。但对教学来说,首先面对的问题就是如何调动学生的兴趣。最好的教学是面向研究和学术。
第二个特点是基于团队的教学。将学生分组,而不是将一个班级里的所有学生当作一个个独立的个体。如果把解决问题和团队教学结合起来,会发现教学的效率显著提高。
而技术在本质上是为上两个目标创造方便的。因此,技术可以被用来更有效地梳理知识,帮助学生及时获取需要的信息。技术还可以解放教师,让他们更多关注与学生的mentorship(师徒关系)。这是最好的教育方式,最终会转变为针对每位学生的更加个人化的体验,也更加面向研究。
历史上,研究型大学有时会将研究与教学分开,但这两者从来都不是分离的 。
FT中文网:基于团队的学习如今在西方大学已经非常常见,上面所提的创新之处在哪里?
普莱斯:新的团队式教学会体现在一些入门课程中,这些课程一般学生会非常多。传统上,美国高等教育将本科教育视作金字塔形。最初是广泛的通识教育,然后逐渐找到细分的兴趣点。所以介绍性质的入门课程都是“大课”,随后班级规模越来越小。我们要做的是把这个金字塔倒过来:学生从“小课”开始。例如工程学院刚刚为大一学生开了一门设计课,新生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以团队形式完成设计项目。学院发现,参加这个项目的学生不仅学得更好,而且学院因此吸引了更多传统上不攻读工程专业的学生选择了工程作为自己的专业,比如女性和来自弱势背景的学生。
FT中文网:来谈谈杜克与中国。昆山杜克大学已经运行了几年时间,大多数宣传都集中在它如何与杜克本部保持相同的水准,如共享师资。那么昆山杜克在哪些方面是具有中国特色,而不是美国特色的?
普莱斯:课程大纲是全新的、融合的。教师也不是划归美国大学传统的学系。从一开始,我们就没有想把杜克本部原样照搬来中国,而是新建一个独特的学校,这是我认为昆山杜克与其他合作办学最不一样的地方。所以昆山杜克在教学质量与视野上,是与杜克完全相当的,但在课程和项目的本质上非常不同。
FT中文网:如果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昆山杜克的学术自由受到损害,应该如何处理?
普莱斯:目前看我们的反馈非常正面。我们一直认为,开放有活力的思想交流绝对在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中起着核心作用,这是我们的追求。昆山杜克迄今就是这样实践的,我希望未来可以继续。
FT中文网:昆山杜克不是在你的任期内发起,那么你如何看待它的前景,比如,它未来几十年甚至一百年会有怎样的发展?
普莱斯:我没有参加昆山杜克的发起和早期谈判,但我现在是建设它的团队一员。我希望昆山杜克可以作为一所独立的大学,吸引到全世界最聪明的大脑。对于希望在中国读大学的学生来说,希望它能是一个有趣的选择,一个与众不同的课程大纲,它是博雅教育导向,文理科结合,规模小而合理。同时,对于那些希望在全球范围内选择大学的学生,昆山杜克也是一个截然不同的存在,一个学生可以随着时间不断打磨兴趣与技能的地方。
我的期望是,在打造课程大纲的同时,我们将学会如何利用技术和基于团队的教育项目。我也希望将这些知识带回杜克本部。就在我们思考如何在昆山杜克重新定义、重新设计的时候,这些经历自身也将成为一个生动的实验。所以这两所学校可以看作是两位家庭成员,工作方式互相兼容,互动频繁,但相互独立,不是附属关系。
随着教职工队伍发展扩大,我们希望看见一系列的研究项目焕发生机,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的项目紧密配合。
在校园体验方面,人们喜欢去到杜克的原因之一,是那种作为杜克集体一员的感觉。随着经历增加,人们对杜克所在的以创新科技孵化见长的达勒姆市感情也渐深。我希望昆山杜克能带来同样的变化,建造出融合文化和科技的、具有创新与活力的新区,这也是它能得到昆山市政府支持的原因。
FT中文网:你认为在大学里应该学到的最重要的一个东西是什么?
普莱斯:健康的怀疑,即明白这样一个事实,我们知道的越多,就越发觉知识的匮乏。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积累的知识越多,就越不满足,越愿意尽力拓展他们知识的边界。这就是杜克毕业生优秀的原因。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明白,不能所有事情都亲力亲为。所以你需要懂得足够多,以看清你知识的边界,然后足够智慧地去找到在你所缺陷的领域懂得更多、更有经验的人,组成团队。
还要提第二点,虽然你没有问。世界如此充满竞争,大学生如此被竞争的渴望支配着,所以他们需要学会慢下来,多睡一会儿。我没有开玩笑。我对每个大学新生的唯一一点建议,就是保证充足睡眠。
在这个充满娱乐与通讯的世界里,大家一度相信每出现一种新媒介,都有旧媒介被取代,比如电影取代戏剧,电视取代电影。但历史告诉我们事实并非如此,被取代的只有睡眠。伴随着每一项技术的发展,人们只是睡得越来越少,做得越来越多。他们还看戏剧,还看电影,还看电视,只是睡得少了。平衡感和全身心健康发展,是良好有深度的学术与职业生涯的前提,是在大学阶段应该学习的技能。过多关注职业技能培训或者学习,会让他们忘记学会平衡的生活是多么重要。
我建议学生们把正在做的每件事列出来,然后删掉四分之一,因为大多数人做得太多了,而并不一定做得好。人们被这样一种欲望驱使着——想在简历上填上更多的东西。这是把量与质颠倒了。一个智慧的人会判断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如何有效安排时间,或许也会推迟一些事情。当学生来到杜克,我希望他们明白,他们获得了一个国际社区的终身入场券。最精彩的经历或许是读书的这几年,但他们在剩余的岁月都可以随时“返回”,一生受用。所以有什么可急的呢?更有经验、思路更开放、教育程度越高的人,正从这个世界收取更多的回报,学生们能看到这个事实,这很好,但这也有时导致他们不能最合理地分配时间和精力,处在不必要的忙碌中,最终事倍功半。
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经授权转载。其他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FT中文网编辑 刘皓琳 作者邮箱:haolin.)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哈佛大学校长:教育是培养你辨别有人在胡说八道的能力
以下为日哈佛大学新生开学典礼上,校长德鲁·吉尔平·福斯特(Drew Gilpin Faust)对新生的致辞。
欢迎,2021届的新生。
我很高兴在新生参观日跟你们很多人打过照面,我也很欣喜有1702人选择在这里度过自己未来四年的时光。
你们代表着哈佛的现在和未来,欢迎你们。
你们现在开启了人生的新篇章,这个时刻不仅对你们自己意义重大,对美国和世界来说同样如此。
最近几周——
我们感受到了全球核战争的威胁;
我们目睹了极端天气的可怕;
我们看到了发生在西班牙、芬兰、比利时和阿富汗的毁灭性恐怖主义行为;
我们也听闻了美国一所大学城里令人心寒的仇恨、种族主义、反犹太主义和暴力事件,那个地方跟我们这里并无多大区别。
在这样的时刻——
大学教育应该是什么样子?
应该意味着什么?
大学究竟是什么?
在美国和世界进入如此充满挑战和不安定的时刻,我们如何看待大学的责任,也就是我们肩负的责任?
首先,大学是关于知识和对真理的追寻。
我们信仰事实以及人类探知事实的能力。
我们坚信教育和学习是人类进步的手段,是民主政制的重要基础。
哈佛是一所研究型大学,这意味着哈佛的全体教员致力于在其广泛研究领域中积极拓展知识的边界。
当你们开始学习,你们也被邀请成为这趟探索之旅的一员,在教室和实验室,在图书馆和博物馆,还有在除此之外的广阔天地里。
你们最终可能会写出一篇毕业论文,就像去年大约四成毕业生所做的那样。
你们可能对一个项目产生兴趣,对一个问题展开独立研究。
或者,你们也许会在夏天的时候加入本科生研究项目,跟其他学生研究员一起住在校园,同时跟教员密切合作,在科学和工程学领域,在社会科学领域,在市场、组织、社群参与和全球健康领域,在人文和艺术领域,一起探索新知。
我们认为,追寻真理需要持续的验证和重新评估,需要不断地论证、挑战和辩论。
我们非常自信地认为,我们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真理既是愿望,也是灵感。
我们知道,对知识的探索永无止境,所以我们必须对新的想法、新的观点以及犯错的可能性持开放态度。
这就要求我们具备勇敢、宽容和谦逊的品质,愿意参与到知识社群的辩论,愿意包容他人的想法,并愿意基于理性和证据改变自己的观点。
不过,这些不仅仅是我们希望在你们每个人身上培养的重要智力技能,它们还是至关重要的基本能力,即:
做出判断和评估事实的能力,以及在新事实面前虚心学习和自我成长的意愿。
也是在欢迎本科新生的年度典礼上,哈佛艺术与科学学院已故的前任院长杰里米·诺尔斯(Jeremy Knowles)曾描述过他所认为的高等教育最重要目标:
确保毕业生能够辨别“有人在胡说八道”。
你们会通过挑战和被挑战,通过直面异议和分歧,来学习这种能力,并在这当中找到自己的道路。
这引出了我今天想对你们强调的大学第二个基本特征。
在接下来的四年里,你们遇到的最重要想法中有很多不会来自教授、实验室、书籍或在线作业,它们会来自此刻坐在你们身边的人。
你们提出的很多问题,学习解决的挑战,以及接受的新视角,都将是你们跟其他人进行互动的结果。
这就是为什么你们的班级集体必须代表最广泛的背景、经历和兴趣,覆盖最多样化的地理起源、社会环境、民族、种族、宗教、性别认同、性取向和政治立场。
在2017年,一个人有可能通过在线学习积累足够多的知识和通过足够多的测验,以此获得大学学位。
但是,我们却要求你们所有人离开自己原来的生活圈子,满载着行李,跟家人挥泪告别,搬到马萨诸塞州来。
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我们这样做是因为——
我们相信社群的功能!
社群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教育力量。
不过,我们必须好好构建这个社群,这样它才不会仅仅呈现你们已经知道的东西,或者只能让你们结交跟自身经历和观点相近的人。
正是这种多样性,这种陌生化和差异化元素,让哈佛拥有了非同凡响的大学体验,我知道你们终有一天会发现这个事实。
2021届的新生,我们很高兴地欢迎你们,因为你们自己就是非常了不起的教育机器。
你们注定会教导彼此,当然你们也会教给我们一些东西,而这正是因为你们身份和经历的多样性。
当哈佛招生办公室决定录取你们时,是因为:
我们希望听到你们的声音,
希望你们为这种创造性的不和谐音调做出贡献。
请不要沉默无声。
还有,请不要在网络虚掷光阴,仿佛你不曾来过这里!
你们要跟其他人接触,多多发言,这样其他人才能从你们身上学到东西。
你们还要更多地倾听,这样你们才能从其他人那里学到东西。
不要害怕承担犯错的风险,不要害怕承认自己是错的,这是学习和成长的最佳方式。
同时,宽容地倾听其他人的声音,这样他们也有可能进行这样的冒险。
你们要把自己的同学社群当作大学生涯最重要的礼物和机会之一,你们要帮助我们在哈佛建立一个人们能够兼收并蓄的模式,而非因各自差异发生分化。
现在,让我简要介绍一下从我刚刚阐述的原则中发展出来的两个问题。
在未来的一年里,你们会听到很多关于我所描述的多样性的承诺,因为它已经在一宗备受瞩目的诉讼案中受到了直接挑战。
引起争议的正是把你们录取到哈佛以及创造出2021届新生显著多样性的招生流程。
我们将继续坚定地捍卫这个招生流程以及多样性的重要意义,它们既是我们教育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让学生超越熟悉事物、向新理解和新可能性敞开怀抱的重要机会。
此外,在今年秋天,你们也有可能听到很多关于哈佛最后俱乐部(final clubs)、兄弟会和姐妹会的消息,以及一项即将在你们这一届首次生效的政策。
事实上,在新生参观日的问答环节,你们当中曾有一人向我问过这件事,所以我知道有一些人已经在思考这个问题。
这项新政策的动机源于我们相同的承诺,即:
提供一种肯定哈佛每个学生重要性以及敦促学生向差异化同学学习的教育体验。
在四年大学生涯中——
我们希望你们能够超越刚刚入学时的自己;
我们希望你们探索自己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东西,培养出在多元化环境中健康成长的能力。
在未来几年,你们将在哈佛发现这样的环境。
这些目标让哈佛院舍系统(House system)的生活学习环境充满了活力,你们将在明年3月被随机分配到不同的院舍,在那里生活和学习三年时间。
此外,这些目标也明确表明——
那些规模和影响日益扩大的歧视性、排他性和同质性组织,他们跟我们的价值观和教育目标是背道而驰的。
在这样一个对美国和世界至关重要的时刻,你们来到了哈佛。
现在,你们已经成为哈佛近400年大学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确保哈佛继续严谨和理性地追寻真理,这取决于我们。
确保社群每个成员的才华在此过程中得到充分鼓舞和施展,这也取决于我们。
让我们都尽己所能,努力使哈佛成为一个人人相互尊重的地方,从而让我们所有人都能做最好的自己。
面对着全美各地不断涌现出的仇恨和暴力事件,我们需要坚持一种不同的共处方式。
在这样一个破裂和分化的时刻,让我们成为团结的榜样。
我们从未像现在这样需要哈佛的承诺。欢迎你们来到哈佛。
(本文来源:绿叶青草)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您现在的位置:&&>>&&>>&&>>&军训是体能训练 更是心理调适和社群互动正文
军训是体能训练 更是心理调适和社群互动
军训是体能训练 更是心理调适和社群互动
高考中心  
  小学到,初中到,高中到,学生们面临的第一件事往往不是,也不是任务繁重的各门课程,而是―――军训,[|]。&&&&
  初中、高中新生军训大多已在暑假期间完成,大学一年级的新生们,则将在第一个月迎来为期2周左右的军训,可以说是各大新生例牌菜,且相比初中、高中新生军训,各项要求更为严格。
  “军训时候关系最好”
  记者采访了解,今年省内各大高校的军训多在9月中上旬开始,军训天数则基本在2周左右,少的有7天,多的如中山大学,其军训长达近一个月,从8月23日持续至9月19日,包括军事技能和军事理论、考试等内容。也有部分将军训放在了进行。“这四五年军训都调整在冬季进行”,华南农业大学宣传部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此举是考虑到夏季军训“天气太热,学生容易中暑”。
  从内容上来看,各大高校的军训内容大多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中的规定事项来进行,包括解放军条令条例教育与训练、轻武器科目(轻武器常识、操枪动作、射击动作等)、军事体育(拳术、棍术、定向越野等)以及综合训练(拉练行军、会操、演练等)。军事理论教学内容则包括国防、军事、国际战略、军事高技术和信息化等,《》()。
  “军训那段时间同学关系特别好,”2013年本科于省内某211大学的张同学认为,军训最大的作用是给了同学间一个很好的互相的机会,“军训是团队活动,很多事情要全班一起来完成,彼此很快便熟悉起来”。
  心态的调整期
  在学校方面看来,军训是学生从高中生过渡为心态变化的调整期,也可以学生逐步建立起适应新、新学习环境和校园文化的心理预期。中山大学方面就向记者表示,军训期间均由本校国防生担任各军训排教官,“与新生同属中大学子,有共同语言和归属感,能更好地产生共鸣”,借此增强军训的趣味性。
  华南理工大学方面则表示,军训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素质,为之后四年的大学做铺垫。
  相比其他高校,暨南大学的大一新生可以说是“逃过一劫”。暨南大学学生处负责人区向丽向记者证实称,“因我校是侨校,没有军训”。不过,从2012年起暨南大学开创了“本科新生训练营”,10天时间内50多项活动,记者注意到其中便有“武术学习”和“岭南文化考察”两项。
  据,在暨南大学新生训练营,新生每天早上6:30起床之后开始整理内务,接下来的一项重要内容便是学习中华武术,之后才是全天一系列的、和互动等。此外,“岭南文化考察”也是暨南大学新生训练营的一项重要活动,组织新生参观省博物馆,游览城广场、新荔枝湾、珠海渔女、华侨城湿地公园等岭南特色景点,“让新生切身感受岭南文化魅力”。区向丽告诉记者,除上述活动之外,在新生训练营期间,还曾举办过时下流行的荧光跑等活动。
  除了体力和热情军训期间你还需要带什么?
  杯:随时补充水分;
  防晒霜:不仅女生需要,男生最好也备上,防止晒伤;
  防蚊药品:军训部分课程会在晚上、户外进行,防蚊药品也要准备好;
  防暑药:9月份的广东仍然是火炉,军训多在户外进行,防暑同样不容忽视。
    〖预览〗
  昨日下午,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门前的广场上学生在军训。张姓同学就是在距离此广场200米处倒下的。 南都记者 张志韬 摄
  南都讯 记者余元锋15日上午8时许,地处白云区钟落潭的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一名张姓新生在军训时突然晕倒,校医随后赶到施救,并拨打120求助,急救一个多小时之后,医生宣布该男生不治死亡。至于该男生死因,校方称将与家长协商后再作进一步调查。
  新生突晕倒 急救一小时不治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党政办公室副主任余老师告知记者,死者姓张,1996年生,来自揭阳,是信息学院2015年刚入学的男生。事发时间是15日上午8点10分左右,事发地点是在距离学院门前的广场200米处。
  “当时新生……【】    〖预览〗
  “军训季”,各大高校的小鲜肉们都要经历的“一劫”。9月12日,郑州大学新生军训落幕,1.3万汇演大军中有俩方队格外惹眼。身高一致、胖瘦统一、动作协调、精神抖擞,他们被同学们封为“气质与颜值俱佳”的“女神连”“男神连”。
  “女神连”的100名新生主要来自郑州大学的旅游管理学院和护理学院,平均身高都在165cm以上的女生,小蛮腰、大长腿、长发及腰。
  “抬头挺胸,目视前方,双手紧贴裤缝,脚跟并拢!”每天1个小时的站军姿是她们的必修课,一张张精致清秀的面孔被太阳晒得通红,额头上密密地排着小汗珠,头发也一缕一缕地贴在脸上,完全没有了淑女形象,但她们依然一动不动,身姿挺拔。除了和其他学生一样的正常训练外,她们每晚还……【】    〖预览〗
  一、军训科目
  军训的科目包括:队列练习、喊口号、匍匐前进、拉歌、半夜拉练等。除了正常的军事训练,有些高校还会有战地救护、轻武器射击、军事地形学、电脑兵棋推演(模拟二战的主要战例)等科目。
  队列练习是军训重头戏,它包括:立正、稍息、停止间转法、行进、齐步走、正步、跑步、踏步、立定、蹲下、起立、整理着装、整齐报数、敬礼、礼毕、跨立、半夜拉练等等。简单讲:军训就是“站军姿、走正步,简单动作机械地重复几百次”。首日应该是“军训动员誓师大会”教官会说“在这15天里,你们已不学生,你们只是军人;这里只存在服从,没有权力说不”等鼓动人心的训示。
  在军训中最苦的科目是匍匐前进,最吸引人的科目就是打靶。最常唱的军歌是《打靶……【】
  推荐专题:
  〔军训是体能训练 更是心理调适和社群互动〕
  军训是体能训练 更是心理调适和社群互动所属栏目:〖〗〖〗
  “军训是体能训练 更是心理调适和社群互动”相关:
  〖〗链接地址:
  高考热讯提供的军训是体能训练 更是心理调适和社群互动由网友原创或转发,若军训是体能训练 更是心理调适和社群互动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本站联系,谢谢!
https://www.unjs.com/
上一篇高考信息: 下一篇高考信息:
军训是体能训练 更是心理调适和社群互动相关高考信息新生代儿童消费市场如何实现产品服务的1+1&2
7月2日,由国家文化和旅游部、上海市政府主办,极客爸爸和炫动汇展联合承办的“2018儿童新生代产业高峰论坛”在上海世博洲际酒店隆重举行,极客爸爸邀请牙小白的创始人邱锦国、羚邦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小可、婷婷诗教副总裁冯路法、新爵科技创始人陆浩川、宝宝树P品牌公关负责人王丹就“新生代儿童消费市场如何实现产品服务的1+1&2”,与现场观众做出了精彩分享,以下为现场速记稿件整理。
主持人:大家先自我介绍一下,从这边开始。
郑小可:在座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来自羚邦娱乐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的负责人,郑小可,大家可以叫我Coco,谢谢。
陆浩川:大家好,我是来自杭州新爵科技的创始人陆浩川,我们公司主要是针对线下亲子场景提供有序化的数字教育内容这个板块作为切入,未来也做线上的拓展。谢谢大家。
冯路法: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婷婷诗教的冯路法,也是刚刚加入婷婷诗教,目前主要负责技术和产品团队。
邱锦国:我是牙小白的创始人、CEO,同时也是泛口腔健康计划的发起人,我们主要是做儿童口腔有产品、有服务相关的板块。
王丹:大家好,我是宝宝树王丹。宝宝树大家都比较清楚,它主要是做孩子以及家庭服务平台机构。
主持人:非常感谢,第一个问题是如何看待新生代儿童市场的变化趋势?刚才那么多嘉宾分享,包括大家都是行家里手,有没有一些新的看法?
陆浩川:关于这个问题说说我的感受,在嘉宾讲具体介绍的时候有说到本质。我们做线下比较多,从2015年切到儿童的板块,我们以前服务商业的,切到儿童板块之后接触到非常多的小朋友,但是我们看到了一波比较大的趋势。
我们服务线下儿童娱乐,研究了非常多的儿童愉快的板块,其实随着互联网发展这个板块非常传统。过去的一二十年基本上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小朋友玩的还是滑滑梯等很传统本质的东西或者一些玩具积木。
我们切进来之后发现,小朋友对数字化的东西还是非常感兴趣的,他们本质上还是玩的这些东西。因为他对数字化的敏感度随着线上电子化产品接触越来越多,所以他们在线下更期待于这样的产品。我们觉得小朋友不区分线上与线下,他对数字化天生的非常感兴趣去探索的。
我讲一个非常小的例子,我们在年在做线下客户活动的时候,小朋友看到电视机他都想去点。我做人机交互也做了10几年,在大人角度上来说其实不会有这样的意识,但是现在小朋友出生只要看到是屏幕都会点。
这个对我们从业者来说就要去适应小朋友从本质上去挖掘他的行为变化。我也觉得应对了刚刚非常多嘉宾在说的回归本质,因为不同年代出来的小朋友,一定程度上生理上还是这样发育的过程,但是他在心理或者环境影响层面上还是有非常大的变化,这个是我自己的看法。
邱锦国:我从2012年一直开始在做母婴行业,做过奶粉,做过电话、手表,做过母婴平台,现在做儿童智能牙刷,做儿童口腔。其实我感受还是蛮深的,我记得2012年做奶粉的时候,相对是很好做的,那个时候传统的竞销模式,互联网、线上线下都可以,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都相对比较好做。
但是现在虽然说二胎政策开放了,小朋友越来越多,但是家长也越来越厉害了。现在我们效果想把市场做好年度也越来越大,而且我们的同行也越来越多。
这个其实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但是正因为这样,我觉得反而能够让我们用起去做好产品。这就是我觉得升级给大家动力。但是这个动力能够让整个市场变得更好,所以我们在做自己产品的时候,我们协调看全世界的同行,到底如何去把产品做好,产品做好我觉得最重要的是真正为用户去想。
最后一位嘉宾分享的我特别认同,做产品一定要有情感,甚至有灵魂。现在的消费者其实他消费不是产品的功能,而是产品的体验,甚至于说产品的情感。所以这是我觉得所有做产品企业或者品牌应该去思考的一些问题。
郑小可:在座朋友有10年以上从业经验,我觉得对这个话题应该非常有感触,其实在过去很多年,不管是做内容儿童的投资,还是我们做后端的一些产品变现环节,你会发现可能5-8年我们在这个行业里面才会能感到一次巨变,那现在可能这个时间已经远远被缩短,可能三年,可能甚至更短,包括今天我们来这个论坛,发现同行有很多做非常新兴形态内容产品也好,或者新的APP也好,这种产品,其实都是发生非常快,特别是在新生代儿童细领域其实是更快的。
包括我们在做儿童内容的投资和做的时候你会发现对儿童年龄段定义有很大的变化,很多年前我们做儿童经常讲是0-12岁,后来变成0-10岁,包括到现在我们更精准的定位是0-8岁了。
因为新生代的孩子他们成长社会环境还有家庭教育的环境,已经完全不同了。这些孩子经常讲,他们思维模式也好,他们对事情的领悟力是非常高的。现在的8岁相当于过去12岁孩子对内容产品也好,对喜欢买的智能科技产品也好,需求完全是不同的。
我们经常在讲新生代孩子家长对这个市场变化带来最终的推动者,因为主要还是聚焦在85后和90后,这批家长我们都知道受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都是比较高的。
这些硬性条件就决定了他们在选择产品的时候,更注重品质。好的内容这些家长都愿意给孩子来去消费,包括他们消费的习惯完全不一样了。刚才我们讲到很多在做内容产品,你会发现现在很多家长主动的去为孩子做付费内容的喜欢,其实也是发生了很多变化。
因为很多年前我们做内容大家都喜欢免费,后来很低的价格去做付费,到现在转变为很多家长主动去为孩子做优质的付费内容,这个消费习惯其实也是完全不同的。可能相对于上一代家长更注重养,可能这一代家长我们觉得他更注重育,我们经常讲的科学化育儿、精细化育儿。
我们会发现广告对家长来说也不是起决定性因素的,因为他们有自己非常独特对产品的判断能力,包括对内容,有很好独到的见解。可能从新生代家长消费需求和消费习惯的改变来看。
还有一个全球化的趋势,我们公司今年已经上市四年了,我们一直在做整个亚洲市场儿童内容投资、制作发行包括到后期的衍生产品,其实一直在做。你会发现前20年我们都在深耕细作亚洲市场,可能近几年慢慢开始了全球化的布局。
那你会发现中国的家长随着现在正在获取内容的便捷,包括购买渠道的便捷,我们很多家长愿意给孩子去看很多海外优质的内容,包括去买很多海外优质的产品。我们国内其实好的内容和产品也慢慢在走向海外的市场。
主持人:说到育儿,我觉得宝宝树更有(话语权)。
王丹:其实宝宝树,大家都以为是做儿童方向或者怎么样,其实我觉得我们覆盖的年龄段广度决定着它不仅仅是做母婴或者婴童、儿童,它应该不在这个范围内去考量问题,而是我们更多考量的是孩子和父母之间的关系。
在这个关系上我们怎么去想,随着家庭消费升级以后为他们提供服务、产品和内容,这三个方向。所以宝宝树一直以来也在这个方向做拓展,时间有限,我就给大家举个特别简单的例子。
从产品的方向我们想到的是什么?比如说小孩他可能不爱洗手也不爱洗澡有的时候,就会出现这个问题,所以宝宝树更多的是洞察这一点,发现市场上又没有什么能够解决这个问题,那我们去研发一款什么样的产品?是一款氨基酸小孩儿能够拿捏软的香皂。这个香皂里面有一个玩具,它是透明的。所以小孩儿为了想要抓住那个玩具不停的搓肥皂。他就在水里面就像玩泡泡一样去玩这个东西。
更多的是做这件事,解决孩子的问题,也就是父母的问题。在内容方向也是这样,通过家长的学习,甚至说家长和孩子共同的学习来完成所谓的做生意讲的知识付费、变现等等这些东西。但是从他们那一端想这个问题的时候更多解决孩子和父母之间不一定是矛盾,他们共同成长的场景。
主持人:那婷婷诗教这边呢?
冯路法:因为我是刚从北京过来,在北京得到APP待了几年,一直服务于成年教育这一块。初次接触儿童教育这一块大概理解一下,其实产品是通用的都是一大类产品。其实经过这几年发展,而且新生代其实大家经常看到网上有这种95后、00后的分析报告。
其实在产品这一块,我们以往的选择是以产品的思维去做,给这些儿童做一个东西。我想在座的80后、90后小时候玩的玩具,你购买的渠道很少,只能是厂家生产什么你去玩什么。
这是一种做产品的思维,我做什么你只能用什么。根据现在大家对品质的追求,追求服务,现在在新生儿童做产品更重要的是从产品思维到服务思维的转变。包括刚才几位提的一些渠道也好,体验也好,或者购买也好,我们都是在做服务。
因为大家做的这些东西不只是教孩子做1+1=2,其实我们今天主要能做更好服务质量,能让1+1&2的概念。其实重点说的一句话,产品思维到服务思维的转变。这是我对新生儿童的理解。
主持人:感谢大家对新生代消费趋势的理解,其实家庭用户或者母婴用户属于代位消费,我们以前都是爸爸、妈妈决定的买什么、吃什么、用什么。但现在其实更多孩子有一些自主想法。比如说像我女儿一样的,最近一直在看汪汪队的水杯?我发现有一款是单博士(音)做的,但只有美国有,我还得折腾半天,问一群朋友有没有去美国的,我一个表妹说我已经回来了,没办法带,我只能代购买了一个,玩的就很开心。
你会发现,从父母购买意识到小朋友的购买消费决策,其实我就不知道各个品牌怎么看这个事情如何获取家长及孩子共同认可,这方面你们怎么去做这件事。
郑小可:如果一个好的产品能同时满足家长、孩子双重需求,本身这个产品就是一个好的产品,而且我觉得在一种程度上也能刺激潜在的需求和消费,包括我们在内容产品的时候,经常高频词第一个可能就是寓教于乐。但这个寓教于乐就是在满足小朋友可能觉得好玩、好看的同时家长又认可这个内容真的可以教孩子去学一些东西,包括孩子的情商、思维的培养方面。
这个产品就是我们在侧重两个方面,其实我觉得不管是小朋友看的卡通也好,绘本,包括用的产品,其实都是在帮助家长去解决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遇到一些问题,包括这是他们辅助的工具也好,可以这么讲。
包括刚才在听Gululu江总在讲他们的产品,其实就是在解决孩子喝水的问题。如果能解决这个痛点,就是同时满足家长的需求和孩子的需求,我觉得这个产品就非常棒。我今天还蛮粉丝这个产品的。这个是一个高频词寓教于乐。
第二个我们在做内容的时候经常会讲要做合家欢式的内容,就是我们经常讲的陪伴式的产品类型了。做这个也是希望除了孩子自己看动画片之后,后期的衍生产品也好,或者后期其他情绪的活动,孩子都愿意主动跟家长讲,包括他跟幼儿园的朋友们相互去讲这个产品的好,希望家长去买,同时也是希望家长第一时间跟孩子共同来看优质的儿童内容。
我们在第一时间让爸爸妈妈们对产品比较认可,比较青睐,在后期的时候更能锁定这些家长。刚才来的时候还蛮有幸碰到行业里面的一位老师,之前在聊说很多年前一起做过《喜洋洋》,我们当时是做电影的发行。
那个时候动画电影也是一个产品,为什么它比较成功?它就是陪伴式的,因为小朋友没办法独自走进电影院,必须说一个爸爸或者爸爸妈妈带他,这个时候票房就是呈1+1或者1+1+1的形式,可能比我们做10岁以上孩子有独立走进电影院观看的形式,这种产品其实更有爆点。最后的收益各方面都是非常好的,这是我们讲的合家欢产品的形态。
我在这儿更想分享的是,我们在做内容时会发现,不管是陪伴孩子看内容的,还是最后给孩子买产品的,可能妈妈的角色是更重一点。我们做这么多年内容,包括后期产品的时候你会发现一个很神奇的现象是什么呢?
本来这个内容可能最早主要是针对孩子来做,稍微附带的是给家长看。但是后来发现出来的衍生周边也好,或者是产品也好,家长也很喜欢,特别是妈妈很喜欢,有些卡通形象本身就很萌,也吸引了很多妈妈少女心去购买,这个对潜在的消费提出了很大的刺激消费的能力。
我们在选择很多内容的时候会更侧重于,我们是叫做核心人群0-8岁,他是不是也能吸引像年轻妈妈类产品的需求,举个例子像我们去年从日本拿了一个比较有名的IP叫香蕉喵。大家可以现在百度一下,它是在香蕉里的喵很可爱,它是有11只,有不同性格,不同特点的一只喵。
之前我们选这个形象是想做儿童市场的产品,但是做出来之后发现很多年轻的女性非常喜欢,包括我们在做很多市场宣传的时候,收获了大批的年轻妈妈的粉丝。后来我们在做产品的时候会发现本身是一个女性,可能更侧重这方面,爸爸更侧重给孩子买机器人益智类的产品。基本上就是我在这个行业里面对这个问题的见解。
主持人:搞定妈妈和搞定孩子,邱总更有发言权。
邱锦国:我一直做品,所以我对产品还是蛮有经验的,我之前一个产品,6个月的时间做处理,第三个月的时候销售额,当月的销售额就做到一千多万,做到行业第三名。我讲一下,我对产品这个理解,我认为一款好的儿童产品,其实只要解决两点。
第一,就是解决家长愿意买。
第二,解决小孩愿意用。
就这两点,大家想想,只要搞定这两点,所有的销售都没有问题。不管是小朋友说喜欢,怎么样,最终购买的还是家长,所以你要解决家长的痛点,第二个,最终是给小孩用,哪怕家长买回去,小孩用了一段时间以后,觉得不好了,就不可能持续用,这个产品也不可能产生这种口碑的传播,所以要解决这两个痛点,我现在的儿童智能牙刷,我就是这样去设计的。
第一,小孩不爱刷牙,不会正确刷牙。所以我们的牙刷跟我们的手机APP去连接,连接完以后,小朋友可以通过边玩游戏的形式边学会正确刷牙。刷完牙还能看到自己的得分,还能看到自己的排名,这个排名还可以用班级来做群组,还可以用学校,还可以看上海地区,全国,每一次刷牙正确度达到60%以后,系统还会给他奖励,这个时候家长还可以反过来给要朋友设置任务,如果说你一个月30天,20天刷牙的正确度都很高,我就给你什么奖励。所以它把小朋友的趣味性会调动起来,
第二,我们想象一下,家长有没有痛点,家长除了想让小孩学会刷牙以外还有没有痛点?有很大的痛点,什么痛点?比如说我们今天到场的人,你们知道你的小孩今天早上有没有刷牙,你们知道一个月之前的今天早上它有没有刷牙,什么时候刷的,刷了几次,刷的方式对不对,你们都不知道,这是家长的痛点。
我们的牙刷,哪怕家长两个月不回家,你都知道你小孩每天有没有刷牙,一天刷几次,什么时候刷的,甚至是刷的方式对不对。从产品端我们围绕家长和小朋友的痛点去研发。当然除了基础的功能以外,我们还有其他的配套服务,所以这就是我们牙小白去做产品的理解。
主持人:王总,我一直知道你们小时光的产品做的不错。
王丹:对,小时光这个产品,主要是针对三岁以上的孩子的家庭,它满足的主要是两件事情,一个是我们发现记录的功能,在孩子一出生,我们全部的家庭诚邀都会扑上去干的一件事,尤其是现在智能手机,短视频,又非常火爆的前提下。
所以我们以各种各样的形式,无论是贴纸、滤镜,甚至我还针对一些孩子的生活场景去把整个记录的功能做了优化。比如说上面有一个小鸭子,点它就会叫,特别小的小孩就会看你,会笑。这个就是我们需要在这个场景下捕捉孩子,这个场景的一个东西。所以这个是一部分。
另外一部分是阅读,亲自伴读的场景。这个场景小时光不仅仅做了线上,其实还发现了线上的这样一个环境,就是我们之前一直睡觉前等等,去给孩子讲本书,或者说是放一段别人讲的录音等等,这些事情。后来我们发现了个问题,我不知道那个绘本,大家有没有特别多的去看过,就是没有字,你给它讲什么。
很多家长就懵了,就是我念什么给你听,我到底让你看什么,就是稍微小一点,比如说三岁左右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你也不知道他到底在看什么,看得见什么东西,你给他念字的时候,你也不可能教它字。所以我们还有一个线下的部分,是教妈妈如何去读绘本。所以它整个形成了一个链条在这里面。
就是在这两个单点的地方,虽然不是一个看起来像牙刷,或者是产品一样的东西,但是实际上是落地到线上下,看起来是有产品依托的一类的服务,这件事情,我觉得跟大家其实是可以达成共识的,就是满足用户的单点痛点,在这件事情上,用户其实是孩子+家长。在这个年龄段,它们分不开的。必须达成一致,这些东西才能做的好。
主持人:最近特别有感知,孩子老要讲绘本,我打开了一个什么外国绘本,完了之后都是图,没有字。每次妈妈讲的时候,声情并茂,每次要哄他睡觉,完了我先睡觉。我讲的时候开始懵了,这里面没几个字,一念完就讲完了。孩子说再讲一遍,我说没了。因为就是几个字,都是图。
王丹:其实也可以教您一个特别简单的方法,很多时候我们都读绘本,都睡觉一读孩子就睡过去了。所以有的时候我们倡导的是,我们可以演绘本,就是你跟孩子一起演里面的故事,其实是没有区别的。
主持人:回去可以试试。
王丹:大家可以一起演一个鼹鼠的故事,演爸爸妈妈,大家演一遍,效果是一样的,也是沉浸在这个故事里的,对于我们家长来说,要学点什么道理,要学会什么东西,对于他来说,这个故事我明白了,我不能像里面,比如说男主角,我不能像这个小朋友一样打架什么的,他也就理解了,其实是一样的。
主持人:其实我发现孩子对某些故事还是特别的着迷,根本不厌,一天要讲800遍,比如说我们早上,今天早上还是讲了一个吃饭的故事,就是日本的绘本翻译过来的。就是吃饭翻来覆去就5页,就没了,就吃饭。就是不同的人,小动物在吃饭,没东西。就是它也会吃饭你会吗?就是类似这种。没可以讲的,但是它可以讲的,这件事我觉得对我来说触动还是挺大的,他怎么也讨厌。
我就觉得不同的内容或者说同一个内容,不同的演绎形式对孩子的感官刺激是不一样的。
王丹:对,就是我们的产品拿出来以后,不是大人认知的那个产品形式,我就要那么去使用。其实使用防酶也在后面,可以包装,可以衍生,甚至我真的觉得未来是否真的有一个类似于这样的产业链的服务都不可知,这个只是我们分享的一个经验。
主持人:这个肯定是有。冯总可以分享一下,唱古文,偶然一直在上学的时候就知道背,反正一天要背800遍,我每次都得都留堂,很长的出师表背到一半就忘了很正常,反正老师就让你背,背不完就默写。然后就天天考你这个。
冯路法:其实先讲一下这个渊源,就是说婷婷姐姐怎么做出来唱古诗,其实婷婷姐姐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她教孩子的时候她发现其实这也是一个很大的痛点,其实教孩子去背去学的时候枯燥,她不爱学这些东西,其实后来发现,偶然间他把一首先古诗唱出来,发现这个孩子会咿呀学这个东西。她觉得挺好,其实这个东西我们最初的时候,只是婷婷姐姐拿来去教自己孩子的。
后来发现这种形式是挺好的,我们就上到了喜马拉雅,发现这个市场反响还是不错的,大家都挺喜欢这种形式。之前的时候,我在接触这个行业的时候,也不是特别了解,但是我们之前举行了一次活动之后,我们有一个所谓的唱诗班都是一些小朋友,但是他们的表演对古诗词的,类似你说的出师表,对这个理解,还有里面一些当时的情景表演,一些状态的把控,真的是超乎我的想象。
我认为这个孩子能够学会这些古诗已经不错了,但是他们对这个古诗词的理解,通过唱和表演的一种形式得到了一种,比我们只是死记硬背的方式得到更高的提升。其实这个东西只是说让这个孩子学会这个东西的话,其实还不是不能的目的,我们重点还是想让孩子去思考理解这些东西,其实我们会不定期的举行一些诗画展,就是我们展开儿童的想象力,让他们根据这首诗或者是这首词,然后去画出来,看自己的想象力,就是说我们展览以后,发现每个孩子的想象力,都是不一样的。他们的想象真的很丰富,就是天马行空一样。
你理解的是这个样子,跟儿童的世界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做孩子就像1+1=2的概念一样,我们不止是教这个孩子去记住这首古诗,去记住它,去学会它。我们还让你去更高提升一下自己的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做到所谓的1+1&2的概念,就是不单单去让你记住它,学会它。这是我理解的。
主持人:这个我也很有感触,我觉得每个孩子都应该被 尊重。我记得有一次,我们孩子家里画东西,就是随便化了几下,就说爸爸看,这是鸡,就很难理解孩子看到的东西到底是什么样的。
我一直是带他去了一个动物园,去了一个迪士尼,就发现他记住非常多的东西,在我看来,在我小时候我觉得都记不住,可能现在的孩子接触的这种不一样了,比如说它现在看汪汪队,可能还有点厌烦,要不要看点别的,每次进入动画界面的时候,不是有选择吗。他说这个熊不错,我们家里其实挺抵制这个的。但是他就认识,我们可能没怎么让他看,就要认识这个熊,就要买这些玩具相关的。
所以这种科技类的东西,如何满足双向的需求,比如说很多家长会觉得说玩物丧志。一看商场,看到他们的产品就疯了,家长可能会拉着它说不要去,赶紧回家,伤害眼睛。或者说我们去传统的这种游乐园的时候你会发现,也有一些电子屏幕,但是我会发现很少有孩子玩。这个我觉得也是值得思考的,就是为什么有这样一个科技的东西,为什么不爱玩,反而家里的手机更喜欢一样。或者是有一些游戏的内容特别好,但是家长又很抵触,怎么去找到中间的这种平衡。
陆浩川:我们会切入线下的亲子场景的娱乐内容,其实也是我在三年前, 发现这个问题,因为那个时候乐园下面其实都是以电子类的,可能更偏电玩类,电子游戏机那种,其实也是传统的,偶然那个时候玩的电玩,厂家只是改了一下,给现在小朋友的形态。
但是我们那时候开始做这个产品的时候就觉得不行。因为一个是我自己尽管没小孩,但是从朋友的一个成长发展的角度来说,内容不是很好,另外一个我很多同学,尤其是国外回来的发现溜娃是刚需,但是没什么地方可溜,或者系商场里面这些配套设施都不好,没选择。小孩去玩嘛,我知道大家接触在座的应该非常有感触的,线下有时候摇摇车,这几年好点了,前几年的摇摇车都没办法看,巨破巨脏, 小孩就要去。
只是说我们从业者如何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就是我刚刚说的就是,从我们自己在做的产品的角度来说,抓小朋友的本质还是核心,我们其实在产品设计过程中,还是遵循小朋友的成长规律,或者是它在某个年龄段,为什么我们涂鸦做切入,2-6岁,他会不停的画画。
我们也有客户说,或者是有一些家长说,有什么好画,我们画的不便宜,十几块钱,一分钟至少一两块钱。不明白,但是小朋友的成长规律,他就需要表现他自己,或者是释放他的天性。
我们后面现在在研究一些教育的属性更强的原因,就是因为迫于家长的…小朋友在玩,不应该做太多家长希望他去字的事情,一个是没办法,但是另外一个是,我们是尝试去找中间的平衡点,就是说为什么做游戏化教育内容核心也是。
在这个点,小朋友现在很可怜,就是基本上从大班以后,都在上课。怎么给他提供更好的娱乐的东西,潜濡默化,又能让他学到东西,这个是我们一直在去研究的,而且我是想借这个机会,在做的同行,我们一直致力于想去做一个儿童产品类的用户研究的产业的小团体,或者是这样的事情,做一些本质的东西。而不是大家可能还站在大人的角度想很多从资本角度,或者是从市场的角度,但是也得考虑,那些我觉得都是辅助的,核心还是小朋友本身。
其实大家做的很多前几年,针对4-6岁小朋友玩的东西,现在只有3-4岁在玩了,因为我们说的小朋友5-6打王者了,4岁能玩吃鸡了,两三岁能打FPS这种我客户拿他儿子经常跟我说,这个就是快速的用户在迭代。家长也迭代,我们在座的产业里面的产品怎么能更好的服务,科学的服务。不是我们拍脑袋想,这个也不对,这块其实非常缺的,国外我之前读的数据,如何设计儿童数字化产品,这是一本国外的书,还要帮他翻译的。
我读了那个书之后才意识到,我们最早期的产品设计过程中是有原理的,但是我们大部分都是凭经验,没有一些理论依据,但是我觉得行业里面最缺的,国内其实儿童用户行为上,因为他没办法说,你也没办法给他做调研,当然一些在线的,很多时候做一些用户的数据分析,但是很多也是家长的数据。
主持人:都是研究家长的,你也是跟孩子较劲的,你现在也要加教育,也要满足父母的需求。
陆浩川:小朋友成长一定是有需要的,但是要融合的比较好。
主持人:其实现在很多这个行业里面,一方面刚才邱总说的,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不像早年前,一个破牙刷也能卖,现在不行了,得包装,得找代言,还得说故事,还得找跨界合作,最终这还不行,然后就竞品一堆。
这个时候会发现,我觉得可能不太像早年前,比如说像小伴龙那个时期,搞个APP,不管是它是骡子是马,有没有内容,有没有情怀不重要,你看他们内容总是后来才加入的,前面不知道怎么干的,不知道,不重要。先上了再说,完了之后可能有一个第一个一千万,这很容易。为什么?物质缺乏嘛。
本质上问题其实,获取这部分的用户,本身就是一个行业内可能比较根深蒂固的一个壁垒,就是获取新用户,可能大的公司也好,小的公司也好,其实也会获得这样一些问题,比如说针对现在的用户,对于IP,或者说很多内容,本质上很多公司在做IP,希望通过IP里获取用户,因为你有很多层面的东西,但是本质上来说,我的女儿对IP本身就没有忠诚度。
最早以前我发现她喜欢小猪佩奇,就觉得挺可爱,网上很多人会担心猪叫,我们是会了。后面的东西就不看了,最近一段时间特别想要去看超级飞侠,最近又看了汤姆猫你会发现这种形式,他也很喜欢,几乎没有忠诚度。米奇的东西从来没看过,去了迪士尼之后,就要肯看米奇,看什么玩具总动员,又要看什么其他的东西。你会发现这很多变,所以作为资深的IP的运营方,郑总有什么看法?
郑小可:问到这个话题的时候,我特别有感慨,因为跟在座的相比较起来,可能有一些同行是做产品的,可能他们只去做一些2C的环节,像我们做IP运营,我们经常讲我们痛并快乐着,就是我们既要做2B的市场,还要做2C的市场。
包括刚才极客爸爸说,我们做IP的时候,随着小朋友的年龄增长,这个是必须的,因为他的世界观也好,他了解的东西越来越多的时候,有些内容已经满足不了他的需求的时候,他一定会去学新的内容,对于我们这种IP方来说,我一定不是只做一个IP,我们是有IP库。
我们希望是满足小男生,小女生,包括不同类型的,我们都是要去做的。包括我们在做整个IP孵化到后期的运营的时候,我们刚才讲的说,2B的市场要做,2C的市场要做,2B的市场,你的内容怎么让平台买单,让电视台买单,小朋友才能看到,这样后期的衍生产品才有市场可以做。
包括我们有播出了,这些孩子如何能…我们希望牢牢的跟它们一种,让他们喜欢的关系,一定要从线上走到线下,就包括我们刚才唐总讲的,他们线下其实也有这种闪卡的互动,像我们做这种儿童的IP孵化,真的一定要线上走到线下,让孩子跟我们IP有实际的接触,有互动式的交流。
所以我们在做后期的产品变现的时候,除了这种衍生的周边其实也是算是跟我们这种2C端小朋友的互动之外,我们更注重的是做一些市场的,比如说我们在商场里有以我们这种IP形象为主题的乐园,包括我们会有一些亲子餐厅。
我们还有一些跟爸爸妈妈一起做的,像之前广东佛山做的加非跑的活动,这些都是跟亲子有关的线下的体验式。只有从线上到线下,整个结合起来,让我们的小朋友也好,让小朋友的家长一起对IP有这种黏性度,可能能深深的跟他们有一个捆绑。
2B的这种环节,其实我们也要经常跟同行的朋友一起去交流,在这也借这个论坛,也大家希望有更多的合作,如果大家未来内容需要寻求投资,需要发行或者是后端衍生品的合作,其实我们都非常欢迎大家来探讨。
主持人:说到孩子对IP的忠诚度,其实我们发现父母也是一个很好玩的类型,比如说像我这种男生,可能比较专情,比如说办信用卡,办建行的,就没有第二家银行。我用支付工具最多使用的也就是支付宝。
比如说我骑车只是骑摩拜。很多东西,叫外卖也只叫饿了么。对于很多妈妈就不太专情,反正我老婆喜欢各种品牌。然后我就会发现在某个领域,有那么一家公司,我们也知道,做了很久,但是后来从PC时代到移动互联网时代,又出现了一批。现在内容公众号又出来一批,你会发现这个市场机会难道真的有那么多吗?或者说这个事情怎么去思考,就是在获取新生代妈妈,或者说在整个产业布局层面上,我想听听宝宝树怎么去想这个事。
王丹:宝宝树从PC一直到现在,它服务的人群其实一直都没有变,只不过产品形态在不断的改变,包括商业模式也在不断的改变。大家可以一直理解我们的品牌,有点像中华老字号,这个没有办法。就是入场早,它占了一波老字号的红利,就剩给我们匾了。
我们对自己有一个定位,是最早我们定义自己是媒体,而不是平台。所以这个定位导致它一定程度上对品牌的宣传,PR等等,这些东西是弱化的,它全部的早期的用户的传播、所有的对外的口碑,其实都是通过这个用户一点一滴的,当时还没有微信,反正就是论坛发帖子,线下在小区里面一碰上就交流啊,这样做起来的。所以最早的时候,同城的关系是特别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大家现在看到,我们拉群,什么每一个小区都有自己的妈妈群。这个不用去想,同医院的就有同医院的群。这个东西当年的PC时代的时候,宝宝树早就洞察到这一点,所以我们一直把圈子,其实就是当年PC时代的,现在的社群做的非常的完善,以及我们现在认为,欧拉一个群,每天拿机器人往里面扔一点东西,卖点东西,维护着他们就可以了。其实不是的,欧觉得在这个地方线上线下结合是非常重要的。
可能觉得线下的成本很高,但是它是真的能够跟你的用户近距离接触,并且让它们认为你获客的一个抓手的方法。这是我们一个经验,之后宝宝树到了APP端,包括到了现在微信生态来了,大家就开始蜂拥的,前几年做公众帐号,现在做小程序等等这些事情。
大家都在去想,新的这些用户到底从哪来,很多时候我们在去尝试,因为我也负责小程序。我们天天都想,小程序最大的问题,就是新增和留存,留存本身就是即用即走的,根本就没有这个留存的概念在里面。
但是用我们APP时代老思想,怎么可能没有留存呢?你的用户下一次怎么来呢。所以我觉得在不同的时代,针对不同的渠道场景,其实就是APP,微信,这是不同的你的生态圈子,你要有不同的获客的一些手段。
比如说我们在微信生态里面,我们想做的是什么,我们更多的是想优化我们的产品,在两大微信生态的裂变的渠道上,一个是社群,一个是朋友圈,比如说在朋友圈我们就去做利己的传播,让别人看到你的东西。这些东西别人看多的,自然就会加进来,这就是你的新增,你在社群里面一定要去做利他的事情,像这些事情是我们总结处理的,根据不同的神态去做的。
其实整个用户现在都在面临着年轻化的状态,我们也在去想,尤其是我们这种老牌互联网企业的高层们,都是70后,肯定理解不了,我们90后妈妈又来了,他们每天都关心的是什么。他们是不是也王者荣耀呢。比如说过两天,用户下沉了,这些五线城市的用户他们都在干什么,大家都在摸索这件事情,我觉得是有一点。
我们很多时候再去研究年轻用户,去看报告,看什么东西,看打标签,我觉得没有必要,因为我虽然不是它,但是我们曾经都是它。你想你18岁的时候干什么了,22岁23岁生孩子,现在稍微大一点,28岁生孩子,那我们28岁的时候,我们在干什么。
其实没有区别的,它就在干那件事情,只不过之后,比说当时我们玩的游戏,可能现在变成王者荣耀了,变成旅行青蛙了,变成什么东西了。现在购物的场景,原来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现在消费升级以后,变的单点了,更加精准了等等。只是这样的变化。其实没有其他的变化。
如果我们再不了解用户的时候,你又不能成为它,你就找跟他一样的人过来,就干这一件事情,宝宝树最先开始,我们老板CEO是海归出身,他回到国内的时候,岁数已经很大了,不符合现在互联网的感觉。而且他是一个男性,他怎么去洞察这些用户,他怎么能够知道,光靠自己身边,比如说他的太太生孩子,可能不具有普世价值。
所以当时,宝宝树在创业的时候,王总找到了100个妈妈,直接拉到办公室里面来,挨个问,问最朴素的问题,当你发现100个妈妈,所有的这些朴素的问题最后大家都90%提到的事情就一定是你要去解决的事情。当时90%提到的就四件事,交流、记录、学习、购物。绝对不会变的,所以宝宝树从PC到现在,最基础的内核就是解决用户这四件事,其他都是商业模式,更加上层的,更多衍生出来的服务了。
我们自己有这么一个小小的方法论,不知道大家能不能有所借鉴。
主持人:底层的用户需求是不变的?
郑小可:对,它永远不变。
主持人:我们刚才也说到产品形态的竞争,其实极客爸爸还是有点话语权的,邱总。基本上在这里毫不夸张的说,所有说做儿童智能牙刷的都跟我们合作的,没合作的不是要凉,就是要往凉的路上走,能活下来的都不容易,属于一个全新的品类,其实在国内智能牙刷的普及力度很低,更何谈儿童,你面对着每年大量的新增用户,这样的产品要不要去做留存?要不要做品牌升级?要不要获客?如何跟渠道搞好关系?又如何自己去做用户运营?这方面怎么看?
邱锦国:其实刚才主持人讲了,我也挺感动的,那么多做牙刷的,今天就邀请了我。
其实可能也因为在做牙刷里面比较努力的,我是三年前开始做牙刷,我一直坚持做牙刷,当时为什么做牙刷?我其实一开始没想做牙刷,我打算做老人电话手表。已经研发了两个月,手表最后已经选型了,10个团队选出这个手表什么造型定下来就开模具了。
结果有一天早上10点半起床,我女儿起床找牙刷,那个时候她3岁,我丈母娘去帮她找牙刷。结果找到了牙刷,但是牙刷头是坏的,一下子给我了很大的灵感和启发。
后来我就开车到办公室只有15分钟,我就在想因为我家里人牙齿都不好,我再想未来是不是也跟我一样牙齿不好?其实还在抱怨,我觉得带我家女儿带的不好,为什么?居然牙刷都坏了不知道,说明平时肯定没有好好给我女儿刷牙。但我又不好意思讲,放在自己心理。
后来我就想能不能做一款牙刷让我女儿爱上刷牙,能不能做一款牙刷哪怕我不在家都知道她有没有刷牙。其实这个功能是用来监督我丈母娘的,所以我觉得这是用户的需求,带着这样的想法我做了牙刷。其实想象很美好,但是做的时候很残酷,虽然我是全世界第一批去做儿童智能牙刷的。但是到今天为止坚持在做的人并不多。因为这个市场未来很大,但是现在很艰难。
未来有多大?官方数据显示,中国从2018年开始,接下来四年时间,中国电动牙刷的普及率会从5%上升到18%,也就是说会有接近2个亿人用电动牙刷。这2亿里面其中有3000万左右是儿童,也就是说接下来四年时间会有3000万儿童用户用电动牙刷、智能牙刷,其实市场很大。但在这里面没有巨头,这是我们的机会,我们只要坚持,未来一定会很美好。
在做牙刷过程中我会发现,只是想给我女儿牙刷,我是想让她学会正确刷牙,我们就重新思考,当时为什么是要做这件事情。2017年底东方卫视《中国达人秀》的评委黄舒骏老师也投资了我们,加入我们团队以后。我们重新去思考到底应该做什么,发现我们要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所以发现我们要做更有意义的事情,我们在现在告诉别人在做泛口腔。
什么叫泛口腔?其实泛口腔这个词在三年前就提了,但是提的时候自己没想清楚要做什么,我一直在外面讲我叫泛口腔健康倡导者,到底倡导什么我自己也不知道。
但是去年开始我想清楚了我要做什么,泛口腔我们需要建立基于口腔以及口腔周边的产品、教育、医疗、服务、数据等综合型的健康体系。基于这样的一个想法,其实牙小白未来不简单是去做产品,他要做的可以讲的是一个平台,也可以讲是一个生态。当然,这是我们的梦想,围绕这样一个思想,我们重新开始规划所有商业模式、商业逻辑。
我们在产品端会以智能牙刷为主打,但是智能牙刷未来销售模式可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除了这些产品以外,我们很会在做教育。我也希望未来有更多IP高手,行业的同行能给我们支持,因为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谈了很多IP,在中国乃至世界口腔领域有IP吗?口腔领域没有,所以我希望未来牙小白能成为口腔里的IP,它能成为守护口腔的超能英雄,这就是牙小白。
我们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往往有做了很多卡通形象,包括漫画、音频、视频的东西也陆续在做,同时我们把它做成了一个体验中心。
这个体验中心就是科普中心,这个科普中心已经在上海、北京、合肥、南京、江西等地方已经有100家以上民营口腔机构里面科普专区全是我们在做,儿童诊室全都改装成牙小白的泛口腔体验中心。在6月30日在无锡市口腔医院也落户了第一家科普中心开始做教育了。同时,马上在南京口腔医院、江苏省口腔医院、苏州口腔医院都会去复制这样的模式,这就是教育。
未来我们想通过我们产品教育,还有医疗,现在已经有1000多家口腔医疗机构在我们平台,未来会承接这样的服务最终我们想给什么?最终我们想通过牙刷能有用户的刷牙行为数据,通过医疗机构,我们有用户的医疗服务数据,我们知道用户什么时候得了什么口腔疾病,去那边做了检测花费了多少钱。这些数据未来可以指导用户选择更适合自己的产品。
同时,这些数据还可以分享给我们同行,让他们去做更适合用户的产品,关键这些数据还有一个更大的价值可以贡献给国家、政府,让国家去做疾病预防。比如说我们可以知道上海3岁小朋友跟青岛3岁小朋友,他们对口腔的预防是不一样的。因为他们的生活习惯、水质、空气、饮食等等都是不一样的,这些数据谁有?这些数据现在谁都没有,我希望未来有一天我们会有。
简单总结一下,未来牙小白是希望做一家泛口腔健康大数据的公司,未来我们是想让中国人学会正确刷牙,并且有一天我希望在我们推动下,能够让中国人免费刷牙。这是我们想做的事情。
主持人:你觉得为什么老是干不过你的竞争对手?因为人家不是卖牙刷的,做教育的。做教育的公司你要知道为什么教育干不过别人?人家是卖牙刷的。所以你会发现这是一件很奇特的事情,我觉得这个行业里面特别怪的就是很多人敢于进来,叫勇敢。要有兴趣,刚才邓总说的勇敢还有热爱,我觉得这个很适合,我觉得不仅仅是孩子,创业者也需要。
你想想看一个做牙刷的整天跟你讲大道理,之后告诉你跟国家有关系,最终的时候说我想做教育。这就点很怪。所以你会发现创新的形势到底是什么?我觉得是无法具象的,我觉得的是无法捕捉的,但是你的目标用户痛点其实是很明确的。
所以在这个层面上,其实做内容的创业者很多。刚才邱总也说了打造IP,郑总都坐不住了,我是IP运营的,你怎么也搞这个?所以你会发现竞争对手不是同行,也不是竞品,最可恨的是这群对行业、东西不懂的,他老是来捣乱。我觉得这一捣乱,比如说做内容创业的,很多人也做,我也做唱古文,我也做古诗,我也得教孩子啥的。
但是总是干不过一些比如说像婷婷古文的,其实特别想问的是如何打造,以及如何获取这些用户的?头部IP怎么去打造的?这个很关键。
冯路法:宝宝树可能是一个老字号、老品牌,但是我们是一个新产品,我们也是属于先入场,我们也属于一个先行者。在这个行业我们也是一个头部的产品,我们项目先入场先机,我们其实重点是在产品打磨上。其实我们看到市场上已经有很多在讲古诗词、哲学,也有一些比如说做国学、语文的大电影,其实这个也是我没有涉及的。说明大家在这个市场里面现在马上也要进入一片红海状态,抢占这个市场。
我们怎么在留存和获客上?我们其实也在扩展自己的产品,婷婷诗教最早只有诗教,只是唱古诗,到后来的时候做了一部分扩展。只是一个古诗产品是不足以承载APP体量的,我们扩展做了一些唱顾问。把原来学的文言文或者课文也唱出来,这些都是我们上学必须要背诵的一些东西。做了这些东西包括传统文化里面还有成语,我们也都去做。
我们只是教了孩子去学一些古诗、古辞,我们其实不只是这样,我们想做一个生态,想做一个完整的生态,这就是我们服务延伸的扩展。我们其实还想做一些比如说像线下、艺术、诗画展,我们也想让孩子不只是去学这些东西,琴棋书画是中国的传统,我们肯定都想去拓展一下。还有留存刚才去做线下游乐场东西,寓教于乐,其实线上的产品夏总刚才说的玩物丧志这个东西,大家现在讲的都是寓教于乐。
我们其实不目前只是在线上做了一些比如说像之前小伴龙也好,或者是Gululu也好,现在大家看到所有产品其实缺乏不了一个东西是什么?互动、交流、陪伴,如果只是一个产品单单给你播放音频,然后让你去听,没有一个交互,没有一个交流,给孩子缺乏一种安全感,也没有更大的互动让孩子提升自己。
我们除了做APP寓教于乐东西,我们线下也做了一部分东西,我们做了一些卡牌游戏,我们都玩过扑克牌。我们是把一些古诗词做成这种扑克牌的形势,小朋友在玩游戏当中去学这些东西。这个环节既然大家不用怕孩子在Pad或者手机偷偷去玩游戏或者伤害眼睛。
我们也是想线上线下都去做一些寓教于乐的东西,我们现在主打的产品就是线下的故事卡牌的游戏,同时孩子和孩子之间去玩,也可以父母陪着孩子一起去玩。在游戏过程当中,家长和小朋友之间有一些互动,更快的去学习一些东西,这是目前做的一些东西。
主持人:又回到陆总这边,其实你们最早以前定位是商业赋能,做线下场景构建这个层面上,我认为你们获客没有什么泰达关联,现在发现关联还是蛮大的。比如说孩子不怎么去商场的,这个事情就很痛苦,你就商业机会了。在这个上面我们看得更远一些,两三年之后这个东西应该是什么样的形态,怎么样去满足当下消费者的需求?
陆浩川:关于获客我们是怎么看的?其实最早的逻辑在做的进来的时候希望通过内容,优质的赋能弊端前景过程当中挖掘亲子场景下面碎片化的流量,这个是我们最早的一个定位,跟玩线上的可能稍微有些不一样。尤其这几年开始线上的流量成本越来越高了,大家其实都在讲线上线下融合不是线上、线下都有,不区分都融一起,整个成本趋平了,甚至线下可能更低。
我们是希望通过在线下亲子场景,我们现在覆盖了全国超过1000家的儿童乐园、亲子餐厅,麦当劳也是我们客户,还有像新零售,新零售也是一个很大的,像孩子王、红孩子,像一些母婴店,这里面都有碎片化的流量。但以前这些流量存在弊端,客户那边线下也不懂线上运营、流量运营,可能最多推一点优惠啥的。很多优惠都不推,我们是希望把碎片化的流量全盘下来,我们来做一些运营商的事情,这是一个很大的逻辑。
也块正好契合到了现在用户对内容或者是对更好的线上软性服务更看重的窗口、时间,所以我们觉得可以正好把它用起来,早了也不行,晚了可能也不行。那你刚刚说到了关于未来这个场景下面是不是有?我觉得线下的体验性经济肯定会越来越强。
我们最近看了一个报告,尤其是90后、00后对线上的依赖更弱了,更希望去线下的社交或者体验的东西,当他们成为家长的时候也是一样的,会更关注线下的东西,包括线下目前看到的亲子配套服务,有非常大的趋势也在转型升级。跟前几年已经不一样了,像上海的奈尔宝也是我们客户,他做的比迪斯尼门票还贵,但是体验就是非常高大上。
这一波的趋势也在往二、三、四线往下走,因为我们服务非常多的亲子机构都在往下走。因为三、四、五线对更好体验东西是缺乏的,他没有什么地方好玩,其实有巨大的消费力。我们通过这样的一个模式形成一个好的优质内容闭环。
我的一个看法,谢谢。
主持人:感觉是家长有钱花不出去,是吧。非常感谢各位今天来极客爸爸跟CCG合作的儿童新生代产业高峰论坛,我们明年再见。这里预告一下我们将在10月份举办全球STEAM教育创新大会,会和亚洲最大的玩具展CKE合作,如果有感兴趣的朋友欢迎及时与我们沟通合作。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生代黑社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