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位化学的创始人维尔纳配位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要点有哪些

欢迎来到高考学习网,
免费咨询热线:010-
今日:1530套总数:5885151套专访:3372部会员:401265位
当前位置:
& 2017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教案:选3-2 分子结构与性质(含解析)
2017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教案:选3-2 分子结构与性质(含解析)
资料类别: /
所属版本: 通用
上传时间:
下载次数:28次
资料类型:
文档大小:1.07M
所属点数: 0点
【下载此资源需要登录并付出 0 点,】
资料概述与简介
第2节 分子结构与性质
1.了解共价键的主要类型:σ键和π键,能用键长、键能、键角等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
2.了解简单配合物的成键情况。
3.了解杂化轨道理论及常见的杂化轨道类型(sp,sp2,sp3),能用价电子对互斥理论或者杂化轨道理论推测常见的简单分子或者离子的空间结构。
4.了解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的区别。
5.了解氢键的存在对物质性质的影响,能列举含氢键的物质。
本节是选修3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高考在本节中的考点是:①共价键;②分子的立体结构;③分子的性质。其中共价键是一类重要的化学键,它使原子结合成可以独立存在的分子,共价键是现代化学键理论的核心,分子的立体结构和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也是理解分子结构与性质关系的重要内容。
考点 共价键
1.共价键的本质与特征
(1)本质:在原子之间形成共用电子对(电子云的重叠)。
(2)特征: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共价键的方向性决定着分子的立体构型,共价键的饱和性决定着每个原子所能形成的共价键的总数或以单键连接的原子数目是一定的。
2.共价键的分类
注意:①只有两原子的电负性相差不大时,才能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键,当两原子的电负性相差很大(大于1.7)时,不会形成共用电子对,这时形成离子键。
②同种元素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为非极性键,不同种元素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为极性键。
3.键参数——键能、键长、键角
(1)孤电子对
分子或离子中没有跟其他原子共用的电子对称孤电子对。
①配位键的形成:成键原子一方提供孤电子对,另一方提供空轨道形成共价键。
②配位键的表示方法
如A→B,其中A表示提供孤电子对的原子,B表示提供空轨道的原子。如NH可表示为,在NH中,虽然有一个N—H键形成过程与其他3个N—H键形成过程不同,但是一旦形成之后,4个共价键就完全相同。
①组成:以[Cu(NH3)4]SO4为例
②形成条件
中心原子有空轨道,如Fe3+、Cu2+、Zn2+、Ag+等。
配位体有孤电子对,如H2O、NH3、CO、F-、Cl-、CN-等。
易错警示  (1)共价键的成键原子可以都是非金属原子,也可以是金属原子与非金属原子。如Al与Cl,Be与Cl等。
(2)一般情况下,σ键比π键强度大,但有特殊情况,必要时须先进行键能计算,然后才能判断。
(3)判断共价键的极性可以根据两成键原子的电负性差值,电负性差值为0形成非极性键,差值越大键的极性越强,一般差值大于1.7时形成的是离子键。
(4)并不是所有的共价键都有方向性,如s-s σ键无论s轨道从哪个方向重叠都相同,因此这种共价键没有方向性。
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在所有分子中都存在化学键。(  )
(2)乙烯中既含σ键和π键,也含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
(3)NaCl中含有一个σ键。(  )
(4)CHN中含有一个σ键、三个π键。(  )
(5)共价键都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
(6)σ键比π键的电子云重叠程度大,形成的共价键强。(  )
(7)s-s σ键与s-p σ键的电子云形状对称性相同。(  )
(8)碳碳双键的键能是碳碳单键键能的2倍。(  )
(9)σ键能单独形成,而π键一定不能单独形成。(  )
(10)σ键可以绕键轴旋转,π键一定不能绕键轴旋转。(  )
(11)NH4Cl中存在离子键、极性共价键和配位键。(  )
提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题组一共价键类型的判断
1.[2015·福建福州一模]σ键可由两个原子的s轨道,一个原子的s轨道和另一个原子的p轨道或两个原子的p轨道以“头碰头”方式重叠构建而成。下列分子中的σ键是由两个原子的s轨道以“头碰头”方式重叠构建而成的是(  )
A.H2         B.HCl
解析 A项中H2中的σ键是由两个1s轨道形成的;B项中HCl中的σ键是由H的1s轨道与Cl的3p轨道形成的;C项中Cl2中的σ键是由两个3p轨道形成的;D项中F2中的σ键是由两个2p轨道形成的。
2.下列有关化学键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全部由非金属元素构成的化合物中肯定不存在离子键
B.所有物质中都存在化学键
D.乙烷分子中只存在σ键,不存在π键
解析 铵盐是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但其中没有金属元素,A错;稀有气体的原子本身就达到稳定结构,不存在化学键,B错;乙炔中存在3个σ键和2个π键,2个C—H键和碳碳三键中的1个键是σ键,而碳碳三键中的两个是π键,C错。
3.在下列物质中:①HCl、②N2、③NH3、④Na2O2、⑤H2O2、⑥NH4Cl、⑦NaOH、⑧Ar、⑨CO2、⑩C2H4。
(1)只存在非极性键的分子是________;既存在非极性键又存在极性键的分子是________;只存在极性键的分子是________。
(2)只存在单键的分子是________,存在三键的分子是________,只存在双键的分子是________,既存在单键又存在双键的分子是________。
(3)只存在σ键的分子是________,既存在σ键又存在π键的分子是________。
(4)不存在化学键的是________。
(5)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极性键的是________;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非极性键的是________。
答案 (1)②'⑤⑩'①③⑨'(2)①③⑤'②'⑨'⑩
(3)①③⑤'②⑨⑩'(4)⑧'(5)⑥⑦'④
解析 HCl中含极性键,N2中含氮氮三键,为非极性,NH3中含三个极性键N—H,Na2O2中含离子键和非极性键,H2O2中含极性键O—H和非极性键O—O,NH4Cl中含离子键、极性键和配位键,NaOH中含离子键和极性键,Ar中不含化学键,CO2中含极性键C===O,C2H4中含非极性键C===C和极性键C—H。
★总结提升
(1)在分子中,有的只存在极性键,如HCl、NH3等,有的只存在非极性键,如N2、H2等,有的既存在极性键又存在非极性键,如H2O2、C2H4等;有的不存在化学键,如稀有气体分子。
(2)在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存在离子键,有的存在极性共价键,如NaOH、Na2SO4等;有的存在非极性键,如Na2O2、CaC2等。
(3)通过物质的结构式,可以快速有效地判断键的种类及数目;判断成键方式时,需掌握:共价单键全为σ键,双键中有一个σ键和一个π键,三键中有一个σ键和两个π键。
题组二键参数及其应用
4.NH3分子的立体构型是三角锥形,而不是正三角形的平面结构,其充分的理由是(  )
A.NH3分子是极性分子
B.分子内3个N—H键的键长相等,键角相等
C.NH3分子内3个N—H键的键长相等,3个键角都等于107.3°
D.NH3分子内3个N—H键的键长相等,3个键角都等于120°
解析 如果NH3分子的立体构型为正三角形,则键角都应等于120°,而实际上3个键角为107.3°,立体构型为三角锥形。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键长越长,键能越大,分子越稳定
B.元素周期表中的ⅠA族(除H外)和ⅦA族元素的原子间不能形成共价键
C.水分子可表示为HOH,分子的键角为180°
D.H—O键键能为462.8 kJ·mol-1,即18 g H2O分解成H2和O2时,消耗能量为2×462.8 kJ
解析 键长越长,键能越小,分子越不稳定,A项错误;水分子中键的夹角为105°,C项错误;断裂2 mol H—O键吸收2×462.8 kJ能量,18 g水分解成H2和O2时,包含断裂2 mol OH键,同时还形成0.5 mol OO键、1 mol HH键,D项错误。
6.结合事实判断CO和N2相对更活泼的是________,试用表中的键能数据解释其相对更活泼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CO' 断开CO分子的第一个化学键所需要的能量(8.9) kJ·mol-1比断开N2分子的第一个化学键所需要的能量(941.7-418.4) kJ·mol-1小
★总结提升
分子的空间构型与键参数
键长、键能决定了共价键的稳定性,键长、键角决定了分子的空间构型,一般来说,知道了多原子分子中的键角和键长等数据,就可确定该分子的空间几何构型。
题组三配位键 配位化合物理论
7.以下微粒含配位键的是(  )
①N2H ②CH4 ③OH- ④NH ⑤Fe(CO)3
⑥Fe(SCN)3 ⑦H3O+ ⑧Ag(NH3)2OH
⑨[B(OH)4]-
A.①②④⑦⑧⑨
B.③④⑤⑥⑦⑨
C.①④⑤⑥⑦⑧⑨
解析 ①H+与N2H4中的1个N原子形成配位键;②CH4中只含共价键;③OH-中含极性共价键;④NH中H+与NH3中的N原子形成配位键;⑤Fe原子与CO形成配位键;⑥Fe3+与SCN-形成配位键;⑦H3O+中H+与H2O中的O原子形成配位键;⑧Ag+与NH3分子形成配位键;⑨[B(OH)4]-是3个OH-与B原子形成共价键,还有1个OH-中的O与B原子形成配位键。
8.(1)配位化学创始人维尔纳发现,取CoCl3·6NH3(黄色)、CoCl3·5NH3(紫红色)、CoCl3·4NH3(绿色)和CoCl3·4NH3(紫色)四种化合物各1 mol,分别溶于水,加入足量硝酸银溶液,立即产生氯化银,沉淀的量分别为3 mol、2 mol、1 mol和1 mol。
①请根据实验事实用配合物的形式写出它们的化学式。
CoCl3·6NH3________________。
CoCl3·5NH3________________。
CoCl3·4NH3(绿色和紫色):________________。
②后两种物质组成相同而颜色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
③上述配合物中,中心离子的配位数都是________。
(2)向黄色的三氯化铁溶液中加入无色的KSCN溶液,溶液变成血红色。该反应在有的教材中用方程式FeCl3+3KSCN===Fe(SCN)3+3KCl表示。经研究表明,Fe(SCN)3是配合物,Fe3+与SCN-不仅能以1∶3的个数比配合,还可以其他个数比配合。请按要求填空:
①Fe3+与SCN-反应时,Fe3+提供________,SCN-提供________,二者通过配位键结合。
②所得Fe3+与SCN-的配合物中,主要是Fe3+与SCN-以个数比1∶1配合所得离子显血红色。含该离子的配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
(3)某物质的实验式为PtCl4·2NH3,其水溶液不导电,加入AgNO3溶液反应也不产生沉淀,以强碱处理并没有NH3放出,则关于此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配合物中中心原子的电荷数和配位数均为6
B.该配合物可能是平面正方形构型
C.Cl-和NH3分子均与Pt4+配位
D.配合物中Cl-与Pt4+配位,而NH3分子不配位
答案 (1)①[Co(NH3)6]Cl3 [Co(NH3)5Cl]Cl2
[Co(NH3)4Cl2]Cl ②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 ③6
(2)①空轨道 孤电子对 ②[Fe(SCN)]Cl2
考点 分子的立体构型
1.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推测分子的立体构型
(1)理论要点
①价层电子对在空间上彼此相距最远时,排斥力最小,体系的能量最低。
②孤电子对的排斥力较大,孤电子对越多,排斥力越强,键角越小。
(2)价层电子对数的确定方法
其中:a是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阳离子要减去电荷数、阴离子要加上电荷数),b是1个与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提供的价电子数,x是与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数。
(3)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与分子立体构型的关系
2.用杂化轨道理论推测分子的立体构型
(1)杂化轨道概念:在外界条件的影响下,原子内部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重新组合的过程叫原子轨道的杂化,组合后形成的一组新的原子轨道,叫杂化原子轨道,简称杂化轨道。
(2)杂化轨道的类型与分子立体构型
(3)由杂化轨道数判断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
杂化轨道用来形成σ键和容纳孤电子对,所以有公式:
杂化轨道数=中心原子的孤电子对数+中心原子的σ键个数。
(4)中心原子杂化类型和分子构型的相互判断
3.等电子原理
原子总数相同,价电子总数相同的分子具有相似的化学键特征,它们的许多性质相似,如CO和N2。
等电子体的微粒有着相同的分子构型,中心原子也有相同的杂化方式。
易错警示  (1)杂化轨道只用于形成σ键或者用来容纳孤电子对,剩余的p轨道可以形成π键,即杂化过程中若还有未参与杂化的p轨道,可用于形成π键。
(2)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说明的是价层电子对的立体构型,而分子的立体构型指的是成键电子对的立体构型,不包括孤电子对。
①当中心原子无孤电子对时,两者的构型一致;
②当中心原子有孤电子对时,两者的构型不一致。
如中心原子采取sp3杂化的,其价层电子对模型为四面体形,其分子构型可以为四面体形(如CH4),也可以为三角锥形(如NH3),也可以为V形(如H2O)。
填表,VSEPR模型和分子(离子)立体模型的确定
3 1 4 四面体形  直线形   sp3
0 2 2 直线形
2 2 4 四面体形
2 2 4 四面体形
0 3 3 平面三角形
平面三角形
1 3 4 四面体形
0 4 4 正四面体形
正四面体形
0 3 3 平面三角形
平面三角形
1 3 4 四面体形
0 4 4 正四面体形
正四面体形
1 2 3 平面三角形
0 3 3 平面三角形
平面三角形
0 3 3 平面三角形
平面三角形
0 3 3 平面三角形
平面三角形
1 3 4 四面体形
1 3 4 四面体形
1 3 4 四面体形
0 4 4 正四面体形
正四面体形
0 4 4 正四面体形
正四面体形
平面正六边形
题组一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预测分子构型
1.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预测H2S和BF3的立体结构,两个结论都正确的是(  )
A.直线形;三角锥形
B.V形;三角锥形
C.直线形;平面三角形
D.V形;平面三角形
解析 H2S分子中价电子对数为4,若无孤电子对存在,则其应为正四面体构型,但中心原子S上有两对孤电子对,故H2S为V形结构;BF3中,价电子对数为3,中心原子B上无孤电子对,因此BF3为平面三角形。
题组二杂化类型与空间结构的判断
2.[2015·安徽合肥检测]关于原子轨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凡是中心原子采取sp3杂化方式成键的分子,其立体构型都是正四面体形
B.CH4分子中的sp3杂化轨道是由4个H原子的1s轨道和C原子的2p轨道混合起来而形成的
C.sp3杂化轨道是由同一个原子中能量相近的s轨道和p轨道混合起来形成的一组能量相同的新轨道
D.凡AB3型的共价化合物,其中心原子A均采用sp3杂化轨道成键
H2O和NH3中的O原子和N原子均为sp3杂化,但立体构型却为V型和三角锥形,故A项错误;sp3杂化轨道是由同一个原子的1个s轨道和3个p轨道形成的一组能量相同的杂化轨道,故B项错误,C项正确;BF3中的B原子为sp2杂化,故D项错误。
3.下列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和分子几何构型不正确的是(  )
A.PCl3中P原子采用sp3杂化,为三角锥形
B.BCl3中B原子采用sp2杂化,为平面三角形
C.CS2中C原子采用sp杂化,为直线形
D.H2S中S原子采用sp杂化,为直线形
解析 PCl3中P原子为sp3杂化,与NH3、NCl3中N原子相似,分子构型为三角锥形;BCl3与BF3相似,B原子为sp2杂化,分子构型为平面三角形;CS2和CO2相似,C原子为sp杂化,分子构型为直线形;H2S和H2O相似,H2O中O原子为sp3杂化,分子构型为V形,故H2S中S原子也是sp3杂化,分子构型为V形。
4.(1)[2015·江西南昌一模]在气态二氯化铍中有单体BeCl2和二聚体(BeCl2)2;在晶体中变形成多聚体,试画出各种存在形式的结构简图,并指出铍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
    单体BeCl2
二聚体(BeCl2)2 多聚体(BeCl2)n
结构简图:
 ________
 ________
杂化轨道类型:
 ________
 ________
(2)[2014·山东高考]石墨烯(图甲)是一种由单层碳原子构成的平面结构新型碳材料,石墨烯中部分碳原子被氧化后,其平面结构会发生改变,转化为氧化石墨烯(图乙)。
①图甲中,1号C与相邻C形成σ键的个数为________。
②图乙中,1号C的杂化方式是________,该C与相邻C形成的键角________(填“>”“<”或“=”)图甲中1号C与相邻C形成的键角。
③醛基中碳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是________;1 mol 乙醛分子中含有的σ键的数目为________。
(2)①3 ②sp3 < ③sp2 6 mol或6×6.02×1023个
解析 (2)①由题图甲中1号C原子采取sp2杂化,形成平面正六边形结构可知,1号C与相邻C形成3个σ键。
②题图乙中1号C原子除结合原来的三个C原子外,还与一个O形成共价键,故以sp3方式杂化,其键角小于sp2杂化时所形成的120°键角。
③—CHO中碳原子采取sp2杂化,1 mol CH3—CHO分子中含σ键数:3 mol(—CH3中的C—H键)+1 mol(C—C键)+1 mol(—CHO中的C—H键)+1 mol(CO)=6 mol,即6NA个。
★总结提升
中心原子杂化方式的判断
(1)根据分子结构式进行推断
杂化轨道数=中心原子孤电子对数(未参与成键)+中心原子形成的σ键个数
②中心原子形成σ键个数的判断方法
因为两原子之间只能形成一个σ键,所以中心原子形成的σ键个数=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数。
③中心原子孤电子对数的判断方法
a.依据经验公式进行计算,对于通式AX中心原子(A)未用于成键的孤电子对数=
;如SO中的孤电子对数==0、NH中的孤电子对数==0、HCN中的孤电子对数==0。
b.根据分子结构式推断出中心原子的孤电子对数。如HCN:结构简式(CHN),中心原子C形成两个σ键,C原子的四个价电子全部参与成键无孤电子对;H2O:结构式(H—O—H),中心原子O形成两个σ键,O只有两个价电子参与成键,还余四个电子形成两对孤电子对。
(2)根据分子的空间构型推断杂化方式
多原子(3个或3个以上)分子的立体结构与中心杂化方式的对照:
①只要分子构型为直线形的,中心原子均为sp杂化,同理,只要中心原子是sp杂化的,分子构型均为直线形。
②只要分子构型为平面三角形的,中心原子均为sp2杂化。
③只要分子中的原子不在同一平面内的,中心原子均是sp3杂化。
④V形分子的判断需要借助孤电子对数,孤电子对数是1的中心原子是sp2杂化,孤电子对数是2的中心原子是sp3杂化。
(3)根据等电子体原理结构相似推断
如CO2是直线形分子,CNS-、NO、N与CO2是等电子体,所以分子构型均为直线形,中心原子均采用sp杂化。
题组三等电子体、等电子原理的应用
5.下列粒子属于等电子体的是(  )
A.CF4、SO、PO、ClO
B.CO、N2、CO2、O3
C.SO2、O3、SO3、NO3
D.CO、NO、BF3、NCl3
解析 等电子体原子总数相等,价电子总数也相等。
6.通常把具有相同价电子数和相同原子数的分子或离子称为等电子体。等电子体的结构和性质相似(等电子原理)。有下列两个系列的物质:
系列一 CH4 C2H6 CO Y C2O W
系列二 NH N2H X NO Z N2
试根据等电子体的概念及上述两系列物质的排列规律,推断X、Y、Z、W可能是下列各组物质中的(  )
A.NO CO2 N2O4 CO
解析 根据各粒子所含电子数判断。
★总结提升
常见等电子体与空间构型
考点 分子间作用力和分子的性质
1.分子间作用力
(1)概念:物质分子之间普遍存在的相互作用力,称为分子间作用力。
(2)分类:分子间作用力最常见的是范德华力和氢键。
(3)强弱:范德华力<氢键CCl4>CH4
(5)HClO4>HClO3>HClO2>HClO
解析 ①s轨道最多可容纳2个电子;②同周期电负性最大的元素为ⅦA族元素。
由审题导引可知:A:H,B:C,C:O,D:Si,E:Cl。
(1)①、②、③、④分别为CO2、CH4、H2O2、CCl4,其中H2O2为极性分子,其他为非极性分子。
(2)C的氢化物为H2O,H2O分子间可形成氢键是其沸点较高的重要原因。
(3)B、A两元素组成苯,C、A两元素组成水,两者都为常见的溶剂,SiCl4为非极性分子,易溶于非极性溶剂苯中。
(4)BA4、BE4、DE4分别为CH4、CCl4、SiCl4,三者结构相似,相对分子质量逐渐增大,分子间作用力逐渐增强,故它们的沸点顺序为SiCl4>CCl4>CH4。
(5)这四种酸分别为HClO、HClO2、HClO3、HClO4,含氧酸的通式可写为(HO)mClOn(m≥1;n≥0),n值越大,酸性越强,故其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HClO4>HClO3>HClO2>HClO。
★总结提升
同一种元素的含氧酸酸性规律及原因
(1)H2SO4与HNO3是强酸,其—OH上的H原子能够完全电离成为H+。而同样是含氧酸的H2SO3和HNO2却是弱酸。即酸性强弱有H2SO3<H2SO4,HNO2<
HNO3。其他的有变价的非金属元素所形成的含氧酸也有类似的情况。如酸性强弱HClO<HClO2<HClO3<HClO4。不难得出:对于同一种元素的含氧酸来说,该元素的化合价越高,其含氧酸的酸性越强。
(2)如果把含氧酸的通式写成(HO)mROn的形式,成酸的元素R相同时,则n值越大,R的正电性越高,就会使R—O—H中的O原子的电子向R偏移,因而在水分子的作用下,也就越容易电离出H+,因此酸性也就越强。如H2SO3可写成(HO)2SO,n=1;H2SO4可写成(HO)2SO2,n=2,所以H2SO4的酸性强于H2SO3。而对HNO2来说,可写成(HO)NO,n=1;HNO3可写成(HO)NO2,n=2,故HNO3的酸性强于HNO2。而对氯元素所形成的几种含氧酸,可分别写成(HO)Cl,n=0;(HO)ClO,n=1;(HO)ClO2,n=2;(HO)ClO3,n=3,故其酸性顺序为HClO<HClO2<HClO3Mg>Cl2。
5.[高考集萃](1)[2014·课标全国卷Ⅰ]新制备的Cu(OH)2可将乙醛(CH3CHO)氧化成乙酸,而自身还原为Cu2O。乙醛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1 mol乙醛分子中含有的σ键的数目为________,乙酸的沸点明显高于乙醛,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4·课标全国卷Ⅱ]周期表前四周期的元素a、b、c、d、e,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的核外电子总数与其周期数相同,b的价电子层中的未成对电子有3个,c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其内层电子数的3倍,d与c同族;e的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但次外层有18个电子。回答下列问题:
①a和其他元素形成的二元共价化合物中,分子呈三角锥形,该分子的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分子中既含有极性共价键,又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是________(填化学式,写出两种)。
②这些元素形成的含氧酸中,分子的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的酸是________;酸根呈三角锥结构的酸是________(填化学式)。
(3)[2014·四川高考]X、Y、Z、R为前四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2是红棕色气体;X与氢元素可形成XH3;Z基态原子的M层与K层电子数相等;R2+离子的3d轨道中有9个电子。
①XY离子的立体构型是________;R2+的水合离子中,提供孤电子对的原子是________。
②将R单质的粉末加入XH3的浓溶液中,通入Y2,充分反应后溶液呈深蓝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14·浙江自选]维生素B1可作为辅酶参与糖的代谢,并有保护神经系统的作用。该物质的结构式为:
①以下关于维生素B1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只含σ键和π键
B.既有共价键又有离子键
C.该物质的熔点可能高于NaCl
D.该物质易溶于盐酸
②维生素B1晶体溶于水的过程中要克服的微粒间作用力有________。
A.离子键、共价键   B.离子键、氢键、共价键
C.氢键、范德华力
D.离子键、氢键、范德华力
答案 (1)sp3、sp2 6NA CH3COOH存在分子间氢键
(2)①sp3 H2O2、N2H4 ②HNO2、HNO3 H2SO3
(3)①V形 O
②2Cu+8NH3·H2O+O2===2[Cu(NH3)4]2++4OH-+6H2O
(4)①BD ②D
解析 (1)乙醛的结构式为,由此可知,—CH3、—CHO上的碳原子分别是sp3、sp2杂化。由于1个乙醛分子中含有4个C—H键、1个C—C键、1个C===O键,共6个σ键,故1 mol乙醛分子含有6NA个σ键。乙酸分子之间能形成氢键而乙醛分子之间不能形成氢键,故乙酸的沸点明显高于乙醛。
(2)由题意推出元素a、b、c、d、e依次是H、N、O、S、Cu。
①氢与其他元素形成的二元共价化合物中,分子呈三角锥形的是NH3,NH3中N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分子中既含有极性共价键又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是H2O2、N2H4。
②这些元素的含氧酸有HNO2、HNO3、H2SO3、H2SO4,分子的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的酸是HNO2、HNO3,酸根呈三角锥结构的酸是H2SO3。
(3)根据提供信息,可以推断X为N,Y为O,Z为Mg,R为Cu。
①NO中N有一对孤电子对,NO的立体构型为V形。Cu2+的水合离子中,H2O分子中O原子提供孤电子对。
②该反应生成了[Cu(NH3)4](OH)2配合物。
(4)①根据维生素B1的结构式可知该物质含有离子键、共价键,故A错,B项正确;该物质中阳离子与阴离子之间的晶格能小于Cl-与Na+之间的晶格能,熔点应低于NaCl,故C项错误;该物质分子中含有—NH2,易溶于盐酸,D项正确。
②维生素B1分子中有—NH2、—OH官能团,可形成氢键。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并提供证据(),三个工作日内删除。
其他相关资源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6 - 2016 高考学习网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图文】配位化学的奠基人――维尔纳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配位化学的奠基人――维尔纳
上传于|0|0|文档简介
&&化学史校本课程
大小:165.5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 【答案带解析】(1)配位化学创始人维尔纳发现,取COCl3o6NH3 (黄色)、CoCl3o5...
(1)配位化学创始人维尔纳发现,取COCl3o6NH3&(黄色)、CoCl3o5NH3(紫红色)、COCl3o4NH3(绿色)和COCl3o4NH3(紫色)四种化合物各1mol,分别溶于水,加入足量硝酸银溶液,立即产生氯化银,沉淀的量分别为3mol、2mol、1mol和1mol.①请根据实验事实用配合物的形式写出它们的化学式.COCl3o6NH3______,COCl3o5NH3______,COCl3o4NH3(绿色和紫色)______.②后两种物质组成相同而颜色不同的原因是______.③上述配合物中,中心离子的配位数都是______.(2)向黄色的三氯化铁溶液中加入无色的KSCN溶液,溶液变成血红色.该反应在有的教材中用方程式FeCl3+3KSCN═Fe(SCN)3+3KCl表示.经研究表明,Fe(SCN)3是配合物,Fe3+与SCN-不仅能以1:3的个数比配合,还可以其他个数比配合.请按要求填空:①Fe3+与SCN-反应时,Fe3+提供______,SCN-提供______,二者通过配位键结合.②所得Fe3+与SCN-的配合物中,主要是Fe3+与SCN-以个数比1:1配合所得离子显血红色.含该离子的配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③若Fe3+与SCN-以个数比1:5配合,则FeCl3与KSCN在水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FeCl3+5KSCN=K2[Fe(SCN)5]+3KCl.
(1)①1molCoCl3o6NH3只生成3molAgCl,则1molCoCl3o6NH3中有3molCl-为外界离子,钴的配位数为6,则配体为NH3和Cl-;
1molCoCl3o5NH3只生成2molAgCl,则1molCoCl3o5NH3中有2molCl-为外界离子,钴的配位数为6,则配体为NH3和Cl-;
1molCoCl3o4NH3只生成1molAgCl,则1molCoCl3o4NH...
考点分析:
考点1:配合物的成键情况
相关试题推荐
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C同主族,B、C、D同周期,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B是短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主族元素.试回答下列问题:(1)C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2)A、B、C三种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填写离子符号).(3)CA2与D元素的单质在水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4)C元素常见的化合价有-2、+2、+4、+6等,C与B或D均能形成各原子(或离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的化合物,请你大胆猜想,分别写出其中两种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
现有部分短周期元素的性质或原子结构如下表:元素编号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TM层p电子数比s电子数多2个X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Y常温下单质为双原子分子,其氢化物水溶液呈碱性Z元素最高正价是+7价(1)元素T的原子最外层共有______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写出X原子的电子排布式______.(2)元素Y与氢元素形成一种离子YH4+,写出该微粒发生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3)元素Z与元素T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列表述中能证明这一事实的是______.a.常温下Z的单质和T的单质状态不同b.Z的氢化物比T的氢化物稳定c.一定条件下Z和T的单质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4)探寻物质的性质差异性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T、X、Y、Z四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中化学性质明显不同于其他三种酸的是______,理由是______.
X、Y、Z、Q、E五种元素中,X原子核外的M层中只有两对成对电子,Y原子核外的L层电子数是K层的两倍,Z是地壳内含量(质量分数)最高的元素,Q的核电荷数是X与Z的核电荷数之和,E在元素周期表的各元素中电负性最大.请回答下列问题:(1)X、Y的元素符号依次为&&& 、&&& ;(2)XZ2与YZ2分子的立体结构分别是&&& 和&&& ,相同条件下两者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的是&&& (写分子式),理由是&&& ;(3)Q的元素符号是&&& ,它属于第&&& 周期,它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在形成化合物时它的最高化合价为&&& .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a、b、c…为部分元素.回答下列问题:afgbcehdj(1)请写出上述元素d3+的核外电子排布式______;(2)b的一种氧化物与a、g形成的化合物发生反应可产生气体,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3)请比较c、e、f三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______(写元素符号);此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______(写元素符号)(4)e、j两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合物的化学性质相似,请写出e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合物与a、c、g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1932年美国化学家鲍林首先提出电负性的概念.电负性(用X表示)也是元素的一种重要性质,下表给出的是原子序数小于20的16种元素的电负性数值:元素HLiBeBCNOF电负性2.11.01.52.02.53.03.54.0元素NaMgAlSiPSClK电负性0.91.21.51.72.12.33.00.8请仔细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预测周期表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应为______;估计钙元素的电负性的取值范围:______<X<______.(2)根据表中的所给数据分析,同主族内的不同元素X的值变化______;&&简述元素电负性X的大小与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之间的关系______.&&(3)经验规律告诉我们:当形成化学键的两原子相应元素的电负性差值大于1.7时,所形成的一般为离子键;当小于1.7时,一般为共价键.试推断AlBr3中形成的化学键的类型为______,其理由是______.
题型:解答题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满分5 学习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弦理论创始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