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类联考的专业有哪些专业?

&p&非985,211院校,非王牌专业,跨学校,跨专业,跨地区,,今年人民大学MPACC拟录取。说这些除了增加点自己扯的说服力之外,也想告诉大家没什么不可能,有梦想就去争取&/p&&p&总的来说,逻辑是一门考查思维的科目。真正考试的时候的题和模拟题的差距还是很大的,实际上,如果没有通过系统的学习完成思维的提高,你的逻辑分数和一些聪明点的裸考考生不会有太大差距。所以一定要通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真题的磨练逐步形成相应的做题策略。&/p&&p&关于老师,实际上mpacc的逻辑界没有一个老师可以纵横捭阖,一统江湖。每个老师有各自的优缺点,自己准备的买了好多书,从中吸取各个老师讲的好的地方,最后也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做逻辑的策略。个人认为这就是我所谓的思维的提高。当然自己也走了不少弯路,把自己的经验分享给大家,希望有所帮助。&/p&&p&第一阶段:开始准备复试到暑假&/p&&p&目标:了解题型,夯实基础&/p&&p&决定要考研之后就报名参加了跨考的课程,所以第一阶段主要是是跟着跨考的逻辑课程走,主讲老师的徐永发。在徐老师的带领之下了解到了题型,学会了形式的逻辑的基础知识,对论证逻辑有了一定的认识。&/p&&p&你需要这几样东西&/p&&p&1.
跨考的逻辑教材:是跨考的内部教材,就一个很小的本本,体量小,代表性强。推荐做2到3编。一本书做很多遍在mpacc备考的过程中非常常见,因为知识点本来就不多,关键是熟练和理解,一本好书做一遍就等于是浪费。当然,如果你报了其他考研机构的的辅导也可用其辅导教材,毕竟能和课程配套的教材会更有效果&/p&&p&附上链接:&a href=&///?target=http%3A///p/&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考研专业 】2015管理类联考逻辑学基础阶段资料免费下载&i class=&icon-external&&&/i&&/a&(这个链接是我后来在网上找图的时候找到的,自己直接用的机构发的练习册)&/p&&p&2.
普通逻辑:许老师给我推荐的神书,复习到最后的时候有不理解额部分都会看一看,系统而全面的讲述逻辑学的基础知识,只需要看第2458共计4章的内容,字字精华。&/p&&img src=&/8eda0c37ba869adedf84c_b.jpg& data-rawwidth=&204& data-rawheight=&20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04&&&br&&p&3.
批判性思维:罪过,这本书只读了两遍,导致现在已经没什么印象,这本书既有利于论证逻辑的作答也对写作文有好处,值得一看&/p&&img src=&/cf6e2ddab14c4ad3f151c_b.jpg& data-rawwidth=&204& data-rawheight=&30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04&&&br&&p&4.
自己的笔记:逻辑的知识点本来就不多,通过记笔记能让你对知识有一个更好的梳理,而且也有助于自己的复习和提高。&/p&&p&第二阶段暑假&/p&&p&目标:分题型练习,巩固提高&/p&&p&我在这段时间的学习开始逐步脱离老师,因为暑假时候有新进班的同学所以老师的讲授会更偏重基础,也会听课但自己一定会底下放本练习册做。&/p&&p&你需要这些&/p&&p&1.
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核心教程:这本书是一本包括整个管理综合的书,其中逻辑的部分由陈慕泽大神编写(一会儿在介绍这个大神),单数需要有一定的逻辑基础,最适合整理检验第一段的学习成果,同时开启下一阶段的学习,建议多做几遍。&/p&&img src=&/7b62b2374f74cfbaacd74c_b.jpg& data-rawwidth=&204& data-rawheight=&28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04&&&br&&p&2.
老吕逻辑(二选一):因为前期形式逻辑的基础打得好所以根本没看老吕的形式逻辑,跟我的做题不是一套思路(其实到后期我的思路已经和任何一个老师都不同了)。但是老吕的论证分析确实有一套,主要他是分题型来讲,适合这个阶段的提高过程。&/p&&img src=&/6d412b33f8ff2f45c4d55_b.jpg& data-rawwidth=&204& data-rawheight=&28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04&&&br&&p&3.
陈慕泽的书(二选一):老实说这本书没用过,但这个人的名字足以让我推荐这本书,陈沐泽是人大逻辑系的老师,真题其实都是他们同事出的。他也是所有考研老师里面唯一一个能每年都给出正确答案的老师。值得推荐&/p&&img src=&/57bfa5fb7f16ba_b.jpg& data-rawwidth=&204& data-rawheight=&30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04&&&br&&p&4.
自己的笔记:这个时候的笔记应该涉及到每种题型的应对措施和解决技巧,同事应该对逻辑基础知识用到一个更加娴熟地步。&/p&&p&第三阶段9,10月份&/p&&p&目标:真题!真题!&/p&&p&真题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真题永远都是你最好的参考书,这个阶段是整个考研复习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阶段,如果复习的时间不够那么其他阶段都可以战略放弃,唯有这个阶段不能放弃,就算你只剩一个星期的时间复习,也得抽出时间把真题好好做做。&/p&&p&你会需要这些&/p&&p&1.
陈慕泽的历年真题权威详解:唯一一本不需要担心他给的答案会不会出错的真题。对于这套真题一定要好好利用,一般来说要做三到四编。第一遍自己做,严格按照时间完成,第二遍比对答案,整理正确答案的思虑,第三遍整理错误答案错在哪里,最后可以所有真题按照论证过程的特征进行分类,并为不同的类别制定相应的解决策略。&/p&&img src=&/8bb9fc60a4bd66d4722cadb_b.jpg& data-rawwidth=&204& data-rawheight=&28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04&&&br&&p&2.
逻辑临考冲刺,没有解析,答案有错,唯一的好处的比较全,历年的真题都有。做的时候直接做真题就行,前面的知识点不用理会&/p&&img src=&/4eba23648aff4c1d0a4bef_b.jpg& data-rawwidth=&204& data-rawheight=&28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04&&&br&&p&3.
GCT真题:这一部分就算是面对资深玩家把,因为真题确实有限,如果把所有的真题都做熟之后,不如抽出时间来做做这个真题找找手感&/p&&img src=&/4ee25acb39f34cd4fa999e_b.jpg& data-rawwidth=&204& data-rawheight=&25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04&&&br&&p&4.
大纲的解析:9月份左右会出大纲,这时候每个考研机构都要出大纲解析,这时候一定要关注,防止要有什么变化。&/p&&p&5.
自己的笔记:像之前所说,最后一遍做真题的时候,要整理出不同论证过程的题目的应对策略。做完这几部工作之后实际上你对真题的把握已经超过了部分水平不高的逻辑老师,千万不能偷懒。&/p&&p&第四阶段:11,12月份&/p&&p&目标:复习与模拟&/p&&p&在这个阶段你的知识已经掌握的差不多,并且也能熟练的运用,对真题也有了深层次的理解。这个时候就需要你不断模拟,同时整合和修正自己的逻辑做题策略。&/p&&p&1.
高教版最后冲刺10套卷:这套题简直就是差评,答案有不少错误,水平不够很容易被误解。但是这本书确确实实由命题组编写,从一定侧面反映了命题人的出题思路。建议高段位的选手使用,低段位的选手也可以和大神们一起用这本书,让人家帮你找找答案中的错误,别被错误答案误导。&/p&&img src=&/236fc401_b.jpg& data-rawwidth=&204& data-rawheight=&28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04&&&br&&p&2.
陈慕泽420题:这本书比较难,但是对论证分析的把握十分到位,虽然和真题的出题方向有一定偏差,但仍不失为一本十分好用的模拟题。&/p&&img src=&/8dfb38ee3c9_b.jpg& data-rawwidth=&204& data-rawheight=&30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04&&&br&&p&3.
终极密押4套卷,逻辑部分来说中规中矩。没什么好说的,一定要严格把握时间,不要超时。&/p&&img src=&/6ad6fa355ee_b.jpg& data-rawwidth=&276& data-rawheight=&20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76&&&br&&p&4.
自己的笔记:这个时候你已经可以吧以前记的笔记整理吸收,不断完善自己的做题策略,相信我,如果你真的踏踏实实做完上述这些步骤,你的对逻辑的理解已经好于很多正经的逻辑老师。上考场就像在已经写好的录取通知书签字一样,so easy&/p&&p&最后再补充一下,其实我特别不喜欢赵鑫权的书,虽然他的精点卖的真好。个人并不推荐;但也有例外,如果你的目标只有200分,智商也还可以,那其实一本精点加几套真题就基本够了。&/p&&p&自己码字,有疏漏的地方恳请理解。其实写的过程中觉得还有很多问题想说(比如评价一下接触过的逻辑老师,如何评价考研机构的课程),但本着不跑题的原则还是精炼了自己的答案。如果有什么问题希望再单独题一个问题,评论区并不是一个交流的好地方,也不方便其他朋友提出观点。最后,如果赞太少咱就不出来嘚瑟了,码字真的挺累的。祝大家考研成功! &/p&
非985,211院校,非王牌专业,跨学校,跨专业,跨地区,,今年人民大学MPACC拟录取。说这些除了增加点自己扯的说服力之外,也想告诉大家没什么不可能,有梦想就去争取总的来说,逻辑是一门考查思维的科目。真正考试的时候的题和模拟题的差距还是很大的,实际…
按12月末考研时间来算,正常管理综合需要大约5~8个月的复习时间,当然也有很多同学两三个月就拿下名校的故事,因为199管理综合考的是数学(75分)逻辑(60分)写作(65分)满分加起来200分,外加剩下的科目英语二100分,如果是数学和英语基础比较不错的同学,只需要简单的系统复习再做几套真题拿下220+很有可能,如果你是这一类人,那么不要浪费时间往下看,我写的复习计划更适合那些基础一般的同学。&br&&br&数学:&br&机工&b&《数学分册》&/b&&br&推荐给数学基础十分差的同学,题比较简单,加信心值必备,是打基础阶段的备考资料,复习时间最好在离考试还有5~8个月前。&br&&br&机工&b&《数学精点》&/b&&br&强烈推荐。难度较分册上一阶层,提高了做题的难度和精度,复习时间争取在考试3~6个月前。&br&&br&陈剑&b&《考前冲刺》&/b&&br&难度更上一阶层,适合拔高的同学在考前的最后两个月做的难题,不做也可以。&br&&br&&b&《真题》&/b&&br&最后一个月的时间,不要再做任何其他的模拟题,就把心思好好的放在最近几年的真题上,因为考研无非就是出题人考你的思维,而模拟题参差不齐,只有真题才是最能体现出题人思维的卷子,最好掐时间做,把做错的题反复推敲。&br&&br&逻辑:&br&&b&《海滨逻辑》&/b&系列&br&形式逻辑简单易懂,独特的海滨逻辑体系让人眼前一亮,相比较机工的传统逻辑复习资料更好,不过日常逻辑十分一般,对于条件允许的同学推荐日常逻辑看机工,形式逻辑看《海滨》。&br&&br&&b&《真题》&/b&&br&同样是真题,仔细做认真做掐时间做,逻辑更不要做一些所谓的模拟题,很多错题有争议的题坑起来不要不要的,最后的一两个月逻辑就做真题然后把之前的复习资料再顺一遍,足矣。&br&&br&写作:&br&机工&b&《写作分册》&/b&&br&写作这东西拼的是天分和手速,只要不跑题基本都是平均分,所以有一本复习资料足够了,其实最重要的不是背了多少模板,买了多少多少本复习资料,而是临考前几个月能不能每星期都坚持写两篇,把你所背诵的内容真正的融入到你的文章中,大作文拼的是手速和中心思想,所以一定要把握中心思想,只要围绕着中心思想,你一篇文章怎么也不会低于平均分,而小作文基本就是逻辑,学习逻辑的时候下点功夫,自己再多看几篇多写几篇,建议不要把太多心思放在这里,但也不要完全不管,要在能拿到平均分的前提下再争取高分。&br&&br&英语:&br&&b&《蒋军虎》&/b&系列&br&英语二领域基本被蒋老师垄断了,他的复习资料也的确是很不错,从词汇,长难句,作文再到阅读都面面俱到,建议基础不好的同学买一个全套从词汇开始复习,也可以在淘宝里买一套网课配合着资料一起看,英语是个慢功夫,你想从基础为零,用一两个月的时间达到高分这基本不可能,所以最重要的是坚持学习,每天都有一点提高,同样是真题更要以句子为单位的分析,英语这东西和你四六级考了多少分没关系,和你高考考了多少分也没关系,它只与你自己有关,如果你养成了每天都背单词做句子做阅读的习惯,并能坚持个大半年,你没有大提高是不可能的。&br&&br&给大家提个醒,做联考的时侯&br&&b&一定要加快速度&br&一定要加快速度&br&一定要加快速度&/b&&br&重要的事要说三遍&br&&br&没有速度,你最后的作文基本写不完,建议数学在60~70分钟内一定做完,就算当时有不会的也要蒙一个答案做个记号,如果最后还剩下时间再回去做,切勿钻牛角尖。逻辑要在60分钟内做完,两分钟一道题,最后争取给作文留60分钟,因为你审题加思路最起码还要五分钟,留给两篇1300字的作文的时间基本也就是只剩下50分钟左右,你完全可以想象到这个时间有多紧,我做题比较慢就吃过这个亏。&br&&br&说些题外话,Mpacc(会计专硕),Maud(审计专硕),Mils(图书情报专硕)在2009年左右是在职硕士和现在的MBA(工商管理硕士)类似只有学位证,没有毕业证。从2009年开始,应届生可以报考,有学位证和毕业证,学硕偏理论,专硕更重实践,国家想要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也就是动手能力强的人才,专硕的培养也是借鉴了西方教育体系里的硕士,所以当你选择了专硕的时候,基本就是选择了一条正确且性价比很高的道路,往小了说是自己要考研究生,往大了说是走在国家的政策上,往洗脑了说要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尽一份力,并且学制比较短大多数都为两年,正常应该是学习一年,实习一年, 而现在很多学校因为刚招收专硕而达不到这个理想的标准,不过慢慢都会好起来的。刚开始专硕是大冷门很少有人报考,所以一些985,211的院校都是很低的分数就能录取,随着前几批的学生已经毕业,在认可度方面与学硕没有什么区别,导致报考的人数也在逐年攀升,极其容易扎堆,有的学校今年新招生几十人报考,明年可能就几百,走不了一志愿调剂还不容易,这一系列的因素导致其偶然性十分大,所以报考学校的时候一定要以自己的水平为参考再谨慎考虑。&br&&br&&b&在专硕的这条路上,你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选择或许远比努力重要。&/b&&br&&br&还有我是不会随便告诉你上文所提到的那些复习资料在当当网上要比实体书店便宜将近三分之一的哦,表情可爱*^o^*括号不要再在私信里叫我学姐(?oˇ?ˇo?),我是纯纯的东北汉子,只不过喜欢卖萌(?o??o?) ?,姓帅名哥,要提问的直呼我大名就好,我这人就讨厌客气!&br&&br&最后祝学弟学妹们金榜题名!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就交到你们身上了!&br&&img src=&/bf02a1e81eb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3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bf02a1e81eb_r.jpg&&
按12月末考研时间来算,正常管理综合需要大约5~8个月的复习时间,当然也有很多同学两三个月就拿下名校的故事,因为199管理综合考的是数学(75分)逻辑(60分)写作(65分)满分加起来200分,外加剩下的科目英语二100分,如果是数学和英语基础比较不错的同学…
&p&在回答你的问题前,提醒一句,专硕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了,光凭努力无法保证考取了,不可控的因素太多了。如果下定决心要考会计的研,推荐会计的学硕,学硕难上手,但是录取概率要大一些,或者说学硕一分耕耘就会有一分收获,专硕就不是这样了。按我的理解,对于MPAcc和Maud来说,前期准备只占50%,临场发挥占30%运气占20%,智商正常的话,考225(今年大部分省区放水不讨论)问题不大,但230就已经不那么容易了,大家水平区间就是这5-10分。&/p&&p&如果你打定决心要考,那么你接着看下去:&/p&&p&1.数学,这是最基础的一块,错1-2个是可以接受的范围,教材我用的是黄皮的数学高分指南&/p&&p&2.逻辑,这可能是一战同学最薄弱的一环了,可以这么说,和数学不同,同等智力的考生,一战绝对不如二战,就我自身而言,对于考点的理解,两年完全不同,今年逻辑较难,我拿了满分,去年较容易,我只拿了52分。教材的话有两本,一本是赵鑫全的逻辑精点,请务必刷两遍以上,另一本是老吕的逻辑辅导书,这本看看就行了,本身题也不多。题目选一本即可,我用的人大600。&/p&&p&3.作文,作文分两块,有效性先去看一下答题套路,但不要背模板,注意每段言之有物,这一块你去B站,搜MBA大师,作文讲解非常不错(不是广告哟),议论文部分注意切题,写作角度要从企业角度,一元问题谈价值,二元问题谈关系。我没买辅导书,用的真题练的手&/p&&p&4.英语,这块没怎么准备,英语二不是特别难,我背了一下单词,做了5年真题,去年71,今年79,也凑合吧&/p&&p&5其他,真题这块,随便买吧,做3遍左右,很快的,注意控制时间,我的水准是数学加逻辑1个半小时。&/p&&p& 最后跑一下题,废话有点多哈,真不推荐考cc,你想好。如果你决定了,那么祝你好运。最后,有不会的逻辑,数学什么的,你可以问我。今年我的水准是在上财之下1分,可能勉强达央财/对外/西财的线的,你可以参考一下。&/p&&p&再次祝你好运。&/p&&p&-------------------------------------------------------编辑----------------------------------------------------&/p&&p&最后的最后,如果我和其他学长学姐劝完以后,你依然想考cc。请你务必找一份工作当备胎,春招远远不如秋招,尤其是名校的同学,准备CC还是有精力找工作的。&/p&&p&加油&/p&&p&-------------------------------------------------------再次编辑-------------------------------------------------&/p&&p&学长复试差了一名,??? ,大家加油。好想删掉这答案啊,又舍不得40个赞,大家多点点安慰我一下吧,求赞。&/p&
在回答你的问题前,提醒一句,专硕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了,光凭努力无法保证考取了,不可控的因素太多了。如果下定决心要考会计的研,推荐会计的学硕,学硕难上手,但是录取概率要大一些,或者说学硕一分耕耘就会有一分收获,专硕就不是这样了。按我的理解,对…
&h2&&b&#4.6最新更新#&/b&&/h2&&p&首先谢谢各位评论和私信里的小伙伴们,答主我顺利考上啦~~~开心开心开心~~&/p&&br&&img src=&/v2-6e4ee0d77dfd70ad70366_b.jpg& data-rawwidth=&1064& data-rawheight=&62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64& data-original=&/v2-6e4ee0d77dfd70ad70366_r.jpg&&&p&所以也要履行我的诺言,过来更新一下经验。(都是些个人的经历,希望18考研的学弟学妹们在看的时候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根据自身实际来选择是否采用)&/p&&p&首先发一下分数截图吧,因为今年是分省改卷,然后答主在水区广东,分数判的比较高,所以258其实也不是特别的高,复试时候周围也有260的同学。&/p&&p&这分数主要是写作给分比较多,考完答主对了答案,数学错3逻辑错3,英语阅读全对,完型错了3个好像。&/p&&br&&img src=&/v2-602ea286f86cb9251d6eda_b.jpg&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107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v2-602ea286f86cb9251d6eda_r.jpg&&&p&备考经验的话,就按科目来写吧。答主初试完整的备考时间是8.25-12.23,因为开始的比较晚,所以每天给自己的学习任务也比较重。虽然mpacc初试内容比较简单,但我还是建议早点复习比较好,特别是英语数学基础比较薄弱的同学,现在四月份真的得快点拿起书开始复习了。&/p&&p&因为英语考得比较好,那么就先写英语吧。^^&/p&&p&【英语二】&/p&&p&&b&推荐app&/b&:扇贝单词&/p&&p&&b&推荐备考书籍&/b&:朱伟恋练有词,王江涛考研英语写作,何凯文考研英语长难句,历年真题,历年真题,历年真题(真题真的非常非常非常重要,说三遍划个重点)&/p&&p&&b&推荐网课&/b&:朱伟恋练有词(内容比较多,有30个unit,四月开始备考可以现在开始看了)&/p&&p&
何凯文五天十篇阅读课(何凯文的三步阅读方法好像受到的评价褒贬不一,但个人觉得还是挺好的,只不过他都是拿英一的阅读来讲课,难度可能会大一点)&/p&&h2&&b&个人复习计划&/b&&/h2&&blockquote&&b&【比较赶,适用于八月后才开始复习】:因为我复习开始的晚,所以十月前都是在疯狂背单词,然后十一月十二月都在重复背,到考研前把那本恋练有词背了四五遍差不多。朱伟老师上课很有趣,词根记忆的方法也很不错,所以给个推荐啦。&/b&&/blockquote&&p&【九月】背单词+每天两篇阅读练习(阅读资料来自英语一真题或者老蒋英语阅读90篇)&/p&&p&【十月】背单词+五天左右做一份英语二真题(做完后每篇阅读进行翻译,搞懂每个单词意思和句子结构)&/p&&p&【十一月】背单词+开始背作文(先背真题里的范文)+二刷英语二真题(频率大概也是五天一套)&/p&&p&【十二月】背单词+整理大小作文模板然后背诵+三刷英语二真题(真题刷到这个时候基本都记住答案了,但仍然每道题按思路思考一遍,做出答案)&/p&&p&从我个人的复习方法上可以看出来英语真题的重要,我最后在考场上时写英语也特别顺,所以阅读才能全对。刚开始复习写真题如果错的话不要自我否定,悄悄告诉你们,答主在刷英语一时候,阅读也是错过7.8个那种的,英语二做2012那年阅读完形也错的惨不忍睹,但一开始错不要紧,慢慢培养自己的做题方法最重要了。&/p&&br&&h2&&b&推荐英语复习方法&/b&&/h2&&blockquote&【适用于现在就开始复习】&/blockquote&&p&【四月到八月】背单词+精读英语外刊培养阅读感+精读英语一阅读(这里推荐丁晓钟外刊)&/p&&p&【九月】这个时候英语一应该都做完了,单词应该能背完两轮了,可以开始英语二真题练习了,严格按照考场时间,五六天左右给自己做一次模拟,然后每天花点时间精读阅读,分析选项。&/p&&p&【十月】背单词+英语二真题模拟+背小作文&/p&&p&【十一月】背单词+二刷英语二真题+背大作文&/p&&p&【十二月】背单词+三刷英语二+整理自己的作文模板并背诵&/p&&br&&p&如果自己在复习中觉得有弱项或者短板(比如有人语法不太好,有人作文不好),时间充裕的话可以搜一些相关的网课。我就是在九月把何凯文长难句视频看完了,感觉对句法分析有很大帮助,这里也推荐一下~&/p&&br&&h2&&b&数学&/b&&/h2&&blockquote&&b&个人感受:数学我一直跟的是陈剑,做陈剑的书也真的是很虐,高分指南提高篇基本都是错错错,后期也买了老吕的数学书,但觉得太简单了每套题就错一两个的样子(事实证明打脸了,考试难度就真的和老吕的差不多)。我觉得联考数学真的考察你的细心和思维能力。很多题目是不能硬算的,要是每题都算上个两三分钟那肯定没时间写作文了。所以现在回想起来觉得老吕真良心。。。学弟学妹别像我一样走弯路一直在死磕难题,考场真题真的没什么难题的,但是一定要仔细!仔细!仔细!(坑特别多)&/b&&/blockquote&&h2&&b&复习推荐:&/b&&/h2&&p&陈剑系列(高分指南+名家详解):高分指南里面的提高篇难题个人觉得可以适时放弃,但基础篇那些题目还是很好的,答主一共刷了3遍。&/p&&p&老吕系列(老吕数学母题800+老吕套卷600题):母题特别好!强推!套卷600那个虽然简单了点,但也是很多有坑的题目,到复习后期每天掐时间做一套那是非常好的!~&/p&&h2&&b&复习计划:&/b&&/h2&&p&【四月到八月】:打好基础,做完一遍高分指南,把知识点建好体系&/p&&p&【九月】二刷高分指南+老吕母题800(一边做一边整理题型)&/p&&p&【十月】陈剑名家详解(差不多两天一套的频率刷真题)+不刷真题的日子就写写老吕&/p&&p&【十一月】三刷高分指南(重点错题)+二刷数学真题&/p&&p&【十二月】三刷数学真题,看错题,每天计时模拟&/p&&p&ps,特别想说一下名家详解的用法,我是先把真题第一次先做了一遍,然后做前面的真题归类,归类做完后又刷了一遍真题,这样巩固我觉得效果很好^^&/p&&br&&h2&&b&逻辑&/b&&/h2&&blockquote&&b&个人感受:逻辑我跟的老吕,方法虽然很应试但是效果很好,我最后考场上逻辑也只错2,3道吧。老吕形式逻辑是真的好,复杂的原理不用你去记,靠公式就能做对题目。论证逻辑的话我老吕和赵鑫全都看了,然后结合二者找了最适合自己的思考方式。逻辑真题也很重要。&/b&&/blockquote&&h2&&b&复习推荐:&/b&&/h2&&p&老吕系列(逻辑要点精编)&/p&&p&鑫全(逻辑精点+历年真题)&/p&&h2&&b&复习计划:&/b&&/h2&&p&【四月到八月】用老吕逻辑打基础,学完了就做精点,九月前把精点写完。&/p&&p&【九月】自己归纳逻辑体系,二刷精点&/p&&p&【十月】开始做逻辑真题(ps,不要买王诚大大的逻辑真题,错误有点多,王诚虽然写作很棒,逻辑感觉一般啊....)&/p&&p&【十一月】三刷精点,二刷真题&/p&&p&【十二月】回归错题,三刷真题&/p&&h2&&b&写作&/b&&/h2&&blockquote&&b&个人感受:因为我复习开始的晚,又觉得自己写作基础还可以(高中60分的作文我一般都50+的分数),所以准备的不是很充分,到考前也就把真题做了一遍。不过考完我觉得字很重要,学弟学妹有时间可以练练字,我都怀疑老师是不是看我字还不错给我的高分....因为考试时候我是45分钟写完两篇作文的,内容真的不怎么样...&/b&&/blockquote&&p&&b&复习推荐:&/b&&/p&&p&王诚写作真题,陈君华写作真题&/p&&p&我主要就看了这两个人的,计划就不写了怕误人子弟,我当时是睡前看看写作素材,复习累了写篇论证有效性,比较随性(但是这样不好,建议还是要有科学规律的复习计划)&/p&&br&&h2&&b&最后小感&/b&&/h2&&p&考研真的是条考验你毅力勇气坚持各种品质的选择,特别在大四的时候,很多同学去实习去跑校招考公务员,你却只能去图书馆去自习室,我也曾动摇过要不要也去考个公务员投个简历,但是怕这样两头都没着落所以还是坚持了下来。希望选择考研的小伙伴们一定要静下心来去努力,累的时候想想你想要去的学校,可以找几个研友小伙伴互相打气,一直到考完那天。&/p&&blockquote&有什么问题也可以这里评论或私信问我,我看到会尽量解答!&br&不过答主看知乎时间不规律,回复可能会晚一点。&br&着急的话可以微博私信我(没错答主是微博控。。每时每刻刷微博)&br&微信比较私人就不加啦……^^&br&&b&微博ID:胡椒西西&/b&&br&最后预祝各位18考研的ccers们明年金榜题名!好好努力!加油!&br&(后期想到更好的复习推荐我还会回来更新的!)&/blockquote&&p&&b&#更新#&/b&
18的小伙伴们先别急,最近在准备复试时间有限,复试结束后会整理一份复习过程经验心得,看对大家有没有帮助。
也会整理复习过程用过的视频和看过的网课出来。现在就先祝自己复试成功啦~&/p&&p&17CCer
&/p&&p&考完就对了答案,估分235-240差不多&/p&&p&昨天出成绩,258(管综169,英语二89),专业第三,分数实在是惊呆我。&/p&&p&好好准备复试,继续努力~&/p&
#4.6最新更新#首先谢谢各位评论和私信里的小伙伴们,答主我顺利考上啦~~~开心开心开心~~ 所以也要履行我的诺言,过来更新一下经验。(都是些个人的经历,希望18考研的学弟学妹们在看的时候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根据自身实际来选择是否采用)首先发一下分数…
&p&&b&&i&不推荐哪本书比推荐哪本书更重要!&/i&&/b&&/p&&p&&b&&i&不推荐哪本书比推荐哪本书更重要!&/i&&/b&&/p&&p&&b&&i&不推荐哪本书比推荐哪本书更重要!&/i&&/b&&/p&&br&&p&&b&重要的话说三遍。&/b&&/p&&br&&p&然后分四块进行介绍吧。&/p&&br&&h2&&b&一、数学&/b&&/h2&&ul&&li&&i&实现目标&/i&&/li&&/ul&&p&建立清晰的知识体系,大量的练习夯实基础&/p&&br&&ul&&li&&i&参考书目的整体状况&/i&&/li&&/ul&&p&大家都能讲明白,选择哪本书差别不大&/p&&br&&ul&&li&&i&推荐书目&/i&&/li&&/ul&&p&&b&
基础阶段&/b&&/p&&blockquote&
&老吕数学要点精编& 基础不牢的同学甚至可以多做几遍&/blockquote&&p&&b&
练习题目&/b&&/p&&blockquote&
&老吕数学母题800练&
&陈剑数学顿悟&&/blockquote&&p&&b&
真题部分&/b&&/p&&blockquote&
&陈剑历年真题名家详解&&/blockquote&&p&
数学真题怎么用,见我的回答:&a href=&///?target=http%3A////9548&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4&/span&&span class=&invisible&&548&/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p&&br&&ul&&li&&i&不推荐的书目&/i&&/li&&/ul&&blockquote&&陈剑高分指南&&/blockquote&&p&不是完全不推荐,而是对于大多数人不推荐,尤其不推荐把高分指南作为核心看2-3遍&/p&&p&理由见我的回答:&a href=&///?target=http%3A////9218&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4&/span&&span class=&invisible&&218&/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p&&br&&h2&&b&二、 逻辑&/b&&/h2&&ul&&li&&i&实现目标&/i&&/li&&/ul&&p&学习逻辑基础知识,培养语言逻辑的理解能力&/p&&br&&ul&&li&&i&参考书目的整体状况&/i&&/li&&/ul&&p&大家都不太能讲明白&/p&&br&&ul&&li&&i&推荐书目&/i&&/li&&/ul&&p&&b&基础阶段&/b&&/p&&blockquote&
&鑫全逻辑精点&&/blockquote&&p&去年60名过初试的学长学姐推荐最多的逻辑书&/p&&blockquote&
&老吕逻辑要点精编&&/blockquote&&p&形式逻辑部分比精点更容易理解&/p&&br&&p&&b&真题阶段&/b&&/p&&blockquote&
&陈慕泽199真题&
&王诚逻辑历年真题全解&&/blockquote&&br&&blockquote&
&周建武逻辑真题分类详解&
&/blockquote&&p&答案极其不走心,看看题目和分类就好&/p&&br&&blockquote&
&周建武GCT真题分类解析&&/blockquote&&br&&ul&&li&&i&不推荐的书目&/i&&/li&&/ul&&blockquote&
&熊师路逻辑1000题&&/blockquote&&p&别哭,不是针对你,我是指所有的模拟题,都是垃圾。&/p&&p&与数学不同。逻辑老师跟不上命题人的思路。除了命题人写过的模拟题以外(陈慕泽450),所有的模拟题练习题都不推荐,请从199、396、MBA真题、GCT开始做,保证你做不完。&/p&&br&&h2&&b&三、 写作&/b&&/h2&&ul&&li&&i&参考书目的整体状况&/i&&/li&&/ul&&p&云泥之别 &/p&&br&&ul&&li&&i&推荐书目&/i&&/li&&/ul&&p&&b&基础阶段&/b&&/p&&blockquote&
&王诚写作套路化攻略&&/blockquote&&p&&b&真题阶段&/b&&/p&&blockquote&
&王诚写作历年真题全解&&/blockquote&&br&&ul&&li&&i&不推荐的书目&/i&&/li&&/ul&&blockquote&&b&其他,所有&/b&&/blockquote&&p&不是说王诚老师有多完美,个人觉得王老师也存在很多可以继续改进的点,比如不太容易上手,复习周期较长等等。&/p&&p&实在是其他老师太差,衬托出来的。&/p&&p&如果你在考试之前只有两三天的时间准备习作,你可以看鑫全老吕田然,三个人没什么本质区别。&/p&&p&只要你的复习时间能稍微长一点点,把他们的书扔掉就好了,头都不要回。&/p&&br&&p&&b&四、郑重建议&/b&&/p&&ul&&li&&i&不推荐哪本书比推荐哪本书更重要&/i&&/li&&li&&i&不要迷信换老师,在你没有达到正确率90%以前,如果一个老师解决不了你的问题,那么第二个老师八成也解决不了你的问题。&/i&&/li&&/ul&
不推荐哪本书比推荐哪本书更重要!不推荐哪本书比推荐哪本书更重要!不推荐哪本书比推荐哪本书更重要! 重要的话说三遍。 然后分四块进行介绍吧。 一、数学实现目标建立清晰的知识体系,大量的练习夯实基础 参考书目的整体状况大家都能讲明白,选择哪本书差…
今年八月中旬,我才决定报考中传的MBA,后知后觉的我过了很久才意识到,哦,原来我是在考研啊。原本以为不难的一项考试,在备考过程中才体会到,根本不是那么简单。&br&&p&我考的不是cc,不是MEM,分数线没那么高,底子也不是那么好。作为一名算是“大龄”的考生,这几个月走了不少弯路,个中辛酸就不细表了。今天在这就想说些掏心窝子的话,给2018级的考生一些参考,能帮到你们最好不过。只要是考管综和英语二的同学,都可以看看。&/p&&p&一、辅导班&/p&&p&在决定考试的时候,我接触了好几个辅导班,被忽悠的云里雾里。先是在微博看到一个嘉禾博研的某老师,向他咨询之后,他让一个咨询老师给我电话,然后就是让我去报一个一万多的短期课程巴拉巴拉。后来我不太放心,又问了几个人,推荐了华章和社科赛斯。然而费用都不菲,最便宜的班一万多,所谓的保过班要三万多。很让我忿忿不平的一件事就是,我要去参加中传的提前面试,结果辅导班的人告诉我,面试不好通过,让我交近六千块钱参加面试辅导班。&/p&&p&我不服气啊,于是心一横,不报班了!我自己复习。提前面试也是自己准备的,九月顺利通过了提面。后来我在看课件的时候听了好些个老师的课,更加认清了辅导班的面目,这个稍后说。&/p&&p&我建议:如果你的底子非常差,自律性也很差、不差钱,你可以报班。但是如果你稍微有些底子,能自己学就自己学,真没必要花冤枉钱。&/p&&p&二、淘宝买课&/p&&p&在我放弃辅导班之后,在淘宝发现了新天地。各个机构的课程应有尽有,价格十分便宜,这也是大部分学生的选择。&/p&&p&但是淘宝也有很多不良商家,卖完课就不更新跑路了。所以,买课也要找对人。当中我找到一家店,老板声称可以指导我怎么复习,花了500多买了他的课。然后一个操着浓厚弗兰口音的人告诉我,看陈剑的数学、邵宁的作文、何敬的词汇、饶思中的逻辑和陈君华的写作。&/p&&p&终于有了方向,在此也算是要感谢那个老板,虽然后期他更新很慢。。。&/p&&p&三、买书&/p&&p&其实跟哪个老师,就买谁出的书是最好的。我前后买了几十本书,市面上比较火的书大多都买过。&/p&&p&数学:陈剑的《数学高分指南》,老吕的《数学母题800练》、孙华明《秒杀技巧》、机工的《数学分册》。数学分册的确很简单,基础好的别买了。陈剑老师的课讲的挺好,很细致,在哪都是推荐他的。但是、高分指南的题并不适合应试,有些题还很偏,真题没有那么难。关于老吕,后面我说道说道。&/p&&p&英语:老蒋《高分阅读80篇》、英语二历年真题;王江涛的《十天搞定考研词汇》、作文的那个模板小册子。老蒋的口碑,褒贬不一。客观来说,他出的书质量还可以,解析很细致,非常细致。但是他出了七年的真题,试题加解析搞出四本书就太过分了,还贵。王江涛的词汇书,可以用,那本书对我而言,帮了很大的忙。作文嘛,就不推荐了,写的范文感觉很拗口。&/p&&p&逻辑:开始用的太奇强化班的讲义,对应饶思中的课。后来买了老吕的母题800练、王诚的逻辑历年真题。母题不难,拿来练手还是可以的。王诚的真题不好不坏吧,里面还收录了经济类联考和以前MBA的真题。&/p&&p&写作:王诚的论证有效性分析和论说文真题。推荐。&/p&&p&四、如何学习&/p&&p&数学:八月到十一月底我都在跟陈剑老师。但是,他的课实在是太多了,我根本听不完,到十二月慌了,决定放弃陈剑的课,自己做做真题。在这时候看大家说老吕的数学可以,本来我就已经买了800练,所以死马当活马医,看一些老吕的课。说真的,老吕讲课不错,800练上面的题不是难题,听了课基本就会做。特别是今年的数学,很简单,但是有不少人还大意失分了。一句话,老吕适合应试。&/p&&p&英语:老蒋的课听了一次就听不下去,而且课超级多,都不知道从何听起。在英语这一块,我走的弯路也比较多,好多年没碰过英语了,在一开始备考时,英语特别差,阅读理解每次都会错好几个,根本看不懂文章的意思。我听过很多老师的课,耽误了许多时间。每天用手机app背单词,收效甚微。但是这期间出现了一次转折,是在十一月初时。我无意中看到一篇经验贴,楼主说的非常实在,告诉我们英语想考好只有背单词。然后我决定放弃app,买了那本《十天搞定考研词汇》,用书中的方法每天花费差不多六个小时背单词,每晚背到深夜。没别的,就是死记硬背,然后我自己明显感觉做题顺畅了起来,阅读理解A每篇错一个,新题型基本都是对的。然后我又开始看外刊、下载了卫报的app,每天都会看一些文章,这样自己的阅读就慢慢在提升。所以,学习英语真的没有捷径,不要相信某些老师说的不用看懂文章、用技巧,你要做的就是背单词,看看文章,这才是最保险的,也是受益最多的。&/p&&p&逻辑:通常来说,逻辑只跟一个老师,不用的老师思维不一样,学多了会混乱。我一直只看了饶思中的课。他这个人怎么说呢,居然自己没有出书,上他的课也就只能看看讲义。他讲课废话不多,但是课时很少,特别是后面的论证逻辑这块,讲的太少了。以至于后来我花费了很多时间去研究论证逻辑。赵鑫全和老吕的逻辑我没看过,他们俩被推荐的也很多,可以先试听,找一位自己喜欢的老师即可。&/p&&p&写作:我只跟了王诚老师。上王老师的写作课之后我关注了他的微信公众号,做的非常用心。不仅学习了写作的应试,更是在学习如何思考。而且王老师不做推销,不贩卖鸡汤,真君子也。但是,也有人说他讲课太高深,不适合应试。那么还有两个老师被推荐很多——田然和老吕,没错,又是老吕。&/p&&p&五、信息收集&/p&&p&考研是一场孤独的战役,更多时候是自己在孤军作战。在校生还好,像我这种不在校的考生,很多事情就需要自己一点点去琢磨、去打听。&/p&&p&首先,可以加你要报考的那个学校的备考群,这个可以联系学校的招生老师。学校官方的信息会在里面发布,找到组织很重要。然后可以加一些研友群,比如你买课的店铺,会拉你进管理类联考考生的大群里。当然,群里人多口杂,有些人不一定就是考生,这个需要自己斟酌,不要被骗。&/p&&p&其次,关注考研帮、微博的一些研友信息,会有很多人分享心得和课程,这都是免费的。&/p&&p&六、总结&/p&&p&1、辅导班都是夸大其词,所有的辅导班,所有。这一点在前两天考完试表现尤为明显,每个辅导班都说自己命中了作文题目,命中了某某题。其实呢,都是生拉硬拽往自己脸上贴金,用来作为卖点哄骗下一届的考生。&/p&&p&2、不要认为你看到的经验贴、总结帖、师哥师姐推荐什么的都是真的。我敢说,有许多帖子都是流水线作业,写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暗中夹带私货。之前我也挺信的,后来才发现,每个人的底子和学习能力都一样,这些只能参考而非圣经。&/p&&p&3、不要妄想走捷径。我的数学很差,一度想抛弃基础知识,只看技巧,然而所谓技巧常常会失灵。走捷径,不如依靠自己。英语也是一样,把单词背好、基础打牢,任他出题人出什么文章你只要能看懂了做题问题就不大。现在考试越来越反押题,技巧不堪一击。&/p&&p&4、莫浮躁、信自己、懂得及时止损。我们难免会走弯路,但是在感觉到不对、感觉吃力的时候,一定要想想,这是学习方法有了问题。书不行、换书,老师不行,换课。任何时候,信自己都比信别人强。&/p&&p&5、描绘地过于完美就一定不完美,口号喊得越想、越有问题。&/p&&br&&p&短短几个月的备考经验并不算丰富,比不上那些大神,但是都是特别实在的肺腑之言。希望能帮到你。&/p&
今年八月中旬,我才决定报考中传的MBA,后知后觉的我过了很久才意识到,哦,原来我是在考研啊。原本以为不难的一项考试,在备考过程中才体会到,根本不是那么简单。 我考的不是cc,不是MEM,分数线没那么高,底子也不是那么好。作为一名算是“大龄”的考生…
&p& 2017年会计专硕mpacc考研复习计划和学习方案规划&/p&&p&
考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说今天心血来潮认真搞上两三天,感觉累了就玩几天,一定要有一个规律的安排,制定个复习计划。每天几点该干什么一定要形成一个习惯,养成习惯之后你会发现到点了不学习就觉得心里头不安,好像少了点什么。劳逸结合很重要,一次学习两个小时就应该出去走一走,透透气,晚上回到寝室看个电影神侃一番,周末抽个时间放松一下,只有把考研融入生活的常态之中,你才能坚持更久,走得更远。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一个良好的复习计划,把每天的复习时间规律化,所需复习的内容以及进度进行一个系统的安排。按照复习计划来做就可以了。有梦想,一定要相信自己。&/p&&p&  首先简单介绍下mpacc考试,考试分初试和复试,初试是管理类联考,只考两科,管理综合和英语二,管理综合包括数学、逻辑和写作;英语二包括完型,阅读,英译汉和作文。复试考专业课和政治。专硕的内容看起来非常少,实则不然,复习期间切忌掉以轻心。数学和逻辑部分蕴含大量繁杂的知识点,需要通过做题并分析才能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而且初试复试一样重要,对于跨考的同学复试尤其重要,后面会重点讲跨考同学专业课的准备&/p&&p&  下面就逐个详细分析下考试的内容。&/p&&p&  1、数学&/p&&p&  数学基础总计75分。主要考查考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通过问题求解和条件充分性判断两种形式来测试。数学基础07年后整改成四个部分:算数、代数、几何、数据分析,共25个题。考的是初高中数学,也就是高中以前的内容,大家都接触过,所以不需要有什么压力。但是也绝不能掉以轻心,时间太长,大家知识点基本都忘记了。而且综合要拿高分,数学一定要满分或接近满分。&/p&&p&  数学题不难,但很多人容易在简单题上出错,因为追求速度必然导致正确率的下降,这一点,只有通过大量练习来解决,再怎么快,1+1=2你总错不了。很多人觉得粗心是小事,什么数字看错了,条件看漏了,还有条件判断经常是做对了选错了,这些一定要引起重视,细节决定成败,往往最后你比别人低就是低在这儿。我一直认为,数学部分,不会做的不要紧,最危险的是会做的做错了。另外一点就是高效率。简单题目一定要迅速解决,因为总有题目需要思考,前面时间耽误多了,后面卡壳了就容易慌,一慌就更容易错。做数学一定要养成雷厉风行的习惯,切记拖拖拉拉,做两道玩一会儿。做数学题的最高境界就是又快又准。考名校的同学,一套错3个是底线,2个可以接受,一个或全对是理想情况;一般院校的同学,也要尽量控制在5个。&/p&&p&  数学复习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在基础之上不断提高做题速度和正确率。也就是说数学基础很重要。打基础期,4月初-7月底,回顾知识点,建议大家听听课,有老师讲解利于把概念理解透了,掌握比较牢固,而且比自己摸索快很多。8月初-9月底,强化训练为主,真题一定要一题一题的认真做,把历年真题做透,勤思老师会根据真题讲解对应的知识点、出题意图、如何最短时间内做对。时间充沛可以做做陈剑的数学高分指南,难度中等偏上,提高篇过偏过难的不需要太纠结。10月-11月,模拟题和真题反复的演练,一定练习量后,回顾核心知识点;考前反复研究真题和错题,看看出题依托于是什么,同样的考点还可以出哪些题,把一类题罗列起来对比下。&/p&&p&  2、逻辑&/p&&p&  逻辑推理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种信息的理解、分析和综合,以及相应的判断、推理、论证等逻辑思维能力,不考查逻辑学的专业知识。试题题材涉及自然、社会和人文等各个领域,但不考查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p&&p&  大部分人都是第一次接触逻辑,会觉得茫然不知所措。其实逻辑上手很快,要精通难。逻辑就分两类,演绎推理和非演绎推理。逻辑考什么,就30题,包括演绎推理题目和非演绎推理题目。①演绎推理题目:这类题目有着严密的逻辑推理(大概占10题左右),重在技巧的运用,比如必然可能不的替换,蕴含式“→”的使用,欧拉图画圆判断范围等等,这类题型,只要掌握方法,基本上就是送分题。没有训练过的话,很难做出来,听过课系统训练后,就和套公式一样简单。这部分演绎推理,是必须100%拿到分的,建议大家跟着课程走,这样基础才能打好。②非演绎类的题目:共分为六小类,这类题目智商和运气起到一定作用,因为答案有时候会模棱两可,这类题没有训练过也能做,很多人得分还不错。但是要想提高,就得研究真题、熟悉真题的出题思路,这个特别关键。做逻辑,玩题海基本不起什么作用,适量练习即可,最重要的是揣摩出题人的想法。逻辑部分要尽量控制在5题内,最好控制在3题内,这个还是有一定难度的。&/p&&p&  建议复习逻辑时,不要追求复习速度,而须着重复习深度。所以,前期基础的夯实对于后期的复习至关重要。打基础期,4月初到7月底,这一阶段,对于基本的逻辑推理模式、基本解题思路和方法要掌握好,做的题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尤其是例题一定要理解。教材要做到至少过三遍,这样才能把基础夯实。。&/p&&p&  第二阶段,是强化训练阶段(8月—9月),这一阶段,有了前一阶段的铺垫,相信同学们对于逻辑的复习已经渐入佳境。本阶段,同学们就应该配套的做大量的练习,从中发现自己的薄弱项,总结出自己的易错点,以及知识混淆点,并有针对性的进行复习。如果说上一阶段的重点在于例题的话,那么这一阶段的重点就在于错题,一定要把错题进行归纳总结,找出自己的知识漏洞,还是建议大家把一类题对比着看,想想还可以从哪个角度出题。这一阶段,个人建议最好把教材能够再看2遍以上,对于每个知识点都熟悉并理解。&/p&&p&  第三阶段,冲刺备考(10月-11月),前期大家要学着分析大多数类型题的解题规律,并在实践中慢慢领悟到正确解题的感觉,形成自己的解题技巧和方法。如果自己分析有困难,可以直接听老师讲解,自己消化就可以。&/p&&p&  总的来说,逻辑一定要有做题速度。考场之上,时间其实很紧张,越快越好。虽说智商和运气起点作用,有时候你认真复习,一步步来,却不如高智商1个月的突击;但毕竟我们都是平常人,大家要做的就是稳扎稳打,不要把自己当做有些人,分数自然也不会亏待你!&/p&&p&  3、作文的复习:&/p&&p&  写作2小题,其中论证有效性分析30分,论说文35分,共65分;主要考查考生的分析论证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通过论证有效性分析和论说文两种形式来测试。&/p&&p&  对于“论证有效性分析”,相信大多数同学还是比较陌生的,它主要测试的是指出和分析给定题干在论证推理过程中所犯的逻辑错误的能力。对于这种考试题型,只要掌握好相应的写作模板,并认真研读几篇较好范文,找到做题的感觉,一般问题不大。而“论说文”,大多数同学虽然熟悉,但很可能“望而生畏”,害怕走题,害怕无话可说,无理可说。确实有的同学以为高中时候议论文写的很好,平时练得很少,到考场上,就懵了,脑中无词无例子无语句,写的很差。这种题型更加考验同学的语文功底以及平时的写作素材积累,对于平日喜欢阅读的同学来说,这一部分最重要的是训练自己的审题立意能力,只要不走题,论据充足充分,分数一般不会低。而对于平日不爱阅读的同学,可以定个计划,跟英语作文差不多,一个月练几篇。并做好相应的素材摘抄积累,如一些名人创业经历、励志事例等,高考范文的字数及内容都和这个差不多,大家可以多看看。切记,英语作文和这两篇写作都是重头,平时积累才是制胜关键。还有一点特别重要,要根据例题自己实实在在联系写作,这个可以从10月份开始实施。&/p&&p&  4、英语:&/p&&p&  包括四部分,英语知识运用、阅读理解、英译汉和写作,共48题,考试时间为180分钟,总计100分。难度界于大学英语四六级之间。&/p&&p&  英语的复习很关键,因为初试就考两门,英语的成败很重要。得英语者得天下,联考英语能考到80分考高校就能站住脚了。所以,把目标定在75—85比较好。&/p&&p&  英语复习无非三个方面,单词、阅读和写作,单词这东西早背早好,背几遍都不为过。切忌,单词王道,认真背。不推荐太早做题,词都认不全,做题基本靠蒙。有些人一说记单词就把一个词在纸上写一面,或者祥林嫂反复念,这样效果都是很差的。可以归类记忆,把相关的形近词和近义词一起记,因为这些易混淆词才是记单词的最大障碍,时间一长,都只记得个大概。比如perspective, prospective, prospect, anticipate,有时候记一个词要连带着记上一大堆,费很大工夫,到最后的词已经和最初那个隔了好远,但是经常这样记得清楚牢固。这和按词根记单词是一个道理。对于单词,勤思考研有专门为大家准备的口袋书《勤思词汇通》,可以带在口袋里随时翻阅,阅读。跟着课程学习到有一定单词和语法基础后,给大家推荐一本比较好的英语杂志-----《经济学人》,里面的文章非常好,用句很规范,可以定个计划,每个月定个计划,写3篇,这东西在于平时的练习,练得多了自然熟了。这样坚持到7月份,单词记忆会加深,还可以灵活运用;阅读水平也明显提高。8月开始接触真题,反复做,不断提高,单词继续背,不可丢掉,阅读每天培养,第二遍把真题中不会的和重点单词都记在本子上,在做题中记单词效果会更好。真题认真搞上两遍也就花了不少时间了,时间充裕可以单独做下阅读和完型,后期做一做模拟,成套成套的做效果才会好。英语,基本功搞扎实是关键。&/p&&p&  专业课&/p&&p&  会计专硕在考研中算是非常特殊的,第一不考政治,第二初试不考专业课。这其实是双刃剑,因为就算你过了初试,专业课方面投入精力不够还是会名落孙山。&/p&&p&  为保证整个考研的胜利,尤其跨专业考试的同学,我建议早期看看会计专业课,没目标院校,可以先看些会计方面的基础书目(版本因学校而异):《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指定教材最好先通读一遍,必要的找题目做一做,比如计算题、分录题,光看肯定学不会。最好做个笔记,每一章用括号画几个提纲,理清层次,重点概念写一写。有个整体框架,复试考研题目比较侧重于这种内容间相互关系的概念理解。专硕复试题一年一个样,可以适当参考历年真题,最主要全面掌握知识。这样三月份前把基础打一遍,等初试考完了,就要全力备战复试了,一定不要等初试成绩下来才备考,有的学校成绩下来晚,可能就半个月时间就要复试,那时候你完全没时间好好准备的,什么都歇菜了,前面有了一定基础,再看就容易很多。&/p&&p&  ?&/p&&p&  针对这些具体情况,可以制定个总得复习计划:&/p&&p&  1、复试和初试准备期:15年12月初-16年3月底&/p&&p&  会计专业课差和跨专业考试的同学,看会计专业课,没目标院校,可以先会计方面的基础书目(版本因学校而异):《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把基础打一遍。&/p&&p&  会计专业课好的同学,可以做初试科目的准备了。&/p&&p&  2、基础期:4月初-7月底&/p&&p&  打初试基础,依据前面的介绍,把要掌握的知识夯实,至少复习三轮;第一轮三个月,至关重要,速度慢不要紧,不要留疑问;第二轮20天左右,把所有知识点串一遍;第三轮看着书目自己想知识点。&/p&&p&  3、强化期:8月初-9月底。&/p&&p&  该阶段可以开启真题训练,合理分配时间,根据自身薄弱项目进行重点突破。&/p&&p&  数学基础建立错题本,重点关注掌握不够透彻的知识点;逻辑推理部分大量完成练习,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并总结适合自己的方法;写作针对前面积累,开始实际练习。&/p&&p&  4、模考期:10月份&/p&&p&  开始成套练习题目,测试自己实际水平,作为报考院校的指导。&/p&&p&  5、冲刺期:11初-考前&/p&&p&  该阶段进一步研究真题,并可辅以接近真题层次的模拟题,进行查漏补缺。&/p&&p&  对于基础差、想考高分或者有高效率的同学,如何复习、如何提升成绩呢?勤思老师根据实际情况,分类讲解、各个击破,把难题和身边的生活实例相结合,寓学于乐、生动形象、一听不忘!比如数学,我们精算到每种类型会有几道题,会以哪种方式出题,举一反三,谈笑间把握解题方法。对于没有学过逻辑的大家,我们通常对历年考试过的真题进行研究、归类,之后来了解某一类题目如何解决,这个是在考试中非常有效的方法。&/p&&p&  最主要的,勤思老师在培训学生的时候一般强调对于某一类题型,重要的解题方法和思路是什么样,我们通过训练学生的思路、方法,让你来找到某一类题型该如何解决,这样当你遇到这类题目就自然会思考。所以对想考高分的亲们来说,经过一定的辅导,提高成绩还是很容易的!&/p&
2017年会计专硕mpacc考研复习计划和学习方案规划
考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说今天心血来潮认真搞上两三天,感觉累了就玩几天,一定要有一个规律的安排,制定个复习计划。每天几点该干什么一定要形成一个习惯,养成习惯之后你会发现到点了不学习就觉得心…
很残忍的告诉你就业惨不忍睹。&br&&br&首先&br&你要想清楚你考研的目的是为了什么&br&&br&如果是为了更好的就业,那么请不要选择图情。这个专业目前在就业方面很不乐观,除非你考的上人大,武大,南大三个中的一所,不过话说回来,这三所名校的图情竞争压力也不小于大多数211,985学校的mpacc。&br&&br&如果是害怕会计太热门,怕考不上,这种情况建议考虑maud审计专硕,学财会的都知道审计会计不分家,以后能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也主要取决于你自身的能力,maud相比mpacc而言还是较容易一些。&br&&br&如果是觉得自己的本科毕业证不好看,想要个硕士文凭。那么请别控制,混学历这个专业还是很好混的,并且专硕大多数学校只上两年,很快就毕业。在报考学校之前看清楚招生简章,是在职还是全日制,在职一般都只给学位证,全日制给双证,即学位证和毕业证,需注意的还有一点便是有一些学校不允许应届生报考,这些信息报考之前一定要留意。ps: 报考前最好联系好目标院校招生办询问一些注意事项和报考条件范围。&br&&br&如果你觉得自己复习的不好,又想要个硕士文凭。请记得报考时填写黑龙江大学图书情报,招生几十人,过国家线就收,复试基本全要。&br&&br&不要问我是谁,请叫我雷锋!
很残忍的告诉你就业惨不忍睹。 首先 你要想清楚你考研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如果是为了更好的就业,那么请不要选择图情。这个专业目前在就业方面很不乐观,除非你考的上人大,武大,南大三个中的一所,不过话说回来,这三所名校的图情竞争压力也不小于大多数211…
感受就是&br&考了一个自己满意的分数 依旧参加不了复试&br&&br&去他妈的坚强 老子要抱抱
感受就是 考了一个自己满意的分数 依旧参加不了复试 去他妈的坚强 老子要抱抱
&strong&武汉大学图书情报硕士&/strong&&br&&img src=&/d2a425dcbede3c688dbd9_b.jp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38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d2a425dcbede3c688dbd9_r.jpg&&&br&&br&&strong&武大图情学科实力如何&/strong&&p&
教育部进行了三次学科评估,武汉大学的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均名列第一,龙头地位非常稳固。记得开学第一天,学院召开新生入学大会,方卿院长形容武大信管院就用了三句话:历史最悠久,办学规模最大,学科实力最强。其实这个评价很中肯,没有吹牛的嫌疑。武大图情起源于文华图专——中国最早的图书馆学教育机构。目前信管院在校本科生916人,在校硕士生522人、博士生192人。每一年招收的研究生和本科生人数比接近1比1。至于学科实力,我就不谈论文与项目这些东西了。大家只须看看这个领域有多少人才来自武大就知道了。武大为图情学术界培养了很多大牛,比如:北大王余光、王子舟,中大程焕文、曹树金,南开柯平等。在实践领域,武大毕业的图书馆馆长遍布全国各地,图书馆员就数不胜数了。如果你将来有志于从事图书馆事业,那么首选武大图情肯定没错。&/p&&p&2017年3月图情领域全球最顶级的会议i-conference将在武汉大学举办,这也是该会议第一次在亚洲国家举办。&/p&&br&&img src=&/284f59aff68defdc718ef9c28da112f9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284f59aff68defdc718ef9c28da112f9_r.jpg&&&br&武大信息管理學院師資情况&p&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教师学科专业、学历、年龄结构合理。现有在职教师82人,其中,教授34人、副教授34人,讲师8人。50岁以下的中青年教授全部有博士学位,85%以上的教师有海外访学经历。教师中有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2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湖北省级教学名师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人,珞珈特聘教授8人,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3人,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入选者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0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入选者1人,教育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4人,教育部学术委员会委员1人,全国性学术组织主要负责人8人,国外期刊同行评审专家6人,国际期刊编委2人。(数据来源,武大信管院官方网站学院简介页面)&/p&&strong&&img src=&/f799fca17523_b.jpg& data-rawwidth=&550& data-rawheight=&39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0& data-original=&/f799fca17523_r.jpg&&&br&&br&武大图情考研难度几何?&/strong&&p&
自从2012开始招生以来,图书情报硕士的考研难度一直在平稳上升,这个从各大高校的复试分数线就可以反映出来。主要是因为考研人数增加,水涨船高。但是相对于会计硕士来说,图书情报硕士则是太简单了,一所普通211高校的会计硕士分数线就能超过985高校的图书情报硕士。武汉大学的图书情报硕士复试线前3年都是最高,然而也仅仅不过205。南京大学2016年的复试线刷新了图情硕士最高复试线,也只有220,要知道中南财经的会计硕士2016复试线就有230。因此,我在这里只想告诉大家,图书情报硕士真的是非常容易考上的专业了。在复试环节,很多高校刷人都刷得很少,中山大学除外。也就是说,只要你过了初试,复试稍微表现好一点就很有可能被录取。如果大家能够拿出考会计硕士的决心和毅力来准备图情硕士,相信你一定能考上。&/p&&p&武大图情近5年录取分数线&/p&&p&
&/p&&p&录取人数稳定在25左右&/p&&p&报录比接近5比1&/p&&strong&&img src=&/fbe3e9fae863c64038f76_b.jpg& data-rawwidth=&750& data-rawheight=&5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fbe3e9fae863c64038f76_r.jpg&&&br&&br&武大图书情报硕士如何培养?&/strong&&br&
专硕与学硕的区别在于培养方向上。专硕培养应用型人才,学硕培养学术型人才。图书情报硕士就是为图书情报领域培养应用型人才而设立的。武大目前对图书情报硕士的培养并没有什么特点,甚至都没有严格按照培养计划来执行。双导师制流于形式,可以说并没有第二导师,一般都是学生在外实习随便找一个人在实习报告上签字就算完成。实习基地也存在同样问题,虽然名义上有一些实习基地,但是并没有实习基地接收学生实习,学校也不安排,都是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 &br&&br&武大图情硕士的学制是两年&p&
第一年,学生会学习图情课程。必修课程包括:信息检索、信息组织、信息资源建设和信息服务。所用教材是本科教材,教学基本上也是照本宣科,并没有体现出专硕的应用性特点。虽然授课都是本领域比较著名的学者,但是讲课真的很一般。至于选修课就更加随意了,并没有值得一上的课程。课程作业一般都是交一篇论文。其实相比本科学习来说更加轻松,如果你只是想混学位的话。&/p&&p&
除了上课外,如果你的导师有科研项目,那么你就可以参与其中。应该说,科研相比课程来说更加重要。因为在评奖学金的时候,科研成果的比重非常大,学习成绩所占比重不大的,也不容易拉开差距。&/p&
第二年就是实习,找工作,写毕业论文三件事了。本人还没毕业,就不好说什么了。
以上就是关于武大图情硕士培养情况的简单介绍,作为图情领域的领头羊尚且如此,其他高校的培养情况可能也不容乐观吧。如果有其他高校的学生愿意分享就好啦!听说复旦的古籍修复方向可以去日本考察,我真的很羡慕!&br&&br&
当然武大图情也有自己的优点,那就是奖学金政策。专硕和学硕差别不大。学业奖学金全覆盖,最低档的学业奖学金就是冲抵学费,也就是说,开学并不需要缴纳学费。一等学业奖学金则是在免学费的基础上,额外+2000,覆盖30%的学生,不难拿到。&br&&img src=&/cf64b202c51e1c34beea7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51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cf64b202c51e1c34beea7_r.jpg&&&br&&br&&strong&武大图情硕士就业如何&/strong&&p&
就业问题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但是对于这个问题我还并不是很清楚,因为本人还没有毕业,仅仅了解本师门的就业情况,其他师门的就业情况只知道一点点。但是大家不要担心,因为还没听说有谁找不到工作的,武大图情找工作相对还是容易的。其实,关于找工作更多的取决于个人能力,跟你所学的专业关系不是很大。未来规划去企业工作的人,尽量选择情报系和电商系的导师,因为他们的研究项目可能涉及到技术的东西多一点。如果想去事业单位的可以考虑图书馆学系的导师。我们师门的人大部分就去了事业单位,高校居多,都是很不错的单位。&/p&&p&希望大家在考研时就对未来有明确具体的规划,读研期间可以有的放矢的去为工作做准备,这样你在找工作的时候就会非常从容,比较容易找到满意的工作。&/p&&p&大家如果想知道更多关于图情专硕的情况,我推荐大家去中国知网搜索段宇锋的论文。他围绕图情专硕教育写了好几篇实证类的文章。文章介绍了图情专硕培养单位的师资情况、生源情况、毕业生就业去向等等。&/p&&p&PS:文章配图选取的是武大春夏秋冬四时景色,传说中的最美大学不只有樱花哦。心动没?赶紧报考武大图情吧!武大图情不收学费的哦!&/p&
武汉大学图书情报硕士 武大图情学科实力如何 教育部进行了三次学科评估,武汉大学的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均名列第一,龙头地位非常稳固。记得开学第一天,学院召开新生入学大会,方卿院长形容武大信管院就用了三句话:历史最悠久,办学规模最大,学科实力…
&p&1. 字迹对得分的影响会很大。&/p&&p&2.不同阅卷老师的评卷会有误差。&/p&&p&3.能看出你是我的学生,用的也是我的思路,用这一思路的人最高得了33分,只扣2分。那么差在哪里?我把你的文章改几话你感觉一下:&/p&&p& 老吕修改版:&/p&&p&&b&创新中发展&/b&&/p&&p&
企业是将有限的资金用在扩大生产上,还是用在研发新产品上呢?在我看来,冒点风险又何妨,企业应在创新中发展。&/p&&p&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泉。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若想立足于不败之地,必须有一款不可替代的产品。苹果公司之所以每一代产品都能引起全球范围内的时尚热议,就是因为它抓住了产品生产的灵魂——创新,从而使自己成为电子产品的行业大佬。反观诺基亚公司,坚持保守,错过了转型的最佳时期,最终被市场淘汰。可见,一味的生产老产品也是有风险的,选择创新反而能成就一番事业。&/p&&p&&b&当然,有人会说,老产品也一样有利润呀,干吗要冒险去创新?这种想法,正是&/b&源于对风险的畏惧。创新说起来容易,付出实际行动需要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即使投入了巨大的成本,也未必能收获预期的成功。而将资金投入到老产品中,产品还能畅销三五年,也能获得丰厚的利润,眼前的利益更为靠谱,于是许多人在权衡之下,选择了逃避风险,拒绝创新。&/p&&p&&b& 然而,如果只是一直抓着老产品不放,往日的“金牛”,会逐渐变成未来的“瘦狗”。因为,&/b&创新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你不创新,你的竞争对手也会创新,如果你的对手创新成功,往往会对你造成致命的打击。老产品的确能再畅销三五年,可是三五年之后呢,难道坐等产品被淘汰,企业倒闭吗?也许创新要面临失败的风险,但创新成功会使你成为行业的佼佼者,获得远远超出成本的丰厚利润。即使创新失败了,也可以积累教训,同时借鉴前人的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下一次创新做准备。&/p&&p&&b&所以,研发新产品,拥抱创新,企业的未来会更加美好。&/b&&/p&&br&&p&&b&老师只改了三句话,全文还是你的文章,但是不是感觉好了很多?因为更切题了。这就是为什么都是用的老师的素材,进了考场得分会不一样。&/b&&/p&
1. 字迹对得分的影响会很大。2.不同阅卷老师的评卷会有误差。3.能看出你是我的学生,用的也是我的思路,用这一思路的人最高得了33分,只扣2分。那么差在哪里?我把你的文章改几话你感觉一下: 老吕修改版:创新中发展 企业是将有限的资金用在扩大生产上,还…
作为一名图情专业硕士毕业生工作七年了,我想我可以回答一下你这个问题。&br&总体来说,就业指向性比较明确,就业面可宽可窄,还可以打擦边球。&br&————————分割线君————————&br&首先,你要对自己有一个清楚的认知,你是希望自己在一个安稳的工作环境中还是竞争性环境中,简单来说,是进事业单位还是企业。&br&&br&第一类,图书馆。&br&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里面图情硕士还是比较抢手的,高职现在都在努力发展图书馆,比较缺少专业人士,去了你肯干活绝对是以后的顶梁柱(意思就是以后啥活儿都是你的)!能否进大学图书馆或者公共图书馆就各凭本事、关系和运气了。需要说明的是,图书馆嘛,哪里都一样,里面鱼龙混杂,领导夫人啊或者是别的部门不要的人啊都会被安排到图书馆里来,工作清闲没人管。&br&但是你作为一名硕士,肯定不会在闲职上,一般就是在采编或者技术部门。遇到一个懂行的好领导也很重要。&br&大学图书馆的工作相对学校其他部门都还算是轻松的,基本没有回家还需要做的活儿,下班就是下班,法定假日一个不少,一年接近三个月的假期,想自己搞个小副业,培养点小爱好还是跟easy的。&br&&br&第二类,情报所&br&基本也是事业单位,什么省科学院啊情报所啊之类的都可以划归在这一类,具体情况参照上面,类似。&br&&br&第三类,参考咨询类。&br&这个就是擦边球,一般就是进企业了。图情专业课之一就是参考咨询。好多图情硕士…你懂的,是调剂过来的,本身并不愿意从事这一行业,还是想要到企业中拼一把,那就可以在还没毕业的时候找个参考咨询企业进行实习,工资什么的不重要,累积经验最重要,越大越有名气的公司肯定是越好,能为你的毕业简历加分,干得好了毕业留下也是不错的。我的一个男同学毕业去了合君,工作半年玩半年,现在被德勤挖走了,世界500强啊!&br&&br&第四类,出版社。&br&也是擦边球类,同样需要趁着还在学校的时候多实习,做编辑或者分类,具体参照上一条。&br&&br&总的说来,方向明确,就业面不算太宽但也不窄,给自己找好定位,在学校时寒暑假时多出去实习看看自己适不适合,就业不成问题哒~
作为一名图情专业硕士毕业生工作七年了,我想我可以回答一下你这个问题。 总体来说,就业指向性比较明确,就业面可宽可窄,还可以打擦边球。 ————————分割线君———————— 首先,你要对自己有一个清楚的认知,你是希望自己在一个安稳的工作环…
日更新&br&&br&很久没有上知乎,今天发现还是有一些朋友在关注和询问这个题目的。&br&从上次以来,《爝火书评》的栏目还在继续。但毕竟是纸质期刊,为了面对更多的业内读者,我们和业内排名第一的《中国图书馆学报》合作,在其官方网站推出了“图书情报学学术资源库&栏目。&br&见:&a href=&///?target=http%3A///jtlsc/ch/reader/more_news_list_gwts.aspx%3Fcategory_id%3Dgwts&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欢迎访问《中国图书馆学报》编辑部网站!&i class=&icon-external&&&/i&&/a&&br&我们会定期更新国外图情领域经典著作的长摘要。&br&由于人力物力的问题,目前还比较简陋,但已初见雏形,有兴趣的朋友可多提意见。&br&&br&————————————————————————————&br&泻药。非常感谢,这一直是一个我非常关注的话题。&br&原因很简单,就我所见,国内的图书情报领域仍然缺乏良好的阅读传统,说白了,这领域的学术化程度一直以来都为行内行外人所诟病,甚至出现了所谓“前学科”之类的争议(即“图书馆、情报与档案学”究竟是否能成之为一个学科,其中或许针对图书馆学的讨论是最多的,而图书馆学恰恰反而是这个学科群众最传统、最老牌的专业,这是很有意思的现象),但如果把眼界放宽点,看看整个世界的LIS研究和相关的论著,会发现这个争议并没有必要,LIS已经走得很远,只是我们并未跟上。&br&&br&以上简单解释了为什么我关注这个问题,接下来则可以算是对这个问题的一些解答,也许因为我是图书馆学的,随笔而就,所以颇有些倾向性,注意解毒。&br&北京大学的吴慰慈老师有一本《图书馆学书目举要》,覆盖了国内不少重要的相关著作,并有少量国外的作品、主要是译作。有兴趣者,再看看这些年相继出版的几套丛书,如《当代中国图书馆学研究文库》、《20世纪中国图书馆学文库丛书》等等,前者是当前重要学者的论文合集,后者则收录了中国百年以来一百多本图书馆学领域的重要论著。但如果要了解国内近些年的进展,博士论文可能更值得一看,《信息管理科学博士文库》是一个不错的切入点。&br&&br&然而,(高能预警,接下来是安利的部分,抗拒安利者的阅读应该至此结束),这些著作的阅读并不足够让人满意。&br&回到前文,为什么说我们这个领域的“阅读传统”(这里仅仅针对书)没有建立,而依靠上面所提到的这些丛书实在也难以建立,原因在于,现代学科的优秀的阅读传统必须有两个基本支撑:&br&&br&1.读最新最好的。对最前沿的著作的阅读。&br&从整体的氛围来讲,除了极少数的学者,国内LIS领域对国外整体的研究动态既非常关注又非常不在乎。这对看似矛盾的关系还是体现得比较明显的:我们非常热衷他们最新提出的概念,但往往没有经过仔细的整体性了解就搬过来,“重视概念甚于论文,重视论文又甚于论著”,经常“有所启示”和“有所启发”,有所“颠覆”、“创新”、“重构”,实际上却基本处于半懂不懂的状态(非常惭愧的是,虽然言辞激烈,但我自己也经常如此)。对此有兴趣者,可以好好研究下所谓的data curation。当然,能读点国外的东西还是不错的,但对于更多学生而言,则几乎从未读完一本英文书、一本英文论文集,这和国内的课程设置也有关系,只要看看大部分课程所附参考文献的出版时间和语种,就可以知道还是欠缺了一些火候。&br&这一块的国内这些年海洋出版社是出了不少译书的,当然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和书目文献出版社一直是主力。&br&&br&2.消化最新、最好的。有一个良好的内部学术交流机制。&br&国内LIS领域没有优秀的书评制度。书评制度可以说是最重要的学术交流制度之一,但国内的刊物鲜少见到客观、优秀的书评,直言不讳和客观性当然是一个原因,更重要的是,也许在选书这个环节上就出了问题:有一些书评议论的书,其实不值一评。&br&其实,书评写作中,一个基本的价值认同就是:不管这本书我是褒奖还是批判,我对这本书进行书评写作和评议这一行为本身,就已经表达了这本书的重要分量。&br&&br&也正因为以上两个问题。我们尝试去做一点东西。&br&在2014年12月,我们在学界的CSSCI刊物《图书馆论坛》上开设了《爝火书评》栏目。&br&这个栏目目前已经出版了三期,分别在《图书馆论坛》2014年12月,2015年3月和2015年月刊(如果没有记错的话),为了解决和回避一些问题,笔者对 栏目的范围做了如下的规定:&br&&br&&u&在回归这一关键内涵的前提之下,《爝火书评》将评论范围限制在三个方面的书籍:来自民国和建国初的本学科论著;来自国外的本学科论著;来自国内外交叉领域的 相关论著。这一范围的圈定,并非为了断绝中国当代图书馆学、档案学与情报学著作的“在场”,而是试图与《图书馆论坛》其他栏目形成互动,让评议者与阅读受 众将视野转向更辽阔的景观,转向这三个为当代中国图情档思想体系提供源动力的领域,去追逐思绪的本源、去探索更多的可能性。&br&&/u&&br&&br&懂的人自然是懂的。当然,如果顺利,这个范围也许很快就会被打破。一些相关的东西可见:&br&&a href=&///?target=http%3A//.cn/s/blog_684a09cb.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图书馆论坛》“爝火书评”栏目征稿&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target=http%3A//.cn/s/blog_684a09cb0102v8qu.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阅读之后:书评如何重构学术世界(爝火书评第二期序言与预告)&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target=http%3A//.cn/s/blog_684a09cb0102wc9p.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学术书评制度的张力:从长书评到短书评&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在最近的一期,我们开始尝试用短书评的方式进行荐书,从MLIS核心课程的书目开始,这里是书单,我相信也许会有一点帮助:&br&&a href=&///?target=http%3A//.cn/s/blog_684a09cb0102wd24.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美国MLIS核心课程书目推荐(第一批)&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欢迎学界所有学人也参与到这个书评的工作中来!也欢迎LIS学者们提供各自领域内富有价值的书目清单!
日更新 很久没有上知乎,今天发现还是有一些朋友在关注和询问这个题目的。 从上次以来,《爝火书评》的栏目还在继续。但毕竟是纸质期刊,为了面对更多的业内读者,我们和业内排名第一的《中国图书馆学报》合作,在其官方网站推出了“图书情报学…
首先简要介绍一下武大图情硕士的复试考什么。&br&复试主要包括:政治笔试+英语口试+专业面试。&br&政治笔试的成绩占比10%,笔试内容以时事政策为主,多多关注最近一年国家发生的时政大事。&br&英语口试的成绩占比也是10%,口试两人一组。进去后,首先用英语作自我介绍,两分钟即可,老师会针对你的自我介绍提一到两个问题。自我介绍结束后,抽一个题目,两个人进行对话,对话两三分钟即可。英语成绩一般都是80+,老师比较友好,不卡人。&br&专业面试的成绩占比30%,这个是复试中最重要的一环。&br&专业面试的形式是PPT展示+老师提问。学生自己选择一个研究主题做成PPT。PPT内容要包括 自我介绍+对学科的认识+自己的研究方向+未来规划。PPT展示的时间为10分钟,老师提问10分钟。&br&最终总成绩=初试成绩÷3×50%+政治笔试×10%+英语口试×10%+专业面试×30%&br&从这个总成绩的计算方式来看,初试分高的优势还是比较大的。&br&录取按总成绩排名,排名最后三位一般会被刷&br&&br&研究方向应该如何选择?&br&这个问题不要来问我,你们自己去看看图书情报领域的核心期刊上都是什么论文就知道有哪些研究方向了。或者直接去看学校网站上老师的简介,看他研究什么,选择你感兴趣的就好。&br&&br&复试会歧视本科出身吗?跨专业有什么影响?&br&武大并不是非常介意本科出身。当然,学校越好他们肯定是越喜欢的。但是决定因素还是你在面试中的表现如何。跨专业应该说是更加有优势的,图情领域青睐复合型人才,计算机出身的非常受欢迎,小语种也比较吃香。其他专业出身的适合做学科馆员。&br&&br&有没有必要提前联系导师?&br&这个随意。没啥差别,反正老师不会跟你们透漏任何信息的,提前联系的好处就是可以先人一步抢到好导师。学校规定一个导师只能带两个专硕。有的高逼格导师是不带专硕的。&br&&br&对于选择导师有什么建议?&br&大牛导师都很忙,带的学生也很多,没有时间管学生,学习靠自觉,做事要主动。如果对学术有追求,建议选择学院的骨干教师,他们正处于学术生涯的巅峰,会有很多项目,跟着项目比较容易发论文,论文发多了可以拿国奖。如果对于学术没有追求,只想混学历找工作,找一般的老师就好,你的研究生生活会很惬意,想干嘛干嘛没人管。至于哪些老师比较厉害,哪些老师比较普通,这个不要我教吧,看简介。&br&&br&最后,武大图情复试刷人很少很少,每年就刷3个左右。进了复试就等于一只脚踏进了武大。&br&祝所有报考武大图情学子都能取得好成绩!
首先简要介绍一下武大图情硕士的复试考什么。 复试主要包括:政治笔试+英语口试+专业面试。 政治笔试的成绩占比10%,笔试内容以时事政策为主,多多关注最近一年国家发生的时政大事。 英语口试的成绩占比也是10%,口试两人一组。进去后,首先用英语作自我介…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