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尼森 马云和他的102年梦想梦想

卡尔.威特特选
 孩子婴儿时期的一切能力,如果不利用与开发,就永远不会得到发展。因此,我决定从训练儿子的五官(耳、目、口、鼻、皮肤)、刺激大脑发育开始。因为听觉、视觉、味觉、嗅觉和触觉,是人类感知外部世界的生理基础。充分刺激孩子的感觉器官,能够促使大脑的各部分积极活动。如果孩子大脑的各个功能区都能发挥出最大效能,就会成为一个聪明伶俐的人。
  在五官中,首先要发展耳朵的听力,因为婴儿的听力比视力发展得要早。训练听力时,母亲的悦耳歌声极其重要。在这方面我的儿子很幸运,他母亲拥有很不错的嗓音。从他未出生的时候起,就经常听到母亲唱的美妙动听的民间歌曲。我虽然不会唱歌,但却经常给他朗诵诗歌。
  在儿子出生6周后,我就对他轻轻地朗读威吉尔的诗《艾丽绮斯》,效果非常好。每当我朗读这部诗时,儿子便能马上静下来并很快入睡。随着诗的语调的变化,儿子的反应也在变化。当朗读马克利的《荷拉秋斯在桥上》时,他就兴奋起来,朗读坦尼森的《他的梦想》时,他又安静下来。用上述方法进行教育,儿子满一周岁时就能背诵《艾丽绮斯》第一卷的前十行和《他的逝世》了。
  在此我要强调,让儿子背诗绝不是强制性地硬灌,而是让他顺其自然地学会的。以《他的逝世》为例,由于儿子非常喜欢,他每天晚上都像做祈祷似地背诵它,因而很快就能熟练记住了。
  为了使儿子形成音乐的观念,我还为儿子买来能发出乐谱上七个音的小钟,分别拴上红、橙、黄、绿、青、蓝、紫色的发带,给它们分别起名叫红色钟、橙色钟、黄色钟等。每当儿子在喂奶前醒来,我就敲这些钟给他听,并把钟慢慢地左右移动,吸引他的注意力。儿子还不到6个月时,就能按我说的名称--青色钟、紫色钟等准确地敲了。我以为,这是同时形成声音和颜色观念的有效方法。
有效地训练眼睛,也是开发孩子智力的重要一步。儿子出生两三个星期时,我为他买了一些五颜六色、鲜艳夺目的布制小猫、小狗、小鹿,我把它们都摆放在儿子四周,时常移动玩具来刺激他的视觉。我还经常让儿子看用三棱镜映在墙壁上的彩虹。儿子非常喜欢看,当他哭时,只要看见彩虹就不哭了。
  在味觉方面,除了给儿子各种味道的刺激之外,考虑到糖和盐吃多了对身体没好处,我们始终坚持吃清淡的食物。这样既可以保持他的味觉灵敏度,又可以避免养成多吃糖和盐的坏习惯。
  儿子满月之后,在床上能够抬起头来了,我就用手推着他的脚丫,训练他爬行。父母一定要让孩子尽早学会爬,因为俯卧是最适合婴儿的活动姿势。婴儿爬时,其颈部肌肉发育快,头抬得高,可以自由地看周围的东西,受到各种刺激的机会也增多了,这就会大大促使大脑发育,使孩子变得聪明。
  孩子的视觉发达起来以后,就要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这有两个方法,一是通过丰富多彩的色彩来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我在儿子房间的四周挂上了各种名画的摹本,还陈列了大量著名雕刻的仿制品。从儿子小时候起,我就抱着儿子识别屋中的各种物品,如桌子、椅子等,并把这些物品的名称念给他听。儿子起初只注意画的颜色,渐渐地也懂得了画中的含义。
  在儿子智力的开启中,画的功能非常重要,能在善于绘画的父母的培养下成长的孩子是非常幸福的。由于我懂得一点绘画,就准备了许多美丽的花草和鸟兽的画给儿子看,还让他看有美丽图画的图书,并读给他听。他总是安静地听着。这表明儿子尽管什么都还不懂,但已对我的声音和画的颜色开始感兴趣。此外,我还经常把同儿子谈话的内容绘成图画,用这种方法增长儿子的知识。
  为了发展儿子对色彩的感觉,我买来了五颜六色的美丽的小球和木片,以及穿着色彩鲜艳服装的布娃娃,经常用这些玩具跟他做游戏。这很重要,因为孩子若不从小就开始发展色彩感觉,那以后对色彩的感觉将会非常迟钝。
  蜡笔也是孩子的好玩具。我经常利用它同儿子进行"颜色竞赛"游戏。我预备好一张大纸,从某点开始,先由我用红色蜡笔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而后,儿子也用红色蜡笔画一条同样长度的平行线。接着,我在我画的红色线之后,用青色的蜡笔接上一条长短一样的线,儿子也得用青色的蜡笔在他画的红色线后边画一条青色的线。这样连续画下去,假若儿子使用的蜡笔与我所用的颜色不一样,这一游戏就不再继续,儿子就输了。
  卡尔一学会走路,我就经常带他去散步,并让他注意天空的颜色、树林的颜色、花朵的颜色、原野的颜色、建筑物的颜色和人们服装的颜色等等,这都是为了发展他的色彩感觉。
  还有就是让孩子专心注意某些事物,以养成敏锐观察事物的习惯。我通过和儿子玩一种叫"留神看"的游戏来达到这一点。每当路过商店的门前时,我就问儿子这个商店的橱窗内陈列着哪些物品,并让他在记忆中搜列这些物品。儿子能说出的物品当然越多越好。如果儿子记住的物品还没有他能记住的多,就要挨批评。
  这一游戏对发展孩子的记忆力也十分有效。由于坚持这样的训练,儿子还只有两岁时,一次我带他到卖雕刻仿制品的商店去,他就对店员说:"你这里怎么没有《维纽斯·得·未罗》和《维纽斯·得·麦得衣齐》?"如此小的孩子居然知道这两幅名画,使店员大为吃惊。
  鉴于婴儿的注意力不易集中,我通过鲜活的物品教会儿子各种形容词。在儿子出生后第6周,我就给他买了些红色的大卡片,把卡片贴在木板上,在他正前方晃动。以后,又每周给他换一张其他颜色的卡片。通过这一游戏,我便能轻而易举地教给他红的、绿的、蓝的、黑的等颜色,而且儿子对这一学习方式非常乐意。
在尝到这种学习的甜头之后,我还让儿子手拿贴有砂纸的木片和其他种种物品,教给他粗糙、光滑等形容词。当然,这种教育方式也有一些负面效果,如婴儿往往爱把手上拿的物品往口里放。不过,父母只要多加留心,孩子就不致养成这种习惯。
  此外,尽量让孩子的手发挥多种功能,对于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是有重要意义的。婴儿认识自己的手也要花费较长的时间。为了让孩子尽早发现自己的手,只有让他的手有事可做才可以办到。
  每次当儿子醒来,小手张开的那一刻,我和妻子就赶紧让他抓点东西,平时经常活动儿子的手指,经常让儿子抚摸东西和拍手掌。
  另外,我总是引诱儿子观察我的手,让儿子了解许多手的功能。比如我拿着小摇铃摇动,儿子就会甩动胳膊发出响声。他八九个月时我给他一支蜡笔和一张纸,我也拿着一支蜡笔和一张纸。我在纸上画画,儿子也在纸上乱画。他其实什么也画不出来,但是他通过观察已经开始发挥手的功能了。
  应该着重指出的是,我对儿子进行这样的训练时,决不强迫他去做什么。孩子是活物,自然要不断地发挥他的能量。我只是为了不让他的潜力白白地浪费掉,才努力进行各种有效的引导。由于实行了这样的教育,使儿子总有事干,他也决不会因无事可做而去吃手指头,因无聊而沮丧,甚至哭泣,相反,他从一开始就向着健康的方向成长。
  从儿子15天大就开始向他灌输词汇
  根据儿童潜能的递减法则,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是有某种智力发展最佳时期的。这个最佳期非常关键,它对人一生的智力发展都起着决定性作用,千万不要错过。对儿童早期智力开发的关键,就是抓住最佳期。幼儿在3岁以前,是语言发展的最佳期,尽早教孩子语言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语言既是进行思维的工具,也是接受知识的工具,没有这个工具我们就得不到任何知识。我们人类之所以优于其他动物而取得今天的进步,就是因为使用了其他动物所不具备的语言。因此,如果孩子不及早掌握语言,就不能很好地发挥其能力。而若能使孩子在6岁以前掌握准确的语言,那么这个孩子的发展就一定会很快,而且其速度是其他孩子无论如何也赶不上的。
  许多父母千方百计地注重孩子的身体发育,可是当我提出采取措施发展孩子的头脑时,他们却感到惊异,认为不可行。其实做父母的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婴儿从小就对人的声音和物品的响声非常敏感。这表明,早期开始教孩子语言是可行的。那么早到什么时候呢?我主张从孩子15天大就开始灌输词汇,在孩子刚会辨别事物时就教他说话。
  儿子15天大时,我们在儿子的眼前伸出手指头,儿子看到后就要捉它。刚开始时由于看不准,所以总是捉不到。最后终于捉到了,儿子非常高兴,把手指放到嘴里吃起来。这时我就用和缓而又清晰的语调反复发出"手指、手指"的声音给他听。
  就这样,在儿子刚刚有了辨别能力时,我们就拿很多东西给他看,同时用和缓清晰的语调重复东西的名称。没多久,儿子就能清楚地发出这些东西名称的音来了。
  孩子学习语言离不开说,同样也离不开听,父母要为孩子提供听的环境,提供说的机会。父母应该尽早与孩子交谈,因为6周大的婴儿就会对谈话的声音有所反应。这一阶段,如果照顾婴儿的人不爱说话,不去理会孩子或者和其他大人说话,那么这个孩子说话的时间就减少了。孩子也并非与大人说话他才说话,有很多时候他都会"自言自语"。父母应该抓住这个关键时期尽量跟他交流,让他的听力更上一层楼。
& 在教儿子语言的过程中,我总结了一些十分有用的方法,我现在将之归纳在下面奉献给诸位:
  1、 发纯正的语音
  从儿子发出第一个"F""a"开始,我就不厌其烦地教他"Fa-Fa-Fa"、"ma-ma-ma"等等。当儿子发出一个声音,比如"ka-ka-ka",我立即回应,跟着他"ka-ka-ka"。而当我教儿子发"ma-ma-ma"时,如果儿子回应了,尽管不是很清晰,我仍给予充分的鼓励。不过使用这个方法必须听清楚孩子的发音。比如孩子发"mo-mo-mo",你却听成了"ma"并加以鼓励,久而久之,孩子会出现发音上的混乱。
  我与儿子玩这种游戏,总是在他睡醒后一小时进行。因为这时候他情绪最好,效果也更好。所以要注意选择时机。同时发音时要跟孩子充分交流,我和他母亲发音时,都让孩子看着我们的脸,当然最好是能够看到嘴的动作。
  教孩子发出纯正的音一定要简洁明快,千万不要嗦嗦。比如教孩子发一个音"a",直接教就行了,完全没必要说上一大段话,那样孩子听不清楚,就容易读错。
  2、 从身边的实物开始
  我们都有这种经验,学习外国语,不多记单词是不行的。但是想要多记,却往往劳而无功,很快就忘了。有一个时期,为了以后教儿子我下决心要学好英语,就把韦伯斯特的袖珍小词典揣在怀里从头背下去,但是随记随忘,并没有多大效果。以后,我在学的过程中总结出一个道理:要多记单词,还是应当多读有趣的书,在阅读中记住书中的单词。同样道理,为了丰富孩子的词汇,只是填鸭式的硬灌,非但达不到目的,反而有害。
  教儿子说话,确实是很难的,如果不很好地下点功夫就教不好,我通过与儿子谈论有关饭桌上的器具、室内的摆设、院子里的花、虫等,巧妙地教他新单词的发音和词义。
  在儿子稍大一点以后,我和他母亲就抱着他教他饭桌上的餐具和食物、身体的各个部位、衣服的各个部分、室内的器具和物品、房子的各处,院子里的花草树木及其各部分等所有能引起儿子注意的实物名称。总之看到什么就教什么,也教他动词和形容词等,使他的词汇渐渐丰富起来。
  几乎每天晚饭后我们都要带儿子出去散步。从家里到村口的教堂,一路上我看到什么讲什么,有意识地叫儿子注意:高高的树,矮矮的草丛,飞动的鸟儿,粗粗的木栅栏,路灯,楼房,马车,各种花草,各种人,还有忙碌的小蚂蚁……儿子被逗引得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一出门就指这儿看那儿,咿呀不休,说话也进步快多了。
  当然,在实行这一教育时,也要注意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在开始时,教一些孩子容易发的音和一些非常简单的话,只要每天坚持练习,持之以恒,就必有所获。
  3、 靠讲故事来增强与世界的亲和力
  当儿子稍微能听懂话时,我和他母亲就天天给他讲故事。在我们看来,对于幼儿,没有比对他讲故事更为重要的了。因为孩子是这个世界的生客,这个世界对于他是全然陌生的。所以应该尽早让他知道这个世界,越早越好。为了培养儿子对这个世界的亲和力,最好的做法当然就是讲故事。讲故事还可以锻炼儿子的记忆力、启发想象、扩展知识。传授知识,死死板板地教,儿子不易记住。用讲故事的形式教,儿子就喜欢听,并且容易记住。所以,教育孩子运用讲故事的方法是最有效的。
  除了给儿子讲故事,我还选择好书,清晰而缓慢地读给孩子听。我在这方面给诸位的建议是,给孩子读《圣经》。《圣经》是举世无双的,大家都公认,像这样的名著实在罕见,所以把它读给孩子听是最好不过的了。由父母清晰地读给孩子听,这是教孩子学好语言的最佳方法。此外,也有助于培养孩子的优秀品质。
  还有,讲故事不能只让孩子被动地听,应该要他复述。如果不让孩子重复,就不能完全达到讲故事的效果。
  在儿子还不会说话时,他母亲就给他讲希腊、罗马、北欧各国的神话和传说。等他会说话以后,母子两人就表演这些神话。我们向儿子讲述圣经故事时,有的还用戏剧的形式演出。
6、 用明确的词汇来"武装"清晰的小头脑
  6、 用明确的词汇来"武装"清晰的小头脑
  在语言教育中,我非常强调从一开始就让孩子学到标准的语言。为此,我总是反复清晰地发音给儿子听,耐心地教他标准德语。只要儿子发音准确,我就摸着他的脑袋表扬道:"说得好,说得好。"当儿子发音不标准时,我就对妻子说:"你看,你儿子不会说什么什么……"于是妻子就回答说:"是吗?我儿子连那样的话都不会说?"这样一来,尽管儿子还很小,也激起了他拼命学标准语音的劲头。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和执著坚持,儿子从小的发音就非常准确。
  在词汇学习上,我的信条是:要想有清楚的头脑,首先必须有明确的词汇。为此,我不只是让儿子停留在孩子式的表现方法上,而是教他逐步了解和使用复杂的措词,并且力求措词生动准确,决不使用暧昧的措词。为了做到这一点,我认为家人一定要相互配合,不要一个在严格要求,一个却纵容孩子。为此,我和妻子默契配合,而且以身作则,在平时坚持力求发音标准,语言规范,精选恰当的词汇。
  在教儿子语言时,语法不是最重要的,特别是对孩子来说,更没有多大必要。因此,在儿子8岁前我并未专门教过他语法,而是通过听和说来教。
  孩子其实都喜欢说话,从小时起,他们就常常一个人把学到的单词反复地说着玩。我就利用孩子的这种倾向,把儿子能理解的有趣的故事,用精选的词句组成短文,让儿子记住。他不仅能很快地记住,并总是高兴地复述着。以后,我把这些短文翻译成各种外国语让他说,他也能很快记住。根据我的经验,在人的一生中,一至五岁可能是最有语言才能的时期,父母千万别让这种才能白白枯死。
  为了尽早开发儿子的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我在前面做了那么多,都是为了能尽早开发儿子的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儿子今后取得成就与否,跟这三方面都有重大的关系。但是对孩子切忌进行机械的训练,而应该采取一些灵活有趣的办法,否则不会有任何效果。
  一位科学家说过:一切智慧的根源在于记忆。根据"用进废退"的原理,早期教育可以使记忆力发展的时间大大提前。尤其是婴儿时期,每天重复输入相同的词汇,不断地刺激孩子大脑里的词汇库,可以促使孩子的记忆力迅速发展。
  为了使儿子牢记神话和《圣经》中的故事,我常常把有关内容编写在纸牌上。后来教他各国的历史时,也采用了同样的方法。这一方法概括起来就是,起初用讲故事的方法教,而后把它们编成纸牌,采用游戏的方式教。有时我们还一起读一本有趣的书,并写出要点。
  儿子从很小时就把各种事情写成韵文来记忆,因为韵文比散文容易记。在儿子8岁时,我曾用骸骨教他生理学。一次,他乘我外出旅行之机,就用韵文写下了已记住的骨、筋肉和内脏的名称。我回来时,大为惊奇。
  对历史事件的教育,我多在儿子读过之后用戏剧形式演出,这样就容易记住了。而学校教的历史课,完全是照搬年代表,味同嚼蜡,毫无趣味,学生厌恶它,从而根本记不住也是理所当然的了。
  在创造力方面我鼓励儿子多动手、多思考、多提问。不论儿子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我都耐心地给予解答。
  在儿子一岁多时,他如果拿着某种材料或玩具聚精会神地玩,而不是拿起来就扔掉,我们就及时夸奖他,并和他一起,启发他尽兴地玩。如果儿子用了一种出人意料的方法玩玩具,我们不光夸奖他,还要鼓励他多想出几种方法来。
  儿子两岁时,他母亲每天像上课一样讲故事给他听。他母亲还有一套吸引他不断听下去的办法,就像报纸上连载小说那样,他母亲每天讲到"且听下回分解"的地方就打住,下面的故事情节则让儿子自己去想象创造。儿子不得不为此而挖空心思,并对可能的情节作出各种猜想。第二天,母亲在讲故事前,先让儿子说他是怎么想的,然后才接着讲。如果儿子自己猜中了,我们就高兴地欢呼,如果儿子没猜中,他母亲就夸奖说:"哎呀,我儿子编得比故事本身还好呢!"儿子的创造力就在这种训练中不断培养起来。
  这样不断地进行生动的教育,终于有了成果。儿子到五六岁时就能毫不费力地记住三万多个词汇,这即便对于一个15岁左右的孩子也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4、 尽量丰富词汇
  教育孩子语言的最重要之点就是尽快丰富孩子的词汇,让他们懂得道理。儿子的词汇训练一直受到我们重视。凡是他还不认识的事物,我们都要求女佣不用"这个、那个"的说法,只有对儿子已经记熟了的事物,才教他用代词称呼。另外,在给儿子讲道理时,总会遇到一些他不懂的词汇。这时,我们都是随时给他解释,决不稀里糊涂地绕过去。
  当然,儿子这么小,那些难的词汇解释了他也听不懂。然而这一行为的意义并不是让他立刻就记住或听懂,而是用解释生词的行为本身,教给儿子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如果大人在传授知识的时候遇到难点就绕过去,孩子就会养成"不求甚解"的坏习惯。
  德国有许多通俗易懂的童谣,我们当然不会视这些优秀的文化遗产而不顾。我们从儿子小时就教给他这些童谣,并且让他记住了它们。因为这些童谣的语调好听易记,所以大大有利于丰富儿子的词汇。不仅如此,儿子的智力也在阅读这些童谣的过程中很快地发展起来。儿子不到4岁就开始读书,这些书主要是以歌词形式写成的。
  5、 反对教孩子不完整的话和方言
  我反对教给孩子不完整的话和方言,比如教孩子"咂咂"(乳房)、"丫丫"(脚)、"汪汪"(狗)之类的。这些语言对孩子语言的发展有害无益,这一点要特别引起父母们的注意。诚然,孩子学不完整的话和方言会更容易一些,因此许多父母也就认为孩子的语言从这些半截子话学起并无大碍,但是我经过试验发现,孩子在两岁左右时,如能缓慢、清晰地教他说正式的语言,一般来说孩子都可以发出音来。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BEN10_BEN10动画片动漫_外星英雄 - 永远动漫网
当前位置: >
> &&BEN10动画片动漫
与BEN10相关的动漫
2010年02月
2008年02月
更改排序:
  ben10是一部美国制作的科幻动画片。讲述的是一位10岁小孩田小班偶然发现神秘的高科技外星装置,之后他承担起保卫世界的责任,与各大反派展开斗争的故事.
  《Ben10》也译为《少年骇客》,为美国时代华纳公司旗下Cartoon Network Studios于2006年推出的电视动画。讲述了一个10岁少年田小班(Ben)发现Omnitrix而得到了可以变成10种外星英雄的能力,肩负起保卫世界的任务。还有,只要小班利用外星人的战斗经验越高,Omnitrix储存的能量越强,Omnitrix就可以召唤越多,越强的外星英雄出来,陪小班一起战斗。
  田小班
  (本杰明&坦尼森)(Benjamin Tennyson,Ben Tennyson,&Ben&)(初次登场-第1集)
  图为ben10中的主角田小班
  田小班是位典型10岁男孩&爱玩电玩、骑自行车,还有点顽皮。在一次与马克爷爷和堂妹田小玟的旅行中,他找到了Omnitrix,一个能把他变身成10个外星人英雄的装置。自此,田小班肩负起困难艰辛的保卫世界的任务,有时也常用外星英雄的能力来捉弄小玟。在这个暑假中他虽和堂妹田小玟总是吵架,但两人的感情也日渐加深。未来成年田小班戴着,000。
  他是整部ben10系列的主角。刚开始的小班是一个不折不扣的10岁小孩&&贪玩、不爱学习、不听话,但是自从偶然找到了神秘的外星高科技装置后,他的生活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刚开始的小班总喜欢用Omnitrix里面的外星英雄干一些无关紧要的事,例如变成鬼影只为了打电玩。但是后来随着反派的数量不断增多,小班也渐渐意识到了如何好好利用Omnitrix。小班在不断的战斗中,也认识到了什么叫【责任】,什么叫【友情】。
  其实小班这一角色的设计就是典型的美国小男孩&&哪个男孩子曾经不想拥有超出常人的能力和运气去保卫全世界?那是个梦,故事中的小班也经常做这样的梦,但是打败反派不是真正能够给他带来快乐和荣耀,更多的是从中获得的勇气和智慧,以及不断的磨练。田小班是个很幼稚的男孩子,总喜欢大喊&It&s hero time!&,就像外国人眼中的李小龙总喜欢大喊&我打!&那样。
  他就喜欢逞英雄,每次跑的最前的就是他。田小班应该就是大多数男孩子的一个缩影&&有些贪玩,为了收集什么什么游戏卡不择手段(其实没那么严重),觉得学校就是地狱一般。
  无论是在第二部第三部第四部中,田小班依然是个幼稚的孩子。他最喜欢逞英雄,成为世界大英雄似乎是他的梦想,田小班似乎做过不少白日梦,即使他拥有了Omnitrix。
  刚开始他似乎根本不知道怎么很好使用Omnitrix。准确的来说,无论他是10岁还是15岁16岁,他依然不知道怎么很好使用。每个英雄都有弱点,他最大的弱点就是贪玩和一点点懒惰,还有逞强。田小玟每次教训他都是有原因的,只不过这些都让小玟提前进入心智成熟的阶段罢了。
  田小班的敌人很多,都是因为那只手表,被他称作&小破表&的高科技装置。小班在战斗中不断得到磨练,他逐渐长大,从整天做着英雄白日变成有责任感的男孩。
  田小玟
  (格温多琳&坦尼森)(Gwendolyn Tennyson,Gwen Tennyson,&Gwen&)(初次登场-第1集)
  (在BEN10中田小玟上大学后改名叫田玟琳)
  与田小班的同龄的堂妹。她经常为了带田小班脱离危险和不理会意见忠告而感到烦恼。小玟的优点就是对做每件事都有完善计划,特别是田小班对付敌人的方式。她亦拥有轻便电脑,可以测看奇怪的人和事物,以及介绍Omnitrix的用途。另外,她对外太空和地球的各种科技都了如指掌,后期便会使用魔法。(她是个外星人,体内拥有强大的天能,在此后的版本会介绍。小纹的天能有操控魔法的灵气,在幸运少女对战邪咒魔女与骇尸那集,只有魔法大师才能使其发挥作用的魔杖小玟轻轻一碰魔杖就启动了。)
  小玟是个乖孩子,在现实生活中是一个典型的乖乖女&&成绩好、又听话,和他的同龄堂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小玟和小班比起来,她更爱指挥别人,也更爱领导主权。这也是为什么她总是教训堂哥,好像小玟是小班的堂姐一样。
  她成绩优异,做每件事情都有计划和安排,小时候的小玟就是一个野丫头。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孩子并不是那么讨人喜欢。小时候的小玟为了进入一个高等学校,不断介绍自己在她的学校里面的优异成绩。但是随着她的成长,她也越来越成熟稳重。
  她很渴望被别人关注和赞赏,从小班和鬼影在校园那集交锋就可以看出来。其实说到底,小玟真的不太适合参加战斗,即使她拥有强大的天能魔法。小玟就是骨子里透露出适合学习的劲,这也是为什么在全面进化中小玟要去上大学,在小时候小玟就对上大学透露出强烈的渴望。小玟在一次与邪咒魔女交换灵魂后获得了她的咒语宝典。小玟确实可以算是一个&女巫&,在第二部的时候,小玟已经可以不依靠咒语施展出天能。小玟的能力在小时候并没有展露出来,薇朵娜说过小玟的父母,小班的父母都没有一个遗传了她的天能,所以这可以说是跨代遗传。
  小玟的全英文名是Gwendolyn Tennyson,gwen可以说是gwendolyn的缩写,和benjamin一样。gwendolyn是一个古老的英文单词,来自古英文。代表了White, Fair, Blessed 【白色,公平,有福】
yydm永远动漫
您可能会喜欢
看官评论 - BEN10动画片动漫
[YYDM永远动漫]动画片均收集自各大视频网站之分享。不提供动画片大全下载和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和上传。如本站视频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沪ICP备号-1
联系我们 :读《卡尔维特的教育》有感
&& 读《卡尔维特的教育》有感
&&& 自从上帝赐予了我活泼、可爱的小宝宝之后,生活也开始变得紧张而忙碌,当然也是幸福地。只要一回家,整日围着我家的小人儿转来转去。所以静下心来读书学习的时间就少了。随着孩子一天天的成长,我越来越重视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但又没有很好地方法,于是有些心慌。偶然的机会,表妹向我推荐了《卡尔维特的教育》这本书,我就迫不及待的网购了一本儿,这本书的作者便是主人公卡尔维特的父亲,德国人。
这是一本关于儿童教育的奇书。开读几页,它就深深的吸引了我,就有些相见恨晚的感觉。能有一个健康聪慧的宝宝是每个做家长的心愿。如果天不遂人愿该是一件多悲哀的事啊!卡尔威特就是这样的一个孩子。母亲只怀孕六个月就生下了他。生下之后连哭都没有力气,被认为是有些痴呆的婴儿。就是这样一个孩子成长为能运用六国语言,且通晓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尤其擅长数学。9岁进入哥廷根大学,14岁获哲学博士,16岁获法学博士并任柏林大学的教授,23岁发表《但丁的误解》一书。而且终身都生活的很幸福。有这样好的结果与其父亲老卡尔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这本书就是老卡尔用自己的亲身体会,向我们展示了儿子卡尔成才的全过程。生动鲜活的教育故事促使我读完了全书。
请听我的一段摘录:儿子出生六周后,我就轻轻地朗读维吉尔的《艾丽绮斯》坦尼森的《他的梦想》,儿子一岁时就会背诵《艾丽绮斯》第一卷的前十行。如今我家宝宝一岁十个月了只会喊简单称呼。唉,很自责。
读完这本书,我觉得就好像在教育这座金山上淘到了一粒金。从孩子出生起老威特就全心致力于小卡尔教育。他在阅读、研究中和孩子一起学,他在摸索、创新中,和孩子一起玩。
教育好孩子的重要性自己是知道的。然而整日与丁点大的孩子一起学一起玩即费神又费力。得需要很大的意志力,和坚持力。生活中的我,只要孩子不哭不闹就OK,由于处于这个阶段的宝宝都比较淘力,动不动就想对孩子发火,那有什么母女间的观察分析,智力游戏。
《卡尔威特的教育》为我指明了方向,然我明确了态度:作为父母不管有多忙多烦多累,都应做到孩子问什么,就回答什么:向孩子传播知识和方法时,决不能前麻烦,敷衍塞责,应付了是,一定要真实合理。孩子的事是家里最大的事,要把孩子的事当成一回事,不为懒惰找借口。相信在以后的教育过程中,我会时常提醒自己耐心一点再耐心一点。
作为母亲我深知:养个孩子不容易。读了卡尔威特的教育,让我明白,养个出色的孩子更难。老威特让孩子学习知识时从来不填鸭,而是利用游戏来激发孩子的内在兴趣。卡尔威特的成功,得益于老威特的出色教育,得益于自身渊博的知识和勤奋的思考。试想如果他只会德语,那又怎样有机会让卡尔几岁就可以掌握几门外语呢?如果他没有地理学知识,又怎会教会卡尔画地图呢?这一点让我感触很深:作为父母,我们不是百科全书,但是为了自己的孩子,却需要我们努力成为百科全书。
育人先育己,要想成就孩子,得先丰富自己,有付出才有收获,这是我读完这本书的最大体会。年轻的父母们,让我们在培养孩子的道路上一起努力。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云和他的102年梦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