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不知不觉我改变了想法中国农业的好的想法和方法,怎样联系到中国农业部门领导

期待阿里巴巴改造中国农业那只是一个梦_宜阳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71,379贴子:
期待阿里巴巴改造中国农业那只是一个梦收藏
期待阿里巴巴改造中国农业那只是一个梦任立国01-09 14:52显示大图中国的农业需要改造。多年来,中国农业产业价值被严重低估,中国农业产业的发展严重滞后,中国农业产业的市场化程度相对较低。最近,阿里巴巴集团总裁金建杭近日在位于中国东北的吉林省长春市透露,在美国纽交所成功上市后,涉农电商将成为阿里集团未来重点布局的三个重点领域之一。于是,有人欢呼或者惊呼“中国农业迎来互联网改造时代”“中国农业逆袭互联网”,甚至更有人认为,中国农业将一步跨入大互联时代。北京立钧世纪营销策划机构商道伐谋yxchrenliguo任立国笔者认为,未免有些天真。为什么这样讲?一句话概括,期待阿里巴巴改造中国农业,那只是一个梦。一方面,从阿里巴巴的互联网电商平台的企业性质来看,无非是想拉更多的农业电商业者进入到其电商平台做交易或者做生意,至于说阿里巴巴会重点培育涉农电商,恐怕那也仅仅是有限度而为之,暂不论这些农业电商能否成功,既使他们全部成功,也不能说是中国农业转型升级的成功;另一方面,从中国农业发展的现状来看,显然并不是因为缺少了互联网因素而导致的农业发展落后,中国的农业落后现状与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文化因素、文化因素、历史因素、技术因素等密不可分。曾经的集体农业生产被联产承包所取代,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对于农民的最大红利,如今,又因为每家每户的分散农业生产制约了大农业产业的形成,显然,这并非简单的一分一合的问题,涉及面之广,涉及到的理念观念创新之泛,显然不是一个电商平台所能解决。到底谁能够改变中国农业?笔者曾经与一些农业相关企业接触,在与当地的主管领导或者地方官员的沟通时,常常有一些领导恭维且略感无奈地说:“希望立钧世纪营销策划能够帮助我们的农业取得长足发展。”我们曾经采访过立钧世纪营销策划的首席专家任立军,他指出,中国农业的问题必须坚持五个不靠三个靠:不靠政府和政策,不靠补贴和资助,不靠投资和投机,不靠网络和电商,不靠咨询和专家,等五个不靠;靠农民,靠市场,靠产业化,等三个靠。在一次2014年农业发展论坛上,任立军详细解读了这个“三靠五不靠”。表示,这些因素都是中国农业得以发展的关键因素,但核心因素仍然是农民、市场和农业产业化,这是解决中国农业健康发展的核心关键因素所在,其他诸如农业政策、农业补贴、投资、互联网等,不可或缺,却无法真正发挥核心关键作用。上一届政府曾出台了农业补贴政策,按照每亩田多少钱的方式直接将农业补贴发放给农民家庭,曾经有人为之拍手称快。从农民家庭的角度来看,当然是好事,不但农业税不收了,还反过来补贴种田的农民,收入相对提高了,自然是好事。可是,聪明的人私下里会嘀咕,如果没有这种田补贴,而是大力发展并规范农业相关的产业和市场,使得农民的收入由市场来决定而不是由政府来决定,那么,是否农民会有更加可观的收入呢?中国的农业是否会得到长足的发展呢?答案显然是肯定的。我们到云南省,沿路会看到不少的农业庄园,后来听说云南省政府正在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庄园,农业庄园经济成为云南省政府发展农业的核心理念。有人问笔者这个事情怎么样,笔者认为,形式重于实际。显然,众多的农业产业庄园的确很虎人,当然也会给云南省装点门面,看看这布满石头、红土的贫瘠小高原之上,云南人竟然能够发展起众多的现代农业产业庄园,哪能不令人自豪?不过笔者并不看好。直到2014年年中,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传出来,近两年风靡互联网的褚橙也变成了褚橙庄园,有报道说,褚时健并不愿意搞什么庄园,但碍于来自各级政府的压力,不得不将哀牢山周边的土地划进来,并接受来自政府的数千万资金,轰轰烈烈地建设了一个褚橙庄园。或许这位曾经打造了云南烟草辉煌的企业家想明白了,曾经的国企烟草集团的辉煌不属于他,甚至因此而啷当入狱,如今,这个自己利用余生打造的褚橙农业也不属于他,颇有几分遗憾。真心地说几句:地方政府,真心地不希望你们在本不宽裕的土地上打造形象;投资客,真心地不希望这些扎根于资本市场的力量搅动农业的纯真;电商平台,真心地不希望把农民接进急功近利的造富游戏世界。中国的农业靠农民、靠市场、靠农业产业化。影响中国农业发展的“技术性”因素有哪些?历来,中国的农业都好像一个先天不足的孩子,缺锌缺钙什么都缺就是不补,却在每一个重大的时代变革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土地和农业成为任何一个政府第一时间想到的事情,却往往在利益的配置中最后考虑的对象。于是,直到改革开放35年后,这个“积弱成疾”的孩子仍然无法回归正常。1、农业只有“生产”没有“经营”恐怕这是中国农业最现实也是最大的问题了。曾经在一次区域农业经济论坛上,任立军驳斥了关于农业生产的概念,他指出,从我们谈论问题的角度来看,显然大家对待农业和工业的区别存在巨大差别,在工商业里,生产观念早已经成为过去,企业的经营观念深入人心,甚至变幻出不同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而在农业领域,至今人们仍然张口闭口“农业生产”,难道农民就只是为社会提供农业产品的生产者吗?如果整个社会仍然存在这个认识,那么,中国的农业就很难取得实质性的发展。因此,解决中国农业发展问题,首先要给农业从业者一个准确的定位,同时,也要传递一种农业发展理念——经营理念。为什么不敢提农业经营?说穿了还是步子不够大胆子不够大,不敢鼓励农民以经营的理念做事情,就是传统的农业生产观念保证粮食供应的心态作祟,说白了是害怕农业真正的市场化。有人会认为这一观点比较偏颇,认为没有人不让农民搞经营。试想,中国工商业经过改革开放的35年发展,经历了多少艰难而艰辛的探索、学习与成长的过程?农业却没有经历如此的全方位的探索、学习与成长的过程,几乎从各个角度和层面都在制约着农业经营理念的出现和发展。因此,我们可以简单地认为,农业经营是制约农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当政以后,这种现象已经出现初步的改观迹象,各种带有教育性鼓励性激励性的农业政策相继出台,这说明国家已经意识到农业作为第一大基础产业如果不经营好,整个国家的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计就无从谈起。我们也看到了各地出现了专注于农业经营的农业合作社,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农业合作社发展较为普遍,但身为农业大省的东北三省、河南、河北、安徽、四川等省份的农业经营理念还相对较弱,农业合作社的推进与发展也比较缓慢,被动的农业生产,分散的农业生产,非标化的农业生产,非市场化的农业生产,诸多不合理的现象仍然极为普遍。这种现象最直接的体现就是遍布一年四季来自全国各地的农业产品滞销信息,丰产不丰收的现象仍然全国范围内存在。2、农业不知道怎么融入市场现在,一些地方政府也在做一些相关农业融入市场的指导性工作,但显然这样的工作做得还不够还过于表面化,往往把事情做在农业经营的后端,缺乏前端意识和预见性。这里面有一个专业性的问题需要解决,即:并不是农民想融入市场就能够融入市场,并不是农业合作社和养殖户想融入市场就能够融入市场。我们说,农业产品市场有其特殊性,表现在农业产品需求与供给的不对称性。也就是说,农业产品的供应往往是集中供应,比如东北大米的供应是在东北秋收之后的两个月内,一般集中在11、12月份,而东北大米的消费需求却是全年平均分布的,消费者不能一次性购买完全年所需消费的大米,而农民却要将其生产的大米一次性全部售出,在供需之间必然会形成中间商环节,负责存储、物流、分销等工作,想要分散的农业生产者与庞大的中间商环节进行市场化运作,显然是不现实、不对称、不对等的,所以无论如何最终伤的都是农。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进行了全国性的调查研究,发现问题并没有想像的那样无解,甚至可以创造性地迅速解决掉,当然,这离不开政府。这个解决方案,我们称之为农业产品的融资性营销。所谓农业产品的融资性营销,是指通过引入金融资本进入到农业产品营销环节,分期兑付农业经营者的经营收益,通过第三方中间商全程保证农业产品的农业经营收益部分。 也就是说,第三方中间商分期支付农业合作社(即农民)的农业产品销售收入,直到农业产品全部交割完成,结清农业产品销售收入尾款。在此期间双方的结算标准按照农业产品市场营销当期指数,这个指数由国家成立的专业权威机构发布。这样的农业产品市场化操作模式,只需要有政策性指导,就会迅速在全国范围内铺开,使得竞争来自于综合农业市场的竞争,而不是产业链条上下游之间的竞争。这样,你会发现,农民成为每月领取工资一样的农业产业者,而不是苦了一年才拿到辛苦收入的传统农民。3、农业产业化机制的成熟到底现在的中国农业产业化机制是什么?或许没有人能够说清楚。很多农业产业化企业甚至包括一大批龙头企业,更多的把自己当成以农业产品为原料的工业企业,并没有真正关注关心农业,这是产业化企业缺乏战略意识的表现。有些企业号称打造产业链,却是利用产业链的噱头拿国家政策、补贴、优惠,根本没有想把农业纳入到其产业化体系里面。这样的各自为政各自看着自身利益的产业链条,根本无法形成成熟的产业化机制。由于工作的原因,我们每年都会接触上百家农业产业化企业,对于中国的农业产业化机制也有一些相对成熟的思考,即:农业不应该被产业化企业当作终端产品的背书,而应该是终端产品价值创造的一个过程,产业化企业以此来衡量农业产品的价值。事实上,凡是把农业当成农业产业化企业的背书的企业,其市场营销工作做得基本上是一般般,而把农业当成产业化企业最终产品创造价值的一个过程的企业,其市场营销工作往往做得风生水起,品牌价值也能够得到持续提升。其实,当下的市场需求不断提高对于农业产业化企业的品质要求,农业产业化企业的最终需求市场已经对于表面化的农业背书表现得极其淡然,只有那些真正注入进来价值的农业产业化企业,才会得到需求市场的推崇和青睐。因此,我们认为,农业产业化机制的成熟就是农业产业化价值链的成熟,农业产业化企业因此而受益,农业经营者也因此而受益。
2017看中超 牛魔王购票有保障!
字是手打的么。
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一个国家存在的基本。粮食安全也是国家安全的一种,要是一旦农业完全市场化,农业不在受控的情况下,不管再伟大的领导,再卓越的经济学,社会学专家都无法预料社会将进步得哪一步。
是非各有评论,谁也不能这么肯定
不怀疑阿里巴巴对手恶心?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当前位置 & &
& 马云:我的管理和领导方法是中国最好的
马云:我的管理和领导方法是中国最好的
11:51:15&&出处:&&作者:王长胜
编辑:刘艺 &&)
让小伙伴们也看看:
阅读更多:
好文共享:
文章观点支持
当前平均分:0(0 次打分)
[08-04][08-04][08-03][08-03][08-03][08-02][08-02][08-02][08-01][08-01]
登录驱动之家
没有帐号?
用合作网站帐户直接登录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毕业于医学院校,在医院工作,有相对丰富的护理经验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六十年中国农业的发展和三十年改革奇迹—制度创新技术进步和市场改革
下载积分:2000
内容提示:六十年中国农业的发展和三十年改革奇迹—制度创新技术进步和市场改革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3|
上传日期: 22:57:19|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六十年中国农业的发展和三十年改革奇迹—制度创新技术
官方公共微信当前位置:>>>>>>正文
从关心、重视“三农”看毛主席的中国农业梦
作者:李崎
浏览次数:
&&& 人民群众喜欢毛泽东的十个理由
&&& 第一个理由:毛泽东时代是劳动人民当家做主、扬眉吐气的时代。
&&& 毛泽东时代是工人、农民地位最高的时代,一线工人、农民的模范可以进入国家领导人行列,不需要任何家庭背景。那个时候,当工人是很自豪的事情。毛泽东时代是贫下中农最受尊重的时代。知识青年要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 第二个理由:毛泽东和群众心连心。他说:“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他最相信群众,他说群众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他总是站在群众立场上说话。毛泽东总强调要倾听群众的声音。
&&& 第三个理由:毛泽东是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国家首脑。毛泽东指出:“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
&&& 第四个理由:毛泽东喜欢给老百姓创造铁饭碗,而不是砸铁饭碗。毛泽东时代的劳动者最有安全感。
&&& 第五个理由:毛泽东时代对见义勇为和助人为乐的人给以崇高荣誉。毛泽东时代是英雄辈出的时代,好人好事层出不穷,是邪不压正的时代,是歹徒最少、坏人不敢张狂的时代,是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人人兴高采烈,心情舒畅的时代。
&&& 第六个理由:毛泽东时代是贫富差距最小的时代。
&&& 第七个理由:毛泽东时代关心老百姓的福利。那时,城市里的人住房靠分配、医疗用公费、上学无学费,退休国家给养老费;农村有五保户、有赤脚医生、有宅基地、有自留地,还有办在农民群众家门口的免费学堂。
&&& 第八个理由:毛泽东时代是自然环境最好、污染最少、没有假货毒食品的时代。那时候大力鼓励植树造林的时代,是大力兴修水利,水利设施建设数量最多、质量最好的时代,是保护农田、保护土壤、鼓励使用农家肥的时代,是不必担心吃有毒食品的时代,是大米飘香、猪肉、馒头味正的时代。
&&& 第九个理由:毛泽东时代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受制于人的时代。那时候国内资源保护最好、没有对外流失的时代,是国家经济最安全、没有成为殖民经济的时代,是中国人没有成为外国低价打工仔的时代。
&&& 第十个理由:毛泽东时代是中国人骨头最硬的时代。那个时代是敢于蔑视世界头号强国美国和苏联的时代,是敢于称“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时代,是外国不敢大肆侵犯中国领土的时代。毛泽东最善于在国际政治风云中运筹帷幄,其提出的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非常高明。
&&& 毛泽东深厚的农村情结
&&& 毛泽东有浓厚的农村情结,他常说:我是农民的儿子。他领导的是农民革命运动,他建立的是农村革命根据地,他实行的是农村土地革命,他执行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他对中国的农村、中国的农民、中国的农业有着深切的了解和洞悉,也饱含着深情和厚爱。他意欲改变中国农村、农业、农民的想法之深、之切、之远是任何人都无法比及的。旧中国的农业是凋敝的、落后的,旧中国的农民是困苦的、无望的。美国著名记者西奥多.H.怀特于1946年根据自己在中国的见闻写成的《中国的惊雷》一书记载:“中国农民被投机家、军阀和西洋的工商业弄得破产,桎梏在自己的古老的封建关系之中,渐渐被迫得气都透不过来……在现世界之中,只有中国的人民才比五百年前吃的更少,生活得更苦,穿得更坏。”
&&& 1926年5月至9月间,毛泽东在广州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他在编撰的《农民问题丛刊》序中敏锐地指出:“农民问题本来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即帝国主义、军阀、地主阶级等人为的压迫问题,与水旱天灾、病害虫害、技术拙劣、生产减缩等天然的压迫问题。前一问题固然是目前的紧急问题,同志们的注意力自然都集中在这里。但后一问题也是非常之严重,我们不能不积极地注意。要解决后一个问题,需要着全国的革命的政权与科学的方法,不是即刻能办之事,但时期也就快要到来了,我们应得预先准备。”日,毛泽东在汉口召开的土地委员会第一次扩大会议上发言指出:“解决土地问题的意义有:(一)使农民得解放。废除地主及一切压迫阶级的剥削和压迫,实为本题的主要意义。(二)土地问题不解决,经济落后的国家不能增加生产力,不能解决农民的生活痛苦,不能改良土地。……土地问题不解决,农民无力改良土地,生产必至日减。故第二个意义为增加生产。”从1927年至1933年期间,毛泽东深入过湘潭、湘乡、衡山、醴陵、长沙、永新、宁冈、寻乌、长冈、东塘等农村进行了大量深入而祥实的调查,对农村的社会结构、劳动关系、人口分布、土地关系、风俗民情、农民运动的特点等都了如指掌,其调查之细致入微、之全面完整、之深入透彻,在今天读来仍令人顿生敬意。
&&& 为“干人”流泪,告诉我们时刻不要忘记穷人。1934年年底湘江血战后,中央红军主力损失过半。在危急时刻,毛泽东力挽狂澜,指挥主力红军避实击虚,向敌人兵力空虚的贵州开进。
&&& 红军进入贵州后发现这里的穷人特别贫困,被形象地称为“干人”,因为他们的血汗已被各种苛捐杂税榨得一干二净。所以,红军所到之处,到处都是向他们求乞的“干人”。这些“干人”一个个衣不蔽体,骨瘦如柴。此情此景震撼了每个红军指战员,许多人不禁掉下了眼泪。
&&& 在红军路过乌江南岸的剑河县时,人们看到,一位60多岁的老婆婆和她的小孙子寒冬里仍穿着补丁摞补丁的单衣,奄奄一息地倒在路旁。红军指战员们立即围了上来。此时,毛泽东从后面走来,见前面围着很多人,急忙问发生了什么事。一位红军战士答道:“老妈妈说,她家一年收的粮食全被地主抢光了,她儿子前几天也被国民党抓了壮丁。她没有活路,只好和小孙子四处讨吃的。”听到这儿,毛泽东已是热泪盈眶。
&&& 他当即脱下身上的毛线衣,又叫警卫员拿了两袋干粮,连同毛线衣一起送给老婆婆。他蹲下来,亲切地对这位绝望的老人说:“老人家,你记住,我们是红军,红军是‘干人’的队伍。”穿上毛线衣的老人感动地直点头,嘴里连声念叨:“红军,红军……”领着她的小孙子,颤巍巍地走了。
&&& 毛泽东对农业的精辟论述
&&& 1952年12月,西北局向中央报告区乡工作中存在“五多”的问题,就是任务多,会议多,公文报告表册多,组织多,积极分子兼职多。毛泽东看后,起草了这一指示,指出:农业生产是农村中压倒一切的工作,农村中的其他工作都围绕着农业生产而为它服务的。凡足以妨碍农民进行生产的所谓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都必须避免。这是毛泽东有关农业的一系列指示中的一件。
&&& 作为从农村中生长起来的人民领袖,毛泽东对我国这样一个农业国家的农业问题,历来十分重视。早在1934年,他在第二次全国工农代表大会的报告中,就指出:农业生产是我们经济建设工作的第一位。
&&&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又号召“全党一定要重视农业”,他说,“农业关系国计民生极大”。他多次强调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提出“农业为基础”的重要思想和农、轻、重的经济发展安排次序。
&&& 为了发展农业,他亲自抓农业。1955年11月,毛泽东在杭州和天津分别和十几个省的省委书记共同定出“农业十七条”,并下发全国征求意见。1956年,毛泽东又主持对十七条进行补充修改,扩充为四十条,形成为1956年到1967年的《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
&&& “农业四十条”公布后,毛泽东连续几年都抓贯彻执行。他不止一次地深入到农村、田间,向有经验的老农和科技人员请教,并且召开各种各样的座谈会,进行调查研究,总结群众的实践经验。
&&& 1958年,毛泽东在总结、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农业“八字宪法”,就是土、肥、水、种、密、保、管、工。分别包括土壤、肥料、水利、推广良种、合理密植、植物保护和防治病虫害、田间管理、工具改革八项内容。
&&& 1964年,毛泽东在读到竺可祯《论我国气候的几个特点及其与粮食作物生产的关系》的论文后,特地把竺可桢请到中南海自己的住处,谈论太阳幅射、温度和雨量等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因而,他又在“八字宪法”外,加上“光”和“气”两个字。
&&& 毛泽东对植树绿化非常重视,经常加以指导。1932年6月的一天,已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的毛泽东带着警卫员陈昌奉一行七人从瑞金专程步行到宁都搞调查工作。(陈昌奉是江西宁都籍老红军,他1929年参加红军,1930年3月至1936年任毛主席的勤务员和警卫员,多次亲耳聆听过毛主席的亲切教诲,从一个文盲、农村放牛娃成长为一名秀才和坚强的革命战士。解放后,陈昌奉历任山东、江西武警总队总队长、江西军区独立师师长、江西省军区司令员、武汉军区副参谋长等职。)
&&& 跟着毛主席去宁都,陈昌奉十分高兴,宁都是中央苏区前期的政治军事指挥中心,是中央苏区的主要县,又是他家乡。对黄陂,毛主席有太多牵挂。他曾在这住过近三个月,召开过多次对反“围剿”战略决策部署的会议。群众的疾苦,紧紧系在毛主席心上,几天来,陈昌奉跟着毛主席走田间地头,进群众家中,认真仔细地了解情况,访贫问苦。
&&& 来到观音排村,毛泽东听到树林里传来一阵伐木声,急忙上前制止,高喊“刀下留情”。伐木者抬头看到是毛主席,忙说:“这些树是被敌人飞机炸坏的,我把它砍掉送给红军……”
&&& 毛主席说:“你砍柴给红军,心意是好的,但这些树木有的还能活过来,不能随意砍掉啊,俗话说得好,有青山才有绿水,没有树木,就会山穷水尽的,有了树,打仗时红军还能躲飞机,要没了树木,往何处躲呢?”几句话说得这位农民不好意思地放下了砍刀。
&&& 1956年,毛泽东视察南京市郊的十月农业合作社。在山坡上,看到山上没长什么树,就对社长说:把四周的山都种上树更好,要把荒山变果园,把荒地变粮田。毛泽东还特别对陪同的领导强调绿化要讲实效,不能搞形式主义,要真正的绿化,而不是“黄化”。后来,社委会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制定了发展规划:“点灯不用油,耕地不用牛,马路铺柏油,喝水摸龙头,走路不小心,果子碰了头。”到1958年,几百亩荒山就实现了绿化。
&&& 毛泽东对水利也非常重视。早在1934年1月,在江西瑞金,毛泽东同志就高瞻远瞩地提出了“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我们应予以极大的注意”。中国历史上最频繁、最广泛的水利建设,就发生在共和国成立以后的三十年内。这个时期是这个几千年水利史上最辉煌的时期。
&&& 早在1953年,他就问水利专家:南方水多,北方水少,能不能借点水给北方呢?专家们经过论证,提出了南水北调工程的设想。毛泽东高兴地说:打开通天河、白龙江,借长江水济黄,丹江口引汉济黄,引黄济卫,同北京连起来了。今天,南水北调工程已经全面开工,毛泽东当年的宏伟计划正在逐步变成现实。
&&& 毛泽东以人民战争的方法和气概,号召、团结并依靠人民群众,治理江河、修建水库、开挖沟渠。保守的数据表明,全国共修建水库8万多座,新建人工河道近100条,新建万亩以上的灌区5000多处,并基本解决大江大河的洪涝灾害问题。这是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的伟大成就。中国人民创造的这些奇迹,直接价值超过200万亿元。
&&& 八十年代以后,水利和农业一起被遗忘,许多水库没有人管理、维护,称为病库、险库,许多沟渠被堵塞、填埋,许多农民只好望水兴叹。
&&& 毛泽东为了指导农业,亲自钻研土壤学等农业方面的很多知识。他自己在七千人大会上就说到:我是相信苏联威廉斯土壤学的,在威廉斯的土壤学著作里,主张农、林、牧结合。我认为必须要有这种三结合,否则对农业不利。
&&& 毛泽东对农业机械化十分关心。他提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为此,批准设立农业机械部,倡导各地设立农具研究所,试制新农具。
&&& 今天,在我国农村,许多地方已经做到挖土不用铁锹,收割不用弯腰,搬运不用肩挑“,农民正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农业也正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 毛泽东出生于农村,这并不意味着他就必然了解农民,精通农业,他成为中国农民的领袖,中国农业的导师,完全是由于他后来孜孜不倦的学习、钻研和无私无畏的社会实践。在系统论述了农民〔参考毛泽东精辟论述农民(1945年)〕之后,1957年1月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又精辟论述了中国的农业问题,提出了“农业就是工业”的奇特命题。
&&& 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老人家52年前的论断――
&&& 毛泽东在日讲话“讲几点意见”中的“第七点”,专题谈“农业问题”,没有想到老人家不经意之间,系统阐明了农业的基本问题。
&&& 他首先结合当时的形势指出:“要争取今年丰收。今年来一个丰收,人心就可以稳定,合作社就可以相当巩固。在苏联,在东欧一些国家,搞合作化,粮食总要减产多少年。我们搞了几年合作化,去年大搞一年,不但没有减产,而且还增产了。如果今年再来一个丰收,那在合作化的历史上,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上,就是没有先例的。”
&&& 如果说毛泽东前面是起了个好头的话,下面马上进入正题:“全党一定要重视农业。”原因在于“农业关系国计民生极大。要注意不抓粮食很危险。不抓粮食,总有一天要天下大乱。”这就是后来他说的“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下一篇:无
loading...评论加载中...
??????????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改变了想法作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