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下,有人知道海潮路以前的宁波张隘小学在那里吗,八年没见了突然想回去看看!

26501被浏览1148916分享邀请回答4.1K30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8K11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第四章 加强道德修养 锤炼道德品质
我的图书馆
第四章 加强道德修养 锤炼道德品质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教学,帮助学生了解道德的内涵、特征及作用,认识道德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自觉继承弘扬优良道德传统,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基本原则,以“五爱”为基本要求。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家庭道德观,知荣辱、求发展,努力按照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完善自我。
【教学重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的重大意义;社会主义道德的其核心和原则——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的基本原则;公民道德基本规范。
【教学难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社会主义道德修养的方法及途径。
【教学内容】
1、道德及其历史发展:道德的起源与本质、功能与作用及历史发展
2、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及重要意义、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
3、弘扬社会主义道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及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
4、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方法】教师讲解与学生讨论相结合,案例教学法与讨论教学法相结合。
【教学时数】 4课时
导入新课: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时时刻刻都会遇到道德问题:在学校如何处理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系就有道德问题;出门乘车,会遇到司售人员的服务道德问题;乘客们挤挤嚷嚷,彼此如何相处也有道德问题;到商店购物,商品质量如何,广告是否真实等都与道德有关。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对别人进行着道德评价,我们自己的言行也常在别人的评价之中。可以说,在社会生活与社会交往中,道德问题是无处不在的。 在社会生活中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要求,同时又不得不受到社会的政治、法律、伦理的支配和约束。为了使人真正成为人,社会成为真正的理性社会,就必须有道德的自觉规范。作为社会调控体系的重要手段,伦理道德与法律规定共同构成人们的行为规范内容。
随着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发展催生了一系列包括公平竞争观念、诚实守信观念、经济效益观念、时间效率观念以及在不损害集体与他人利益的前提下实现个人正当利益的观念等等市场经济道德规范和价值观,这些围绕着处理经济利益关系的道德观,丰富了社会主义的道德意识形态,推动了社会主义的道德进步;但同时,也刺激了部分人的道德“滑坡”,诸如:亲情缺失、廉耻不分、以耻为荣、贪图享受,等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道德修养,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对每一个人尤其是大学生创造有价值的人生具有重要意义。这就需要了解道德的起源与本质、功能与作用,了解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把握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基本原则及其基本要求。
六、材料实例
材料事例1:让美德占据灵魂
材料事例2:善恶影响人的寿命。
材料事例3:贫穷夫妇捡来4万元巨款饱受10年良心拷问。
材料事例4:一个民族需要传统。
材料事例5:分粥的故事。
材料事例6:南京冠生园凄凉走完破产路。
材料事例7:神舟的核心理念及价值观。
材料事例8:支教模范白芳礼。
材料事例9:记两弹元勋朱光亚:从不谈自己,只谈别人和集体。
材料事例10:建设银行状告中国石油大学23名欠贷毕业生。
第一节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1学时)
(材料事例1:让美德占据灵魂。)一位哲学家带着他的一群学生去漫游世界,十年间,他们游历了所有的国家,拜访了所有有学问的人,现在他们回来了,个个都满腹经纶。  在进城之前,哲学家在郊外的一片草地上坐了下来,说:“十年游历,你们都已是饱学之士,现在学业就要结束了,我们上最后一课吧!”  弟子们围着哲学家坐了下来。哲学家问:现在我们坐在什么地方?弟子们答,现在我们坐在旷野里。哲学家又问,旷野里长着什么?弟子们说,旷野里长满杂草。  哲学家说,对。旷野里长满杂草。现在我想知道的是如何除掉这些杂草。弟子们非常惊愕,他们都没有想到,一直在探讨人生奥妙的哲学家,最后一课问的竟是这么简单的一个问题。  一个弟子首先开口,说:“老师,只要有铲子就够了。”哲学家点点头。  另一个弟子接着说:“用火烧也是很好的一种办法。”哲学家微笑了一下,示意下一位。  第三个弟子说:“撒上石灰就会除掉所有的杂草。”  接着讲的是第四个弟子,他说:“斩草除根,只要把根挖出来就行了。”  等弟子们都讲完了,哲学家站了起来,说,“课就上到这里了,你们回去后,按照各自的方法去除一片杂草,没除掉的,一年后,再来相聚。”  一年后,他们都来了,不过原来相聚的地方已不再是杂草丛生,它变成了一片长满谷子的庄稼地。弟子们围着谷地坐下,等待哲学家的到来,可是哲学家始终没有来。  几十年后,哲学家去世,弟子们在整理他的言论时,私自在最后补了一章: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同样,要想让灵魂无纷扰,唯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  读了这个故事,谁能不佩服哲学家的伟大和学生们的聪颖,试想人生如果缺了这最后一课,即使学富五车又有多少意义呢!
【讨论】给学生看材料后进行讨论
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日新月异、有加无已的景仰和敬畏:那就是我们头上的星空和我们心中的道德律。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随着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发展催生了一系列包括公平竞争观念、诚实守信观念、经济效益观念、时间效率观念以及在不损害集体与他人利益的前提下实现个人正当利益的观念等等市场经济道德规范和价值观,这些围绕着处理经济利益关系的道德观,丰富了社会主义的道德意识形态,推动了社会主义的道德进步;但同时,也刺激了部分人的道德“滑坡”,诸如:亲情缺失、廉耻不分、以耻为荣、贪图享受,等等。我们看这幅图中所提到的道德失范的现象就有比如说随地吐痰、不排队、乱画等现象,宁波市一高校教师向媒体反映了一桩事。一日,宁波万里学院一位老教授乘上了60路公交车,本校不少学生结伴而坐,但面对站立一旁的老教授,学生们竟无人让座。相似的一幕还发生在宁波大学,今年四月份在开往宁大的601路公交车上,许多坐着的学生目睹一位拄着双拐、行动不便的同学艰难地站着,而无动于衷,后来一位老师站起来让了座,并一直站到终点。
因此,正确引导当代大学生自觉投身道德实践,养成“知行合一”的道德习惯,进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当务之急。大学生不仅应该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还应该了解必要的道德知识,确立坚定的道德观念,将外在的道德规范转化为内心的道德要求,提高道德的,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
教师提问:什么是道德?道德是怎么产生的?它有什么作用呢?
下面开始学习第一节《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道德的含义:
道德在人类发展史上是一个古老的话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道德科学研究的深入,对道德的认识也不断深入。现在的表述是: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在现代社会中,道德这个概念的科学涵义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社会的要求表现为道德的外部形式——行为规范;二是个体的内在约束力——表现为内在个人品质(人格)规范;三是表现为人类自我完善的一种手段——即肯定自己、发展自己、完善自己的特殊方式。
这一表述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道德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道德是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这是一种新的认识。在过去的教科书中只是说道德是行为原则和规范的总和。是在我国,道德源远流长,在公元前5—2世纪就已经有了“道德”、“人伦”的概念。在中国古代,“道”最初的涵义是道路,以后引申为原则、规律、道理或学说的意义。古代有关“天道”“人道”之分,前者指自然运行的法则,后者指人类遵循的规则。道德中的“道”,就是原则规范的意思。“德”的涵义偏重于主观方面。古代,“德”与“得”相通,一般指人在实行“道”的过程中内心有所得。后引申为遵循的原则。即人们认识了“道”,内得于己、外施于人便是“德”。相对而言,“道”指规则、规律(具有某种客观的性质和内容),“德”则是对于“道”的有所“得”,属于主观方面的东西。男女有别,长幼有序,这是讲兄弟之道,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些叫德。从伦理学角度看,“道”是行为的原则,“德”是行为的效果。把“道德”两字连在一起用,始见于荀子《劝学》篇:“故学至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在中国思想史上,道德主要是指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有时也指个人的思想品质,修养境界,善恶评价等。在政治领域,“道”指政治主张,思想体系。如“先王之道,尊师重道。”在伦理领域,“道”指道德准则。
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一词起源于拉丁语“摩里斯”(mores),意为风俗和习惯,引申其义,也有规则和规范、行为品质和善恶评价等意义。这就是说,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外国,“道德”这一概念的原始规定中,都包含着行为准则和规范的含义。
规范通俗地说就是规矩,人类社会的行为规范就是做人的规矩。比如踢足球,如果没有一套规则,球就没法踢,弄不好就要伤人。在二十世纪初,足球比赛还没有严格的规则,踢伤人、踢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据记载,1903年一年内,在美国就有44人死于球赛。1904年又出现了18名死者和大约150名重伤者。1905年,当时美国的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他是个球迷,亲自出来干预。他在白宫召见美国最强的几个大学球队的选手,发出警告:“必须即速修改规则,如果再不改正规则,纠正暴力行为,将采取行政措施禁止球赛。”从此,美国足球规则委员会作了修改规则的试验。足球比赛规则在竞赛运动中逐步完善。
人类社会比足球场更大,情况更复杂,如果没有完善的行为规则,天下就会大乱,社会秩序就无法维持。道德是人类社会的一种行为规矩。前些年对道德的理释,道德是行为原则和规范的总和。例如:20世纪80年代出版的《德育知识词典》对道德的解释是:“社会意识形态这一。是一定社会的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关于善与恶观念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习惯传统和教育力量来实现的调节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北京大学魏英敏教授主编的《新伦理学教程》中认为:“道德,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关于善与恶、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等观念、情感和行为习惯,并依靠社会舆论和良心指导的人格完善与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规范体系。”
但是在现代社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建立,社会竞争日益加剧,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也更为复杂,更加需要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贯彻执行。我们已经规定了集体主义的道德原则,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但是现实社会还存在着走私、贩毒、贪污受贿、欺诈和假冒伪劣等不道德的行为。社会主义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是先进的,好的,但是有许多不好的、不道德的行为。评价道德不能只看原则和规范,还要看行为活动和心理意识。道德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道德既是一种善恶标准,又是一种行为标准;既表现为道德心理和意识现象,又表现为道德行为和道德活动现象,同时又表现为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现象。
(二)道德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系。
人类社会的行为规则有许多种,如法律、道德、纪律等。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纪律是由企事业单位制定,所属人员遵守。法律和纪律都具有强制性,法律的执行,依靠监狱、法院、检察院等政权机关的惩罚力量来保证。列宁说,无论什么法律,如果没有政权都等于零。道德却不是这样,它没有一个强制性的惩罚机关,所谓道德法庭,也不过是个形象性的说法而矣。说它有,大街小巷找不到;说它没有,却又无往而不在,它是什么?它就是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接受了某种道德观念后形成的内心信念。有的伦理学教科书把道德定义为:道德即是非强制地调节社会性关系的规范。
道德—以善恶为标准,它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一般说来,是指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主要内容的传统伦理道德思想的精华。
一、道德的起源与本质
(一)道德的起源
1、思想史上关于道德起源的几种观点:
神启论:认为道德起源于“天”的旨意或“上帝”的启示。如汉朝的董仲舒就把“三纲五常”称为上天的意志,认为违背纲常就是触犯天意。基督教中的摩西十诫,被说成是上帝对摩西的启示,通过摩西传达给教民。
天赋论:认为美德是人类的天赋,是与生俱来的。如孟子认为,人人都有“仁义之心”,只要适当引导就能发挥出来。康德认为道德源于人类固有的纯粹“理性”,理性发端于人的善良意志,道德就是善良意志发出的一种“绝对命令”。
感觉欲望论:这种观点从人的心理过程和生理需要分析道德的起源。如洛克认为,事物之所以有善、恶之分,只是就其与苦、乐的关系而言。所谓善,就是能增加我们快乐或者减少我们痛苦的东西,所谓恶,就是能增加我们痛苦或减少我们快乐的东西。
动物本能论:认为道德起源于动物的社会本能或动物的合群性。
2、马克思关于道德起源的理论:
道德起源的条件:&&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并不是从来应有的,它的产生受到主客观两个方面的制约。
首先,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流落在荒岛上的鲁滨逊除了对他自己和自然界之外,不会有什么真正的道德或不道德的行为,因为他是在社会之外的。只有在社会中,发生了个人与整体、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之后,只有当人将其合群的本能上升为交往关系时,道德才可能发生。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只是由于需要,由于和他人交往的迫切需要才产生的。人们常常想到动物的一些活动,诸如蚂蚁的团结,鸳鸯的贞洁,蜜蜂的纪律,燕子的勤劳和企鹅的互助等等,认为动物也有道德。其实这并不是动物有什么美德,而只是动物的本能。马克思、恩格斯说:“动物不对任何东西发生‘关系’,而且根本没有‘关系’;对于动物说来,它对他物的关系不是作为关系存在的”。只有人类才能结成社会关系。人类的道德生活本质上是对人们社会关系的认识和反映,道德的产生必须以人类社会关系的形成为前提。社会关系是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的总和。在原始社会初期,人们相互间的交往关系是不稳定的,经过两性基础上的自然分工到三次社会性的大分工以后,人们之间形成了较为广泛和稳定的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不,即社会关系。随着劳动的日益深化和社会关系的日渐发展,个人与整体、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也日渐突出,调整这类关系并且对个人的行为提出明确的规范性要求,便成为客观的需要。否则便会威胁到整个氏族的生存和发展并进而影响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因此说,社会关系的形成为道德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
其次,人的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在阐述群婚向个体婚过渡时,曾经谈到过妇女耻辱心与保持贞操这种观念的出现。他说:“巴霍芬坚决地断定,从他所谓的‘杂婚制’或‘污泥生殖’向个体婚制的过渡,主要是由妇女所完成的,这是绝对正确的。古代遗传下来的两性关系,愈是随着经济生活条件的发展,从而随着古代共产制的解体和人口密度的增大,而失去朴素的原始的性质,就愈使妇女感到屈辱和难堪;妇女也就迫切地要求取得保持贞操,暂时地或长久地只同一个男子结婚的权利作为解救的办法。”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在人口的生产与再生产的过程中,妇女对于贞操的意识逐渐产生了,而正是这种意识成为了道德观念产生的主观条件。随着人们头脑中意识的逐渐发展、扩散,如何做、做什么“有利”、做什么“有害”(实质上是最初的善恶观念),应该如何、不应该如何的道德要求逐渐以观念、意识的形式被固定下来,并最终成为道德规范。氏族内部禁止通婚就是最初的道德规范。
社会关系作为关系的存在是与人们的自我意识分不开的。自我意识的产生,标志着人把自身同动物区别开来的重要一步,当人开始意识到作为社会成员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意识到自己与他人或集体的关系以及如何去调节这种关系时,作为自觉意识和人类精神自律的道德才能得以产生。古希腊苏格拉底曾说,未经省察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人生,未经思考的生活是不完善的生活。同样我们也可以说,未经意识到的道德是不能称为真正的道德,因为道德毕竟是人类主体精神的自律。
再次,生产实践是道德产生所需要的主客统一的社会条件。生产劳动的过程从现象上看是人的智力、体力同大自然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但从本质上看却是人与人之间的物质交换,表现着人们道德伦理上的交往,形成有关善与恶、祸与福、利与害等道德观念。在劳动过程中,人们建立起了较为经常而固定的各种社会关系,并产生了对这种社会关系的自我意识。在生产实践中,劳动创造了道德主体,创造了人对道德的需要,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关系,促进了人的观念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从而为道德的产生创造出了主客统一的社会条件。
人类道德的历史生成:在人类历史中,道德的产生与原始社会时期的各种“禁忌”、和生产、生活习俗是紧密相连的,道德就是从这些东西中演化而来的。
A、道德产生于生产性的"性禁忌"  人类早期没有家庭这种形式,也不是一夫一妻制,而是与动物群体相近的“群婚”状态。但是由于人类的集体性生产劳动需要一定数量的人,并且要相互配合,要团结互助,要有秩序,否则便会无法抵御恶劣的自然环境而自毁族群,所以,他们不像动物那样任凭性本能冲动,随时随地为了满足性活动而相互驱逐、残杀。由此约定了生产过程中不能进行性行为,产生了“生产性的性禁忌”。这种“性禁忌”使人克服了动物的“丛林原则”,实行某种社会原则。  B、道德起源于“火”的使用  原始社会存在着人吃人现象。因为那时候生产力水平很低,食物匮乏,人们要解决吃饭问题不是很容易,在原始部落之间作战抓来俘虏,没有多余的食物来供养俘虏,而且常常自己还没有食物,所以就把俘虏当作食物吃掉。有时候遇上饥荒,还把本部落的老人甚至幼孩吃掉,因为当时的劳动都是重体力劳动,如狩猎、捕鱼等,老人、幼孩比较虚弱,干不了,没有用,就被吃掉。这是十分野蛮的,但确是不得已而为之的。   后来,火的使用改变了这一切。火的使用使老人孩子可以从事看管火种,保存火中的工作,由原来的不能劳动变成为可以劳动,由也有原来的没有用变成为有用的人,部落就再没理由吃老人了。火的使用也使生产力实现了飞跃,人的劳动能力大大提高了,食物的匮乏的到了缓解,有了多余的食物以后,俘虏也可以养起来,叫他劳动,把他作为奴隶。这样就慢慢杜绝了人吃人的现象。从此人类的道德文明跃进了一大步。可见,正如马克思所言:"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道德观念根植于 人们实际生活的需要--食、色、群居等需要。“火”的使用使人产生了团结互助、责任感、美的、坏的等观念、情感和相关道德语言。  C、道德起源于绝对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  道德的来源还与原始社会绝对平均主义的分配风俗有关。达尔文乘“贝戈尔”号军舰环球履行,在火地岛的海岸边看到两个土著人从海中捡到一张羊毛毯,当时天气寒冷,这张毯子是很好的御寒之物。但是令人惊奇的是这两个土著人拿出刀子对毛毯进行切割,把它割成为大小相近的一小块一小块。达尔文感到不解,通过向导前去询问,他们回答说割成小块平均分给部族中的每一个人。可见绝对平均主义在原始社会物资匮乏的情况是一个的习俗。  我国在解放初期,解放军一个排长带着战士们上大兴安岭,到一个少数民族集居地,看到一副场景:全体部族的人集中在一块大空地上,一个青年被绑在木桩上,木桩旁边烧着一大锅滚滚的开水,有一个人在磨刀霍霍,族长领着大家,大家都怒容满面地看着被绑在树桩上的青年。排长一看要杀人了就上前了解情况。原来这个青年打了一只鹿,却私藏起来,不拿出来分给大家,违犯了食物平均分配的族规,所以要杀他。可见平均主义的习俗不仅仅存在于美洲土著,也存在于中国的原始部族。  人类最早并没有道德规范,而是有一些风俗后成习惯,以后发展成为族规民约,后来随着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复杂化、多样化,才产生的初步的道德,以后不断逐步演变成为比较牢固的道德意识、道德心理和道德感情,特别是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道德便从风俗习惯中分化出来,形成独立的意识形态,统一的道德也分裂成为彼此相对立的阶级道德。因此,道德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即社会关系的产物,是人类在长期的物质生活和社会实践中产生和逐步形成的。
最后,社会分工是道德从萌芽到生成的重要条件。社会分工的结果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趋复杂,交往日益频繁。与此同时,人们的社会组织形式也相应发生变化。由劳动分工导致的人们实践领域的扩大和实践活动的复杂化,产生了每个人的个人利益和与之相交往的人们的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从而产生了从道德意识约束人的行为、调解各种利益矛盾,以维系一定社会秩序的必要性。于是,在人类自身的社会生活中形成了一些简单的道德准则即道德禁忌。
(二)道德的本质
对于道德的本质,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有人把道德说成是神的意志,也有人把道德说成是人的主观精神、或者是客观精神。例如,基督教神学家认为,道德是上帝意志的表现,道德本质是上天的命令和规定。而大多数唯心主义思想家认为,道德是精神的产物。主观唯心主义者把道德说成是人的主观精神,如先验的善良意志,良心的产物。客观唯心主义则相信,道德是绝对精神,是天理的外化和表现。但在马克思主义看来,道德既不是人主观自生的,也不是神的意志,道德的本质只能在社会生活中揭示,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归根到底是由经济济处决定的,受着社会关系特别是经济关系的制约。它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也反映着特定阶级的利益。同时,道德作为社会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在受制于现实社会经济生活的同时,还具有相对独立的特性。社会关系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物质的社会关系,即经济关系,它是决定其他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另一类是思想关系,如政治关系、法律关系、道德关系,它通过人们的意识形成,但在根本上则受物质关系的制约。社会经济关系对道德具有决定作用,这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经济结构的性质直接决定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社会经济结构,就相应地有什么样的社会道德。
2、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直接决定着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利益是道德的直接根源,决定着人们对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关系的调整。
3、在阶级社会中,表现为阶级道德。在各个阶级社会的经济结构中,由于人们所处的经济地位不同,形成不同的或根本对立的阶级利益。这些不同的阶级利益,必然要形成各个阶级不同的甚至完全对立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和道德规范体系,特定阶级在社会经济关系中是否居于支配地位的阶级,从根本上决定了它的道德体系和伦理思想能否在社会上居于统治地位。
4、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在人类历史上,一切伦理体系的兴衰起落、进退消长,归根到底,都是导源于社会经济结构的状况的。
【讨论】 既然经济决定道德,为什么延安时期经济落后,人们的道德水平反而高;今天经济发展了,人们的道德水平反而下降了?
三、道德的功能与作用
(一)道德的主要功能
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式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与能力。道德的功能集中表现为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及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重要精神力量。在道德的功能系统中,主要的功能是认识功能和调节功能。
1、道德的认识功能
道德的认识功能是指道德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和能力。道德是人们认识社会现实状况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方式。道德往往借助于道德观念、道德准则、道德理想等形式,帮助人们正确认识社会道德生活的规律和原则,认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认识自己对家庭、他人、社会的义务和责任,使人们的道德实践建立在明辨善恶的认识基础之上,从而正确选择自己的道德行为,指导自己的道德实践,积极塑造自身的道德人格。不管是现实生活中那些道德高尚的人的言行,还是文艺创作中的那些典型,我们看后都会受到极大的感染,它教育我们正确认识各种关系,正确地选择各种行为,成长为有德之人。德在人们的全面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它是人才成长的动力和导向。当然,道德决不是万能的。某人杀人劫财,如果不法律的强制手段加以制裁,而仅仅施以舆论的压力,仅仅让其承受良心的谴责,不仅起不到惩戒本人的目的,也起不到有效预防他人的目的,可能会导致群起而效仿,社会混乱。
【[今日说法]:叔叔 不要扔下我】日下午15:00左右,在广东深圳沙尾东村,有一个9岁的小男孩唐华正在家附近玩,突然从远处疾驶来一辆汽车,孩子还没反应过来就被卷到了车轮底下。日,记者在医院见到了小唐华。小唐华被轧在车轮中间,他对当时的记忆就是一个字,疼。看到发生了车祸,周围的居民呼啦一下围了上来。此时,肇事车也立即停了下来,不过肇事司机并没有下车,车上下来一位穿黄衣服的女士。在围观居民的注视下,把唐华小心翼翼地抱上了车,对大家说带孩子去医院抢救,肇事司机随后驾车疾驰而去了。 肇事司机把孩子带走之后,大家也算长出了一口气。但是让人没想到的是,仅仅过了半个小时,孩子又被人送回了事故发生的地方。大家发现送唐华回来的不是肇事司机,奄奄一息的唐华也没有被医院救治。送唐华回来的杜大爷说,他是在路边草丛里发现唐华的。唐华说,那个阿姨把他抱上车开走后不久,就下车另外打了出租车,然后对自己说送他去医院,可是那个阿姨中途却把唐华扔到了路边的绿化隔离带上。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到底是谁该对这起事故负责呢?
  肇事司机把唐华扔在路边的做法让居民们很气愤。肇事人唐红松,今年32岁,湖南人。经核实,这个唐红松17岁那一年因为实施了强*与抢劫入狱。1999年因为实施共同的绑架被长沙市监狱服刑,2005年今年的1月份被释放。
  警方告诉记者,2005年1月才被释放的唐红松在深圳没有正当职业,肇事那天和他在一起把唐华抱上车,又丢弃在路边的女人是他的女友。在现场,警方向记者介绍说其实肇事司机唐红松扔唐华的地方,距事故发生的地方不过有200米左右的距离,和肇事司机一起的那个女性是抱着唐华下了肇事车,又打了一辆出租车绕了几个圈子,趁人不备才把唐华扔到这里来的。
2、道德的调节功能
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际活动,协调人们之间关系的功效与能力。这是道德最突出也是最重要的社会功能。道德评价是道德调节的主要形式,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是道德调节所赖以发挥作用的力量,使人们的行为逐步从“实然”向“应然”转化。
在认识功能与调节功能的基础上,还有如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辩护功能、沟通功能等,它们与其他社会手段密切配合,共同发挥了调节作用。(材料事例2:善恶影响人的寿命)&
最近,美国耶鲁大学和加州大学跟踪调查了加州阿拉米达县7000位居民,密西根大学调查研究中心对2700多人进行了14年跟踪调查,三所大学得出相同结论并向世人宣布:“善恶影响人寿命的长短。” 研究人员在以“社会关系如何影响人的死亡率”为课题的研究中惊讶地发现:一个乐于助人,和他人相处融洽的人预期寿命显著延长,在男性中尤其如此;相反,心怀恶意,损人利己和他人相处不融洽的人死亡率比正常人高出1.5至2倍。不同种族、收入高低、体育锻炼以及生活作风都不能影响这个具有普遍性的正确结论。 为什么“善恶影响人寿命的长短”?研究人员发现,一个善良的人长寿原因是:从心理角度看来,乐于助人可以激发人们对他的友爱感激之情,他从中获得的内心温暖缓解了他在日常生活中常有的焦急。从免疫系统角度看,常常行善的人有益于人体免疫系统。&&& 哈佛大学进行了一次实验,让学生们看一部纪录片,其影片纪录了一位美国妇女终生在加尔各达救助家人和残疾者。学生们被她的生动事迹感动了,随后对这些学生唾液进行分析,发现他们免疫球蛋白A的数量比看纪录片前增加了,这种抗体能防止呼吸道感染,这位以善著称的妇女的事迹感动了他们,增强了他们的免疫系统。 反之,一个心怀恶意,损人利己,和他人相处不融洽的人寿命比较短。如一个心脏病常常发作又对他人怀着敌意的人,其心脏冠状动脉堵塞的程度就越大。再如视别人处处为敌的人,往往一触即发,暴跳如雷,容易使血压升高,甚至酿成任何药物都难以治愈的高血压。至于那些贪污受贿、盗窃等违法乱纪的人,因为他们做贼心虚,法律的利剑悬在自己头上,所以经常坐立不安、失眠、烦躁、全身失调,他们不敢把自己的丑事向同事、家人透露,终生背着一个沉重包袱,精神压力有增无减。这种人的寿命无论如何比大多数人都短。  &&& 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如果经常面对周围人们对你的深深感激和温暖,身心处于一种和谐的境地,就会感到越活越有意思,越活越年轻。一个人要想长寿,就必须要使自己成为多做好事,行善积德与社会及周围群众和睦相处的好人。
社会生活中,矛盾无处不在,也无时不在。正确化解这些矛盾,社会才能协调发展。每个人都是处在矛盾之中,面临很多矛盾关系。如同学之间,6人同处一室,各人兴趣爱好、生活习惯各不相同,矛盾在所难免。如果大家都能相互体谅,互相尊重,以诚相待,矛盾冲突就会减少;如果一个人自私自利,斤斤计较,凡事只顾自己,不管别人,关系就很难处理,就会矛盾丛生。
(二)道德的社会作用
道德功能的发挥和实现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及实际效果,就是道德的社会作用。道德的社会作用主要表现在:
1.道德对其赖以产生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当一种新的社会经济关系发展起来,并力图取代旧的社会经济关系时,由这种新的经济关系所产生的道德便会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同旧道德进行顽强的抗争,向人们表明维护旧的社会经济关系是恶的、不正义的,促进和推动新的经济关系取代旧的经济关系则是善的、正义的,从而为新的经济关系进行辩护,并通过内心信念、社会舆论的方式唤起人们为消灭旧的经济关系,建立和发展新的经济关系而斗争。当新的社会经济关系确立起来,并建立了相应的政治制度以后,由它所产生的道德便不仅为这一经济关系及其相应的政治制度存在的合理性进行辩护,而且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原则规范体系,指导和约束人们的行为,保障和促进新的经济关系和政治制度的巩固与发展。当这种经济制度走向衰亡,并逐渐或已经为更新的经济关系所取代时,与之相适应的道德便作为一种传统的心理和习惯,同新的道德进行抗争,以阻碍新的经济关系及其相应的政治制度的建立、巩固和发展。迄今为止,历史上所出现的每一种道德类型都实际上已走过了这条道路,经历了这种演变。
2.道德通过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的其他部分发生影响,从而间接地为经济基础服务。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与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其他部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在阶级社会中,道德对政治和法律具有重要的影响。一定的道德总是为一定阶级的政治服务的,它通过对人们政治思想的影响而程度不同地影响着政治运动的兴衰进退。统治阶级的道德不仅影响着法律,而且与法律相互渗透,甚至直接重合,赋予法律以道德的影响力和激发力。而执政者和执法者的道德面貌如何,又对整个国家和社会具有一定的影响。道德对宗教、文艺等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部分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各种社会形态中,以道德的影响最为广泛,它不仅经常对大量违反政策和法律的行为进行着评价,而且对大量不违反政策和法律的行为进行着评价,施加着影响,从而给予上层建筑以广泛深刻的影响,并进而间接地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3.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劳动者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是进行社会物质生产的主体。人们的道德面貌如何,常常影响着他们在社会生产中作用的发挥。这是由于,人们的劳动和其他各种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思想观念支配下进行的,当一种道德观念为人们接受之后,必然对他们的劳动态度和生产积极性等发生影响,并进而对社会生产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或阻碍作用。
4.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往往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矛盾,道德是以个人为主体来认识和调节个人与他人、社会之间的利益关系。道德作为调节人们行为的一种社会规范,它通过教育、示范、激励、指导、沟通和社会舆论评价,为人们提供“应当”和“不应当”的模式与标准,以此来规范、约束、协调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和交往中的行为,调节人们的行为目标,使人们化解矛盾,相互理解,增进团结。因此,道德作为“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对维护整个社会的相对稳定,保证人们日常生活和交往的正常进行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5.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材料事例3:贫穷夫妇捡来4万元巨款饱受10年良心拷问)
6.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在阶级社会里,每个阶级都通过道德宣传和教育,使体现本阶级根本利益的道德原则和规范为本阶级的成员所认识和接受,以约束本阶级的成员的行为,使他们自觉地履行本阶级所要求履行的道德义务,从而达到调整本阶级内部关系,使本阶级成员团结起来一致对外的目的。同时,每个阶级也都通过道德宣传和教育,对其他阶级的成员施加影响,力图把其他阶级成员的思想和行为纳入本阶级道德规范的轨道。尤其是统治阶级,更是力图用本阶级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去约束其他阶级成员的思想和行为,使其他阶级的成员接受自己的道德标准,甘心情愿地服从自己的统治。
道德发挥作用的性质与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相联系,由道德所反映的经济基础、代表的阶级利益所决定。
社会主义道德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对于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比历史上任何道德体系都更加广泛、更加深刻、更加强大。
四、道德的历史发展
道德不是千古不变的,同其他社会意识形态一样,道德也有自己的发生发展过程。
(一)五种类型道德
人类社会先后经历了五种基本的社会形态,与此相适应,出现了道德发展的五种历史类型,即原始社会的道德、奴隶社会的道德、封建社会的道德、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
1、原始社会的风尚习俗道德
原始社会道德的主要内容
是人类道德发展史上第一个历史类型。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人们获取食物、抵御自然界袭击和危险的能力很低,因而人们必须结成群体,共同劳动,相互协作,才能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生存和发展下去。维护氏族整体利益是原始道德的基本原则。氏族成员之间的平等、共同劳动、互助合作构成原始道德的重要规范。推崇勇敢刚强、吃苦耐劳、正直诚实的道德品质。
原始社会道德的基本特征
纯朴性与野蛮性并存。原始社会道德中的集群主义道德原则、平等互助、共同劳动的道德规范以及勇敢刚强、正直诚实的道德品质无疑代表着它的纯朴性和高尚性。原始社会道德也有它粗野残暴的一面,突出的表现为氏族复仇、食人之风和血缘群婚。
直观性与狭隘性同在。原始道德教育最初是通过典型示范和传授行为而进行的。原始道德只是在部落的狭隘的范围内才有意义,“部落始终是人们的界限”,人们把自己的部落赋予善和亲切意义,而把别人的部落赋予恶和仇视的意义。道德对内不对外。
自发性与外在性一体。原始道德浸润着大量的自发因素,人们的自我主体性意识还很弱,区分人我、群己的思维能力也没有得到发展。在进行道德评价时不仅将评价运用到氏族部落成员身上,而且也将评价运用于自然现象上,把自然力幻化为善与恶。对外界力量的依赖成了当时道德行为调节的依据,甚至连良心的谴责也被理解为某种复仇女神或魔鬼的迫害。
2、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等级特权道德
(1)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道德的主要内容
奴隶社会是一个公开的不平等和最直接最残酷的奴役形式而出现的阶级社会,封建社会则在自然经济的基础之上建立了一个以宗法关系为纽带的等级制度。其中统治阶级的道德:
贯穿这两个社会形态并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道德原则是忠于国家、君主。古代雅典要求它的公民在战争中要奋不顾身,表现出对国家的忠诚,他们要向国家宣誓,“我一定要使身后留下的祖国比我所继承的祖国更大更好而不是更小,我一定听经常存在的当局的话,服从既有法律及人民一致制定的新法律”。我国封建社会要求人们精忠报国,忠于封建制国家。
维护人身依附和宗法等级关系,是这两个社会公认的道德要求。古希腊奴隶主思想家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了国王、武士、农夫和手工艺人三个等级所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国王是神用金子造成的,具有理性的本性,职能是管理国家,品德是智慧;武士是神用银子造成的,具有意志的本性,职能是保卫国家,品德是勇敢;而农夫和手工艺人则是神用铜铁造成的,只有情欲的本性,职责是服从管理和为统治者服务,品德是节制。古代印度奴隶社会盛行种姓制度。婆罗门教把种姓区分为四种瓦尔那:婆罗门(祭司)、刹帝利(武士、贵族)、吠舍(农民和手工业者)和首陀罗(奴隶)。在中国,人分五等(即天子、诸侯、大夫、士、庶人),官分九级(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把奴隶当作“会说话的工具”而不当人,买卖奴隶,处死奴隶,用奴隶殉葬等都被认为是合乎道德的。在封建社会,地主阶级占有全部或绝大部分土地和其它生产资料,以租税、徭役等形式对农民进行经济和超经济的剥削。在政治上建立起高度集权的专制统治和一整套宗法等级制度,农民虽然比奴隶有了一定的人身自由和平等人格,但他们仍处于社会底层。这种政治经济制度决定了封建社会的道德实质是占统治地位的地主阶级道德,而农民阶级道德则处于次要和从属的地位。维护封建的宗法等级关系是封建社会最基本的道德原则,这一原则要求以忠、君、孝、亲作为封建社会道德的基本规范。(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男尊女卑、夫主妻从、厌恶劳动、卑视劳动人民,也是封建地主阶级的道德规范。)
鄙视劳动、歧视妇女、主张男尊女卑也是这两个社会所共有的道德要求。恩格斯说:“奴隶制,在它是生产的主要形式的地方,使劳动成为奴隶的活动,即成为使自由民丧失体面的事情”。在中国封建社会,要求妇女做到三从(在家从父,适人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所谓妇德就是要妇女孝敬公婆,服从丈夫,守节有耻,动静有法;妇言即择词而论,不道恶言;妇容即服饰鲜洁,沐浴以时;妇功即专心纺织,不苟言笑。
被统治阶级的道德:顽强勇敢、团结互助、勤劳节俭、艰苦朴素等观念。
(2)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道德的基本特征
首先,道德的进步与退步相伴随;进入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以后,一方面挣脱了原始氏族道德的狭隘与局限性,加快了道德意识和伦理学理论向前发展的步伐,另一方面又以“最卑下的利益——庸俗的贪欲、粗暴的情欲、卑下的物欲、对公共财产的自私自利的掠夺”和“最卑鄙的手段——偷窃、暴力、欺诈、背信”,揭开了人类道德史上不光彩的一页,表征着古代纯朴道德高峰和封建道德这种进步中夹杂着退步。奴隶主道德对原始道德,从总体上看是一个进步,因为它消除了群婚、食人、杀死俘虏等陋习;但在有些方面也是对原始公有制道德的一个退步,如自私自利,奴隶主穷奢极欲,残暴野蛮等等,而这又是人类社会进步必经的阶段和必然付出的代价。
其次,与原始社会道德意识混沌朦胧状态相比,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道德成为独立的社会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由于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工,使得一部分人专门从事精神活动,因而能够对人们在劳动和社会生活中遵循的行为规范与准则进行思考和概括,用文字和理论的形式表现出来。
再次,政治道德化,道德宗教化,也是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道德的又一个基本特征。我国孔孟儒家主张为政以德,忠臣出于孝门。隋唐时,佛教、道教成为向人们灌输封建道德的重要手段。
3、资本主义社会的金钱自由道德
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工人一无所有,只得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以获取工资来维持生活。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处于对立的状态,一个昂首阔步、挺胸前行,一个战战兢兢,尾随于后,像在市场上出卖了自己的皮一样,只有一个前途,那就是让人来揉。
(1)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是资产阶级道德最基本的价值或原则。一切都变成互相利用或尔虞我诈的关系,医生希望人们多发病,建筑业的老板希望天下多火灾,当铺的老板希望世间多灾难,棺材铺的老板则希望多死人……。
(2)资产阶级提出“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并把它作为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德规范。马克思曾经深刻地提示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博爱的实质:自由,只意味着资本家购买和剥削工人的劳动力的自由,劳动者却没有不出卖劳动力的自由;平等,是货币所有者和劳动力所有者和在交换市场上的形式平等,而实质上他们之间则是统治和服从、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博爱,则是资本家对工人假惺惺的慈善或救助,实质上却是以榨干工人血汗为条件的。当资产阶级统治受到威胁时,它就要把“共和国的‘自由,平等,博爱’这句格言代以毫不含糊的‘步兵,骑兵,炮兵’”!
(3)拜金主义、金钱万能是资产阶级意识的重要方面,也是资产阶级处世做人、待人接物的主要价值方针。金钱在资本主义社会被抬到至高无上的地位,金钱君临一切。金钱可以购买权力,也可以支配善恶。它能使恶行瞬间变成美德,也能叫任何美德顷刻化为恶行。莎士比亚在《雅典的泰门》中指出:“金子!黄黄的,发光的,宝贵的金子!只这一点点儿,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卑*变成尊贵,老人变成少年,懦夫变成勇士。
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无产阶级道德发展成为社会主义道德的重要内容。
道德进步的主要表现。
(1)道德在使社会日趋进步合理和个人日趋完善方面产生着愈来愈大的作用和影响。尽管在阶级社会里,没落的剥削阶级寡廉鲜耻、穷奢极欲,置人伦道德于不顾,但是在一些进步人士和广大被统治阶级那里,向往一种真正的合乎人性的道德,却是一股奔腾不息的洪流。(2)道德作用的范围日益扩大,道德调节的方法不断完善。道德冲破狭隘的生活圈和集团以外;社会分工的精细和职业的增多道德有越来越广阔的领地。(3)道德知识的内容不断增多、伦理学作为认识自我的价值科学日趋繁荣兴旺。(4)个体道德意识的内容、结构和功能不断丰富和完善。
评判道德进步的标准。凡是与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关系相适应的道德,就是进步的道德,否则就是落后的、守旧的道德。
道德发展和进步的规律
(1)道德的发展是一个辩证的否定过程。道德发展的趋势是一个曲折迂回的螺旋式上升过程,是变革和继承、否定和肯定的对立统一过程,其发展的路线和方向是从素朴的非阶级道德到阶级道德再到更高一级的全民道德。
第二节&& 继承和弘扬优良道德传统(1学时)
伟大的中华民族历经5000多年的沧桑巨变,之所以能够以巨人之姿昂然屹立于世界东方,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中国有着优秀的文化和优良的传统美德。中华传统美德是世界上最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民族瑰宝,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开展中华传美教育,对激发学生树立高度的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培养学生高尚的社会主义道德观、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帮助学生明确是非美丑的标准,保证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乃至促进社会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大意义
传统是一个民族世代积累下来的相对稳定的历史经验。虽然其中也有落后保守的成分,但其精华部分,往往凝聚着一个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成为一个民族迎接新的挑战的内在精神动力。
中国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道德资源十分丰厚。中国传统道德是历史上不同时代人们的行为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和文化心理的体现,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中华民族道德实践经验的总结、提炼的概括。今天,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世界各国都有各自的历史,有各自的文化道德传统,这是他们走向现代化过程中能否保持自己的特色,走出自己道路的重要基础。中国的现代化的进程,如果离开以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继承和弘扬,就会失去历史的基础,就难以更好地推进。继承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加以发展,就能充分激发整个民族的潜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1.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
2.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内在要求。
3.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孝敬父母:“负米供甘旨,宁辞百里遥;身荣亲已没,犹念旧劬劳。 体念母亲情至忱,母棰轻重甚关心;一朝知母力衰退,顿起心酸泪湿襟。”
二、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
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一般来说,是指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主要内容并包括墨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思想在内的传统伦理道德思想的精华。儒家伦理道德思想,在中国历史的长期发展中,与墨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思想总是不断地相互影响,又相互吸收和相互融合。东汉以后,佛教传入中国,伦理思想家们都程度不同地受到佛学的影响。在两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儒、墨、道、法等各家伦理思想和佛学有关心性的理论,相互影响,相互吸收,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伦理传统。其内容包括五个方面:
1、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在2000多年前成书的《诗经》中,就已经提出“夙夜在公”的道德要求,认为日夜为公家办事,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尚书》的“以公灭私,民其允怀”(认为朝廷官员应当以公心灭除自己的私欲,这样就可以得到百姓的信任和依附);孟子提出了“富贵不能淫,贫*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为整体献身的大丈夫精神。西汉初年的政治思想家贾谊在他的《治安策》中提出“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强调国家、民族的利益,强调一种为整体而尽忠、献身的精神。范仲淹也提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境界和崇高的道德要求。陆游的“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宋明时代的理学家们,主张以“公义”灭“私利”,以“天理”灭“人欲”; 正是从国家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原则出发,中国古代思想家强调在“义”和“利”发生矛盾时,应当“义以为上”、“先义后利”、“见利思义”,主张“义然后取”,反对“重利轻义”和“见利忘义”。这种提倡“先义后利”和反对“见利忘义”的思想,不但在中华民族的长期发展中起了积极的作用,而且对提高我国当前的道德水平仍有重要意义。(分析讨论2:古代的整体主义等于今天的集体主义吗?)还有清代的思想家顾炎武曾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鸦片战争时著名的禁烟派领袖林则徐所写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富避趋之”的诗句,孙中山的“天下为公”等等都显示了强烈的为国家、为民族、为整体的献身精神。整体主义具体引申出中国古代爱国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即国家统一。中国人特别重视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中国古代的民族统一思想萌芽于黄帝统一黄河流域。到了奴隶社会,统治者认为自己是天子,即上天之下都是他的统治范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在中国古人眼里,所有的自然地域都是天子的管辖范围,不能存在也不允许存在分裂的状态。这是中国人重视国家统一的理念基础。
2、推崇“仁爱”原则和人际和谐。
儒家伦理思想的创始人孔子,以“仁”作为自己伦理道德思想的核心,并把“爱人”作为“仁”的根本要求。孔子从各个方面对“仁”做了阐释,在人和人相处中,强调要“推己及人”,关心他人。“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从积极方面立论,认为在人和人的相处中,特别是当人和人之间发生矛盾时,应当从自己的欲望、感情、意志、追求等方面,设身处地的为对方考虑。这样,人和人之间就能够增强理解,相互体贴和相互帮助,从而化解人和人之间的矛盾。推崇 “忠”、“孝”、“恕”、“悌” “忠”:孔子曰“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孝”:孔子认为“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恕”:“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悌者,弟也。“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颜渊》)
墨子从人和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功利原则的角度,提出“兼相爱,交相利”的思想。孟子也强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荀子认为:“仁者自爱”
从孔子的“仁者爱人”,到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再到宋代张载的“民胞物与”(认为天人万物本来就是一个和谐的宇宙家庭,在这个家庭中每个成员都是天地的儿子,因此,人与人应是兄弟,人与物应是朋友)。发展到明清之际,黄宗羲的启蒙主义思想,说明这种人本主义原则在社会发展中,既能够成为协调社会人际关系的一种思想,又能够由强调整体利益而成为社会变革的一种力量。
3、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中国自古就有“礼让之邦”的美誉,谦敬礼让是中华民族优良的道德传统。谦即自谦,虚以处己;敬即敬人,礼以待人。谦敬与礼让是联系在一起的,“恭敬之心,礼也”。中国传统道德认为,礼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标志。“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也是人的立身之本和区分人格高低的标准。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中国传统道德在提倡谦敬礼让的同时,提醒人们“事思敬”,“不居功”,“择善而从”。老子曾以江海处下而为百谷王的事实,告诫人们不要“自矜”、“自伐”、“自是”。
【安徽桐城六尺巷】张英,安徽桐城人,清朝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一次,家人修治府第,因地界不清,与邻居方家发生纠纷诉讼,告到官府。因双方都是高官望族,县令不敢贸然断决。于是第家修书告诉在京城的张英,言其事。张英接信后,便以诗代信: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接信后,遵嘱立即让地三尺,方家见状也让三尺,于是就有一条六尺巷。
4、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在中国古人看来,诚信是一种真实无妄,表里如一的品格,也是道德的根本,“养心莫善于诚”。信是指一种诚实不欺、遵守诺言的品格。孔子不仅提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的思想,而且认为“民无信不立”。荀子则进一步将信推行于选贤治国,使信不仅是朋友伦理、交际伦理的规范,而且扩至一切伦理关系皆应以诚信为本。“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为人思诚,信以行义。诚信之德在于言必信,行必果,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讲究信用,遵守诺言。
5、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做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
中国传统道德认为,人之所以不同于动物,在于人有道德,因而,人们除了有物质需要外,还要有精神需求,重视对于道德理想的追求。儒家传统伦理思想认为“为学的目的”就是要“改变气质”,以达到“成贤”的目的。我国古代知识分子把“圣人”、“贤人”作为追求的理想人格。认为一个人只要有了这种崇高道德的要求,就可以克服人生道路上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孔子称赞在“德行”方面最满意的学生颜回时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儒家传统伦理思想认为“为学”就是要“改变气质”,以达到“成贤”、“成圣”的目的。 孔子推崇君子型人格:“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和“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内圣外王”的境界。荀子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道家把成为无私无欲的“真人”、“圣人”作为最高的人生理想。
墨子“尚贤”,推崇“贤人”、“圣王”,将之视为理想人格。把为大众谋利的牺牲精神,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
《礼记•礼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种“天下为公”的理想,既是一般的社会理想,也是道德理想。孟子所说的“富贵不能淫,贫*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古人所说的“立德”、“立言”、“立功”的所谓的“三不朽”等,都表现了我国古代知识分子的自立、自强、自重、自爱的道德精神和人生态度。
6、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
中国历史上的儒、墨、道、法各家都认为,在树立起崇高的理想和道德人格的同时,最重要的就是奋发志气,切磋践履,养心修身、变化气质,才能达到目的。孔子特别强调道德主体的能动作用,他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人至矣”,“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认为“仁”这是最高的道德品质和道德境界,对人们来说,并不是遥远而不可达到的;人们应当“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吾日三省吾身”。荀子:“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墨家也非常重视“修身”,强调“察色修身”和“以身戴行”,注重社会环境对人的道德品质的影响。只要人们能够坚持不懈地修养,就一定可以到达这种最高的境界。墨家也非常强调“察色修身”和“以身戴行”,注意社会环境对人的道德品质的影响,把“所染”作为道德修养的重要环节。
以上六个方面是中华民族的古代优良传统道德的概括,这些又可以衍生出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爱国爱民、廉洁奉公、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艰苦朴素、勤劳节俭、孝敬父母、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尊师敬业等等道德,还形成了刚健有为、自强不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仁民爱物、奋发图强的人生哲学和人生态度。
三、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
中华文明是世界四大文明中唯一延续至今的文明,这本身就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迹,如果探究原因,也许只能从文化中找寻。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对于华夏文明维持的力量是巨大的,经历了分分合会,大一统的格局依然如故。
传统道德常常是精华与糟粕并存的。正确对待传统道德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中国传统道德批判的继承。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对一个个具体的道德命题,究竟应当怎样来弘扬精华、除弃糟粕呢?
批判的继承,就是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和辩证法的态度批判的继承,对经过选择而吸取的道德遗产,根据当前历史进步的要求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根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予以加工和改造,从而抛弃其封建的、落后的、消极的方面,吸收其反映人民利益的、科学的、积极的方面。
首先,对那些基本上属于精华的传统道德应当进行分析。通过这些分析,可以进一步理解,为什么即如是传统美德,仍然需要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赋予时代要求的新的意义。例如,如忠孝,古代的忠孝是为帝王服务的,统治者提倡为国尽忠。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报国尽忠就是忠于君王。今天,我们应除去忠君内涵,坚持忠于祖国和忠诚老实地为人处事。孝敬父母,天经地义,今天,孝父母,敬师长应继承下去,只是要抛弃那种父教子亡,子不得不亡“顺者为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愚孝内容。我们应当按照“四个”有利于的标准对待传统道德。即是否有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否有利于建设和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德体系,是否有利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否有利于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标准做好取舍和创造性的转化工作,努力践行借鉴积极内容。
孟子强调“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为人们提供了明晰的道德原则,经过了两千余年的风雨,在今天仍不失为金玉良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范仲淹在他的《岳阳楼记》一文中所说的。反映出“敢为天下先”的品质,历代传沿,成为无数仁人躬行自勉的箴言。这两句在人民群众中广为传颂的名言,所指的“天下”,在当时,既指整个华夏民族所聚居的广袤土地,又兼指宋王朝所统治的范围。而这两句话中的“忧”“乐”二字,既有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忧乐,又有对宋王朝统治的兴衰的忧乐。范仲淹在这篇文章中还提出“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就是说,在朝廷中身居高位就为人民而忧虑,在山野中隐居为民,就要为君王而担心。因而,当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根据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的特点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来理解这两句话时,“天下”就应当理解为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从而取代了范仲淹所说的“天下”,同时,人们应当有的“忧”和“乐”,自然也就和范仲淹所说的忧和乐不同了。
对于这一类基本上属于优秀传统道德的内容,只要坚持这种态度,就能够更好地加以继承。
其次,对于那些较为明显的精华与糟粕相交织甚至融合在一起的传统道德,更需要谨慎地加以鉴别和认真地加以消化。既不能全盘肯定,全面照搬;也不能全盘否定,全面抛弃。以义利关系问题为例。《论语》中提出“见利思义”(《论语·宪问》)、“见得思义”(《论语·季氏》)、“义然后取”(《论语·宪问》)等等,这些思想,应当说基本上是属于精华的部分,但其中也夹杂着一些维护封建等级的内容。这就需要正确区分古人所说的义和利与今天所说的义和利所具有的不同的涵义,这样才能够很好地抛弃其糟粕,吸收其精华。这里还有另一种情况。例如“君子思义而虑利,小人贪利而不顾义”(《淮南子·缪称训》)和“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等道德思想,就可以说是精华与糟粕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复杂情况,今天在继承时,更应当仔细地加以批判和分析。在中国古代社会,“君子”一般是指统治阶级的成员或有道德的人,而“小人”一般多指居下位的卑*者,有时也指只顾私利而没有道德的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总的来看,包含着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内容,即一方面认为,只有统治者才明白大义,而劳动人民只知道小利;另一方面也认为,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明白大义,而没有道德的人是只知道私利的。但在长期的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内,统治者都只强调第一种理解,把他们自身看作是知道大义的,污蔑劳动人民只知道小利,从而为巩固他们的统治制造舆论。对于这一方面的内容,应当彻底地予以批判。但同时,也可以吸收其强调有道德的人是知道大义的人,而无道德的人是只谋私利的人的合理思想,并加以改造,使其在新的时代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强调批判的继承,还由于中国传统道德是植根于中国古代以农耕为“本务”、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的自然经济土壤之中的,是在长期的奴隶阶级和封建阶级统治的社会中孕育、形成和发展的,因而,传统道德中的许多内容,都不同程度地打着这些统治阶级的意志的烙印,从本质上来说,是为着巩固当时统治阶级的利益和稳定统治阶级的社会秩序而服务的。在中国长期封建社会中所形成的“三纲五常”、忠孝节义等道德规范和德目,从总体上来说,都是为巩固传统的社会秩序和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的。坚决摈弃:在传统道德体系中存在着大量糟粕:(增广览文)中有这样一句。“结交须胜我,似我不如无”,阐明了处事准则,若想交往,对方封胜我。要求“胜我”的原因无非是使之具有利用的价值,功利之心赤裸裸地显示出来;尽如“各家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是个人利己主义的生动写照,一定意义上讲,与我们常闻的见死不救无有二致。如果保留这种处世准则,那么该是对我们所一贯倡导的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的一种莫大的嘲讽,所以对此类糟粕,要坚决摈弃。
因此,如果不能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去批判旧道德,否定旧道德中为统治阶级利益服务的内容,就不可能有正确的继承。
大力弘扬中国革命道德传统
中国革命道德传统,主要是指以中国共产党人为代表的中国人民在近现代革命和建设中所创立的适应革命和建设需要的革命精神、奋斗拼搏精神。其中,也包括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先行者在早期中国民主革命时期所表现出的社会变革思想和品质。革命传统道德的主要内容包括探求真理、抵抗外敌奴役,致力于振兴中华的爱国精神;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奋斗精神;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热爱集体、服务人民的集体主义精神;艰苦朴素、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热爱人民、关心他人的友爱互助精神;坚持原则、团结协作的协调精神;严守法纪、步调一致的全局精神等。这些内容,是对我国优良道德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同时,许多内容本身已构成我国社会主义道德的重要内容。在改革开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更需要继承和发扬这些精神,将它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结合起来,建立新型的人际准则,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
吸收人类道德的优秀成果
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发展和道德进步,除了要注意继承和弘扬本民族文化和道德的优良传统之外,还必须积极吸收其他民族文明的优秀成果。
人类的发展进步,总是以继承和发展全人类的文明为前提的。在人类的文化道德建设中,国外,包括西方发达国家,许多方面也为人类进步做出过贡献。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思想家提出的人人平等、自由思想、人道主义,去掉其政治内涵,作为伦理观念,有其合理的成分;资产阶级国家重视法治、重视个性发展的思想,重视科学技术、重视环境保护、重视管理等,都可批判地继承。在继承人类文化优秀道德传统时,我们应注意克服两种倾向:一种是西方“中心论”,鄙薄中华文化道德传统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这是一种民族虚无主义的态度,不可取;另一种是闭关锁国倾向,盲目排外。它会阻碍我国的改革开放,不利于我们学习国外先进的东西。正确的态度仍然是批判地继承。只有充分利用全人类一切(包括伦理道德在内的)文明,我们才可赶超世界先进国家。
世界上许多民族在人类发展的不同时期,对人类文明、人类的伦理道德都做出过不同程度的贡献。当然,对于一切外国的,特别是剥削阶级的文化伦理思想,我们要批判地继承,绝不可以无批判地“兼收并蓄”。 中华民族的优良伦理道德思想有着自己独有的民族特点,但我们绝不能固步自封、惟我独尊,而是要善于吸收世界上所有民族的一切优良道德加以改造,并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现实,创造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道德体系。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对待外国的一切文化道德遗产,都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采取批判地继承的原则,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既要大力弘扬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一切优良道德传统,又要努力借鉴和吸收一切外国的优秀文化道德成果。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和道德传统,都要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相结合,同现实的生动的实际和我国思想道德生活发展的新情况相结合。只要我们把这三个方面结合起来,就一定会创造出更加绚丽多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创造出人类先进的精神文明。(材料事例5:分粥的故事)有七个人曾经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要命的是,粥每天都是不够的。一开始,他们抓阄决定谁来分粥,每天轮一个。于是乎每周下来,他们只有一天是饱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后来他们开始推选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出来分粥。强权就会产生腐败,大家开始挖空心思去讨好他,贿赂他,搞得整个小团体乌烟障气。然后大家开始组成三人的分粥委员会及四人的评选委员会,但他们常常互相攻击,扯皮下来,粥吃到嘴里全是凉的。最后想出来一个方法:轮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它人都挑完后拿剩下的最后一碗。为了不让自己吃到最少的,每人都尽量分得平均,就算不平,也只能认了。大家快快乐乐,和和气气,日子越过越好。
反对道德建设中的错误思潮
在对待传统道德的问题上,要反对两种错误思潮。一种是文化复古主义思潮,认为中国之所以落后,就是因为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传统文化的失落。所以,道德建设的最终目标就是要恢复中国“固有文化”,形成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体的道德体系,并通过这种传统道德的复兴来衍生出现代的科学和民主,此即为“返本开新”。复古主义是复归儒家文化传统的一种思潮,隐存着一种偏激的民族主义情绪。另一种是历史虚无主义,全盘西化的思潮,主张在道德建设的问题上要实行整体改造的方式,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从整体上来说在今天已经失去了价值和意义,已经蜕变为一个不能区分精华与糟粕的整体,必须从整体上予以全盘否定,道德建设的目标就是要把西方道德文化整体移植过来,特别是要用本文个人主义价值观来取代集体主义价值观。历史虚无主义主要是指对民族与历史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全盘否定(或全盘西化)的错误在于断绝了传统与历史的联系。事实上,传统是历史的延续,是不能割断的,传统道德与我们所倡导的道德不是截然对立的,传统本身含有过去之意,更含有“承传”的意思;传统在承传过程中包含着批判的因素,表现为“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实质上,传统本身是自然历史过程,也是自我扬弃的过程,传统道德亦是如此。
抚今记昔,我们有理由相信,经过吐故纳新,中华民族传统道德将在21世纪显示其更强大的生命力。
第三节&&&&& 弘扬社会主义道德(1学时)
有人以为,市场经济与道德是水火不相容的两个东西,两者相互排斥,要搞市场经济就别奢谈道德,要讲道德就别搞什么市场经济。持这种认识的人不在少数,他们或是以此来否定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的必要,或是以捍卫道德的面目出现反对发展市场经济。有人在嘲讽:“道德多少钱一斤?”有人在哀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与此同时,日常生活中,经济交往中,尔虞我诈等不道德行为触目惊心,大量的经济案件和经济纠纷,如制造假冒伪劣产品,不守合同不讲信用等都是缺乏起码道德水准的表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存在什么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如何加强道德建设?
一、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这种经济体制,不仅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结合在一起,而且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结合在一起。而这一结合的核心点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道德。发展市场经济,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根据市场经济的现实需要加快思想道德建设的步伐,以迅速形成有利于市场经济顺利发展的道德风尚。为此,就必须正确把握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道德结合关系的历史特点,以明确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方向。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道德具有一致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社会主义道德支持。
市场经济所必需的思想道德观念不仅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没有本质冲突,而且具有一致性。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诚实守信,正是保证市场交易正常秩序的道德前提。而作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思想保证和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重要内容的艰苦创业精神,也是发展市场经济所必备的道德素质。市场经济所必需的道德秩序,主要是由职业道德和经济信用构成,这两者是市场经济运作的基石。如果出现了严重的职业道德危机和经济信用失常现象,就必然导致市场失效。道德进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相应的道德理念与道德原则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道德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道德经济、信用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动社会主义道德的进化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有利于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也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使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进一步发挥出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道德进步的双重效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有市场经济一般的特征,又有自身的特殊性。这种质的内在规定性,决定它的建立和发展对道德进步产生着双重效应。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道德进步的正面效应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道德进步的价值,强化了道德的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改变人们的传统道德思维定势,以新的理性思维更新道德观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同时提高人的道德素质。不仅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打下了深厚的物质基础,增强了人们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意识和开拓意识,对转变人们的观念、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起到了重要作用,有利地推动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道德进步的负面影响市场经济是利益驱动经济,对物质利益的过度追求,或把市场经济原则扩大到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都会导致道德领域评价标准的迷失,表现为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伦理观的盛行,以及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的出现。
市场中等价交换的原则容易被庸俗化。有的人把它扩大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之中,形成在组织与个人之间,在同志朋友之间搞讨价还价的庸俗处世哲学。资本利润追求最大化就会出现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以假乱真,哄抬物价等情况。市场的竞争原则也会导致不正当的竞争行为。这些无疑增大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难度。【播放录像:美容】应该看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道德进步的负面效应不是主流,而是前进中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青年学生只有看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面效应的主流,自觉防止负面效应的影响和侵蚀,才能真正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适应者。
2、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道德具有兼容性
社会主义道德核心的服务要求与市场经济规律的效益要求具有兼容性。
作为社会主义道德核心的为人民服务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应有的道德观。为人民服务和发展市场经济是可以兼容的,在经济领域提倡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也仍然是必需的。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既体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也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二者是兼容的。
社会主义道德原则的集体主义要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协作要求具有兼容性。
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体主义原则要求从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在保证国家利益的前提下,正确处理好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反对个人主义、小团体主义和本位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样需要这样一种集体主义精神。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体主义道德原则在经济领域体现为企业在内部的局部协调和在外部的整体协调,既保证了整个社会化大生产的顺利进行,又保证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
3、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道德具有互补性
市场经济的经济局限性需要社会主义道德来弥补
市场经济的社会负面效应需要社会主义道德来克服
市场经济的行为规则需要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来补充
(二)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道德滑坡”现象
随着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发展催生了一系列包括公平竞争观念、诚实守信观念、经济效益观念、时间效率观念以及在不损害集体与他人利益的前提下实现个人正当利益的观念等等市场经济道德规范和价值观,这些围绕着处理经济利益关系的道德观,丰富了社会主义的道德意识形态,也协调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生产关系。但同时改变了人们的单一道德取向,导致了人们道德选择的多样化。在新旧道德价值观念相互交替、相互冲突过程中,思想道德方面出现了以权谋私、权钱交易、信用缺失、蒙骗欺诈等“道德滑坡”现象(材料事例6:南京冠生园凄凉走完破产路)。
如何看待这种“道德滑坡”现象呢?
首先要弄清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辩证关系,不能把发展市场经济和加强道德进步对立起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加强道德进步,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
其次,“道德滑坡”不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而是由于尚未建立起平等竞争的市场竞争机制的结果。市场计划要求人们以法经营,必须遵循等价交换、平等竞争、信誉至上等原则,而市场上出现的假冒伪劣、不讲信用等现象,是与这些原则相违背的。这些现象的出现,是市场经济发育不成熟,运行机制不健全,不规范造成的。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出现的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它也不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而是新旧两种体制转换过程中,相互碰撞、相互磨擦造成的。
最后要客观分析当前道德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原因。市场经济的逐利性质、封建道德的沉渣泛起、资产阶段道德的浸蚀以及思想道德建设的放松和政治思想工作的削弱,是导致“道德滑坡”的主要原因。
应该相信,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成熟和完善,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进一步加强,“道德滑坡”现象一定能得到有效的克服。
总之,我们要以创新的精神,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
社会主义道德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这既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道德建设的现实状况,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
(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道德建设的核心问题,即道德建设的灵魂,它决定并体现着社会道德建设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规定并制约着道德领域中的种种道德现象。道德建设核心的问题,实质上是一个“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
毛泽东指出:“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毛泽东同志的这个观点,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为人民服务”、“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和“为人人”服务思想的丰富和发展。1944年9月,他在中央警备团追悼张思德的脍炙人口的讲演中,进一步阐述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并使用了“完全”、“彻底”两个副词,这包含了“为人民服务”需要“全心全意”的意思。时隔不久,他在1945年4月党的七大上所作的政治报告中,正式提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人”是“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最大利益为出发点的”,“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邓小平同志当时在会见国际青年代表团的提问时也指出:“中国共产党员的含意和任务,如果用概括的语言来说,只有两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他的目的是要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我们党自七大起,还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对党员的最基本的要求而写进了党的章程。
1、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实行的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上,在全体人民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在整个社会生产和生活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进步的人际关系。人人都是服务对象,人人又都为他人服务。人们常把为人民服务具体化,讲“为您服务”、“为他人服务”,这样容易被人理解和接受。人为什么要为他人服务呢?从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上分析,首先为他人服务是人类生存的必然,人作为个体有着天然的局限性,不可能自己完全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你种田,我织布,他盖房子给人住,必然有相互的服务。其次是生活的必要,现代社会生活复杂,劳动日益社会化、专业化,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性日益加强,不但个人不能孤立地存在,也不能像小农经济时代那样“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信息社会必然是相互联系,彼此配合,将个人的行为转化成社会的行为。这就是列宁所说的“一人为大家,大家为一人”(《列宁选集》第4卷,第143页)。再次,只有为他人服务才能得到他人给予自己的服务,为他人服务就是为自己服务。
为人民服务就是为最大多数人服务,即为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服务,以人民的利益要求为最高行为准则。在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条件下,每个劳动者和建设者都在为社会、为他人同时也是为自己劳动和工作。人人都是权利的主体,人人又都是义务的客体。全体人民通过分工和相互服务来实现共同幸福。不难看出,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在客观上要求为人民服务,要求道德建设必须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2、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有些人认为,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一种“为自己”的经济,在推行市场经济的历史条件下提倡为人民服务是不合时宜的。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从市场主体的直接目的看,可能是追求企业的利润,如果没有利润,企业就不能生存和发展。而就市场经济活动的实际过程看,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则必须立足于服务,体现为服务。
一般而言,市场经济是同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同比较发达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相联系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各工厂、企业生产的商品,不是供自己使用的,而是供别人、供社会使用的。为了把货币吸引出来,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要及时了解市场行情,不断开发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商品。商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如果不围着消费者转,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商品就卖不出去,他就不可能赚钱。而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消费者不是别人,正是广大的劳动人民群众。因此,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提倡为人民服务不仅不是矛盾的,而且是根本一致的。换句话说,市场经济不但不可能排斥为社会和他人服务,而且恰恰需要通过优质服务才能实现市场经营主体自己的利益。市场经营主体必须通过向社会、他人提供有一定质量的产品,建立满足社会和他人需求的良好信誉,即通过为社会、他人服务并为社会、他人所接受以实现自己的利益。再进一层讲,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主观上可能完全不会甚至根本无视商品生产的“为他性”、“服务性”,但无情的市场法则(看不见的手——价值规律、供求关系、竞争机制等使其亏损甚至破产)却会迫使他们不得不重视商品生产的这种性质。正因为“市场是一部服务于社会的无情的机器”,使当代市场竞争越来越把报务的质量提到了首位,出现了“有形服务”、“无形服务”、 “超期待服务”、“整体服务”等销售策略的深刻原因。(材料事例7:神舟的核心理念及价值观)在我国,有不少深谙国情和经营之道的企业家就是这样做的。如海尔集团、石化集团、三九集团、康佳集团、长虹集团等,它们之所以成为国内外有影响的企业,有的甚至跻身于世界500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不仅注重企业自身的盈利,更注意社会用户的利益,千方百计地提高自己的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相反,那些只顾自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人知道海潮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