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心脏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滞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 老年人心脏传导阻滞有什么危害吗?
老年人心脏传导阻滞有什么危害吗?
健康咨询描述:
我59岁最近老是感觉不舒服。整天头昏。心跳加快,乏力症状,家里人都非常担心不知道会有什么危害.希望得到的帮助:老年人心脏传导阻滞有什么危害吗?
其他类似问题
医生回复区
王医生副主任医师
擅长: 运用中医治疗不孕不育、风湿、类风湿、急慢性肝炎、各
帮助网友:20380称赞:393
&&&&&&很多心脏疾病都可引起1度房室传导阻滞,如心肌炎,心肌病,冠心病,长期高血压致心肌劳损,心肌梗死等等。如果是年轻人多考虑为心肌炎,中老年多考虑为心脏退型性病变或伴有心脏器质性病变等原因所致,如果长期1度阻滞无症状可以不用服药,如果有症状可适当服用改善心肌供血的药物纠正,避免发展为2度或3度以上传导阻滞,导致心脏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指导意见:&&&&&&平时预防感冒,避免过于劳累,多休息减轻精神压力。保持情绪稳定乐观,建议定期复查心电图。&&&&&&腺功能亢您好,首先您不要紧张,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在正常人也是常见的,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是其产生的原因,特别是在一些运动员中发生率更高。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常见于风湿性心肌炎、急性或慢性缺血性心脏病,也见于心肌炎、甲状进或肾上腺皮质功能减低、先天性心脏病、心脏手术等。
朱医生医生会员
帮助网友:36称赞:3
&&&&&&心脏病是心脏疾病的总称,包括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心肌炎等各种心脏病.临床实践表明,手部按摩是防治心脏病有效的辅助方法. &&&&&&指导意见:&&&&&&1. 把红花摘去杂质;三七研成粉末;乳鸽宰杀后去毛,内脏及爪,洗干净;姜切丝,葱切段;菜胆切成4厘米长的段.&&&&&&2. 把乳鸽放入蒸杯内,,加入料酒,酱油,红塘,姜,葱,精盐腌30分钟,再放入三七,红花,菜胆.&&&&&&3. 把蒸杯置于蒸笼内,用武火大气蒸约50分钟即成.&&&&&&对于心脏的传导阻滞是非常多见的,这是一种心脏的传导纤维疾病,可以分为很多种的以及几种程度的,所以你这种要看具体的阻滞类型和程度,当然没有太明显的自觉的症状一般是不需要用药的,如果有明显的阻滞或三度的房室传导阻滞建议你可以到有条件的医院进行心脏射频手术或起搏器治疗.
李医生医生会员
帮助网友:17称赞:1
&&&&&&你好,心脏间歇可能是早搏造成的或一些其他心律失常导致的,也可能是跳停搏造成的,需要做检查才能了解清楚,关键是先检查确诊.建议作个24小时动态心电图,了解心脏的电生理的变化.上海长海医院不错,我有亲戚去看过,是吃西药和做手术治疗好的,前后治疗周期有3个月.药膳食疗能起重要的辅助治疗作用,如灵芝猪心&&&&&&猪心500克,灵芝15克,生姜,葱,精盐各3克,味精,胡椒粉适量.先将猪心对剖两块洗净,锅内加清水入猪心,灵芝煮至七成熟时捞出,猪心切成薄片,灵芝切成细末,煮猪心的原汁留着待用.净锅置火上,加入猪油烧热时下姜,葱,加猪心原汁和酱油,料酒,食盐,猪心片,灵芝和其他调料,烧入味后下淀粉收汁装盘即可食用.此方有养心安神,补益气血之功效.适用于治疗心气血虚所致的心悸失眠,健忘多梦,精神恍惚等症,是神经衰弱,冠心病,心肌炎,心律失常患者的食疗佳品.中老年长期食用,有益于保护精力,稳定情绪,消除疲劳,益寿,抗衰老. &&&&&&安心茶&&&&&&丹参5克,山楂5克,桂圆5克,当归5克,夜交藤5克,柏子仁5克,延胡索5克.将上药切碎,开水浸泡20分钟代茶饮用,次数不拘.此方有安神镇静,活血止痛之功效,适用于治疗心血虚,心血瘀阻之心悸怔忡,头昏目眩,失眠健忘,记忆力下降,胸部刺痛,舌质紫暗,脉象沉涩等症.高血压,心脏病,冠心病等病人宜长期饮用,有治疗或辅助治疗作用. &&&&&&冠心三和泥&&&&&&玉米500克,黄豆250克,芝麻200克,白糖100克.将玉米,黄豆,芝麻分别炒香(熟),研成细末,混入白糖拌匀,用沸水冲服,每次50~80克,1日1~2次.此方有养心神,降血脂,补肝肾,健脾胃之功效,适用于治疗冠心病,高血压,神经官能症以及脾胃不和,肝肾不足之食欲减弱,腰膝酸软,短气乏力,倦怠疲劳,夜卧不安,心慌烦闷等症. &&&&&&护心三仁粥&&&&&&桃仁,枣仁,柏子仁各10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先将桃仁,枣仁,柏子仁打碎入锅内,加水适量煎煮3次,过滤去渣取汁,再放入粳米煮粥,待粥煮至浓稠时,入冰糖稍煮即可食用,每日2次,早晚空腹服用.此力有养心安神,活血化瘀,润肠通便之功效,适用于瘀血内阻之胸部憋闷,时或绞痛,心失所养之心悸气短,失眠多梦,阴津亏损之大便干燥,舌质红或瘀点,瘀斑等症. &&&&&&莲心神饮&&&&&&莲心3克,茯神5克,桂枝3克,白术5克,生甘草3克.将上药切碎开水浸泡代茶饮用,每剂泡20分钟后徐徐饮用,次数不拘.此方有清心安神,降压利水之功效,适用于治疗心悸怔忡,头晕目眩,心胸烦闷,气短乏力,胸脘痞满,呼吸困难,形寒腹冷,小便短少,甚至上肢浮肿,渴不欲饮,恶心呕吐,食欲不佳等症.中老年人可作为养生保健茶长期饮用. &&&&&&以上是对“老年人心脏传导阻滞有什么危害吗?”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陈医生医生会员
擅长: 呼吸道疾病
帮助网友:2432称赞:287
&&&&&&您好!心脏传导阻滞,是心脏传导系统病变引起的除极化顺序和速度发生变化的一种疾病.这种疾病包括窦房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室内传导阻滞,而室内传导阻滞又分为右束支传导阻滞,左前分支传导阻滞,左后分支传导阻滞,左束支传导阻滞以及不定性的室内传导阻滞.而传导阻滞又可分为完全性和不完全性.在这些传导阻滞中,尤其以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最为不好,因为左束支比较粗且短,是由右冠脉远端分支和左旋支近端双重供血,所以不易形成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如果出现新发的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那么在冠心病中,提示冠脉的病变非常严重.当然也有其他原因造成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比如心肌炎等.而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则较为常见,因为右束支比较细长,在机械牵拉中可以出现右束支传导阻滞.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可以比较常见于肺源性心脏病.如果前壁心肌梗死伴随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那么则提示梗死位置比较高,提示为左前降支的近端闭塞.因为右束支的主干部分是由左前降支的间隔支穿支供血的.另外,如果是严重的房室传导阻滞,比如达到了II度II型以上的房室传导阻滞,那么就需要安装永久心脏起搏器了.&&&&&&根据您检查诊断的传导阻滞的类型选择治疗方案,如果是单纯的右束支传导阻滞,那么不需要任何治疗,如果是高度的房室传导阻滞,那么建议您按照经治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如果必要,可以安装心脏起搏器.
付医生医生会员
擅长: 内,外,妇,儿
帮助网友:154称赞:41
&&&&&&1度窦房传导阻滞由于窦房结周围组织不能正常地将窦房结发出的冲动传出,使窦房结和心房肌之间发生传导阻滞,称为窦房传导阻滞。可能是窦房结产生的冲动过弱或其周围的心房组织应激性过低所致。见于迷走神经张力过高、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及其后遗症、急性心肌梗塞等疾病。也可见于洋地黄、奎尼丁等药物中毒。少数有家族史。窦房传导阻滞可暂时出现,也可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窦房阻滞患者常无症状,也可有轻度心悸、乏力感。如果反复发作或长时间的阻滞,则可出现头晕、晕厥、昏迷、阿-斯综合征等。&&&&&&指导意见:家族性心脏传导阻滞一般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分子遗传学研究表明,钠离子通道基因SCN5A、同源框转录因子基因NKX2.5以及核纤层蛋白基因LM-NA等在心脏传导系统的发生、发育和功能形成方面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这些基因异常均可导致遗传性心脏传导阻滞,但目前已知的这些异常基因只能解释一小部分家族性和特发性病例,并不概全。如果发现具有家族性聚集发病现象,且可除外药物、心脏手术、心肌炎等疾病所致的病窦,故可诊断为遗传性病窦。您的小孩是否有遗传的可能首先结合家族史及染色体检测等相关检查。
潘医生医生会员
帮助网友:299称赞:49
&&&&&&窦性心律失常系窦房结发出的激动显著不规律,使心房和心室的节律也不规则。在同一导联描记的心电图上,最长的P-P间期与最短的P-P间期之差超过0.16s(也有学者主张超过0.12s)。窦性心律失常系窦房结发出的激动显著不规律,使心房和心室的节律也不规则。窦性心律基本规则,安静时在正常成人其频率为60~100次/分,随年龄增长而减慢。由窦房结冲动形成过快、过慢性或不规则,或窦房结冲动传导障碍所致心律失常称为窦性心律失常。&&&&&&这个病对患者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1、窦性心律不齐可使血液循环失常:当发生心律失常时,心房和心室收缩程序改变,能使心排血量下降30%左右,引起病人心虚、胸闷、无力等症状。&&&&&&2、窦性心律不齐较严重可致窦性停博、窦房阻滞和心动过缓,出现心动过速综合症(又称慢-快综合症)。&&&&&&3、窦性心律不齐可导致猝死:发生猝死最多的原因是心律失常,其中以室性心动过速、室颤及传导阻滞引起瘁死的发生率最高。
江医生爱心医生
帮助网友:150称赞:8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常见于风湿性心肌炎、急性或慢性缺血性心脏病,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发生率为4%~15%,尤其多见于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也见于心肌炎、甲状腺功能亢进或肾上腺皮质功能减低、先天性心脏病、心脏手术等。大多为暂时性的,可迅速消失或经过一段时间后消失。在老年人原发性传导系统纤维化是较常见的原因,呈长期渐进性传导阻滞。&&&&&&指导意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及时控制、消除原因和诱因是预防发生本病的关键。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情志舒畅、劳逸适度,避外邪。适当参加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首先您不要紧张,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在正常人也是常见的,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是其产生的原因,特别是在一些运动员中发生率更高。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常见于风湿性心肌炎.&&&&&&以上是对“老年人心脏传导阻滞有什么危害吗?”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徐医生其他
帮助网友:20称赞:1
&&&&&&你好,这位朋友,胸闷是一种主观感觉,即呼吸费力或气不够用, 不同年龄的人胸闷,其病因不一样,治疗不一样,后果也不一样.&&&&&&指导意见:&&&&&&一,功能性胸闷(即无器质性病变的胸闷):像这一类的胸闷可以说是功能性的胸闷,不必紧张,也不必治疗.&&&&&&二,病理性胸闷(即有器质性病变的胸闷):如:&&&&&&1.呼吸道受阻2.肺部疾病 3.心脏疾病 4.膈肌病变5.体液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等.对于此类胸闷则需要采用药物对症治疗.希望我的建议能给你一些帮助,祝你健康.&&&&&&你好;传导阻滞是比较常见的现象,但也不排除在病理状态下出现.窦性心动过缓要看一下心率到底有多快,正常人是在60-100次/分之间,年轻力壮的如运动员和老年人可以适当慢一点,但一般不会低于50次/分,如果说心率太慢,甚至只有3,40的样子,建议到综合性医院的心内科做一下窦房节功能的测试,以排除病窦综合征.
周医生爱心医生
帮助网友:44称赞:7
&&&&&&您好,心脏是由很多血管和神经组成的,神经是有生物电的,生物电通过神经传导,相当于电线导电一样,那么电线就是神经,电就是生物电。心脏神经分左右束支,分别控制心脏左右心室的功能,在某些因素干扰下,特别是器质性心脏病时,左右束支可分别出现传导障碍。&&&&&&如果是不完全传导障碍,也就是不完全传导阻滞,它可以是生理性的,也可以是病理性的;如果是完全性传导阻滞,就说明这个神经受损程度比较严重,但是由于人体的器官都有代偿功能,也就是自我弥补的功能,如果这种代偿很快建立,或在没有完全阻滞的时候就已经建立了代偿,对于心脏的影像都不是很大;如果完全阻止比较急,而且没有建立代偿,那么就会引起心脏的各种病理情况。&&&&&&指导意见:&&&&&&不完全性传导阻滞,一般是右支传导阻滞,如无左支阻滞,不需担心,只需定期复查即可。
赵医生爱心医生
帮助网友:192
&&&&&&您好传导阻滞原因:&&&&&&①以各种原因的心肌炎症最常见,如风湿性、病毒性心肌炎和其它感染。&&&&&&②迷走神经兴奋,常表现为短暂性房室传导阻滞。&&&&&&③药物:如洋地黄和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多数停药后,房室传导阻滞消失。&&&&&&④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如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及心肌病。&&&&&&⑤高血钾、尿毒症等。&&&&&&⑥特发性的传导系统纤维化、退行性变等。&&&&&&⑦外伤,心脏外科手术时误伤或波及房室传导组织可引起房室传导阻滞。&&&&&&如果不治疗,会引起心脏停跳.
参考价格:2.9
参考价格:4.3
参考价格:3.2
您可能关注的问题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适用于治疗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复杂部分性发作(...
参考价格:¥10.88
本品适用于治疗全身强直-阵孪性发作、复杂部分性发...
参考价格:¥4.95
下载APP,免费快速问医生老年人心脏猝死的症状
老年人心脏猝死,老年人心脏猝死的症状,不知疲倦的KiSs___筱旭今天给广大网友提供了老年人心脏猝死的相关经验,觉得有帮助的朋友就分享和收藏吧,觉得有不足的朋友,也可以留言指出,我们会不断的改进。努力做到最好,能够对广大朋友起到帮助。老年人心脏性猝死(senile sudden cardiac death,SCD)是指由心脏原因引起的意想不到的,在症状开始1h内发生的自然死亡。在美国,据估计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每年20~40万例,占所有心血管病死亡患者的50%以上。发生心脏性猝死后,复苏的成功率估计只有20%左右。并且估计有80%的心脏性猝死患者不能活到出院,而幸存的患者有50%在3年内死亡。由此可见,心脏性猝死是危及人民生命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应引起临床医生和患者的高度警惕,并早期进行有效的预防治疗。
老年人心脏猝死的症状
(一)发病原因1.冠心病 冠心病(急性缺血事件,慢性缺血性心脏病)是心脏性猝死的最常见的原因。对心脏性猝死的尸检发现,大约80%的患者具有不同程度的冠状动脉病变,大约2/3以上的患者为2支或3支以上的病变。心肌梗死后伴有左心功能下降或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显著增加。2.心肌病 扩张型心肌病的心脏性猝死率为2%,在伴有室性心律失常时心脏性猝死率可明显增加。而肥厚性心肌病患者中心脏性猝死更常见。大多数学者报道,肥厚性心肌病的年病死率为3%~4%,其中大多数为心脏性猝死。在肥厚性心肌病患者,下列情形为发生心脏性猝死的高危因素:①年龄较轻,在30岁以下。②曾有晕厥病史。③既往有心脏性猝死的家族史。此外,各种原因产生的心肌病和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也容易发生心脏性猝死。3.心脏瓣膜炎症浸润 现已公认,二尖瓣脱垂综合征可发生心脏性猝死,但发生率不高。据Jersaty报道,二尖瓣脱垂患者伴有下列情形者易发生心脏性猝死:①40岁左右的女性患者。②有晕厥病史。③心电图上有ST段改变或有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等室性心律失常。④有“喀啦”音和收缩晚期或全收缩期杂音。4.心律失常(1)室上性心律失常:一般不易发生心脏性猝死,但在老年患者,常可并发严重的冠状动脉狭窄或高血压致严重左心室肥厚型心肌病的左心室流出道梗阻时,快速性室上性心律失常发作时也易发生心脏性猝死。(2)室性心律失常:多数学者认为,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可发生心脏性猝死,尤其在患有严重器质性心脏病的老年患者。目前,室性期前收缩在心脏性猝死中的意义尚存争议。有些学者发现,室性期前收缩并不能增加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尤其是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基础的单纯性室性期前收缩。但也有一些研究提示,室性期前收缩本身即是心脏性猝死的危险因素,特别是严重的冠状动脉病变或心肌梗死后的患者,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对心脏性猝死的发生具有一定的意义,特别是合并有左心室肥厚、室内传导阻滞和ST-T改变者。而室性心动过速在心脏性猝死中的意义比室性期前收缩为大。在临床中,我们常把室速或成对、多源及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称为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Morganroth根据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引起心脏性猝死的危险程度,将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分为良性占30%,其左心功能和血流动力学均正常,发生心脏性猝死的危险性极小;潜在恶性占65%,心脏结构轻度异常,有心功能不全和室性异位激动,如室性期前收缩和(或)非持续性室速,无血流动力学障碍,但心脏性猝死的危险性增加;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占5%,几乎都有血流动力学表现和体征(晕厥,心功能不全,心肌缺血或低血压)其发生心脏性猝死的危险性最大。临床上常见5种类型:①心室率≥230bpm的持续性单形性室速。②心室率逐渐加速的室速或可蜕变为室扑和(或)室颤趋势者。③室速伴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如晕厥,左心功能不全和低血压。④多形性(包括长Q-T综合征合并的尖端扭转型)室速。⑤室扑和(或)室颤起始心律失常即为室扑和(或)室颤(如特发性室颤,Brugada综合征)。临床表现为阿-斯综合征发作。而由心电图证实的大多数心脏性猝死发作(65%~85%)是由心室颤动之类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所致。但缓慢性心律失常也可能是心脏性猝死的潜在原因,并可能在记录到缓慢性心律失常之前就已转变为心室颤动。(3)预激综合征:预激综合征患者并发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等快速性心律失常者占40%~80%。但发生心脏性猝死的危险性较低,有调查在4%以下,老年患者也未见心脏性猝死增加的报道。5.其他 糖尿病除了增加冠心病的发生率外,本身也可损伤心肌而增加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尤其女性患者的心脏性猝死发生率增加更明显,较同年龄组而无糖尿病的患者增加3倍。(二)发病机制1.发病机制 目前已知,发生心脏性猝死的机制主要为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包括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也有一部分人为突然发生的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心脏破裂等。(1)缺血性心律失常:一般认为,心室颤动是多发的折返小波引起的持续性快而不规则的心室激动。心室颤动的发生必需包括以下几个基本条件,即异步和分离的局部波前兴奋,传导延缓和心室不应期缩短。这些变化,在缺血的心肌中均可出现。缺血性室性心律失常包括急性心肌缺血所致的室性心律失常和心肌梗死后陈旧性病变并发的室性心律失常。如果急性心肌缺血发生在心肌梗死后瘢痕愈合的边缘心肌,则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更高。在急性心肌缺血时,局部心肌组织灌注不足,导致缺血部位的心肌能量代谢较正常心肌组织明显降低,大量游离脂肪酸(FFA)堆积,细胞内乳酸含量增加,细胞内钾、镁离子外流,则静息电位的负值进一步增加,形成舒张期电位。同时,动作电位的振幅下降,去极化的速度减慢,兴奋传导速度减慢,则心肌自律性增强,并易于形成折返的条件而发生室性折返性心律失常及心室颤动。而同时存在左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则更高,尤其左室射血分数低于30%是心脏性猝死的最强的预测因素。(2)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现已知再灌注性心律失常是发生心脏性猝死的重要机制。再灌注性室性心律失常可见于冠状动脉痉挛缓解以后,也可见于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或机械性粉碎斑块后使完全闭塞的血管再通等情况。常在冠状动脉再通后几秒钟而出现再灌注性心律失常。许多研究表明,冠状动脉再通时,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高达82%。在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不同类型中60%~80%为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和室性期前收缩,可引起心脏性猝死的心律失常为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严重的缓慢性心律失常也可引起心脏性猝死。而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类型和冠状动脉的再通部位有一定的关系。左前降支和左旋支再灌注时易发生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右冠状动脉阻塞再灌注时易发生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实验研究提示,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包括触发激动、折返激动和异位自律性增高。目前多数学者认为,触发激动在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中占据重要位置。而折返机制的产生可能与再灌注后心肌细胞电生理恢复不均匀有关。心肌缺血性损伤使心肌细胞的电生理改变不均匀,血管再通后的再灌注使血流恢复,但恢复血流后的心肌细胞血液供应和代谢恢复也不均匀,结果导致缺血区内心肌应激性的恢复程度不一致,则易于形成折返而引起室性心动过速和(或)心室颤动。此外,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也可引起异位兴奋灶的自律性增加,引起室性心律失常。Pogwizd等用心脏三维标测技术研究表明,75%的再灌注性心律失常是由触发激动引起的,25%的再灌注性心律失常是由折返机制引起。(3)原发性心律失常:病因不明,无明显冠状动脉或心肌本身的病变,常常突然或在某些诱因的作用下发生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和(或)心室颤动,而发生心脏性猝死。研究表明,原发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多为触发激动,也有的为折返机制。(4)非心律失常:Raizes等研究表明,非心律失常引起的心脏性猝死只占0.56%,包括心脏或主动脉破裂,心肌梗死扩展,交感神经反射性抑制,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严重的机械性梗阻等。尤其伴有左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最高。左心功能不全又常有冠状动脉病变和弥漫的心肌病变,因而可伴有急性心肌缺血或心肌瘢痕组织所诱发的恶性心律失常,从而导致心脏性猝死。在冠心病合并左心室功能不全致心脏性猝死事件中,36%表现为严重心动过缓或电-机械分离。心脏骤停前并未伴心力衰竭症状的恶化。缓慢性心律失常或电-机械分离可能因左室收缩功能衰竭终末期心室壁应激时使心室内压力和容量突然增加,而周围血管收缩同时出现障碍,不能维持体循环血压,以至虚脱和晕厥。猝死则为血流动力学障碍所致,并非心电不稳定事件。另一部分左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伴有室性心动过速,则可能为心律失常所致。2.心脏性猝死后的病生理变化(1)心脏改变:①原发性改变:心脏性猝死的心脏病理改变资料主要来自尸体解剖。但不同学者所报道的尸体解剖病理结果有很大的不一致,且多数学者研究为冠心病猝死。从冠心病猝死的病理资料来看,主要病理结果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重,冠状动脉内并发血栓形成,心肌出现严重的缺血或梗死。Schwartz等发现,1/3以上的冠心病猝死患者的冠状动脉内有血栓形成。国内外的一些资料提示:冠心病猝死患者中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约为40%,并且冠心病猝死患者的窦房结和传导系统并无明显的急性病变,亦证实了冠心病猝死的发生机制为心电不稳定所致。心脏性猝死很少发生在没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有些患者发生心脏性猝死后,即使心脏的大体检查无明显肉眼病变,但可能其心脏的分子结构和功能也存在着明显的异常。如离子通道、蛋白质结构异常等。②继发性改变:正常心脏做功所需能量首先来自脂肪,约占心肌总耗氧量的67%,其次来自葡萄糖和乳酸,分别占17.9%和16.46%,极少数来自醋酸、氨基酸、丙酮酸等。同时心脏必须依赖ATP来维持其心室壁的张力和收缩状态。研究表明,心肌缺血缺氧10s即可代谢底物耗竭,心脏即完全失去收缩功能。在常温下,如果心肌缺血3~4min,心肌内磷酸肌酸含量减少70%~75%,ATP减少15%。如在此期内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心肌供血改善,则心肌张力可完全恢复;缺血8~10min,心肌内磷酸肌酸和ATP将全部耗尽,如在此期内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仍可恢复,10min后才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者,复苏的成功机会显著减少。(2)其他脏器的病理改变:①脑:脑的能量代谢主要来自葡萄糖,但脑组织本身对葡萄糖的储备很少,必须依赖于循环血液来供应。并且脑组织的代谢85%~90%为有氧代谢,而无氧酵解只占脑组织代谢的5%~15%,所以,脑组织的代谢和生理功能的维持则完全依赖于有效的血液供应。血液供应障碍引起脑细胞功能的改变的基础是缺血缺氧引起脑组织的原发和继发损害。原发损害为脑组织缺血缺氧时,ATP不能合成,细胞钠泵功能丧失,细胞内钠离子不能转运到细胞外,钾离子不能从细胞内逸出,细胞膜电位发生改变,因此不能产生电活动,细胞也失去了产生和传导冲动的功能。研究表明,在完全缺氧情况下,20s后大脑皮质的生物电活动完全消失,30~90s后小脑和延髓的生物电活动完全消失。而缺血缺氧所致的继发损害包括两个方面:A.细胞内电解质紊乱和各种代谢产物的堆积而使脑组织肿胀和脑水肿。B.脑组织的局部循环功能障碍进一步加重。已有研究提示,心脏骤停引起的脑组织缺血缺氧时,病变主要在大脑海马回先出现,如缺血进一步加重,则迅速波及全脑,包括脑干和延髓。而患者发生心脏性猝死后,如果能及时、有效地进行心肺复苏,则脑组织的血流有可能恢复,但脑组织由于受到完全缺血缺氧的影响,脑水肿和微循环障碍将继续发展。脑组织的缺血缺氧时间长短直接影响大脑功能的恢复及患者的临床预后。②肾:心脏骤停时,肾脏的血流供应和滤过功能完全停止。首先受累的是肾小管,引起肾小管细胞坏死,并逐步累及基底膜及整个肾单位。如果发生时间短,基底膜可保持相对完整,肾脏功能可恢复,但缺血缺氧的时间过长,肾小管及肾小球产生广泛的严重破坏,则易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③肺:发生心脏性猝死后,肺可发生淤血、水肿。显微镜下其主要特征是肺间质水肿,并可见微血栓形成。长时间的肺缺血缺氧容易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不仅可通过机械堵塞使肺部缺血缺氧进一步加重,而且还可引起血小板聚集,释放5-HT等物质产生终末气道痉挛,结果血液-气体交换障碍进一步恶化。3.与心脏性猝死发生的相关因素(1)自主神经系统对心脏性猝死的作用:自主神经系统在心脏性猝死的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临床观察发现,冠心病患者的心脏性猝死常发生在凌晨至午间这段时间,与自主神经活动的昼夜节律性变化相一致。此时间段,交感神经活动较高,血压与心率增加,血小板聚集性也增加。实验研究表明,刺激心脏的交感神经可降低室颤阈值,增加室颤发生的危险性;刺激迷走神经,可降低室颤发生的危险性。所以交感神经的过度兴奋可促进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而兴奋迷走神经则具有保护心脏及抗室颤的作用。但是,对下后壁急性心肌缺血或缺血性再灌注的患者,因迷走神经的传入受体多数分布在心室的下后壁,该部位发生心肌缺血或缺血后再灌注,可触发Bezold-Jarish反射,导致或加重缓慢性心律失常,如严重窦性心动过缓,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周围血管扩张和低血压,严重者可发生心脏骤停。(2)冠状动脉痉挛:许多心脏性猝死的患者发生在睡眠中。其机制主要为睡眠时迷走神经兴奋,冠状动脉痉挛,心脏传导系统发生缺氧,心电不稳定,发生室颤而引起心脏性猝死。但目前尚未能提供冠状动脉痉挛的形态学依据。
老年人心脏猝死的治疗
(一)治疗心脏性猝死的紧急治疗:①心肺复苏(CPR)。早期、有效的措施至关重要(具体措施请参阅心肺复苏)。②进一步的心脏生命支持(ACLS)。早期除颤对改善存活至关重要。大约40%心脏性猝死患者在医务人员到达时发现有心室颤动。目前至少有两个正在进行的前瞻性随机临床实验,研究胺碘酮在院外心脏性猝死患者对电击难治性心室颤动中的作用。有一个实验的初步结果提示胺碘酮是这类患者急诊治疗的有效药物。心脏性猝死的预防性治疗包括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治疗。1.一级预防治疗(1)识别有心脏性猝死危险的个体:可联合使用心脏性猝死的多种预测因素。(2)药物和外科、经皮技术:鉴于大多数心脏性猝死发生在冠心病的患者,减轻心肌缺血,预防心肌梗死或缩小梗死范围,改变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药物应能减少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早期研究显示与药物治疗相比,外科血管重建,使3支血管病变及左心室功能不全的冠心病患者的心脏性猝死下降。最近的研究显示,应用溶栓药和(或)经皮介入治疗可获得心肌再灌注和血管重建。已有研究证实β-阻滞剂在预防心肌梗死存活者心脏性猝死及降低其总死亡率方面是有效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在这方面的证据要少一些,但有少数研究提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使左心室功能不全的患者的心脏性猝死减少。(3)植入自动心脏复律除颤器(ICD):已有几个随机试验开始实施,以比较ICD和药物对心脏性猝死一级预防的效果。在多中心自动心脏复律除颤器植入试验(MADIT)中,对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心肌梗死后左室功能差以及电生理检查时可诱发出用普鲁卡因胺不能抑制的室性心动过速患者,ICD比常规抗心律失常药物更有效。但最近报道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补片试验(patch trail)证明给伴左室功能不全和信号平均心电图异常的患者做CABG时,预防性植入ICD,并不能改善存活。 2.二级预防治疗(1)药物预防治疗:①抗心律失常药:心脏性猝死的发生机制主要是心室颤动,从理论上讲,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控制或消除各种室性心律失常具有防治心脏性猝死的作用,但是,不同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临床使用结果却不尽相同。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一度使用十分广泛,但到目前为止,一些大规模随机临床试验的结果表明,许多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使用并不能降低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相反却使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升高,其中,比较典型的是CAST。CAST即心律失常抑制实验(Cardiac arrhythmic suppression trial,CAST),是一项由美国国立心肺血液研究组织的随机、双盲对照的多中心临床试验。旨在确定抗心律失常药物抑制心肌梗死后无症状或伴有轻度症状的室性心律失常,并了解能否降低心律失常所致的病死率。1989年报道的CASTⅠ结果发表在《新英格兰医院学杂志》第321卷上。这些研究结果表明,Ⅰ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不仅不能降低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相反却可使患者的心脏猝死率增加。其原因可能与下列2个因素有关,一是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本身具有促心律失常作用;二是Ⅰ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具有不同程度的心肌抑制作用,可使患者的心功能进一步减退,射血分数进一步降低。但是,CAST仅仅是在心肌梗死后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中进行的,在非心律失常的患者发生的室性心律失常中,Ⅰ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能否降低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目前尚不清楚。在抗心律失常药物中,目前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是最受推崇的,其原因是这些药物不仅能有效控制各种室性心律失常,而且一些多中心随机临床试验结果表明胺碘酮,长期口服时能增加各种心肌组织的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对各种室上性和室性心律失常,包括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和室上性心动过速等都有较好的效果。口服剂量为200~800mg/d,,胺碘酮除了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特性外,还有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表现为使用依赖性动力学特征,并具有一定的阻滞作用和钙通道阻滞作用,其主要代谢产物脱乙基胺腆酮仍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胺腆酮和Ⅰ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不同,除了发挥抗心律失常作用之外,还有冠状动脉扩张作用、抗交感神经的激活作用和抗甲状腺作用。近年来,一些研究发现胺碘酮还有抗氧化作用和拮抗钙调节蛋白的作用。在心肌缺血时,胺腆酮能保护线粒体的完整性和高能磷酸盐的功能。因此,从理论上讲,胺碘酮在室性心律失常的防治中具有自己独特的治疗价值。“巴塞尔心肌梗幸存者的抗心律失常研究(ntiarrhythmic study of infarction survival,BASIS)”在临床实践中提示胺碘酮在心脏性猝死防治中的价值。BASIS由瑞士学者完成,入选病例为心肌梗死后8~24天并伴有室性期前收缩在Lown氏分级4~6级的患者。321例患者被随机分为2组,分别用安慰剂、胺碘酮和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结果胺腆酮治疗组的心脏性猝死率为5%,显著低于安慰剂治疗组的11.4%t和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组的9%。此外,另外两项大规模随机临床试验“加拿大胺碘酮心肌梗死心律失常试验(Canadian amiodaron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rrhythmia trial,CAMIAT)”和欧洲心肌梗死胺碘酮试验“European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odarone trial,EMIAT)”正在进行,最后结果尚未揭晓。CAMLAT有21个医学中心参加,计划入选心肌梗死后6~45天伴室性期前收缩10次/h以上或室性心动过速1次以上的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治疗组和安慰剂治疗组,预试完成77例,20个月的观察表明,胺碘酮治疗组的病死率4%而安慰剂治疗组的病死率14%。EMIAT由61个医学中心参加,计划入选心肌梗死后5~21天、左心室射血分数在40%以下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安慰剂治疗组和胺碘酮治疗组。中期结果表明,胺腆酮可显著降低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心脏性猝死率。索他洛尔(sotalol)与胺碘酮相似,也具有混合性抗心律失常作用。许多学者的临床观察表明,索他洛尔对心律失常患者的生存有益,但还缺乏长期多中心临床试验的结果。②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药:β-肾上腺能受体阻滞药的作用在于竞争心脏,血管和支气管等组织器官β肾上的腺素能受体,使受体不能恢复到高亲和力状态而与激动剂结合,从而抑制β肾上腺素能受体的活性而发挥一系列的药理作用。β受体阻滞药在心脏性猝死中的应用价值仍有争议,但多数学者认为在一些心脏的某一亚组可使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降低。到目前为止,已有大量的研究提示,心肌梗死后的患者接受β受体阻滞剂治疗非常有益,特别是在降低心脏性猝死方面有较显著的意义,并且还有人发现,在一定范围内心率降得越慢效果越明显。已有2项多中心随机临床试验-(MIAMI)和(ISIS-I)观察了β受体阻滞剂在胸痛发作12~24h内早期干预的作用。MIAMI入选胸痛发作24h以内的心肌梗死患者5778例,首先使用美托洛尔15mg静脉注射,然后200mg/d口服,1周病死率下降13%。ISIS-I入选胸痛发作12h内的心肌梗死患者16000例,首先静脉注射阿替洛尔5~10mg,然后每周口服100mg,1周内心血管病死率下降15%。β-受体阻滞药的作用主要是降低了心室颤动或心脏破裂的发生率。在心肌梗死的后期,使用β-受体阻滞药可使心血管总病死率降低20%~25%,但对心脏性猝死发生率的影响尚不清楚。在高血压患者中,β-受体阻滞药治疗也对心脏性猝死具有防治作用。但更多的学者认为,只有脂溶性的β-受体阻滞药如美托洛尔才能有效地降低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脂溶性β-受体阻滞药在消化道易于吸收,易于通过血脑屏障,在中枢神经系统可以达到较高的血药浓度。一些小样本研究提示,选择性β-受体阻滞药美托洛尔和阿替尔对心脏性猝死的防治有效。③正性肌力药物: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心脏性猝死的发生很高。1993年,Goldman等报道,冠心病引起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44%死于心脏性猝死;非冠心病引起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为48%。因此,正性肌力药物在心脏性猝死防治中的价值受到人们的关注。正性肌力药物主要包括两类,即洋地黄类药物和cAMP依赖性强心剂。洋地黄类药物仍是目前治疗心力衰竭的基本药物。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洋地黄类药物不仅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和传导,而且具有神经内分泌调节作用,可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压力感受器功能低下和交感神经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功能亢进,并可提高心钠素的分泌,降低心脏前负荷。尽管洋地黄的应用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但他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中是否能降低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仍不十分清楚。1998年以来,已有几项大规模随机临床试验结果可直接或间接反映地高辛治疗心力衰竭是有效的,不仅能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症状,而且可以提高患者的运动量和心功能,但均未阐明地高辛对心脏性猝死的防治作用。CAMP依赖性强心剂包括:受体激动剂和磷酸二酯酶Ⅲ抑制剂。前者主要多巴酚丁胺、沙丁胺醇等;后者包括氨力农。米力农。临床实践的结果表明,cAMP依赖性强心剂在增强心肌收缩力和改善患者的症状方面具有一度的疗效,但口服给药的不良反应较多,而且可增加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因此,氨力农和米力农等药物的口服给药已经禁止采用。④抗血小板药:A.临床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及其作用原理:抗血小板药物是指能阻碍血小板黏附、聚集和释放反应,以防止血栓形成的药物。根据作用的环节,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包括以下几类:a.环氧化酶抑制药:包括阿司匹林(aspirin)、磺吡酮(苯磺唑酮)等。阿司匹林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1971年发现它有抑制环氧化酶的作用,目前已成为最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花生四烯酸在环氧化酶(即前列腺素合成酶)的作用下形成不稳定的环内过氧化物,即前列腺素C2(PGG2)和前列腺素H2(PGH2)。环内过氧化物在血小板微粒体中血栓烷合酶的作用下生成血栓素A2(TXA2),但TXA2不稳定,半衰期为30s,迅速转变为稳定的TXB2。在血管壁微粒体中,环内过氧化物在6(9)-环氧化酶作用下合成前列腺素I2(PGl2),然后代谢为6-酮-PGFla。TAX2使血管收缩,降低血小板cAMP,促进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阿司匹林主要抑制环氧化酶,使其活性基团乙酰化,从而阻止TXA2和PGI2的生成。由于阿司匹林在抑制TXB2的同时,也对PGI2造成了抑制,则阿司匹林使用的有益作用被削弱或抵消。大量研究表明,75~325mg/d的阿司匹林给药对PGI2的影响较弱或几乎没有影响,而对TXB2的仍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磺吡酮(苯磺唑酮)是保太松类药物的衍生物,1950年被用于治疗痛风,1965年发现它对血小板功能具有明显影响。现已知道,主要抑制血小板的环氧化酶而抑制TXA2的合成,并可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释放反应。对血管内皮细胞合成的PGI2影响极小。b.磷酸二酯酶抑制药:包括双嘧达莫(persantine)等。双嘧达莫又叫潘生丁,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抗血小板药物,其机制是抑制血小板的磷酸二酯酶,使血小板的cAMP含量升高。同时,双嘧达莫(潘生丁)还可通过增加血液的腺苷浓度而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释放反应。潘生丁可抑制红细胞和心、肺等组织细胞对血中腺苷的摄取。则腺苷不能被腺苷脱胺酶所破坏,血液中腺苷水平增加,一般口服给药,每次400mg,1~2次/d。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症状。c.血栓合成酶抑制药:包括水杨酸咪唑(咪唑)、达唑氧苯(dazoxiben)、对乙酰氨基酚(APA)等。d.腺苷酸环化酶激活剂:依前列醇(前列腺素I2)和前列地尔(前列腺素E1) 等。e.其他:噻氯匹定(噻氯吡啶)、舒洛地尔(suloctidil)等。B.抗血小板药物防治心脏性猝死的价值:在抗血小板药物的研究中,较多的资料为阿司匹林。许多研究表明,阿司匹林在稳定性和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后,可显著降低致死性和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在心肌梗死患者应用后,可显著降低再梗死的发生率。但是,有关阿司匹林防治心脏病猝死的价值,不同学者的报道不尽一致。德国-奥地利多中心研究结果提示,阿司匹林对心脏性猝死的防治有一定作用。Elwood等报道用阿司匹林治疗心肌梗死进行随机、双盲大宗病例研究的结果,发现在心肌梗死后6周以内使用阿司匹林者,33个月随访期间的心脏性猝死率在阿司匹林组为7.8%、安慰剂组为13.5%,阿司匹林组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降低了42%。如果阿司匹林的使用时间较晚则对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无明显作用。双嘧达莫(潘生丁)在心脏性猝死防治中的评价研究多为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双嘧达莫(潘生丁)和阿司匹林的再梗死研究(PARIS)的结果提示,双嘧达莫(潘生丁)和阿司匹林合用可降低心肌梗死后的总病死率和心脏性猝死发生率。磺吡酮(苯磺唑酮)在心脏性猝死防治中的价值研究不多。美国磺吡酮(苯磺唑酮)研究组报道,在6个月内,磺吡酮(苯磺唑酮)可显著降低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而在6个月后对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无明显影响。⑤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ACEI)是目前世界上发展最快的一类心血管药物,目前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许多研究发现,ACEI对心肌梗死、高血压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等疾病可能并发的心脏性猝死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目前,ACEI已发展到几十种。根据其含有的基团不同,ACEI可分为3种类型:A.含巯基的ACEI。主要有卡托普利(captopril);B.含羟基的ACEI。主要有依那普利(enalapril)、雷米普利(ramipril)、贝那普利(苯拉普利)等。C.含磷酰基的ACEI。主要有福辛普利(fosinopril)等。其基本作用机制是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是一种含有锌离子的金属蛋白,各个活性部位都含有锌离子,ACEI的巯基、羟基或磷酰基可与锌离子发生牢固的络合作用而使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失去活性。结果血管紧张素Ⅰ不能转变为血管紧张素Ⅱ,可导致血管扩张、醛固酮分泌减少和交感神经张力降低。此外,ACEI还可抑制激肽酶,减慢缓激肽的降解,引起血管扩张;同时,缓激肽的浓度增高可激活前磷脂酶而使前列腺素的生成增加。ACEI还可减少钙离子内流,使心肌细胞内钙离子超负荷而引起的心律失常减少。这些作用对于冠心病、高血压病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具有治疗价值,还可增加心肌细胞电活动的稳定性。⑥代谢类药物:曲美他嗪(万爽力),抑制心肌细胞线粒体内脂肪酸的氧化,加速糖原酵解,增加心肌细胞无氧代谢下ATP的产生,增强心肌细胞的抗缺血能力,从而可预防心脏性猝死的发生。(2)埋藏式自动心脏复律除颤器:埋藏式自动心脏复律除颤器(ICD)的应用是防治心脏性猝死的重要进展,对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引起的心脏性猝死具有肯定的防治作用。植入ICD的临床价值在于有效地防治心脏猝死。据文献报道,美国每年因心脏骤停而发生心脏性猝死的患者达50万人以上,欧洲约40万人。其中75%~80%的患者在第1次心脏骤停发作时死亡,经有效心肺脑复苏而幸存者中20%~25%的患者可在1年内再次发生心脏骤停,因此,ICD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也有一些学者对植入ICD的两种不同方式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经静脉植入ICD的围术期病死率较低,长期随访的存活率高,应列为首选方法。Saksena等总结了221例多中心植入ICD的结果,开胸法植入ICD的围术期病死率为4.2%,经静脉法为0.8%,随访2年的总成活率分别为81.9%和87.6%,并无显著性差异。为了明确揭示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防治心脏猝死的价值,有学者进行了一些多中心随机化前瞻性对照研究。抗心律失常药物与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对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复苏患者治疗比较研究(AVID)表明,室颤复苏者或有症状和血流动力学障碍的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应用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与抗心律失常药物相比,可明显提高生存率。其他一些多中心试验如多中心自动除颤器埋藏试验(MADIT)、加拿大埋藏式除颤器研究(CIDS)、汉堡心脏骤停研究(CASH)、美国心、肺和血液研究所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NHLBHCD)等有的已经完成,有的正在进行,最后将揭示ICD防治心脏性猝死的确切价值。从心脏性猝死复苏过来的幸运者在1年内发生致命性心律失常的复发率达25%~30%。已有试验表明,ICD能有效转复心脏性猝死患者的复发性心室颤动。Newman等对心脏骤停复苏过来的幸存者进行了回顾性研究,60例患者植入ICD而120例患者仅仅使用药物治疗,两组病例的年龄、左心室射血分数、心律失常类型、基础心脏病和药物治疗情况相似。结果,ICD植入者的心脏性猝死率降低50%(10%∶5%,P&0.01),3年实际病死率降低31%(51%∶35%,P&0.01),5年的生存曲线也有明显差异。但是,也必须注意,许多心脏性猝死幸存者(20%~70%)最后并不一定死于致命性心律失常,大约5%的心脏性猝死幸存者死于电-机械分离,而ICD对这种类型的心律失常无效。(3)介入治疗:①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发作时常引起严重的血流动力学障碍,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高。1988年,Davis首次使用射频消融治疗室性心动过速成功,开创射频消融的新领域,但至今仍不如室上性心动过速使用普遍。室性心动过速的消融,成功的关键之一是心动过速的起源定位,其方法是进行心内膜标测,一般根据Josephson提出的18个点标测,左心室12,右心室6个,标测方法有3种:A.窦性心律时的标测:在窦性心律下,在心室的不同部位寻找有明显延迟碎裂电位的部位。延迟破裂电位是缺血区残存心肌纤维的非同步除极,常常被大量结缔组织所包绕,彼此连接较少,因此传导很慢,形成缓慢传导区,成为室性心动过速折返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低倍放大条件下,延迟碎裂电位表现为高频成分组成的低振幅波(&1mV),持续100ms以上。但必须注意,延迟破裂电位仅仅表示该部位有传导延缓。并不表示一定为室性心动过速的起源部位,因此,窦性心律下的标测是不可靠的。B.起搏标测:用电极在心室的不同部位作心内膜起搏,起搏频率与心动过速的频率相同,记录12导联心电图,若11个以上导联的图形与心动过速发作时的相同,可认为该起搏部位即是心动过速的起源部位,但起搏标测也不可靠。C.心动过速时的标测:有心动过速发作时,在心室内不同部位记录心内膜电图,比较哪一部位的心室激动时间比体表心电图的QRS波提前,则最早激动的部位是心动过速的起源点。心运过速的标测是室性心动过速定位的较可靠方法。准确定位后,行射频消融,一般用30~40W,10~30s。成功的因素是:精确的起搏标测;最早的局部心室激动;导管电极与心内膜密切接触。失败的因素是:消融电极未到达起源点;导管电极与心内膜接触不紧密;室性心动过速的起源点位于心肌内或心外膜。不同类型的室速,消融的疗效不同,其中,无器质心脏病的特发性室速,成功率达94%。束支折返性心动过速,是由希氏-心肌传导系统参与的大折返,消融右束即可终止室速,成功率超过90%。目前较困难的是梗死后室性心动过速成功率不高,一般在45%~93%,差异较大,其原因在于梗死性心动过速的机制较复杂所致。梗死后室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包括以下几种情形:a.瘢痕周围折返:必须在瘢痕组织周围产生较大损伤,折返才能终止;b.瘢痕内折返:大部分病例可用射频消融成功;c.功能性折返:射频消融常常无效。有时,射频消融术后可在功能性上折返的基础上,增加一个解剖性因素而产生更为顽固的折返性心律失常。②经皮球囊冠状动脉成形术治疗冠心病。从理论上讲,经皮球囊冠状动脉形成术治疗冠心病应能有效降低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当迄今未见到多中心随机临床观察资料。(4)外科手术:①室性心律失常的外科治疗:近10几年来,用手术切割、冷冻或激光等手段可成功地控制或根治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从而减少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A.内膜病灶切除术:这种治疗方法于1979年由Harken用于临床,其方法是首先进行病灶定位。Harken等的方法是在常温体外循环下,用手持移动电极在心内膜面进行标测,找出最早心室激动部位,经左心室切口对标测出来的最早心室激动部位作直径2~3cm厚约数毫米的盘状切除。心内膜病灶切除术适用于病灶局限,尤其适用于位于室壁瘤边缘而远离心脏传导系统和乳头肌的病灶。B.心内膜环形心室肌切除术:对于有室壁瘤而伴发室性心动过速的患者可在室壁瘤边缘的正常心内膜作弧形切口,深达心肌层,直到仅留一层靠近心外膜的肌桥。该法由Guiraudon等于1987年首创。因术后左室受损,现已少用。C.心室隔离术:仅适用于右心室游离壁或右心室流出道的病灶。其方法是以右房沟为基底,围绕某一分支血管对可疑心室壁做半岛状切开,使它和右心室壁的其余部分分离。D.外科冷冻消融术:对于靠近心脏传导系统或腱索的病灶,直接进行外科手术切除术可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则宜在外科手术直视下进行冷冻治疗,使病灶降温至0℃持续1min。如果有效则降温至-60℃持续2min。E.外科激光消融术:用激光代替冷冻而消除心律失常的病灶。②冠状动脉旁路术:对于严重冠状动脉病变的患者进行冠状动脉旁路术可有效的改善心肌供血,减轻或消除心绞痛的症状。已有一些多中心研究结果显示,冠状动脉旁路术可延长冠心病患者的生存期,但对心脏性猝死发生率的影响,所见报道极少。(二)预后老年人猝死预后主要取决于抢救是否及时及基础病情况。但成功率低。
老年人心脏猝死的病因
(一)发病原因1.冠心病 冠心病(急性缺血事件,慢性缺血性心脏病)是心脏性猝死的最常见的原因。对心脏性猝死的尸检发现,大约80%的患者具有不同程度的冠状动脉病变,大约2/3以上的患者为2支或3支以上的病变。心肌梗死后伴有左心功能下降或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显著增加。2.心肌病 扩张型心肌病的心脏性猝死率为2%,在伴有室性心律失常时心脏性猝死率可明显增加。而肥厚性心肌病患者中心脏性猝死更常见。大多数学者报道,肥厚性心肌病的年病死率为3%~4%,其中大多数为心脏性猝死。在肥厚性心肌病患者,下列情形为发生心脏性猝死的高危因素:①年龄较轻,在30岁以下。②曾有晕厥病史。③既往有心脏性猝死的家族史。此外,各种原因产生的心肌病和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也容易发生心脏性猝死。3.心脏瓣膜炎症浸润 现已公认,二尖瓣脱垂综合征可发生心脏性猝死,但发生率不高。据Jersaty报道,二尖瓣脱垂患者伴有下列情形者易发生心脏性猝死:①40岁左右的女性患者。②有晕厥病史。③心电图上有ST段改变或有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等室性心律失常。④有“喀啦”音和收缩晚期或全收缩期杂音。4.心律失常(1)室上性心律失常:一般不易发生心脏性猝死,但在老年患者,常可并发严重的冠状动脉狭窄或高血压致严重左心室肥厚型心肌病的左心室流出道梗阻时,快速性室上性心律失常发作时也易发生心脏性猝死。(2)室性心律失常:多数学者认为,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可发生心脏性猝死,尤其在患有严重器质性心脏病的老年患者。目前,室性期前收缩在心脏性猝死中的意义尚存争议。有些学者发现,室性期前收缩并不能增加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尤其是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基础的单纯性室性期前收缩。但也有一些研究提示,室性期前收缩本身即是心脏性猝死的危险因素,特别是严重的冠状动脉病变或心肌梗死后的患者,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对心脏性猝死的发生具有一定的意义,特别是合并有左心室肥厚、室内传导阻滞和ST-T改变者。而室性心动过速在心脏性猝死中的意义比室性期前收缩为大。在临床中,我们常把室速或成对、多源及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称为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Morganroth根据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引起心脏性猝死的危险程度,将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分为良性占30%,其左心功能和血流动力学均正常,发生心脏性猝死的危险性极小;潜在恶性占65%,心脏结构轻度异常,有心功能不全和室性异位激动,如室性期前收缩和(或)非持续性室速,无血流动力学障碍,但心脏性猝死的危险性增加;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占5%,几乎都有血流动力学表现和体征(晕厥,心功能不全,心肌缺血或低血压)其发生心脏性猝死的危险性最大。临床上常见5种类型:①心室率≥230bpm的持续性单形性室速。②心室率逐渐加速的室速或可蜕变为室扑和(或)室颤趋势者。③室速伴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如晕厥,左心功能不全和低血压。④多形性(包括长Q-T综合征合并的尖端扭转型)室速。⑤室扑和(或)室颤起始心律失常即为室扑和(或)室颤(如特发性室颤,Brugada综合征)。临床表现为阿-斯综合征发作。而由心电图证实的大多数心脏性猝死发作(65%~85%)是由心室颤动之类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所致。但缓慢性心律失常也可能是心脏性猝死的潜在原因,并可能在记录到缓慢性心律失常之前就已转变为心室颤动。(3)预激综合征:预激综合征患者并发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等快速性心律失常者占40%~80%。但发生心脏性猝死的危险性较低,有调查在4%以下,老年患者也未见心脏性猝死增加的报道。5.其他 糖尿病除了增加冠心病的发生率外,本身也可损伤心肌而增加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尤其女性患者的心脏性猝死发生率增加更明显,较同年龄组而无糖尿病的患者增加3倍。(二)发病机制1.发病机制 目前已知,发生心脏性猝死的机制主要为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包括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也有一部分人为突然发生的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心脏破裂等。(1)缺血性心律失常:一般认为,心室颤动是多发的折返小波引起的持续性快而不规则的心室激动。心室颤动的发生必需包括以下几个基本条件,即异步和分离的局部波前兴奋,传导延缓和心室不应期缩短。这些变化,在缺血的心肌中均可出现。缺血性室性心律失常包括急性心肌缺血所致的室性心律失常和心肌梗死后陈旧性病变并发的室性心律失常。如果急性心肌缺血发生在心肌梗死后瘢痕愈合的边缘心肌,则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更高。在急性心肌缺血时,局部心肌组织灌注不足,导致缺血部位的心肌能量代谢较正常心肌组织明显降低,大量游离脂肪酸(FFA)堆积,细胞内乳酸含量增加,细胞内钾、镁离子外流,则静息电位的负值进一步增加,形成舒张期电位。同时,动作电位的振幅下降,去极化的速度减慢,兴奋传导速度减慢,则心肌自律性增强,并易于形成折返的条件而发生室性折返性心律失常及心室颤动。而同时存在左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则更高,尤其左室射血分数低于30%是心脏性猝死的最强的预测因素。(2)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现已知再灌注性心律失常是发生心脏性猝死的重要机制。再灌注性室性心律失常可见于冠状动脉痉挛缓解以后,也可见于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或机械性粉碎斑块后使完全闭塞的血管再通等情况。常在冠状动脉再通后几秒钟而出现再灌注性心律失常。许多研究表明,冠状动脉再通时,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高达82%。在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不同类型中60%~80%为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和室性期前收缩,可引起心脏性猝死的心律失常为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严重的缓慢性心律失常也可引起心脏性猝死。而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类型和冠状动脉的再通部位有一定的关系。左前降支和左旋支再灌注时易发生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右冠状动脉阻塞再灌注时易发生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实验研究提示,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包括触发激动、折返激动和异位自律性增高。目前多数学者认为,触发激动在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中占据重要位置。而折返机制的产生可能与再灌注后心肌细胞电生理恢复不均匀有关。心肌缺血性损伤使心肌细胞的电生理改变不均匀,血管再通后的再灌注使血流恢复,但恢复血流后的心肌细胞血液供应和代谢恢复也不均匀,结果导致缺血区内心肌应激性的恢复程度不一致,则易于形成折返而引起室性心动过速和(或)心室颤动。此外,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也可引起异位兴奋灶的自律性增加,引起室性心律失常。Pogwizd等用心脏三维标测技术研究表明,75%的再灌注性心律失常是由触发激动引起的,25%的再灌注性心律失常是由折返机制引起。(3)原发性心律失常:病因不明,无明显冠状动脉或心肌本身的病变,常常突然或在某些诱因的作用下发生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和(或)心室颤动,而发生心脏性猝死。研究表明,原发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多为触发激动,也有的为折返机制。(4)非心律失常:Raizes等研究表明,非心律失常引起的心脏性猝死只占0.56%,包括心脏或主动脉破裂,心肌梗死扩展,交感神经反射性抑制,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严重的机械性梗阻等。尤其伴有左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最高。左心功能不全又常有冠状动脉病变和弥漫的心肌病变,因而可伴有急性心肌缺血或心肌瘢痕组织所诱发的恶性心律失常,从而导致心脏性猝死。在冠心病合并左心室功能不全致心脏性猝死事件中,36%表现为严重心动过缓或电-机械分离。心脏骤停前并未伴心力衰竭症状的恶化。缓慢性心律失常或电-机械分离可能因左室收缩功能衰竭终末期心室壁应激时使心室内压力和容量突然增加,而周围血管收缩同时出现障碍,不能维持体循环血压,以至虚脱和晕厥。猝死则为血流动力学障碍所致,并非心电不稳定事件。另一部分左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伴有室性心动过速,则可能为心律失常所致。2.心脏性猝死后的病生理变化(1)心脏改变:①原发性改变:心脏性猝死的心脏病理改变资料主要来自尸体解剖。但不同学者所报道的尸体解剖病理结果有很大的不一致,且多数学者研究为冠心病猝死。从冠心病猝死的病理资料来看,主要病理结果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重,冠状动脉内并发血栓形成,心肌出现严重的缺血或梗死。Schwartz等发现,1/3以上的冠心病猝死患者的冠状动脉内有血栓形成。国内外的一些资料提示:冠心病猝死患者中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约为40%,并且冠心病猝死患者的窦房结和传导系统并无明显的急性病变,亦证实了冠心病猝死的发生机制为心电不稳定所致。心脏性猝死很少发生在没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有些患者发生心脏性猝死后,即使心脏的大体检查无明显肉眼病变,但可能其心脏的分子结构和功能也存在着明显的异常。如离子通道、蛋白质结构异常等。②继发性改变:正常心脏做功所需能量首先来自脂肪,约占心肌总耗氧量的67%,其次来自葡萄糖和乳酸,分别占17.9%和16.46%,极少数来自醋酸、氨基酸、丙酮酸等。同时心脏必须依赖ATP来维持其心室壁的张力和收缩状态。研究表明,心肌缺血缺氧10s即可代谢底物耗竭,心脏即完全失去收缩功能。在常温下,如果心肌缺血3~4min,心肌内磷酸肌酸含量减少70%~75%,ATP减少15%。如在此期内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心肌供血改善,则心肌张力可完全恢复;缺血8~10min,心肌内磷酸肌酸和ATP将全部耗尽,如在此期内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仍可恢复,10min后才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者,复苏的成功机会显著减少。(2)其他脏器的病理改变:①脑:脑的能量代谢主要来自葡萄糖,但脑组织本身对葡萄糖的储备很少,必须依赖于循环血液来供应。并且脑组织的代谢85%~90%为有氧代谢,而无氧酵解只占脑组织代谢的5%~15%,所以,脑组织的代谢和生理功能的维持则完全依赖于有效的血液供应。血液供应障碍引起脑细胞功能的改变的基础是缺血缺氧引起脑组织的原发和继发损害。原发损害为脑组织缺血缺氧时,ATP不能合成,细胞钠泵功能丧失,细胞内钠离子不能转运到细胞外,钾离子不能从细胞内逸出,细胞膜电位发生改变,因此不能产生电活动,细胞也失去了产生和传导冲动的功能。研究表明,在完全缺氧情况下,20s后大脑皮质的生物电活动完全消失,30~90s后小脑和延髓的生物电活动完全消失。而缺血缺氧所致的继发损害包括两个方面:A.细胞内电解质紊乱和各种代谢产物的堆积而使脑组织肿胀和脑水肿。B.脑组织的局部循环功能障碍进一步加重。已有研究提示,心脏骤停引起的脑组织缺血缺氧时,病变主要在大脑海马回先出现,如缺血进一步加重,则迅速波及全脑,包括脑干和延髓。而患者发生心脏性猝死后,如果能及时、有效地进行心肺复苏,则脑组织的血流有可能恢复,但脑组织由于受到完全缺血缺氧的影响,脑水肿和微循环障碍将继续发展。脑组织的缺血缺氧时间长短直接影响大脑功能的恢复及患者的临床预后。②肾:心脏骤停时,肾脏的血流供应和滤过功能完全停止。首先受累的是肾小管,引起肾小管细胞坏死,并逐步累及基底膜及整个肾单位。如果发生时间短,基底膜可保持相对完整,肾脏功能可恢复,但缺血缺氧的时间过长,肾小管及肾小球产生广泛的严重破坏,则易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③肺:发生心脏性猝死后,肺可发生淤血、水肿。显微镜下其主要特征是肺间质水肿,并可见微血栓形成。长时间的肺缺血缺氧容易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不仅可通过机械堵塞使肺部缺血缺氧进一步加重,而且还可引起血小板聚集,释放5-HT等物质产生终末气道痉挛,结果血液-气体交换障碍进一步恶化。3.与心脏性猝死发生的相关因素(1)自主神经系统对心脏性猝死的作用:自主神经系统在心脏性猝死的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临床观察发现,冠心病患者的心脏性猝死常发生在凌晨至午间这段时间,与自主神经活动的昼夜节律性变化相一致。此时间段,交感神经活动较高,血压与心率增加,血小板聚集性也增加。实验研究表明,刺激心脏的交感神经可降低室颤阈值,增加室颤发生的危险性;刺激迷走神经,可降低室颤发生的危险性。所以交感神经的过度兴奋可促进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而兴奋迷走神经则具有保护心脏及抗室颤的作用。但是,对下后壁急性心肌缺血或缺血性再灌注的患者,因迷走神经的传入受体多数分布在心室的下后壁,该部位发生心肌缺血或缺血后再灌注,可触发Bezold-Jarish反射,导致或加重缓慢性心律失常,如严重窦性心动过缓,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周围血管扩张和低血压,严重者可发生心脏骤停。(2)冠状动脉痉挛:许多心脏性猝死的患者发生在睡眠中。其机制主要为睡眠时迷走神经兴奋,冠状动脉痉挛,心脏传导系统发生缺氧,心电不稳定,发生室颤而引起心脏性猝死。但目前尚未能提供冠状动脉痉挛的形态学依据。
老年人心脏猝死的预防
1.针对病因和各种可变的危险因素进行预防治疗。如戒烟、酒,降压,降脂等治疗。2.临床中发生心脏性猝死的机制主要为室颤等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因此,对心脏性猝死的预防,关键就是对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预防。一般为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一级预防指在有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但尚无临床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人群,应预防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如无禁忌证,应用β-受体阻滞药。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充分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ACEI)、洋地黄和利尿药的基础上应用β-受体阻滞药。二级预防指临床上已有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又无明确原因(如急性心肌梗死早期,低钾、低镁、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等)可纠正,预防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复发。二级预防首选ICD(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如无条件应用ICD,则应使用胺碘酮或联合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图老师整理)
老年人心脏猝死的检查
血小板黏稠度正常。1.心电图 目前已知,心肌肥厚是心脏性猝死的标志性心电图。QRS波群高电压和侧壁导联明显的间隔部Q波的出现可能是猝死的危险因素。大面积前壁心肌梗死的患者,心电图出现右束支阻滞,6个月的猝死风险约30%。2.动态心电图(Holter) 动态心电图可使39%~82%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得到诊断,并能了解室性心律失常的频度、复杂程度、昼夜节律等变化,尤其是心肌梗死和严重的冠心病患者。动态心电图发现的室性心律失常对心脏性猝死的发生有明确的预测价值。心脏性猝死的危险性随着室性心律失常的复杂性和频发性而增加。3.运动试验 有研究表明,运动试验对心肌梗死后的患者发生心脏性猝死有一定的预测价值。4.心室晚电位(ventricular late potential,VLP) 心室晚电位是体表记录到的局部心室延迟碎裂电活动,一般出现在QRS终末部并可延伸到ST内,呈高频(20~80Hz)、低幅(≤25μV=碎裂波),持续10s以上。从目前已有的资料来看,心室晚电位在预测患者发生致命性快速性心律失常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Brethard等报道,冠心病患者伴有心室晚电位阳性者,发生心脏性猝死的危险性比心室晚电位阴性者高3.3倍。
相关疾病百科推荐
qq分享经验0
雅房阁居分享经验0
夜噗分享经验0
cjuuuu分享经验0
次咚次咚分享经验0
A钰钰子分享经验0
青鱼如分享经验0
平淡无奇981分享经验0
10000G随便看分享经验0
丁形十字分享经验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右束支传导阻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