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决策检阅自己的决策是否正确呢

如何判断经营者决策是否正确?
一家成立50周年的糕点企业,随着糕点市场的多元化发展,以及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青睐,因此当前糕点业整体面临着严峻挑战的大环境,公司尽管还未创造耀眼的成绩,但是依然能够有效地抵御低迷经济形势的影响,实现公司的稳定增长。
然而,公司的经营中面临着&要将具有日本代表性的米制糕点推广到全世界&的挑战。要让全世界的消费者都能够品尝到具有日本风味的米制糕点是我公司的梦想,我无论如何都想要实现这个梦想。事实上,虽然公司曾经有过到韩国和进行技术指导的经验,但是却从来没有在这两个国家设立过生产工厂。
市场上近些年来倒是出现了消费日本米制糕点的热潮,但是消费者意识与日本有所不同,大多数消费者更倾向于接受价廉量多的产品。因此我的考虑是,先到发达国家开设小型工厂,最初向当地的日本超市提供产品,然后逐渐再打开当地市场。关于这个设想,公司与作为我们公司总代理商的某家商社已经开始合作,针对包括我们以前曾经进行过技术指导的各个国家的市场,正在进行可行性论证。请稻盛先生给予教诲是否可行。
经营决策是领导者内在人格的反映和投射
企业的领导者都肩负着为企业运营做出最终决策的职责。在进行这种最终决策时,领导者赖以做出判断的标准,就是藏于领导者心中的核心价值观。企业的领导者正是依据自己心中的核心价值观,对各种事物做出善恶判断。因此,在心中确立一个清晰明确的判断基准,对于企业领导者而言,其重要程度要远超一切。
每个人心中的这种价值观,也正是这个人进行价值判断的基准。举例来说,你刚才说到,目前,日本的米制糕点在市场上也极具人气,然而的消费者却更青睐虽然品质稍微差一些,可是却价廉量多的米制糕点。因此你产生了&由于消费者更在乎价廉量多的商品,因此最好还是放弃这个市场&的想法。
这个决策恰好反映出了你自身的价值基准。与此同时,也一定还会有其他企业的经营者持有与你截然相反的意见,&消费者的这种倾向并不是一件坏事。我们公司在向日本市场供应高质高价产品的同时,完全也可以向消费者提供他们所喜欢的价廉物美的产品&。而做出这种决策的经营者所依据的价值基准,也正源自于他自身的心性。
尽管你说你无论如何都打算要把公司业务扩张到海外市场。但是你所指的海外市场,既不包括,也不包括韩国,而完全都是些像美国这样的西方发达国家。那么我们可以在这里推理分析一下,你又是按照怎样一种基准做出了这样的判断呢?
你自从走出校门之后,年纪轻轻就当上了公司老总,想必一定也去过美国这样的国家。你大概还有不少朋友已经定居海外,因此你不甘心让自己的公司局限于一家乡镇企业,于是你无论如何都想要向海外扩张。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你的这种想法到底是为了公司事业的发展,还是仅仅为了满足你个人的虚荣心?换句话说,你的价值判断的基准到底在哪里?
一个人的价值判断,其实正是这个人内在人格和心性的投影。喜好虚荣的人,他的价值判断就必然会滑向虚荣;懦弱的人,其价值判断也自然会滑向懦弱;如果是极其谨慎的人,那么不管他做什么事都必然会先投石问路;行事莽撞、大大咧咧的人根本不屑如此行事。总而言之,每个人的价值判断都受制于自身的人性特征。
但是我们的人格又是可以改变的。尤其是像你这样,担负着极其重要的经营职责的人,就更有必要将自己的人格提升到一个较高的层次。也就是说,为了做出正确的经营判断,经营者必须让自身在内在心性上得到完善。我们通过修身养性,学习正确的做人方式,提高自身心性,最终必定能够实现自我人格境界的升华。
中国老百姓的真实写照
北京优视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Umiwi版权所有&&&&京ICP备号
&&京公网安备
广告招商热线:010-6&&商务合作热线:010-6&&会员卡代理热线:010-8/870您的位置: &
文武合璧 提高决策水平——在全国决策学术讨论会闭幕式上的总结发言
优质期刊推荐如何提高自己正确的决策能力
如何提高自己正确的决策能力
09-04-03 &匿名提问
有些同志由于受理论水平、政策水平的制约,往往视野窄,起点低,看问题提不上“纲”来,主意拿不到“点”上,直接影响决策的科学性。这说明,要提高科学决策能力,非加强学习,提高理论思维能力和政策水平不可。党委书记应该不断增强学习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学习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现代军事、市场经济和高科技等一系列知识,并将这些理论和知识逐步转化为基本的思想理论素质,转化为观察、处理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转化为指导部队建设的实际能力。这样,才能站得高、看得远、想得全、谋得准,在决策中以理性思考取代直观判断,以敏锐的视角取代习惯思维,赢得部队建设的主动权。   科学的决策来自于正确的判断,而正确的判断则来源于对客观实际周密的调查研究。有些领导不调查、不研究,对上级指示理解得不深不透,对下面情况若明若暗,以致出现“情况不明决心大,心中无数办法多”的盲目决策;有的同志下基层身到心未到,走马观花摸不到实情,出现轻率拍板的随意决策。这些错误做法无疑会给部队建设造成极大的危害。作为党委书记,必须强化调查研究是“ 谋事之道、成事之基”的意识,在决策中先调查再议事,先知实情,再谋对策。要自觉深入到群众中去,认真听取官兵意见,收集各方面的反映,多搞典型调查,解剖麻雀,获取大量而翔实的第一手材料,通过系统的归纳、整理、比较、论证,形成符合部队实际、体现官兵意愿的正确意见,从而使决策建立在坚实的客观基础之上。   充分发扬民主,是实施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有的党委书记民主作风差,把集体领导变成“一言堂”,喜欢搞“一锤定音”,结果堵塞了言路,导致决策偏差,工作失误。党委书记在决策中必须发扬民主作风,具有平等的意识。平等是民主的前提,要把党委成员平等参与决策和履行好职责有机地结合起来,鼓励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要有宽广的胸怀,尽可能多听取他人的意见,认真对待异议、歧议,集思广益,博采众长。这样作出的决策才不会出现大的偏差。   有些部门、单位在决策过程中,议事程序不规范,仓促开会,临时动议;有的议事多议政少,研究决策重大问题前,该掌握的情况不掌握,需要弄清楚的问题不清楚;有的对有分歧意见的问题,事前不做个别酝酿和统一思想的工作,动不动就采用举手、投票等简单表决的方式。这样做,必然造成决策失误。要懂得,必要的程序,是实施有效决策的可靠保证。作为党委书记,一定要严格按“十六字”方针办事,该拿到党委会上集体讨论的重大问题必须上会,而对不属于党委的议事范围,军政首长有权决定实施的问题,或者机关职能部门经请示有权处理的问题,则无须再议;要出好“安民告示”,使大家能够围绕议题充分调查思考,以求达成共识;在集体决策时,书记应坚持原则,把好第一关,坚持先议政后议事,先把上级的指示精神学透,把规定要求搞明,把实际情况弄清,再来研究具体事情;当出现不同意见时,不要强行作决议,而应反复分析比较,共同深化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以逐步达到议深、议透、议准的目的。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西蒙的决策理论 作为管理学科的一个重要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着眼于合理的决策,即研究如何从各种可能的抉择方案中选择一种“令人满意”的行动方案。赫伯特·西蒙是决策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该学派吸收了系统理论、行为科学、运筹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形成了一个独立的管理学派。 决策理论学派的理论基础是经济理论,特别是消费者抉择理论,即在一定的“合理性”前提下,通过对各种行为的比较和选择,使总效用或边际效用达到最大。因此,它们也是决策理论学派的主要决策对象。 决策理论学派很重视对决策者本身的行为和质量的研究。西蒙和马奇在《组织》一书中,将“决策人”作为一种独立的管理模式,即认为组织成员都是为实现一定目的而合理地选择手段的决策者。 西蒙指出组织中经理人员的重要职能就是做决策。 1、决策的制定包括四个主要阶段: ①找出制定决策的根据,即收集情报; ②找到可能的行动方案; ③在诸行动方案中进行抉择,即根据当时的情况和对未来发展的预测,从各个备择方案中选定一个方案; ④对已选择的方案及其实施进行评价。决策过程中的最后一步,对于保证所选定方案的可行性和顺利实施而言,又是关键的一步。经过综合概括,发现在这四个阶段中,公司经理及其职员们用很大部分工作时间来调查经济、技术、政治和社会形势,来判别需要采取新行动的新情况。 2、决策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 所谓程序化决策,就是那些带有常规性、反复性的例行决策,可以制定出一套例行程序来处理的决策。比如,为普通顾客的订货单标价,办公用品的订购,有病职工的工资安排等等。 所谓非程序化决策,则是指对那些过去尚未发生过,或其确切的性质和结构尚捉摸不定或很复杂,或其作用十分重要而需要用现裁现做的方式加以处理的决策。比如,某公司决定在以前没有经营过的国家里建立盈利组织的决策,新产品的研制与发展决策等等。但是这两类决策很难绝对分清楚,它们之间没有明显的分界线,只是像光谱一样的连续统一体。 3、不同类型的决策需要不同的决策技术。决策技术又分为传统技术和现代技术。传统技术是一种古典技术,是从有记载的历史到目前这一代一直为某些经理和组织所使用的工具箱。现代技术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起来的一系列新技术。 **组织设计是组织理论中的一个老问题,西蒙对组织设计理论的新贡献,在于他的组织设计理论是建立在他的决策理论基础上的。组织设计要有利于组织决策,以及为决策所必须的信息传递、信息处理工作。为此他认为: ①组织结构的设计首先要从建立组织目标体系入手,这既是规定组织结构的重要依据.又是影响组织决策环境的重要因素。 ②分工。西蒙强调的组织分工不是指业务内容的分工,而是将整个决策系统的组织分解为彼此相对独立的子系统,以尽量减少子系统之间的依赖性,使其有充分的决策权,以便最大限度地分散决策。 ③组织的工作重心。西蒙认为现代组织所处的环境是“信息丰富”的环境,然而由于组织成员的能力有限,组织必须把自己的有限能力花在重要决策即工作重心的任务上。 ④组织的权力配置。西蒙认为从组织的决策角度看,集权和分权各有利弊,因此他强调要适当的分权和集便而不应绝对分权和集权,因为组织活动是集体活动,要顺利实现组织目标,必须有一定的集中协调机制。但若过分集权,又会导致决策者负担过重,无法集中精力考虑重大决策问题,还会造成下级人员无所作为和决策脱离实际等问题。 总之,西蒙的以决策为核心的行政组织研究方法,使行政组织的研究焦点由对制度、法制、结构等静态层面的研究转变到对决策过程的动态研究、目前,这种以决策——政策为主导的公共行政学研究潮流已经成为西方行政学的流派之一。参考资料: 怎么提高交际能力? 刚刚踏上社会的年轻人,面对纷繁而庞杂的社会,常常感到迷惑和不安,有人可能觉得自己的地位实在渺小,有人可能觉得自己的能力实在有限……对如何在这个社会上站住脚表现得没有信心。实际上,社会都是由人构成的,初步掌握些社交心理和社交技巧,有助于提高自己的处世能力。 从一般的角度讲,在社交时应主要掌握以下心理原则: 一是互酬原则。人际交往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其行为具有互酬性。因此,在我们的交往中,应该常常想到“给予”而不是“索取”;相反,如果取而不予,就会失去朋友。 其二是自我袒露的原则。一个人把自我向别人敞开比死死关闭更能使人感到满足,而且,这种好的感觉也会再次传染给别的人。 其三是真诚评价的原则。人们在交往的过程中,免不了要互相议论、互相评价,对人评价的态度要诚恳,情感要真挚,如果恶意诽谤,口是心非,或者阳奉阴违,了会遭致别人的不安与反感。最后是互利性的原则。要解决人际关系不协调的矛盾,就要采用互利的原则,“互利”就是矛盾双方都能接受的调节。 那么,什么是好的人际关系呢?美国社会心理学爱舒尔茨认为,一般来讲,人际关系有三种类型,其一是谦让型。其特征是“朝向他人”,无论遇见何人,总是想到“他喜欢我吗?”。其二是进取型。其特征是“对抗他人”,无论遇到何人,总是想知道该人力量的大小,或该人对自己有无用处。其三,是分离型。其特征是“疏离他人”,无论遇到何人,总是想保持一定的距离,以避免他人对自己的干扰 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是提高处世能力的关键。那么,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呢? 培养良好的个性 如果有不良品质,即使交游很广,也难得有知心朋友;相反,如果你具有促进人际吸引的优秀品质,就会容易被别人引为知已。 善于体察别人的真正需要 这些需要概括起来包括包容的需要、控制的需求、感情的需求。在人际交往中,我们不但要考虑到对方的个性品质,也要考虑对方的需求,因为人际交往的基础是互补,只索取而不奉献的关系是很难维持的。 掌握一定的人际交往技巧 掌握一定的人际交往技巧有助于提高自己的处世能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有一定目的,并运用一定方法进行交往的。交往方法越好,人际关系越容易维持紧密。建议大家多读一些待人接物方面的书籍,有助于理性地理解社会,为走上更广阔的人生之路作好准备。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有些同志由于受理论水平、政策水平的制约,往往视野窄,起点低,看问题提不上“纲”来,主意拿不到“点”上,直接影响决策的科学性。这说明,要提高科学决策能力,非加强学习,提高理论思维能力和政策水平不可。党委书记应该不断增强学习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学习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现代军事、市场经济和高科技等一系列知识,并将这些理论和知识逐步转化为基本的思想理论素质,转化为观察、处理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转化为指导部队建设的实际能力。这样,才能站得高、看得远、想得全、谋得准,在决策中以理性思考取代直观判断,以敏锐的视角取代习惯思维,赢得部队建设的主动权。   科学的决策来自于正确的判断,而正确的判断则来源于对客观实际周密的调查研究。有些领导不调查、不研究,对上级指示理解得不深不透,对下面情况若明若暗,以致出现“情况不明决心大,心中无数办法多”的盲目决策;有的同志下基层身到心未到,走马观花摸不到实情,出现轻率拍板的随意决策。这些错误做法无疑会给部队建设造成极大的危害。作为党委书记,必须强化调查研究是“ 谋事之道、成事之基”的意识,在决策中先调查再议事,先知实情,再谋对策。要自觉深入到群众中去,认真听取官兵意见,收集各方面的反映,多搞典型调查,解剖麻雀,获取大量而翔实的第一手材料,通过系统的归纳、整理、比较、论证,形成符合部队实际、体现官兵意愿的正确意见,从而使决策建立在坚实的客观基础之上。   充分发扬民主,是实施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有的党委书记民主作风差,把集体领导变成“一言堂”,喜欢搞“一锤定音”,结果堵塞了言路,导致决策偏差,工作失误。党委书记在决策中必须发扬民主作风,具有平等的意识。平等是民主的前提,要把党委成员平等参与决策和履行好职责有机地结合起来,鼓励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要有宽广的胸怀,尽可能多听取他人的意见,认真对待异议、歧议,集思广益,博采众长。这样作出的决策才不会出现大的偏差。   有些部门、单位在决策过程中,议事程序不规范,仓促开会,临时动议;有的议事多议政少,研究决策重大问题前,该掌握的情况不掌握,需要弄清楚的问题不清楚;有的对有分歧意见的问题,事前不做个别酝酿和统一思想的工作,动不动就采用举手、投票等简单表决的方式。这样做,必然造成决策失误。要懂得,必要的程序,是实施有效决策的可靠保证。作为党委书记,一定要严格按“十六字”方针办事,该拿到党委会上集体讨论的重大问题必须上会,而对不属于党委的议事范围,军政首长有权决定实施的问题,或者机关职能部门经请示有权处理的问题,则无须再议;要出好“安民告示”,使大家能够围绕议题充分调查思考,以求达成共识;在集体决策时,书记应坚持原则,把好第一关,坚持先议政后议事,先把上级的指示精神学透,把规定要求搞明,把实际情况弄清,再来研究具体事情;当出现不同意见时,不要强行作决议,而应反复分析比较,共同深化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以逐步达到议深、议透、议准的目的。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今年上半年,市规划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省、市纪委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工作主线,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新成效,为社会经济发展和灾后规划重建提供了坚强的政治和纪律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  2009年,我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继续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抓好《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年工作规划》的落实,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始终坚持和树立“抓党风廉政建设就是抓根本”的思想,切实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作为全局的重点工作来抓。按照市委和市纪委的工作部署,年初,下发了《2009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要点》(绵城规党组〔2009〕5号)、《2009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分工表》(绵城规党组〔2009〕6号),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各项工作进行责任分解,明确了职责分工、任务目标、工作要求和完成时限,加大了责任检查、责任考核、责任追究力度;对党政主要领导讲党课和党组定期研究党风廉政建设提出了要求;局党组主要负责人与各科室负责人签订了《2009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进一步完善责任考核机制,实行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一票否决制。   二、加强党纪党风和廉洁从政教育,不断提高全体干部职工勤政廉政意识  (一)局党组要求全局干部职工按照中纪委十七届三次全会要求,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良好的作风。党员干部要自觉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努力成为政治坚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勤政为民、恪尽职守、清正廉洁的公务人员。把学习同工作作风转变、廉政意识的增强、创造优良发展环境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思想的大解放引领政治生态环境的优化,推动规划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局党组高度重视廉政宣传和教育,通过党组会、中心组学习会、职工大会和中层干部会传达贯彻和落实上级文件、会议精神,做到了党风廉政建设常讲不懈、常抓不懈、警钟常鸣,做到了政治思想教育和警示教育相结合。同时,纪检组结合规划工作实际,印制了《廉政卡》、更新编辑了全国规划系统近年来在规划指标、用地性质的确定、调整方面产生腐败问题的案例介绍。通过学习、宣传和日常的监督、案例警示,着力树立干部职工的反腐防线,着力维护规划局党风廉政建设的良好形象,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廉政意识得到增强。  三、继续深入开展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活动,改善行政环境,努力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形象  我局党员领导干部和全体职工充分认识到加强行政效能建设,改善行政服务环境的重要意义,营造出“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的浓厚氛围,促进了行政效能的根本好转,办事效率明显提高,履职能力明显增强,工作作风明显转变。  (一)加强省市目标工作任务和党组决定事项完成情况的督查检查,定期不定期对工作不在状态、不作为、乱作为、质量效率不高的问题进行通报。  (二)全面实行岗位责任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理制和责任追究制。认真抓好行政效能监督检查工作,切实解决办事拖拉、效率低下、推诿扯皮、吃拿卡要和搞“潜规则”等要害问题,以及工作不落实、不负责任的现象。  四、开展房地产开发违规变更规划、调整容积率专项治理根据中、省、市治理房地产开发领域违规变更规划调整容积率问题专项工作有关会议、文件精神,为全面推进我市房地产开发中违规变更规划、调整容积率问题专项治理行动,市规划局、市监察局联合下发了《关于成立绵阳市开展房地产开发违规变更规划调整容积率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绵城规〔2009〕81号),并制定了绵阳市房地产开发违规变更规划调整容积率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就我市的专项治理工作作出了具体安排,力争通过1至2年的专项治理,使房地产开发领域违反城乡规划的违法建设行为明显减少,房地产开发中规划审批环节腐败问题得到有效遏制,促进城乡规划依法行政和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五、加强制度建设和监督检查,从源头治腐防腐今年以来,我们紧紧围绕加强“三个提升”的要求,把规范和高效作为我局的两项重点工作来抓。力争用半年的时间完善和修订完各项规章制度,做到“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从源头治腐。另一方面,我们还积极开展对《城乡规划法》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有效地防止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以权谋私以及机关工作人员不作为和乱作为的问题,确保了各项决策、措施落到实处,为绵阳的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做出了规划局应有的贡献。  六、下半年工作安排  2009年下半年,我局将继续按照市纪检委、市监察局的安排部署,结合实际,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继续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每位领导干部要做好“一岗双责”工作,有分工、有责任、有要求、有检查、有总结。  (二)深入开展政治纪律教育,切实加强对政治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确保政令畅通。加强对推动科学发展、扩大内需促进增长、加快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三)加强宣传教育、警示和廉政文化建设工作,做好理想信念、党风党纪和艰苦奋斗教育工作,积极倡导“以廉洁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风尚。  (四)加强制度建设,规范规划审批制度和程序,强化措施,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做好源头治腐工作。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深化治本抓源头工作。加大改革和制度创新力度,把规范权力运行、健全机制、强化监管惩处结合起来。  (五)认真贯彻执行党内监督条例,做好领导干部述职述廉、“三项谈话”制度、组织函询、个人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的贯彻执行。干部考察和拟提拔、表彰干部征求党风廉政意见。切实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确保权力正确行使。  (六)畅通举报投诉渠道,严肃查办权钱交易案件。  (七)监督和纠正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方面的问题。继续监督和纠正在公务活动中利用职权违反规定收送礼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和干股问题。继续监督和纠正领导干部在公务时间、公务场所和借下基层调研之机以及与管理、服务对象赌博问题。继续监督到企业报销应由个人负担的各种票据的问题,以及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问题。继续监督和清理纠正领导干部利用职权和职务影响,在商品房买卖置换中以明显低于市场价格购置或以劣换优及以借为名占用他人住房谋取不正当利益的问题。落实领导干部配偶、子女从业、投资入股、到国外定居等规定和有关事项报告登记制度,严禁发生与公共利益冲突的行为。严禁领导干部相互请托,违反规定为对方的特定关系人在就业、投资入股、经商办企业等方面提供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继续监督和纠正领导干部利用职权擅自改变规划、调整容积率指标为本人或特定关系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以权谋私问题。及时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和政风行风方面存在的其他突出问题。  下半年,我局将在中央、省、市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扎实工作,进一步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为规划事业和规划队伍的两个健康提供坚强的保障。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提供2篇,自己去修改一下还是可以用的,现在学校都玩这个,们也都是抄写...哎其实你不满意的话可以去GOOGLE搜索,就搜索&研究性学习 案例& 应该可以得到很多...还有,顺便说一下,你的问题好像没人回答吖~~~分的话就给吧~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吖~~~~再说,你撤销提问的话这个分数百度也不会返还给你了~~~呵呵~调查目的:时下,大学生通过利用课余时间找份兼职工作打打工或在假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打暑期工、实习体味生活已经成为了一股热潮。对大多数学生而言,挣钱是打工的首要目的。有的却认为挣钱并不是大学生打工的惟一目的,不少同学把打工看作是参加社会实践、提高自身能力的机会。许多学校也积极鼓励大学生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一方面可以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积累工作经验对日后的就业大有裨益。通过调查可以了解当代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看法以及透析大学生生活实践情况,从而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大学生社会实践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解决方法,使大学生能正确对待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见真知。在往后实践中能更好地接触社会、实践自己的专业技能,寻找发展的机会。 调查对象:大学生成长成才,是高等院校普遍关注的问题。而大学生社会实践已成为培养合格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决不能忽视或放弃大学生社会实践。因此这次调查就选择了在读大学生50名,其中广州大学20名,中山大学10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10名,华南理工大学5名,广东工业大学5名。年级分别为大一学生5名,大二学生30名,大三学生15名。 调查内容:本次调查通过对大学生有否参加过暑期工、兼职或实习,最想参与何种社会实践,所参与的打工或实习是否与所学专业相符,能否体现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以及在工作或实习中获得了什么等问题进行展开。 调查方法:通过派发问卷进行调查,发放问卷共50份,收回有效问卷50份。(调查问卷及数据统计详见附录) 调查结果:从调查中发现,许多大学生都认为兼职是大学生的第二个“课堂”,通过兼职可以学到许多宝贵的东西。“存在就是合理”,职业没有高低之分,无论什么职业都有其可取与不可取之处,就看自己的需求。不少大学生觉得只要是能够赚钱的工作,就可以去试一试,品牌代理,促销等以前不会是大学生从事的工作,现在都成为了大学生们可以接受的工作。 有52%的同学认为如果要参加社会实践,最理想的就是到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交流,其次是打工或做兼职占40%;而56%的同学有做过兼职,20%打过暑期工,14%参与过实习,表示从未做过的仅占10%;现在大学生兼职、打工,除了做家教(14%)、网络的实习实践(6%)外,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兼职或打工时从事派传单、商品促销(22%)、校园销售(14%)、当餐厅服务员(8%)等简单、不需要特殊技能的工作,但却与所学专业知识相去甚远,76%学生认为所实习或兼职的工作与自己专业不全相符或完全不符,仅24%的人认为完全或基本相符。能够使大学里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的只占38%,在实习或工作中66%的人满意自己的课外实践能力;12% 的学生认为兼职是为以后的求职做准备,在选择实习或打工目的是什么的时候,有32人选择“接触社会,积累工作经验”,占了总数的64%,选择“赚取生活费”,占了20%。从选项人数中显示,大学生兼职以赚钱和充实自己为主要目的。现在的大学生已经将打工看得很重了,钱虽然是一定因素,但是希望通过打工获取的经验对将来就业时有所帮助应该是更多学生考虑的问题。大学生在打工时间上的弹性还是很大的,这应该和他们宽松的学习环境有一定关系。56%的人会选择在假期实习或打工,30%会选择任何没有课的时间,12%会选择周末。有31人认为在不影响学习的基础上赞成合理兼职或打工实习,19人很赞成兼职、打工,没有人反对。54%的人都提出学校除了提供就业指导以及专业课程外,还应该提供实习机会,22%觉得学校应该提供就业体验,至于选择素质拓展和职业生涯规划的各占12%。 调查结果分析: 在调查中发现没有人在参加社会实践上选择“参加‘三下乡’活动”一项,说明当代大学生与以往的大学生相比较,他们的求学经历、生活条件、所处社会大环境都相对优越,也没有经过必要的挫折教育,因此,他们意志往往比较脆弱,克服困难的能力也较差,常常是对社会的要求较高,对自的要求较低。当前,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成为不少地方采用人才的两个新标准。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是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的重要举措,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参与“三下乡”实践,其目的是为了支援农村的教育事业,同时给农民带去相应的指导,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同时把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与劳动实践相结合,并从群众中学到做人做事的道理,用于知道自己的将来的学习生活工作。现在大学生,除了一部分学生来自农村以外,很有一部分是来自城市的,往往这些学生家庭环境好,父母亲更是不允许或者不支持自己的孩子参加所谓的 “三下乡”实践活动,这样,学校所提倡的通过 “三下乡”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就未能够达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三观指的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个体价值观体系中,人生价值观处于主导地位,决定着总的价值取向,对价值观系统中其它价值观起着指导和制约作用。由于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主要是围绕自己出发,致使大学生自身社会阅历和实践经验不足,更不用说参与“三下乡”活动服务人民了。 另外,没有人选择反对大学生兼职、打暑期工或实习,大家都认为只要不影响学习能够积攒经验可以为以后的工作打基础。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应当刻苦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运用知识的技能。从大学生活的开始到走进社会的大圈子中,就只有短短的几年时间,谁不想在将来的社会中能有一席之地呢?所以大家认为大学生必须投身校园内外的各类实践活动,有助于锻炼品质,提高能力。可见其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不可抵触的重要性。不能否认有过打工经历的同学,看起来要比其它同学更成熟、社会适应力更强,但对于学生,社会适应力只是一方面的衡量指标,大学期间主要的任务是学业结构的搭建,即知识结构、专业结构的搭建,为了打工影响甚至放弃了专业知识的学习,结果是得不偿失的。 结论与建议: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人自觉改造客观世界,使外部对象发生某种改变的现实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人的活动,而人是社会的人,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因此,实践不是单个人孤立的行为,而是社会的活动。所以,实践作为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一个阶段,是在社会历史中不断发展演变的。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三下乡”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新时期的深化发展,是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有益补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实践出真知,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份,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作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是检验所学理论知识的标准,社会实践不但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发挥自才能,展现自风采的舞台,也是培养和锻炼同学们综合能力的一个阶梯,更是一个大学生进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前的演练场地。了解国情是年轻人的首要任务,这就需要放眼960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对占人口80%以上的农民有所了解才行。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这样可以使同学在实践中更好的认识国情,贴近社会,从而确定比较正确的人生前进方向。作为高校教育者,如果能引导大学生将强烈的使命感转化为学习、服务、实践、奉献等实实在在行动,把行动变为责任,将会使大学生在人生轨迹上树立起更高的起点。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应该说不仅有助于他们较快适应、融入社会,同时也是实现自价值的必由之路。 一切认识都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说明了亲身实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是并不排斥学习间接经验的必要性。实践的发展不断促进人类认识能力的发展。实践的不断发展,不断提出新的问题,促使人们去解决这些问题。而随着这些问题的不断解决,与此同步,人的认识能力也就不断地改善和提高。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认识对实践具有巨大的反作用。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认识和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但是认识一经产生就具有相对独立性,可以对实践进行指导。处理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活动,即人类的社会交往以及组织、管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活动。如政治活动、社会改革实践、阶级斗争等。因此,大学生应该积极参与实践,使实践与认识相结合。大学生可以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实际情况,结合所学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既提高能力又服务社会,这是一种双赢的选择;二是志愿者服务,将专业知识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利用专长服务社会,回报社会。三是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培养自身的社会责任感,这是一种贯穿于日常生活当中的社会实践形式,以小见大,以细微之处见长,是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一种长效机制。现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一种比较普遍的形式。很多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到各地和很多行业去进行社会实践和社会考察,回校后进行认真的讨论总结,用他们自己的视角来理解社会,思考未来的人生道路。研究性学习案例课题名称: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学校: 指导教师:授课教师:课时:约12课时选题论证: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增大,出现了全球性的淡水资源危机。2、 学生对家庭、社会的用水情况知之甚少,对于淡水资源的短缺没有危机感。3、 本校紧靠京城水系的一支—长河,这条昔日唯一的皇家御用河道,历史名胜、文化内涵丰富,具有极高的文化底蕴有待挖掘。4、在前一段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锻炼了查找、搜集资料的能力,还需要通过实地调查,锻炼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活动对象:活动方式:问卷调查、实地考察、追踪观察、专家座谈、搜集资料活动过程:本次研究性学习活动于2001年12月开始启动,预期2002年5月完成。 第一阶段:分组并选定课题通过对人民教育出版社高级中学课本地理上册中“水资源的利用”一节教材的学习,全班同学深切地感到水资源对生活、生产及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意义重大,对目前淡水资源的危机有了清醒的认识,同时产生迫切的责任感。于2001年12月开始,对们身边的水问题、水环境进行调查、研究。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愿结合组成七个小组。各自选择研究的方向主要有:理工大附中周边的水环境、居民用水情况调查、理工大附中用水情况调查、长河的历史、长河的整修与保护、长河的利用与发展等。第二阶段:小组活动、综合调查 通过小组酝酿、讨论,1月份,各小组分别向老师交小组计划。通过老师修改完善后,各组在假期开始调查研究活动。例如:魏欣等同学设计调查问卷,到居民家中进行用水状况的调查(见图一);王婷等同学查找到京城水系图,并沿长河段沿途考察、拍照;别叶丹等同学上网、图书馆查找北京的建城市、长河的历史资料;冀萌等同学对学校的用水情况进行实地调查;梁雷等同学对长河的水质、岸边植被保护情况进行追踪调查;庞于贲等同学则侧重了解长河的利用与发展等方面。                      图一 第三阶段:通过反思、选择热点、深入研究二月,总结前一阶段工作后,同学们的兴奋点更多地集中在们身边的这条河流—长河。们天天路过、天天看见的这条河,它曾经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它拥有古老的历史,是北京城内现存的唯一一条由明、清两代皇朝钦定的御用河道,为京城的辉煌产生过重要作用。随着“北京市城市水系治理工程”的开工,长河又披上美丽的外衣,这些吸引着们思考:长河的兴衰,其历史根源、社会根源是什麽?以史为鉴,现代的长河,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第四阶段:走出校门、实践座谈 图二 对长河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各小组的活动主要有:肖晶晶、张丽等同学于2月28日到滨角园码头了解情况、索要资料;杨欧等同学到玉渊潭公园管理处调查;通过老师与河湖管理处的杜玲英高级工程师联系;3月22日乘坐游船在长河段实地调查。在船上,全体师生聆听长河悠久的历史介绍,看到了两岸遗留的古迹,感受到了“船在水中走,人在画中游”的美景。但是,也观察到了许多水面的漂浮物、钓鱼者、游泳者等问题。随后,请杜玲英高级工程师到学校与同学们座谈(见图二)。座谈会上,同学们就关心的京城水系整治情况、长河水质的保护、岸边植被的种类及养护、长河今后的利用方向等问题与专家进行热烈的讨论。      第五阶段:以论文形式总结研究性学习的成果学生在调查、研究之后,针对不同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最终写出研究性论文。在老师的指导下,多次修改,对长河的不同侧面进行深入的论证。梁雷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运用追踪调查的方法,观察河边植被变化、不同时期的水面、水质情况,探讨漂浮物的来源,感到强烈的社会责任,所写论文具有一定深度。(见图三)栗晓萌等同学在调查研究后,对长河今后的开发利用方面提出很多新颖的建议,并准备上交有关部门     2002.2 冰面上  水面票浮物 2002.2 冰面上 图三                                         第六阶段:学习交流汇报4月份,以区级研究课的形式进行交流。课堂中由学生主持,以“欣赏长河美景,体味长河文化,发展长河事业”为题目,主要对“长河的兴衰对今天的意义”、“长河水的保护”、“岸边植被的养护”、“长河今后的利用方向”四个问题进一步探讨,使同学们认识到了解长河、保护长河,其最终目的是最大地发挥其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七阶段:评价及反馈5月份,老师对学生在本次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学生对本次活动中的收获进行反馈。 小结:    研究性学习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所需的主体精神与能力,让学生走出课堂和书本,走向社会,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小组分工协作精神;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考察、追踪观察、专家座谈等多种形式,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深入钻研,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这是孔老先生留给我们的至理名言。这句话对我们初中学生的语文学习也很适用。可以这样说,爱好是语文学习最好的老师,是语文学习获得成功的要害。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爱好,并给予正确诱导,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意识,真正发挥新教材的优势,适应教改的需要。初中学生正处在一个新的迅速发展时期,心理特征和生理特点都发生了变化。他们也还没有完全脱离小学生的特点,喜怒哀乐易于表现,并支配他们的行动,意志活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外部的影响才能完成。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及时发现他们的爱好所在,创造一个良好的培养爱好环境,选择恰当的方式,通过各种途径完成他们的学习。在从事教学工作的几年里,在这方面我也进行了一些尝试,希望能通过爱好教学发展学生智力,循序渐进地增强知识的能力。    ??首先,课前三分钟演讲是爱好来源的重要方面。    ??众所周知,学习语文要听、说、读、写四者并重,因此培养学生说话能力就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和环节,初中学生年龄小,知识面还比较狭窄,口头锻炼机会不多,然而求知欲强烈,又喜欢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希望引起别人留意。为锻炼学生的说话能力,满足学生心理要求,培养其独立性,适应新教材能力培养的需要,我在教学中试着开展了课前三分钟演讲。试讲一段时间后觉得效果明显,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学生们也表现出极其浓厚的爱好。    ??我曾在一个学期当中,由浅入深地进行两个阶段的练习。第一阶段内容简单,要求把话说清楚,能让人听明白就可以,以培养其胆量。为了让学生有内容可讲,通常前一天布置第二天的演讲内容,如:自我介绍、我的爸爸、我的妈妈、童年趣事等,不仅让学生得到了锻炼,而且加深了同学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第一阶段的成功给第二阶段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生有了第一次的经验,鼓足了信心自觉地严格要求自己。第二阶段的内容是讲故事,这次提高了要求,不仅把故事讲清楚、明白,而且要布满感情,要有表情,学生们选出自己最拿手的故事,作好充分的预备,讲给同学听。内容可以是童话故事、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科幻故事、好人好事等,第二次演讲时学生们就显得比较老练、镇静、有声有色、层次较为清楚,以各自的特色吸引了同学们的留意力。至此,课前三分钟演讲成了语文课必不可少的内容。 三分钟演讲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加强了能力练习,深受学生们的欢迎,现在已经成为学生盼上语文课的一个重要因素。事实证实,这种融趣味性、知识性、思想性、科学性于一炉的做法,符合学生爱好特点,适应新教材能力培养的要求,形式活泼的练习口语的活动,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同时,对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也有很大帮助。    ??其次,朗读也是爱好来源的有效途径。    ??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创造能力比较差,但形象思维和模拟能力却很强,他们对课文内容、写作技巧的学习爱好不大,却很热衷于朗读。他们模拟磁带上的语调,模拟老师的表情,也极力模拟播音员的标准播音。因此,我在朗读教学中也极力推崇这种学习方法,以培养学生的爱好及能力。在朗读教学中,为加强不同朗读方法的学习和适应学生心理要求,也进行了两个阶段的练习:一是学习锻炼,二是表演录音。学习锻炼阶段着眼于不同文体朗读知识的传授和技巧的学习,教师先进行范读,然后讲解朗读要领,再让学生模拟、练习朗读,这样学生逐渐把握方法。尤其是声情并茂的节奏,和谐婉转的韵律,很好地再现了作品的神韵美、音韵美,用范读的魅力抓住学生的心,激发学生的情、点燃学生的趣,促进学生的练,借助不同的形式:齐读、个别读、小组读、一个接一个读、赛读等,在普遍提高的基础上进行个别指导,以好带差。三个月后学生的朗读能力均有明显提高。表演录音阶段是对前一阶段考查、巩固,也是为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他们总想听听自己读的声音是什么样,朗读水平如何,于是利用下晚自习时间进行朗读录音,每个学生预备自己最拿手的段落,经过充分预备,站在录音机前录下自己的声音,然后再播放。对于这种新的尝试,学生们表现出空前的热情。放音时,教室里异常安静,每个人都屏住呼吸,辨别着同学的声音。听出是谁的声音便是一阵欢呼,强烈地要求再听第二遍。朗读爱好的培养为新教材内容的把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最后,美的欣赏是爱好来源的必然要求。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是心灵的一种体操,它使我们的精神正直,心地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初中学生虽然不会全面地、有深度地鉴赏美,却会用自己朴素的感受,独特的方式欣赏美。还是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得好:“孩子们凭外形、色彩、声音和一般感觉而思考事物”。由此可以看出,学生们接受知识,思考问题是离不开具体形象的。因此,我们可以从直观的具体形象入手,引导学生欣赏美,让学生得到美的享受,美的愉悦,这也正是新教材体现的美学要求。当然,学生学习语文的爱好来源还远不止这些,比如古诗词作品以唱代讲、美术绘画和手工制作、情感交流、办黑板报、想象和联想及各种竞赛等都是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爱好的有效方法。    ??新教材中,有许多描写自然景物的文章,这些自然景物的描写都融进了作者的感情,表达他们的美学理想,通过外形、色彩、声音等方面对自然景物进行分析,对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提高学习爱好有着重要意义。    新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要求活跃课堂气氛,爱好培养正与这个要求符合。通过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爱好能吸引学生的留意力,让学生们在学习中体会到爱好是学习语文最好的老师,这样效果也肯定是显著的,着也正体现了新教材扎实、活泼、有序的教学要求。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进一步探究,以便更好地适应新教材对激发学生学习爱好,达到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要求。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社会意识的一般特点。社会意识依赖于社会存在,但它又对社会存在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性即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 (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和社会存 在的变化发展的非完全同步性。这种非完全同步性表现为两种情况: (1)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往往落后于社会存在。这是因为人们对变化了的社会存在的认识需要有一个过程。而且在阶级社会中,反动阶级总要利用过时的社会意识为其反动政治目的服务。所以,当社会存在变化了,旧的社会意识不会立即相应地发生变化,特别是离经济基础较远的宗教、哲学等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更为迟缓。 (2)某种先进的社会意识能反映社会存在的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因此,对社会存在的发展可作出某种预见。 (二)社会意识和社会经济之间在发展上的不平衡性。一般说,社会意识的发展水平是与经济发展状况相一致的,但往往出现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国家而社会意识水平不高和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国家而其社会意识领域却超过经济发达国家的情况。这是因为社会意识的发展,不仅受到经 济状况的制约,而且要受到各种具体历史条件诸如政治背景、阶级斗争形势、历史传统、民族特性以及国际条件的重大影响。但这种不平衡性也是相对的,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能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出现,仍以经济发展的一定水平为前提。 (三)社会意识的历史继承性。作为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有其客观基础和现实根源,同时又和以往社会意识的成果有着历史继承关系。因此,任何一种社会意识及其形式的构建,不仅主要地从现实的社会存在中汲取养份,反映社会存在发展的客观要求,概括当今社会实践的新鲜经验,提炼现实生活提供的思想资料,而且还要在内容和形式上批判继承过去的历史遗产。今日的社会意识又成为后人利用的思想资料。社会意识的历史继承性使人类的精神文明日积月累,世代相传,不断丰富和发展。但对社会意识的遗产,不能兼收并蓄。继承什么,如何继承,归根到底受到现实社会存在及其发展要求的制约。根据现实的需要,区别对待,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在批判继承中超越历史。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组织集体决策是现代领导者的重要职能。一般而言,凡是涉及到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的发展方向和影响所有组织成员的切身利益的决策,都宜于采用集体决策。领导者要组织好集体决策,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广泛集中民智,使决策真正建立在科学、民主的基础之上,必须对影响集体决策质量的各种心理因素保持清醒头脑,并且明确自己的领导责任。影响集体决策质量的心理因素1.从众心理在集体决策中普遍存在着从众心理。从众心理产生的主要原因,或者是参与者不愿意标新立异、与众不同,以免感到孤立,而当参与者的态度和见解与其他成员一致时,会有“没有错”的安全感; 或者是参与者对讨论的问题不了解,吃不准,心中无数,缺乏主见,因而在有人发言之后,不认真考虑也跟着附和;或者是参与者看见大多数人的意见都差不多,尽管自己有不同看法,可是担心讲出来不为大家接受,不能改变任何事情,干脆随大流,人云亦云。从众心理的负效应在于:一方面,当多数人的不正确认识误导集体决策时,没有人敢于站出来坚持真理;另一方面,如果有预谋的少数人抢先发言或拿出方案,会使不明真相的大多数人轻易赞同,可能损害自身利益的集体决策。2.群体压力从众心理一般起源于群体压力。群体压力是指已经形成的群体规范,对群体成员的行为具有一种无形的压力,使得每个群体成员不得不顺从群体的行为。集体决策的顺利进行需要正式的群体规范如议事规则等约束参与者的言行,而由习惯、先例等构成的非正式群体规范也要影响参与者的行为反应。并且,非正式群体规范产生的群体压力常常更大。例如,一些集体讨论的发言顺序总是会按照职务等级要么自高而低,要么由下而上,这不是明文规定的要求,而是习惯造成的结果,谁不按惯例打乱顺序发言,马上就会感到群体压力迫使其回归原位。虽然群体压力没有强制执行的性质,但个体在心理和行为上往往难以违抗。这就使集体决策的参与者在与多数人发生意见分歧时,迫于强大的群体压力,容易选择沉默不语或放弃己见。在一边倒的情况下做出的集体决策,其正确性和可行性都将大打折扣。3.个人控制如果决策集体被一个有才干的人所掌握,他可能是主要领导者,德高望重,可能是个性坚强者,很有个人魅力,可能是敢于说话者,能言善辩,总之,他可以左右整个决策集体,对其他人产生个人控制。这样一来,集体决策就会出现如下现象:谁职务高谁说了算,谁资格老谁说了算,谁敢抢先说谁说了算,谁霸道谁说了算。虽然个人控制者的特征没有一个是作出集体决策所必须具备的条件,那些外在因素与集体决策质量本身没有必然联系,但却容易制人。而且,个人控制在集体决策中的负效应非常突出,会起到抑制集体讨论、降低其他成员的创造力和妨碍其他成员作出贡献的消极作用。4.小团体意识小团体意识是指在集体决策过程中形成的不合理地、过分地追求一致的现象和倾向。一旦集体决策被小团体意识所支配,集体决策参与者们就会片面地不遗余力地追求一致而忽视集体决策的质量。他们为了保持一团和气,为了达成形式上的团结统一,有不同意见不愿说,怕伤害彼此和气,有问题不愿争论,怕影响彼此感情,强调大家抱团,什么都要一致,甚至在表面一致赞同的假象下强行通过不正确的集体决策方案。小团体意识最大的弊端是排斥不利于自己意见的信息,按照固定模式评价和选择决策方案,听不进群众和智囊团的不同意见,因而导致阻断决策信息、压抑创造精神和破坏集体决策功能的后果。提高集体决策质量对领导者的要求1.创造宽松心理气氛集体决策的优势之一是能够最大限度地吸取各种知识和信息,在尽可能全面了解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作出具有客观性和可靠性的决策。然而,要使集体决策的这个优势充分发挥,领导者必须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心理环境,让集体决策的参与者们觉得不怕讲话,因而敢说真话,敢讲心里话,敢于无拘无束地畅所欲言。只有当参与者们能够无所顾忌地充分表达不同意见,集体决策才能汇聚最新知识、获取准确信息和掌握真实情况。创造宽松心理气氛不仅需要领导者经常公开号召大家打消顾虑、有啥说啥,也要求领导者通过改进信息联系方式、改善讨论会场布置等举措展示虚心听取意见的诚意,从而解除集体决策参与者们的心理障碍,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决策讨论,大胆直抒己见。2.有效控制决策过程耗时多是集体决策的一个弱点,而一些心理因素的干扰造成议而不决更会拖长集体决策的时间。例如,有的人在讨论问题时,持有不同见解,可是担心直截了当说出来会得罪人,于是就绕着圈子发表意见,说了半天可能还没有触及实质问题,时间却已经流逝。尤其是当研究重大问题时,许多人害怕说错话被人视为愚蠢或被人笑话,就保持沉默,不表态,不置可否,但当涉及到那些无关紧要的话题时,他们自信胸有成竹,发言热烈,海阔天空,可遗憾的是,需要解决的问题仍然没有答案。为了提高集体决策的效率,领导者应当有效控制决策过程,这不是要控制参与者的思想,而是要在决策过程中保证集体成员的注意力集中在重大问题上,始终紧扣和抓住核心问题讨论研究,高效率高质量地做出决定。3.灵敏捕捉闪光思想真理有时候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上。这就要求领导者组织集体决策必须尊重少数人的意见,更不能借多数人的意见压制少数人的意见。应当看到,好的决策方案总是由个别人先提出来。虽然个别人声音微弱,但有价值的思想是很有生命力的。任何高质量的集体决策都会充满每一个参与者的闪光思想,都要充分吸纳每一个参与者有价值的见解。因此,领导者能不能敏锐地意识到、捕捉住集体决策参与者们的闪光的思想火花,并将其融入最终的决策方案,对提高集体决策质量至关重要。这也就要求领导者时刻注意接受好思想,一发现某人有好的想法,就应让他详细陈述意见,然后再交大家讨论,集中讨论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吸收、扩展、完善好的思想的过程。4.开发利用不同观点集体决策过程中出现不同观点交锋是正常现象,是优势所在,是大好事情。如果没有任何不同意见就作出的重大决策不一定是好决策,过早一致达成的决策常常隐藏着重大灾难。高质量的集体决策离不开反向思维,欢迎不同意见的争论。为什么我国“一五计划”期间许多重点项目决策的正确性经受住了历史考验?因为每个项目都是反复讨论的结果,要是没有不同意见,领导者要自己站在反面提意见讨论,要是提不出意见,先放一下,让大家再考虑,看能不能提出不同意见,经过反复考虑才最终拍板。《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事项,要广泛征询意见,充分进行协商和协调;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要认真进行专家论证、技术咨询、决策评估;对同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要实行公示、听证等制度,扩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度。”这就是要求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在组织对重大问题的集体决策时,必须高度重视不同意见,要积极开发利用不同观点,不能把不同观点视为麻烦,而是应该看成财富,要鼓励、启发人们提出更多的不同观点,以利于打开决策思路,扩展决策视野,防止决策疏漏,提高决策质量。5.善于提炼归纳总结提高集体决策质量要求领导者必须善于提炼、归纳、总结。如果有十个决策方案提交领导者选择,高明的领导者往往不会选定其中之一,而是提炼十个方案的精华,将每个方案的独到之处归纳起来,加以整合,再造一个高于原有十个方案的更为理想的决策方案。这样做既能够吸纳所有的好思想、好观点,使选定的决策方案真正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又能够避免制订方案者因为落选而产生失败感、挫折感,让他们看到最后方案有自己的贡献而感到自己也是赢家。当然,这有利于集体决策被更多的人所接受,有利于集体决策更好地贯彻落实。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做出正确决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