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屠呦呦同获国家最高科技奖的赵忠贤院士简历有哪些贡献

|||||||||||||||||
赵忠贤屠呦呦获国家最高科技奖(图)
  赵忠贤
  屠呦呦
  新京报讯 1月9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空缺一年后,迎来两位新的得主,分别是中科院物理所赵忠贤院士和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的屠呦呦研究员。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他们颁发了奖励证书。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大会上讲话。
  《国务院关于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显示,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授奖279个项目、7名科技专家和1个国际组织。
  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授予“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发现的中微子振荡新模式”;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授予“高温/超高温涂层材料技术与装备”等3项成果;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授予“嫦娥三号工程”等20项成果。
  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授予了凯瑟琳娜?科瑟?赫英郝斯教授等5名外国专家和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据了解,凯瑟琳娜?科瑟?赫英郝斯教授是国际燃烧诊断领域权威专家,国际生物燃料燃烧研究的领军人物,在2016年,还获得了中国政府友谊奖。
  ■ 人物
  赵忠贤
  把铁基高温超导体临界温度提高一倍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赵忠贤院士因其在高温超导领域的突出贡献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据介绍,赵忠贤院士是我国高温超导研究领域主要的倡导者、推动者和践行者,为高温超导研究在中国扎根并跻身国际前列做出了重要贡献,是我国高温超导研究的奠基人之一,在国际超导界享有盛誉,数次担任国际超导大会和国际低温物理大会主席。他培养的很多人才也已经成为领军人物和国际上该领域的一流学者。
  赵忠贤院士的同事、中科院物理研究所杰出研究员、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首席科学家郑国庆对新京报记者说,赵忠贤院士的获奖对我国超导领域甚至对整个基础科学研究领域是一个极大的鼓励。这件喜事将更大地推动我国基础科学研究的进展,并将激励更多的新生力量加入到科研队伍中来。
  据他介绍,赵忠贤院士的最可贵之处是,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科研条件十分落后、信息极其匮乏的情况下,他以独到的思维,坚韧的意志,合成出超过液氮温度的高温超导体。赵忠贤院士的这项工作使我国的超导研究一鼓作气与世界为伍,大大提高了我国在世界科学界的地位。
  “当时我还是一名学生,正在外国留学。得知消息后欢欣鼓舞,引以为荣。另一点值得提及的是,赵老师一直注意研发独特的技术手段。他是世界上极少数早期就掌握高压合成技术的科学家之一。依靠这项技术,他把铁基高温超导体的临界温度提高了一倍,从而牢固地奠定了我国在世界高温超导研究领域的领先地位。赵老师平时不大炫耀这一点,但这是年轻的科研人员需要学习的地方。
  “我和赵老师有近30年的交往,有过两次愉快且成果丰硕的科研合作。他平时平易近人,谈吐诙谐。在多次交谈中,我发现他一直为如何建设我国的科研队伍以及培养后续力量四处奔波。在近年的国家级引智招才事业上,不仅出谋献策,而且体现出广阔的胸怀。在平时的相处中我还发现,他有‘语’不惊人誓不休的坚定信念。这里的‘语’就是科研成果。这些都是赵老师留给后辈的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郑国庆说。
  屠呦呦
  获诺奖一年后揽最高科技奖
  另一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是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的屠呦呦研究员。她成为女性、非院士获此奖的第一人。
  据了解,屠呦呦与合作团队从大量中医古籍中筛选出中药青蒿作为抗疟的首选药物,创建了低温提取青蒿抗疟有效部位的方法,率先提取到对疟原虫抑制率达100%的青蒿抗疟有效部位“醚中干”,并进行临床试验,将青蒿素开发为我国实施新药审批办法以来第一个新药。青蒿素的发现和抗疟作用标志着人类抗疟药物发展的新方向。上世纪90年代,世卫组织(WHO)推荐以青蒿素类为主的复合疗法(ACT)作为疟疾的首选方案,现已为全球疟疾流行地区所广泛使用,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屠呦呦的工作很早就得到国际社会认可。2011年,屠呦呦就获得了素有“诺奖风向标”之称的拉斯克奖,成为该奖设立65年来首获殊荣的中国科学家。
  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和一名日本科学家及一名爱尔兰科学家分享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他们在疟疾治疗研究中取得的成就。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说,由寄生虫引发的疾病困扰了人类几千年,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应用在治疗中,使疟疾患者的死亡率显著降低。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选委员会主席齐拉特接受采访时说,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从中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这表明中国传统的中草药也能给科学家们带来新的启发。
  但是2015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空缺,刚获诺奖的屠呦呦没能获奖引发关注。
  谈及原因,国家科技奖励办负责人曾对新京报记者透露,在2015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评审中,没有个人或单位推荐屠呦呦。
  国家科技奖的评审有流程和时间节点要求。2015年度国家科技奖的推荐工作自2014年11月初开始,截止日期为日;经公示、网络初评和会议初评,初评结果于2015年6月公布。这意味着2015年度国家科技奖的评选工作早于诺奖结果公布的时间。但当时也有人表示“诺奖归诺奖,最高奖归最高奖,两码事”。
  ■ 相关新闻
  北京70个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奖
  此次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北京共有70个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包括特等奖1项,一等奖7项,二等奖62项,占全国通用项目获奖总数的31.7%,连续五年超过三成,体现了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稳步推进。
  70个获国家科技奖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13项、国家技术发明奖10项、国家科技进步奖47项。其中,今年唯一的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均被北京包揽;国家奖共产生高等级奖项13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一等奖和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北京获得8项,占比61.5%;北京有7个项目获一等奖,占一等奖总数的58.3%,再创历史新高。
  继2013年、2014年之后,北京再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16年度的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获奖项目为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王贻芳院士主持完成的“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发现的中微子振荡新模式”。
  2016年唯一的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由北京获得,11项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北京地区主持完成6项,参与完成2项。特等奖是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等单位完成的“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TD-LTE)关键技术与应用”获得。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李玉坤
责任编辑:金歌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您的位置:
赵忠贤屠呦呦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
发布时间:
来源:论坛
作者: 百度风云
赵忠贤屠呦呦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
  首位问鼎国家最高科技奖的非院士
  9日,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屠呦呦荣获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她率先从大量中医古籍中筛选出青蒿作为抗疟首选药物并发现青蒿有效部位乙醚提取物,让中国医药拯救了全世界数百万人的生命。她曾获美国拉斯克临床医学奖和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99年国家科技奖励制度实行重大改革以来,27人先后问鼎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而屠呦呦有三大特别之处:27人中第一位女科学家,第一位非院士,第一位诺奖获得者。
  上世纪六十年代,疟原虫对“老药”产生抗药性使恶性疟疾横行。1969年,时年39岁的屠呦呦临急受命,带领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抗疟新药科研组整理典籍、走访名医,收集到2000多个方药,对其中200多种中草药380多种提取物进行筛查,从浸泡液体的尝试筛选到提取方法反复摸索。
  中药为源,矢志寻蒿。一遍遍地翻阅典籍文献让希望的曙光初现:“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一千多年前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让屠呦呦受到了启迪:用乙醚在低温提取有效成分,第191次实验终获成功。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以青蒿素类为主的复合疗法作为抗疟首选。“青蒿素对非洲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世界卫生组织非洲区事务负责人特希迪?莫蒂称赞青蒿素治疗疟疾的发现对世界人民的健康福祉带来巨大改变。据不完全统计,在过去几十年里,青蒿素在全世界共治疗了两亿多人,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我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在2015年获得“诺奖”后,屠呦呦对记者这样说。摘得“诺奖”一年来,屠先生对青蒿素还有怎样的牵挂?
  “让青蒿素物尽其用。”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屠呦呦助手杨岚对记者说,屠先生希望让中医药产生更多有价值的成果,更好地发挥护佑人类健康的作用。
  青蒿素抗药性问题、青蒿素拓展适应症研究仍让如今已87岁高龄的屠呦呦放不下。“我最关心的是临床疗效。”屠呦呦屡次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还应该彻底弄清青蒿素的作用机制,全面挖掘它的潜力,为人类解决更多的疾病问题。
  在抗疟之外,屠呦呦团队正在探索青蒿素类化合物对其他疾病的治疗。屠呦呦团队成员、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研究员廖福龙说,日前双氢青蒿素治疗红斑狼疮的新药研发已经取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临床研究批件。“抗、免疫抑制、抗肿瘤、抗霉菌作用也在我们研究之列。”廖福龙对记者说。
  赵忠贤
  用自制和二手设备“玩”出世界纪录
  赵忠贤是当之无愧的超导“大玩家”。40多年里,他的团队用自制的炉子或淘来的二手“土炮”,在“不及今天百分之一”的硬件条件下,“玩”出举世瞩目的重大突破,“玩”出临界温度的世界纪录,“玩”出中国高温超导跻身国际前列的科研地位。
  1986年,45岁的赵忠贤偶然读到一篇欧洲科学家柏德诺兹和缪勒发表的论文,讲的是“铜氧化合物可能存在35K超导性”。当时很多人不相信,但赵忠贤是少数“醒得早”的人。
  那时科研条件异常艰苦,好多设备是赵忠贤团队自己现造的,烧样品的炉子是自己动手绕的,买设备都买二手的。有了自制炉子,赵忠贤和同事们没黑没白地干,夜里不睡觉,困了就在椅子旁桌子上靠靠,有事叫起来继续。好在研究不需要特别精密的仪器,很快,赵忠贤团队在镧-钡-铜-氧体系中获得了40K以上的高温超导体,一举颠覆了认为“超导临界温度最高不大可能超过40K”的麦克米兰极限!
[ 责任编辑:lm ]您现在的位置:
赵忠贤屠呦呦获奖 赵忠贤屠呦呦获2016年度最高科学技术奖
  赵忠贤屠呦呦获奖 赵忠贤屠呦呦获2016年度最高科学技术奖
  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1月9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备受瞩目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出炉,由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屠呦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忠贤院士共同获奖。屠呦呦还成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设立以来,首个获奖的女科学家。
  屠呦呦于1930年出生于浙江宁波,多年来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1972年,屠呦呦及其团队成功提取到一种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命名为青蒿素。
  世界卫生组织从20世纪90年代起,就推荐以青蒿素类为主的复合疗法(ACT)作为治疗疟疾的首选方案,现已为全球疟疾流行地区所广泛使用。据世卫组织《2015年世界疟疾报告》,由于采取包括ACT治疗在内的有效防治措施,年间全球的疟疾发病率、死亡率分别下降37%和60%,挽救了约590万名儿童的生命。
  因为这一突出贡献,2015年10月,屠呦呦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也是首个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另一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获奖者,是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赵忠贤院士。赵忠贤出生于1941年,辽宁新民人,长期从事低温与超导研究,探索高温超导电性研究。此前,他曾两度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分别为1989年因&液氮温区氧化物超导电性的发现&获国家自然科学奖集体一等奖(排名第一);2013年因&40K以上铁基高温超导体的发现及若干基本物理性质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正式设立于2000年,由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主办,是中国5个国家科学技术奖中,最高等级的奖项,每年评审一次,每次授予不超过两人。获奖者每人奖金500万元人民币,设立至今已有27位科学家获奖。
  在1月9日举行的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还颁授了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等三大奖项,共评选出279个获奖项目。另外,还有5名外籍专家和1个国际组织,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南方财富网微信号:南财
南方财富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8小时排行屠呦呦赵忠贤获国家最高科技奖 每人奖金500万元
[摘要]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每人奖金500万元人民币,自2000年正式设立至今,已有27位科学家获奖。中新社北京1月9日电(记者 张素)中共中央、国务院1月9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2016年度国家技术奖励大会。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忠贤,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共同获得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每人奖金500万元人民币,自2000年正式设立至今,已有27位科学家获奖。资料图:赵忠贤赵忠贤生于1941年,辽宁新民人,中国高温超导研究的奠基人之一,坚持高温超导研究已有40余年。超导研究史长达百余年,其间高温超导有两次重大突破,赵忠贤及其合作者都取得重要成果。分别是:1987年独立发现液氮温区高温超导体,2008年以后发现系列50K(K:开氏温度,0K为273.15摄氏度)以上铁基高温超导体并创造55K纪录。赵忠贤曾在1987年获得第三世界科学院物理奖,1989年因"液氮温区氧化物超导电性的发现"获国家自然科学奖集体一等奖(排名第一),又在2013年因"40K以上铁基高温超导体的发现及若干基本物理性质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当地时间日,瑞典斯德哥尔摩,屠呦呦出席诺贝尔颁奖礼。屠呦呦生于1930年,浙江宁波人,她从中医古籍中得到启迪,改变青蒿传统提取工艺,创建低温提取青蒿抗疟有效部位的方法成为发现青蒿素的关键性突破。屠呦呦及其团队最先从青蒿抗疟有效部位中分离得到抗疟有效单一成分"青蒿素",按照国家药品新规,将青蒿素开发为中国实施新药审批办法以来第一个新药。世界卫生组织从20世纪90年代起推荐以青蒿素类为主的复合疗法(ACT)作为治疗疟疾的首选方案,现已为全球疟疾流行地区所广泛使用。据世卫组织《2015年世界疟疾报告》,由于采取包括ACT治疗在内的有效防治措施,年间全球疟疾发病率、死亡率分别下降37%和60%,约挽救了590万名儿童的。屠呦呦及其团队获得多项国内外重要奖励,比如1979年"抗疟新药青蒿素"获国家发明奖二等奖,2011年获美国拉斯科临床医学奖,2015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首次授予女性科学家。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sorazhang
扫一扫,用手机看新闻!
用微信扫描还可以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赵忠贤屠呦呦获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