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学科中培养辩证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一个现代人,首先必须具备独立精神和独立能力。独立,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是健全人格的重要构成,是人能够立足于社会,发挥其潜力的基础。爱因斯坦说:“要是没有独立思考和独立批判的有创造能力的人,社会的向上发展就不可想象。”而小学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在小学阶段对我国儿童进行数学教育是为将来初中数学、高中数学、大学数学的学习打基础,同时培养我国儿童的思维逻辑能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在小学教育中占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在数学学习中,培养小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关键所在。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呢?下面就谈一些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方面的一些见解。
&&&&&首先,作为教师,要教学生学会思考,引导学生自觉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讲课不宜过细,给学生思考的余地,不要让学生养成依赖心理。学生何时因独立思考问题的兴奋而累,而不是因为纯粹的记忆而累,何时便是教育成功之时,因为信息时代的来临意味着处理信息比记忆信息更重要。不是因为我们不需要记忆信息,而是因为我们只有十分有限的大脑“内存”空间。与其把有限的心智资源用来记忆互不相干的事实,不如充分发挥大脑的思维功能,连贯地思考问题。
其次,是为学生创设一个很好的思考氛围。&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思考何尝不是这样?人在压抑、恐惧、紧张的心理状态下是很难静心思考、有所创新的。因此,营造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的良好氛围,给学生以“心理安全”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师生平等对话,学生可以安静、深入地思考,情感、动机、信念、意志等非智力因素也能得到潜移默化的培养。特别是在学生的思考出现困难或卡壳的时候,我们更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地再想想,而不是生硬地打断、呵斥或嘲笑他们。这样,学生就会在宽容的氛围中渐渐鼓起勇气,打开思维的闸门,并逐渐养成乐于思考、深入思考的良好习惯。
&&&&&再者,为学生引导正确的思考方法。只有老师教给学生正确思考方法,使思维做到良好的训练,才能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思考有根据,过程有条理”,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就能不断形成。引导有序思考。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要着力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由表及里的有序思考能力。在新知的探索中,教师要把问题的发现、思考过程作为重要的教学环节,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该怎样思考这个问题,还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这样思考。教学倒推法解决问题时,我引入了李白买酒的小诗,用操作实验,帮助学生倒着认识清楚每一步得到的是什么,再鼓励学生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这样的教学,学生不仅掌握了最后的结果,而且学会了如何有序地进行数学思考,从而解决问题。
&&&&最后,引导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学会反思&。&&&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指出:“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学习是一个系统工程,学会反思是学生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学生反思数学思考的过程,就是对自己的数学学习进行自我监控、自我调节,进而对数学认知活动进行指导、支配、决定和监控。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引导学生形成反思的意识,掌握反思的方法。
&&&&&总之,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教师要有正确的认识,并采用正确的方法,并长期坚持,这样,才能在这方面取得不错的成就。
首页教育教学校本教研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自主发展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自主发展
&在课堂上,我们实施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实施对学生自身素质和能力要求比较高,虽然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要求小组合作学习,但学生的合作能力必须建立在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之上,独立思考是实施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模式中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然而依然有很多学生不善于动脑思考,依赖性较强,在小组合作时混水摸鱼,我个人认为培养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摆脱思维上的依赖心理很重要,所以总结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启发性提问:让学生有问题思考,为他们创设独立思考的情境
启发性提问是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的主要手段之一。教师通过提问能为学生创造独立思考的机会和情境,给学生指明思考的方向,让学生通过积极独立思考,探究新的知识,锻炼思维能力。启发性提问的目的不在于答案,而是给学生提出问题,启发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去寻找答案。一堂课涉及的知识较多,要问的问题不少,教师要善于紧紧抓住知识的重点、难点、疑点,精心设计提问,才能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兴趣,促进知识与能力的和谐统一。
1、在学生接触新知识的关键和本质之处及时提问
这样做既可以引导启发学生正确掌握所学知识的实质,从而顺利掌握所学知识或形成技巧,又把学生带入积极的学习情境之中,促使其积极思考,以启迪思维锻炼能力。这里重要的是要联系旧知识把握问题的“切入点”。
(1)抓住新旧知识的过度点
&&&&新知识往往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引申和发展的,引导学生从旧知识向新知识过度的时候,通过适当的提问,能启发学生思考,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顺利实现新旧知识的衔接。例如,教学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当学生根据面积意义用面积单位测量出长方形的面积后,教师立即问“你能用面积单位测量出一个游泳池水面的大小吗?”这就使学生感到用数学面积单位的方法实在太不方便,以此刺激学生寻找简便方法的心理,从而自觉的去开通脑筋,认真仔细的观察思考,最终发现“长方形面积=长&宽”这一计算长方形面积的公式。
(2)抓住新旧知识的转化点&&&&&&&&&&&
&&&&许多新知识只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增加新的内容,或者由旧知识重新组合转化而成的。于是,把所学的新知识、新问题转化或分解成已经掌握的旧知识来解决,成为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重要方法和有效途径。教学中,在新旧知识转化点巧妙的提问,势必起到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的作用,并使他们随后感到豁然开朗。例如。在学习“圆柱体的测面积计算”时,设计如下的提问:“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后,会得到什么样的图形?这个图形的长和宽分别与圆柱体的哪个部位的长度相等?谁能通过演示、观察、思考提出圆柱体的侧面积的计算方法?”通过这组提问,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将新知识转化为已学过的旧知识,从而自己得出测面积计算公式。
(3)抓住新旧知识矛盾点
学生在学习新知识过程中,常常会感觉到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结构相“矛盾”
随即产生好奇心和独立思考的兴趣。这时教师恰到好处的提问,能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找到解决“矛盾”冲突的途径和方法,掌握新知识。例如,在学习“小数加减法法则”时,小数加减写竖式计算要求“小数点对齐”,与学生已掌握的整数加减法写竖式要“末尾数字对齐”产生了“矛盾”。此时,提问: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使小数相同的数位对齐?学生纷纷考虑百位数,十位数,个位数,十分位数,百分位数一一对齐.那么,怎样表述最简便呢?这就引导学生讲出小数加减法写竖式时要”小数点对齐”。
2.在学生独立思考受阻时及时提问
教师提问不仅仅是为了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智慧,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思考方法,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学生独立思考遇到困难时,教师及时诱导,进一步提问,促使学生深入思考下去,既能使学生深刻理解知识,更能培养他们深入思考的习惯.例如,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在铺垫复习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口算题目中,最后出两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口算题1/2&+&1/3&,&1/2-1/4&,要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接受新知识。教师先后提出下面的三个问题让学生思考:能不能直接相加减?为什么不能直接相加减?谁能用学过的知识先进行转化,然后再相加减?”学生经过一番思考后,得知要用通分的知识,先把异分母转化为同分母,然后再相加减.教师在给予肯定和学生试算成功之后,在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分数单位不同就不能直接相加减呢?”学生又陷入沉思,这时教师演示,把表示1/2圆的阴影和表示1/3圆的阴影拼在一起,结果是没有办法用二分之几或三分之几表示。这一演示强化了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的道理。然后教师又演示,把表示3/6圆的阴影和表示2/6圆的阴影拼在一起,从正面验证了“只有分数单位相同,结果才能用一个分数表示”的道理。
3.在学生受到思维定势干扰时及时提问
这时提问目的是引导学生变换思考角度、方向,寻求新的解决问题的思考途径和方法。如有这样一道计算题“正方形面积是40平方厘米,要剪成一个最大的圆,圆的面积是多少?”学生在解答问题时,由于题中没有给出圆面积的直接条件,学生受到求圆的面积必须知道半径的思维方法的干扰,一时感到无从下手。此时教师及时提问:“求不出半径,能不能求出半径的平方呢?半径的平方与正方形有什么关系?”并出示图启发学生思考。学生通过对照观察,找出半径的平方就是正方形面积的1/4,从而很快解决问题。学生经过教师的提问和点拨,一旦冲破思维定势的干扰,就能找出不同常规的思路和解题方法,并且为此感觉到成功的喜悦,久而久之便喜欢自己思考问题,拓宽思路去寻找答案。
二、实际操作:从感性入手,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小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具体形象的成分起主要作用,抽象能力较弱。用感性材料进行直观教学,特别是让学生自己操作,显然能帮助他们独立思考,并可增强其空间观念,锻炼其抽象思维能力。
例如,“一块长方形铁板,长30厘米,宽25厘米,像右图那样从四个角切掉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形,然后做成无盖的盒子。这个盒子的容积有多少毫升?”学生独立解答有困难,就教学生做如下操作:每人拿一张长方形的纸,在四角分别画一个同样大的小正方形再剪去,然后参照图上虚线折成一个盒子。这时教师提问:题中的盒子是什么形状?它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学生在动手过程中仔细观察,积极思考,获得真正理解的知识,并懂得自己动手操作可以帮助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鼓励质疑问难:激发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发现问题,主动提问
“思源于疑“,一个没有疑问的学生不是一个会独立思考的学生。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不断的“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例如,讲“比的意义”的时候,指出比的后项不能为零,问学生为什么?有什么疑问?有的学生提出:体育比赛成绩为什么会出现3:0。这时不妨引导学生讨论这个问题,让他们在争辩的过程中弄清楚体育比赛中几比几的含义是两个比赛者成绩的记录,并不是表示两个成绩相除。又如一数学题:学校有30张彩色纸。做纸花用去11张,做小旗用去9张,还剩多少张?在画线段图分析的基础上,学生用新学的两步减法计算后得出结果。这时问谁能想出不同的解法?经过一阵思索,有个学生问:老师,能不能先把做纸花用去的11张和做小旗用去的9张先加起来?老师立即高兴地表扬了这个学生的想法很好,既肯定了这个学生,也对全体学生质疑问难产生鼓励作用。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必然产生疑问,要求解决问题的心情迫切,这就形成了学习的最佳状态。学生自觉调动独立思考的积极性,必然产生最佳学习效果。
四、提供思考专题:让学生单独练习,促使他们独自解决较有难度的问题
每个单元学完后出几道有一定难度、能升华学生思维的思考题,让学生带回家思考,然后在数学活动课上讲解,对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很有好处。如:学习“圆的周长和面积”知识以后,我曾经出过一道思考题:“在一条笔直的水渠边有一片青草地,把一只羊用三米长的绳子拴在水渠边,问这只羊能吃到草的地方周长是多少?”对这道题先让几个学生在黑板上演算,学生很快列出算式:2&3.14&3。老师当场否定,学生大惑不解,亟待指点。这时我故意说:“这道题今天不讲,你们带回去想。相信同学们能够独立解答出来。”果然,第二天同学们就陆续的向老师汇报答案。有的画图,有的操作演示,都能写出2&3.14&3&2的算式。教师有意识的提出思考题,故意不及时解答较疑难的问题,鼓励学生课后自己去想,能有效的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提高。
五、&因人而异:使全体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都得到发展
培养独立思考能力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面向全体学生,为了培养全体学生的能力就必须注意因材施教。教师在备课时,可把在课堂上要提的问题分成难、中、易三个档次,分别向好、中、下三种程度不同的学生提问。也可以先让成绩好的学生回答难题,再让中等偏下的学生复述一遍,特别是学困生,只要他们回答的基本正确,就要加以肯定和鼓励。即使回答不正确,教师也要肯定他们独立思考的好行为,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从而激励他们坚持努力,逐步提高思维能力,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工具类服务
编辑部专用服务
作者专用服务
论唯物辩证法与小学生语文教学的结合
唯物辩证法是指导人进行社会活动的基本原则,是基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唯物辩证的运用不仅使语文教学更加系统化,也更具有理论性,使语文教学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再升华至理论,循环往复,最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本文通过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理论来分析小学语文教学的得失,来达到教学的目的。
作者单位:
内蒙古包头市包钢二十小内蒙古包头014010
年,卷(期):
机标分类号:
在线出版日期:
本文读者也读过
相关检索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BAH03B01)(C)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500 - 内部服务器错误。
500 - 内部服务器错误。
您查找的资源存在问题,因而无法显示。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如何培养小学科学课教学中的实验能力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而实验能力正是创造能力中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通过循序渐近地训练,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用科学实验的方法,去探索、认识自然界事物的性质和规律,培养他们独立、主动的探索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是引导他们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基础环节,也是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重要手段.一、小学科学教育中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重要性(一)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验本身具有生动、新奇、鲜明的特征,小学生们对“动手做”的实验都很感兴趣,这种兴趣往往成为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直接动力,甚至会从中留下终身难忘的经历,激发他们潜在的勤奋和探究科学问题的毅力.因此,实验在科学课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搞好科学课实验教学是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二)实验能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实验具有探究性,它能使学生在提取生活事实的基础上,对照已建立的原有概念,对问题提出自己的假设,并通过独立操作工具或仪器,进行探究性的验证,自主发现知识的生成过程;实验具有重复性,它能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多次的反复,使知识有序再现,供学生反复观察、思考;实验具有趣味性,它能使学生怀着对自己提出的假设是否成立的强烈兴趣,在验证实验中发现需要的证据;实验具有实践性,它能让学生直接接触到有关知识客体的真实、形象、生动的感性材料,有效地作用于学生的感觉器官;实验既能够对观察现象进行全过程的定性研究,还能够通过测量数据、计算数值关系,进行定量研究.这些特点,能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实验手段研究问题的途径,从实验事实和获得的证据出发,形成科学概念,进而上升为科学规律,编织起科学知识的网络.这是其他任何教学手段所不及的.(三)实验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实验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学生在亲历“做科学”中,通过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能锻炼和培养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在研究原因、分析结果、形成结论的过程中,需要归纳、分析和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实际操作中,能培养操作技能、观察记录、分析数据等实验基础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在交流汇报中,能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精神.因此,实验不仅是建立科学概念和规律、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的重要环节,还能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培养探索精神和良好的学习方法.这些能力之间具有相辅相承的关系,以实验过程为载体,能够得到综合的培养和发展.二、把握小学科学实验能力的梯度,确定不同阶段的培养目标实验能力的形成是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应根据学生认知特点的发展规律,遵循教学的系统性和循序渐进的原则,注意合理安排能力培养的梯度,使实验能力的培养有序地贯穿于小学科学课教学的整个过程.(一)低年级阶段的培养目标低年级是小学生初学科学的启蒙阶段.这一阶段儿童对事物的认识通常依靠的是感知,其思维常常需要借助于“实物操作”进行.在这一阶段,主要指导学生认识个别事物的显著特征和常见的明显可见的自然现象,着重培养学生初步运用感官观察事物的能力和简单动手实验的能力.实验类型以观察性实验、游戏性实验和定性分析实验为主,包括观察周围事物,如动植物一年四季的变化,事物在水中的沉浮,摩擦起电,制作树叶的标本等实验.与学前经常性、无目的的观察和游戏相比,低年级阶段的实验教学必须遵从实验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原则.也就是,对于每一项实验操作,都要逐步培养学生进行规范的操作;对于每一个实验现象,都要求学生尊重实验事实;对于实验描述,都要用符合科学的语言表达.因此,从科学课开课之始,教师就要引导学生理解实验的内容和方法,教给学生必要的操作要领(像闻的时候应该用手扇着闻;熄灭酒精灯时应用盖子盖灭;用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持平等);怎样测量更准确些,怎样计时,怎样记录等;实验前教师应设计简单易行的实验记录图表,教会学生边实验、边观察、边记录,培养学生认真求实的良好实验习惯.在这一阶段,实验教学过程应以发挥教师“领”的作用为主导,同时要具有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实验能力的意识,但应主要安排问题、假设、材料用具和方法步骤比较明确的单一性实验.让学生在“做中学”中体验和领悟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逐步提高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水平.在思维能力的培养方面,低年级阶段的实验主要是让学生回答(表述)“是什么”、“怎么样”的问题.通过实验,会对事物进行比较(包括相似性与差异性)和简单分类,在比较和分类中总结规律,获得一定的科学知识、方法和观点.因此,这一阶段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分类和比较能力,为进一步的归纳和逻辑推理等思维过程搭建基础.此外,学会合作,是未来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之一.通过小组同学齐心协力、各尽所能、团结协作完成某项实验,是培养同学之间交流、合作能力的重要环节,对学生终身发展都会产生积极意义.在实验过程时,教师应创造小组合作的机会,教给学生合作的方式,并把合作能力作为检测学生实验能力的一个因素.总之,在低年级阶段,教师应遵循鼓励性原则,以培养学生学科学的兴趣为主要目标,采取多种途径与灵活的方式,诱发学生的好奇心理,激发他们参与实验活动的兴趣,体验实验探究的乐趣.在教学实践中,“以贴近而非远离学生生活的童趣事物,作为探索发现的生成点,并贯穿实验活动的全过程”、“实验方法儿童化而非成人化,使探索性实验蕴含学生的情感价值和认知价值”、“实验内容新奇化而非平庸化,激发探索动机和求知欲”都是教师们长期以来总结的经验.以上述原则组织实验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二)中年级阶段的培养目标在低年级学习的基础上,中年级阶段的学生已开始表现出运用逻辑思维的方法认识事物.与此同时,科学课教学的内容无论是容量还是深度都有所增加,要求也有所不同.从主要要求学生认识事物(主要是自然事物)的表象,发展到要指导学生认识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认识自然物体的性质、成分和种类,并认识一些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这一阶段是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重要时期,要着重培养学生设计简单实验的能力,以及运用简单科学原理解决日常生活中问题的能力,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实现由感性阶段向理性认识的飞跃.与低年级阶段相比,这一阶段的实验应从定性实验逐步向定量实验转变,从“单一性”实验向“多过程”实验发展,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实验的多重条件,学会对比实验的基本过程和定量的分析方法,形成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包括“种子萌发的条件”、“比较不同土壤的渗水性”、“加快溶解的条件”、“连接简单电路”等典型的对比实验.在这一阶段,实验课教学要着重注意以下方面.1、注重突出自主性,培养学生自主实验的能力.注重突出实验主体的自主性,就是要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努力营造一种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己制定实验方法和步骤,选择实验材料,自主探究发现事物规律的开放性、探索性的教学时空.当然,小学科学实验旨在让学生参与和体验科学实验的一般过程,对于实验方案的设计,并不要求学生拘泥于科学家的经验,也不一定模仿书本的介绍,只要学生自己设计的方案能够证明他们的研究课题就可以,这本身就包含着创造性.2、注重扶放结合,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与低年级阶段的实验教学以“领”为主导相比,中年级阶段的实验教学应采取以“扶”为主导,“扶”与“放”有机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在教师的“扶助”下顺利完成实验,真正掌握实验的方法和技巧,形成实验能力.教师的引导作用主要体现在:(1)指导学生掌握对比实验的方法要领.对比实验目的是用差异法得出事物变化的因果关系,实验中现象反差大,揭示自然事物的规律性明显,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但自然事物的性质是多方面的,其变化也常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依据小学生的认知和思维发展水平,他们一般难以区分交错复杂的变量;同时做对比实验时的操作要求较高.因此,教学中,教师要设计简化的、直观具体的实验过程,指导学生学会在确定一个因素变化的条件下,如何控制其他因素完全不变,一个条件一个条件或一组一组地去研究去实验,这是对比实验成功的关键.(2)指导学生规范化的操作.正确的实验技能,是保证实验成功和实验安全的必要条件.中年级很多实验和所用工具仪器的操作步骤都有规范化的要求,必须严格按要求执行.在学生初次做这类实验或初次使用某种仪器时,教师一定要讲清操作次序,指导学生一步步按规定操作(像往试管中注入液体,要沿着试管壁缓缓进行等).对于一些有难度的实验应由教师先做演示,这要求教师的实验演示必须严谨科学并具有代表性,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逐渐提高对自身操作的要求,培养良好的实验素质.为了提高学生实验技能,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到各个实验小组,认真指导,及时纠正学生实验操作中的错误做法,使学生掌握规范的实验操作技能.(3)指导学生掌握实验的科学方法.教师应指导学生首先要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掌握实验仪器性能,以及预测获得的实验结果;在此基础上,进行实验设计.在实验中,要引导学生养成细致观察、忠实记录、整理器材的习惯;要学会观察、学会记录、学会处理数据、学会推理、学会误差分析等.实验完成后,教师要鼓励学生上讲台做演示实验,对实验现象明显、效果好的实验过程,可以让全班学生对比看;对实验效果不明显或较差的同学,不要急于指出毛病出在哪儿,而是帮助他们分析没能达到预期效果的各种可能情况,让他们自己找出失败的原因,引导他们改进实验方法,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指导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中年级阶段的实验,主要是让学生回答“为什么”、“是什么原因”一类的问题,学会表述事物的因果关系.教师的引导作用应体现在对学生研讨进程的把握和做适时的引导和点拨上,引导学生通过对同类事物个别特征的大量观察中,进行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出共同的特征,形成科学的概念.例如,在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中,虽然事物变化的过程明朗(玻璃罩内的烛焰由大到小到灭),但要学生从这些观察感知中获得关于空气成分的知识,抽象思维的难度较大,教师必须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学生把各种观察感知依次加以分析、推理和综合,才能逐步推导出关于空气成分及其性质异同的正确结论.否则,学生是无法独立地和顺利地进行逻辑思维,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概念的迁移的.(5)指导学生有意识的课外应用.学生在实验中获得的结论,不能只停留在理解掌握的初步认识阶段,还必须引导学生运用刚建立的概念去认识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自然事物,以巩固所获得的知识.因此,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一些思考性、研究性的课外实验,让学生去做,使学生经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知规律.3、把握难易梯度,注重保护学生实验探究的热情.无难度的、平淡的实验易引起学生兴趣的降低和注意力的分散;同样,要求过高、难度过大的实验也易使学生望而生畏,影响实验探究的积极性.因此,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在保证总体目标的前提下,按照学生的步子,把探索过程分解为具有内在联系、坡度恰当、拾级而上的递进式探求环节,使探索过程具有渐进性、连续性和积累性.特别是对于相关因素有很多、假设可有几种、实验目的也可以多样的实验课题,可以安排由学生设计部分环节的实验,由学生自选与教师分配相结合,确定研究子课题,设计实验方案,再通过讨论,筛选出有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实验方案,然后再实施实验.通过几个环环相扣、步步深入的环节,使学生按照一定的程序,在思维的动态发展中不断完善认知结构,既保证实验过程的时间和空间,也保证整个实验过程始终在兴趣盎然的氛围中进行.(三)高年级阶段的培养目标经历了前两个阶段的学习和发展,高年级阶段的学生已经表现出可以进行较复杂的思考,能够利用客观具体的因果关系解释一些现象的成因.因此,这一阶段可以适当安排全过程探究的实验,“放”手让学生自己运用所学过的知识以及探索性的实验原则和方法,从不同角度对实验做出思考,选定实验内容,提出实验方案,选择所需材料和仪器装置,然后实施探究方案,并对自己的探究过程进行评价和反思.在高年级阶段,进行模拟性的实验成为主要实验类型.模拟实验重在模拟在室内不能直接观察的现象,其重点放在说明原理.如模拟云、雾、雨、风的形成实验;模拟月相和四季成因的实验等.同时,仍有许多涉及对比实验的内容,如“水蒸气凝结与温度的条件”、“植物的向光性和向水性”等,这些对比实验中更多地渗透了定性分析的内容.在此阶段,要注重培养学生进行多过程的实验以验证一个预测;能综合地分析思考问题,能够运用模型解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能自觉地应用对比实验的原则和方法,并对简单变量(而非交错复杂的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量化分析,会用表格、曲线图、坐标图等建立变量的量化图;能够自主设计完成简单的实验报告或撰写科学小论文,使用科学术语和简单图示来描述实验过程和实验结论等方面的能力.在思维能力的发展方面,要求学生能够初步地把“部分”联系成一个比较系统的整体,综合分析并认识一些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因此在此阶段,需要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分析、比较、抽象、概括、推理等逻辑思维的能力,分析实验结果、解读实验数据、进行推理判断.教师要指导学生既能借助经验进行推理,还能由观察结果做出一个或多个推理;既能根据实验结果进行直接推理,还能借助想象进行间接推理;既能进行单一过程的分析推理,还能进行多过程的综合分析推理,以及逆向的推理判断,使学生经历比较完整的思维过程.总之,高年级阶段是对学生的知识及能力的检验阶段,学生不但提高了实验能力,学到了基本知识,还提高了分析、判断、推理、归纳等思维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分析问题、独立操作、研究问题的能力,形成大胆想象、尊重事实、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下表为笔者尝试着按照科学性、系统性、渐进性原则,列出的小学各阶段实验能力培养的重点.期望能对教师在小学科学课实验教学中有所借鉴.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