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阶魔方已经水彩画进阶完全指南公式化,玩起来还有乐趣吗

三阶魔方复原公式_运动攻略_运动知识_运动信息_百度攻略
相关攻略推荐
当前位置: > 文章阅读页
七步玩转三阶魔方还原公式及非公式步骤图解【新手适用超详细】 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http://gl.baidu.com高中的时候受同桌的影响,非常痴迷魔方,上课的时候不停地偷偷转魔方练手,连走路的时候也一定要转着魔方。常常和同桌交换各自的公式,交流心得,那段时光真的非常快乐。时隔三年没有再碰魔方,今天应某个米国好奇小朋友要求,只能努力唤醒记忆,花了一下午加一晚上画了一个适用于新手的详细图解给她。这里贴上中文版,供广大想学习魔方却苦于无从下手的新人朋友们使用。魔方高手请不要鄙视,大家都是从新手过来的。 完成魔方的方法有许多种。很多高手仅用几秒钟即可完成魔方,是因为他们已经完全熟知在颜色分布上百种情况下该使用那几百种公式中的哪一种。可是很多新人不喜欢背公式,也不习惯记忆诸多颜色分布情况,所以我把我初学魔方时认为最容易记忆的方法推荐给新人们,希望这个教程可以帮助你们。当熟悉了这个方法之后,就可以再学习更多高级方法,认知更多颜色分布。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http://gl.baidu.com因为这个方法有很多的循环,会浪费掉很多时间,所以目前用这种方法我的最高纪录为2分钟整。不过我相信你们将来一定会在2分钟之内转出来的!想要熟练玩转魔方,首先需要耐心(看完这篇长东西),钻研(第一次完成魔方是一个需要刻苦钻研的过程),和上百次的练习。因为90%的步骤需要熟记于大脑,然后将反复练习得出的手感变成一种习惯。这个阶段需要辛勤的努力,但是在最短时间内完成魔方所带来的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 不废话了,接下来是教程。要说明一下,字比图重要的多,一定要认真看字,图只是辅助。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http://gl.baidu.com关于魔方,你需要知道: ?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http://gl.baidu.com???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http://gl.baidu.com?
无论怎么转,每一个面的最中间的块[图:1-面中心块]是固定不动的。所以每一面的中心块颜色决定了该面的颜色。 无论怎么转,位于顶角的有三种颜色的块[图:2-顶角块]永远会在某一个顶角;位于棱中间的有两种颜色的块[图:2-棱中间块]永远会在某一个棱的中间。 所谓的公式,就是用一定的套路告诉你每个面该怎么转。所用到的字母 U D L R F B 分别代表魔方的 上 下 左 右 前 后 6个面。如上图(后方那面(B)一般不用,所以没有展示)。在字母后加一个撇('),表示把该面逆时针旋转,不加撇的就是顺时针转。如 R’表示右侧面逆时针转。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http://gl.baidu.com第一步 首面十字 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http://gl.baidu.com这里以白色面为例。想要转出一个面,最先要转出一个十字形。但是十字也不是随意哪个白色块都可以的。在转出十字的同时,必须保证上层的棱中间块的颜色与该面相同。这个步骤需要自己稍微摸索。如下图: P.S. 第一步果然很重要,很多同学还是不懂。我前几天也尝试把第一步详细写出来,可是分布情况实在太多,写着写着自己都绕晕了。而且第一步一旦你上手之后就会发现非常的简单。所以请原谅我这根懒惰的神经,这一步就不详细图解了,大家请根据下面那张图和文字摸索一下吧: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http://gl.baidu.com1. 要先定位你要复原的棱中心块。比如说,面朝你的一面是蓝色的,最上层是白色的,于是你就要先找到[白-蓝]块到底跑哪去了,然后把它复原到原位,即下图中标有黄色阴影的1号位置。2. 下一步,打个比方吧,你想要复原[白-红]块。从面中心块可以了解到,完成后的红色面会在蓝色面的右边,在白色面的下面的2号位置。(好吧这里实在忍不住了吐个槽,做图的时候貌似把红蓝色搞反了,大家...将就自动脑补一下吧.....( ̄▽ ̄"))于是当你找到迷失的[白-红]块后,先不要在意第二层的面中心块的颜色,只要保证把它转到下图中的2号位置,然后转一下最上层,你会发现蓝色与蓝色,红色与红色都会对齐的....... 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http://gl.baidu.com(↑↑↑↑↑ 表示这个解释真的很模糊...但是这一步实在是...等你把这一步摸索会了之后你就会知道为什么我写不出来详细图解了......另外,强烈建议最开始的时候先反复练习这一步。反复反复练习,会让你加深对魔方的认知的。)第二步 首面顶角归位&完成第一层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http://gl.baidu.com 这一步会让零散的白色顶角块归位。首先要确认颜色与相邻三边都相同的白色顶角块的位置。如下图,最靠近你的那个顶角块颜色理应为[白-蓝-红],所以要找到[白-蓝-红]的实际位置,并将它移动到顶层顶角。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http://gl.baidu.com? 当[白-蓝-红]的白色区的实际位置位于底层那一圈(非底面)的时候,先水平旋转底层,使[白-蓝-红]顶角块的白色部分位于它的目的位置的下层顶角(如图所示),然后按照图示旋转即可使底面顶角块与同一列的上层顶角块互换,从而完成一个顶面顶角。 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http://gl.baidu.com? 若[白-蓝-红]的白色区位于顶层那一圈:用下图中任意一种方式,把底层任意一个顶角块与该顶角块互换,即可得到下图的两种情况。 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http://gl.baidu.com? 若[白-蓝-红]的白色区位于底面:用下图中任意一种方式,把该块与一个颜色不搭配的顶面顶角(非[白-蓝-红])互换,即可得到下图的两种情况。 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http://gl.baidu.com致新人:建议一开始先多多练习转出一个面,先不管上两层颜色是否对齐。既培养手感又培养观察魔方的眼力。 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http://gl.baidu.com第三步 完成第二层 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http://gl.baidu.com完成第二步后,魔方的顶层白色、上层一圈应该全部归位了。将魔方翻转过来,使白色面朝下。此时白色的对面(应为黄色)为上层。接下来的公式、转动都将以黄为上(U),白为底(D)。(如下图)这一步将还原第二层(第二层其实也只差棱中间块了)。首先还是要确认颜色与相邻两边都相同的棱中间块的位置。如下图,最靠近你的棱中间块理应当为[红-蓝]块。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http://gl.baidu.com? 当[红-蓝]的红色区位于顶层那一圈时,水平转动顶层,就会出现如下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为[红-蓝]的红色区可以与正前面(F)的红色面中心块相邻,而[红-蓝]的蓝色区理应归属于右侧面(R)。第二种情况为[红-蓝]的蓝色区可以与右侧面(R)的蓝色面中心块相邻,而[红-蓝]的红色区理应归属于正前面(F)。按照图示旋转即可使该棱中间块归位。? 当[红-蓝]恰好位于其正确位置,但颜色颠倒时,使用下图任意一种方法把该[红-蓝]块移出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http://gl.baidu.com去。把它移到上层那一圈后,再遵从下图方法即可。使用该方法可以使所有第二层的棱中间块全部归位,第三步就完成了。 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http://gl.baidu.com第四步 顶面十字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http://gl.baidu.com 完成第三步后,你的魔方应该出现下图中三种情况之一。(注意:顶层(U)除了图中标明的黄色块之外,可能还有其他的黄色块,不管它们。只要图中标明的黄色区域是黄色块就可以了。下两层的颜色是什么无所谓,图中以红蓝为例)。转动顶层(U),使顶层与下图三种情况之一相同,然后按照图示步骤旋转。若进行一次该步骤后没有出现十字,就重复该步骤(即转动顶层使其变成如下三种之一,再按图示步骤旋转)一或两次,即可得到顶层十字。 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http://gl.baidu.com第五步 顶层棱中间块归位 这一步的目的是使顶层的4个棱中间块全部归位。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http://gl.baidu.com? 转动顶层(U),若可以使一个棱中间块归位(如下图左,这里以[红-黄]块为例),而其他3个都不能归位,则将[红-黄]所在这一面(红面)定为正前面(F)。按照图示步骤转动,可使4块棱中间块全部归位,或出现下一种情况。? 转动顶层(U),若只有2个相邻面的棱中间块可以归位,则将这两块棱中间块所在的两面定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http://gl.baidu.com为右面(R)和后面(B)。按照同样的步骤转动,可使棱中间块全部归位。? 转动顶层(U),若只有2个相对面的棱中间块可以归位,则任选一个方向按下图转动,即会出现上面两种情况。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http://gl.baidu.com?Note:当按照上述两种情况操作却仍不能不能全部归位时,则再重复1~2次该步骤,即可4个棱中间块全部归位。 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http://gl.baidu.com第六步 顶层顶角半归位 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http://gl.baidu.com为什么叫半归位呢?因为这一步只能使顶角移动到它归位的位置,却不能保证该顶角的三色与面的颜色衔接准确。举例来讲,如图中所示,从三面的颜色可以推断顶角块应为[红-黄-蓝],但如果该顶角块并非[红-黄-蓝]时,用下图步骤可以使[红-黄-蓝]移动到正确位置,但是有可能会出现下图这种情况,即颜色正好错开。? 当某一个顶角块位于正确位置,但颜色不一定正确衔接的时候:使该顶角块朝向你(与下图相同方向),按照图示步骤旋转魔方,即可使全部顶层顶角块半归位。若仍未归位,重复该步骤。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http://gl.baidu.com? 若每一个顶层顶角块都不在正确位置:随意选一个方向,按照图示步骤旋转,即可变成第一种情况或者完全归位。 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http://gl.baidu.com第七步 顶层顶角归位&魔方完成 完成第六步后,顶层的四个顶角块应该都位于正确位置了,但是颜色却是不匹配的。这一步会让颜色错开的顶角块完全归位。(字虽然很多,但这是最简单的一步!大功即将告成!先把下面的字全部看完再试哦)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http://gl.baidu.com无论此时有几个顶角块仍是半归位,任选一个半归位的顶角块,转动整个魔方(注意是整个!意思就是说把魔方放在你手里调动位置!不要单独转顶层或某一层!),使该顶角块以下图左边图示的方向朝向你。不停地重复图示步骤,直到该顶角块完全归位。 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http://gl.baidu.com这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NOTE!假如你在做R的时候该顶角块就归位了,此时一定不能停,一定要再继续转动D,使这4步变得完整!注意:当一个顶角块完全归位后,魔方的下两层可能是打乱的,但不要紧,不管它,继续下面的步骤: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http://gl.baidu.com顺时针转动顶层(U),使另一个半归位的顶角块以下图左边图示的方向朝向你,然后不停地重复图示步骤,直到该顶角块完全归位。该次4步循环完整后,再顺时针转动顶层(U),使另一个半归位的顶角块以下图左边图示的方向朝向你…………(这个时候应该看出来这是个循环了吧)以这种循环的方法使所有的顶角块完全归位,魔方就完成啦! 这里PO上 卜以 发表过的评论,感觉他解释的很清楚!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第七部里的转动U层是有前提条件的:一直保持整个魔方红为正面,被调节的块必须在正面的右上角。“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http://gl.baidu.com 希望这个教程可以帮助你第一次完成魔方!祝你好运! 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http://gl.baidu.com
相似攻略推荐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
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追求成功的过程,即使你最后也没有成功,只要你曾经锲而不舍地追求过,那你就是一个成功者!!!
LOFTER精选
网易考拉推荐
用微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用易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无论怎么转,每一个面的最中间的块[图:1-面中心块]是固定不动的。所以每一面的中心块颜色决定了该面的颜色。无论怎么转,位于顶角的有三种颜色的块[图:2-顶角块]永远会在某一个顶角;位于棱中间的有两种颜色的块[图:2-棱中间块]永远会在某一个棱的中间。所谓的公式,就是用一定的套路告诉你每个面该怎么转。所用到的字母 U D L R F B 分别代表魔方的 上 下 左 右 前 后 6个面。如上图(后方那面(B)一般不用,所以没有展示)。在字母后加一个撇('),表示把该面逆时针旋转,不加撇的就是顺时针转。如 R’表示右侧面逆时针转。
第一步 首面十字
这里以白色面为例。想要转出一个面,最先要转出一个十字形。但是十字也不是随意拼出来的。在转出十字的同时,必须保证上层的棱中间块的颜色与该面相同。这个步骤需要自己稍微摸索。如下图:
P.S. 第一步果然很重要,很多同学还是不懂。我前几天也尝试把第一步详细写出来,可是分布情况实在太多,写着写着自己都绕晕了。而且第一步一旦你上手之后就会发现非常的简单。所以请原谅我这根懒惰的神经,这一步就不详细图解了,大家请根据下面那张图和文字摸索一下吧:
1. 要先定位你要复原的棱中心块。比如说,面朝你的一面是蓝色的,最上层是白色的,于是你就要先找到[白-蓝]块到底跑哪去了,然后把它复原到原位,即下图中标有黄色阴影的1号位置。2. 下一步,打个比方吧,你想要复原[白-红]块。从面中心块可以了解到,完成后的红色面会在蓝色面的右边,在白色面的下面。(好吧这里实在忍不住了吐个槽,做图的时候貌似把红蓝色搞反了,大家...将就自动脑补一下吧.....( ̄▽ ̄"))于是当你找到迷失的[白-红]块后,先不要在意第二层的面中心块的颜色,只要保证把它转到下图中的2号位置,然后转一下最上层,你会发现蓝色与蓝色,红色与红色都会对齐的.......
&(↑↑↑↑↑ 表示这个解释真的很模糊...但是这一步实在是...等你把这一步摸索会了之后你就会知道为什么我写不出来详细图解了......另外,强烈建议最开始的时候先反复练习这一步。反复反复练习,会让你加深对魔方的认知的。)
第二步 首面顶角归位&完成第一层
这一步会让零散的白色顶角块归位。首先要确认颜色与相邻三边都相同的白色顶角块的位置。如下图,最靠近你的那个顶角块颜色理应为[白-蓝-红],所以要找到[白-蓝-红]的实际位置,并将它移动到顶层顶角。当[白-蓝-红]的实际位置位于底层那一圈(非底面)的时候,先水平旋转底层,使[白-蓝-红]顶角块位于它的目的位置的下层顶角(如图所示),然后按照图示旋转即可使底面顶角块与同一列的上层顶角块互换,从而完成一个顶面顶角。若[白-蓝-红]位于顶层那一圈:用下图中任意一种方式,把底层任意一个顶角块与该顶角块互换,即可得到下图的两种情况。若[白-蓝-红]位于底面:用下图中任意一种方式,把该块与一个颜色不搭配的顶面顶角(非[白-蓝-红])互换,即可得到下图的两种情况。
致新人:建议一开始先多多练习转出一个面,先不管上两层颜色是否对齐。既培养手感又培养观察魔方的眼力。
第三步 完成第二层
完成第二步后,魔方的顶层白色、上层一圈应该全部归位了。将魔方翻转过来,使白色面朝下。此时白色的对面(应为黄色)为上层。接下来的公式、转动都将以黄为上(U),白为底(D)。(如下图)
&这一步将还原第二层。首先还是要确认颜色与相邻两边都相同的棱中间块的位置。如下图,最靠近你的棱中间块理应当为[红-蓝]块。当[红-蓝]的实际位置位于顶层那一圈时,水平转动顶层,就会出现如下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为[红-蓝]的红色区可以与正前面(F)的红色面中心块相邻,而[红-蓝]的蓝色区应归属于右侧面(R)。第二种情况为[红-蓝]的蓝色区可以与右侧面(R)的蓝色面中心块相邻,而[红-蓝]的红色区应归属于正前面(F)。按照图示旋转即可使该棱中间块归位。当[红-蓝]恰好位于其正确位置,但颜色颠倒时,使用下图任意一种方法把该[红-蓝]块移出去。把它移到上层那一圈后,再遵从下图方法即可。使用该方法可以使所有第二层的棱中间块全部归位,第三步就完成了。
第四步 顶面十字
完成第三步后,你的魔方应该出现下图中三种情况之一。(注意:顶层(U)除了图中标明的黄色块之外,可能还有其他的黄色块,不管它们。只要图中标明的黄色区域是黄色块就可以了。下两层的颜色是什么无所谓,图中以红蓝为例。)转动顶层(U)或整个魔方,使顶层与下图三种情况之一相同,然后按照图示步骤旋转。若进行一次该步骤后没有出现十字,就重复该步骤(即转动顶层使其变成如下三种之一,再按图示步骤旋转)一或两次,即可得到顶层十字。
第五步 顶层棱中间块归位
这一步的目的是使顶层的4个棱中间块全部归位。转动顶层(U),若可以使一个棱中间块归位(如下图左,这里以[红-黄]块为例),而其他3个都不能归位,则将[红-黄]所在这一面(红面)定为正前面(F)。按照图示步骤转动,可使4块棱中间块全部归位,或出现下一种情况。转动顶层(U),若只有2个相邻面的棱中间块可以归位,则将这两块棱中间块所在的两面定为右面(R)和后面(B)。按照同样的步骤转动,可使棱中间块全部归位。转动顶层(U),若只有2个相对面的棱中间块可以归位,则任选一个方向按下图转动,即会出现上面两种情况。Note:当按照上述两种情况操作却仍不能不能全部归位时,则再重复1~2次该步骤,即可4个棱中间块全部归位。
第六步 顶层顶角半归位
为什么叫半归位呢?因为这一步只能使顶角移动到它归位的位置,却不能保证该顶角的三色与面的颜色衔接准确。举例来讲,如图中所示,从三面的颜色可以推断顶角块为[红-黄-蓝],但当该顶角块并非[红-黄-蓝]时,用下图步骤可以使[红-黄-蓝]移动到正确位置,但是有可能会出现下图这种情况,即颜色正好错开。当某一个顶角块位于正确位置,但颜色不一定正确衔接的时候:转动整个魔方,使该顶角块朝向你(与下图相同方向),按照图示步骤旋转魔方,即可使全部顶层顶角块半归位。若仍未归位,重复该步骤。若每一个顶层顶角块都不在正确位置:随意选一个方向,按照图示步骤旋转,即可变成第一种情况或者完全归位。
第七步 顶层顶角归位&魔方完成
完成第六步后,顶层的四个顶角块应该都位于正确位置了。这一步会让颜色错开的顶角块完全归位。(字虽然很多,但这是最简单的一步!大功即将告成!)无论此时有几个顶角块仍是半归位,任选一个半归位的顶角块,转动整个魔方(注意是整个!意思就是说把魔方放在你手里调动位置!不要单独转顶层或某一层!),使该顶角块以下图左边图示的方向朝向你。不停地重复图示步骤,直到该顶角块完全归位。
这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NOTE!假如你在做R的时候该顶角块就归位了,此时一定不能停,一定要再继续转动D,使这4步变得完整!注意:当一个顶角块完全归位后,魔方的下两层可能是打乱的,但不要紧,不管它,继续下面的步骤:
顺时针转动顶层(U),使另一个半归位的顶角块以下图左边图示的方向朝向你,然后不停地重复图示步骤,直到该顶角块完全归位。该次4步循环完整后,再顺时针转动顶层(U),使另一个半归位的顶角块以下图左边图示的方向朝向你…………(这个时候应该看出来这是个循环了吧)以这种循环的方法使所有的顶角块完全归位,魔方就完成啦!
这里PO上 卜以 发表过的评论,感觉他解释的很清楚!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第七部里的转动U层是有前提条件的:一直保持整个魔方红为正面,被调节的块必须在正面的右上角。“
阅读(431285)|
用微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用易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历史上的今天
在LOFTER的更多文章
loftPermalink:'',
id:'fks_081',
blogTitle:'七步玩转三阶魔方还原公式及非公式步骤图解【新手适用超详细】',
blogAbstract:'转载自:七步玩转三阶魔方还原公式及非公式步骤图解【新手适用超详细】_荞麦花开_新浪博客
{if x.moveFrom=='wap'}
{elseif x.moveFrom=='iphone'}
{elseif x.moveFrom=='android'}
{elseif x.moveFrom=='mobile'}
${a.selfIntro|escape}{if great260}${suplement}{/if}
{list a as x}
推荐过这篇日志的人:
{list a as x}
{if !!b&&b.length>0}
他们还推荐了:
{list b as y}
转载记录:
{list d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if x_index>4}{break}{/if}
${fn2(x.publishTime,'yyyy-MM-dd HH:mm:ss')}
{list a as x}
{if !!(blogDetail.preBlogPermalink)}
{if !!(blogDetail.nextBlogPermalink)}
{list a as x}
{if defined('newslist')&&newslist.length>0}
{list newslist as x}
{if x_index>7}{break}{/if}
{list a as x}
{var first_option =}
{list x.voteDetailList as voteToOption}
{if voteToOption==1}
{if first_option==false},{/if}&&“${b[voteToOption_index]}”&&
{if (x.role!="-1") },“我是${c[x.role]}”&&{/if}
&&&&&&&&${fn1(x.voteTime)}
{if x.userName==''}{/if}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list x.l as y}
{if defined('wl')}
{list wl as x}{/list}三阶魔方最少记忆玩法总结及心得(本人摸索数月自己总结的~有想学的进来)
我的图书馆
三阶魔方最少记忆玩法总结及心得(本人摸索数月自己总结的~有想学的进来)
因与电脑交往过密,我患上了“鼠标手”,经常手腕僵硬,酸痛。  想来想去,想到了小时候经常玩的魔方。本来只是想用来“医病”,没想到一发不可收拾,天天魔方不离身。一年来,从10元的玩具魔方到国甲,再到本周新买的RUBIK,装备是越来越专业,速度也越来越快,当然“鼠标手”也基本消失了!!
&&&& 网上三阶魔方复原的方法很多,我用的是层先发,不过又和第三层又和大部分网站的层先发有点点不同,主要是为了记忆的东西最少!!
&&&& 下面将详细介绍我自己总结的三阶魔方最少记忆玩法:
一、基本步骤
同时有几点要说明的:
&& 1、三阶魔方有6个面,由三种类型的块构成,只有1个颜色的是中心块,有二个颜色的是棱块,三个颜色的是角块;
2、魔方每个面的中心块的相对位置是固定的,用层先法,你就要选定一个颜色,作为你最先完成的一个面,认定为顶面,在我的例子里,我选择的是白色先完成,则白色为底面,黄色为顶面。
3、为了方便公式的记忆,把拧魔方的动作符号化
二、步骤详解:(以白色为底面)
第一步:底棱归位(又称底部架十字,底层四个棱块正确复原的过程)
这一步没有公式,很简单!
第二步:底角归位(复原魔方第一层四个角块)
&这一步魔方的四个底角正确归位以后一定会出现倒T字型,如果不是这样肯定是底面角块没有正确归位。这一步也是没有固定的公式,会玩一面的人基本都可以完成。复原基本思想:先将目标角块调至顶层侧面,再转动能与之相连形成顺色整体的面,使目标角与底棱连成一个(1×1×2)的归位整体,再转至正确的位置。
第三步:中棱归位(复原魔方中层四个棱块的步骤)
三种情况,一个公式。
注意:两个公式其实是一个,只是颠倒一下哦!
第四步:顶棱面位(也称顶层架十字,顶层四个棱块的顶面颜色和顶层中心块颜色一样)
第五步:顶棱归位(已经面位的四个顶棱的另一面的颜色和所在的另四个面的中心块颜色同色)
有以下两种情况,注意第二个公式其实是第一个公式减了第一个动作U,然后连做两次,中间加一个U'
&第六步:顶角面位(魔方的四个顶角的顶面色全部调至顶面的步骤)
第七步:顶角归位(面位的四个顶角的其他两面颜色和对应面的中心块颜色同色)
记住公式:L F(R' U L U')(R U L' U')L' F'
注意:该公式中间8个动作与第六步的公式完全相同
两种情况:
1、有一个角块已经复位,把该已复位的角块放在右前角,然后使用公式一次;
2、没有角块复位,则使用公式一次,然后变成第一种情况,在使用公式一次。
TA的最新馆藏[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简言之就是计算机&b&暴力穷举&/b&。&br&最直观的理解就是,让计算机枚举所有20步及以内所有可能的转动序列,并检验一共到达了哪些状态。如果所有可能的状态都被达到了,那我们就可以宣称还原任意魔方最多只需要20步。&br&&br&在这基础之上,剩下的工作就是如何优化上述过程了,比如利用魔方的对称性降低搜索空间,利用魔方的一些数学性质使得上述计算并行化等等技巧。具体证明可以参看:&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cube20.org/&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God's Number is 20&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kociemba.org/performance.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The Performance of the Two-Phase-Algorithm and God's Algorithm: God's number is 20&i class=&icon-external&&&/i&&/a&
简言之就是计算机暴力穷举。 最直观的理解就是,让计算机枚举所有20步及以内所有可能的转动序列,并检验一共到达了哪些状态。如果所有可能的状态都被达到了,那我们就可以宣称还原任意魔方最多只需要20步。 在这基础之上,剩下的工作就是如何优化上述过程了…
题主好可爱啊。呐,魔方是大家都可以玩的,不论黄发垂髫、巾帼须眉皆可以此自娱。练手练眼练脑。虽说在国内女魔友确实比男魔友少很多。比例大概在1:9左右(通常魔方比赛的男女比例),这与我国的男女比例是完全不符的。不过从wca(世界魔方协会)上的排名来看,各成绩分段中男女比例也近乎于1:9(包括高尖段)。&br&&br&
所以呢,我们可以得出一下三个结论。&br&&br&①女孩子爱玩魔方的不多。&br&②在魔方领域女性并不具有性别劣势。&br&③玩魔方的女孩子在择偶上会具有一定的优势。(假设人们在择偶时,有相同爱好的对象相比没有相同爱好的对象更具有竞争力的话。)&br&&br&以上结论应该就可以解答题主所提出的所有疑惑了。不过我还想吐槽一句,并不是所有男人都喜欢笨一些的女孩的。至少我个人认为,女人最性感的部位是大脑。 ╮(╯_╰)╭可能是只有聪明的女人才会给我一种棋逢对手的感觉吧。&br&&br&&br&分割&br&&br&&br&题主私信我个地址,我给你寄几个魔方去呗。在学习魔方的过程中有困难也可以私信我的。&br&&br&(?·??·?) ?加油&br&&br&&br&END
题主好可爱啊。呐,魔方是大家都可以玩的,不论黄发垂髫、巾帼须眉皆可以此自娱。练手练眼练脑。虽说在国内女魔友确实比男魔友少很多。比例大概在1:9左右(通常魔方比赛的男女比例),这与我国的男女比例是完全不符的。不过从wca(世界魔方协会)上的排名来…
麻烦楼主先给个魔方的意义好方便我们答题
麻烦楼主先给个魔方的意义好方便我们答题
是不是窥拧我不说,反正盲拧用层先法真是骚的一逼。
是不是窥拧我不说,反正盲拧用层先法真是骚的一逼。
想到哪写到哪,写得有点乱,凑合看吧。下述n阶魔方均指正六面体n*n*n纯色魔方(不考虑中心块的朝向)。&br&&br&对于一般的n阶魔方,我们只知道这个最坏情况下需要的步数(即“上帝之数”)的增长随着阶数n大致呈O(n^2/log(n))。详情可围观:&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arxiv.org/abs/&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arxiv.org/abs/&/span&&span class=&invisible&&v1&/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这篇paper里给出了一个构造性的解法。尽管系数比较大,但步数增长的阶依然是 O(n^2/log(n)) 。另外这篇文章还证明了随着n的增长,上帝之数的计算是NP完全问题。&br&&br&而精确的数值,迄今为止在现有的计算能力下我们只有n=2或3的结果,即二阶的上帝之数为11步,三阶的上帝之数为20步。随着n的增长,上帝之数的计算量呈几何级数增长。以二阶或三阶为例,二阶上帝之数的计算即便放到个人电脑上,也可以在不到1秒内完成。而三阶则需要35年。至于更高阶,根据现有的计算能力和算法,计算四阶魔方某一个充分打乱的状态还原所需要的最少步数都是一个相当难的问题,其计算量甚至超过证明三阶上帝之数过程中的所有计算量之和。&br&&br&可以通过组合数学的方法给出上帝之数的下界(例如三阶转动17步所能达到的状态小于总状态数,所以我们可以断定必然存在一些状态须要至少18步才可以复原),估算结果可以围观:&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cubezzz.dyndns.org/drupal/%3Fq%3Dnode/view/236&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cubezzz.dyndns.org/drup&/span&&span class=&invisible&&al/?q=node/view/236&/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而想获得更大的下界,通常的做法只能是寻找一个特定的状态,然后通过各种搜索算法证明不存在小于k步的解法,从而证明至少存在一个状态需要k步才能还原,即上帝之数&=k。以三阶魔方为例,1995年Reid证明了“super flip”(即所有角块正确,棱块原地翻转)状态不存在19步或更短的解法,从而证明上帝之数&=20。(其证明过程利用了该状态的对称性,极大的减小了计算量)&br&&br&从三阶上帝之数的进展过程来看,上帝之数上界的估算方法一般为:&br&
a) 将还原划分成若干个阶段。&br&
b) 分别计算每个阶段所需要的最大步数。&br&
c) 将各个阶段所需要的步数加起来即可估算上界。&br&&br&以三阶魔方为例,1981,Thistlethwaite先生提出了分4个阶段还原魔方的方法,并分别计算了每个阶段需要的最大步数,最终给出了三阶魔方至多需要52步即可还原的上界,即上帝之数&=52。&br&&br&Rokicki大神通过coset分析的手段给出了进一步减小上帝之数的方法。具体我就不展开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围观三阶魔方上帝之数=20的证明:&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cube20.org/&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God's Number is 20&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最后提一下,对于四阶魔方,我通过三阶段降阶的方法证明其上帝之数&=57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cubezzz.dyndns.org/drupal/%3Fq%3Dnode/view/525&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cubezzz.dyndns.org/drup&/span&&span class=&invisible&&al/?q=node/view/525&/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暂时是至今为止我们所知道的最小上界。作为参考,四阶魔方上帝之数的下界为35步,尚有一定距离。&br&另外,上个月Rokicki发起了一次四阶最少步比赛:&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speedsolving.com/forum/showthread.php%3Fx4-FMC-%28computer-and-human%29&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4x4x4 FMC (computer and human)&i class=&icon-external&&&/i&&/a& 对于所有5个充分打乱的状态,我们都找到了40步或更短的解法。至少有理由相信四阶的上帝之数在35~40步左右。&br&&br&====================&br&更新于&br&四阶上帝之数最新的进展是&=55步(&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cubezzz.dyndns.org/drupal/%3Fq%3Dnode/view/541&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cubezzz.dyndns.org/drup&/span&&span class=&invisible&&al/?q=node/view/541&/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想到哪写到哪,写得有点乱,凑合看吧。下述n阶魔方均指正六面体n*n*n纯色魔方(不考虑中心块的朝向)。 对于一般的n阶魔方,我们只知道这个最坏情况下需要的步数(即“上帝之数”)的增长随着阶数n大致呈O(n^2/log(n))。详情可围观:。…
&figure&&img data-rawwidth=&123& data-rawheight=&126& src=&https://pic3.zhimg.com/v2-06a4ee06ed6c8649aecff2c4f7e583ea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23&&&/figure&&br&什么时候才能遇到“怎样才能追到沈寒”这样的问题呢,明明我玩魔方也很6,唉。
什么时候才能遇到“怎样才能追到沈寒”这样的问题呢,明明我玩魔方也很6,唉。
&p&个人理解。&/p&&p&因为WCA魔方比赛考察的至少是选手复原魔方的能力,即对于一个打乱的魔方,不借助其他工具将其还原的能力。而&b&打乱公式本身蕴含了从复原状态到当前打乱状态的转动信息,且可简单转换成对当前状态的还原公式。&/b&很显然,如果把还原公式直接告知选手,那么该项目在一定程度上就无法考察选手复原魔方的能力。&/p&&p&更进一步,打乱公式是由计算机精心计算所得。为了降低打乱员的工作量,当前三阶魔方打乱公式的长度约为20步,几乎接近还原魔方的最优解。如果选手获得了这一信息,且在比赛中利用该信息将魔方复原,那该魔方比赛自然就失去了意义(即考察选手复原魔方的能力)。&/p&&br&&p&作为例外,我需要补充一下为什么最少步项目会给选手提供打乱公式。&/p&&p&因为最少步项目考察的是选手在给定时间内(1小时)所能求解得到的最短解法,其允许选手对魔方进行各种尝试,包括对打乱状态进行多次复原以优化还原的步数。如果只给状态不给打乱公式,那么会对选手产生很大麻烦,例如选手需要花费不小的精力从还原态将手上的魔方转到所给定的状态(这一过程我们称为 广义复原),而这一能力(即 广义复原)本身并不是最少步项目想考察的能力。那么在规则上,只要严格控制选手的解法与打乱公式之间的关系,确保打乱公式所提供的有关复原的额外信息无法被选手所利用,就可以既考察选手最少步数复原的能力,又方便选手发挥自己的最少步复原能力。&/p&&p&插曲:由于最少步项目给选手提供了打乱公式,且禁止选手的解法与打乱公式的逆序相关,从而实际上会对选手的解法产生一些约束,例如如果选手采用和计算机生成打乱公式相似的算法(如降群法等)求解魔方,那么很可能会因为规则的约束导致无法发挥自己的实力(因为虽然同一个状态的解法很多,但步数短的解法可能并不多,如果选手实力很强,刚好和打乱的逆序冲突的概率可能不小)。为此,最少步项目打乱公式在生成的时候刻意避开了传统三阶项目的生成方法,在原有基础之上增加了额外的固定步骤,一方面增加了打乱的长度,使得最优秀的解法不会被限制,一方面使得打乱公式与各种人类常用解法很不一样,从而降低了选手因为打乱公式限制产生的影响。&/p&
个人理解。因为WCA魔方比赛考察的至少是选手复原魔方的能力,即对于一个打乱的魔方,不借助其他工具将其还原的能力。而打乱公式本身蕴含了从复原状态到当前打乱状态的转动信息,且可简单转换成对当前状态的还原公式。很显然,如果把还原公式直接告知选手,…
&p&5个,而且有的情况下知道5个也不能完全确定第6个面的状态。&/p&&p&关键就在于棱块。我们可以把这个问题等价为:&b&当你只知道魔方某几个面的颜色时,是否有可能在做一次公式之后,改变的颜色全都处在未知的那几个面上。&/b&&/p&&p&我们知道棱块最简单的变换方式是三循环或者四棱两两交换。如果魔方做一次三棱换或者四棱两两换公式之后,完全没有改变已知面的颜色,那么就说明剩下的未知面存在不止一种状态。&/p&&p&先说一下知道4个面的状态为什么不行。&/p&&p&4个面可以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未知的两个面彼此相对,比如前后两面,这时候有8个棱块只能看到1张贴纸。&/p&&p&此时只要这8个棱块中存在三个棱块已知的1张贴纸同色,或者有4个棱块已知的1张贴纸两两同色,那么就不可能确定这些棱块另一张贴纸各自的颜色(实际上就是用做一次三棱换或者四棱两两换之后,这些棱块虽然改变了位置,但并未改变它们已知的一张贴纸的颜色分布)&/p&&p&魔方有6种颜色,即使在最极端的情况下,这8个棱块已知的1张贴纸6种颜色都出现,6种颜色的贴纸数也会是1+1+1+1+1+3或者1+1+1+1+2+2,也就是说,&b&一定会出现有三个棱块已知的1张贴纸同色,或者有4个棱块已知的1张贴纸两两同色。&/b&&/p&&p&再说一下第二种情况,魔方未知的两个面彼此相邻,比如前面和上面。此时有6个棱块只能看见1张贴纸,还有一个棱块完全看不见。仍然按最理想的分布情况,6个只能看见1张贴纸的棱块,能看到的正好是6种颜色各一张,而完全看不到的这个棱块,我们假设是白绿棱块,此时6个只能看见1张贴纸的棱块必然有一个能看到的贴纸是白色的,我们假设为白红棱块,其他5个棱块中必然有一个能看到的那个贴纸是红色的,假设为黄红棱块。&b&此时只需要运用盲拧三棱换公式,将白绿-白红-黄红棱块依次换位,仍保持白色和红色贴纸朝外,那么魔方能看到的4个面就和做这个公式之前完全一样。&/b&&/p&&p&最后说一下为什么有时候知道5个也不能完全确定第6个面的状态,你可以将一个完全复原的魔方用盲拧公式将顶层4个棱块全部翻转方向,假设之前白色面朝上,那么此时这4个棱块的侧面就全都是白色。然后将魔方白色面朝下扣在桌子上,&b&此时这4个棱块之间随便换位置,也不会改变其他5个面的颜色。&/b&&/p&
5个,而且有的情况下知道5个也不能完全确定第6个面的状态。关键就在于棱块。我们可以把这个问题等价为:当你只知道魔方某几个面的颜色时,是否有可能在做一次公式之后,改变的颜色全都处在未知的那几个面上。我们知道棱块最简单的变换方式是三循环或者四棱…
谢邀&br&&br&实名反对楼上答案。上纲上线借题发挥。&br&&br&在魔方界,神只是后来者对前辈、普通选手对高水平选手的尊称。菲神麦神盐神坡神,噼里啪啦一大串,比奥林匹斯山上的神还多。就我这菜鸡水平都有人管我叫寒神,赛场上该被虐不是照样被虐。&br&节目我没看,但如果菲神觉得被称为神奇怪,我凭空猜测妥妥是“神”的翻译出了偏差。翻译成“big bird ”他自然就理解了。&br&&br&至于13岁玩魔方这种事,可以参见我曾经的一个答案:&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zhihu.com/question/2607&/span&&span class=&invisible&&7319/answer/&/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br&像他这样的魔方界少年英才,中国还有不少。我第一次参加WCA比赛的时候,遇上扫地僧带着一票小学生参赛,个个官方平均都刷到了十几秒。不知道比13岁非官方单次19.7高到哪里去了。也没见谁挨爹妈揍老师打。&br&&br&菲神确实实力强悍,但也从没人觉得他不可战胜过。王鹰豪赢过他,林恺俊赢过他,陈霖赢过他……中国赢过他的人不在少数。就凭一个以博人眼球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节目中的一场非正式比拼上中国队的胜负来说我中国无人,再进一步引申出中国教育制度观念都不如国外把中国批判一番,我小金刚还能说点什么呢。&br&&br&别的懒得吐槽了。&br&&br&&figure&&img data-rawwidth=&1337& data-rawheight=&53& src=&https://pic1.zhimg.com/1e5b95172b1dae3cdf61af30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37&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1e5b95172b1dae3cdf61af30_r.jpg&&&/figure&&br&&br&
认真答题的分割线&br&&br&&figure&&im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85& src=&https://pic3.zhimg.com/3b1b29a11118c29ddf910df1b92a1de2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3b1b29a11118c29ddf910df1b92a1de2_r.png&&&/figure&&br&&br&首先菲神不算是最全能的选手。在魔方界,我们习惯把所有WCA项目都有成绩的人称为大满贯。在澳大利亚只有一个大满贯,不过不是菲神。&br&&br&反观中国,目前有十个大满贯。(如果我没算错年龄的话,其中最小的今年应该是10岁。)&br&&br&从SOR(全项目综合排名)来看,中国确实没有排在菲神前面的人。不过平均的SOR菲神世界第8,而中国第一的曹晟世界排名是10。而单次SOR菲神是世界第10,中国第一的王鹰豪世界排名为16。&br&&br&以上。
谢邀 实名反对楼上答案。上纲上线借题发挥。 在魔方界,神只是后来者对前辈、普通选手对高水平选手的尊称。菲神麦神盐神坡神,噼里啪啦一大串,比奥林匹斯山上的神还多。就我这菜鸡水平都有人管我叫寒神,赛场上该被虐不是照样被虐。 节目我没看,但如果菲…
题主说cfop已经熟练,当做脱新,讲讲接下来的吧&br&目前个人三速cfop是avg16,三单sub25&br&盲拧有背过公式,但是没有真正静下心练习就不献丑了,主要讲讲单手吧&br&===================分割线===============================&br&进军单手也是一步步来的,但是有cfop的基础应该不是问题。&br&&b&1、单手的手法&/b&&br&初学单手手法一定要打好基础,一般来说双手背右手公式的魔友选择使用左手单拧&br&也有个别魔友是直接右单,但是要额外背对称手法的公式,倒不如左手来的快。&br&(1)R:小拇指快速拨动;U‘:食指快速拨动&br&(2)R’:小拇指在DRF面反拨;U:食指在ULF面反拨&br&——反拨一定要练好,不能找理由偷懒,单手sub30必修课&br&(3)D:无名指快速拨动;D‘:无名指在DBL面推动&br&(4)F:大拇指在FLD面上拨,其余四指夹紧魔方;F’:大拇指在FLU面下按,其余四指夹紧&br&(5)L/L‘:做z转体变为U/U’;&br&练习方法:&br&(RU‘)*128;(R'U’)*128;(R‘U)*128&br&每天坚持,有空就练,每次3-5min;&br&&b&2、单手cfop公式&/b&&br&如果单手想要成为大神级别,单手公式必须要背,从OLL、PLL开始&br&个人推荐NaCl(陈霖)的公式,很完善,转体较少&br&也可以尝试林智玮的,基本无转体,但是会遇到(UD‘)这种,个人用不惯&br&(晚些补上公式地址)&br&F2L基本可以靠理解完成,部分双手公式建议改成单手的(如双层转动很多的)&br&&b&3、进阶&/b&&br&为了优化掉某些很难做又很长的PLL,很多大神都有自己的路径&br&最常见的就是利用COLL(在顶层OLL十字完成时用公式同时完成角块的色相和位置),这样PLL就仅限于两个三棱换、一个对棱换、一个邻棱换&br&陈霖和其他单手大神都有完善的公式参考。&br&为了提高顶层十字出现的概率,目前也有很多方向参考&br&(1)ZBF2L&br&在做最后一组F2L时直接完成顶层十字,但是公式量庞大(好像是400+条?)&br&比较冷门&br&(2)VHF2L&br&在最后一组F2L插槽的时候完成顶层十字,case比较少,公式量与cfop的F2L差不多,目前国内使用VH的大神有林智玮(前三单NR)。但是VH很多case的步数较多,而且有些公式不顺手。不建议完全学习&br&(3)控棱(edge oriented)&br&目前国内使用人数最多的方法,诸如Feliks、陈霖、邱若寒大神都在使用,邱若寒发表过一个完整的视频教程(晚些补上链接)&br&和VHF2L的原理类似,但是可以从第三组F2L开始控制顶层棱块,相比之下步数较少,而且灵活性高&br&(4)zz法(zz method)&br&这也是我个人使用的方法,熟练cfop的可以考虑zz法进阶单手。&br&在cfop的基础上,开始复原后调整整体棱块色相(一般3-4步可以完成)&br&接着完成cross或者line(F面和B面的十字棱)&br&cross步数较多,一般我要6步,但是接下来的F2L比较容易&br&line步数较少,接下来接zzF2L(类似桥式的桥),cfop的初学zzF2L会不习惯,练多了会发现其实效率很高。&br&下一步完成前两层,F2L或zzF2L&br&在cross和line到前两层过程中不用(也不能够)使用转体或F和B的转动,所以单手十分顺畅&br&前两层完成后直接出现顶层十字(因为开始时调过色相)&br&接着COLL+EPLL特别顺手&br&===============================================================
题主说cfop已经熟练,当做脱新,讲讲接下来的吧 目前个人三速cfop是avg16,三单sub25 盲拧有背过公式,但是没有真正静下心练习就不献丑了,主要讲讲单手吧 ===================分割线=============================== 进军单手也是一步步来的,但是有cfop的…
首先我要说一个魔方的概念,即&strong&上帝之数&/strong&&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cube20.org/&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God's Number is 20&i class=&icon-external&&&/i&&/a&。它是复原魔方的最小步数。上帝之数是20。即三阶魔方的任意一种打乱状态,复原步数都≤20.。&br&而多少步可以彻底打乱一个三阶魔方。这个&strong&彻底打乱&/strong&只能理解为它的最短还原步数是三阶魔方里最大的,20步。&br&那彻底打乱它最少需要的步数也就是&strong&上帝之数 2 0步。&/strong&&br&因为如果小于20步打乱,按照打乱的公式倒拧即能复原它,复原步数也小于20步,不是最短打乱状态。&br&-------------------------------------------------&strong&分割线(以下内容与答案无关)&/strong&---------------------------------------- 本人是一名高一学生,语言表述可(yi)能 (ding)有一些问题还请指出。各位看官大人如果看着可以的话我还是&strong&卖萌&/strong&求个赞
首先我要说一个魔方的概念,即上帝之数。它是复原魔方的最小步数。上帝之数是20。即三阶魔方的任意一种打乱状态,复原步数都≤20.。 而多少步可以彻底打乱一个三阶魔方。这个彻底打乱只能理解为它的最短还原步数是三阶魔方里最大的,20步…
确实存在很多人认为,魔方就是背公式,背了公式就会玩了,背多了公式就能变快了。这是事实,没有错。但是,玩魔方的乐趣和意义,肯定不止于此。&br&
融入一个圈子后(不单是魔方,其他圈子也是一样的),会获得很多志同道合的新朋友。社交就是魔方的一个附加的乐趣,你可以认识很多天蓝海北的人,他们被一种特殊的感情所羁绊,你们什么都可以聊,都可以玩在一起。去到任何一个地方旅游,都能找到相应的朋友,关系好的直接提着行李大大咧咧的住进他家,一起吃饭,一起谈论魔方界的趣事,一起切磋魔方。关系没那么亲密的,至少也可以约出来,到麦当劳或肯德基或其他什么地方,八九个人聚在一起,其乐融融,这不是一种乐趣吗。&br&
收集魔方也是一种乐趣,魔方不单单只是正方体,各种各样的异型魔方种类可上万。收集各种魔方也是乐趣的一种。&br&
最后,我要说的是魔方大的乐趣,每个人爱上魔方最初都是源于它。那就是不断的超越自己,不停的刷新自己的记录。这个乐趣能让无数的cuber乐此不疲。不断刷新自己的记录为什么会产生强大的乐趣这个问题,属于心理学范畴,我也不懂。但是这确实是魔方最初的也是最吸引人的乐趣。&br&
综上:魔方的乐趣不止是背公式。
确实存在很多人认为,魔方就是背公式,背了公式就会玩了,背多了公式就能变快了。这是事实,没有错。但是,玩魔方的乐趣和意义,肯定不止于此。 融入一个圈子后(不单是魔方,其他圈子也是一样的),会获得很多志同道合的新朋友。社交就是魔方的一个附加的…
那六个都是朋友,大话空话是节目组台词,其中的林凯俊是世界盲拧第一,无数个世界冠军,被叨叨魏说成没有世界冠军。就这样。
那六个都是朋友,大话空话是节目组台词,其中的林凯俊是世界盲拧第一,无数个世界冠军,被叨叨魏说成没有世界冠军。就这样。
有的。R U R' U'叫sexy move. R' F R F'和F R' F' R分别叫Sledgehammer和Hedgeslammer(就是斜转控心里面的S和H)。两个小鱼分别叫Sune和Antisune(不过这个可能更多用来指代小鱼本身?) &br&&br&Speedsolving Wiki里面还罗列了一些,不过我之前都没听过,估计不常用吧。网址:&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speedsolving.com/wiki/index.php/List_of_named_algorithms&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www.&/span&&span class=&visible&&speedsolving.com/wiki/i&/span&&span class=&invisible&&ndex.php/List_of_named_algorithms&/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有的。R U R' U'叫sexy move. R' F R F'和F R' F' R分别叫Sledgehammer和Hedgeslammer(就是斜转控心里面的S和H)。两个小鱼分别叫Sune和Antisune(不过这个可能更多用来指代小鱼本身?) Speedsolving Wiki里面还罗列了一些,不过我之前都没听过,估计不常用吧…
输不丢人,心理素质不好才丢人,鹰豪好样的!!(借用水哥微博截图。觉得里面内容用在鹰豪身上太贴切了,例如以一敌二……)&br&&br&&figure&&im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562& src=&https://pic2.zhimg.com/b49bed7b25c242cac5c0ead_b.jpe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b49bed7b25c242cac5c0ead_r.jpeg&&&/figure&&br&&br&—————————————————今天贾立平不值得心疼,作为在大脑上经验如此丰富的老选手,这种发挥真的太差!当初为了让贾留下,王鹰豪还背负那么大的骂名,菲神还不得不硬拉了个人过来凑俩人!且人家发挥还一流!今天表现真是所有国际赛里最差的了,没有之一!水哥再挺贾我今天也不会心疼贾一分!
输不丢人,心理素质不好才丢人,鹰豪好样的!!(借用水哥微博截图。觉得里面内容用在鹰豪身上太贴切了,例如以一敌二……) —————————————————今天贾立平不值得心疼,作为在大脑上经验如此丰富的老选手,这种发挥真的太差!当初为了让贾…
前排提醒,话题展开了,想要谈的东西比较多,有&太长不看&习惯的魔友和答友自行略过此回答。&br&&br& 已更新,刚好今天看到了一个关于办魔方培训班的问题,又写了点东西,补充过来。&br&&br&
首先我要说的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果把魔方当做是一个产业来看的话,这还是一个襁褓中的产业,要想发展壮大要走的路太多太多了。下面的回答会从前期宣传到新人入坑的服务,再到进入这个圈子以后各方面的情况和在这个领域专精之后谈一谈我的看法,包括但不限于速拧领域、收藏领域、破解领域和管理领域。&br&&br&&br&
我个人认为,我们想要把魔方职业化,最先应该明确的是&b&魔方的定位&/b&,如果我们不能对魔方有一个准确的定位,盲目地去寻找出路只会事倍功半。关于魔方的定位,现在最主要的两种意见,一是竞技体育,二是玩具。这两种定位其实差别是蛮大的,定位是竞技体育的理由是,现在有规则完善的比赛和较为成熟的评判机制,这点和竞技体育是非常相似的,一场魔方比赛也很像是一场综合运动会,分不同的项目,每个项目有各自不同的规则和轮次,和运动会不同的是,奥运会这种级别的赛事都不会出现全能王XD;定位玩具的的理由是,魔方本身的属性就是益智玩具,但是,相比普通的玩具,又表现出比较强的竞技性,这点和电竞是很像的,所以现在很多人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经常拿电竞来做对比,但是,这种竞技性和体育的竞技性是有区别的。对于魔方的定位,可以走&b&三种不同的定位&/b&,前两种就是上述的两种,好处是这两种分别有成功的案例和较为完整的体系,我们可以直接参照某些体育运动或者参照电竞从起步、发展再到成熟的整个过程来发展,可以少走很多弯路。第三种其实也不是什么高大上的东西,就是同时保有魔方的这两种特性,但是,就发展道路而言,我们显然不能将上述两种模式直接进行简单的相加,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从零开始开辟出一条新的职业化道路来,这样的话可以最大程度保留现在魔方圈的风气和魔方的一些本身性质,但是从时间和难度上来说,比上述两种大了很多。&br&&br&&br&&br&
说完了定位,我们再来说说&b&推广&/b&。就目前来看,已有的几种方式里,上电视是效果最好的。就目前而言,电视节目仍然是曝光率最高的一种方式,虽然网络已经深入到生活当中逐渐有取代电视的趋势,但是,网络是一个信息爆炸的平台,在个平台做推广,那基本等于是跟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信息在竞争,更重要的是,在网络上,大家的浏览比电视的选择性强很多,没兴趣的人家压根不会看你,有兴趣的。。。还是现在圈子里的魔友,网络看似发达并且无处不至,但实际上在网络做推广是很难的。那么线下呢?线下活动的推广效果其实是不错的,按套路出牌的话,此处应有然而,是的没错,然而,线下推广虽然直观并且深入人心,但地域限制非常明显,假如今天我在我学校内办了一个效果非常好的推广活动,别说其他城市,我就是步行20分钟走两个街区,可能就没几个人知道这件事了。讲道理的话,是要摆事实的,事实就是,网络推广已经有很多很多热心的魔友在自己的社交软件、社交社区等网络平台推广魔方,但是效果甚微,刚刚成立的斗鱼魔方直播组在直播过程中也确实面临着人气提升难、观众基本还是圈内魔友的问题;线下活动,这个。。。不管是WCA赛事还是商业赛还是表演,数不胜数了,效果也没有预想中的好。不可否认的是,这次《最强大脑》上两位魔方选手在比赛之后,的确是有一大批粉丝进入了魔方圈子。电视节目这种受众面广的平台是我们应该积极寻求合作的目标,或者我们退而求其次,在网络节目中寻求合作,我认为是一个不错的方式。当然这只是通过表演吸引观众的一些想法,是推广最开始的一些阶段,也就是通过一些媒体或者公共渠道来进行广告,让人们知道有这个东西甚至是知道这个东西的一些基础知识,吸引新人入坑。但是我非常反对并且反感两种说法,一是通过说魔方有多少多少种变化来体现魔方有多难,二是通过说魔方就是背公式来体现魔方有多简单。这两种说法都是很极端的错误。&b&我们在宣传的过程当中一定注意要客观地、正确地介绍魔方。&br&&/b&&br&&br&&br&
新人有入坑的意愿之后我们还要继续进行&b&引导&/b&,对于新人的魔方选购和魔方学习要有一个权威和全面的引导。这个方面说实话我认为现在还是空白。先来说说线上,不要跟我提魔方小站600万的浏览次数(不知道这个数据从哪来,是否真实,但这个说法我是听过的,不管真实数字是多少,我们姑且就认为小站的浏览量是600万人次吧,如有知道具体的,欢迎指正。这个不是重点),且不说这个浏览量在人口基数庞大的中国不算大,更何况小站目前本身还存在一些问题。就目前全国范围内影响力最大的魔方教学机构或者组织应该就是魔方小站无疑了吧?但是,我要说的是,&b&小站不能满足日后推广魔方的需求!&/b&理由如下:首先我对小站的教程质量并不持赞同态度,内容上,小站的初级教程的确通俗易懂毫无门槛,但缺点就是太通俗了,对于魔方后期的进阶是不利的,虽然小站对于魔方的基础知识在后续教程有所补充,但是已经习惯了&接孩子回家&、&过去回来&、&上左下右&教学模式的新人,多半是不愿意再去熟悉我们常用的公式体系的,这也使得不少人处于仅仅能复原这个水平上的一个重要原因;制作上,一个对着显示器和键盘,一张占满了整个屏幕的脸,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个正式且精美的教程,这是目前国内乃至世界上大多数魔方教程的通病,这个倒也可以理解,一般人是不会有条件到录影棚去录制一份正式且精美的视频教程的,但是这种更为正式的教程,不仅能给新人更好的学习体验,更重要的是这种正式和精美相比现在大家坐在桌前用手机或摄像头录制的教程更容易为我们带来商业合作的契机。这也是之前我们要尽量和正规媒体合作做前期推广的理由之一--------他们有专业的录影条件,可以在后续合作中帮助我们制作一份优秀的教程。其次,小站对于新人的购买引导不仅没有积极作用,还起到反作用。这个我倒不是指责小站,在小站买魔方是带学费这个事情大家也都是默认的,小站这么多年无偿提供教程,对魔方发展有不小的贡献,为了生存,从打着小站旗号的店铺增加收入无可厚非,就冲着魔方小站的牌子,其实那价格也算公道了,造价1k多的苹果手机还买4-6k呢。但是,小站不管是在站内还是店铺内,都没有一个客观公道的导购贴,贴吧曾经有,但是许久未更新,论坛嘛,在烟头的管理下也只能推荐大雁了吧(喂,是快递吗?在门口了?好的我马上开门)。新人们一直对于我该买一款什么样的魔方没有一个明确的回复,这个也是很不好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小站故步自封,没有发展意愿,这个结论从何而来呢?曾经有人找过小站的站长,大概意图是希望合作录制一个更好更精美的教程,大概就是我前面说的那种正式且精美的教程,小站站长表示拒绝。仔细想想也对,目前小站的影响力、盈利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状态,站长为什么要再花费时间、金钱和精力去弄一个新的、可能不会带来更多收益的教程呢?但是,以小站目前的状况,我认为是不能够支持日后推广过程中的教学需求的。至于其他地方的一些教程,很多连魔友都不太找得到的,我们也就不讨论了。&br&
接着回到我们第二步引导的话题上来,说完线上,接下来就来说说线下。关于线下的教学其实一直是魔友撕逼的一个雷区,主要是围绕着定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首先我要说的是,魔方教学如果不能做到包会的话还是不要做了。我记得曾经有人在贴吧里发贴说可以提供教学服务,不包会,不多吐槽。包会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如何定价。(诶不对,不应该先讨论该不该收费吗?)嗯,是的,魔友群体里是有一部分&慈善家&是主张魔方教学不应该收费的,虽然人数不多,但还是有的。这点我是坚决反对的,我提供了教学的服务,也付出了劳动,获得报酬是理所应当的,这点无可厚非。我不反对魔友本着热心推广的心态免费教学,但我坚决反对&我/XXX都免费教了,你也不应该收取费用&的言辞。好,接着说定价的问题,定价是不容易做到统一的,不同的地区收入和消费水平不同,&b&魔方课程的定价可以参考本地区兴趣类辅导班的收费&/b&,如果没有和相应的教育机构签约,应当适当降低价格,因为作为个人,你对于客户的信任感和可靠程度是有所降低的。我曾经看见很多魔友吐槽说XXX教魔方收费太高了。但是我希望这类魔友对比一下当地的其他兴趣班,比如乐器,钢琴小提琴什么的,收费都是很高的,这是目前整个教育行业的现状。还有人认为魔方现在网上到处都能找到教程,没有理由收这么贵甚至没有理由收费。对于这个我想说的是,作为一个初学者,有一个人教有一个人带和看着网上的教程自己摸索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体验。网络教程是单向的,而面对面的教学是双向的,实体教学的体验式网络教学没有办法比拟的,还是拿乐器举例,网上随便一搜,从典雅的乐器到通俗的乐器,哪个在网上没有教程,为什么还会有人花钱报班呢?很多人觉得自己告诉别人哪哪哪有免费的教程,觉得自己帮助别人剩下一笔开销,但实际上给对方带来的是一个不好的学习体验,从而使得对方对我们魔方圈子的认知也不够全面甚至是有偏差。这是从我们人的角度来看。我们再从行业的宏观角度来看,我非常赞同本题中陈霜的回答,在目前的大环境下,只有魔方教学带来的收益可以支持一个行业的发展,CS已经说得很明白了,我就不再赘述。所以开展魔方的线下教学,对于魔方的职业化是必须要走的、最重要的一步。&br&&br&&br&&br&在上述的两个问题步入正轨之后,我们接下来需要考虑的问题是,&b&管理&/b&。在圈子内众所周知的是,现在魔方界最权威最有影响力的组织是世界魔方协会(WCA),这是一个在世界范围内管理比赛的组织,不在我们能够控制的范围之内,而且其管理的部分仅在于管理比赛,所以我们对于WCA应该是合作,这样不仅可以有一个已经成体系的、专业的组织来管理比赛,为我们节省很多精力,还有一点就是目前圈内对WCA的认可(至少大部分魔友是认可的,当然也有对WCA嗤之以鼻的魔友)对发展职业化非常重要,毕竟魔方职业化受到直接影响的是现在圈子内的魔友。除了管理比赛,魔方在职业化之后有很多很多事情要做的,具体做什么我其实不太清楚,但肯定是有很多事情是需要专人全职负责的,比如商业的洽谈、比如出比赛外其他活动的组织和管理、比如认定一个魔方教学机构的教学资质、比如重要的决策,所以一个管理机构的存在是必要的。但是圈子内的现状是,除了CCA(这个因为我进入全国魔方圈子比较晚,不了解情况,不做讨论),几乎所有的组织都是以省或市为单位的,并且这些组织之间没有官方的相互合作(其实是很多组织压根就没有官方),目前我所知道的拥有较为成熟和完整建制的只有安徽省魔方协会一家,可能会有人说我们也有啊,自己的协会,主要成员之间的分工也很明确,但是,这不正式,每个核心成员没有一个正式的职位或者头衔,在这种情况下是没有办法继续在职业化背景下继续发展的。比如跟一个公司现在洽谈商业合作,一个魔方协会派去的人说这是我们XX魔方群的群主、XXX魔方协会分管XXX的核心成员和这是XXX魔方协会分管XXX的主任/副主席给对方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b&如果我们想要职业化和商业化,首先自己就要做出正规的样子,该走的形式是必须要走的。&/b&除了形式,在实质上要做出的改变是管理机构要能够正确地引导旗下的所有小组织,对魔方的推广做出积极的贡献。而不是说简单的上级管理,所谓站得越高看得越远,所以在上层管理的任职一定要慎重,不可以通过简单的票选来决定,人气、实力和能力是不能划等号的。&br&&br&&br&这样的话,圈子内的基本体系就算是完成了,接下来是&b&服务这个圈子的产业&/b&。先来对盐列出的几个行业说说我的看法,然后如果有我自己想到的再做补充。&br&&b&1.魔方制造和销售&/b&。这两个一起说吧,感觉差不多。这个从魔方诞生伊始就是绝对可行而且绝对必须的,没有生产哪来的魔方,没有销售魔方怎么到我们手里。而且魔方制造业一直以来的客户群体都是圈外人。我们圈内才多少人,我保守估计也就两三万(给个确切数据,截止到,0:00,中国大陆有WCAID的6530人),这些人里应该大半是不能经济独立的学生,以圈内的消费水平是不能消化工业生产的产品数量的。更何况&b&这个行业本身就是建立在商业化和职业化的基础上的&/b&。&br&&b&2.魔方设计&/b&。关于这个行业其实说实话我是不看好的,不看好的主要原因不是前景不好或者别的什么,而是不需要太多的设计师。印象里从2013年开始,竞速魔方的设计就开始了百花齐放的这样一个局面,但是随之而来的是设计思路的撞车和一些专利纠纷。我不太懂魔方的结构设计,但是,想要更好的性能,圆角什么的是必须的吧,魔方本来就是一个大的结构框架基本确定的东西,可以自由发挥的地方不多,为了追求相同的性能而做出相似的设计是必然的。关于结构和专利的纠纷也已经蔓延到了社交网络,魔友也围绕自己支持的产品分成了几派,我理解设计师不希望自己的设计被他人盗用,真的非常理解,我不是个没有专利意识的人,但是我不希望这个导致魔友之间产生不和以致于去年下半年关于品牌的撕逼贴不断,我相信这是很多人都不愿意看到的。而且,奇怪的是发布了这么多不同的新产品,到最后出现在赛场的魔方还是只有两三种,有好几款魔方基本没什么人用,说句不好听的话,光有数量没有质量。更何况,魔方本来主要的销售对象是圈外人,他们只认一个东西——价格,他们不懂得性能的好坏,只知道买一个跟自己经济实力相当的产品,而他们购买的大多是低端市场的产品,而这些是对传统结构或者对现有结构稍作改进就可以完成的。&b&我们当然需要优秀的设计师设计出更好的产品,迫切的需要,但是,真的不需要那么多,尤其不需要设计出的产品没有特点没有优势也没有市场的设计师。&/b&这个行业目前是经历了一波“设计热”,涌出了一大批想要自己设计魔方的人,但我相信时间会把我们最需要的优秀设计师筛选出来。这个行业本身的前景和必要性还是不言而喻的。&br&&b&3.魔方周边&/b&。首先我要说这个周边不包括比赛用品。这个行业我也是不看好的,因为魔方周边不会去生产一些只有圈内人知道的魔方,所以魔方周边主要还是生产二阶、三阶的相关产品。但是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周边产品,除了鲁比克二阶枕头和小三阶钥匙扣之外,我没有看到什么精美的周边,某宝上能搜到的那些周边。。。设计和做工我都不想吐槽了。但是,要做好的周边,投入的成本是比较大的,做出来这个价格就不能保证了,很纠结的一个东西,除了发烧友应该不会有人专门去买周边的吧。。。魔方主题的休闲场所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也比较符合大众的可接受范围。我没有做市场调查,暂且容我不负责任的说一句,我感觉这个市场不大。&br&&b&4.魔方培训&/b&。这个在前面已经说过了,过,而且在后面还要说。。。&br&&b&5.演出盈利&/b&。这个吧,一两个人偶尔表演魔方赚个三五百甚至上千的外快不是不可能,但要成为行业,几乎没可能。主要原因是,&b&魔方是一个竞技性大于观赏性的东西&/b&,在不懂的人眼里就是你用他们看不清的手速,哗啦哗啦,复原了,哇好厉害,在他们眼里十一二秒和十五六秒应该是没什么差别的,而且,超过一分钟的项目是没有人有耐心看的,只见你哗啦哗啦,他们又看不懂,也不知道你复原到哪了。不像其他体育项目,跑步谁跑得快很直观,足球篮球球进没进很直观,跳高过没过很直观,乒乓球羽毛球接没接住在界内界外也很直观,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但是两个魔友PK你让一个不懂魔方的人看现在谁快谁慢,不可能。换句话说,&b&魔方的观赏门槛太高&/b&,除了大家看哇他能复原魔方好厉害、哇还会单手和盲拧、哇他还会异形好厉害之外,魔方就没有别的观赏性了。长期以来,大家看到的都是魔方的复原表演或者拼字表演,总会疲劳,你只要说我表演魔方,那你要怎么表演观众都能猜个十之八九,那也就没什么好看的了。而且这个还不像艺术,虽然艺术的观赏门槛也比较高,但是圈外人也是可以欣赏出区别的,同一首曲子对吧、同一个舞蹈对吧,这些东西在不同的表演者中能展现出来的东西是不一样的,是有表演者附加的感情进去的,比如同样一首歌,深情的唱和那种点燃全场气氛的唱法对比很明显,试问魔方如何深情的复原?同样的曲子用不同的乐器演奏大家也能听出来吧,就像一首名曲把它做成钢琴曲和摇滚版总能分辨吧?魔方呢?我现在手里的魔方从大雁换成魔域,我表演复原,且不说圈外人,就是圈内人你说这有什么区别?所以我不认为魔方的演出带来的盈利可以成为一个行业。&br&&b&6.比赛盈利&/b&。这个牵扯到我在开头说的对于魔方的定位了。如果定位是竞技体育,那OK,所有的职业选手至少在在役期间是可以通过这个来生活的,因为所在的队伍、俱乐部什么的会给选手报酬,退役之后我就不好说了,奥运冠军还有生活不下去卖奖牌的呢。要注意的是,魔方如果实现职业化,那职业选手多少会有年龄限制的,尤其是短项目这种对手速要求比较高的。我和周围很多魔友通过观察和讨论,得出的结论就是人在25岁左右手速就会开始下降,这个可能不明显,大体表现就是很难再取得进步,最后慢慢开始走下坡。不信可以看看现在短项目的WR有几个是超过25岁选手保持的?但这样至少大部分的魔友都是有机会成为职业魔方运动员的。如果定位是玩具,那更惨了,还是对比很多人最爱对比的电竞。爱好打游戏的人有多少,把打游戏当职业的有多少,失败的有多少,最后通过这个来生活的又有多少,这个比例应该会让很多人望而却步了。&br&&br&&br&&br&上面说的是职业化之路的历程,下面我们来讨论前景。&br&先给一个结论,&b&我对魔方的职业化前景是看好的&/b&。&br&首先,&b&魔方其实是一个易于上手的兴趣&/b&。在这里的大部分都是魔友,大家很清楚自己学会复原三阶用了多久,相比其他的兴趣,我相信魔方是一个&b&非常容易速成&/b&的东西。如果一个人理解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足够强,一到两小时学会复原问题不大,就算是小孩子想教会他们也不难,就我目前的教学经验来看,如果是一对一的辅导,一个一年级的、资质一般的小朋友可以在10课时左右的学时内完全掌握独立复原魔方的方法,也就是5次课左右。这个我想相比现在大部分的其他兴趣应该是一个易于上手的东西了。&br&其次,&b&魔方还是一个易于进阶的项目&/b&。进阶有几种方向,速拧、收藏、破解、最少步,我们分开来谈。从学会到走上速拧玩家的道路应该是最容易最直接的,在学会复原以后,一个专为竞速设计的魔方+几十次的练习量就可以达到大约一分钟左右的水平了,这个时候可以开始接触CFOP(暂时只讨论主流方法),在背记OP的同时也在理解F2L的标准情况,有这些做基础,达到sub20还是不难的,这就完成了从新手到速拧玩家的进阶,这个过程很容易。收藏领域暂时不考虑没有经济独立的学生,魔方的收藏品除了极个别数量很少的珍贵藏品价格可以达到四五千之外,大部分的收藏品价格都在60-400之间,这个对于一个经济独立的人来说已经是一个很低的数了,相比模型、集邮、卡牌、硬币,魔方的价格真心挺友好的,就算是被大家认作收藏佳品的魔方吧9cm五魔方系列(俗称龙珠),最贵一个现在也不过八九百的价格,收藏更有意义的在于了解每一个魔方的设计、背景、结构等知识,可以说是一个学习了解的过程,这对于一个小康水平的人来说,是一个最容易进阶的领域了。破解,如果用计算机爆破,那个不叫破解,破解相比前面两种略有难度,如果你是破解一种新的系列,那你必须要用群的思想和空间转换能力来自己创造公式,并且通过不断的试验找到解决的思路,是对脑力一个极大的开发,难度不小,如果是破解一个你已经掌握系列的变体,那难度小很多,你只需要从你已经会的几种同系列魔方的解法中,找到这种结构魔方的通解,然后去处理这种魔方特有的特殊情况就可以了,给我的感觉就是求微分方程那样,通解你是知道的,你找到特解就好,破解需要一些前期的积累和学习才能有所建树,但实际上学习的过程又和最初学习三阶一样,是很容易学会的。最少步我不懂,这个等找到懂的人来说吧。&br&上述两点保证了魔方的潜在对象,几乎所有人都可以学习复原并且成为一个不错的cuber,所以魔方在宣传和教学到位的情况下,应该可以扩张圈子内的人数,但是这个宣传和教学到位。。。还是很难。在保证了人数的情况下,所有的商业运转都有了最重要的前提,这是很重要的。&br&为什么说宣传和教学到位很难?因为就现在的宣传情况下,根本没有办法保证生源。不得不承认,相比其他主流兴趣类培训班,&b&魔方的培训要冷门很多,主要是魔方还没有一个职业化的平台,这成了一个死循环,只有跳出这个循环,魔方才能进一步发展到一种新的程度的境界&/b&。能驱使家长给孩子报名参加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个东西能给孩子未来的升学等方面带来优势,而相比魔方,乐器、绘画这些效果是比魔方要好的,现在魔方教学推广过程中一个尚待解决的难题是我们需要考虑怎么说服家长让家长打消“孩子学这个一点用都没有”的念头。我个人不太建议在宣传过程中给家长鼓吹“开发智力”这种没有什么实际衡量和评判标准的效果,没有什么说服力,但是不代表不能说,因为开发智力、训练手眼协调能力和提升空间想象力本来就是魔方的好处,只不过对孩子这些方面到底有没有提高、提高了多少没有具体的衡量标准(我们显然不能片面地从魔方水平来判断),只是我们需要一个更具体的表达方式、一种让家长觉得看得见摸得着的表达方式,让这种说法成为主要的宣传点,佐以上述几条可能效果会更好。暂且不考虑如何说服孩子,不管是孩子想学还是孩子不想学,钱都是家长掏的。和学校合作是一条不错的出路,不管是中小学还是兴趣培训机构,他们的生源会更多且更加稳定,但是你必须先说服他们~&br&&br&这个大坑等我有空了再继续填。(好像除了我现在也没其他人再来填这个坑了23333)
前排提醒,话题展开了,想要谈的东西比较多,有"太长不看"习惯的魔友和答友自行略过此回答。 已更新,刚好今天看到了一个关于办魔方培训班的问题,又写了点东西,补充过来。 首先我要说的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果把魔方当做是一个产业来看的话…
是时候邀请10R答题了
是时候邀请10R答题了
WCA(世界魔方协会)没有公布任何所谓段位标准,更不可能有段位证书。圈子内目前也没有一个类似的能普遍被接受和承认的通用标准。&br&&br&教育机构或者当地组织、俱乐部等有可能会公布这样的标准并颁发证书,但这些东西通常是没有什么公信力的。&br&&br&根据我的经验,颁布段位证书要让你交钱的,120%是想坑你的钱,尤其是打着国际组织旗号的。
WCA(世界魔方协会)没有公布任何所谓段位标准,更不可能有段位证书。圈子内目前也没有一个类似的能普遍被接受和承认的通用标准。 教育机构或者当地组织、俱乐部等有可能会公布这样的标准并颁发证书,但这些东西通常是没有什么公信力的。 根据我的经验,颁…
&p&3阶魔方的上帝之数为20是2010年7月份得到的结果...&/p&&p&然而时至今日也没有找出所有魔方的最优解法...&/p&&p&-----------------------------------------------------------------&/p&&p&所以显然不是用的纯粹穷举法,而是比较聪明的分类穷举法...&/p&&h2&&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cube20.org/&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God's Number is 20&i class=&icon-external&&&/i&&/a&&/h2&&p&我们是如何求解3阶魔方的全部 43,252,003,274,489,856,000 种状态的呢?&/p&&ul&&li&我们对魔方进行了分类,分成 2,217,093,120类,每一类包含19,508,428,800种状态.&/li&&li&当然我们很聪明的使用群论约化为 55,882,296 种类型.&/li&&li&我们编写了一个牛逼的程序只要 20 秒就能很好的求解出一个类需要的步数.&/li&&li&我们并没有找到每一个类型的完美解法,但是至少所有的解都小于等于20.&/li&&li&我们一共花了35 CPU年求解了所有的55,882,296种类型.&/li&&/ul&&p&我们小学都学过分类讨论思想,当然从小学到高中也不过是2类到3类再到4类的区别而已.&/p&&p&然而数学研究中分类讨论的类数有点爆炸.&/p&&ol&&li&1976 四色猜想,拓扑学分类 1482 种,IBM360 1200个机时.&/li&&li&1983 散在单群,群论分类 26种,人工80年,100多位数学家500多篇论文&/li&&li&1993 费马大定理,模椭圆分类,怀尔斯约10多年.&/li&&li&2010 三阶魔方,群论分类,种, Nehalem 35机年.&/li&&/ol&&p&所以我觉得吧...除非全中国所有人全去学群论...&/p&&p&然后能不能有500万人能学会...每个人再花个几十年解决10多类魔方就行了...&/p&&p&当然如果数学上有突破另算...&/p&
3阶魔方的上帝之数为20是2010年7月份得到的结果...然而时至今日也没有找出所有魔方的最优解法...-----------------------------------------------------------------所以显然不是用的纯粹穷举法,而是比较聪明的分类穷举法...我们是…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完全扩展阶段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