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重宝当十值多少钱二仙岩海拔多少

优美风景-荆楚网
咸丰地震遗址
咸丰大垮岩地震遗址
  大垮岩、小垮岩,壁立千仞,犹如刀削斧劈;向家湾、枞木坪地表2.34平方公里的崩滑体、堆积坝,乱石穿空,蔚为壮观;蛇盘溪、小渗塘堰塞湖虽然已被山洪冲决,但其遗址尚存;汪大海峡谷幽幽,碧水涟涟……历经150年的风雨侵蚀,发生于清朝咸丰年间的咸丰地震,留在如今咸丰县大路坝区境内的地震遗址景观仍历历在目。据《咸丰县志》、《恩施州志》记载:“咸丰六年(1856年)五月八日上午七时至十一时,咸丰县发生6.25级地震,大路坝山崩,梅家寨板桥溪抵蛇盘溪30余里皆成湖,淹没田土房屋甚多,压死居民数百。今小南海、汪大海、小渗塘、杜家塘等水面均为该地震造成。”关于此次地震的震级,后据中科院地质专家考察确认,当时地震震级高达8.5级,地震的破坏力度为11度(最高是12度)。
  大路坝乃鄂渝交界之地,诸多地震遗址除小南海湖泊属重庆黔江外,其他皆属咸丰县。其中,气势最为夺人的,当数大垮岩、小垮岩:原本海拔1500米的绿井山,地震时被削去800米;4500万立方米的崩滑体向西面的向家湾、枞木坪推移2公里,阻塞山谷,形成长1170米、宽569.8米、高67.5米的天然大坝。其崩塌崖面、崩滑体、堆石坝、堰塞湖等多种地震破坏形迹,成为如今研究地震灾害的不可复制的宝贵自然实体。
  山崩地裂的大地震,虽给当时鄂西川东(今鄂西渝东)地带造成了空前的灾难,但却成就了今天的风景。与咸丰县相依的重庆市黔江区,仅依托他们辖区的“小南海地震堰塞湖泊”这一景致,不仅成功申报了“小南海国家级地质公园”,而且还获得国家4A级风景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国家地震遗址保护区等称号,打造起一大旅游产业支柱。而咸丰县辖区内众多的地震、地质资源,却仍处于尘封状态。
  咸丰地震遗址景观保存如此完好,在湖北是唯一的,在全国乃至世界罕见。而且在地震遗址旁的海拔1600米左右的二仙岩山上,发现大量湿地群落;在二仙岩山脚(东、南、西三面)发现古银杏、古红豆杉、古铁坚杉、古黄杉等古老稀有的植物,极具科考、科教及旅游开发价值。咸丰县委、政府于2005年12月正式向上分别申报大路坝地震遗址保护和二仙岩湿地自然保护项目。咸丰县土家族摆手舞(广场舞教学)_土豆_高清视频在线观看咸丰:二仙岩之路--《民族团结》1994年12期
咸丰:二仙岩之路
【摘要】:咸丰:二仙岩之路刘开成在为政府发展地步经济当好参谋的同时,也要注重民委自身建设,壮大自己的经济买力,这是民委工作的又一新课题。在这方面,咸丰民委独辟蹊径,以综台开发二仙台取得了成功的经验。二仙台,海拔1400米,立地广阔肥沃,被誉为"鄂西最大的高山平...
【关键词】:
【分类号】:F127.8【正文快照】:
咸丰:二仙岩之路刘开成在为政府发展地步经济当好参谋的同时,也要注重民委自身建设,壮大自己的经济买力,这是民委工作的又一新课题。在这方面,咸丰民委独辟蹊径,以综台开发二仙台取得了成功的经验。二仙台,海拔1400米,立地广阔肥沃,被誉为"鄂西最大的高山平原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开成;[J];民族团结;1994年12期
胡祥华;[J];政策;1998年10期
胡仕槐;[J];政策;2000年07期
胡祥华;[J];湖北社会科学;2001年10期
杨秀峰;[J];湖北社会科学;1996年03期
胡祥华;[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胡祥华;[J];政策;2000年10期
王坤德;;[J];决策与信息;1998年02期
张更生;;[J];民族大家庭;2010年03期
;[J];清江论坛;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兰江;彭林;;[A];湖北省土地学会成立二十周年论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杨昌艾;[N];中国民族报;2003年
吴运辉;[N];恩施日报;2006年
吴运辉;[N];恩施日报;2006年
姚金阶 见习记者
徐定斌;[N];恩施日报;2010年
翟志清?通讯员
吴运辉;[N];湖北日报;2007年
程华选;[N];恩施日报;2009年
曹征服;[N];恩施日报;2006年
姚金阶?通讯员
张书观;[N];恩施日报;2008年
记者 吴运辉 通讯员 樊明;[N];恩施日报;2007年
程华选;[N];恩施日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咸丰县地震遗址景观全国罕见 极具科考旅游价值—湖北新闻网
中国新闻社湖北分社主办
龙源科技园高新企业之家
·&(14:54)·&(14:50)·&(10:47)·&(10:05)·&(10:00)·&(09:55)·&(09:13)·&(09:06)·&(09:03)·&(08:50)
&&& 现在位置: /
/ 区县市动态
咸丰县地震遗址景观全国罕见 极具科考旅游价值
咸丰大垮岩地震遗址。李小青博导(右一)现场取样。李维君摄
  中新社湖北新闻网10月8日电 (曹征服 李维君 陈万权)10月6日,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李小青一行3人结束对咸丰地质的科考活动。李小青认证:咸丰地震遗址景观湖北惟一,全国乃至世界罕见,极具科考、科教及旅游开发价值。
  10月2日至6日,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李小青(中国地质大学地质工程博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水利工程博士后)、湖北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局水利电力高级工程师曹军、湖北省水利厅技师张斌一行3人深入咸丰开展地质科考。他们跋山涉水,先后实地考查了咸丰县大路坝区境内的大垮岩、小垮岩、向家湾、枞木坪、蛇盘溪、汪大海、掌上界、小渗塘等地的地震遗址景观和活龙坪乡境内的二仙岩高山湿地群落。
  据《咸丰县志》、《恩施州志》记载:“咸丰六年(1856年)五月八日,上午七时至十一时,咸丰县发生6.25级地震,大路坝山崩,梅家寨板桥溪抵蛇盘溪30余里皆成湖,淹没田土房屋甚多,压死居民数百。今小南海、汪大海、小渗塘、杜家塘等水面均为该地震造成。”
  历经150年的风雨浸蚀,咸丰县境内的大垮岩、小垮岩、向家湾、枞木坪、蛇盘溪、汪大海、掌上盖、小渗塘、杜家塘等地的地震遗址景观仍历历在目。其中,大垮岩、小垮岩地震遗址最为壮观:原本海拔1500米的大路坝绿井山,地震后被削去800多米,地震时4500万立方米崩滑体向西面的向家湾、枞木坪推移2公里,以67.5米的落差阻塞山谷,形成长1170米、高67.5米的天然大坝。其崩塌崖面、崩滑体、堆石坝、堰塞湖等多种地震破坏形迹,为地震灾害研究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自然实体。
  李小青认为,咸丰地震遗址景观保存如此完好,在湖北是惟一的,在全国乃至世界罕见。而且在地震遗址旁的海拔1600米的二仙岩山上,发现大量湿地群落;在二仙岩山脚发现古银杏、古红豆杉、古铁坚杉、古黄杉等古老稀有的植物,极具科考、科教及旅游开发价值。
编辑:裴春梅&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湖北分社观点:::::::::
中国新闻社湖北分社版权所有,所刊稿件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中北路117号同成富苑B座12层 邮编:430077
E_mail: .cn}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咸丰三年蟋蟀罐多少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