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外来农民工民工转学

& 1 / 2 页
用户等级:小学三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0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5-9-19 22:38
查看: 5286
因“五证”不全 开学半月南京外来工子弟无学可上09-17 20:18 龙虎网 /查看原文【龙虎网报道】(记者 陶禹歌 )“都开学半个多月了,因为‘五证’不全,我家孩子上不了学……”近日,在南京务工人员刘高(化名)遇到了难题,跑了几个学校都被拒绝了,看到别人家的孩子都有学上,这位47岁徐州汉子十分焦急但又万般无助。“五证”不全 外来工子弟踏不进校门刘高一家三口来南京已有六七年,如今在石门坎一带经营着一家面积不大的大排档。他所说的“五证”指的是户口簿及父母身份证、成长足迹或学籍证明、至少一年的暂住证、独生子女证、以及在南京交满一年的社保打印流水凭条或营业执照等证件。按照南京市的相关规定,外来人员子弟必须要拥有这五项证件,才能在南京本地入学。刘高透露,早在孩子还在上幼儿园大班时,他就已经注意到“五证”的问题并积极准备和办理。但由于自家店面的面积及卫生问题,年前开店的时候申请办营业执照没有批下来,后来就不了了之了。 “早在今年7月4日,我就带着相关的材料去往附近的中山小学、光华东街小学等数所学校进行报名,但这些学校都因我们无法提供齐全的“五证”材料为由,表示不能提供入学名额。”看到自己的孩子面临无法正常入学的问题,刘高说他曾多次前往秦淮区教育局希望能够解决此事,但教育局的相关负责人都以外来人员子弟入学必须“五证”齐全,无法擅自违背这一规定,且周边各学校的名额都已饱和为由,明确表示无法为刘高的孩子解决入学问题。负责人还是建议他尽快回原籍,好让孩子能够正常上学。无亲无故 原籍早已回不去对于回原籍一事,刘高有着说不出的苦衷。他在徐州老家只有几分田地,靠单纯种田根本无法满足正常生活。于是他和妻子多年前就离开老家来到南京打工、开店。而刘高父母早在多年以前也都因病去世,老家也没有任何亲戚朋友可以照看小孩,因而,将孩子送回原籍上学对刘高夫妇而言,是一个完全不可能的选择。“但凡有一点可能,我们都是愿意让小孩回原籍上学的,可是现在我们没有任何条件去选择这条路。”刘高哀叹道。上学无着落 终日发愁吃不上饭如今,离南京各学校开学已有大半个月的时间,刘高的孩子却依然待在家中,无所事事地玩耍游荡。为了孩子的安全,当然也为了不让街坊邻里说闲话,夫妻俩这段时间一直将孩子关在家中。而孩子自己也多次哭喊着央求父母能让自己上学,刘高的心情也极度焦灼和消沉。据刘高透露,因为孩子上学一事,自己这半个月来甚至都没心情做生意,每天也几乎睡不好觉,许多时候甚至连饭都没心思吃。“现在心里感觉就跟刀割一样,不知道孩子怎样才能正常上学。”采访的最后,刘高眼圈微微泛红地跟记者说道。区教育局回应:法规还需遵守 建议回原籍后再转学记者之后又联系了秦淮区教育局小学教育科的叶科长,听说是来了解关于“五证”情况的,叶科长话语中立刻露出几分为难。“我知道这些外来人员的生活都不容易,我也非常同情他们,但这是南京市教育局所制定的成文法规,去年就已经正式实施了,我们也只能按上级要求遵守。”对于制定这样一条规定的初衷,叶科长解释说,一是因为现在南京各学校的入学名额都还十分有限,需要通过一些量化的标准去保证入学名额;二是因为有这五证也意味着外来人员在南京本地也有着较为稳定的生活与收入,能够为孩子提供稳定的生活学习环境,最终还是为了孩子着想。叶科长还透露到,实际上今年有不少像刘高夫妇一样的外来人员子弟家长就“五证”问题来找她沟通过,希望能够人性化处理。“我们也非常希望特殊情况特殊对待,进行人性化处理,但每一个五证不全的家庭几乎都有特殊情况,轻易地进行人性化处理,对所有的人都会不公平。”因而,对于这些“五证”不全的家庭,叶科长也只能进行耐心的解释,建议他们要么去往民办学校报名,要么其先将孩子暂且送回原籍上学,等到五证办理齐全后,再通过正常的转学程序将孩子转到南京的学校。
用户等级:版主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696 小时
元宝:5937
金币:56659
南京幼升小版主
<em id="authorposton16-7-12 11:14
本帖最后由 rainyeah 于
11:46 编辑 咱们工人有力量1 发表于
11:03 我就问你一句,你是中国人吗,你难道不知道,在这个社会中想办个证有多难吗,就算什么都符合,也要受到很多很正常啊,公办中小学教育的经费基本都来源于地税。地税来源是什么?个税(既没营业执照又没办社保,显然也不指望他会交个税了)、以前的营业税(现在营改增了,不过还是会分成,但是没办营业执照也交不了,城建教育附加就更别说了,想交也交不了)、房产税(直接买套60平的房子落户,也不存在外来人口的问题了),还有其他一些税种,但从这人从事的行业来看关系不大,略过不提了。既然一户外来人口对于地方教育没有做出任何支持,却想享受这里的教育资源,同意了,那是善举,不同意,也天经地义。有任何问题吗?至于办证困难,说实话,在南京已经不算难了。各种条件列得清清楚楚,满足了必须得办,办得不开心还可以投诉。他自己也说得很清楚,办不了营业执照是因为“店面的面积及卫生问题”,这对于一家搞餐饮的排挡来说已经是很严重的问题了,让人怎么同情他?你可以问问在他家吃过东西的客人,看了这新闻是什么感受。我就问你一句:你没在那吃过所以无所谓是吧?
用户等级:版主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696 小时
元宝:5937
金币:56659
南京幼升小版主
<em id="authorposton15-9-19 23:19
虽然很令人同情,但是我真的很想说一句:现在着急的父母,你们早干嘛去了。开了一家没有营业执照的排挡咱就不说了,就算营业执照办不下来,找家人力资源公司挂个社保总可以吧?现在拖成这个样子,孩子多少会受到耽误,而且他们找到媒体看样子也并不是想咨询解决自身问题的出路,而是想通过媒体对教育部门施压。反正最后可怜的还是孩子。
用户等级:大学一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354 小时
元宝:1241
金币:6247
<em id="authorposton15-9-20 09:19
两个字,活该!早干嘛了,博同情?政策又不是今天才有的。
用户等级:大学一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354 小时
元宝:1241
金币:6247
<em id="authorposton15-9-21 09:04
小肥虾 发表于
09:52不知道所谓的法规跟法律比,哪个为大?违法的是父母,挣了南京的钱,不在南京缴税,算小帐的结果。如果在生病,又要喊没钱看病病了,社保医保都在那,自己不交钱,怨谁?
用户等级:幼儿园中班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0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6-7-12 11:03
rainyeah 发表于
23:19虽然很令人同情,但是我真的很想说一句:现在着急的父母,你们早干嘛去了。开了一家没有营业执照的排挡咱我就问你一句,你是中国人吗,你难道不知道,在这个社会中想办个证有多难吗,就算什么都符合,也要受到很多难处,花了钱,又费神又费时,最后也不一定能办成,所谓的五证齐全在我看来就是政府设置的一道高高的门槛,就是不想让外来工子弟上学,只有极少数能办齐五证的,国家不让外来工子弟上学也不直说,就画了一张大饼,让我们在这看最后才发现,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用户等级:幼儿园大班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0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6-7-17 17:47
两个字,活该!早干嘛了,博同情?政策又不是今天才有的。
用户等级:小学六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65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6-7-17 23:20
咱们工人有力量1 发表于
11:03我就问你一句,你是中国人吗,你难道不知道,在这个社会中想办个证有多难吗,就算什么都符合,也要受到很多办个营业执照有多困难?搞餐饮面积和卫生不过关还有理由了?退一万步,自己不能找个劳务派遣公司代理缴纳社保么?权利要享受,义务不想遵守,哪有这么好事?
用户等级:小学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08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6-7-18 13:27
政策不是现在才公布的,既然为了孩子着想就该早做准备。现在才找政府、找媒体,早干嘛去了?
用户等级:初中三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272 小时
金币:1750
<em id="authorposton15-9-20 09:52
不知道所谓的法规跟法律比,哪个为大?
用户等级:初中一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491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5-9-20 18:49
同情但做家长的能这样,也是够了
用户等级:版主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696 小时
元宝:5937
金币:56659
南京幼升小版主
<em id="authorposton15-9-20 19:38
小肥虾 发表于
09:52不知道所谓的法规跟法律比,哪个为大?这个没违法吧,这孩子本来就该在户口所在地上学。现在是这对父母不愿意,严格说来现在已经开学了,违反义务教育法的是这对父母
用户等级:小学五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0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5-9-21 07:08
父母早知道政策还不准备好证件啊?还有南京也有许多民办学校不要证件。让孩子在家中是父母的不对
用户等级:初中三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 小时
金币:1597
<em id="authorposton16-7-18 13:30
像这种证不全的,民办还能收啊?
用户等级:高中一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24 小时
元宝:1558
金币:2165
<em id="authorposton16-7-18 13:41
樱桃子吃丸子 发表于
13:30 像这种证不全的,民办还能收啊?能,问题是要能考上 ,考不上的话找关系砸钱
扫码报名,现场领取升学系列手册
Powered by南京市民工子弟入学、转学问题再解读
 网站导航:
 ? ? ? ? ?
南京市民工子弟入学、转学问题再解读
&&&&日前,南京市各区教育局相关工作人员就民工子弟入学、转学事宜作了相关解答。
&&&&“留守孩”可来南京
&&&&泗阳来宁打工多年的张某、王琴等人询问:孩子一直在家乡读书,现在外来工子女可不交择校费上公办学校,便想把孩子转到南京来读书,不知是否可以,需要哪些手续?
&&&&解答:因为父母在外打工,留守在家的孩子教育状况也令人担心。正是基于类似原因的考虑,南京的公办学校向民工子弟敞开。张某、王琴家的小孩完全可以来到父母身边,家长只需备齐暂住证、就业证明、计划生育证明、户口簿以及孩子原校开具的借读证明,即可到就业地所在区的教育局申请,孩子便可进入指定地公办学校就读。
&&&&子弟学校学生暂不动
&&&&暂住南京南苑的刘桂莲:她和丈夫在宁打工已10多年,孩子也一直带在身边,他在南京读完了幼儿园后,现在在民工子弟学校读三年级,不知能否转校?
&&&&解答:这是一个“遗留”问题,时下所提的公办校向民工子弟开放,针对的人群是指从现在起新来的民工子弟。之所以暂不考虑民工子弟学校现有的学生,除了稳定方面的考虑外,现有公办学校的容量有限也是一方面的原因,但随着各项经费的到位,这一问题最终将会解决。
&&&&已交的赞助费不退
&&&&徐州籍郑女士问:孩子去年上了一所公办中学,但交了三年的赞助费1万多元,现在有不要赞助费的学校上,不知可否转学,并退还后两年的赞助费?
&&&&解答:转校可以,但是没有必要,因为已交赞助费不会退了。
&&&&郊区子弟在原地入学
&&&&南京栖霞区八卦洲的多位家长反映:他们的子女一直带在身边,为上学伤透了脑筋,现在外来民工可以上免费公办学校,可他们的子女却不行,原因是户口属南京市,若要到市内的任何一所学校读书,都被视为“择校”,要交高额赞助费,不知道这是为什么?
&&&&解答:我们也注意到,南京城郊也有不少家长到市中心打工,他们也希望能将孩子带到市中心上学,这是一个“新问题”,目前尚无相关政策。但另一方面,这一问题和民工子弟上学问题的重要性不可同日而语,郊区也有不少好学校,家长没有必要非得要将孩子带到市中心。(李定强 谷岳飞)
新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新华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新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新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新华网管理协调部 电话:010--南京外来工子女入学门槛该降了
城里出生的孩子为何只能回农村上学
&&外来工子女入学门槛该降了&&
昨天,在南京打工15年的陈彩云,辞去南京一家保洁公司的工作,带着7岁的女儿坐上了返乡的大巴。
&老家基本没什么人了,女儿回去生活也不习惯,但在南京上不了学,只能回去。&陈彩云老家在宿迁,15年前和丈夫一起来宁打工。女儿明月出生在南京,并在南京上了三年幼儿园。7月10日-11日是南京外来人员给随迁子女报名登记的日子,陈彩云到暂住地附近的雨花台区西善桥小学给女儿报名,学校说女儿不符合入学条件。不甘心的陈彩云又到周边的岱山实验小学、铁心桥小学报名,同样被拒。为了给女儿找所学校,陈彩云向打工单位请了半个月假,向各个学校、雨花台区教育局、南京市教育局求助,但没有结果。无奈之下,陈彩云找到本报求助。
记者和陈彩云一起来到南京市雨花台区教育局,该局普教科的夏老师说,南京外来人口众多,南京的小学满足不了所有外来工子女的入学需求,因此南京市教育局规定,南京市小学首先要满足本市户籍学龄儿童入学,外来工随迁子女在南京入学需要满足五证齐全的要求,即户口簿及父母(法定监护人)身份证、监护人相对稳定工作证明、暂住证或居住证、计生证明及随迁子女预防接种证。陈彩云虽然在南京待了15年,女儿也是在南京出生的,但是因为陈彩云和丈夫没有在南京缴纳社会保险,无法提供相对稳定的工作证明,所以不符合条件。
&为了让更多外来工孩子入学,我们在市教育局的政策基础上,推出5+3政策,即在雨花台区暂住满5年以上,且子女在该区公办幼儿园读满3年的,也可以在有空余学额的情况下接收。&夏老师说,她也是孩子的妈妈,理解这些家长的迫切心情,但现在区里各小学的名额都已经满了,他们也没有办法。据了解,南京市其他区县也对外来工子女入学提出居住年限要求。
&我们以前在建邺区住的,两年前租屋拆迁才搬到雨花台区。&陈彩云懊恼地说,&早知道这样,打死我也不会换区租房子的。&
对于目前五证不全的外来工随迁子女在宁入学的现实困难,南京市教育局规划处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表示:&南京对外来工随迁子女入学有优惠政策,一些教育资源相对落后的城市和农村的家长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举家迁往南京,使得原先根据南京市户籍人口配建的学校资源出现缺口,也导致现在部分不符合入学要求的外来工随迁子女入学困难。&这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些孩子只能等待各区符合条件的外来工随迁子女全部报名登记完成后,若有剩余名额,可以视情况安排入学。他建议,为了确保这些学龄孩子9月份有学可上,不符合五证要求的外来工子女务必先在户籍所在地完成小学报名登记,再在南京登记。当然,如果家长能按照南京教育部门要求办齐相关材料,其子女肯定能在南京上学。
在城市出生,在城市上幼儿园,但因为满足不了城市的入学需求,很多外来工孩子和明月一样,可能不得不重回老家。25日早上,南京下着瓢泼大雨,在雨花台区政府门口,记者遇到了二十几位前去求助的家长。陈彩云说,天气好的时候,求助家长更多。
和陈彩云一样,很多家长都卡在了没有在城市缴纳社保上面。李云飞是河南人,当天也到雨花台区教育局求助,&我和老公都在老家农村交的社保,想着就不在南京重复交了,谁知道小孩上学要用呢!&
目前在我省稳定就业的农民工超过1100万人,平均年龄34.6岁,其中30岁以下的农民工占到总人数的45.1%。可以说,有近一半的农民工可能面临子女入学问题。为此,省内农民工最为集中的苏州,政府在去年专门出台政策,明确公共财政扶持民办农民工子弟学校建设,激励其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目前苏州有114所外来工子弟学校,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工子女的入学问题。
上世纪90年代和本世纪初,南京城郊结合部的外来工子弟小学也曾遍地开花。但自2003年该市出台外来工子女同享公办学校教育资源后,南京逐步关停办学不规范的民办外来工子弟学校,目前仅剩栖霞区宁燕外来工子弟学校一家对外招生。但由于公办学校的容纳能力有限,加上部分农民工就业和居住的流动性太大,南京不得不出台&五证&要求,这就将很大一部分外来工子女挡在了城市学校的大门之外。
城市在享用农民工的劳动与贡献时,如何让他们同享城市公共资源,考验着管理者的智慧。本月初,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为农民工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各地今后要将农民工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纳入输入地教育现代化建设和财政保障范围,推动农民工随迁子女就近在公办学校接受义务教育;同时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保障未能在公办学校入学的随迁子女在普惠性民办学校接受义务教育。记者了解到,目前省内一些农民工集中的城市也在积极谋划如何吸纳更多外来工子女在公办学校入学。
衷心希望,不久的将来,陈彩云们的苦涩不再有。
关于的新闻
最近,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所专家通过地壳岩石分析发现,当时大气中的含氧量并没有显著增加,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或有别的诱因。查看: 98342|回复: 6
请问教育局:外来民工子女如何在市区上小学?
该用户从未签到主题帖子积分
中士LV.4, 积分 270,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0 积分
中士LV.4, 积分 270,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0 积分
有个亲戚计划来宿迁做生意或打工,子女也想带过来,两个孩子正在上小学,请问如何办理入学手续?谢谢!
该用户从未签到主题帖子积分
本帖最后由 教育局 于
14:59 编辑
& && & 尊敬的网友您好,感谢您对宿迁教育的关注与支持!
& &&&《江苏省义务教育学籍管理规定》第六条规定:流动人口的适龄子女在居住地接受教育的,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持本人及适龄儿童、少年相应的身份证明、就业或者居住证明,向居住地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提出就读申请。居住地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以公办学校为主,统筹安排流动儿童、少年入学。
& && &请您对照规定,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持本人及适龄儿童、少年相应的身份证明、就业或者居住证明)到现居住地所在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基础教育科进行咨询、报名登记,由县(区)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学区内学位情况统筹安排相对就近的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入学,确保适龄儿童受教育的权利。
& && &按照《江苏省义务教育学籍管理规定》办理转学时,您可以持相应的证明材料向转入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提出转学申请,经审核同意后,再到转出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办理转出手续。按照教育部要求,跨省转学的学生除了上述相关证明材料,还须提供原学籍所在学校的学籍卡。
& && &如有疑问,可直接咨询所在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基础教育科。
& &&&沭阳县教育局基础教育科:3。
& &&&泗阳县教育局基础教育科:7。
& &&&泗洪县教育局基础教育科:0.
& &&&宿豫区教育局基础教育科:1。
& &&&宿城区教育局基础教育科:3。
& &&&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政法和社会管理办公室:1。
& &&&市湖滨新区社会事业局:6。
& &&&市洋河新区社会事业局:6。
& &&&再次感谢您对宿迁教育的理解与支持! 联系电话。
该用户从未签到主题帖子积分
上士LV.5, 积分 721, 距离下一级还需 79 积分
上士LV.5, 积分 721, 距离下一级还需 79 积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主题帖子积分
中士LV.4, 积分 270,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0 积分
中士LV.4, 积分 270,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0 积分
怎么没有人关注了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09:07签到天数: 72 天[LV.6]常住居民II主题帖子积分
上尉LV.8, 积分 4273, 距离下一级还需 727 积分
上尉LV.8, 积分 4273, 距离下一级还需 727 积分
没什么原因,顶!d=====( ̄▽ ̄*)b一下帖子!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09:07签到天数: 72 天[LV.6]常住居民II主题帖子积分
上尉LV.8, 积分 4273, 距离下一级还需 727 积分
上尉LV.8, 积分 4273, 距离下一级还需 727 积分
尊敬的网友您好,感谢您对宿迁教育的关注与支持!
& &&&《江苏省义务教育学籍管理规定》第六条规定 ...
回复得挺及时,全面,点赞!
该用户从未签到主题帖子积分
中士LV.4, 积分 270,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0 积分
中士LV.4, 积分 270,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0 积分
谢谢贵局的热心回复!
鼎鼎有民版权为宿迁市委宣传部所有民工荒使南京外来子弟工学校生源减少
民工荒使南京外来子弟工学校生源减少
浏览:57 南京市
摘要:眼下南京一些企业闹民工荒,这也对民工子弟学校的生源造成了一定影响。昨天是南京中小学开学报到的日子,记者调查发现,有的学校生源减少了1/3,生源流失比往年严重。
眼下南京一些企业闹民工荒,这也对民工子弟学校的生源造成了一定影响。昨天是南京中小学开学报到的日子,记者调查发现,有的学校生源减少了1/3,生源流失比往年严重。&
一所学校一个班外来工子弟未报到
&是来报到的吗?快,快进来!&昨天上午9点左右,位于南京河西双闸的行知外来工子弟学校,只有三三两两的学生在家长陪同下前来报到。&今年流失的学生看来又有不少了,到目前为止来报到的学生不多,下一步学校怎么开办真让人闹心。&在该校大门口,一位迎接学生报到的老师唉声叹气。
学校教导处主任周大年谈起学生流失的情况时说,上学期的时候在校学生150多人,共有4个班,可从昨天报到及他们摸底的情况看,新学期学生流失将达1/3。&其实这一情况早在去年就已凸显出来,去年学校共有8个班,新学期开学一下子锐减成了4个班,几乎流失了一半生源,今年具体流失人数要过了正月十五才能统计。&周大年说。&
在南京板桥附近,一所名叫希望的外来工子弟学校也遭遇了生源流失的情况。昨天该校只有几名学生前来报到,在大门口迎接学生报到的老师,不愿透露他们有多少外来工子弟没有来,只说有一个班的外来工子弟未来报到,如果学生再减少,他们就不再办下去了。
不仅外来工子弟学校学生流失严重,一些公办指定招收外来工子弟学校的情况也很不乐观。位于兴隆大街的南京市四松庵小学由于地处城中村一带,原来附近居住着不少来自河南、安徽等地的外来务工人员。据该校费校长介绍,他们学校90%以上的学生为外来工子弟。而昨天,该校260多名学生中,至少有20多名外来工子弟未来报到。
外来工子弟流失和民工荒有关
为什么外来工子弟学校今年流失的学生比往年要多,大多学校校长认为,和民工荒有一定关系。他们分析,民工在南京打工一个月挣1000元至2000元,除了房租、生活费和孩子上学外,所剩不多。而现在在老家工作,每月收入和南京也差太多,甚至在农村租地种菜种粮等,收入比南京还要高。在农村上学不花钱,这样大批民工不到城里来务工了,自然孩子就不会来南京了。还有,有的家长去年在南京打工,今年春节回老家去,一了解其他地方打工比在南京挣钱多、环境好,今年就不来南京而选择到别处,这样一来他们的孩子也不会来南京了。&
位于河西一家外来工子弟学校的校长陈年生说,很多在南京打工的家长,他们不来了,连孩子的学籍也不转了,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
民工学生家长:将向低收费学校转学
昨天,记者在一些外来工子弟学校采访发现了民工子弟学校生源流失的另一个原因,有的学校收费高,让这些本靠打工生活的学生家长压力大,他们只好将学生向低收费学校转学。
来自河南的丁女士与丈夫都在南京打工,7岁多的儿子早已到了上学的年龄。丁女士说,他们将儿子送到四松庵小学,学校要他们按两年交1600元的赞助费,实在一下子交不起,学校又让每年交800元。&我们都是在南京打工的,一个月挣不了几个钱,扣除一家人房租以及生活费,所剩无几。我们长期暂住在兴隆大街一带,这笔费用学校就不应该收。&丁女士说,南京市、建邺区早就规定了不该收取赞助费,不知四松庵小学为什么要收。丁女士所反映的情况不是个例,该校很多民工学生家长对此有意见。对此,该校费校长解释说,这笔钱他们是按规定收的,有些家长没有固定居住场所,属于择校,他们才收这笔钱的。
民工学生家长们认为,现在孩子小放在老家上学不放心,等孩子稍大了就送回老家去上学,至少这笔费用不需再交了,即使考上重点中学,还是要花几万块。在家乡让孩子回去读能安排上个好学校,花钱远少于南京,因此他们大了就回老家读书,或将孩子向低收费学校转学。
关键词:    
站内网友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观点,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注:*号部分属于必填内容请仔细填写
请输入内容
评论超过300字
看不清,点击换一张
请输入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的验证码
2016成都小升初招生政策、报名时间、对口中学、艺体特长生的录取、重点民办中学的小升
2016杭州小升初预热,本篇笔者带来杭州小升初,涵盖杭州各城区入学政策、招考资讯、择
新闻关注榜
南京市资讯
南京市学校得分排名
南京市学校评论数排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外来民工子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