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推翻了牛顿是谁?

有问题 @ 爱问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牛顿和爱因斯坦相比谁更伟大一些?牛顿和爱因斯坦谁更聪明一些?
您现在的位置:&>&
14:13:29 来源:
  人们常常会为了一些学术上的问题而争论不休,而其中很多人都是某些科学家的崇拜者,其中最出名的几个科学家当中,包括爱因斯坦和牛顿,这两名同样拥有较高评价的科学家,经常被人
  人们常常会为了一些学术上的问题而争论不休,而其中很多人都是某些科学家的崇拜者,其中最出名的几个科学家当中,包括爱因斯坦和牛顿,这两名同样拥有较高评价的科学家,经常被人拿来比较。而他们各自研究出来的学说也受到了很多人的推广。
  牛顿和爱因斯坦相比谁更伟大一些?
  爱因斯坦出现后,学术界的人认为他很伟大。至于和牛顿比较嘛,因为爱因斯坦的理论适用范围更广,不仅包容了牛顿理论,还能延伸的更广的天地,而且理论形式比牛顿理论更加优美,更加迷人。所以物理学界的很多人认为爱因斯坦更伟大一些。不过一般民众对相对论的了解很少,即使知道了钟慢尺缩,也只是觉得好奇和困惑,而牛顿定律在中学就普及了,因此一般人并不容易了解到爱因斯坦的伟大之处。
  爱因斯坦其实和牛顿一样,都同时是数学家和物理学家,但是爱因斯坦在数学上的贡献可能比不上牛顿,甚至可以说,爱因斯坦在大学毕业的时候,数学较同时代人来说,并不算好。不过这是因为科学发展越来越快,个体精力毕竟有限。爱因斯坦14岁就把微积分学完了,但是在爱因斯坦时代,微积分已经是很一般的知识了,而在牛顿时代,微积分就是最顶级的数学。所以,随着时间推移,科学知识体系的庞大,越来越难出现牛顿,亚里士多德这种通晓很多领域的人,并非是后人不够聪明,只是体系太过庞大了。
  而在这么庞大的体系中,爱因斯坦所做的还是让人惊叹。牛顿在物理学上的贡献主要是运动学,动力学,引力学理论,光学这几个方面,数学上是微积分。爱因斯坦的贡献在物理上有:狭义相对论(电磁学),广义相对论(引力理论),光电效应(量子理论),波色&爱因斯坦凝聚(凝聚态物理),分子运动论,统一场论等等,数学方面的贡献就是黎曼几何的应用。可以看出,爱因斯坦在数学上并没有做出如牛顿那样革新的东西,毕竟20世纪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已经更加专攻自己的领域,但是在物理学领域,爱因斯坦的贡献是如此巨大,揭开了一个新的篇章。
  1905年,爱因斯发表了5篇论文:它们分别是:
  (1) 分子大小的新测定
  (2) 热的分子运动论所要求的静止液体中悬浮小粒子的运动
  (3) 论动体的电动力学
转载请带上本文地址:http://www.gaochengnews.net/qiwen/18495.html本文来自&&&1&&&&
相关热词搜索:“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是牛顿侮辱人之语
[摘要]“如果我看得更远一点的话,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是读者耳熟能详的牛顿名言,常常被用来表示谦虚,但实际上,这句话并不是什么谦辞,而有侮辱人之嫌。光学之争牛顿称站在“巨人”胡克肩上牛顿,一位家喻户晓的科学家,每个中国孩子都知道他与苹果树的故事,写作文也时常引用他的名言:“如果我看得更远一点的话,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以此表示要谦虚谨慎。不过,牛顿说这句话是有特定的背景和语境的,这源于他与“英国的达·芬奇”胡克(罗伯特·胡克,以胡克定律闻名)的学术争端。相比于“全才”牛顿,“英国的达·芬奇”胡克就不那么知名了,不出名的原因正是因为他得罪了牛顿,致使其在学术上被人遗忘两百余年,直到20世纪才被承认学术地位。其实,胡克本是牛顿的前辈,早在牛顿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十年前,胡克就是皇家学会实验主管,然而,两人在皇家学会的初次交集便不欢而散。1672年初,牛顿被选为皇家学会会员,获此消息牛顿十分兴奋,于是写了一封长信,信中提到他发现“一种光学理论”,证明白光是由不同颜色的光混合而成,并且光是由粒子构成的。牛顿这一发现受到皇家学会多数人欢迎,但却引得胡克不快。胡克认为光是一种波,胡克在阅读报告中写道:“自我所从事的实验和观测,甚至从他的实验中,我完全可以证明光是一种脉冲。”随后,二人的争论日趋激烈,最终牛顿恼羞成怒,写信给皇家学会秘书,要求退出皇家学会,尽管经过挽留,牛顿留在了皇家学会,但二人也就此结下了“梁子”。1675年,牛顿又发表了一篇光学论文,这招到胡克更猛烈的抨击,胡克认为牛顿文章中的大部分内容来自其《显微术》(又译《显微图谱》)一书,有人写信将胡克这一说法透露给牛顿,牛顿在回信中说:“我要求胡克先生向我指出,到底哪些地方是如他所暗示的,取自他的巨著《显微术》。”后来,胡克绕过皇家学会,同牛顿直接通信,二人进行了一番看似彬彬有礼实则互相讥讽的通信。1676年1月,胡克在给牛顿的信中写道:“我确认你在这方面所下的功夫比我深得多,也确信无法找到比你更适合、更能干的人来研究这些题材……如果我从事的职务允许的话,这都是我自己想完成的事,尽管我很清楚这只需要具有比你稍微低一些的才能就可以。”日,牛顿回信胡克,信中写道:“笛卡尔(的光学研究)踏出了很好的一步,而你则推进了许多方面的发展……如果我看得更远一点的话,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牛顿这番话看似谦恭,是在恭维胡克,实则不然,胡克本人身材不高,而且有驼背的毛病,牛顿这句话自然有侮辱之嫌。万有引力之争后牛顿“封杀”胡克光学之争后,牛顿和胡克其实形成了难以化解的矛盾,其后,在引力的平方反比定律发现权上,二人再次爆发冲突。1674年,胡克发表《试证地球的运动》,文中总结了行星运动的理论:一切天体都受到引力的作用;如果天体不受引力作用,将保持直线运动;天体离引力中心越近,受到的引力越大。这其实是万有引力的定性描述,后来胡克进一步发现了引力的平方反比定律,并在1679年给牛顿的一封信中提到这点。1686年,在哈雷的鼓励下,牛顿将专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交给皇家学会审议,在这次会议上,胡克提出引力反比定律是自己告诉牛顿的,牛顿应该在专著的前言指出自己的贡献。牛顿并未参加这次会议,事后也未接受胡克的要求,在他看来,自己1666年就发现了引力的平方反比定律,并且写信告诉了他人,因此自己是这一定律的发现者。1687年,《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牛顿由此确立了自己做为科学界第一人的地位,与胡克之间的地位发生明显变化。这次争论之后,牛顿与胡克之间的裂隙越来越大,胡克在日的日记中抱怨牛顿“没良心”,讽刺牛顿引用自己的学术研究成果却不注明,后来还写了一篇备忘录叙述他与牛顿的争执“真相”,然而胡克的抱怨并未受到人们关注,他的余生也在这件事的阴影中度过。日,胡克病逝于伦敦,此后不久,牛顿当选皇家学会会长,并给学会选了一个新地址。1710年,学会完成搬迁,这一过程中,胡克的许多收藏和仪器,包括他的画像都丢失了,随着这些一同消失的还有胡克本人,在此后的两百余年间,胡克被“封杀”了。结语:牛顿在学术上的贡献自不待言,他与胡克之间的争论也是科学史上的公案,牛顿凭借自己的地位,险些将胡克封杀,若非20世纪人们对胡克的重新“发现”,人们也许就只记得“站在巨人肩上”这一“谦辞”了。本文系腾讯文化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每日微信 | 如果爱打牌的胡适也有朋友圈
新文化运动领袖胡适一度痴迷打牌你信么?不信就一起围观胡适的“朋友圈”吧。
←扫我订阅腾讯文化,每天至少一篇品味文章,让你的生活更充实
[责任编辑:sophiawang]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谁是正宗的“牛顿苹果树”
 来源:文摘报 
编译谁都知道这样一个传说:当年牛顿看见苹果从树枝上掉下来,第一个联想到为什么物体会往下掉,于是终于创立了万有引力定律。现代科学史学家一致认为,这仅仅是一种传闻。不过,牛顿在林肯郡的庄园确实有一个古老的苹果园,牛顿经常喜欢坐在里面休息。就像当年希腊有7个城市都为自己是荷马的故乡而争论不休那样,现在世界上也有几家园林自豪地向人们介绍,自己的苹果树都是由当年牛顿观察过的那棵树嫁接培育而成。一组英国遗传学家介入了此事。他们决定采用“遗传指纹”鉴别法,将参与竞争的各棵树的DNA基因组的排列序列与“原始树”相对照。这种方法虽说不能明确无误地直接找出该树的“后代”,但可以在参与竞争的果树中排除与正宗“牛顿苹果树”毫无关系的对手。然而情况的复杂性在于,那棵“牛顿苹果树”已于1820年,即这位科学家死后将近一个世纪被砍伐了。鉴于这种情况,约克大学物理学家理查德·基辛格来到牛顿庄园。他随身带来一幅1820年该庄园的写生画,上面就有这株被砍伐的果树树桩。凭着这幅图画,他终于找到了这棵树桩。专家们将这棵树的DNA标本与5株参与竞争的果树对照。结果显示,英国剑桥大学内的两株树最有可能是正宗“牛顿苹果树”的后代,而美国马萨诸塞理工学院的几棵树则与此无缘。
  中央党校党建部副教授 吕品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党组书记 杨焕宁
  法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抓手,是形成制度自信的要义。2016年是推进中国法治建设的重要节点,也必将成为全面建成法治中国的新起点。  要高度重视传统制造业、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三者之间的 “稳中求进”发展关系。
光明网版权所有牛顿pk爱因斯坦谁是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教育视频-搜狐视频
牛顿pk爱因斯坦谁是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
<span class="c-black" data-rss-fanscount=" 人订阅
视频介绍:
牛顿pk爱因斯坦谁是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
推荐出品人
教育热播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牛顿智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