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人经常玩的4~5人扑克牌的玩法用闽南话翻译普通话软件叫(五脚摔)的普通话叫什么

  闽南话是闽台两地最广泛使用的地方语言,作为全世界最有代表性的60种语言之一,它曾被录制在美国1977年发射的“旅行者”宇宙飞船的铜质唱片上,带入太空。然而,这个口耳相传2000余年的语言在当今社会却遭遇困境,熟操者日渐稀少。这几年来,随着台湾乡土意识的觉醒,特别是大陆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成立,闽南话在两岸又重新流行起来——  
海沧的幼儿园有“闽南小吃一条街”,让孩子们在模仿中学习闽南话。(资料图片)
志愿者在教小朋友闽南话。(资料图片)
太空都能听到的闽南话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日前,在厦门文化艺术中心举行的“闽南语歌·诗·古诗吟唱会”上,台湾安平文教基金会董事长蔡金安用闽南话吟诵起李白的《将进酒》,韵律和谐,平仄相合。“是不是听出了点儿唐朝古音的味道?”从台上下来,蔡金安依然余兴未了。
  蔡金安告诉记者,闽南话作为闽南地区、台湾等地的母语,有着2000余年历史,闽南话中保留了大量的古汉语词汇和发音。据学者考证,自汉魏开始,部分中原人为了避难,逃到闽南一带定居,北方汉语也在当地推广开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原地区的语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闽南地带一直保持着相对封闭的状态,北方汉语的语音词语与闽地少数民族语言相融合,从而形成了现在的闽南话,并保留了自古传承下来的特色发音。正因为闽南话接近中原古音,所以用它来念唐诗就比用普通话来得押韵。
  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在谈起福建方言时曾经写道:“闽语的形态是很古老的,老得有时候你会觉得福建人说话简直就是在说古汉语:你叫汝,他叫伊,吃叫食,走叫行……当两个福建人相互询问‘食糜未’(喝过粥没有)或‘有伫无’(在不在家)时,你会不会觉得自己进了时间隧道?”
  此外,从唐代开始,就陆续有闽南人漂洋过海移民南洋群岛。他们不仅带去了闽南的地方特产,也带去了闽南的方言、文化,对当地语言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如马来语中tauke(头家:老板)、misua(面线)等都是源自闽南话。当然,闽南地区以外,闽南话影响最为深远的,还是闽南移民最集中的台湾。
为啥要到闽南推广闽南话
  “可是,说起来也挺好笑,我居然跑到闽南来班门弄斧,推广闽南话。”蔡金安告诉记者,随着普通话的普及,闽南话逐渐式微。十年前,蔡金安来到厦门,却发现乡音难觅。这是一个外来人口超过一半的开放型城市,大家普遍的交流方式就是普通话。很多当地父母为让孩子融入大环境,也都刻意不说方言。
  在台湾,闽南话其实也曾经历过类似的尴尬。1949年,国民党退踞台湾后,普通话的使用率大幅提升,闽南话逐渐没落。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期,随着台湾政治解禁,原本校园内禁讲方言的规定也随之解除,闽南话才走上复兴之路。
  蔡金安介绍,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闽南话不仅成为广泛使用的口语,台湾还打造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闽南歌,这些鼻音浓重唱腔凄美的歌曲今天是华语歌曲最重要的分支之一。以剑侠为题材的木偶布袋戏,配以闽南话台词,深受小朋友喜爱。这些都让台湾人真真切切感受到了闽南文化和闽南话的魅力。
  而在大陆,随着2007年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成立,蔡金安明显感觉到闽南话在闽南地区流行起来。2008年,由蔡金安牵线搭桥,首届由两岸合办的厦门市闽南文化夏令营开营,来自海峡两岸的闽南文化专家轮番上阵授课。除了教闽南话,同时还讲授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闽南语歌曲的创作、台湾闽南话文学、闽南话古诗吟唱、闽南民俗等等。夏令营至今已成功举办了7届,有5000多人次参加了培训,营员主要是中小学老师。
  与此同时,广播、电视里的闽南话节目也渐渐多了起来,厦门大学教授周长楫在厦门卫视的《趣味闽南话》节目已经开讲了1500多期,介绍有关闽南话的俗语、典故、戏曲等。同时,厦漳泉各地举办的闽南语歌手大赛、闽南戏曲节目、闽南童谣比赛等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
把“种子”埋进校园里
  “现在民间说闽南话的氛围不是很浓厚,所以闽南话的教育、传承就必须通过学校来弥补。”周长楫告诉记者,经过几年的推广努力,闽南话进校园已经成为闽南地区的常态。“我们计划让孩子从幼儿园到初中的这10年学习中,能掌握约5000条闽南话的常用词,800到1000个常用的句型句子,还要懂得闽南文化的一些知识。”
  2009年,由周长楫主持编纂的第一本专门针对儿童的《闽南方言与文化》教材正式出版发行。教材共五册,分别供给幼儿园、小学和初中的孩子学习。周长楫介绍,这套书最大的特点是切入孩子兴趣,针对中低年级和幼儿园的小朋友,以童谣、故事和童玩为载体,由浅至深地教授闽南话日常用语。针对小学高年级和初中生,教材还选取了60多首古诗,教学生用闽南话朗诵。同时,孩子们在课程里还可以学到闽南民间曲艺、风俗、宗教、艺术、文学、建筑、名胜古迹等内容。
  厦门思明实验小学校长王铄是江西人,他称自己是“新闽南人”。因为爱听歌仔戏,热爱闽南文化,他不但自己学会了闽南话,还一直在校园大力推广。王铄告诉记者,现在学校每个年级每周都保证一节闽南话课程,连课间的跳绳歌也是用闽南话来唱,教学楼的每一级楼梯都标有一句闽南方言,孩子们在嬉笑中自然而然地学会了闽南话。
  此外,通过闽南话的学习,孩子们还能了解到许多闽南的节气、习俗等知识。比如“无吃五月粽,破袄毋敢放。”“清明谷雨,寒死虎母。”……简短的闽南童谣还蕴含了许多为人处事的道理。比如闽南话说:“吃果子拜树头。”讲的就是人不能忘本,要懂得感恩。童谣《草蜢弄鸡公》则是告诉人们不要做自不量力的事。
  “为什么要推广闽南话?因为它不只是阿公阿嬷的话,更是闽南文化最重要的载体。闽南话不会讲了,也就失掉了闽南文化的根基。而新闽南人如果也学会讲闽南话,不就能更好地了解闽南文化了么?”王铄说。(陈梦婕)
  文化名片
  自汉魏开始,历经南北朝、唐宋等时期,北方汉人因各种原因不断迁徙到南方地区,其中有一部分进入闽南地区。他们把北方各时期汉语的语音词语与闽地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化进行融合,逐渐形成和发展成一个以汉语为主体的闽南地域方言,这就是闽南话。
  早期的闽南话以泉州话为代表,后漳州话、厦门话也得到发展。闽南话还随着移民的脚步被带到台湾以及东南亚等地。
  □专家点评
  周长楫(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闽南话研究专家)
  由于多种原因,闽南话及其文化一度濒临危机。随着2007年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成立,闽南各地在保护闽南文化生态工作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令人鼓舞。特别是最近厦门市公布《厦门市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办法》,明确指出推行闽南话及其文化进校园,必须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组织和动员社会各种力量,共同营造闽南话及闽南文化的社会氛围。期待海峡两岸加强交流合作,共同努力,以多种形式推进闽南文化生态的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
最难懂难学的方言该怎么学?
  每日坚持工作10个小时,上山下乡搜集整理闽南话,并出版有关闽南话的专著、教材等——这就是年逾古稀之年的厦门大学教授周长楫的退休生活。由于闽南话长期靠口耳相传,而会说会听的人越来越少,抢救闽南话、传承闽南文化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作为“中国十大最难懂方言”榜上排名第五的闽南话,究竟该怎么学,记者就此采访了周长楫教授。
  记者:为什么闽南话能位列“中国最难懂难学的方言之一”,它究竟难在哪里?
  周长楫:闽南话是汉语的活化石,它继承了古代汉语许多语音词语的特点,又在发展过程中丰富了自己的语音词语。拿现在已经出版的普通话词典和几本方言词典所反映的语音做初步统计,普通话不过1300个左右的音节,闽南话至少在2250个音节以上。闽南话有平、上、去、入四声系统,而普通话没有入声韵母和入声声调。普通话只有4个声调,闽南话有七八个声调,这无疑增加了学习难度。
  另外,闽南话语音有读书音与说话音两个系统,数量之大、类型之复杂,也是汉语其他方言所不能比的。有学者研究认为,前者继承了唐代的标准语音系统;后者是不同时代语音系统的总和。
  记者:你认为闽南语应该怎么学?
  周长楫:首先,要允许在推广普通话、学会普通话的前提下,鼓励大家说闽南话,而不是一味地只推广普通话,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社会语言氛围。最重要的是,政府和老百姓都要转变观念,闽南话和普通话实际上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土洋之分。同时,可以通过开展各类闽南方言文艺竞赛,以及广播、电视节目扩大闽南话的影响。在学校里,唱童谣、背唐诗、讲故事……都是很好的形式。特别是父母要有意识地跟孩子讲方言,让闽南语重新回到日常的学习、生活、工作中,它自然而然就能被普及。
  记者:台湾很多人都把台湾闽南话叫作“台语”,对此您怎么看?
  周长楫:“台语”这个提法不科学,也不能反映台湾语言和方言的事实。台湾的闽南话源于福建闽南话,他们常用“闽南语”这个词。现在我们两岸正在联手合编一本《两岸闽南方言大辞典》。我想,其实从这本词典就可以看出,台湾闽南话中,无论语音、词语,约90%与大陆闽南话相同,带有自身特点的词语不到10%。这也是很正常的语言演变,厦漳泉三地之间也有约10%的词语存在内部差异。(陈梦婕)
【】【】【】闽南文化的“小窗口”&1993年2月我因工作需要,平生第一次到北京来参加业务培训。期间,有一次我走到外面办事,遇到不熟识的路段,用普通话问路,但北京人却听不懂;后来同伴对我说,你们闽南人讲普通话,方言很重——普通话不标准,人家听不懂你说什么。回到住处,我把这事告诉了负责培训的北京老师(教授),他笑着对我说:“你也不要太自卑,你们闽南话在唐朝时,还是官方语言呢——即那时的普通话。所以说,闽南文化是悠久而灿烂的!”听了北京老师(教授)的这一番话,我这时才知道闽南文化的事,并以此引以自豪!但我是生活在现代的人,所以说,讲好普通话是必要的,我要虚心地向同事学习,努力地讲好普通话。那么,闽南文化有多悠久?有多灿烂呢?这里为你打开了闽南文化的一个“小窗口”,请随我一起欣赏吧!闽南人的分布闽南人主要分布在闽南地区(泉、厦、漳三角地区)台湾和东南亚闽南华侨华人聚居地。估计闽南人的总数,约六千万左右;分别是闽南地区一千五百万人,台湾一千八百万人,南洋近二千万人;此外,龙岩市的新罗区、漳平市,宁德市的福鼎等地、广东的中山、海南的文昌、浙南、江西部份地方,居住不少祖籍为闽南的居民;美国、加拿大也有一些闽南人。潮州、海南、雷州半岛语言和闽南话很接近,属于闽南文化圈。潮州、汕头相当多也是闽南早年的移民,潮汕话因此和闽南话很接近,特别在漳州的诏安、云霄、东山一带语言基本相通,甚至这三个县流行的戏曲也是潮剧,而不是歌仔戏。但是他们受到周边文化很大影响,距离闽南又很远,过去的联系较少,与闽南文化的影响渐行渐远。不过语言学上还是将海南的文昌话、潮汕的潮州话归在闽南方言之中。鉴于语言是区别民系最重要的指标,近年有潮汕的学者提出,潮汕文化属于泛闽南文化。闽南文化的形成与发展闽南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历史,也就是闽南民系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大约经历了孕育、形成、鼎盛、灾难、播迁、转型六个阶段,近二千年的时间。闽南地处海峡西岸,不同历史时期南移的中原文化与土著的古闽越文化、舶来的域外文化数度交融、层层积淀,形成并发展了闽南文化。宋元时期海外交通贸易发达,刺桐港成为东方第一大港,闽南成为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交融的先发地区,闽南先民藉和平的“海上丝绸之路”,率先将中华文明传播到世界各地。郑成功驱荷复台以后,闽南人大量移居台湾,带去了自身的文化,并在交流与融合中不断沿袭发展,形成了具有两岸共同特点的闽台区域文化。近代,海外侨胞也将侨居地不同的文化带回闽南。世界各地的闽南人,共同创造了共有的文化。闽南文化的孕育阶段闽南这一区域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原本居住的是古百越族。古百越族不是一个统一的民族,而是许许多多各据一方的部落。这些部落生活在山区丘陵地带的,刀耕火种,被后人称为山畲(畲,即火田);生活在江海之滨,以捕鱼为生的,被称为疍民。西晋末年,大约在公元200多年时,中原大乱,有陈、蔡、林、黄、郑、詹、丘、何、胡、等九姓从中原逃亡搬迁到闽南,在晋江流域定居下来。他们所带来的中原文化,开始与山畲水疍的原住民文化相互交融,从而开始了闽南文化的孕育。闽南文化形成阶段语言学家告诉我们,闽南话是唐音。也就是说,在唐代,闽南话是普通话。到了宋代,宋音成为普通话,而唐音却在闽南留存,闽南话这才成为方言。民俗本是因地而异。闽南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五代百年中逐渐兴盛的海上贸易,产生了许多既不同中原又不同原住民的独特风俗。流传至今还有“送顺风”、“脱草鞋”的习俗。闽南人创造并共同崇奉的独特信仰如妈祖、保生大帝等,也多是在北宋初年产生。因此可以说,闽南文化的形成,应是在五代末至宋初。闽南文化的鼎盛阶段闽南文化的鼎盛在北宋末年至南宋。北宋中期,泉州已经成为全国六大都市之一,对外贸易仅次于广州。南宋困守长江以南,在杭州(临安)建都,整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随之南移。这时北方陆路通商濒于断绝,东南海上则畅通无阻,东西贸易中心路线从陆上转移到海上。泉州的九日山金鸡港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东端起点,海上贸易税收,成为南宋财政重要来源。同时,泉州距首都临安比广州要近一半的路程,又是宋王朝管理王公贵族的南宗正府所在地,其政治地位逐渐超越了广州。到宋元交替之际,泉州刺桐港已与埃及亚历山大港并称为世界两个最大的港口。在这样的背景下,闽南人充满了信心,表现出高度的想象力和创造精神,创造出闽南文化最辉煌的一页。如保持中国桥梁长度“冠军”达七、八百年之久的“天下无桥长此桥”的安平桥;高近六十米,历经七百多年风吹雨打、地震台风都没有倾斜变形的泉州东塔、西塔。泉州人中进士,平均唐代九科中1人,明代每科4人,清代每科3.5人,而北宋每科中8人,南宋达15人。南宋绍兴六年(1136年)一科晋江县中30个进士。创造了中国历史上一个县一科中进士人数的最高纪录。可见其时闽南文风之盛。明以后闽南文化的发展主要是向南洋和台湾的播迁明清两代一直到民国初年,闽南文化向南洋和台湾以及周边地区的播迁是闽南文化这一时期重要的发展路径。但同时,整个闽南文化在口传文学、经贸体制、中医药、民间工艺、民间信仰、宗族体制、饮食、建筑、南拳、南戏等诸多方面,都有许多精彩传世的创造和发展。尤其在明末清初,闽南出现了黄道周、颜思齐、郑芝龙、郑成功、施琅等一批影响中国历史的杰出人物。他们的美名与业绩是闽南民系与文化的骄傲。闽南文化的特点闽南文化在交流中保持地方文化根本性和完整性的同时,也走向兼容并蓄。长期以来,闽南文化以其丰富的积淀、深厚的根基、独特的魅力,培育、滋养、联系和吸引着广大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鲜明地向世人昭示了海峡两岸人民同根同源、血脉相连、手足情深的历史渊源。闽南文化,对促进两岸同胞深层次的文化交流、文化认同,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维护祖国的和平统一,具有其他地域文化不可替代的意义和作用。泉州地区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原古汉语与闽越语、外来语融合的闽南方言文化;以陈三五娘等民间传说及存量丰富的泉州歌诀(童谣)为典型的口传文化;以谱牒、祭祖习俗为载体的祖先崇拜文化;多教并存的宗教文化;两岸同胞共祭的妈祖、关帝、保生大帝、清水祖师、广泽尊王、萧王爷、青山王等民间信仰文化;明代思想家李贽,民族英雄郑成功、俞大猷及爱国将领施琅,理学家李光地等闽南先贤文化;音乐活化石泉州南音、南戏遗存梨园戏、蜚声世界的木偶戏、艺术个性独特的高甲戏、珍稀的宗教仪式剧种打城戏和承载闽越族遗风的拍胸舞等传统表演艺术文化;南派剪纸、木偶头雕刻等传统美术文化;特色鲜明的惠安女、蟳埔女服饰和中秋博饼、闽南茶道等生活习俗文化;举世闻名的惠安石木雕刻、中国三大瓷都之一德化的瓷烧制、远销国内外的铁观音茶制作等传统技艺文化;南少林五祖拳武术文化;老范志神粬、灵源万应茶、永春养脾散等养生医药文化;泉州名小吃等饮食文化;闽南古厝、庙宇、祠堂等传统建筑文化;宋元明的港口遗址、祈风遗存与仪典、水密隔舱福船制作等海洋文化;华侨教育、商会、批局等华侨文化。闽南文化遗产的精神生命和表现形式,至今仍然传承延续于闽南地区、大陆其它部分地区和台湾、香港、澳门地区以及世界其它地区闽南人的生活方式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所谓“迷信”色彩任何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从远古流传至今的。如今天我们所听到的苗族古歌、仪式歌、宗教音乐,本身就是祭神仪式的一部分;剪纸、皮影,有些与巫术仪式有关;许多地方剧种,本身就是祈雨、还愿仪式的一部分。在它们身上,或多或少地残留着往昔的痕迹、带有所谓“迷信”的色彩,纯而又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事实上是不存在的。这就要求我们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必须抱有一种更加宽容的态度。闽南话在广阔的宇宙中回荡美国在1977年发射“旅行者二号”宇宙飞船时,曾携带录制有世界上六十种语言的镀金唱片,其中就包括闽南方言。作为一个地区的方言,却能从世界上成千上万种语言中脱颖而出送上太空,到广漠无垠的星河中寻觅“知音”,可见闽南话早已超越方言区,在全世界产生巨大影响力。闽南方言(也称闽南话),主要分布在闽南地区、台湾大部分地区,另外也存在于广东潮汕地区和海南岛、雷州半岛的一部分地区、浙江南部的平阳、玉环、福建省宁德市的福鼎等地、三明市的大田县、尤溪县部份地区、江西的三清山一带。除此以外,由于历史上有无数闽南人移民到东南亚、欧洲、澳洲等地谋生,因此闽南话在全世界得以广泛流行。尤其是在闽南人聚居的东南亚地区,闽南话更是通用语言之一。闽南话被语言学家誉为“语言活化石”唐代,随着陈元光和王潮、王审知政权在闽南地区的统治,无数中原移民随之在闽南繁衍生息。当如此众多的中原移民涌入闽南,中古汉语也自然而然传遍闽南。而在接下来几个世纪里,不同民族政权逐鹿中原,造成了汉语语音系统的极大变化。幸运的是,由于闽南地处东南一隅,且为高山、海洋所环抱,形成了天然的屏障,使中古汉语得以在战火连天的情况下完好保留并传承。如今,闽南话成为绝无仅有的隋唐中古时期汉语的“语言活化石”,或许应该感谢历史的恩赐吧!&&& 闽南话有阴平、阳平、上声、阴去、阳去、阴入、阳入七个声调,大体上同古汉语声调系统里的平、上、去、入相同。闽南方言不但留存了古音,而且还留存了许多普通话和其他方言所没有或少有的古语词汇,如伊(他)、走(跑)、鼎(锅)等,也难怪常有外地人笑称闽南遍地都是诗人,说话总是文绉绉的了!当然,闽南方言同时也留存了一些古百越族语言的痕迹,这主要是中原移民在与原居住于闽南的古百越族的融合中很自然地留下的。比如“荸荠”一词,闽南话读作 “马荠”。这个“马”字的读音就源自古百越族的语音。除此以外,闽南方言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由于闽南很早就同外来文化有密切交往,因此吸收了许多外来的词汇,并创造了许多与外来文化有关的新词汇。如雪文(肥皂)是从菲律宾土语中引入的,而巴刹(市场)、妈干(吃)等更多的词则是从印尼借来的外来语,到了近代还有从英语中引进的,如敖赛(出界)、菲索(裁判)等。在与外界的频繁交往,还使闽南话产生了许多新的独特的词汇,如番仔灰(水泥)、番仔火(火柴)等等。闽南有句谚语叫 “一枝草,一点露”&“一枝草,一点露”,是闽南人最常用的一句谚语,意思是说一个人无论多么平凡都会有他的一技之长,正如再渺小的一棵小草都能享受到露水的滋润,都有自己生长的空间和对宇宙自然的独特贡献。瞧,虽然只是简简单单的六个字,却体现了咱们老祖宗乐观向上的精神,又寄寓了多少对后代努力拼搏的殷切期望!&&& 如此生动而深刻的闽南谚语多得数不胜数。闽南谚语不仅是闽南语的精华,更蕴含着闽南人对人生的感悟,反映着闽南民俗民风,渗透着闽南人的精神特征。闽南谚语,以其表现形式,大致分为俗语、歇后语和冠头语三种。俗语又称俚谚,是由普通平民百姓所创造,通俗易懂,形式活泼多样,每句最短一节,最长五节,每节最短二音,最长达十六音。象“猪哥”二字,就形象地描绘出好色之徒。别看俗语大多俚俗易懂,却非常讲究押韵,力求琅琅上口,而且充满了奇警深刻的内涵和幽默诙谐,比如 “吃饭三战吕布,做事桃花搭渡”,“圆人会扁,扁人会圆”等等。闽南谚语中还有一些是闽南先辈在与自然的抗争中总结积累的自然科学知识,以非常浅白易懂的俗语形式,一代代留传下来。如“冬雾晴,春雾雨”(冬天有雾主晴,春天有雾必雨),“好上元,好晚冬”(上元出太阳,一年风调雨顺)等。还有一些谚语则生动地表现闽台的民俗风情,如“送巾,刹现断根”(闽南话“巾”、“根”同音,朋友、情人间忌送手巾),“无(不是)冬至也要搓圆仔(做汤圆)”(闽南风俗冬至吃汤圆,嘲讽贪吃、贪心)。你瞧,如此幽默风趣的语言,体现了闽南人多么伟大的智慧啊!闽南最著名的民间传说陈三五娘故事流传千年,广泛传播于福建闽南、广东潮汕、台湾和东南亚闽南华侨聚居地区。福建泉州市洛江区河市镇梧宅村是故事主人公陈三的故乡,至今还保留着陈三读书处“青阳室”、“倒榕”、“陈三坝”、“水槽”、“铁山宫”等遗迹。陈三五娘故事在村里历代相传,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传承千年。故事始于宋元期间发生在泉州和潮州一对青年男女的恋爱原型,并在民间广泛流传。明代文人将其编成小说《荔镜传》,叙南宋景炎间(公元1276~1277年) 泉州书生陈必卿与潮州王碧琚(五娘)冲破礼教自由恋爱故事。明代中叶有戏曲演出本《荔枝记》,明嘉靖丙寅年(公元1566年)有刊刻本《荔镜记》,戏演泉州书生陈三随兄嫂广南赴任,路经潮州,邂逅黄九郎之女五娘,一见钟情,几经曲折,终成眷属。从故事原型、民间传说到戏曲、曲艺、民间唱本、长篇小说、舞剧、电影等,形成了陈三五娘故事的各种不同的文艺表现形式。闽南人都管地瓜叫“番薯”地瓜,在闽南话中称为“番薯”,这是因为它有外来“侨胞”的特殊身份。大约明代万历年间,泉州人从吕宋带回甘薯种苗,在晋江五都灵水乡一带试种。成功后大力推广,地瓜逐渐成为泉州府各县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清初更由闽南传遍福建各地,继而传至陕西等省。由于地瓜甘甜又高产耐旱,一引入就为赈济闽南饥荒立下功劳,闽南人亲切地称其为“番薯”,以纪念其“侨胞”的高贵身份。尽管是“侨胞”,但番薯早已成为闽南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伙伴,甚至变成闽南人的标志,外地人就叫闽南语为“番薯腔”。闽南惠安县地多沙碛,旱地所占比例很大,主要种植地瓜,历史上有“番薯县”之称。每年地瓜收成后,除少量现食外,大部分加工成粉或切成条丝状或片状的“地瓜米”、“地瓜片”,以备常年食用。在闽南,忌讳吃鱼时翻面闽南人临海而居,渔业是大自然对闽南人的恩赐。闽南渔民在长年渔业生产活动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信仰和风俗,构成闽南渔文化的重要内涵。吃鱼不翻面,是为了避“翻船”的忌讳。小一点的鱼,渔民就整条夹在碗里吃;大一点的鱼,上面的鱼肉吃完了,得先把露在表面的鱼脊骨夹掉剔除,然后再吃下面的鱼肉。渔民们最担心的是不幸翻船落难,因此深深忌讳吃鱼翻动鱼身。闽南渔民还有祖辈相传的习俗——碗筷不准丢入海中,因为碗筷丢入海中,就意味着看不起渔家及他们从事的职业,丢掉碗筷也暗示着丢掉谋生的渠道。&&& 祭海神是闽南渔民每年最盛大的一个节日。相传是渔家先祖在打渔时遇难,神魂不散,常在海上显圣保佑后代,暗中协助导引,渔民为了表示感谢,就拜之为海神,约定每年农历七月廿九日在海边大祭海神。这一天,渔民尽量把自己打扮漂漂亮亮,结群涌向海边,在海滩上摆上祭品,有猪头三牲、清酒、红烛香火、各种山珍海味。海滩上扎起一些渔棚供祭海神用,一个接一个排列,浅海中的所有渔船一字排开停泊。申时一到,各棚主持人一声号下,渔民统统跪在沙滩上祈祷,烧金银纸。祭毕,按10人一桌开杯畅饮。这些祭祀活动往往是渔民出海前的心理准备与生产动员,同时也反映出渔民祈求风平浪静、渔丰平安的愿望。妇女随船出海捕鱼,也是闽南渔民独特的传统习惯。在我国漫长辽阔的海域渔区,凡是闽南渔船所到之处,都可以看到闽南渔女矫健的身姿。她们不单在渔船上有煮洗等船务,而且像男渔民一样下舢舨,撑竹排、起网收绲等。这个传统的形成有其社会背景。清朝统治者不准渔民在陆上定居,禁止渔民与陆上人家通婚,渔家孩子也不能和陆上孩子一起玩。这就逼使渔家女只有上船出海这条路可走了。什么样的人叫“疍民”晋代永嘉之乱后,北方汉族不断南迁,其中一些人进入闽中。但在这一时期,福建仍然生活着许多少数民族,尤其是福建沿海一带,多为疍家人的天下。疍民古称“白水郎”或“泉郎”,他们生活在福建、浙江、广东沿海,以船为家,过着打鱼为生的生活。疍民的生活方式极为独特,以船为家、以海为家。他们很少吃肉,没有漂亮的衣服,一生在船上生活,漂泊于福建沿海各地。他们出没于东南各地的港湾,相互通婚,创造了独特的疍民文化。惠安、晋江一带的疍民,常穿着“讨海衫”,这是用荔枝柴汁或柿汁染成的暗红色粗布衫,具有不透水、耐穿、耐磨的特点,便于渔民外出捕鱼劳作,因此深受渔民的喜爱。逐渐地,这种暗红色的“讨海衫”成为闽南渔民的标志,代代相传。闽南俗谚“一吃二穿”&“一吃二穿”是“民以食为天”的闽南语翻版。祖祖辈辈的闽南人,都把“吃”作为头等大事来对待,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独特的饮食口味和习俗,早已超越“吃”本身而形成深厚的闽南饮食文化。饮食,顾名思义,分为饮和食两个部分。就“食”而言,闽南美食又大致可分为小吃、海鲜、素菜、药膳四类,注重汤料的烹制,以清鲜、醇和、荤香、养生为特色。而“饮”的方面,闽南人对茶和酒情有独衷,形成了独特的茶文化和酒文化。闽南小吃最能体现闽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堪称闽南饮食文化最典型的代表。小吃的品种多样,尤以泉州地区最为丰富,比较有名的小吃就有蚝仔煎、烧肉粽、土笋冻、面线糊、润饼菜、牛肉粳、鲨鱼粳、鱼卷等等。还有一些著名的糕饼茶点如馅饼、贡糖(花生酥)等。关于这些小吃,闽南还流传着动人的传说。就拿润饼菜来说,传说在明代,泉州府同安籍的理学名宦蔡复一在外省任总督,勤于政务常废寝忘食,蔡夫人担心长此以往,丈夫会饿坏身子,便想出一办法:用面皮包上菜肴,让丈夫可以右手执笔,左手取食,既充饥又方便。这种可口方便的美食很快在闽南民间流传开来,泉州人亲切地称其为“润饼菜”。与小吃对应的闽南大菜,尤以海鲜著称,特别强调新鲜、清甜。最受人称道的,是以蟳、虾、鱼、贝烹煮的海鲜四宝。比较著名的菜肴如“干炸蟳盖”、“加力鱼炖白菜”、“爆炒香螺”、“绿带蟳包”、“百子富贵虾”、“龙宫水晶”等。当然了,我们的老祖宗不仅爱吃,而且懂得怎么吃得健康。养生,是闽南饮食的一大要求,药膳在闽南美食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最常用的补药是“四物”,即当归、川芎、白芍、熟地。药膳的菜肴是以食物和药物调配烹饪而成,药借物味,物借药力,发挥协同作用,起到食疗、食养的养生防病、保健延年的效果。最常用来制作药膳菜肴的食物是正番鸭、菜鸭母、鳗鱼、鳖(甲鱼)、乌骨鸡、童子鸡、猪脚及猪内脏等。而春夏之交、秋冬之交的每一个节气,皆是闽南人食补的最佳时辰。闽南人传统的泡茶方式闽南人爱茶成痴,“无茶不成礼”这句俗语充分说明闽南人世代积淀而成的独特的茶文化。闽南人将饮茶叫做“泡茶”,泡茶的程序非常讲究,所费的时间、功夫多于喝茶,故称“功夫茶”。闽南人喜欢喝乌龙茶,且以铁观音为上品,其次为黄旦。泡茶的技艺也十分讲究,有包括“关公巡城”、“韩信点兵”等十多道技艺。除烫壶、烫杯外,第一遍茶是不喝的,全部倒入茶洗中,作为洗杯用。这岂不是一种浪费?非也。闽南有句俗语“头遍脚湿,二遍茶叶”。这是因为旧时制茶有道工序为“走脚球”,即将过了头遍火的茶叶装在布袋中,扎好布袋口,然后打赤足的人在上面踩,将茶叶踩卷起来,所以认为第一道茶是沾了脚汗。虽然现在机械制茶不存在此工序,但不喝头遍茶的习俗一直流传下来。喝茶也有讲究,称“啜茶”,与“啜酒”一样,细细品其味,其乐无穷。如果一口喝下,则会被闽南人笑为“牛饮”。而且一泡茶只冲泡四五次,就将茶叶渣倒出,重新烫壶、烫杯,再换新的茶叶冲泡。闽南人饮茶还有一种习俗,就是要有“茶配”。尤其是饮功夫茶,浓度高,有茶配可以防“茶醉”。茶配一般是蜜饯、贡糖、花生糕之类的甜食,可以起中和作用,避免饮浓茶过量的不适。茶对于闽南人说,早已超越“饮料”本身而成为闽南习俗的一部分。见客上茶为闽南常礼,并形成了一些待客的茶俗,如应酬、婚嫁、寿庆、祭祀等,以茶为礼。一般待客要重换茶叶新沏茶,老友会面饮功夫茶以助谈兴,婚庆、节庆敬以甜茶等。闽南人平时的一日三餐闽南人一日三餐,稻米是绝对的主角,通常早晚吃稀饭,中午吃干饭。稀饭,在闽南方言中被称为“糜”。它又分有稠的和稀的两种,稠的粥称“烤头糜”,稀的粥称“安糜仔”。闽南人对“糜”有着特殊嗜好,并发展出“番薯糜”和各式各样的“咸糜”和“甜糜”,如“芋糜”、“蚝仔糜”、“航仔鱼糜”、“鸭肉糜”、“绿豆糜”、“龙眼干糜”等等。地瓜是闽南人日常饭菜的另一个主角,所谓“番薯半年粮”,旧时闽南人贫穷,人多地少,稻米不够吃,只好将地瓜掺进去,久而久之形成了各种地瓜为主的菜肴,如“番薯签糜”、烘番薯、番薯饼等。直至今天,闽南人的生活富裕了,可番薯依然没有离开饭桌,这不可不说是闽南人的“番薯情结”。&&& 闽南人嗜鱼,沿海鱼种类众多,又新鲜营养,一日三餐总少不了鱼肉下饭。闽南家常食用的大众化鱼当属巴郎鱼(学名圆鲹)和赤棕仔鱼。所有海味中“蚝仔”(即海蛎)是闽南人最喜爱的,它既可以做成多种小吃,如蚝仔煎、蚝仔面线等,也可以做成小菜,如蚝仔咸(即加上盐、酱油和青葱煮成的),还可以做成配饭的汤,如蚝仔仁汤等。闽南人平日吃得节俭,但每逢过年过节或婚庆喜事及亲朋迎来送往,则总要大操大办,隆重对待。请客吃饭一般都要有12道菜,有的甚至18道菜,而且一定要 “头尾甜”,即首尾各要有一道甜点,以示始终甜美。至于年节的食俗,又有不同的规矩。如除夕的围炉吃年夜饭习惯要一道火锅,并要事先炸好各式各样的海鲜、肉类,到时放入火锅同煮。又如清明习惯要吃润饼菜;年初九“天公生”,民间要用米、面蒸制龟、桃、圆来祭拜天公后食用;上元、半年、冬至吃汤圆;端午节吃粽子;立夏吃苋菜面;中秋节吃月饼、番薯、芋头;重阳节吃栗子糕。还有重阳、霜降、立冬要进补,有俗谚云“一年补趟趟,不如补霜降”,“一年补常常,不如补重阳”。如果不知道以上的这些吃的规矩,在闽南过节可容易被人笑话呢!闽南有句俗话,叫“吕洞宾,顾嘴无顾身”闽南人在衣着服饰上就突出了简单质朴的特点,“吕洞宾,顾嘴无顾身”,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这一方面是由于闽南人在观念上素有“一吃二穿”的思想,认为穿是给别人看,是炫耀,而吃才是实实在在饱自己的肚子;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闽南气候温暖、四季如春,并不需要特殊衣着来御寒。&&& 早年闽南无论男女老少都喜穿木屐,妇女的木屐更会描一些图案修饰,还有的木屐做得如同高跟鞋一般,十分雅致。木屐直到20世纪50年代以后才慢慢从闽南人的生活中消失。&&& 冬天闽南人极少戴帽。到了夏天,戴斗笠、草帽、凉帽的人就多了,妇女则多拿布伞。据说闽南妇女有出行以伞自遮之俗,起于明代著名理学家朱熹治理漳州之时,这伞又有“含蕊伞”的美称。除伞以外,短裤、裙子、凉鞋等也是闽南人在炎热夏天不可缺少的东西。至于闽南妇女的首饰,喜用金银制造,尤喜金制项链,式样随时而变,早时缠足妇女还有以金银制环束于脚踝的风尚。直至今日,闽南妇女喜欢金链子的习俗依然如故。一到婚嫁的日子,新娘子要从头到脚戴满长辈亲戚送的金链子金手镯,一来衬托新娘的高贵,二来也表示对长辈亲戚的尊重和感谢,没有这些金饰,可是不成礼的!闽南有一种特殊的服饰,被称为“封建头,民主肚”这种特殊而美丽的服饰,正是闽南惠安女的传统服饰。惠安女服饰主要流行于闽南泉州惠安县东部的崇武、净峰等地渔村,以繁复的头饰和简约却不失风情的衣着在闽南独树一帜。对于这种“时尚”服饰,闽南人还有一种幽默的概括,叫“封建头,民主肚”。惠安女的上衣多为蓝青色的或素色细花的大襟衫,又窄又短,下摆一律为月牙形的圆裾,尚不及肚脐。下身多为又宽又大的黑绸裤,裤管有两尺多宽,裤头还有一段长长的裤腰,裤腰上系着五股或七股精细的银裤带。惠安女常把银裤带系得低低的,依垂在曲线鲜明的腰臀上,显得婀娜多姿。不管春夏秋冬,她们始终把肚脐裸露着,因此就有了“民主肚”的说法。而她们头上则戴清一色崭新的黄笠仔。这种黄笠仔用细细的竹篾编织而成,尖顶上漆着金黄色的桐油,格外耀眼夺目。笠仔四边还要系上彩色织带,紧紧扣在下巴上,笠仔下面还包着一条美丽的花头巾,根据季节不时更换。如此繁复多彩的头饰,把惠安女的头包得严严实实,即使天气再炎热,她们也不轻易揭开斗笠,因此也就有了“封建头”的说法。&“粗脚头”和“簪花围”&“粗脚头”是对闽南农村劳动妇女的一种特殊发式的俗称,她们盘结于在头上的发髻比较粗犷,发髻中还要编入红头绳作为点缀。这种发式主要分布在古泉州城的四郊,东至惠安洛阳,南至晋江青阳,西至丰州董埔,北至洛江双阳。它采用晋、唐以来的“结椎式”造型,经宋、元、明、清历代沿用并改进,是传统中原发式的沿承与发展。在传统社会里,泉州东郊蟳埔妇女从小就把头发留长,有的头发甚至长至脚跟。少女时(从13岁算起),始将秀发盘于脑后,梳理成束,用环形 “髻塞”套牢成型,再用骨簪或银簪(俗称“骨搁”)穿过髻塞,将头发彻底固定。左右两边再插上钗、钹、插、小角梳等各色金银饰品。为了使发髻更为美观,闽南妇女还会在髻心周围对称地选几朵鲜花或绢花,用金银珠针穿插其上,更有甚者还将鲜花的花苞、花蕾穿成花串,以发髻为中心围绕于脑后,俗称“簪花围”。远远看去,整个发式花团紧簇,色彩缤纷,美不胜收,将闽南少女的爱美之心表露无疑。20至35岁为青中年期,这时发式就更讲究花饰的高贵典雅,往往呈现出盛妆。中老年后大多较少头饰,以简便为主,只在庙会或节庆时多插点头饰和鲜花。如今这种传统发式还在泉州中老年妇女中保留着,特别是浔埔一带的渔家女仍然热衷于梳理起美丽的“簪花围”的“粗脚头”。泉州开元寺的古船馆1974年,泉州后渚港出土了一艘南宋海船,这是当年轰动中外的一项重大考古发现。该船残长24.20米,宽9.15米,深1.92米,随船还出土了大量的陶瓷器和香料、药物,后被移至开元寺里的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内陈列。可不要小看这艘南宋古船,它见证了闽南几百年来海上贸易的繁荣与发达。闽南境内河流蜿蜒,东南更临着浩瀚大海。因此,很久以前,闽南先民——闽越人就已过着“以舟为车,以楫为马”的生活。闽南人熟悉水性,拥有先进的航海造船技术,很早就开始了海上交通与贸易。特别是在宋元时期,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泉州的刺桐港一跃成为东西方贸易的重要枢纽,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并称为世界两个最大的港口。13世纪末,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还发出由衷的赞叹:“刺桐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大批商人云集这里,货物堆积如山,的确难以想象。”繁忙的海上交通,自然需要大量的船舶,而闽南造船业亦随之兴盛。船只之庞大,设计之科学,木料之牢固,都在当时称雄全国。现在陈列的南宋古船正是闽南船业的一个缩影。从这条宋船考证出,现代船只的“水密隔舱”技术,就起源于闽南造船工人。这一技术比欧洲人早了一千多年。宋船也是海上丝绸之路和古代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有力见证,显示了闽南文化在鼎盛时期的辉煌文化。什么叫“福船”?福船,即福建所造的船,是我国古代技术最为先进的海舶。它是一种尖底海船,利用水密隔舱技术,利于破浪,以安全行驶于南洋和远海著称。“海舟以福建为上”,“福船”在宋代已是全国一流的船只品种,宋代吕颐浩在《论舟楫之利》中就说:“南方木性与水相宜,故海舟以福建为上,广东、西船次之,温、明州船又次之。”而到了明代,福船更是成为我国水师的主要战船。福船分战船、册封舟和民船三类。战船高大如楼,底尖上阔,首尾高昂,两侧有护板。全船分四层,下层装土石压舱,二层住兵士,三层是主要操作场所,上层是作战场所,居高临下,弓箭火炮向下发,往往能克敌制胜。福船首部高昂,又有坚强的冲击装置,乘风下压能犁沉敌船,多用船力取胜。戚继光抗倭,大福船便是其主力战船。册封舟即郑和下西洋所用的官船,技术性能最好,十分坚固而且速度很快。民用船有大钓槽、盐船、渔船、剥船等型号,技术也十分高超。特别到明后期,有些民船质量甚至超过官船,出口外国。闽南人早期的出行交通工具闽南近海有舢板、双桨、濶头等小船。江、河有善行险滩的鸭母船、渡船、竹排等等。陆路上的交通工具多为竹轿、凉轿、藤轿和暖轿,当然也少不了婚嫁时的花轿。旧时厦门、泉州设有专门的“轿馆”或“轿班”。闽南农村则多见牛车、马车、骡车,还有一种人推的独轮车。双轮的板车和黄包车则是晚近才大量出现。&“天下无桥长此桥”建筑向来被称为石写的历史、凝固的音乐,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载体。通常我们把建筑分为公共建筑和民居建筑。闽南传统的公共建筑有桥、塔、庙、城堡等,民居建筑有土楼、红砖大厝、番仔楼等。宋代闽南经济繁荣,交通也十分发达,修建了一批留传至今的伟大桥梁,堪称那个时代中国的标志性工程,当时人称“闽中桥梁甲天下”。仅泉州晋江县,建造各类石桥42座之多。最长的安平桥始建于宋绍兴八年(1138年),历时13年竣工。桥宽一丈六尺,361座桥墩,桥面用5-6条花岗岩石板架设,每条石板长度8-11米,宽与厚0.5-1米,重达5吨以上。建造时据说是利用潮汐的涨落,控制运石船的高低将一条条沉重的石板架上桥墩,工艺技术堪称当时世界一流。它是我国古桥梁中首屈一指的长桥,长达811丈,合5.4华里,俗称“五里桥”,被赋予“天下无桥长此桥”的美誉。 直到1954年郑州黄河大桥才打破共800年的全国纪录。除了安平桥,人称“三绝”的洛阳桥同样是闽南人的一大壮举。洛阳桥比安平桥建的年代更早,北宋皇祐五年(1053年)动工,嘉祐四年(1059年)筑成,费时7年,全部由花岗岩筑成。它首创“筏型基础”以建桥墩,又因地制宜种植海蛎以固桥墩,是我国古代造桥工程的重要发明。初建时有桥墩46座,桥长360丈,合1公里多,宽1丈5尺,工程之艰巨浩大,人称一绝;大文学家、大书法家蔡襄时任泉州太守,主持洛阳桥的建造并自撰自写绝妙好词《万安桥记》,人称二绝;碑字书法艺术及碑文之精雕,是第三绝。宋代闽南人的又一伟大建筑,是迄今仍屹立在泉州开元寺的东西两石塔。西塔名“仁寿塔”,原为木塔,屡次灾毁。绍定元年(1228)始改建石塔。十年完工,八角五层楼阁式仿木结构,通高44米。西塔落成第二年建东塔,也是八角五层楼阁式仿木结构石塔,高48米多,塔平面对称,两边宽18.5米,号“镇国 塔”。两塔历经七百多年风吹雨打、地震撼动,仍然屹立高耸,没有倾斜变形,可见其建筑之牢固。闽南的红砖大厝“厝”是闽南人日常居住的场所,自然也是闽南人生活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闽南人对“厝”的重视,从地名上就很容易看出来,方言中经常以带“厝”字的词语来作地名,比如金厝、陈厝、何厝、曾厝安等。除了地名,闽南人对“厝”的深情还从极具闽南传统特色的“大厝”建筑上表露无疑。闽南的大厝,是从早期一字形的“三间起”或“五间起”发展起来的。所谓“三间起”即三开间,中间为厅,两侧为卧房,左卧房为正房,俗称“正身”。若不够用,再于“正身”两旁各增建 一间较正厅稍低的房,称“护龙”,即成五开间。这种建筑一字排开,称为“一条龙”。“一条龙”向前加盖左右护龙,作仓库、厨房之用,中间空地作庭院,前边砌院墙、门,就成为三合院式的闽南大厝最基本的形态,俗称“一进一落”。有的大厝还有数进数落,气派非凡。&&& 由于闽南有高品质的红土,可烧制出色彩鲜艳、永不褪色的红砖,把它使用于民居建筑上,异常牢固美观,因此多为闽南大厝所采用。红砖民居是中国民居中最漂亮的一种,精美的木雕、石雕、砖雕、灰雕、彩绘、泥塑、瓷塑等建筑装饰艺术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无价之宝。坐落于泉州南安官桥地区的蔡资深故居是享誉盛名的闽南红砖民居的代表,是规模宏大保留完整的典型的闽南民居建筑群。蔡氏古民居建于清咸丰年间,属于典型的闽南大厝,面阔为五开间,两进或三进,有的左右带两排护厝。一律青石墙脚、红砖墙身,还有红瓦顶和燕尾脊。整个建筑群,东西长200多米,南北宽100多米,总建筑面积16300平方米,包括住宅、书堂、宗祠等,自成体系。其中的木雕、石雕、砖雕、彩塑等表现了闽南工匠的高超技艺,其内容又反映出印度佛教文化、伊斯兰文化、南洋文化和西洋雕塑艺术与中国传统艺术的融合和交流。曾被美国人错当成导弹上世纪60年代,美国卫星探测到闽西南山区有一些奇异的巨大圆形物体,怀疑是神秘的导弹设施,立即派专家到实地考察。到了闽南漳州一看,原来只是一种奇特的民居,福建土楼从此声名远扬。土楼指分布在闽南和闽西山区那种具有防卫功能,并且采用夯土墙和木梁柱共同承重的多层民居建筑。土楼以生土为主要材料,掺上石灰、细砂、糯米饭、红糖、竹片、木条等,经反复揉、舂压、夯筑而成,具有聚族而居、防盗、防震、防兽、防火、防潮、通风采光、冬暖夏凉等特点。土楼一般高三至五层,一层为厨房,二层为仓库,三层以上为起居室,大的土楼可居住200至700人。土楼起源于唐朝陈元光开漳时的兵营、城堡和山寨,是闽南地区自唐以来“外寇之出入,蟊贼之内讧”的特殊社会环境的产物。闽南土楼有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椭圆形、弧形、八角形、曲尺形、五凤楼等几种,大量的是方形楼与圆楼。内通廊式主要是闽西客家土楼,单元式主要是闽南土楼。福建土楼民居近2000座,仅南靖县就有1300多座,堪称土楼王国,也是全国土楼最多的地方。闽南具有代表性的土楼有:南靖县的田螺坑土楼群、河坑土楼群、怀远楼、和贵楼、华安的二宜楼等。闽南宗族文化中国传统的农耕社会,百姓多是聚族而居。闽南早期为中原移民社会,为了安全更是聚族而居。家族的人越来越多,于是就形成了一些规矩制度,形成了宗族制度文化。这些产生于封建社会的宗族制度文化,自然是充斥了封建纲常理念。“五·四”运动以后,特别是解放后被批判被禁止,已经很少有年轻人了解。但是,当一百年后回头审视宗族文化时,我们发现,我们在泼脏水的同时,连孩子一起泼掉了。传统宗族文化还有许多珍贵的,对于我们今天依然非常有价值的东西,比如寻根谒祖、修谱续谱、缅怀先贤、追远报本等等。它对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增进台湾同胞、海内外华人对祖国的向心力,对于培养青年一代感恩、宽容的品德,都有着深远的、不可估量的意义。应当一分为二,剔除宗族文化中“三纲五常”的糟粕,传承续谱寻根、追远报本的优秀传统。&“追远报本”俗话说“树有根,水有源”,任何一个人、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根、自己的源。“我从哪里来?”是一个人类与生俱来的问题。在宗族文化中,追溯自己遥远的祖先,自己生命的本源,怀念和铭记列祖列宗开基创业的艰辛,感激他们,泽被子孙后代,则含有“喝水不忘挖井人”的感恩理念。想当年开基祖从中原来到闽南,不但一路风餐露宿,历尽千辛万苦;到了这里,更在天灾、战乱、瘴气等等恶劣环境中,筚路蓝缕开创了闽南金三角。没有他们,就没有今天我们的美好生活。时时感念他们,不忘当年挖井人,才会懂得“惜福”。“追远报本”,这是做人的根本,理当代代相传。族谱又叫谱牒谱牒,谱指族谱、家谱;牒,指皇家玉牒。过去普通百姓是没有资格修谱的。最早只有皇家怕人家冒充,专修玉牒,记载皇子皇孙的传嗣。后来王公贵族为了显示他们宗族血统高贵,就开始修家谱、族谱。到了宋代,就有更多的官宦富贾、诗书人家开始修谱。明以后,修谱就成为比较普遍的现象。现今闽南看到的族谱、家谱,几乎全是明朝以后修纂的。国家有国史,地方有方志,家族有族谱,三者构成中国历史一个完整的典籍系统。闽南家庭的“做祭”闽南宗族文化中,对祖先的怀念与感恩仪式,有三种祭祀。首先是家庭的“家祭”。陆放翁有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家祭祭的是父、公、祖三代祖先,一年有两个“祭日”:“生祭(生日)”、“死祭(亡日)”。此外,大年卅、元宵、七月十五、中秋、冬至都要有祭祖的程序。曾祖父以上,牌位要送入族中祠堂,每年的元宵、冬至在祠堂举行“族祭”,闽南话叫“敬祖”,即春秋二祭。德高望重,连外族也钦敬的先贤,则举行公祭,一般择其生日或逝日,如爱国英雄陈化成将军。闽南第一进士闽南历史上第一个进士是欧阳詹。他是唐代杰出的文学家,对福建文化发展有深远的影响,被称为“闽学鼻祖”。欧阳詹(756—800年),生于晋江潘湖村。他年少聪颖,爱好读书和写诗作赋,与“隐者”罗山甫等在家乡读书,后到泉州城北清源山、城东南吟啸桥攻读,其后又随其母到南安高盖山白云书室读书,还到莆田求学五年。由于勤学好问,刻苦钻研,因而学问日增。唐贞元二年(786)他北上长安,参加进士考试,高中进士第二名,与著名文学家韩愈同榜,世称“龙虎榜”。福建,尤其是闽南地区开发较晚,闭塞落后。从隋炀帝开创科举制度,到唐德宗贞初年这180年间,闽南地区竟没有一人中进士。欧阳詹因此成为闽南历史上的第一个进士,对福建产生深远的影响。其后,闽南士子受到极大的鼓舞,向学风气大盛,参加科举考试的人日益增多,历代登科者不绝于途。欧阳詹一生才高学博,著述颇丰,收入《欧阳行周集》里的赋、诗、记、传、颂、论、序等各种作品共140多篇。他的作品文情细腻,文学素养很深,艺术成就很高,为“海内所推重”。现位于泉州市第三医院内的“不二祠”,是后人为了纪念欧阳詹而建的家庙。里边供奉的欧阳詹塑像,高丈余,衣冠庄严。龛额上的木匾刻有“不二”两字,所谓“不二”是指专心不二的意思;另有欧阳詹系闽南人第一个进士,堪称独一无而二的说法。因此,闽南人将欧阳詹的祠堂尊称为“不二祠”。泉州历史上出过几个状元闽南地处东南海疆,开发晚于中原。中原文化在闽南的传播和发展,当在两宋时期。其时,理学南传,闽学形成,闽南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地区之一,被称为“理学名邦”、“海滨邹鲁”。作为闽南文化最早也最繁盛的中心,泉州人在传统科举社会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历代以来,泉州中进士者唐代15人,五代9人,宋代862人,元代3人,明616人,清268人。以宋代为最多,还出了2名状元,8位榜眼。平均唐代九科中1人,明代每科中4人,清代每科中3.5人,而北宋每科8人,南宋更达15人。绍兴六年(1136)一科晋江县中30个进士,创造中国历史上一个县一科 中进士人数的最高记录,可见泉州文风之盛。&“闽海蓬莱第一山”的美誉闽南地处丘陵地带,山川虽然没有五岳那么巍峨,但也是钟灵俊秀,别有情致。特别是坐落在沿海地区,更是有独特的山海交融,气象万千的景观。比如曾被元人赞誉为“闽海蓬莱第一山”的泉州清源山。清源山又名北山、泉山、齐云山,为泉州城北屏障,海拔498公尺,面积62平方公里,主景区距泉州城市区3公里。正所谓“清源之奇以石,清源之灵以泉”,清源山尤以多奇石和清泉著称。清源山右峰峻峭,中峰巍峨,左峰迤逦。层峦叠嶂,壑深洞幽,曾以三十六洞天名其精华景物,如老君岩、千手岩、弥陀岩、碧霄岩、瑞象岩、赐恩岩、五台岩、南台岩、龟岩、狮岩、蜕岩和清源洞尚保存原貌;巢云岩、寒山岩、紫泽洞尚有遗迹。这些岩洞,或妙景天成,或人工雕造,都各具特色,各臻其美。尤其是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老君岩,位于左峰罗山、武山下,宋代天然岩石雕成的老君坐像,高5.1公尺,造型生动、刻工精巧,是我国现在最大道教石雕像。清源山的泉有一百多眼。著名的叫“孔泉”,也称“虎乳泉”,清泉从一斜卧大山石孔隙中迸出,细流清清,常流不绝。清源、泉山因此得名。弥陀岩侧的“泉窟观瀑”,在雨季会呈现“虹雨千层吹不断,琉璃万斛涌还多”的壮观景象。清源山还深受文人雅士的推崇,历代文士、武将、高僧、权贵游山,留下400方碑刻和崖刻。北宋米芾的“第一山”,明将俞大猷的“君恩山重”,现代高僧泓一法师遗墨“悲欣交集”,备受景仰。曾在清源山上结庐读书而成就颇丰的有唐代的欧阳詹、林蕴、林藻,明代的李光缙、王慎中、顾碧一等。在清源山修行和羽化道长、高僧也不乏其人。又比如位于泉州南安境内的九日山,早在西晋太康九年(288年)就建有福建省第二座、闽南地区第一座佛教禅林延福寺,吸引了众多海内外僧人信众前来朝拜。这里曾有三十六胜迹,是被誉为“一似桃源隐,将令过客迷”的名山。更重要的是,九日山上有数不胜数的前人留下的石刻,所谓“山中无石不刻字”,创下了石刻之最。据统计,现存摩崖石刻76方,其中宋刻60方、元刻6方、明刻9方、清刻1方,分布于东、西两峰,内容涉及景迹题名、登临题诗、游览题名、修建记事、海交祈风等。其中,尤以海交祈风石刻最为珍贵,这些祈风石刻在我国是绝无仅有的。祈风石刻共有13方,记载自南宋淳熙元年(1174)至咸淳二年 (1266),泉州郡守、市舶司等地方官员在春、冬海舶往返季节于九日山昭惠庙举行祈风仪式的史实,是研究宋代泉州港海外交通的珍贵史料,也是中国人民与亚非人民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泉南佛国”闽南的宗教信仰历来众多,佛教、道教、伊斯兰教、摩尼教、基督教等各种宗教和谐并处,宫庙林立。其中不少寺庙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和很高的建筑艺术水准,成为全国闻名的名寺。比如在被称为“泉南佛国”的泉州,就拥有举世闻名的开元寺。开元寺,是闽南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建筑最华丽、珍贵文物最多、保存最完整的寺庙之一,也是这个“泉南佛国”的“镇国”之宝。寺始建于唐垂拱二年 (686年),初名“莲花寺”,738年改为开元寺。全寺占地7万平方米。整座寺院以山门、大雄宝殿为中轴,殿后依次有甘露戒坛、藏经阁等房舍500余间。 其中尤以大雄宝殿最为宏伟壮观。开元寺大雄宝殿具有三大特点:一是殿内并排塑有五尊巨大的佛像。它属于密宗,在全国各寺院的大雄宝殿中供奉五尊佛像的极少。二是殿内拱顶刻有二十四个彩色飞天的“飞天乐伎”。三是殿内有三人合抱的大石柱86根,数目之多,亦属罕见。除了开元寺以外,泉州还保存着独特的伊斯兰教寺庙。位于泉州涂门街的清净寺,又名麒麟寺,阿拉伯名艾苏哈卜大寺,即圣友寺。它是客居泉州的阿拉伯穆斯林于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仿照叙利亚大马士革伊斯兰教礼拜堂形式而建。其建筑造型精美,形制奇特,结构别致,异域风格浓郁,是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独具典型阿拉伯伊斯兰教建筑风格,国内罕见的石结构清真古寺。此外,闽南还有草庵的摩尼教遗址,祭祀海峡两岸医药神吴真人的慈济宫,奉祀海上女神妈祖的天后宫等等。元宵“钻灯脚”闽南民俗庞杂繁绪,主要有三类,即人生礼俗、岁时节俗和民间禁忌。其中,人生礼俗是影响每个人一生最为重要的一项,一般指人的出生、冠礼、婚姻和丧葬之俗。就“出生”而言,就有形形色色的习俗活动。为了早日生育,闽南人家中的年长女眷往往会带领未孕的女子前往寺庙参拜“注生娘娘”。源于蒙古族的南安市丰州镇的燕山黄氏族人还会在正月十五元宵节时,让已婚未生育的妇女到灯会高挂的灯下穿来穿去,称“钻灯脚”。之所以要钻灯,正是取“灯”与“丁”谐音之意,寄托得子添丁的希望。婴儿要“洗三旦”、“过度脐”婴儿诞生,必须举行一系列隆重的庆生礼俗,其中,做三旦、满月、四月日及周岁酒(又称“度脐”)等,都是最重要的仪式。首先,婴儿诞生的第三天要“洗三旦”(又称庆“三朝”)。备油饭(用糯米和香菇、猪肉、大虾烹制而成的糯米饭)、全鸡、酒菜祭神、拜佛、敬祖先;以豆腐、肉、鸭蛋、韭菜、油饭、酒菜祭床母,祈求她庇护婴儿。还要将油饭、全鸡、瓮酒、红米圆等送往外家,称为报酒。同时也将油饭送给媒婆和亲友邻里,以示答谢和庆贺。收到油饭的人家要留下一小部分“油饭头”(即面上的部分香菇、大虾、猪肉),同时放一些生米在装油饭的红漆盘内,上面放一小张红纸或压上红包,俗称“压盘”,并向主人家说:“让婴儿头壳硬”,即祝贺婴儿健康成长的吉利话。至于做满月,则在婴儿诞生一个月时进行。闽南人对做满月尤其看重,外婆要送给外孙从头到脚的穿戴,俗称“送头尾”,而父亲则要设宴请亲友。婴儿的周岁称做“度际”、“度脐”,又是一次大的庆贺活动,宴请亲朋好友。从求子到庆生的一系列礼俗,足以说明闽南人对下一代的重视和殷切期望。新娘子进婆家的门,要经过不少“关卡”闽南传统婚俗分为“提字仔”(即男方提亲)、“吃定”(即定亲、定聘)、“送定”(即送聘金聘礼)、“送日头”(即确定婚期)以及“迎娶”、“做客”几个过程。其中,“迎娶”是最为注重的一道礼俗。&&& 一般在婚期前夜或当日清晨,男女双方都要在各自家里举行“上头”成年礼。女子要请“好命人”用结实的纱线绞去脸上的汗毛,
热门文章12345 近期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闽南人说普通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