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铵根离子的方法,氯离子,三价铁离子,钾离子在澄清透明的酸溶液中能共存吗

知识点梳理
Cu2+:氢氧化铜为蓝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蓝色沉淀;
Fe2+:向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得白色沉淀,又观察到颜色逐渐变为红褐色,白色氢氧化亚铁被氧化为红褐色氢氧化铁;
Fe3+:加入NaOH溶液,得红褐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Fe3+;
Ag+:加入氯化钠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Ag+
碳酸根离子:将该化合物取少量与试管中,加入少量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化合物中含有碳酸根离子.通过上述检验碳酸根离子的操作步骤可知:检验碳酸根离子时常用的药品有稀盐酸和石灰水.NH4+:使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氯离子:加入AgNO3/稀硝酸产生白色AgCl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硫酸根:加入Ba2+/HNO3 产生白色BaSO4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硝酸根:加入Cu片和稀盐酸产生产生气泡,试管口无色气体变为棕红色
碳酸根:加入稀盐酸,澄清石灰水(或Ba(OH)2溶液)产生无色无味气体,白色沉淀CaCO3或BaCO3(过量则溶解生成相应碳酸氢盐)
亚硫酸根:加入稀盐酸,澄清石灰水(或Ba(OH)2溶液)产生无色刺激性气体(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白色沉淀(过量则溶解生成相应亚硫酸氢盐)
整理教师:&&
举一反三(巩固练习,成绩显著提升,去)
根据问他()知识点分析,
试题“某溶液中可能含有H+、K+、NH4+、Mg2+、Fe3+、A...”,相似的试题还有:
某溶液中可能含有H+、Na+、NH4+、Mg2+、Fe3+、Al3+、SO42-、CO32-等离子.当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发现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随NaOH溶液的体积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是H+、NH4+、Mg2+、Al3+
B.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和Na+
C.原溶液中含有的Fe3+和Al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D.反应最后形成的溶液中含有的溶质为Na2SO4
某溶液中可能含有H+、Na+、NH4+、Mg2+、Fe3+、Al3+、SO42-、CO32-等离子.当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发现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随NaOH溶液的体积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是H+、NH4+、Mg2+、Al3+
B.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和Na+
C.原溶液中含有的Fe3+和Al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D.反应最后形成的溶液中含有的溶质为Na2SO4
某溶液中可能含有H+、Na+、NH4+、Mg2+、Fe3+、Al3+、SO42-、CO32-等离子.当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发现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随NaOH溶液的体积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是H+、NH4+、Mg2+、Al3+
B.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和Na+
C.原溶液中含有的Fe3+和Al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D.反应最后形成的溶液中含有的溶质为Na2SO4夯实九离子共存(答案);2、自然界固定氮的主要途径有两种;其余25%的固定氮,来自于工业途径e.g.目前工;3、A.能共存,澄清透明,并不一定无色!可以是高;B.不能共存,因为三价铁离子可以氧化碘离子,而且;3+-C.能共存,中性或酸性条件下,Al、NO3;D.;4、;-1解:A.1.0mol?L的KNO3溶液中该组;1.0mol/L的KNO3溶液:H+,F
离子共存(答案)
2、 自然界固定氮的主要途径有两种。其一为闪电:闪电以其巨大的能量,把在大气中的氮分子解离,并继续与氧分子反应产生氮的氧化物,这些氧化物会溶于雨水,生成亚硝酸根及硝酸根而渗入土壤中。虽然世界上到处常有闪电,但是闪电固氮却不是一个产生含氮化合物有效的方法;每年经由闪电固氮所得的含氮化合物,顶多只占总量的10%。其二是固氮细菌:这是固定氮的最重要途径,须借助于或独自存在于土壤中,或与动植物共生,拥有固氮酵素的某些固氮细菌,如与豆类植物共生的根瘤菌。它们能吸收大气中的氮气分子,将其转变成氨及铵离子。每年经由细菌固定氮所得的含氮化合物,约占总量的 65%。
其余 25% 的固定氮,来自于工业途径e.g. 目前工业上最常用的哈柏法(Haber-Bosch process);在高温(约摄氏 400 度)高压(约 250 大气压)下,用精研的铁粉当催化剂,促使氮与氢产生反应生成氨。
3、 A.能共存,澄清透明,并不一定无色!可以是高锰酸钾与偏铝酸钠的混合液。 Na离子和K离子是可以和所以负离子共存,而H离子是偏少的。整个溶液是中性偏碱(偏铝酸钠是碱性的)。所以这四种离子是共存的。
B.不能共存,因为三价铁离子可以氧化碘离子,而且还和SCN-离子会形成络合物。
3+-C.能共存,中性或酸性条件下,Al、NO3能大量共存。
-1解:A.1.0 mol?L的KNO3溶液中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故A正确;
1.0mol/L的KNO3溶液:H+,Fe2+,Cl-,SO42-不共存,因为H+和NO3-离子形成硝酸有强氧化性,会把Fe2+氧化成Fe3+
3+-B.加入铝粉放出H2的溶液,为酸或强碱溶液,碱溶液中Al、OH结合生成沉淀,
则不能共存,故B错误;
3+-C.Fe、SCN离子之间结合生成络离子,则不能共存,故C错误;
--12-12+D.水电离产生的c(OH)=10 mol?L的溶液,为酸或碱溶液,碱溶液中Mg、
OH结合生成沉淀,则不能共存,故D错误;
+-13-1-7-15、因由水电离产生的H浓度为1×10mol?L的溶液,小于1×10mol?L,水的电离受到
抑制,该溶液可能为酸或碱的溶液,
-2-①碱溶液中该组离子不反应,但酸溶液中NO3、S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故
2+-②碱溶液中Fe、OH结合生成沉淀,酸溶液中该组离子不反应,故②错误;
③该组离子在酸或碱溶液中都不发生反应,则一定能大量共存,故③正确;
-+--④酸溶液中HCO3与H结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碱溶液中HCO3与OH结合生成碳酸根离子和水,
2+生成的碳酸根离子与Ca结合生成碳酸钙沉淀,则一定不能共存,故④错误;
⑤该组离子在酸或碱溶液中都不发生反应,则一定能大量共存,故⑤正确;
3+-3+6、A、向NaOH溶液中逐渐加入AlCl3溶液时发生Al+4OH=AlO2+2H2O,3AlO+6H2O+Al+4Al
-3+-(OH)3↓,a点时溶液中有大量OH,与Fe、HCO3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b点时溶质为NaCl和NaAlO2,所有离子可以大量共存,故B正确;
+C、c点时溶质为NaCl,与Ag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2-D、d点时溶质为NaCl和AlCl3,和CO3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A不行,Fe2+易被ClO-氧化为Fe3+,不能共存;
B不行,与Al能产生氢气的溶液可能是碱性,而OH-不能与NH4+大量共存;
C不行,使酚酞变红的溶液是碱性,C中AL3+会与OH-反应,不能共存。
D可以。由水电离出来的c(H+) =1*10-12mol/L溶液,则,溶液可能是:1,强酸溶液2,强碱溶液
-2-2-+++某溶液中可能含有下列6种离子中的某几种:Cl、SO4、CO3、NH4、Na、K.为
确认溶液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1)200mL上述溶液,加入足量BaCl2溶液,反应后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沉淀4.30g,向沉淀中加入过量的盐酸,有2.33g沉淀不溶.
(2)向(1)的滤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加热,产生能促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1.12L(已换算成标准状况,假定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由此可以得出关于原溶液组成的正确结论是(
2-2-+-++A.一定存在SO4、CO3、NH4,可能存在Cl、Na、K
2-2-+-++B.一定存在SO4、CO3、NH4、Cl,一定不存在Na、K
2-+2-C.c(CO3)=0.01mol,c(NH4)>c(SO4)
-2-D.如果上述6种离子都存在,则c(Cl)>c(SO4)
分析:(1)取少量该溶液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足量盐酸后,沉淀部分溶解,并有气体生成,说明白色沉淀为BaCO3和BaSO4,则溶液中含有2-2-CO3、SO4; -
(2)向(1)的滤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
+纸变蓝的气体,说明溶液中有NH4;
解答:解:(1)取少量该溶液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足量盐酸后,沉淀部分溶解,并有气体生成,说明白色沉淀为BaCO3和BaSO4,质量一
2-2-共是4.3g,则溶液中含有CO3、SO4,向沉淀中加入过量的盐酸,有2.33g沉
淀不溶,则硫酸钡的质量是2.33g,所以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是
=0.01mol,所以碳酸钡的质量是4.3g-2.33g=1.97g,碳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是
=0.01mol;
(2)向(1)的滤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是氨气,物质的量是
+=0.05mol,说明溶液中有NH4的物质的量是0.05mol;
2-2-+-A、溶液中一定存在SO4、CO3、NH4,根据电荷守恒,一定存在Cl,不能确定
++是否存在Na、K,故A错误;
2-2-+-B、溶液中一定存在SO4、CO3、NH4,根据电荷守恒,一定存在Cl,不能确定
++是否存在Na、K,故B错误;
C、碳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是
=0.01mol,浓度是
=0.05mol/L,铵根离子浓度是
=0.25mol/L,故C错误;
-2-2-D、如果上述6种离子都存在,根据电荷守恒c(Cl)+2c(SO4)+2c(CO3)
+++-2-=c(NH4)+c(Na)+c(K),则c(Cl)>c(SO4),故D正确.
(2014?青浦区一模)一杯澄清透明的溶液中,已知各离子的浓度均为0.1mol/L,
+2+2++--体积为1L.可能含有的离子:阳离子:K,Fe,Ba,NH4 阴离子:Cl,NO3,
2-2-CO3,SO4向该混合液中加足量稀盐酸,有无色气体生成,且阴离子的种类不变.对该溶液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2+--A.该溶液一定含有Fe,NO3,Cl
++B.该溶液一定不含K,NH4
2-2+C.该溶液一定不含CO3,Ba
2-D.该溶液可能含有SO4
分析:一杯澄清透明的溶液中,加足量稀盐酸,有无色气体生成,且阴离子的种类不变,溶液一定不存在碳酸根离子,一定存在硝酸根离子、亚铁离子和氯离子, 再根据溶液电中性分析可能存在和一定不存在的离子.
解答:解:加足量稀盐酸,有无色气体生成,且阴离子的种类不变,说明溶液中一定存在氯离子、硝酸根离子和亚铁离子,一定不存在碳酸根离子,
由溶液电中性,氯离子、硝酸根离子都是0.1mol/L,带有负电荷为0.2mol/L,亚铁离子浓度为0.1mol/L,所带正电荷为0.2mol/L;
若存在硫酸根离子,溶液中一定存在钾离子和铵离子,但是一定不存在钡离子,若不存在硫酸根离子,一定不存在钾离子、铵离子和钡离子,
2+--A、根据以上分析,一定存在的离子为:Fe、NO3、Cl,故A正确;
B、溶液中若存在硫酸根离子,一定存在钾离子和铵离子,所以该溶液中可能存在钾离子、铵离子,故B错误;
C、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离子为:碳酸根离子、钡离子,故C正确;
D、根据分析可知,该溶液中可能存在硫酸根离子,故D正确;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中学教育、高等教育、外语学习资料、应用写作文书、文学作品欣赏、专业论文、1209夯实九
离子共存(答案)等内容。 
 高三化学 离子共存_离子反应练习题及详细答案_理化生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离子共存...(09 海南卷 9)在室温时,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分别与过量 NaOH 溶液反应,能生成 ...  离子共存离子方程式(答案)_理化生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离子共存专题强酸:HCl、H2...OH?3 =2FeO42 +3Cl +H 2O+4H 9(09广东理科基础32)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  09第二章 学案9 离子共存和推断_高一理化生_理化生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本资料...述盐溶液中阴离子 均不同,故 D 为 Al2(SO4)3 或 MgSO4;其他解析见答案...  离子共存问题习题及答案(_高一理化生_理化生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二组 1.某无...NO3 9.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在含大量 Fe3 的...  离子共存经典例题(含答案)_英语考试_外语学习_教育专区。(09 四川卷?8)在下列...(3)Fe(OH)3、Fe(OH)2 (4)13.9 错误!未指定书签。 .(09 福建卷?24)...  2014中考化学除杂及离子共存(有答案)_中考_初中教育...。 5. 能,氢氧化铁中有 OH 2.A 9.B D 3.A...文档贡献者 syhx158 贡献于
专题推荐 ...  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离子共存 离子...1 2.(2010 安徽卷? 9)在 pH=1 的溶液中能...下列是本次考试各题的答案,划线的为双选,从前到后...  K + ,Ba2+, Cl , HSO3 答案: 答案:D 解析: 解析: A 项,加入 NaOH ...9. (09 四川卷 8)在下列给定条件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无...  [08 上海-9]设 NA 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3g 钠在氧气中...[09 安徽-10]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或分子是 A. NH 4 ? 、 H ?...当前位置:
>>>在某澄清,透明的浅黄色溶液中,可能含有下列八种离子:氢离子,铵..
在某澄清,透明的浅黄色溶液中,可能含有下列八种离子:氢离子,铵根离子,铁离子,钡离子,铝离子,硫酸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硫离子,在验证方案设计时初步分析其溶液中最多可含离子(只从这8种离子中选择)有A.4种B.5种C.6种D.7种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在某澄清,透明的浅黄色溶液中,可能含有下列八种离子:氢离子,铵..”主要考查你对&&设计实验方案及探究实验&&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设计实验方案及探究实验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
1.概念: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在实施化学实验之前.根据化学实验的目的和要求,运用相关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对实验的仪器、装置和方法所进行的一种规划。 2.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 (1)科学性:实验原理、实验操作程序和方法必须科学合理。 (2)安全性:尽量避免使用有毒药品和进行有一定危险性的实验操作,保护人身安全,保护仪器。 (3)可行性:实验所选用的药品、仪器、设备和方法等在中学现有条件下能满足要求。 (4)简约性:方案简单易行,尽可能采用简单的实验装置,较少的实验步骤和药品。还应遵循完成实验所用时间较短,副反应少,效果好等基本要求。 (5)经济性:综合考虑原料的用量和价格。 3.化学实验设计的基本内容一个相对完整的化学实验方案一般包括下述内容: (1)实验名称;(2)实验目的;(3)实验原理; (4)实验用品(药品、仪器、装置、设备)及规格; (5)实验装置图、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 (6)实验注意事项; (7)实验现象的记录及结果处理; (8)问题与讨论。 4.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思路 (1)明确目的、原理首先必须认真审题,明确实验的目的,弄清题目有哪些新的信息,结合已学过的知识,通过类比、迁移、分析,从而明确实验原理。 (2)选择仪器、药品根据实验的目的和原理,以及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性质、反应条件(如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能否腐蚀仪器、反应是否需要加热及温度是否需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等),合理选择化学仪器和药品。 (3)设汁装置、步骤根据实验目的和原理,以及所选用的仪器和药品,设计出合理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操作步骤。学生应具备识别和绘制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的能力,实验步骤应既完整又简明。 (4)记录现象、数据根据观察,全面而准确地记录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和数据。 (5)分析得出结论根据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和记录的数据,通过分析、计算、图表、推理等,得出正确的结论。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分类:1.物质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分类法、比较法等。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观察外观性质一预测物质性质一实验和观察一解释及结论。图示如下:在进行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时,要充分了解物质的结构、性质、用途与制法之间的相互关系,要根据物质的结构特点,设计化学实验方案来探究或验证物质所具有的一些性质: 2.物质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条件合适,操作简便; (2)原理正确,步骤简单; (3)原料丰富,价格低廉; (4)产物纯净,污染物少。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主要涉及原料、基本化学反应原理,实验程序和仪器、设备。核心是原料,由原料可确定反应原理,推导出实验步骤及所用仪器。 3.物质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通过特定的反应现象,推断被检验物质是否存在。在对物质进行检验或鉴别时,一般的原则是:①给出n 种物质进行鉴别,一般只需检验n一1种即可;②物理和化学方法可并用,一般先用物理方法(如物质的颜色、气味、水溶性等),再用化学方法;③设计的实验步骤越简单越好,实验现象越明显越好;④有干扰离子存在时,应先排除干扰,以免得出错误的结论;⑤进行检验的一般步骤为:观察外表一一加热固体(确定是否有结晶水)——配成溶液——观察外观一一加入试剂——观察现象——得出结论。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对几个实验方案的正确与错误、严密与不严密、准确与不准确作出判断,要考虑是否合理、有无干扰现象、经济上是否合算和对环境有无污染等。 1.从可行性方面对实验方案作出评价科学性和可行性是设计实验方案的两条重要原则,在对实验方案进行评价时,要分析实验方案是否科学可行,实验方案是否遵循化学理论和实验方法的要求,在实际操作时能否做到可控易行。评价时,可从以下4个方面分析: (1)实验原理是否正确、可行; (2)实验操作是否安全、合理; (3)实验步骤是否简单、方便; (4)实验现象是否明显。 2.从“绿色化学”视角对实验方案作出评价 “绿色化学”要求设计安全的、对环境友好的合成线路,降低化学工业生产过程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排放。据此,对化学实验过程或方案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1)反应原料是否易得、安全、无毒; (2)反应速率是否适巾; (3)原料利用率以及合成物质的产率是否较高; (4)合成过程中是否造成环境污染。 3.从安全性方面对实验方案作出评价从安全角度常考虑的主要因素如下: (1)净化、吸收气体及熄灭酒精灯时要防止液体倒吸; (2)使用某些易燃易爆品进行实验时要防爆炸(如 H2还原CuO应先通H2可燃性气体点燃前先验纯等); (3)防氧化(如H2还原CuO后要“先灭灯再停氢”,白磷切割宜在水中进行等); (4)防吸水(如实验取用、制取易吸水、潮解、水解的物质时宜采取必要措施,以保证达到实验目的); (5)冷凝回流(有些反应中,为减少易挥发液体反应物的损耗和充分利用原料,需在反应装置上加装冷凝回流装置,如长玻璃管、竖装的干燥管及冷凝管等); (6)易挥发液体产物(导出时可为蒸气)的及时冷却; (7)仪器拆卸的科学性与安全性(可从防污染、防氧化、防倒吸、防爆炸、防泄漏等角度考虑); (8)其他(如实验操作顺序、试剂加入顺序等)。
发现相似题
与“在某澄清,透明的浅黄色溶液中,可能含有下列八种离子:氢离子,铵..”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3374196425327238134144313472336031离子共存问题
解:、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次氯酸根离子和亚铁离子因为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共存,故错误;、加入显红色的溶液中含有三价铁离子,会和硫离子发生双水解反应不能共存,故错误;、能够与金属常温下反应放出气体的溶液可以是稀硝酸溶液,、、、可以共存,故正确;、的溶液是碱性溶液,碱性环境下,铵根离子可以和氢氧根离子反应,不能共存,故错误.故选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一.有一瓶澄清溶液.可能含有铵根离子、钾离子、镁离子、钡离子、氯离子、铝离子、三价铁离子、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硝酸根离子、碘离子.线进行如下实验:1.测知溶液显酸性.2.取样加少量四氯化碳和数滴新制氯水,四氯化碳层显紫红色.3.另取样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使溶液变为碱性,此过程中均无沉淀生成.4.去少量上述碱性溶液,加碳酸钠溶液出现白色沉淀.5.将实验3中的碱性溶液加热,有气体放出,该气体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问:1.原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2.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3.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是二.通常情况下,微粒A与B为分子,C和E为阳离子,D为阴离子,它们都含有10个电子;B溶于A后得到的物质可电离出C和D;A、B、E三种微粒反应后可得C和一种白色沉淀.问:1.这4种微粒是什么.2.写出A、B、E三种微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1.原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I-,Ba2+,NH4+2.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Fe3+,Mg2+,Al3+,SO42-,NO3-,CO32-3.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是K+,Cl-,2.A:H2OB:NH3C:NH4+D:OH-E:Mg2+Mg2+ + 2NH3 + 2H2O= Mg(OH)2(s)+ 2NH4+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这种问题为什么不问老师呢
1.显酸性则不含碳酸根,呈紫红色说明含碘离子,注意,由于溶液是酸性,所以也不含硝酸根,因为会把碘离子氧化,加减无沉淀说明无,镁铁铝离子,加碳酸钠沉淀则有钡离子,加热有气体说明有铵根离子,有钡离子则无硫酸根,无法确定的有氯离子和钾离子。2.a是水,b是氨气,c是铵根离子,d是氢氧根 e是铝离子,白色沉淀是氢氧化铝,我就不写过程了,不会百度hi找我。方程式是氨水与铝离子生成铵根离子和氢氧化铝...
因为未澄清溶液,所以无Fe3+1.溶液显酸性,可判断为某种阳离子水解得氢离子所致且无碳酸根2.加少量四氯化碳和数滴新制氯水,为紫红色,得溶液中有I-,所以无硝酸根3.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此过程中均无沉淀生成。抓住字眼“此过程中”。可判断溶液中没有Al3+,Mg2+4.去上述碱性溶液+Na2CO3有白色沉淀,所以确定溶液中有Ba2+(而且确...
1.测知溶液显酸性。知: 无碳酸根离子2.取样加少量四氯化碳和数滴新制氯水,四氯化碳层显紫红色。知: 有碘离子 则:因溶液显酸性,无硝酸根离子 则必有氯离子 否则溶液如何显酸性?!3.另取样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使溶液变为碱性,此过程中均无沉淀生成。知:无 镁离子 铝离子 三价铁离子4.取少量上述碱性溶液,加碳酸钠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