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苏轼被贬黄州对黄州父老的临别嘱托写的比较

苏轼在黄州写的诗 【范文十篇】
苏轼在黄州写的诗
范文一:苏轼在黄州
内容提要:谪居黄州的苏轼,走向内心审视自我,探索人生,总结不足以养家;安全上也无保障,本身属于管制对象,政敌诽谤依然存在。初到黄州的苏轼住在黄州城南的定惠院,生活境况如他的《寒食雨二首》中写的一样: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厌酒囊。如以往一样,时时关心人民疾苦。面对世人,并其善于解脱忧患的达观的处世态度倾倒了无数后世文人。
压力,从而完成对佛教和对现实人生的双重追求。
苏轼早年是受到一定的佛教熏染的,母亲、父亲、兄弟、亲朋好友大都好佛老,他本人也好佛老之书,好交世外之人,好佛老文学,好游寺院宫观,好佛老之事。他最初接触到佛老思想是在任凤翔盗判时期。少年时他所受的是正统儒家教育,他对佛老出世、无为的思想是有所抵制的,作为政治家的他,断言好佛老必致亡国灭身,他认为佛教徒是为逃避而通达佛理,他还在给弟弟的一首诗中写到:老思想的体现
经历了终于从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所写,原是生活中极普通的小事:离,辗转奔波,足迹踏遍了天南海北,一直过着逆旅过客的生活,但他却能努力地寻求自我解脱,达到了常人难以达到的潇洒超逸的境界。
黄州时期的苏轼,经历了牢狱之灾,又经过不断的自我反省,使他对政治、人生都有了重新的认识。沉思中,对待现实便以一种闲适旷达的心情处之,形成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生活的打击从未使他真正绝望,他有深重的苦难感,又有轻松的超脱感。他终究是个儒生,他的内心始终是矛盾的,仕与隐,进与退,儒与道,快乐与痛苦永远并存。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说:受
范文二:苏轼与黄州
中国的 黄州,那里牵连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这个人物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苏轼。其实,黄州算不上繁华,甚至说的上萧条,颓败;因为这里有了苏轼的存在,它注定不是个简单的地方。余秋雨先生曾在他的大作《苏东坡突围》里用非常诗意的笔触介绍了苏轼在黄州的境遇,内容十分精彩。黄州对应着中国文化中极其明丽的一部分。可以说,苏轼成了黄州最得意的鲜亮招牌。
流放的文人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他的祖父苏序,身强体壮,生性豪爽,喜欢饮酒(这一点在苏轼身上便没有得到体现)。其父苏洵,是个有着古怪脾性的人,在文学上有很高造诣,曾经屡试落第,后奋发图强,考取了功名;其弟在文学上也颇有建树,和苏轼及其父苏洵同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地位非常显赫。苏轼的母亲虽然没有苏氏父子三人那么有名望和才学,但是却对苏轼小时侯进行了严格的教育,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苏轼今后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苏轼未来的成就铺垫了一条小道。
宋仁宗嘉佑二年,苏轼参加了礼部考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后与其弟苏辙同科进士及第。当时他受到欧阳修的极高赞赏,说“更三十年,无人道着我也!”,又“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欧阳修说的没错,苏轼做到了,而且做的十分出色,可见,文人之间隐约的默契非同一般。自从苏轼入仕以后,仕途却便不平平坦坦;王安石变法时,苏轼坚定地站在了欧阳修、韩琦等人这边,反对新法。结果,惨遭变法派的诬蔑弹劾,为了避开险境,苏轼请求离开朝廷,力求在外能够寻求安身之地。不久,便任杭州通判,既而又在密州、徐州、湖州任知州。元丰二年七月二十八日,变法派穷追不舍,指责苏轼借诗词讥讽朝政,遂爆发了历史上有名的“乌台诗案”,苏轼几乎以莫须有的罪名锒铛入狱,他的政治对手李定甚至罗列了他四大该杀的理由。狱中,面对唠唠叨叨的狱卒恶狠狠的辱骂和摧残,他的精神和肉体都深受迫害,本以为会在狱中终其一生,于是写下了“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这样绝望的绝命诗,最后还是此案的始作俑者王安石开口说话,才得以从轻发落。解脱牢狱之灾后,苏轼被贬谪到了黄州。伟人终究是伟人,生活如果太平坦了,就很难构成一种冲击世界的人格品质。随后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可以佐证:苏轼与司马光就免役法存废问题发生争执,接着又与程颐、程颢发生了“洛蜀党争”,争的不可开交,最终苏轼获准出知杭州,此事才得以终结。其实,苏轼便不知道,后来有一场更大的政治风暴正在酝酿当中,而托这场政治风暴的“福”,他被一贬再贬,竟然被贬到了偏远的海南。事过境迁,元符三年,徽宗继位,苏轼遇赦北还,结果在反还朝廷途中,病逝于常州。
在受到小人的尖锐攻击和毫无根据的诬陷后,苏轼被一贬再贬。元丰三年,苏轼带着儿子苏迈离开了阴暗的朝廷,来到谪居地黄州。开始了他在文学创作上新的爆发点。流放苏轼是朝廷自身内部官员勾心斗角,相互倾轧的必然结果,是恶意的,又是符合政治逻辑的;但朝廷上下的衮衮诸公却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正是这种带有深刻的恶意性质的流放,为中国文学史留下了一笔灿烂可贵的文化遗产.如果光从文学上讲,朝廷流放苏轼在不期然而然下为中国文化做了非常要好的事情,如若从人道上讲,这种流放下文学又是血腥的,残酷的,缺乏道义的!
文学和道义,构成了黄州的文化矛盾冲突与对撞的交织点.
诚然,苏轼的文学成就覆盖了许许多多的方面,不管是诗,还是散文,就连书画都有其推不开的一席之地。中国的词史,有了苏轼的高贵和可爱气质,才多了一份开阔;有了苏轼的才情,才多了一些坦然的从容步伐。当然,本文着重要阐述的是苏轼在黄州吐纳的文化气象。黄州和苏轼在文学上的壮丽对话,不管在时间上还是空间里都充满了离奇的幻想、勃郁的喷发,这种奇妙的碰撞,不是灵光一现,而是在大自然中交织成的最激动人心的永恒共鸣。似乎冥冥中,有神灵的相助。余秋雨先生在《苏东坡突围》中说:“苏东坡以自己的精神力量给黄州的自然景物注入了意味,而正是这种意味,使无生命的自然形式变成美。”说的真是太好了。苏轼在黄州赤壁之上,面对着浩浩大江,脚下是壁立的崖岩,顿时热血滚烫,一张一合,吞吐出万丈豪情:[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这首词是苏轼最有名的豪放词之一,开篇便非常不俗,格调高昂,意境开阔。开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句,气度非凡,统领全文,仿佛一口气就能吞没掉一切是是非非,接着借景抒情,感慨古人,喟然叹息。经过这么久的忙忙碌碌,这么多的曲曲折折,苏轼不会不知道他是怎样走过来的,现在面对此番此景,面对着古人曾经徘徊过俯仰过的地方,他终于发出了对现实、对人生的内心真情吐露。人生是多么的短暂,那些扰乱人性的功名利禄何尝不是人生的羁绊呢?为什么不早点走出这种无休无止的自我戕害?人生多一些放达,少一些烦忧,心胸开阔,有容乃大。那么这个世界多么美好!也许苏轼天生就是个乐天派,或许过去的伤痕累累让他对一切都能拿的起放的下。豪放对于苏轼来说,已经成了他的代名词。当然,这是有根据的。以前的北宋词人大多擅长于作“花间”词一类的艳词,往往题材受到很大的局限。但是,苏轼那不拘一格的才情,完全不受理这种社会性圭臬,开创性地拓长了词的抒写空间和表达意境。上面的豪放词便是一例。当时有些人视豪放词为异端,此词一出,便被伶人拿着和柳永的慢词调侃:“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调侃归调侃,但是豪放词还是被大多数人接受的,特别是那些有名望的文学家,这就已经足够了。北宋的胡寅在《酒边词序》中说:“眉山苏氏,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于是《花间》为皂隶,而柳氏为舆台矣。”又刘辰翁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这些评价是很客观的,丝毫没有带一点偏袒之意。
一个幽静的夜晚,苏轼驾舟再次来到赤壁,这次是在山脚下。舟,诗人,美景,一切都已经准备好了,只等着那浩然的呤唱,也正是这次畅游,终于有了以山水为题材的千古名作《前赤壁赋》。这篇散文游记,文采斐然,体现了苏轼高超的艺术构造能力和表达技巧。统观全文,处处闪现着苏轼独到的智慧眼光,以及他那气势恢弘的宇宙人生观。这里,有个明确的特定环境,徐徐清风,淼淼烟波,载着苇叶似的轻舟,飘飘忽忽,嬉戏在万倾波浪中。这里,是远离朝廷的自由之地,什么建功立业,什么富贵荣禄,什么忧国忧民,都已与自身毫无瓜葛;朝廷的争权夺利,相互厮杀,相互倾轧,都已与我毫不相干。我在此处享受着个体灵魂的安宁,东看看,西瞧瞧,不妨再挥洒一下情怀,惬意地畅谈宇宙和人生,
纵然挫折和逆境的打击又如何。想想,苏轼是被朝廷流放至此的,从此文可以清清楚楚的看出他那份坦荡,那份旷达,那份执著的强烈信念;他的意志没有消沉,更没有消退,而是在达观的人生信条中找寻着自己心灵的一方净土,从哲性中来,又潇洒地回归到哲性中去。这就是苏轼!
不可否认的是,黄州提供了苏轼浩荡才情的海量倾泻,特别是他那飘飘洒洒的诗情。比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以及《后赤壁赋》。但是,不止于此,苏轼的书画也凭借这片承受着苦难的流放者之地,得到了骤然的凝练和升华。苏轼曾在《书论》说:“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成书也。”可见,书法的审美情趣与人性有着很自然的对应之处,并且和人紧紧联系在一个致密的空间里。所以说,窥探一个人的书法书写技巧和表达形式,可以进一步探寻他深层次的内心世界精神状态。无疑,苏轼在黄州的书画手迹将会为后人打开一个探寻其精神状态的缺口。
苏轼传世的书法真迹有近30件,分早、中、晚三个时期。下面着重介绍一下苏轼在黄州写的上品《黄州寒食诗帖》,其内容哀怨凄凉,点点滴滴都吐露着苏轼人生的失意,仕途的颠簸,以及官场的无奈;此帖字型温润,笔圆韵胜,格调高昂,状态万千,给人目不暇接之感。细细研磨,便从中可以看出此帖尊法度而不拘格的特点,这是和苏轼的人格非常吻合的。有人曾评价书法说,东晋的冷峻,唐代的严谨,五代的衰靡;可是,苏轼的到来,来得正是时候,他手执神笔,轻轻一挥,挥就了另一番气象,另一种境界,独创了烂漫的新书风。苏轼书法在宋代流传深广,雄视百代,影响了宋代几乎整个书法生态系统。有时候,人往往在得意之时,并不把真情留注在书的篇页之间,反而会在失意之时,会完完全全在纸张里进行真情的大吐露。还有就是苏轼在作画上的可人成就也是像摸像样、推陈出新。凭借自己继往开来的天才资质,他潇潇洒洒的舞动画笔,画笔与纸张接触的间隙,沉淀着从从容容的精神气度,一点一划,一撇一捺,一种气象便巍然耸立,跃然于纸上。他画墨竹师承绘画大家文同,但却便不循规蹈矩地完全继承吞咽,不注重吸收后的吐纳,而是在继承熟练以后,把自己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文化气度嵌入其中,形成了别然不同的异彩。更有趣的是苏轼在前人的深厚基础上,创造性地撕开了薄暮遮掩的另一种绘画境界,这就是“士人画”。苏轼左手提着墨竹,右手握着士人画,稳稳当当地影响着中国绘画艺术的漫漫长路。他,真行!
黄州,一个地图上的小地方,一个很难被人想起的地方,一个荒草凄迷,鸦鹊翔集的地方,却怎么样也抹不掉在中国文化史光辉灿烂的一页,因为什么,就是因为有一个巨人和它作了一次开天辟地的对话,完成了一次永载史册的亲密接触和文化突围。苏轼,黄州,一个人名,一个地名,没有谁会想到他们会这样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没有谁会想到他们牵连着整个中国文化生态系统。他们呐喊一声,天地都在震动!
苏轼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中国文化知识份子。他有放肆的才情,神州大地处处留音;他很自私,把人间的酸甜苦辣都享尽了,为了自己,也为了那拥挤的贫苦百姓。他,算得上一个很有责任心的文化良知!
若是按照苏轼的人生轨迹和生存状态作个定论的话,可以这样说,文人,真累!
参考文献:《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大江东去》
范文三:苏轼的黄州
黄州,注定要留名青史,因为中国历史曾在这里驻足,而驻足者留名青史。
黄州,你有福了:文人窃窃私语的杂谈,千里之外的一次心跳,都会使你战战兢兢;你不再是落英缤纷、酒旗林风之所。
只因为一个人,苏轼。
黄州,是你的一个驿站,而你本不想做一次无关痛痒的旅行。郁郁寡欢,不如来一次游目骋怀。梳理一下纷繁的情感,静静地等待下一次的电闪雷鸣,亦或乐夫天命!
驻足,为了守望,你看到了什么?
哲人说,世界上本没有故乡,她是祖先最后的一个落脚点而已。
岷峨雪浪,锦江春色。家是你心灵深处隐隐的痛,挥之不去的网;是五柳的南山菊花香,是青莲的床前明月光。走出了眉山,教你如何忘却眉山?
你自信、洒脱,想了却君王天下事;才高八斗,却抛家傍路;学富五车,却身如不系之舟。当神圣变得不可侵犯,磊落文章已是杨花似雪。早知流水本无情,不如桃花笑春风。
人应该学会忘记,可有的东西不属于记忆。岷峨之雪浪,杯中之汉江,成了你生命之中不能承受之重。你完全可以醉眼芳草,倾听昨夜东坡春雨,乌鹊报晴。也许这对你来说是一种解脱、一丝慰藉!
无情汴水你为何一意东流,为何不为苏轼做一次小小的停留?你曾喈叹人生如梦,忽然而已,可惜造化弄人,飘絮尘埃,空怨东风,酿成烦恼并肩来!
黄州不是眉山,不是开封,更不是南山。乱蝉衰草小池塘,只会凭添一日凉,黄州的你不会游哉乐哉。你在黄州扶过犁,炼过丹药,做一手好菜:试想文人手中的笔变成了菜刀,何其煞风景!
东去大江淘尽了周郎赤壁,多少英雄豪杰已灰飞烟灭。可你的眼中为何常含着泪水。北望。
归去来兮,黄州有你的家,楚歌吴语,鸡豚社酒;黄州不是你的家,子规声中,萧萧暮雨倾注了关中大汉多少柔情与苦楚?正所谓君不见门前流水尚能西,泪湿枕边游子衣。
已矣乎,鸟倦而知还。你的高洁性灵决定你不肯轻易拣寒枝而栖,虽有千钟江南美酒、西湖波底之明月,怎抵那绕膝之西园?
不如归去,离家的孩子!
范文四:苏轼黄州诗歌浅析
摘要:苏轼在被贬至黄州后,创作了大量的诗词作品。这些作品一方面反映了其在遭遇排挤贬谪之后的苦闷与孤寂,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了作者在逆境中磨练而成的旷达人生态度。黄州诗歌标志着苏轼的艺术创作真正走向了成熟,也标志着作者在经历磨难之后实现了自我超越。
关键词:苏轼;黄州诗歌;苦闷与孤寂;旷达
公元1079年,北宋元丰二年乙未,七月,苏轼因御史中丞李定、御史舒亶、何定臣等人弹劾其诗语讥讽朝廷,自湖州任上被拘入京,八月至京,系于御史台狱,十二月结案出狱,诏贬校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元丰三年二月,至黄州。元丰七年正月,神宗出御札,苏轼移汝州团练副使,四月离黄州。从元丰二年二月至元丰七年四月,苏轼在黄州生活了四年零四个月。谪居黄州的四年多时间里,苏轼没有怨天尤人,没有消极沉沦,而是以坦荡旷达的情怀,淡泊超逸的生活态度,坦然面对生活的苦难与不公,并更加专注于思考个体生命的价值,最终在哲学思想、人生态度和艺术创作上都取得了新突破。苏辙说:“苏轼谪居于黄,杜门深居,驰骋翰墨,其文一变,如川之方至,而辙瞠然不能及也。”可以说,苏轼黄州时期的诗歌,是其诗文创作的巅峰状态。
一、初至黄州:苦闷与孤寂
乌台诗案之前,苏轼也曾因政治斗争被排挤出朝堂,历任四州,但这些挫折对苏轼精神与心理的打击都无法与乌台诗案相比。经历了乌台诗案之后,苏轼更清醒地看到了官场的险恶,到黄州后,贫病交加,余悸犹在,世态炎凉,人生寥落,使得苏轼难以摆脱孤寂与愁苦,只得诉之于诗歌,表达对人事的怀疑,有着强烈的“人生如梦”的虚幻感。
元丰五年,苏轼寄居定慧院,写下了著名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①: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清人黄苏评此词:“按此词乃东坡自写在黄州之寂寞耳。初从人说起言如孤鸿之冷落。第二阕专就鸿说。格奇而语隽,斯为超诣神品。”在词中,苏轼托物言志,借孤鸿表达自己孤傲、寥落的心境。全词充满着凄清、孤寂的色彩,最后借孤鸿“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来表现自己虽然骤遭横祸,但仍坚守自己高洁的人格,整首词语意高妙,无一点陈俗气。
苏轼到黄州的第一个中秋,写下了《西江月》一词②: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词的上片写景感伤,寓情于景,咏人生之短促,叹壮志之难酬。下片写悲愤,借月抒情,感世道之险恶,悲人生之寥落。下片前两句,流露出词人对世态炎凉的感愤,包含的情感非常丰富:有念怀亲人的无限情思,有对国事的忧虑和对群小当道的愤懑,有渴望朝廷理解、重用的深意,也有难耐的孤寂落寞和不被世人理解的苦痛凄凉。全词通过对新凉风叶、孤光明月等景物的描写,将吟咏节序与感慨身世、抒发悲情紧密结合起来,由秋思及人生,触景生情,感慨悲歌,情真意切,令人回味无穷。
诗人在遭遇了倾轧和打击,阅尽了世态人情之后,在孤寂与愁苦时更加思念自己的家乡,黄州诗歌里有不少诗篇,表达了浓浓的思乡之情。这些诗歌或写岷峨山水,如“认得岷峨春雪浪,初来,万顷蒲萄涨绿醅。”(《南乡子·黄州临皋亭作》)、“犹自带,岷峨浪,锦江春色,君是南山遗爱守,我为剑外思归客。”(《满江红·寄鄂州朱使君寿昌》),或借物寄托思乡之情,如“陋邦何处得此花,无乃好事移西蜀。寸根千里不易致,衔子飞来定鸿鹄。天涯流落俱可念,为饮一樽歌此曲。”(《寓居定慧院之东,杂花满树,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
贵也》)。这些诗歌情真意切,表达了诗人在艰难境遇时的孤独与愁苦,因为困厄者多思乡。
二、由愁苦而至旷达
到黄州后,苏轼口奉既微,又无居所,承友人马正卿为其请得城东坡地五十亩,苏轼便躬耕于东坡,筑雪堂居之,自号东坡居士。在这里,苏轼渐渐找回了久违的平静,虽然心中仍是郁结不畅,但旷达之气渐增。在《晓至巴河口迎子由》一诗中,诗人回首往日,“去年御史府,举动触四壁。幽幽百尺井,仰天无一席。隔墙闻歌呼,自恨计之失。”又想到现在虽不得意,但已能耕种东坡,临流班坐,不禁感慨“余生复何幸,乐事有今日,,,,此邦疑可老,修竹带泉石。”可见黄州平静的生活渐渐抚平了诗人不安与孤寂的内心。
又如《江城子》一词③:
梦中了了醉中醒。只渊明,是前生。走遍人间,依旧却躬耕。昨夜东坡春雨足,乌鹊喜,报新晴。
雪堂西畔暗泉鸣。北山倾,小溪横。南望亭丘,孤秀耸曾城。都是斜川当日境,吾老矣,寄馀龄。
诗人自比陶潜斜川之游,表达了对陶渊明的深深仰慕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随遇而安、乐而忘忧的旷达襟怀。
苏轼还尝取陶潜《归去来兮辞》稍加修改,作成《哨变》一首,旨趣相近,在词中诗人感叹“归去来兮,我今忘我兼忘世,,,,此生天命更何疑,且乘流,遇坎还止。”虽然表达出一种安于天命的情绪,但词中的豁达之情已不难感知。
到了元丰五年,苏轼已在黄州生活了两年有余,心境渐趋平静旷达。三月,东坡到黄州东南三十里的沙湖买田,途中遇雨,“同行皆狼狈”,独东坡杖藜徐步,心定气闲,并引以为乐,写下了《定风波》一词④: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词虽然是因一次道中遇雨的偶发小事而作,却表现了一种高居于现实苦难之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笑傲人生的乐观豪放,这正是苏轼后半生应世态度的写照。政治失意,身处逆境,苏轼依然保持着旷达的心胸,傲岸的心性。词中突出表现了一种摆脱痛苦、化解悲愁、对抗挫折、迎战命运的积极向上的精神。当然,这其中也包含着词人对那些给自己罗织罪名的小人们以蔑视。“一蓑烟雨任平生”,如此宠辱不惊,去留无意,“也无风雨也无晴”,如此地举重若轻,大无大有,这也正是苏轼追求的理想的人生境界。
正如同是作于元丰五年的《满庭芳》中所写的那样:“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干忙,,,,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在浊世之中,诗人正是凭着其飘逸旷达的人生态度,经历人生挫折之后,在黄州创造了文学的奇迹,那种超脱功利的闲静畅达之情,标志着诗人的艺术创作真正地成熟了。可以说,到黄州是苏轼的不幸,也是他的万幸,在此他实现了自我尊严,同时也实现了自我的超脱。 注释:
① 邹同庆、王宗棠:《苏轼词编年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2,P275.
② 邹同庆、王宗棠:《苏轼词编年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2,P798.
③ 邹同庆、王宗棠:《苏轼词编年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2,P352.
④ 邹同庆、王宗棠:《苏轼词编年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2,P356.
参考资料:
[1] 邹同庆、王宗棠:《苏轼词编年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2.
[2] [清]冯应榴:《苏轼诗集合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06.
[3] 孔凡礼、刘尚荣:《苏轼诗词选注》,北京:中华书局,2005.
范文五:《黄州寒食诗帖》是苏轼行书的经典之作,此诗帖是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苏轼因乌台诗案遭贬到黄州,在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人生感叹,表达了苏轼惆怅之孤独的心情。也正是在这种心境下,东坡挥毫书写,通篇起伏跌宕,沉郁苍凉,气势奔放,达到了“心手相畅”的完美境界。它被鲜于枢称为继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稿》之后的“天下第三行书”。   我在临幕《黄州寒食诗帖》之前,对苏轼其他行书的一些笔法特征作了对比和研究。帖中所焕发出的神采使我操之难释。此帖特点有别于苏轼其他的手札,“大胆落墨、小心收拾”,“书如心画”在此得到了充分的印证。字虽不大,却写出了大气象,写出了神韵,难怪黄庭坚跋语道出:“东坡此诗似李太白,犹恐太白有未到处。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   明董其昌亦盛赞此帖:“……必以此为甲观。”   临《黄州寒食诗帖》,首先要了解苏轼的书学思想,只有这样,才能和苏轼达到“神交”。   苏轼是宋代“尚意”书风理论和实践的开拓者。“书初无意于佳乃佳”,“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都说明他重在写“意”,寄情于“信手”所书之点画,追求质朴、自然的书法风格。苏轼的“信手”非为随便,更不是“胡乱涂抹”,他所说的“信手”、“意造”是在对书法艺术深刻理解的基础上用传统技法去创造,并丰富和发展传统技法,而不是简单的模古,它建立在深厚的功力和丰富的学识基础之上。“退笔成冢未足珍,书读万卷始通神”,“作字之法,识浅见狭学不足,三者终不能尽妙,我则心目手俱得之矣”,这些都充分说明苏轼对于学识、学养的重视。“笔成冢,墨成池,不及羲之即献之;笔秃千管,墨磨万锭,不作张芝作索靖”,也说明他对功力的深刻认识。   广阔的胸怀,质朴、率真的人格、腹有万卷书的学识,长年累月的书写训练,是《黄州寒食帖》成为千古绝唱的重要条件,无此便不会达到“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的“尚意”境界。   其次,要了解苏轼在黄州时的处境和心境以及《黄州寒食诗帖》的整体风格。   《黄州寒食诗帖》是苏轼根据自己谪居黄州时窘迫的生活状态和当时悲凉的心境有感而发。通篇苍凉惆怅的情绪使用笔起伏跌宕,迅疾而稳健,痛快淋漓,一气呵成。苏轼将心境情感的变化,倾注于诗句及书法点画线条的变化中,或中锋,或侧锋,转换多变,浑然天成。其结字亦奇,或大或小,或疏或密,有轻有重,有宽有窄,参差错落,恣肆奇崛,变化万千,达到了“无意于佳乃佳”的高境界。   《黄州寒食诗帖》把很多对立的语言因素有机地融合为一体。瘦劲与丰腴,横势与竖势,凝重与流动,萧散与端庄等,尤其是在情感的表现上波澜起伏,诗、情、书三者融为一体,达到了书境和心境的统一,充满感染力。   再次,要了解苏轼的用笔、结体及章法的特点。   在用笔上,苏轼以腕贴桌面,以手抵案,锋毫与纸面成一定角度,用偃卧的执笔方法,如“死”、“来”、“两”等字。字形以扁平居多,丰腴饱满,多呈横势,如“秋”、“棠”、“云”等字。也大量穿插使用瘦劲细长的字形,以造成横向与竖向的对比,如“中”、“苇”、“纸”等字。单字结体疏密相间,?侧相生,字形大小参差对比悬殊,如“破灶”、“哭涂穷”等字较大,“已白”、“也”等字较小,可以体会到苏轼此时情感的动荡。每行有更多使用横向字形和纵向字形的对比,如“破灶烧湿苇那”一行,“破灶烧”为扁,“湿苇”为长,“那”为扁;“衔纸君门深”一行,“衔纸”为长,“君门深”为扁。这种劲健、厚重的用笔方法,给人一种骨撑肉、肉没骨的审美情趣,把“神、气、骨、肉、血”表现得淋漓尽致。在章法上,每一行的轴线并不是直的,而是曲的,是波动起伏的,这说明字形排列不是整齐划一的,而是处于不断的?侧变化中,如“年子病起头已白”一行,“年子”较正,“病起头”较大,并向左倾斜,“已”向右倾斜,“白”字较正。在行气上,字与字之间大部分都靠得紧密,使气氛比较压抑,同时,几处字距又有较远的情况,尤其几个长的悬针竖,使整个行气又充满着空灵的感觉。如“污燕”一行,前四字安排得较紧,后四字安排得较松,使整个行气呈现出“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的感觉。通观全文,前七行在用笔、结体上法度更加严谨一些,在整体布白上更加空灵,基本处于平和状态;中间三行稍有变化,字形偏大,笔触加重,字距紧密,此为情感发展的过渡阶段;后五行则把情感的闸门完全打开,书法的形态随着情绪的变化而跌宕错落,充满着不可遏制的激情。   我临习此帖是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的。   第一,从气势上临摹一遍,不求工拙,在用笔、结字、章法上先粗略地感受一下,体会此帖的特点。   第二,从用笔和字形上进行临摹,力求做到毫发不失。每个字一遍不行,就多写几遍。体会苏轼劲健的用笔,一定要慢,一定要调整好笔锋、蓄势到位后再写下一笔,体会线条的粗细变化,字形力求毕肖。   第三,从章法上临习,注意每个字的笔势和体势、几个字或整行字的前后映带,不过多追究字形和用笔是否精细,用第二步中自己对苏轼字形和用笔特征的理解去写。   第四,在基本掌握苏轼的用笔、结字和章法的前提下,进行更为细致的对照临摹学习。把原大临习和放大临习穿插进行。   最后,我认为要想把此帖写好,写出它的神韵来,还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除了在学习苏轼的书写技法上多下工夫之外,应加强自身的学识修养和加强对“宋四家”其他三家书法的临习,这样能够更好地体会苏轼的书法风格。   其二,要加强对楷书的临习,尤其是对苏轼《醉翁亭记》、《表忠观碑》等楷书的临习,这样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苏轼一再强调学书要“知其本末”,“书法备于正书,溢之为行、草,未能正书而能行、草,犹未尝庄语而辄放言,无是道也”,“真生行,行生草……”这些都说明了苏轼强调楷书对行书的重要性。   其三,要把实临和意临穿插进行,把读帖、临帖和模拟性创造穿插进行。这样做能够使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东坡此帖的精髓,并提高自己的临帖能力和书法创作水平。      (作者单位 广东省中山市东区雍景园小学)
范文六:苏轼黄州诗词中的
摘要:如梦人生,人生如梦,这是苏东坡对人生哲理的界定,也是苏东坡黄州时期人生哲理的核心.乌台诗案
后,死里逃生的苏轼,惊魂悄定,被眨谪黄州,有如经历了一场恶梦。因此,他在黄州期间感叹“人生如梦”的诗词特别多。这种对整体人生的空幻、悔悟、淡漠感,这种携带某种禅意玄思的人生偶然的感喟,是苏词中传达的独特的人生态度。苏轼黄州五年诗词中屡次写到梦的意象,可谓佛儒思想在他的精神领域相互碰撞而构成的复杂世界。关键词:梦如梦人生黄州五年佛家思想精神领域
著名的乌台诗案后,死里逃生的苏轼,惊魂悄定,被贬黄州,有如经历了一场恶梦。因此,他在黄州期间感叹“人生如梦”的诗词特别多。当人们感到孤独和不幸的时候,往往就是他们朝向宗教的时候,苏轼在贬谪黄州的时候,佛家思想常常帮助他超脱自己。
他在得知被贬黄州团练副使的当天(即元丰_年十二月■十八日),就写F了“却对酒杯浑似梦,偶拈诗笔已如神”(《十二月二十八日,蒙恩泽授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复用前韵■首》其。。)的句子。此诗的后‘。句尽显东坡的狂放不羁,他好像没拿一百四十天的人狱当网事,}{;狱就开始对酒如梦,下笔如神了!事实卜,“却对酒杯浑似梦”还是彰显了苏轼入狱遭贬的深沉辛酸。梦,这。。意象,美好又缥缈,曾经给予人们多少欢乐和希望,但又带给人们多少迷惘和惆怅。
一位鼎鼎大名的诲人,一位曾屡受皂帝嘉奖、大臣褒扬的名士,如今蒙冤被贬做了地方的“武装部副部长”,他低迷过、怀疑过、忧虑过、恐惧过。乌台诗案,苏东坡经历了惊心动魄与死罩逃生,“饥寒末至且安居,忧患已卒犹梦怕。穿花踏月饮村酒,免使醉归官艮骂。”(《次韵前篇》)苏轼冈文字而获罪,则“焚笔砚,断作诗”,“不敢作文字”、“不复作文字”、“不复作诗与文字”,不愿意为好事者留下r]实,使诗歌被“笺注”的灾难重演,使声名招损,便“杜门念昝”,“焚香默坐”,“放浪LlJ水间,与渔樵杂处”。至此苏轼似乎可以完全一心地做他的“东坡居士”了,而事实并非如此,既欲参政义&祸及,才是苏轼谪居黄州心态的要义所在。忧畏的。‘面是很明显的,而苏轼欲博忠直的一面亦未能泯灭不见。
通过苏轼对自己生活境遇的描述不难看出,他在黄州的
生活有一个“不适”到求“适”,“适末厌”到全然而“适”的过程,表现H{由“醉咀狂言醒可怕”、“忧忠已空犹梦怕”到“谁怕?一蓑烟阿任平生”的心路历程。苏轼谪居黄州,起初有一种自鄙人嫌、杜门念咎的悔过心理,经过一个“镇静以处忧患”的阶段之后,才获得澹泊自持的心境,即以“箪瓢鸡黍”臼娱,“躬耕渔樵”为适,则能安于黄州。
长期的漂泊坎坷,屡次的打击,虽然苏轼的乐观旷达,让他可以继续潇洒地生活F去,但是政治上、人生中的锋芒棱角却渐渐地被磨平,他的人生观、处世哲学都发生了变化。“人生安为乐,吾策殊未良”(《湖I二夜归》),他品味出人生如梦,世事艰难。面对无穷的宇宙,“须臾”的人生恰似“寄蜉蝣丁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苏轼以形象的比喻将人在宁宙中所处的位置作出了界定。由此,苏轼时常发出“人生如梦”、“人生如寄”的吟叹。
苏轼词中最负盛名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就是他被贬谪到黄州,游览黄冈城外的赤壁矾时写F的。他在词中艳羡周瑜那样称雄。。时的豪杰人物,渴望有人来扭转北宋不景气的现状。然而,他眼前的政治现实和被贬黄州的坎坷处境,却I司他振兴王朝的祈愿和有志报国的壮怀大相抵牾。
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所以,当词人。。旦从“神游故困”跌入现实,就不免自笑多情善感,感慨光阴虚度,便无可奈何地以洒浇愁了。虽然词的结尾调子失之低沉,但这罩的“梦”也是历史和现状、理想与实际经过尖锐冲突后在作者心理上的一种反映。佛教的人生态度和价值标准,在他身}:发挥了作用,帮助他调整内在价值结构,提高人生道德境界,排遣心灵的压抑,拂去笼罩在心头的烦闷忧憨,恢复心理平衡,进入“任性逍
万方数据 
必文学研究
矛盾心理,在上词中得到了集中体现。
“梦中了了醉中醒。只渊明,是前生……”,这首词也是作丁苏轼贬谪黄州期间。他以自己“躬耕于东坡,筑雪常居之”自比于陶渊明斜川之游,词中表达了对陶渊明的深深仰慕之意。作品平淡中见豪放,充满恬静闲适而义粗犷的田园趣味。首旬“梦中了了醉中醒”,一反常理,说只有醉中才清醒,梦中才了然,表达了愤世嫉俗的情怀。此句表明,苏轼能理解陶渊明饮酒的心情,深知他不论在梦中还是醉中实际卜都是清醒的,这是他们的共同之处。“只渊明,是前生。走遍人间,依旧却躬耕”充满了辛酸的情感,这种情况与渊明偶合,两人的命运何其相似!渊明因不满现实政治而归田,苏轼却是以罪入的身份躬耕,这又是两人的不同之处。苏轼带着沉痛辛酸的心情,暗示着躬耕东坡是受政治迫害所致。
此时的“身外傥来都似梦,醉里无何即是乡,东坡日月长”(《十拍子?白酒新开》),苏轼也发出了痛苦麻木、逃避现实的人生悲叹。
“傥来”就是无意中得到的或不戍得
如梦人生,人生如梦,这是苏东坡对人生哲理的界定,也是苏东坡黄州时期人生哲理的核心。不管是“人生如梦亦如幻,朝如晨露暮如霞”还是“人生如雾办如梦,缘生缘灭还自在”,都是取意自佛经,源il{佛经。苏东坡“人生如梦”的哲理思想不是突然惨遭迫害悟出的,而是在他人生的旅途中逐渐成熟的。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正月_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I司至女千城作诗乃和前韵》),苏东坡在黄州写下这诗句时已45岁,宦海浮沉,人事沧桑,读来不无苍凉之感。时过中年,人间事差不多看遍了,苏东坡将之归为两类:一是人可掌摔的,前有信约,还是要坚守的,就像秋鸿,季候到了应该应约而来;而另一是牵连人际的种种事端,犹似春梦,梦醒了也就跟着忘了,留F艨胧美意,了无痕迹。苏东坡是学禅之人,他的诗文境界高,与佛法境界相合,秋鸿有信,席处理的事要处理,原则要守,具体到东坡则是以天下苍生为己任的责任感,这是他积极入世的一面;春梦了无痕,则有点无才可去补苍天的悲壮情怀,风来则应,过去不留,过去了就放下,无须纠缠,一如春梦,不留痕迹,这是退隐、出世的?面。一显一隐,两相聚合,才是完整的一生。
苏轼在黄州中秋写的“世事‘。场人梦,人生几度新凉”(《西江月》)和这一时期的“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南乡子》)都鲜明地体现了}{{佛家思想对他的渗透。但/j’华横溢的东坡居士却在黄州被画地为牢,空有满腔报困之志却身在令人压抑的现实世界。“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感叹人生的虚幻与短促,富有哲理,令人回味无穷。苏子以梦喻世事,不仪包含了不堪回首的辛酸往事,还概括了对整个人生的纷纷扰扰究竟有何日的和意义这一问题的怀疑和厌倦并且企求解脱与舍弃。“人生几度新凉”,有对逝水年华的无限惋惜和悲叹。“新凉”二字照应中秋,句中数量词兼疑问词“儿度”的运用,低同唱叹,更显示出人生的倏忽无常。词一开端,便慨叹世事如梦,虽然苏轼诗词中常常流露Hj人生如梦的思想,但那或是自我排遣之语,或为往古来今之思,读来往往觉其放达,而不觉其悲切。此处却不然,以一种历尽沧桑的语气写出,加上几度秋凉之l’口J,风叶呜廊,忽觉人生短暂,已惊繁霜侵鬓,益觉词首浮生若梦的感叹,并非看破红7兮的彻悟,而是对自身遭际的不平,从而深感人生如梦境般荒谬与无奈。“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世事如梦一场,身在黄州,苏轼的前途、理想、追求、抱负又在哪罩呢?在他看来,世间力.事,皆是梦境,转眼成空;荣辱得失、富贵贫贱,都是过眼云烟;世事的纷纷扰扰,不必耿耿下怀。如果命运不允许自己有为,就饮酒作乐,终老余生:如有机会一展抱负,就努力为之。这种进取与退隐、积极与消极的双重
到而得到的,苏轼受佛家思想影响颇深,习惯用佛家的色空观念看待事物。自居易诗云“百年随手过,万事转头空”,苏轼则更进一。步认识到“身外傥来都似梦”,这种对整体人生的空幻、悔悟、淡漠感,这种携带某种禅意玄思的人生偶然的感喟,是苏词中传达ffj的独特的人生态度。
公元1083年在黄州,苏轼写F了“居七先生老矣,真梦里,相对残缸”(《满庭芳》)的诗句。这里的“真梦里”三字,切不可轻轻放过,它上扣“老矣”,意谓这人半辈子真如做梦一般;’F接“相对残缸”,描述他和友人相互倾吐自己的不幸经历。鸟台诗案就是一场噩梦,他把这辛酸的人生感慨,仅用“真梦哩”三字轻轻带过,怨而不怒,含蕴无穷。此次挫折,苏轼虽历经忧患,九死一生,其人格感情却冈而得到磨练,日趋成熟。
苏东坡自幼被灌输的是儒家大道,这是文人的骨头。但中年后的苏东坡却把佛理拿来做诗人的血肉,用来柔和自己的灵魂,行动卜也是尽量适应自然,笑对生死人生,万物归无极。佛家思想的清旷达观成了苏轼在逆境中奋进的精神支柱,正是有了这样的支柱,才让苏东坡找到了更多的热爱生命的理由。虽然“人生如梦”,但岗热爱生命,他才能在仕途失意时依然坚守“长于东风约今日,暗香先返玉梅魂”(《六年正月二十日,复出东门,仍用前韵》):他/|‘能在生活艰苦时依然悠然白娱“南堂独有西南向,卧看千帆落浅溪”(《南堂》)。灾难舛途没有愚钝他对生命的灵慧感悟,艰难困苦也不曾消磨他对生活的敏锐洞察,苏轼黄州五年诗词中屡次写到梦的意象,可谓佛儒思想在他的精神领域相互碰撞而构成的复杂世界。
(邱红,江苏省淮安市清浦中学)
万方数据 
苏轼黄州诗词中的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江苏省淮安市清浦中学现代语文(文学研究)MODERN CHINESE2008(11)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 王彦颖 苏轼黄州词的思想意蕴[期刊论文]-内蒙古煤炭经济2008(2)
2. 梁丽丹.Liang Lidan 苏轼黄州词的美学风格及其艺术手法浅析[期刊论文]-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3. 张利华.ZHANG Li-hua 论苏轼黄州词的主导风格[期刊论文]-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4. 刘青山 忧郁心绪与赤子情怀——苏轼贬官黄州时期的心态解析[期刊论文]-现代语文(文学研究). 饶学刚 道家——苏东坡黄州突围之道[期刊论文]-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6. 赵凌宇.Zhao Lingyu 词如其人:从苏轼黄州时期的词看苏词的艺术风格[期刊论文]-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7. 王红升 佛教思想对苏轼黄州时期文学创作的影响[期刊论文]-电影评介. 梁丽丹 苏轼黄州时期言志词的思想意蕴[期刊论文]-法制与社会2008(26)
9. 余立莉.Yu LiLi 对苏轼贬谪黄州后的诗作三个阶段的思考[期刊论文]-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0. 刘红星.郭杏芳 论苏轼谪居黄州时期的人生态度及现实意义[期刊论文]-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12)
本文链接:.cn/Periodical_xdyw-czb.aspx
范文七:苏轼《黄州寒食诗帖》
《黄州寒食诗帖》,纸本,25行,共129字,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这是一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此诗的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黄州寒食诗帖》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也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
“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乘。正如黄庭坚在此诗后所跋:
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
诗中阴霾的意象如小屋、空庖、乌衔纸、坟墓……渲染出一种沉郁、凄怆的意境。表达出了作者时运不济谪居黄州的灰暗烦闷的心境。从文中“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可以想见他窘迫的生活。这两首诗放在苏轼三千多首诗词中,并非是其上乘之作。而当作者换用另一种艺术形式——书法表达出来的时候,那淋漓多姿、意蕴丰厚的书法意象酿造出来的悲凉意境,遂使《黄州寒食诗帖》成为千古名作。
《黄州寒食诗帖》彰显动势,洋溢着起伏的情绪。诗写得苍凉惆怅,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通篇起伏跌宕,迅疾而稳健,痛快淋漓,一气呵成。苏轼将诗句心境情感的变化,寓于点画线条的变化中,或正锋,或侧锋,转换多变,顺手断联,浑然天成。其结字亦奇,或大或小,或疏或密,有轻有重,有宽有窄,参
“东坡此差错落,恣肆奇崛,变化万千。难怪黄庭坚为之折腰,叹曰:
诗似李太白,犹恐太白有未到处。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
”(《黄州寒食诗跋》)董其昌也有跋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
“余生平见东坡先生真迹不下三十馀卷,必以此为甲观”。语赞云:《黄州寒食诗帖》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元朝鲜于枢把它称为继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稿》之后的“天下第三行书”。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涂穷,死灰吹不起。
范文八:论苏轼《黄州寒食贴》中诗书情感的水乳交融
主要内容:苏轼作为作为宋代的文豪和书法家,其历史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他在宋代尚意书风的影响下站在风头浪尖带领宋代书法走向高峰,其《黄州寒食诗帖》彰显动势,洋溢着起伏的情绪。诗写得苍凉惆怅,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通篇起伏跌宕,迅疾而稳健,痛快淋漓,一气呵成。苏轼将诗句心境情感的变化,寓于点画线条的变化中,或正锋,或侧锋,转换多变,顺手断联,浑然天成。其结字亦奇,或大或小,或疏或密,有轻有重,有宽有窄,参差错落,恣肆奇崛,变化万千。
关键词:尚意
一、苏轼生平
苏轼()字子瞻 ,又子和仲,号“东坡居士”,享年66岁。
南京高宗乾通6年,赠太师。眉州(即今四川眉山)人,汉族,苏洵次
子,北宋著名的文学家 书画家 散文家 诗人 词人 豪放派词人代表。嘉
佑 二年(1057)与弟苏辙同登进士复举制科,授凤翔府签书判官。治平
中入判登闻鼓院,召试得直史馆。历判官告院,开封府推官。熙宁中上书
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出为杭州通判,途知密州 徐州 湖州。元丰二年(1079)因:“乌台诗案”苏狱,责授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哲宗元佑年间旧党当政,历起居舍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兼侍读。四年(1089)出知杭州.六年召为翰林学士承旨,为洛党贾易等所议,出知颍州,徙扬州.七年,以兵部尚书召还,改礼部,兼端明殿翰林侍读二学士.哲宗亲政,出知定州.绍兴初,以“讥斥先朝”“诽谤先帝”之罪名落职降至英州,未至,旋贬惠州安置。四年(1097)再贬昌化军安置,徽宗即位赦还,次年,病逝于常州。历州郡多惠政。为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题裁广阔,清新雄健,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风豪迈,开创“豪放”这大概是苏轼故意追求的理想风格。他以充沛激昂甚至悲凉的感情融入词。
二、苏轼所处的历史时代背景和北宋的初期的书法状况
苏轼所处的北宋时代是一个充满屈辱,压抑,崇文抑武的时代。北宋(960——1127)是宋太祖赵匡胤建立起来的封建王朝。宋王朝的建立结束了自唐代末年而形成的四分五裂的局面,是中国又归于统一。但由于与北宋同时代的辽,金,西夏等国的强大,北宋与南宋的政权一直处于外族的威胁之中。宋太祖在取得政权后解除将领的兵权,建成了一个极度中央集权的政权。北宋在统治上使用的是崇文抑武的政策,使得北宋在政治上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使得北宋在文学艺术方面名人辈出。宋朝的科举制度使文人得到了可以自由发展的空间,其中的王安石、司马光等人都有显著的成就。此时宋朝的词作品已经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它与唐诗并成为我国古典文学艺术的瑰宝。在书法上呈现出亡古法创新意的书风。
北宋建立之前的五代十国的纷乱局面,数次破坏书法的重要传承纽带,那便是笔法的传
承和艺术形式的借鉴。而宋朝的书法在起点上就面临着严重的先天不足,这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书法自从使用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自觉的艺术样式之后,师生相传的“道统”一直未绝,即使像南北朝的长期分裂板荡,但因王羲之本成长于东晋,所以“江左风流”也仍以由羊欣智永等人继承下来并传至唐代。五代纷乱的格局中,出现了一个佯狂全身的杨凝式。苏轼曾说:“唐末五代,文章卑陋,字画随之,杨公凝式笔为雄,往往与颜柳相上下,甚可怪也”。第二,师资力量的缺乏固然是一个方面,而历代优秀书法遗产遭到兵灾的破坏,更是不可挽回的损失。宋代书法步履维艰的主观原因应该是社会风气和政策法令的丕变。
清人吧晋到明朝的书法归结为“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明清尚态”,对宋人书法概以“尚意”的属性,苏轼“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正是宋人书法“尚意”的基点。所谓“意”,就是内心感受和丰富联想,尚意也就是作者特别注重情感的作用,也就格外追求创作心态的自由。“尚意”在宋代大行其道,它作为一种文艺思潮,盛行于包括书法在内的一切文化领域。这一现象的产生,有着禅宗思想逐渐为士大夫普遍接受并成为文艺创作的指导方针的社会背景。在书法方面身为对“尚意”进行竭力鼓吹并建立起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的人,苏轼是功绩卓越的,在实践“尚意”书风方面,苏轼在书法上崇尚自然书写情怀。
三、苏轼书写《黄州寒食帖》时的状态
然而官居高位的苏轼并不能因才华出众而使得人生道路一路平平坦坦,相反在仕途上却丛林棘生,充满了血雨腥风。元丰二年(1079年)也就是苏轼任湖州不到三个月,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被捕入狱,即“乌台诗案”。苏轼在狱中几经濒临被砍头的经历。幸亏在宋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出狱之后,苏轼,被降为黄州团练副使,正值到黄州三年后的清明节,一种压抑之情渐上苏轼的心头,愤懑之际,提笔挥毫,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天下第三行书”——《黄州寒食诗贴》。品其诗作,苍劲沉郁,饱含着生活凄苦,心境悲凉的感伤,富有强烈的感染力。论其书,笔酣墨饱、神充气足、恣肆跌宕,飞扬飘洒,巧妙地将诗情,画意,书境三者融为一体。毕现苏轼“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自出新意,不践古人”的精髓。诗稿诞生后,几经周转,传到了河南永安县令张浩之手。由于张浩与“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相熟悉,元符三年(1100年)七月,张浩携诗稿到四川眉州青神县渴见黄庭坚。黄庭坚一见诗稿,五体投地。又思及当时远谪海南的师父,北宋绍圣四年(1097年)被谪贬在惠州的苏轼责授琼州别驾,激动之情难以自禁,于是欣然命笔,题跋吟诗稿曰:“东坡此诗似李太白,犹恐太白有未到处,此书兼顾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它日东坡或见此书,应笑我于无佛处称尊也,”历代鉴赏家均对《寒食帖》推崇备至,称道这事一片旷世神品,南宋初年,张浩的侄孙张演在诗稿后另纸题跋中说:“老仙(指苏轼)文笔高妙,灿若
霄汉,云霞之丽,山谷(指黄庭坚)又发扬蹈历之,可谓绝代之珍矣。”明代董其昌则在贴后题曰:“余生平见东坡真迹不下三十余卷,必以此为甲观”。《寒食帖》是学士才子的风格,它彰显动势,洋溢着起伏的情绪。诗写的苍凉惆怅,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情况下,有感而出的,通篇起伏跌宕,迅疾而稳健,痛快淋漓,一气呵成。苏轼将诗句心境,情感的变化寓于点画线条的变化之中,或中锋,或侧锋,转换多变,顺手断连,浑然天成。其结字亦奇,或大或小,或疏或密,有轻有重,有宽有窄,参差错落,恣肆奇绝,变化万千。诗中阴霾的意象如小屋、空庖、乌衔纸、 坟墓……渲染出一种沉郁、凄怆的意境。表达出了作者时运不济谪居黄州的灰暗烦闷的心境。从文中“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可以想见他窘迫的生活。这两首诗放在苏轼三千多首诗词中,并非是其上乘之作。而当作者换用另一种艺术形式——书法表达出来的时候,那淋漓多姿、意蕴丰厚的书法意象酿造出来的悲凉意境,遂使《黄州寒食诗帖》成为千古名作。
四、苏轼《黄州寒食帖》中诗歌与书法的水乳交融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此句叙述作者书写的时间,其笔触沉着习净,行间距离较宽,带来一种疏朗感,但这只是表面上的平静,几处有力的折笔和个别字对轴线的偏离,似乎暗示着内心的不安。“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记录了春夏秋冬,花开花落,作者没有办法把大好的春光留住,而感到非常的无奈,此处笔势逐渐展开,运笔速度加快,谨严的线条变得随意起来,无可奈何的心情流于笔端。“卧闻海棠花,泥于燕支雪”,对海棠的怜惜,隐隐寄托着自己的身世之感,仿佛与这感触相呼应,行笔放慢,线条一变为厚重,字体也略略增大。“卧闻海棠花,泥于燕支雪。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两行由此成为书法作品第一段的重心。从诗作来看,泥水玷污的海棠恰好是描写的重笔,书法作品的重笔与诗歌作品的重笔的重叠,或许不是一种偶合。如果说第一首诗中所表达的是很有节制的感情,那么第二首诗中感情却带有浓重的色彩。“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朦朦水云里”,沉重的笔触,欹侧的结体,与作者动荡的心境暗合;但是,险恶的境遇是他不能发泄心中的全部激愤,诗歌立即转入凄苦的怨诉。“空疱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然而,迸发的激情不那么容易抑制,这几行字迹或局促,或开张,或拙涩顿挫,或流走不羁,线条的运动节奏和空间节奏剧烈变动,使人在心境动荡的同时,又感到无可名状的压抑,,,,。“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每一点画都包含不寻常的力量,字里行间仿佛注进了作者的全部悲哀,,,,似乎泯灭了一切希望,不过线条凝重,厚实,仍然体现了顽强的生命活力和包容一切的气度。这出自作者豁达的天性还是对人生执着的信念 ?或者,对君王“明鉴”隐约的幻想?也许正是这一切,共同奏出了《寒食帖》余音不尽的尾声,,,,。
《黄州寒食帖》之所以在苏轼所有书法作品中卓然特立,数百年来不断叩动人们的心弦,是因为它表现了强烈、深刻而含蓄丰富的意境。书法作品中的意境,是指整个作品的抒情气
氛。自从书法成为自觉的艺术以来,“取会佳境”一直是人们向往的目标。《黄州寒食帖》中苏轼从自己的命意、精神状态,到构成作品的各种因素的融合,他把意境作为《寒食帖》的不可缺少的前提。《黄州寒食帖》中,线作为书法艺术的唯一的形式手段,文辞是书法作品的题材,两者都能各自刻画一“境”。对于《黄州寒食帖》来说,除线条之“境”直接诉诸人们的感官,倾诉作者的沉郁、愤懑的感情外,文辞作为线条的载体,表现之“境”总会有意无意浮现于心中,叠加于线条之“境”上。在《黄州寒食帖》中,线条和文辞这两“境”达到了完美的协调,进一步使“意”与“境”融合,使得苏轼的沉郁之情与线条之境和文辞之境达到完美的统一。正因为这两者完美结合,使得苏轼内心沉闷已久的悲愤像火山一样喷发出来,可谓淋漓尽致,最终使《寒食帖》成为继《兰亭序》、《祭侄文稿》之后的“天下第三行书”,无愧于此称号。妙哉妙哉!
参考书目:
1 《中国书法史》宋辽金卷
江苏教育出版社
2《书法的形态与阐释》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 《苏东坡墨迹选》
上海古籍书店
载《美学》第一辑
上海文艺出版社
5《苏轼诗集》中华书局
《品味经典》浙江古籍出版社
范文九: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书法名列“苏、黄、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之首。   《黄州寒食诗帖》是公认的苏轼行书代表作,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与东晋王羲之《兰亭序》、唐代颜真卿《祭侄文稿》合称为“天下三大行书”,或单称《寒食帖》为“天下第三行书。”此帖是当时苏轼因宋朝最大的文字狱“乌台诗案”[1],被贬黄州后第三年的寒食节[2]作的两首五言诗。诗写得苍凉凄苦,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悲愤的心情。在这种心境下笔端涌出了这篇起伏跌宕,满蕴激愤而又气势奔放的杰出作品。苏轼曾说:“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他追求的是一种将情感随着笔墨顺其自然地宣泄流淌出来,无意为佳乃佳的境界。此卷即可为最好的写照。无怪乎连一直有心欲与东坡比高下的黄庭坚也在诗后的题跋中发出“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的感叹。董其昌也有跋语赞云:“余生平见东坡先生真迹不下三十余卷,必以此为甲观”。   一、用笔   本篇在笔画上可谓丰富多彩而瑰奇多变。或中锋、或侧锋、转换多变,信手而为,浑然天成。有些笔画看似写得很随意、很轻松,其实其中蕴含了十分高超的笔墨控制技巧,例如:第二行的“我”字第二、三、四笔的连带呼应是如此自然而顺畅,如果手腕上的动作与笔毫的翻转稍有跟不上就不能书写到位。同是这一行的“州”字,最后一笔由切笔顺下按笔之后出锋,自然而劲爽利落。第六行的“有”字,从撇画到横画中间提按牵丝粗细自然过渡,粗中见灵动,细硬而劲挺,足见东坡深厚的笔力和高超的笔毫控制能力。又如:图二第四行中之“灶”,第二点笔毫由笔尖入纸到完全铺开甚至卧倒,紧接着却又迅速地转换出细若游丝的线条,对比如此之强烈但是正字在视觉上却是平中寓险,险中又有正。此外如图二第三行的“水”字最后的捺笔,虽然很短却真可称得上一波三折,与“水”字撇画的简洁凝练形成突出的对比,最后的笔触更为飞动,直欲破纸而出。同样图二第六行的“衔”字写最后一笔时笔毫完全全收拢,提笔收腕轻轻挥出,真如微风拂柳,蜻蜓掠水般轻盈。东坡此卷虽然字不大,但是气势却十分雄强,细处细若游丝,粗则粗似柱梁,对比非常强烈。   二、结体   此卷用笔结字与东坡其他书作相比,变化更为多样和大胆。在字势上一改平时的大多为扁平之态,而是长扁结合,通篇字的正斜,欹侧,轻重等节奏感非常鲜明。图一第六行中的“有”字上下两部分错开中轴线,写得顾盼生姿灵动异常。图一第三行的“今”字,左高右低,撇画与捺笔以及点画的呼应大部分都涵括在上一笔之中,含蓄而蕴藉,极见韵致。图二第一行的“欲”字,左右两部分的咬合揖让生动盎然,简直就如两人在闪转腾挪地搏斗;图一第三行的“秋”、“雨”字,第五行的“偷”字,第六行的“殊”、“少”字,图二第一行的“江”、“入”、“来”字,第二行的“小”、“如”字,第四行的“那”字等均为左低右高的耸肩式,而字整体扁平取横势。同时穿插其间的图一第二行的“年”字,第五行的“中”字,第六行的“有”字,图二中第一行的“户”字,第四行的“苇”字,第六行的“衔纸”二字等却均为纵势。另外在字的大小上差距和对比也相当突出,小的如图一第一行的“已”字,第六行的“力”字,第八行的“已白”两字,图二第七行的“在万里也”等字,大的如图二第四行的“破灶”二字,第八行的“哭涂穷”三字,最大的字简直有最小字的十倍之多。然每个字都是珠圆玉润,恰如杜甫诗云:“大珠小珠落玉盘”。整体却是浑成一体,不可割裂,扁长交替,大小错落,左右顾盼,端是起伏跳宕,气象万千。   三、章法   从此帖整体来看,有若干处修改或者增添,可推知为作者的草稿。故在书写时极为放松和自然,但这并不代表作者没有进行精心的安排。前半部分情绪相对低沉一些,书写也相对较为缓和,后半部分越写越是情绪激越,不可遏止。体现在章法上的整体轻重变化也非常明显。“重”的如图一的第四、第五行,图二的第三、第四行以及第七、第八行的上半部分,用笔极为沉着,笔画短粗而敦实的居多。“轻”的则如图一的第一、第二行,图二的第五、第六行等。当然这里的轻重也不是绝对的,有的一行上半部分轻下半部分重,或者上半部分重下半部分轻。如图二的第六行、第七行,重的似见东坡顿笔重挫发泄心中的郁闷与不平,轻的宛如无奈与悲凉的自然流露。   释文:“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   注释:   [1] 乌台诗案:宋神宗重用王安石变法,变法失利后,又在元丰年间从事改制。就在变法到改制的转折关头,御史中丞李定、舒?等人摘取苏轼《湖州谢上表》中语句和此前所作诗句,以谤讪新政的罪名逮捕了苏轼。这起文字狱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御史台自汉代以来即别称“乌台”,所以此案称为“乌台诗案”。   [2] 寒食节: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清明节前一二日。寒食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后逐渐发展增加了祭扫、踏青、蹴鞠等风俗。   释文:“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释文:“东坡此诗似李太白,犹恐太白有未到处。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它日东坡或见此书,应笑我于无佛处称尊也”。■
范文十:苏轼写的诗有哪些  1、《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惠崇春江晓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洒豚欲上时。  3、《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4、《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5、《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6、《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7、《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8、《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9、《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  凤凰山上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  一朵芙蓉,开过尚盈盈。  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  苦含情,遣谁听?  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  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10、《南乡子·送述古》  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  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  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  今夜残灯斜照处,  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  11、《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12、《蝶恋花·密州上元》  灯火钱塘三五夜。  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  帐底吹笙香吐麝,此般风味应无价。  寂寞山城人老也。  击鼓吹箫,乍入农桑社。  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13、《蝶恋花》  记得画屏初会遇。  好梦惊回,望断高唐路。  燕子双飞来又去,纱窗几度春光暮。  那日绣帘相见处,  低眼佯行,笑整香云缕。  敛尽春山羞不语,人前深意难轻诉。  14、《渔家傲·送张元唐省亲秦州》  一曲阳关情几许,知君欲向秦川去。  白马皂貂留不住。  回首处,孤城不见天霖雾。  到日长安花似雨,故关杨柳初飞絮。  渐见靴刀迎夹路。  谁得似,风流膝上王文度。  15、《江城子·别徐州》  天涯流落思无穷。  既相逢,却匆匆。  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  为问东风余如许?春纵在,与谁同?  隋堤三月水溶溶。  背归鸿,去吴中。  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  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16、《行香子·过七里滩》  一叶舟轻,双桨鸿惊。  水天清、影湛波平。  鱼翻藻鉴,鹭点烟汀。  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重重似画,曲曲如屏。  算当年、虚老严陵。  君臣一梦,今古空名。  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17、《赠刘景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18、《鹧鸪天》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19、《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  使君能得几回来?  便使尊前醉倒且徘徊。  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  夜阑风静欲归时,  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20、《满江红》  江汉西来,高楼下、葡萄深碧。  犹自带、岷峨云浪,锦江春色。  君是南山遗爱守,我为剑外思归客。  对此间、风物岂无情,殷勤说。  江表传,君休读。  狂处士,真堪惜。  空洲对鹦鹉,苇花萧瑟。  不独笑书生争底事,曹公黄祖俱飘忽。  愿使君、还赋谪仙诗,追黄鹤。 *
苏轼的古诗 *
苏轼的诗词全集 *
苏轼的诗有哪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苏轼在黄州的作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