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优势对比木对比法进行优树选择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贵州省马尾松纸浆材的优树选择的研究(可编辑),木下优树菜,荒木优树菜,南野优树菜,优树菜,马尾松,马尾松图片,马尾松针,马尾松针茶,马尾松盆景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贵州省马尾松纸浆材的优树选择的研究(可编辑)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木本油料-学术百科-知网空间
oil from woody plant指用来榨取油脂的树木果实。我国木本油料资源丰富。......桐和乌桕等等。食用油树种占30%,工业用油树种占70%,二者兼用的占15%。木本油料在我国有二、三千年的栽培历史。油桐、乌桕和油茶为我国传统的出口产品,在世界上享有盛名。
与"木本油料"相关的文献前10条
省沽油和翅果油是原产我国的珍稀优良木本油料树种。分析省沽油和翅果油开花结实习性,运用优势木对比法,进行优树选择,对省沽油和翅果油的发展及进行遗传变异和良种选育方有重要意义。
新疆独特的气候和自然环境条件孕育着新疆核桃,也在培育着新疆油料核桃生产基地。新疆有非常适宜核桃生长发育的气候、土壤和灌溉条件,有产量高、出仁率高、果仁含油率高的"三高"油用核桃品
我国食用植物油供需形势严峻,自给率只有40%左右,大量进口植物油是造成农产品国际贸易逆差的主要根源;生物柴油快速发展使植物油供需矛盾加剧;草本油料抗灾力弱,产量不稳。这些不利因素
木本油料生产生物柴油是我国未来生物柴油产业的特色和优势。本文以麻疯树为代表,从资源分布、麻疯果加工和油生产生物柴油技术等方面讨论了国内外研究和发展的现状,分析了我国麻疯树生物柴油
我国是一个木本油料饼粕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本文对我国的主要木本油料饼粕的营 养和毒素进行成分分析,对茶麸饼粕和桐籽饼粕的资源、利用价值、饲用价值、脱毒方法 和脱毒工艺、综合开发利
发展木本油料生产,提高单产,增加总产量,提高经济效益,改善生态环境,采取调整规划布局,搞好基地建设,推广科技成果,搞好技术服务。给予生产优惠、扶持政策,满足人民生产和生活之需,是
正 木本油料在我国油脂生产上占着重要地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大力发展木本油料生产是解决我国食油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增加集体经济收人、支援工农业生产和对外贸易的需要。我国木本油
木本油料既是一种人们生活中必需品,又是一种缓解世界能源危机的可再生资源,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力发展木本油料产业作为一种综合开发山区土地资源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有
正木本油料既是城乡居民重要的生活必需品,也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云南省木本油料物种资源丰富,栽培历史悠久,适应地域宽广,产品质量优良,产业基础较好。2009年,全省木本油料种植面
木本油料大有可为一、发展木本油料生产的意义食用油木本化是世界发展趋势,在人口增长,耕地锐减的情况下,四旁种植木本油料已成为当今世界解决食用油及工业用油严重不足的主要途径和发展趋势
"木本油料"的相关词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font color="#0-819-9993
<font color="#0-
<font color="#0-  摘要 采用5株优势木对比法,在滇西南地区9个县的西南桦天然次生林中,共初选出优树60株,优势木300株。经配对t检验法" />
免费阅读期刊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滇西南西南桦天然林优树选择标准
2013年第4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要 采用5株优势木对比法,在滇西南地区9个县的西南桦天然次生林中,共初选出优树60株,优势木300株。经配对t检验法分析,确定西南桦天然次生林中的优树选择标准为:树高应大于5株优势木平均高的16%,胸径应大于5株优势木平均胸径的25%,材积应大于5株优势木平均材积的80%,利用此标准,对初选的60株优树进行复选,最终选择出Ⅰ级优树21株,入选率35%,Ⅱ级优树13株,入选率21.7%。 中国论文网 /8/view-6042383.htm  关键词 西南桦;天然林;优树选择;t检验;5株优势木;滇西南   中图分类号 S792.1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9-02   西南桦(Betula alnoides Buch-Ham.)为桦木科分布最南的优良速生珍贵乡土用材树种,在国内主要分布于云南、广西、四川等地,云南尤以滇西南、滇南为主要分布区。西南桦具有生长快、材质优的特点,适合制作高档家俱、地板等[1]。长期以来,西南桦资源被大量采伐,优良基因流失严重,遗传资源保护已迫在眉睫,要实现西南桦的丰产及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解决良种问题,而优树的选择就是为了从种质资源上来解决这一问题。   优树是指生长量、抗性等性状指标显著优于周围林木,经过评选确认且满足一定的质量标准和数量标准的具有良好表现的优良单株[2]。选优是树木改良的基础工作,树木改良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选优的结果。因此,选优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油松、杉木和红松上开展优树选择,现在扩大到桉树、杨树、松树等大部分栽培树种在内的优树选择[3]。陈 强等[4]采用数量化回归的方法制定了西南桦优树选择的指标,建立了各立地因子、林分类型和树龄与材积的多元数量化模型,确定了优树选择的标准;庞正轰等[5]采用对比法对广西百色市西南桦天然林进行了选优,以材积生长量和树干通直圆满度作为优树选择的主要性状指标,选择出9株优树;而苏付保等[2]则采用平均木法对西南桦人工林开展了优树选择。该文以滇西南地区西南桦天然林为对象,进行优树选择标准方面的探讨,为当地选择西南桦优树提供依据,促进当地西南桦林的发展。   1 研究方法   1.1 选优方法   常用的优树选择方法有优势木对比法、标准地法、绝对值评选法等[6]。每种方法各有优劣,根据西南桦选优的目的、选优林分的实际情况,采用5株优势木对比法进行西南桦选优。   1.1.1 候选优树的选择与测定。根据林分踏查情况,以生长量为主,兼顾形质指标,选定候选优树,实测候选优树的树高、胸径、冠幅、枝下高等指标,并对候选优树进行编号。在确定候选优树时,根据林分状况,每株候选优树间距30 m以上。   1.1.2 优势木的选择与测定。优势木是以候选优树为中心,半径20~30 m范围内的仅次于候选优树的5株树木,其测定指标与候选优树一致。   1.1.3 复选优树标准的确定。采用配对t检验法,检验候选优树与5株优势木平均值差异性,按5株优势木平均值各因子的数值每增加5%检验1次,确定入选标准的取值范围;在入选标准的取值范围内,每隔1%检验1次,得到显著入选标准值[3,7-8]。   1.2 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软件进行各候选优树及优势木的平均值计算和配对t检验分析[9],西南桦优树及优势木材积计算采用下列公式:   V=0.000 048 941 911D2.017 270 8H0.885 808 89   式中:V为材积,D为胸径(cm),H为树高(m)。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长量指标的差异性检验   通过对滇西南、滇西地区各乡(镇)林业站工作人员及村民小组长、村民等的走访、调查、了解,初步选择在江城(JCH)、西盟(XM)、镇沅(ZHY)、景洪(JH)、耿马(GM)、瑞丽(RL)、陇川(LCH)、潞西(LX)、昌宁(CHN)9个县开展西南桦天然林优树选择,共选择出14块优良林分,60株优树,300株优势木,并做好标记。初选优树与5株优势木对比树平均值的测量数据汇总见表1。   利用表1的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法分析初选优树的树高、胸径、材积与5株优势木平均值的树高、胸径、材积的差异状况,t检验结果见表2。可以看出,优树树高、胸径、材积3个指标的t值均大于临界值,说明初选优树在3个生长量指标上均与5株优势木均值存在极显著差异,表明初选优树在生长性状上明显优于5株优势木的平均值,大部分初选优树均有入选的可能。   2.2 入选标准Δ值的确定   优树是按表型选择的,除遗传因素外,还有环境条件的影响,为保证优树选择的效果,在t检验显著的前提下,优树各生长量指标的入选标准应在5株优势木各生长量指标平均值的基础上再加上一个附加值Δ。即优树的入选标准应是大于或等于(X+Δ),X为5株优势木平均值。   2.2.1 确定Δ值的取值范围。以5株优势木树高、胸径、材积生长量平均值的5%为起点,检验候选优树树高、胸径、材积3个生长量因子与每增加5%后的5株优势木树高、胸径、材积3个生长量的平均值差异情况,直到检验结果不显著时为止,最后2次的增加值则为取值范围。优树各生长性状的入选标准Δ值的取值范围见表2。   2.2.2 临界Δ值的确定。在Δ值的取值范围内,每增加1%的5株优势木3个生长量因子平均值再与候选优树相应生长量因子进行t检验,直到检验结果不显著时为止,得出各生长量因子的临界Δ值见表2。   2.3 优树选择标准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西南桦优树与5株优势木平均值生长量的对比标准为胸径≥5株优势木平均胸径的1.25倍,树高≥5株优势木平均树高的1.16倍,材积≥5株优势木平均材积的1.80倍。当初选优树标准达到上述标准时可入选,但材积达上述标准时,树高或胸径2个指标不一定能同时达到标准,因此把材积、树高、胸径3个指标均达到标准的优树评为Ⅰ级优树,仅材积、树高或材积、胸径2个指标达到标准的优树评为Ⅱ级优树。最终选择出西南桦Ⅰ级优树21株,占候选优树的35%,西南桦Ⅱ级优树13株,占候选优树的21.7%。最终入选优树见表3。
  3 结论与讨论   (1)选优是进行植物良种繁育的一种手段,一般情况下是根据表型进行选择[10]。该研究在限定形质指标的条件下,采用5株优势木对比法进行了滇西南地区西南桦优树选择的研究,通过统计分析确定了西南桦优树选择的生长量标准为优树树高生长量达到或超过5株优势木树高平均值的1.16倍,优树胸径生长量达到或超过5株优势木胸径平均值的1.25倍,优树材积生长量达到或超过5株优势木材积(下转第174页)   平均值的1.80倍。   (2)滇西南地区西南桦天然次生林中,通过与5株优势木的树高、胸径、材积的平均值作比较,从60株候选优树中评选出34株优树,其中树高达到标准者有23株,胸径达到标准者有32株,材积达到标准者有34株,3项生长量指标均达标准者有21株,评为Ⅰ级优树,只有树高、材积或胸径、材积两项达标准者有13株,评为Ⅱ级优树。   (3)该研究所讨论的滇西南地区西南桦优树生长量选择标准为最低标准,在实际评选西南桦优树时不应该低于本标准,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高入选标准化,以提高选择效果。   (4)该选择标准由于选择区域较窄,不能代表云南省西南桦分布区域的情况。因此,选择标准只适用于滇西南地区西南桦天然林的选择。   (5)根据选择目的,西南桦以用材为主,优树选择是对形质指标控制为树干通直圆满,天然整枝高度为树高的1/3以上,无大的死结。因此,该文不再对形质指标进行讨论。   4 参考文献   [1] 云南省林业科学院.云南主要树种造林技术[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   [2] 苏付保,李荣珍,冯立新,等.西南桦人工林优树选择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1(15):24-25.   [3] 陈健波,张照远,项东云,等.邓恩桉优树的选择标准[J].林业科技开发,):17-20.   [4] 陈强,周跃华,常恩福,等.西南桦优树选择的研究[J].浙江林学院学报,):291-295.   [5] 庞正轰,黄妹兰,戴庆辉,等.西南桦天然林优树选择研究[J].广西科学,):364-368.   [6] 陈晓阳,沈熙环.林木育种学[M].1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7] 陈建忠.邓恩桉优树选择标准[J].福建林学院学报,):368-371.   [8] 蒋?,王以红,黄荣林.大叶栎优树选择标准的研究[J].西部林业科学,):18-21.   [9] 杜强,贾丽艳.SPSS统计分析从入门到精通[M].1版.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   [10] 唐建宁,张银娟,唐春慧,等.白蜡优树选择方法与标准的研究[J].内蒙古林业科技,):36-39.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长白落叶松优树选择效果的评价
优树选择是林木遗传改良的一个重要手段,可为有性和无性育种提供基础材料。为了提高优树的准确性和质量,林木育种工作者采取了很多种优树选择方法。北欧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进行优树选择工作,50年代,前苏联、美国也开展了选优工作。国外对加勒比松(Pinus caribaca)、欧洲赤松(Pinus sylvestris)、南方松形质指标的评定方法很多[1-2]。国内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进行大规模优树选择工作,主要包括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杨树、落叶松、油松(Pinustabulaeformis)、红松(Pinus koraiensis)、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等百余个树种[3]。日本落叶松(Larix kaempferi)、华北落叶松(Larixprincipis-rupprechtii)、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的优树选择主要采用5株大树法、小样地法、基准线法,...&
(本文共4页)
权威出处:
边缘效应(Edge effect)的优势已被人们普遍认识:由于林分的边行通风好,光照充足,林木单株所占有的土地面积大,具有相对充足的水分、养分供吸收利用,进而促进边行的林木更好地生长[1]。“两行一带”正是运用边缘效应理论,结合资源调查的有关技术规定,人工增加边缘林木的数量,进而达到充分利用光照、热量、水分等自然资源,使林分达到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的最佳结合。所谓“两行一带”就是指:乔木林带行数应在2行以上且行距≤4m或林冠冠幅水平投影宽度在10m以上,两平行林带的带距≤8m。按有关规定①,“两行一带”按片林进行调查。各地在生态建设工程中,经过反复实践,集思广益,探索了许多好的模式,其中“两行一带”造林模式便是其一。多年来,许多学者对“两行一带”进行了深入研究:李显龙对半干旱杨树用材林“两行一带”配置造林技术进行了总结[2];刘春权对“两行一带”造林模式配置形式进行了探讨[3];马福文对“两行一带”生态治理模式在促进林木生长...&
(本文共5页)
权威出处:
长白落叶松(肠心。妙nsis He呵)自然分布于长白山林区,耐严寒,喜湿润,生长较快,是东北林区重要的速生用材树种和主要造林树种之一。目前,长白落叶松在东北林区人工造林,仍然以应用种子培育的实生苗木为主。稀土是巧个斓系元素和另外2个同属元素周期表第3副族中忆和抗共17个元素的总称,该系元素对植物具有显著的生理效应。我国自1982年开展稀土林业应用研究以来,已在应用的关键技术和效果及部分生理作用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稀土林业应用作为一项低成本、高效益的林业增产新技术,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本试验就长白落叶松播种育苗应用稀土浸种的质量浓度、时间及其效果进行研究与分析。试验地概况试验地设在吉林省露水河林业局宏伟苗圃,地理位置为E127047’oo”、N42028’3少,处在露水宏伟经营所草帽顶子山脚下,海拔850m,属山间平地。苗圃圃地为沙壤土,35。m以下为较大的活动块石;圃地土壤0一50 cm养分含量平均为:有机质5.4%,全氮0....&
(本文共4页)
权威出处:
天然更新充分依靠自然的力量来实现森林生态环境的自然恢复,并且能够培育出合乎自然规律的高生物多样性和高生态质量的森林,而其育林成本大约只是人工更新造林成本的1/4,是一种低投入而高产出的森林培育方式(贾云飞等,2001)。由于这种传统的森林更新方式更适合现代森林可持续性经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原则,因而在国内外备受关注(董广平,2001;Gonget al.,1999)。长白落叶松(Larixolgensis)是我国东北地区一种重要的商业用材林树种,在东北地区广泛栽培。过去几十年中,当地人们比较关注经济发展,在林业政策方面,更多的是关心人工林的经济(Zhanget al.,2000),因此,更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改善人工林的经济效益,如森林采伐经营和幼苗培育的管理等方面(洪启法等,1993;Liu,et al.,1998),而对于人工林的生态研究却被忽视了(Li,2004),尤其是对人工林的天然更新研究。长白落叶松林下长白落叶松天然更...&
(本文共8页)
权威出处:
1选择优良母树的意义1.1扩大种源,保证优良种子的供应目前,长白落叶松天然林在鹤岗市的面积所剩无几,而全市每年造林用种量都在不断增加,种源供应不足。因此,有必要在人工林中开展优良母树选择工作,确定优树资源,能够保证优良种子供应。1.2提高质量,保证遗传品质的优良选择的优树是在同一立地条件下与优势木相比较而确定的,所以遗传品质十分优越。黑龙江省的落叶松人工林主伐年龄为41 a,按照树木年龄达到轮伐期一半,其遗传品质就可以进行可靠评断的论述,在中、近熟落叶松人工林中选择优良母树进行采种是适宜和切实可行的。1.3降低成本,增加育苗工作的经济效益鹤岗市林业局每年落叶松用种量在250 kg左右,每年购种费用4万余元。如果在本局人工林中选择优良母树进行采种,采种成本只有40元·kg-1左右,种源充足时,每年可节约成本2万元。2优良单株选择的标准落叶松是用材树种,因此在选择时主要考虑的条件:一是生长量;二是形质指标。长白落叶松人工林20-25...&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Henry)是我国东北地区主要用材树种之一,其分布以吉林省长白山林区为中心,南起辽宁省的宽甸县,北至黑龙江省穆棱县与鸡西市交界处,西界为松辽平原的东缘,东至日本海岸。该树种由于具有易栽植、生长快等优点,在东北地区人工林中得到广泛应用。长期以来,关于长白落叶松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生殖生物学特性、生理生态学特性、引种栽培技术、病害、林分结构、生产力、开发利用等方面[1-6]。对于长白落叶松养分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尚未见报道。立地条件的不同,其土壤肥力各异,林木养分吸收和分配也存在差异。研究不同立地条件下树木养分生物学特性,可为林分的营养管理提供依据。本研究以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孟家岗林场长白落叶松幼龄人工林为对象,系统研究了不同立地条件下树木各器官养分含量,以期为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的科学经营提供科学依据。1研究区概况与方法本研究在佳木斯市孟家岗林场(东经130°32′42″~130°5...&
(本文共3页)
权威出处:
扩展阅读:
CNKI手机学问
有学问,才够权威!
出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京ICP证040431号
服务咨询:400-810--9993
订购咨询:400-819-9993
传真:010-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签约站点-论文检索结果
&& 学位论文
&& 学位论文
显示模式:
相关度新论文
检索表达式:
<a href='http://f..cn/download/Thesis_Y547839.aspx' style='' title="全文" target="_blank" class="pdf_img"
(被引用&5&次)
[学位论文]&&,2003 -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学
该文研究了枫杨生长规律及木材解剖特征(纤维形态、导管形态、组织比量、微纤丝角)和基本密度的变异规律,并对不同环境下生长量、木材解剖特征和基本密度进行比较.
关键词:枫杨&&&生长规律&&&纤维形态&&&导管形态&&&材性变异&&&组织比量&&&基本密度&&&微纤丝角
<a href='http://f..cn/download/Thesis_Y547839.aspx' style='' title="全文" target="_blank" class="pdf_img"
[学位论文]&&邹明宏, 2003 -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学
<a href='http://f..cn/download/Thesis_Y504706.aspx' style='' title="全文" target="_blank" class="pdf_img"
(被引用&3&次)
[学位论文]&&,2003 - 广西大学:生态学
杉木是中国南方最主要的速生用材树种之一.为了揭示杉木纤维材生长和材质性状的变异规律,为杉木的定向培育和木材加工利用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该研究以福建省洋口林场杉木无性系测定林中的第四组为基础材料,测定了木...
关键词:杉木&&&材质性状&&&遗传改良&&&杉木生长
<a href='http://f..cn/download/Thesis_Y504706.aspx' style='' title="全文" target="_blank" class="pdf_img"
[学位论文]&&朱栗琼, 2003 - 广西大学:生态学
<a href='http://f..cn/download/Thesis_Y533402.aspx' style='' title="全文" target="_blank" class="pdf_img"
[学位论文]&&,2003 - 西南林学院西南林业大学:植物学
巨龙竹(Dendrocalamus sinicus Chia et J.L.Sun)是禾本科竹亚科牡竹属大型热带丛生竹,是世界上最大的竹子,其秆高可达30m,直径20-30cm,是多用途的尤其是材用的珍稀经济竹种,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广阔的开发前景.该文通...
关键词:巨龙竹&&&变异类型&&&RAPD&&&遗传多样性
<a href='http://f..cn/download/Thesis_Y533402.aspx' style='' title="全文" target="_blank" class="pdf_img"
[学位论文]&&李鹏, 2003 - 西南林学院西南林业大学:植物学
(被引用&8&次)
[学位论文]&&,2003 - 沈阳农业大学:森林培育
种质资源是新品种选育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遗传学、分类学、生物学等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材料.该文采用路线普查和单株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半干旱地区山杏种质资源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并进一步从生化角度确定部分优良...
关键词:山杏&&&种质资源&&&变异类型&&&遗传特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学位论文]&&赵桂玲, 2003 - 沈阳农业大学:森林培育
(被引用&2&次)
[学位论文]&&,2003 - 北京林业大学:植物学
该研究以辽宁兴城油松种子园中油松28号雌性不育系的雌球果为研究材料,应用当前蛋白质分析的先进技术较为系统地研究了油松雌配子体发育关键时期的同工酶和蛋白质的变化.为油松雌性不育分子生物学机制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
关键词:油松&&&雌性不育&&&蛋白质多肽&&&POD同工酶&&&双向电泳&&&毛细管电泳
[学位论文]&&丁坤善, 2003 - 北京林业大学:植物学
(被引用&3&次)
[学位论文]&&,2003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木遗传育种
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 Carr.)是中国提交联合国粮农组织和环境计划署审阅重点保护的基因资源.毛白杨无论速生性、材性、抗性和美观长寿等方面,在杨属树种中均表现非常突出,在黄海流域和华北平原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毛...
关键词:毛白杨&&&体细胞分化&&&无性繁殖&&&无性系变异&&&组织培养
[学位论文]&&张瑞娥, 2003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木遗传育种
<a href='http://f..cn/download/Thesis_Y551666.aspx' style='' title="全文" target="_blank" class="pdf_img"
(被引用&12&次)
[学位论文]&&,2003 - 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森林培育
该文运用现代分子标记技术(RAPD),并结合常规育种方法,以麻竹自然分布区5省11县(市)选取的有代表性的11个麻竹群体为材料,研究了麻竹不同地理群体表型性状在群体内和群体间的变异,分析了群体表型性状与生态环境因子之间...
关键词:麻竹&&&表型性状&&&遗传变异&&&RAPD&&&遗传多样性&&&杂交育种&&&种子&&&实生苗
<a href='http://f..cn/download/Thesis_Y551666.aspx' style='' title="全文" target="_blank" class="pdf_img"
[学位论文]&&邢新婷, 2003 - 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森林培育
(被引用&2&次)
[学位论文]&&,2003 -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培育学
该文阐述了木材微纤丝角的概念及其与木材性质的关系,介绍了微纤丝角的测定方法、变异规律及影响微纤丝角变化的主要因素,分析了微纤丝角研究的发展趋势,并在此基础上对苗期11个无性系、7个无性系的林分及造林密度、修枝处...
关键词:杨树无性系&&&微纤丝角&&&经营措施&&&木材密度&&&纤维形态&&&纤维素含量
[学位论文]&&杨文忠, 2003 -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培育学
(被引用&2&次)
[学位论文]&&,2003 -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保护
该学位论文对甘肃省白粉菌的区系和种类进行了研究.白粉菌是一类重要的植物病原寄生菌,它可以侵染森林、作物、花卉、药材及牧草等多种植物,引起植物白粉病,有的病害可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如禾谷类白粉菌(Blumeria gramini...
关键词:甘肃&&&白粉菌&&&分生孢子饰纹&&&种内变异&&&生态分布&&&生态位&&&寄生菌&&&新种
[学位论文]&&王生荣, 2003 -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保护
<a href='http://f..cn/download/Thesis_Y531164.aspx' style='' title="全文" target="_blank" class="pdf_img"
(被引用&14&次)
[学位论文]&&,2003 - 东北林业大学:森林培育
该研究以东北地区的红皮云杉(Picea KoraiensisNakai)3个代表种源试验林,8个种源为试验材料,运用群体遗传学原理,首次从红皮云杉种源入手,在生产性状、纤维与材性性状、内源植物激素和硝酸还原酶等生理生化指标、RAPD分子标...
关键词:红皮云杉&&&种源&&&遗传变异&&&早期测定
<a href='http://f..cn/download/Thesis_Y531164.aspx' style='' title="全文" target="_blank" class="pdf_img"
[学位论文]&&王秋玉, 2003 - 东北林业大学:森林培育
<a href='http://f..cn/download/Thesis_Y558318.aspx' style='' title="全文" target="_blank" class="pdf_img"
(被引用&5&次)
[学位论文]&&,2003 - 复旦大学:植物学
沙棘属下有沙棘、柳叶沙棘、肋果沙棘和西藏沙棘四个种,在沙棘种下又包括9个亚种.其中云南沙棘亚种和中国沙棘亚种在中国具有广泛的分布,而且是中国的特有种.江孜沙棘亚种也主要集中分布在中国的西藏地区.我们以云南沙棘、...
关键词:沙棘&&&亚种&&&居群&&&遗传分化&&&化学分类&&&ISSR&&&GC-MS
<a href='http://f..cn/download/Thesis_Y558318.aspx' style='' title="全文" target="_blank" class="pdf_img"
[学位论文]&&田春杰, 2003 - 复旦大学:植物学
<a href='http://f..cn/download/Thesis_Y551669.aspx' style='' title="全文" target="_blank" class="pdf_img"
(被引用&14&次)
[学位论文]&&,2003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培育
该文以湖北省建始县15年生日本落叶松自由授粉家系子代测定林为对象,以纸浆材培育为目标,全面、系统地研究了日本落叶松家系生长、干形和材质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首次从数量遗传理论和生物数学两个方面探索了日本落叶松家...
关键词:日本落叶松&&&纸浆材&&&遗传变异&&&选择指数
<a href='http://f..cn/download/Thesis_Y551669.aspx' style='' title="全文" target="_blank" class="pdf_img"
[学位论文]&&孙晓梅, 2003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培育
(被引用&6&次)
[学位论文]&&,2003 - 南京林业大学:林木遗传育种
该文从表型与分子两个层次上对南京林业大学建立的美洲黑杨种质资源库中的11个家系,145个无性系进行遗传变异研究,为将来杨树育种提供科学的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11个家系及各个家系内无性系间在树高、胸径和材积等生长性...
关键词:美洲黑杨&&&遗传变异&&&生长性状&&&SSR
[学位论文]&&李世峰, 2003 - 南京林业大学:林木遗传育种
<a href='http://f..cn/download/Thesis_Y531171.aspx' style='' title="全文" target="_blank" class="pdf_img"
(被引用&16&次)
[学位论文]&&,2003 - 东北林业大学:生态学
该文研究了长白山、汤旺河、黑河胜山和海参崴四个地区的天然红松种群在形态、解剖特征和遗传等不同层次的变异和适应机制;首次建立了红松ISSR-PCR反应体系;通过ISSR分析了不同种群的遗传结构、种群间的遗传分化;探讨了红松...
关键词:红松&&&ISSR&&&遗传分化&&&遗传结构
<a href='http://f..cn/download/Thesis_Y531171.aspx' style='' title="全文" target="_blank" class="pdf_img"
[学位论文]&&冯富娟, 2003 - 东北林业大学:生态学
(被引用&3&次)
[学位论文]&&,2003 - 南京林业大学:林木遗传育种
该文比较系统地研究了中国特有的珍稀用材树种——福建柏生长量的遗传改良.在福建永泰育苗点,对来自福建、湖南等6个省的14个福建柏种源及其41个家系首次进行了种源苗期测定.经对种子和1a生苗期性状的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
关键词:福建柏&&&种源&&&遗传变异&&&遗传增益&&&种质资源库&&&子代测定&&&家系选择
[学位论文]&&郑仁华, 2003 - 南京林业大学:林木遗传育种
<a href='http://f..cn/download/Thesis_Y507699.aspx' style='' title="全文" target="_blank" class="pdf_img"
(被引用&8&次)
[学位论文]&&,2003 - 山东农业大学:森林培育
该文以十年生白榆(Ulmus pimila linn.)18个半同胞家系和20个无性系为材料,研究了树高、胸径、枝下高、侧枝粗、分枝角度、侧枝数、冠幅、单叶面积、鲜重、干重、鲜/干比、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总叶绿素含量、叶片N、P、K含量、光合...
关键词:半同胞家系&&&无性系&&&生理生化性状&&&遗传变异
<a href='http://f..cn/download/Thesis_Y507699.aspx' style='' title="全文" target="_blank" class="pdf_img"
[学位论文]&&刘苹, 2003 - 山东农业大学:森林培育
(被引用&10&次)
[学位论文]&&,2003 - 南京林业大学:植物学
巨龙竹(Dendrocalamus sinicus Chia et J.L.Sun)属禾本科(Gramineae)竹亚科(Bambusoideae)牡竹属(Dendrocalamus),为云南特有的大型合轴丛生竹类,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竹种.巨龙竹具有秆形通直和弯曲两个类型....
关键词:巨龙竹&&&生物学特性&&&形态解剖&&&RAPD
[学位论文]&&普晓兰, 2003 - 南京林业大学:植物学
<a href='http://f..cn/download/Thesis_Y533406.aspx' style='' title="全文" target="_blank" class="pdf_img"
[学位论文]&&,2003 - 西南林学院西南林业大学:林木遗传育种
该论文研究地点在云南,西双版纳州普文镇—云南省林业科学院热带林业研究所(原普文试验林场)的思茅松无性系种子园,选取两个大区进行调查研究,研究内容包括:种子园无性系生长量调查,球花数量变异及空间分布规律,生长性状...
关键词:思茅松&&&无性系种子园&&&雌雄球花&&&开花结实&&&辅助授粉
<a href='http://f..cn/download/Thesis_Y533406.aspx' style='' title="全文" target="_blank" class="pdf_img"
[学位论文]&&许玉兰, 2003 - 西南林学院西南林业大学:林木遗传育种
(被引用&7&次)
[学位论文]&&,2003 - 北京林业大学:林木遗传育种
该研究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在河北威县和河南武陟分别建立了24个和32个毛白杨新无性系的对比试验林,并用9个毛白杨新无性系在河南武陟布置了6种密度梯度(2m&#215;2m,2m&#215;4m,3m&#215;3m,3m&#215;5m,4m&#215;4m,5m&#215;5m)的造林密度试验.5年...
关键词:毛白杨&&&无性系&&&造林密度&&&木材基本密度&&&遗传变异
[学位论文]&&张子辉, 2003 - 北京林业大学:林木遗传育种
(被引用&1&次)
[学位论文]&&,2003 - 南京林业大学:林木遗传育种
美洲黑杨是中国重要的速生工业用材树种之一.上世纪90年代初,南京林业大学从美国南方美洲黑杨原产地收集了美洲黑杨种质资源,获得了41个家系,300多个无性系,于1998年春季在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陈圩林场建立了美洲黑杨种质...
关键词:美洲黑杨&&&杂种&&&遗传变异&&&生长性状&&&物候性状
[学位论文]&&温小玲, 2003 - 南京林业大学:林木遗传育种
<a href='http://f..cn/download/Thesis_Y551683.aspx' style='' title="全文" target="_blank" class="pdf_img"
[学位论文]&&,2003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木遗传育种
该文从中国四川省及周边地区采集的12个桤木种源以及&九五&国家科技攻关专题&长江中下游防护林植物材料选育与培育技术研究&中初选出的21个优良无性系为试验材料,结合从欧美地区引种的桤木属植物适应性研究,对桤木不同群...
关键词:桤木属&&&遗传多态性&&&抗涝性&&&遗传变异&&&种源试验&&&无性系
<a href='http://f..cn/download/Thesis_Y551683.aspx' style='' title="全文" target="_blank" class="pdf_img"
[学位论文]&&卓仁英, 2003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木遗传育种
(被引用&2&次)
[学位论文]&&,2003 -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保护学
中国松材线虫病害发生面积已超过7.3&#215;10&&#39;4&hm&&#39;2&,累积枯死松树近2&#215;10&&#39;7&株,直接经济损失数亿元,使中国的松林资源、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虽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对松材线虫病进行了研究和防治,但目...
关键词:松材线虫病&&&松材线虫&&&信息素&&&电波传递
[学位论文]&&郭建, 2003 -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保护学
<a href='http://f..cn/download/Thesis_Y523453.aspx' style='' title="全文" target="_blank" class="pdf_img"
(被引用&6&次)
[学位论文]&&,2003 - 福建农林大学:森林培育
该文在福建省马尾松优良处源区内,采取五株优势木对比法进行优树选择,共选出优树208株,分别采集球果制种,培育容器苗,按种子园家系设计配置,营建马尾松局部分布区试验林,分生产区和子代测定区.根据优树子代树高、胸径等性...
关键词:马尾松&&&基因型&&&遗传变异&&&子代测定
<a href='http://f..cn/download/Thesis_Y523453.aspx' style='' title="全文" target="_blank" class="pdf_img"
[学位论文]&&胡彦师, 2003 - 福建农林大学:森林培育
<a href='http://f..cn/download/Thesis_Y518594.aspx' style='' title="全文" target="_blank" class="pdf_img"
(被引用&5&次)
[学位论文]&&,2003 - 河北农业大学:森林培育
该研究对欧洲云杉8个种源、西加云杉1个种源、白云杉10个种源、黑云杉10个种源、川西云杉44个家系、青海云杉118个家系进行了种/种源/家系的的苗期联合试验及强化快速育菌试验研究,通过茵期的研究,得出了以下结果:云杉不同种...
关键词:云杉&&&种源&&&家系&&&强化育苗&&&光照处理
<a href='http://f..cn/download/Thesis_Y518594.aspx' style='' title="全文" target="_blank" class="pdf_img"
[学位论文]&&刘娇妹, 2003 - 河北农业大学:森林培育
(被引用&18&次)
[学位论文]&&,2003 - 北京林业大学:林木遗传育种
扶芳藤属卫矛科卫矛属常绿阔叶藤本植物种.由于其资源丰富、变异类型多、可塑性好、抗逆能力强而广泛应用于各种绿化和水土保持.为抗逆品种选育、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指导,该文在分析扶芳藤种质资源及调查其自然分布区、主要引...
关键词:扶芳藤&&&生物学特性&&&遗传多样性&&&抗逆选育
[学位论文]&&潘青华, 2003 - 北京林业大学:林木遗传育种
(被引用&13&次)
[学位论文]&&,2003 - 南京林业大学:林木遗传育种
马尾松(Pinusmassoniana)作为中国主要的用材树种,有着十分重要地位.通过对马尾松无性系种子园半同胞家系和亲本的生长、材性等性状的研究.通过对指标的综合分析选择出一些相对较为优良的马尾松半同胞家系和无性系亲本,为...
关键词:马尾松&&&无性系种子园&&&生长指标&&&材性指标&&&遗传育种
[学位论文]&&樊民亮, 2003 - 南京林业大学:林木遗传育种
(被引用&1&次)
[学位论文]&&,2003 - 北京林业大学:林木遗传育种
该论文采用等位酶淀粉凝胶电泳和AELP分析技术首次对砂生槐天然居群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10个居群13个等位酶系统24个酶位点(46个等位基因)的分析结果表明,砂生槐遗传多样性水平相对较低,种水平...
关键词:砂生槐&&&等位酶&&&AFLP&&&交配系统&&&遗传多样性&&&居群遗传分化
[学位论文]&&赵阿曼, 2003 - 北京林业大学:林木遗传育种
<a href='http://f..cn/download/Thesis_Y600015.aspx' style='' title="全文" target="_blank" class="pdf_img"
(被引用&27&次)
[学位论文]&&,2003 - 浙江大学:土壤学
该文采用野外调研和定位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比较研究了亚热带具代表性的常绿阔叶林、马尾松林、杉木林和毛竹林四种森林类型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含量、空间变异、年动态变化规律及其与土壤其他肥力指标的关系.探讨了雷竹林长期实...
关键词:土壤活性&&&土壤活性碳&&&土壤碳库&&&有机碳库&&&森林土壤
<a href='http://f..cn/download/Thesis_Y600015.aspx' style='' title="全文" target="_blank" class="pdf_img"
[学位论文]&&徐秋芳, 2003 - 浙江大学:土壤学
(被引用&3&次)
[学位论文]&&,2003 -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生态学
首次开展了柽柳科分子生态学研究.利用RAPD分析技术对新疆境内10个刚毛柽柳居群进行了遗传结构特征分析,认为刚毛柽柳遗传变异丰富,变异主要分布在居群间;维持刚毛柽柳遗传多态现象的机制主要是基因流的隔离;刚毛柽柳的...
关键词:柽柳科&&&柽柳属&&&山柽柳属&&&分类学修订&&&柽柳群落&&&分子生态学
[学位论文]&&张道远, 2003 -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生态学
(被引用&7&次)
[学位论文]&&,2003 - 北京林业大学:森林经理
研究工作首先收集、整理和分析了研究区的各种文献资料、图件资料、地面光谱资料,在对研究区域的经济、社会、自然条件充分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又分别对所获得的多遥感数据影像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并对原始影像进行了针对...
关键词:多遥感信息源&&&动态监测&&&精度分析&&&数据融合&&&混合像元&&&同物异谱
[学位论文]&&王新杰, 2003 - 北京林业大学:森林经理
(被引用&2&次)
[学位论文]&&,2003 - 北京林业大学:生态学
红脂大小蠹(Dendroctonus valens LeConte)为外来入侵种.近年来在中国山西等省油松林猖獗成灾.该文于1999年~2002年系统地研究了红脂大小蠹生活史、生物学特性;分析了林相、郁闭度、天敌对红脂大小蠹生存的影响;探讨了红脂...
关键词:红脂大小蠹&&&种群动态&&&引诱剂&&&地统计学&&&化学防治
[学位论文]&&张历燕, 2003 - 北京林业大学:生态学
[学位论文]&&,2003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学
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 Bl.)为壳斗科(Fagaceae)栎属(Quercus Linn.)分布极为广泛的乔木树种,也是中国暖温带海拔1 600m以下地区重地带性植被的主要组成树种.该文通过对栓皮栎地理分布的研究,确定了研究栓皮栎天然类...
关键词:栓皮栎&&&地理分布&&&类型划分&&&同工酶分析
[学位论文]&&周建云, 2003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学
[学位论文]&&,2003 - 北京林业大学:林木遗传育种
良种具有区域属性,刺槐四倍体饲料型无性系是韩国培育的专用型品种,1997年引入中国,研究其在自然条件相对较差的西部载我适应性和良种性表现,可为其推广提供科学依据.该研究通过对西北干旱地区多种立地条件下9块试验地的...
关键词:刺槐四倍体饲料型无性系&&&区域化试验&&&枝叶产量指标&&&叶片营养成份指标&&&土壤因子&&&气象因子&&&主分量分析
[学位论文]&&王秀芳, 2003 - 北京林业大学:林木遗传育种
(被引用&24&次)
[学位论文]&&,2003 - 南京林业大学:林木遗传育种
该文采用新近发展起来的微卫星(SSR)分子标记技术,研究了中国暖温带及亚热带中山和低山丘陵区落叶阔叶林最有代表性的森林树种之一栓皮砾(Quercusvariabilis)的遗传多样性,揭示其群体遗传结构,并在遗传多样性研究的基础...
关键词:栓皮栎&&&遗传多样性&&&群体遗传结构&&&微卫星(SSR)
[学位论文]&&徐小林, 2003 - 南京林业大学:林木遗传育种
<a href='http://f..cn/download/Thesis_Y523451.aspx' style='' title="全文" target="_blank" class="pdf_img"
(被引用&5&次)
[学位论文]&&,2003 - 福建农林大学:森林培育
随着福建省林业的进一步发展,改善单一的松类树种结构,建立林业生态体系和林业产业体系已显得十分必要,为了促进火炬松在福建省的有效利用,满足福建省发展短周期工业原料林的需要,该论文对引自国内外一代种子园的25个火...
关键词:火炬松&&&引种家系&&&遗传测定
<a href='http://f..cn/download/Thesis_Y523451.aspx' style='' title="全文" target="_blank" class="pdf_img"
[学位论文]&&孙小霞, 2003 - 福建农林大学:森林培育
[学位论文]&&,2003 - 甘肃农业大学:森林经理学
该文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PAGE)技术,对东祁连山高寒阴湿地区山生柳(Salix oritrepha)沿不同海拔梯度分布的8个亚种群,通过等位酶分析研究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所测定的酶系统...
关键词:高寒地区&&&山生柳&&&种群遗传多样性&&&等位酶分析&&&东祁连山
[学位论文]&&李玉强, 2003 - 甘肃农业大学:森林经理学
(被引用&4&次)
[学位论文]&&,2003 - 北京林业大学:林木遗传育种
杨属(Populus)主要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和寒带地区,在中国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均有天然分布.杨树在解决工业建筑用材、胶合板材、纸浆材、薪碳材以及生态造林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该研究以美洲黑杨(Populus deltoides)&#215;青...
关键词:美洲黑杨×青杨&&&连锁图谱&&&AFLP&&&SSR&&&QTLs定位&&&材性性状
[学位论文]&&黄秦军, 2003 - 北京林业大学:林木遗传育种
<a href='http://f..cn/download/Thesis_D013407.aspx' style='' title="全文" target="_blank" class="pdf_img"
(被引用&1&次)
[学位论文]&&,2003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学
通过对五针白皮松生物学特性、分类地位、种群生态、群落生态、解剖生态、生理生态和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报道了五针白皮松的濒危状况、探讨了其濒危的生态学和生物学因素,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同时就松属白皮松组分子系统学和...
关键词:五针白皮松&&&松属&&&白皮松组&&&濒危植物&&&保护生物学&&&分子系统学&&&生物地理学&&&分子钟
<a href='http://f..cn/download/Thesis_D013407.aspx' style='' title="全文" target="_blank" class="pdf_img"
[学位论文]&&张志勇, 2003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学
<a href='http://f..cn/download/Thesis_Y501754.aspx' style='' title="全文" target="_blank" class="pdf_img"
(被引用&1&次)
[学位论文]&&,2003 - 西南农业大学西南大学:农业资源利用
该文以中国亚热带地区常绿阔叶林灌木层广布种之一——川鄂连蕊茶(Camelliarosthornina)为研究对象,自2000——2002年在绪云山(29&#176;50′N和106&#176;261′E)自然保护区内,通过野外实地考察、野外定点调查计测和室内实验相结合,采用种...
关键词:川鄂连蕊茶&&&群落类型&&&生殖生态&&&土壤&&&植被演替
<a href='http://f..cn/download/Thesis_Y501754.aspx' style='' title="全文" target="_blank" class="pdf_img"
[学位论文]&&操国兴, 2003 - 西南农业大学西南大学:农业资源利用
(被引用&4&次)
[学位论文]&&,2003 - 河南农业大学:森林培育
该文以81个黑杨无性系类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生长及木材材性分析,测试了胸径、树高、材积、木材基本密度、纤维长、纤维宽、长宽比、木素含量、纤维素含量等性状,进行了遗传变异分析、遗传参数估计、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
关键词:黑杨无性系&&&木材材性&&&早晚期相关
[学位论文]&&张国栓, 2003 - 河南农业大学:森林培育
高频关键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优势对比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