辄历载酒肴从而劳之翻译辄文言文文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齐民要术序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翻译】齐民要术_2ch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66,536贴子:
【翻译】齐民要术
之前在某个非常冷清的吧发过一次这个结果没人跟……只好试试在这发了。网上很有可能有,但是暂时没怎么找到。总之先试着发发, 必须有人不停地插楼才有更的动力啊……存稿有三章,总之会慢慢更的,全文九十六章,难得不是翻译,而是名词之类的考证。这方面的高玩这里应该不少,总之互相交流学习了。《齐民要术》是北朝北魏时期,宋至梁时期,中国杰出家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是中国现存的最完整的农书(在这之前有本更加出名的《汜胜之书》,本书中也多有引用,可惜失传了,只有这本书里还记载着那本书的只言片语)。农学专著,和其他所谓“博物志”不同,更讲究可操作性,而非以居奇为尚。阅读这本浅显的著作,可以管窥魏晋南北朝时期(当然一说是唐人假托贾思勰名所作,在这里不考究了)普通下层百姓和基层地方官员的生活方式。
用心布置,过一个温暖的春节!
●序  曰:“齐民无盖藏。”如淳注曰:“齐,无贵贱,故谓之齐民者。若今言平民也。”“齐民无盖藏”,出自《史记·平准书》。记载的是汉初百废待兴的时候,尚且没有车马出行,士大夫有的还要乘坐牛车,百姓们更是没有储备的物资。“齐”,指“无贵贱之分”,相当于当今的“平民”一词。  盖神农为耒耜,以利天下;尧命四子敬授民时;舜命后稷,食为政首;禹制土田,作★;殷周之盛,诗书所述。要在安民。富而教之。神农发明了耒(木制的犁田器具)和耜(耒的金属头),造福了天下的生机。尧任命“四子”(四子,到底是一个人还是四个人,没来得及查。有疑问的部分就会像这样标出)发布四时节令。舜任命后稷,这是以“食(吃饱)”为政治的中心任务。禹划定田地,【作X(竹字头,卡,不知是什么物件)】。商周的盛貌,都在诗经和史书中写得很清楚了。这其中的奥秘就在于使人民得到安居,在物质上充实他们,之后通过教育丰富他们的精神。  曰:“一农不耕,民有饥者;一女不织,民有寒者。”“仓廪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传曰:“人生在勤,勤则不匮。”古语曰:“力能胜贫。谨能胜祸。”盖言勤力可以不贫,谨身可以避祸。故为作,国以富强;用。急耕战之赏。倾夺邻国而雄诸候。(的著作)说:“一农不耕,民有饥者;一女不织,民有寒者”“仓廪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易传》提到“人生在勤,勤则不匮”;老话说:“力能胜贫,谨能胜祸”,也就是说勤劳能避免贫穷,谨慎能避免灾祸。所以,做的时候提出了“尽地力”(大力发展农业)的指示,()才能富强,任用,奖励耕战,从而能够在邻国之间建立军事优势,从而称雄诸侯。  曰:“圣人不耻身之贱也,愧道之不行也;不忧命之长短,而忧百姓之穷。是故禹为治水,以身解於阳盱之河;汤由苦旱,以身祷於桑林之祭。……神农憔悴,尧瘦癯,舜黎黑,禹胼胝。由此观之,则圣人之忧劳百姓亦甚矣。故自以下,至於庶人,四肢不勤,思虑不用,而事治求赡者,未之闻也。”“故田者不强,囷仓不盈;将相不强,功烈不成。”说到:“圣人不以做低贱的事为耻,而因不能推行‘道’而惭愧;不担忧自己生命的长短,而担忧百姓的穷苦。所以为了治水,他亲身来到‘阳盱之河’(具体是哪里未知)祈祷(解,祈祷),为了解除干旱,亲自来到桑林的祭祀祈祷……神农面色憔悴,尧身形癯瘦,舜肤色黧黑,禹的手脚长满了老茧。这样看来,圣人们为百姓们所作的忧虑和劳苦也实在是非同寻常。所以从到百姓,四肢不活动,大脑不思考,就想做好管好一件事,还真没听说过。”“所以,农业不强,物资就不能充足,将相的工作也不能如期进行,任何伟业都将最终失败。”  《仲长子》曰:“天为之时,而我不农,谷亦不可得而取之。青春至焉,时雨降焉,始之耕田,终之★、簋,惰者釜之,勤者锺之。矧夫不为,而尚乎食也哉?”《谯子》曰:“朝发而夕异宿,勤则菜盈倾筐。且苟无羽毛,不织不衣;不能茹草饮水,不耕不食。安可以不自力哉?”《仲长子》里说到:“上天有固定的节气,而我们不去劳作,就得不到谷物。春天到了,春雨降了,从耕田开首,直到收获。(★、簋,两种不同形制的筐)就收成来说,懒惰的农人用小盆量,勤奋的农人用大缸量。更不要说哪些不劳作的人,这些人又上哪里谋食呢?”《樵子》说到:“早上出门劳作,晚上寄宿在外。像这样勤劳就能收获一大筐一大筐的菜蔬。再说人天生没有羽毛(羽毛应该是羽毛和皮毛的总称),不织布就没有衣裳穿,不能吃草喝水活命,不耕种就没有粮食吃。这样看来,怎么能不勤奋劳作呢?”  晁错曰:“圣王在上,而民不冻不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为开其资财之道也。……夫寒之於衣,不待轻暖;饥之依食,不待甘旨。饥寒至身,不顾廉耻。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夫腹饥不得食,体寒不得衣,慈母不能保其子,君亦安能以有民?……夫珠、玉、金、银,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粟、米、布、帛,……一日不得而饥寒至。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晁错说过:“贤明的君王在位,人民不受冻挨饿,不是因为君王自己种田让百姓吃,也不是君王自己织布让百姓穿,而是君王为百姓指出了谋生计的路子……寒冷的时候不会奢求轻暖的衣裘,饥饿的时候也不会奢求肥美的食物,等到饥寒交迫,那廉耻之类就都顾不上了。一天不吃两顿饱饭就会饿,一年不准备些新衣服就会冷,如果饿了吃不上饭,冷了穿不上衣,就算最慈祥的母亲也不能保住她的子女,君主又怎么能聚集民众呢?……珠玉,金银,饿了不能吃,冷了不能穿……粟米,布帛,一天供应不上就会受冻挨饿。所以贤明的君主懂得以五谷为贵重,金银倒在其次了。”  刘陶曰:“民可百年无货,不可一朝有饥,故食为至急。”陈思王曰:“寒者不贪尺玉而思短褐,饥者不愿千金而美一食。千金、尺玉至贵,而不若一食、短褐之恶者,物时有所急也。”诚哉言乎!刘陶曾经说过:“人民可以一辈子没有财富(特指金银这样没有“刚需”的奢侈品),但不能有一天挨饿,所以让人民有饭吃是最重要的。”陈思王说:“受冻的人不贪求美玉而想要一件衣服(短褐本来也不是御寒的衣服,这里不知怎么理顺文意才好。),挨饿的人不看重黄金而只求一餐饱饭。黄金宝玉都是最贵重的财物,但是这时候却比不过一件衣服,一餐饱饭这样低微的要求,这就是需求的决定性。”这些话说得真对啊!
  神农、仓颉,圣人者也;其於事也,有所不能矣。故赵过始为牛耕,实胜耒耜之利;蔡伦立意造纸,岂方缣、牍之烦?且耿寿昌之常平仓,桑弘羊之均输法,疬国利民,不朽之术也。谚曰:“智如禹、汤,不如尝更。”是以樊迟请学稼,孔子答曰:“吾不如老农。”然则圣贤之智,犹有所未达,而况於凡庸者乎?神农和仓颉,都是远古的圣人,他们行事之中还有做不到的事情。所以赵过首创用牛耕地,实在胜过人力操作的耒耜。蔡伦发明了纸,省下了布帛和简牍的麻烦。还有耿寿昌发明的“常平仓”(国家粮库。用来调节市面粮价),桑弘羊发明的“均输法”(通过信息系统管理来往首都的物资,提法和“计划经济”类似。汉初桑弘羊实行过一次,更为人所知的是王安石实行过一次,但两次都有赢有亏。话说回来这个方法理想上虽然效率很高,但即使放到六十年代都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更遑论信息不发达的古代),都是利国利民的不朽之术。俗话说的好:“像禹,汤那样富有智慧,也不如亲身体验一番。”所以樊迟向孔子学习耕作,孔子说“吾不如老农”(其实应该还是孔子嫌樊迟目光短浅,是“小人”)。就算圣贤的智慧也有不能企及的部分,何况平庸的普通人呢?  猗顿,鲁穷士,闻陶朱公富,问术焉。告之曰:“欲速富,畜五牸。”乃畜牛羊,子息万计。九真、庐江,不知牛耕,每致困乏。任延、王影,乃令铸作田器,教之垦辟,岁岁开广,百姓充给。敦煌不晓作耧犁;及种,人牛功力既费,而收谷更少。皇甫隆乃教作耧犁,所省庸力过半,得谷加五。又敦煌俗,妇女作裙。挛缩如羊肠,用布一匹。隆又禁改之,所省复不赀。茨充为桂阳令,俗不种桑,无蚕织丝麻之利,类皆以麻枲头贮衣。民惰窳,少粗履,足多剖裂血出,盛冬皆然火燎炙。充教民益种桑、柘养蚕,织履,复令种枲麻。数年之间,大赖其利,衣履温暖。今江南知桑蚕织履,皆充之教也。五原土宜麻枲,而俗不知织绩;民冬月无衣,积细草,卧其中,见吏则衣草而出。崔实为作纺绩、织枲之具以教,民得以免寒苦。安在不教乎?猗顿是鲁国的穷人,听说陶朱公有钱,就去问致富的门路。陶朱公说:要想富,多养猪(其实说的是五种牲畜,现在拿农村常见的口号随便套套。)于是就去养了一群牛羊,最后养殖规模扩大到数以万计。九真(今越南北部。(南越省是我国自古以来不可分割的领土(开玩笑))),庐江(今安徽省)两地不会使用牛耕,粮食经常短缺。任延,王影教会当地百姓铸造农具,开荒种地。于是年年收成丰盈,百姓的物资充足。敦煌人不会造耧(开沟和下种的工具)犁(翻耕和开沟的工具),到种田的时候人和牛的劳力都在浪费,收成也很少。皇甫隆教会当地百姓建造耧犁,省了一半人力,增加了五倍的产出。敦煌女性的裙子都是用一整匹布做的,像羊肠一样缩成一团。皇甫隆也整改了这一民俗,节约下不少布匹。茨充做桂阳(今湖南省)县令。当地没有种桑树的习俗,也没有织造蚕丝,麻丝的习惯,当地人都用麻头缝制衣物。当地居民性情粗放,通常不穿鞋,脚上经常开裂出血,到了冬天用火烧结创口。茨充于是教会当地民众种桑,柘养蚕,做鞋,同时教令当地民众种麻,当地居民的衣服和鞋子都能穿暖,都要仰赖这些出产。如今江南一带的桑蚕,制鞋,都来自茨充的教化。五原(今内蒙古自治区河套北部和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西部地区)适合种麻(枲,大麻,比“麻”粗,之后见到知道就好),但是当地不会织造麻布。居民到了冬天没有御寒衣物,就捆草铺睡觉,见到官员就披着草出外迎接。崔实教会当地群众纺麻织布,人民才免于寒冷之苦。教化在这里难道不重要吗?  黄霸为颍川,使邮亭、乡官,皆畜鸡、豚,以赡鳏、寡、贫穷者;及务耕桑,节用,殖财,种树。鳏、寡、孤、独,有死无以葬者,乡部书言,霸具为区处:某所大木,可以为棺。某亭豚子,可以祭。吏往皆如言。袭遂为渤海,劝民务农桑,令口种一树榆,百本薤,五十本葱,一畦韭,家二母彘,五鸡。民有带持刀剑者,使卖剑买牛,卖刀买犊,曰:“何为带牛佩犊?”春夏不得不趣田亩,秋冬课收敛,益蓄果实、菱、芡。吏民皆富实。召信臣为南阳,好为民兴利,务在富之。躬劝农耕,出入阡陌,止舍离乡亭,稀有安居。时行视郡中水泉,开通沟渎,起水门、提阏,凡数十处,以广溉灌,民得其利,蓄积有馀。禁止嫁娶送终奢靡,务出於俭约。郡中莫不耕稼力田。吏民亲爱信臣,号曰“召父”。黄霸治理颍川(以今河南许昌为中心的一片地区,著名的人杰地灵),教令邮亭(县一级政治,军事负责人。关羽就被曹操封过“亭侯”),乡官(乡一级负责人,再往下就是几十户为单位的“齐民”),养殖鸡,猪,接济鳏寡(年老失去伴侣的老人),贫穷的人,并且注重农耕,蚕桑,节用,种植材木和果木。有失去伴侣和孩子的老人,死后无处安身的,乡部递来文书,黄霸都有办法:哪里哪里的大树可以做口棺材,某个亭养的小猪可以用来祭祀。官员到地方一查果然如此(足见此人的会计业务水平之高。)袭遂治理渤海(山东半岛),劝令民众务农,种桑,教令每人种一棵榆树,一百棵“薤”(音谢,俗称“荞头”),一畦韭。家里养两头母猪,五只鸡。劝带刀剑的人卖掉刀剑买牛犊,说是“干什么带着你家的牛犊到处走呢”。春夏两季人们必须下地,秋冬组织收获,采集果实,菱,芡(类似莲子,俗称“鸡头米”,可以存储救荒)。官府和群众都有丰富的物质积累。召信臣治理南阳(今河南南阳),乐意为人民谋福利,以带领群众致富为己任。亲自劝人务农,来往农田之间视察,经常居住在外,很少有安住自家官邸的时候。当时他带着人勘察郡内的河道和泉眼,开凿沟渠,建起数十处拦水堤坝,用来扩大灌溉面积。当地人民从中获益,积蓄总能超过用度。他还禁止当地在红白喜事中的铺张浪费现象,各种庆祝活动都务求俭省。全郡的百姓都全力务农。基层官员和百姓都敬爱信臣,尊称他为“召父”。僮种为不其令,率民养一猪。雌鸡四头,以供祭祀,死买棺木。颜斐为京兆,乃令整阡陌,树桑果;又课以闲月取材,使得转相教匠作车;又课民无牛者,令畜猪,投贵时卖,以买牛。始者民以为烦,一二年间,家有丁车、大牛,整顿丰足。王丹家累千金,好施与,周人之急。每岁时农收后,察其强力收多者,辄历载酒肴,从而劳之,便於田头树下饮食劝勉之,因留其馀肴而去;其惰★者,独不见劳,各自耻不能致丹,其后无不力田者,聚落以至殷富。杜畿为河东,课民畜牸牛、草马,下逮鸡、豚,皆有章程,家家丰实。此等岂好为烦扰而轻费损哉?盖以庸人之性,率之则自力,纵之则惰窳耳。僮种做“不其”(今山东省即墨的一部分)县令,每家都养一头猪,四只母鸡,用来祭祀。有人去世就买办棺木。颜斐(颜回的第二十三世孙)做京兆太守(相当于现在说北京市市长(或者应该是北京某个区的区长))时,教群众平整土地,种植桑树,果树。农闲时节就布置砍伐树木,聘请匠人建造牛车。也布置没有牛的家庭养猪,选价格好的时候出售买牛。最早的时候人们觉得他管得太宽,过了一两年,家家户户都有了大车大牛,过上了富裕的日子。王丹家里有钱,喜好施舍,周济有急用的人。每年收获之后,找那些出力足,收获多的人家,载上酒菜,到田间地头去犒劳这些人,勉励他们努力,还让他们带着没吃完的酒菜回家。那些不出工的懒人,不说王丹不去犒劳他们,他们自己也感到惭愧,不愿去王丹那里。之后整个聚落没有不出力劳作的,生活条件也好了。杜畿治理河东(山西),布置群众耕地,种桑,养殖各种牲畜,马匹,下到鸡,猪,都有一些制度,家家都能充实。以上这些官员(其中有个民间慈善家,不题)的事例,难道他们只是喜欢制造麻烦而不看重耗费吗?人性就是这样,有人督促就会自然努力,放纵就会懒惰了。
故《仲长子》曰:“丛林之下,为仓庾之坻;鱼鳖之堀,为耕稼之场者,此君长所用心也。是以太公封而斥卤播嘉谷郑、白成而关中无饥年。盖食鱼鳖而之形可见,观草木而肥饶之势可知。”又曰:“稼穑不修,桑果不茂,畜产不肥,鞭之可也;杝落不完,垣墙不牢,扫除不净,笞之可也。”此督课之方也。且天子亲耕,皇后亲蚕,况夫田父而怀窳惰乎?所以《仲长子》提到:“丛林之下,作成仓库的根基,鱼鳖的池塘,变成耕种的场所,这都是领导人的用心。【是以太公封而斥卤播嘉谷郑、白成而关中无饥年。(这应该是姜太公的一件事迹,但具体不知为何,希望有人指教)】。吃着池塘的鱼鳖,能明白池塘的形貌,看地上的草木,能判断一片土地是否丰饶肥沃。”又提到:“耕作不勤奋,桑果不茂盛,牲畜不肥壮,这种人应当鞭打。地上的落叶(杝,类似白杨树。这里单指落叶(白杨树是常绿的))不扫清,屋外的墙垣不筑牢,屋里的扫除不干净,这种人应当仗打”。这些都是督促工作的方法。再说天子亲自耕种,皇后亲自养蚕,农人难道应当怀有一点倦怠懒惰的心情吗?  李衡於武陵龙阳泛州上作宅,种甘橘千树。临死敕儿曰:“吾州里有千头木奴,不责汝衣食,岁上一匹绢,亦可足用矣。”吴末,甘橘成,岁得绢数千匹。恒称所谓“千树橘,与千户侯等”者也。樊重欲作器械物,先种梓、漆,时人嗤之。然积以岁月,皆得其用,向之笑者,咸求假焉。此种殖之不可已已也。谚曰:“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此之谓也。《书》曰:“稼穑之艰难。”《孝经》曰:“用天之道,因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曰:“百姓不足,君孰与足?”曰:“朕为天下守财矣,安敢妄用哉!”孔子曰:“居家理,治可移於官。”然则家犹国,国犹家,是以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其义一也。李衡在武陵龙阳泛州(南县东部,河西支西部。原为西水面洲渚,常遇湖水泛溢,故名泛洲)建了别墅,种了几千株柑橘。临死告诫儿子:“我们岛上有几千个‘木奴’,不用我们供给吃穿,一年还供上一匹绢,也就够一年的用度了。”灭亡之后,柑橘成熟了,一年真的得了几千匹布。这就是所谓“千树桔,与千户侯等”的故事。樊重想要造作器械,先种了和漆树,当时的人都笑话他。但是随着时间过去,这些树木都派上了用场,之前笑话他的人都要向他借器物。这就是为什么不能放弃种植。俗话说:“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书经》提到“稼穑之艰难”,《孝经》提到“利用好气候和土地的便利,节俭地使用财物,以此奉养父母。”说“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说:“朕是为天下看守财货,怎么敢私自擅用呢?”孔子又说:“居家理财的道理,可以迁移到为官治国的实践中去。”所以说,“家”和“国”都是类似的,家中贫穷就需要好妻子,国家动乱需要好宰相,这都是一个道理。  夫财货之生,既艰难矣,用之又无节;凡人之性,好懒惰矣。率之又不笃;如以政令失所,水旱为灾。一谷不登,胔腐相继:古今同患,所不能止也,嗟乎!且饥者有过甚之原,渴者有兼量之情。既饱而后轻食,既暖而后轻衣。或由年谷丰穰,而忽於蓄积;或由布帛优赡,而轻於施与:穷窘之来,所由有渐。故《管子》曰:“桀有天下,而用不足;汤有七十二里。而用有馀。天非独为汤雨菽、粟也。”盖言用之以节。财产的发生已经足够艰难了,用度又不知道节制。凡人的人性总是习惯懒惰,即使督促鞭策也不愿意认真执行。如果政府的法令颁布不当,水旱的灾难发生,一样谷物收成不好,马上就会迎来大片的死亡。这种祸患自古至今,也无法遏制,真是可叹!再说,经过饥饿的人想多吃,经过焦渴的人想多喝,吃饱穿暖之后却又忽视了衣食。或者因为年成好,忽视了粮食的继续,因为身上穿得优渥,忘记了施予。而穷困的发生,通常都是一个过程。所以《管子》说:“夏桀拥有天下,用度不足,商汤只有七十二里,用度却有余。商汤的五谷又不是上天专为他降下来的。”这说的也是用度俭省的道理。  《仲长子》曰:“鲍鱼之肆,不自以气为臭;四夷之人,不自以食为异:生心使之然也。居积心之中,见生然之事,夫孰自知非者也?斯何异蓼中之虫,而不知蓝之甘乎?”《仲长子》说到:“咸鱼的摊位里闻不到臭气,蛮夷的人民也不以自己的食物为不同,这都是习惯的原因。住在习惯了的场所,见到习惯了的事物,谁会觉得有什么不对呢?这不就像是水蓼(一种水草,气味香辣,酒曲中常用)中的虫子,哪里知道蓝草的美味呢?  今采捃经传,爰及歌谣,询之老成,验之行事,起自耕农,终於醯、醢,资生之业,靡不毕书,号曰《齐民要术》。凡九十二篇,束为十卷。卷首皆有目录,於文虽烦,寻览差易。其有五谷、果、★非中国所殖者,存其名目而已:种莳之法,盖无闻焉。舍本逐末,贤哲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花草之流,可以悦目,徒有春花,而无秋实,匹诸浮伪,盖不足存。如今我引用一些经典(主要是前人写的《氾胜之书》和其他一些农书和记载农耕时令的占卜书),转摘一些歌谣,询问有经验的农人,结合自身实践,从农耕写起,直到农副产品制作。这些支持生计的营生,我力求全部记载下来。书名叫做《齐民要术》,共计九十二篇,分为十卷,卷头有目录。行文比较繁杂,是为了把一些有出入的部分记下来供读者参考。有些不产自中国的谷物,瓜果(隐去的字是草字头下两个“瓜”,和今天说的”瓜“相同,指藤蔓上生长的瓜。),就只记下名称,因为栽培的方法我也没有听说过。舍本逐末(放弃生产而单纯追求利益)是圣贤所不提倡的,一旦生产没有注重,一天的余裕可能会伴随着一年的窘困,长期的饥寒也就悄悄来了,所以经商贸易的事项在本书不列举。花草之类供欣赏的作物,只有花开,没有结果,也是浮华虚伪的东西,不值得记载了。  鄙意晓示家童,未敢闻之有识,故丁宁周至,言提其耳,每事指斥,不尚浮辞。览者无或嗤焉。  后魏高阳太守贾思勰撰
好帖,马了
杂说《杂说》篇简要记载了种植各种作物都应当遵循的一些事项。夫治生之道,不仕则农,若昧于田畴,则多匮乏。只如稼穑之力,虽未逮于老农;规画之间,窃自同于“后稷”。所为之术,修列后行。 所谓谋生的手段,不出门当官,就是在家务农了。如果不认真种地,就可能面临物资缺乏。只比较种田经营的水平,我可能比不上老农,但是关于时间,土地等的安排,我自认为也有“后稷”的水准。具体如何安排,我在这里列举出来。凡人家营田,须量己力,宁可少好,不可多恶。假如一具牛,总营得小亩三顷——据齐地大亩,一顷三十五亩也。每年一易,必莫频种。其杂田地,即是来年谷资。 人家种地必须考虑家庭的能力。宁可少而精,不可多而粗放。假如有一套牛耕的工具(牛不见得只是一头,主要是指一整套工具,如耧,犁,耙等等),一家人能种得三顷地——齐地(山东附近)规定的“大亩”合一顷地三十五亩。每年要注重轮种,不要频繁种植同一种作物(或者中间间隔时间不要太短,给土地留出休息的时间)。大田之间的小田,种出来的就是来年种子的消费。欲善其事,先利其器。悦以使人,人忘其劳。且须调习器械,务令快利; 秣饲牛畜,事须肥健;抚恤其人,常遣欢悦。 事情要做好,就要有合用的工具。能让人快乐地工作,人就会忘了辛劳。农具都要整备妥当,要让它们锋利合用;牛和其他牲畜要喂好草料,保持其健壮;照顾好家里的人口,让人能够开心。观其地势,干湿得所,禾秋收了,先耕荞麦地,次耕余地。务遣深细, 不得趁多。看干湿,随时盖磨著切。见世人耕了,仰著土块,并待孟春盖, 若冬乏水雪,连夏亢阳,徒道秋耕不堪下种。无问耕得多少,皆须旋盖磨如法。 要注重观察土地,干湿要得当。秋天收过了作物,先耕荞麦地,再耕别的地,一定要耕深耕细,不能贪多。注意耕出土地的干湿,随时盖上草铺(秋冬季节看乡下的农地都要盖上秸秆防止蒸发过度),并且平整。有时有的人耕完把土块露天放着,等早春盖,如果冬天雪水少,夏天连着几天晴天,不用说秋耕根本没法下种。不管耕得多少,都要马上像这样铺盖平整。(秸秆盖田。这是近几年又恢复的“新思路”,之前农用地膜盖田是绝对的主流。)(农用地膜。因为众所周知的降解问题现在农用地膜算是一种让人又爱又恨的事物)如一具牛,两个月秋耕,计得小亩三顷。经冬加料喂。至十二月内,即须排比农具使足。一入正月初,未开阳气上,即更盖所耕得一遍。 比如一套牛,两个月秋耕,耕完了三顷小亩,冬天就要加料喂饱。在十二月之内,要整备好农具,当用的时候就要充足。一到正月初,阳气还没上的时候,就要再铺盖一次田地。凡田地中有良有薄者,即须加粪粪之。 田地肥力有好有薄的地方,要注意加施底肥。其踏粪法:凡人家秋收治田后,场上所有穰、谷积等,并须收贮一处。每日布牛脚下,三寸厚;每平旦收聚堆积之;还依前布之,经宿即堆聚。计经冬一具牛,踏成三十车粪。至十二月、正月之间,即载粪粪地。计小亩亩别用五车,计粪得六亩。匀摊,耕,盖著,未须转起。 制作堆肥的方法:秋收和秋耕工作完成后,场上(打谷场)堆积的秸秆,谷壳,都收到一处,每天在牛脚下铺三寸厚,每天黄昏收拢堆起来,早上还像之前那样铺开,晚上收拢。一个冬天,一具牛能这样踏成三十车“粪”。到了十二月或者正月,就载着这些堆肥去田里施用。一个小亩用五车,三十车合计能施六亩。把堆肥在土地上摊平,翻耕一次,盖好草铺,不需再行翻耕。(这里要注重一下,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人畜粪尿都不是直接下田,而是像这样和秸秆之类产物混合发酵之后才能用作肥料。堆肥可以用的有机物种类很多,包括人畜粪尿,秸秆,谷壳,还有塘泥,杂草等等。)(堆肥场)自地亢后,但所耕地,随饷盖之;待一段总转了,即横盖一遍。计正月、二月两个月,又转一遍。地面软化之后,耕过的土地要在中午盖好。等到一片地翻耕全部完成之后,再横着盖上一层。过了正月二月两个月,再翻耕一次。然后看地宜纳粟:先种黑地、微带下地,即种糙种;然后种高壤白地。其白地,候寒食后榆荚盛时纳种。以次种大豆、油麻等田。 之后观察土地肥力,种上作物。先种肥力强,地势低的土地,种质量一般的种子。高处白地要等到寒食之后,榆荚长密(清明节前)下种,依次种上大豆,油麻等等作物。然后转所粪得地,耕五、六遍。每耕一遍,盖两遍,最后盖三遍。还纵横盖之。候昏房、心中,下黍种无问。 之后把施过基肥的土地翻耕五六遍。每耕一遍,盖两遍,最后盖三遍,也是要一层竖,一层横。等到昏房(房宿隐去),心中(心宿在空中)(两个时间不知道在公元初对应阳历什么时间。大概也是三月中),种小米(黍,北方称“糜子”,籽粒比小米大,终究不能混为一谈)。谷,小亩一升下子,则稀穊得所。 种谷的地,一小亩下一升种子,疏密就差不多了。候黍、粟苗未与垅齐,即锄一遍。黍经五日,更报锄第二遍。候未蚕老毕,报锄第三遍。如无力,即止;如有余力,秀后更锄第四遍。油麻、大豆,并锄两遍止,亦不厌早锄。谷,第一遍便科定,每科只留两茎,更不得留多。每科相去一尺。两垅头空,务欲深细。第一遍锄,未可全深;第二遍,唯深是求;第三遍,较浅于第二遍;第四遍较浅。 等到黄米和小米还没田垄高的时候就要锄一遍。黄米出芽第五天,要锄第二遍。等到末蚕长好(大概是春蚕孵化之后半个月。后文提到的蚕大多是“三月绩”,也就是末蚕大概三月初全部长好,准备结茧),锄第三遍。如果还有足够的人力,抽穗完成之后再锄一遍(秀,抽穗)。芝麻和大豆都是锄两遍就够,早些锄也可以。谷在第一遍锄的时候完成间苗工作,每棵留两株,不能再多。每棵间距一尺(23.1 cm左右。汉寸和英寸差不多长,但是一英尺是十二寸,汉尺是十寸。)。田垄和土地之间要留空,这部分要锄深锄细。第一遍锄不能太深,第二遍越深越好,第三遍比第二遍稍浅,第四遍又再浅。凡荞麦,五月耕;经二十五日,草烂得转;并种,耕三遍。立秋前后, 皆十日内种之。假如耕地三遍,即三重著子。下两重子黑,上头一重子白, 皆是白汁,满似如浓,即须收刈之。但对梢相答铺之,其白者日渐尽变为黑, 如此乃为得所。若待上头总黑,半已下黑子,尽总落矣。 荞麦地五月要耕一次,过二十五天,杂草烂在地里之后翻耕一次,下种之后耕三次。立秋前后十天内也可以种。假如耕地三遍,就会长三层荞麦,下面两层黑,上面一层白,白色种子没有灌浆完毕,都是白色的汁液。但这时候就要开始收了。【但对梢相答铺之】,白的部分也会慢慢变黑,这样才是正确的方法。如果等到全黑再收,下面一半黑子就都落了。其所粪种黍地,亦刈黍了,即耕两遍,熟盖,下糠麦。至春,锄三遍止。 施过底肥种黄米的地,等割完,就要耕两遍,仔细盖好,铺上麦糠。到春天锄三遍就够了。凡种小麦地,以五月内耕一遍,看干湿转之,耕三遍为度。亦秋社后即种。至春,能锄得两遍最好。 种小麦的地五月内耕一遍,观察干湿情况决定是否翻耕,翻耕以三遍为度。秋社后(立秋后第五个戊日,八月中左右)也要马上种,到春天能锄两遍最好。凡种麻地,须耕五、六遍,倍盖之。以夏至前十日下子。亦锄两遍。仍须用心细意抽拔全稠闹细弱不堪留者,即去却。 种麻的地需要耕五六遍,加倍盖上草铺。夏至前十天下种,也要锄两遍。还需要仔细观察长势,注意去掉长势不佳,细瘦不值得保留的植株。一切但依此法,除虫灾外,小小旱,不至全损。何者?缘盖磨数多故也,又锄耨以时。谚曰:“锄头三寸泽”,此之谓也。尧汤旱涝之年,则不敢保。虽然,此乃常式。古人云:“耕锄不以水旱息功,必获丰年之收。”如果一切都按这样进行,除了虫灾,稍微有点旱情还不至于全军覆没。为什么呢?就是因为翻耕和覆盖多,并且锄草及时。(耨,两齿的锄头。)俗话说“锄头三寸泽”,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至于像尧,汤时期遇到那种旱灾,谁也没法保证。就算如此,这也是惯例。古话说:“耕锄不以水旱息功,必获丰年之收”(不因为一点水旱灾情放弃耕耘的努力,还能获得和平日丰年一样的收成。如去城郭近,务须多种瓜、菜、茄子等,且得供家,有余出卖。只如十亩之地,灼然良沃者,选得五亩,二亩半种葱,二亩半种诸杂菜;似校平者种瓜、萝卜。其菜每至春二月内,选良沃地二亩熟,种葵、莴苣。作畦,栽蔓菁,收子。至五月、六月,拔诸菜先熟者,并须盛裹,亦收子讫。应空闲地种蔓菁、莴苣、萝卜等,看稀稠锄其科。至七月六日、十四日,如有车牛,尽割卖之;如自无车牛,输与人。即取地种秋菜。 如果离城市近,就多种些瓜,菜,茄子之类的经济作物,不仅供家中食用,有剩的还能出售。比如十亩那种油光发亮的好地,选出五亩,两亩半种葱,两亩半种其他各种蔬菜,平整一些的地就种上瓜,萝卜。等到春二月就选两亩好地种上向日葵和莴苣(莴苣原产地中海沿岸,公元前4500年时莴苣在地中海沿岸栽培普遍。16世纪在欧洲出现结球莴苣和紫莴苣;16-17世纪有皱叶莴苣和紫莴苣的记载。张骞通西域时带回的各种物种之中有莴苣。国内种莴苣多指莴笋,国外主要是叶用莴苣即生菜)。开挖菜畦,种蔓菁(圆萝卜,大头菜),收萝卜籽。等到五月六月,把各种菜先熟的拔好,裹好,种子收好,看空闲的土地种上蔓菁,莴苣,萝卜之类,合理调节种植密度,移除植株。等到七月六日十四日,如果家里有牛车就割好卖掉,自己没有牛车就转卖给他人,腾出地种秋菜。葱,四月种。萝卜及葵,六月种。蔓菁,七月种。芥,八月种。瓜,二月种;如拟种爪四亩,留四月种,并锄十遍。蔓菁、芥子,并锄两遍。葵、萝卜,锄三遍。葱,但培锄四遍。白豆、小豆,一时种,齐熟,且免摘角。但能依此方法,即万不失一。 葱,四月种;萝卜和向日葵,六月种;大头菜,七月种;芥,八月种;各种瓜,二月种。要种四亩瓜,就留四月的种子,并且锄十遍。蔓菁和芥子都锄两遍。向日葵和萝卜锄三遍;葱要锄四遍。白豆,小豆,同时下种同时收,还免了摘豆角的麻烦。只要按照上述这些方法进行田间管理,收成就万无一失。
我记得这本书在丹特莉安的书架中的设定是禁书。
票牛教你如何买到热门、便宜、真实的演出门票!
最后那个字念“邪” 。
我来插你,给你动力
耕田第一 《耕田》记载了耕田的方法和时节的宜忌。介绍了一些古代常用的农具。从这一卷开始没有存稿了,会慢慢更。
《周书》曰:“神农之时,天雨粟,神农遂耕而种之。作陶,冶斤斧,为耒耜、锄、耨,以垦草莽,然后五谷兴助,百果藏实。” 《周书》记载:“神农的时代,天上降下粟,神农于是组织耕田栽种。同时组织烧制陶器,锻造斤(手斧),斧,制造耒耜,锄,耨,用来开耕荒地,之后“五谷兴助,百果藏实”。(耒,木制的耕田器,就是这种铲子,耜是耒的头,有木制,骨制,乃至铁制)(耨,两齿锄,可以避开作物锄草,非常方便)
《世本》曰:“倕作耒耜。”“倕,神农之臣也。” 《世本》记载:“倕发明耒耜” 倕是神农的臣民。
《吕氏春秋》曰:“耜博六寸。” 《吕氏春秋》记载“耜宽六寸”
《尔雅》曰:“斪 谓之定。”犍为舍人曰:“斪 ,锄也,名定。” 《尔雅》记载:“斪(音渠),也叫“定”。”【犍为舍人曰】:“斪,是一种锄头,也叫“定”。”
《纂文》曰:“养苗之道,锄不如耨,耨不如铲。铲柄长二尺,刃广二寸,以铲地除草。” 《纂文》记载:“田间管理的农具,锄不如耨,耨不如铲,铲柄长两尺(现在工兵铲的大小),刃宽两寸,用来铲地除草(铲操作精细,但是向下弯的锄和耨操作更省力)”(上文提到的锄,耨,铲都是这种一手持的农具,用来做精细作业的)
许慎 《说文》曰:“耒,手耕曲木也。”“耜,耒端木也。”“耜,斫也,齐谓之镃基。一曰,斤柄性自曲者也。”“田,陈也,树谷曰田,象四口,十,阡陌之制也。”“耕,犁也,从耒井声。一曰,古者井田。” 许慎《说文》记载:“耒,手持用来耕田的曲木。”“耜,耒头的木制(当然不止木制)部分”“耜,就是“斫”,齐地叫做“镃基”,一说是弯曲的“斤””。“田,就是‘陈’,种庄稼的地叫做‘田’,是四个口的形状,中间的十象征田埂。”“耕,就是犁,形声字,从耒井声,也有说是古时候说的‘井田’”
刘熙 《释名》曰:“田,填也,五谷填满其中。”“犁,利也,利则发土绝草根。”“耨,似锄,妪耨禾也。”“ ,诛也,主以诛锄物根株也。” 刘熙 《释名》记载:“田,意思是‘填’,田里填满了五谷。”“犁,意思是‘利’,锋利的犁适合翻开土地,挖断草根。”“耨,类似锄,老妇人用来锄草”“锄,意思是‘诛’,用来除去杂草根株”(虽然这种动辄就往同音词上凑的行为很不科学,但是作为训诂学的最初尝试也大概就这样了)
凡开荒山泽田,皆七月芟艾之,草干即放火,至春而开。〔根朽省功。〕其林木大者殳杀之,叶死不扇,便任耕种。三岁后,根枯茎朽,以火烧之。〔入地尽矣。〕耕荒毕,以铁齿 楱再遍杷之,漫掷黍穄,劳亦再遍。明年,乃中为谷田。 开荒的时候要趁七月份把草割好,草干了之后放一把火,到春天就可以耕种。(草根化了之后省了翻耕的工夫)。比较大的森林就要把树木连根挖起来,等树叶都死了就好耕种。过三年,根茎都枯萎之后再放火烧(这样养分就完全回到地里了)。开荒完之后,用铁齿楱(一种耙)再耙一遍,抛上黍和穄(这是绿肥作物),锄两遍,第二年才适合种谷。(开荒。现在中国真正所谓的荒地其实很少了,放火烧荒的事情更是不多。)
凡耕高下田,不问春秋,必须燥湿得所为佳。若水旱不调,宁燥不湿。〔燥耕虽块,一经得雨,地则粉解。湿耕坚垎,数年不佳。谚曰:“湿耕泽锄,不如归去。”言无益而有损。湿耕者,白背速楱之,亦无伤;否则大恶也。〕春耕寻手劳, 〔古曰“耰”,今曰“劳”。《说文》曰:“耰,摩田器。”今人亦名劳曰“摩”,鄙语曰:“耕田摩劳”也。〕秋耕待白背劳。〔春既多风,若不寻劳,地必虚燥。秋田 实,湿劳令地硬。谚曰:“耕而不劳,不如作暴。”盖言泽难遇,喜天时故也。桓宽《盐铁论》曰:“茂木之下无丰草,大块之间无美苗。” 不管土地地势高低,也不管是春季还是秋季,耕地一定要干湿得当。如果发生水旱不调的灾情,耕田的时候一定要保证土地干燥。(干燥的土地看上去是大块的,之后一下雨就自然散开了。湿耕的地一旦结块几年都不会化。农谚说“湿耕泽锄,不如归去”,就是说湿耕不仅无益还白白损失人力。如果一定要湿耕,趁土表干燥时候用耙耙开也没有问题,否则就很坏。)春天耕地之后要立即“劳”一遍,(“劳”,古代叫做“耰”。《说文》记载:“耰,松土的器具”。现在也有人称之为“摩”,俗语说的“耕田摩劳”就是)。秋耕要等土表干燥再“劳”(春天风大,不马上松土地会失水。秋天土地湿度大,这时松土土壤会板结。农谚说“耕而不劳,不如作暴”,这就是说春天雨水难遇,一定要赶着时节劳作。桓宽《盐铁论》里说到“树林茂盛的地方草长势一定不好,土地板结的地方禾苗长势也不会好。(劳。其实是现在用的长柄的锄头。短柄锄头适合除草,长柄锄头通常用来做开沟,松土之类的重活。台州方言仍称松土为“劳”)(从上面到现在我习惯找现代仍在使用的农具,这样更容易建立概念)
凡秋耕欲深,春夏欲浅。犁欲廉,劳欲再。 〔犁廉耕细,牛复不疲;再劳地熟,旱亦保泽也。〕秋耕掩青者为上。 〔比至冬月,青草复生者,其美与小豆同也。〕初耕欲深,转地欲浅。 〔耕不深,地不熟;转不浅,动生土也。〕菅茅之地,宜纵牛羊践之,〔践则根浮。〕七月耕之则死。〔非七月,复生矣。〕 秋耕要深,春夏要浅,犁要锋利,“劳”要频繁(犁锋利容易耕细,牛也不疲劳;多“劳”地松,天旱能够保湿)秋耕要把野草翻到地下(等到冬季再生的青草,翻到地下作为绿肥,效果和小豆一样好)。第一次耕要深,翻耕要浅(初耕不深,土地不松,翻耕不浅,表土容易扬尘损失)杂草茂密的土地就放牛羊踩踏(踩过一遍根会浮上来),等七月耕一遍就死了(不等到七月还会复生)
凡美田之法,绿豆为上,小豆、胡麻次之。悉皆五、六月中
种,七月、八月犁掩杀之,为春谷田,则亩收十石,其美与蚕矢、熟粪同。 绿肥作物的选择,最好是绿豆,小豆和胡麻差些,都要五六月中种,七八月用犁翻掉,春天种谷,一亩能收十石(相当于现在亩产八百斤左右,可能就是对这种绿肥功效的夸张描述。)这种绿肥的肥力比蚕粪和堆肥都差不多(这种就是绿肥田。绿肥作物要选用生长快,光合效率强的植物。各类草是最常见的,有固氮功效的豆科植物更是流传上千年的绿肥作物)
凡秋收之后,牛力弱,未及即秋耕者,谷、黍、穄、粱、秫茇之下,即移羸速锋之,地恒润泽而不坚硬。乃至冬初,常得耕劳,不患枯旱。若牛力少者,但九月、十月一劳之,至春樀种亦得。 秋收过后,牛用尽力量不能参与秋耕的,如果是谷,黍,穄,粱,秫茇(一种糯性的高粱)的田,要尽快组织收割(不知正误),这样土地能保湿且不结块。直到冬初,不能停止翻耕和松土,这样不用担心旱情。如果牛力不足,九月和十一月组织两次松土,到春天下种也可以。
曰:“孟春之月,……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注曰:“谓上辛日,郊祭天。《春秋传》曰:‘春郊祀后稷,以祈农事。是故启蛰而郊,郊而后耕。’上帝,太微之帝。”〕乃择,天子亲载耒 耜,……帅三公、九卿、、大夫、躬耕帝籍。〔“,盖郊后吉辰也。…… 帝籍,为天神借民力所治之田也。”……〕是月也,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同和,草木萌动。〔“此阳气蒸达,可耕之候也。农书曰:‘土长冒橛,陈根可拔,耕者急发’也。”〕……命田司〔“司谓‘田畯’,主农之官。”……〕善相丘陵、阪险、原隰,土地所宜,五谷所殖,以教导民。……田事既饬,先定准直,农乃不惑。……
记载:孟春时节……天子在元旦时候向上帝祈祷丰收。(注:“元日”是一月第一个“辛日”(相当于现在美国放假某个月的第几个星期几。)这天君主要组织臣子到郊外祭天祈求丰收(基本上从城市到乡下有“邑,郊,牧,野”四个名目,“郊”通常离天子居城几十上百里,这类祭祀算是一场盛会)。《春秋传》记载:“春天在郊外祭祀后稷(前面提到过,是尧舜时候的农官),祈祷农业丰收。所以启蛰之后祭祀,仪式完后开始耕种。上帝,就是天帝)之后要另外选择吉时,天子带着耒耜……带领三公,九卿,,大夫,亲自耕种“籍田”(“”,是郊祀之后的吉时……帝籍,是天神借助百姓(这里以天子为代表)所耕种的田地。)这个月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地调和,草木萌动。(这时候土地阳气上升,是可以耕种的征候。农书记载“土长冒橛(下面介绍了埋植木橛测定土壤松动情况的方法),陈根可拔,耕者急发”)……这时候就要命令负责农业的有关部门(这个“有关部门”名字叫“田畯”,也就是主管农业的部门。)勘察丘陵,坡地,平原,指导百姓因地制宜栽种作物……农事布置完后,要划定土地的界限,农人不会有疑问。
“仲春之月,……耕者少舍,乃修阖扇。〔“舍,犹止也。蛰虫启户,耕事少间,而治门户。用木曰阖,用竹苇曰扇。”〕……无作大事,以妨农事。…… 仲春时节……耕作稍微暂停,着手修治家中的门窗(舍,暂停。仲春各种虫类开始生长,耕作可以稍作停顿,休整家中门户。木门叫“阖”,竹席门叫“扇”)……但是不做大的修整工作,以免妨碍下一步农业活动。
“孟夏之月,……劳农劝民,无或失时。“重力劳来之。”……命农勉作,无休于都。〔“急趣农也。……《王居明堂礼》曰:‘无宿于国’也。”……〕 孟夏时节……勉励农民不能错过耕种时节,“重力劳来之。”……劝令农人勉励耕作,不要多去城里休息(孟夏是气候最闷热的时节,但却是农业活动强度最大的时候,这时候地方官员要通过行政命令鞭策农民抓住时机进行夏作,保证生产。)(夏季农村出身的朋友或许会听说过“双抢”(抢种抢收)这个名词。夏季种的作物长势最快,在南方季风气候的地方通常是一年收获的支柱。)(顺便夏天到田里送交规送法律乃至送廉政是乡村政府常见的“勤政”手段。送那些玩意,尤其是廉政,简直不知道给谁看)
“季秋之月,……蛰虫咸俯在内,皆暵其户。 〔“暵,谓涂闭之,此避杀气也。”〕 季秋时节……虫类开始休眠。这时候要减少室外活动(暵,关闭,秋天减少外出,免得感染秋天的肃杀之气。)
“孟冬之月,……天气上腾,地气下降,天地不通,闭藏而成冬。……劳农以休息之。 〔“‘党正’:‘属民饮酒,正齿位’是也。”……〕 孟冬时节……天气上升,地气下降,天地之间气不能流通,就要注重“闭藏”越冬……这时候要犒赏参与耕作的人员,使他们得到充足的休息(‘党正’:‘属民饮酒,正齿位’(请农民喝酒参宴,排定长幼辈分,就是这时候的事情。))
“仲冬之月,……土事无作,慎无发盖,无发屋室,……地气且泄,是谓发天地之房,诸蛰则死,民必疾疫。 〔“大阴用事,尤重闭藏。”按今世有十月、十一月耕者,非直逆天道,害蛰虫,地亦无膏润,收必薄也。……〕 仲冬时节……绝对不要翻耕土地,覆盖土地的秸秆不要掀开,避免出门……这时候地气基本降至最低,翻耕土地是“发天地之房”,蛰伏的生命会死,人会感染瘟疫。(十一二月大阴的时节,最注重“闭藏”。现在有十月十一月耕田的,不仅是违背自然规律,影响田里的生命,土地也会失去湿度,收成必定不佳。)(国内的季风气候十一二月正是最干燥的世界,如果这时翻耕土地,整个地表的湿度都会损失掉)
“季冬之月,……命田官告人出五种;〔“命田官告民出五种,大寒过,农事将起也。”〕命农计耦耕事,修耒耜,具田器。〔“耜者,耒之金,耜广五寸。田器,镃錤之属。”〕是月也,日穷于次,月穷于纪,星回于天,数将几终, 〔“言日月星辰运行至此月,皆币于故基。次,舍也;纪,犹合也。”〕岁且更始,专而农民,毋有所使。” 〔而,犹汝也;言专一汝农民之心,令人预有志于耕稼之事;不可徭役,徭役之则志散,失其业也。”……”〕季冬时节……命令田官通知人准备好五谷的种子(大寒一过,农业生产就要开始了)通知农民准备耕种,修缮耒耜,准备其他耕种的器具(耜是耒的金属头,耜宽五寸。田器是各类锄头等工具)到了这个月,太阳,月亮,星宿的轮转都将完成,新的一年将要开始,行政者要注重让农民专心田间生产,不能在这个时候征徭役。(这里说的是这个时节要组织农民做好耕作的思想准备,不征徭役是因为如果这时候征徭役会打乱农业活动的准备工作,导致收成下降)
《孟子》曰:“士之仕也,犹农夫之耕也。”〔赵岐注曰:“言仕之为急,若农夫不耕不可。”〕 《孟子》说:“士大夫做官如同农夫的耕种一般。”(赵岐注:“这是说士大夫工作的重要性,如同农夫不能不耕作一样”)
魏文侯曰:“民春以力耕,夏以强耘,秋以收敛。” 魏文侯(姬姓魏氏,名斯,一名都,安邑(今山西夏县)人,战国时期魏国开国君主。公元前445年,继魏桓子即位。公元前403年,韩、赵、魏,被周王与各国正式承认为,成为封建国家。)说:“人民春天应当勤奋耕种,夏天着手收获,秋天注重储藏”。
《杂阴阳书》曰:“亥为天仓,耕之始。” 《杂阴阳书》提到:“亥时是”天仓“,也是开始耕种的最佳时机”。
《吕氏春秋》曰:“冬至后五旬七日昌生。昌者,百草之先生也,于是始耕。” 〔高诱注曰:“昌,昌蒲,水草也。”〕 《吕氏春秋》记载:“冬至之后五十七天菖蒲会开始生长。菖蒲是百草中最先生长的,这时候就适合耕种。”(高诱注:昌,菖蒲,一种水草)(菖蒲)
曰:“耕之为事也劳,织之为事也扰。扰劳之事,而民不舍者,知其可以衣食也。人之情,不能无衣食。衣食之道,必始于耕织,……。物之若耕织,始初甚劳。终必利也众。”又曰:“不能耕而欲黍梁,不能织而喜缝裳,无其事而求其功,难矣。” 说到:“耕织两件事都是非常劳累麻烦的,而人们能不辞劳累和麻烦,是因为人们知道可以依靠它得到衣食。人不能没有衣食,而衣食的来处必定始于耕织……像耕织这样的工作,一开始非常的辛劳,最终必定有大的利益。”又提到:“不耕种就想要粱米,不织布就想要缝衣,不做事却想要有收获,太难了。”
《汜胜之书》曰:“凡耕之本,在于趣时,和土,务粪泽,早锄早获。
“春冻解,地气始通,土一和解。夏至,始暑,阴气始盛,土复解。夏至后九十日,昼夜分,天地气和。以此时耕田,一而当五,名曰膏泽,皆得时功。 《汜胜之书》说:“耕种的根本在于跟上时令。翻匀土地,施足粪肥,早锄早收(这里早指的是时候一到就要快)”“春天土地化冻,地面开始通气,这是土地第一次松开。夏至,开始变热,阴气开始变强,土地还会松开。夏至过后九十天,黑夜开始变长,天地之气调匀,这时候耕田的功力是以一当五,所谓的”膏泽“,这都是时令的功劳。”
“春地气通,可耕坚硬强地黑垆土,辄平摩其块以生草,草生复耕之,天有小雨复耕和之,勿令有块以待时。所谓强土而弱之也。 春天地气通的时候可以耕比较板结的黑土,锄松土块让杂草长出来,杂草长出之后再耕一次,下过小雨再更一次,不能让结块的土地长时间停放。这是所谓土地强(结块多的)的要削弱(耕松)的道理。
“春候地气始通:椓橛木长尺二寸,埋尺,见其二寸;立春后,土块散,上没橛,陈根可拔。此时二十日以后,和气去,即土刚。以时耕,一而当四;和气去耕,四不当一。 春天观察田地是否通气的方法:砍一根一尺二寸的木桩,埋一尺,露出两寸,等到立春过后,土块散开,没过木桩上边的两寸,就可以拔掉。这时候过了二十天,土地的“和气”一散,地面又会结块。按时耕种功劳以一当四,如果和气去了再耕,四倍的功劳也只得一倍。
“杏始华荣,辄耕轻土弱土。望杏花落,复耕。耕辄蔺之。草生,有雨泽,耕重蔺之。土甚轻者,以牛羊践之。如此则土强。此谓弱土而强之也。 杏花刚开的时候(三月中),就要耕比较松散的土壤,杏花落的时候再耕一次。耕完之后马上要锄一次。长了杂草或者下了雨也要耕一次锄一次。土壤过于松散的要用牛羊踩踏一遍(不少熊孩子放风筝的田地通常也是这种土壤松散的。水分多土壤板结的地方是万万不会让孩子上去踩的)。这样土壤才会坚实。以上是坚实松散土壤的方法
“春气未通,则土历适不保泽,终岁不宜稼,非粪不解。慎无旱耕。须草生,至可耕时,有雨即耕,土相亲,苗独生,草秽烂,皆成良田。此一耕而当五也。不如此而旱耕,块硬,苗、秽同孔出,不可锄治,反为败田。秋无雨而耕,绝土气,土坚垎,名曰 ‘腊田’。及盛冬耕,泄阴气,土枯燥,名曰 ‘脯田’。脯田与腊田,皆伤田。二岁不起稼,则一岁休之。 春天土壤不通气的话土壤就不能保湿,整年都不适合耕作,必须要用粪肥才能解决。这种情况下绝对不能趁天旱耕田,要等到杂草长出来,能耕的时候,下过雨就及时耕。土地相亲,苗会长好,草则会腐烂,最终也会成为良田,这样耕作效果是以一当五。如果不这样而是旱耕的话,土块板结,禾苗和杂草同时长出,锄草也很困难,反而变成坏田了。秋天旱耕,土壤失水板结,叫做“腊田&,隆冬时候耕种,失水更加严重,叫做“脯田”(脯和腊都是肉干,这里就形容了土壤失水干结的形象)。脯田和腊田都是对土壤的伤害,两年之内都很难收成,必须休耕一年才能恢复。
“凡麦田,常以五月耕,六月再耕,七月勿耕,谨摩平以待种时。五月耕,一当三。六月耕,一当再。若七月耕,五不当一。 “麦田一般是五月耕一次,六月耕两次,七月不耕,只是要耙平准备下种。五月耕一当三,六月耕一当二,七月耕的功劳不到五分之一。”
“冬雨雪止,辄以蔺之,掩地雪,勿使从风飞去;后雪复蔺之;则立春保泽,冻虫死,来年宜稼。 冬天雨雪下完之后要锄一遍,把雪埋到地里,不要让它顺风飘走,雪化之后再锄一遍,这样等到立春土壤能够保湿,害虫都会冻死,来年就适合耕种了。
“得时之和,适地之宜,田虽薄恶,收可亩十石。” “按照正确的时节和土况种植作物,即使是薄田也能亩产十石”
崔寔《四民月令》曰:“正月,地气上腾,土长冒橛,陈根可拔,急菑强土黑垆之田。二月,阴冻毕泽,可菑美田缓土及河渚小处。三月,杏华盛,可菑少白轻土之田。五月、六月,可菑麦田。”
崔寔《四民月令》提到:“正月,地气上升,土块膨胀没过木桩,可以拔去木桩,抓紧时间耕比较板结的黑土。二月,阴处土壤会结冻,适合耕沿河沿湖及其他小块高产田。三月杏花开放,可以耕轻质的白土壤田。五月六月,可以耕麦田”
崔寔《政论》曰:“武帝以赵过为搜粟都尉,教民耕殖。其法三犁共一牛,一人将之,下种,挽耧,皆取备焉。日种一顷。至今三辅犹赖其利。今辽东耕犁,辕长四尺,回转相妨,既用两牛,两人牵之,一人将耕,一人下种,二人挽耧:凡用两牛六人,一日才种二十五亩。其悬绝如此。” 〔按三犁共一牛,若今三脚耧矣,未知耕法如何?今自济州以西,犹用长辕犁、两脚耧。长辕耕平地尚可,于山涧之间则不任作,且回转至难,费力,未若齐人蔚犁之柔便也。两脚耧,种垅穊,亦不如一脚耧之得中也。〕 崔寔《政论》提到:“武帝封赵过为‘搜粟都尉’,教化民众耕作。方法是三犁共一牛,一个人扶着犁,下种,扶耧,一人就能完成,每天能播种一顷。直到如今三辅(京畿地区,也就是首都附近)附近的农民还在仰赖这种方法。辽东耕田的犁,辕长四尺,回转都不方便,要用两头牛,两个人牵着牛,一个人扶着犁,一个人下种,两个人拉着耧。这样两头牛六个人一天才种二十五亩,差别竟然这么大。”(三犁共一牛,应该类似现在用的三脚耧,不知道具体的耕法师怎样。如今济州西边还在用长辕犁和两脚耧,长辕犁耕平地还好,在山间就不太合适。而且回转很不方便,也费力,不如齐人“蔚犁”的方便。两脚耧用来种田垄,也不如一脚耧的便利。)(三脚耧。前面长的就是辕,用来套牛马。直到今天手扶播种机的结构也和这个类似,只是有些可以用机械驱动)(用拖拉机驱动的机械耧)
番外篇这部分是最后一章列的菜谱。很容易理解,也容易翻译,有的甚至可以复制。之后就是一章正片,一章菜谱这样翻译了
炙豚法:用乳下豚极肥者,豮、牸俱得。挚治一如煮法,揩洗、刮削, 令极净。小开腹,去五藏,又净洗。以茅茹腹令满,柞木穿,缓火遥炙,急 转勿住。〔转常使周匝,不匝则偏焦也。〕清酒数涂以发色。〔色足便止。〕 取新猪膏极白净者,涂拭勿住。若无新猪膏,净麻油亦得。色同琥珀,又类 真金。入口则消,状若凌雪,含浆膏润,特异凡常也。 烤乳猪:选用肥乳猪,豮(阉猪)、牸(母猪)都可以。和煮猪肉一样处理,擦洗,剃毛,弄干净。剖开腹部取出五脏,把腹腔也洗干净,用茅草填满肚子,穿上柞木,远离火焰慢烤,要不时转动,不能停止(转动火候均匀,不转动就会烤成半边焦)。用清酒涂上色,颜色够就不必再上酒。取白净的新猪油,不停涂抹。没有新猪油用干净的麻油也好。颜色如同琥珀,又像真金。入口即化,如同冰雪,脂肪丰润,非同寻常。
捧 〔或作棒〕炙:大牛用膂,小犊用脚肉亦得。逼火偏炙一面,色白便割;割遍又炙一面。含浆滑美。若四面俱熟然后割,则涩恶不中食也。 棒炙:大牛腰肉(Lumber Loin),或者小牛腿肉(Leg)都好,近火烤一边,烤到白色就割下吃掉,割完一圈再烤。肉汁鲜美。如果四面都烤熟再割就又老又硬,不中吃了。(只能找到烤这种肉的器具。如果关注B站的美国土豪BBQ可以找到这种烤肉的吃法,这里就只好留给各位想象了)
腩炙:羊、牛、獐、鹿肉皆得。方寸脔切。葱白研令碎,和盐、豉汁,仅令相淹。少时便炙,若汁多久渍,则韧。拨火开,痛逼火,回转急炙。色白热食,含浆滑美。若举而复下,下而复上,膏尽肉干,不复中食。烤腩肉:羊,牛,獐,鹿都可,切成一寸见方的块,磨碎葱白,加上盐,豉汁,稍微腌制即可烤。腌制过久肉会变韧。把炭火拨开,接近火苗,旋转着快速烤,肉面白色时候趁热吃。肉汁鲜美。如果在火上拿上拿下,肉汁流干,就不中吃了。
肝炙:牛、羊、猪肝皆得。脔长寸半,广五分,亦以葱、盐、豉汁腩之。 以羊络肚脂裹,横穿炙之。烤肝:牛,羊,猪肝都可以,切成一寸半长,五分(半寸,加起来和图中所示差不多)宽的条,叶用葱,盐,豉汁腌制,用羊肚油(小羊板油,虽然腥膻,有特殊的香气,特别适宜煎烤),穿成串烤。
牛腤炙:老牛胘,厚而脆。铲穿,痛蹙令聚,逼火急炙,令上劈裂,然 后割之,则脆而甚美。若挽令舒申,微火遥炙,则薄而且韧。 烤牛百叶:老牛百叶,厚而且脆。用叉插穿,用力压紧,近火快烤,让表面裂开,味道脆而鲜美。如果展开慢烤,则薄而且韧。(图不好找。以火锅和凉拌居多……韩式烧烤里有牛百叶一味,但是描述和这个稍有些不同)
灌肠法:取羊盘肠,净洗治。细锉羊肉,令如笼肉,细切葱白,盐、豉汁、姜、椒末调和,令咸淡适口,以灌肠。两条夹而炙之。割食甚香美。 羊肉灌肠:取羊肠洗净,用羊肉绞细,作成肉馅,切细葱白,加盐,豉汁,姜,胡椒(没错,胡椒。张骞通西域时带回了胡椒,也叫“筚拨”(很可能和英语pepper同源的一个词。))混合,调至咸淡适口,灌成香肠。两条并排考好,切开吃,味道很好。(Pepper:Old English pipor, from an early West Germanic borrowing of Latin piper &pepper,& from Greek piperi, probably (via Persian) from Middle Indic pippari, from Sanskrit pippali &long pepper.& )(现代英语→古英语→西日耳曼语→拉丁语→古希腊语。汉朝和古罗马有交流,很可能就是这时候胡椒连同这个词语传入中国)
《食经》曰:“作跳丸炙法:羊肉十斤,猪肉十斤,缕切之,生姜三升, 橘皮五叶,藏瓜二升,葱白五升,合捣,令如弹丸。别以五斤羊肉作臛,乃 下丸炙煮之,作丸也。” 《食经》记载的烤肉丸:羊肉十斤,猪肉十斤,切细,生姜三升(三大块),陈皮五块,藏瓜(肯定不是现在所谓的藏瓜),葱白五升,混合捣碎,做成肉丸。再用五斤羊肉做汤,加烤好的肉丸煮,可以做肉丸汤。
炙豚法:小形豚一头, 开,去骨,去厚处,安就薄处,令调。取肥豚肉三斤,肥鸭二斤,合细琢。鱼酱汁三合,琢葱白二升,姜一合,橘皮半合,和二种肉,著豚上,令调平。以竹串串之。相去二寸下串。以竹箬著上,以板覆上,重物迮之。得一宿。明旦,微火炙。以蜜一升合和,时时刷之。黄赤色便熟。先以鸡子黄涂之,今世不复用也。 另一种烤乳猪:小乳猪一头,切开,去骨,去厚处,让里外一样薄。取肥豚肉(小猪肉)三斤,肥鸭肉两斤,切碎,鱼酱汁三合(大约50毫升,现在卖的一瓶鱼露的五分之一),切细葱白二升,姜一合(一小块),橘皮半合(三块左右),混合两种肉,填在乳猪里面,仍然让里外一样薄。用竹串穿好,两根竹串之间相距两寸,盖上板,压上重物,混合一夜。第二天用小火烤。取一升蜂蜜,随时刷上,等到颜色转成红黄色就熟了。之前也用鸡蛋黄上色,现在不用了。
捣炙法:取肥子鹅肉二斤,锉之,不须细锉。好醋三合,瓜菹一合,葱白一合,姜、橘皮各半合,椒二十枚作屑,合和之,更锉令调。裹著充竹串上。破鸡子十枚,别取白,先摩之令调,复以鸡子黄涂之。唯急火急炙之,使焦,汁出便熟。作一挺,用物如上;若多作,倍之。若无鹅,用肥豚亦得也。 另一种烤肉丸:取肥子鹅肉两斤,绞碎,但是不用绞得很细。好醋三合,酱瓜一合(半条酱黄瓜这么大),姜,橘皮各半合,胡椒二十枚磨碎,混合之后再绞一次。把绞碎的肉馅裹在竹签上,打十个鸡蛋,分出蛋清,在肉串上擦匀,再用鸡蛋黄涂上,急火快烤,烤到表面焦黄,肉汁流出就熟。做一串需要用上面这么多材料,多做就按比例加倍。没有鹅肉用肥猪肉也可。
衔炙法:取极肥子鹅一头,净治,煮令半熟,去骨,锉之。和大豆酢五合,瓜菹三合,姜、橘皮各半合,切小蒜一合,鱼酱汁二合,椒数十粒作屑。合和,更锉令调。取好白鱼肉细琢,裹作串,炙之。 烤包馅鱼丸:取肥子鹅一头,处理干净,煮到半熟,去骨,绞碎,加五合大豆醋,三合酱瓜,姜,橘皮各半合,切碎小蒜一合,鱼酱汁二合,胡椒几十粒磨碎,混合均匀,绞碎。取好白鱼肉切碎,裹成串烤。
作饼炙法:取好白鱼,净治,除骨取肉,琢得三升。熟猪肉肥者一升,细琢。酢五合,葱、瓜菹各二合,姜、橘皮各半合,鱼酱汁三合,看咸淡、多少,盐之适口。取足作饼,如升盏大,厚五分。熟油微火煎之,色赤便熟,可食。 〔一本:“用椒十枚,作屑和之。”〕 烤肉饼:取好白鱼,切洗干净,去骨取肉,切成三升,熟肥猪肉一升切碎。醋五合,葱、酱瓜各二合,姜,橘皮各半合,鱼酱汁三合,看咸淡,多少,加适量盐调味。用这种肉馅做饼,如同升盏大小,厚五分(和麦当劳汉堡的肉饼差不多大,但是更厚。)用熟油微火煎,颜色转红就可吃。(这是普通的汉堡肉饼。上边古法还要加鱼肉,应该比现在常见的汉堡肉饼柔嫩些)
酿炙白鱼法:白鱼长二尺,净治,勿破腹。洗之竟,破背,以盐之。取肥子鸭一头,洗治,去骨,细锉;酢一升,瓜菹五合,鱼酱汁三合,姜、橘各一合,葱二合,豉汁一合,和,炙之令熟。合取从背、入着腹中,串之如常炙鱼法,微火炙半熟,复以少苦酒杂鱼酱、豉汁,更刷鱼上,便成。 烤全鱼:白鱼长两尺,剖洗干净,不要切开腹部,洗干净之后从背部剖开,加上盐调味。去肥鸭肉一头,洗净去骨,绞碎。醋(酢主要是豆醋)一升,酱瓜五合,鱼酱汁三合,姜、橘皮各一合,葱二合,豉汁一合,混合均匀。先把肉馅烤熟,从鱼背部填进去,像普通烤鱼一样串着烤。微火烤半熟,用苦酒(半熟的醋)加上鱼酱,豉汁刷在鱼上就成。(从背部剖开去骨的技术还是有点难,现在搜stuffed grilled fish肯定都是从腹部剖开的)
腩炙法:肥鸭,净治洗,去骨,作脔。酒五合,鱼酱汁五合,姜、葱、 橘皮半合,豉汁五合,合和,渍一炊久,便中炙。子鹅作亦然。 烤鸭胸肉:肥鸭剖洗干净,去骨,切成肉块。酒五合,鱼酱汁五合,姜、葱、橘皮半合,豉汁五合,混合均匀,腌制“做一顿饭的功夫”(四十分钟左右),就可烤。子鹅烤法类似。
猪肉鲊法:好肥猪肉作脔,盐令咸淡适口。以饭作糁,如作鲊法。看有酸气,便可食。 一种发酵的猪肉。感觉像是,不翻译了……可能有猪肉罐头是这种做法的。
《食次》曰:“ 炙:用鹅、鸭、羊、犊、獐、鹿、猪肉肥者,赤白半,细研熬之。以酸瓜菹、笋菹、姜、椒、、葱、胡芹细切、盐、豉汁,合和肉,丸之。手搦为寸半方,以羊、猪胳肚 裹之。两歧簇两条簇炙之簇两脔——令极熟。奠,四脔。牛、鸡肉不中用。” 《食次》记载的烤肉丸:鹅,鸭,羊,牛犊,獐,鹿,猪肉,肥瘦各一半,绞碎煮熟,加酸瓜,,姜,椒,,葱,胡芹(不是,应该是,,或者)(前几天买了一束意大利欧芹,结果发现这种欧芹和香菜味道不太一样。)切细,加上盐和豉汁,混上肉馅,用手捏成寸半见方的肉丸,用羊或者裹上(现在烤肉丸裹培根,异曲同工),用两根串串着烤。一串串两丸,一份四丸。牛肉和鸡肉不中用。
捣炙: 〔一名“筒炙”,一名“黄炙”。〕用鹅、鸭、獐、鹿、猪、羊肉。细研熬和调如“ 炙”。若解离不成,与少面。竹筒六寸围,长三尺,削去,节悉净去。以肉薄之,空下头,令手捉,炙之。欲熟,——小干,不着手——竖区中,以鸡鸭子白手灌之。若不均,可再上白。犹不平者,刀削之。更炙,白燥,与鸭子黄;若无,用鸡子黄,加少朱,助赤色。上黄用鸡鸭翅毛刷之。急手数转,缓则坏。既熟,浑脱,去两头,六寸断之。促奠二。若不即用,以芦荻苞之,束两头——布芦间可五分——可经三五日,不尔则坏。与面则味少,酢多则难著矣。 (不用饭,果然土豪):用鹅、鸭、獐、鹿、猪、羊肉。绞碎,调匀,如果散开就加些面粉。取六寸周长(两寸直径)三尺长的竹筒,削去,去掉竹节。用肉填满,空着下半部分,用手拿着,上火烤,烤到半熟,竖在火堆里,从空的那头灌进鸭蛋白。如果不平就再加蛋白,再不平可以用刀削平。再烤到蛋白凝固,加鸭蛋黄,没有就用,加些染色。鸡蛋黄用鸡鸭羽毛刷,刷好马上用手转,慢就会烤坏(至少一头黄的卖相会坏)。全部烤熟之后整个取下来,去掉两头,切成六寸(一根是五份),一次可以上两份。如果不立刻吃可以用芦荻叶包好两头(布和芦荻叶之间间隔五分),这样可以放三五天,不包好就坏了。加面粉味道会稀释,多加醋会难以聚成团。
饼炙:“用,最好,鲇、鳢不中用。下鱼片:离脊肋,仰几上,手按大头,以钝刀向尾割取肉,至皮即止。净洗,臼中熟舂之,勿令蒜气。与姜、椒、、盐、豉和。以竹木作圆范,格四寸面,油涂绢藉之。绢从格上下以装之,按令均平,手捉绢,倒饼膏油中煎之。出铛,及热置柈上,碗子底按之令拗。将奠,翻仰之。若碗子奠,仰与碗子相应。”烤鱼肉饼:用,最好,鲇鱼,鲤鱼不中用(白鱼 White Fish,肉质很坚实的一种鱼)。切鱼片的方法:仰着放在案板上,手按住头,用钝刀从尾巴开始割,割到鱼皮就停。洗净,用臼捣碎,不要沾上蒜气。混上姜,胡椒,,盐,豉。用竹筒做模具,大小大约是四寸,用一块绢涂上油,盖在模具一侧,填上鱼肉,压平。用手拿着绢,把饼倒进油里煎熟。从煎锅出来之后趁热放在案板上,用碗底压一下,压出一个凹坑。上桌的时候再翻过来。如果装碗里上桌,就翻过来让凹进的一面和碗相应。又云:“用白肉、等分,细研熬和如上,手团作饼,膏油煎,如作鸡子饼。十字解奠之,还令相就如全奠。小者二寸半,奠二。葱、胡芹生物不得用,用则斑,可增。众物若是,先停此;若无,亦可用此物助诸物。” 另一种方法:,等分,如同上述一样研细调味,用手团成饼,用油煎,类似煎鸡蛋饼。切成十字上桌,或者整个上桌也可,小的直径两寸半可以一次上两个。葱和胡芹最好不要加,放了之后表面有葱的痕迹卖相就不好了。如果煎出来是那种效果就暂时不用,如果别的调味料不足,也可以用上。
范炙:用鹅、鸭臆肉。如浑,椎令骨碎。与姜、椒、、葱、胡芹、小蒜、盐、豉,切,和,涂肉,浑炙之。斫取臆肉,去骨,奠如白煮之者。 烤鸭胸肉:用整块鹅,鸭胸肉,拍松,加上姜,椒、葱、胡芹、小蒜、盐、豉,切块,加上调料,涂在肉上,整块烤。上桌时如同白煮鸭肉一样。
上炙之。汁出,去半壳,以小铜拌奠之。大,奠六;小,奠八。仰奠。别奠酢随之。 烤蚶:用铁板烤(隐去的字字形是金字旁做个揭,有人考证认为是现在也常见的烤海产品的铁板)。烤出汁之后去掉一半壳,大的一次上六个,小的上八个。肉在上仰着上桌,附上醋。(蚶子的种类不少,这里就上个毛蚶的图好了)
炙蛎:似炙蚶。汁出,去半壳,三肉共奠。如蚶,别奠酢随之。 烤蛎:类似蚶,烤出汁,去掉一半壳,一次上三个,像蚶子一样同醋一道上桌。
炙车熬:炙如蛎。汁出,去半壳,去屎,三肉一壳。与姜、橘屑,重炙令暖。仰奠四,酢随之。勿太热——则韧。 烤车熬(并不知道是什么):类似蛎的烤法,烤出汁,去掉一半壳,去掉屎,三个肉放在一个壳里,加上姜,陈皮屑,再烤热,一次上四个,加上醋。不要烤的太热,太热就韧了。
炙鱼:用小 、最胜。浑用。鳞治,刀细谨。无小用大,为方寸准, 不谨。姜、橘、椒、葱、胡芹、小蒜、苏(木党,不知是什么字),细切锻,盐、豉、酢和,以 渍鱼。可经宿。炙时以杂汁灌之。燥复与之,熟而止。色赤则好。双奠,不惟用一。 烤小鱼:用小最好,整条烤。刮鳞要注意刀法,没有小的用大的也好,一寸见方最好,不拘大小。加上姜、橘、椒、葱、胡芹、小蒜、苏x、这些东西切细,加上盐,醋,豉汁混合用来腌鱼。可以腌制一晚,烤的时候再灌上各种汁,干了就继续灌,到熟为止,以颜色发红为好。一次可以上两条,不一定上一条。
我就看看嗷
我们这有齐民思酒,不过现在不行了。。。
收种第二记载选种,留种,收种的方法
杨泉 《物理论》曰:“梁者,黍、稷之总名;稻者,溉种之总名;菽者,众豆之总名。三谷各二十种,为六十;蔬、果之实,助谷各二十,凡为百种。故《诗》曰:‘播厥百谷’也。”
杨泉 《物理论》记载:“粱是黍(黏高粱),稷(高粱)的总名。稻是水田作物的总名,菽是豆类的总名,这三种谷物共计二十种,合计六十种,蔬菜瓜果加起来二十种,其他副食的谷物二十种,一共一百种,这就是诗经说的‘播厥百谷’。”(厥,那。)高粱稻
凡,浥郁则不生,生者亦寻死。种杂者,禾则早晚不均,舂复减而难熟,粜卖以杂糅见疵,炊爨失生熟之节。所以特宜存意,不可徒然。 的如果泡水就很难生出,勉强长出来也会马上死掉。种子如果优劣混杂,出苗早晚不均,脱粒耗损大而且困难,上市出售好坏混杂,上锅做饭生熟相间。所以选种留种的工作一定要小心注意,不能轻视。(玉米田。网上找到的图片很难看出种子田很难看出和其他大田的区别就是了)
粟、黍、穄、粱、秫,常岁岁别收,选好穗纯色者,劁刈高悬之。至春治取,别种,以拟明年。 〔耧耩掩种,一斗可种一亩。量家田所须种子多少而种之。〕其别种种子,常须加锄。 〔锄多则无秕也。〕先治而别埋, 〔先治,场净不杂;窖埋,又胜器盛。〕还以所治蘘草蔽窖。〔不尔,必有为杂之患。〕将种前二十许日,开出水淘, 〔浮秕去则无莠。〕即晒令燥,种之。依 《周官》相地所宜而粪种之。 小米,各类高粱,每年收一次,选取纯色的好穗子留种,砍下来挂在高处(秋天回农村老家经常能看到墙上挂着的单个稻穗就是这种。更多是找个篮子悬在房梁上。)到春天脱穗,另找田种下,种出来的用作第二年的种子。(用耧种就可以(耩,同耧),一斗可以种一亩,视家里田地需要多少种子来种就可以。)这种在“试验田”里种出来留种的种子要多锄,锄多久不会混进坏谷。种子田收割之后,要先处理,处理下来的种子要专门存放(先于食用谷物处理,保证谷场洁净,种子不会和食用谷物掺杂。挖地窖埋藏好过单用容器存放。),然后用处理种子后的遮蔽地窖口(不用别的秸秆也是为了防止掺杂)。准备下种之前二十天,取出种子,用水淘洗(秕谷去掉就没有杂草(长势弱的禾苗也在这归结为杂草))。选取之后晒干,按照《周官》记载的施肥方式施肥下种。贮藏。现代贮藏方法显然更为多样并且高效。盐水选种。这好像是从哪本物理书上找来的。实践中多用10%的盐水选种,同时加化肥和药剂进行预处理。
《汜胜之书》曰:“牵马令就谷堆食数口,以马践过为种,无虸蚄,厌虸蚄虫也。”
《汜胜之书》记载:“牵着马让它到谷堆上吃几口,用马踏过的部分做,可以避免粘虫灾害”(粘虫幼体)
《周官》曰:“草人,掌土化之法,以物地相其宜而为之种。〔注曰:“土化之法,化之使美,若术也。以物地,占其形色。为之种,黄白宜以种禾之属。”〕凡粪种:骍刚用牛,赤缇用羊,坟壤用麋,渴泽用鹿,咸潟用貆,勃壤用狐,埴垆用豕,强 用蕡,轻 用犬。 〔此“草人”职。郑玄注曰:“凡所以粪种者,皆谓煮取汁也。赤缇,縓色也;渴泽,故水处也;潟,卤也;貆,貆也;勃壤,粉解者;埴垆,黏疏者;强 ,强坚 者;轻 ,轻脆者。故书 ‘骍’为‘挈’,‘坟’作‘蚠’,杜子春‘挈’读为 ‘骍’,谓地色赤而土刚强也。郑司农云:‘用牛,以牛骨汁渍其种也,谓之粪种。坟壤,多蚠鼠也。壤,白色。蕡,麻也”玄谓坟壤,润解。”〕 《周官》记载的施肥方法,其实用哪种动物的粪和肥力强弱关系不大,不过古人不懂就是了“草人,是管理施肥的专业人员。他们勘察土地,观察其类别,按照类别施肥下种。(注:”土化之法“,指调节土壤使之适宜种植的方法,如同书说的一样。“以物地”:勘察土壤的状态;“为之种”,根据勘察的结果安排栽种的庄稼。)施肥用的粪种:骍刚用牛,赤缇用羊,坟壤用麋,渴泽用鹿,咸潟用貆,勃壤用狐,埴垆用豕,强 用蕡,轻 用犬。(这也是“草人”的工作。郑玄注:所谓的“粪种”,指的就是用这些粪煮出的汁液浸种。赤缇指,渴泽是旧的水道,潟是盐碱地,貆就是貆(说是幼年的貉);勃壤:土地松散沙化;埴垆,土地黏性强;强,土地板结,轻,土地疏松不保水。旧版本‘骍’为‘挈’,‘坟’作‘蚠’,杜子春把‘挈’读为 ‘骍’,指土壤颜色红且质地板结。郑司农提到:“用牛”指用牛骨汤浸种,名目也叫“粪种”。坟壤多鼢鼠。壤:白色。蕡,一种麻。(网上查的结果说是“有毒”,算是提前施农药了)“提到的坟壤,可以用施肥改善”)鼢鼠蕡
曰:“从冬至日数至来年正月朔日,五十日者,民食足;不满五十日者,日减一斗;有余日,日益一斗。”
记载:“从冬至日数到明年正月初一,正好五十天,人民能有足够的食物,不足五十天每天减少一斗,每多出一天就多一斗。”
《书》曰:“种伤湿郁热则生虫也。
《书》记载:“湿度过高,堆放过久发热就会生虫。”
“取麦种,候熟可获,择穗大强者斩,束立场中之高燥处,曝使极燥。无令有,有辄扬治之。取干艾杂藏之,麦一石,艾一把。藏以瓦器、竹器。顺时种之,则收常倍。 取麦种,等成熟时取,选取穗大而强的砍下来,挂在谷场中央高而干燥的地方,晒到很干,不要掺入白色(后面知道白色的是没完成灌浆的种子),有就要扬干净。取干艾草混合种子贮藏,一石麦种用一把艾草。用瓦器,竹器藏都可以。按时令种植收成通常能够成倍。
“取禾种,择高大者,斩一节下,把悬高燥处,苗则不败。” 取禾(小米)种,选取茎秆高大的,斩一节下来,束成一束挂载高处,将来出苗不会坏。
“欲知岁所宜,以布囊盛粟等诸物种,平量之,埋阴地。冬至后五十日,发取量之,息最多者,岁所宜也。” 要知道今年适合种哪种谷物,用布袋盛上小米之类的,量好数量,埋在阴凉的地方,冬至之后五十天挖出来计数,发芽最多的就是今年最适宜种植的谷物。
《崔寔》曰:“平量五谷各一升,小罂盛,埋垣北墙阴下,……。”余法同上。 崔寔提到过:平量五谷各一升,用小罐盛好,埋在北墙下阴凉地方……其他方法和上面说的一样
《师旷占术》曰:“杏多实不虫者,来年秋禾善。五木者,五谷之先;欲知五谷,但视五木。择其木盛者,来年多种之,万不失一也。”
《师旷占术》(师旷我们可能知道他是个乐师,但是在乐理,天文,占卜等“师”的技巧方面其实都有造诣。)记载:杏结果多不生虫,明年的谷物收成一定也好,树木是五谷之先,观察树木的长势,在树木茂盛的地方附近,明年多下种,万无一失。
唔呒,楼主加油(
楼主加油(*^__^*) ~马个慢慢看图片来自:
好帖!正在慢慢看
难道不该加精吗?
今天语文课刚学了两章
时隔两个多星期。之所以不发新的的原因是《种谷》这一章大概是前面杂说,耕地,收种三篇工作量的总和,根本不是一次发帖能完成的,加之期末临近……请各位多多包涵,五月十五号左右会为大家带来翻译完成的《种谷》。后面的部分就友好的多。敬请期待。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辄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