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义乌经济陷入衰退衰退为什么税收增长了

工具类服务
编辑部专用服务
作者专用服务
中国税收超经济增长问题研究
经济增长通常是一国经济福利长期增长的最重要的前提,如果不能实现GDP的增长,一国的经济活动就是无效率的,或者说明其宏观经济政策是不成功的。持续而稳定的经济增长会直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发达国家的人民之所以富裕,正是因为它们的经济经历了长期而稳定的增长。我国经过改革开放,成功地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也完全归功于我国经济30年来持续而稳定的高增长。  
在经济结构和税收制度没有太大变动的情况下,一般认为,税收收入增长应当与经济增长同步。但事实上,从年的数据看,中国税收收入的增长速度一直高于经济增长的速度,税收超经济增长成为常态,这意味着现有税收制度和经济增长存在不协调性。这种不协调性的原因是什么?是否会损害经济增长?这些问题不仅涉及我国近年税收增长性质的判断,而且涉及税收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及宏观税负等一系列理论问题,更将对未来我国财政税收的政策选择和制度安排产生深远影响。  
一般情况下,税收的过快增长会加重国民税收负担、损伤经济活力,因而宏观税负问题成为衡量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是否均衡的核心问题,它一方面影响着国家集中财力的多少和宏观调控能力,另一方面影响着企业和居民的负担水平,从而制约着经济的发展。根据拉弗曲线,宏观经济运行中存在一个最优宏观税负水平和宏观税负的合理化区间。找到这一合理化区间,对我国的宏观税负水平进行分析和合理界定,使宏观税负既能保证政府合理支出的需要,又能对我国经济运行质量的提升和规模扩大保驾护航,这一方面的研究既有理论价值又有现实意义。  
本文以实证研究为主要研究方法,并以规范研究作辅助,在实证研究中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并使用比较分析方法,从历史与现实,国内与国外纵向与横向的比较中,得出对我国的税收负担状况正确的判断,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建议,以便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我国现行税制,确定合理的税收政策,充分发挥税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本篇论文共分为七章,构成对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研究的基本框架:  
第一章为绪论。对本文的研究作基础性工作:一是通过提出问题,简单介绍研究的背景和内容:二是介绍基本概念和研究的基本思路。  
第二章为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理论文献综述.对经济增长理论、税收与经济增长关系的一般原理以及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现状进行介绍。  
第三章为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弹性分析。这是本文的重点章节,主要是对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弹性区间进行多层次分析,包括税收与经济增长弹性的计量分析;税收与经济增长弹性的结构分析;税收与经济增长弹性区间的界定。  
第四章为税收增长超经济增长因素分析。本章是承接第三章对税收弹性偏高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税收超经济增长主要是由于三因素构成,即经济增长是税收增长的基础;重复征税是税收快速增长的推动因素;税收征收管理是近几年税收增长的空间因素。  
第五章为多口径宏观税负差异分析。本章指出,多年的高税收弹性,意味着税收增长速度快于经济增长速度,必然造成税收负担的逐年增加。仅对小口径税收负担进行比较是不完全的,本章从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关联性及合理化标准入手,对我国宏观税负水平趋势及国际比较,对大中小口径宏观税负进行比较,对税收增长与城镇居民、农民收入增长分析宏观税负、从纳税人的感受,税收增长与社会福利分析,从政府支出角度分析,由于预算外资金缺乏监督,造成“行政奢侈”等现象。  
第六章为地区间税负差异与区域经济增长。从税收负担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入手,对地区税收负担的结构分析,指出地区税收负担存在的问题及差异形成原因,一是地区间税源背离,二是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差异,三是地区间财政返还力度不同。  
第七章为促进税收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措施建议。提出消除重复征税因素,稳健推进增值税改革;深化税制改革,完善税收制度体系;调整税费,规范政府收入形式等政策建议。  
本文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界定税收增长的弹性区间。综合分析税收超经济增长的因素,提出税收超经济增长的基础因素、长期因素、空间因素、临时因素等四个因素组成,特别提出税收制度设计中的重复征税是税收增长的长期因素,其结果是在经济增长时期,税收快于经济增长,当经济衰退时期,税收快于经济下降。针对目前中国宏观税负国际比较税负不重的言论,本文通过大量数据对宏观税负进行国际比较,提出由于税收超经济增长,宏观税收负担水平必然年年增长,应对宏观税负进行多视角分析,包括政府收入与居民收入增长比较,纳税人对税收增长与社会福利比较的感受,得出小口径税收负担不重,大口径税收负担偏重的结论,并提出应首先规范税收制度,建立结构合理化的税收制度体系,为清费立税预留空间。  
本文通过对中国税收超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以大量翔实的数据,从不同视角分析税收弹性和宏观税负的现状,理清了税收超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澄清了人们对宏观税负是否过重的模糊认识,对税收理论和税收实践都有重要的理论和决策参考价值。  
本文虽然提出在经济增长时期,税收快于经济增长,当经济衰退时期,税收快于经济下降,但只是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实证分析还不够,经济衰退时期,税收快于经济下降的问题,还没有经过现实的检验,经济下降的税收弹性区间是否和经济增长的税收弹性区间相一致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学科专业:
授予学位:
学位授予单位:
导师姓名:
学位年度:
本文读者也读过
相关检索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BAH03B01)(C)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企业财税会员
您的位置:&&&&&&&&&&>&正文
税收增长与GDP增长的关系
来源:中国税务报&   |
  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我国税收稳定快速增长,国家财政实力显著增强。从1994年~2007年GDP和税收对比情况看,税收增长与GDP的增长并不保持同步。大多数年份税收的增长速度超过GDP的增长速度,但也有一些年份税收的增长速度低于GDP的现价增长速度(以下简称GDP增长速度)。如1994年~1996年税收增长速度低于GDP的增长速度,2000年~2007年税收的增长速度高于GDP的增长速度。  我们认为,GDP增长速度与税收增长速度不存在直接的、量的对应关系,两者不能简单地比较,影响税收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应作具体分析。  一、GDP的增速与各税种对应税基的增速并不存在直接的、量的对应关系  经济增长是税收增长的基础,但影响税收增长的最主要因素是各税种对应税基的增长。由于GDP与各税种的税基增长速度不一致,GDP的增长并非在任何条件下都与税收增长呈正相关关系。具体来讲,以销售额或销售量为税基的税种与GDP一般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如、营业税、、城建税、资源税。当经济处于上升期时,GDP增长较快,这些税种的税基一般较快增长;当经济处于下行期时,GDP增速减缓,这些税种的税基的增速一般也会减缓。另外,一些税种与GDP有一定的相关关系,但相关度比较小,如,其税基是企业的利润,与经济发展的质量密切相关,但其增速与GDP增速的关联度很小;还有一些税种与GDP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如财产税、行为税等税种,与财产的存量和行为发生的数量等密切相关,与GDP没有直接的数量对比关系。  当反映主要税种税基的经济指标(如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交通运输、金融保险、邮电通讯、建筑业、文化体育业、娱乐业、房地产业等的营业收入,烟、酒、汽车、成品油等大宗消费品的销售量(额),企业利润,进出口额,证券交易额等)的增长速度高于GDP增长速度时,税收的增长速度就会高于GDP的增长速度。反之,税收的增长速度就会低于GDP的增长速度。  一般而言,在经济恢复增长或快速增长时期,反映税基的经济指标会快于GDP的增长。相应地,税收的增长速度也会高于GDP的增长速度。如1999年~2007年,国家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而采取的调控措施逐步发挥作用,经济出现恢复性增长且增速逐年加快。这一时期,主要税种税基的增长速度高于GDP的增长速度,从而税收增长速度也高于当期的GDP增长速度。  当经济增长放缓时,反映税基的经济指标的增长速度会低于GDP的增长速度,从而使税收的增长速度低于GDP的增长速度。如1994年~1996年,国家为防止经济过热而采取的宏观调控措施的效果逐步显现,经济增速逐步回落。这一时期,主要税种税基的增长速度低于GDP的增长速度,从而税收的增长速度也低于当期的GDP增长速度。  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国民经济出现减速运行态势。相应地,税收增长速度开始大幅度回落。10月份,税收开始出现10年来罕见的负增长。2009年及今后一两年,我国经济发展将面临许多挑战。从保持平稳、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我们初步判断,与2005年~2007年的经济增长相比,今后一两年,国民经济仍将处于相对低速的运行态势。主要税种的税基,如工业增加值,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烟、酒、汽车、成品油等消费品的销售量(额),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建筑业等的营业收入、企业利润,进口额和证券交易额等的增速,都会低于同期GDP增速。国家为保增长而采取的减税政策也将直接影响税收增长,从而会使2009年起2年到3年的税收增长和1994年~1996年一样,低于GDP增长。  二、GDP的增长结构与税收的来源结构并不直接对应  GDP由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构成,GDP增长速度是第一、二、三产业的平均增长速度,而作为我国税收主体税种的流转税主要来源于第二和第三产业,来源于第一产业的税收比重较小。GDP增长结构和税收来源结构的差异造成了税收的增长与GDP的增长并不直接对应。近年来,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增长一般快于GDP的增长,从而造成税收的增长快于GDP的增长。在工业增长速度下滑时,部分年度第二产业的增速会低于GDP增速,从而造成税收增长低于GDP增长。  三、反映经济总量的GDP增长与经济质量的变化并不同步  GDP的增长反映的是经济总量和规模的扩大,这种扩大既可以是粗放式低质量型的,也可以是集约式高质量型的。在经济总量维持稳定的情况下,当经济质量和企业效益整体提高时,与经济质量密切相关的所得税收入增速会超过GDP增速。反之,当经济质量和企业效益整体下滑时,所得税收入增长幅度会低于GDP增长幅度,甚至可能会下降。  四、GDP与税收核算方法存在较大差异  按照支出法(投资、消费、净出口)核算的GDP,在对净出口的核算方法上和税收的核算方法存在较大差异。在支出法中计入GDP的是净出口额(出口额减去进口额),出口额在核算GDP时是增项,进口额在核算GDP时是减项。在税收统计中,进口额提供的进口税收(关税和进口环节税)对总收入是增项,出口带来的出口退税对总收入却是减项。在经济繁荣时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一方面使得进口税收增加,另一方面国家在此情况下为缓解外贸顺差而实施的降低出口退税的调控措施,将使出口退税减少,从而使进出口环节税收增长进一步高于GDP增速。当前世界主要经济体经济衰退迹象日益明显,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落,造成进口税收下降,而国家为稳定出口而采取的提高出口退税率的措施,会造成税收的大规模减收,一降一升,使进出口环节税收增速低于GDP增速。  五、税收政策调整会对税收产生直接影响  税收政策的调整、税种的开征、停征等,直接导致税率和税基的变化,会对税收产生直接影响,但这种变化与GDP的增减是没有关系的。  六、税收征管水平的变化对税收产生直接影响  税收征管能力的增强和征管水平的提高,可以在其他因素不变的前提下增加税收,从而提高税收的增长速度。但这种变化与GDP的增减变化同样没有任何关系。  此外,还有一些影响税收的因素与GDP并不相关。比如,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的调整会影响企业和居民收入水平,从而对所得税产生影响,而这种变化与GDP没有关系;部分累进或累退制税种以及税收与GDP的统计口径差异也会造成税收与GDP增长速度的不一致。  综上所述,税收增长速度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税收增长与GDP增长并不存在直接的、量的对应关系。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税收的增长速度可能高于GDP的增长速度,也可能低于GDP的增长速度。由于人类经济活动的复杂性、变动性以及政府宏观政策的灵活性,税收与GDP增长不同步是必然的,税收与GDP同步增长则是人们的主观臆想。责任编辑:紫菁
相关资讯:
财务经理班
形式:直播班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
&&4、联系方式:
&&编辑信箱:
&&电话:010-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日本经济衰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