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教师培训走向专业化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教师培训的本质、功能和专业化走向功能,走向,教师,专业化,教师培训的,与功能,教师专业,教师培训,本质和,教师专业化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教师培训的本质、功能和专业化走向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工具类服务
编辑部专用服务
作者专用服务
建构教师培训效果评估模式:内涵与策略——兼论教师培训机构走向专业化的路径
教师培训是个系统工程,培训效果评估是该系统工程的关键环节。基于培训目标和相关理论,构建科学完善、实用性强的教师培训效果评估模式,对于提高教师培训效果,实现教师培训专业化具有重要意义。
Abstract:
Teacher training is a systematic project, and evaluation of training effect is the key link of the system. Based on training objectives and related theories, constructing scientific and impeccable and highly-practical teacher training evaluation model is very significant for improving teacher training effect and realizing professionalization of teacher training.
作者单位:
大连教育学院,辽宁大连,116021
年,卷(期):
Keywords:
机标分类号:
在线出版日期:
本文读者也读过
相关检索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BAH03B01)(C)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浅谈教师培训师如何走向专业化--《中学教学参考》2015年36期
浅谈教师培训师如何走向专业化
【摘要】:随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对教师队伍的建设和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只靠传统的培训形式已经满足不了教师的培训需求,如何让教师培训师走向专业化,已成为我们思考的问题。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基金】:
【分类号】:G635.1【正文快照】:
目前大多数地方的教师培训仍然以“走出去,请进来”为主要模式,但这样的培训模式也遭遇了很大的困惑:那就是请外面的专家培训完就走人,培训效果到底怎么样与人家无关;让教师到外面去参加培训的路倒是畅通,可外面的大多数培训者主要以讲授知识为主,他们这种不接地气的培训很难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喜海;;[J];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蒋丕;;[J];中国培训;2008年04期
陈沛;;[J];中国电力教育;2011年03期
;[J];中国电力教育;2014年01期
王朝辉;杨丽芹;;[J];石油教育;2014年04期
高珊;[J];21世纪;2004年12期
毕杰礼;[J];中国培训;2002年06期
;[J];软件工程师;2002年11期
刘闻亮;;[J];成才与就业;2003年21期
陈骥,石安,杨舒伊;[J];人才瞭望;2003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蕾;徐丽娟;;[A];中国定向运动文献汇编(2005)[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吴伟;[N];中国旅游报;2004年
周运珠;[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4年
徐慧;[N];北京商报;2007年
何培;[N];中国邮政报;2007年
潘文富;[N];经理日报;2007年
刘红霞;[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6年
王晓鸥;[N];民营经济报;2006年
梁杰;[N];人才市场报;2006年
程亮;[N];人才市场报;2006年
周宝来;[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郭翠;[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胡啸天;[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郑洁玮;[D];浙江大学;2008年
魏静;[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陆烨;[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王文龙;[D];沈阳体育学院;2013年
王国强;[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任晓燕;[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徐昊;[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金钊;[D];西南大学;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如何进行中小学教师培训(转)
我的图书馆
如何进行中小学教师培训(转)
如何进行中小学教师培训(转)
当前的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要思考和把握好10个关键点。
第一个关键点:专业化。专业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要进一步明确教师培训的目标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专业化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必然,20世纪80年代以后,很多国家都加快教师专业化的建设步伐。随着我国教师资格和继续教育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教师专业化的地位和进程得到了确立。新时期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对中小学教师专业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明
确提出了培养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目标,为教师培训工作指明了方向。因此,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应该成为新
时期教师培训工作的总体目标。从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发展的历程看,长期以来,教师培训主要是定位在解决现实工作的突出问题上,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
法,是一种短期行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水平还处于低位。如:改革开放初期的专业合格证、教学基本功、学历补偿到新课程改革阶段的的培训,主要是从现实的需
要出发,通过培训的手段,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培训的目标不够高远,没有明确和稳定的指向性,缺乏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教师培训的基础性、先导
性、引领性没有较好地体现。我们知道,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提升是伴随着职业生涯的,专业化发展也是呈现阶段性特征。因此,教师培训要围绕教育改革发展的目
标,以终身学习的理念结合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阶段来设计和规划,面向未来,立足当下。当前,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实现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是建立一
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来支撑。因此,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教师培训的出发点和归宿。
二是教师培训工作要走向专业化。以“国培计划”的实施为标志,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教育改革与发展对教师队伍建设和素质提升的
要求空前提高,培训工作面临着极大的挑战,教师培训的专业化已成为制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瓶颈。长期以来,教师培训呈现一种“钟摆”现象,要么是走不出职前
培养的惯性活动,要么是仅仅停留在教学经验的传帮带层面上。究其因,大多的师范院校还存在着重职前培养轻职后培训的痼疾,对培训工作的专业性和学术性认识
不足、重视不够,教师培训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的严重脱节和滞后。“国培计划”的深入实施,带动了教师培训和管理专业化水平的提升,承担培训任务的院校和
机构越来越认识到培训专业化对提高培训质量的重要性。北京教育学院在总结和研究长期从事教师培训和承担“国培计划”培训任务的基础上,编写了《教师培训管
理工具箱》教师培训教材,比较系统地梳理和介绍了从教师培训需求分析、培训课程开发、培训项目实施方案制定、培训活动组织和培训绩效评估以及教师继续教育
区域规划等方面项目管理的工具和流程,充分体现了教师培训要走向专业化的要求。华南师范大学也是非常重视教师培训的专业化和学术性建设,自主设置了教师发
展与管理的二级学科硕士点,加强教师培训人才的培养。“国培计划”和各地的教师培训工作,也把培训者培训放在重要的位置。这都体现教师培训专业化是教师培
训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二个关键点:标准化。标准通常是指以
理论、实践经验和技术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过科学的论证和协商,由行业协会或主管部门公布,并以此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近年,教育部非常重视构建教
师教育标准体系建设,教师的入职标准和教师专业发展标准不断完善。去年,教育部的以教师1号
文的方式,发布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简称《专业标准》),明确要求要以《专业
标准》为依据,调整教师培养方案,编写教育教学类课程教材,作为教师教育类课程的重要内容。将《专业标准》作为“国培计划”和“省培计划”等各级培训的重
要内容,依据《专业标准》制定教师培训课程指南。教育部率先垂范,依据《专业标准》,制定了《“国培计划”课程标准(试行)》,按学科(领域)分学段、分项目设置,对“国培计划”67
个项目的课程目标、课程设置、实施建议作了详尽的规定,具体指导“国培计划”的开展,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教师培训走向标准化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重视培训的标准样式建设。在“国培计划”、省培计划中提供培训的标准样式,为各级各类培训提供样本和参考,同时也是培训的重要依据。比如:《“国培计划”课程标准(试行)》使用指南、“国培计划”培训课程案例(参考样本)、“国培计划”实施工作的有关项目规划书和子项目申报书以及各种工作模板。广东省教育厅发布的《广东省中小学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专业科目学习指南》也属于一种标准样式。这些标准样式在一定的范围成为专业准则和依据,对推动教师培训的开展有积极的作用。
第三个关键点:科学化。教师培训要遵循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要把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育教学工作相结合。要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对待教师培训工作,积极推进教师培训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意见》,对当前的教师培训管理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
实现教师培训管理信息化和培训学分管理的制度化;要建立教师非学历培训与学历教育课程衔接、学分互认的机制;要建立教师培训机构资质认证制度;实行教师培
训项目招投标制;要强化教师培训质量监管。很明显,传统的管理手段已无法适应教师的终身学习的需要,在新的形势和要求下,教师培训的管理手段和制度必须要
创新,要有新的理念新的技术新的方法新的制度,通过培训管理的科学化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益,更好地为教师的终身学习服务。
教师培训是一项专业活动,是一门技术活。我们在管理教师培训项目和组织教师培训活动中,要使较为复杂的培训能做到有序、有效、可控,这就要求我们的管理工作要有科学化的手段,包括科学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流程、绩效评价。《教
师培训管理工具箱》,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培训项目和培训活动管理的各种工作流程图、应用图表、标准样式、编辑模板、培训手册、模拟沙盘和项目管理软件等,充
分说明了智能化手段在培训管理中的作用。科学化的目的是为了减轻成本,实行更有效的管理,从而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益,更好地为常态工作服务,因此,教师培
训的管理的科学化,首先要建立和完善管理工作的有效机制,明确管理的权限和职责,界定各级管理部门的管理跨度,避免多头管理,重复建设,增加不必要的人力
成本和管理成本。
第四个关键点:信息化。教育部实施全国教师教育联盟计划的10年
以来,中小学教师培训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地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推动了“天网”、“地网”、“人网”的有机结合,教师远程培训已成为“国培计划”、
“省培训计划”以及各级各类教师培训的重要方式,每年数百万的中小学教师参加远程培训,信息技术促进了教师培训的跨越式发展,较好地解决了教师培训的工学
矛盾和培训经费、培训资源不足等问题,教师培训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
但是,要构建开放兼容、资源共享、规范
高效、覆盖全国城乡、“天网”“地网”“人网”相结合的中小学教师培训公共服务体系,推进远程培训的健康、科学发展,还是任重而道远,我们对现代的远程培
训的实践和理论研究还远远不够深入,当前的远程培训工作在一些方面已经暴露出不少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和关注。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许涛在《推动信息
技术与教师教育的深度融合》一文中指出,信息技术变革对教育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信息技术变革正对教师教育带来的挑战包括:教师培养目标需要重新定位,培养
具备教育与技术双重能力的创新型教师;教师专业发展理念需要深度变革,教师必须建立新的教育观;教师角色需要系统转变,从知识传授者逐渐转变为引导者和参
与者;教师信息素养需要加快发展,推动有效教学。因此,信息技术对教师培训的影响是革命性的变革,我们要以先进的思想和技术重构教师培训的理念和行为,推
进培训体系、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的改革创新,加强培训能力建设,更好地满足教师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第五个关键点:国际化。随着世界经济发
展的全球化,教育的发展呈现国际化的趋势,各国之间的教育交流越来越广泛。“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习和借鉴国际的成功经验,促进我国中小学教师的专业
发展势在必行。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应当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的国际化水平;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本世纪以来,教育部组织了多个教师培训国际化合作项目,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也充分反映了国际化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世纪之交,教育部与英特尔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在全国范围开展“英特尔未来教育”教师培训。十几年来,近<font face="仿宋_GB万
中小学教师参加了培训,对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新的理念,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促进教育创新起到了显著的作用;教育部—微软“携手助学”项目,以信息技
术促进教育理念的改革和教学方法的创;教育部—乐高“技术教育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将国外先进的创新理念和教学环境引进了国内,并将有2万名技术学科教师参加培训。
国际合作除了采取引进的方式外,各地也
非常重视组织中小学教师“走出去”,到先进的国家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和交流活动。江苏省教育厅专门在海外建立了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培训基地。广东省珠江三角
洲地区每年都组织校长和教师到海外培训,华南师范大学还积极探索国际合作的双向交流活动,将国际合作项目做深做透,通过相互的思想碰撞,更深层次的吸收双
方在文化、教育方面先进经验,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了良好的合作平台。
教师培训的国际化在当前还遇到不少困难和问题,要建立持续、健康发展的国际化合作平台,需要国家层面在政策和项目上的支持,也需要从国家层面在国内外建立一批国际化合作的教师培训示范性基地,深入总结和探索教师培训的国际化的经验和规律。
第六个关键点:共享化。长期以来,因为
教师继续教育的分级、分类的管理制度和标准没有建立起来,加上近年建立的教师培训课程资源评审与推荐制度也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一些地方出现了教师培训内
容随意性大,课程资源建设比较封闭的现象。一方面,一些地方特别是欠发达地区比较缺乏课程资源,另一方面,重复课程建设的情况较为严重。当前要重点解决
好:一是建立科学的课程标准,指导各级各类的培训课程建设;二是规范和完善课程资源评审与推荐制度,严格培训课程的使用管理;三是实施教师培训精品课程资
源建设计划,加强优质课程的共建共享,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四是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和培训机构在课程建设的责任,改革和推进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加强教师职后培训的课程建设,借鉴哈佛等著名大学和远程教育公开课的做法,逐步探索我国教师培训网络公开课机制,让广大的农村教师真真正正做到随时随地共享优质培训课程资源。
第七个关键点:多样化。教师培训方式多样化,是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关键。《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教师〔2011〕1号)
指出:努力改进培训方式方法。改进教师培训的教学组织方式,倡导小班教学,采取案例式、探究式、参与式、情景式、讨论式等多种方式开展培训。鼓励教师自主
选学,在培训课程内容、培训时间、培训途径、培训机构等方面,为教师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选择机会,增强培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近年,国培计划和各地总结
了许多鲜活的培训经验,创造了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采取集中培训、置换脱产研修、远程培训、送教上门、校本研修、组织名师讲学团和海外研修等多种有效途径
进行教师培训。如广东教师培训的“三驾马车”:远程混合培训方式、“三位一体”骨干教师培训方式、校本培训“三动”方式。当前,要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师
培训的深度融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改革教师培训方式,实现全员培训与骨干研修相结合,远程培训与集中培训相结合,脱产进修与校本研修相结合,境内培训和境
外研修相结合,非学历培训与学历提升相结合等等。多样化,要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基础,以科研为先导,以先进的技术为平台,根据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对象,采取
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达到高效的培训要求。
第八个关键点:区域化。由于我国经济社
会和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各地区之间的自然条件、工作环境、培训资源的差异性,必将在教师专业化发展中表现出区域差异,而区域差异也就导致了教师培训的区域
化特点。“国培计划”的中西部教师培训项目,针对经济和教育发展基本相近地区的教师,来设计和安排项目,既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中西部地区教育和教师专业发展
的重视和关怀,也便于整合资源,加强了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区域化,还能更好地围绕地方教育改革发展的中心工作,来统筹培训工作,节省培训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如:广东欠发达地区教师培训项目,根据粤东西北培训经费和资源短缺的特点组织培训,收到较好地效果。
区域化,还能有利于区域内部的合作与交
流。如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积极探索区域合作的培训,长江三角洲校长教师培训项目、京津沪校长教师培训项目,大大促进了地区间在较高的
平台上交流和合作。区域化,也可以是选择差异化的地区进行合作,取长补短,特色发展,尤其是要鼓励和支持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的援助和“手拉手”培训活
区域化的重点是县域,在以县为主的管理
体制下,教师培训要促进县域内教师专业发展的公平、均等、共享,从而实现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因此,县域教师培训基地的建设至关重要。县级教师进修学校在
中小学教师学历补偿基本完成后,一直在十字路口徘徊,原有独立的、完整的、学校法人单位的办学形式已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各地的改革五花八门。既有为了生存
的改革,也有伴随着教师培训工作的转型的改革。形势和要求的变化,改革势在必行,但改革的路径必须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要更好地推进继续教育的深入发展。
无论独立设置或整合设置,都要根据教育的发展来改革创新,要在三个方面有明显的变化。一是更重视教师培训工作,资源配置能满足工作的开展;二是培训和组织
管理能力要提升;三是教师培训的参与率、满意率得到提高,效果明显。当前,要以申报国家级示范性县级培训机构评估活动为契机,在当地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和统
筹下,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基础能力建设,积极推进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改革发展,提高教师培训的能力和水平。
第九个关键点:校本化。中小学校不仅仅
是中小学生成长的摇篮,也应该成为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场所。近年,以校为本的理念深入人心,校本课程、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校本研修等等与校本有
关的概念日益为校长教师接受。教师培训要接地气,要贴近教师、服务教师、引领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因此,要加强校本培训工作,把教师培训提高学校的办学水
平和办学特色结合起来,促进教师的发展、学校和学生的发展,这是教师培训工作终极目标。
但校本培训也有着先天性的制约,包括专
业培训资源的缺乏,专业引领的缺乏,培训管理的缺乏,往往导致校本培训的走过场。我们要加强专业引领,加强培训资源的支持,加强培训模式的创新。当前,一
方面要加强政府主导,把校本培训纳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明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培训机构和中小学校在校本培训工作中的责任,为全面推动校本培训
工作提供了组织、制度、专家、经费、资源等方面的保障;另一方面要充分调动广大中小学校的积极性,坚持校本培训的自主性、草根性和个性化特点,焕发出校本
培训应有的魅力。
校本化,要体现以校为本,研、训、用相结合的特点,把教师培训与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特色结合起来。
第十个关键点:个性化。教师的专业发展有着职业群体的共同特征,随着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的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性化特征越来越明显,从而形成教师个体独特的教学特色和风格,因
此,教师培训应该照顾个性化的需求,立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性化,促进教师专业特点和专业风格的形成。当前的教育改革已处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培养高素质
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成为培训工作的诉求,培养学科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以及培养领军人物,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教师培训要适应高端人才队伍建设的需
要,就必须要选择人性化和个性化的培训和专业服务,度身定制,有的放矢。
个性化培训要解决好几个问题:一要重视
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性化规律,研究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和培训需求,转变培训观念,改革培训模式。二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从“要我学”转变到“我要学”,让教
师主动参与,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三是加快“课程超市”的建设,改革培训课程大而空的形式,从“百货商店”式的课程建设走向“专卖店”式的课程建设和专业
服务,根据不同的专业发展阶段,开发小专题、碎片化、微课程、自选课等形式的课程,满足教师培训的个性化需要。四要改革培训的组织方式,鼓励和支持骨干教
师和学科带头人采取更灵活的培训方式,包括探索学术休假、“做中学”、“研中学”、“训中学”等个性化的教学、研究、培训等专业活动。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