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小学生课外知识大全开展《科学》课外科技活动19

如何指导小学生开展《科学》课外科技活动
姓名:王兴玉
省市: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
工作单位:维摩乡小学
电话号码:
电子邮箱:
摘要:能让小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都有科学,培养学生敢于探索、勇于创新。利用课外科技活动给小学生自由动手操作,提高科学意识,发散学生思维。通过活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也能得到充分的体现。
关键词:课外科技活动
小学科学课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基础学科,也是对小学生进行科学启蒙的学科 。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作用。科学课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门观察课、实验课,但是实验在小学科学课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无论是分组实验、还是演示实验都能够帮助小学生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还能验证知识提高说服力,同时科学实验又具有科学性、趣味性、广泛性、基础性、具体性和直观性、实践性、可接受性。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能达到提示自然奥秘的目的,也能提高学生学习科学课的兴趣和爱好,更重要的是能够提高小学生观察能力和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重视实验、做好实验成了小学生学好科学课的必要条件之一。因此科学实验在教学中具有不可取代的位置。除此之外,科学课还具有道德教育成分,包括:1,为青少年建立科学的世界观作必不可少的准备;2,培养青少年理性思维和守信守时的习惯;3,使青少年养成遵纪守法的观念与实践;4,科学教育有助于沟通青少年的客观科学探索和主观参与意愿;5,培养青少年自尊、自爱和尊重他人的品质;6,养成群体观念及协同活动的习惯.。
在科学课中课外科技活动也具有不可缺少成分,是课内的强化与补充。那么对于小学生开展《科学》课外科技活动有如下几点看法。
1,课外活动要注意内容的丰富性。
科技活动应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除了增加对现代科学发展中的新学科、新技术、新知识的介绍之外。还可以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加强课内教学内容,还可以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如:栽花、豆、玉米,在花、豆、玉米的生长过程中记下它们有什么变化,需要什么条件才能生长得更
快、更好,同时还可以了解到哪种土壤适合栽培植物。饲养蚯蚓就会认识到蚯蚓的生活习性是爱在黑、潮湿、土壤疏松、肥沃的地方,并且能观察到它的身体是由节组成,是用刚毛爬行的软体动物。如果把它断成两节或多节,各节都会就地乱跳,头和尾两节还会向前爬行,有头的那节还会长出尾部继续活下来。通过亲自动手实践,这样对学生来说具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又增长了栽种和饲养知识,同时提高了学生上科学课的兴趣。
2,课外活动要注意形式的多样性。
开展科技活动应体现多样性。除了常规的个人活动、小组活动、群体活动外,还可以建立不固定的科技实验基地,带学生到校外进行参观。如:观察叶子的生长过程,人们在一年中所做的农活历程,昆虫的飞行、停留有什么特点等等。在观察过程中能让学生懂得在生活中学会观察动植物,学会保护益虫,学会爱护绿色植物,保护水土资源等等。根据本地特点广泛开展科技考察、调查,并要求学生随手做笔记,同时写好具有独到见解的观察报告。
如:我们组织的校园种植芦荟小组,课外活动除了让学生在给芦荟浇水的过程中了解芦荟是喜欢潮湿的地方,水分比其它植物都要多,平常都要摆放在通风的地方,并且需要一定的温度,如果温度过高或者在太阳下暴晒,时间长了芦荟的叶子就会由绿变红、由厚变薄,最后从尖尖慢慢地干下来导致死亡。如果摆放在温度过低又无阳光照到的地方,芦荟的叶子就会长成又细又长,并且叶子有点黄、软、不厚实。芦荟也是一种药材,把叶皮剖开里面有厚厚的像水晶体一样亮晶晶的叶绿素。如果身上有烫伤、烧伤、摔伤都可以用它来擦、贴。还有些药店、美容店也有很多商品是用芦荟作为主要材料加工成的。这种组织活动也能让学生在学习种植和观察的过程中享受到一定的成就感。
再如:气象小组,平时就要注意观察天气变化,在下雨前、下雨时、下雨后的天空、云、风、空气、小动物等等的变化。平常还要收集关于天气的谚语、俗语。如: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没腰;夏雾必雨,冬雾必晴;蚂蚁搬家,蛇过道,不久就有大雨到;等等。还可以收集关于天气的图片。平时也可以对同学们讲讲风、雨、雪、冰雹对人类的影响。课余时间还可以去有观察天气经验的老农,问问他们是怎样观察天气的,也可以跟他们讲讲自己的观察现象。通过组织观察与盘问,学生就能认识到原来我们的生活中也处处有科学。这样学生不仅对课内有
兴趣,反而更想到外面亲自实践。所以丰富的课外科技活动会增强小学生的科技意识。
3,课外活动要注意内容有吸引力。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要设立相对应的活动内容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为直观性是小学生的一个特点,我们开设的内容一定要直观、明了。急功性是小学生的又一个特点,做好了的事马上要看到结果或得到表扬,不然就会失去兴趣。所以开设的活动要容易达到预定的目标。总体来说我们面对的是小学生,无论哪种课外活动都不能脱离“玩”的形式进行开展,因为有“玩”小学生才会有兴趣,才会不由自主地去观察、学习。如:栽种一种花草。用接木玩具接成的大象、汽车、飞机、房屋等等,这些内容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容易完成的,并且还会乐意去完成。这样小学生就会在“玩”的过程中培养了科技意识。
4,课外活动要注意操作性。
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要以小学生的发展为本,树立正确的实验教学观。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为“参与-----操作-----感悟-----内化”的过程。
如:我们教学《物体的沉浮》一课时,如果我们只用嘴说:同体积的物体,密度比水重的就会下水底、比水轻的会浮在水面上。但是有的物体密度比同体积的水重,但是它也能浮在水面。这样讲来学生对物体的沉浮原理根本没有多大的理解,讲多了还会适得其反。我们只有利用课外科技活动进行实践证明。在动手操作前也可以讲讲航海家的故事。如:《郑和下西洋》,《孤岛》,《称象》等等,这些故事都含有沉浮的原理。军舰、大船、航空母舰、潜水艇、小竹排等等都根据物体的沉浮原理而造成的。然后再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观察。这样物体的沉浮这个奥秘就会一目了然了,并且能提高小学生对造船设计的兴趣和爱好。 5,课外活动要注意创新性。
科技创新被学生获得体验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财富,只有当学生自己独立操作的时候,才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激发学生的创新的同时,还是要与实验教学活动为基础。要给学生创造机会,引导学生畅想多思,多方面、多角度地发现问题,特别要注重学生的创设问题情境。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出发。如:在没有月光的夜晚,有事要出门,但是手电筒长时间不用内壁生锈了怎么办。对于这种情况学生就会根据课堂教学的简单电路连接方式 ,用一根导线直接把
电池的负极与小灯泡接通问题就可以解决了。通过举例,就能让学生深入实际思考问题,能积极主动去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创造兴趣。
总之,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要以学校为阵地,以课内教学为主课外活动为辅,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做好小学生科技教育工作,要树立好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培养科技兴趣,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意识。&& 谈如何辅导学生开展生物课外科技活动
谈如何辅导学生开展生物课外科技活动
日 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未知
1986年以来,我在学校领导和市科协领导的支持和帮助下,积极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课外科技,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992―1997年,先后获国家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优秀奖3项;省级奖39项,其中省级一等奖9项。在中也获得了一些体会,下面谈一下个人进行科技辅导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开展科技的一些做法
1、组织学生采集和制作标本。这一项是按照课本实验课要求而组织的。我刚上初中课时,凡初一、初二的有关实验课,我都组织学生制作标本,有时还给予评分,在学期期终评分时适当计入。后来教上了高中课,还是和科组老师一起,指导学生制作标本,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课的兴趣,提高制作标本的技能。多年来,我们制作出一大批标本。制作出来的标本有许多有所改进、创新,不少获得了奖励和推广。如1994年有3位同学制作的“过塑和快速制作植物保色标本”获第七届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三等奖、海南省二等奖。另有2件获省发明创造二、三等奖。1995年有1件获省百项三等奖,1996年有2件获省发明创造三等奖。有一部分存放在实验室,作为教具用。这些标本,受到来访的各校同行、省教育厅领导、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办公室主任的称赞。制作方法先后被《学杂志》、《实验教学与仪器》、《报》等杂志发表推广,《中国教育文库》编委也拟把这些方法经验选入该书。
2、组织学生开展培育花卉和繁殖花木的,曾先后在园进行了红桑、木扶蓉等花卉的扦插繁殖,还组织学生在家自养盆花,后带来学校进行评比奖励。通过,繁殖出一批花卉、培养了学生热爱劳动的观点、学到了一些花卉繁殖的技术。
3、指导学生进行科学实验。我们曾进行了草履虫、果蝇的饲养实验,还进行了“卫星搭载番茄种子科学实验”。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和了解了一些科学实验的方法,同时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如“卫星搭载番茄种子科学实验”获得了全国一等奖、海南省一等奖。最近,我还接受中科院交给的任务,组织学生进行“卫星搭载白菜种子”的实验,并取得了成功,被评为省一等奖,全国一等奖。
4、组织学生外出调查访问和参观考察。方法主要有(1)结合高中课本《与环境》这一章实习课,要求学生外出调查,了解本地区动植物种类,环境污染的现状、自然保护的情况,并写出调查报告。(2)配合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环保科技夏令营,参观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3)配合科协、学校,组织学生参观珍珠养殖尝螺旋藻养殖基地等了解高科技技术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让同学们看到科学技术的威力和作用。每次之后,都认真地组织学生撰写调查报告和科技小论文。这些小论文质量颇高,其中有4篇获得了国家级二、三等奖。有27篇获得了省级一、二、三等奖。有3名同学还分别于1992年、1993年、1995年代表海南省青少年赴沈阳、北京、长沙等地进行论文答辩,获得了好评。
5、组织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知识竞赛。如先后组织过“显微镜操作比赛”、“环保知识竞赛”、“海洋知识竞赛”、“环境保护黑板报”竞赛等。1992年,配合学校、科协和科组老师一起,成功地组织了“环保知识智力竞赛”,获得了与会的联合国官员,各省代表的交口称赞,并在省环保智力竞赛中获得了第1名,并代表海南省参加了全国环保知识智力竞赛。
二、几点体会
通过,我体会到:
1、开展科技,对青少年学生来讲,意义重大。(1)能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感受到科学技术的作用和力量,从而立下掌握科学技术的志向。(2)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3)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4)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几年来参加课外科技的学生,学习成绩不断提高,绝大多生都考上了大学。
2、要开展好科技,领导的支持至关重要。因此科技辅导员要努力争取领导支持自己的工作。我们的科技之所以能正常开展,是与我校校长的领导支持分不开的,他教育思想端正、重视青少年科技教育,他不但从精神上,而且还从经费上支持,而且还多次亲自参加辅导学生,此外,市科协领导等也很关心和支持。我们做出了成绩,他们都给予鼓励和肯定,如市科协推荐我为省先进科普工作者、省科协推荐我为全国优秀科技辅导员、省教育厅推荐我为省优秀、全国教育系统劳模、全国十杰侯选人。
3、通过指导学生开展科技,能促进自身业务水平、思想素质的提高,从而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几年来,为了能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科技,我经常参考和学习有关的业务书籍,还请教各有关方面的专家领导,因而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教学科研水平不断提高。结合教学和指导学生课外的经验,我先后写出了40篇论文,文章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其中获国家一等奖1篇,二等奖4篇,三等奖8篇,省级奖7篇。其中,谈如何指导学生写垃圾调查的论文《三亚市垃圾污染调查》获第四届全国中等学校优秀论文1等奖,入讯学通报》主编《优秀论文集》。要指导好学生开展科技,要有奉献精神和强烈的事业心。指导学生进行科技,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情,需要我们花费时间和精力。几年来,我多次利用课外、假日、节日的时间来辅导学生。如1993年进行卫星搭载番茄种子实验,刚好碰上寒假,怎么办?能停下来不干吗?当然不能,因此,整个假期,都把时间花在上面,甚至大年三十也照样干,1997年为了搞白菜的实验,我又再次利用寒假来搞,我这样的行动,有些人不理解,有些人甚至笑我是“傻瓜”,但我也无所谓,我觉得,要做出一点成绩,没有这样的“傻瓜”是做不出来的,为了做出一定成绩,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为素质教育出点力,牺牲一点个人利益,也是应该的。同时,我也觉得,只要我们认真做好工作,党和人们是不会忘记我们的。1996年,我荣获第二届全国十杰提名奖,并受到江泽民总书记的亲切接见,给予我很大的鼓舞。
4、科技辅导员要做好科技,要做到如下几点:
(1)精心制订计划;(2)要合理设计方案,根据学校的实验情况设计,如我们一中是城市学校,就不能设计橡胶栽培、水稻种植的实验,只能做一些用地面积不大的实验。(3)认真指导的进行,放手让学生操作,不能包办代替,要实事求是,不能弄虚作假。(4)认真检查的效果,有些可进行评分登记,有时还要进行奖励,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小学科技活动教学计划3篇
小学科技活动教学计划
小学科技活动教学计划
篇一:小学三年级上册科技活动教学(1060字)
一、指导思想
科技活动的总目标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让学生成为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一代新人。
二、学生情况分析
作为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讲,本册课本是科技活动课的起始册,学科认识尚没有形成,更无从谈起科技活动兴趣和科学的思维方式、方法,故此对学生的知识教育应居其次,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科技活动兴趣的培养和简单实用的科学思维方式的灌输。要培养学生课堂上的科学的思考习惯,逐步养成预见、测量、分析、探究、记录数据等一系列的科学习惯,以及小组探究的活动方式。
三、教材分析
科技活动教材包含了实验探索、科技制作、科技应用、专题研究和创新发明等方面的内容。由此希望能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初步学会科学研究、科技发明、制作科技作品的方法,了解科技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了解我国历史上的科技成果及现在科学技术发展状况。每方面的内容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分别安排在各教材中供选择。教材在活动内容的安排上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突出科学性、创造性、趣味性和地方性,有利于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一些反应现代科技成果和与人们生活、生产紧密联系,操作性强的内容,让学生亲自参与社会调查、开展科学研究、进行科学探索和制作,从而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四、教学目标
1、知识层面:通过学生的实践和探究,丰富自身的知识积累。
2、能力层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激发学生实践、探索的兴趣;培养学生求真务实,大胆质疑,勇于开拓的学习情操,构建学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地球、关心生态环境的道德堡垒。
五、教学措施
1、把科技活动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技活动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技活动学习。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8、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
六、课时安排
1、吹泡泡的科学1课时
2、水会溢出来吗1课时
3、向上流的水1课时
4、奇妙的吸水瓶1课时
5、显字小魔术1课时
6、纸飞机1课时
7、返回式滚筒1课时
8、看不见子弹的枪1课时
9、小鸡啄米1课时
10、电子计算机1课时
11、身边的英特网1课时
12、电子书1课时
13、什么是发明创造1课时
14、精心选题1课时
篇二:小学科技兴趣小组活动教学计划(3163字)
当今世界,天文技术迅速发展,天文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在发展经济、推动社会进步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现代化的关键就是天文技术的现代化。“四化”建设需要大批的科技人才,“科教兴国”势在必行。邓小平同志为全国首届青少年科技展览开幕时题词:“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天文的希望。”现在的同学,担负着科技兴国的历史重任,我们必需把科技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从小同学抓起,这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素质教育强调的是“以全面培养受教育者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丰富的天文文化知识、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以和健康的个性为宗旨”。因此,我觉得在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定途径之一。
(一)、活动目的与内容:
为了进一步推进我校同学 “合格+特长”的素质教育发展,丰富青少年课余实践活动等精神;在本学年中,我校的天文科科组制定以下几项评比活动:①小发明、小制作评比、②扮演小实验、③创作小发明优秀论文评比、④创作小发明绘画评比、⑤创作小发明工艺评比、⑥天文与气象站评比等活动。力争每年选送一定数量的科技作品,能够参与市科技创作小发明等评比活动;同时也争取得到校外单位的技术支持、实践理论指导;具体开展兴趣小组项目如下:
小学天文科开展兴趣小组项目
兴趣小组名称
活动评比形式
物理兴趣小组
适用;5年级
①制作各种小飞机、小船、小车等玩具模型;②改造我们生活、生产、学习常用的工具,目的是使我们用起来更方便、快捷。③改造教师经常用的教学用具,使教师教学实验现象更加明显。
可以交实物或写小优秀论文。
环境化学兴趣小组
适用;5年级
主要是中学一些趣味性强、危险低的化学实验,目的是引起同学对天文知识探究的兴趣,以和指导每年举办“世界环境日”优秀论文评比活动。
实验扮演节目、优秀论文
生物兴趣小组
适用;5年级
了解有关各种植物的种植情况,以和植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饲养小动物
写出有关种植、饲养动物的心得科技小优秀论文。
地理气象(天文气象站)
适用;5年级
观测天文气象情况,记录每天的天气情况(气温、风速、相对湿度),通过收集天气情况的数据,南方气候的不同特征。
以科技小优秀论文的形式进行发表。
(二)、活动具体实施过程:
一、 合理使用科技活动教材,使科技活动有目标、有结构、有层次地开展。
学科课程沿知识系统发展,活动课程沿实践系统发展,知识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便形成了能力系统。能力的培养与发展需要一个循序渐进、逐步发展的过程,它应该与知识的发展同步进行。这就是说,活动课教学应遵循同学的认知规律。我校要求各任课教师要在天文兴趣的教学中,深入挖掘教材中固有的科技教育内容,造就大科技的教育气氛;每个天文教师都根据自身所教的不同年级同学的特点,开展各种各样的科技活动评比(详情请看表格一),使同学在活动中受到了不同层次的教育。
二、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教育活动。
能力的培养多在活动中取得。课堂教学只把生动活泼献给同学是不够的,还应当把时间还给同学,解放同学的感官,让同学获得自由之手。教师要带领同学在校内校外、课内课外开展多种有意义的活动,其中手工制作活动和实验操作活动是同学探求知识、提高技能素质的最佳形式,手的运用促进脑的开发,从而使未知世界变成已知世界,这就是发明和发明。在本学年,我校开展了如下四方面的科技活动:
1、观赏调查活动,崇尚亲近自然。
伽利略说过:“真正的哲学是写在那本经常在我们眼前打开着的伟大的书里面,这本书就是宇宙,就是自然界,人们必需去读她。”观赏调查,可以把同学带出课堂,带向社会,带向大自然,将丰富多彩的外部世界作为他们的认识对象。它为同学亲近自然、崇尚自然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对于发展同学多方面的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在本学期中,我校将组织同学到石劈山秋游活动,不但让同学见识到各种稀有植物的种类,而且了解大自然的植物多样性,扩大同学天文知识面,锻炼同学的实践能力。
2、科普阅读活动,丰富知识视野。
在小学天文兴趣小组中,结合课堂学习内容安排同学课后阅读各种报刊杂志、科普节目,优秀《少儿百科全书》、《祖国上下五千年》、《我们爱天文》、《十万个为什么》等书籍,观看《天下》、《探索奥妙》、《人与自然》、《动物故事》等电视科普节目,让同学到“大课本”中去获取知识,提高天文素养。
3、小优秀论文、绘画活动,激发探究兴趣。
小优秀论文、绘画活动就是同学将自身天文探究的过程和发现,用书面或绘画的形式表述下来。让小同学通过写小优秀论文、绘画等形式,可以激发同学对天文探究的兴趣,有利于训练小同学的天文思维能力,培养同学的天文态度和天文方法,形成初步的天文意识。在小优秀论文活动中,需要丰富的天文文化知识,可以促使同学自觉地学习;而小优秀论文写作的胜利,又可以反过来刺激同学积极主动地进行天文学习,发生从课内外探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从而推动同学知识水平和研究水平的提高。
4、开展科技创新小发明评比活动,提高同学动手实践能力。
同学的科技创新小发明活动,是我校开展同学课余活动的特色之一。以班级为单位,通过每周、每月的科技小发明作品评比,激发同学的天文探究的兴趣,有效地提高同学的动手实践能力。在每学期,通过学校举办科技小发明作品展示活动,让同学之间萌发创新思维;通过科技创作活动,同学的实践能力和猜测思维得到进一步验证和发展;激发同学的学习天文知识的兴趣。同学的天文探究往往不能够一步到位,通过同学的猜测;制定计划;初步制作 不时反思;最终的科技作品;让同学逐步地建立天文探究的思维,发展同学的动手实践能力。
(三)、活动效果的评价。
天文兴趣的学科定位是培养、发展小同学的天文素养,而天文素养是一个综合性很大的目标概念,是一个多元化的结构体系。由于同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法能力和行为习惯等具有个性、程度差别性的特点,很难简单地用一种评价,反映出同学的不同特点。根据同学的个性差别和兴趣特长,将以前的期末单一测试改变为灵活全面的差别性阶段评价。在整个评价过程中可以评出五星级小天文家、四星级小天文家、三星级小天文家等激励形式。
⑴天文理论竞赛:通过口答、检验、访谈等形式了解同学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掌握一定的天文理论知识的同学可以获得学校的不同层次的表彰。
⑵天文实验竞赛:通过实验操作、动手练习等形式了解同学对动手技能的掌握情况,能够顺利熟练地进行实验操作的同学可获得学校的不同层次的表彰。
⑶天文设计竞赛:同学的独立思维活动,通过现场观察、轶事记录、同学互评等形式,了解同学对天文的憧憬与描绘,能够有天文设计作品但并不一定能制作出的同学能获得学校的不同层次的表彰。
⑷天文创作竞赛:在教学过程中闪烁着自身的创新智慧,能根据自身所学的知识在生活实践中融会贯通,通过专题作业、作品分析等形式,了解同学对知识技能的运用,以和天文情感与价值观的形成,创作作品可获得学校的不同层次的表彰。
探究学习强调同学的自主性,但并不忽视教师的指导。应该特别强调教师适时的、必要的、谨慎的、有效的指导,以追求真正从探究中有所收获,从而使同学的探究实践得到不时提高和完善。小学开展的实验,是一步一步循序渐进地发展的;小朋友逐渐从自发的行为到采取有条理的态度,从漫无目的地发问到选择性地提出问题,从单纯地依赖感官到使用多种工具,从毫无规则的观察到更为合理、井然有序的研究,从迷恋到努力和精确严谨,从被魔力吸引到快乐地学习知识。无论哪个阶段或水平的探究都可能随同有疑惑、阻力、障碍、专注、紧张、兴奋、喜悦或激动,但都绝不只是轻松和愉快。
总之,天文兴趣的评价要建立在同学个性发展的基础上,了解同学实际学习的需要和发展的状况,不时调整教学方法,促进同学的全面化发展,最终提高每个同学的天文素养。
篇三:小学六年级科技活动教学计划(1032字)
一、班级分析
本年段共有3个班级,对科技这一科目,学生十分喜欢。每到科技课上,学生都能根据要求准备好活动材料,在活动过程中,善于与同学合作,积极面对困难,商量对策,共同完成活动,也善于总结经验与交流,在活动中充分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二、教材分析
国家教委制定的《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中明确指出:“课程包括学科和活动两部分”,并为活动安排了课时。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拓展学生的知识技能,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六年级第二学期《小学科技活动》的教学内容相当丰富,形式也很多。各类活动项目准备安排14个左右,分为“设计与制作”、“科学小实验”、“环境保护活动”、“创造发明活动”、“动手动脑活动”和“新科技”几类。教学中项目的先后顺序可以变动,因为它涉及的知识和技能在纵向上有一定的系统性,但在横向上是相互独立的。每个活动项目大致分为:看一看 讲一讲、学一学 做一做、试一试 想一想三部分,并详细了所需的工具与材料及制作(实验)方法。
三.教学目标
通过全面实施国家教委制定的课程计划,有计划地开展科技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严谨求学、积极进取的精神,锻炼学生克服困难、解决矛盾的毅力,使学生逐步树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需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同时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知识和技能的某些方面得到拓展,并逐步形成一定的个性特长。
四、教学措施
1 在教学生动有趣的内容时,应紧扣爱国主义教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中国革命斗争传统教育等。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寓教于乐,努力挖掘积极因,激发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
2 坚决遵循“自主学习,自主设计,自主活动,自主动手动脑”的原则。课堂上采用“小组讨论,小组活动,老师指导”的活动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创造能力,交流能力,合作交往能力。
3 注重过程性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及评价手段,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获得成功的自信心,使学生的自主能力,兴趣程度,创造能力,意志品质,合作交往能力得到提高。注意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时时鼓励他们,使他们克服自卑感,焕发积极向上的情感。
4 共同参与活动,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在是主宰者,更应是一个引导者,合作者,与学生为伍,成为其中的一员,建立和谐关系。
5 结合活动的内容特点,讲授科学家名人轶事,观察、思考问题方法,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如何不怕挫败一次又一次的实验,最终取得成功的事例。
五、课时安排:
本册教材共14课,每课安排1课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学生课外读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