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四的成语有哪些九字的成语

带有九字的趣味成语
来源:不详作者:佚名分享到:
犹言变化无穷
犹言一发千钧。喻非常危急
泛指亲戚朋友
比喻凶残的权臣。语本《楚辞?招魂》:“虎豹九关,啄害下人些。”
同“九关虎豹”
亦作“九间大殿”。帝王受百官朝拜的大殿。间,指两柱的距离。九间,极言堂殿之宽广
见“九间朝殿”
泛指所有的江河
见“九九归原”
犹言归根到底
形容妇女无比贞节刚烈
谓身份、地位不同的各种客人
同“三教九流”
见“九牛一毛”
九条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极其微小,微不足道。语出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
指繁华的街市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的略语。喻功败垂成
①形容处于极其危险的境地。②谓十死其九。形容幸免于死的人很少。③谓濒临死亡。④形容经历极大危险而幸存
比喻极高极远的地方
泛指各种职业
《国语?晋语八》:“赵文子与叔向游於九原曰:‘死者若可作也,吾谁与归?’”后谓设想已死的人再生为“九原可作”
热气上升为蒸,火干为摺S骶镁玖
犹言天下。泛指全中国
本文栏目:《成语大全》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学生频道精选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小语吧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均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小语吧",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小语吧"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与小语吧联系,邮箱:
成语大全最新更新九的同音字|九字读音jiu,九字五笔输入为vtn,九字组词及带九字的成语有哪些
全新改版,
九jiǔ数目,八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玖”代):九归。泛指多次或多数:九死一生。九霄云外。笔画数:2;部首:丿;笔顺编号:35
九的同音字
包含九字的成语
yī jiǔ1.谓阳数始于一,而极于九。极则复于一,终而复始,故用以喻循环之理。
2.佛教语。指净土宗九品往生的教义。
3.满俗赠献之礼,以九数为贵,至少一九,至多九九。
4.从每年冬至日起,每九天为一九。亦指第一个九天。qī jiǔ1.步枪的一种。
2.农历冬至日起第五十五天至第六十三天,称为"七九"。sān jiǔ冬至后的第三个九天。约在每年1月9-17日,正值“小寒”和“大寒”之间。此时冷空气经常南下,中国的气温降至全年最低。shàng/shǎng jiǔ1.《易》卦在第六位的阳爻叫上九。
2.喻道德学问最高的人。
3.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古称上九。
4.古以农历每月二十九日为上九。参见"下九"。xià jiǔ1.农历每月十九日。zhōn jiǔ1.指农历每月初九日。jiǔ chǒu1.九种视为丑恶的行为。
2.指禁忌之凶日。
3.指凶神恶煞。jiǔ shì1.九代。
2.指九世仇。jiǔ qiū1.传说中我国最古的书名。
2.指九州。jiǔ sī1.九弦。
2.山名。在今四川省兴文县。jiǔ liǎng1.指《周礼》中诸侯联缀万民,不使其离散的九项政治措施。jiǔ dān1.道教谓服后可长生或成仙的丹药,即:丹华p神符p神丹p还丹p饵丹p炼丹p柔丹p伏丹p塞丹。jiǔ zhǔ1.指三皇五帝及夏禹。《史记.殷本纪》:"伊尹处士,汤使人聘之,五反然后肯往从汤,言素王及九主之事。"司马贞索隐:"九主者,三皇五帝及夏禹也。"一说指历代九种类型的人主。裴S集解引汉刘向《别录》:"九主者,有法君p专君p授君p劳君p等君p寄君p破君p国君p三岁社君,凡九品,图画其形。"jiǔ jǔ1.谓九次举牲。周天子宴请上公之礼。
2.指齐桓公九合诸侯。
3.多次举荐。jiǔ wū1.九个太阳。传说日中有三足乌,因以乌指代太阳。jiǔ jiǔ①节令名称。夏至后的八十一天和冬至后的八十一天,各分成九个时段,每个时段为九天,即为“夏九九”和“冬九九”。并依次定名为头九、二九、…九九。通常所指的“九九天”是指冬九九,三九和四九期间,是中国最冷时期,而最末一个九天即九九期间已是3月“惊蛰”时节,气候转暖,是“九九艳阳天”了。②乘法口诀。以一到九每两数相乘而成,如“七八五十六”、“二四得八”等。古时由“九九八十一”开始,共三十六句,故称“九九”。起源很早,在春秋齐桓公时,已有明确记载。jiǔ rǔ1.指钟上九点凸出如乳头形状的装饰。后也指钟。jiǔ èr1.《易》卦爻位名。九,谓阳爻;二,第二爻,指卦象自下而上第二位。《易.干》:"九二o见龙在田o利见大人。《象》曰:'见龙在田'o德施普也。"孔颖达疏:"此以人事言之o用龙德在田似圣人已出在世o道德恩施能普遍也。"后因以"九二"喻君德广被。jiǔ wǔ1.《易》卦爻位名。九,谓阳爻;五,第五爻,指卦象自下而上第五位。《易.干》:"九五o飞龙在天o利见大人。"孔颖达疏:"言九五o阳气盛至于天o故云'飞龙在天'。此自然之象o犹若圣人有龙德p飞腾而居天位。"后因以"九五"指帝位。
2.指帝王。jiǔ jǐng1.九口井。
2.山名。在安徽省当涂县南。jiǔ xiē/suò1.《楚辞.招魂》句末都用助词"些"字,而《楚辞》多以"九"名篇,如《九辩》p《九歌》p《九章》,故称《楚辞》为"九些"。jiǔ jīng1.即九原。春秋时晋大夫的墓地。
2.泛指墓地。
3.犹九泉。指地下。jiǔ qīn/qìng1.犹九族。指高祖至玄孙的九代直系亲属。jiǔ rén1.汉扬雄着《太玄》,定人为九等。jiǔ jiè1.古代朝会大典客方所设的九个礼仪人员。古代主方的礼仪人员称"宾",客方的礼仪人员称"介"。jiǔ xiān1.九类仙人。
2.泛指众仙。jiǔ rèn1.亦作"九轫"。
2.六十三尺。一说七十二尺。常用以形容极高或极深。jiǔ dài1.九个朝代。
3.马名。jiǔ yí1.天子接待不同来朝者而制定的九种礼节。《周礼.秋官.大行人》:"以九仪辨诸侯之命,等诸臣之爵。"郑玄注:"九仪,谓命者五:公p侯p伯p子p男也;爵者四:公p卿p大夫p士也。"后称朝见天子之礼为九仪。
2.周代对九种命官的授命仪式。
3.《诗.豳风.东山》:"亲结其缡,九十其仪。"毛传:"九十其仪,言多仪也。"后因以"九仪"指聘嫁的仪节。jiǔ fá1.古代指对九种罪恶的讨伐。
2.泛指征伐。jiǔ huì/kuài1.多次会盟。
2.指释迦牟尼宣讲教义的九次法会。参阅八十卷本《华严经》。
3.九次交遇。jiǔ shāng1.无限地哀伤。jiǔ bó/bǎi/bà1.上古九州的方伯。方伯,诸侯之长。
2.泛指地方长官。
3.见"九百"。jiǔ wèi1.指天上与九州相对应的九个区域。
2.指很多席位。jiǔ zuǒ1.指尧之九官。jiǔ yòu1.谓多加保佑。jiǔ tǐ/tī/bèn1.谓祭牲分解的九个部分。
2.指人体的九个组成部分。jiǔ hóu/hòu1.商纣时的诸侯之一。
2.九服的诸侯。jiǔ tíng1.九分;九成。jiǔ bīn1.同"九宾"。jiǔ sēng1.指宋初惠崇等九个和尚。他们以诗闻名于世,时号"九僧"。有合集《九僧诗》。
2.佛教举行大法会时的九位司事的僧人。即:导师p咒愿师p呗师p散花师p梵音师p锡杖师p引头p堂达和衲众。jiǔ yuán1.道教语。指人的九窍。jiǔ guāng1.五光十色,形容光芒色彩绚烂。
2.四射的光芒;绚烂的光芒。jiǔ liù/lù1.《易.干》"初九"唐孔颖达疏:"七为少阳,八为少阴,质而不变,为爻之本体;九为老阳,六为老阴,文而从变,故为爻之别名。"因以"九六"泛指阴阳及柔刚等属性。
2.借指盛衰。
3."阳九百六"之略语。古代道家称天厄为"阳九",地厄为"百六"。因以"九六"指灾难或厄运。jiǔ lán1.指兰草。语出《楚辞.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jiǔ gòng/gōng1.《尚书》逸篇名。
2.指九州。jiǔ guān1.谓九重天门或九天之关。
2.指宫阙,朝廷。
3.九成的饷银。旧军队给官兵发工资称关饷。jiǔ diǎn1.泛指古代的经典著作。jiǔ jūn1.天子六军,诸侯三军,统称为九军。
2.为数众多的军队,犹大军。jiǔ nóng1.泛指各种农事活动。jiǔ míng1.犹九天,高空。
2.犹九泉,地下。
3.指深渊。jiǔ dōng1.指冬季。冬季共九十日,故名。jiǔ bīng1.厚积的冰。jiǔ fèng1.传说中的神名。jiǔ xíng1.周代刑书名。
2.古代的九种刑罚。jiǔ liè1.九卿的职位。
2.九星。jiǔ zé1.九功的法则。
2.九等。jiǔ gōng1.古谓六府三事为九功。
2.指九种职业的赋税。
3.欲成功业者慎不可犯的九件事。jiǔ jié1.谓成佛所经历的漫长劫难。
2.指释迦成佛的现在世。相传释迦于住劫(分二十小劫)中的第九劫(即现在世)成佛。jiǔ qū/ōu1.九州。
2.湖泽名。jiǔ shí1.泛指多数。
2.指九十岁。
3.谓一季。一季九十日。jiǔ shēng1.多次飞扬。jiǔ huá/huà/huā1.山名。在今安徽省青阳县。旧称九子山。因有九峰如莲花,故改为今名。
2.宫殿名。后赵石虎建。jiǔ qīng中央行政官员的合称。各代所指不同。秦汉以奉常(太常)、郎中令(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大鸿胪)、宗正、治粟内史(大司农)、少府为九卿。魏晋以后,设尚书分主各部,九卿职权较轻。明清有大小九卿之分。jiǔ è1.阳九之厄,指灾凶。jiǔ yuán1.九州大地。
2.春秋时晋国卿大夫的墓地。
3.泛指墓地。
4.九泉,黄泉。jiǔ xiàn/xuán1.九州。jiǔ cān/shēn1.一月朝参九次。
2.指九参官。jiǔ biàn1.复杂多变。
2.多次演奏。
3.指用兵的多种机变。
4.谓认识大道的九项内容及其次序。jiǔ xù1.谓九功各顺其理,皆有次序。泛指德政。jiǔ kòu1.见"九叩礼"。jiǔ yè/xié1.九代。jiǔ sī1.九卿。jiǔ hé/gě1.多次会盟。《论语.宪问》:"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邢m疏:"言九合者,《史记》云:兵车之会三,乘车之会六。《谷梁传》云:衣裳之会十有一。"一说谓纠合。朱熹集注:"九,《春秋传》作'纠',督也,古字通用。"jiǔ mìng1.周代的官爵分为九个等级,称九命。上公九命为伯;王之三公八命;侯伯七命;王之卿六命;子男五命;王之大夫p公之孤四命;公p侯伯之卿三命;公p侯伯之大夫,子男之卿再命(即二命);公p侯伯之士,子男之大夫一命。子男之士不命。他们的宫室p车旗p衣服p礼仪等,各按等级作具体规定。见《周礼.春官.典命》p《礼记.王制》。九等官爵中的最高一级亦称九命。
2.北周官秩的等级。宇文泰为魏太师时作九命之典。以第一品为九命,第九品为一命。每命又分为二级。见《周书.文帝纪下》p《周书.卢辩传》。jiǔ hé/hè/huó/huò/hú1.指秋天。
2.香名。jiǔ pǐn1.指九卿。
2.古代官吏的等级。始于魏晋。从一品到九品,共分九等。北魏时每品各分正p从,第四品起正p从又各分上下阶,共为三十等。唐宋文职与北魏同。隋及元p明p清保留正p从品,而无上下阶之称,共分十八等。
3.魏晋南北朝时士人的九种品第。《晋书.刘毅传》:"毅以魏立九品,权时之制,未见得人,而有八损。"《汉书.古今人表》列古今人物为九等,实为"九品"之起源。参见"九品中正"。
4.指诗的九种风格。
5.泛言九等,九级。jiǔ huí1.多次翻转或萦绕。多形容愁思起伏,郁结不解。 2.迂回曲折。 3.用以形容波浪翻腾起伏。jiǔ yīn1.古指危及王朝统治的九种因素。jiǔ wéi1.九州。
2.重围。jiǔ yòu1.上古指组成陆地的九个大区域。后被称为九州。jiǔ tǔ九州的土地。指国土:周览九土,足历五都。jiǔ shèng1.指伏羲p神农p黄帝p尧p舜p禹p文王p周公p孔子。
2.指道教崇奉的九位真人。
3.九个皇帝。jiǔ dì/de1.指各种隐秘难测的地形。
2.指地的最深处。
3.犹九泉。指地下。
4.用兵的九种地势。
5.指根据地质p地形而分的九种土地。
6.犹言遍地,大地。
7.阴阳家谓历数有九地之数。参见"九天"。
8.佛教语。谓众生轮回之三界。凡欲界一地,色界四地,无色界四地。jiǔ kǎn1.星名。
2.九道横层。jiǔ kēng1.即九冈,山名。《楚辞?九歌?大司命》:"吾与君兮斋速o导帝之兮九坑。"蒋骥注:"坑o岗同。今荆州府松滋县及长沙府益阳县,皆有九岗山。"闻一多校补:"案《文苑》作九冈o最是。九冈o山名。荆州松滋县有九冈山o郢都之望也。"一说为九州之山。王逸注:"导迎天帝出入九州之山。"jiǔ lěi1.层层的营垒。
2.指九野或九野之神。jiǔ gāi1.亦作"九"p"九陔"。中央至八极之地。
2.亦作"九阂"p"九陔"。九层。指天。jiǔ yín1.犹九重。
2.犹九州。jiǔ chéng1.指京都。旧时京都多设城门九座,故称。jiǔ yán/shān1.九州的边际。亦指九州。jiǔ yù1.九州。jiǔ yàn1.泛指溪渠。jiǔ sāi/sài/sè1.九个险阻的地方。jiǔ bì1.犹九垒。jiǔ rǎng1.犹九州。
2.犹九泉。jiǔ shēng1.五声(宫p商p角p征p羽)和四清(宫清p商清p角清p征清)的合称。jiǔ fù1.多次反复。jiǔ xià1.古乐名。
2.夏季,夏天。
3.九州华夏。jiǔ yè1.犹言长夜。jiǔ dà/dài/tài1.道家指风p云p雷p海p火p日p地p天p空。jiǔ tiān极高的天空:~九地(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形容差别极大)。jiǔ fū/fú1.古指九夫所耕的九百亩田。jiǔ yí1.古代称东方的九种民族。亦指其所居之地。《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何晏集解引马融曰:"东方之夷有九种。"《后汉书.东夷传》:"夷有九种。曰:'畎夷p于夷p方夷p黄夷p白夷p赤夷p玄夷p风夷p阳夷。'"明袁衮《远游赋》:"昔孔圣之周流兮,居九夷而弗陋。"一说指玄菟p乐浪p高骊p满饰p凫更p索家p东屠p倭人p天鄙。见《尔雅.释地》"九夷"疏。
2.泛称少数民族。jiǔ zòu1.指古代行礼奏乐九曲。jiǔ ào/yù1.同"九T"。jiǔ nǚ/rǔ1.九妃。古代诸侯所娶的九个嫔妃。
2.道家指九个侍从仙女。jiǔ rú1.《诗.小雅.天保》:"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如不尔或承。"本为祝颂人君之词,因连用九个"如"字,并有"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之语,后因以"九如"为祝寿之词。
2.频频来临。jiǔ fēi/pèi1.古代诸侯所娶的九女。jiǔ xìng1.指唐时回纥所分的九个部落:药罗葛胡咄葛咄罗勿貊歌息讫阿勿嘀葛萨斛焖匾┪鸶疝梢稹
2.唐代铁勒族分出回纥p仆固p浑拔野古p同罗p思结p契p阿布思和骨仑屋骨,共九个部落,史称九姓铁勒,简称九姓。
3.指隋唐时中亚细亚的昭武九姓。为月氏之后,始居祁连山北的昭武城(今甘肃高台县),后为突厥所破,迁于中亚的葱岭一带,其支庶分王各地,为康p安p曹p石p米p何p火寻p戊地p史,世称九姓,亦称昭武九姓国。见《新唐书.西域传下.康》。jiǔ yīn1.九族姻亲。泛指亲族。jiǔ niáng1.指灯蛾。jiǔ yīng1.传说中的水火怪。亦用以喻邪恶凶残的人。jiǔ pín1.宫中女官。也是帝王的妃子。《周礼?天官?内宰》:"九嫔掌妇学之法,以教九御妇德p妇言p妇容p妇功o各帅其属而以时御叙于王所。"《礼记?e义》:"古者天子后立六宫p三夫人p九嫔p二十七世妇p八十一御妻。"历代王朝多有九嫔之制。晋以淑妃p淑媛p淑仪p修华p修?p修仪p婕妤p容华p充华为九嫔。唐以昭仪p昭容p昭媛p修仪p修容p修媛p充仪p充容p充媛为九嫔。见《晋书?舆服志》p《新唐书?后妃传上》。jiǔ zǐ1.尾宿九星。
2.九个儿子。
3.指尧的九位贤臣:舜p契p禹p后稷p夔pp伯夷p皋陶p益。
4.山名。指九子山。
5.墨名。祝婚用。
6.枪名。jiǔ yǔ1.犹言九州。
2.指高空。jiǔ zōng1.同姓的九族。jiǔ guān1.古传舜设置的九个大臣。
2.泛指九卿六部的中央官员。jiǔ bǎo1.指禹铸的九鼎。夏商周三代奉为象征国家政权的传国之宝。三国魏曹丕《铸五熟釜成与钟繇书》:"昔有黄三鼎o周之九宝o咸以一体o使调一味。"详"九鼎"。
2.指曹丕的九把刀剑。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铭箴》:"魏文九宝o器利辞钝。"范文澜注:"魏曹丕《典论剑铭》:'余好击剑……以为宝器九。剑三:一曰飞景o二曰流采o三曰华锋。刀三:一曰灵o二曰含章o三曰素质。匕首二:一曰清刚o二曰扬文。灵陌刀一:曰龙鳞。因姿定名o以铭其础'"
3.指九方御玺。宋周辉《清波别志》卷中:"古唯六玺o至唐jiǔ shì1.古时九嫔和九卿分别治事之所。
2.指古明堂的九间房屋。
3.即九庙。天子的祖庙。
4.道教谓人体中的"上宫"(脑)和"九窍"。jiǔ gōng见〖宫调〗。jiǔ jiā/gū/jie1.指战国时法p道p儒p阴阳p名p墨p纵横p杂p农九个学派。jiǔ chén1.犹九天。jiǔ róng1.旧称君子修身处世应有的九种姿容。jiǔ bīn1.古代朝会大典设"九宾"。说法不一:(1)指公p侯p伯p子p男p孤p卿p大夫p士。《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礼于庭,臣乃敢上璧。"裴S集解引韦昭曰:"九宾则《周礼》九仪。"按,《周礼.秋官.大行人》郑玄注:"九仪谓命者五:公p侯p伯p子p男也;爵者四:孤p卿p大夫p士也。"(2)指王p侯p公p卿p二千石p六百石下及郎p吏p匈奴侍子。《后汉书.礼仪志上》:"大鸿胪设九宾,随立殿前。"刘昭注引薛综曰:"九宾谓王p侯p公p卿p二千石p六百石下及郎p吏p匈奴侍子jiǔ guǎ1.《文选.枚乘》:"龙门之桐……使琴挚斫斩以为琴,野茧之丝以为弦,孤子之钩以为隐,九寡之珥以为约。"张铣注:"钩p珥皆也,隐p约皆琴上饰。取孤子寡妇之而用之,欲其声多悲声。九寡,九度寡也。"后以九寡代称悲哀的琴声。jiǔ huán1.犹言九州大地。jiǔ sì1.指九卿的官署。jiǔ wěi/yǐ1.九尾狐的简称。古人以为瑞兽。
2.借为妖媚多诈的象征。
3.泛指妖狐。jiǔ céng1.九重,九级。亦用以喻极高。jiǔ jú1.佛家语。即欲界一处,色界四处,无色界四处。佛教谓众生轮回之地,凡三界九处。亦称"九有情居"。jiǔ shǔ/zhǔ1.九代直系亲属。jiǔ shān1.九州的大山。
2.九座山。《吕氏春秋.有始》:"何谓九山?会稽p太山p王屋p首山p太华p歧山p太行p羊肠p孟门。"金元好问《颖亭留别》诗:"七风三日雪,太素秉元化。九山郁峥嵘,了不受陵跨。"施国祈笺注:"九山,案S辕p颍谷p告成p少室p大箕p大陉p大熊p大茂p具茨是也。"
3.指九嶷山。jiǔ jiào/qiáo1.形容层峦迭嶂。峤,尖而高的山。jiǔ fēng1.借喻九疑山。jiǔ yá1.指高耸的山峰。jiǔ yí1.见"九疑"。jiǔ chuān1.九州的大河。《书.益稷》:"予决九川,距四海。"孔传:"决九州名川,通之四海。"《国语.周语下》:"决汨九川,陂障九泽。"一说指九条河川。jiǔ zhōu传说中的我国上古行政区划,后用作‘中国’的代称。jiǔ gōng1.即九官。jiǔ shì1.古时买卖货物的场所。
2.泛指热闹的街市。jiǔ shī1.《汉书.艺文志》:"《淮南道训》二篇。淮南王安聘明《易》者九人,号九师说。"因称《易经》学者为"九师"。
2.犹九军,大军。jiǔ dài1.佛教禅宗汇编的九种教理。即:佛正法眼藏带p佛法藏带p理贯带p事贯带p理事纵横带p屈曲垂带p妙叶兼带p金针双销带和平怀常实带。见《浮山远录》。jiǔ gān/gàn1.九天。高远的天空。jiǔ yōu1.极深暗的地方,指地下。
2.引申为阴间。jiǔ xù1.同"九叙"。jiǔ miào1.指帝王的宗庙。古时帝王立庙祭祀祖先,有太祖庙及三昭庙p三穆庙,共七庙。王莽增为祖庙五p亲庙四,共九庙。后历朝皆沿此制。jiǔ fǔ1.周代掌管财币的机构。后泛指国库。
2.指各方的宝藏和特产。
3.南齐设置的九个官署,犹汉之九寺。
4.犹言脏腑。jiǔ nòng/lòng1.九章乐曲。乐曲一章为一弄。jiǔ guī1.珠算中用一到九的九个"个位数"为除数的除法。jiǔ xíng1.形容形态之多。
2.金灯草的别名。又名无义草。jiǔ yǐng1.道教谓九种影神。jiǔ zhēng1.九种征验。古代考察"贤"与"不肖"的九种办法。
2.屡次征召。jiǔ yù1.即九嫔。
2.即女御。宫中女官,掌女工及侍御之事。共八十一人,分九组轮流侍御,故称。jiǔ dé1.古谓贤人所具备的九种优良品格。九德内容,说法不一。《书.皋陶谟》:"皋陶曰:'都,亦行有九德,亦言其人有德,乃言曰:载采采。'禹曰:'何?'w陶曰:'宽而栗p柔而立p愿而恭p乱而敬p扰而毅p直而温p简而廉p刚而塞p强而义p彰厥有常,吉哉!'"孔传:"言人性行有九德以考察,真伪则可知。"《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心能制义曰度,德正应和曰莫,照临四方曰明,勤施无私曰类,教诲不倦曰长,赏庆刑威曰君,慈和服曰顺,择善而从之曰比,经纬天地曰文。九德不愆,作事无悔。"《逸周书.常训》:"九德jiǔ sī/sāi1.《论语.季氏》:"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后泛指反复思考。jiǔ xī1.谓呼吸频繁而急促。
2.呼吸九次。一呼一吸谓之一息。jiǔ huì1.九方面的仁政。jiǔ chóu1.形容愁思之多。jiǔ tè1.九种恶事。jiǔ róng1.九伐之兵。
2.九夷。jiǔ chéng1.犹九阕。乐曲终止叫成。
2.犹九重,言极高。
3.唐代宫名。
4.十分之九。jiǔ jiè1.指九种危害国家而必须防止的现象。
2.指九条应遵守的教戒。jiǔ jié1.犹九州。jiǔ hù1.九门。古代明堂或天子路寝皆有九室,室有一门,共九门。
2.道教指天帝居住的地方。jiǔ fáng1.古天子所娶的九女曰九房。
2.明堂中的九室。
3.九个房族。jiǔ hù1.相传为少时主管农事的官名。《左传.昭公十七年》:"九扈为九农正。"杜预注:"扈有九种也……以九扈为九农之号,各随其宜以教民事。"按,《尔雅.释鸟》扈作"U",《说文》引作"九雇",本是农桑候鸟,借以作农事官名。
2.鸟名。jiǔ zhí1.见"九曜"。jiǔ tóu1.亦作"九H"。
2.谓多次酿造。jiǔ fú/bì1.谓曲折隐蔽之处。jiǔ jù1.见"九距"。jiǔ zhāo1.见"九韶"。jiǔ bài1.古代祭祀时的九种礼拜形式。拜,古字作"?"。
2.九次礼拜。jiǔ cuī1.犹九伤,言哀伤之极。jiǔ gōng1.多次攻击。jiǔ shù/shǔ/shuò1.古算法名。后之《九章算术》本此。jiǔ wén1.古代天子礼服上的九种图案。jiǔ fāng1.中央与八方的总称。
2.九方皋的省称。
3.复姓。春秋秦穆公时,有九方皋。见《列子.说符》。jiǔ liú/yóu1.见"九旒"。jiǔ xuán/xuàn1.极深貌。jiǔ zú指从自己往上推到父、祖、曾祖、高祖四代,往下推到子、孙、曾孙、玄孙四代,连同自己一代,共为九族。一说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共为九族:株连九族。jiǔ liú1.亦作"九"。亦作"九游"。
2.古代旌旗上的九条丝织垂饰。
3.古时官冕上的九串垂珠。
4.星名。jiǔ qí1.指各式军旗。jiǔ rì1.九个太阳。古代神话,谓天有十日,九日居大木之下枝,一日居上枝,尧使后羿射之,中九日。见《楚辞.招魂》p《山海经.海外东经》。
2.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jiǔ mín1.犹九天。
2.指秋天。jiǔ xīng1.指四方及五星。
2.指星p辰p日p月p四时p岁。
3.指天蓬天内等九星。
4.冠名。jiǔ chūn1.指春天。
2.指三年。jiǔ shǔ1.指夏季九十天的暑热天气。jiǔ yào1.指北斗七星及辅佐二星。
2.亦称"九执"。指梵历中的九星。梵历以九星配日,而定其日之吉凶。九星为:一p日曜(太阳),二p月曜(太阴),三p火曜(荧惑星),四p水曜(辰星),五p木曜(岁星),六p金曜(太白星),七p土曜(镇星),八p罗?(黄跣),九p计都(豹尾星)。九星与日时相随劐逐而不离,故又称"九执"。唐开元年间传入我国,称"九执历"。九星配日法曾为我国历法所采用,后删弃。
3.道教语。日的别称。jiǔ qū/qǔ1.迂回曲折。
2.指黄河。因其河道曲折,故称。
3.指福建武夷山的九曲溪。jiǔ yuè1.格里历(即阳历)每年的第九个月。 2.第九个太阴月。 3.九个月。jiǔ yǒu1.九州。
2.佛教语。指众生轮回之三界九地。jiǔ fú/fù1.王畿以外的九等地区。
2.指全国各地区。
3.古代王和后的九种服制。jiǔ běn1.古代君主治国信守的九项原则。jiǔ jí1.道教语。犹九天。
2.指皇宫。jiǔ zhī/qí1.谓一干九枝的烛灯。亦泛指一干多枝的灯。
2.形容枝条繁多。jiǔ liáng1.朝冠上装饰的九条横脊。梁,指朝冠上的横脊。梁数多少,因官品之高下而定。jiǔ jí1.古代群臣外朝之位,树九棘为标识,以区分等级职位。《周礼.秋官.朝士》:"左九棘,孤p卿p大夫位焉……右九棘,公p侯p伯p子p男位焉。"郑玄注:"树棘以为立者,取其赤心而外刺,象以赤心三刺也。"后因以九棘为九卿的代称。
2.药名。jiǔ yíng1.言柱之多。形容建筑宏伟。jiǔ gē《楚辞》篇名。战国楚人屈原根据民间祭神乐曲加工而成。共十一篇,为《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一般认为是屈原早期被放逐前的作品。供祭祀时使用。其中多数篇章表现神与神、神与人之间的互恋和恋情无果的感伤,《国殇》则是赞颂为国战死的战士之作。jiǔ sǐ1.犹万死。jiǔ yǔn1.亦作"九陨"。
2.犹九死。jiǔ hé1.禹时黄河的九条支流。近人多认为是古代黄河下游许多支流的总称。
2.泛指黄河。
3.银河。jiǔ fèi1.多次煮沸。jiǔ quán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迷信的人指阴间:~之下ㄧ含笑~。jiǔ fǎ1.亦作"九"。
2.周治理邦国的九种措施。
3.泛指治理天下的各种大法。
4.指汉《九章律》。
5.指道家修仙之法。jiǔ zé/shì1.九州的湖泊。
2.特指北方的湖泊。
3.古代的九大湖泊。《周礼.夏官.职方氏》泽p薮并称,其名称及位置如下:扬州:具区;荆州:云梦;豫州:圃田;青州:望诸;衮州:犬野;雍州:弦蒲;幽州:养;翼州:杨纡;并州:昭馀祁。
4.泛称深渊湖泊。jiǔ luò1.亦作"九雒"。即《九畴洛书》。
2.犹九州。jiǔ jīn1.古谓日出的地方。jiǔ pài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支流,因而用“九派”称这一带的长江:茫茫九派流中国。jiǔ liú1.先秦的九个学术流派。
2.泛指各学术流派。
3.九品人物。
4.犹言各类,各种。
5.指各种才艺。
6.江河的许多支流。jiǔ kuài/huì1.指九河。jiǔ tú1.犹九逵,京城中的大路。jiǔ yè1.指各种美酒。
2.道教语。九窍的津液。jiǔ qīng1.道教语。犹九天。
2.指天庭。
3.指帝王居处。jiǔ yuān1.深渊。语出《庄子.列御寇》:"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龙颔下。"
2.古乐歌名。jiǔ yóu1.见"九旒"。jiǔ pài1.即九派。指长江。jiǔ yuán1.指各种学术流派。jiǔ míng1.犹四海。
2.九冥,深渊。jiǔ xī1.传说为范蠡的养鱼池,中有九渚,故称。jiǔ bīn1.弯曲的涯岸。jiǔ lòu1.佛家语。指由身p口p意所造恶业而产生的种种烦恼。九,九穴(眼p耳p鼻p口及两便);漏,烦恼的异称。
2.笛子的别名。jiǔ yíng1.指九州与环其外的瀛海。
2.泛指海外各国。jiǔ fǎ1.见"九法"。jiǔ líng1.犹九天。
2.指九天的仙灵。jiǔ shú1.犹多熟。jiǔ láo1.古时,牛p羊p豕三牲为一牢;九牢,牛p羊p豕各九,为大礼所用。jiǔ mù1.九州之长。
2.指地方长官。
3.即九州。jiǔ xiàn1.九次献酒。周天子接待上公朝聘的享礼。《周礼.秋官.大行人》:"上公之礼……飨礼九献。"贾公彦疏:"九献者,王酌献宾,宾酢主人o主人酬宾o酬后更八献o是为九献。"《国语.晋语四》:"z晋文公{遂如楚o楚成王以周礼享之九献。"韦昭注:"九献o上公之享礼也。"宗庙祭祀亦用此礼。唐褚亮《宗庙九德之歌辞》:"礼终九献o乐展四悬。"《宋史.礼志十一》:"古者宗庙九献o皇及后各四o诸臣一。自汉以来为三献o后无入庙之事o沿袭至今。"jiǔ xuán1.九天。指天空最高处。
2.指众仙。jiǔ bān1.晋代考核官吏的一种制度。jiǔ jiè1.佛教语。谓"十法界"中地狱p饿鬼p畜生p阿修罗p人p天p声闻p缘觉p菩萨。九界相对佛界而言,均为迷界。
2.康有为所谓产生世间诸苦的九种界别。即国界p级界p种界p形界p家界p业界p乱界p类界和苦界。见《大同书》甲部第六章。jiǔ gāi1.见"九垓"。jiǔ chóu1.畴,类。指传说中天帝赐给禹治理天下的九类大法,即《洛书》。
2.泛指治理天下的大法。jiǔ wǎn1.《楚辞.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王逸注:"十二亩曰畹。"一说,田三十亩曰畹。见《说文》。后即以"九畹"为兰花的典实。jiǔ jī1.相传古时王城以外五千里之内,自内而外,每五百里为一畿,共有侯p甸p男p采p卫p蛮p夷p镇p藩等九畿,为各级诸侯之领地及外族所居之地。jiǔ yí/nǐ1.亦作"九嶷"。
2.山名。在湖南宁远县南。
3.指九疑山之神。jiǔ bǎi1.亦作"九伯"p"九陌"。宋p元p明时讥人痴呆p神气不足。
2.指计较琐细事的人。
3.复姓。汉有九百里。见《通志.氏族五》引《姓苑》。jiǔ huáng1.传说中上古的九个帝王。jiǔ gāo/yáo1.见"九w"。jiǔ gāo/yáo1.亦作"九皋"。亦作"九皋"。
2.曲折深远的沼泽。《诗.小雅.鹤鸣》:"鹤鸣于九w,声闻于野。"毛传:"w,泽也。言身隐而名著也。"郑玄笺:"w,泽中水溢出所为坎,自外数至九,喻深远也。鹤在中鸣焉,而野闻其鸣声……喻贤者虽隐居,人咸知之。"陆德明释文:"《韩诗》云:九w,九折之泽。"汉桓宽《盐铁论.西域》:"茫茫乎若行九皋,未知所止。"《晋书.文苑传.赵至》:"徘徊九皋之内,慷慨九阜之颠,进无所由,退无所据。"《镜花缘》第四十回:"九皋有路招云鹤,三匝无枝泣夜乌。"后亦jiǔ pán1.迂回曲折貌。jiǔ xiāng/xiàng1.唐时回纥婚礼中的九姓傧相。jiǔ lǐ1.九仪之礼。
2.指古时九种礼仪。jiǔ zǔ1.泛指历代祖宗。jiǔ shén1.古指九天的神明。jiǔ jīn/jìn1.九种法律禁令。
2.犹宫禁。帝王居住之处。jiǔ qiū1.指秋天。
2.指九月深秋。
4.曲名。jiǔ zhǒng/zhòng1.指《易》p《书》p《诗》p《春秋》p《礼》p《乐》p《论语》p《孝经》及小学(其名目说法不一,此据《汉书.艺文志》)等九种儒家经典。jiǔ shuì1.周代对人民各种职业所课的赋税。jiǔ qiào1.指耳p目p口p鼻及尿道p肛门的九个孔道。jiǔ zhāng《楚辞》篇名。战国楚人屈原作。包括《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九篇。其中《橘颂》为作者早年所作,余篇作于他遭受政治迫害和放逐期间,表达了他对楚国现状的忧虑和宁死不屈的坚贞之心。jiǔ fú1.指符。jiǔ děng1.九个等级。
2.九种类别。jiǔ shì1.见"九"。jiǔ yán1.《周礼.考工记.匠人》:"周人明堂,度九尺之筵p东西九筵p南北七筵。"筵,竹席,长九尺。九筵,即八十一尺。后因以"九筵"借指明堂。jiǔ zhēn1.反复规谏。jiǔ shì1.《周礼》谓古代卜祝的九项大事。jiǔ jīng1.精神,元气。
2.九曜,泛指日月星辰。jiǔ sù1.道教语。即先天九气。道教认为天地混沌之时为先天,有玄p元p始三气,三气又各化生三气,合成九气,为万物之源。素,本源。《太清玉册》谓,先天九气者:始气生混混气苍,混气生洞洞气赤,洞气生皓皓气青;元气生FF气v,F气生景景气黄,景气生遁遁气白;玄气生融融气紫,融气生炎炎气碧,炎气生演演气黑。jiǔ yù1.即九N。jiǔ yuē/yāo1.九屈。《楚辞?招魂》:"土伯九约o其角~~些。"王逸注:"约o屈也……言地有土伯执卫门户o其身九屈o有角~~触害人也。"一说,九尾。蒋骥注:"约o尾也。"jiǔ jì/jǐ1.谓据九种自然法则理政治事。
2.指九脏的功能。jiǔ wěi1.横贯东西的九条大道。
2.道教以指天空中广阔的云衢。jiǔ hóng1.广阔的空间。jiǔ gāng1.指九州。jiǔ zhōng1.九成。jiǔ jīng1.九条南北向的大道。
2.儒家治国平天下的九项准则。
3.九部儒家经典。名目相传不一。《汉书.艺文志》指《易》p《书》p《诗》p《礼》p《乐》p《春秋》p《论语》p《孝经》及小学。陆德明《经典释文录》指《易》p《书》p《诗》p《周礼》p《仪礼》p《礼记》p《春秋》p《孝经》p《论语》。《初学记》卷二一所引九经,与《经典释文》略异,有《左传》p《公羊》p《谷梁》,无《春秋》p《孝经》p《论语》。jiǔ wéi1.犹九州。jiǔ yuán1.佛教法相宗的九种因缘。jiǔ luó1.重重的帐帘。
2.即九头鸟。jiǔ yù1.一种带有囊袋以捕捞小鱼的网。jiǔ lǎo1.指唐白居易p胡杲等九人。jiǔ kǎo1.谓二十七年。古代官吏三年一考绩,九考则为二十七年。jiǔ zhí1.尧设置的九种官职。
2.周时的九种职业。jiǔ lèi/lē1.指甲纹呈多根肋条分布状。
2.指此种形状的乌龟。jiǔ néng/nài1.古指大夫应当具备的九种才能。jiǔ fù1.犹大腹。jiǔ jiù1.药草鬼臼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六.鬼臼》。jiǔ bān/pán1.极言其弯曲。般,通"盘"。jiǔ sè/shǎi1.九种颜色。
2.泛指多种色彩。jiǔ máng1.光芒四射。亦指四射的光芒。jiǔ zhī1.《汉书.武帝纪》:"甘泉宫内中产芝,九茎连叶。"后泛指灵芝草。jiǔ huā1.菊花的别名。因在农历九月开花,故名。jiǔ cāng1.犹九天。jiǔ bāo1.凤的九种特征。后为凤的代称。jiǔ yīng1.指九星。即北斗七星和辅佐二星。
2.蜡梅的一种。详"九英梅"。jiǔ jīng1.《史记.孝武本纪》:"甘泉防生芝九茎。"《汉书.宣帝纪》:"金芝九茎,产于函德殿铜池中。"后因以"九茎"指芝草。jiǔ cǎo1.指鹿吃的九种可解毒的草。jiǔ huāng1.九州极远之处。jiǔ pā1.喻绚丽多采。jiǔ sǒu1.指古代九大湖泊。jiǔ cáng/zàng1.人体中的九种内脏。
2.泛指内脏。
3.形脏和神脏的合称。jiǔ hǔ1.指王莽的九个将军。《汉书.王莽传下》:"z王莽{拜将军九人o皆以虎为号o号曰'九虎'。"《后汉书.冯衍传上》:"z皇帝{破百万之陈o摧九虎之军o雷震四海o席卷天下。"后用以喻强悍之军。jiǔ lǜ1.反复p周详地考虑。jiǔ yú1.九次虞祭。古丧礼,天子九虞。jiǔ chóng1.道教语。泛指在人身中作祟的种种尸虫。九,九脏。jiǔ xíng/háng1.古谓九种德行。说法不一。
2.九域之道里。
3.九条运行的轨道。
4.犹言九巡,九遍。jiǔ jiē1.犹九逵,都城的大道。jiǔ qú1.纵横交叉的大道;繁华的街市。
2.草名。jiǔ liè/liě1.九死。
2.指戮尸。jiǔ yì1.指四方边远地区。jiǔ guī1.古指月亮运行的九道圆弧形的轨迹。jiǔ jiě/jiè/xiè1.《淮南子.精神训》:"天有四时五行九解三百六十日。"高诱注:"九解谓九十为一解。一说,九解六一之所解合也。一说,八方中央,故曰'九解'。"jiǔ yán1.九句格言。指春秋时郑国子大叔告诫赵简子的九句话。
2.用以敬称别人的教诲。
3.指一句九字的诗体。jiǔ yì1.辗转翻译。
2.指边远地区或外国。
3.官名。汉有九译令,犹后世通译官。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jiǔ gǔ/gǔ/yù1.指苑囿中的大小池沼。谷,流水会聚的地方。jiǔ hé/háo/mò1.古代北方的少数民族。jiǔ gòng1.周代征收贡物的九种类别。亦泛指进贡。jiǔ xián1.九个贤人。指尧舜时九官:禹p皋陶p契p后稷p伯夷p夔p龙pp益。
2.九个贤人。指尧p舜p禹p文王p皋陶p启p契p史皇p羿等九人。见《淮南子.修务训》。jiǔ fù1.周代的九类赋税。《周礼.天官.大宰》:"以九赋敛财贿:一曰邦中之赋,二曰四郊之赋,三曰邦甸之赋,四曰家削之赋,五曰邦县之赋,六曰邦都之赋,七曰关市之赋,八曰山泽之赋,九曰币余之赋。"郑玄注:"邦中在城郭者,四郊去国百里,邦甸二百里,家削三百里,邦县四百里,邦都五百里,此平民也。关市p山泽谓占会百物,币余谓占卖国中之斥币,皆未作当增赋者。"按,前六种赋税皆以地区远近为区别,征土地产物;关市之赋征商旅税;山泽之税征矿p渔p林业税;币馀之赋指不属以上各类的其他赋税。后以"九赋"泛指各类赋jiǔ qù/cù1.佛教语。指三界九地的众生。jiǔ jù1.亦作"九拒"。
2.多次抵抗。jiǔ lù1.指九条渠道。jiǔ guǐ1.可容九辆车并列行驶的路面宽度。
2.指城中大道。
3.泛指大路。
4.犹言众车。jiǔ zhuǎn/zhuàn1.九次提炼。道教谓丹的炼制有一至九转之别,而以九转为贵。
2.指九转丹或其炼制秘诀。
3.指官秩相当于从三品。
4.九次迁官。
5.反复诵读。
6.反复翻转。jiǔ lún1.指上古传说中的九个太阳。jiǔ biàn《楚辞》篇名。战国楚人宋玉作。有人认为是哀悯屈原之作,一般认为其主题在于表现封建社会下层士人在政治上不得志的感伤。作品善于借景抒情,其开头一段以凄凉秋色的描绘表达愁苦之情,尤为出色,对后人的借景寄慨之作有很大影响。jiǔ biān1.本谓明代设在北方的九个边防重镇,后为边境的泛称。jiǔ dá1.谓四通八达。
2.四通八达的道路。jiǔ qiān1.多次升迁。
2.多次迁徙。形容惊扰不安。jiǔ guò/guo1.九种过失。jiǔ yùn1.九转。jiǔ huán/hái1.犹九转。
2.指九还丹。jiǔ tōng/tòng1.《通典》等九部政书的总称。唐杜佑《通典》,宋郑樵《通志》,宋马端临《文献通考》,旧称三通。清乾隆时加入官修的《续通典》p《清通典》p《续通志》p《清通志》p《续文献通考》p《清文献通考》,合称九通。jiǔ shì1.几度飞逝。谓因深思而心灵不安。jiǔ kuí1.四通八达的大道。《三辅黄图.都城十二门》:"长安城面三门,四面十二门,皆通达九逵,以相经纬。"后多指京城的大路。
2.泛指大路。jiǔ yì1.指汉文帝的九匹良马。jiǔ xiá1.辽阔的天空。jiǔ dào1.九州的道路。
2.古人指日月运行的轨道。
3.指九河。
4.犹言许多道。
5.九门学问。jiǔ qiū1.九丘。传说中我国最古的书籍。jiǔ jùn1.犹言五湖四海。jiǔ bù1.指各个区域。
2.即九州。jiǔ dòu1.见"九投"。jiǔ yùn1.一种经过重酿的美酒。jiǔ zhòng/chóng1.九层;九道。
2.泛指多层。
3.指天门;天。
4.指宫门。
5.指宫禁o朝廷。
6.指帝王。
7.指皇位。jiǔ yě1.犹九天。
2.九州的土地。jiǔ jīn1.指九鼎。相传禹收九州之金铸九鼎,后因以九金指九鼎。jiǔ zhōng1.传说丰山有九口钟,霜降而鸣。jiǔ yuè/yào1.道家藏经卷的器具。
2.亦作"九钥"。指天门。
3.泛指宫门。jiǔ zuān/zuàn1.九年钻燧,喻艰辛的经历。jiǔ zhū1.新莽时的钱币名。又称"壮钱"。直径一寸,重九铢,值四十文。见《汉书.食货志下》。jiǔ suǒ1.谓道路曲折险阻。jiǔ xī1.古代天子赐给诸侯p大臣的九种器物,是一种最高礼遇。
2.魏晋六朝掌政大臣夺取政权p建立新王朝率皆袭王莽谋汉先邀九锡故事,后以九锡为权臣篡位先声。jiǔ yīn1.指九门。jiǔ mén1.禁城中的九种门。古宫室制度,天子设九门。《礼记.月令》:"z季春之月{田猎pD罘p罗罔p毕翳p喂兽之药,毋出九门。"郑玄注:"天子九门者,路门也p应门也p雉门也p库门也p皋门也p城门也p近郊门也p远郊门也p关门也。"后用以称宫门。
2.指宫禁。
3.借指天子。
4.指旧北京外城的九个门。
6.借指九天。jiǔ hóng1.天庭的大门。jiǔ guī1.泛指宫禁门。jiǔ hé1.见"九垓"。jiǔ chāng1.九天之门。指天。
2.指朝廷。jiǔ hūn1.九天之门。亦指九天。
2.喻朝廷。jiǔ què/quē1.指天宫。
2.指皇城。jiǔ qiān1.泛指南北方向的道路。jiǔ yáng1.天地的边沿。
2.古代传说的日出处。
4.道家以纯阳为九阳。
5.山名。jiǔ yīn1.幽渺之地。
2.指阴间。jiǔ jiē1.古代天子明堂有九个台阶。见《周礼.考工记.匠人》。后以指朝廷。jiǔ mò1.汉长安城中的九条大道。
2.泛指都城大道和繁华闹。
3.指京城。
4.田间的道路。
5.痴呆。见"九百"。jiǔ jiàng/xiáng1.台湾海峡的九月风信。jiǔ xiàn1.多重关隘。jiǔ gāi1.见"九垓"。jiǔ yǔn1.见"九殒"。jiǔ chuí1.九边。指极边远之地。jiǔ líng1.高山峻岭。jiǔ yú1.谓九州。
2.九方。jiǔ lóng1.传说中哀牢夷的祖先。jiǔ ào/yù1.谓九州之内。jiǔ nán/nàn/nuó1.犹言异常艰难,重重困难。jiǔ jí1.纠集。jiǔ gù1.即九扈。详"九扈"。jiǔ zhì1.犹言高九丈。古制,高一丈p长三丈为雉。jiǔ luò1.见"九洛"。jiǔ xiāo天空的最高处,比喻极高或极远的地方:豪情冲~。jiǔ xiá1.九天的云霞。借指天庭。jiǔ sháo1.亦作"九?"。亦作"九招"。
2.舜时乐曲名。《周礼?春官?大司乐》:"九德之歌o《九?》之舞。"孙诒让正义:"?p韶古今字o经例作'?'o注例用今字作'韶'。"《庄子?至乐》:"奏《九韶》以为乐o具太牢以为膳。"成玄英疏:"《九韶》o舜乐名也。"《史记?五帝本纪》:"四海之内咸戴帝舜之功o于是禹乃兴《九招》之乐。"司马贞索隐:"招音韶,即舜乐《箫韶》。九成,故曰《九招》。"一说o帝喾时所作。jiǔ fēng1.指有关国运的九种社会动向。jiǔ fēi1.谓高飞九天。jiǔ fàn1.谓"尸"受饭九次。古代祭礼,由活人扮"尸"代表被祭者受饭,受饭次数因尊卑而不同。士之礼为九饭。
2.汉刘向《说苑.立节》:"子思居于卫,袍无表,三旬而九食。"后以"九饭"喻贫寒。jiǔ shǒu1.《山海经.海外北经》:"共工之臣曰相柳氏……九首人面,蛇身而青。"晋郭璞《山海经图赞》:"共工之臣,号曰相柳。禀此奇表,蛇身九首。恃力桀暴,终禽夏后。"后因以九首指力大无穷的怪兽。jiǔ kuí1.大路。馗,同"逵"。jiǔ mǎ1.汉文帝有九匹良马,后以九马泛指御马。jiǔ sì1.三十六匹马。驷,四匹马。jiǔ jùn1.即九逸。jiǔ qí1.北斗九星。jiǔ hù1.见"九扈"。jiǔ hóng1.犹九方。jiǔ lí1.上古部落名。jiǔ dǐng①古代传说夏禹铸了九个鼎,象征九州,成为夏、商、周三代传国的宝物。②比喻分量极重:一言~。jiǔ líng1.九岁。
2.指九十岁。语本《礼记.文王世子》:"文王谓武王曰:'女何梦矣?'武王对曰:'梦帝与我九龄。'文王曰:'女以为何也?'武王曰:'西方有九国焉,君王其终抚诸。'文王曰:'非也!古者谓年龄,齿亦龄也。我百p尔九十,我与尔三焉。'文王九十七乃终,武王九十三而终。"郑玄注:"九龄,九十年之祥也。"后引申为长寿。jiǔ lóng1.称以九龙为饰之物。古有"龙生九子"之说,因以为饰而示祥瑞。
2.传说中神仙驾御的神兽。
3.传说中治水的九条龙。
4.对一门九子的美称。
5.称汉文帝的九匹良马。
6.鞭炮的一种。èr jiǔ1.即十八。
2.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3.指冬至进九后的第二个九天。即冬至日起的第十天至第十八天。jiāo jiǔ进入从冬至开始的‘九 ’。参看‘九 ’②。shí/shén jiǔ1.十分之九。指绝大多数。yuán jiǔ1.唐代诗人元稹的别称。元排行第九,因以称之。唐白居易有《与元九书》。bā jiǔ1.八个或九个。
2.十分之八九。dòng jiǔ1.指数九日子。一年中最冷的时候。chū jiǔ1.亦作"出玖"。
2.一种博戏。chū jiǔ1.《易?干》:"初九:潜龙,勿用。《象》曰:'潜龙勿用',阳在下也。"按《周易》每卦六爻。第一爻为阳爻者,称为"初九"("九",称"老阳")。表明事物正处于发展变化的初级阶段。后因以"初九"谓尚未发迹之时。shí jiǔ1.十分之九。谓绝大多数。shuāng jiǔ1.指旧俗结婚后第十八天o男家送女家礼物的日子。huí jiǔ1.旧谓新娘结婚九日后回娘家为回九。tiān jiǔ1.一种赌博。用牙牌三十二张o四人入局o各得八张o以大击小o牌分文武o文牌以天牌为尊o武牌以九点为尊o故名。gān/gàn jiǔ1.《易.干.文言》:"干元用九,天下治也。"朱熹本义:"言干元用九,见与他卦不同。君道刚而能柔,天下无不治矣。"后以"干九"称帝德。lú jiǔ1.庐江p九江二郡的并称。bān jiǔ1.北方旧俗。谓女儿出嫁后九日回娘家小住。shù/shǔ/shuò jiǔ1.进入从冬至开始的"九"。每九日为一个"九",共有九个"九"。chāng jiǔ1.指菖蒲。昌,通"菖"。àn jiǔ1.俗谓岁数逢"九"的倍数为"暗九"(逢"九"为"明九")。或以为"九"是难关,须祈福消灾。mèng jiǔ1.《礼记.文王世子》:"文王谓武王曰:'汝何梦矣?'武王对曰:'梦帝与我九龄。'"后因以"梦九"为祝人长寿之词。yān jiǔ1.明朝风俗,京城正月举行灯市,于十八日收灯。次日,男女倾城出西郊白云观,嬉游宴饮,名曰耍"烟九"。或称"淹九"。殆以灯事阑珊,未忍遽舍,取淹留之义。参阅明沈德符《野获编补遗.畿辅.淹九》。yàn/yān jiǔ1.见"燕九节"。pái jiǔ1.赌具名。为骨牌的一种。láo jiǔ1.见"牢丸"。yòng jiǔ1.《易》《干》卦特有之爻题。谓六爻皆九。《易.干》:"用九,见群龙无首,吉。"王弼注:"九,天之德也。"孔颖达疏:"言六爻俱九,乃共成天德,非是一爻之九则为天德也。"高亨注:"依古筮法,筮遇《干》卦,六爻皆七,则以卦辞断事,六爻皆九,则以用九爻辞断事。""用九犹通九,谓六爻皆九也。见亦读为现。爻辞言:群龙出现于天空,其头被云遮住。此比喻众人俱得志而飞腾,自为吉。"因以"用九"指奋发有为。qióng jiǔ1.古代某些地方习俗以阴历正月二十九日为穷九日。yǎo jiǔ1.闽中以正月二十九日为"窈九"。yán jiǔ1.清代皇帝正月十九日游幸京城西厂子o于小金殿举行筵宴o称为筵九。pí jiǔ1.古代传说中的兽名。chì jiǔ1.指东汉光武帝刘秀。yān jiǔ1.北京旧俗以正月十九日为祭祀元道教全真教主长春真人丘处机的节日。此日为丘之生日。又称燕九节。yáng jiǔ1.古代术数家的学说。其说有二:(1)以四千六百一十七岁为一元,初入元一百零六岁,内有旱灾九年,谓之"阳九"。其余尚有阴九p阴七p阳七p阴五p阳五p阴三p阳三等,阳为旱灾,阴为水灾。从入元至阳三,常岁四千五百六十年,灾岁五十七年,共为四千六百一十七年,为一元之气终。举其平均数则每八十年有一灾年。《汉书.律历志上》:"《易》九鲈:初入元,百六,阳九;次三百七十四,阴九;次四百八十,阳九;次七百二十,阴七;次七百二十,阳七;次六百,阴五;次六百,阳五;次四百八十,阴三;次四百八十,阳yā jiǔ1.人名。唐有张鸦九,善铸剑,其所造剑名鸦九剑。huáng jiǔ1.北宋诗人p书法家黄庭坚排行第九,因以称之。
九字详细解释
九jiǔ【数】(指事。本义:数词。比八大一的基数)同本义〖nine〗古人造字以纪数,起于一,极于九,皆指事也。二三四为积画,余皆变化其体。――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乾玄用九,乃见天则。――《易?文言》传九者,阳之数,道之纲纪也。――《楚辞?九辨》序天道以九制。――《管子?五行》又如:九伯(宋时把痴傻人叫九伯。也写作“九百”);小九九(珠算的乘法口诀;方言中比喻算计);九九(算法名。称一至九每二数相乘之数为九九;九的自乘数);九地(九种土地)第九〖ninth〗可数序列中第八加一的序数。如:九连《周易》以阳爻为九初九,潜龙勿用。――《易?乾》泛指多数,数量大〖many〗九设攻城之机变。――《墨子?公输》墨子九距之。九令诸侯。――《史记?货殖列传》宏兹九德。――唐?魏征《魏郑公文集?谏太宗十思疏》又如:九译(言语不通,多次辗转翻译);九华(繁多而色彩缤纷);九盘(形容道路的弯弯曲曲);九采(各诸侯国;各种色彩)。又指极数,凡数之指其极者,皆可称之为九,不必泥于实数。如:九幽(极遥远幽深的地方);九曲肠(喻无限忧思);九幽(极深暗的地方);九幽狱(最深的地狱)【形】通“久”。时间长〖(oftime)long〗黄A生乎九猷。――《庄子?至乐》。《释文》:九宜为久;久,老也。猷,虫名也。?食醯黄A(kuàng黄A,虫名)生乎九猷。――《列子?天瑞》九jiǔ【名】九月〖September〗七、八、九三个月时令名。从冬至起每九天为一“九”〖thenine-dayperiodaftertheWinterSolstice〗。如:今日进九;数九寒天;九尽寒尽。如:九九(自冬至次日起数,每九天为一九,共历八十一日,称为九九)古国名〖Jiustate〗。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动】通“鸠”。纠合,聚集〖gather〗九杂天下之川。――《庄子?天下》九宾jiǔbīn〖themostgrandmannersthattherearenineofficialsreceivinggueststogotothepalaceinancientforeignaffairs〗古代外交上最隆重的礼节,有九个迎宾赞礼的官员延引上殿设九宾。――《战国策?燕策》设九宾于庭。――《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设九宾礼于庭。九重霄jiǔchóngxiāo〖thehighestheavens〗见“重霄”(chóngxiāo)九大行星jiǔdàxíngxīng〖nineplanets〗太阳系的九大行星。指在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转的主要天体。它们不能发光,以反射太阳的光而发亮。按距太阳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九鼎jiǔdǐng〖weighheavily〗古代传说夏禹铸了九个鼎,成为夏、商、周三代传国的宝物,象征国家政权九鼎大吕。――《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后来用九鼎比喻言语等分量之重一言九鼎九宫jiǔgōng〖modesofancientChinesemusic〗宫调九归jiǔguī〖theabacusdivisionrules〗珠算中用一到九的九个“个位数”为除数的除法,如“逢六进一”,就是六除六商一;“六三添作五”,就是六除三十商五九华山JiǔhuáShān〖JiuhuaMountain〗中国著名佛教胜地。在安徽省青阳县西南,九座山峰形似莲花,故名。有东岩、天台正顶、肉身宝殿、祗园寺、回香阁等名胜。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九九归一jiǔjiǔguīyī〖afterall〗原为珠算用语,含义是:算来算去最后还是还了原。现在常用来表示归根结底之意九九归一,原因还是领导不力九门提督jiǔméntídū〖anofficialadministersninegateofcapitalcity〗官名,掌管京城九门(正阳、崇文、宣武、安定、德胜、东直、西直、朝阳、阜城)守卫工作的步军统领九门提督所访缉纠诘。――清?方苞《狱中杂记》九牛二虎之力jiǔniúérhǔzhīlì〖strengthofninebullsandtwotigers,mightyforce〗九头牛与两只虎的力气的相加。比喻其力大不可当薛仁贵有九牛二虎之力。――《薛仁贵征东》九牛一毛jiǔniú-yīmáo〖asinglehairoutofnineoxhides――adropintheocean〗比喻在极大数量中的极小的量九派jiǔpài〖theChinesesouthernrivers〗长江到湖北、江西九江一带有九条支流,因以九派称这一带的长江,后也泛指长江茫茫九派流中国九品jiǔpǐn〖nineranks〗中国古代官吏的等级。始于魏晋。指把人物分成九等,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北魏时,每品各分正、从、第四品起,正、从又分上、下阶,共三十等。唐、宋时文职同北魏,武职三品起分上、下阶。隋、元、明、清时文武均同,留正、从品,无上、下阶,共十八等九曲回肠jiǔqǔ-huícháng〖sadanddepressedfeeling〗有很多曲折的肠子,多用来指郁结愁闷的心肠;也说“九回肠”九泉jiǔquán〖grave〗比喻地下最深处;黄泉冥冥九泉室,漫漫长夜台。――阮r《七哀》居九泉之下。――清?林觉民《与妻书》九死一生jiǔsǐ-yīshēng〖anarrowescape〗死的可能性远大于活的可能性,但终于脱险。比喻多历艰险而大难不死你哥哥剑洞枪林快厮杀,九死一生,不当个耍。――《元曲》九天jiǔtiān〖theNinthHthehighestofheavens〗天的最高处,形容极高。传说古代天有九重。也作“九重天”、“九霄”驰至九天。――唐?李朝威《柳毅传》九头鸟jiǔtóuniǎo〖alegendarybirdwithnineheads〗∶不祥的鸟。传说中九个头的怪鸟〖cunningman〗∶比喻奸猾的人九土jiǔtǔ〖theearthofNineState〗九州的土地九土之城郭。――唐?杜牧《阿房宫赋》九霄云外jiǔxiāo-yúnwài〖beyondthehighestheavens〗∶九重云天之外。形容极高极远之处恰便似九霄云外,滴溜溜飞下一纸赦书来。――元?马致远《黄粱梦》〖wind〗∶比喻一干二净,踪影全无从深雪中走过,一切担心都抛到九霄云外九一八事变Jiǔ-YībāShìbiàn〖theSeptember18thIncident〗日本帝国主义大规模武装侵略中国东北的事件。月间,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公开侵略中国,制造了一系列挑衅事件。9月18日夜,日本驻在中国东北境内的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同时在吉林、黑龙江发动进攻。19日晨,日军占领沈阳,接着分兵侵占吉林、黑龙江等省,至1932年1月,东北全境沦陷九原Jiǔyuán〖Jiuyuan〗本为山名,在今山西新绛县北。相传春秋时晋国卿大夫的墓地在此,后世因称墓地为九原。汝在九原。――清?袁枚《祭妹文》九月jiǔyuè〖september〗∶格里历(即阳历)每年的第九个月〖theninthmoon〗∶第九个太阴月〖ninemonth〗∶九个月九州Jiǔzhōu〖China〗∶中国的别称〖Kyushu〗∶日本四主岛中最南的岛九族jiǔzú〖patriarchalclan〗血缘相近的亲族,宗族九族无可继承者。――清?袁枚《祭妹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带有八字的成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