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血滤 加上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一个月大约多少钱

中西医结合医院血液透析零自费项目
透析液 透析器 体外循环管路 穿刺针 氯化钠 肝素钠 血液透析 29.16 75.6/支 32.40 2.7*2=5.40 5.796*2=11.59 11.12 210-15.27=194.73
实际费用 375.27-15.27=
血液透析不免费报销项目
肝素钠/支 低分子肝素钠/支 促红素 11.5
血液透析滤过、血透灌流不免费可以报销
中西医结合医院血液透析零自费项目
透析液 透析器 体外循环管路 穿刺针 氯化钠 血液透析 血透监测 静注 4 次 29.16 97.2/支 32.40 2.7*2=5.40 5.796*2=11.59 210 20.00 3*12 血滤透析液 血滤器 60、80S 管路 血滤费 39.96 378 129.6 350
实际费用 416.87+12.00 血液透析不免费报销项目
肝素钠/支 低分子肝素钠/支 促红素 11.5
血液透析滤过、血透灌流不免费可以报销
关于更改目前医保透析患者政策的建议
尊敬的市委、卫生局领导: 针对医保透析患者零自费政策已经执行 3 年, 当中存在很多 问题、隐患及弊端,做为下级单位苦不堪言,目前医院亏损严重 难以维持,特请领导们研究决定能适当更改透析政策,提高收费 标准。应该由医保、患者、医院三方按比例共同承担透析费用, 而不是由医院担负大部分,医保承担少部分,患者不承担!透析 政策的制定应本着减少医患关系的恶化,提高患者透析质量,减 少医院损失为原则,不能让医院赔钱给病人透析,长此以往会制 约透析事业的发展,最终结果是透析的病人死亡率明显增加,希 望领导们能真正的听听透析室工作人员的呼声、 真正的为透析事 业做出一份应有的支持! 建议如下: 1、透析药品不能免费。包括肝素、低分子肝素、促红素、 骨化三醇! 2、应明确限制基本透析次数,避免医患纠纷,医保每人每 月拨给医院 3500 元,那么透析次数应限制在 10 次/月,超次应 正常收费并可以报销! 3、血滤不能免费,因为血滤一次成本费就是 700 元,可以 走报销! 松原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目前医保透析政策的弊端
1、透析次数不限制----- 导致病人自己不控制饮食,多吃多 喝,不舒服就要透析,不分任何时候,长此下去病人自身病情恶 化,需要住院治疗,反倒增加费用。加透也加速设备损耗,若水 机瘫痪整个透析室都不能使用,后果可想而知!如果能明确限制 次数病人自己就会控制,病人自身状况也会好转,不用经常住院 治疗反倒减轻了费用! 请有关部门不要说透析次数由医院根据患 者病情来定, 自从免费透析两透的病人基本都改为三透,甚至四 透,不给透析就是医患纠纷,请不要把矛盾推向医院!而且透析 的患者并不是越透越好,病情严重时确实需要加密透析! 2、药品免费问题------即使这个药物目前不需要用(比如促 红、骨化三醇) ,但是病人都要求你必须给他,不给就是发生医 患纠纷,免费反倒造成资源浪费! 3、血滤仅成本费就是 700 元, 全加上费用应该是 1100 左右, 每个月仅给医院 3500 元还要包括一次血滤,可想而知之医院要 承担多少! 4、医保透析病人超大额报销手续太繁琐, 医生不用干别的, 每天就是写诊断书、写门诊病历,浪费时间与纸张! 以上是我们基层人员的呼声,希望领导们能真正的体察民 情,支持医院把透析事业做好做大,让更多的透析患者能和正常 人一样回归社会,服务于社会,为政府、国家减负! 松原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血液透析中心
2014美国高血压指南(JNC8)发布:附全文下载!
发表评论(26人参与) 分享
点此进入下载页面:JNC8 全文 pdf 版
“JNC8委员会发布2014年美国高血压指南”, 12月17日晚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内 科张宇清教授率先通过微信发布这一消息,指南“全文14页,45篇文献;回答了3个问题, 做了9个推荐。”
(图片来自张宇清教授微信)
新指南内容简介
(1) 60岁以上人群的目标血压为150/90mmHg, 60岁以下人群目标值为140/90mmHg, 包括糖尿病和肾脏病患者。
(2)噻嗪类利尿剂、CCB、ACEI 和 ARB 四大类药物作为初始治疗药物(一线治疗药
物,黑人仅利尿剂与 CCB) ,可单独或联合使用;β 受体阻滞剂退出一线,降至四线,与 螺内酯同等地位。
(3)新指南强调了达标和维持目标(长期达标)[The main objective of hypertension treatment is to attain and maintain goal BP]。
(4)新指南不是那么强烈推荐起始联合了[Some committee members recommend], 而是“起始单药再单药加量”、 “起始单药再加第二种”、 “起始两种联合”三种策略都可 以。
(5)肾病患者首选 RAS 阻断剂;糖尿病患者没有优先推荐 RAS 阻断剂,而是四种都 可以;CCB 减少卒中优于 ACEI(中国的主要问题是卒中) 。
Webzhang 在新浪微博对高血压新指南主要内容作了归纳并发表评论:总体,对于 ARB、ACEI 糖尿病不是优选了,起始单药和起始联合治疗都可以,利尿剂的地位(除了黑 人)也没有向 JNC7那样推崇,β 阻断剂更是退出一线。强调了“达标”的重要性。 (via @Webzhang)
张宇清教授指出,虽然指南称为 evidence based guideline(基于循证的指南) ,但大 部分推荐是 expert opinions(专家观点) 。 (张宇清微信)
郭艺芳教授认为, 这是“循证的指南, 理性的回归”, “强化降压理念寿终正寝”, “其 实强化降压理念本来就缺乏依据”。 (via@郭艺芳心血管)
2014美国成人高血压指南(JNC8)修定要点
11:36阅读:2184 来源:爱爱医责任编辑:云霄飘逸
[导读] 备受关注的2014年美国高血压治疗指南终于正式颁布。与旧版指南( JNC7)相比,新指南的主要 变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降压治疗目标值 在 JNC7指南中,分别为无合并症的高血压患者(目标血压 140/90mmHg)与糖尿病和慢性肾病等心血管高危人群(目标血压130/80mmH
备受关注的2014年美国高血压治疗指南终于正式颁布。与旧版指南(JNC7)相比,新指 南的主要变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降压治疗目标值 在 JNC7指南中,分别为无合并症的高血压患者(目标血压&140/90mmHg)与糖尿病和慢 性肾病等心血管高危人群(目标血压&130/80mmHg)推荐了不同的目标值。 但 JNC8指南认为,旧版指南中的上述建议缺乏充分依据,为心血管风险水平增高的高 血压患者进行更为严格的血压控制可能不会使患者更多获益。 JNC7指南中建议将老年高血压 患者控制在&140/90mmHg 同样存在此问题。 新 指 南 仅 根 据 年 龄 对 降 压 目 标 值 进 行 了 区 分 : ≥60 岁 的 患 者 血 压 目 标 值 为 &150/90mmHg,&60岁者(≥18岁)的目标值为&140/90mmHg.糖尿病和慢性肾病患者的降压目 标值同样为&140/90mmHg. 2.启动治疗的时机 对于≥60岁的老年患者,当血压≥150/90mmHg 时可考虑启动药物治疗,并将血压降至 此值以下。 年龄&60岁者和(或)糖尿病和慢性肾病患者,血压≥140/90mmHgg 即考虑启动降压药 物治疗,并将血压控制在此值以下。 3.关于一线降压药物的推荐 与 JNC7指南不同,新指南仅建议将噻嗪类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 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以及钙通道阻滞剂(CCB)作为一线降压药物,不再推荐 β
受体阻滞剂用于高血压患者的初始治疗。 新指南建议,非黑人高血压患者(包括糖尿病患者)可首选噻嗪类利尿剂、ACEI、ARB 或 CCB 治疗,黑人高血压患者(伴或不伴糖尿病)首选噻嗪类利尿剂与 CCB.慢性肾病患者 (无论是否伴糖尿病)应首选 ACEI 或 ARB 治疗。 4.降压治疗方案的调整策略 在初治高血压的药物治疗策略方面,新指南认为以下三种方案均可考虑: A.先选用一种药物治疗,逐渐增加至最大剂量,若血压仍不能达标则加用第二种药物; B.先选用一种药物治疗,血压不达标时不增加该药剂量,而是联合应用第二种药物, C.若基线血压≥160/100mmHg,或患者血压超过目标血压 20/10mmHg,可直接启动两种药 物联合治疗(自由处方联合或用单片固定剂量复方制剂) 。 若经上述治疗血压未能达标, 应指导患者继续强化生活方式改善, 同时视患者具体情况 尝试增加药物剂量或药物种类(仅限于噻嗪类利尿剂、ACEI、ARB 和 CCB 四种药物,但不建 议联合应用 ACEI 与 ARB) 。 经上述调整血压仍不达标时,可考虑增加其他药物(如 β 受体阻滞剂、醛固酮拮抗剂 等) ,必要时转高血压专科治疗。 美国高血压指南在国际上具有广泛影响力, 该指南的学术观点与相关推荐建议具有很好 的参考价值。 但必须指出的是, 该指南是针对美国高血压患者而制定, 不应直接照搬到我国。 在我们临床实践中,仍应以我国现行高血压防治指南为依据开展工作。
血压目标值的改变 问:JNC8 把老年人以外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目标值均设为 140/90mmHg,其中包括糖尿病 和肾脏病患者,这较 2013 欧洲高血压学会/欧洲心脏病学会(ESH/ESC)的降压目标更为宽 松,您如何评价 JNC8 指南对于血压目标值的改变? 刘力生教授:JNC8 的所有推荐意见均以随机对照试验(RCT)结果为依据,对血压目标值 的 设 定 也 是 在 有 足 够 的 RCT 证 据 支 持 下 做 出 的 , 即 RCT 证 据 表 明 将 血 压 维 持 在 140/90mmHg 以下能够改善患者的预后。 其次,简化降压目标能够促进降压治疗的推广,尤其对于基层医生来讲,掌握复杂的血压目 标值并非易事。可以看出,JNC8更加注重指南落地,强调降压治疗的可操作性。 治疗策略的选择 问:JNC8 给出了高血压的三种起始治疗策略: A.单药起始,如果不达标先考虑药物加量; B.单药起始,如果不达标先考虑加用第二种药物; C.起始联合治疗。 同时指出, 这三种治疗策略对所有高血压患者的推荐是一致的。 也就是说, 即使对于 2、3 级高血压患者,JNC8 也并没有指出要实施不同的起始治疗策略,请问您如何 评价 JNC8 对起始治疗的推荐? 刘力生教授:JNC8 指出,目前还没有 RCT 对三种策略进行比较,并不清楚哪种策略在减少 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和死亡率上更有优势,因此 3 种策略在高血压治疗的地位是平行 的。 JNC8 在治疗策略上并没有特别推荐,充分给临床医生个体化选择药物治疗的空间。这也与 JNC8 传递的降压治疗理念想吻合,即以尽早实现血压达标为最终目的,使用何种治疗策略 并不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我国的高血压临床实践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 因此具体治疗策略的制定应基于患者的个体化 情况, 如临床医生以及患者的用药倾向及习惯、 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和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 等。 降压达标的重要性 问:JNC8 指南在推荐意见 9 中指出:降压治疗的主要目标是血压达到目标值并长期维持。 同时在关于药物选择的推荐意见 6 中指出, 降压治疗应该关注的是降压达标本身, 而不是使 用何种药物。您如何评价降压达标对中国高血压治疗的重要性? 刘力生教授:降压治疗的最主要目的是减少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而 JNC8 以充足的 RCT 证据证表明:血压达标是实现患者心脑获益的最主要途径,这一点与 ESH/ESC 高血压 指南是一致的。 可以说, 降压但不达标就不会有好的预后, 因此, 这是必须要强调的关键点。 近 20 年来,虽然我国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达标率都较以往有了较大提高,但是,
我国高血压患者的总体达标率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即使在接受降压治疗的患 者中,也有约 75%患者的血压没有达到控制目标,我们面临的高血压防治任务仍然十分艰 巨,降压达标仍然是中国高血压防治的主题。未来,中国的高血压指南也势必会将血压达标 作为降压治疗的主线,但是对于达标数值的界定,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达标时间的推荐以及早期达标的意义 问:JNC8 指出:治疗 1 个月后血压仍未达标的患者应调整降压治疗方案。美国心脏学会 (AHA)/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高血压管理科学建议 中则建议 2、3 级高血压患者治疗 2~4 周后复查血压达标情况。您认为强调早期达标的原因 有哪些? 刘力生教授:从临床医生以及高血压患者的治疗需求来看,早期达标具有重要意义。首先, 血压早期达标可以减少患者的终点事件发生率,预后更佳。ACTION 研究结果提示,收缩压 早期控制越好,患者的远期终点事件发生越少;VALUE 研究则显示,早期 1 个月有效降压 可显著减少心脑血管终点事件。其次,达标所需时间越长,就越不容易实现降压达标。数周 而不是数月达标可提高患者依从性。 如果不能尽早看到疗效, 患者更可能会自行停药。 因此, 强调血压的早期达标可以增加患者的治疗信心, 从而减少患者的自行停药, 提高治疗的依从 性。 总之,血压早期达标,不仅可减少长期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还能够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 提高对医生的信任,营造良好的医患关系,使患者更愿意积极配合医生进行血压的长期管 理。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治疗 问:JNC8 指南在推荐意见 6 中指出,对一般人群,包括糖尿病患者,初始降压治疗应包括 噻嗪类利尿剂、钙拮抗剂(CCB)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紧张素受体拮抗 剂(ARB) 。对于糖尿病患者不再像以往的指南那样优先推荐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 抑制剂,您如何评价这一改变? 刘力生教授:这一改变同样来自 JNC8 纳入的 RCT 证据。并没有 RCT 证据证实 RAS 抑制 剂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更优,4 种一线药物均可使用。利尿剂是美国人最常用的 降压药物,因此其 RCT 证据也更为充分,而我国临床医生对利尿剂用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患者降压治疗还是存在顾虑,相对来讲,CCB 在我国的使用则更为普遍。ADVANCE 研究 结果证实,ACEI 联合 CCB 能够降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全因死亡、心血管相关死亡、 非心血管相关死亡和主要大血管或小血管事件。 高血压一线治疗药物的推荐 问:您如何评价 JNC8 关于高血压一线治疗药物的推荐? 刘力生教授:与多数既往指南不同,JNC8 不再推荐 β 受体阻滞剂作为高血压治疗一线 用药,这是因为 LIFE 研究结果表明,β 受体阻滞剂与 ARB 相比显著增加心血管死亡、心肌 梗死和脑卒中组成的复合终点事件。此外,其他临床试验结果表明,β 受体阻滞剂的疗效与
其他药物类似或者是证据不足以给出明确结论。然而,β 受体阻滞剂在我国的临床实践中仍 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尤其对于那些明显表现出交感神经兴奋症状或合并心绞痛的高血压患 者,β 受体阻滞剂仍然是很好的选择。 国际指南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问:2013 年可以说是国际高血压指南的更新年,中国高血压指南的更新是否有时间表?您 认为国际指南的更新给了我们哪些重要启示? 刘力生教授:中国高血压指南更新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时间表,但是应该很快就会开始着 手准备。 我们能从 JNC8 这样的国际指南中得到很多启示, 例如①加强对临床证据的筛选, 在这方面, 美国做得很好,我们还需要加强;②强调早期降压达标,缩短高血压患者的治疗随访期。这 一点,我国是可以做到的,尤其是将来可以通过科技手段实现血压数据的远端传送;③中国 指南仍然会坚持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但可能会进行适当简化。
感觉不错的话,微信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公众账号,以后找资料更方便
是互联网分享学习的开放平台,汇集亿份高价值的文档资料,涵盖档下载,程序开发文档,教育文档,医药文档,办公文档,考试文档,营销文档,工程文档,分享文档等行业。为您提供愉悦的分享学习体验。
血液透析零自费项目
你可以免费下载该文档
没满足你的要求? 查找更多相关内容血液透析内幕:利润率超100% 科室承包两年回本|血液透析|利润率|内幕_新浪财经_新浪网
&&& &&正文
血液透析内幕:利润率超100% 科室承包两年回本
  核心提示:21世纪网调查发现,透析所需要消耗的成本仅200多元,医院每次透析的利润率超100%。民营资本承包科室,大概两年就可以收回成本,剩下的时间则是“纯赚”。
  21世纪网独家报道 从“自助血透第一人”胡颂文在家透析13年,到前几日媒体报道的父亲为同患尿毒症的一对儿女建起“透析室”,血液透析高昂的费用与血透病人的医疗状况再次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众所周知,除了换肾之外,对于尿毒症患者来说,透析是唯一的生存途径。并且一旦透析就是一辈子的事情,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除了极个别的案例之外,事实上绝大多数患者自然还是选择到医院进行治疗。
  21世纪网调查发现,目前,北京一次普通透析就需要花费480元,正常情况下,一位尿毒病患者一年在透析上的就需要花费5万元。而在高额的医疗费用背后,透析所需要消耗的成本仅200多元,医院每次透析的利润率超100%。
  透析丰厚的利润吸引了各路资本的注意,民营资本通过承包科室的方式自行建立透析室的方式。一位血透设备生产商甚至对21世纪网表示,在扣除场地、人员以及其他设备的费用,民企投资大概两年就可以收回成本,剩下的时间则是“纯赚”。
 图为一个尿毒症患者胡颂文在简陋的卫生间里做血透,已自助透析13年。(资料图)
  床位紧张管理混乱
  “还有床位吗?”
  “目前没有,要排队,留下联系方式到时候通知你。”
  这番对话就发生在北京电力医院的血液透析科。在病人透析室,一共11台透析机都在忙碌的工作着。这里的医生对21世纪网表示,如果想要透析,需要等医院的新楼完工。
  要知道,北京电力医院只是三级乙等医院而已。21世纪网随后向北京协和医院以及中日友好医院等三级甲等医院咨询,得到的答复均是“一段时间内都没有床位”。
  事实上,“透析难”并非北京等一线城市所特有。
  在东部沿海地区的一个县城,这里一家二级公立医院的透析也需要排队。“透析不是你来了以后就可以透的,需要等。”这家医院的医生告诉21世纪网。“我们这还算人少的,人民医院(三甲)的人更多,根本进不去。”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肾病患者呈现极大增长的趋势。我国约1.2亿人患慢性肾脏病,尿毒症患者的数量已经超过200万人,但透析患者仅约25万人,其中血液透析病人约21万人,较2010年增长60%以上。
  “公立”医院难有容量,“退而求其次”成为了不少患者无奈的选择,于是很多民营医院也设立了血液透析室。
  位于西南三环的一家民营二级甲等医院也设立了透析室,并称在此透析,可以正常进行医保报销。
  这家民营医院的医生对21世纪网表示,周一、周三、周六人最多,医院一个月大约做几百次透析。“仅周一一天我们就做了40多次透析。”这位医生称。
  不过,尽管这家民营医院一再强调自己的医疗水平,可是据21世纪网观察,其管理上还略显宽松。
  这家医院在透析室门口写着“非患者请勿入内”一类的牌子,但实际上,外来人员依旧可以在透析室内自由走动。而在电力医院,普通人则很难进入病房,有病人家属刚进入透析区域就被几位护士同时喝止,并要求立即退出。
  根据卫生部《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管理规范》,患者使用的床单、被套、枕套等物品应当一人一用一更换;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时应当严格限制非工作人员进入透析治疗区。
  高价的治疗费
  血液透析不仅存在看病难的问题,价格也让自费病人无法承受。
  在北京,不管是医保还是自费,透析的费用统一为每次480元。不过对自费病人,民营医院有一定的议价空间,“可以将价格降低至430元一次”,上述民营医院科室负责人称。
  一位湖北的尿毒病患者告诉21世纪网,一般来说,病人根据各自情况不同,每周透析1-3次。在此期间,如果个人经济允许,病人还会做一做灌流,其价格需要额外增加500-700元。
  据了解,血液透析主要清除小分子物质,而血液灌流主要是吸附一些较大分子的物质,特别是蛋白结合率较高的物质,或者对于不明原因的毒物中毒最好用血液灌流。
  上述这位病人告诉21世纪网,她一般每周两次透析,一月会做1-2次灌流。
  这也意味着,病人如果没有医保,每月在公立医院的治疗费用约为4340元。一年费用约5.2万元。
  “这个数字真的有点承受不了,我正在找人办医保。”这位患者表示。
  据了解,如果患者有医保的话,治疗的费用将大幅下降。
  21世纪网咨询北京市社会保障局后获悉,由于血液透析属于“特种病”范畴,所以其结算周期为360天,门诊也按照住院的比例报销。
  按照城镇医疗保险的规则计算,在自费1300元的起步线之后,如果在三级医院透析,花费在1300元~3万,报销比例为85%;3万-4万的报销比例为90%;4万以上的报销比例为95%。而如果是二级医院,1300元-3万的报销比例为87%,3万-4万的报销比例为92%,4万以上的报销比例97%。值得注意的是,患者只能选择一家医院作为特殊病定点医院。
  按此规定,上述这位患者如果在三级医院治疗,每次投资的自己所需要支付的费用为24元,在二级医院每次透析,自己仅需支付14.4元。一年下来,自己需要支付的费用约1500元。
  在21世纪网的调查过程中,有医生支招,如果病人没有医保,可以找一家熟悉的公司缴纳半年的医保,半年后患者即可享受北京医保的待遇。
  利润率超100%
  高额的治疗费背后,透析成本又有多少、医保资源是否存在浪费现象?
  一位熟悉内情的人士告诉21世纪网,每个透析患者每次治疗需要的透析设备和透析耗材有:透析机一台(每天可透析2-3人),透析粉或透析液1套(70%的患者在使用血液透析粉,20%的使用透析液,还有10%的人在进行腹膜透析治疗,腹膜透析每天3-4套腹膜透析液),一次性透析器1个以及其他的血管路、消毒液、穿刺针等。
  21世纪网根据目前已经公布的医院血液透析机耗材采购项目中标公告以及行业研究报告的数据进行计算如下:透析粉30元、内瘘针10元、盐水7元、一次性护理包5元、 注射器1元、水电费3元、血透机消毒液5元、血路管30元、透析器120元。这意味着,透析一次的各类成本约为211元。在此基数上,再加10%的其他耗材价格,实际成本约为232元。
  对照北京市的收费标准,医院给病人透析一次,所获得收益约248元,收益率超过100%。
  事实上,上述招标的数据也存在一定的水分。
  以透析粉为例,据21世纪网调查,目前医院使用的透析液大部分为河北紫薇山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制造,目前河北紫薇山的药品占据北京市场约70%的份额。
  据河北紫薇山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网站的介绍显示,其从1993年开始研发血液透析浓缩粉,在同行业中是起步最早的,在国内是唯一一家生产的透析粉、透析液型号最全的厂家,主要有醋酸盐型(A型)和碳酸氢盐型(AB型)两种。
  当21世纪网以购买者身份向紫薇山制药咨询时,其销售人员称,血液透析浓缩粉的价格为21元左右,根据运送所在地路途的远近,会有1-2元的加价。“透析的药品很少有进口产品,因为根本不值钱,如果进口的话仅运费都已经很贵了。”紫薇山制药的销售人员对21世纪网表示。
  事实上,上述的招标价要比实际采购价高出20%,由此看来医院进行血液透析的成本可能更低,利润更高。
  据了解,透析还不是医药收益的全部。由于病人在透析的同时还需要辅以药物的治疗。例如重组人促红素、小分子的肝素等,这些也将给医院增加一笔额外收入。
  一位尿毒症患者告诉21世纪网,他每周皮下注射促红素两次;同时还会选用肝素。“虽然透析时候医院白给送普通肝素,但其副作用比较大。所以一般会选用低分子的肝素”。
  2年收回成本
  血液透析丰厚的利润引起了各路资本的关注,他们已借助各种合规途径或灰色通道进入这一行业进行“淘金”。
  按照相关政策的规定,设立透析室的三级医院至少配备10台血液透析机,其他医疗机构至少配备5台血液透析机;并配备满足工作需要的水处理设备、供氧装置、负压吸引装置,必要的职业防护物品;开展透析器复用的,应当配备相应的设备。
  据了解,目前我国市场上主流的血液透析机有很多种,均为进口机器。主流的品牌有美国的百特、韦洛克机型,德国的贝朗、费森尤斯机型,还有瑞典的金宝,日本的JMS、日机装、东丽、川诚、尼普洛,意大利的考贝等。例如上述民营医院的透析机品牌为日机装以及东力,而电力医院的透析机为日机装以及费森尤斯。
  “其实国内也有生产透析机的,但是认可度不高,绝大多数的透析机都是从美国、德国或者日本进口的。”一位从事血透机销售的人士告诉21世纪网。
  “现在患者都比设备,好设备也是医院吸引患者的办法。”上述医院的医生告诉21世纪网。
  在具体价格方面,德国贝朗血透机每台约16万元,费森尤斯的血透机为13.2万元。
  “一台机器一天可以透析2位患者,若加班可以透析3位患者。”一家医院的医生告诉21世纪网。
  按照目前各家医院透析的人数来看,一台机器每天透析两位病人基本可以保证。扣除机器保养的时间,一台机器一年可以完成约600次透析,按照此前所述的每次透析可给医疗机构带来约240元的收益计算,一台机器每年可为医疗机构带来14万元的收益。
  “扣除场地、人员以及其他设备的费用,大概两年就可以收回投资。”上述设备销售商告诉21世纪网。他还表示,基本上透析机使用5年时间是没有问题的。
  如此丰厚的利润诱惑着众多的社会资本,不过要想进入这一行业并非是有钱就行的。
  根据相关规定,计划设立透析室的医疗机构必须满足以下条件:二级以上医院(含二级)。具有麻醉科、放射科、检验科、内科、外科等,有一定的综合抢救能力;此外,透析室(中心)应当有:持有执业证书的医生、护士和技师。
  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民营资本通过承包符合条件的公立医院场地,自行设立透析室在业内已不是什么新闻。
  21世纪网了解到,目前有部分公立医院以自身经济实力不强,无法购置透析设备为由,选择与外部资本进行合作。具体来说,就是医院提供场地,设备由外部公司提供,同时透析室由外部公司来经营。医院提供人员,同时收取一点比例的费用,或者场地占用费;透析室人员的工资由外部公司发放。
  东部地区一家二级公立医院的医生向21世纪网证实,他们医院的透析室已经承包给了外部人,由医院的一位副院长负责管理。
  不过民营资本介入后,运营不规范造成的医疗事故并不鲜见。
  上述东部地区的医生告诉21世纪网,他就听说过当地一家医院外包透析室治死过人的情况。此外,2011年,河南新安县多名尿毒症患者在河南省新安县人民医院做透析治疗时,由于医护人员违反操作规程,造成病人在院内交叉感染丙肝,而该医院血液透析室属变相外包。(21世纪网 陆晓辉 戴闰秒)
&&|&&&&|&&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促红素的副作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