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新生需要带电脑吗不允许带电脑吗

大一新生到底该不该带电脑?
近日,看到一则新闻,北京理工大学新生周明在寝室使用电脑时,被辅导员收走。在签署“十一把电脑带回家”的保证书后,才被允许取回。该校学工部表示,此举是希望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
看到这则新闻,我不禁感慨万千。因为,我们的学校也同样在录取通知书上写着大一禁止带电脑。也就是去年这个时候,我作为一名新生,对学校的此项规定很不理解。大学生都是成年人了,为什么要在电脑上,做强制性的规定。要知道,现在电脑可是深深地嵌进年轻人的生活了。使用电脑,可以说就是现代年轻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做硬性规定,未免难以服人。那么电脑到底是该带还是不该带呢?我觉得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看法。
校方禁止带。它的初衷是防止大一新生沉迷电脑,网络。毕竟,在国内很多大学,有不少新生因为沉迷网络,从而耽误学习,导致退学现象的发生。那么,校方禁止带电脑,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
学生要求带。因为学生认为,有了电脑,他们可以随意查阅资料,浏览新闻。同时也可以进行社交聊天,娱乐游戏,丰富自身的业余生活。他们认为,学生并不是只有学习,应该做到劳逸结合。同时,大学生作为成年人,应该拥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和自我控制的能力,校方强制性的规定,未免显得不太理性。
其实,禁止带电脑,只是一个手段,它的目的只是想避免新生沉迷网络的问题,但是,强制性的手段毕竟不是上上策,因为,大学生基本都是成年人了,禁止带电脑,会导致大学生的上网需求得不到满足,进一步导致学生从宿舍走向网吧,这就不仅涉及到学生的学业问题,严重来说,可能涉及到学生的校外安全问题了。毕竟网吧是一个鱼龙混杂的地方,对学生的负面影响是随处可见的。
&在我国,中小学生沉迷网络的现象是非常严重的。同时,也存在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中小学教师会教育学生,你们现在不能接触网络,并且想尽办法禁止学生接触网络,同时他们告诉学生,等你们上了大学,你们想怎么上网就怎么上网,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没人会管你的。但是学生在大学后,才发现并不是这样,这就激起了学生的逆反心理。而大学也会感觉到中小学没有在这方面做好工作,导致大学还要在电脑这个问题上采取强制性措施。
&归根结底,所有的问题都涉及到学生如何对待网络的问题。那么解决问题的方法就很简单了。大学应该根据学生的现实情况,采取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合理分配学习与上网时间的方式,加强指导与管理。同时,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上网习惯,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作为学生,也应该积极寻找自身问题,要有自控意识,不沉迷网络,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配合校方工作。
&校方与学生相互结合的方式,定不会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也就不会影响学业,同样也能加强校方的管理,这定比必将人情的硬性规定来的合理吧。你说呢?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提倡节俭,规定大一新生不允许自备电脑,合理吗?_新闻中心_新浪网
提倡节俭,规定大一新生不允许自备电脑,合理吗?
.cn 日13:22 信息时报
  有兴趣参与讨论的读者请登陆以下网址,在《信息时报话题征集》中跟帖,掌门人每日下午5∶30恭候!
  http://www.chinacmjw.net/bbs/list.asptboardid=6
  今日开讲
  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多所南京高校,今年纷纷要求新生节俭入学。这些高校明确规定,大一新生不允许自备电脑,其它对学习意义帮助不大的“昂贵”用品也要求别带到高校。
  高君波:不合理,让学生练练电脑没什么不好――在学生中倡导节俭没错,但对于现代社会来说,电脑已经不是奢侈品。俗话说,多条手艺多条路。在就业形势紧张的情况下,让学生掌握一点现代化的知识,也没有多大害处。打开一些报纸的评论版面,上面不是有很多“研究生”、“大学生”的同学们写稿子吗?能用电脑写作,不但对他们是一种锻炼,还能挣一些稿费补贴生活。如此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卞广春:合理,自备电脑坏处多―――学生刚走进大学门槛,1、需要对学校的环境和学习方式、师生情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过多沉迷电脑会阻碍这种交流;2、每一个家长都为孩子的学习投入不菲,经济能力上不能满足孩子购买电脑等“昂贵”用品的需要;3、学生带电脑等进学校,贫困家庭的学生可能产生自卑情绪,不利于形成学生的良好心态和学生间的互帮互进风气。
  潇湘雨:不合理,电脑是必需品―――电脑已成为越来越多现代人工作、学习、生活的必备工具,学校以节约为名不准配,是不合时宜的。这就像以前中学生不准用计算器,如今,计算器已纳入了数学应用的一种工具,要求学生配备。电脑也是一样,既然已成为大众化工具,就应该方便学生运用。一律不准配备,那些平时有用电脑写日记、以及将一些重要的学习资料存入电脑的学生,岂不要改变习惯?节约并不排斥适当的投入,只是强调“适当”!
  董刚:合理,电脑也能诱发犯罪―――笔者是警察,曾接触过不少这样的例子。大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不同,本来就容易引起一些攀比,尤其是刚进大学的学生,他们还没有完全熟悉大学生活,更容易因为攀比而走上歪路。我曾经办过多起大学生犯罪的案件,这些学生作案的目的几乎都是为了“搞钱”买电脑:“别人有电脑,自己没有,学校管得严不让去网吧,所以就“自力更生””。虽然这只是极少数,但是也不可忽视。
  风言锋语:这个规定不容易执行―――从这个规定的意图来看,可能是为了倡导崇廉尚简的好风尚,无可非议,但这种意图应该止于提倡。一是因为用硬性的规定来限制学生们的消费行为显得生硬,不见得能达到预想效果,更可能像当初禁止大学生校外租屋的规定一样不得不取消,结果反而损害了学校纪律的可信度及权威性;二是大学生大多已是成人,有独立的民事行为能力,用学校的规定来限制他们的消费行为有可能侵权。
  投稿地址:(510310)广州大道南83号汇美商务中心信息时报《有所谓》言论专版收电子邮箱:rap@xxsb.com(来源:信息时报)
新浪友情提醒:&
】【】【】
图铃狂搜:
 电话:010-   欢迎批评指正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最新播报:
大学新生用电脑,不能简单禁止
  大学新生实行“禁电脑令”,暴露出学校指导学生规划大学生活,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不足。
  近日,北理工大一新生周明(化名)在寝室使用电脑时,被辅导员收走。在签署“十一把电脑带回家”的保证书后,才被允许取回。该校学工部表示,此举是希望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新京报》9月28日)
  是否对大学新生实行“禁电脑令”,这样的争议已持续了10多年了。在笔者看来,不论是目前实行“放宽政策”的学校,还是禁用电脑的学校,其实都没有在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上网习惯上,交出合格的答卷——实行放宽政策的学校,基本的思路是让他们用去,由此出现因过度使用电脑而荒废学业者;但简单的禁用电脑,不顾学生的上网需求,只是把学生从宿舍上网,赶到了校外网吧上网,问题还是没有解决。而这背后暴露出学校指导学生规划大学生活,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不足。
  学生上网获取信息、娱乐、聊天交流,是正常学习生活的一部分,让学生养成好的上网习惯,这属于生活教育的内容,要让生活教育起到好的效果,只有通过老师、家长与学生共同的生活实践获得。在国外,不论是学生学习上网,还是对出现网瘾的学生,基本的方法都是生活化的引导。这一过程,国外多由作为监护人的家长完成,而国内的家长往往忽视这一问题。
  对大学而言,面对没有良好上网习惯的学生,解决的办法,只有是加强老师和学生的交流与沟通,增加老师与学生的共同校园生活,引导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比如,学校可为学生(以宿舍或以班级为主体)配备大学导师,导师每周必须有一次和学生的交流、沟通,内容可涉及大学生活、学习规划、人生发展等方方面面,及时了解学生的问题给予指点,并组织各种报告、讨论、研讨活动,在这样的老师和学生交流的环境中,学生就会逐渐适合校园生活,同时懂得规划未来、自主管理。实行这样的教育管理,归根到底,是要求重视人才培养,完善育人的细节。(熊丙奇)
[责任编辑:|||||||||||
最新播报:
大一新生该不该带电脑?“学校如何管理?
近日,北京理工大学一大一新生在寝室使用电脑被辅导员收走,在签署“十一把电脑带回家”的保证书后,才被允许取回。这条新闻瞬间成为微博、媒体、高校热议的话题。近些年,青少年包括大学生沉迷网络时有报道,大一新生“该不该带电脑”、“学校如何管理”也成为重新思考的议题。
记者走访长沙河西几所高校宿舍区,发现几乎每个新生寝室都有电脑,六成以上新生拥有电脑,便于携带的笔记本更受学生青睐。
有90%的新生受访者认为有必要带电脑。“现在信息这么发达,没电脑不上网就什么都不知道,大学靠自主学习,很多东西不知道你只能求助于电脑。”“和以前的同学联系也靠网络,去图书馆或者外面上网太不方便了。”
一些目前没有电脑的同学也表示会在近期或者大二考虑购买电脑。来自农村的小林悄悄跟记者说,“其实我也挺想买电脑的,不过等到大二再说吧,听说学校有旧货市场,买一个便宜一点的二手电脑也不错。”
10%的同学也表示,学校已经有很多资源,“要真想学习,图书馆、机房足够了”、“没有电脑限制可以多出去走走”。
记者调查发现,超过五成大学生上网时间每天超过4个小时。走进各大高校的女生宿舍,可以看到几个同学围坐一起看电影、电视节目的场景。“寝室没有电视,现在时间多了点,放松娱乐一下,女孩子嘛,这个爱好还是共同的。”相比女生,男生更喜欢打游戏、看新闻、逛论坛。“没有作业的话,一般就是玩玩游戏,很多男生喜欢玩LOL,要不就是关注时政新闻。”
除了娱乐,电脑对于各专业大学生来说也是一个学习、掌握信息的工具,“Word、Excel这些工具都是要学的,没有电脑的话太不方便。”“专业经常要做设计图,电脑是人手必备。”“编导专业有很多软件需要学,没有电脑自己实践的机会就比较少。”而对于中南大学新生王博言来说,目前电脑最大的作用在于掌握信息,“学校在网上发消息,负责人用电脑整理文件上交,这都需要我们及时通过网络知道。”
据了解,省内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高校都没有明确规定“大一新生不准带电脑”。而对于北京理工大学的这一做法,不少学子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直接明令禁止,我认为这是简单粗暴的问题解决方式,只会衍生出更大的问题。建议学校可以给大学生开设青年自我管理课程,大学生要学会自我管理,才可能成才成功。”湖南师范大学学生沈宇呈锋说。
湖南大学学生奉兰则表示,“学生在大学期间也要自律,多去参加学校的活动,注意力就不会总在网上了。当然,学校也要提供必需的资源,不然确实不方便。”(实习生 刘曼霖 记者 岳霞)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一新生对大学的感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