蕲春县教育局局长天津一汽刘建文文 儿子

湖北蕲春教育局长状告副主任网上发帖诽谤
09:19:58 来源:  
  核心提示:2006年10月,湖北省蕲春县教育局办公室副主任欲当高中校长未果,网上举报局长“腐败”,后公开道歉。一年半以后,副主任称举报属实,此前道歉是被逼。如今,局长和副主任对簿公堂。到底谁是谁非?此案明日开庭。
王纲:打击和报复接踵而来
“发动群众像‘文化大革命’批斗牛鬼蛇神那样批斗我。”
在采访中,王纲称,事情并未像他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尽管他已经很“绵条”地表达了歉意,但令他感到窒息的“打击和报复”仍然接踵而来。
日,蕲春县教育局党委委员、办公室主任张立军召开办公室工作会议,宣布停止王纲的一切工作,王纲原来负责的工作均移交给他人,只被允许坐在办公室里“反省思过”。王纲说,一年以来,我每天仍按照规定的作息时间上下班,自觉遵守劳动纪律,“闭门思过”。
至30日,是王纲最不堪回首的日子。据其介绍,当时教育局连续3 天召开全局党员干部大会,人数上百,“发动群众像‘文化大革命’批斗牛鬼蛇神那样批斗我”。
此后,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王纲和刘建文虽然都相安无事,但王纲仍然处于“赋闲”状态。王说:“我和刘局长每次见面都和气打招呼,政工科长让我耐心等待,说会安排我的工作。”“但我等来等去,没有想到刘建文会起诉我”。
对此说法,刘建文一概否认,刘向记者表示:“我可以拿党性原则担保,我没有打击报复过王纲,他的职务都没有变,工资奖金都没有任何变化。”
刘建文向记者介绍,一年半出事前王纲的职务是办公室副主任,现在仍然是办公室副主任,唯一不同的是调整了他的管理职责,将王的职权范围缩减为:管理内勤和起草文件。
刘建文说:“这是办公室主任自行调剂的,属于正常工作调整,与我无关,局党委从未开会研究调整过王纲的职务。”
刘建文:这次一定要让他进监狱
王纲迎面站住对我说:“我是破罐子,你是玉器,我摔得起,你就摔不起了。”
“对王纲我已做到仁至义尽,但他不思悔过,这次我一定要让他进监狱。”昨晚,刘建文接受记者采访时愤怒地表示。
据刘介绍,2006 年底事发后,在当地公安部门的介入下,王纲当时的认错态度很好,主动配合调查,而且还公开发表道歉信。鉴于王纲的认错态度很好,再加上蕲春县委书记熊长江和有关领导也亲自过问,并从中协调多次。教育局党组和刘建文等当事人遂决定对王既往不咎。但是,让刘建文没想到的是,“几个月之后,王纲不仅不思悔过,而且还更加变本加厉地向刘建文等公开挑衅。”
刘向记者详细描述了王纲的挑衅细节。
2007 年上半年,一次在机关办公室里,王纲专门找到刘建文,眼睛直直地看着他说:“我知道你不敢再告我,因为你本来就不干净,我说的都是事实。”刘请王纲出去,王纲大声喧哗声辩,引得多人围观。
刘称比第一次“要当校长更恶劣”的是,王纲又向其提出要到蕲春一中担任副校长,刘不同意,王纲退而求其次,再次提出到教育局督导办公室担任主任职务,刘再次拒绝,“这不是我一个人能够决定的,要党组研究。”王纲听后“甚为不满”。几周之后的一天中午,刘再次与王纲相逢,王纲迎面站住对我说:“我是破罐子,你是玉器,我摔得起,你就摔不起了。”
◇本报记者与王纲的两次对话
时间:2007年
“网上道歉完全是自愿的”
长江商报:你现在后悔吗?
王纲:非常后悔。不后悔的话,我为什么要在局里向两名领导道歉,向教育系统的同志们道歉甚至用真实的名字在网上发帖子道歉?我是真诚地悔过!
长江商报:你最初发帖子的时候,是否想到过会被人发现呢?
王纲:当时出于侥幸心理。以为网络是个虚拟世界,不会被人发现的。并且我还经常变换上网的地点,应该万无一失。
长江商报:你为什么要在网上发帖子攻击局领导呢?
王纲:冲动,一时糊涂,走火入魔。去年,我已经是48 岁了。我平时一直在研究教育理论,想运用到实践中去。因此想去全县最偏僻、最艰苦的高中去任校长,培养下一代。刚好有所学校的校长岗位空缺,我就三番五次地去找领导,要求下去担任这一职务。但一直不能如愿。去年五六月份,该校长的岗位由别人担任,我彻底失望了。
长江商报:那你还可以通过写书等方式把你的成果体现出来吧,何必采用这样极端的方式?
王纲:理论和实践是两回事,我只有时间才可以体现理论的价值。
长江商报:你发这样帖子的依据何在?是完全编造,还是有所依据?
王纲:完全是编造的。有的甚至是根据网上别人的流言就可以直接编造出来。我是写小说的,基本就是在编故事编小说。一次,我坐客车,看到有张报纸上写了个故事,记得好像是讲什么腐败之类的东西,就剪下来,只把里面的人物换成本局的某科长,就发到网上去了。
长江商报:你在网上道歉是自愿的、真诚的吗?
王纲:我自愿先后两次在网上道歉,完全是自愿的、发自内心的。没有任何人、任何组织要我这么做。我个人觉得,只有这么做,才可以消除影响,弥补我的过失。……我当时都48岁了,我把当校长作为这一辈子实现抱负的最后机会。如果不抓住这一次机会,我这一辈子就完了。另外,当时我当了8 年办公室副主任,也该挪动一下了。
长江商报:今后有什么打算?
王纲:好好工作,以工作成绩回报领导的宽容和同志们的信任。
长江商报:你家人如何看待此事?
王纲:我妻子、女儿等都非常难受。我在外发帖子期间,我妻子不让我在家上网,还把鼠标和键盘锁起来了。她没料到我会去网吧上网,这件事对他们的伤害也非常大。
“当时是受当事人威逼所致”
长江商报:本报记者在1 年半前采访你时,你表示是自己一时糊涂,还公开向当事领导道歉认错,而现在,你却完全否认,为何会判若两人?
王纲:原因很简单,一年半前事情一出来,我很害怕,当地公安局和教育局都威逼我就范,所以当时说了很多违心的话。本来打算能得到原谅,过去算了,谁知却遭到打击报复,职务和人身都受到影响,特别是名誉受到损坏,所以重新站出来了。
长江商报:你现在还坚持你所反映的教育局违纪违规情况吗?其真实性有保证吗?
王纲:真实性肯定有保证,因为工作便利的关系,我这里保留了很多证据,只要纪委等部门能真正调查,我都可以配合,譬如蕲春教育局指派学校用10万元订刊物的问题,我这里都有。
长江商报:如果事情发生后,教育局对你的工作不作任何调整,也没有你所认为的“打击报复”,你会坚持继续反映教育局的问题吗?
王纲:那可能就不会了,毕竟我是一个小人物,需要过安宁的生活,但现在是被逼无奈。
长江商报:据了解,刘建文2007年7 月就向法院提起诉讼,你是不是不得不应诉才有此反应?
王纲:完全不是这样的,刘建文知道我不会轻易放过他,他主动提起诉讼就是不想向我示弱,我们对簿公堂是迟早的事情。
“诽谤”事件时间表
2006年年初王纲要求该局局长刘建文安排其任中学校长未果。
2006年10月开始王纲以“我爱蕲春”、“蕲春教师”等网名在论坛网站“东湖社区”上发帖“举报”该局局长刘建文、副局长游国庆的“腐败问题”。
2006年11月游国庆到该县刑警中队报案,在当地公安的介入下,王纲的真实身份很快浮出水面。随后,王纲两次发帖公开道歉。
2006年11月刘建文以诽谤罪将王纲告上法庭。
日王纲表示,举报帖的内容都是真的,发悔过书是因受到高压威逼所致。
日蕲春县法院将开庭审理此案。
(本文来源:北方网
作者:姚海鹰 刘渐飞 李瑾)
我来评两句!
网易通行证:
网易新闻24小时点击排行
网易新闻24小时评论排行
网易新闻图片推荐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48小时点击排行
本日热评排行
抱歉,您访问的页面被外星人劫持了
Sorry,We cannot find the page you requested.
输入的网址不正确
页面已被删除
48小时点击排行
本日热评排行
湖北蕲春教育局长状告副主任网上诽谤
核心提示: 2006 年10 月份开始,湖北黄冈蕲春县教育局办公室副主任王纲以“我爱蕲春”、“蕲春教师”等网名在湖北省论坛网站“ 东湖社区”上发帖“举报”该局局长刘建文、副局长游国庆的“腐败问题”。
在当地公安的介入下,王纲的真实身份很快浮出水面。随后,王纲两次发帖公开道歉。不过,事件的另一方当事人刘建文称“先前本想原谅王纲,但王依然变本加厉对其进行诽谤骚扰”,2007 年7 月7 日,刘以诽谤罪将王纲告上法庭。
而王纲昨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最初在网上连发悔过书,向当事人道歉,是因“受到高压威逼所致,自己是合法举报”,将继续向有关部门反映教育局的腐败问题。
谁是谁非?明天,蕲春县法院将开庭审理此案。
“现在,我什么都不会再顾忌了,我要把自己被迫害的真相说出来。”
4月8日下午,蕲春宾馆,个子矮小的王纲端坐在记者面前,双眼噙泪,声调压抑,一脸悲愤。这个外表文弱、面色苍白的49 岁男人,经过长达一年半煎熬后,在走上法庭公开应诉的最后一刻,终于决定“豁”出去了。
面对一年多前曾采访过他的本报记者,王纲断然而决然地表示:“以前我接受你们采访时说的那些话,绝大多数是被迫的,本来想不了了之算了,没想到他们这样迫害我,那我就只有说实话了。”
而另一名准备在4 月10 日与王纲对簿公堂的“诽谤事件”的当事人——蕲春县教育局局长刘建文则向记者表示:“我会亲自出庭应诉,要把王纲以诽谤罪送进监狱。”
事发:网上匿名发帖举报领导
“全县20 万学生吃米,统筹后,供货商是同一个人,质量是一样的,每斤米贵七分钱。”
从2007 年10 月份开始,蕲春县教育界人士都在悄悄议论“东湖社区”论坛上的几个帖子。这些发布在这个知名网站论坛里的帖子直指教育局主要领导,标题分别为《请省领导把蕲春的危改资金查一查》、《教育局办公楼装修出天价》等。发这些帖子的网名分别叫“我爱蕲春”、“蕲春教师”、“不问世事”、“青山卧龙”等。
这些帖子所举报的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危改资金的帖子。帖子中以一个村办小学校长的口吻称:要想得到危房改造资金,(学校)必须先返还县教育游局长50%的回扣。
——“粮油统筹”的帖子。该帖子称,“全县20 万学生吃米,统筹后,供货商是同一个人,质量是一样的,每斤米贵七分钱”。
——办公楼装修的帖子。认为该县教育局办公大楼不该花天价进行装修。
另外,帖子中还有内容还对该局局长刘建文和副局长游国庆进行“人身攻击”。
2006 年11 月,游国庆来到该县刑警中队报案。随后,警方查明网上攻击性帖子系蕲春县教育局办公室副主任王纲所为。
原因:未当上校长而“迁怒”局领导?
“之所以在网上发攻击局领导的帖子,是因为“没当成一所高中的校长。”
据王纲当初向警方承认,之所以在网上发攻击局领导的帖子,是因为“没当成一所高中的校长”,“2006年10月份以来,我多次在网上发帖子,把道听途说、捕风捉影、无中生有的东西,通过杜撰虚构,衍化成文字,以发泄心中的不平。对刘局长、游副局长人身进行侮辱和诽谤,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王纲称见自己已近50岁,且任办公室副主任有8年之久,“再不抓住机会干点事情的话,这辈子就完了。”
于是,2006 年初,王找局领导,要求到“全县最偏远最困难的高中去当校长”。按该局分管人事工作的张泽君副局长的说法,由于王纲没有在基层任职的经历,按照有关组织程序,不适合担任校长一职。
2006 年5 月份,王纲的期望终于没有实现——他想去的那所学校新任命了校长。此后,王因此一直闷闷不乐。
5个月后,王纲匿名发表在“东湖论坛”上的系列“举报帖”陆续出炉。
教育局:帖子内容纯属编造
“因为网上的那些帖子,(刘建文)失去了选拔上副县级领导的机会。”
事发后,面对来自网络的铺天盖地的“攻击”,蕲春县教育局相关当事领导明确表示:“帖子内容纯属编造”。
据该县教育局田谷华副局长、张立军主任介绍,针对危改资金的帖子,尽管是由县财政局和县教育局负责落实,但危改资金是由国库直接支付给学校或供货商,教育局的领导不可能从中收回扣。并且,危改资金的运用有严格的程序,事后还有严格的审计监督程序。游副局长不可能也不会从中收什么回扣。
至于“高价米”,游国庆在日介绍,“由于该县没有很有实力的粮油供应商,因此暂未实行统筹采购,谈何每斤米贵七分钱?”
关于“天价装修办公楼”一事,据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局的办公楼因年久失修已多处破裂,经质检部门鉴定为危房,必须维修。据游副局长介绍,维修前,该局大楼左侧整体下沉12 厘米,且向前倾斜。维修费用花了100 多万元,而不是帖子中所说的200 多万元。
昨日,该县教育局张泽君副局长介绍,刘建文自1999 年任该局局长,是上一届的县委委员。今年换届之前,因为网上流传关于刘的攻击性帖子,领导找他谈话,刘局长没有获得县委委员的提名。去年12 月份,该县选拔副县级干部。刘建文在县直干部无记名投票中得票最高,但还是因为网上的那些帖子,失去了选拔上副县级领导的机会。
道歉:六次上门致歉欲息事宁人
“两封道歉信的出台过程都是在威逼下完成的。”
王纲的家庭经济条件一般,妻子没有工作,此事一出,妻子遂觉“大难临头”,为保丈夫能在县教育局继续工作,在她的苦苦哀求下,王纲按教育局及其负责人刘局长的“要求”,在东湖社区论坛上实名公开了两封道歉信。
王纲介绍了两封道歉信的出台过程:“都是在威逼下完成的。”
2006 年12 月13 日,王纲按要求写成给刘、游两位局长的道歉信,“经教育局保卫科长李先维认真修改、审订后发给刘、游两位领导,贴到“东湖社区·投诉热线”,并拟发县领导。但此封道歉信两位局长不是太满意,刘建文局长认为‘力度不大,要再写一封’。”
2006 年12 月15 至25 日,王纲再四次书面向刘、游两位局长道歉,并按刘建文的要求写了第二封道歉信再次发到“东湖社区·投诉热线”上。而且,按照刘建文的要求,王纲还复印了几十封,分别邮寄给蕲春县“四大家”及副县级以上所有领导。
“当时刘局长说让我这样做的理由是为他们恢复名誉,‘你要让县里的主要领导了解你诽谤我们的来龙去脉’”,王纲昨日说:“我的想法也很简单,只要事情能过去,我都接受算了。”
据悉,王纲写完此信后,按要求交给刘建文,刘三易其稿。昨晚,王纲向记者提供了被刘建文修改的其中两封道歉信的原件。记者看到,刘用碳素简易钢笔修改,在2000 字左右的道歉信中,增删不下50 处,其中刘在第一页背面增加的内容,至少有500 字。
“我是完全配合,刘局长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王纲回忆,在此期间,老实巴交的妻子为了征得县教育局领导的原谅,“强迫我和她一起六次上门道歉,为了表达诚意,年近50岁的妻子两次向刘建文局长和游国庆副局长下跪”。
48小时点击排行
本日热评排行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48小时点击排行
本日热评排行
48小时点击排行
本日热评排行
48小时点击排行
本日热评排行
48小时点击排行
本日热评排行
48小时点击排行
本日热评排行
频道头条 Big News
ArpAdPro_Date_End -->
ArpAdPro_Date_End -->
48小时点击排行
本日热评排行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
48小时点击排行
本日热评排行湖北蕲春教育局长状告下属续:原告主动撤诉
06:28:23 来源: (北京) 
  核心提示:5月29日,备受各界关注的“蕲春教育局长告办公室副主任网络诽谤案”,终于尘埃落定,原告蕲春教育局局长刘建文主动撤诉后,双方在法官面前“握手”言和。
&  长江商报5月30日报道 昨日,备受各界关注的“蕲春教育局长告办公室副主任网络诽谤案”,终于尘埃落定,原告蕲春教育局局长刘建文主动撤诉后,双方在法官面前“握手”言和。
  被告表示不会因此再“发难”
  昨日,由蕲春县人民法院出具的《湖北省蕲春县人民法院刑事裁定书》称:“自诉人刘建文以被告人王纲犯诽谤罪,于2007 年7 月17 日向本院提其控诉。本院受理后,在诉讼过程中,自诉人从和谐的大局出发,向本院申请撤诉。被告人王纲表示刘建文撤诉后其不再为此发生任何新的矛盾。”
  据此,“本院认为,为了化解矛盾,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促进公民之间的团结,自诉人刘建文申请撤诉,符合法律规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二条的规定,裁定如下:准许自诉人刘建文撤诉。”
  昨日下午,记者与刘建文局长取得联系,他不愿就本案多谈,匆匆挂断了电话。原告人撤诉后,本案被告人王纲昨日说:“我只感到一阵轻松,一阵眩晕。现在,这个事情终于过去了,感谢各大媒体,感谢所有关心、支持我的领导、朋友。”
  原告律师称“以和为贵”
  刘文雄是本案中原告刘建文的诉讼代理人、湖北太圣律师事务所律师。他昨日向本报如此表示:“毕竟和谐是当下社会的主旋律,在王纲做出了不再为此发生任何新的矛盾承诺的前提下,刘建文撤诉符合和谐的氛围,毕竟天下事和为贵吧。”至于本案的其他情况,“由于本案已经和解,就不继续多说了。”
  蕲春法院有关负责人也对刘建文的撤诉表示赞赏,参与审理“网络诽谤案”的方红法官,在电话中证实,教育局长刘建文确已撤案。
  ◇链接
  蕲春“网络诽谤案”备忘录
  2006 年10 月份开始,湖北黄冈蕲春县教育局办公室副主任王纲网上发帖“举报”该局局长刘建文的“腐败问题”。
  2007 年7 月7 日,刘以诽谤罪将王纲告上法庭,因为此事王纲的妻子曾两次向刘建文下跪求其原谅。蕲春各界和全国各大媒体密切关注。
  2008 年4 月9 日,长江商报以深度报道《局长告副主任“网络诽谤案”明日开庭》全面报道此案,引起全国性关注。
  2008 年4 月10 日,刘建文起诉王纲涉嫌诽谤罪一案在蕲春县法院开庭审理。
  2008 年4 月11 日,长江商报深度报道《“他今天若悔改,我也许会原谅他”》客观公正地报道了庭审全过程,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2008 年5 月29 日,原告刘建文主动撤诉,蕲春县法院下达《湖北省蕲春县人民法院刑事裁定书》准许其撤诉。
(本文来源:
作者:记者 姚海鹰 刘渐飞)
我来评两句!
网易通行证:
网易新闻24小时点击排行
网易新闻24小时评论排行
网易新闻图片推荐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核心提示
   2006 年10 月份开始,湖北黄冈蕲春县教育局办公室副主任王纲以“我爱蕲春”、“蕲春教师”等网名在湖北省论坛网站“ 东湖社区”上发帖“举报”该局局长刘建文、副局长游国庆的“腐败问题”。
    在当地公安的介入下,王纲的真实身份很快浮出水面。随后,王纲两次发帖公开道歉。不过,事件的另一方当事人刘建文称“先前本想原谅王纲,但王依然变本加厉对其进行诽谤骚扰”,2007 年7 月7 日,刘以诽谤罪将王纲告上法庭。
    而王纲昨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最初在网上连发悔过书,向当事人道歉,是因“受到高压威逼所致,自己是合法举报”,将继续向有关部门反映教育局的腐败问题。
    谁是谁非?明天,蕲春县法院将开庭审理此案。
        “现在,我什么都不会再顾忌了,我要把自己被迫害的真相说出来。”
        4月8 日下午,蕲春宾馆,个子矮小的王纲端坐在记者面前,双眼噙泪,声调压抑,一脸悲愤。这个外表文弱、面色苍白的49 岁男人,经过长达一年半煎熬后,在走上法庭公开应诉的最后一刻,终于决定“豁”出去了。
        面对一年多前曾采访过他的本报记者,王纲断然而决然地表示:“以前我接受你们采访时说的那些话,绝大多数是被迫的,本来想不了了之算了,没想到他们这样迫害我,那我就只有说实话了。”
        而另一名准备在4 月10 日与王纲对簿公堂的“诽谤事件”的当事人——蕲春县教育局局长刘建文则向记者表示:“我会亲自出庭应诉,要把王纲以诽谤罪送进监狱。”
        事发:网上匿名发帖举报领导
        “全县20 万学生吃米,统筹后,供货商是同一个人,质量是一样的,每斤米贵七分钱。”
        从2007 年10 月份开始,蕲春县教育界人士都在悄悄议论“东湖社区”论坛上的几个帖子。这些发布在这个知名网站论坛里的帖子直指教育局主要领导,标题分别为《请省领导把蕲春的危改资金查一查》、《教育局办公楼装修出天价》等。发这些帖子的网名分别叫“我爱蕲春”、“蕲春教师”、“不问世事”、“青山卧龙”等。
        这些帖子所举报的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危改资金的帖子。帖子中以一个村办小学校长的口吻称:要想得到危房改造资金,(学校)必须先返还县教育游局长50%的回扣。
        ——“粮油统筹”的帖子。该帖子称,“全县20 万学生吃米,统筹后,供货商是同一个人,质量是一样的,每斤米贵七分钱”。
        ——办公楼装修的帖子。认为该县教育局办公大楼不该花天价进行装修。
        ……
        另外,帖子中还有内容还对该局局长刘建文和副局长游国庆进行“人身攻击”。
        2006 年11 月,游国庆来到该县刑警中队报案。随后,警方查明网上攻击性帖子系蕲春县教育局办公室副主任王纲所为。
   上一页 1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
请您发表感言,注意文明用语并遵守相关规定
昵称/网名:&& 促进和谐推动教育公平 湖北“资教”照亮乡村
促进和谐推动教育公平 湖北“资教”照亮乡村
日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温红彦
  实践证明,湖北资教计划不仅是缩小城乡差距的一项创新举措,而且是一举多得:为解决农村短缺、大学生就业难、国家助学贷款如期还款困难这三大社会难题,找到了一把总钥匙。  DD构建了农村高素质的补充机制。农村短缺,已成为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重大障碍。蕲春县教育局局长刘建文介绍,蕲春虽是有名的“教授县”,但农村却严重匮乏。“资教生是我们盼望已久的新鲜血液,今年我县又签约资教生105名。”资教生积极推动农村学校教育改革,成为当地学校和基层管理人才的后备军。  DD有利于引导大学生理性就业。“一些毕业生宁愿在大城市待业,也不愿意下基层,必须在机制上动脑筋。”陈安丽说,推行此计划就是促进高校毕业生及时就业,理性就业,吸引他们到这个光荣的岗位来建功立业。   DD创造了国家助学贷款的代偿机制。据统计,在前往资教的学生中,有60%以上是来自农村地区,他们许多人都是通过国家助学贷款读完的大学,这项计划给每位资教生每年5000元的奖励,为他们偿还贷款提供了一定的扶持。这一代偿机制率先在湖北开展,继而在全国推行。&&&   资教生也让农民感受到了子女受教育的权利受到重视,赢得了农民对社会的感激,这一价值也远远超过了资教计划的预期。
本文章共3页,当前在第3页&&&&&&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呼和浩特 刘建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