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冰川融化,舒淇脖颈惊现红痕金字塔尖尖,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南极考古:冰天雪地里的「金字塔」
谷歌地图里可以看到,南极洲有一些神似金字塔的“建筑”,这些“金字塔”有四个斜面,跟埃及金字塔差不多,难道这真是古代人建的?
谁建了这些金字塔?
关于这些金字塔的来源有不同的说法。有人说这是古代亚特兰提斯文明留下的遗迹,也有人说这些是外星人造的。嗯,听上去有点玄。
也有人认为这些金字塔是由于地质原因形成的。科学家认为,这些所谓的“金字塔”可能只是冰原岛峰。冰原岛峰其实就是冰原上的山峰,山峰穿透冰面,形成高于周围地势的尖角。
一座南极洲“金字塔”
Charles Hapgood博士的研究
有两座“南极洲金字塔”位于海岸线以内16千米的地方,另一座“金字塔”则非常靠近海岸线。
这些金字塔表明,南极洲在6000千年可能曾是人类的居住地。那段时期,人类开始建造金字塔。或许当时南极洲曾经有过古老文明,而现在都被冰雪覆盖了。
在Maps of the Ancient Sea Kings一书中,Hapgood博士登出了一幅南极洲地图——皮里雷斯(Piri Reis)地图。这幅16世纪的地图让世人大吃一鲸,地图上的南极洲是没有雪的!皮里雷斯地图来自土耳其。一名土耳其海军军官将它送到了美国,美国人评估后发现,这幅地图完全精确,而且可能是从一幅6000年前的地图拷贝而来。
土耳其海军上将皮里雷斯绘制的世界地图(绘制时间:1513年)
皮里雷斯地图的鉴定
皮里雷斯南极洲地图非常精确。运用地震探测法和声呐技术,科学家发现皮里雷斯地图上的海岸线、山脉及高原等南极洲毛德皇后地冰原下的地理现象非常吻合。英国-瑞典南极洲探险队队长给Hapgood写了这样一封信:
“亲爱的Hapgood教授,
……地图下方的地理图像与1949年瑞典-英国南极洲探险队在冰盖上探测到的结果非常一致。这说明,在冰盖形成之前,海岸线就曾被制成了地图。现在该地区的冰盖已经有一公里厚了。就1513年已有的地理知识而言,当时的人是不可能得到这样的数据的。”
自然形成的阿赫洛冰原岛峰
Ohlmeyer的信印证了Hapgood博士的想法,也就是皮里雷斯地图是从一幅更古老的地图拷贝而来的。虽然皮里雷斯地图用传统平面几何学的直角画出了经纬线,但地图还运用到了球面三角学。球面三角学被认为是在18世纪才发明出来的,而皮里雷斯地图是1513年绘制的。
不论这些冰雪天地里的金字塔到底是什么来历,它们都激发了人们一探南极洲近代人类历史的热情。
南极洲金字塔(位置:南纬79°58'39.2"、西经81°57'32.2")
Solatrader
19:04:57 :
18:45:15 :
19:20:54 :
19:48:05 :
18:46:45 :
23:16:45 :
21:22:13 :全球问题的地方性解释;郭净;日;气候变暖以及连带而来的冰川融化,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关于这次意外的原因有很多猜测,气候变暖,导致近年;1.冰川危急;到过云南的驴友,多熟悉明永冰川的名字;小庙的右侧就是冰川,节节抬升而上,其顶端闪烁着晶;迪庆著名的生物学家方震东对明永冰川作了如下描述:;“卡瓦格博雪峰群,以主峰为中心,发育着数十条大大;显可见缅
全球问题的地方性解释
气候变暖以及连带而来的冰川融化,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而备受媒体和公众关注。然而,大多数讨论都是在政治和科学层面上展开的。国与国之间的讨价还价和理论界的争论,似乎还游移在宏观的表层。其实在民间,尤其是在事情发生的当地,老百姓早有很多议论。这些议论虽然一直存在,却因主流传媒的忽视而不被公众知晓。如果我们仔细倾听这些来自社区的声音,或许能为全球性的难题找到更深层次的原因,发现解题的另一种角度。 日,我们在云南省德钦县的贡坡村做完调查,驱车直奔县城。到达月亮湾峡谷上方拍照的时候,忽然遇到CBIK(昆明的一个民间环保组织)几位项目成员。5月1日我们在嘉碧村碰面,2日他们一行人便去雨崩。次日传来雨崩神瀑发生雪崩的消息,大家都在为他们担心。此刻相遇,我们在欣喜他们安全回来的同时,也急切地打听发生了什么事。美国女孩简告诉我们,2号那天下午他们刚离开神瀑几分钟,便看到瀑布旁边的悬崖上倾泻而下的雪瀑,简即刻用数码相机拍摄。从她显示的照片上看,当时至少有三条雪瀑相继而下。接着,正好在神瀑的位置又落下一片雪雾,具有专业登山救援经验的简意识到有灾难发生,马上招呼大家返回去救人。他们从雪堆里刨出几位游客,其中一个女孩脊椎折断,简说不能用马驮,便和大家做了个简易担架把她抬到村里,后来她得救了。
关于这次意外的原因有很多猜测,气候变暖,导致近年冰雪融化是普遍的说法。但气候变暖是同人的行为有关的,用佛教的话来说,是人的“共业”即共同行为造成了这样的后果。所以,当地信仰佛教的藏族村民虽然也知道气候变暖的说法,但他们并没有把责任往全球化一推了事,而是把2007年雨崩的雪崩事件,同登山、旅游等一系列外来冲击联系起来,讲述了他们自己的看法。
1.冰川危急
到过云南的驴友,多熟悉明永冰川的名字。1991年的梅里山难以及之后的旅游开发,使它出了名。1998年6月我跟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的和建华第一次上明永冰川,为游客走的路还没有开辟,我们沿着转山人走出的小路,穿过茂密阴暗的森林,大约3个钟头才到太子庙。庙用石头墙围成小院,墙角嘛呢堆上,还看得见文革时拆下的石雕佛像和花纹。那时这里还没有多少游客,只遇到守庙的阿尼(大爹)曲扎。他1950年代去印度做生意,前些年回家乡没有分到地,便为红坡寺守太子庙。他自己养猪养鸡,粮食由村民供应。
小庙的右侧就是冰川,节节抬升而上,其顶端闪烁着晶莹的主峰。我们从侧面的山崖攀缘下去,爬到冰川上看个究竟。冰川下段比较平整,但到处散布着煤灰一样的堆积物,边缘有很多冲倒的树干。冰上的裂缝纵横交错,有的裂缝扩展成深邃的洞窟,隐约传来流水声。越往上,冰面越陡峭,形成大片的冰塔林,颜色也越洁白。背阴的地方,冰壁绿如碧玉。靠近冰塔林处,不时有冰崩发生,声震山谷。我们不敢久呆,转身返回太子庙,站在山崖边欣赏壮丽的风景。
迪庆著名的生物学家方震东对明永冰川作了如下描述:
“卡瓦格博雪峰群,以主峰为中心,发育着数十条大大小小的低纬度海洋性现代山岳冰川。这些冰川呈放射状从山顶奔泻而下,蜿蜒曲折,俯瞰大江。在云南境内,从南向北,明
显可见缅茨姆冰川、雨崩冰川、明永冰川、斯恰和纽恰等冰川。站在北段的梅里雪山峰顶,还可见西藏境内的粗阶冰川直插察瓦龙谷底。
其中最长的冰川为明永恰。‘恰’在藏语中意为‘冰’或‘冰川’,因冰川位于明永村后山而得名。明永恰一直从卡瓦格博峰顶下延到海拔2700米的云南松林和针阔叶混交林带,绵延8公里,面积为37.5平方公里,年容水量2.32亿立方米。是世界上稀有的低纬度、低海拔季风海洋性山谷冰川。”(云南格桑花卉有限公司编《绒赞卡瓦格博》29页,云南美术出版社1997年版)。
面对着巨大的U形冰蚀谷,能直接感到冰雪摧毁性的力量。但即使蕴藏着如此能量的冰川,也因自然和人为的侵蚀而日益衰弱。日,新华网刊登了新华社记者曹莹的报道“云南梅里雪山冰川不断后退令人担忧”,文章说:
“地球上低纬度地区海拔最低的冰川――梅里雪山卡瓦格博峰下的明永冰川,目前正在以每年50米左右的速度后退。这种状况令当地居民及专家们担忧。
当地藏民最近发现,从1999年下半年起,明永冰川的前沿从海拔2660米的地方向上缩进了约200米,厚度从原来的300多米变成了150米。冰雪消融,汇成一条条溪流沿着山体蜿蜒而下。”
跟明永村民谈过几次,我确实体会到他们对冰川污染的焦虑。2002年,我们在云南藏区做“社区影视教育”项目,明永村的诗人扎西尼玛拍了一个纪录片叫《冰川》。他之所以选择这个拍摄题目,是因为登山和旅游带来的变化,已经影响到冰川的稳定:
“这个冰川很有意思。1999年下半年,这条冰川就开始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开始有大量游客进入观光。不到两年的时间,冰川就开始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这个变化就是冰川前沿往上缩,原来海拔2660米的地方,现在往后退了,我自己估计退了近200米,冰川的厚度从300多米变成150米左右。莲花寺过去的这个地方冰川原来宽度有500米,现在开始往西南方向消融,化了近150米左右。”
近些年,明永冰川的消融和退缩非常明显,日和29日下午,明永冰川第二雪台相继发生两起巨大雪崩,《春城晚报》日的报道这样说:
“这两次雪崩引起的震天响声,以及所形成的上百米冲天雪雾烟尘和有如泥石流滚滚而下的数万立方米积雪,令所有的观光者大吃一惊。
梅里雪山旅游景区管理局副局长阿主说,类似这样大的雪崩2002年曾发生过一次,那次雪崩导致的泥石流还冲毁了明永村的两座大桥,当时,村民还误认为是雪山倒下来了,都跑到后山去躲藏。由于雪崩发生地距冰川最高的莲花寺还远,人们无法测量雪崩坍塌的面积和体积。
专家认为,雪崩坍塌的主要原因是近年全球气候变暖,以及冰雪补给跟不上冰川的消融速度造成的。目前,冰川最下端正以每年7到8米的速度加快消融。当地村民称,近5年来,能够感觉到冰川已经消融了近100米。”
据迪庆的生态学者方震东等人调查,“明永恰冰舌已有逐年退缩的趋势。根据实地观察,1992年向后退缩了大约50米。1913年英国人金顿.沃德(F.K.Ward)曾达明永村及明永冰
1川,当地人告诉他,50年前冰川一直延伸达明永村边。”
金顿.沃德是日抵达明永村的。当天,他攀到半山去看冰川:
“在台地上,我们领略了山谷顶端雪峰的极好景致以及对面壮观的冰瀑。甚至当我们正朝那儿看的时候,就有一阵爆裂的巨响传来,这使我们把目光即时收回脚下,看到一根巨大的冰柱醉汉般摇晃瞬间后,便咆哮着滚落山谷,将树上一群绿色的鹦鹉惊起。这就是对我们的欢迎!雪崩的巨响和冰塔的破碎声确实日夜都陪伴着我们,这些声音随着夏季的推进而更1 《绒赞卡瓦格博》31页。
加持续不断。到了仲夏,冰瀑下边长长一段冰川遂撒上许多碎冰,呈现出一片白色,就像拍打着咸海岩石岸的朵朵浪花。我从这些冰塔倒下峡谷边缘的频率判断,冰川移动的速度一定很快。?当我向当地人打听以前冰是否延伸得更远时,他们回答说,四五十年以前,冰还深深地深入山谷下边。” (金敦.沃德《神秘的滇藏河流》25-29页,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地质专家赵希涛根据罹难遗体和遗物的发现,对明永冰川的消融提出了看法:
“供职于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的研究员赵希涛从1996年起,即开始对包括梅里雪山在内的滇西北地区地质情况进行考察研究。他经过研究发现,作为典型海洋型气候冰川的明永冰川,冰川表面温度高、运动速度快是其显著特征。最能证明这一论断的是,近两年,中日联合登山队遇难队员遗骸遗物的相继发现......根据遗骸、遗物的水平、垂直运动距离推算,冰川年平均运动速度也超过了500米。而位于西藏境内的贡嗄山海螺沟冰川(应为四川境内)曾被认为是我国运动速度最快的冰川,已知它年均运动速度是188.8米,仅为明永冰川运动速度的1/3强。
据赵希涛介绍,由于受经费和技术力量等方面原因的制约,我国对现有的海洋性气候冰川观测研究不够,因此关于这些冰川的运动速率资料较少。但明永冰川以其低纬度、低海拔、垂直高差大等地理特征,可以确认是我国运动速度最快的冰川。”(王林“梅里雪山明永冰川是我国运动速度最快的冰川”,载《网易科学频道》日,)。
我找村民谈论这个问题,竟然和登山扯在一块。话要从梅里山难之后的遗体搜寻讲起。
2.遗体搜寻
日,中国和日本联合登山队在攀登卡瓦格博雪山(大众媒体称为梅里雪山)时遭遇雪崩,17名队员不幸遇难。4月中旬,中日双方组成搜索调查队,调查梅里山难的事故真相,并搜寻遇难者的遗体和遗物。
日方13人,由京都大学总长西岛安则任名誉顾问,岩坪五郎教授任队长,牛田一成任副队长;中方33人,组长为云南体委副主任杨必育,队员主要是中国登山协会的专家。
4月25日到5月15日,队员们在雨崩村冒着雨雪上山搜索,但因气候恶劣阻扰,未能到达出事地点,无功而返。
7年过去。日,德钦县公安局忽然接到村民报告:在卡瓦格博正面的明永冰川,发现梅里山难的遗骸和遗物。28日,日方牛田一成等人,中方李致新等组成收容队,在昆明确认遗物。8月3日,他们到明永冰川继续搜索。在海拔米,距离遇难地点4公里左右的冰川上,发现许多遗物和部分遗体,装了20个大袋。6日,这批遗物遗体运到大理,经9人的家属和法医确认,于7日举行火葬仪式。日本京都大学学士山岳会网站www.aack.or.jp/meiri/houyou.jpg。
次年的8月2日到4日,我去明永村了解事情的经过。
牧人桑才在他家里,绘声绘色地跟我讲起他们的发现:
“在冰川右侧莲花寺顶上靠近甲勒容巴垭口的地方,我们有个牛场,叫乃努。我们村每家有2、3头耕牛,每年割了麦子就放到山上大约3个月,让它们自己在那里吃草,人呢过半个月去看一次。一般是早上上山,在那里住一晚,第二天回村子。
“去年(1997年)7月18号,达瓦、格森和我三个人从牛场甲勒容巴返回村子,差不多在下午2、3点钟,中午饭吃过后到达叫扎盖的冰川处,坐在大石头底下休息。我们从高处往下看去,见冰川上面有一点红的颜色,然后又看见花花绿绿的一片。我们赶忙下去,只见冰面上到处是衣服和睡袋,还有人的尸体,有的在睡袋里面,有的在睡袋外面。3、4个尸体全身还在,其他的或者没有头没有脚。有不少骨头,手的,脚的。我们站在旁边看,因为藏族人很忌讳靠近死人的。
晚上6点过后我们赶回村子,告诉村长,村长报告县里,县里又向州、省上报告。第二天他们下来,和村里的民兵17,18个人一起去看。我们没有去。5,6天后,省体委和日本人来,收了三天尸体,抬下来。”
最先接到牧人们报告的是明永村村长大扎西,我访问他的那天,他穿着一件迷彩服,在明永河边的旅游售票小屋里开会。今年是这个50户人的小村子兴旺发达的又一年。因为去年下旬从德钦到明永的简易公路修通,游客蜂拥而至,村民靠门票分成和为旅游者牵马赚了不少钱。每天,售票小屋的里面和外面都会聚集很多人。在我用录像机采访大扎西的时候,人声和水声几乎淹没了他说的话。他说,上山放牛的路连接着冰川两边的山,从前是猎人走的。要爬冰川。附近山里有很多动物,如雪羊,獐子,岩羊,山羊和黑熊,野鸡也很多,药材也很丰富,有贝母,虫草,风黄连。那天有3个放牛的人走这条小路回村,顺便在冰川边挖贝母,发现了登山队的遗物。
日清早8点,我跟着村长大扎西、村民达娃和日本人小林尚礼前往冰川,寻找遇难者的遗物。小林原来是京都大学环境工学部的学生,1996年10月,他参加第三次中日梅里雪山联合登山队。1998年7月,他辞去已有的工作,加入遗体搜寻的队伍,来到明永,原因是山难中死去的多半是他的朋友,他希望找到他们,给朋友的家属、也给自己一个交代。这次搜寻以后,他每年要到明永住几个月,以便及时处理发现的遗体和遗物。小林每次都住在大扎西家,两人成了老相识,大扎西这样说明他们的关系:
“刚来时,我心里骂他日本鬼子来到这里。但他的心情我很理解,总的说人民是很有义气的。他的所作所为我很满意。我们聊过,平常他住在我家,每晚上他想喝酒,我也喝酒,每晚都聊。第一次他很听不懂我的话,我们像哑巴一样,用动作来互相交流。他很快就学会了中国的汉话,我两个多半可以互相交流经验。他是京都大学登山协会的会员,在这里辛苦工作的就是他。他总的希望是这个梅里雪山,梅里雪山不能喊,要叫卡瓦格博,梅里雪山是以前改的,真正要叫卡瓦格博。冰川上的遗骸物对明永人是有害的。他必须在这个地方为明永人做点好事。第二,他感情很深,因为死去的多半都是他的朋友。他做的是排除污染的工作。他住在我家,第一次出现遗物时他来了,第二次他也来了,第四次也来了,必须决定在这里住下三个月。9月上旬撤回去。第一次我两个上去,他安装了气温表,他估计今年一定会出现遗骸,必须出现一个检一个。第二次他问可不可以他自己去,我说可以。但你住在我家,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回来。我两个一人一个对讲机,5点一过就互相联系。”
小林和大扎西上冰川通常都在这个季节,原因是这段时间冰川受气候影响,变动比较剧烈。我们上山选择的是冰川左侧的小路,这是放牛的人去牧场的路线。一路跨过溪流,穿过树林,越过破碎的冰川边缘地带,到海拔约3700米的大石头跟前,我们停住脚步。小林爬上50多米处的一个丛林,从里面拿出一个藏着的大布袋。他伸手进去,像锦囊探宝般取出一根标杆、几把钉锤、一捆塑料袋和一双登山鞋。这时,大扎西正老练地用望远镜观察着冰川的表面。天空飘着几缕薄云,金字塔型的主峰清晰可见。冰川在雪山的胸部聚集成一片冰塔林,然后如瀑布一样倾泻而下,到我们前方不远,变成一条宽阔的台阶,层层下降。这段绵延于海拔米左右的冰坡地势较为平缓,使大部分遗物滞留于此。
大扎西显然发现了什么:“你看,那就是去年我们拣着的睡袋,他们一个人(登山者)丢在那里了。前次我看见,我两个过去,收好了以后丢在那里,里面是遗物,烂掉的。”他还说看见一个红点,不知道是什么。
小林要达娃带上那根一人多高的金属标杆,插到冰川上做观察的标志。并把一个背包交给大扎西,里面是装尸体的口袋,另外两个大塑料袋,用来装发现的遗物。大扎西则拿出两副白色的线手套,他和达娃一人一副,说:“脏的遗物要戴手套拣,不能用手接触。”
小林穿高帮登山鞋,并往鞋子上套铁钉脚掌的时候,我才注意到大扎西和达娃都穿着绿色的解放鞋。大扎西说,北京登山队的人也送了他一副那样的脚掌。我问他为什么不带来?
他笑了笑,“不用了,我们对冰川习惯了。我们把冰川上脏的遗物拣回来,山神会保佑我们。” 他指着小林的铁脚掌说:“这个脚掌上山走雪地不行,在冰川上走有点用。这种解放鞋走冰川很好。”我问他是不是解放鞋不会打滑,他点点头。
他们在山崖边商量了一会路线,然后由大扎西打头,小林殿后,顺序走下陡坡,跳过冰裂缝,攀上高高的冰坎。我则趴在大石头上面,用摄像机跟踪他们。只见他们攀上跳下,很快上了冰台阶,变成三个小黑点。
天空晴朗,四野静谧,唯有一只野蜂嗡嗡地绕着我飞舞,落到摄像机镜头上。我连吹两口气,蜂子才悻悻地飞走了。它掠过乱石坡,消失在冰川的深处。眼前,冰川蜿蜒而下,向阳的表面银光闪闪,背阴的部位则透出幽暗的绿色。明永冰川因明永村而得名,藏语叫“明永恰”。据有关资料记载,2 德钦是云南省冰川地貌最集中的县,也是横断山区冰川活动最活跃的地区。明永冰川是当地最大的冰川,也是我国冰舌前端海拔最低的冰川。
云层遮住阳光的那一刻,冰川顿时变暗。我定睛一看,那三个黑点各拿一个袋子,一会儿弯腰,一会儿蹲下,正在拣拾着冰面上的东西。忽然,他们聚在一起,朝一个冰洞里看。忙了一阵,他们从洞里抬出一截东西,装进塑料袋。我知道,今天有重大发现了。
一个多小时过去,他们背着、提着6个袋子回来了。小林在脱靴子,大扎西和达娃也脱下发黑的手套,沉默不语。我小心地问大扎西。他的回答简短肯定,表情很严肃:
“今天在哪里发现这些遗物的?”“正前方200米左右。”“好像在一个沟里面”?“对,有两具完整的尸体。”“是吗?”“还有半截身子和一些碎的骨头。”“发现多少遗物?”“大概6件。”“装了6个口袋?”“对。”“是什么东西?”“大都是登山队的鞋子,衣服,他们自己的用具。”“东西好像很多?”“是的,到处都有,散布了很大面积。我们3人分3个组,把今天出现的都捡完了。”“3具尸体是在一起的吗?”“离开3、4米左右。刚才我用望远镜看到的就是一具尸体,沟里面有一个,掉进去一个。是三个不同的人,估计是两个日本人,一个中国人。”“他们穿着衣服吗?”“穿的。”“什么衣服?”“中国的那个穿着迷彩服。两个日本人的衣服烂了,包在睡袋里。骨头和肉都完整。有一个是我们从冰洞里挖出来的。”
吃过晚饭,大扎西情绪好多了,他坐在自家门槛上,似乎喝了一点小酒,略显醉态,话也多了起来。我把摄像机架着,问他找寻遗物的进展。山难过了8年,冰川上才出现遗物,这是让我感到很费解的事情,大扎西解释说:
“他们遇难6、7年后,一直没有遗物出现。遗物出现的那年冬天,下了大雪,雪崩很多很大,把遗物都推出来了。冰川好像一座山,遗物出来,会到处散布,可它们偏偏出现在一个地方,都堆在我们打猎的路上,有他们的碗、筷子、小刀。本来会分散的,它们却集中在一处,这是奇怪的现象。登山队的人说遗物不可能出现在那里,因为遇难的地点低,出现遗物的地方高。主峰的深窝里还有个湖,遗物应该被推进湖里的。可是没有,就好像是飞机撒在那里的,全部出现在一处。他们吃的饼干等都在冰川上,集中在一起。他们吃的和用的,电池,电台,照相机,录音带,筷子,碗等工具和用具,一包一包在那里,有的包装着药,都烂了。捡起来时没有味道,一离开冰川,就闻到臭味。”
我从大扎西的话里,听出一个有趣的细节,便一再盘问,那问题是,他在讲述的时候,反复强调“干干净净地拣走”这句话。小林曾建议把发现的遗骸遗物留在冰川旁边,过几天让村民抬下去。大扎西不同意,坚持要当天就把这些东西背走,不能留在冰川附近。用他的话来说,“这些东西会污染神山,不能放(冰川)那里。如果还有遗物留着,我们在山下烧香,而脏东西却摆在神山面前,老百姓会很不满。因为登山队尽了很大的努力,我们愿意帮他们寻找遗物。”
后来我在日本访问参加过梅里山难救援的牛田一成,他也提到村民对处理遗体和遗物的2 参见德钦县志编委会《德钦县志》,云南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云南格桑花卉有限公司编《绒赞卡瓦格博》29页,云南美术出版社1997年版。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各类资格考试、应用写作文书、生活休闲娱乐、文学作品欣赏、中学教育、冰川融化的另一种解释281等内容。 
 ”他说。 2、冰山融化对世界所带来的影响 正如现在几乎所有的气候学家所相信的...这 一现象可解释南美巴塔哥尼亚冰原的狭缩,和只有积冰融化一种因素的情形相 ...  包括首都的机场及部分住宅和办公室,所以该国在国际环保会议上一向十 宅和办公...到 2050 年全球温度将上升 2-4 - 摄氏度,南北极地冰山将大幅度融化,导致海...  冰川吸热熔化成水,傍晚气温下降,水又凝固成冰川 1/8 克一河中学物理教师:朴浩权...请解释这个现象。 3.2-27 题图 28、 从冰箱冷冻室拿出的冻鱼,放在一盆冷水...  冰川时代遭遇全球变暖 ――《冰河世纪 2 赏析》 一...为了打造出冰川融化的世界, 电影用上了前一部电影...(American Dream) ,是一种相信只要在美国经过努力...  类质同象: 类质同象:在一定结晶条件下,矿物晶体中部质点的位置被另一种化学...冰川融化以及其他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使搬 2 2 运能力减弱,从而导致被搬运物质...  (2) 南北两极冰川融化带来严重的气候变化和厄 尔尼诺现象 大量的冰融化后变成淡水涌入海洋,海水变淡了会造 成非常严重的海水升温和海洋生态失衡。这是一个非 常...  泥沙含量上游大于下游 2.该区域最高一级的中心地...冰川融化多,补给河水增多,基流指数增大 2015 年 4...可以画出下图两幅图进行理解。由图 可见,此时 Q ...  一.选择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冰川融化多,补给河水增多,基流指数增大 2015 年 4...可以画出下图两幅图进行理解。由图 可见,此时 Q ...  冰川融化多,补给河水增多,基流指数增大 下图是 1950...另一点的太阳高度为 45°,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7 分) (2)比较①②两地降水特征异同,并解释其...转帖:南极冰川融化后的世界 看中国有多大_启示录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3,704贴子:
转帖:南极冰川融化后的世界 看中国有多大
 和北极的冰川融化会淹没整个吗?  大陆的总面积为139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中国和印巴次大陆面积的总和。南极 大陆98%的地域被一个直径为 4500公里永久所覆盖,其平均厚度为2000米,最厚处达4750米。米尔网   夏季面积达265万平方公里,冬季可扩 展到南纬55度,达1880万平方公里。总贮冰量为2930万立方公里,占全球冰总量的90%。如其融化全球将上升60米。  如果北极的冰雪全部融化,的就会上升7米。  欧洲环保总署署长Jacqueline McGlade女士表示,如果北极的冰雪全部融化,的就会上升7米,包括上海、广州等众多城市将会被淹没。
为客户提供快捷安全的数据库 数据恢复服务
冰川融化  如果和北极的冰川完全融化平球的将上升近70米  北极海底至少蕴藏着四千亿吨的甲烷 如果北极冰盖完全融化 造成甲烷大规模释放 将急剧加速暖化进程 甲烷造成的暖化效果是二氧化碳的二十三倍 爱国交流理性平台  按照人类社会加速发展的趋势,冰川有可能在一二百年之内全部融化。米尔军事论坛   这张地图反应的是两极冰川融化后的世界版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现在世界上的几个大国疆域都将萎缩。  先看看中国,东南沿海大部、东北大部都将被淹没。俄罗斯在欧洲的疆域几乎消失殆尽。被分割成了几个大的岛屿。美国也好不到哪里去,整个东部也没了。  当然了,这只是理论数据,我们也不能偏听偏信。的上升还会受很多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地转偏向力、引力等等,但是防患于未然总是好的。
 大陆是世界上最孤立的大陆,周围被一片茫茫的海洋所包围。  大陆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大陆,迄今为止,世界上记录到的最低温度-88.3℃就是在那里观测到的。  是世界上风最大的大陆,南极沿海地区的年平均风速为17~18米/秒,一阵风可达40~50米/秒,最大风速达
到100米/秒,被叫做“暴风雪之家”,或者为“风极”。
南极  南极大陆是世界上最高的大陆,南极洲的平均海拔高度是2350米。  南极大陆是世界上最干燥的大陆,在南极点附近,年降水量近于零,比非洲撒哈拉大沙漠的降水量还稀少,形成干燥的“白色的沙漠”。南极  南极大陆是冰雪量最多的大陆南极洲的面积约1400万平方千米,南极大陆上的大冰盖及其岛屿上的冰雪量约为24×106立方千米,大于全世界冰雪总量的95%
其实孛星-X星来临,会加热地球,地球内部释放的热量将两极冰川融化。而且海水也面临退缩,海岸线先会后退。而且极其可怕的干旱会将陆地上的江河湖泊都可能现底。北极冰川下面会有火山活动,融化冰川。这是为地球极移减轻灾难的地球自然调节。孛星虽然是灾星,但会调整地球的轨道与速度,医治被人类破坏的地球自然环境。为未来人类开创一个新的适合生存的自然环境。
北冰洋万年冰川将在2020年完全消失北京时间5月20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NASA最新研究放出了一个坏消息,地球的坏消息——拉森B冰架快要裂成碎片了。  2002年,拉森B冰架开始部分塌陷,之后加速融化。依据“不断扩大的裂缝和加速流动的冰川支流,这些都在警告我们剩余的冰架一直在消解。”,来自NASA加州帕萨迪纳(Pasadena)喷气推进实验室(JPL)的研究者Ala Khazendar预测,未来十年内,拉森B将完全瓦解。  “对于科学家来说,即便坐观冰川一点点瓦解破裂绝对惊心动魄令人着迷,对地球而言,它却是一个坏消息。”  “冰架是防止冰川飘向海洋的一道防护门。失去冰架,冰川会循序迅速流向海洋,加速全球海平面上升。NASA的这个研究第一次全面地检查了拉森B(Larsen B)残余冰架及冰架后面的冰川的健康状况”研究发表在《地球与行星科学通讯》(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杂志上。  Khazendar团队利用了NASA已开展多年航测活动“冰桥行动”(Operation IceBridge)中运用搭载拍摄工具的飞行器收集来的冰架冰面高程(冰川上某点沿铅垂线方向到绝对基面的距离,也就是冰面海拔)和基岩深度(Bedrock depth)的数据。利用天基孔径雷达获取的冰川漂流数据从1997年就已开始记录。  目前拉森B残余冰架面积625平方英里(约1618,74平方千米),最厚点为1640英尺(约499.87米)。  “研究显示自2002年以来拉森B冰架的三个冰川中有两个在加速破裂,科学家推测裂缝将很快贯穿整个冰架,留下片片冰块飘向远方的海洋。”  令科学家害怕的是冰架的碎裂会使Leppard、Flask和Starbuck三座冰川加速飘向海洋。根据NASA的论文,“2002年拉森B塌陷后,背后的冰川飘动速度快了8倍,好比一辆汽车从时速55mph(约88.5km/h)加速到时速440mph(约708.4km/h)。”(杜夏德)
可能海平面不会抬那么高,南极冰川几千米下不是压着南极大陆么,上面冰川全融了,南极大陆就浮起来了。说不定, 地球南北极要重新定极点。哈哈。
X星每次过境,其尾部扫过地球时也会带来大量的雨水。
两极冰川融化——必须有大旱!其实当太阳的威力也不足让两极冰川融化:只有地下南北极出现洋流改变也就是海水温度升高造成冰川融化。其次是南北极出现火山活动。五公经:黎庶望江南,龙离海岸藏,-龙司雨,走了故大旱来临。海水也要退缩。水浅戏清波,蚕老桑空忙似火;-江河水浅,中国梦忙啊!水粮没有了。猪衔鼠尾怎生过,孤夺燕窠穴;-猪贪食懒做,鼠偷也,日子难过啊,政内事来临。牛犬吼处血滂沱,猛虎归山寻旧路;-战争了,北方是虎乡,狮虎之地,虎归山!兔卸野草罢干戈,人人尽唱太平歌。-兔年来时,刀兵歇,太平来临。
票牛教你如何买到热门、便宜、真实的演出门票!
日食线——两极与赤道巨变提示
科学家发现南极冰川融化加速  南极全球变暖的步伐正在加快。5月21日,一项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最新研究指出,南极半岛南部一些巨型冰川从2009年开始崩裂,它们已经为南极洲海平面上升作出了重要贡献。    图片来源:百度搜索  在南极半岛南部,有750公里的海岸线毗邻阿蒙森海。该研究的主要作者伯特·沃特斯是英国布里斯托大学遥感专家、居里学者,他介绍说,在2009年之前,这里的冰川很固定,因此,几乎被科学家忽视。伯特·沃特斯与他的研究团队从一份最近的新型卫星数据分析资料发现了端倪,意识到南极半岛将成为一个潜在的冰川融化热点地区,因此展开了研究。  他们搜集了三个卫星的数据,来观察2003年到2014年间南极半岛冰川的地面高程,结果发现,在2009年之前,这里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冰川融化迹象,但从那一年开始,至少有9个冰川开始变小。目前,其中一些冰川每年缩小幅度甚至达到4米。  与南极半岛冰川相邻的是人们熟知的松岛冰川,它每年的融化幅度超过1米。沃特斯及其团队表示,从总体上看,从2009年到2014年,南极半岛南部已经向海洋输入了300万亿公升的融水。如果这些正在变小的冰川全部融化,海平面将增加35厘米。  尽管该团队并没有分析冰川融化的原因,但去年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为此提供了一个可能的解释。2014年11月,一项研究发现,在阿蒙森海,一股深海暖流在海岸附近涌动。温暖的洋流很可能从底部融化了南极半岛的冰川以及对冰川有固定作用浮动冰架。松岛冰川和南极半岛的拉森冰架正是被这股来自底部的“袭击”牵动。  沃斯特称,事实上,南极半岛南部的浮动冰架从25年前就开始缩小,这远远早于以陆地为基础的冰川开始脱落的时间。2009年,冰架很可能已经达到了“卸载”冰川的关键点。  美国玻尔得国家冰雪数据中心冰川学家特德·斯坎博斯表示,从2003年到2009年,南极半岛南部冰川的融化量被降雪量抵消。但后来,融化的速度超过了降雪的速度。  英国阿伯里斯特威斯大学的冰川学家尼尔·格拉瑟认为:“这是一个重要的信号,意味着南极洲正在发生着迅速的变化。”与此同时,他提醒,该项研究关注的是短时间尺度的异常,并且缺乏不能有效确认卫星观测信息的实地调查。“就像是一个快照。”格拉瑟说。(来源:LiveScience 编译/中国气象报社 张格苗)  责任编辑:小雨
还有那么大,
上面不是说还有两百年左右,担心什么
又看见你了
这些冰是怎么形成的呢,它融化完了以后,地球水位线将上升淹没部门城市,然后降水量不够,是不是又会导致干旱,可惜这个过程需要数百年,现在存在的人只能猜测,无法印证,而后来的人只能看见当时的情景,又不知道现在的情况,他们一样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上帝承诺不再用水灭世,这点请周知
我不关心水,我只想知道什么时候开战啊楼主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收拾房子惊现炮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