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三国演义的成语成语语音

形容三国演义的成语_四字词语成语大全
形容三国演义的成语
、七步之才(曹植):形容才学高超,文思敏捷。
、鞠躬尽瘁(诸葛亮):形容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死了方休。
、一身是胆(赵云):攻取汉中时,赵云偃旗息鼓大败曹操,得到刘备赞扬,称赞子龙一身都是胆。形容胆量极大。
、车载斗量(吴国的中大夫赵咨):形容数量很多并不稀罕。
、老牛舐犊(杨修的父亲杨彪):比喻父母爱抚子女。
、初出茅庐(诸葛亮):形容刚出来做事,缺乏实际经验,比较幼稚。
、负重致远(人称凤雏的庞统,陆绩,顾邵):背着沉重的东西送到远方。
、刮目相看(吕蒙):吴国的吕蒙一介武夫出身,对兵法,战略一窍不通,因此老将军程普非常看不起他。后来吕蒙开始饱读兵书,终于成为吴国数一数二的兵法家。连程普也对他赞赏有加,称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比喻人进步很快,令人意想不到。
、大器晚成(崔琰):形容卓越的人才需要经过长时间的锻炼才能成器。
、出言不逊(张郃):形容说话不客气,没有礼貌。
、超群绝伦(关羽):形容高出众人之上,没有人能与其相比。
、望梅止渴(曹操):比喻以空想安慰自己。
、势如破竹(杜预):比喻军队一路连打胜仗,形势好比用刀劈竹竿一样的顺利。
、如鱼得水(刘备与诸葛亮):比喻得到了与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非常合适的环境。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赤壁之战里,周瑜借东风用火攻的方法想战胜曹操大军,可是什么都准备好了,只欠差东风。形容什么事都准备好的,只差最重要的。
、如饮醇醪(周瑜):形容一个人气量广阔,起源于正史上周瑜对程普的谅解,形容周瑜心胸宽广。
、顾曲周郎(吴国都督周瑜):指精通音乐戏曲的人
、集思广益(诸葛亮):指集中众人的意见,扩大工作的效果。
、得陇望蜀(曹操):陇,指甘肃南部一带;蜀:指四川一带。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比喻贪得无厌。
、如嚼鸡肋(杨修)比喻很乏味。
、髀肉复生(刘备):形容长期清闲,事业毫无成就。
、虎踞龙盘(诸葛亮):形容南京地势的雄伟。
、三顾茅庐(刘备):形容求才若渴,后用来比喻多次专诚拜访。
、偃旗息鼓(赵云):攻取汉中时,曹操大军追击黄忠至赵云寨前,赵云匹马单枪站在门前,寨内偃旗息鼓,最终打败曹军。比喻赵云浑身是胆,形容悄无声息的做事,但孕育了很大的能量。
、捉刀(曹操和手下的名将崔琰):指代人写文章。
、断头将军(巴郡太守严颜):形容壮士英勇不屈,宁死不降。
、后患无穷(刘备):指给将来留下的祸患无穷无尽。
、才占八斗(曹植):形容学问高,文采好。
、空城计(诸葛亮):指一种作战方法。
、倾巢之下安有完卵(孔融的两个儿子):比喻国家或集体遭到不幸,其人民或成员当然不能幸免。
、吴下阿蒙(吴国名将吕蒙):形容没有学识的粗人。
、乐不思蜀(刘禅):比喻乐而忘本。
、想当然(孔融):形容没有事实根据的主观臆断。
、兵贵神速(魏国谋士郭嘉):指用兵贵在神奇而快速。
、坚壁清野(曹操的谋士荀彧)指饿死、困死敌人的一种作战方法。
本栏热门 相关内容
学习网版权所有三国演义里的成语100个!
三国演义中成语:一手包办【出处】三国志魏志典韦传:「韦一手建之」一举两得【出处】三国志魏志臧洪传:「将以安社稷,一举两得.」一臂之力【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十回:「愿助兄一臂之力,共诛国贼.」一亲芳泽【出处】曹植洛神赋:「芳泽无加,铅华无御.」七步成诗【出处】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三顾茅庐【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下笔成章【出处】三国志魏志文帝纪:「文帝天资文藻,下笔成章.」不出所料【出处】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丰在遇中闻主公兵败,抚掌大笑曰:『固不出吾之所料.』」不由分说【出处】三国演义第十三回:「李傕随后掩杀,郭汜兵退,车驾冒险出城,不由分说,竟拥到李傕营中.」不知所云【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临表涕泣,不知所云.」不容偏废【出处】三国志蜀志魏延传:「不忍有所偏废.」乘虚而入【出处】魏志袁绍传:「将军简其精锐,分为奇兵,乘虚迭出,以扰河南.」五内如焚【出处】蔡琰悲愤诗:「奈何不顾思,见此崩五内.」人生如寄【出处】魏文帝善哉行:「人生如寄,多忧何为?」曹植仙人篇:「俯观五岳间,人生如寄居.」仰人鼻息【出处】后汉书袁绍传:「孤客穷军,仰我鼻息,譬如婴儿在鼓掌之上,绝其哺乳,立可饿杀.」伯仲之间【出处】曹丕典论:「傅说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位极人臣【出处】吴志孙綝传:「因缘肺腑,位极人臣.」作奸犯科【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偃旗息鼓【出处】三国志蜀志赵云传注:「偃旗息鼓,曹军疑有伏兵,引去.出言不逊【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十三回:「此人出言不逊,何不杀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出处】三国演义第一回:「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初出茅庐【出处】据三国演义所载,诸葛亮初出茅庐,佐刘备用兵,观与张飞不服,行事诸多困难.刮目相待【出处】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肃附蒙背曰:『吾谓大弟但非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危在旦夕【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回:「天下危在旦夕,陛下尚自与阉宦共饮耶?」危急存亡之秋【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出处】司马昭在曹髦在位时,为大将军,专管国政,自封为相国,不久封为晋公,昭还假装不接受.髦很生气地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名不虚传【出处】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兵精粮足,名不虚传.」同符合契【出处】三国志吴志孙传注:「一与君同符合契,有永固之分.」吴下阿蒙【出处】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肃附蒙背曰:『吾谓大弟但非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敝帚千金【出处】曹丕?典论论文:「里语曰:『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斯不见自见之患也.」廊庙之器【出处】三国志蜀志许靖传:「虽行事举动,未悉允当,蒋济以为大较有廊庙之器也.」才高八斗【出处】南史谢灵运传:「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享一斗.」手不释卷【出处】曹丕自叙:「上雅好诗书文籍,虽在军旅,手不释卷.」指日可待【出处】诸葛亮出师表:「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探囊取物【出处】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我向曾文云长言,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文思泉涌【出处】文选曹植王仲宣诔:「文若春华,思若涌泉.」旦夕之危【出处】三国志蜀志孟光传:「旦夕之危,倒悬之急.」明眸善睐【出处】文选曹植洛神赋:「明眸善睐,靥辅承权.」月明星稀【出处】文选魏武帝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土崩鱼烂【出处】陈琳?与魏文帝书:「焉肯土崩鱼烂哉!」如入无人之境【出处】三国演义第七回:「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如鱼得水【出处】三国志诸葛亮传:「先主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妄自菲薄【出处】诸葛亮?出师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意,以塞忠谏之路也.」孑然一生【出处】三国志吴志陆瑁传:「孑然无所凭赖.」对酒当歌【出处】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屈指可数【出处】三国志魏志张合传:「屈指计亮粮,不至十日.」周郎顾曲【出处】三国志吴志周瑜传:「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顾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呼风唤雨【出处】三国演义第一回:「角得此书,晓夜攻习,能呼风唤雨.」品头论足【出处】三国志魏志何晏传注:「晏方用事,自以为一时才俊,常为名士品目.」回肠荡气【出处】魏文帝大墙上蒿行:「感心动耳,荡气回肠.」骨肉分离 太虚幻境 曲径通幽 鸳鸯在梁 摸着石头过河 风水宝地 熟能生巧 寻花问柳 一石二鸟百依百顺(79回)、翻天覆地(105回)、横行霸道(9回)、眉开眼笑(2回)、一模一样(62回)、无法无天(33回)、终身大事(8回)、心神不定(16回)、美中不足(5回)、称心如意(57回)哀哀欲绝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三回:“那宝珠按未嫁女之礼在灵前哀哀欲绝.”耳边风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回)耳鬓斯磨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九回)风尘碌碌 无可如何 锦衣纨裤 饫甘餍肥 一技无成 茅椽蓬牖 瓦灶绳床晨夕风露 阶柳庭花 了然不惑 自怨自叹 高谈快论 荣华富贵 利物济人美中不足 好事多魔 乐极悲生 人非物换 静极思动 无中生有 安身乐业离合悲欢 青天白日 青红皂白 炎凉世态 不可胜数 自相矛盾 不近人情消愁破闷 追踪蹑迹 好货寻愁 谋虚逐妄 胡牵乱扯 忽离忽遇 指奸责佞贬恶诛邪 伤时骂世 父慈子孝 称功颂德 从头至尾 酌酒吟诗 偷香窃玉洗耳谛听 粉妆玉琢 惯养娇生 敝巾旧服 腰圆背厚 面阔口方 剑眉星眼巨眼英雄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三国演义的成语及解释_关于表示描写三国演义的成语 - 成语分类
_-&含有三国演义的成语、表示描写三国演义的成语:2条★★
前一篇: 后一篇:
关于三国演义的成语及解释如下:
【】:比喻克服重重困难。这是《三国演义》中描写关羽的故事。
【】:蒋干:《三国演义》中的人物。蒋干盗去书信回到曹营杀自己大将。比喻中别人的反间计。
◆查看更多:关于 、 。含有 、、、 的成语。
常用成语分类:
大家都在看:
《汉语大辞典》成语词典大全(界面见下图),提供成语故事、成语接龙、成语游戏等等。
下载网址:
更多内容请查看【汉语大辞典】。关于形容三国演义的成语有哪些,如有疑问,请与我们联系。谢谢!
Copyright(C)2005 汉辞网?版权所有 可搜索:微信公众号 hydcd_com 加入我们 Email:QQ邮箱 QQ:7117780
软件著作权登记号: 备案号:沪ICP备号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大全
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大全
  初出茅庐
  【出处】据三国演义所载,诸葛亮初出茅庐,佐刘备用兵,观与张飞不服,行事诸多困难。
  刮目相待
  【出处】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肃附蒙背曰:『吾谓大弟但非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危在旦夕
  【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回:「天下危在旦夕,陛下尚自与阉宦共饮耶?」
  危急存亡之秋
  【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出处】司马昭在曹在位时,为大将军,专管国政,自封为相国,不久封为晋公,昭还假装不接受。很生气地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名不虚传
  【出处】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兵精粮足,名不虚传。」
  同符合契
  【出处】三国志吴志孙传注:「一与君同符合契,有永固之分。」
  吴下阿蒙
  【出处】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肃附蒙背曰:『吾谓大弟但非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敝帚千金
  【出处】曹丕?典论论文:「里语曰:『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斯不见自见之患也。」
  廊庙之器
  【出处】三国志蜀志许靖传:「虽行事举动,未悉允当,蒋济以为大较有廊庙之器也。」
  才高八斗
  【出处】南史谢灵运传:「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享一斗。」
  手不释卷
  【出处】曹丕自叙:「上雅好诗书文籍,虽在军旅,手不释卷。」
  指日可待
  【出处】诸葛亮出师表:「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探囊取物
  【出处】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我向曾文云长言,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
  文思泉涌
  【出处】文选曹植王仲宣:「文若春华,思若涌泉。」
  旦夕之危
  【出处】三国志蜀志孟光传:「旦夕之危,倒悬之急。」
  明眸善睐
  【出处】文选曹植洛神赋:「明眸善睐,靥辅承权。」
  月明星稀
  【出处】文选魏武帝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土崩鱼烂
  【出处】陈琳?与魏文帝书:「焉肯土崩鱼烂哉!」
  如入无人之境
  【出处】三国演义第七回:「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
  如鱼得水
  【出处】三国志诸葛亮传:「先主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妄自菲薄
  【出处】诸葛亮?出师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意,以塞忠谏之路也。」
  孑然一生
  【出处】三国志吴志陆传:「孑然无所凭赖。」
  对酒当歌
  【出处】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屈指可数
  【出处】三国志魏志张合传:「屈指计亮粮,不至十日。」
  周郎顾曲
  【出处】三国志吴志周瑜传:「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顾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出处】三国演义第一回:「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下页更精彩:1
本文已影响人
上一篇: 下一篇:
精彩抢先看New  Top
最热文章榜Hot  Top}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国演义里的成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