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鱼类骨骼相比两栖类在骨骼系统方面有哪些进化特征

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范文十篇】
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范文一:两栖动物特征
两栖动物也是人们熟知的一类动物,是脊椎动物进化史上由水生向陆生的过渡类型,成体可适应陆地生活,但繁殖和幼体发育还离不开水。主要的特征是:体温不恒定;卵生,幼体在水中生活,经变态后成体可适应陆地生活,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而湿润,无鳞片,毛发等皮肤衍生物,粘液腺丰富,具有辅助呼吸功能。两栖类起源于距今约三亿多年前的泥盆纪。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鱼类从水到陆逐渐自我完善达到了质变并适应陆地新环境,因而形成了两栖动物,它们是最早的登陆四足动物。
种类丰富的两栖动物 ,全世界的两栖动物共有4000余种。根据它们的形态分为三大目。蚓螈目(无足目)。主要特征是:体细长;没有四肢;尾短或无;形似蚯蚓。中国仅有1种,即版纳鱼螈。是我国蚓螈目的唯一代表。 有尾目。主要特征是:体圆筒形;有四肢,较短;终生有长尾而侧扁;爬行,多数种类以水栖生活为主,形似蜥蜴,如大鲵,俗称“娃娃鱼”,是现生体型最大的两栖动物。 无尾目。主要特征是:体短宽;有四肢,较长;幼体有尾,成体无尾,跳跃型活动,幼体为蝌蚪,从蝌蚪到成体的发育中需经变态过程,如蛙和蟾蜍。 两栖动物3个目的体形异,它们的防御、扩散、迁移的能力弱,对环境的依赖性大,虽然有各种生态保护适应,但比其它纲的脊椎动物种类仍然较少,其分布除海洋和大沙漠外,平原、丘陵、高山和高原等各种生境中都有它们的踪迹,最高分布海拔可达5000米左右。它们大多昼伏夜出,白天多隐蔽,黄昏至黎明时活动频繁,酷热或严寒时以夏蛰或冬眠方式度过。以动物性食物为主,没有防御敌害的能力,鱼、蛇、鸟、兽都是它们的天敌。 ??中国由于生物环境的多样性。现有两栖类动物302种。而云南由于特殊的地理和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具有十分丰富的两栖类物种,约100余种。占全国两栖类动物种数的40%。人们通过认识两栖类物种的多样性。关注它们的生存状态,进一步保护人类这一朋友。总结为:1.变态发育,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2.大多数生活在陆地上,少数种类生活在水中,一般用肺呼吸 3.皮肤裸露,能分泌黏液,有辅助呼吸的作用 4.心脏两心房,一心室,不完全的双循环 5.体温不恒定 6.体外受精 7.先长出后肢,再长出前肢
8.抱对受精
范文二:望着妈妈甜蜜的笑脸,我一边吃一边想:“妈妈可真是个怪人,今天中午还因为我学习成绩下降而大发雷霆,把我批评得哭了好长时间,现在又这样和蔼可亲,变得可真快。”这是,我更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妈妈,您真像一个两栖动物?”     听到我这句话,全家人都停止了吃饭。妈妈看了看爸爸,又看了看外婆,笑着问我:“莹莹,你说什么是两栖动物?”我用筷子顶着脑门想了想,含糊地回答:“恩,青蛙是两栖动物。”妈妈又问:“青蛙为什么是两栖动物?”我回答:”因为青蛙既可以在陆地上生活,也可以在水中生活,所以是两栖动物。”妈妈有又追问:“那你为什么把妈妈比做两栖动物呢?”我瞧了瞧爸爸和外婆说:“您的脾气有时候特别暴躁,有时候特别温柔,太像两栖动物。”外婆和爸爸听了笑得合不拢嘴:“莹莹,你呀,你呀!”当时,我还暗自为自己的形象比喻而高兴呢!      晚饭后,妈妈从我的书架抽出一本《和小朋友谈修辞》,在书上折了一下,让我看。这一看,可真羞的我无地自容了。我用的是什么修辞,怎么把妈妈比做蛤蟆呢?想起妈妈对我亲切的微笑,我的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
范文三:4两栖动物
4.1新疆北鲵
教学目的:1.使同学们了解两栖动物
2.知道新疆北鲵
教学重难点:学生能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更多有关知识
课前准备:找有关的资料小组说一说
一.什么是两栖动物
两栖类可以同时生活在陆上和水中。
二.新疆北鲵:
新疆北鲵,俗名娃娃鱼又叫水四脚蛇,是目前新疆惟一存活下来的有尾两栖动物,栖息于新疆温泉县境内,仅生活在海拔米的高山泉水小溪、湖泊浅水处,是天山和阿拉套山由地面抬升时幸存下来的孓遗动物,是距今3-4亿年前最原始的两栖动物物种,在脊椎动物系统演化的研究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是极为珍贵的“活化石”;新疆北鲵栖息地极为狭窄,目前仅生存在新疆温泉县西部与哈萨克斯坦接壤的阿拉套山和天山局部泉涌地区,数量稀少,有捷麦克沟和苏鲁别珍两个栖息地约存余尾。新疆北鲵作为濒危动物早已被列入国际保护自然和自然资源联合红皮书,1998年,新疆北鲵被列入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濒危等级为“极危”,成为我国珍贵的种质资源,已列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行列。
怎样保护这些小动物?
4.2青蛙和蟾蜍
教学目的:1.使同学们了解青蛙和蟾蜍
2.知道青蛙和蟾蜍对人类的贡献
教学重难点:学生能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更多有关知识
课前准备:找有关的资料小组说一说
一.青蛙和蟾蜍简介
青蛙与蟾蜍是最常见的两栖动物种类,他们广泛分布于温暖地区潮湿地带,其种类数量约有两千五百种。
二.青蛙与蟾蜍的区别
1、青蛙体表光滑,蟾蜍体表粗糙。
2、蟾蜍体型比蛙类胖,腿比蛙类短。
3、青蛙移动时以跳跃为主,而蟾蜍以爬行为主。
大多数青蛙与蟾蜍生活在潮湿地带,但也有的种类因为体内储存了一定量的水,能够在沙漠中存活。树蛙也是蛙类的一种,他们更适应树上的生活。
现代的两栖动物种类并不少,超过4000种,分布也比较广泛,但其多样性远不如其它的陆生脊椎动物,只有3个目,其中只有无尾目种类繁多,分布广泛。每个目的成员也大体有着类似的生活方式,从食性上来说,除了一些
无尾目的蝌蚪食植物性食物
外,均食动物性食物。两栖动物虽然也能适应多种生活环境,但是其适应力远不如更高等的其它陆生脊椎动物,既不能适应海洋的生活环境,也不能生活在极端干旱的环境中,在寒冷和酷热的季节则需要冬眠或者夏蜇。
最原始的陆生脊椎动物,既有适应陆地生活的新的性状,又有从鱼类
祖先继承下来的适应水生生活的性状。多数两栖动物需要在水中产卵,发育过程中有变态,幼体(蝌蚪)接近于鱼类,而成体可以在陆地生活,但是有些两栖动物进行胎生或卵胎生,不需要产卵,有些从卵中孵化出来几乎就已经完成了变态,还有些终生保持幼体的形态
。 1.变态发育,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2. 成体大多数生活在陆地上,少数
种类生活在水中,一般用肺呼吸;
3.皮肤裸露,能分泌黏液,皮肤有辅助呼吸的作用;
4.心脏两心房,一心室,不完全的双循环;
5. 体温不恒定,是变温动物;
6.体外受精;
7.先长出后肢,再长出前肢;
范文五:柳林国际创新双语学校导学案
主备人:李智超
课型:预展
编号:03-02
执教人:李智超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老师寄语:生物的等级是由它们的身体结构及环境决定的。
1、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
2、通过观察图片和资料分析,总结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培养观察、分析能
3、通过资料分析,关注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1.复习:说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异同点
(1)相同点:都属于__________发育
(2)不同点:完全变态发育经历4个时期______
__________的发育过程;不完全变态发育经历3个时期_____
___,如__________的发育过程
2.除青蛙外,
也都是两栖动物。
3.春末夏初,青蛙“呱、呱、呱”的叫声此起彼伏。这是
蛙在高声鸣叫。
4.仔细观察水面,会发现水中漂浮着一片片
的东西,里面有许
,这就是青蛙产下的卵块。
5.青蛙的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
中进行,幼体要经过
(一)通过学习青蛙的生殖和发育,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两栖动物的含义是什么?你知道哪些动物是两栖动物?
2、阅读教材第13页内容,讨论:
①(when)在什么时候听到蛙的鸣叫?
②(where)在哪里鸣叫?
③(who)谁在鸣叫?
④(why)为什么鸣叫?
⑤雌雄蛙抱对有什么意义?
⑥精子和卵细胞如何相遇?
3.通过观察和思考,总结青蛙的生殖和发育特点:雄蛙和雌蛙经过_______,分别
把精子和卵细胞排到_______中,青蛙的卵和精子在
中完成受精形
,这种受精方式叫
2、青蛙的发育过程经过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
个时期,这种发育方式叫__________ 。
(二)通过资料分析,关注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阅读课本中的资料分析,思考下列问题:
1、现在两栖动物走向衰退、种类减少的原因是什么?
2、环境的变化对两栖动物的繁衍有什么影响?
3、某些地区出现畸形蛙,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4、从上述事实,你受到哪些启示?
1、青蛙被称为两栖动物的原因是
A. 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只能生活在陆地上B. 在水中生殖,在陆上发育
C. 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上,也能生活在水中,主要用肺呼吸
D. 青蛙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上
2. 生殖季节雌蛙排到水中的是
A.受精的卵
B.未受精的卵
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蝌蚪不仅用鳃呼吸,还用肺呼吸,因此称为两栖类动物
B. 青蛙在生殖季节,雌雄抱对,进行体内受精
C. 青蛙的发育经历受精卵、蝌蚪、成蛙三个时期D. 两栖动物是由水生向陆生过渡的类群
4. 青蛙生殖和发育的特点是
A. 雌雄同体、体外受精、变态发育
B. 雌雄同体、体内受精、变态发育
C. 雌雄异体、体外受精、变态发育
D. 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变态发育
5. 青蛙的生殖和发育是在
A. 水中和陆地进行
B. 水中进行 C. 陆地进行
D. 母体中进行
6. 小明在调查某地动物资源中发现,该地的两栖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比较多,那么当地的环境可能是怎样的?
A. 温暖多雨
B. 常年寒冷
C. 炎热干旱
D. 工业化城市
7.蛙的生殖发育在水中进行,其受精方式是
A.体外受精
B.体内受精
8. 某同学捉到一只活青蛙,并把它放到有较多水的鱼缸中,准备精心饲养,观察蛙的活动,可第二天蛙就死掉了。蛙死亡的原因是
A、无法呼吸
D、水质有问题
9.青蛙的发育称作
A、完全变态发育
B、变态发育
C、不完全变态发育
D、两栖发育
10.青蛙的生殖发育过程与家蚕的生殖过程的相同点是
①变态发育
②不经过蛹期
③将卵产在水中
④有性生殖
范文六:右玉中学 生物 学科学案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学习目标:
1.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重点)
2.通过调查实践活动和资料分析,关注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的相互关系。(难点)
学习任务: 一、探究新知:
1、两栖动物的含义是什么?你知道哪些动物是两栖动物?
2、阅读教材第13页内容,讨论在什么环境条件下能听到蛙的鸣叫?雄蛙的鸣叫、雌雄蛙抱对各有什么意义?
3、通过图示,青蛙的卵块什么样子?里面有什么?受精过程发生在什么地方?青蛙的一生要经历几个过程?
4、通过观察和思考,总结青蛙的生殖和发育特点:
发育;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很大的差异,为
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二、自我检测
1.青蛙的发育是(
A.经过完全变态的发育
B.经过由蝌蚪到成蛙的变态发育
C.经过由卵到蝌蚪的变态发育
D.由卵到蝌蚪到成蛙的变态发育
2.下列是两栖动物的是(
3.下列对青蛙生殖发育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第 2 页 共 2 页 A. 雌雄同体,体内受精,体内发育
B. 雌雄同体,体外受精,体外发育
C. 雌雄异体,体内受精,水中发育
D. 雌雄异体,体外受精,水中发育
4.青蛙的幼体蝌蚪生活在(
D.水中或陆地上
5.青蛙将卵块产在(
6.在蝌蚪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先后出现的呼吸器官是(
B、鳃、皮肤
C、肺、皮肤
D、鳃、肺和皮肤
7.蛙鸣的生物学意义是(
A、歌唱春天
B、招引昆虫
C、招引异性青蛙
D、吓退天敌
三、课堂达标
1.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的发育必须在
进行,幼体要经过
才能上陆地生活。 2.辛弃疾的词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蛙声是指
性青蛙的鸣声。
3.蝌蚪变态发育过程中最先消失的器官是(
4.两栖动物不能成为完全适于陆地生活的脊椎动物的主要原因是(
A.体温不恒定
B.心室中有混合血
C.肺不发达
D.生殖发育离不开水
5.青蛙的个体发育过程经历了(
A.卵——胚胎——幼蛙——成蛙
B.卵——胚胎——蝌蚪——成蛙
C.受精卵——蝌蚪——成蛙
D.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6.有蝌蚪发育成青蛙不难看出(
A、变态发育过程
B、鱼类进化到两栖类的过程
C、两栖类进化到爬行类的过程
D、鱼类和两栖类有亲缘关系
范文七:最近,在厄瓜多尔和秘鲁边界地区考察的科学家发现了多种奇特的两栖动物新物种。例如身体呈灰褐色的暴眼蝾螈,它的眼睛结构很特殊,非常像科幻电影《ET》中的外星人,十分有趣。还有一种全身透明的淡黄色“玻璃蛙”,人们能够透过半透明的皮肤看到它们的内脏。背部载着小蝌蚪的雄性青蛙是一种美丽的箭毒蛙新种,而体长仅有1.14厘米长的“侏儒蛙”则是安第斯山脉体形最小的陆栖脊椎动物,也是世界上最小的两栖动物之一。   在世界的其他地方,两栖动物的新物种也在不断发现。在亚洲的东喜马拉雅山地区,科学家发现了一种翠绿色的蛙,它可以用长着红色长蹼的脚在空中滑行。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山区也发现了绿色的树蛙新物种。过去10年间,科学家们在东南亚大湄公河区域共发现了88个蛙类新物种以及2种蝾螈和1种蟾蜍,其中一种是在越南长山山脉发现的表皮粗糙的疣斑树蛙,还有在泰国的三个荒无人烟的偏远小岛上发现的一种嘴中长有尖牙的蛙――呵叻大嘴蛙。这种蛙是机会主义者,平时静静地潜伏在溪流中,随时准备扑向过往的昆虫和其他蛙类。科学家们还在这种蛙的排泄物中发现了羽毛,证明它也吃一些小型鸟类。在交配季节,这种蛙的雄性还会利用牙齿作为武器,与其他雄性展开配偶争夺战,甚至用牙撕下对方身体的皮肉或器官。   在柬埔寨,科学家还发现了一种血液和骨骼都是绿色的蛙类――松戈斯丛林蛙。这种蛙体形很小,在丛林栖息地中伪装得非常好,因此研究人员只能通过它与众不同的叫声来辨别,估计它隐藏在暴雨过后形成的水洼中进行繁殖。它的血液和骨骼颜色异常的原因是由于含有胆绿亲而造成的。胆绿素是一种色素,通常作为一种代谢物在肝中进行处理,而在这种蛙体内,胆绿素返回了血液中。这种色素有助于它进行伪装,因为胆绿素可以通过半透明的皮肤使这种蛙呈现绿色。还有人猜想,胆绿素也可能会使猎食者不愿意去捕食这种蛙,因为味道不佳。   在非洲,科学家在坦桑尼亚的恩古卢坡地的森林中也发现了一些两栖动物新物种,其中有一种会发光的蛙类十分奇特。它拥有橙色的眼睛和奇异的颜色,皮肤闪耀着金属光泽,因为其体内有一种会发光的腺体,这种腺体使它的腿部和身体局部发出非常亮的光芒。   更令人震惊的是,科学家在马达加斯加竟然发现了129种至221种蛙类新物种,这几乎使人们目前已知的两栖动物物种数量翻了一番。这一发现表明,作为世界上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地区之一,马达加斯加的两栖动物物种数量被大大低估了,如果依照这一结果在全球范围推算,那么全世界两栖动物物种的数量可能还会翻番。   这些两栖动物新物种的发现,说明世界上很多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与我们已知的相去甚远,仍要进行很多科学研究。本文开头所述的厄瓜多尔和秘鲁边界地区位于安第斯山脉边缘,由于该区域与其他安第斯山脉相隔离,因此表现出奇特的物种多样性。科学家的数据还表明,两栖动物新物种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分布广度上都被低估了。   不幸的是,新物种的不断发现并不能改变大多数两栖动物正在濒临灭绝的事实。自1980年以来,全世界已有122种两栖动物灭绝,更有近三分之一的两栖动物物种面临灭绝的危险。两栖动物被认为是对外界环境变化最为敏感的动物类群。它们湿润的皮肤具有可渗透性,因而遇到溶于水中的有害物质时就会很脆弱。由于它们同时生活在水中和陆上,这就意味着其中任何一种环境遭到破坏,它们都将难以生存。
范文八:原生动物的主要特征
1身体微小,结构简单,整个身体由一个细胞组成。 2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3生活在水中;
4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 5体内有消化腔;
6有口无肛门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1身体背腹扁平,左右两侧对称
2身体有了背腹、前后、左右之分
3出现了中胚层,有口,无肛门
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2消化管的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
3体表有角质层
4体壁和消化管之间有原体腔
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1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
2具有真体腔。
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3身体表面有贝壳(或被外套膜包裹的内壳)
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1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并且分部
2体表有外骨骼
3足和触角分节
棘皮动物的主要特征
1体呈辐射对称,主要为五辐对称。
2有真体腔,其中一部分形成特有的水管系统。
3表皮下面有由中胚层产生的骨胳,常向外突出成棘。
鱼纲的主要特征
1终生生活在水中
2身体表面大多覆盖鳞片
3用鳃呼吸,用鳍游泳
4心脏一心房一心室
两栖纲的主要特征
1变态发育,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2大多数成体生活在陆上,
3少数种类成体生活在水中,一般用肺呼吸 4皮肤裸露,能分泌粘液,可辅助呼吸
5心脏两心房一心室
6体温不恒定
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1体表覆盖着角质的鳞片或甲; 2用肺呼吸;
3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
3体内受精;
4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5体温不恒定。
鸟纲的主要特征
1有喙无齿;
2被覆羽毛;
3前肢变成翼;
4骨中空,内充空气;
5心脏分四腔;
6用肺呼吸,并且有气囊辅助呼吸; 7体温恒定;
8生殖为卵生。
哺乳纲的主要特征 1体外披毛;
2牙齿分门齿、犬齿和臼齿;
3体腔中有膈,把体腔分为胸腔和腹腔; 4心脏有四腔;
5体温恒定;
6大脑发达;
7胎生哺乳。
范文九:两栖动物导学案
科目:生物学
年级:八年级(1) 课题:两栖动物
课型:新课
教师:范老师
自主预习----独立思考,奠定学习基础
1、青蛙是由发育来的,是青蛙的幼体,生活在中,用发育成青蛙以后,
和鳃都消失了,出现四肢和
2、常见的两栖动物有、、征是幼体生活在
呼吸,成体既可以生活在水中,也可以生活在
呼吸,皮肤裸露且
,能够辅助
3、两栖动物是很多的天敌,保护稻田中的 或在稻田中放养青蛙,能有效
农作物的虫害,以减少施用
对环境的污染。
我们应当加大保护两栖动物
的力度,同时禁止对它们 乱捕滥杀 。
4、搜集鱼与人类生活关系的资料。
5、在课堂上分享你对两栖动物感兴趣的信息或者你知道的关于这类动物的其他知识。
学习测评----滴水石穿,力求全面闯关
1、对蝌蚪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非常像鱼 ,用鳃呼吸
B.外部形态像鱼,内部结构与鱼类根本不同,用腮呼吸
C.蝌蚪在成长的过程中,先长出前肢,用肺呼吸 D.蝌蚪在成长的过程中,先长出后肢,用肺和皮肤呼吸
2、蝌蚪与青蛙的呼吸器官分别是(
C、鳃、湿润的皮肤
D、鳃、皮肤
3、关于两栖动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A、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
B、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空中飞行的动物
C、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
D、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营水陆两栖,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的动物
4、有些动物的幼体必须生活在水中,成年以后也必须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下
列动物中不属于这类的是(
5、青蛙必须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主要原因是( )
A、青蛙必须在水中完成受精
B、幼体生活在水中
C、皮肤裸露,无鳞、羽毛、甲等覆盖
D、肺不发达,结构简单,需要皮肤辅助呼吸
6、陆地动物适应陆地复杂环境的主要特征是(
A.一般身体都有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
B.一般都有支持身体和运动的器官
C.一般都具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器官
D.以上几项都是
7、都属于两栖动物的一组是(
A.乌龟、青蛙、鳄鱼
B.大鲵、小鲵、乌龟
C.蝾螈、大鲵、蟾蜍
D.蟾蜍、鳄鱼、水獭
8、某同学捉到一只活青蛙,并把它放到有较多水的鱼缸中,准备精心饲养,观察蛙的活动,可第二天青蛙就死掉了,青蛙死亡的原因是(
C. 无法呼吸
D.水质有问题
9、“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句古诗说明了青蛙与农业生产有怎样的关系?为什么现在稻田里听不到蛙声了呢?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范文十:主备人:李东川
课题:第五单元
第五节 两栖动物
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
知识与技能
1.指导学生认识两栖动物的外形和生长发育的共同特征,建立初步的两栖动物的概念。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归纳、概况能力。
情感目标:
1、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保护青蛙的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和认识两栖类动物的外形和生长发育的共同特征,从而建立两栖动物的概念。
教学难点:归纳概括两栖类动物生长发育的共同特征。
第一部分 预习学案
1、蝌蚪发育成
,蝌蚪无论外部形态还是内部结构都像
,有尾,用
呼吸,并且只能生活在水中,在发育过程中
消失,生出
后面有鼓膜,能感知声波;头部前端有一对
,是呼吸时气体的通道,青蛙的前肢
,可支撑身体;后肢
,趾间有蹼,既能跳跃又能划水。
3、青蛙能在
中活动,也能在陆地上生活,这与它能用
呼吸密不可分。
4、青蛙的肺结构
,不发达。青蛙的皮肤
,湿润的皮肤里密布
,也可进行气体交换,以辅助呼吸。
5、两栖动物除青蛙外还有
、蝾螈等,他们的主要特征是:幼体生活在
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
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
可辅助呼吸。
6、稻田中的青蛙既能有效
农作物的害虫,以
使用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因此,我们应当加大保护两栖动物
的力度,同时禁止对它们
第二部分 课中实施
任务一:阅读教材P25-26页内容,填写预习学案,认识两栖动物,知道青蛙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以及两栖动物概念。
一、学习小组交流任务一的内容并展示
青蛙以及两栖动物视频,让学生形成直观概念,对青蛙及两栖动物形成初步印象。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求知欲。
三、【合作探究】
四、精讲点拨:
知识点一:两栖动物的概念形成
认识青蛙的发育过程以及变态发育概念,形成两栖动物的概念形成
方法:视频、学生讨论
知识点二:青蛙的形态、结构。
认识青蛙的鼓膜、鼻孔、的位置及作用;四肢的状态以及与运动的适应。
方法:以课本p25页观察与思考为材料学生讨论
1、青蛙的身体表面的颜色,这与生活环境的关系
2、青蛙握在手中的感觉
3、比较青蛙前后肢的差别
知识点三:青蛙与两栖生活适应特点
四肢、皮肤、
五、拓展反思:课本29页 练习
六、总结:引导学生对比各种两栖动物,总结出主要特征。学生讨论并熟记。 两栖动物
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___中,用__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___上,也可以在水中游泳,用__呼吸,皮肤可____呼吸。
代表动物: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在授课中锻炼学生的团体协作能力,速记,分工合作分析归纳,总结能力,让学生体验到努力的喜悦,成功的兴奋。
七、限时训练:见《综训》
板书设计:
第一节两栖动物
一、两栖动物概念
1、 生活环境、形态及结构特点
2、与两栖生活适应特点
三、两栖动物特征
【达标检测】
1.青蛙的受精方式是(
A.体内受精
B.体外受精
C.无性生殖
D.体内受精或体外受精
2.青蛙的发育过程是(
A.卵细胞→蝌蚪→成蛙
B.卵细胞→蝌蚪→幼蛙→成蛙
C.受精卵→蝌蚪→成蛙
D.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3.下列哪种动物是两栖动物(
4、下列关于青蛙的叙述错误的是
A.青蛙的体色与周围环境颜色接近
B.青蛙的皮肤裸露且能分泌粘液
C.青蛙的肺发达,能适应陆地生活
D.青蛙的后肢发达,适于跳跃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____
A.青蛙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B.两栖类动物是由古代鱼类进化而来的
C.蝌蚪是先长前肢、然后长后肢、最后尾消失
D.两栖类动物比爬行动物高等,因为他们能营水路两栖生活
在线咨询下载客户端关注微信公众号
搜索你想学的科目、老师试试搜索吉安
在线咨询下载客户端关注微信公众号&&&分类: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____
A.青蛙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B.两栖类动物是由古代鱼类进化而来的
C.蝌蚪是先长前肢、然后长后肢、最后尾消失
D.两栖类动物比爬行动物高等,因为他们能营水路两栖生活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____
A.青蛙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B.两栖类动物是由古代鱼类进化而来的
C.蝌蚪是先长前肢、然后长后肢、最后尾消失
D.两栖类动物比爬行动物高等,因为他们能营水路两栖生活
科目:最佳答案B
A、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特指昆虫,因此青蛙的发育属变态发育,如图不属于完全变态发育,A不正确;B、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因此两栖类动物是由古代鱼类进化而来的,B正确;C、蝌蚪是先长后肢,再长前肢,最后尾巴逐渐消失,变成小幼蛙,C不正确;D、两栖类动物的生殖发育离不开水,营水路两栖生活;而爬行动物的生殖发育完全脱离了水的限制,是真正的陆生动物,因此两栖类动物比爬行动物低等,D不正确.故选:B.
知识点:&&基础试题拔高试题热门知识点最新试题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关于跟谁学服务支持帮助中心更多公众号:RDFZLPS为同学们带来两爬动物的介绍,建议,养殖技巧等信息最新文章相关作者文章搜狗:感谢您阅读【蛙月特刊3】欢迎新成员+干货:以黑斑蛙为代表动物的两栖类全介绍(上),本文由网友投稿产生,如果侵犯了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管理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鱼类是两栖类的祖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