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GDP唐氏筛查到底准不准准

新华网驳“中国GDP被高估”:仅不到0.5个百分点_凤凰财经
新华网驳“中国GDP被高估”:仅不到0.5个百分点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英国时报网15日发表署名为桑言撰写的题为《中国高估了?》的文章。文章说,批评中国宏观经济数据的质量,总是一个令人兴奋的话题。最近凯投宏观的研究,就质疑了中国的GDP平减指数,认为这一指数没有扣除进口价格变化,导致了2014年中国GDP增速被高估1-2个百分点。 其分析逻辑和结论是否站得住脚,本文将从GDP平减指数和GDP不变价核算两个方面详细解读。 一、从GDP平减指数说起 相比GDP, GDP平减指数并不是个曝光率很高的术语,甚至一些资深的宏观经济研究者也存有误解。首先,我们得搞清楚它和GDP之间,到底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关系。 1.不是&算&出来的价格指数。一般的价格指数都是利用微观价格数据编制的,以为例:首先是收集有代表性的商品的价格,计算出每一种商品的价格指数,再根据消费支出占比,按小类、中类、大类逐级加权汇总。PPI(生产者价格指数)、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都是这么计算的。 按照一般逻辑,既然GDP平减指数反映的是一国总的价格水平变动,那么将所有产出品的价格指数做加权平均就可以了。遗憾的是,这样计算出的结果,与客观世界真实GDP平减指数可能相差很远。原因有两个:一是价格指数不全。虽然各国都编制了系统庞大的价格指数,但总有一些GDP经济成分的价格指数难以获得。从看,比如金融服务业、政府机构这类非市场化经营的行业;从支出看,比如消费中的自有住房租赁、比如投资中的知识产权产品。 二是权重难以估计。一般价格指数的编制基于具体产品,反映的是某一类产品的价格变动,而很多GDP经济成分都不仅只涉及一类产品,而是多类产品的投入和产出。因此,很难准确估计每种价格指数的权重。 因为不能被直接计算出来,GDP平减指数经也称隐含的价格指数。那么,它到底从何而来呢? 2. 不变价GDP是关键。具体来说,GDP平减指数的计算过程分三步:第一步,按现价,计算各个细分行业的增加值,汇总得到现价GDP(名义GDP);第二步,对每个细分行业,使用适当的价格指数(可能是多个价格指数)将其缩减为不变价增加值,没有适当价格指数的行业,使用物量增速或者预测值直接推算出不变价增加值,最后汇总得到不变价GDP(实际GDP);第三步,GDP平减指数=现价GDP 不变价GDP 可见,先有现价GDP、不变价GDP,然后才有GDP平减指数。不变价GDP核算决定了GDP平减指数;但是反过来,不变价GDP的核算,与GDP平减指数无关。 在统计上,实际增速是根据不变价GDP计算的,而不是由名义GDP除以GDP平减指数得到的(虽然经济含义是如此)。因此, &GDP平减指数低估/高估,导致GDP实际增速失真&的说法,在逻辑上就是错误的。但是抛开逻辑性错误,如果未考虑进口价格变动因素,导致不变价GDP发生偏差,确实会影响到GDP实际增速。 3. GDP平减指数反映进口价格变动吗?GDP是衡量国内产出的指标,理论上其平减指数只应该反映国内生产的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水平。但是,GDP平减指数在很大程度上天然内含了进口价格变动。 假设一个完全开放的经济体,进口价格下降,将导致对国内产品需求下降、进口增加,从而国内产品价格也下降,直到与进口价格相等。这一价格传导机制的存在,意味着所有与进口有关的价格指数,都会随之而变,导致不变价GDP变化。 如果进口价格可以100%传导至本国价格,那么事实上,GDP平减指数在反映国内变动的价格的同时,也完全反映了进口价格的变动。当然,现实中并不存在价格完全传导,未传导部分应计算不变价GDP时予以扣除,从而保证GDP实际增速的可靠性。 二、GDP增速高估了吗? 进口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对中国GDP到底影响多大?中国当前经济增长速度真的如凯投宏观所言&被高估1-2个百分点&吗?回答这些问题,需要结合GDP核算方法来逐层推算。 1.哪些行业受影响?中国年度不变价GDP是怎么算出来的呢?首先要得到每个行业(共94个行业)的现价增加值,然后根据对应的价格指数或者物量变化率,计算各行业的不变价GDP,最后汇总。 服务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绝大多数服务行业最重要的投入要素是人、资金,而不是能源、原材料和农副产品这类大宗商品。因此,这些行业不变价增加值的核算,或者直接用产出、投入的物量增速进行外推,如客货运周转量增速、雇员人数或工作小时数增速,这些物量增速即行业实际增速;或者选用适当的分类、工资指数,将现价增加值缩减为不变价。 无论使用哪种方法,都与大宗商品进口价格下跌没有直接关系。可见,大宗商品进口价格下跌,不会影响服务业不变价增加值的核算;只有生产成本与大宗商品价格与密切相关的工业,才可能存在这个问题。 2.对工业影响有限进口分为一般贸易进口和加工贸易进口。加工贸易中,只有加工费属于增加值,因此这部分进口品价格变动不影响增加值。 2014年,加工贸易占了进口近30%,也就是说在12万亿元的货物进口额中,只有8万多亿元货物的价格可能影响增加值。在GDP生产法核算框架下,现价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也就是说这8万多亿中,只有进入生产环节、作为中间投入的货物,才与增加值计算有关。 中国并没有公布工业增加值率(增加值率=增加值/总产出),可以引用的是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李毅中测算的&十一五期间,中国平均的工业增加值率是25.6%&。如果据此假设,工业增加值率为1/4,那么中间投入与增加值之比应为3:1,中国2014年工业增加值22.8万亿元,可以推算全部中间投入将近70万亿。假设8万亿进口货物的80%都作为中间投入(现实中进口占中间投入的比例远没有这么高),则进口中间品占全部中间品投入的比重也不到10%(6.4 70)。 另一方面,中国国内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的多数产品已经与国际价格接轨。即便不用进口价格指数,直接用本国价格指数缩减现价增加值,也可以得到总体一致的不变价增加值。 可见,由于以下两个原因,进口价格下跌,对不变价工业增加值的影响也较为有限:其一,在整体工业的中间投入中,进口品占比较低,其二,大宗商品国内、国际价格是趋同的。 3. 单缩法是GDP偏差来源那么问题出在哪儿呢? 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考察将现价增加值缩减为不变价增加值的具体过程。要想了解这个技术活儿,需要再次祭出生产法的核心公式:现价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基于这一公式,有两种可选的缩减方法:一是双缩法(double deflation)。不变价增加值=总产出/产出价格指数-中间投入/投入价格指数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投入价格指数包括了进口货物的价格变动;而产出价格仅统计本国产品,虽然本国价格也间接受到进口价格影响,但产出价格指数总体上不反映进口产品价格变动。所以,分别缩减产出和中间投入,在理论上是较好的做法。 二是单缩法(single deflation)。不变价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产出价格指数其隐含假定是总产出和中间投入的价格变化幅度相同,相当于直接用现价增加值除以产出价格指数。在产出和投入价格走势不一致时,单缩法计算出的不变价增加值,确实无法充分反映中间投入的价格变动。 只要中间投入品价格跌幅大于产出品,单缩法就会高估增加值。从2010年修订的《中国非经济普查年度GDP核算方案》来看,中国GDP核算采用的正是单缩法。对于工业行业而言,就是仅仅使用各行业出厂价格指数进行缩减&&忽略了中间投入品价格(其中包括进口的部分)与产出价格的变动差异。这种高估确实不是人为干扰造成的,纯粹属于一个&技术原因&。 4. GDP增速仅高估大约0.5个百分点2014年,中国工业出厂价格下降1.9%,包含进口价格变动在内的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2.2%(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可以视为投入价格的一个近似值),从单缩法的固有缺陷可知,不变价工业增加值确实高估了。 那么高估的幅度是多少呢?我们可以做一个粗略推算:单缩法下,对中间投入进行缩减,使用工业出厂价格指数98.1,而不是工业购进价格指数97.8,由此造成不变价中间投入低估了0.3个百分点(0.3=98.1-97.8)。考虑到购进价格指数(传导不完全)可能未完全反映进口大宗商品的下跌,我们将低估程度增加至0.4个百分点。 按照1/4的增加值率,中间投入是增加值的3倍,中间投入的1%,相当于增加值的3%。则不变价中间投入低估0.4个百分点,导致不变价工业增加值大约高估了1.2个百分点(0.4 3)。 按工业占GDP比重40%来算,不变价GDP大约高估了0.48个百分点(1.2 0.4),所以GDP实际增速仅高估不到0.5个百分点,远低于凯投宏观所称的1至2个百分点。虽然高估的程度似乎没那么严重,但总归不那么令人满意。而且使用单缩法,在购销价格倒挂的年份,会造成GDP实际增速低估。这不禁会让人产生疑问:为什么中国不使用理论上更好的双缩法呢?在以后的文章中,笔者将从中国的统计基础入手,讲讲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
[责任编辑:gaodi]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预期年化利率
凤凰点评:凤凰集团旗下公司,轻松理财。
凤凰点评:业绩长期领先,投资尖端行业。
凤凰点评:进可攻退可守,抗跌性能尤佳。
同系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震荡市场首选,防御性能极佳且收益喜人,老总私人追加百万。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播放数:901347
播放数:257787
播放数:160867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    首先,不存在故意的“战略性忽悠”,压低中国GDP数据的情况。没有中央领导指示过要求压低GDP数据以“韬光养晦”。这些东西纯粹是江湖谣言。以前加入世贸组织的时候要争取发展中国家待遇,但那个时候的GDP确实是很低的,人均收入离发达国家标准还远得很,不需要故意压低。现在早就没有这方面的需求和压力了。当然也没有故意高估GDP的情况,地方上或许有,中央这一级肯定没有。  其次,中央的GDP统计数据一般要低于地方GDP数据的总和,有几个原因。首先企业注册地和实际经营活动发生的地区都会把相关经济活动统计到本地区的GDP当中去,这个重复在地方层面很难消除。其次,有可能存在地方虚报的问题。但是国家统计局有独立的调查系统和核算标准,会对地方、企业报上来的数据进行调整。这个调整是技术性的,有的地方虚报要压低,有的地方瞒报要提高。这些问题国家统计局都有很系统的核算,大家能考虑到的因素其实统计局内部都讨论研究过无数遍了。不管是地方政府想出政绩虚报,还是私营企业想少交税瞒报的问题,都有各种方式核算检查。报上来的数字如果作假,肯定会有对不上的地方,当然核算的方式和公式不能公布。  第三,规模以下企业,没有登记注册、不开发票的各种经济活动是纳入统计范围的。国家统计局会对社区、市场等等进行分片的抽样调查,社区内部的底商、各种小吃摊都会调查统计进来。统计体系不是只依赖发票、工商登记这些东西。不存在为了少交税等等瞒报就导致GDP被低估的问题。肯定有统计不到的地方,但是全世界都一样,我们的标准是和国际标准一致。  第四,贩毒卖淫这些东西中国不统计,国外有些国家纳入统计。这个确实是中国GDP相对于国外低估的地方,但是量不大,不会对统计结果产生显著的影响。  第五,自住房的“隐形租金”问题。国外是按照市场租金来定价纳入GDP核算的。中国由于是物质生产统计体系转入到GDP统计体系的,而且以生产法为主,所以目前是以建筑成本来核算的。这里面存在低估中国实际GDP的问题。但不是故意压低、瞒报,主要是基础资料和统计成本问题。  建筑成本不是按照建筑物实际建设年代的成本,而是每年都根据新的建筑成本来核算。比如90年代建筑成本才每平米500块,现在都三四千了。那么就按照每平米三四千的成本来核算自住房的价值,然后平摊到建筑物使用寿命来计算每年的租金水平。比如核算的建筑成本大概5000元,100平米的房子50万,相对于它建设的时候每平米500块增加了45万,那么假设就把这45万除以三十年的折旧,每年就新增1.5万的GDP。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自住房“隐形租金”计算虽然比市场法定价要低一些,但是低的不太多。在北京上海差距比较大,在二三线城市就差距比较小。总的来说,每年可能低估了几千亿。相对于中国60万亿的GDP来说,也不算很大。  等到基础资源等技术问题逐步解决之后,中国也会按照市场租金来统计自住房所产生的GDP。  第六,农村自建房问题。农村自建房中国也是按照建筑成本平摊到房屋使用生命周期来计算的,而不是市场租金来核算每年的GDP。这个跟城市自住房是一样的。至于农村自己建房的劳动力成本,包括房主自己和请邻居帮忙的这个成本,是没有计算入GDP的。国际标准也是这样,无偿的劳动不算入GDP。当然国外市场化程度比较高,农村建房子也请建筑公司来建,那就是算入GDP的。  还有就是我们的农村土地市场是不准许流转的,不能买卖,所以市场价值的实现难度很大。那么因为这个适当的低估一下农村的住房价值,也是合理的。  总的来说,农村自建房(包括城中村违建)这一块,低估的价值平摊到每一年的GDP里面,大概也就是几千亿。这个也是技术问题,没有需要低估或高估的政治考量在里边。  第七,各种工业产品的价格都是按照市场价格纳入统计的。十多年以前可能这个市场价格更新慢,几年才更新一次,导致GDP基础数据不够准确,但现在已经不存在这个问题了,跟国际完全接轨了。  第八,世界银行搞的那个购买力平价计算出来的结果,说2014年中国GDP已经超过美国了,只能算是学术研究结论。中国官方不承认。这不是韬光养晦,全世界官方权威都还是以实际汇率计算的结果为准的。这种研究很多,一般官方不评论,但世行这个影响力太大了,所以需要出来澄清一下。  内部估计的结果,按照购买力来计算,应该介于实际汇率和世界银行的PPP结果之间。  第九,财政收入大大高于GDP增速的问题。跟GDP直接挂钩的税收,包括工业增值税和商业的增值税和营业税,是跟GDP增速完全一致的。统计局和税务局是独立运作的,但是最后的数据一对,增值税增加速度和统计局的工业增加值、商业增加值的增加速度几乎完全一样,这也说明了我国的统计和税收体系是比较完善的。  财政收入增加速度超过GDP的部分,主要是那些不跟GDP挂钩的税收。比如关税。进出口的差额,也就是贸易顺差才会计入GDP。但是关税,主要是进口税,是跟进口总量成正比的。因为进出口同步增加,所以顺差可能增加的不太多,但是进口的绝对量增加了很多,这就导致关税的增加速度大大快于GDP的增速。  还有个人所得税,由于税收标准是按照绝对值来计算的而且是累进,所以收入增加会导致税率也增加。这就使得所得税的增加速度高于收入增加的速度。这个确实不太合理,应该改革一下。所得税的征收标准应该根据通货膨胀率进行动态调整。  然后就是,财政收入是按照绝对值来计算的,它的增加速度是包括了通货膨胀的因素的;而我们公布的GDP增长率,是剔除了通货膨胀因素的。所以要比较财政收入增速和GDP增速,一定要先从前者里面减去GDP平减指数才有意义。  ——总之,中国没有故意压低或者虚增GDP数据,而是尽可能的严格按照国际标准来进行统计。存在一些差异主要都是技术层面的问题,我们以前是按照苏联的那一套方法来统计,现在用西方的标准来统计,难免有一些对不上的地方,但是一直都在努力的改进。不管是“韬光养晦”说还是“虚报政绩”说,都是没有根据的瞎猜。中国的GDP统计数据,是基本真实客观的。  但是,GDP统计确实存在很大的问题,这个问题大部分对GDP 评头论足的人都没有察觉到,那就是:GDP并不能真实的反应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  GDP只统计经济活动的直接产出,对于间接的财富增值,是不纳入GDP考量的。而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应该是直接产出和间接产出之和。  这里面最大的一块就是土地增值。这个是不纳入GDP核算的。一亩地,十年前10万块钱一亩,现在100万一亩。这个增值部分是不算入GDP的。因为它的增值不是生产活动的直接产出。  所以,有人家建筑成本就是几万块钱的老房子被拆了,补偿了好几套房子或者几百万的现金,这些钱全部都不会算入GDP的,也不会算入国民收入里边。因为从理论上讲,它只是对损失的赔偿,是财富形式的变化,没有价值被新创造出来。  这个不仅是中国如此,全世界都是如此。GDP就是这么定义、这么核算的。  但是,土地的增值,其实是经济活动繁荣的必然产物,代表了社会财富的积累。即使扣除货币增发带来的泡沫,中国大部分城市地区,以及很多农村地区,土地的价值都是实实在在的大幅度提高了。  所以,最后GDP统计的结果,中国这些年经济活动带来的社会财富的增加,积累到土地上面的那个部分,是没有被包含进来的。这个量非常大,非常惊人。美国欧洲日本这些地方,他们的土地价值上升比中国慢很多。所以最后GDP统计下来,很多人感觉到,我们实际的财富增加速度,比GDP统计的要快一些,我们国家的经济实力,应该比GDP体现出来的要强大一些,主要就是从这里来的。我们国家的M2增速,远远超过了GDP的增加速度,但是没有引起较高的通货膨胀,也是这个原因。  日本当年泡沫经济最盛的时候,GDP增速也不是那么惊人。但是他们拥有惊人的国际购买力,到全世界去购物和收购资产,也就是土地增值和与之对应的货币增发带来的。这种土地的财富有一部分是真实的,有一部分是泡沫。中国现在这个部分到底多少是泡沫、多少是实打实的,争论很大。但是不管怎么说,反正是一点都没有算入GDP的。  那么这个财富到底有多少?国家正在编制资本负债表,这个资本负债表就比GDP更能真实的反应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但是这个编制技术难度很大,暂时不会对外公布。  最后的结论就是:中国的GDP统计本身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中国经济实力比GDP所体现出来的要强大一些。  GDP只是衡量经济活动的直接产出的指标。有些人觉得中国比GDP表现的更差,是因为他们看到了诸如污染这样的问题;有些人觉得中国比GDP表现的更强大,是因为他们看到了实际购买力这样的问题,或者超越经济的政治军事方面的中国力量。  如果仅仅从技术上看,中国的GDP是被严肃认真的加以统计的,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是一个被科学和理性治理着的国家。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说的相当好,很理性很学术,必须认真地顶一下!
  GDP的体量和增速的统计不可能有大的偏差。  克强指数这类方法可以印证  税收连年两位数增长可以印证  就像一个人吃饭多了,拉屎也必然多了
  网上就需要这样理性而严谨的文章!顶!
  真正客观公正的帖子。不夸张的说,在国际观察这里,1000个帖子里头也出不了一个这样的帖子。
  希望多一些这种严肃、有技术含量的贴子
  这个帖子好啊!谢谢楼主!  
  @金钱沙
  这个必须码,貌似属于官方内部解读了  
  有水平  
  我是学金融的,前面说的大部分我都同意,但是最后的结论我是不能同意的。GDP最大的问题绝对不是土地财富的升值(这个当然是客观存在的,是一种溢出效应。)而是他无法反映产品的质量。举个简单的例子,今年的电脑功能比去年高很多,但是价格却反而下降了10%,那么同样产量计算出来的GDP却是今年的GDP比去年下降了10%!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到GDP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的实力或者生活水平是非常有缺陷的指标。
  楼主去参加下一次的经济普查就知道了
  学习了!  
  学习了
  @孤独的投资者2014 11楼
21:54  我是学金融的,前面说的大部分我都同意,但是最后的结论我是不能同意的。GDP最大的问题绝对不是土地财富的升值(这个当然是客观存在的,是一种溢出效应。)而是他无法反映产品的质量。举个简单的例子,今年的电脑功能比去年高很多,但是价格却反而下降了10%,那么同样产量计算出来的GDP却是今年的GDP比去年下降了10%!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到GDP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的实力或者生活水平是非常有缺陷的指标。  ------------------------------  楼主说的已经很好很全了。  至于你说这个质量上升价格反降gdp被低估的问题就扯另一边去了,因为,同样的劳动服务,但劳动报酬却上涨了那是不是gdp被高估了?那么这两者是不是正好扯平。
  出处:    
  我,记得这是个视频吧?回答这歌问题的是统计局的领导,楼主你转发的  
  @孤独的投资者2014
21:54  我是学金融的,前面说的大部分我都同意,但是最后的结论我是不能同意的。GDP最大的问题绝对不是土地财富的升值(这个当然是客观存在的,是一种溢出效应。)而是他无法反映产品的质量。举个简单的例子,今年的电脑功能比去年高很多,但是价格却反而下降了10%,那么同样产量计算出来的GDP却是今年的GDP比去年下降了10%!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到GDP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的实力或者生活水平是非常有缺陷的指标。  ------------------------------  @宝贝之父
00:42:12  楼主说的已经很好很全了。  至于你说这个质量上升价格反降gdp被低估的问题就扯另一边去了,因为,同样的劳动服务,但劳动报酬却上涨了那是不是gdp被高估了?那么这两者是不是正好扯平。  -----------------------------  不是正好扯平,而是反映了GDP的无能。从GDP数据只能在大致的水平上有初步印象,以我个人的经验,其大致上能产生一倍以内的误差。要产生真实有效的概念,需要更多更重要的数据。
  @海派金融
17:37:24  真正客观公正的帖子。不夸张的说,在国际观察这里,1000个帖子里头也出不了一个这样的帖子。  -----------------------------
  还是不错的文章。
  好文章,学习了  
  @金钱沙   对“第五,自住房的“隐形租金”问题。”存疑  以典型的二线城市某刚需楼盘为例,土地楼面价4000,建安成本3000,其他费用1000。市场价10000  建安成本才占市场价30%,这可不是差一点半点。  一线的就更不用说了,五六万的房子建安成本也不过三四千,10%都不到  或许地级市下面某四线小城市的差距会比较小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以下引自 @sunleiji 胡文字以及资料  只要中国愿意,统计局就算统计出一个世界第一的数据来,别人也无话可说,因为无论是IMF还是世界银行均认为中国实际GDP已经超过了美国,而且中国工农业产值、对外贸易、发电量、货运量、汽车产销量等主要经济指标,有力的支撑这一结论,因为中国以上指标全部高居世界第一,而且大部分指标领先美国的幅度在20%以上。但是中国统计局却坚决否认IMF和世行关于中国GDP超美的说法  IMF以及世界银行数据    
楼主发言:7次 发图: | 更多
  美国G D P增速官方统计数字据有3个百分点的灵活度。
  PPP早就烂大街了,中国什么东西比美国便宜?房子、汽车、iphone、牛奶、水果、龙虾、衣服.......样样比美国贵  每一个海淘族,都是证人
  @skytoethtpc
15:15:40  PPP早就烂大街了,中国什么东西比美国便宜?房子、汽车、iphone、牛奶、水果、龙虾、衣服.......样样比美国贵  每一个海淘族,都是证人  -----------------------------  你们!  懂?  @hugemax   @战忽局临时工   @sunleiji
  马丹 我国人均gdp世界倒数第二 这个说法我们不能接受 坚持崩溃100年
  有人叫你信吗?在你眼里中国都是假的,快崩溃了!  
  货物、汽车、房子、票子和生活水平都在增,就是人口增的少了,坚持崩溃一百年不动摇。
  嗯,中国必须坚持崩溃以一百年不动摇,要是不崩溃,JY们就该崩溃了,哈哈哈
  GDP就是个信心数字,问它有多真不是个聪明问题,要害是通过GDP增速展现了什么样的政策走向。
  @skytoethtpc
15:15:40  PPP早就烂大街了,中国什么东西比美国便宜?房子、汽车、iphone、牛奶、水果、龙虾、衣服.......样样比美国贵  每一个海淘族,都是证人  -----------------------------  总有人列出美国部分商品的价格来与中国进行比较,从而得出美国物价比中国便宜的结论,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比较两国物价相对科学合理的应该是购买力平价,世界银行ICP国际比较项目是一种全球货币估算购买力的平价方法,购买力平价是根据两国商品与服务所占权重比较一揽子商品与服务(包括155项基本消费类别和数千种产品)的年平均价格,而非仅比较某个或某几个商品与服务的价格,更不应用奢侈品价格来进行比较,因为奢侈品占消费的权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世界银行最新发布的ICP报告(ICP2011)显示,购买力平价转换因子1美元折合3.51人民币,而现实汇率是1美元折合6.25人民币,说明按购买力平价,美国总体物价水平是中国的1.8倍。而且中国购买力平价仍存在低估,因为中国参与国际比较项目的样本范围仅是北京、上海、重庆、广州、武汉、哈尔滨、西安七个大城市,而这七个大城市的物价水平比全国平均水平要高得多。  综合来看美国实物商品价格与中国相比总体上应该相差不多,某些商品价格甚至还低于中国,但美国消费的大头是服务项目,服务类项目支出占总消费的71%以上,而实物消费只占29%。比如占美国人消费支出大头的医疗、教育、住房、法律服务等服务类消费平均价格是中国的几倍到几十倍。世界银行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 2012年美国人均医疗支出8900美元(中国人均322美元),仅此一项就等于美国人的实物消费总额2/3,更是等于中国人均消费支出的3.8倍,甚至比中国人均GDP还多出两千美元。    以中美两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例,2012年美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86万亿美元,中国为3.29万亿美元,中国占美国的67.7%。2012年中国GDP是美国的50.66%,美国居民消费占GDP的70%,中国只占35%。按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应该只有美国的1/4,结果却占了美国的2/3,这还是按汇率反映的两国消费水平。实际上中国实物产品的消费总量是远高于美国的,如中国的水果、蔬菜、肉类、鱼类和鸡蛋的总消费量分别是美国的9倍、20倍、2倍、10倍和5倍,汽车、智能手机、空调、衣服总销量分别是美国的1.4倍、3.4倍、8.2倍和2.1倍。    中国人口占世界的18%,GDP只占世界的15%,但中国却消费了世界31%的农产品,27%的汽车,30%的家用电器,42%的智能手机,人均住房面积远超日韩台,甚至远超地广人稀的俄罗斯,境外旅游消费支出也高居世界第一。中国人的消费水平即使与人均GDP一万美元左右的国家相比也毫不逊色,甚至更高。这还是在储蓄率占GDP50%,消费率只占GDP35%的情况下,就能有如此之高的实物消费水平,说明中国人相对其他国家能花更少的钱买到更多的商品。  美国商务部人口普查局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万美国人靠领食品卷艰难度日,4800万美国人没有医保,30%的美国人资不低债。如果在美国什么东西都比中国便宜,人均收入又是中国的十倍,那为何会出现上述情况呢?按JY的说法,为何人均收入只有美国1/10,物价水平还高于美国的中国人储蓄率高达50%,而美国只有不到5%呢?为何物价又低,收入又高的美国人却存不了几个钱呢?  比较中美两国的物价水平可以去看《热贴:告诉你真实的美国工薪生活 基本真实》  看看一个家庭年收入高达16.5万美元,属于美国的家庭收入中排在最高的6.5%中的家庭,在不出什么特殊情况,不出外旅游,不买家具,甚至200美元以上的衣物都从来不舍得买的情况下,一年下来可能只剩下1628美元。如果在美国什么东西都比中国便宜,为何如此高的家庭收入日子却过得并不宽裕呢。如果中国家庭有同样的收入,生活水平至少要比贴中的主人家庭生活要好两倍以上,看了这个帖子后相信各位网友对中美两国物价水平孰高孰低会有一个正确的判断。
  你这种人说的话有多少人相信?我也只能呵呵了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八字到底准不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