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审美中人之恶在于好为人师所以为人是在于他的物质性么

《帕斯卡尔的芦苇地》载《福建文学》09年5期
在所有的植物中,我最喜欢的是芦苇。不是独立存在的芦苇,而是由芦苇组成的那一片风光。2007年6月,在飞往南宁的火车上我翻阅着一本杂志,其中有一篇配着图片的文章,题目忘了,那一幅幅芦苇的图片陶醉了我的眼球。我曾想,如果有一片芦苇地,我也许会放弃了写作,把生命匍匐在其中。
之所以喜欢芦苇,完全是我个人的审美需要。这里,我不需要理由。也许,源于年轻时喜欢过的一句话:人是会思想的芦苇。那时,我还没有接触西方哲学的可能,也完全忘记了在什么地方,听谁说的。但是,我就记住了,至今没有遗忘。我不是记性特别好的人,要把一句话铭记三四十年,可见它的魅力。
《思想录》属于那种超越时空的经典哲理散文,像一叶智慧的扁舟,引领人类驶向远离浮华虚空的彼岸。正因为此,我在阅读时感受到一种灵魂觉醒的惊喜。读《思想录》,更是一次走近大师的心灵之旅,把许多人从精神的噩梦中唤醒。
在帕斯卡尔看来,人是由两种品性相反而又不可分离的元素即身体和灵魂组合而成的复合体。身体显明了人存在的物质性,单从这方面而言,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同自然界的一切毫无异处,同样的只占据有限的空间与时间,同样的渺小、脆弱,即使是极微不足道的威胁就可能让他从一种存在变为另一种存在乃至非存在。但灵魂的非物质性却使这株苇草又高居于自然之上,灵魂即是思想,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标志,人一旦没有了思想,即刻就沦为卑微之物:有生命却不知道有生命。他说:“我很能想象一个人没有手、没有脚、没有头(因为只是经验才教导我们说:头比脚重要)。然而我不能想象一个人没有思想,那就成了一块顽石或牲畜了”。思想拥有无限的空间与时间,能够渗透于宇宙的各个角落,人因此而成为宇宙的王。
在帕斯卡尔之前,我很早就阅读了《培根论人生》,《蒙田随笔》是去年夏天里我的盛宴,而《帕斯卡尔思想录》的姗姗来迟是一个定数。因为没有思想的积淀,就无法接近他。这是我自己的感觉,并非厚此薄彼。我也不是刻意的安排,一切像是天意。我惭愧的是,在这本书诞生之后的三百多年,我才走近它。
帕斯卡尔说出了我虽有感悟但无法表达出的东西,
“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来才能毁灭他;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然而,纵使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更高贵得多;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知。因而,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帕斯卡尔用一串串精神的记录证明,他是一根最有尊严的苇草。这个体弱多病的人,就像芦苇在风中打摆,但在思想中,他有着哲学家的坚定。如果不去解读,不去体会,谁也不会相信在他清瘦的面孔和孱弱的外表下掩藏着的是怎样深刻和矛盾的心灵。
偶尔,我会发出“我究竟是什么?”这样的疑问。对于自己的骨肉,我也抱着疑惑。从帕斯卡尔的《思想录》中,我得到了答案。除此之外,在无穷无尽的宇宙里,我们又能用什么描述呢?
好像,《圣经》中有类似的句子。“凡有血气的,尽都如草。他的美容,都像野地的花。草必枯干,花必凋谢,因为耶和华的气吹在其中,百姓诚然是草。”
这是开天辟地以来最接近帕斯卡尔那个比喻的文字。无疑,帕斯卡尔是读过《圣经》的,但这绝对不会影响到他的伟大。因为,在“草”之前,他加入了“思想”这两个字。
我惊异于帕斯卡尔“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这个比喻。我以为,在人类迄今为止的语言中,这是最精彩、最伟大的一个比喻。我常常歪着头(这是我思考时的习惯),设想着帕斯卡尔说出这番话的表情。可是,三百多年的真空,太遥远了,想象总是受到阻碍。但是,只要思想,就会有收获。幻觉里,我的眼前出现了一片芦苇,它生长在临水的河边,茎杆中空,叶子翠绿,在风里歌唱,并开出美丽的芦花,帕斯卡尔在其中行走……
帕斯卡尔的芦苇地。那是属于他的精神家园,由他开垦、播种、耕耘,并最终收获的芦苇地。那是在世界的一个极为隐蔽的角落,永远不会被别人发现;或者说,那是人们用肉眼无法触及的芦苇地。这样就具备了安全感。他可以放心的、尽情的、赤裸地在其中想象,呐喊……
我觉得,我给帕斯卡尔设计了一个理想的外部环境。正是具有了这样的环境,他才能收获到不同凡响的硕果。
当他还是一个十一岁的不谙世事的少年的时候,就写了论文《论声音》,发现了欧几里德第32命题,十六岁写了《论圆锥曲线》,完成了帕斯卡尔六边形定理。关于数学的问题,关于物理学的问题,在很早的时候就吸引着这个少年的兴趣,这兴趣使他很早就开始了自己的科学生涯:十九岁制造了计数器,为计算机的发明奠定了基础,pascal语言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以后他又提出了"帕斯卡尔三角形",发现了密闭流体能传递压强的物理学定律(帕斯卡尔定律),他还发明了注水器、水压计,改进了气压计。
这是科学界的幸运。
但是,他那颗不安分的心灵始终没有把眼界局限在既定的事物上,当人类万象向他扑面而来的时候,他积极地接受着这些新鲜的信息,开始发现、创造,向一切未知的领域跋涉。他在无意中成就了哲学和文学,数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文学家,这是后人为他的天才思考和发明授予的冠冕。
有人说:在历史上,那些思想的巨人,他们投身于哪个领域,就是哪个领域的幸运。但是具有多方面天才的巨人,是很难被哪一个领域束缚住的,要是他有一颗总不安分、永远探索的心灵的话,就更其如此。
帕斯卡尔怀揣着一颗永不安分的心灵。这份心灵引导他跨越了一个又一个的障碍,成就了一个又一个的目标。他的灵魂是高洁的,思想是放射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他不拘泥于一条道路而随时调整自己,改变自己,不断转换兴趣和方向,而他执着的个性和彻底的精神,又使他在自己关注的领域走得很深,很远。
荒芜中生长着苇草,它是自然界中最脆弱的东西,人就是那最脆弱的草蔓,在风中无力地摆动着、摇晃着,然而,人又是多么伟大,因为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在上帝恩典的土壤里,由于具备了思想,人类才会常青、美丽。
这段联想,是我在2007年的一个秋日面对着一片芦苇而产生的。这个秋天多雨,一个雨后有阳光的日子,朋友约我去钓鱼。我的钓技极差,很少使用这项消遣的方式。但是那天,不知那根神经出了问题,就同他去了。他引领着我向沣河的上游奔去,与往年不同的是,河里积满了水,草也茂盛。在一片挖过沙的河滩,我见到了一片面积很小的芦苇,但足以令我喜出望外。
我举着钓竿只有几分钟,就放弃了,先是坐着,后来就躺在那片芦苇中了。我感谢这个多雨的秋天,给了北方这片土地一片芦苇。让我有了一个驰骋思想的空间。
秋天的芦苇一片苍茫。灰白的芦花开始到处飘荡,翩翩若雪。握住一片芦花时,自然,我想到了帕斯卡尔,那么,那片片芦花是从他的白发里飘出的吗?他说:“人显然是为了思想而生的”。他是一个哲人,思想中没有规范的体系和严谨的学说,他风格散漫,形式随意,是个任思绪流淌而不做聚集和汇总的人,宛若一片自由的芦花。他的毫无拘束的思想火花奔放不羁,直抵生命的最深层次。他关于生命思考的片段动感、跳跃、肆意、热情,这种从心灵流溢出的思想碎片比那些经过人为加工过的更为真实和可靠。
“我们认识真理,不仅仅是由于理智而且还由于内心”。在人与人之间我们的内心可以洞悉彼此的思想,感受着彼此的感觉,在人与自然中我们的内心可以体会自然的规律,掌握自然之间的联系,我们的内心可以与生者交谈,与死者沟通,在过去和未来之间我们的内心可以跨越历史的云烟,接近现实的真理;在浩瀚的宇宙间我们的内心可以真真切切地告诉自己:你本是微不足道的,但因为有了思想,你成了宇宙的精灵,万物的灵长。
躺累了,我便起身站在一个高处,对这片芦苇进行俯视。视野里的芦苇,虽然很小,但是比起任何旷野的景致都要壮观。成熟的芦苇如满头华发的老人,脱去轻飘,归于凝重,静谧中有一种庄严和安详。我想芦苇如果有眼睛,也一定是充满阳光般的睿智,那是超越了一切悲喜苦痛的的旷达。
其实这里是一片河滩,更多的是荒草、沙子、水面,还有一些叫不上名字的在水面贴着滑翔的鸟。他们也太过招摇了,翅膀扇动着,发出不可一世的鸣叫。它其实是没有思想的,正因为没有思想,它才会如此肆无忌惮。任何一个思想家,都会在广阔之处表现得沉默。那正是一种成熟。就像面前的芦苇,该张扬时便张扬,该安静时就安静,似乎自己智慧地把握着生命的节奏。
芦苇的生命是智慧的生命,读懂了芦苇就读懂了一种彻悟灵透的人生。水边的芦苇,一旦成熟,就自然地走向宁静。张扬和安静,是需要用心去选择的。芦苇的境界,人是不容易达到的。
沣河岸上的这片芦苇地,我设想它是属于帕斯卡尔的。
站在沣河滩的那个高地上,我还想到,人是高于自然的,在自然界中人有着绝对的优势,他的优势表现在精神上,在于他的思想上。思想可以超越自然超越物质,可以通向无限,这使得人在自然中有了尊严,有了主宰世界的能力。帕斯卡尔说过:“能思想的苇草——我应该追求自己的尊严,绝不是求之于空间,而是求之于自己的思想的规定。我占有多少土地都不会有用;由于空间、宇宙便囊括了我并吞没了我,有如一个质点,由于思想,我却囊括了宇宙”。
 思想包容着天宇,思想含盖着时空,思想证实着生命。
这是思想的气魄,也是思想的魅力。
朋友在收杆,西山的晚霞送走了遥落的太阳,秋风下,金黄色的芦苇在水面荡漾,一片片云朵围拢着又散去,舞动成晚霞样的遐想。
&朋友钓了许多鱼。这是他的拿手戏。其实,他并不喜欢吃鱼,钓来的鱼除了留给他的妻子和女儿,其余都送给了邻居和朋友。他说,我在乎的是钓鱼时的感觉,没有工作,没有应酬,没有烦恼,就只有我自己的思想。在这片属于帕斯卡尔的芦苇地里,我惊喜地发现,我的这位朋友居然拥有了帕斯卡尔般的境界。当他陷于那个小城,那间只有十几个平方米的办公室时,他是陷入思想的荒芜的。人的思想就是无边的宇宙,当人们热衷于建立体系和规范的时候,其实也是在从事着一件作茧自缚的工作。没有规矩无以至方圆,方圆本身就是一种界定,边缘限制了我们无限的思维。很多时候我们迂腐地相信推理、判断,相信逻辑和经验,从而忽略了一闪而逝的灵感,岂不知,这灵感实实在在是构成我们思想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我们为什么不能像帕斯卡尔那样,在广阔的芦苇地里收获灵感呢?
事实上,我们很难做到。
帕斯卡尔关注的是生命和生命中昂扬的激情,尽管他矛盾的气质使自己一次次陷入痛苦的泥沼,固执地在宗教里寻求解脱,但他还是呼唤“人必须认识自己,如果这不能有助于发现真理,至少这将有助于规范自己的生活,没有别的比这更为重要了”。“假如我们真的无法认识真理,那么让我们降低要求和标准,认识自己,从而规范自己的言行,而认真的生活态度和对上帝的虔诚是一切的基础。认识你自己,认识自己至少是认识人的一部分,伟大与卑微的统一,高贵与贫贱的统一,神性与奴性的统一,幸福与不幸的统一,我们对自己越是认识的深刻,就越是接近于一个真实的人。”
&在说出这番话后,&帕斯卡尔忽然发现自己陷入一种可怕的境地,在渺小与伟大中无从选择。他将自己置于芦苇地的深处,任冬日的晚风吹着。
那个夜晚,帕斯卡尔的灵魂破土而出,与上帝遭遇,于是他紧紧地握着上帝的手,所有的问题豁然中开,他找到了皈依。这是他的一次再生,一次灵魂的洗礼。
那一天,他31岁,他乘坐的马车坠入塞纳河,远去的河水带走了两匹马,而他却奇迹般地存活了。他要感谢,感谢命运,感谢一种拯救他生命的东西,这种东西模糊地站在自己的前方,这么多年来自己竟是无端地放过了对这种东西的认识和思考。那一夜,他坐在昏暗的灯光下,静静地翻开了那一页书籍:《新约全书·约翰福音》。
当他反复咏诵这些经文的时候,他感到了一种召唤,走进一种状态。他的思绪飞泻,幻想扑面而来……那一夜到底发生了什么?没人知道细节,但是那一夜在他短暂的生命里却构成了一个转折点,他飞速地写下了《火》,把他瞬息的灵感和思想记录了下来:
& 你的上帝将是我的上帝,
除了上帝忘记世界、忘记一切。他仅仅通过福音书的教导被发现,人的灵魂的伟大正直的天父,世界尚未知你但我知道你……
我从他们分离他们抛弃了我,生命之泉"我的上帝,你要抛弃我吗?
在他死后八年,他写下的这张纸和一个羊皮纸抄本被发现缝在他的外套里,而这一晚发生的事他终生守口如瓶,无人知晓。后来人们把这一夜叫做“火之夜”,把他记下的这个东西叫做“追思”。
这神秘一夜的体验使他完成了生命中对上帝的又一次皈依,他从此开始了修道式的生活,他收留穷人住在自己的寓所,帮助不知名的流浪少女,他效仿耶稣“我热爱贫穷是因为他热爱它……我热爱财富是因为它给了我帮助悲苦不幸者的手段。”他变得内向而沉默,封闭着自我,思考着上帝。
逐渐地,他离上帝近了,离生命远了。1662年,他39岁,正值人生最美好的时光,上帝却领走了他。
面对他在人生舞台的谢幕,我真的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也许,这就是真实的帕斯卡尔。惋惜,是毫无疑义的。
那一刻,帕斯卡尔刚刚做完一个梦。他梦见自己置身于一片芦苇地,神秘的霞光将芦苇映照成玫瑰色……他举着双臂,向着玫瑰的深处翱翔。
&“思想,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
这是他留给这个世界永恒的嘱咐。
(全文5265字)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大家之所以称之为大家
大家之所以称之为大家
范文一:“大家”之所以为“大家”刘嘉麒1941年生于辽宁北宁,火山地质与第四纪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60年至1965年就读于长春地质学院地质系地球化学专业,获学士学位;1965年至1967年就读于长春地质学院地质系岩石学专业,获硕士学位;1967年长春地质学院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1968年分配到辽宁省营口地质大队任技术员,1973年调吉林冶金地质勘探研究所任室主任,1978年至1981年就读于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地质年代学专业,获硕士学位;1982年至1986年就读于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地层古生物专业,获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在开展水资源战略研究时,没有囿于自己的小圈子,而是站在国家的高度、世界的高度,首先进行顶层设计,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条件、不同特点,有的放矢地组织和聘请不同领域、不同专业的专家学者共同研究,共同攻关。每个项目在执行过程中有数十名院士和数以百计的专家参加。他们当中不仅有水利学家钱正英、潘家铮、徐乾清、陈志恺、刘昌明,地质学家刘东生,冶金学家李东英,林学家沈国舫、李文华,农学家石玉林,环境学家钱易,建筑学家周干峙,气象学家李泽椿,电力专家周孝信,银行家庄来佑等,也有一批年富力强的院士、教授、高级工程师,像水利部总工程师刘宁(现为水利部副部长),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副主任宁远,清华大学雷志栋院士、余锡平教授,水力科学院王浩院士、建筑科学院副院长邵益生研究员等。在这些学术带头人的带领下,一批中青年学者和研究生参加了实质性工作,做出了突出成绩。老一辈科学家的睿智和高瞻远瞩,令中青年人敬仰折服,中青年学者的活力和锐气给科学事业带来了生机。科学是相通的,科学需要积淀和继承,任何人都可以从他人的思想火花中受到启迪。老中青结合、多学科交叉的科研队伍仍然是科技咨询工作,乃至整个科技工作最有利最有效的一种组合形式。笔者是跟随导师刘东生院士加入这项科研工作的,在此之前,从来未参与过如此高手云集的科研大军。在这支队伍中,使笔者有机会耳濡目染、领略许多大家的风采。著名水利专家钱正英院士是这一系列战略研究项目的总策划人和学术带头人。这位传奇式的巾帼英雄,豆蔻年华时就是党的地下工作者,27岁时就担任华东军政委员会水利部副部长兼治淮委员会工程部副部长,29岁当上了新中国水利部的首任女副部长,而她的顶头上司(部长)是赫赫有名的傅作义将军。她踏遍祖国的山山水水,在水利战线鏖战了大半个世纪,为祖国的水利事业立下了不朽功勋。她的高深学识、丰富的经验和卓越的组织才能是联系和组成这一宏大科研队伍的无形力量和纽带,体现了大科学家的魅力,高尚人格的魅力。凡成就大事业者,周围必有一批能人心甘情愿地和衷共济、为其效力。中国现在最缺这种德才兼备的人。所谓帅才,文能安邦,武能压众,德能服人,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炼成的,更不能自封。在钱院士策划这一系列水资源战略研究时,她已年逾古稀,常人到这个时候往往求闲安逸,享受天伦之乐,而她仍以一颗报国之心奋发工作。在她家客厅墙壁上悬挂着一副当年林则徐豪言诗句的对联:“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我想,这就是一个忠诚的革命者,一个纯粹的科学家的思想写照和座右铭。在执行上述一系列研究的12年间,她总是率队考察,身临一线,亲自主持会议,亲自修改报告,亲自向国家和有关部门领导汇报。在每次考察调研之前或之中,她都查阅大量文献,思考许多问题,有些问题想得很深很细很远,甚至超越专业人员。比如,在研究新疆水资源时,她向我们搞地学的发问,罗布泊当年那么多的水是怎么积蓄的,后来又是怎样变干的。在研究浙江沿海及其岛屿的开发时,她又问我们,沿海岛屿和钱塘江的大喇叭口是怎样形成的,钱塘江河口的滩涂为什么主要形成于南岸,其物质来源和形成速率怎样……在弄清地质、气候、环境演变规律和原因的基础上,进而考虑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及经济、社会发展与布局,这就是脚踏实地地贯彻科学发展观。每次项目交流总结时,各课题相继汇报,一汇报就是半天或一天,钱院士和其他一些老院士、老科学家总是认真听,认真记,还不时地向发言者提出问题。最让笔者吃惊的是,在同样的时间和条件下,别人发现不了的问题和前后矛盾的地方,这些老先生却能发现,他们思维之敏捷,目光之高远,令人佩服。听完报告作总结时,钱院士的话语精炼,却把每个课题的成绩和问题指得一清二楚,切中要害,让人心悦诚服,又深受启发。“大家”就是“大家”,他们的学识、学风和作风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是晚辈和后人学习的楷模。原文地址:
范文二:作家之所以伟大在现实中,作家的额面上,并没有特别的标签――趋暖避寒,喜乐悲苦,与常人是一样的。一如香樟与臭椿,即便暗里的气味有些不同,但在大地之上,不过都是树而已。既为常人,就意味着,谈咳之间也多俗语方言,且逢名利也生攫取之心,行止之间,都是凡夫俗子的做派。形状之种种,从作家们的传记里,是不难找到例证的。俄罗斯人有“重理性”的整体特征,但诗人马雅可夫斯基却是个躁动不安的人,时而激烈,时而抑郁,时而坚定,时而犹疑。这样的一个人,之所以成了神坛之上的人物,理性反思之后,不难发现,他是被社会赋予了与之相适应的一个角色――在这个角色上,他要完成一系列规定动作,要不停地“摆姿态”。这时的艺术,它关心的不是人,而是人的形象。不摆姿态的人也是有的,譬如帕斯捷尔纳克。他的《安全保护证》和《人与事》两部自传写得是那么平实、质朴,从他身上看到的是一种属于“众”的凡常人生。他在歌颂大自然的诗中,出现得最多的一个词,是感恩。这样的感情基础,使他心中有敬重,对托尔斯泰那样的从时间深处走来的人,衷心景仰。所以,对待创作,他取持重的态度,对一切匠气的、而不是出自真心的创作,都加以鄙视。品藻之余,直让人感到,所谓象征主义、意象主义、浪漫主义,等等主义的文学流派和样式,都是现实主义文学的衍生与孕育。作家的伟大,也好像并不取决于他自身所散发出的光芒,不过是生活的浩瀚之光,从他狭小的指缝之间,折射到苍白的纸面上的一二缕而已。所以,谦卑地垂首,反而是一种荣誉的风范,因为身姿一旦放低,反而更能进入生活的内部,呈现出更为本质、更为独特的意义。艺术的不朽,或许就这样渐渐地近了。素材运用:马雅可夫斯基和帕斯捷尔纳克同为俄国著名的作家,前者在社会的激流中被摆了高高的“姿态”,独领风骚,可如今却被人们所淡忘;后者一直隐于平凡质朴的生活中,却和他的《日瓦戈医生》一起从历史的覆盖中闪身而出,光彩夺目。这也许告诉我们,放低姿态,沉入生活之中,才能更接近真实。话题拓展:真实、姿态、作家的光芒阅读详情:
范文三:谈谈大学之所以为大作者:张翼星现代大学教育 2006年07期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6)01-0001-05如今国内的大学,有愈办愈大的趋势。诸如学校合并,名称升级,招生扩大,新楼林立,等等,似都在追逐一个“大”字。当前,“争创一流”的竞相标榜与规模扩张的实际操作,构成了中国高等教育的一道奇特的景观。诚然,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要求文化建设和人才培养相适应。实际上,对于一个十三亿人口的大国来说,不用与发达国家相比,就是与某些不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现有的大学和学生人数,绝不是太多,而的确是太少了。而且,多校合并,如果处理得当,有利于学科互补,沟通文理;扩大招生,对于拉动短期内需,满足广大学生和家长的愿望,也有一定的作用。因此,我们无意于揶揄目前求大求速的这道景观。然而,所谓“大学的理念”,即大学的本质特点,说明大学之所以为大者,是应当努力保持而不可漠然置之的。若对这个“大”字发生观念上的迷误,在追求规模、数量的同时,却使学术水平下降,教学质量滑坡,腐败现象蔓延,则可能南辕北辙,反而导致高等教育的实质性萎缩和高质量人才的进一步匮乏。这是关系到我们民族在本世纪究竟能否振兴、自强的重大问题。近来屡闻重温和重建大学精神的呼声,绝不是空穴来风,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西方最早的大学,有上千年的历程。西方大学理念的形成,是与近代工业、科学的兴起密切相关的。这种理念的基本奠定者,当首推德国教育家和思想家洪堡(Willielm Von Humbolt,),他主张对人进行完全的人的教育,使人的个性充分发展。他的办学原则有二:一是学术研究与教学活动相结合,二是保证学术自由和教学自由。他与哲学家费希特于1810年创建的柏林大学,充分体现了这种理念,后被称为“所有大学之母”。我国虽在汉代便有公立性质的“太学”,学生人数曾达万人甚至数万人,但并没有一所延续下来的学校,特别是缺乏科学的内容,因而与近现代大学是不能相提并论的。我国现代型大学的建立,不过一百余年的历史,比西方许多著名大学晚了好几百年。不过,也曾出现迎头赶上的优势。蔡元培,这位清末翰林,有着深厚的国学根底,在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之前,曾两度赴西方,主要是去德国留学、考察。在中西文化的激烈撞击中,他能把握世界的潮流,把西方大学的先进经验与我国文化教育的优秀传统结合起来,在北大明确提出和贯彻了一系列教育主张,实际影响到全国,并在上世纪前半世纪的国内教育实践中日臻丰富而完整,堪称中国现代的“大学理念”或“大学精神”。它体现了大学之所以为大,洋溢着一种活泼泼的“人”气,并且融合了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这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从前现代向现代的转型,并在现代文化、学术领域开出一种大气,酿成一大潮流。它孕育了上世纪我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几度辉煌,比如“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思潮云涌和学派峰起,抗日战争时期以西南联大为代表的学术创新和人才辈出的奇迹。因此,蔡元培不仅是北大精神之父,而且是中国现代型大学理念的奠基人。虽然,一百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经历了极大的曲折,蔡元培所处的时代环境也早已星移斗转,但他的前瞻性,现代型的教育思想和大学理念,却历久常新,充满活力。尽力恢复和弘扬这种理念,正是今日重建大学精神,争创世界一流大学的基础和关键。那么,它所含大学之为大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呢?我理解有四个方面:学术研究的崇高性质之为大;学术思想的自由宽容之为大;学术大师的地位影响之为大;学术通识的广博通达之为大。一、学术研究的崇高性质之为大蔡元培一到北大,就把德国洪堡的大学理念引入中国,首先阐明大学的学术研究的性质。1917年他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便说:“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1918年在《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中又说:“所谓大学者,非仅为多数学生按时授课,造成一毕业生之资格而已也,实以是为共同研究学术之机关。”大学是学校,为何又是学术研究的机关?我想,主要原因有二:第一,大学是最高学府,往往是一个民族精神、文化的象征。学术研究正是文化发展、民族振兴的依靠。蔡元培说:“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要在世界立得住脚——而且要光荣的立住——是要以学术为基础的,学术昌明的国家没有不强盛的,反之学术幼稚知识蒙昧的民族,没有不贫弱的。”[1] 这是中外民族兴衰的经验总结,更是近代贫弱中国学习西方,经历重大曲折所得的结论。黑格尔在19世纪初感叹形而上学(实即哲学)在德国的衰落时,作过一个形象而深刻的比喻:“一个有文化的民族竟没有形而上学——就象一座庙,其他各方面都装饰得富丽堂皇,却没有至圣的神那样?”[2] 一所大学,如果只重物质设备,追求形式与规模,而缺乏学术水平,或者学术水平十分淡薄的话,也正像一座没有神的庙宇,徒有其表而己。第二,学术研究又是教学水平和人才成长的保证。大学的教学质量,主要取决于教师的学术造诣。教师只有深入开展学术研究,才能保持思考的活力,使自己的知识有所更新,对学生便不只是传授现成的结论或陈旧的内容,而是启发思路,提示方法,培养学生研究、批判和创新思维的能力。只有在浓厚的文化学术氛围中,各类莘莘学子才能如沐春雨,顺利成长,涌现出高质量的人才。因此,定性于学术研究,便是大学之所以为大的首要方面。学术研究是崇高的事业,目的是追求真理,或领悟人生的真谛,它应当不为任何政党或宗教的势力所支配,也不为狭隘的功利所左右,从事着为学术而学术的活动。学术研究是复杂的脑力劳动,需要相对宁静的客观环境和主观心态,这是校园文化和知识分子群体应当具备的。然而,半个世纪以来,学术研究总是受到严重的干扰。过去,在“左”的路线、思潮的支配下,学术曾经沦为政治斗争的工具,学术环境恶化,学术自由窒息,学术研究中断。我们民族的思想传统,本来就注重“经世致用”,美国实用主义思潮又对我国知识分子有过较长时期的显著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研究得到重视,大学活力有所复兴。但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官、商、学交织,权、钱、智较量,再度困扰人们的心灵。急功近利,追求实用之风大盛。基本理论和基础学科大受冷漠。其实,就连美国著名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也曾在中国说过:“若过于注重实用,就反而不切实用。”[3] 目前,校内各种“研究中心”,遍布院、系,各类科研项目,年年报批,但理论性强、功夫扎实、成果真正卓越者甚少。在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中“时尚”,“务实”的成分日益增多。昔日图书馆里争相借阅者日见稀少。凌晨湖畔林荫处的朗朗读书声悄然消退。校园内一时车水马龙,人声鼎沸。人们不禁要问:历来让人向往的这块学术“圣地”,还有几多潜心静谧之处?这里潜伏着学术研究,理论思维进一步衰退的民族危机。一个缺乏理论思维的民族,是很难攀登世界科学发展的高峰的。要办好大学,就必须推崇学术研究。首先,应当加强基础学科、基本理论的建设,从根本上提高科学研究和理论思维的水平。扎扎实实地开展学术研究,切实尊重有真才实学者。同时,应当严格履行学术规范和学术准则,尽力排除各种非学术因素的干扰;应当坚决抵制和批评各种违反学术道德、学术准则的行为,严肃处理各种学术腐败的事件。此外,应当清理校园环境,克服各种不利于学术研究的因素,努力培育浓厚的学术文化氛围,还给师生在学术上自由驰骋的一片良好而广阔的天地。如果一味地急功近利,就会时常受商潮挟持,对大学基本性质和办学宗旨发生动摇,如拆了南墙盖商店,又拆了商店砌南墙。像是举棋不定,六神无主。其实,西方一些市场经济发展甚早的国家,大学校园内并无此类热闹景象。我们若长此以往,让商潮冲击学术,那么,学校“争创一流”的目标将难以实现,各项诺贝尔奖也可能长期与我们无缘。这当然是我们绝不愿意看到的。二、学术思想的自由宽容之为大大学既然是共同研究学术之机关,而学术的发展,有赖于各家各派不同观点的共同讨论,竞相争辩,方能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并在对立中相互推动。所以,蔡元培又说:“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4] 并且反复阐明,坚决主张在大学循“思想自由”之通则取“兼容并包”之主义。这“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八个大字,是蔡元培教育思想中光彩夺目、最见成效的方针。它不仅奠定了北京大学的基本传统,而且在整个中国开创了一条学术繁荣、人才涌现的康庄大道。这充分体现了学术、精神领域“园通广大”的特点。大学之所以为大,也最集中地表现于此。正如蔡元培所说:“大学教员所发表之思想,不但不受任何宗教或政党之拘束,亦不受任何著名学者之牵制。苟其确有所见,而言之成理,则虽在一校中,两相反对之学说,不妨同时并行,而一任学生之比较而选择,此大学之所以为大也。”[5]蔡元培把“思想自由”与“兼容并包”并提,使二者结合为一个完整的方针,可谓珠联璧合,是融合中西思想的结晶。精神独立,思想自由,是源于古希腊的西方文化的珍贵传统,又正是中国数千年文化专制积习所最缺乏者;兼容并包,则较多地表现中国讲究“和合”、“会通”的传统优点。二者结合,实在是相得益彰。如果说,思想自由侧重于指教师、学生中不同学派和个人发表意见、作出选择的权利;那么,兼容并包则侧重于指学校、组织方面的宽容、包涵的制度与胸怀。思想自由,是学术研究的本质要求。思想不自由,便无从探求真理,也无法维护学者人格的独立和尊严。从学生方面说,蔡元培认为,最忌讳的是,只知道一个学派,或一种观点,便奉为金科玉律,而把其他学派或观点置之不顾。因此,应当在不同学派观点的相互并存和竞相争辩中,让学生有自由比较和选择的余地,使他们不致囿于一己之见或一家之言。时至今日,人们对蔡元培和他的“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方针并不陌生,每逢五至十年一次的纪念会,也能说些颂扬的言词,对其思想内涵却并不深究,还有敬而远之的心理,更难说坚决继承和贯彻。为什么?“左”的阴影不能说已完全消除,让人难免仍心有余悸或心存疑虑。一是怕思想出“乱子”,影响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其实这是教育和学术、文化领域的方针。试问在学术、文化领域,若仍处处设防,多方有禁,使人感到受限制,有顾虑,又怎能有学术文化的繁荣和创新型人才的涌现呢?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和作用,不也是可以在不同思想的相互批评和争议中更好地确立和显示出来么?“五四”前后,陈独秀、李大钊等人,不正是得益于这一方针,而在北大和《新青年》上开拓宣传阵地,形成思想中心的么?二是以为有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似不必再提蔡元培的那八个字了。其实二者虽有相通相近之处,但含义和作用并不完全相同。“兼容并包,思想自由”更加具有开阔性、宽容性和融合中西传统的特点。蔡元培一经提出,便坚决贯彻,在全国范围内具石破天惊作用,开一代新风。“双百”方针则是自上而下设置的政策,具有政治色彩和时势限度,似有可“放”可“收”的弹性,自提出后,很长时期并未认真贯彻。总之,“兼容并包,思想自由”,最足以表现中国现代大学之大的气势与特点,具有永久的生机与活力,是应当始终坚持和贯彻,而不应有任何动摇,或以其他任何方针去代替的。三、学术大师的地位影响之为大曾在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大长期主持领导工作的梅贻琦说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6] 这是一句至理名言。学术大师是一所大学的灵魂,也往往是一个民族精神文化的卓越代表。美国的哈佛大学,曾因拥有J.罗伊斯.J.桑塔亚那、W.詹姆士等哲学大师,而在国内外深具吸引力。清华大学的国学研究院,虽为时不过数年,但因有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李济、吴宓等这一批国学大师,而永远铭刻于中国现代学术史和教育史上。蔡元培一到北大,便多方设法,四处探访,礼贤下士,接纳英才。不仅包容了确有真才实学的旧派人物,而且引进了锐意进取的新派人物,不拘一格,网罗众家。一时使北大学派林立,名师云集,面目一新,蜚声中外。大师出现于教师队伍中。学校的校长、学生和教师的三类人中,教师是一支相对稳定的力量,又是学术研究和教学工作的主要承担者。由于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场所,蔡元培认为教师与学生都应转变升官发财的念头。他对教师提出了尤为严格的要求,他说:教师“当有研究学问之兴趣,尤当养成学问家之人格”,不当敷衍塞责,应付了事,更不当“委身学校而萦情部院”[7]。因此,蔡元培选择教师的基本条件便是“积学”与“热心”:“积学”,就是在学术上有深厚积累,有真才实学;“热心”,就是热心于教育事业,对学生认真负责。经过深入了解,符合此条件者,就竭诚相邀和聘请,不符合此条件者,就坚决辞谢或退聘。以学术原则和教师职责为准,不讲情面,不畏权势。这样,大学的教师队伍,便是一支由名师为主导,严谨治学,自由探讨,吐故纳新,易于流动,有利于造就大师的队伍。这种机制一直延续了三十年。中国现代教育,学术史上的许多名师、大师,是在这个时期培育和涌现出来的。近半个世纪以来,大学的教师队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陈代谢,新老交替,本是历史的规律。但是,“左”的路线、思潮把学术政治化,市场经济大潮中又有学术实利化的倾向,这两股势头都很强劲,对人们的冲击所造成的后果不可低估。当前教师队伍的大致状况是:“五四”运动的直接参加者已经不见身影了;“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下出现的大师或学者,已经寥若晨星,屈指可数了;解放后五、六十年代毕业,学术根底较好的教师,绝大多数都已退离教学岗位;眼下活跃在教学第一线的,主要是七、八十年代以来毕业的中青年教师。这些教师的一般长处是:思想比较敏锐,接受新事物较快,利用电脑,掌握外语,反映信息及时,国际交往较多。他们的一般弱点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五四”以来的学术传统比较陌生,学术功底不深,教学经验不足,学术上有不同程度的功利或浮躁心理。在当前的社会环境和教育体制下,还能出现学术上的大师人物么?所谓“大师”,通常是指那些学识极为渊博,并在一定学科领域造诣非凡而德高望重的人物。这样的大师,是客观条件、个人天赋和勤学厚积等因素长期综合作用的结果。他们的学术水平和地位,是学术界、社会舆论公认的。由于社会环境的变迁,教育体制的拘束和学术世家的中断,今后要培养出如王国维、陈寅恪或胡适、冯友兰那样的大师,看来相当困难,甚至不大可能。但是,一个综合性、研究型的大学,特别是争创世界一流的大学,又必须有一批大师型的学者,他们的学术研究应当有综合创新的能力与成果,居国际前沿,又有自身特色;在国内处领先地位,起领军作用,在国际上有较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只要培养出一批又一批能充分发挥作用的这类学者,那么,离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就不会太远,加上其他条件的配合,也许就是指日可待的事情。如果基本缺乏这样的学者,那么,不管物质条件怎样齐全,规模怎样大,人数怎样多,高楼林立,熙熙攘攘,也会使人有仙去楼空的感叹。大楼易盖,大师难出。前者只要资金到位,用到是处,就可立竿见影;后者则需良好的学术环境和长年累月的努力。一座大楼坍塌,可在短期内重建,一位大师失去,却往往难以弥补。只有把大学办成研究高深学问的场所,以学术研究为重,以学术原则为准,坚决实行“兼容并包,思想自由”,在教学制度上尽力沟通文理,拓宽基础,充分发掘广大师生的潜力,经过艰难岁月,大师型的学者才能水到渠成地出现。四、学术通识的广博通达之为大大学教育的重心是通识教育还是专才教育?通识与专才的关系如何?这在中外教育史上历来是有分歧和争议的。英国教育家、思想家纽曼于1852年出版的《大学的理念》一书提出并论证了大学本科教育的目的,在于为学生进入社会而不是进入专业工作做准备。因此本科教育的重心应是“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而不是“专业教育”(Professional Education)或“职业教育”。liberal一词,含有“宽大”、“放”、“通达”之意,“博雅教育”,与我们现在所讲的“通识教育”或“通才教育”大致相同。蔡元培历来主张“破学生专已守残之陋见”,防止学生受狭隘专业知识的限制,因而主张沟通文理、沟通各个学科与专业。梅贻琦在《大学一解》中谈到。“大学期内,通专虽应兼顾,而重心所寄,应在通而不在专。”[8] 侧重于通识教育,是大学区别于专科学校或技术学院的特点之一。因为大学有责任发展各学科的基本理论,促进人类文化的交流与整合。人类文化的各门学科、专业之间,是息息相通、密切联系的。而且,20世纪以来的科技革命说明,新兴学科的成就往往发生于各门学科之间的边缘或接合部位。今日之科学,若受狭隘的专业眼光限制,以“小我”自囿,则必不能有重大的发展。的确,若不能“专”,便不能精,但若不能“博”,便不能“专”。胡适曾把做学问比作构筑金字塔,就是说,根底要宽实,学问才能上得去。他一生的学术路数,在于重通博,“经、史、子、集”,无不涉猎,并有所专,因而能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作出重要贡献。如果学习一入手就讲“专”,对专业以外的其他学科概不问津,那么,历程愈远,路子愈窄,困难愈多,终必无大成就。这是当代国内学术界的许多教训说明了的。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我们曾搬用苏联的教育模式,强调“专业对口”和培养“专才”,把专业分得很细很窄,各个专业之下再划分各种教研室。其实,西语中并没有“教研室”一词,是从苏联搬过来的。“隔行如隔山”,久而久之,教师的专业教学都陷入很狭窄的领域。我无意完全否定教研室的某些积极作用,但从整体上看,是人为地割裂了触类旁通的各门学科和知识。结果在教学上出现过这样的状况:几个人讲一门通史,竟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互不贯通。讲马克思的《资本论》,有时也得几个人抬。作西方哲学研究的,往往不了解中国哲学,作中国哲学研究的,又常不了解西方哲学。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由于强调意识形态的阶级性更显得有些封闭和贫乏,原理、原著与历史常常是互相分割的,如此等等。这显然不是学术繁荣之道。这种状况显然会严重影响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很难加强“知类通达”和创新思维的引导。有人担心通识教育会学得太泛,学不到专业知识,会影响就业。其实通识教育并不排斥专业教育,而是给专业教育一个更广阔的基础和背景。这并不否认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的必要性,而是强调专业的高深造就需要宽实的基础,并注重如何做人,如何培育独立而高尚的人格。应当克服单纯的“专才”教育的局限性,防止培养目光短浅的“高级匠人”。其实,正是在通识教育基础上培养的人才,更能适应现代社会多样化和多方面的需要。当前国内的一些大学,正在借鉴世界各大学的先进经验,努力打破专业和学科之间的壁垒,在本科生阶段实现通识教育与宽口径专业教育相结合的理念,设置以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融合的跨学科的通选课程,让学生广泛涉猎不同的学科领域,拓宽基础知识,并鼓励重新思考和选择自己的专业。这样,比较自由通达,如蔡元培所说,塑造一种“健全的人格”,培养一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大写字母的“人”,而不是供人使用的工具。这也有利于学者、大师的出现。但在通识教育的道路上,还有不少思想和制度上的障碍需要克服。总之,从以上所述学术研究的推崇、学术思想的自由、学术大师的培养和通识教育的加强等四个方面作切实的努力,才真正是把大学办“大”,真正为实现“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创造条件。作者介绍:张翼星(1933-),男,湖南平江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中国现代哲学和现代教育。(北京
100871)阅读详情:
范文四: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大学之所以为大学———这个题目很大,写它源自一个很简单的初衷:我只是想给我的学生在如何度过大学生活这个问题上做出一些建议。在我自己的大学时代,我从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日子只是一天一天地过去,即便有这样那样的压力,但是每天还都可以很快乐。回望那一点一滴逝去的美好时光,我学到了些什么?细想一下,我真的学到了很多,而且那绝不仅仅只是书本上的东西。我想说的第一点是基本的,必须保证的,那就是学习。初进校门,我们对大学生活充满了憧憬与期待。怀揣希望,希望能在这个全新的环境里有所作为,有所成就。于是,我们报名参加各种社团,其中一部分人很优秀,被很多社团选了进去。当你进入了两个以上的社团时,我就要为你的学习担心了。我们要锻炼,要全面发展,但这都得是以保证学习时间和效率为前提的。不要试图寻找容易学习的专业,每个专业学起来都不那么容易,都需要一点一滴地积累,都需要不断重复地练习。我们都坚信勤奋就能出成绩。我想说的第二点是心态,心态要放平和。争取自己想要的,但是也要顺其自然。可能有的同学因为没有被自己心仪的社团吸纳而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这大可不必。每个人都是与别人不一样的。认识到自己的独特性,调整心态,发挥自己的强项,同时弥补自己的不足。只需要做出成绩来,不需要证明给任何人。有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机越强,思维越容易分散,成功的几率也会随之降低。这对我们的启示是不论做什么事,都不要带有很强的目的性。我努力了,我享受了过程,至于结果,在享受了过程之后,已经变得不重要了。在处理自己从未遇到过的情况时,因为缺乏经验而不自信,也很正常,适时适度地给自己一些心理暗示,给自己加油鼓劲儿,再难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我想说的第三点,要对自己严格要求。早自习很辛苦,要早起,但这是必须的,因为我们是学语言的,而且处于学习语言的初级阶段。听说读写记,一个都不能少。以后天气越来越冷,不能贪恋被窝的温暖。所有学语言的都是从这个阶段过来的,对于我们这些初学者,只有更加努力和坚定,才能有所成就。对自己严格要求,不需多言,只需执行。第四点,在我国,虽然大学近年一直在扩招,但是按照比例来讲,大学生相对来讲还是少的。大学生是接受高等教育的人群,属于高素质人群。而我们是大学生了,出了校门,我们就是跟别人不一样,我们属于高素质的人群,我们就应该以更高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在公交车上给老弱病残孕让座是我们应当应分的;在马路上乱扔垃圾是我们坚决要唾弃的。在公交站牌有秩序地排队等车是我们应该做的;在街上推搡叫嚣绝对是不符合我们身份的。这样的生活中的小事需要我们关心和注意的还有很多。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第五点,学会分享爱,为自己找寻快乐。快乐其实很简单。所有令人不开心的事情,在换个角度想想之后,都会找到那么点乐趣。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每个人的压力都很大,不要跟自己过不去,努力使自己变得快乐。在大学,我们学知识,学做事,学做人,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分享快乐。四年说起来很长,一天一天过起来就很短了。珍惜这幸福而短暂的时光,珍惜在这里的每一天。祝每个人都有所成就!阅读详情:
范文五:一个大学之所以为大学一个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全在于有没有好教授。孟子说: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我现在可以仿照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就在前两天浙江大学的全球校友会发布了一个公开信,在公开信中表示对于新任的浙江大学校长不同意,认为这个新任的大学校长不配做浙江大学的校长,在公开信的后面又附上了自己的诉求和期望。与 此同时又有一个公开信在网上被发表,公开信的作者就是浙江大学的教授们,这封公开信干脆直截了当表明重庆大学校长林建华没有资格担任浙江大学校长。一个是 浙江大学校友会的联合声明,一个是浙江大学教授们的公开信,指向都是同样一个人,重庆大学校长林建华,因为他被教育部任命为浙江大学校长。这种情况可以说 在中国的高校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至少在1949年以后几乎没有听说过,基本上是上级任命什么人来担任大学校长大学就接受什么样的人,从来没有一个人说 不。由此整个大学可以说早就没有了尊严,也早就没有了品格。我们经常说大学之 大非大楼之大乃大师之大,可是我们今天的大学又有多少大师呢?今天的大学还能够产生大师吗?如果我们的大学面对上级的一些不合适的不妥当的甚至一些非法的 指令而逆来顺受的话,这种大学它所产生的影响将会波及到每一个师生。学校都不敢抗命,学生又怎么敢呢?而学校又会将这样一种体制和观念推向学生,也就是说 他的上级面前是奴隶,他又要在自己的学生面前当主子让学生当奴隶。所以有人说大学培养的反而是什么呢,精致的投机分子,这是钱理群先生说的。我要说的更狠 一点,培养的绝大多数甚至是奴才。这样的大学怎么可能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呢?真 正的大学应该是什么样的?真正的大学应该是独立的,有思想的,有尊严的,自由的这样一个平台,以追求学术尊严为第一尊严,以创造学术成果为第一成果,以培 养最优秀的学生为自己最大的骄傲。无论你是谁,作为大学我绝不在你面前低头,而大学校长也因此成为整个社会上最受尊重的人。天 地均其师,师地位可见是多么重要,但很可惜这么多年之后我们还能说大学校长是这个社会中最尊贵的人和最受尊重的人吗?显然很多大学校长,这次浙江大学教授 终于对上级的任命提出了自己的质疑,表达了强烈的不满。这说明教授们开始觉醒了,学生们开始觉醒了,大家终于意识到大学不是你们的大学,是我们的大学。你 们可以用大学校长这样一个位置来让自己的帽子更高,但我们更需要考虑的是大学作为我自己的母校我该怎么样让它更具尊严。所 以在联合声明中和公开信中我们都看到,这些温和的抗议者们他们所表达的理由就是,我们的前三任校长路甬祥、潘云鹤和杨卫都是在学术界有着崇高地位的人,无 论是学术水平还是道德人格都是首屈一指的,所以他们才配做浙江大学校长,并且真的把浙江大学一步步给引领到了比较高的位置。至少在前些年浙江大学和北京大 学、清华大学是没有办法同日而语的,但是我也注意到就在最近这几年浙江大学可以说是一天一个台阶,你可以看到它的迅速成长,因此浙江大学这些年来在中国高 校中虽然不能说鹤立鸡群,但也是一匹优秀的黑马。正是由于对于自己学校如此突 飞猛进的珍惜,校友们和教授们才会终于站起来,对于林建华说不。那么为什么要对林建华说不呢?教授们也提出了自己的理由,说虽然林建华曾经担任北京大学常 务副校长,但是他在重庆大学担任校长期间所采取的那些管理的措施和办法,他在担任大学校长期间无论是作为一个人他的人格还是作为一个校长的校格都有那么一 些不光彩。在他担任重庆大学校长之后不久,在重庆大学就发生了很多令人愤怒的事情,以至于很多重 庆大学的师生对这个校长提出抗议。所以浙江大学的校友会的这些校友们和教授们说,我们不欢迎一个和政治走得那么近的大学校长,我们更不欢迎一个并没有真正 的管理水平也没有真正的学术水平,既没有崇高的道德地位也没有崇高的学术地位这样的人来到浙江大学当校长。同 时他们又提出了一个年龄问题,说我们前几任校长路甬祥、潘云鹤杨卫在担任浙江大学校长的时候都是年富力强,所以他们能够有精力有能力把浙江大学带上一步一 个台阶,而现在的这位即将要调来的林建华已经58岁,58岁的人能干出什么呢?其实58岁的人担任浙江大学校长按照大家都可以想象到的轨迹,那就是临退休 之前再给一个高位,其实是为了自己的退休享受更高的待遇来到这里。所以用校友们的话来说那只是一个过渡性的,而浙江大学不需要过渡,更不需要通过这样一个 人的过渡让浙江大学的发展速度降下来,让浙江大学的校格降下来。因此大家提出了这种抗议,发表了这种联合声明和公开信。这样的一种虽然是非暴力的温和的甚至是温情的说不,其勇气已经足够令人敬佩。浙江大学这些年之所以能够一步一个台阶,让浙江大学这四个字闪闪发光,显然和这样一种勇气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个有担当的大学才是真正的大学,一个有勇气的大学才是一个真正的大学。一 个敢于向那些不公不正不妥甚至不法说不的大学,那是真真正正令人敬佩的大学。所以浙江大学的这个温情的非暴力的抗力已经为其它大学树立了一个很好很好的榜 样,而浙江大学的这种做法其实又并不是逆历史潮流,而恰恰是顺利实潮流,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看现代大学的秩序,往往是教授治校、学生治校,大学里的事情 学术上由教授们说了算,重大事情也由教授们说了算,而学生在这里面同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有的行政人员都只是为这些教授和学生服务的。可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很多大学真正的现状是,行政人员那是爷,教授和学生伺候他们,无论你是多大的教授,在他们面前都必须要俯首称臣甚至低三下四,以至于出现了这样的怪现状。某 一个大学要竞聘一个处长的岗位,于是乎无数的大学教授们蜂拥而上,那简直是争得个你死我活,各种手段各种规则统统用上。这些大学教授们为什么不顾自己的尊 严而去争这样一个处长岗位呢?因为一旦在学校里面当了处长,几乎你可以说是听风就是风听雨就是雨,呼风唤雨。一旦当了处长有了行政职位,你的学术成果那可 以说会突飞猛进,你的课级研究资金也会突飞猛进,你的各项课题的审批也会突飞猛进,进而个人的前途那更是一片光明。所以说为了争一个处长,这些大学教授们 才打得如此不可开交。但试想一想,如果我们的大学都变成了官场,大学又怎么可能是真正的大学,它又怎么可能培养出真正优秀的对这样一个国家有用的为人民负 责的大学生呢?一个社会的堕落首先是从高校的堕落开始的,而一个社会的高尚也 同样是首先从大学开始的。如果高校中是一片黑暗,我们要想让社会大放光明那绝对不可能,而假如说整个高校是一片光明那么就算是社会想变得无限黑暗也同样很 难,因为有很多有品格的人有道德感的人有正义感的人有良知的人他会去抵抗这种黑暗。现在浙江大学校友会和浙江大学校长发出的联合声明和公开信本身这种打响 了第一枪本身就证明了浙江大学是真正的大学。那么既然现在发生了这种事情,教育部和相关部门又该做何处理呢?其 实这个事情已经成了他们手中烫手的山芋,假如说撤回成命不让林建华担任浙江大学校长,就意味着他们向校友会和教授们妥协了低头了,在今天的官本位依然非常 浓厚的国家有没有这种可能呢?可能很多人很悲观,认为可能性不大。其实我也有一些悲观,但是我们今天的社会毕竟已经改革开放30多年,不仅是老百姓的认 识,官员们的认识其实也提高了一些高度,这个社会应当允许不同的声音,应该有不同的利益诉求,这样才能够让这个社会在不停的博弈之中走向一条正道。假如我们的教育部和其它的部门能够胸怀若谷,本着对高校发展有利的原则来重新任命的话,那么浙江大学打响的这一枪真正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而教育部和相关部门收回的成命重新做出的这种任命也同样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当 然这里面也曝露出来一个问题,就是当上级部门任命高校校长的时候要不要听取学校师生的意见。其实在我们国家的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中就有明确的表述,我们的 高校要朝着现代大学制度迈进,要成立理事会,要真正达到让教授治校的目标。既然如此,那么何不以浙江大学为一个试点呢,可能很多政府部门觉得如果这个试点 一开,我们将来再任命其它大学的时候其它大学的老师校友们也会仿效浙江大学。在我看来仿效又有什么错呢?假 如通过这种公开的博弈通过真正对大学长远发展有利的选拔校长制度来选拔的话,其实当高校发展的越来越好的时候,教育部和我们的政府部门不也同样脸上有面子 吗?而那种脸上有面子那种脸上有光才是真正的有面子真正的有光。假如在这次事情上仅仅是为了自己的面子而绝不向浙江大学的校友和浙江大学的教授低头的话, 表面上看是争得了面子,而实际上失去了所有的面子。你想想如果你所任命的这个大学校长不能够得到全球校友的支持,不能够得到全校师生的理解,他又怎么可能 办好大学甚至说他又怎么可能让这个大学平平静静地办下去呢?势必会爆发越来越多的矛盾和冲突。由此而埋下的不和谐不稳定甚至是秩序的混乱我想也应该不是教 育部和其它部门愿意看到的。中国的公民很多人都习惯于政府说什么我听什么,这当然没错,但关键在于当公权力部门说什么的时候我们在做什么之前要不要动一动 脑筋想一想,而不是简简单单的逆来顺受。在西方有一种传统叫做公民不合作,就是说公民对于政府的 很多东西你可以采取不合作的态度,至于如下一步怎么办,那就是如果你政府公权力部门做好了我会和你合作,如果你做得不好对不起我们分道扬镳。分道扬镳的结 果是什么?通过自己手中的选票来达到一些目的。这个目的是什么?其实网友们心里非常清楚。所以在浙江大学打响的非暴力抗命的第一枪,虽然可能不一定能命中 目标,但是开枪本身已经表明了一种态度和一种价值观。有了第一枪就会有第二枪第三枪第四枪,当枪声密集如窗外的雷声,当子弹密集如倾盆大雨,当大家的呼声 如闪电,那么这个世界会不会因此而变得更加热闹更加干净呢,会不会因为它而创造一个美丽的新世界呢?但我还是怀着一种美好的希望,希望浙江大学校友会的联合声明和浙江大学教授们的公开信能够得到相关部门的理性的回应,并且能够达到双方都能够接受的最终的 校长人选。如果真能做到这一点,我为咱们的这些上级部门们鼓掌。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我想不仅仅是我,可能很多的网友们也会做出这样一个姿势,倒。今天倒掉 的是你的面子,明天倒掉的又可能是什么呢?阅读详情:
范文六:大学之所以为大读后感大学之所以为大读后感 向婷 商学院经济一班文章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大学之所以为大,分别为学术研究的崇高性质之为大;学术思想的自由宽容之为大;学术大师的地位影响之为大;学术通识的广博通达之为大。下面我就从这四个方面依次来谈谈我的感想。作者在论证第一个观点时提到了“务实”这个词,我觉得非常之有道理,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官、商、学交织,权、钱、智较量,再度困膳人们的心灵。急功近利,追求实用之风大盛。基本理论和基础学科大受冷漠。大学生都表现出一种急躁的心态。这是大学的现状,急需转变到正确的轨道上。若过于注重实用,就反而不切实用。同学们应该静下心来读书。在一校中,两相反对之学说,不妨同时并行,而一任学生之比较而选择,此大学之所以为大也。思想自由侧重于指教师、学生中不同学派和个人发表意见、作出选择的权利;那么,兼容并包则侧重于指学校、组织方面的宽容、包含的制度与胸怀。学生最忌讳的是,只知道一个学派,或一种观点,便奉为金科玉律,而把其他学派或观点置之不顾。因此,应当在不同学派,观点的相互并存和竞相争辩中,让学生有自由比较和选择的余地,使他们不致囿于一己之见或一家之言。但是现实情况并不是如此,很多大学的学生及老师只是单纯接受一个观点,没有做到在不同观点及学派中辩论,思辨的过程被忽视,从而对观点本身也不理解,只是死记下来。所以我们应该改变以往的学习方式,在学习中让我们的思想插上翅膀自由翱翔。学术大师是一所大学的灵魂。蔡元培认为教师与学生都应转变升官发财的念头。他对教师提出了尤为严格的要求,他说:教师“当有研究学问之兴趣,尤当养成学问家之人格”,不当敷衍塞责,应付了事,更不当“委身学校而萦情部院”。因此,蔡元培选择教师的基本条件便是“积学”与“热心”:“积学”,就是在学术上有深厚积累,有真才实学;“热心”,就是热心于教育事业,对学生认真负责。然而现在的老师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五四”以来的学术传统比较陌生,学术功底不深,教学经验不足,学术上有不同程度的功利或浮躁心理。就拿上课来讲,基本上是照本宣科,读教材上的黑体字给学生过一遍,完全没有成为我们学习的指路人,有的老师甚至忙于他的所谓的学术研究赚取额外“稿费”或者是教授头衔。忽视教师的本职是教书育人,因材施教。我觉得老师应该致力于怎样让学生真正学到东西,不仅包括书本上的东西,更包括思想上的东西。侧重于通识教育,是大学区别于专科学校或技术学院的特点之一。因为大学有责任发展各学科的基本理论,促进人类文化的交流与整合。有人担心通识教育会学得太泛,学不到专业知识,会影响就业。其实通识教育并不排斥专业教育,而是给专业教育一个更广阔的基础和背景。这并不否认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的必要性,而是强调专业的高深造就需要宽实的基础,并注重如何做人,如何培育独立而高尚的人格。应当克服单纯的“专才”教育的局限性,防止培养目光短浅的“高级匠人”。其实,正是在通识教育基础上培养的人才,更能适应现代社会多样化和多方面的需要。对于通识教育这个话题,我想着重来谈一下,虽然现在大学里面设置了各类通识选修课,但是就我看来没起到很大作用,老师与学生都是抱着敷衍的态度,一个学期就去两次次,第一次上课去一次,第二次是交作业的时候去一次,完全忽视通识课的意义,没起到通识的作用,反而浪费人力物力。对于通识教育,我想对学校提一些建议,既然是在通识的基础上发展专业,那是否能首先不分专业,等大三的时候在专业分开呢?我看到有些学校就是这样做的,我个人觉得这样很好,让学生广泛涉猎不同的学科领域,拓宽基础知识,然后重新思考和选择自己的专业。以上就是我对大学之所以为大一文的感想,感谢老师让我有对中国大学说三道四的机会。也让我说出了对学校的期望。阅读详情:
范文七:大学生之所以为大学生大学生之所以为大学生,是因为其在道德品质上有新境界。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是我们大学生的最高目标。目前,我们首先要做到关心同学、集体,尽自己一分力量去帮助有需要的同学;用最热忱的心去温暖身边每一位同学。另外,我们一定要有集体主义精神,处处想到集体,时时刻刻准备为集体服务、为集体争光。现在有一些同学以个人为中心,有利于自己的事就做,与自己关系不大的事就不做。我们要以大学生的行为规范思想来约束自己,认清自己肩上的历史责任,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有利于祖国、利于民族、利于人民的有之才。 意识是人们对事物的初期认识,在长期的学习--锻炼--学习中所获得的一种对事物的价值观与评价。责任意识是公民对自己角色职责的自我意识及自觉程度,它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人们的行为必须对他人和社会负责,另一方面,人们对自己发生的行为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责任意识是一个人、一个民族前进的精神力量,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发展的动力,同时也是建立一切优秀品质,培养一切美好行为的首要因素。高等学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接班人的基地和摇篮,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必须全方位更新观念,把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一, 大学生责任意识分析 当代的大学生,都是改革开放后成长的,他们思想敏锐,勇于进取,对责任意识的理解有着一定的认识。从现状看,大学生自我责任意识明显增强,对自我设计、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发展要求比较高,来自大陆几乎最南端的我经过粗略的观察发现——与香港、台湾的大学生相比,内地的大学生对国内国际大事关心的相对比较多,也就是说,内地的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要强于沿海的学生。但同时大学生的责任意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1、家庭责任意识不强:高校学生大都远离父母,独自在外求学,但一些学生平时在处理与父母的关系时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只考虑自己,不考虑家人;只求权利,不尽义务;只在自己需要时与父母联系,却很少给家人以必要的关心和问候。2、爱情、婚姻责任观念比较混乱:一般在校期间谈恋爱只是为了寻求性伴侣。一些学生思想浮躁,随波逐流,把在大学谈恋爱当作一种时尚,盲目随从,而绝大多数大学生情侣毕业后并不能走到一起,在校期间的性行为只是一种“生理需要”。这种“性开放”意识凸现出大学生责任意识的淡化。3、职业责任认识比较模糊:据亲属在广州了解发现,应届大学生成活率在用人单位中只有10%,大部分应届毕业生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很快便流失了。目前应届高校毕业生频频毁约跳槽暴露了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淡薄甚至严重缺失的现状。4、集体责任观念淡化:主要表现为一些学生以个人为主体,注重个人奋斗、个人发展,实用主义倾向增强,协作观念、服务和奉献精神不足,对人对事都比较冷淡,集体活动漠不关心。一些贫困生对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严重缺乏,如:什么勤工俭学之类的不是自己该干的…… 5、公德、诚信意识低下:一些高校学生学习风气不浓,厌学现象严重,混文凭的大有人在,因此出现考试作弊甚至代考现象;有的学生学费欠而不交、贷款贷而不还;有的学生将破坏公物视为儿戏,用水不关龙头等。二,大学生责任意识淡薄形成的原因与改革开放初期的大学生相比,现在的学生责任意识有所减弱,究其原因,除了学生自身的主观意识之外,还有许多原因来自于社会和家庭环境,主要有: 1、传统的教育理念:自古以来在中国,从农村到城市,几乎都有同一个理念:“再穷不能穷孩子”,倾家荡产也要送孩子上大学、出国。在培养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不是把培养责任心作为成长的一个基本条件,更没有把人格健全作为基本目标,而是一味的包容、爱护。这种只讲奉献不讲回报的传统教育方式,使大学生们从小就淡化了责任意识。 2、中小学的应试教育:恢复高考制度以后至今,在国内应试教育指挥棒的引导下,中小学教育主要是以灌输知识为主。纵然从中央到地方一再强调要加强孩子的素质教育,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小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现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升学率依然成为人们判断学校好坏的衡量体系,学习成绩也自然而然地成为学校判断学生好坏的主要标准。因此,老师、家长都对孩子们唯一的要求是好好读书,给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好好学习。而学生们在责任和良知方面的从小教育则非常缺乏,这就造成一个很大的人格缺陷,从而导致了大学生责任意识的淡化。 3、独生子女的特殊教育:现在独生子女家庭占多数,在家庭教育中往往以孩子为中心,对于孩子一味宠爱纵容;另外,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共同生活,容易形成感情上的“自我中心”,养成不善于团结,不善于竞争,不善解人意,缺乏协作,缺少助人为乐的品质和行为。这一切都使孩子逐渐养成了“一切以我为中心”的人性、专横、执拗的坏脾气和不良习惯, 而缺乏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特别是责任意识的培养,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4、媒体宣传的负面影响:目前无论是报纸还是电视,一些公众媒体给年轻人塑造的楷模,很多是成功人士形象,如丁磊、马云、陈天桥等等,而这种成功又是那种能用赚钱的数目来衡量的人物形象,一些高校热衷于邀请成功企业家到校演讲。用物质标准来衡量人的价值,这对大学生影响很大。同时随着开放的扩大,互联网的普及,各种承载着西方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亚文化”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的冲击日益强烈,年轻人在接受民主、自由文化意识的同时,往往会过分注重个人利益而忽视整体利益,这也是造成大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成因。 5、社会竞争的压力: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日益扩大,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强大就业压力迫使学生在校期间除学好专业知识以外,必须更多地学习和关注与就业有关的技能和知识,造成大学生过分地注重实用主义和功利倾向而缺失了责任意识。 三, 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责任,可分为六个部分即:自我责任、家庭责任、职业责任、他人责任、集体责任和社会责任。加强对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首先应该教育学生形成先成人、后成才、再成功的理念。要让学生了解到已经自己成为也必须成为责任主体,因为自己已经具备公民权利、公民意识,也必须具备责任意识。要使学生正确认识权利和责任的关系。高校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管理的主体,应该着重从培养学生“成人”方面入手,加强对学生的责任意识教育。 1、爱国主义教育: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爱国精神始终成为主流传统,而报国之志大多是在青少年时期确立的。爱国不仅仅是一种情感归宿,而且是一种价值判断和理性选择。当一个人将国家的振兴看作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并且自觉地为之而献身时,才真正摆正了自己与国家的关系。祖国作为民族认同与情感寄托的最终归宿,为每一位国民提供了奋斗的目标和着力点,因此,要教育学生报国意识是一种对国家母亲的报答,也是每一位国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每一个青年学生都要将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联结在一起,休戚相关,荣辱与共。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还要适时突出对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社会责任是人人应尽的义务,是每一个人对社会、对他人具有爱心的情感体现。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首先必须是一个心中有责任、充满爱心的人。 2、自律教育:即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服务的能力。它是学生在校期间健康成长,顺利完成大学学业的前提,也是培养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基础。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大学生自律教育应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并纳入学风建设的重要内容。自律教育首先应教育青年学生必须学会对自己负责,要懂得珍惜生命,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加强自我防护意识,注意安全。在日常生活细节中注意塑造自己的人格和形象,学会求知,学会生存,学会快乐生活。第二要学会把握自己的言行。要让他们通过现实生活的不断磨练,不断地反省自己,正确地认识自己,不断地提高判断是非的能力,并从中逐步发展完善自己,认真地、正确地履行自己的职责。第三要用严明的纪律作为保障。学习遵守纪律是人在社会上所需经历的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而当今的青少年多受父母师长的溺爱,一般都有随心所欲、较为任性的特点,加之高中阶段“填鸭式”的被动学习方式,进入大学后,一时难以适应大学自主学习的教育模式,容易放纵自己,出现学习松懈、无视校纪校规等现象。因此教育学生不能单以温情对其进行关爱,还必须使他们充分认识到有纪律约束这一严肃的现实,只有这样,学生身心的成长才有可能是全面的。 3、感恩教育:“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品德,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感恩之心,必然会导致人际关系的冷淡。大学生中一部分群体之所以缺失责任意识,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足够的“感恩教育”。爱己才能爱人,爱父母才会爱国家、爱社会。感恩教育有助于大学生们明了父母对他们无私的关爱以及国家和社会对他们的眷顾,帮助他们走出“迷失”的怪圈,更好的审视自己、认识自己,了解作为一名大学生肩负的责任和义务,发愤图强用自己实际行动来回报自己的父母,并回馈社会、报效国家。对大学生的感恩教育,不能好高骛远,要从诸如教育学生主动帮助老师整理实验室,对师长有礼貌,尊重老师,关心理解父母,为父母分忧等不起眼的小事做起,着力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意识,要从朴素的感恩教育中孕育出深刻的人情味和人文关怀。唤醒大学生的感恩意识,使学生对父母感恩,对老师感恩,对帮助过自己的人感恩,对生活感恩,进而增强大学生对自己负责、对父母负责、对社会负责的责任意识,并使这种责任意识转化为孜孜以求、自强不息的学习精神。 4、诚信教育:诚信是为人处世的行为准则,是真善美的具体体现。诚实守信,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尊崇的传统美德,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性道德规范,是做人的根本,更是新世纪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品质。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要建构完善的诚信教育体系,创造诚实守信的校园氛围,建立监督机制,强化大学生诚信意识和规则意识。要在教书育人中注重诚信教育,1阅读详情:
范文八:我之所以把爱情称之为我之所以把爱情称之为“圣歌”,是指只有两个具有圣洁心灵的人,才有可能谱写出悠扬、婉转、美妙动人的爱情之歌,否则,谱出的很可能是充塞着许多不和谐音符的哀曲悲歌。因为,人是由动物进化而来的更加高级复杂的动物,人的爱情除了具有自然属性外,还具有复杂的社会性。因而,人的爱情在许多方面优越与动物的求偶行为,然而也是由于同样的因素,人的爱情也在许多方面低劣于动物。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恩格斯曾经断言,在共产主义社会实现以前,人类不会有真正纯真的爱情,即完全是建立在两情相悦基础上、不受任何世俗利害因素影响的爱情。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人的素质高度发展,尤其是劳动态度和道德品质高度完善了;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充分涌流;可以达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程度了,人们在处理两性关系上才会仅仅考虑对方自身的素质是否可爱,而不需要像过去和现代人这样,还要考虑人之外的世俗利害因素,如相关人的家庭背景、社会地位、财富、权利、名誉等等。不过大家不要误解,恩格斯这是指的人类整体的两性关系受社会性制约的基本规律,他并没有否认另外一种情况,即由于人的发展,尤其是道德素质发展的不平衡性,即使在共产主义社会之前,仍然会有一部分道德品质优秀的人,前赴后继、义无反顾地冲破种种世俗利害因素的羁绊,勇敢无畏、热烈执着地追求纯真的爱情和婚姻,谱写了一首又一首绚丽多彩、惊天泣地的爱情欢歌。就说马克思吧,自己是个穷的连吃饭都是问题的无业人员,可出身于贵族的燕妮却无怨无悔地陪伴了他一生;而恩格斯本人,始终深爱着一个普通的爱尔兰女工,直到她病逝,这些都是纯真爱情的典范。阅读详情:
范文九:[优秀作文]作家之所以伟大在现实中,作家的额面上,并没有特别的标签——趋暖避寒,喜乐悲苦,与常人是一样的。一如香樟与臭椿,即便暗里的气味有些不同,但在大地之上,不过都是树而已。既为常人,就意味着,谈咳之间也多俗语方言,且逢名利也生攫取之心,行止之间,都是凡夫俗子的做派。形状之种种,从作家们的传记里,是不难找到例证的。俄罗斯人有“重理性”的整体特征,但诗人马雅可夫斯基却是个躁动不安的人,时而激烈,时而抑郁,时而坚定,时而犹疑。这样的一个人,之所以成了神坛之上的人物,理性反思之后,不难发现,他是被社会赋予了与之相适应的一个角色——在这个角色上,他要完成一系列规定动作,要不停地“摆姿态”。这时的艺术,它关心的不是人,而是人的形象。不摆姿态的人也是有的,譬如帕斯捷尔纳克。他的《安全保护证》和《人与事》两部自传写得是那么平实、质朴,从他身上看到的是一种属于“众”的凡常人生。他在歌颂大自然的诗中,出现得最多的一个词,是感恩。这样的感情基础,使他心中有敬重,对托尔斯泰那样的从时间深处走来的人,衷心景仰。所以,对待创作,他取持重的态度,对一切匠气的、而不是出自真心的创作,都加以鄙视。品藻之余,直让人感到,所谓象征主义、意象主义、浪漫主义,等等主义的文学流派和样式,都是现实主义文学的衍生与孕育。作家的伟大,也好像并不取决于他自身所散发出的光芒,不过是生活的浩瀚之光,从他狭小的指缝之间,折射到苍白的纸面上的一二缕而已。所以,谦卑地垂首,反而是一种荣誉的风范,因为身姿一旦放低,反而更能进入生活的内部,呈现出更为本质、更为独特的意义。艺术的不朽,或许就这样渐渐地近了。阅读详情:
范文十:《作家之所以伟大》阅读答案作家之所以伟大①在现实中,作家的额面上,并没有特别的标签——趋暖避寒,喜乐悲苦,与常人是一样的。一如香樟与臭椿,(
)暗里的气味有些不同,(
)在大地之上,不过都是树而已。②既为常人,就意味着,腋下流的绝非是香汗,谈咳之间也多俗语方言,且逢名利也生攫取之心,遇美色也会动枕席之念,行止之间,都是凡夫俗子的做派。形状之种种,从作家们的传记里,是不难找到例证的。③梭罗的《瓦尔登湖》可谓高品,但现实中他却是个穷人,偶有收益,舍不得上税,为了逃避惩罚,躲进爱默生的庄园里,筑木屋而居,大唱“生活简单,精神富足”的圣明之歌。细细想来,这不过是末路穷途之后的孤芳自赏,因为没有“物质”,素性就“反物质”,多少有些表演的性质。《瓦尔登湖》在当时是冷的,现在的热,是因为这个世界欲望膨胀,人有“物化”征象,他的“精神原则”正可用来反拨。他的名誉是后世所赐,意外所得。④俄罗斯人有“重理性”的整体特征,但马雅可夫斯基却是个躁动不安的人,时而激烈,时而抑郁,时而坚定,时而犹疑。在一般人眼里,他是个“心智不全”的人。这样的一个人,之所以成了神坛之上的人物,理性反思之后,不难发现,那个时代也是患了“多动症”的,他是被社会赋予了与之相适应的一个角色——在这个角色上,他要完成一系列规定动作,要不停地“摆姿套”。这时的艺术,它关心的不是人,而是人的形象。人的形象(社会形象),要比人本身高大。⑤如果只读卢梭的自传《忏悔录》,感觉他温柔善良、纯洁优雅,几近于完人。但读了他同时代人的记述和后人的研究,便不得不很遗憾地发现,他原来也是个善“摆姿态”的人。他不尽父责,把亲生儿女全送进公益机构,却以《爱弥儿》那样的鸿篇巨制大谈特谈对青少年的教育;他对感情不忠,对华伦夫人始乱终弃,却在《新爱洛依丝》中为妇德编制近乎苛刻的道义原则;既然以思想启蒙为重,主张自由、平等、博爱,却与同是启蒙家的伏尔泰、狄德罗毫不见容,誓死为敌。事实上,卢梭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把自己摆在受奴役、被迫害的位置上,因而建立了一种进入人心的道德优势,一如帕斯捷尔纳克在《安全保护证》中所说:“艺术为奴役者兴建宫殿时,人们是信任它的。人们以为它在分担共同的见解,而日后又会分担共同的命运。”卢梭的力量,是他懂得如何不露声色地利用了人间的悲悯与同情。⑥不摆姿态的人是有的,譬如帕斯捷尔纳克。⑦他的《安全保护证》和《人与事》两部自传写的是那么平实、质朴,从他身上看到的是一种属于“众”的凡常人生。⑧他说,现实主义不是什么文学流派,而是写作的最高准确性。他认为,要实现这种准确性,对现实做认真的观察是基本的态度,但在忠于现实的同时,要有自己的主观思考,“成为自己的而不是别人的现实主义”,最终揭示本质,给客观事物赋予“喻示”意义。所以,艺术作为活动是现实的,作为事实是象征的——准确的描绘,就是从大自然那里得到“借喻”,以鲜活生动、撼人魂魄的形象说话。⑨所以,准确的描写,鲜活的形象,自己就会站出来说话。⑩品藻之余,直让人感到,所谓象征主义、意象主义、浪漫主义、现在主义,等等主义的文学流派和样式,都是现实主义文学的衍生与孕育。作家的伟大,也好像并不取决于他自身所散发出的光芒,不过是生活的浩瀚之光,从他狭小的指缝之间,折射到苍白的纸面上的一二缕而已。?所以,谦卑地垂首,反而是一种荣誉的风范,因为身姿一旦放低,反而更能进入生活的内部,更能得到“核心的核心”,呈现出更为本质、更为独特的意义,艺术的不朽,或许就这样渐渐地近了。?事实也正是这样。在当时独领风骚、遮天蔽日的马雅可夫斯基,到了今天,人们干脆就忘记了。而帕斯捷尔纳克却从历史的覆盖中,闪身而出,呈现出经久不衰的魅力。且不说那一部具有金子一般质地的《日瓦戈医生》,即便是他早期的诗歌,也摇曳生姿,让人百读不厌,与伟大的里尔克、茨维塔耶娃一道,让人景仰,并像他们之间那样“纯粹的爱”一样,我们也爱得甘心情愿。?他伟大在自己的“准确性”之中。(作者 凸凹
有删节)1.填入第①段空格处恰当的一项是:(
)(1分)A.即便,但
B.或许,然而
C.既然,那么
D.即使,所以2.第③—⑤段,涉及到三位作家、诗人,在作者看来,他们都是擅长“摆姿态”的人;但是,这些人又各有特点:梭罗是一位
的人;马雅可夫斯基是一位的人;卢梭是一位
的人。(每格4个字)(3分)3.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④段“这时的艺术,它关心的不是人,而是人的形象。人的形象(社会形象),要比人本身高大”这句话的含义。(4分)4.下列对本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在现实中,作家并非我们想象的那样伟大;他们往往和常人一样,也有许多庸俗甚至丑陋的一面。B.梭罗、马雅可夫斯基、卢梭都是享誉世界时大文豪,但他们的身上都有“凡夫俗子的做派”。C.本文运用了例证、引证、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D.帕斯捷尔纳克是文中唯一肯定与赞美的作家。5.从全文看,加点词是解读文本的关键。通过这些词语的解读,谈谈你对文章内容的理解。(4分)6.“作家之所以伟大”,是因为:①
(2分)参考答案:1.A(1分)2.(3分)自命清高(或孤芳自赏)躁动不安(或心智不全)言行不一(或心口不一)(对一处得1分)3.(4分)“人”与“人的形象”不是同一概念:前者指现实中的真实的人,后者指“摆姿态”的作家及艺术作品中的人物(或形象)。(2分)如果艺术不关心现实的、真实的人,只关心人物形象(或社会形象),尽管其人物形象高大,也是虚假的、不真实的。(2分)4.D (2分)5.(4分)现实中,作家和常人没有本质的区别。(1分)一些作家在现实中的作为,往往带有表演的性质;(1分)他们靠摆姿态来掩饰自身的问题、博取别人的同情、赢得世人的关注和喝彩。(1分)其实,作家的伟大,伟大在他人格的纯粹和作品的准确之中。(1分)6.(2分)(作家之所以伟大,是因为):①他具有纯粹的(或朴实的、纯真的)人格,(1分)②具有准确地反映现实的作品和人物形象。(1分)阅读详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之过在于好为人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